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0:15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1

为了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关注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带领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培养全体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俱乐部工作计划。

二、工作要点:

1、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掌握一项锻炼身体的技术,让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积极开展学校的群体活动,让每位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计划落到实处,掀起校园锻炼的热潮。

2、加强俱乐部的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学校体育俱乐部组织与制度,培养和发现体育人才和体育积极分子,推动本部年级、班级体育工作的积极开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趣味的体育小型比赛活动,探索一条由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和锻炼学生素质的新路子。

4、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通过运动会、校际联谊、小型竞赛等形式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5、加强与体育局、教育局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加大投入,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研究、制定俱乐部活动计划。

2、组建田径、球类等运动队并开展训练。制定各运动组队的训练计划。

3、运动队队负责人、教练员工作会。(第4周)

4、冬季长跑

3月

4月

1、春运会

2、年级组学生小型竞赛活动。

5月

6月

7月假期运动队训练

8月假期运动队训练

9月

1、组建田径、球类等兴趣组队并开展训练。制定各运动组队的训练计划。

2、组织开展年级小型体育比赛活动。

10月

1、组队参加区田径运动会

11月

12月

1、研究制定开展冬季体育活动计划,并实施计划。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宾夕法尼亚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

作者:邱新宇,李世森,曹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体育俱乐部不失为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健身和娱乐活动的较好模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方兴未艾到现今的如火如荼,其中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也充斥着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全过程。相比之下,世界一流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地更为完善和成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高校在体育俱乐部发展条件、管理模式、运行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例,探讨世界一流大学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宾夕法尼亚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机构

(一)校体育俱乐部理事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机构为体育俱乐部理事会(SportClubCouncil),简称SCC。它由学校娱乐部(DepartmentofRecreation,即相当于我国的高校体育部)支持主办。理事会成员由主席、两个副主席、财务主管和秘书组成。这些理事会官员每年都会由选举委员会的成员选举产生,每位成员都有详细的职责和分工。同时,这些官员也将形成俱乐部理事会的执行委员会(executiveCommittee)来履行体育俱乐部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领导职责。SCC是校学生活动理事会(StudentactivitiesCouncil,简称SaC)的一个成员并且要遵循SaC的法规和章程。

1.SCC执行委员会

SCC执行委员会是一个协助体育俱乐部管理机构实施SCC计划的学生顾问小组。主要职责有:对学生组织申请成为SCC成员进行推荐;作为上诉委员会裁决俱乐部的上诉请求;配合SCC和SaC两个组织的工作;为来年SCC修改手册提供建议;为俱乐部管理者决策提供建议;配合各个俱乐部更新学生干部和网站。

2.SCC办公室

SCC下设一个办公室,负责协助规划俱乐部的活动计划、与其他学校体育俱乐部进行比赛的时间调度、收集信件、复印资料、长途电话使用等服务。

(二)单项俱乐部管理机构

每个单项俱乐部都要选举、任命和指派学生官员,每个学期必须向娱乐部提供官员目录并要在娱乐部备案。俱乐部学生官员包括主席、副主席、财务主管、秘书、社交和招聘人员以及网络管理员。每个学生官员也都有明确的职责,共计十八条。

二、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俱乐部资格程序

在校的任何一名大学生都可以提出建立一个俱乐部,前提是建立这个俱乐部的目的必须取得SaC的广泛认可,然后才能按照下列程序申请新建俱乐部组织。

第一,必须举行一个招收俱乐部成员和预测成员对新建俱乐部兴趣程度的组织会议。第二,准备好一个组织章程、会员名单,并完成一项学生组织识别调查问卷,这些资料应在面试之前一周提交到执行委员会邮箱。执行委员会将向SCC和SaC进行推荐,然后在面谈时给出申请人推荐后反馈的建议。第三,委派一名代表向俱乐部理事会做一个关于申请建立这个俱乐部目的的简要描述和未来一年的试验性时间表,然后由执委会向理事会进行推荐并由理事会投票决定是否承认这个俱乐部组织,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才有资格提交下一学年的预算。

在一年的试验期里,必须证明俱乐部组织有足够的能力招募新成员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只有在试验期满并通过执委会的检查后才正式成为SCC的一员。

三、现有的体育俱乐部及其体系

(一)宾夕法尼亚大学现有体育俱乐部体系及管理

合气道、马术、乒乓球、女子足球、女子排球、羽毛球、曲棍球、旱冰曲棍球、游泳、男子水球、棒球、花样滑冰、女子橄榄球、花样游泳、女子水球、女子棒球、男子冰球、跑步、跆拳道、男子英式橄榄球、攀岩、女子冰球、帆船、网球、女子英式橄榄球、板球、高尔夫、滑板、男子极限、RaaS、冰壶、男子长曲棍球、壁球、女子极限、自行车、女子长曲棍球、男子足球、男子排球。

宾夕法尼亚大学现有38个体育俱乐部,许多俱乐部都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俱乐部每年都会参加区域性大学联盟或者校际间的比赛,有的俱乐部还参加全国锦标赛。

(二)俱乐部体系

俱乐部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从人员结构上可分为男子俱乐部、女子俱乐部和男女混合俱乐部。依据不同目的可将俱乐部分为三种:分别为娱乐性的、指导性的和竞技性的。

娱乐性(Recreational)俱乐部:依据教学计划安排练习时间表。团队或小组活动是为了寻找快乐和放松。进行体育比赛的机会比较有限。

指导性(instructional)俱乐部:根据学生兴趣制定练习安排时间表和教学计划。可提供比赛的机会,虽然不是必须要求。技能的水平范围从初学者到高级都有。

竞技性(Competitive)俱乐部:依据其它体育俱乐部或大学运动代表队计划以及教练员情况建立有规律的活动时间表。并大力鼓励通过外部资源募集资金。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俱乐部会员资格

一个俱乐部的会员必须有80%以上的本科生,只有本科生才有在俱乐部任职和投票的资格。学校教职工可以作为附属会员(associatemember)参加俱乐部,但是有义务向娱乐部上缴非学生会员费。

(四)教练员的任务和职责

俱乐部聘请的教练员,必须是本人自愿并且符合SCC要求和规定的人选。如果一个俱乐部需要教练员,必须要在学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参加的赛季初研究训练和比赛的专门会议之前提交一份“SCC教练员申请表”,这样才会被会议列入议事日程。提交申请表之前还应预先验证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教练员有明确的责任和要求。主要包括:教练员必须熟知SCC的有关程序;应该致力于训练并且允许学生管理俱乐部;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不允许给予运动员奖金或酬劳;教练员资格不是持续拥有的,如果发现教练员没有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为俱乐部工作,教练员将被解职。每学年俱乐部要更新一次教练员申请表;教练员的薪酬不超过500美元,每学年年底支付,支出来源于俱乐部预算。

(五)设施设备预订

俱乐部可以请求使用娱乐部和学校的运动设施,不过一定要通过俱乐部办公室在娱乐网站进行预订,且越早越好。每个俱乐部必须填写“设施设备申请表”,并且要在每学期第一次全体俱乐部会议之前提交,没有按时提交,使用资格可能会受限。

(六)俱乐部财务

资金来源方式:成员会费、校内外自筹资金、来自SaC和SCC的预算拨款、个人或社团赞助、意外事故基金。每个俱乐部有责任让学校掌握账户情况,不允许开设另外账户,一旦发现则会冻结该俱乐部的预算拨款,并且对俱乐部资金合理的开支和不合理的开支有严格的区分。

(七)预算拨款程序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健美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85-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在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将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也将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重要意义

体育俱乐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已屡见不鲜,如美国、德国、匈牙利等国都开设了高校内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我国深圳一些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等,既开设了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又开设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我国的学者认为:俱乐部是典型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模式之一,是适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方式。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是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因此,我校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可有效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对推动体育教育现代化,创新体育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示范意义。

二、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发挥的主要作用

1.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体育锻炼环境,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身体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学生的情绪,消除紧张和疲劳,对缓解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和考研等压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女大学生受现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心理压力更大,参与健美操俱乐部活动是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协作是个人或群体之间达到某种既定目标、通过彼此协调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能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行为,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小团队的配合,达到一种互敬、互爱的生活、工作理念。

3.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技能

终身运动技能是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的首要条件,学校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基础。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可使学生在运动技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为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

4.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俱乐部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是人类体育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体育教学的新形式。在此基础上,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可充分发挥俱乐部的活力,开展多样的健美操表演、比赛等活动,扩大健美操俱乐部声誉,打造完美的健美操体育文化生活。

三、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实施

1.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领导

为促进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有序健康发展,应把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发展和管理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建立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部门、体育教研室、俱乐部主任(学生担任)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各级工作职责,教务部门是俱乐部的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俱乐部的外部管理、协调和场地保障等工作;教研室负责为各俱乐部技术指导,为各俱乐部提供技术支持;各俱乐部主任是本俱乐部的第一领导者、组织者,是俱乐部发展、运行、筹划的核心,由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负责本俱乐部的对外宣传、内部管理等工作。

2.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理念

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最根本的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俱乐部的成功运行主要依靠会员的认可和参与。因此,俱乐部的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俱乐部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活力,精心筹划内容丰富的培训、交流、比赛等活动,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俱乐部活动之中。另外,要为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鼓励他们参与到体育俱乐部的宣传、筹划、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调动学生参与俱乐部建设的热情,使每一名成员都能关心俱乐部的成长,都会维护俱乐部的声誉,都有壮大俱乐部的愿望。

3.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内容

(1)实施健美操训练。健美操训练是学生发展终身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健美操水平的重要手段,俱乐部应把健美操训练作为本俱乐部活动的主要内容。初级:以美体瘦身为主,其形式为:热身操、步伐操、踏板操、垫上操、跑跳操、拉抻操、放松。中级:以《全国大众健美操》中的1~6级为主。高级:拉丁健美操、搏击健美操、芭蕾健美操、街舞、瑜伽健美操,等等。俱乐部应定期邀请教练(体育教研室健美操教师担任)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制定健美操训练计划并组织训练,每周活动2~3次,每次60~90分钟。

(2)组织健美操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可满足学生在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上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愿望,俱乐部根据健美操的运动特点,采用知识讲座和理论研讨的形式,以运动理论、运动保健、动作编排和技术分析等为主要内容,每学期组织2~3次理论知识学习,丰富学生健美操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

(3)举办健美操赛事。健美操比赛是俱乐部会员展示自我、切磋技艺、发挥团队力量的主要形式,体育俱乐部应每学期安排1次小型的多样的竞技比赛,每学年由学校和各体育俱乐部共同组织1~2次大型健美操竞赛活动。有条件的,可参与校际间的健美操竞赛,增强俱乐部会员的凝聚力,扩大俱乐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1.合理安排好健美操俱乐部活动的时间、场地

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力量、以及各俱乐部的会员数量,协调好各俱乐部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让各俱乐部课内、外活动学生人数、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分布合理,使之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尽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把握好健美操俱乐部的管理原则

健美操俱乐部是在学校领导下的群体性体育组织。因此,在管理上,既要充分尊重各俱乐部管理的自,又要对各俱乐部实施统一的指导和监管。体育教研室定期对各俱乐部的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细致了解学员参与俱乐部的情况,并对俱乐部的活动效果进行评定。对会员少、学员参与热情不高、组织活动效果差的俱乐部,给予重点指导,也可视情况将该俱乐部解散。对会员数量大、学员参与热情高、组织活动效果好的俱乐部,给予大力支持,满足其在时间、场馆、器材等方面的需求。

3.制定好俱乐部运行管理制度

健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健美操体育俱乐部成功运行的关键,我校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应按管理等级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教务部门应建立飞健美操体育俱乐部保障与管理制度,满足各俱乐的硬件需求,指导和督促俱乐部按计划开展活动。体育教研室应建立健美操体育俱乐部指导、检查制度,满足俱乐部的技术需求,量化俱乐部活动效果。健美操体育俱乐部应建立会员管理制度,根据运动水平划分会员等级,对会员加入俱乐部、参与俱乐部活动,晋升会员等级、退出俱乐部等内容进行规范;建立竞赛制度,对竞赛的周期、竞赛办法、获胜者的荣誉等内容加以明确;建立内部工作制度,规范俱乐部的活动计划、俱乐部主任、副主任工作职责,保证俱乐内部工作有据可依,有条不紊。

在高校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是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手段。健美操体育俱乐部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和对体育知识的渴望,极大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目前,我校拥有较大的体育训练场馆和训练场地,体育部的教育工作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健美操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技能,为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提供了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撑。创建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贺新成,周冰.普通高校构建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制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22(2).

[2]刘庆青.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运行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120-02

大学俱乐部是新时期落实学生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体现,是符合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和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需要,是大学体育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整合与完善。

俱乐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俱乐部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课程内容要求,为对某一专项运动有一定爱好和兴趣的学生开设相应课程。而且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统一安排课时计划,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注重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的计划性与统一性相结合。而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传统教育中的以牺牲学生个性、兴趣、情感、爱好、才能为主的模式进行了更改,采用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的单调与乏味,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互动功能。此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设立的教学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多以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主,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多元化的选择需求。因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所以可以在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空间的基础上,为学生自己意向性所指的空间也提供了实现基础。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计划在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体育课程俱乐部制的改革。现对具体可行性方案探讨如下。

一、俱乐部管理模式

由学院体育工作部为中心向体育俱乐部为中心转变,各单项运动俱乐部在俱乐部管理中心的统一领导下,独立地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比赛、举办讲座和开展宣传等活动(见图1)。

二、俱乐部组织架构

(一)俱乐部管理中心

由体育工作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院学生会相关部门人员所组成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指导各俱乐部开展教学、辅导、训练、竞赛等活动。设中心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委员若干。

(二)俱乐部

根据我院目前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可成立十个体育俱乐部,分别为: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健美俱乐部、武术俱乐部、太极拳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目前,学院体育馆即将投入使用,根据场馆设计,还可以计划增加开设散打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台球俱乐部等。学院也可根据学生要求,在体育场地、器材、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新的体育课程、成立新的体育俱乐部。各俱乐部分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分管宣传部、竞赛部、外联部、后勤部、培训部的委员各一人。

(三)俱乐部会员

俱乐部可实行三级会员制,即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基础较差的同学为初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基础较好的同学为中级会员;凡选择某项目俱乐部课程、对该项目感兴趣、运动能力突出、在教练指导下能够担任俱乐部课外辅导任务的同学为高级会员。另外,俱乐部管理中心指定或通过选举任命的学生管理干部均为高级会员;高级会员可凭会员证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种竞赛、表演、辅导等活动。

(四)俱乐部教练

由学院体育工作部教师、院内兼职教师、高水平运动员担任教练。

三、俱乐部教学特点

(一)课程设置

1.一年级学生必须以某等级会员身份加入俱乐部,每周至少参加该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三次以上(含教学、训练、辅导课),成绩考核可以实行学期评价制。

2.二年级中级、初级会员俱乐部课程教学实行随机组班制,即学生每周可根据所选俱乐部教练的上课时间安排表,自由选择上课时间。

3.高级会员可选择继续参加俱乐部的训练、竞赛等活动课,实行学年评价制。

4.不参加某特定俱乐部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次数的课外体育锻炼。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综合测评体育素质的主要依据。

(二)教学内容

1.围绕课程教学计划的学习。由教师根据学院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组织的学习,面向俱乐部初级会员。

2.菜单式学习。由教师根据俱乐部会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专题讲座、竞赛等形式的个性化学习。主要面向中高级会员。

(三)教学评价

1.会员考核标准。原则上由学院体育教研室会同各俱乐部主任、委员、学生代表共同制定。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成长性和健康素质进行考核。实行学分制,通过奖励学分的办法鼓励更多更优秀的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院体育代表队为学院争光。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生,也可以此激励他们刻苦训练,取得优异成绩。具体标准待定。

2.教师、教练员考核方法。主要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同行专家听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基本形式

1.俱乐部招收新会员,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每学年第一学期第3-4周。

2.教学课,分为“小班课”和“大班课”两种,对象为普通会员;小班课:人数为40人左右,由教师担任教练;大班课:人数80-300人,根据各项目教学特点确定,如晨练健美操、有氧健身跑、晨练武术,由教师、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3.训练课,对象为中级会员,由教师担任教练。

4.活动课,教学对象主要以中高级会员为主,有主题的俱乐部竞赛、讲座、观摩、交流活动等。

5.辅导课,对象为普通会员,由中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6.承办院内单项体育赛事、俱乐部赛事。

7.体育文化传播。

8.会员大会。

四、总结与建议

体育俱乐部内容的拓展,满足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延伸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提高教练员的文化修养,打造俱乐部文化品位。教练员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专业技术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新时代体育伙伴,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开展适当的体育项目,给广大学生更多更好的活动空间。

完善俱乐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俱乐部活动的宣传,争取学生的广泛参与,争取社会对俱乐部的赞助和支持,适当地收取部分会员费,提高体育健康服务水平。学院可以利用场馆设施,除正常教学活动外,由体育俱乐部管理,对非俱乐部成员活动收取一部分费用,这样俱乐部可以有效地使用场地,同时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对学院内不能或不能完全提供的体育馆设施,可以把目光投向校外。比如,可以与旅顺开发区其他高校合作;一方面可以弥补场地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可以与社会上相应的体育俱乐部合作与社会上有条件的单位的工会合作,既可以缓解场地不足,又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加将来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姚毓武,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3).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德国;体育俱乐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1-0064-05

abstract:thepresentarticleintroducedanddiscussedthecurrentsituationofmasssportsinGermany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sportsclubsystemandmasssportsbyliteraturereviewandinterviewsurvey.theanalysesofanexampleofasportsclubshowedthatthesportsclubsaretheessentialelementtoensurethedevelopmentofmasssports.thesportsclubsystemandtheSportsforall’sactivitycanbefacilitatedbyeachother.thearticleisaimingtoprovideareferenceexamplefortheSportsforall’sdevelopmentinChina.

Keywords:Germany;sportsclub;masssports;sportsforall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制在体育发达国家中很有代表性,自从1816年德国第一个体育俱乐部成立以来,经过将近200年的发展,至今在全德国范围内已经有9万多个体育俱乐部,会员2700多万人。这些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体育俱乐部在德国的体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德国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各个方面都是建立在俱乐部体制的基础之上,尤其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德国的体育俱乐部更是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德国,“体育俱乐部会员”几乎成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代名词。

1群众体育的概念

本文研究的是体育俱乐部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群众体育指的是什么,在德国有没有与群众体育相同或相近的概念。群众体育是中国特有的一个体育概念,具有特殊性的含义及产生背景,近年来这个概念一直存在争议,其提法的准确性、分类的科学性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质疑。但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无论在学术论文还是日常生活中,从体育主管部门到基层体育工作者都一直在使用群众体育这个词汇,而且本文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探讨这个概念的合理性,因此在本文中还是延用传统的群众体育。

从概念上看,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余暇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1]因此可以把群众体育理解为一个总概念,即把“特殊人群”(如专业运动员、学生和军人等)的体育行为(即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等)以外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都包括在内,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群众体育的含义。

在德文中被译为群众体育的词汇是Breitensport,即“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意思,原东德曾经使用massensport和Volkssport这两个词汇,即“大众体育”的意思,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但实际上Breitensport虽然被译为群众体育,但和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的含义并不相同,这不是翻译的错误,而是因为Breitensport这个词汇的内涵在70年代以后发生了变化。70年代以前,Breitensport曾经作为一个表示大众体育的总概念,就象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的概念一样,但随着Freizeitsport(休闲体育)的发展,Breitensport的内涵越来越窄,70年代还作为和Freizeitsport并列的概念,而从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Freizeitsport的一个子概念。目前在德国Breitensport指的是“传统的、在体育俱乐部里进行的、有对抗性的、注重竞技性但同时带有业余性质和基层性质的体育运动行为。”[2]根据这个定义,目前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和词汇。

既然Freizeitsport已经取代了Breitensport成为一个总概念,那么德文的Freizeitsport和中文的休闲体育又是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尽管德文的Freizeitsport被翻译为休闲体育,但其含义和中文的休闲体育并不完全一样。目前,德文的Freizeitsport是一个总概念,《体育科学辞典》中把Freizeitsport描述为“在70年代的争议逐渐减弱以后,广义理解的Freizeitsport看来是一个最合适的总概念来描述体育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即经过两次全民健身活动(1959年和1970年)后形成的与竞技体育相对的独立的体育活动现象。Freizeitsport包括:日常体育、群众体育、康复体育、家庭体育、健身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度假体育等等。在国际上这种体育活动现象通常用“全民健身”(Sportfüralle)来表示。”[2]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休闲体育还没有上升为一个总概念。在国内常见的对休闲体育的定义中,不管是从时间和活动的范畴、从情感体验的角度、从修养身心的角度来界定,还是用哲学的方法,从意义和价值的角度分析,都没有把休闲体育定义为与竞技体育相对的总概念。[3]休闲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被认为是交叉、重叠的关系。[4]

根据上面的分析,通常被翻译成群众体育的Breitensport实际上不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德文中与我国群众体育最接近的概念应该是被译为休闲体育的Freizeitsport。因此,本文研究的实际上是德国体育俱乐部与德国休闲体育的关系,但为了与我国的概念相一致,下文还是延用群众体育一词。

2德国的群众体育

德国是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这里不妨把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第一期工程结束后2000年底的一些数据和德国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2000”的结果,我国的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3,93%,但这个数字是把7至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来统计,而实际上,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只占35%,[5]换句话说,就是有65%的人一年当中连一次体育锻炼都没参加过。再看德国,2000年德国共有体育俱乐部8.8万个,会员268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2.63%。[6]除此之外,据不同的民意调查机构的研究结果,大约有与俱乐部会员数量相当,即占总人口三分之一左右的德国人经常在商业性健身场所、德国体育联合会(DSB)管辖以外的组织机构中或个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比如德国最流行的商业性锻炼场所是健身中心,2000年大约有430万人在6000个健身中心进行锻炼。[7]因此,德国的体育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另外,德国每年都要举办大量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或活动,最流行的是群众性的跑步活动。从每年1月1日的新年长跑活动到12月31日的除夕赛跑,从在街道上举办的5公里比赛到整个城市的马拉松赛跑,不论什么季节,不论在什么地方,德国人都可以享受到奔跑的乐趣。根据德国田径协会的统计,2005年德国共举办了各种规模的跑步活动3821项,参赛人数达到179.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8%。[8]

3群众体育的核心是体育俱乐部

德国的群众体育能够蓬勃开展,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因为德国的社会和经济高度发达,德国的民众有时间、有需要、也有经济实力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其次政府对群众体育非常重视,分别在1959年和1970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在60年代实施了“黄金计划”。除此之外,体育俱乐部的存在很好的支持和保证了群众体育的开展,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和分析体育俱乐部在群众体育中的作用,从而明确其核心地位。

3.1体育俱乐部是参加锻炼的主要形式

在德国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有四种可能:(1)参加体育俱乐部,利用俱乐部的场地器材进行锻炼;(2)在非营利性的机构中,比如社区大学、培训机构、工会、教会、康复中心等提供的锻炼场所进行锻炼;(3)在商业性的体育场所中,如健身中心、舞蹈和健身操培训班、体育休闲公园等进行相应的健身活动;(4)无组织的体育锻炼,即自发的、个人或团体的锻炼行为,这种方式往往在免费的场地上进行,比如慢跑、北欧式行走(nordicwalking)等等。[9]

这四种方式中参加体育俱乐部进行锻炼始终占多数,尽管近年来随着一些商业性锻炼场所比如健身中心的普及,体育俱乐部的核心地位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从参与锻炼的人数来看,在俱乐部里围绕某个运动项目进行锻炼的还是这四种方式中最多的,而且体育俱乐部和会员数量都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加入体育俱乐部还是德国人目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具体到德国人参加的运动项目,足球和体操(含舞蹈和健美操)无论从俱乐部还是从会员数量上看都是最受德国人欢迎的项目,此外,网球、射击(含射箭)、田径、手球、马术、登山、运动垂钓、乒乓球、滑雪、游泳等十个项目是比较受德国人欢迎的项目。[6]

3.2德国人参加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原因

根据KlausHeinemann的研究,除热爱体育的主观原因外,德国人比较热衷参加体育俱乐部有三个客观原因:[10]

首先,体育俱乐部的会费比较便宜。表1是KlausHeinemann在1991年做的关于俱乐部会费的调查,从表1中可以看出,俱乐部规模不同,会员缴纳会费的数量也不相同,原西德地区俱乐部会费大致介于每年150~260马克之间,换算成欧元大约在75~130欧元,这对于税后月平均工资2000欧元左右的德国人来说,的确不算很贵。

其次,体育俱乐部的数量众多,几乎处处都有。德国的9万多个体育俱乐部分布在全国各地,尽管大城市中的体育俱乐部在规模、场地条件等方面更好一些,但城镇和农村中同样有相当数量的俱乐部存在,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德国人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俱乐部,从事自己喜爱的项目。而商业性体育场所大都集中在较大的城市,因此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第三,体育俱乐部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项目。目前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下属共有60个专项协会,每个专项协会都负责管理本项目的体育俱乐部,从最大的德国足协(2006年会员为635万)到最小的冰壶协会(2006年会员只有734人),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33个)和非奥运会项目(27个)。[6]而商业性的体育场所则主要局限于健身、舞蹈、保龄球等少数项目,因此体育俱乐部的吸引力要更大一些。

除了上述三个因素之外,根据笔者本人参加网球俱乐部的经历,还有两个原因使德国的体育俱乐部更具吸引力。一是锻炼时间灵活,只要在俱乐部场地开放的时间,会员可以随时使用,甚至不用提前预约,这个优势是非营利性的体育锻炼场所不具备的;另外就是俱乐部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场所,俱乐部会员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锻炼完之后一同在俱乐部的酒吧喝酒聚会,在这个意义上体育俱乐部所起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体育锻炼的范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3.3体育俱乐部中促进锻炼的主要措施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都是以运动项目为中心建立的,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俱乐部会员可以在俱乐部里进行相关项目的体育锻炼活动。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为了使会员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保持最高的锻炼积极性,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提供”:

3.3.1提供场地、器材

德国的体育场馆众多,1992年统计的各类体育场馆数量已达到9万多个。[9]这些场馆除了少量作为专业用途(比如职业队或奥林匹克基地)和商业用途之外,大部分都属于大众俱乐部或学校,而学校里的场馆一般晚上和节假日也借(租)给大众俱乐部使用。也就是说俱乐部的存在使国家投资修建的大部分场馆都能够对大众开放,只要交纳会费成为俱乐部的会员,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场馆。有的俱乐部甚至提供运动器材和消耗品,比如科隆的一家羽毛球俱乐部,学生身份的会员只需交纳100欧元会费,便可每周两次免费使用俱乐部的场地而且羽毛球都由俱乐部提供。

3.3.2提供教练指导

德国的大众俱乐部里一般都有两个教练,一个负责成年人,一个负责青少年。这些教练以专职为主,也有兼职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俱乐部里的代表队,同时也为会员提供个人辅导。如果是专职的教练,这些训练和指导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收费标准比商业体育场所低。教练的存在使俱乐部会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保证,大大提高了会员锻炼的积极性。

3.3.3提供共同锻炼机会

很多德国人参加俱乐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锻炼伙伴。无论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如果能和比较熟悉的人一起锻炼,都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锻炼效果,而俱乐部恰恰能起到这个作用。首先俱乐部有固定的锻炼场所,其次俱乐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会员互相认识,再有就是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代表队参加各个级别的联赛,这些都可以增加会员之间的了解,小规模的俱乐部甚至就象一个大家庭,几乎所有的会员都互相认识,到俱乐部去锻炼就像回家一样,能够充分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3.3.4提供比赛机会

笔者在“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研究”一文中已经详细介绍了德国的职业和业余联赛体系。联赛制度对于俱乐部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把体育俱乐部比喻成一个大家庭,那联赛制度就是使这个大家庭具有凝聚力的保证。作为代表队的成员,俱乐部会员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比赛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不比专业运动员逊色,同时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此,德国的俱乐部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会尽量多的组织本俱乐部代表队参加联赛,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更大程度的调动会员积极性。

3.4全民健身活动与体育俱乐部的关系

德国曾经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全民健身活动,分别是是1959年开始的“ZweiterwegdesSports”(运动的第二选择)和1970年开始的“trimm-aktion”(锻炼活动)。

60年代以前,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中提供的体育活动主要是对抗性的竞技运动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休闲体育的逐渐发展,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休闲体育,把锻炼重点从竞技运动项目转移到休闲体育上来,德国体育联合会(DSB)在1959年提出了“运动的第二选择”的口号,拉开了第一次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的序幕。这也被认为是德国现代群众体育的开端。[7]

同年,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下属组织德国奥林匹克协会提出了“Goldnerplan”(黄金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在德国范围内大量兴建体育场馆,以此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黄金计划的实施得到了联邦德国政府、议会和各党派的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提高了修建体育场馆的经费预算,使德国体育场馆的数量在60年代和70年代大大增加,质量也得到提高。[11]

1970年德国开始实施第二次全民健身活动“trimm-aktion”(锻炼活动),主要通过宣传来改变民众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鼓励民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开始之后,经过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8个月以后活动的知晓度已经达到60%,31个月以后达到了93%。[2]

这两次全民健身活动都与体育俱乐部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通过“黄金计划”的投入,德国的体育场馆大大增加,为建立更多的体育俱乐部提供了物质条件;通过“trimm-aktion”的宣传,为俱乐部吸引更多的会员提供了舆论和文化条件。反过来由于体育俱乐部吸引了大量会员,使德国民众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因此,可以说体育俱乐部是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也大大促进了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德国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数量从1959年的510万激增至1980年的1692万。[2]

4大众体育俱乐部实例介绍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具体情况和其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这里介绍一个具体的例子,即笔者参加了三年的“科隆蓝色--金色网球俱乐部”(K?lnertennisgesellschaftBlau-Golde.V.)。下文中的大部分资料来自俱乐部的官方网站(ktg-blau-gold.de)和俱乐部每年寄给会员的内部资料。

4.1俱乐部概况

“科隆蓝色--金色网球俱乐部”成立于1954年,最初是一个只有2片场地的私人俱乐部,后来很快发展到8片场地。1973年,这个俱乐部成为一家注册俱乐部,同时保留了原来的名称。1981年科隆足球队的发言人成为俱乐部的主席,由于他的影响力使俱乐部的会员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550多人,加上每年秋天举办“各界名人双打赛”,使“蓝色金色俱乐部”远近闻名。目前,“蓝色金色俱乐部”共有注册会员400人左右,室外8片红土网球场,无论会员人数还是场地数量都属于中等规模的俱乐部。俱乐部的宗旨是“让会员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并在此度过最主要的休闲时间,同时尽可能为会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4.2工作人员

由于是中等偏小的俱乐部,因此整个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只有8名,其中兼职3名,正式雇用的工作人员1名,聘用教练2名,雇用的临时工2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8名工作人员有5名是兼职或半兼职,有2名是临时工,正式雇用的工作人员只有1名,这样就最大程度的节省了俱乐部的开支。

4.3收支状况

表3是“蓝色金色俱乐部”2006年收支平衡表,这个收支表是俱乐部邮寄给会员的,以便所有会员都能了解俱乐部的收支情况,一方面可以监督俱乐部的工作,同时也能提高会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表3可以看出,俱乐部最主要的收支来源是会员缴纳的会费,占到了总收入的69.1%,而支出则各方面比较平衡,教练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和比赛活动费用是支出最多的四个方面。所有的支出中只有1,195欧元交给上级主管协会,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一,而其余的99%都用在了会员身上。另外,俱乐部专门为少年儿童会员组织训练班,收入中的训练附加费和支出中的教练费用都与这项工作有关,对比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俱乐部2006年从其它收入中为少年儿童训练班补贴了将近1万5千欧元。

表4是2006年和2007年会员会费标准的对比表,由于连续三年出现赤字(2006年193欧元,2005年3,046欧元,2004年3,268欧元),因此2007年的会费有所提高。

4.4代表队

目前“蓝色金色俱乐部”共有17支代表队,分别在11个不同的组别(女子组、女子30岁组、女子40岁组、男子组、男子30岁组、男子40岁组、男子50组、少年男子组、少年女子组、儿童男子14岁组和儿童女子14岁组等)代表俱乐部参加5个不同级别的联赛(高级联赛、一级协会联赛、二级协会联赛、一级地区联赛和二级地区联赛等)。根据网球联赛的规则,每次参赛的人数在4~6名,报名人数则在10~15名左右,这样计算下来,俱乐部中有200多名,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会员是代表队的成员,这些代表队的成员也构成了俱乐部会员的核心部分。

4.5各项活动

表5是“蓝色金色俱乐部”2007年全年的活动计划安排,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日常锻炼、训练和联赛外,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俱乐部内部的网球比赛到增进友谊的扑克大赛,从与老人院联欢到新年和圣诞节的酒会,可以说已经超出了网球,甚至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这些活动是对俱乐部“让会员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并在此度过最主要的休闲时间”的最好体现。

5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对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状况、群众体育与体育俱乐部关系的分析及对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实例介绍,可以得出以下4个结论:

5.1德国的群众体育很发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非常普及。德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经常在俱乐部中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经常在商业体育场所或自发的进行身体锻炼。

5.2大众体育俱乐部是保证德国群众体育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德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以其合理的收费、众多的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大多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民众加入进来。

5.3德国大众体育俱乐部通过提供场地器材、提供教练指导、提供共同锻炼机会和提供比赛机会等措施来增加会员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4在德国开展的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中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从物质基础和文化宣传两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体育俱乐部体制的存在也使全民健身活动的成功开展成为可能。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旨在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的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采取了多项措施,期望锻炼身体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与日常习惯,这些措施中的一项就是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乡镇体育指导站。2005年,德国最早的体育俱乐部“汉堡1816体操俱乐部(Ht16)”计划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建立一个与德国类似的公益性的大众体育俱乐部。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希望本文介绍的德国的经验能尽快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在中国开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锻炼机制,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元镇.高等学校教材《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R•thing/prohlu.a.(Hrsg.),SportwissenschaftlichesLexikon,7.,v[aKo¨D]lligneubearbeiteteauflage,2003(体育科学辞典第7版).

[3]常朝阳.五年来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状况的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4]徐佶.新的体育视角:休闲体育兼论休闲体育与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5]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DoSB,Bestandserhebung2006(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统计年表).

[7]JürgenDieckert/Christianwopp,HandbuchFreizeitsport,2002.

[8]DLV,VolkslaufStatistik2005(德国田径协会群众性跑步活动统计年表).

[9]Hong-namKim,DerdeutscheSportvereinmodellfürSüd-Korea?,2002.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公共关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1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25

1研究背景

1.1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

在刘德佩和石岩主编的《体育公共关系》一书中,编者将体育公共关系定义为:所谓体育公共关系,主要是指负有体育工作使命或其工作与体育有密切依附关系的组织、团体和机构,为了自身和事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策略性行动。而美国的GClaytonStoldt等人编写的《体育公共关系―管理组织传播》(SportpublicRelations一managing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一书中则认为:体育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沟通为基础的管理功能,其目标在于认定一个体育组织的关键公众,评估体育组织及其公众的关系,鼓励体育组织建立与这些公众的合意关系。

本文定义的体育公共关系是体育组织为了推广体育赛事、吸引体育迷的眼球而产生的,它的主要职能表现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收集公众方面的需求信息,对内求团结,对外求和谐,并教育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向,建立起和谐的公众关系,促进体育组织事业的发展。

1.2体育公共关系在我国足球俱乐部的应用

体育公共关系应用在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比较早的是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2002年的公关策划,主要是在品牌规划设计的物质层面的包装设计,对于俱乐部深层次的公关推广,包括俱乐部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推广并没有涉及。继北京国安之后,还有其他国内的足球俱乐部有类似的品牌规划设计,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有计划的公关活动,所以其影响力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

广州恒大俱乐部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在重组之初就成功化解了换帅的公关危机,并且在一系列的公关活动的宣传下,逐渐被公众所认可,其公共关系的运用策略值得推广至国内其他的足球俱乐部。

2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公关策略

2.1高水平经营管理是信任感和认可度的基石

广州恒大俱乐部引入高水平的专业足球管理团队,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奖罚分明、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对于俱乐部的内部公众,即包括球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有一种很好的激励作用,而且制度文化的灌输,使内部公众形成一种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组织文化。同时,对于外部公众来说,通过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体制,能够清楚地了解俱乐部的经营运作模式,而且透明度高,外部公众可以对此有一种监督和反馈的渠道。因此,高水平的管理是内部和外部公众认同体育俱乐部理念的开始。

2.2情感定位准确

广州恒大俱乐部的公关推广策略注重所开展运动的地缘因素和历史积淀。广州是一个足球市场十分活跃的城市,足球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另一方面,尽管恒大俱乐部资金雄厚,引援力度强,但是始终在队内保留了昔日广药(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前身)的部分广州籍本土的队员,充分利用地缘情结,以获得本土球迷的支持。纵观皇马、巴萨曼联等世界顶级的豪门俱乐部,队内可以说是国际联队,但队内还是有不少的元老级球员是俱乐部所在地的本土球员,这犹如队内的灵魂一样支持整个队伍,同样也是俱乐部与球迷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多年来,广州球迷对足球的热爱是有其地缘因素和历史文化的积淀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对公关的情感定位策略运用正确,必定能得到广州人民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2.3名人效应运用得当

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接管了广州足球俱乐部后,不仅引入国内大牌球员,还引入了国外联赛中的知名外援,如巴西甲级联赛最佳球员孔卡和后来引进的德国足球联赛的最佳球员巴里奥斯,这些都是国外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球员。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广州恒大斥资千万欧元邀请世界著名教练,有外号“银狐”之称的意大利著名教练里皮作为球队的主教练,这无疑是在国际足球赛场上让世人知道广州恒大俱乐部最好的名片。重金请来里皮,恒大可以凭借大满贯教头的名气,为俱乐部吸引真正世界级的球星,在国际职业足球界的地位也会逐步提高,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于俱乐部本身,还是投资方恒大集团都是无以伦比的无形资本。

2.4媒体平台选择得当

在每一次公关事件的处理上,必然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对于不同影响范围的媒体平台,要根据公关事件的影响范围来选择媒体。在俱乐部本地发生的,具有负面的影响的事件一般只在本地的媒体上召开会和声明,使得负面事件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相反,具有正面作用、利好消息的重大事件,一定要选择全国性的媒体进行宣传,例如恒大足球学校的招生广告就要选择中央电视台这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进行宣传,以达到扩大宣传力,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同样,引进国际级的教练员和国际球星这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一定要选择网络平台和尽可能邀请国际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来进行采访和报道事件。

总之,恰当选择媒体资源,能使俱乐部达到扬长避短的宣传目的,一方面能有效控制负面新闻的传播范围,把负面新闻的影响力降低最低,另一方面,在重大的利好消息面前,一定要扩大影响范围,达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

3危机公关实例分析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淮安市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1.前言

体育俱乐部是社会化的体育组织,俱乐部作为开展大众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正在成为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指出:各种健身手段是建立在个人兴趣基础之上,极具个性化的娱乐性消费行为,而对个人兴趣的长久支持,不可能成为政府计划中长期、具体的目标,支持个人兴趣,并能够与之对接的便是各种各样个体育俱乐部,特别是以人为基础的服务性俱乐部。体育俱乐部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大众体育生活化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直接影响该地区群众体育发展。因此,笔者对淮安市9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健身俱乐部从内部经营到俱乐部相互之间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影响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淮安市新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淮安市9家健身俱乐部(亿时代、鼎峰、长青、名媛、金珠、美格菲等)的经理、管理人员、健身教练员及俱乐部会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管理学、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的专著及研究论文,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做充分准备。

2.2.2问卷调查法

以随机的形式对9家健身俱乐部会员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1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为96.3%。

3.分析与讨论

3.1淮安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3.1.1经营现状

3.1.1.1经营规模

根据投资数额,淮安市健身俱乐部可分为大中小型(投资额少于100万的为小型俱乐部,100―300万的为中型俱乐部,高于300万的为大型俱乐部)。调查结果显示,淮安市的健身俱乐部大部分为私营,经营规模以中小型为主。77.8%的健身俱乐部在600平方米以下,22.2%在1000平方米左右。大多数俱乐部根据会员健身特点和爱好划分器材区和团体操区。从俱乐部面积的划分上来看,器材厅的面积小于健身操厅的面积,主要是因为女性会员比男性会员多,女会员更多喜欢健身操的课程,同时女会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健身会馆位于闹市区或居民区,主要是为了利用地理条件尽量多地吸引会员,但场地一般都是租来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健身会员对俱乐部的场地、设施满意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器材的配置及休息、洗浴环境不太满意。

3.1.1.2经营方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淮安市9家健身俱乐部,有4家是合资经营,有2家是联营,还有3家是私营,其中只有3家为综合型健身俱乐部,除了有一般的健身器械,还从事各类有氧操的教学。这些俱乐部经营的时间一般在3―5年,最长时间的约有10年。为了获得更好地效益,使俱乐部更好的发展,经营者不断地对俱乐部进行新的投资,改善健身环境,创办特色项目吸引会员。其经营方式也由原来单一的经营方式向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转变,如部分俱乐部还提供美容、服饰等一系列的服务。淮安市健身俱乐部虽然经营的时间都不长,但无论是私营还是联营,管理都很规范,俱乐部的信誉很高,参加的人数较多,效益也很好。

3.1.1.3经营项目

现代健身俱乐部经营的项目不仅有健身操,而且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包括经典项目和时尚项目,既有男会员喜欢的项目,又有女会员最爱的项目,例如男子、女子器械及有氧操等。经营的具体项目如有氧健身操、有氧拉丁、瑜伽、动感单车、踏板操、普拉提、肚皮舞等不同项目,不同的健身俱乐部有不同的经营项目具体情况(见表一)。为了完善俱乐部的经营,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除了洗浴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台球、冲浪等休闲场所(见表二)。

表一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调查

表二健身俱乐部的配套设施情况

3.1.1.4俱乐部活动开放时间

小型俱乐部的开放时间是7个小时(14∶00―21∶00),大、中型俱乐部一般开放10个小时(9∶00―12∶00,14∶00―21∶00)。俱乐部只有在团体操室里进行的活动是受限制,其他项目会员可以选用任何时间来锻炼,而且健身俱乐部内有巡场教练可以帮助进行器械的练习,使会员很快熟练器械,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3.1.1.5收费情况

各健身俱乐部收费标准不同,主要根据场地的地理位置、器材设备和配套设施等而定,不同投资规模的健身俱乐部的消费价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淮安市健身俱乐部的收费定价和整个淮安市的经济大环境相符。大部分健身俱乐部的月收费在200元左右,少部分在300元左右。收费形式采用的是会员制,即采用年卡、季卡、月卡的形式。据调查显示,约占90%以上的健身者选择会员制,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健身者主要使用的是次卡,单次为8―10元。

3.1.2俱乐部人员构成情况

3.1.2.1经营管理者

俱乐部经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俱乐部的正常运作及发展壮大。经营人员是健身俱乐部发展的首要因素,一个优秀的的经营者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同时应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身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健身俱乐部经营者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令消费者满意才是取得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根据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满意度是对服务质量体验的内在情感反映,它以消费者经历的服务质量、感情价值和消费者期望的服务质量三项因素为基础。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行为,因此,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要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增强俱乐部的服务竞争力。

3.1.2.2健身教练

3.1.2.2.1健身教练的来源。

淮安市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教练大多为体育院系的毕业生、舞蹈教师或舞蹈演员、退役的体操动员或健美运动员及业余健身爱好者。

除体育院系毕业的学生以外,后三类教练明显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健身的理论及其规律了解甚少,不能够满足健身者的健身需求。因为体制的原因,绝大部分的健身俱乐部的教练是兼职,工资按课时计算,大部分兼职教练的工资在40元/小时左右。因为俱乐部教练是兼职且工资比较低,所以此工作的吸引力不大,俱乐部的教练队伍不稳定,钻研提高业务的兴趣不浓,俱乐部的训练水平难以提高,这样也严重影响了俱乐部的发展。

3.1.2.2.2健身教练的性别、年龄差异。

在性别方面女性教练多于男性教练,教练的年龄结构年轻化,20―30岁年龄段的教练是淮安市教练队伍的主力军,占调查人数的80%。

3.1.2.2.3健身指导者的资质。

技术等级状况,无等级的占40%,有等级的占60%,这说明淮安市健身俱乐部的教练队伍水平不一,不合理结构的教练队伍不利于健身市场的发展。从获得等级培训的等级来看,45%的教练参加过健身俱乐部的培训班,40%的教练参加过体育学院培训,15%是的教练参加省市体育局和俱乐部培训。这说明健身俱乐部对员业务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3.1.3影响健身消费者的因素

影响健身消费者的因素众多,根据淮安市发展的现状,以及人们对健身的热爱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3.1宣传因素

宣传因素是影响健身消费者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俱乐部的广告宣传和朋友介绍等相关因子。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宣传因素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身俱乐部往往通过公开宣传的形式,将俱乐部的相关信息利用适当的媒体传递给消费者。俱乐部通过各种宣传,不但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广泛及时地把各种相关的信息和最新的动态传播给广大消费者,而且有利于提高俱乐部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甚至在改变健身思潮、推动健身消费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消费者了解俱乐部的途径广泛,其中80%的健身消费者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现场销售人员介绍和朋友介绍等了解相关的信息。由此可见宣传因素对于健身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3.1.3.2价格因素

价格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价格因素所涵盖的基本因子内容可见,健身卡的价格、会员打折促销手段是消费者关注的要素之一。俱乐部会员卡的价格涉及消费者的利益,对消费者心理和购买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也反映了商品的价值。因此,健身消费者通常把俱乐部的价格与自己的文化品位、价值观念等联系起来,以满足自身的社会性心理需要。比如收入颇丰富者往往选择高档次品牌健身俱乐部,把会费价格同自己的身份、地位相比拟。因此,只有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价格,才能使消费者的健身消费得到合理的体现。

3.1.3.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健身消费者消费的第三因素。健身消费者是在俱乐部所提供的场所中进行锻炼,因此健身场所的环境对消费者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好的健身环境会给健身消费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俱乐部内部空间的布置、人员拥挤度、浴室清洁度等环境因子都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所以,营业环境的质量与形象会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和购后评价。

3.2存在的问题

3.2.1缺乏统一的管理

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管理,淮安市健身俱乐部场地选择不合理,大部分俱乐部集中在商务中心,不方便健身者的选择。此外价格定位令一些健身消费者不够满意从而导致部分会员流失,严重影响了俱乐部的发展。

3.2.2健身指导者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健身俱乐部健身人群的目的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健身者不仅希望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而且希望能享受到快乐和释放压力的感觉,这就要求健身教练不仅要指导学员跳操,利用器械锻炼,而且要为学员提供体能评估、运动营养搭配、运动处方的制定,能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有偿服务等。但目前淮安市健身俱乐部教练总体素质难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3.2.3俱乐部经营的项目和配套设施基本相似导致会员流失严重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俱乐部硬件设施相似,跳操场地比较小,且存在安全隐患。有的俱乐部场地中间多了两根柱子,对会员锻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课程安排方面,大多数以徒手操为主,健身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影响了会员健身的积极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淮安市健身俱乐部的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经营的项目趋同,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指导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水平有待提高;健身消费者需增强健身意识,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淮安市的健身俱乐部正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生存挑战,关键在于针对俱乐部的现状和影响俱乐部的发展因素,更新管理理,加强现代体育产业的经营意识,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

4.2建议

4.2.1加强科学管理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健身市场的准则条件,依据健身俱乐部的资源条件进行等级分类,同时指定市场价格,从而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和社会组织主体作用;或者在具体定价时,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经营的不同时期采用成本导向定价、亏损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和关系定价等策略,阻止盲目的恶性竞争。其次,各俱乐部应根据淮安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的文化素质,体育消费水平等相关因素,制订适合自己俱乐部发展的长远计划,建立健全有自己特色的训练体制和管理体制;坚持科学的管理,针对不同的个体,指定一系列的健身计划,完善服务管理体制,力争达到人们预期的训练目标,从而壮大健身俱乐部会员的队伍。

4.2.2提高业务水平

健身俱乐部要重视教练的业务培训,教练不但要技术精湛,而且要人格健全,因此,担任教练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合格的等级证书上岗,多参加、观摩各种比赛,关注世界和国内健美健身运动,跟上世界和国内俱乐部的步伐,引进最先进的训练手段,制定一系列的健身计划。健身俱乐部还要加强顾问的专业性包括健身知识、服务技巧、沟通能力、销售技巧等,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销售体系和工作规范,让顾问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此外,健身俱乐部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激励性的薪资制度,采用人性化管理,加强员工对俱乐部的忠诚度。

4.2.3合理规划

淮安市健身俱乐部应注意俱乐部内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提高空间与器材的使用率,同时,推广有特色的健身项目,促进健身事业的发展。此外俱乐部的服务是否周到,经营项目是否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项目是否前卫和时尚,是最终影响俱乐部能否发展的另一原因。

参考文献:

[1]仇军.我国体育人动参与及其变动趋势[J].体育科学2000,(17),4:5-6.

[2]詹建国.我国城市居民现阶段体育用品消费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0,(19),4:9-11.

[3]傅裕嘉.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定价策略研究.价格研究理论与实践[J].2003,(7),10:7-8.

[4]陈婷.试探健身健美操指导员的个人素质[J].福建体育科技,2004,(8),4:7-8.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8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荆州高校对网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荆州市高校建立网球俱乐部,势必会弥补荆州市高校网球教学的不足,为绍荆州市高校网球的发展做指导。

关键词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必要性

一、前言

如今网球已经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锻炼身体的方式,俱乐部已经广泛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吸引了一大批的大学生粉丝,如何为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的发展作出指导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荆州市高校网球三所网球队的中学学生4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网球俱乐部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材料和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40份,共计40份,收回40份,回收率100%。

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荆州市高校网球进行访谈,了解目前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的发展的问题进行交流。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L2007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5.逻辑分析法

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荆州市高校网球的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的不断的改革,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要求。使得学生实现多样化的体育运动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功效,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改目标。

(二)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的具体运作方法

学生入学以后必须申请为一名网球俱乐部会员的资格每个学生每学期交

纳会费,要使学生认识到健身是一种消费然后发给学生俱乐部的会员证,建立

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收到的学生款,用于器材的维修和俱乐部的各项开支

还要使学校扩大自金投入,在俱乐部资金筹集上应坚持学校教育活动经费、会

费收取和赞助费为一体的原则以确保俱乐部的良性循环和正常运转。

(三)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学生干部的管理

每学期对网球俱乐部的学生干部进行民主选举形式的换届大会,定期召开干部会议,讨论决定俱乐部的教学、活动、比赛计划、总结计划等,提高学生对俱乐部的管理能力以及了解网球运动对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同时加强裁判员的业务学习,建立裁判员的等级考试制度发展学生裁判员。

(四)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的教学内容

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球俱乐部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健康、保健知识。网球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有网球运动简介、起源、发展、技战术理论、比赛规则与裁判工作、比赛组织与编排工作等等;运动技能主要有篮球的各种常用技术和战术;健康、保健知识主要是与篮球运动有关的运动常识、科学锻炼方法等;俱乐部的活动和比赛计划是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每学期至少要安排1~2次俱乐部内的比赛,不仅增加学生大赛经验,增长学生见识、提到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还可促进教学和俱乐部活动,为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做好铺垫。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对组建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高度支持

学生对实施课外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的赞同比例非常高,绝大部分的学生非常赞同组建课外网球俱乐部,他们希望通过体育俱乐部来培养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教师、教练一定规范指导来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形成自己的专长。

2.荆州市高校网球场地、设备条件滞后及资金缺乏

总体上来说中学在室内网球场没有,虽然室外场一般,但这些室外场地质量相对较差,缺乏科学管理;一般情况下室内场地是不对外开放的。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势必对俱乐部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无法为俱乐部提供物质保障。

3.组建荆州市高校网球俱乐部具有可行性

有相关政的策、法规作为理论依据,有良好的内环境作为基础,使荆州市高校网球组建俱乐部成为可能,网球俱乐部建立大学发展网球运动广泛发展的必然。

(二)建议

1.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省领导的持续重视

首先应广泛宣传荆州市高校网球体育俱乐部的优势和重要性,网球俱乐部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

2.加强对专业老师的进一步培养

网球俱乐部需要有高素质、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的专业教师,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教师的技术资深和职业道德的培训。

3.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提高使用效率

网球俱乐部教学、活动、比赛的顺利开展里不开充足数量和高质量的场馆,建议增加网球场地的建设、投资、维护和科学合理的管理。首先应向学校有关部门积极呼吁,扩建体育场地设施。其次是加强对现有场地和设施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使用效率,加强管理和调配工作,提高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腾栋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2):18-21.

[2]姚敏武,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报.2000,15(3)2005,26(5):67―71.

[3]王建智.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22(3):15―17.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9

那么究竟什么角色才算是符合体育俱乐部身份的角色呢?笔者认为,在我国体育产业化改革过程中,俱乐部的角色应该定位在“体育产业化整体进程的推动者”、“体育产业集团最终利益的代表者”、“体育产业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决策者”以及“体育产业资源增值与提升的调服者”这样几个角色上。

一、体育产业化整体进程的“推动者”

作为我国产业化体育发展中最基本的单位和实体,体育俱乐部的形成与发展对促进和繁荣我国体育产业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这一实体定位为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有效推动者。与此同时,也正是此种发展现实和推动作用,不仅标志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纵深发展,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也可说是我国体育事业迅速走向产业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首先,就其原因而言,回顾十多年来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历程,虽然我国的体育产业化初具规模,但从总体上看,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环境窄、局部发展不平衡;且在其目标经营上也还未能完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体育产业化发展较为缓慢。但即便如此,随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其作为我国体育产业化之核心与基本细胞的地位不可动摇。市场产业化条件下,按照市场产业的发展规律去发展和改造我们的体育俱乐部,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其推动者的价值,是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的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产业化进程推动者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

其次,就其努力的方向而言,“产业同业之间的竞争,推动了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俱乐部更好的发挥其在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作为推动者的价值,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激励下把各俱乐部置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之中,按照市场产业化规律来运行和整合体育运行、管理与改革;同时也必须进一步完善俱乐部自身的运营机制,使有限的资源等到合理、有序的配置,注重自身工作的实效性和开拓性,在充分发挥自身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路子,努力为我国体育产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推波助澜。

此外,就其可行性而言,我国的体育俱乐部基本上具备了向现代产业化运营的转化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内俱乐部盈利能力的逐年提高,我国的体育俱乐部不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获得了一定的经营权,开始走上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许多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俱乐部的未来发展潜力上,从而加速了我国体育俱乐部在产权结构的改制;而且,俱乐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体育联盟模式,在其市场竞争过程中也会因共同的利益需要而具有相对较少的内部制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步伐。除此之外,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初步建立,我国的体育俱乐部追求自身发展壮大的欲求也必将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并成为其产业化实现的最终推动者。

二、产业集团最终利益的“代表者”

这是一种建立在所有权分析上的角色定位,或者说是一种外部功能的角色定位。我们知道,“体育俱乐部的本质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企业经济实体”,那么,这种经济实体到底归谁所有,由谁管,最终所要实现和代表的利益目标又是怎样的,这其实是一个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笔者看来,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处在产业集团利益“代表者”这样一个角色和地位上。这是因为:

1、我国现有体育俱乐部的产权所有制决定了其所真正执行的是一种产业集团利益的委托。在体育产业化改革进程中,我国的体育俱乐部主要以四种所有制方式存在。它们包括企业部分资助、体育局负责训练和比赛的产权二者共同所有制形式、全部资金及运行的产权企业所有制形式、俱乐部国有独资产权所有制形式以及俱乐部股份有限所限所有制形式。因此,从产权结构来看,俱乐部在产权上实际是由股东股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相结合而形成的双重权力结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产权分离的过程中,我们的体育俱乐部所真正执行的权力其实就是一种产业集团利益的委托,执行一种产业集团运行的间接管理任务,代表集团进行相关利益操作,对内是管理,对外是代表运营。

2、现有体育俱乐部所存在的有限融资力也迫使其对所属产业集团有着某种程度的利益依赖性,表现在其角色的定位上就是一种产业集团利益的对外代表者。在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俱乐部为了谋求其生存和发展就不能没有资源和投资者,但是,在体育产业化市场竞争中,市场的不稳定与竞争胜负的不易确定性使得投资者们总是倾向于利益预测的最大化。此种情境下,对于俱乐部而言,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产品销售的预期市场效益,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其经营的首要目标是以理性的体育训练和管理生产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产品,扩大观众市场,以确保投资者,或者说所在产业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实现。

3、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各体育俱乐部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或者说是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往往倾向于依赖较为强大的产业集团,这就决定了其所采用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方式,必然要受制于集团整体利益,在其目标定位上也只能是为实现产业集团的最终利益、目标而服务,成为其利益的最终服从者与对外代表者,而尚未能真正实现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目标。

三、产业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决策者”

这是一种俱乐部内部职能确定下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尽管俱乐部在其所有权以及对外职能上是一种他人利益的代表者,但是对内,俱乐部所要承担的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其具体运行决策上的真正权威者与最终决策者。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一种在自身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上的理性决策者。从具体操作形式上来看,随着体我国体育俱乐部市场的壮大、法规的健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此种组织形式最终将向以独立产业经营为主的操作形式发展,俱乐部必将追求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或相对独立法人的事业实体。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俱乐部在其内部发展战略、整体规划、运行机制以及会员的管理改革上必须举了独立性和相对权威性。另一方面,从其市场运行需要来看,体育俱乐部(严格说来是职业俱乐部)的“功能是生产具有观赏价值的体育竞赛,并通过市场交换向消费者提供体育竞赛娱乐服务”。这样一种娱乐服务在市场化条件下就其本质而言其是就是一种商品形式。因此,要有效实现此种商品的价值,俱乐部在其企业化运营管理中,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竞争规划,市场营销以及组织规划,而这一切都必须是一个有效决策的过程,是一种以独立整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效用的经营体、决策体。

因此,在我国产业化改革过程中,俱乐部既要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又要满足产业集团相应的经济利益,更要有效保障俱乐部自身的不断发展。这一系列目标使俱乐部在我国整个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必然是一种在自身战略规划与经营管理上的理性决策者。而且,就俱乐部自身内部的分工而言,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股东大会、执行机构是董事会、监督机构是监事会;尽管在运行模式上,存在“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与“主教练全权负责制”4之分,但在俱乐部的重大发展计划、重大决策、关键性人事任免、整体运营战略、对外经营、市场开拓以及宏观比赛战略和队员的管理选拔上,是遵循特定严格的决策机制的。

四、产业资源增值与提升的“调服者”

这是一种基于发展路径选择上的角色定位。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源增值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育俱乐部所承担的在更多意义上应该是一个协调与服务的职能,因而其角色定位应该是我国体育产业资源增值上的“调服者”。

先说说,定位于“协调者”的角色。在我国产业化过程中,体育俱乐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要增加对体育资产的开放与利用。而我们知道,体育资产不仅包括有形的硬件、设施等,还包括了无形的专利技术、商标权、广告版权、运动员声誉、产品制作权等资产。在这些资产的开发与利用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逐步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企业化管理引进体育俱乐部之中,协调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达到促进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效益的有效提高,这是作为经济实体的体育俱乐部所要努力实现的经营目标。

体育俱乐部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德国;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1-0088-06

abstract:thepresentarticleintroducedanddiscussedthecurrentsituationofschoolsportsanduniversitysportsinGermanyandtherelationshipamongsportsclubsystemandschoolanduniversitysportsbyliteraturereviewandinterviewsurvey.theanalysesofexamplesshowedthatthesportsactivitiesafterschoolimplementedmainlythoughthe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sportclubsandbyjoiningtheclubofthestudents.the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activitiesintheUniversitiesimplementedcompletelythough“universitysportsclub”andsportsclubs.thesportsclubsystemistheessentialelementtoensurethedevelopmentofsportsactivitiesafterschoolinGermany.

Keywords:Germany;sportsclub;schoolsports;universitysports

1德国学校体育简介

德国的学校体育(Schulsport)是指中小学体育,由于德国的普通高校中体育不是必修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通过类似俱乐部形式的“高校体育”(Hochschulsport)来实现,因此本章介绍的主要是德国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而高校体育将在后续的章节中专门讨论。

1.1德国学校体育发展阶段

根据乌珀塔尔大学Balz教授在其《体育教育学》一书中的叙述,德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

1.1.1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学校体操(1871~1918)

早在1811年“德国体操之父”杨氏(弗雷德里希・路德维希・杨,1778~1852)已通过建立公开的体操锻炼场所提供了新的身体锻炼系统,19世纪中期体操课开始进入学校,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学校体操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健康的、适合战斗的、驯服的臣民。

1.1.2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身体锻炼(1918~1933)

一战之后学校教育的发展深受国家民族主义和社会、教育改革的影响,以奥地利体育教育家高尔霍费尔(1885~1941)为代表提出了“自然体操”来适应儿童在运动方面的需要。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是自然体操和传统体操的混合,健身操、舞蹈、体操和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并存,体现出其多样性和矛盾性。

1.1.3纳粹统治下的身体训练(1933~1945)

纳粹统治时期学校体育变成了政治需要的身体训练,从1937年开始每天5个小时的身体训练成为了学校中最主要的课程,不再有体操课,取而代之的是搏击、越野行军、射击和野营等军事训练。

1.1.4分裂时期的身体教育(1945~1970)

战后东、西德都恢复了学校体育,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身体教育”。西德的“身体教育”(Leibeserziehung)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基础上,而东德的“身体教育”(K?rpererziehung)在学校里被作为提高运动成绩和培养社会主义人格的手段,在这两种“身体教育”中几乎找不出共性。

1.1.5当今世界的学校体育(1970~今)

从70年代开始由于举办奥运会和休闲体育发展的影响,德国的学校体育呈现出以下特点:学校体育开始向校外发展;一些新的项目如排球、乒乓球、赛艇等进入课堂,而传统的体操也向器械体操和竞技体操转变;开始通过动机和能力培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德国统一后注重运动行为能力的培养成为共识。

1.2德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

德国的各联邦州有较大的自,在学校体育方面国家只颁发指导性的文件,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都由州政府自己确定,因此讲体育教育目标也只能以某一个联邦州为例。Balz教授根据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len)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方针,认为学校体育是围绕培养运动行为能力来展开,从教育学的观点上学校体育应包括六个方面的目标,如图1所示

1.3德国学校体育的特点

在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的《域外学校体育传真》一书中,对德国学校体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结合书中的内容,并根据笔者在德国了解的情况,对德国学校体育的几个特点做简单的说明。

1.3.1各联邦州自主性强[2]

德国是联邦制的国家,各联邦州享有较大的自。在教育方面,教育事业受国家的监督,但在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与俱乐部的合作等方面,都是由各联邦州自己来制定政策。

1.3.2体育教育呈现多样性[2]

这是由于德国普通教育的多样性造成的。德国的中学有四种不同的类型: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学,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每种类型的中学对学生教育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呈现出多样性。

1.3.3学校体育以运动项目为中心[1][2]

从七十年代起德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非常重视竞技运动项目的学习,这其中即有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影响,也有学校体育自身向校外发展的原因。从此,德国的体育教学内容开始以运动项目为单位编制,大量的竞技运动项目进入中小学课堂。

1.3.4重视开发行为能力[2][3]

从80年代开始,西德进一步强调培养运动行为能力,而运动行为能力与个人发展、学习和社会化这些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狭义的行为能力培养主要指提高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知识和自我决定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而广义的行为能力则是在日常生活的其它方面所需要的“普通行为能力”。也就是说重视运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重视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1.3.5教师培养方式独特[4]

德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必须学习两个专业,这是德国体育师资培养非常独特的一个方面。以笔者所在的科隆体育学院为例,体育师资专业(Lehramt)的学生首先要在体院学习体育专业,通过国家的统一考试,同时(或随后)在科隆大学学习第二专业,比如数学或拉丁语,两个专业的学习都完成之后才能获得在中小学任教的资格。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能够摆脱体育教师“只会运动”的形象,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和配合,另外学校也可以更好的安排教学任务,根据需要调整其工作。

1.3.6场馆建设规格统一[4]

德国中小学都有体育馆,这些多功能体育馆与体育学院和大学体育系中的体育馆一样,都是按照统一规格即德国工业标准来修建的(Din18302-1,多功能体育馆),这种多功能体育馆可以进行从羽毛球到排球28个项目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这样规定的好处就是体育学院或者大学体育系的毕业生来到中小学任教或者更换任教学校以后,都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习惯体育馆的使用,大大提高效率。

1.3.7与体育俱乐部紧密合作[1][2]

德国中小学除体育课外,其余体育活动一般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实施。尤其是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个人参加大众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作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学校与大众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体现了俱乐部体制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2学校与体育俱乐部的合作

2.1学校与俱乐部合作的起源与发展

二者之间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在19世纪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体育出现以后就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从二战之后才开始的。1955年德国体育联合会(DSB)和德国文化部长会议(KmK)联合签署了“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体育俱乐部与学校的合作自此展开,而此前双方已经通过1951年开始的“联邦青少年运动会”尝试进行合作。1967年德国体育联合会又在DSB-KmK联席会议上提出了“在中小学和大学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计划,双方在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上也开始合作。1972年,德国文化部长会议、德国体育联合会、各州体育联合会与联邦教育部长一起签署了“学校体育锻炼计划”,有关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再一次得到强调。此后从1976年到1985年,一些有关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合作具体措施的原则性文件相继出台,而目前各联邦州正在实行的合作项目大都是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开始的[5]。

2.2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方式

德国的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体育锻炼,如表1所示。其中又以体育课和校外体育锻炼为最主要的方式,而校外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与俱乐部的合作来完成的。具体到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2.1合作项目

所谓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项目,实际上是根据各联邦州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学校和体育俱乐部之间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由体育俱乐部提供教练或场地,使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和校外能够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这些合作项目所需的经费主要由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提供。目前德国正在实行的合作项目分为两大类:一类与竞技体育有关,即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另一类与学校体育有关,即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表2是1997年统计的德国各联邦州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6],共22个,其中4个涉及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其余18个都是中小学生课外锻炼的项目。

2.2.2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

除了参加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项目,很多中小学生还会报名参加体育俱乐部,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时间、更好的锻炼环境和锻炼效果。根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的统计,2006年德国7~18岁的青少年中,有61.97%的人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7],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学校与俱乐部合作项目中的人数,而只包括自愿加入体育俱乐部的正式会员,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在校外选择了参加体育俱乐部来进行体育活动。

2.2.3场馆共用

表3为德国体育俱乐部使用场馆来源统计[8],从表中可以看出,俱乐部使用的大部分场馆归政府所有,俱乐部免费或付费使用,尤其是运动馆的比例高达85.9%。这些运动场馆中除了少部分为公共设施外,大多数都分散在学校里面,也就是说学校里的运动场馆是和体育俱乐部共同使用的,学校白天使用,俱乐部使用的时间主要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这也可以看作是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合作的一种方式。

2.3学校与俱乐部合作的作用

根据Balz教授的研究,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学校与体育俱乐部的合作至少提供了以下可能性[1]:(1)对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的补充:一些在学校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普及的项目,可以在俱乐部中接受训练,如网球、射箭、赛艇等;(2)学校体育专业化成为可能:通过合作使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得到提高和深化,甚至可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3)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的活动提高对社会行为的认识;(4)学生可以把在体育俱乐部中获得的经验用于体育课上。

除此之外,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使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在提高身体素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大大丰富了课余生活。这点对德国目前的社会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目前德国中小学的上课时间一般到下午两点左右,如果下午的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则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以前西德的母亲上班比较少,可以在家照顾孩子,而现代社会男女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生放学之后的半天时间如何度过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俱乐部,希望他们通过体育活动更充实的度过课余时间。

另外,这种合作对体育俱乐部也有好处,因为大部分合作项目可以得到资助,也可以借这些项目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力、发展更多的青少年会员,因此俱乐部对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都抱着积极的态度。

3实例之一:巴符州的合作项目

巴符州是巴登-符腾堡州的简称,首府为斯图加特,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1074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307亿欧元,占德国的15%,全州共有11349个体育俱乐部,其面积、人口、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体育俱乐部的数量在德国各联邦州中都排在第三位。巴符州在德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因此其学校教育也比较有代表性。

巴符州共有两个合作项目,其中“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项目”从1987/88学年开始,到1992/93学年已经进行了6年,合作项目中80%左右有政府拨款。据统计,在有拨款的项目中,90%以上都完成了,而没有拨款的项目恰恰相反,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这些项目具体的情况如表4所示[9]。

具体到1992/93学年合作的运动项目,在有体育俱乐部的45个大项中,有8个大项没有合作,包括棒垒球、雪橇、现代五项、赛车、摩托艇等不适合中小学开展的项目。另外38个项目如羽毛球、篮球、拳击、冰上运动、击剑、足球、举重、高尔夫、柔道、皮划艇、空手道、田径、滑翔、自行车、骑马、摔跤、轮滑、赛艇、橄榄球、国际象棋、射击、射箭、帆船、滑雪、技巧、壁球、跆拳道、舞蹈、潜水、网球、乒乓球、铁人三项、体操、排球、攀岩等都有合作。根据某一项运动合作项目的数量来排序,最高的是体操(624个合作项目),其次是足球(353)、乒乓球(342)、网球(324)、田径(326)、手球(241)、排球(234)、篮球(149)、国际象棋(96)和游泳(81)。

1992/93学年巴符州共有3867个合作项目,而当时的体育俱乐部总数为10285,由此可以算出参与合作项目的俱乐部占巴符州俱乐部总数的37.6%,考虑到有的俱乐部不止与一所学校合作,因此实际的比例要略小一些,估计在三分之一左右。根据巴符州统计局的数据,1995年巴符州共有普通中小学、特殊学校和职业学校5567所,根据这个数字估算,1992/93学年度参与合作项目的学校大约占69.5%,同样考虑其中的重复因素,应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中小学参与了与俱乐部的合作项目。

4德国的高校体育

德国的高校中除体育专业的学生外,其它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必修的体育课,这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普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通过高校体育(Hochschulsport)和参加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

《体育科学辞典》中对高校体育的定义是[4]:根据《高等教育法总纲》中的规定,高校体育属于高等学校必须执行的一种任务,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自愿参加的体育锻炼机会。高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法律中并没有规定,因此各个学校会有所不同,大约20%的学生和教职工参加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作为大学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在德国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初以后。1945年后高校体育在占领区(二战之后德国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占领,分成四个占领区,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区成为后来的西德)曾短暂的被禁止,但很快作为自愿的学生体育重新开放。1948年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成立,大大推动了高校体育在战后西德的发展,而此时的东德,体育课仍旧作为所有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后,原东德地区高校的必修体育课也转变成了自愿的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作为一种服务,有三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即由中心组织机构、体育系(学院)作为任务或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如学生会)来组织。高校体育基本属于大众健身体育的范畴,其自愿参加、项目广泛、时间灵活、收费低廉等特点决定了其大众健身的属性。但高校体育中也有竞技体育的内容,据全德高校体育协会统计,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德国运动员中有33.5%还在高校中学习,为了给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更好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推出了“竞技体育伙伴高校”的计划,加入这一计划的学校有义务为高水平运动员制定更灵活的学制,以保证他们更好的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从俱乐部的意义上讲,高校体育实际上也属于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只是不同于一般的按项目来划分的大众体育俱乐部。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是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下属的19个“特殊任务协会”之一,据全德高校体育协会统计,目前共有160所高校的160万学生和40万教职工为该协会的会员。与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或者商业健身场所相比较,高校体育存在以下优点:(1)只对教师和学生开放;(2)场馆更近、更方便;(3)费用更低。因此,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通过高校体育进行锻炼比参加体育俱乐部更有吸引力。

除了参加高校体育之外,很多在运动上有更高追求的大学生还参加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因为体育俱乐部与高校体育相比,有水平更高、会员相对固定、锻炼时间更多等特点。根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2006年的统计,德国19~26岁的男性中有38.55%,女性中有21.50%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7],而这个年龄阶段在德国正是上大学的年龄,因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大学生。

高校体育虽然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由于其完全自愿的性质,决定了参加高校体育的学生人数并不是很多,平均只有20%左右,加上参加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半数,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这也是德国高校体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5实例之二:科隆的高校体育

科隆是德国第四大城市,近年来科隆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座“体育成”:德国唯一的一所体育学院科隆体育学院和德国奥林匹克博物馆都在科隆;2006年世界杯科隆的“莱茵能源体育场”是比赛场地之一;2007年德国在科隆体育馆夺得世界手球锦标赛冠军……在这种浓厚的体育氛围中,科隆的高校体育开展也非常有特色。在科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体育外,还有刚刚兴起的项目更广、水平更高的“校园体育”。

5.1科隆的高校体育[10]

科隆的高校体育由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即学生会来负责,参加范围共包括9所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即科隆大学、科隆高等专科学校、北威州天主教学院、科隆莱茵高等专科学校、科隆媒体艺术学院、科隆音乐学院、科隆欧洲学院、莱茵欧洲学院和科隆经济学院。科隆的高校体育对学生是免费的,教职工每学期需缴纳12欧元的费用。

科隆的高校体育把每学年划分成四个时间段,以2006/07学年度为例,包括冬季学期(2006.10.16~2007.02.09)、寒假(2007.02.12~03.30)夏季学期(2007.04.02~07.13)和暑假(2007.07.15~10.13)。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项目和时间安排,这些安排会提前在网上,学生根据这些安排自愿报名参加。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周日和节假日休息。运动项目以健身和球类项目为主,以2007年暑假的活动项目为例,包括各种健身、瑜珈、太极、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击剑、柔道等二十多个项目。

科隆高校体育的经费来源包括两部分,由于是法律规定的任务,因此学校有相应的经费投入,另外还有社会上的赞助,例如2006/07学年度是由技术人员国家保险公司(德国最大的公立保险公司之一)赞助的。

5.2科隆的校园体育[11]

校园体育(Campussport)是科隆特有的一种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从2002/03学年度开始,由科隆大学和科隆体育学院联合发起并组织,为了与传统的高校体育相区别,将其命名为校园体育。与传统的高校体育相比,科隆的校园体育具有以下特色:

5.2.1项目更多,活动时间更长

校园体育涉及的项目超过120个,每周的活动时间大约500个小时。以2007年暑假为例,校园体育共有7大类44个项目,包括健身项目(17个小项,各种器械练习、健美操、健身操等)、大球项目(8个小项,篮球、足球、手球、排球、沙滩排球等等)、小球项目(3个小项,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搏击项目(7个小项,拳击、柔道、跆拳道等)、舞蹈项目(3个小项,芭蕾、交谊舞等)、水上运动(3个小项,赛艇、游泳和水球)和其它项目(3个小项,技巧、健身跑和瑜珈)。

5.2.2参与人员更广

除了科隆的大学生和教职工外,科隆校友会的会员、科隆大学医院和大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科隆以外的大学生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科隆的市民都可以参加。

5.2.3项目分级,水平更高

如果说一般的高校体育主要是大众健身性质的锻炼,校园体育相比之下水平更高一些,一般的项目都分成不同的级别,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校园体育也致力于发掘和保护有运动才能的学生,以配合全德高校体育协会的“竞技体育伙伴学校”计划。

5.2.4收费

高校体育对学生基本不收费,对教职工也只收取少量的费用,而校园体育虽然有州政府的拨款,由于需要聘用更多的工作人员和教练、租用更多的场地,所以收取的费用也要多一些。具体收费标准如表5所示。

6结论与展望

根据对德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回顾,对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和高校体育的介绍与实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6.1德国的中小学学校体育历史悠久,战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各联邦州自主性强、体育教育呈现多样性、学校体育以运动项目为中心、重视开发行为能力、教师培养方式独特、场馆建设规格统一和与体育俱乐部紧密合作等特点。

6.2德国的中小学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主要有共建合作项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和场馆共用等三种方式,其中共建合作项目由州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拨款。中小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的活动成为校外锻炼最主要的方式。

6.3学校通过与俱乐部的合作,补充了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对社会行为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俱乐部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扩大了影响,增加了会员人数。这种合作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6.4德国普通大学生没有体育必修课,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要依靠高校体育和参加俱乐部来实现,而高校体育实际上也属于俱乐部体育的范畴,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其体育教育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完全通过体育俱乐部来实现。

中国的情况与德国不同,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在校内完成,大学有必修的体育课,课外锻炼主要以学生自发的方式进行,这些都是与德国不同的情况,因此德国的经验,尤其是俱乐部与学校的合作和通过俱乐部性质的高校体育来实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并不一定适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上和高校中体育俱乐部数量的增加,如何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更好的组织和管理中小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如何通过高校内的体育俱乐部活跃大学校园、组织更多的课外体育段锻炼活动,都将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eckartBalz,Sportpadagogik,2006.

[2]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ommoGrupe,einführungindieSportpadagogik,1997.

[4]Rothig/prohl(Hrsg.),SportwissenschaftlichesLexikon,2003.

[5]Gerhardwaschler,ZusammenarbeitvonSchuleundSportvereininsportpadagogischerperspektive,1996.

[6]norbertFessler,KooperationvonSchuleundSportvereininDeutschland,1997.

[7]DoSB,Bestandserhebung2006.

[8]Heinemann/Schubert,DerSportverein,1994.

[9]ministeriumfürKultusundSportBaden-württemberg/LandessportverbandBaden-württemberg,ListederKooperationsma?nahmenSchuljahr1992/93,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