金融学货币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9:42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1

关键词 金融;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28―02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1 货币的起源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在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地都有用牛、羊作为货币的记载。

关于货币起源有种种解说:

1.1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主要有两种观点:(1)先王制币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2)司马迁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是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

1.2西方经济论著中的货币起源学说。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以下几种:(1)创造发明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2)便于交换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3)保存财富说。这种学说从货币与财富的关系中说明货币产生的必要性,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1.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的分析首先从商品人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人们结合为一个个的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当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就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商品要进行交换,就要有交换的比例,但交换比例怎么决定呢?能够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只能是所有商品有具有的某种共性的东西,对商品来说,这种共性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一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然而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来表现。通过交换,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个形式就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不多,随着一些偶然的交换行为的出现,价值也就偶然地表现出来,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产生,用于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一种物品不再偶然地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同许多种物品相交换;这时,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不再是偶然地被另一种物品物品表现出来,而是经常地表现在许多与之相交换的物品上,有多少种物品与之相交换,就会相应地有多少价值表现形式,马克思称之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众多参与交换的物品中,人们逐渐发现有某种物品较多地参与交换。并且能够为大多数人所需要。于是人们就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这种物品,再把它换成自己想要的物品,从而这种物品也就成为交换的媒介。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发展为由某种物品充当媒介的间接交换了。与此相适应,价值表现形式发生本质的变化:不再是一种物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其他许多物品上,而是许多物品的价值经常地由一种物品来表现,价值的同质性通过一种物品更准确的表现出来。这个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就是一般等价物,这种价值形式被马克思称之为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交替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表现时,这种价值形式就成为货币形式。货币产生以来某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币材,接着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制货币、存款货币,最后是电子货币。

2 金融和信用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以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信用是指一切货币的借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2.2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即贷者)和债务人(即借者)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3 金融机构的构成体系及其功能

金融学中金融机构的功能有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融通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改善信息不对称、风险转移与管理。

3.1国家金融机构。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里存在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彼此间形成的关系。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虽各有特点,但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国家金融机构主要由管理性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构成。

3.1.1管理性金融机构。管理性金融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机构主要有四类:一是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二是按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三是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四是社会性公律组织和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其中,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通常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

3.1.2经营性金融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如各种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公司等。

3.1.3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要求从事各种政策性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的建立旨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发展需要建立r相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一些国家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2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包括政府见国际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多国银行集团等。狭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分为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3.2.1 全球性金融机构。目前,全球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清算银行等。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于1945年12月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在成立初期,只有39个成员国,到1992年底增至156个国家。

(2)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银行,是1945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联合国专门金融机构,于1946年6月正式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它有三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1988年成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四个机构合称世界银行集团。

(3)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是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有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属世界银行集团,总部设在华盛顿,1956年建立,它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最多的多边金融机构。

(4)国际开发协会。国际开发协会是专门对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属世界银行集团,1960年建立。它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国家贷款问题而成立的,其中工业发达国家为第一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第二组,总部设在华盛顿。

(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成立于1988年,其宗旨是通过向外国私人投资者提供包括征收风险、货币转移限制、违跃、战争和内乱风险在内的政治风险担保,并通过向成员国政府提供投资促进服务,加强其吸引外资的能力,从而促使外国直接投资流人发展中国家。

(6)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和若干大商业银行合办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30年5月,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初建的目的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款的支付和解决协约国之间的债务清算问题。

3.2.1区域性金融机构

(1)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是西方国家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合办的政府间的金融机构。1966年在东京成立,行址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其宗旨是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和提供技术援助;促使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2)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是非洲国家政府合办的互相性国际金融机构,它成立于1963年9月,1966年7月正式开业,行址设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它的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普通贷款和特别贷款。

(3)泛美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是由美洲及美洲以外的国家联合建立的向拉丁美洲国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成立于1959年,1960年10月正式营业。行址设立华盛顿。其宗旨是集中美洲各国财力,对需要资金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以发展成员国的经济。

(4)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宗旨是维护货币的稳定。总行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组建的欧洲中央银行主要承担组织和推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在1999年1月1日的如期启动,负责有关欧元的发行及管理等事物。

4 金融学学科体系

金融学可分为三大学科体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而形成的交叉学科。

4.1微观金融学。它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三个大的方面。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它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和国际学界差距最大的领域,急需改进。

4.2宏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等等。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养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

4.3金融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使金融学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学将金融学带回现实。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2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三)授课对象:会计学

(四)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七次课,约21学时

(六)主讲教师:

(七)指定教材:张尚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八)参考书目: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曹龙骐.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富华.货币银行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郑道平.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

《货币银行学》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课程教材。全书系统、全面地讲解货币金融理论的结构和内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对金融理论和实践在当代最新发展动态的介绍和分析。本书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特点,不仅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且适应在职人员自学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及考核方式

教学目的:

本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金融及其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

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货币银行学的原理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为理论考核与平时综合考核两部分,两部分考核独立记分。理论考核部分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综合考核主要看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其中,理论考核部分占70%,平时综合考核部分占30%。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总课时约为7节大课,其中授课约6.5节,复习0.5节。其中第一章到第九章属授课内容,第十章内容不要求,由学生自学,具体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约2.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货币产生的基本原理和货币形式的发展变化规律,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介绍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构成。

具体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货币的本质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

第五节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

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

3.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准备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辨析各种货币学说;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

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等。

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信用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具体内容:

第一节信用及其产生

第二节信用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现代信用的形式

第四节信用工具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的斗争。

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信用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各种信用形式等。

第三章利率与利息率(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介绍利率的主要种类,分析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利率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利息的来源,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利息本质的理论;能从利息的来源揭示利息的本质。

2.掌握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能应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进行计算。

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率

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困素进行分析。

4.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与作用,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利率的复利计算法,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等。

第四章金融机构(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基本特征、功能、主要业务和管理方法等,目的是对现代经济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进而对金融业的主要活动主体及其活动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具体内容:

第一节商业银行

第二节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节政策性金融机构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经营管理的理论发展等。

2、了解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风险资本投资,掌握投资银行的主要特点。

3、了解证券经营服务机构的特征,理解投资基金的种类。

4、了解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主要环节。

5、理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掌握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3

【关键词】汇率制度进出口贸易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本币升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贬值,在进行出口贸易的时候,同样的货物进口国需要拿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进口国可能转而求其它国的商品,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而本币贬值,意味这他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同样的货品需要更多的本币,不利于他国出口。

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贸易以及贸易收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本币的升值或贬值。货币升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虽然不利于出口,但是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则可以达到相反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货币的贬值对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与此同时,在同样名义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也就是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这必然导致该国支出的下降,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另外,如该国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则贬值可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本国该种产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原理,民众的经济支出会通过凯恩斯乘数而数倍提高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提高又会提高国内支出,达到良性循环的结果。

2.汇率变动引起价格传递,影响进出口贸易

前面说到,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是货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下降,这首先在进出口贸易中体现出来。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一般价格。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从而影响进出口商的贸易额和国家的贸易收支,这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首先,货币的升值是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如原料或半成品,然后通过价格传递,影响最终商品成本的下跌和价格的下跌。其次,汇率变动会使得贸易收支发生变化,如货币贬值后会出现贸易收支顺差,然后使得外汇储备增加,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使得央行必须通过购买外汇而在国内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显然,更多的基础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近两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的增长,尽管不是人民币贬值的结果,但是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较高就是很好的说明。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鼓励人们消费,因为在名义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公众更有意愿将货币转化成有形的资产,客观上又会推动物价上升。

二、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

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主要从进出口贸易中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结算货币的选择,以及利用各种金融工具。

1.选择多样化的进口来源

如同一国货币紧盯着另一国货币有很大风险一样,进口来源的单一很容易使得出口商转移汇率风险,甚至操纵价格。因为如果进口来源过于单一,反映了该国的某种资源对其贸易对象国或者地区的高度依赖。2007年底和2008年7月发生的两次大的石油涨价行为可以说明这一切,因为全球的石油资源过渡依赖一些产油国或地区。某些资源过于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严重受制于该国的货币汇率的波动,该国进而将汇率的风险转嫁到进口商。这种单独的依赖本来就是不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明朗,进口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因此,必须适当地扩大进出口业务的地域分布,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原料来源和销售地点,在多个资金市场上以多种货币筹措资金,按照汇率走势和国际贸易形势,建立一定的货币组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外汇风险。

2.进出口贸易中选择合理或多种交易币种

进出口贸易中的出口,特别是出口商要选择合理的货币作为结算和付款的币种,当然这一般是进出口商双方博弈的结果。因此,在有关对外贸易和借贷等经济交易中,签订合同时选择何种币种,作为计价结算的货币或计值清偿的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双方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一般而言,出口贸易采取硬币计价,以防汇率贬值给自己带来损失,而进口商会选择软币,以避免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如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欧元和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而美元贬值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出口商更多意愿是以欧元和人民币作为结算和付款的币种,而进口上则更愿意选择美元结算。当然在实际进出口贸易中,双方博弈的结果一般是约定采用一部分硬币和一部分软币,甚至多种货币计价和付款。其结果是进出口商共同承担汇率的风险,增大了谈判的成功率。在长期合同中,还可以使用货币保值的方式,即选择某种与合同货币不一致的、价值稳定的货币,将合同金额转换成用所选的货币来表示,在结算或清偿时,按所选货币表示的金额以合同货币来完成支付。还有一种降低汇率风险的办法是,出口时虽然选择了软币,但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以防货币贬值风险,进口时选择了硬币,则可以适当压低价格以防范升值损失。

3.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工具低于汇率风险

金融工具的出现本身就是因为汇率风险转嫁的必然结果,而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进出口商也共同承担了汇率风险,或者向后推迟了承担汇率风险的必然结果。对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而言,积极地利用金融工具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工具的利用显得更为迫切。这些国家一方面要加快国家的外汇市场建设,推出各类外汇业务,一方面企业则需要积极利用外汇市场及其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外汇风险。企业可以运用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业务、外汇借款等多种方式转嫁汇率风险。

三、结束语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不明朗,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被拯救,石油价格风险较高,日本经济长期的疲软

以及世界经济经近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也出现减缓的迹象,即使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也因为内外因素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当前国际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休戚相关,因此国家之间的货币比值变得比以往更加敏感。近日,美欧等六国的中央银行集体宣布降息以促进经济发展足以表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程度非常之高。但是对于进出口商而言,汇率变化的巨大风险不能仅仅靠国家的财政政策来进行规避,他们需要选择更多进口来源,需要更灵活的结算货币,以及选择更多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何璋.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左柏云,陈德恒.国际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孙文莉.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的理论演进.财贸研究,2006,(4).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4

2008年12月份,我在出版的新书《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大胆预言:紧随次贷危机之后,全球性通货膨胀即将到来,并随之进入“资源为王”的时代,建议和呼吁投资资源类产品。

次贷危机恶化之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深幅下跌。但这次下跌只是为下一次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做准备――酝酿期越长,未来的全球通货膨胀越可怕,道理再简单不过:各国数额惊人的救市资金所带来的货币贬值效应早晚会释放出来,这些“廉价资金”必然会让世界付出代价。从布什时代的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到奥巴马近万亿美元的新政,再到欧洲2.2万亿欧元的救市计划,看起来很美,钱从哪里来?

加大货币的发行必然是各国政府的首要选择。而这必然会带来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这就是:“默许发达国家敞开口子印钞票,最终由全世界来埋单。”

如果对比此前多年美元的走势和石油、铁矿石等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就会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单边上扬的走势,恰好与美元单边下跌的走势相对应。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结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说,美国政府之所以放任美元贬值,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弱势美元促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减轻美国的巨额债务。由于美国的外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的贬值实际上即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减轻。

麦肯锡研究院最近一份报告甚至假设,如果美元比2007年1月的水平贬值30%,则美国的经常项目到2012年可完全实现平衡。

通货膨胀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是,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不断下降。一旦纸币发行量超过它所象征性代表的财富,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从金银货币体系被架空的那一天起,通货膨胀就如影随形,因为只有在纸币体系下才会出现通货膨胀,而在金银货币体系下则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目前纸币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是无法消除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政府具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而顾客的议价能力近乎消失,通货膨胀变得越发难以抑制。同时,由于政府权力的扩张(包括这次次贷危机后,美国等国向大政府转型导致的政府权力扩张),使得政府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敛财的欲望更加强烈。

因此,近年来,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欧盟和日本、中国,通货膨胀现象在大部分时间都如影随形。

如果说货币霸权的掠夺性,是导致金融危机越来越频繁爆发的根本原因,那么,金融衍生品规模的过度扩张及以此为依托的虚拟经济规模的膨胀,则是金融危机危害性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尽管全世界仍在为经济衰退而忧虑,而在未来,各国汹涌发行的货币,可能带来更为恐怖的后果。

全球将逐渐步入“资源为王”时代

在纸币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全球未来将逐渐步入“资源为王”的时代。什么是资源为王?就是以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煤炭、森林等珍贵自然资源,和以高科技人才与知识产品为核心,构筑起来的最安全的财富体系,这些资源既是重要的原料,又是最强势的最值得信任的货币,谁拥有的资源(尤其珍贵、稀有资源)越多,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强的购买力。

进一步说,将来,哪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最多,哪个国家以资源为依托的纸币,将能得到更大的信誉保障。

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与其庞大黄金储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全球各地尖端人才的吸纳和强大军事实力构筑起来的国家信用体系不无关系。无论何时,资源都是最靠得住的货币,最货真价实的货币。

事实上,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时代,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物物交换的历史是最漫长的。随后,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但仍然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之上。以珍贵资源(比如黄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由于规模不可以随意无限制扩大而受到制约,不宜引发通货膨胀,只有在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构建起来的货币制度,才因滥发纸币而引发通货膨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在其著作《货币金融学》中,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当纸币危机全面到来之时,稀缺资源或者以稀缺资源建立起来的本位制,将成为米什金所称为的“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拥有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持续升值的财富,意味着,随时可以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的财富!

一方面,全世界的稀缺资源由于消耗量增大正在快速减少,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威胁,自然,其价值也会越来越大。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07年6月13日公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中称,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计算,世界上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供人类使用四十年。但是,一些科学家却表示,统计数字中包含了许多政治因素,到2011年对于石油的需求就将超过产出,石油枯竭将提早来临。

另一方面,用以计算这些稀缺资源价值的货币(如美元)是在持续贬值的,反映到资源的价格上,自然是上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都是以美元计算的,以美元报价的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有着较强负相关性:美元贬值时,商品价格上涨;而当美元升值,商品价格下跌。比如,2002年到2004年底,美元贬值30%,黄金价格上涨57%,原油上涨112%,铜上涨了116%。

资源就是财富,稀缺资源就是珍贵财富。这个道理,早在几十年前,日本、美国就弄明白了。

美国是主导废除金本位制的国家,但是,它却深知黄金的重要性,在其他各国大力储备美元时,美国却重点储备黄金。美联储和财政部管理的美国货币储备黄金规模约为8500吨,占美国外汇总储备的56.5%,占全球货币储备黄金总数的27%,且从不卖出黄金。

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国家官方黄金储备资料看,截至目前,黄金仍是许多国家官方金融战略储备的主体,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美国还储备石油――禁止近海石油的开采,其实就是一种最天然的储备,也是成本最低的储备方式。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2007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2069.7万桶,其石油高度依赖进口,日均进口石油1221万桶。美国并不缺少石油。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署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近海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但是,美国一方面到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达到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石油资源严加控制。

资源不是货币,但是,在未来,人们将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是货币的资源远远大于目前以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所代表的购买力,资源不仅具有货币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货币没有的功能,比如,资源作为工业原料的功能,就是纸币所缺乏的。

笔者所强调的资源为王的观点,伴随着《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的出版,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重视,不少人去买资源类投资品(比如资源类股票),短短的几个月,已有两倍左右的收益。随着通货膨胀隐患逐渐浮出水面,资源类投资品就被越来越多的资金所追逐,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是必然的。

由于此前笔者与多位有识之士的再三呼吁,决策层开始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1月7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颁布,规划显示中国将推进建立石油、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铜、铬、锰、钨、稀土等重点矿种的矿产资源储备。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形成国家重要矿产地与矿产品相结合、政府与企业合理分工的战略储备体系。在应对未来的通货膨胀方面,政府也清醒起来。

抵御通货膨胀须打破美元霸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各大经济体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非独立的,相应的,抵御通货膨胀也不是能够独立完成的。比如,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是单纯依靠国内相关政策的调整可以达到效果的。怎么办?打破美元霸权是必须的选择,因为美国借助美元霸权地位滥发货币,正是全球通货膨胀的一个源头。而要打破美元霸权,走区域货币化道路是最有效的选择。

但美国显然不会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事实上,面对欧元带来的压力,美国早也开始调整战略,力主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而美国提议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西半球建立起美元集团。美国想通过区域化合作,强化美元的区域优势,抵消由于欧元影响力逐渐扩大对其货币霸权地位带来的挑战。

诚如罗伯特?蒙代尔所言:“贯穿货币发展史的一个主题就是处于金融权力顶峰的国家,总是拒绝国际货币改革,因为这会降低它自身的垄断力量。”当区域合作的兴起,逐渐演变成抵御美元霸权的强大力量,美国人开始警觉。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亦通过引领区域合作相抗衡,抛却利益色彩,这种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不能不令人感叹。美国人非常清楚,利用美元强势地位安稳享受霸权收益的时代,正由于类似欧盟这样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而受到削弱,由自己组团抗击其他区域组织,就成了“团队”或区域组织之间的对抗。

美国要为自己装上一个坚硬的盾牌。

连美国这样特立独行的国家,也力主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实际上是代表了一种大趋势。在全球化及全球化下区域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那些独立于自由贸易区之外的国家,将遭受壁垒之苦,因为,自由贸易区内市场的融合,意味着对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排斥,也意味着贸易壁垒更加坚固。

因此,区域性贸易乃至金融的融合,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次贷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强烈的危机感,正在变成强大的推动力,加快区域融合的步伐。

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恶化得那么快,关键在于,相关各国缺少协调机制,各自为政,以至于出现了以邻为壑,争相贬值货币的现象,互相挖墙角。这场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事实,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重要性。

实际上,除了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想见,这次次贷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亚洲的不安全感。

在这种情况下,亚元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货币格局变化的看法:“未来十年,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亚元区)。”他的这一论断为亚元区的建立构筑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目标。

在现阶段,在亚洲国家之间疆界、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尚且无法完全消解的情况下,率先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建立货币同盟是具有可行性的。事实上,历史上形成的货币同盟,基本上都是由发起国或核心国逐渐扩张,吸引更多国家加盟的。

笔者认为,蒙代尔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说:亚洲的状况有别于欧洲,不可能用亚元代替地区内所有其他货币,但国家间的差异并不能构成统一货币的障碍,他认为,可以在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先开辟统一货币区,货币区内的银行业实行同一种固定汇率。就目前而言,任何一个以中印或中日为核心的货币区,都容易产生滚雪球效应,使得货币区成员国逐渐增加。因此,在中印韩日,或中印,或中日之间首先能够建立货币同盟,就能产生放射效应。

尽管目前看来,亚洲货币同盟仍很遥远,这与推动力量的微弱有关,长期的各自为政使得亚洲国家没有真正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但频繁的金融危机和日益严重的区域贸易壁垒,正在逼迫亚洲国家走到一起。过去,中国对日本主导的亚洲货币一体化一直充满疑虑,因为,日本主张的货币一体化,很大程度上是日元化的一个代名词,这当然是中国不可能接受的。而今,中国的实力已今非昔比,日本的实力也已明显衰退,中国在亚洲货币一体化问题上,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在推动亚洲建立货币同盟这一问题上,中国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主导建立起人民币、港币、澳币和新台币高度融合的共同贸易区和货币区。近日的海峡两岸直航,为加快大中华经济圈的融合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第二步,与日本、印度、韩国分别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第三步,以中国为主导,建立起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四国自由贸易区,加快彼此协作与融合的步伐,并逐渐将自由贸易区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最终建立起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亚洲自由贸易区。在亚洲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也可以借鉴欧洲的做法,从具体的合作入手,然后,再逐步深入。第四步,建立起亚洲支付同盟。

应该认识到,中国日渐崛起的实力和影响力,已经使它可以担任亚洲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中国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快自身的转型,这可以使中国掌握更大的主动。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领导的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由于种种原因进展不顺,这种姿态一旦摆出来,也足以令美国感到震撼,而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得我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获取更多的筹码和更大的主动权。中国还可以借助引领亚洲货币同盟的机会,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搭建舞台。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5

【关键词】银行货币供给制度演变法定存款准备金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做法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英国1928年通过的《通货与银行券法》、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和1935年的《银行法》,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即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保持银行体系对负债的清偿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和调控制度(又称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准备金要求、必要准备金管理)。

1931年美联储备委员会把它的主要目的转变为“控制信贷”;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目的是控制货币供给量;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金融管制放松及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m1、m2等货币总量目标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稳定关系破裂,大大降低了货币供给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1987年,美联储就宣布不再设立m1目标;1993年,宣布“放弃以任何货币总量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m3在内”;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也纷纷降低了货币总量目标的重要性或干脆取消了货币总量目标。1999年启动的欧洲中央银行,对构成其“储备基础”的负债也大部分实行零准备金率。零准备金率正成为一种趋势。

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变化是放弃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最主要原因。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它对于调整货币供应量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管制放松及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定义变得模糊不清,准确计量货币供应量难度增大。以控制货币供应、调节社会流动性的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重要性大为降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冲击力过大。由于存款准备金工具通过影响货币乘数效果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因而即使准备金率的较小变化,也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较大变化,故频繁调整准备金率不利于货币的稳定。准备金率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以应对,如果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就可能立即引起流动性问题。如不断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就会给银行带来更大不确定因素,使它们的流动性管理更为困难。同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存款准备金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另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其效果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也不易于把握。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创新型金融工具可避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其中突出表现在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推出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不受存款准备金制度制约的非存款工具,通过充分利用货币市场,既能确保其应有的负债规模,又能逃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越来越小。

二、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始建于1984年。当年,中国人民银行转变成专门的中央银行。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筹措资金,作为央行平衡信贷收支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将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运作。

1988年,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降到8%,并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同时改变了过去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层层向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将存款准备金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交纳,对商业银行在各级人民银行存放的用于清算的超额准备金,不在比例上做统一规定,由商业银行按头寸需要自己管理。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开始成为间接调控下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不仅仅是央行集中资金的一种手段。2004年4月25日开始,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督促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虽然调整法定准备比率是传统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但它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已日趋下降,逐渐走向消亡。全球法定存款准备演变的这种趋势对中国货币调控机制的改革有着重大启示。从长期趋势来看,进一步深化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功能的认识,以及它对货币调控的实际影响和效果,是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调控机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存款准备金作为对冲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减缓由于汇率高估带来的持续的基础货币发行压力,这也正是人民银行不断调整准备水平而却难以从根本上抑制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如果国内汇率持续低估,结售汇制度改革不进一步取得突破,境外资金就会保持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巨大的境外资金压力无法释放,也就无法解决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而汇率持续低估,国内生产要素定价过低,不仅无益于内外失衡问题的解决,还会间接鼓励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中国转移,进一步造成中国生产的结构性失衡。面对这一问题,如果仅依靠存款准备金率或公开市场操作对冲过量的流动性,可能减弱“治病追根”的动力,从而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和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不利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大幅波动;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重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风险。

四、启示及建议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所以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时间晚,其功能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在过去27年时间里,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不断的争论声中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中国目前较为重要的一项货币政策。同时,货币供应量目前来说仍是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为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还处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还不具备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条件。同时,从对冲流动性和释放流动性角度看,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仍是最适合的货币工具。为了规避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不足,发挥我国特色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优势,我们还应对我国存款准金制度进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运用程度,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这是建立在这些国家金融市场高度发达、货币市场工具丰富等条件下的。我国央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还不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仍是一项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也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本文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一些合理建议。

1、短期保持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

当前,我国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双顺差局面短期内难以大幅逆转,货币当局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局面还未得到缓解,央行仍需要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冲金融机构流动性,短期内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较小。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为608.91亿美元,外贸顺差为449.3亿美元,汇储备增加达到3501.53亿美元,外汇占款规模逐年增加,这意味着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需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仍可考虑一定程度的上调。按照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分析,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是存款,我们初步测算,以贷存比75%为基础,为保持贷款的投放量,存款准备金率最大值约为25%。

2、中期鼓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62%,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2%,远低于商业银行将其用于发放贷款、购买债券等业务的收益率,缴纳存款准备金实际上降低了商业银行资金收益率水平。随着准备金率水平逐步提高,这种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著,这也将促使商业银行在考虑负债时,将会把此项负债是否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列入重要考虑因素。中期内,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客观情况,创造适度宽松的监管环境,帮助商业银行开拓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3、中长期做好货币政策工具转变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逐步淡化货币供应量目标,逐步调整为以控制通货膨胀或者最大限度就业和稳定物价为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必将引起货币政策工具由存款准备金率转变成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根据国际经验,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一般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外部经济失衡问题明显好转,国际收支基本达到平衡,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二是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得到明显缓解;三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准备金担负的金融稳定功能下降;四是形成能反映市场基本供求状况的基准利率,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提高,形成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等等。在上述这些条件逐步具备后,我国应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经济金融环境。对于国家而言,应积极研究货币政策目标调整的时机和环境,为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随着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为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商业银行至少面临三大严峻挑战:一是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冻结的庞大流动性将逐步释放,商业银行应如何管理流动性;二是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下,商业银行基本被动应对,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下,商业银行需要主动选择是否与央行进行交易,并确定如何定价;三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应如何安排资金来源结构。这种种挑战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做好主动式流动性管理,积极应对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宋琴:试论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改善[J].法制与社会,2008(24).

[2]魏永芬:我国是否应该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J].金融研究,2006(2).

[3]朱恩涛、朱瑾: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1).

[4]赵亮: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现实选择[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6

【关键词】金融本质持续效用

一、金融的一般含义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二、国内外对金融本质的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的“金融”(finance)主要侧重于从微观角度来界定,因此,国外的研究中“金融”在大多数情况下就主要是指公司以及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

《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中指出“金融关注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和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金融定义为未来开支进行筹资的活动。Steen,toddp;VanderVeen,Steve;Voskuil,Julie等人则认为金融是一种管理金钱和其它金钱的科学,而现代金融主要集中于分析风险与回报以及投资者的时间价值。在Smith看来,主流的学院派金融研究集中于下列理论和政策:(1)有效市场理论;(2)组合理论;(3)资本资产定价理论;(4)期权定价理论;(5)理论;(6)套利定价理论;(7)资本预算政策;(8)资本结构政策;(9)股息分配政策。

(二)国内的研究状况

相对国外而言,在国内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界定金融。刘煜馨从金融哲学的角度提出“需要把整个金融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掺杂着人类主观意志的市场整体。金融从广义上来说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李树生,施慧洪等认为“金融首先是一种信用活动,这种活动的本质是金融工具的交易,它作为金融的核心而存在”。黄达[则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和综合的概念,即“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从另一个角度看,即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及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而国内对金融本质的探讨,曾康霖从“剩余索取权”的角度来看,认为进人市场的主体,包括企业、个人、政府,其金融活动的目的绝不仅是调剂货币资金的余缺,而是为了求得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白钦先从资源的角度提出了金融资源论,认为金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他将金融提升到与“自然资源”相对的“社会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认为“金融是人类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货币化的社会资财;金融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具有‘存量’形态的既联系现在与过去,也联系现在与未来的金融存量的投入、消耗过程及相应的体制转变;金融是一种资源,是有限或稀缺的资源,是社会战略性资源。”

(三)我对金融的理解

从我个人的思考与总结来看,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本资产的定价,但更抽象的说,金融是一种跨时间和(或)空间的价值交换,其本质特征是信用交易,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来阐述:

1.货币流通

关于“金融”一词的解释,就其始刊时的释文来看,都仅指通过信用中介机构的货币资金融通。“货币”,即非实物。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

以低成本融人货币资金,高价格贷出货币资金,通过一定的时间、空间差,博得中间利润,这就是一切金融机构的业务本质。金融机构不生产货币,但通过货币流通的经营而生存、发展,并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

2.信用

进一步的讲,“金融”尤其是现代金融更是一种信用。

信用最早被解释为,“因价值交换的滞后而产生的赊销活动,是以协议或契约为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关系。”简化地理解,在经济领域,信用就是一种借贷行为,因为中间存在一段的时间间隔,因此需要借助制度化的“契约”形式,保障最初承诺的兑现。

3.持续的效用――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

最后,从“金融”最初产生的目的和其本质的持续的效用看,它是一种可以使资本发挥最大效用,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的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密切相关,虚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构筑于坚实的实体经济之上。金融可以是虚拟的,但信用不能是虚无的,信用是对未来价值实现的承诺与兑现。金融的产生,使得价值交换可以跨时间、跨空间完成,但其前提是在约定的时间、空间界限内,必须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实体价值、必须具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由此,实现金融价值的持续增长,有赖于对实体经济良性运转的整体观照,它把实体经济放之于一个更广阔、更灵活的时间、空间环境之中,设计(计划)、推动、服务、刺激实体经济创造市场需求,实现价值转换,获得持续动力。因此,“虚”与“实”须臾不能分离,“虚”与“实”之间的顺畅转化,则是金融运作的最高境界――对“时间”、“空间”变数的洞察与作为。

参考文献: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7

关键词:高货币化;m2/GDp;原因分析

1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同时也是广受争议的一个现象,就是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不断高攀,m2/GDp比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为世界之最。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见下图1和图1.2。从下图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经济中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至于m2/GDp增加是一个长期现象。

从增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m2的年增长率几乎都高于GDp的年增长率,直到近年来才有所趋近(见下图),这表明长期积累带来的m2规模大于使得m2/GDp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仍不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我国m2与GDp比率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进入较高级阶段。第二,我国m2与GDp的比率成为世界之最,并不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最高,这是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结果。我国银行业相对发达,而非银行金融业比较落后,社会货币收入过多地集中在银行,造成m2过度膨胀,而不能及时、合理地分流到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以促进货币供应量级次不断提升。第三,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呈弱化趋势。

2m2与GDp高比率的原因分析

2.1经济的货币化

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货币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会引起对货币的额外需求。改革开放以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有学者估计,在我国改革初期,为了满足经济货币化对货币的需求,每年需要增加货币供给6%-8%。居民储蓄行为的增加,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由于货币进程较低,所以其m2/GDp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m2/GDp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国内学者一般公认到1993年,中国的货币化已经差不多,因此可以推断中国m2/GDp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2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储蓄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明显向居民倾向,个人最终所得占GDp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加上储蓄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居民首选的金融资产形式,所以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使得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因为高的储蓄率会导致储蓄存款余额和准货币总额增加,从而使得m2增加,成为推动m2/GDp上升的主要动力。

2.3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由于经济的货币化以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等原因,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迅速下降。在货币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正常的经济增长,货币存量就必须相应的扩张,从而导致m2/GDp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体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改革的20年中迅速地下降,由1978年的3.13骤降到2002年的0.55。

2.4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以及金融工具的单一

当前,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比较滞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商业票据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导致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企业融资过多的依赖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倒闭机制的影响,银行体系只能被动供给货币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广义货币m2不断膨胀,由此导致m2/GDp居高不下。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有大幅度地增加,但居民的投资渠道却相对匮乏,居民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渠道,再加上国人具有高储蓄的偏好,及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使得居民储蓄余额长期增长。从而导致m2/GDp越来越高。

2.5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金融配置效率的不足必然表现为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动,致货币化比率的畸高。就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的过度倾斜以及对非国有经济投入的相对不足;二是占有大量金融资源的国有经济的效率却又相对不足。对于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由于传统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国有经济,以致国有经济一直是宝贵信贷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在直接融资领域,国有经济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非国有经济总体上仍然较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大量金融资源。这种金融资源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的现实无法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称。与此同时,大量向国有经济倾斜的金融资源,却由于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和整体效益的不足而形成大量无法回收的贷款。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经济运行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必须不断提供新的信贷,导致m2的膨胀,并自然表现为高的m2/GDp比率,而从中反映出的却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

2.6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国债的大量增发,即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大量增发国债,当居民认购国债时意味着m2准货币的减少,但是当政府用出售国债的钱全部用于投资和购买时,通常会形成m1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时m2的供给规模恢复原来的水平并且继续递增。导致m2大幅增加并且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金融深化指标持续走高。所以,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走高并不代表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果,而是我国特定的财政政策制度。

2.7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见下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也是导致货币化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货币经济理论,一国的货币供给m是国内信贷D与外汇储备F之和,即:在当前信贷投放增长相对减缓而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但在双顺差中,资本账户顺差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除了来自进出口贸易增长外,更多的应归因于利用外资和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出所带来的资本项目净流入,特别是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而大量流入。很明显,现阶段央行在外汇市场被动地购买外汇储备已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这种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因为结汇而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这些资金除部分进入生产流通环节外,其余则成为了银行资金流并大量地反映为银行存款,从而导致货币化比率的进一步上升。

3总结

总之,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无法从我国较高的货币化比率中得出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相反这种高货币化现象却说明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国m2/GDp比率不断攀升并居高不下的这些年,也恰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年份。但从长远来看,其中所反映的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必然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羁绊;并且,这种依靠增发货币维系粗放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模式终究是非良性的,必然会造成风险向银行体系的过度集中并极易酿成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金融的稳健运行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之谜,并深究出其内在的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珍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比例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我国m2与GDp比率畸高及货币推动力弱化问题分析[J].中国金融,2005,(17):4547.

[3]魏永芬.关于我国m2与GDp的比例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林梅华,张苗苗.我国m2/GDp过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

[5]宋红鑫.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偏高原因[J].海南金融,2007,(10).

[6]殷孟波.我国经济货币化比率畸高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06,(5):9093.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8

[关键词]信贷渠道;货币政策;传导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6.109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1

随着信贷规模的取消,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利率杠杆的运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非货币资产价格多渠道转变,而在我国的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不发达以及间接融资占主体地位的金融体系的现状下,信贷渠道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特征

1.1银行在信贷渠道中占主要影响地位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起步较晚,且有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支持,使得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统优势和法律限制,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控制和影响着数量庞大的资金,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广、网点多,可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1.2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存款、金融债券、政府注资及国际融资,其中存款为主要来源,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由于高比例被动负债的存在,一般银行主动信贷的动力不强,即使是近几年银行发行债券量上升,主动负债比例仍较低。理论上,当存款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比例时,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型货币政策有效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收缩信贷规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在实际中,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不受央行和商业银行控制,且居民与企业存款主要受前期和当期经济形势影响。因此,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尽管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但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存款规模继续上升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能够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继续提供贷款释放流动性。所以大量被动负债的存在将限制央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从货币当局的实践来说,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判断不一: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通过构造iS―Lm模型证明了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肯定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前提下,认为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能持久地影响实际产量。

首先,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表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商业银行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也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验证了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会受实体经济“倒逼”的影响。

其次,商业银行会根据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作出独立信贷决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中央银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收缩流动性时,商业银行信贷量会下降,这从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但针对利率上升,银行信贷量会先下降再上升,由于利差水平的提高,银行有足够的动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当货币供应量m2增加时,宽松的流动性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此外,当银行信贷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正向冲击时,会因为利差下降而缩减贷款,但最终随着时期推移会扩大贷款规模。在贷款存量增长率GL的方差分解中,第一期GL仅受自身和Cpi的影响,这与银行信贷决策主要参考已有信息有关;同时,Cpi对GL的贡献度大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当银行预期经济形势良好时,可能会逆紧缩政策行事,继续扩张贷款。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比较强烈,且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在作信贷决策时有时会偏离货币政策目标。

最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实体经济对信贷冲击的反映略有滞后,但信贷增长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也会推高物价。经济过热时,尽管央行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会顺经济形势扩大贷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物价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因此,受到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较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相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语

货币政策的效应能否发挥,关键还要看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在当前信贷渠道传导仍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应能否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渠道是否畅通,而后者又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对信贷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依赖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岳瑾.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9

1.1银行在信贷渠道中占主要影响地位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起步较晚,且有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支持,使得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统优势和法律限制,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控制和影响着数量庞大的资金,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广、网点多,可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1.2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存款、金融债券、政府注资及国际融资,其中存款为主要来源,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由于高比例被动负债的存在,一般银行主动信贷的动力不强,即使是近几年银行发行债券量上升,主动负债比例仍较低。理论上,当存款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比例时,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型货币政策有效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收缩信贷规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在实际中,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不受央行和商业银行控制,且居民与企业存款主要受前期和当期经济形势影响。因此,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尽管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但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存款规模继续上升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能够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继续提供贷款释放流动性。所以大量被动负债的存在将限制央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从货币当局的实践来说,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判断不一: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通过构造iS—Lm模型证明了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肯定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前提下,认为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能持久地影响实际产量。首先,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表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商业银行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也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验证了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会受实体经济“倒逼”的影响。其次,商业银行会根据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作出独立信贷决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中央银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收缩流动性时,商业银行信贷量会下降,这从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但针对利率上升,银行信贷量会先下降再上升,由于利差水平的提高,银行有足够的动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当货币供应量m2增加时,宽松的流动性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此外,当银行信贷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正向冲击时,会因为利差下降而缩减贷款,但最终随着时期推移会扩大贷款规模。在贷款存量增长率GL的方差分解中,第一期GL仅受自身和Cpi的影响,这与银行信贷决策主要参考已有信息有关;同时,Cpi对GL的贡献度大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当银行预期经济形势良好时,可能会逆紧缩政策行事,继续扩张贷款。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比较强烈,且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在作信贷决策时有时会偏离货币政策目标。最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实体经济对信贷冲击的反映略有滞后,但信贷增长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也会推高物价。经济过热时,尽管央行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会顺经济形势扩大贷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物价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因此,受到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较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相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语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篇10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29-02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金融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知识为基础,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涵盖内容广,信息量大。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前期专业课程知识衔接不连贯,同时没有后期金融类课程巩固货币银行学相关课程知识点,对货币银行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上较金融专业学生有一定差距。如何在有限的一个学期内将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内容教给非金融专业学生,让他们能用货币银行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金融现象,熟知社会融资方式是教师在针对非金融学专业学生授课时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学生学起来有难度,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严谨,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应用性不强。

(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宛如纸上谈兵,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教学内容,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多、理论性强,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w,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货币政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自编教材时效性强,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增加实验软件购买,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交流金融信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要求嵌入F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力图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丽华,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9-141.

[2]崔晓蕾,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73-75.

[3]李晶.《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21-12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