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5:41

盈利能力定义篇1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公共产品与服务发展状况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直以来,非盈利组织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外成熟的非盈利组织相比,我国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大多都处于规模较小、效率不高的状态,内部管理、运作效率、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等问题都有待完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并推进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使其朝着健康的发展轨道前进,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十分必要。

就此,本文将以我国的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为焦点,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着力培育和提升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素质与公共服务的水平。

1.2 研究框架

第一章:根据宏观社会环境与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状况阐述研究的背景,提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状况的研究意义与必要性,并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阐述非盈利组织相关的理论概述,包括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原因与意义,及其特征。

第三章:分析当前我国非盈利组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基于我国非盈利组织所存在的问题,为非盈利组织的健康长足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第五章:对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做出总结与展望。

2 关于非盈利组织的理论概述

2.1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非盈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待遇,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具有民间独立性质与法人资格的组织。非盈利组织是相对于盈利组织的概念,二者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各个部门。一般而言,盈利组织指的就是企业,而政府及所有的公益与福利组织则属于非盈利组织。

进一步来说,非盈利组织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盈利组织包括了企业以外的全部其他组织,包括了被称为政府非盈利组织的政府部门,以及被称为私人非盈利组织的政府部门以外的非盈利组织。而狭义的非盈利组织指的就是私人非盈利组织。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非盈利组织。

2.2 非盈利组织的产生及其意义

从非盈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来看,非盈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综合结果。由于公共产品的生产需要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私有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生产公共产品。政府部门由此介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并就其成本向人们征税。但受制于政府部门财政预算的种种限制,它只选择提供能满足广泛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而导致了某些满足特定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缺失。为了满足这部分的特定需求中,私人非盈利组织就此产生。可以说,私人非盈利组织产生的根源就是对私有企业不愿满足而政府不能而导致市场机制失效的社会需求的满足。

发展至今,非盈利组织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教育、环保、扶贫、救灾、社区建设等都是非盈利组织服务的重点领域。因此可以说,非盈利组织的良好发展,对于帮助弱势群体、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盈利组织自始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并在如今社会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

根据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及其产生来看,非盈利组织具有非利润分配性、组织性、私人性、自治性、自愿性等特征。而非盈利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管理的独特性。区别于靠“利润动机”驱使而运营的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是依靠“使命”的凝聚力和引导,并以能反映社会需求的使命表达与宣传而获取外部支持与捐助,而实现组织的运营。

3 非盈利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非盈利组织经济效益观念弱,导致低效高耗

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主要由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组成。如前所述,区别于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最大的本质在于它的非盈利性,它没有利润目标,不以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依靠外部的资金支持以实现组织的创建与扩大,并最终实现宏观的社会效益。但必须注意的是,不以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并不代表非盈利组织可以完全脱离经济效益观念而运作。非盈利组织并非不能盈利,它不能将盈利分配给内部成员,但却需要盈利支持本身的发展。组织本身的持续发展与宏观社会效益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非盈利组织的高效长远运作。现今我国部分的非盈利组织缺乏经济效益观念,在运作管理中完全不考虑微观的经济效益,导致了非盈利组织低效高耗,长期入不敷出,而难以生存下去。

3.2 部分非盈利组织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非盈利组织是作为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来实现社会效益,这也是非盈利组织的基本职能与使命。要能扩大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除了依靠外部的支持与捐助外,也需要非盈利组织本身的盈利支撑。非盈利组织因此在向社会提品和服务上有自给自足、部分收费和无偿提供等不同的收费标准。但非盈利组织盈利并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应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这种盈利最终应用于非盈利组织的运营与公共产品的提供,而不作损益计算,不为盈余分配,不能归经营者和管理者等个人所有。但目前,出现了我国某些非盈利组织将其收入分配给其员工、经理或官员,或以非盈利组织做幌子滥用收费标准的现象,这些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都严重影响了非盈利组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3.3 非盈利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失

非盈利组织有近37%的劳动力由志愿者提供。志愿者为非盈利组织提供无偿的服务,是非盈利组织的一个重要资源。但由于志愿者的服务是无偿的,在财务上并不依赖于非盈利组织,有的志愿者本身也是捐赠者,这无疑增加了非盈利组织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并最终增加了非盈利组织管理的难度。非盈利组织运营效果测量的困难,内部人员管理的不可控,加之不断向外部筹集资金以维持生存与服务提供的压力,都使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非盈利组织对人力资源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如今的人力资源供给却未能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志愿服务意识的薄弱,公共服务技能的不足都是非盈利组织人力资源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非盈利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已逐渐困扰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非盈利组织要实现长足发展,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4 提升非盈利组织管理水平的建议

虽然我国非盈利组织已开始步入了长足发展的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总会对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非盈利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必须解决。我国非盈利组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以下将为完善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4.1 政府措施

4.1.1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约束机制

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任何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非盈利组织而言也不例外。从现今我国非盈利组织存在的问题来看,加强非盈利组织的法律约束与自我约束非常必要。一方面,必须加强非盈利组织管理与监管相关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制定非盈利组织专门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使非盈利组织的管理与监督有法可依,使非盈利组织能在法制框架下健康发展,最终走上合法化与制度化的道路。除了外部约束力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非盈利组织自律机制的建设,建立起非盈利组织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保证非盈利组织活动的规范运行。

4.1.2 简化程序,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非盈利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的体制,即对非盈利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登记管理原则。这种审批原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非盈利组织的活动,但其程序过于繁复。我国在非盈利组织登记管理上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的问题显然不利于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因此,必须适度地简化程序手续,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但要注意,实行简化程序亦不可脱离依法行政的原则,政府机关不可逾越其职责权限、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影响非盈利组织的规范发展。

4.1.3 加强对非盈利组织的监督

非盈利组织关系着广大的公共利益,我国必须加强非盈利组织的监管力度,防止非盈利组织借着公益的幌子,做出损害非盈利组织形象与群众利益的事。比如在全国各城市设立各层级的监督机构,以监督和管理非盈利组织的活动,确保其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公共利益,监督非盈利组织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也可引入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共同监管非盈利组织的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

4.2 非盈利组织自身措施

4.2.1 树立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实现持续发展

非盈利组织主要依靠外部捐赠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获取外部支持的前提也必须建立在自身良好的管理运营之上,使公众相信非盈利组织有能力提供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与服务。其次,这种信誉与形象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而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形成。因此,非盈利组织必须持有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实现一定的运营利润维持生存,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避免出现低效高耗、长期入不敷出而无法生存下去的困境。

4.2.2 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实现高效运作

非盈利组织如果无法实现自身的高效运作,也必定无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因此,非盈利组织不能仅有愿望与热情,还必须坚持高效运作与管理与原则,与其他盈利性组织一样,注重绩效与运营结果,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建立起强大的组织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4.2.3 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升服务职能

非盈利组织满足的是企业不愿提供政府无法提品与服务的空白领域,这种领域涵盖了教育、科研、文化、艺术、环保、保健、福利、社会服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待非盈利组织去填补。非盈利组织的任务越发艰巨,为了实现多重的目标与使命,非盈利组织必须从资金来源、服务提供、志愿者使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并完善组织内部管理,兼顾各个目标的实现,避免多重目标导致的精力与资源分散。

4.2.4 透明化运作,树立社会信心

非盈利组织主要依靠外部的捐赠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要获得外界的捐赠,除了非盈利组织本身的使命宣传以外,其自成立以来所建立起的信誉与形象也非常重要,是捐赠者考虑的重要因素。近来年,有少数非盈利组织滥用捐款,没有将外界的捐款用于所承诺的公益活动上,这些都破坏了非盈利组织的信誉,不仅阻碍了组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非盈利组织群体的形象。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重塑形象与信誉,非盈利组织必须进行透明化运作,向公众披露款项的运作情况与公益活动的始末,以其诚实运作获取更多的捐赠,提高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与水平,以此良性循环。

5 结束语

非盈利组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非盈利组织的发展自其诞生起就备受社会关注。虽然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已获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目前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仍未成熟,问题也逐渐呈现。非盈利组织的问题不解决,必然会威胁其生存与发展。因此,非盈利组织管理提升紧急而必要。但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与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相反,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我国非盈利组织本身不断地思考与改进。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客观情况,提出提升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其长足发展的相关对策,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相信非盈利组织必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金罗,刘培峰.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吴稚琴.关于我国非盈利组织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4年.

[3]周玉萍.非盈利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J].学习论坛,2005年.

[4]汪力斌.提高非盈利组织的生产力——非盈利组织能力建设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7年.

[5]卢炜,汪.试论非盈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2年.

[6]王君丽.关于界定中国事业单位与政府、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的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2007年.

盈利能力定义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做假;正面效应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衡量公司经营状况、评价公司价值、利润分配、纳税等方面盈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比较重视企业的盈余。而由于委托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会计权责发生制下会计职业判断,以及会计准则弹性的客观存在,都使管理者产生调节盈余的动机。

管理者调节盈余目标的不同,会导致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及调节方式方法等一系列不同。通常人们会把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及盈余做假等概念混为一谈。其根本原因是对盈余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t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自由时使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这些定义的涵盖面太广,才造成对盈余管理概念的一些误解或模糊。

上述定义中的共同点是把盈余管理的目标界定为使管理者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但是这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会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各个部门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总价值最大。显然这两个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也必然导致管理采取不同的“努力方式”。管理者如果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必将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此,对盈余的调节就会致力于将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保持企业经营稳定、减少经营风险。但是如果管理者将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如升职、加薪等作为其经营目标,就必然会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从而很有可能采取不利于投资人、债权人的手段,比如不合法手段捏造企业业绩,即盈余做假。虽然管理者在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后者不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盈余管理应该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别

正确理解盈余管理的定义首先就要将其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

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

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

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要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递延资产的摊销,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等。盈余造假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比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

从结果上看,盈余管理如果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会有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的地方。比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盈余造假不是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是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进行财务管理应予理性对待。

三、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无论是从盈余管理概念的涵盖面上分析,还是从与盈余造假区别方面的分析,都是为了更加明确什么是盈余管理,从而在我们看到企业对盈余的一些处理时能够辨别出它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范围。明确定义还是为使企业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对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界限进行判断,从而有效提高其管理和规范影响账面盈余的会计选择和实际经营活动的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没有明确的盈余管理的定义会使违法的盈余造假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当的盈余管理也可能被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误解。

由于企业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双方关于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盈余是管理者掌握的内部信息,所以委托人很难了解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即使能够了解,也要花费很大的成本。美国会计学者詹姆士认为,会计收益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权益资本市场;影响债务契约价值的债务性资本市场;影响员工业绩评价的劳务市场;影响企业间交易的材料产品市场;影响政府税收、管制、补贴的政治市场。所以,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基于其对以上五个市场的作用而使然。

四、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这种调节盈余的行为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允许适度盈余管理的做法,也是对有关利益主体的尊重。如何把握这个“度”,要看措施运用得当与否。如果盈余管理的措施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订约成本。从有效契约论的角度说,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签订契约时要花费订约成本,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有效契约论认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如通过盈余管理使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处于债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就可以避免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谈判成本。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条件。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相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公司的管理人员总是有更多的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认知,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来不易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

适度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盈余管理在必要时采用利润平滑手段向与企业有关的其他人士传递稳定的信息,增强外界对企业的认知,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以及销售方面少受干扰。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设法降低报告盈利,以避免受到公众或政府的过多关注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被施加额外管制。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又符合税法所蕴含的政策导向。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国外的实际情况看,采取较严谨财务制度的美国公司一般采用能使利润增长的“夸张性原则”进行盈余管理,使公司利润保持稳定,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采取较宽松财务制度的日本,会计准则允许公司建立各种备抵账户和准备金账户,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但由于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制度做后盾,公司的盈余管理也并不妨碍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五、我国盈余管理的特殊性

在我国,现代会计还十分年轻(1993年颁布新会计准则),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主要方式是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虚拟资产和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和其他应收付账款调节利润。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因此,加快会计准则的完善,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严重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盈余管理予以处罚,已成为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与完善优化资本配置功能的当务之急。

六、正确把握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分就在一个“度”上。如果盈余管理运用不当,或者没有把握“度”,不仅不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还会使企业的经营困境进一步恶化,对管理者本人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在一定的时间内,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数量,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与分布。所以,管理者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如果不追求长期目标,只顾短期利益,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提高经营业绩,最终将导致企业收益下滑,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在坚决杜绝盈余造假的同时,应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正确加以引导,使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正面作用。在我国目前审计、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素质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牺牲一定的相关性,增强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会更加符合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应该对关联交易、资产重组、报表的信息披露程度等易产生不当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管理。尽管盈余管理运用不当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只能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规范和引导,是可以防止盈余造假的。

[参考文献]

[1]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财会月刊,2001,(14)

[2]朱文盈余管理利弊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张新华试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J]山西财税,2004,(8)

[4]章美珍‘盈余操纵’与‘盈余管理’对修订法规的启示[J]中国审计,2004,(15)

[5]张贞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辨析[J]管理纵横,2004,(2)

[6]罗小艳,梁路英如何加强对不当盈余管理的治理[J]价值工程,2004,(6)

[7]胡俊南,徐晓阳盈余管理的两面性[J]经济师,2003,(7)

[8]熊莉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及其规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

[9]杨金盈余管理的现实性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2)

盈利能力定义篇3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费用应计利润审计变更

宁亚平(2004)归纳了四种有关盈余管理的定义:第一种定义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第二种定义从报表上盈余信息的质量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使有关盈余的报告反映管理层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实业绩的表现,所有盈余管理活动都是欺诈行为;第三种定义方式是从管理层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制作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在有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第四种定义是从报表的制定是否遵守会计准则出发。这一定义解决了以往盈余管理定义的模糊性、片面性,这种定义上的澄清将对以后的盈余管理研究和会计信息的监管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国外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perry等的研究表明,管理当局下市收购前,有强烈的动机以最低的价格从市场回购股票,试图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金额。管理当局也有高估盈余的行为,如在股票初始发行、配股增发和股票融资收购之前,公司会报告正的非预期应计利润{沈玉清、曾勇,2005)。国内也有大量文献涉及到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如陆建桥(1999)对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22家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在亏损及前后年份普遍存在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蒋义宏和魏刚发现上市公司存在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即“10%现象”。另外,也有学者对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简称mBo)中高层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何问陶、倪金宏(2005)通过对截止至2003年底公认实施了mBo而又可获取资料的15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未发现有证据支持管理高层在mBo前一年采取减少报告盈余的行为。

本文认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无外乎是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或回购股票、或达到配股资格、或避免账面发生亏损而影响到自身的利益。监管者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不应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如配股线的制定,不能以单个财务指标作为标准,而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用一系列或者一些综合的指标来衡量,纯粹的利润导向将导致企业管理当局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短期化和对盈余的人为操纵。

二、盈余管理手段研究

具体可以利用那些应计项目、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普遍认为银行和保险业的贷款损失准备和风险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是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应计项目,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管理包括实际盈余管理和会计盈余管理,两者均无损公司价值,前者通过无损害公司价值的实际经营活动和交易来操纵盈余,如增加能盈利的新生产线;后者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允许范围内灵活运用会计选择已达到影响盈余的目的或效果的行为和现象。按照这一观点,一切有利于当期盈余增加的不违规的行为均属于盈余管理,包括企业各种促销、或者提高生产能力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盈余管理的范围,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也有学者认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手段(韩道琴、卢相君、沈向国,2006)。这种观点认为,目前“八项减值准备”是进行盈余管理的惯用手段,但财政部2006年制定的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将不止八项,而且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准予转回,这是否能杜绝或者对管理者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起到遏制作用,还有待观察新会计准则在2007年实施后的实际效果。新准则中包含了更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内容,与会计制度相比,其可操作性更弱。管理人员会不会利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各种各样利益目的,这也将是新准则实施后会计盈余管理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的研究

(一)审计因素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国外主要通过审计独立性,以及审计质量影响因素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非审计服务、审计任期和审计收费等影响审计独立性因素的实证分析。在非审计服务方面,palmrose(1986)的研究认为,审计师对同一客户的非审计服务会损害审计独立,容允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aurundnda(1999)则认为,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能增加审计公司的信誉资本,为了避免由于客户盈余管理行为所导致的信誉损失,审计公司将提高独立性使盈余管理现象减少。

在审计任期方面,国外对审计任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无统一结论。国内刘俊(2005)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能增强审计独立性,但无统计证据支持。蔡春等(2005)通过对2002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非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非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的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徐浩萍(2004)发现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会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这种鉴别的能力与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关。相对于操控经营性应计利润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对操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为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中表现了较高的审计质量。另外,审计质量还与盈余管理的方向有关,虽然注册会计师对以增加利润为目的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敏感,但是与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相比,并没有体现出更高的审计质量。在审计收费方面,Franlkel(2002)探讨了非审计服务收费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市场对审计收费披露的反映研究发现非审计收费与预期盈余、操纵性应计有正向的联系,在非审计费用公布日,股票价值与非审计费用负相关。国内上市公司自2001年开始需要在年报中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在此之后出现了审计收费相关问题的研究。伍丽娜(2003)选取了2001年的282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处于“保牌”区间,是年度财务审计费用的显著影响因素。宋衍蘅、殷德全(2005)认为发生审计变更后,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倾向于用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并为此要求了较高的回报;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会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收费。

(二)公司的治理环境公司治理环境包括外部的法律、制度环境,也包括公司内部治理,国外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研究又有微

观层面的研究。Laporta(1998)指出,由于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在国家间有显著不同,因此各国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所差异;Ball等(2000)的研究认为,普通法国家的会计收益表现出更强的及时,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盈余管理行为较少,而成文法国家相对而言,公司减少会计收益波动的动机更盛行,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微观方面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审计委员会特征方面分析。Demsetz(1985)等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风险正相关;wartirld等(1995)认为,管理人员参股比例增加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减少经理人员操纵盈利的可能性。Beasley(1996)发现。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比发生舞弊的公司有更大比例的外部董事。国内,陈汉文(1999)是国内最早研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黄谦(2006)以2002~2003年中沪市a股为研究样本,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关系成正相关,由于我国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关系,经理人持股比例不是造成盈余管理的动机。孟焰、张秀梅(2006)对2001~2002年147家国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股权集中度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较为复杂,资产规模越大,关联方利益转移的程度越高。

综上所述,国内对审计、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相结合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好坏的标签,在资本市场的广大投资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投资决策,但目前注册会计师能否公正地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或者多大程度上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以及影响注册会计师揭示盈余管理都有哪些因素,都将是研究的重点,如能解决好以上问题,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产生重大作用。同时我国的公司治理与国外相比,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其治理方面的问题各不相同。常见的有“内部人控制”、董事会运作不规范、监事会虚设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找出公司治理中影响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这不仅对防范盈余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国家监管部门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研究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关键是如何计量盈余管理,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文献大体上采用了总体应计模型、特定应计模型和频率分布方法。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根据应计利润的易操纵程度,可以将总应计利润区分为操纵性应计和非操纵性应计,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由于操纵性应计和非操纵性应计都是不可观测的,应计利润分离法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操纵性应计利润从总应计利润中分离出来。在国外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常用的应计利润分离模型有标准Jones模型、修正Jones模型、Jones现金流量模型和ap模型(theaccountingprocessmodel)。国内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多数采用的是标准Jones模型和修正Jones模型。如陈汉文(2003),蔡春(2005)直接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有些学者在修正的Jone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如陆建桥(1999)在修正的Jones模型基础上,在自变量中增加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变量;陈武朝(2004)则在自变量中增加了无形资产,徐浩萍(2004)沿用了修正Jones模型的思想,认为现金销售收入的变动、长期资产水平及其增量是影响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经营性应计利润的重要因素,为控制行业因素,将这些变量的行业平均值也一并作为自变量。虽然Jones模型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Jones模型在国内是否适用、效果怎样、如何改进等问题还悬而未决,其他几种应计利润法的分离模型又是否适用于国内证券市场以及哪种模型更优,目前尚没有研究。国内已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沈玉清、曾勇(2005)认为,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夏立军也认为应该对各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在国内的适应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国外已有学者作了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适应性研究:Deehow,Sloan和Sweeney(1995)的研究表明,标准Jones模型、修正Jones模型和行业模型这三个时间序列模型,在区分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差异明显,但鉴别盈余管理的效率不高,而修正的Jones模型出现在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小;Guay,K.thari和watts(1996)改进了评估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方法,对标准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行业模型以及截面Jones模型进行了评估。作者根据股票价格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之间的关系假设做出预测,然后对这些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了检验。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研究结果表明,这四个模型区分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K.V.peasnelLp.F.pope和S,Young(2000)用截面回归的方法对标准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边际模型的适应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这三个模型都能很好地区分操纵性应计利润,而当现金流量处于极端时,边际模型的识别能力优于其它两个模型,当通过对利润进行人为调节来检测这三个模型的识别能力时,发现三个模型都能很好地区分;而标准Jones模型和修正Jones模型对收入和坏账调节利润的识别能力更强,相应地边际模型对非坏账费用的利润调节的识别能力更强。西班牙学者JoseJ.alcarria,Jaime和BelenGiuDealbomozVogwer(2004)用西班牙市场的数据用截面回归的方法对盈余管理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的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和theKangandSivaramakfishnan模型、边际模型和Jones现金流量模型以及ap模型在随机抽取的公司中都能很好地识别操控性应计利润,当通过对利润进行人为调节来检验这些模型的识别能力时,发现Jones现金流量模型和ap模型在三种利润调节的检验中识别能力最强。

盈利能力定义篇4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衡量公司经营状况、评价公司价值、利润分配、纳税等方面盈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比较重视企业的盈余。而由于委托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会计权责发生制下会计职业判断,以及会计准则弹性的客观存在,都使管理者产生调节盈余的动机。

管理者调节盈余目标的不同,会导致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及调节方式方法等一系列不同。通常人们会把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及盈余做假等概念混为一谈。其根本原因是对盈余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t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自由时使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这些定义的涵盖面太广,才造成对盈余管理概念的一些误解或模糊。

上述定义中的共同点是把盈余管理的目标界定为使管理者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但是这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会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各个部门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总价值最大。显然这两个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也必然导致管理采取不同的“努力方式”。管理者如果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必将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此,对盈余的调节就会致力于将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保持企业经营稳定、减少经营风险。但是如果管理者将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如升职、加薪等作为其经营目标,就必然会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从而很有可能采取不利于投资人、债权人的手段,比如不合法手段捏造企业业绩,即盈余做假。虽然管理者在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后者不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盈余管理应该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别

正确理解盈余管理的定义首先就要将其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

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

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

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要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递延资产的摊销,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等。盈余造假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比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

从结果上看,盈余管理如果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会有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的地方。比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盈余造假不是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是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进行财务管理应予理性对待。

三、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无论是从盈余管理概念的涵盖面上分析,还是从与盈余造假区别方面的分析,都是为了更加明确什么是盈余管理,从而在我们看到企业对盈余的一些处理时能够辨别出它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范围。明确定义还是为使企业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对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界限进行判断,从而有效提高其管理和规范影响账面盈余的会计选择和实际经营活动的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没有明确的盈余管理的定义会使违法的盈余造假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当的盈余管理也可能被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误解。

由于企业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双方关于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盈余是管理者掌握的内部信息,所以委托人很难了解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即使能够了解,也要花费很大的成本。美国会计学者詹姆士认为,会计收益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权益资本市场;影响债务契约价值的债务性资本市场;影响员工业绩评价的劳务市场;影响企业间交易的材料产品市场;影响政府税收、管制、补贴的政治市场。所以,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基于其对以上五个市场的作用而使然。

四、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这种调节盈余的行为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允许适度盈余管理的做法,也是对有关利益主体的尊重。如何把握这个“度”,要看措施运用得当与否。如果盈余管理的措施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订约成本。从有效契约论的角度说,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签订契约时要花费订约成本,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有效契约论认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如通过盈余管理使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处于债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就可以避免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谈判成本。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条件。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相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公司的管理人员总是有更多的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认知,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来不易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

适度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盈余管理在必要时采用利润平滑手段向与企业有关的其他人士传递稳定的信息,增强外界对企业的认知,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以及销售方面少受干扰。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设法降低报告盈利,以避免受到公众或政府的过多关注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被施加额外管制。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又符合税法所蕴含的政策导向。

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国外的实际情况看,采取较严谨财务制度的美国公司一般采用能使利润增长的“夸张性原则”进行盈余管理,使公司利润保持稳定,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采取较宽松财务制度的日本,会计准则允许公司建立各种备抵账户和准备金账户,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但由于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制度做后盾,公司的盈余管理也并不妨碍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五、我国盈余管理的特殊性

在我国,现代会计还十分年轻(1993年颁布新会计准则),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主要方式是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利用虚拟资产和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和其他应收付账款调节利润。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因此,加快会计准则的完善,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严重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盈余管理予以处罚,已成为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与完善优化资本配置功能的当务之急。

六、正确把握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分就在一个“度”上。如果盈余管理运用不当,或者没有把握“度”,不仅不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还会使企业的经营困境进一步恶化,对管理者本人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在一定的时间内,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数量,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与分布。所以,管理者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如果不追求长期目标,只顾短期利益,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提高经营业绩,最终将导致企业收益下滑,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在坚决杜绝盈余造假的同时,应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正确加以引导,使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正面作用。在我国目前审计、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素质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牺牲一定的相关性,增强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会更加符合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应该对关联交易、资产重组、报表的信息披露程度等易产生不当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管理。尽管盈余管理运用不当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只能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规范和引导,是可以防止盈余造假的。

[参考文献]

[1]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财会月刊,2001,(14)

[2]朱文盈余管理利弊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张新华试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J]山西财税,2004,(8)

[4]章美珍‘盈余操纵’与‘盈余管理’对修订法规的启示[J]中国审计,2004,(15)

[5]张贞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辨析[J]管理纵横,2004,(2)

[6]罗小艳,梁路英如何加强对不当盈余管理的治理[J]价值工程,2004,(6)

[7]胡俊南,徐晓阳盈余管理的两面性[J]经济师,2003,(7)

盈利能力定义篇5

[关键词]企业;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

一、非盈利组织概述

(一)非盈利组织的内涵

按字面的分析来说,非盈利组织指的就是没有任何盈利收入的组织,也就是说,这样的组织和一般的营利组织,有着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这个组织没有任何盈利的空间。这种组织的设立之初,就蕴含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标准,在我国非盈利组织主要包括一些基金会、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等。这样的组织一般也会有一部分收入,但它们的收入主要不是盈利性的收入,而是把这些收入运用到其他方面。

(二)非盈利组织的特征

概括来说,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非盈利性。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尽管非营利组织会有一部分金钱收入,但这并不是它的盈利收入,而是它作为一种组织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第二、公益性,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所谓公益性就是非营利组织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上大众的或者普遍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第三,一般非营利组织也有自己的组织章程。非营利组织也要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种组织,而是建立在比较严密的制度措施之下的,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非营利组织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和基础,可以说,制度是非盈利组织的基础。

(三)现阶段我国非盈利组织的特殊性

在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数目不菲的非盈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改革中,非营利组织也面临着以下特殊性:第一、缺乏发展的后劲。也就是说,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发展的动力,这既与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有关,也与我国现阶段的政策措施有关,很多情况下,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鼓励措施不到位,也造成了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第二、部分非盈利组织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部分非营利组织没能把本组织的各方面的收入做好规制,导致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都是由于其不能把其内部的整个会计管理过程以透明的形式传达出来,造成了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极大误解,客观上也阻碍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二、非盈利组织会计概述

(一)非盈利组织会计目标

对非盈利组织会计目标的要求远远高于盈利组织会计目标的要求。这是由于非盈利组织的特性所决定的,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就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在会计目标上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公开透明性。这是指的非营利组织对外的一个会计目标,因为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它的主要的运转资金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其组织外部,非营利组织要想取得组织外部的认可与信任就必须要保证自己运转资金的透明度,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不能仅仅做到内部的公开透明,因为这样的公开透明,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讲,意义并不大。第二、资金运营的科学性。与营利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投入不同的领域,而这些领域不会给该非营利组织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所以,非营利组织在做出会计报表或者决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资金运用到相应的主体当中去,确保非营利组织资金运转的科学性,这是非营利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其资金运转的主要目标。第三、公益性。上已述及,公益性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非盈利组织主要依赖于其公益性而对社会施加影响,并对社会做出贡献,公益向也是对非盈利组织会计目标的要求。

(二)非盈利组织会计主体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体指的是非营利组织在实施会计行为时主要的会计对象。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盈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说非盈利组织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通俗的说法,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必须把其资金来源问题搞清楚,不仅非营利组织内部要搞清楚,非营利组织对外也要搞清楚,这是非营利组织的当然要求,如果非盈利组织在这个问题上搞不清楚,则很容易产生信任危机问题,很多非盈利组织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就是这种情况的说明。第二、非盈利组织资金是如何运转的。也就是说,通俗的说法就是钱是怎么用的,这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说,钱是怎么花的。如果非盈利组织运用自身的资金进行营利行为就是严重的违反其基本章程和规则的行为,所以说,非盈利组织一定要在这个会计主体上做到账目清楚。第三、内部费用情况。这个指的就是非盈利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或者内部办公情况的账目运作,这也是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主体之一。

三、企业会计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对比

(一)二者会计概念的区别

从根本的区别来说,企业会计指的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的盈利性特点,企业会计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所制作的会计报表,财务运算,财务决算等情况。也就是说,企业会计所追求的始终是一种利益剩余情况,企业会计在计算或者运用企业会计的过程中,总是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非盈利组织会计恰恰与此相反,非营利组织会计没有利益需求,也不需要把盈利放在会计目标上,它以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为主要的会计主体。

(二)二者会计智能的对比

一般说来,企业会计的智能要比非盈利组织的智能更加明显,这主要是源于企业会计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结算、预算等财务情况来进行,而这些工作的复杂度在深层次上影响了企业会计的复杂度,这种复杂度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企业会计智能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智能化要较企业会计的智能要低,主要是源于非盈利组织的一般会计工作与会计流程并不复杂的特点。企业会计是随着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不断加以深化的,企业会计的发展的智能情况也是在随着这一智能化的进程而不断加以前进,所以,企业会计的智能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而非营利组织额智能智能依据以组织的特性而进行相应的会计智能。

(三)二者会计准则的对比

企业会计的会计准则要比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准则要更加复杂,这是因为企业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没有盈利的存在也就不会存在着企业会计智能,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的会计准则是随着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而不断加以强化的,也就是市场竞争的越激烈,企业会计准则的复杂程度越高,这是由市场规律所决定的。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单一,这同样是因为非营利组织不必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因,也就是说,非盈利组织没有盈利需求,也就没有了相应的会计准则来束缚其发展,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专责往往比较简单、稳定。

(四)二者会计报表的对比

企业会计报表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有稳定性的结构,这就是说,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资金来往状况往往有比较透明的制度要求,没有透明的制度要求,企业也就没有透明的盈利体系。而企业会计报表的这种透明,是对企业内部而言的,企业的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预算的基本的或者主要的依据,所以,任何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就特别注意其会计报表的制作质量。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如企业的会计报表那么复杂,它的主要任务主要就是说明资金来源情况和资金运用情况。这是二者会计报表的主要区别。

四、构建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一)规范化路径探讨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始终处于不太规范的层面,这一方面是因为非营利组织本身并不需要特别地、专门地会计体系,因为非营利组织主要是基于其公益性而设立。从设立之初,非盈利组织就与会计的关系不是太密切,因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会计体系主要是针对盈利组织而设立的,也就是说,会计本身在产生之初就不是针对非营利组织的。非盈利组织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出现的。所以,这也就客观上造成了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的不规范。当前,非盈利组织需要规范其会计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规范资金来源问题。非盈利组织的资金贡献主体必须特定化、规范化。不能有丝毫的紊乱,因为一旦非盈利组织的资金来源紊乱,就会导致其信任危机。第二、做好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分工配合工作。非营利组织内部通常都是非盈利组织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内部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就是因为会计体系零散,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二)做好会计体系的内外的监督工作

这指的是,尽管非营利组织有其不盈利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毕竟有一定的资金来源及资金运转问题,只要存在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就容易滋生资金滥用或者不规范使用资金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非营利组织必须对其会计体系做好监督工作,主要包括内与外两个方面:第一、内部方面。在非盈利组织内部要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或者监督机构必须绝对地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也就是说,在非盈利组织内部的监督机构一定要保持独立性,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绝对的监督性。如果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构失去了其独立性,那么其监督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设立这样监督机构的意义也就不大,甚至会危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第二、强化外部监督机构。这就是说,在非营利组织外部,要设立相应的外部监督机构,这样的外部监督机构一定要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有一定的约束力,如果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机构没有一定的对非营利组织的控制力,那么这样的外部监督机构的设立也是徒有其表的。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构必须涵盖内、外两个方面,这样的监督机构才是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也是对其会计体系规范化的一种帮助与促进。

五、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化策略

(一)规范财务报告体系

财务报告是任何非盈利组织都必须加以重视的工作。一方面财务报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非营利组织工作的一种总结,另一方面,财务报告也是非营利组织下一步财政预算的基础。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必须如实地反映非盈利组织的运转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符合非营利组织特点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最大的价值就是反映财务状况的真实性。真实性的实现既需要专业的财务知识,又需要对非营利性组织有着独特的全面认识,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科学的监督机构,才能在最大意义上实现,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规范化。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体系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的发展特征,任何国家或者地区的非盈利性组织都把规范其财务报告体系放在其发展的重要位置。这是非盈利组织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健康、良性发展使然。

(二)强化非盈利组织对资产的核算

资产核算,指的是在非盈利组织的运营中,对非营利组织所产生的动产或者不动产进行核算的一种方式。非营利组织应当定期对其本组织内部的资产进行一定的核算工作,只有把组织内部的资产搞清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本组织内部的资产搞清楚,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把组织内部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制作得更科学化,这是非营利组织资产核算的必然要求和当然含义。非盈利组织的资产核算必须在一定的监督体制下进行,这是非营利组织资产核算规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化的必然发展过程。

(三)分步实现权责发生制

有权就有责,这也是非营利组织会计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如果拥有权力的人没有相应的责任,那么拥有权力的人就会滥用权力,如果没有权力的人却有相当重的责任,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在非盈利组织内部也要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度,这种责任制度是以相应的量化标准来实现的,我们认为,在非营利组织内部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度是非营利组织规范化运营的重要方面,也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规范化的重要方面,意义重大。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非营利组织的权责发生制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结合各个非营利组织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这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因为每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设立目标或者设立过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注意到权责发生制的实现的步骤性。

结语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我国对于非盈利组织的研究实际上还有待深入。对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加基础薄弱。但我们必须结合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和特性,来探讨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就是说,我们必须把非盈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放在首位,把会计理论充分在“非营利性”的指引下运用在非营利组织的运营之中。

[参考文献]

[1]陈羿擎.新型非盈利组织发展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基于公益创业视角下的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6(8):48-52

盈利能力定义篇6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引言

审计收费(auditFee)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是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并日益成为事务所之间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比较多,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上市公司规模、经济业务复杂程度、事务所规模、上市公司所在地、审计任期、审计风险等。在资本市场与会计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现象,关于盈余管理,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一种欺诈性(fraud)行为(Goelandthakor,2003),是一种不道德(immoral)行为(Brown,1999);但也有人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灵活运用法规准则所赋予的会计选择权利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是不会在会计法禁止行为之列(宁亚平,2005)。那么,国内外学者究竟对盈余管理持怎样的态度,其与审计收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辨析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仍处于进一步探索中,但总体上来说,国外比较通用和流行的定义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RScott(1992)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把盈余管理定义为,“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通过弹性地运用会计准则来操纵会计数据,本身并没有公然违反会计准则,其中隐含之意,盈余管理是正当的。该定义的基础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即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便自然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此观点的不足之处,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

(二)Healyandwahlen(1999)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该定义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三)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该观点是基于信息观的,因而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此定义把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实质上是对所披露信息的操纵。

国内学者围绕这三个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研究目的给出过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1999)指出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是生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都叫盈余管理或盈余操纵,他认为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同属一个概念。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两个内容,两者既为互斥关系,又是盈余操纵的全部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盈余管理利用合法手段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属于违法并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虽然存在差异,但其均体现出了: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手段是选择性行为,即主观选择的结果。而且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盈余管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只要诸如分红、上市、配股、融资等与会计信息有关,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就会存在。

二、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关系分析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市场活动,其收费标准必然受到审计市场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用于销售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自发调节决定,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如政府管制等的影响。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及制度背景,目前,中国的会计、审计市场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阶段,因此,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往往会受到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1998年后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中介机构,其承接业务时不得不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但是,过于降低审计收费,减少审计成本的投入,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一旦被资本市场和理性投资获取了相关信息,不仅妨碍事务所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因此,为了防止会计师事务所的过于压低价格招揽客户,降低审计质量,财政、物价部门对审计收费制定最低标准,实行价格管制制度。而且,为了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就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有关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独立审计的收费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

在资本市场中,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尤其是其中的会计盈余信息及其质量正受到投资者的空前关注,因为会计盈余是企业制定各种契约的重要参数。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当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盈余业绩挂钩时,还可能影响公司管理人员的报酬。基于此,公司管理层会不会与审计师合谋人为地修改会计盈余,即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呢?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参与市场竞争,虽然其收费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但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决定了事务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必然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我们不禁要问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之间是否密切相关呢?下面分别站在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为此,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审计风险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于盈余管理概念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本文在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时,倾向认同上面谈到的有关盈余管理的第二种定义,即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与审计师进行合谋,报告虚假或者不真实信息,以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契约过程。这种契约过程,双方各有目的,比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以高额审计费用购买审计意见,获得财务信息,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为了获取配股资格、或为了保牌、或为了再融资,当然还可能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等,在我国特有的监管制度下,保牌、配股等契约使经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有着强烈的动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审计收费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收入等目的,通常难以抵制以低质量审计获取高额报酬的诱惑,于是违心认可,与之合谋。这种审计合谋是社会审计独立性丧失的表现,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必然受到较大干扰,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审计独立性。正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业务的收费应当能够真实地反映其所提供的专业服务的价值,过高或过低的收费都可能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的质量,这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降低往往正是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因此,反过来可以推测,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很可能给予会计师事务所更高的审计收费。

(二)基于审计风险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盈余管理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容易被人为地操纵,在财务报表中盈余管理比其他要素更具有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对该项目较难审计。通常在国外,盈余管理被视为高固有风险。固有风险包括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在中国,盈余管理也被视为固有风险;而且,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过高地评估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在某一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要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某个合理的水平就必须增加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时间,以降低检查风险,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耗费更多的资源,搜集更多的审计证据,来识别公司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增加,从而就要求其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来补偿所花费的审计成本。

另外,国内外学者已通过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审计收费之间具有相关性。Defond和Subramanyam(1998)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度量因素之一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discretionaryitems),结果发现,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越高,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越大,为此会相应增加审计收费。王振林(2002)、李爽和吴溪(2004)从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角度计量盈余管理,发现客户盈余管理迹象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孟焰(200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亏损年度有多报非经常性亏损以“透支亏损”现象,注册会计师面临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意图,必然会在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上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张祥建.大股东控制下的配股融资与盈余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盈利能力定义篇7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managementinListed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accountantoffice,Lishui,Zhejiang324000,China)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meanstocontroloradjusttheinformationofthefinancialincomeinthereportinordertomaximizetheinterest.theaimsaretoobtaintheprivatebenefit,collectcapitals,escapetaxes,obtainpoliticalcapitalsandevadetheobligationsofcontracts.earningsmanagementhasvarioustype,anditcanbekeptawaythroughperfectingtheaccountingregulations,enhancingtheauditingandcontrolandsoon.

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meaningaim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

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

1.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patriciam.DechowandDonglasJ.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oners,andRegulators[J].accountingHorizons,2000,14,(2)

[2]paulm.HealyandJamesm.wahlen:《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北京:《会计研究》,2000,(11)

[3]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武汉:《财会月刊》,2001(14),25-26

盈利能力定义篇8

盈余管理是国外学和学广泛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

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

第三,盈余管理的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动机对盈余管理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特定的动机,管理当局就会本着公允地反映经营业绩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

1、资本市场动机。由于会计信息被广泛地来进行股票估价,盈余信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因而促使管理当局操纵盈利以试图影响短期股价业绩。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显示出一个稳定增长的每股盈利额,以此刺激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气氛。另外,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资格,避免St、pt等,企业也会有较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2、契约的推动。在构成企业的契约关系中,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签订的契约称为债务契约。在订立债务契约时,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防止企业经理层采取损害其利益的行为,如增加举债的规模,将借款用于风险较高的项目,发放大量现金股利,往往会在契约中订立一些保护性的限制条款,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进行限定。企业为了获得债券人的贷款,在其财务报告数字违反或将要违反契约规定的限制性条款,便会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违约风险。

3、成本动机或称管制动机。其依据在于政治成本假设。所谓政治成本假设,也叫规模假设,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这是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成本高于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承担的政治成本要素之一,企业规模愈大,所得税税率往往愈高,即使税率不变,高盈利企业的税基高也要交更多的税。因此,为避免高额所得税,管理人员有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本期盈利的动机。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以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的帮助或保护。如Jones发现美国国内企业为了减少国外同行的竞争,取得进口救济,往往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进口救济调查时通过盈余管理低报利润,以显示受到了进口的伤害。在我国,一些盈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了少交税,更是不择手段的低报利润。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

盈余管理主要是一项会计行为,但其手段并不只局限于,会计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利用应计项目的管理。现行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产生了很多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调增利润;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应计项目的确认将具有更大的弹性,从而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利用关联交易。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的价格进行交易,以达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唇齿相依、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

3、利用资产重组,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为了“美化”当期的业绩,可能进行一些有盈余的一次性业务。一次性冲销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把损失和费用在本期予以确认,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如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或停止其上市资格,上市公司可在会计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某年作巨额冲销,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

4、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管理。一般地说,由于企业及其所面临的环境各不相同,对有些业务的处理,会计准则给了企业管理者一定的变通机会(如对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再加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给企业政策的“再选择”设定太高的“门槛”,能让企业获取额外的收益。这种高收益、低成本的机制驱使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点及审计策略

根据实证表明我国四类上市公司基本存在管理舞弊: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ipo(首次发行股票)及没有三分开的上市公司;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同时,通过对上述盈余管理方法的,注册会计师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需找准审计风险点,如关联方交易,非常交易,非货币性交易,资产或债务重组,会计方法及会计估计变更,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等都是重点审计领域。

盈余管理并不都是违规的或有害的,但是大规模的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注册会计师高质量的审计必须有能力辨析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并根据其程度提请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关注。美国证券市场的安然、世通财务丑闻及我国的“银光厦”、“郑百文”事件,都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操纵的漠视和无效监督,甚至与管理层勾结舞弊有很大关系,这些事件从实践的角度说明了盈余管理对外界判断审计质量的重要性。那么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审计上市公司的管理舞弊呢?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应深入了解客户及其经营情况,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的特点,以及通过与企业管理当局和内部职工的交流所获得的信息、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年度报告和以前年度报表反映的信息来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如果发现企业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存货异常增加,固定资产大量增加,关联方交易和非经常性交易所带来的利润占较大比重时,被审计单位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更大。

2、要加强审计力度,提高不同盈余管理手段下的审计质量。针对经营性应计利润和非经营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有两种:一是日常经营活动中操纵产品收入和成本;另一种是通过一次性的非经营活动来操纵净利润。徐浩萍在2004年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独立审计质量会受盈余管理手段的。对操纵非经营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较高,而对操纵经营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较低。为了提高操纵经营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以专业怀疑的态度对被审计单位深入了解,衡量其内部控制结构是否健全,评估管理层的诚信,以确认其提供的有关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从而获得大量强有力、鉴别性强的内部财务信息。同时要不断提高相关的技术知识、环境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使在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下都能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3、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会计估计及变更,注册会计师要根据相关证据判断其合理性。虽然有个别估计及变更产生的差异并不重要,但这些差异的累计效果很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综合起来很可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及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例如有些企业对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作出变更或对其他应收款及关联方的款项由不计提改为计提坏账准备,这些都是应值得重点审计的。

盈利能力定义篇9

【关键词】盈余管理;零和博弈;多赢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自学者们开始研究盈余管理至今,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尚不存在统一的界定。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认识不一。目前比较公认权威的定义,是加拿大著名会计学者willJam.K.Scott和美国的会计学家KatherineSchipper。william.K.Scott(1997)所定义的盈余管理是,如果有一系列会计政策可供经营者选择,经营者必然会选择使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给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KatherineSchipper(1989)将盈余管理界定为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等在内的企业管理层实施的、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或者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能力预期的压力,有意在对外披露财务报告时对财务报告的控制行为。还有的学者认为盈余管理只是将盈余操纵予以美化而已。

二、零和博弈的定义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零和游戏的内容如下:两方对弈,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则若a获胜次数为n,B的失败次数必然也为n。若a失败的次数为m,则B获胜的次数必然为m。这样,a的总分为(n-m),B的总分为(m-n),显然(n-m)+(m-n)=0,这就是零和游戏的数学表达式。

从博弈论的研究来看,解决零和游戏问题的出路在于参与博弈者从零和走向双赢或者多赢,但是其前提必须摆脱零和游戏的思维定势。

三、盈余管理中各方的零和博弈

(一)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零和博弈

1.理论基础

奖酬契约。根据契约理论,在缔结契约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作为其中的利益相关者,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采取变更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等手段达到操纵会计盈余的目的,这便是奖酬契约动机。

在理论中,管理层的报酬往往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情况。管理层便会通过自己所能控制的方式修改会计数据,使自身的报酬最大化。Healy(1985)①的研究证明,在设有奖酬激励计划的公司,为了使自己的奖酬最大化,管理层会调整盈余水平。与Healy相似,Holthausen,Larcker和Sloan(1995)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与没有设立奖金上限的公司相比,设定奖金上限的公司更倾向于在达到奖金上限的情况下采用递延收益的方法编制报告会计盈余;Balsam(1998)针对上市公司研究了盈余结构如何影响Ceo的现金薪酬,更加完整地考察公司盈余组成部分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他认为会计盈余中的操控性应计项目与高管的薪酬显著相关,即通过操控性应计可以有效的提高高管薪酬。

2.零和博弈分析

有研究表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还非常普遍,而且通过盈余管理这一方法来提高管理层薪酬水平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零和博弈的角度出发,管理者一方通过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来提高或平滑利润从而达到提升自身薪酬的目的。但从公司所有者的董事出发,盈余管理只能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的收益表现,并不能在长期给企业带来收益,并且使得短期内的公司收益与现金流量信息严重背离,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会计信息制定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投资者不再相信实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反而造成企业市场价值的下降,使董事们的利益受到损失。总体来看,管理者牺牲了董事的利益而换取了自身的利益,长期而言,双方的利益之和为零,零和博弈得以实现。

(二)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零和博弈

1.理论基础

(1)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成本动机或称管制动机。其理论依据在于Zimmerman(1983)提出的政治成本假设,也叫规模假设,他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的政治敏感性更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在此基础上,Zimmerman证实了这一假设最直接的财富转移方式是通过税收制度进行的,并提出所得税是企业所承担的政治成本要素之一。政治成本动机主要体现在反垄断监管和避税两个方面。在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将通过选用合适的会计程序或会计选择来减少财富转移,阻止公司表现出较高的获利能力,而对另一些希望寻求政府帮助和保护的公司,他们也有动力进行降低报告盈余的盈余管理,以获得政府的扶持和保护。

(2)操纵盈余动机

国内的学者孙铮,王跃堂(1999)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有明显的操纵盈余的动机,而且盈余管理现象与监管部门有很大关系。陆建桥(1999)找到了亏损上市公司为避免出现连续三年亏损以逃避有关管制而在亏损及其前后年度均采取了盈余管理行为的经验证据。

盈利能力定义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管理,williamKScott认为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的盈余管理是以合法、合规为前提,这种观点只局限于会计政策的选择,管理层会更多考虑私人利益,而不是以客观公正为会计政策选择的标准。

广义的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管理”,是1989年美国会计学家KatherineShipper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S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相比狭义的盈余管理而言,广义的盈余管理的操控空间更大,它包括合法的盈余管理和不合法的盈余操纵。这种广义的概念将盈余管理扩大到对外披露的任何一个环节,形式多样化。

在williamKScott和KatherineShipper的基础上,1999年,Healy又将盈余管理扩展到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并且其动机也不再局限于私人利益。Healy提出:盈余管理是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以及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Healy认为盈余管理更多的是同时注重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和经济收益的驱动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制度成因分析

理性地看,上市公司之所以进行盈余管理,无非出于以下几种动机:一是融资。二是二级市场炒作。三是避免违约。四是展现绩效。五是政治追求。然而,盈余操纵之所以能够产生,除了上市公司的主观动机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具备了以下一些客观的制度条件:

1.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及其可选择性。与其他法规相比,会计准则给会计实务留有大量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对应收账款可以选择直接冲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的方式的选择等。会计准则之所以具有可选择性,是由会计本身具有的社会性与技术性的双重属性决定的,因而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这同时也给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达到盈余操纵创造出一个空间。此外,我国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在指定会计准则的参与人中,理论研究者居多,会计实务界人士较少,从而造成会计准则的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性较差,这些缺陷,必然会进一步增大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空间”。

2.独立董事制度建设滞后。在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条件下,公司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美英等发达国家首先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且规定要董事会下设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设置审计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审计财务报告、抑制盈余操纵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职。在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但直至2001年8月证监会才颁布了,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但是关于独立董事的选聘问题、人数比例问题、时间精力问题、责任追究问题、激励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显然,这种制度安排很难激励独立董事的职业努力。如果我们期望独立董事努力工作并以法律责任来督促他们,就应该让他们获得与其承担的义务与责任相应的利益。

3.注册会计师制度危及审计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存在是为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因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是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外部制度安排。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财务造假案件并不是由注册会计师发现的,而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才被知晓。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缺少新闻记者的独立性。按规定,上市公司选聘注册会计师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但实际的操作上却与规定不一致,如果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则管理者才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4.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惩罚力度不大。关于监管机构指定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惩罚机制,其实质就是一种博弈的过程,当上市公司为进行盈余管理预期要付出的成本高于盈余管理的预期收益时,上市公司就会放弃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力度不大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促使了上市公司存有侥幸心理,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据概略统计,上市公司近12年对外提供的中报、年报、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招股说明书等信息资料不下2万份,然而被证监会惩罚的上市公司不足100家,则可以得出盈余操纵被发现的概率远低于千分之五。同时,目前证监会依赖行政手段(如警告、罚款、纠正违规行为等)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而不是直接责任人。所以,即使盈余管理被曝光,上市公司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有限的。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盈余管理的预期收益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

参考文献:

[1]郭雯.关于部分上市公司操纵企业利润问题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1,(3).

[2]崔大淼.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包装的动机与主要手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