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2:48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1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和企业对业务发展的要求提高,实施集中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SSC)逐渐成为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许多知名跨国企业如摩托罗拉、诺基亚、Ge、aBB、麦当劳等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而国内企业如海尔、中兴、物美连锁、国泰君安、中英人寿等也紧随其后。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好处几乎众人皆知,然而很多企业对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因忽视风险管理而偏离成功的轨道。

一、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过程,与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面3个层次:

(一)战略层面的风险

1.变革管理风险。财务共享服务是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会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流程、决策方式、企业文化甚至利益分配格局形成冲击。因此,在推行初期,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无法承受变革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问题。

2.选址管理风险。除了成本收益原则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地点的选择还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讯设施的发达程度和通信费用、劳动力的成本、质量和数量、关键管理员工和职员的工作意愿、与最终客户之间的距离等等。选址的成功将会为财务共享服务战略的成功实施迈出重要的一步。

3.组织架构风险。财务集中打破了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结构,实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财务管理职能将独立出来,而业务范围也重新进行了划分,由此引出了组织架构和各级财务职能的中心建立和集团内部敏感的利益划分问题。能否协调好组织间的关系,平衡内部利益是重要风险之一。

(二)组织层面的风险

1.员工风险。与员工管理相关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高管层是否全力支持;各级管理层是否认可;人员定位和关键业务合作伙伴;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方案;管理团队灵活思维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持续沟通了解和管理各种变化;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配置;财务人员转型;员工心理变化以及接受变革的态度等。

2.沟通风险。任何变革的成功实施都有赖于沟通策略的有效配合,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策略的实施必然存在极大的风险。绝大多数员工的阻力源于对不确定变革结果的不安全感,或者是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企业内部主导文化的不适应,因此尽早、尽可能与员工进行坦诚的沟通非常关键。

3.文化风险。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差异、传统文化差异、差异、语言和沟通障碍等方面。文化差异是组织获得业绩的潜在障碍,但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则有可能将其转化成实施财务共享的动力,如改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创意和创新、增强灵活性、获取优秀资源、降低成本开支等。文化差异给财务共享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三)执行层面的风险

1.it和系统集成风险。财务共享服务大多数都是借助it和系统集成来实现的。系统的优化和设计将影响流程的设计和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运营。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于存储、安全性、接口、兼容、可测量性、产能、反应速度等方面。

2.资金投入风险。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投入人力配合,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机器设备、软件,支付软件实施费用、开发费用、培训费用以及验收后的日常维护费用等。此外,由于行业特点和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开发和维护的系统也各不相同,导致资金投入阶段和投入力度不同。而信息化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会直接影响企业推动信息化建设,也无法从技术手段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3.流程管理风险。流程设计是否合理以及能否在分支机构得到落实贯彻,必然会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效率和处理数据的实用效果,这也是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否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

4.业务变更和适应风险。在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业务单元也需要做相应的变更,这对业务部门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财务变更与业务变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是集团和各分支机构必须考虑的重要事项。

5.法律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覆盖区域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法规和税务政策上不尽相同,这将会造成服务中心在业务处理上需要照顾到各个国家的特殊情况,尤其是服务中心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为企业活动提供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对企业集团开办相对独立(法人)的单一职能的服务中心(如结算中心)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政策性和法律上的障碍。

二、实施财务服务共享的风险防范

针对上述各种风险,笔者认为,企业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防范。

(一)积极组织人员培训,逐步适应企业变革之道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是对财务管理模式的一次深度变革。对于参与到这场变革中的财务人员来说,地域的转移和能力的转型是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及时沟通、深入培训、及时建立绩效体系以及适当的承诺是实践所证实的防止上述情况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共享启动前,强化对各业务单元经办人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企业集团可以组建讲师团,根据业务需要,培训内容可以涉及财务、业务、战略、管理、it等,包括财务政策、成本核算口径、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共享it系统操作、业务规则及时限要求、业务处理、稽核方法和绩效考核等。培训应纳入企业集团的日常工作,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还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针对各层次人员展开相应培训。

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先后经历了数据事业部集中、产品事业部集中、国内财务核算人员全部集中、国内销售处财务集中和业务流程再造,尝试专业分工等环节,先后历时两年多,在温和的管理文化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充分地与每一位变革中受影响的员工进行沟通,经过数次培训和改进,使得共享服务项目顺利实施。通过集中整合后,基础财务业务从分散的各地财务组织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地财务组织中释放的编制用于补充高端财务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获得数据产品,并深入业务提供决策支持。

(二)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完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近年来,国内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eRp为代表的核心业务系统通常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前就已经存在,为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平台。基于这种模式建立的共享中心,具有较好的信息系统基础,更为其进一步进行辅助业务平台和辅助管理平台的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通过组建共享服务it平台,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制定的一切财务制度都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包括财务作业流程等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设定,从而保证集团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it支撑系统规划和建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在规划和建设共享it支撑系统时,应尽可能实现与业务系统的直联,这不但可以实现数据提取和处理的全程无缝连接,从而极大地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有效降低手工处理条件下的数据错漏或篡改风险,而且高度集成的系统还可以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交叉验证,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2.界面的可操作性。为改变传统汇总的报账模式,实现业务经办人根据经济事项的处理状况适时启动报账流程,it开发时应特别注意界面的友好性,包括操作的简单、便捷性;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表述,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词汇等等。

3.业务规则的系统固化度。为避免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错误风险,对表单填制规则、各审核环节的稽核规则、会计制证逻辑规范、银企资金结算规则等等方面应尽量实现系统固化,以提升流程运作效率、质量,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

此外,企业还必须重视与系统的接口建设与监控,包括财务核心系统(如eRp等)、银行系统、税务开票系统、纳税申报系统、统计申报系统等。

(三)规范财务流程管理,保障信息传递通畅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过程中,企业应根据业务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流程与制度体系,保障财务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到管理决策部门。

财务共享服务主要包括应付账款流程、应收账款流程、存货管理流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费用报销流程和总账管理流程等。流程体系应包括设置岗位职责、流程规范、流程管理和流程考核等内容。企业可以考虑在共享中心专门设置流程管理岗位,主要负责流程管理、分析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在试运行过后,通过流程评估与分析,找出流程的主要薄弱环节,进行流程优化、循环往复、持续改进,从内部控制、流程效率、成本节约、新流程测试等方面保证流程的持续优化和内部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过程中,企业要高度重视共享流程体系建设,通过强化业务财务协同,推行流程标准化、运作电子化,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效率、标准化原则。

(四)完善绩效管理,强化财务监督,保障企业集团长期健康发展

实施绩效考核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目标的保障手段,通过客观、公正地评价共享中心的工作绩效,公平合理地处理与此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帮助员工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共享中心的整体绩效。该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是Kpi的制定,要依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责任与权力相结合等原则来制定。具体方法可以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来建立SSC的绩效管理体系。即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提取,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衡量SSC的业绩,而且兼顾其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

此外,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过程中乃至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针对各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企业集团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通过开展各种检查、稽核、内部审计等活动,对整个集团各个业务和财务流程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不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集团战略目标在各分支机构得到贯彻执行。

主要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2

关键词:生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内部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有效运转的有效保障。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效率较低,管理过程需耗费大量成本,信息流通及各项财务政策执行较差,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重灾区,对企业发展有一定阻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一项先进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综合性,在使用中应注重风险控制,找出风险因素并对其有效控制。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系统性,受企业自身条件限制,生产型企业在引进财务共享中心时具有一定风险。风险类型包括模式定位风险、组织架构设计风险、流程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信息系统和选址风险等。

(一)模式定位风险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首先需要选择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主要分为服务型和管控型两种。服务型模式主要致力于搭建服务平台,管控型模式主要整合公司财务监督职能以及基础处理。选择何种模式对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生产型企业通过生产贷款获得资金,在获取订单前提下购买原料展开生产,产品销售后回收资金并归还贷款。该过程涉及众多部分,流程较为复杂,若出现财务管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生产型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定位大多由领导主观意识决定。如企业管理职能较为薄弱,希望通过财务共享中心提升管理质量,则选择管控型模式。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后,发现现有管理资源和管理水平无法支撑现有模式定位,导致财务共享中心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或者在管理中选择服务型模式,却未预留升级路径,升级过程存在众多缺口,导致企业未来转型过程需花费较多成本。

(二)组织架构设计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定位后需对组织架构进行设计改进。服务型模式组织架构较为简单,主要内容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几大模块,其他模块作为支撑。服务型模式组织架构在形式上呈现扁平式结构,工作单元一目了然。

生产型企业增值部分为产品转型过程,由原料转变为成品,因此生产型企业所有部门均可看做为生产部门服务,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是为企业生产产品服务,可理解为资金有效流通为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生产条件。因此管控型模块组织架构设计需考虑公司管控智能要求,对不同模块设置不同组织架构及工作单元,从而更好为生产服务。多数企业在引进财务共享模式中常会遇到组织架构搭建不合理情况,为进行职责界定,最终导致组织架构无法支撑职能造成部门责任不清,各项业务难以有效展开。

(三)流程管理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充分分析,进行科学梳理,制定标准化策略,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从而实现所有财务业务流程集成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it平台进行集成处理,建立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条件。流程管理复杂性在于需要对原有独立公司业务进行权利回收,此举易造成原有独立单位的强烈抵触。传统模式下各单位具有一定独立管理权,可对自身行为进行决策管理,在相同业务开展上不同单位存在一定差异,该种现象可被看做独立单位个性化。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不允许单位个性化模式存在,因此在开展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过程中易造成公司内部混乱,公司高层管理必须考虑各单位在业务上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合理方式推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避免出现内部混乱现象。

(四)人员转型风险

生产型企业特点之一就是人员离职率较高。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存在一定软性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求为人员转型。该要求较为敏感,财务共享中心模式需员工具备一定独特性,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员工能力需求。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将员工岗位分为两大类,块状类和点状类。块状类工作岗位要求员工负责整个模块,即对财务管理中的应收模块和应付模块进行管理,该种情况下需要员工个人完成大量业务,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疲劳感,并出现沟通不良情况。点状类工作较为单一,员工需要长时间进行单一作业内容,长期重复,员工会对某一业务内容十分熟悉,却难以掌握系统性财务知识,出现职业瓶颈。影响员工个人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工作中难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易造成离职率上升等情况。

(五)信息系统建设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不同于一般财务管理,该业务对信息系统集成具有较强依赖性,若缺乏先进信息系统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将难以开展。从结构上来看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在规划设计、培训上属系统性工程。企业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时首先需克服不同子公司系统兼容问题,其次需对所有单位信息系统建立标准,统一规范。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建设风险在于系统规划不准确,难以实现标准化。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控制措施

为充分阐述生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内部风险控制,本文以a公司为例进行讨论。a公司为生产型企业,在自身行业处领军地位,已有近百年历史。该产品在创新方面一直不放松,并在中国建立分公司,扩张步伐较快,目前是国内耳熟能详的产品。

(一)控制模式选择

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而定,一些大型公司需要根据企业制定的未来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平台,并将其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形式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选择应以企业发展为参考依据,对企业职能进行定位,充分分析未来发展规划,选择最佳模式。a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首先结合未来发展规划,结合未来产品结构及类型,预估未来一段时间的订单结构,对财务共享服务目标及职能进行分析定位。其次将财务共享中心定位与未来子公司以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获得理解,并以标准文件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宣导。

(二)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企业工作基本框架,是企业运行流程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在科学的组织架构支持下才能有效运行。a企业构建科学组织架构,建立和谐共进的企业文化,明确权责,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为财务共享中心控制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围绕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组织架构,例如针对外包流程a企业建立以下流程:(图1所示)

企业生产过程中无法完成全流程生产,因此需将产品外包给其他厂商代为生产,从a企业外包业务流程可看出其组织架构完整,资金流及风险控制较为完善。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

基于生产型企业构建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风险,a公司对企业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财务共享中心汇集企业所有应付业务,且对各项实时发生的财务活动无法有效掌控。例如a公司各项财务实施人员对其自身执行财务活动了如指掌,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却不甚了解。基于此a公司开展全员风险意识培训及职业素养提升,并建立科学信息反馈机制,将风险因素降到最低。在此基础上对财务共享中心人员编制进行重新评估规划,采用统一标准进行业务管理,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岗位及业务内容出发,培养基于财务共享角度的风险意识,在此基础上对组织人员架构进行重新分配,重建后期人员构成见表1。建立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相匹配的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

(四)构建科学的信息平台

a集团对信息平台兼容问题及各分公司信息平台难以对接,实行以下计划:

(1)建立it系统与业务系统高度对接接口;

(2)创建友好界面,提供人性化服务;

(3)引进创建大数据业务平台;

(4)建立信息共享专区;

(5)构建交流平台。

通过以上措施构建科学信息平台,为a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推广奠定科学基础。

三、结束语

生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立需注重控制模式选择、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构建科学的信息平台,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高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孟茜.生产型企业共享中心内部风险控制[J].财务经济.2015(4):78-84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3

关键词:涉税信息、传递、思考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世界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基本资源,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税收已涉及千家万户,渗透到社会各个部门,建立信息管税机制,做好涉税信息传递共享,加强税收协管,促进税收稳定增长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一、建设涉税平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一)涉税平台信息传递,是税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传递和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涉税平台信息传递机制,即运用征纳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涉税信息,是税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税务系统与政府各职能部门获得涉税信息的问题,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发展趋势。

(二)涉税平台信息传递,是强化征管的重要手段

涉税平台信息主要传递相关部门涉税信息交换,涉税信息整理,涉税信息与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比对分析等。税务部门通过信息交换,可以掌握纳税第一手资料,获取税收核定评估及税款征收的数据资料,甚至可取得税务稽查打击偷逃骗税非常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成为税务机关分析掌握税源变化情况、查处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信息补充,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涉税平台信息传递,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途径

当前各部门信息资源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部门信息处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一方面各部门为本部门信息化建设不断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存在着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信息过于部门化,使信息的增值利用效果差、信息共享率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互相传递信息资源,可以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二、当前涉税平台信息传递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一)涉税平台信息传递的主要做法

1、加强了户籍管理工作,提高了办证率

充分利用国地税联合办证平台,加强国地税信息比对工作,按季召开国地税征管联系会,大大提高了办证率,有效解决了漏征漏管问题,自2010年实行国地税联合办证以来,我县应办税务登记1268户,实办税务登记1260户,综合登记率为99.4%。

2、加强了信息采集,夯实征管基础工作

切实做好开业登记信息、税源信息采集工作,同时,将纳税企业财务报表录入设置为纳税申报的前置条件,要求各企业按期录入财务报表信息,该举措完善了信息采集机制,为税源分析工作打下了基础。近几年来,通过年初开展的税源调查和税源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了税源调查数据的准确性逐年提高,2011年税源调查准确率为89.5%;2012年税源调查准确率为93%,组织收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房管部门的配合下,实行了房地产业一体化税收管理,严格“以票控税”,推行了存量房信息采集及统一上线管理,促进了房地产业税收增长,实行房地产业一体化管理以来,仅二手房征收税收798万元,年均增长28%。今年4月1日实行存量房上线管理以来,入库税收617万元,同比增收430万元,征收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加强了地税内部信息建设,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

我省地税系统,近十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信息化建设,从2004年全省征管软件上线,拓展到综合办公、培训及其他应用平台,还与银行部门建立了税银库缴税系统,有效促进了信息应用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地税基层通过定期召开税收政策分析会、稽查案例通报会、征管协调会等形式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近两年,通过内部征管查联席会议,提出了28条协调建议,逐条进行了解决,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充分利用稽查成果,将征管的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工作有机结合,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和选案的针对性,从近两年的数据看,纳税评估效果明显,2011年,全县纳税评估户数为104户,其中,补税户数为56户,补税金额为413万元;2012年,全县纳税评估户数109户,评估税款入库750万元,促进了数据采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五位一体”的税源间接控管模式的完善。

4、对外加强了部门协作,构建社会化的协税护税网络

实行了网上申报及电子缴税,建立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目前,我局网报户数达383户,占纳税企业户数的59%,电子缴税比例逐年提高,上半年电子缴税比例达95.4%,比去年年底提高了50个百分点。建立了财政、国税、地税、工商、房管等部门工作联系制,充分发挥社会多方力量,构建社会化全方位协税护税网络,实行源泉控管,委托代扣税收。如委托财政部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税收、房管部门二手房税收、社区出租房税收,保险公司车船税等。2010年-2012年,全县共委托征收地方税收5936万元,占地方税收比重6.9%。

(二)涉税平台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

1、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

目前,基层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化建设机制、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等还有待完善,部门职责还不够全面、细化。税务部门没有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横向联网体系,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各职能部门所掌握的涉税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税务部门,护税、协税机制不较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效应。

2、信息传递措施不力

税务部门采集和交换涉税信息需要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而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工作却不如人意。基层的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仍处于税务部门“主动索取”状态,有些部门对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不按要求如实、及时提供和传递涉税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为规范契税及耕地占用税管理,需要取得土管、房管部门审批资料,但存在工作不配合现象;“两业”税收的征管也需要取得城建、国资土管、规划、交通、房管等部门信息,才有助于地税部门掌握税源信息。主要是涉税信息应用于税收征管工作中,对提供信息的部门而言,除增加其工作量外没有其他实际利益。还有,就是个别部门对有关信息的“保护意识”过强、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真正享受信息共享成果,导致其主动提供信息的积极性不高。

3、信息采集内容不完善

地税部门信息采集的渠道比较单一,所采集到的信息资料主要是企业一些基础性资料,对于真正能够反映企业税源变化的涉税信息,综合信息不全,如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转让、划拔、及土地使用证发放,规划部门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审批,城建部门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发放,工商部门的登记、注销变更及股权转让,国税部门征纳增值税、消费税信息,纳税人的资金变化,关联企业相关信息等便于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分析的资料却掌握不全,信息采集存在局限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园区企业税收征收问题上,由于地税部门不能完全掌握国税部门征收增值税信息,无法实现信息比对,有的增值税企业地税存在漏征地税现象,2012年,园区225户企业,其中10户企业仅有国税征税数据;另外,对于企业股权转让问题,由于不能与工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有的企业进行了转让地税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也就不能及时征收相关地方税收。

4、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目前,存在有些信息数据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采集的大量信息本身缺乏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税务部门缺乏善于整合和应用涉税信息的能力。很多地方都还没建立涉税信息情报收集分析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涉税信息的分类归集工作多由税务部门自身负责,很不规范。同时,基层税务部门本身缺乏创新信息分析和应用手段的能力,也难以把很多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应用到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等工作中。在纳税评估工作中,管理员通过对同行业税收比对及预警值一些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查找疑点、调查约谈等形式开展工作。但企业财务管理难以规范,帐实难以确保相符,有时难以掌握一些涉税资料,影响了评估效果。例如:园区一汽车制造企业,一年多来每月均是零申报,未申报缴纳任何税款,今年6月才发现纳税有疑点,列为评估对象,管理员通过采集数据、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后,了解到企业从2012年3月起就属停产状态。这表明有些管理员对长期零申报户巡查巡管不到位,对纳税信息资料整合能力有差距。

三、建设涉税平台信息传递的几点建议

1、加强部门协作,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一是重视部门协作,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在现行部门信息沟通比对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范围,拓展部门协作空间。完善与相关部门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国税、工商、发改委、国土、房管、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获取重大建设项目安排情况,用地审批、计划、应用情况,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管理情况,以及与税收相关联的信息,掌握好税基,控制好税源,努力形成辖区内覆盖所有税种、所有行业、所有纳税人的综合治税信息传递网络。二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实施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增强提供信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完善共享平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配备,建立严格的计算机用户安全系统,按照部门使用权限采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实时更新,动态维护。四是积极探索提高信息共享的层次,提高共享的效率,最终建立政府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2、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外部信息控管体系良性运转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不能以财政收入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应将综合治税列为目标考核范围,通过社会综合治税考核来推动外部门信息控管力度,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二是税务部门内部要量化考核责任、考核指标,以涉税信息工作流程为核心,严格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核心环节的考核,对问题指标进行认真解剖和透彻分析,重点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

3、强化信息采集管理,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口径,积极疏通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其开展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加强信息审核,清理好垃圾数据,推进信息共享。二是重视信息的增值利用。针对日常掌握的基础信息数据,通过分析比对,从中发现税源管理异常信息,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达到提高征管质量的目的。三是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企业相关信息数据的真实性。

4、加大税务干职技能培训,提高整合涉税信息能力

一要加强税收知识培训。通过对税务人员进行税收业务、财会等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税收管理员基本技能、税源分析等业务能力,提高其运用涉税信息能力。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4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组织机构核算流程;人员流失;财务风险

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家跨地区经营逐渐增加,使得财务增加了一些较为高级的职能,如资本的重置、全面预算等等内容,而不再只是传统的会计记账、结账、报表这些,伴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升级,财务会计部门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核算、内部流程的改革以及资源的重新配置都是一个必然趋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随之产生。但是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实践中获取成效的同时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目前共享中心管理模式问题进行探讨。

一、组织机构问题

集团总部直属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虽然服务于其他业务单位,但是在组织关系上,没有领导任何一家业务单位的权利。这样,在平常的工作中会出现中心的财务人员沟通失败的情况,而且一旦出现重大的失误和错误,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常对核算和复核环节的流程处理采用“任务池管理”的模式,即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进行自动的平均分配。每个业务单位在完成审批手续时,业务自动流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任务池。在任务池的自动分配后,在财务人员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复合、出纳、归档一系列步骤。这种核算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共享服务中心的核算效率,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监控整个核算流程的进度,避免积压。但是却不够关注各个业务单位账套的完整性,每个员工和不同的业务单位打交道,沟通不畅,也比较容易出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核算风险。同时,每个财务人员需要同时面对不同的单位的人员,沟通成本大幅度上升。每个公司的不同笔业务也是由不同的人员来做,完整性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解决组织机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赋予财务共享中心一定管理职能。可以建议由总部财务人员的高级管理层同时兼任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第一负责人,定期来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监督和抽查,统一向当地公司发邮件,告知当地公司积极配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并对合作程度做到奖罚分明。同时可以同时赋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定管理职能,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当地公司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让当地公司不再认为自己仅仅是被服务的对象,同时也需要积极配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二是进一步强化分公司财务部的监督职能。由传统的核算模式转变到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中,财务职能得到了改变,由财务核算转变为财务监督。针对一旦出现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当地业务单位财务部互相推诿的情况,必须要明确强化各地分业务单位财务部的监督职能,明确责任,做到赏罚分明。各个业务单位的会计凭证和账簿保存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物资产则留在各个业务单位,存在账实分离的情况。当地业务单位应当做好资产的监督工作,对于毁损的资产及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通过逐级审批,上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三是将对各地分公司财务部的要求具体化。比如说,在应付账款流程中,需要各地分公司扫描发票,可以根据发票量的多少沟通出一种适当扫描发票的频率,以免工作大量积压。这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效率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四是优化人员管理。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职责分工问题,需要积极地进行清理。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需要对一部分的职责分工进行重新界定和确认。可以加入一些支撑型岗位,这些岗位的财务人员需对财务核算进行监督,以提高合算的准确率和完整度。而且,可以对核算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发现其中的关键点和易出错的点,对于这些点进行重点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发现各单位职责分工中是否出现新的空白区域,一旦出现空白区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还可以按照业务单位的业务相似程度将一个任务池分为两个到三个,客户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不会过于分散,加强财务人员对流程的熟悉程度,这样对会计核算准确率的提高以及账套的完整性都会有很大帮助。

二、核算流程问题

(一)应付账款流程中付款情况不佳

存在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没有及时进行付款,还有一部分是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量确实太大,没能及时将付款情况通知到业务单位,业务单位的客户对于收到货款并不知情,来查询付款情况,不论是客户还是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业务人员只对原始单据进行扫描,不负责记账,不会对扫描的单据进行检查,当采购发票传递到财务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手中,经常会发现错误、发票重复及不合规的问题。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发现不合规的票据已经是收到发票扫描件几天之后的事情了,这时再与当地业务单位的业务人员沟通,就会产生沟通障碍,业务人员再把正确的扫描过来,耗时很长,两边的工作效率都受到影响。而且,在邮寄发票和邮寄货物的过程中,除邮寄本身耗时,邮寄丢失或破损的问题也偶尔会发生,整个付款流程中发生任何一个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付款的时间延长。

针对应付账款流程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优化对策可参考以下几点:一是增加扫描发票初步检查程序,当地业务人员扫描采购发票时多检查一下发票的合规性,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有没有重复、缺页的情况出现,附带的资料是否齐全,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严格控制票据处理时间;应付账款组的工作人员,应该时时关注采购的存货或者材料的入库情况,另一方面,业务单位一定要保证及时将发票扫入系统中,传给共享服务中心应付账款组的会计进行账务处理,一旦过期的发票没有及时的被处理,那么系统就应该自动发邮件联系相应的业务人员进行通知和报备。三是与业务单位财务人员以及供应商随时保持沟通。应付账款组的财务人员应随时与业务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随时了解应付账款的情况,付了还是没有付,还有多长时间必须要付等等。根据每笔账款的截止日期安排相应的付款,业务单位的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审批无误后,进行付款的操作。货款支付完成之后,应该通过管理系统自动向各个国内采购的供应商发送通知,以减少供应商询问和查询的时间和人力。

(二)费用报销流程工作效率低

大量的报销单附着单据通过邮寄每个月大量飞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报销组的审核工作异常繁重,效率很低,正确率也无法保证。审核小组的成员需要熟悉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签名,审核的工作非常枯燥。一旦审核中发现不合规的内容,需要逐个和相关人员沟通,效率异常低下。上述所说的种种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因种种原因遭到其他部门的投诉。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自动来逐步解决,通过在公司内部系统中加入每个员工都能够登陆的报销申请模块来进行改进。申请报销的人员可以随时登陆自己的员工报销模块查询自己的费用报销流程进行到哪一步,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

(三)应收账款流程沟通低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收账款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和客户的沟通和对账方面,对账的工作进行的很被动。三方对账仅仅靠财务服务共享中心和客户还不能完成对账,需要当地业务单位的协助。

应收账款流程的优化的突破之处是要求财务人员每天进行清账,避免问题账款的堆积。应收账款组最关键的任务就是保证业务单位的收款及时入账,及时和客户保持沟通,对于逾期未收的账款进行催收。还有就是对账,应收账款小组应该重视对账的问题,积极进行三方对账,及时和客户进行对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四)总账流程易纵,月底赶制报告加班严重

总账组是较为容易纵的部门,财务负责人为了让数据好看,总账组存在被命令调账的风险。另外,总账组存在每月上中下三个时段流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旬总账组人员加班的情况会比较严重。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完善的主要是对月底调整类账目的原始凭证的获得,严格审查应付账款以及核查应收账款,保证应收账款每笔都合理不存在舞弊。针对操纵利润和不合理进行费用计提的问题,需由内审部门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关注,详细核查,一旦出现操纵利润和人为干预调账的情况,需由总部干预,严惩不贷。针对之前提到的总账组的每月上中下三个时段流程工作量严重失衡的问题,只能由总账组组长积极和其他组进行主动地沟通,将能够提前交给总账组做的任务优先完成,尽量均衡总账组的工作量,避免出现每月下旬总账组人员加班加点的情况。

三、人员流失问题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种形式的特殊性,财务人员的职业前景不是很明朗,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楚的规划和明确的通道。财务共享服务将简单重复大量的会计核算任务集中在一起,财务人员的工作非常单一,比较不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员工的工作单一枯燥乏味,员工长时间工作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人员的流失率提高,不利于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

具体的优化对策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相互的交流实行人才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单位的财务人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参观和交流,在交流中,各业务单位的财务人员可以实际参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流程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去当地业务单位进行参观和沟通,亲身参与一些业务活动,比电话和邮件的信息传递效果要好上许多。二是注重中心自身的员工培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该全面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包括财务、管理、税务、会计等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三是为员工计划职业生涯。为员工设计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渠道,激励员工提升自己的技能,使得员工无论是从薪资水平和业务能力上都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四、财务风险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于核算形式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业务进行统一处理后,由于这种形式的特殊性,会计的核算都是脱离实质的经济业务的。中心的财务人员还是对业务单位的活动无法确实的掌握,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共享核算模式使得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都有所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需加强自身的监督作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重视自身合算的监督和检查,加持以风险为导向,改进核算质量。设置专人转岗,负责质量监督的工作。可以尝试打造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第一级是业务复核岗,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符合;第二级是综合抽查岗,对于第一级的质量管理进行复查;第三季是季度自查,在前两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抽查。同时对关键指标进行定期巡查。质量核查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分析,对于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将质量监控的工作日常化处理。保证每天对重要的指标和科目进行巡查,对于出错的部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上,惩罚分明。另外要重视和业务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新业务新流程随时更新,迅速了解,分析各个业务处理的关键点,以更好的支撑企业的业务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了深入的成因分析,按照组织管理、核算流程、人员流失、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章劲闪.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2,7(14):249.

[2]石篙.探究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5(1):182-183.

[3]冯志强.论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与应用管理[J].科技信息,2013(22).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5

论文摘要:目前,我省共享工程服务已延伸到村镇、社区、机关、中小学、部队等各类型的基层服务点,逐步形成了城市帮助农村、中心带动基层、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不足,技术人员缺乏是各县支中心的共同问题,加强培训、创新思路、加大宣传力度成为我们今后需要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8年11月中旬,陪同文化部督导组对山西省2007年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规范化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督导工作。查看了有关材料,并对长治市支中心和长治县、榆次区、沁源县、侯马市、绛县和垣曲县等6个新建县级标准化支中心,榆次区演武村、南要村、北要村和沁源县河西村、城北村等5个拓展型村级站点进行了实地检查。

1我省资源共享工程现状

2002年开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资源共享工程)在我省开始实施,通过几年的建设,山西省89%的县级图书馆已初步建成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并有计算机数量不等的电子阅览室,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我省文化共享工程进人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大量资金以及各县配套资金的投人,2007年我省34个县级图书馆从简陋的资源共享基层站点,建成了拥有天网、地网接收(卫星和宽带接收)、存储、、索取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的规范化县级支中心(另有4个县馆是2006年度建成的试点),并且从2007年开始分3年,全省每一个行政村都要建成资源共享基层站点。这是建国以后山西省文化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建设力度,县级图书馆服务设施和手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村级文化站拥有了现代化的服务手段,这也是构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2各县级支中心基本情况

晋中市榆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全馆实行自动化管理,有300多平米的数字阅览室,配有60台电脑和服务器、网络存储器、投影仪、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等相关现代化设备。配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卫星接收器、接收主机,同时接人iom宽带网。

长治市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成立于2005年8月,目前,该市的县图书馆健全,乡、村文化站网络基本形成,长治市七个城区全部建成共享工程站点;九个县级馆中,襄垣县、长治县、长子县、沁源县已建成标准化县级支中心,进人运行阶段。

运城市绛县是山西省的部级贫困县,图书馆是1978年建成的老馆舍,馆舍条件和安全措施相对落后,但图书馆工作人员十分认真负责,在有限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工作,已建成基层图书室200多个,共享工程设备配置安装调试已完毕,接收数据正常,各项工作扎实到位。

运城市垣曲县也是山西省的部级贫困县,辖有11个乡镇,188个行政村。县图书馆新馆2005年12月建成。现在,图书馆的三层为资源共享工程专用,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放映室、机房控制室,2008年8月,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卫星设备系统全部调试完毕,正常接收资源,电子阅览室、图书业务自动化系统、资源应用管理系统设备到位,互联网接人2m宽带。

侯马市图书馆位于市府路,是一座三层楼,“晋文化图书室”、“彭真图书室”特色图书室工作得到发展。馆内设有专门的多媒体放映室,资源共享卫星设备系统已全部调试完毕,接收数据正常。

2.1规章设施规范化,经费基本得到保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基层共享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共享工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除了硬件有所提高外,各乡村基层服务点也得到进一步规范,显著位置都加挂文化共享工程标牌,公告活动信息、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等。大多服务点配有专人管理,活动宣传、统计、记录等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在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西河村等基层服务点督导组还看到,不仅投影仪等文化共享工程设备运行正常,每个图书室还有由省文化厅、财政厅配置的两个书柜和300册流动图书,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表明了我省政府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

2.2勇于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同时传播和繁荣先进文化,是我们共享工程的重要任务。

在继续做好信息化建设、科技扶贫等工作一的同时,各县区、基层站点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扩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范围。长治市、榆次区等图书馆都为学生开辟专门的自修区,在长治市图书馆广场利用资源共享的资源,举办首届“田昊杯”万人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在长治市范围内引起反响,市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垣曲县深人基层,利用共享工程直接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如岭回村主要产业为蚕桑养殖,他们就注重播放蚕桑养殖的科普片,关家村有蔬菜种植优势,他们就把投影仪带到农民的大棚边播放《大棚蔬菜》等科教片,帮助农民提高收人水平。

在榆次区的3个村级站点,北要村正在利用投影仪放映电影,南要村和演武村利用共享工程设备,为群众播放音乐,好多群众在院子里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在演武村还看到,大家都聚集在基层点的屋子里跟着资源共享的节目大唱地方戏,这些活动让群众在闲暇时间获取知识,非富生活,同时还可以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欢迎。

2.3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省中心先后多次组织34个规范化县级中心的馆长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县级支中心日常管理及活动开展;县级支中心对基层站点的管理、指导;村级、县级资源应用系统使用维护;常用软件的使用;规范化县级支中心配套设备的介绍、正常使用和维护等。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采取专业技术人员讲授理论与现场讲解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老师学员教学互动,使学员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基础要领。培训教程的ppt课件均已刻录成光盘下发参训各馆。省中心培训后,垣曲等县级支中心也召集本地区各基层点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县馆技术人员多次下基层,做到了手把手演示培训设备安装。

2.4拓宽延伸服务,提高社会效应

我省文化共享工程在全省全面地开展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欣赏到了文化共享工程中优秀的文艺作品;拓宽了农民群众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使他们无偿地学到了最新的生产科学技术、科普知识,为农民朋友致富打开了方便之门。

长治市图书馆除举办展览、送书下乡等工作外,还积极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成立专门工作组,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传播国家、省、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向广大读者提供检索咨询政府信息服务。

此外,长治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也在市图书馆创办。这些活动,为吸引人民走进图书馆,了解共享工程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各支中心和乡(镇)、村基层站点也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卫星接收资源和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不断开展各种服务活动,除了日常接待群众上网服务之外,在全民阅览活动期间、图书馆宣传服务周活动期间、国庆期间以及其他当地重要活动期间,普遍组织群众开展电影、讲座、农业科技资料片等放映活动,组织专题培训,组织观看电子书刊。这些活动都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欢迎,改变了一大部分农民往日的不良嗜好,拓宽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增长了他们创造富裕生活的手段。

3共享工程的对策思路及存在不足

3.1总体思路

农村乡镇图书室、文化站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重要场所。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繁荣文化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发展数字化网络为突破口,是实现贫困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利对策和贫困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逐步将共享工程服务延伸到镇村、社区、机关、中小学、部队等各类型的基层服务点,逐步形成了城市帮助农村、中心带动基层、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得到极大的发展。

3.2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基层文化的建设。

(1)经费、场地不足,特别是基层点,许多专职人员待遇问题难以解决。

(2)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县级支中心只有1一2名技术人员,难以保障对各村镇基层点技术支持。

(3)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共享工程、利用共享工程。

3.3建议

(1)各级政府应尽快落实各县级支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

(2)要进一步加强县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的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3)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4)加大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共享工程网络。

4思考认识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6

目前,许多集团化公司的战略导向逐步延展,不断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以满足开拓市场的集团化发展战略需求。而这一举措让传统财务管理方式逐渐显露其弊端。建立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明智之举,越来越多的集团化公司在获取成果的同时,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的新一轮发展浪潮。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随着共享服务概念的深化,我们在集团企业的发展中发现了实现财务共享化的更多可能,所以财务共享概念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由于集团化公司发展的局限性,分支机构的分散化管理逐渐显露出不适感。加之在会计职能的两极分化中,核算职能将会被管理职能进一步取代的明显趋势。集团化财务管理的优化工作迫在眉睫,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恰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1]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

在集团化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方面,只要合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能良好地控制工资成本,从而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首先,如果集团化公司能够合理利用总部的区位优势,引入高水平专业人才,就可以提高集团化公司的软实力,保证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间接地为集团化公司挖掘更多潜在价值。[2]其次,有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队伍,分支机构就不需要额外聘请财务人员,这样可以减少集团化公司财务人员冗余、财务工作混?y情况。最后,由于分支机构的经济水平不一样,其薪资水平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财务共享可以避免额外的工资成本压力,特别是针对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城市,其薪酬水平足以让集团化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工资成本。

(二)在集团整体层面

集团下各分支机构可以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统一业务处理,来统筹分散的会计信息。集团化公司的多元化模式,导致集团的管理存在着许多局限。其一,集团下各分支机构不能及时提供经营数据,导致集团无法统筹信息以进行有效的战略计划部署。其二,对于各个分支机构,集团无法进行日常的监督工作,可能导致日常管理工作无法对接和落实。而财务共享中心就可以及时收集日常的会计信息,反映日常经营成果,以保证集团有效的监督和决策有据可依,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三)在财务管理层面

首先,在财会业务的质量上,账务是通过统一的标准操作,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账务的整体质量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变。其次,在财务工作效率上,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专人专岗的科学形式,避免了混乱无序的工作状态,在缓解了财务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由于财务职能的加快转变,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财务共享工作形式有利于促进财务职能的转变,给财务人员提供了参与管理的可能。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策略

(一)增强财务共享化理念

集团公司的高层应当加强对财务共享化进程的引导,深刻理解财务共享化对集团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财务共享化在企业的建立。在集团工作者层面,一是要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树立财务共享化理念,加强各个部门对财务共享化服务中心工作的支持。二是加快财务共享中心核心工作者的职能转变,大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集团公司的作用。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集团公司应当进一步建立与财务共享化机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以统筹集团管理的范围,加强对集团的控制力度。对资金、资产、物料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3]首先,制定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和规范流程,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对集团的财务预算要综合考量,以强调预算工作的规划、控制及整合作用。最后,制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岗位权责制度,优化工作流程,避免发生责任推诿。同时建立独立的监督部门,以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安全性。

(三)提高网络信息的利用水平

首先,要完善其硬件和软件设施,以保证能够切实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同时定期维护和更新,提高网络信息的利用水平。其次,加强财务电算化培训工作,提高账务处理的精确度和完整度。最后,传输和存储信息数据尽量运用网络共享中心功能,以实现企业内部夸区域流通,增强整体信息的完整性和传播的即时性,消除集团下分支机构信息交流的壁垒,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五、结语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7

医疗质量管理

《意见》在“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中提出:“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和运行监管。”

医院质量管理在三个方面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支持。

一是医疗安全质量的管理,通过获取各类医疗行为的信息、根据规则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警,保障医疗安全,尽量减少对病人的伤害;通过可靠、稳定的自动核查、核对系统来逐步替代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才能完成的核查、核对工作,将事后审核变为全流程的计算机监管监控。如建立“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保证用药安全;建立“合理治疗监测系统”保证治疗安全;建立“临床危急值报警系统”及早采取救治措施;建立“手术安全核查系统”防范手术事故等。

二是实现“临床路径”的计算机管理,将临床路径的规则和相关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及时提示医护人员需要实施哪些医疗措施,并跟踪下达的医嘱(包括收费医嘱和不收费的医嘱)是否已执行,是否在规定的时限内执行,执行后效果如何等。

三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医院执行《综合医院评价标准》的情况进行遵从度评估,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促使持续改进。

服务流程管理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要求:“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2009年9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2010年2月,卫生部又下发了《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时段及时调配。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新医改的这些要求将改变以往以医生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预约服务”特别是“中长期预约”一旦启动,医院将进入以病人流为中心的服务流程,医院要根据病人流来配置资源。这里不仅仅是门诊医师的合理排班,还包括检验、检查、治疗、药房等科室人员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调度与配置。此外,急诊与门诊共用资源也需要进行统一调度与配置,与门诊衔接的住院部床位、人员、手术室等资源也需要进行统一调度与配置。需要对医院各流程、环节进行整体监管监控,及时进行督促调整或预警报警。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指导病人调整就诊时间和就诊流程,指导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流程。在服务流程实现计算机管理后,还将产生管理门诊复诊病人、随访出院病人的“客户关系管理”需求,同时产生电话挂号和电话咨询服务的“呼叫中心”需求,产生网上挂号等“网络医院”需求。

药事管理

《意见》在“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提出:“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意见》在“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医院不但要完善药品的进销存管理,还要落实国家基本药品管理,要开展安全用药管理和合理用药的信息管理,要追踪药品使用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要对《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的遵从度进行评估。还需要管理药品出厂、采购、运输、存储、销售及使用的信息,管理相关各单位的招标采购记录、验收记录、销售记录、运输存储记录的信息,管理过期霉变销毁记录,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资质、质量认证资质、批准证明材料,以及有关供货单位的销售委托书和有关从业人员的资质等信息。不仅要对药物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还需要及时为公众提供药事信息服务。

绩效管理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提出:“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出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

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经济核算,而是围绕治疗效果、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等目标来采集相关信息,除获取工作数量的信息外,还要获取工作质量的信息。如病人的分级管理情况,病床周转情况,病人出院治疗效果及次均费用和日均费用的情况,各基础护理项目的执行人及执行是否符合规范,以及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等。绩效管理需要将每项服务、每个步骤的工作定位到相关人员,并根据既往的数据建立绩效评估模型、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每个人的工作做出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

《意见》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中提出:“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提出:“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根据新医改的这些要求,医院既要管理人员的当前使用,又要管培养提高;既要考核个人的绩效,又要推进整体的水平;既要保证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又能满足科研教育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医院整体素质提升,整体效益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些工作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医院人力资源计划,根据现状和发展进行人力资源的结构设计、岗位设置及与之配套的培训计划。

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不仅评估当前的工作绩效,还包括其学识水平的评估、科研能力的评估、进修培训再教育的效果评估,管理职称评聘等工作。促进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持续提升。

三是健康管理,为医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评估和慢病系统管理,以指导合理用人、科学用人、持续用人。在管理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管理心理健康。医务人员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四是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和培训项目的信息管理。

财务管理

《意见》在“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中提出:“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提出“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

《意见》在“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中提出“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

《实施方案》还要求“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

要满足新医改的上述要求,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成本监审、价格监测、财务监管和对医疗保障费用的监控。成本监审方面,需要建立医疗服务项目的监审目录、建立各项目成本结构,对医疗服务成本进行动态的监审管理,为成本控制和医疗服务的定价提供科学依据。价格监测方面,需要建立价格监测体系,监测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的增减幅度,监测次均费用、每床日医疗费用的增减幅度,监测业务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

在财务监管方面,需要完善财务预算制度,以预算为基础开展财务监管,监管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是否合理,监管物资采购与库存和消耗是否正常,监管医疗收费是否规范,是否有擅自提价、多收和漏收行为,并通过动态监管进行预测分析、监控预警和内部审计控制。在医疗保障费用的监控方面,需要对各类付费方式、结算方式进行评估。要按有关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定对医药费用进行动态的监控监管。

数据共享与交换

《意见》在“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中提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意见》在“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中提出:“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意见》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中提出:“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意见》在“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提出:“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实施方案》还要求“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8

abstractthetrainingserviceofpersonalfinanceandinvestingiswellreceivedinthecommunity。theprojectpaysmuchattentiontoresearchingonuserdemandandfractionizingserviceobject,cooperatingbroadlywithsocialframework,bringsoutvirtualservicebyadvancedtechnologytools,organizesandplanscleverlyvariousformsofpersonalandinvestingtrainingactivities,tohelpthecommunitypublicimprovingpersonalfinanceinvestmentliteracy。itassesstheeffectivenessoftheprojectservicetoprovideabasistoimproveandenhancethequalityofservice。SuchpracticesandpoliciesareworthChineselibrariesstudyingandlearning。

Keywordsamericalibrary;personalfinanceandinvesting;trainingservice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纵深发展,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亲密伴侣,95%的美国人认为图书馆扮演了社区中心的角色,帮助他们提高了社区生活质量,催使图书馆在社区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密切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并广受好评。本文拟以美国图书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情况为例进行解析,以冀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借鉴。

1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概况

很多美国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状况堪忧。据《thenationalFinancialCapabilitySurvey,2012》调查报告,56%美国人没有建立应急储存基金以应对经济危机,49%在过去的一年花光了积蓄,19%入不敷出,61%成年人对基础金融知识所知甚少[1]。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笼罩在经济萧条的阴影中,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美国家庭陷入生活窘迫的困境,而缺乏个人理财投资意识和知识则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这种状况亦会延缓社会经济的复苏。

美国金融行业监管局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会(theFinancialindustryRegulatoryauthority(FinRa)investoreducationFoundation)和美国图书馆协会(the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联合创办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补助项目――Smartinvesting@yourlibrary,旨在提高社区大众的理财投资素养,为他们收获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始于2007年,至今已投入820万美元到全美范围的112所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大学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在美国图书馆界颇具影响力。项目提供给每所图书馆的补助为5000~100,000美金不等,时效为12~24个月。获得补助的图书馆须采取各种措施为用户提供有效、无障碍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并和中小学、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以及各类非盈利机构广泛合作,扩大影响。该项目的重点受众是青少年、退伍军人、边远地区农民、在校大学生、老人和幼儿以及低收入家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参与长期投资或日常金钱管理的理财培训。aLa主席芭芭拉?斯特里普林认为:“该补助计划与图书馆服务不断改革创新的性质相吻合,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区创新者的作用,帮助社区家庭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他们迈向成功奠定基础。”[2]

2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解析

2.1项目管理

在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项目的管理模式上,美国图书馆实行民主的团队协作管理。例如,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鼓励馆员对培训项目运作方案踊跃提供意见和反馈,互相分享培训体会,交流思想,项目负责人米歇尔?加里奥深有感触:“团队协作是成功管理运作项目的最有效方法。”[3]CamelClay公共图书馆每月都会召开项目团队会议,量化考核目标,以明确权责、分享用户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改培训计划[4]。里奇兰图书馆集思广益,注重吸引年轻馆员加盟项目团队,为少年儿童开创生动、活泼、有趣的培训形式,团队成员从中收获了巨大的乐趣,并鼓励少年儿童馆员把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嵌入到传统服务中[5]。此外,美国图书馆特别注重和热心用户、当地学校、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赢利机构展开合作,吸收他们的可取建议,以增强项目管理运营的实效性和社会关注度。

2.2需求评估

高品质的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精细的调查分析之上,美国图书馆非常注重用户需求研究。理财需求评估的重要参数指标是受众,生活层次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们的理财需求也不同,另外用户的性别、兴趣、实际需求、教育背景、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信息接收方式等等都会影响评估结果。图书馆往往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讨论,或与市场调查公司合作进行用户需求研究,深入了解用户的理财投资素质和培训需求(时间、方式、地点、内容等)、利用图书馆的经验、信息获取渠道,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细分目标对象,进行培训规划,使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约姆堡镇图书馆通过发放线上问卷收集收据,综合分析三个年龄段(14~18岁)、(26~43岁)和(44~62岁)用户的理财素养,认为14~18岁用户的理财需求更接近该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目标,同时结合该馆的青少年参考咨询服务优势,将培训的目标对象确定为14~18岁用户[6]。柯蒂斯纪念图书馆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到,87%的女性对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感兴趣,其中63%迫切希望了解退休金储蓄、退休后的预算编制等知识和技巧[7]。

2.3实施主体

美国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的实施主体有3类人员:(1)图书馆教学馆员,这是主体,多是作一些基础性金融知识的培训。为了增强馆员的业务能力和自信心,多数图书馆非常重视馆员金融知识测验和培训。例如,埃姆斯公共图书馆、timberland区域图书馆开展问卷调查测定馆员的金融素养,为培训馆员提供依据。圣塔克拉拉县公共图书馆与“infopeople”网站合作开设了在线自学课程,提升馆员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及.培训技巧[8]。(2)自愿者,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马特诺莫县公共图书馆由具有资格认证的金融管理培训师自愿讲授部分培训课程;佩勒姆公共图书馆组织的“RealityCheck”活动中,杰斐逊社区学院的300多个学生自愿者给予了援助[9]。(3)资深的金融从业者,多数图书馆与专业金融机构携手合作,这些机构的金融专业人士或直接给用户授课,或担任理财顾问,或参与活动策划,使图书馆的理财投资培训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2.4服务内容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开展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计划,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提供虚拟服务,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巧妙设计和策划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马特诺莫县图书馆在其网络门户开设了个人理财网页,除了筛选和集成丰富的免费互联网资源并提供相关链接给读者,提供馆藏理财资源及培训信息以供在线查询,还举办免费的社区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活动[10]。ada社区图书馆为吸引20~30岁用户开辟了“StashYourCash”移动门户,在培训活动中进行激励抽奖;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moneyStory”趣味故事活动,并为活动提供点心,吸引了大批小读者[11]。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开发了一种个人理财网络游戏“$ave$teve”,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均可选择与年龄匹配的游戏等级,成功完成游戏可赢得“钱币”存进“猪形储钱罐”,然后晋入更高的游戏等级,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金融知识,锻炼了投资眼光[12]。劳伦斯公共图书馆在格拉斯县高级社区中心开辟“金融健康诊所”,开展债务、信用卡、个人消费和攒钱计划等议题的理财咨询[13]。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为成年人开设了六个关于个人理财和投资的培训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再分组座谈,每个小组均配备金融专家顾问[14]。

多数图书馆加盟了aLa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芝加哥分行合作推动,旨在提升个人理财投资能力的公共意识运动――moneySmartweek@yourlibrary,它是moneySmartweek(始于2002年)活动在图书馆领域的扩展,每年4月5~12日期间,全美范围的七百多个图书馆联合金融机构、学校、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专家提供海量金融信息和举办形式各样的免费个人理财培训活动,帮助社区大众学习如何较好地管理个人财务,涉及内容包括信用卡和债务管理、小孩和金钱、退休计划、精明购物等[15]。

2.5项目实施效果

据项目管理机构的调查报告,77.8%图书馆提交过中期评估报告,66.7%提交过项目结果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会在管理机构的网站上公布,方便社会成员及时了解相关情况。aLa研究和统计办公室了《数据收集方法菜单》,指导图书馆收集反馈数据进行项目效果评估,在众多方法中,发放反馈表单和调查问卷最常用,此外还有分组座谈、个体访谈、测验、讲师评估等其他方法[16]。

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综合运用分组讨论、会议评价、网络调查、用户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进行项目中期和结果评估,鉴别个人理财投资培训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为改善和提高后续服务提供依据[14]。爱荷华州公共图书馆通过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用户调查发现,能够约略估计退休储蓄需要的增加了27%,形成投资概念并有投资风险评估意识的增加了36%[17]。柯蒂斯纪念图书馆的项目结果评估显示,95%的女性用户认为如何管理个人财务和生活质素密切相关,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实用[7]。

2.6项目推广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利用补助资金绞尽脑汁地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业务,在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做广告,同时非常重视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的宣传作用,还发动馆员口头及发电子邮件传达信息,积极与社区居民互动,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推广,吸引更多社区大众眼球。例如,绍姆堡镇图书馆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该馆馆员采访金融专家关于如何处理债务、储蓄、日常财务管理等问题的节目[6]。有的图书馆非常注重与当地学校的合作,积极向学生和教师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例如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帮助当地41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使用在线培训模块,在中小学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带动家长参与其中[12]。里奇兰图书馆组织策划了一部由当地一支儿童摇滚乐队、图书馆用户和金融专业人士联袂表演的理财投资情景剧“Lunchmoney”,在当地小学举办读书竞赛活动,即在活动期间,儿童读者每借阅一本投资理财图书且按时归还就可以积“1分”,累加起来积分最多的学校可赢得一次“Lunchmoney”的免费表演机会,这个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5]。

3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带给我们的思考

3.1注重效果反馈,保证服务质量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重视服务效果的用户反馈,在项目申请之初就要求申请机构申明效果评估计划。效果反馈是保证项目服务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培训项目通过要求用户填写反馈意见、调查问卷,或者其他有效方式了解服务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还借助管理机构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图书馆和社会成员了解和参与进来,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个人理财培训业务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服务意识强化,需求引领服务

个人理财和投资素养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深远,尤其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若善于理财则令你游刃于困境之外,否则就可能束手无策,甚至陷入泥潭。美国图书馆服务一直非常重视人文关怀,视社区大众的需求为开展服务的引擎,在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民众的个人理财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部分获取理财信息渠道狭窄的弱势群体更加依赖图书馆,图书馆开展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可谓是贴近民心民意,而且在提供服务时进行认真细致的用户需求研究,细分服务对象,巧妙策划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计划和活动,增强了培训业务的用户黏度和实效。

3.3增强合作意识,拓展服务外延

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是全美范围的图书馆与金融界合作的补助项目,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图书馆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助和专业辅助,既弥补了图书馆的资金不足,又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同时,图书馆还和当地中小学、高等院校、各类非赢利机构等实行广泛合作,拓展服务外延。所以,精诚合作是这一项目的亮点和特色。增强合作意识,为图书馆扩宽资金渠道及拓展服务外延,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法宝。而国内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在以合作为基础拓展特色社区服务方面比较逊色,社区居民需求未被足够重视,如何挖掘这块亟待开垦深耕的“绿草地”,拓展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图书馆人应该担肩重任,责无旁贷。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9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核心业务;财务机制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11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166-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80

1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赢得市场,很多企业采用了新的战略对策进行财务资源、业务的整合,在企业中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财务共享服务的运用,使得财务工作效率、企业经营效率等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就目前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多数企业未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性,为此,财务共享服务在很多企业中未得到良好的运用。面对这种情况,良好的解决方式是使财务共享服务发挥其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

2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2.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方式,其特点在于进行合作战略的优化,将其使用在企业中,目的是为了整合企业内部业务组织、业务流程、财务资源,从而实现共享服务,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对财务业务流程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把企业中各项流程提取出来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优化企业管理的效果。中国在跨国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常常采用财务共享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该经营管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战略管理模式,通过对内部业务进行合理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内部财务共享服务。目前,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其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专业分工等,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故财务共享必然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2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就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来看十分不乐观,财务管理出现严重的人浮于事的现象。在财务管理中采用财务共享服务,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效果。企业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构建前期,财务相关部门及财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结算等工作,工作量大、重复性高、出错率高,在此情况下要进行财务管理转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得到了质的改变,企业中专门负责基础会计业务的工作人员,将其集中起来在共享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服务工作,而其他财务人员则可以专心进行企业经营核算、管控以及资产管理等各项工作,岗位职责精细化,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的能力,为企业做出重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3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

财务管理中采用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财务共享服务最大的一个特点。对企业各项程序工作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企业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共享服务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日常事务,对其进行管理整合,使企业内部工作得到规范化,调动整个企业的生产力,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另外,财务共享服务的使用还能促进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我国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将成为一次管理改革,将企业各个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对企业存在问题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创新管理理念,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工作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的运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性作用,但是目前财务共享服务还未完善,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企业的组织、流程等都需要进行改革,随之人员、业务流程等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次调整中管理者必然会产生意见分歧,甚至是出现抵触的心理;其次,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实现规范化,要求员工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对员工素养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人员波动或员工流失的现象;最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系统之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但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成本较高,我国在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十分有限,难以实现大众化。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3.1做好前期调查与设计工作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从前期工作开始就要严格把关,前期先进行项目实施的考察,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进入前期项目考察环节,做好如下三项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掌握企业组织、业务情况,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摸清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的具体信息,例如业务流程、员工的工作效率等,从而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为制定财务共享服务工作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其次,调查企业运营成本情况,进行成本效益报告的制作。制作成本效益报告重点在于将成本、效益均进行具体化,考虑周全并得到与实际相符的信息。最后,前期工作开展时要让所有员工认识到构建财务共享服务的必要性,获取员工的支持,不仅仅是管理者的支持,基层员工也要积极配合财务共享服务构建工作。前期调查工作完毕之后,进入到流程设计阶段,流程设计有如下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明确财务管理服务的区域范围;其次是要创新业务流程;最后是要更新结构组织,流程设计关乎财务共享服务后期工作质量,为此,流程设计这三步骤的工作不可忽视。财务共享服务的服务重点应为业务量大并且日常重复性高的财务核算业务,将其作为重点服务内容,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内部控制以及设计等各种工作则由企业总部领导负责安排指挥。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是企业管理的一次突破,为此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必然会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更新,对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创新,使财务共享服务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在顺利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会做新的调整,调整为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在进行组织结构的选择上,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财务共享服务组织结构。

3.2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及做好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使财务管理部门从日常事务处理中摆脱出来,转而从事其他高附加值的活动,促使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价值型、决策型转变,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和专业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既是会计处理中心,负责全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会计业务,包括会计核算、资金支付、会计报表编制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是数据处理中心,是全集团的财务数据工厂,可以进行财务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多维度分析与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财务共享服务在构建时,地理位置的选择就是一项重要工作,在选择地理位置上企业不但需要考虑到人力因素,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成本因素等各方面的问题,一系列因素都会给财务共享服务作用的发挥造成重大影响。在考虑这些因素时重点放在环境因素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往往受到社会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程度等都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工作。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企业员工的工作地点会发生改变,此时需要对员工的薪酬做考虑,并将当地税负情况考虑在内,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平衡,最终选择最佳的地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招聘与培训将会成为重点内容,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在企业中是否得到良好的发挥,这与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但是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识度有限,并且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开展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者的业务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的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较强的服务精神,这样才可服务于企业,服务好企业。建立eRp支持系统,构建此系统的目的是为企业总部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企业总部可以通过此平台掌握财务信息情况,同时保障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

4结语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运用可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为此,要广泛推行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中发挥其作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需要得到企业所有员工的支持,在构建前期直到实施等,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才可使财务共享服务发挥其积极效果,并采取有效的对策降低风险,使财务共享服务作用得到良好的

发挥。

参考文献

[1]华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

影响探究[J].中国经贸,2015,(14).

[2]范晓蓉.浅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绩效管理问题

[J].现代商业,2012,(5).

[3]张红斌.小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与运用

[J].中国总会计师,2010,(8).

[4]刘汉进.金融集团的共享服务战略及运营策略研究

[J].金融论坛,2004,(11).

[5]王鑫.大型能源集团工程服务平台公司财务共享服务

中心的构建与实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

版),2015,(9).

财务共享实训的收获篇10

一、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意义

(一)利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汇总等流程,减少了手工操作记账、对帐时数字的误算和误记,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通过及时向领导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便于对医院内部医疗费用动态及时掌握,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二)使财务管理工作更为方便、简化和快捷

由于财务工作各环节和各流程均由软件系统完成,减少了手工反复记账、对账的操作流程,缩短了报账时间,有效确保了财务数据和账目的一致性,实现了财务管理的资源共享和监督互动,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提供了切实保障。

(三)利于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和汇总评价,同时结合自身医疗卫生状况准确预测各种风险的发生,并对购置医疗设备和进行基建投资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和筹划,向医院领导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数据资料,准确反映出医院运营的实际效益,确保医院领导执行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提高了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二、当前我国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医院领导对财务信息化缺乏足够重视

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财务管理模式、数据归档、资金运作、审计等诸多方面,然而较多医院领导仅单纯认为财务信息化即是实现工作流程的信息化,且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尚未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将完全突破传统意义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和手段,在医院综合管理中对财务信息化缺乏充足的投入。

(二)医院缺失健全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包含了门诊、住院、药品管理等几方面综合管理,当前这些独立系统作为各功能子系统多是单独构建,分别具有独立的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同时鉴于各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开发商,进行数据统计时发生口径和信息严重脱离的现象,加上构建系统时对于系统的内外兼容性考虑不周全,出现了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时对接不畅,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浪费,进而制约了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进度。

(三)财务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单一

当前较多医院的财务信息化仅局限于记账凭证、数据报表、审批等功能较为单一的软件系统,尚未建立依托于医院的HiS系统或设置独立的服务器,导致财务数据信息利用率低下。医院除了确保财务管理日常工作的具体业务之外,对于药品采购、科室盈亏、科研经费等信息管理未能构建规范的数据交换平台,而导致各科室数据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困难,使数据核对和审查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不能及时更新等情况,从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财务工作效率的低下。

(四)缺失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大多为财务会计工作熟练而信息化操作不够熟练,或者一些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化知识的欠缺,这便不能合格胜任财务各项事务的处理工作,而医院财务信息化亟需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能熟悉计算机信息化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信息系统中也要求对于数据挖掘和决策分析等方面能熟练掌握,复合型人才缺失是制约医院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具体化策略

(一)医院领导应强化财务信息化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医院要想获得长足健康发展,就必须具备科学的财务管理决策、模式和战略,而财务信息化恰是获取准确信息和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因而领导必须加强对于财务信息化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下大力气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不能脱离于医院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全方位投入,医院领导应下大力气重视和支持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属于双向流通系统,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传输能使信息反馈及时得到改进和完善,医院领导能及时获得完整、准确的数据统计信息并据以进行科学决策。

(二)不断完善和强化信息化管理制度

网络服务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必须全面做好网络设备的规划、安全和更新等工作。依据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各环节和各步骤的职责划分制定严格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并重新调整财务工作流程,制定先进的财务信息化模式,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动,确保财务内部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实现财务全面工作的有效治理。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朝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发展,有效避免重复开发和帐目重叠等错误发生。

(三)建立完备的财务信息化平台系统

医院除构建独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外,还需开发出能与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安全和共享的信息平台,如药品采购、科室盈亏和科研经费等数据信息查询功能,建立办公自动化的HiS系统和独立运行的服务器,同时设置相应的子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安全共享。由于医院的HiS信息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均为局域网,无论任何系统均需要密码和个人用户名方可使用,应安装一些防盗软件和反病毒软件,确保查询到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避免数据信息的泄露。各部门也可设置相关权限的使用范围,以方便查到相关经费是否到账及使用的情况,进而较大程度提高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能。

(四)强化财务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首先,应加强对医院现有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电算化培训,以熟练掌握财务信息化软件及计算机相关知识,便于独立完成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其次,应加强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各医院应根据自身的需求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一些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以此来扩充医院现有的财务信息化人员队伍,确保财务信息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监督管理机制

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信息化监管机制,以确保财务信息化工作正常开展。首先要完全掌握财务信息化优于传统模式的优势,并准确把握各环节和工作流程的工作重点,依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制定和完善财务信息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各项业务收支帐目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应明确财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畴,明确需要承担的职责和责任,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每位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各种失误的产生,确保财务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