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统计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5:51

农业统计总结篇1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工作小组

我局接自查知后,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邓见胜为组长,经管站、市场信息科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农经统计自查工作小组,并对检查对象和内容、工作步骤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布置和明确。

二、明确检点、落实检查措施

工作组在对我市近几年农经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2011年以来各乡镇农经统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准确,统计数据与财务报表和农村基本经济情况等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虚报、瞒报、漏报统计数据的行为;是否存在未经批准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行为;是否存在泄漏统计资料的行为。同时查找农经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及时整改,杜绝在统计中弄虚作假的现象,提高和保证我市农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通过检查,效果明显,所有调查单位都是按照《统计法》规定对农村统计数据进行统计上报,不存在违法乱纪行为,绝大多数统计数据符合当地实际,基本客观地反映了各乡镇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法律意识增强,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自查,全市农经统计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农经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视,统计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化,统计环境越来越改善。

总结近两年来的农经统计工作,虽然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农经统计的各项任务,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统计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数据质量还有上升空间。

农业统计总结篇2

关键词:经济建设;农业统计;方法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统计逐渐成为农村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优化统计信息服务,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农业总产值的统计方法制度,提高对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研究力度。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统计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不断的创新统计调查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的适应农村生产新形势的需要。

一、当前农业统计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农业统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统计调查体制落后、统计方法简单并缺乏事后的检验、评估和论证功能等,从而导致在农业统计过程中,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地方,常规的统计调查方法会因为人力、物力的束缚,而成为走形式的一种流程,也会影响统计的结果。因此,为了准确的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另外,由于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体制还存在许多弊端,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致使我们需要加强农村经济视角下对农业统计方法作用的研究,从数据上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更符合农业生产状况的方法,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农业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农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统计体制落后,缺乏快速应变的长效机制

就目前来说,我国现有的统计调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统计部门和各业务的主管部门同时开始运行。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并没有相互合作、配合,从而导致统计的指标体系重复交叉,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另外,由于我国缺乏快速应变的长效机制,致使在农业统计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的解决,影响了数据记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农业统计数据不准确

在农业统计工作中,准确性、真实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农业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在统计农业总产值的过程中存在数据记录不准确的情况。就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现有的统计核算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农业统计长期记录不准确、不完整,使其失去了最基本的统计数据。另外,在统计农业总产值的数据的过程中,统计主要以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统计数据带来了误差。

(三)农业统计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

就目前来说,农业统计主要是通过街、镇农业办收集信息,然后汇总到镇统计办,进而统一上报给县(区)统计局。从理论方面来说,该统计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的优势,有利于统计工作的顺利、高效的完成。但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各部门的工作要求、工作侧重点都不相同,从而导致在进行农业统计的过程中,收集数据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统计信息的全面性。因此,农业管理部门与统计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资源共享的及时性和具体性。另外,农业部门缺乏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基础统计报表和基层统计网络。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的职责,导致农业统计数据记录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的具体信息。最后,由于农业管理部门与统计部门在选择上会受到粮食品种、地块等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因此在最后的统计数据方面,需要结合二者记录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四)无法根据统计信息得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农作物的统计数据会受到品种、规模、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但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制度在记录数据方面无法充分体现这些差异,同时也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各城镇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农业统计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另外,由于现有的统计报表反映不出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从而就导致统计失去了其基础作用――信息统计的功能。

三、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

(一)遵循相关原则,健全相关的统计机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第一,农业统计方法需要结合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三种调查方法。通过这三种抽查方式的使用,保证农业统计中的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也保证该数据可以充分体现出农业生产的具体特点,进一步体现出特色农产品的具体产量与产值,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农业的具体生产状况和发展现状。

第二,统计过程中要注意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农业统计的工作重点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因此,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相关的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统计部门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统计方法制度,在制定相关指标和设计调查方案的过程中要具有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同时,要保证测算方法的规范性,从而确保农业统计数据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反映出农业的相关信息。最后,相关部门在制定统计方法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的情形,合理调整现有的指标体系,梳理统计网络,从而提高农业统计数据的实用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三,促进统计过程中普遍性和唯一性相结合。首先。通过普遍性进行农业统计,可以更进一步满足国家对农业统计调查过程的要求,更方便体现农业的具体情况。另外,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也可以保证指标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农业统计数据与农业实际产生的数据相匹配。其次,在农业统计过程中,突出数据的唯一性,更方便展现地方特色,反映自身特点。最后,通过在农业统计过程中合理运用普遍性和唯一性的原则,有利于全面的、科学的反映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遵循以上三方面的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配合、合作的默契性,减少统计指标体系重复交叉的几率,促进统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在统计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原则,保证了长效机制的有效实施,增加了其快速应变能力。

(二)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健全统计网络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统计数据而言,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共同对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进行探索,不断的健全统计网络。

第一,提前调查农业总产值要素指标。首先,我们在统计农业的具体产值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确定农业的实际重要面积和实际耕地面积。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外来承包数和承包面积的具体情况,进而完成统计调查工作。另外,相关统计部门需要加强对粮食面积、蔬菜面积及其他经济作物面积的调查、统计,健全统计网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最后,相关统计部门还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调查表格,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第二,重点调查种植大户。首先,农业统计部门为了进一步获得农业总产值测算的要素指标,需要全面的了解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其次,全面、科学的调查、统计种植的具体情况,如收益、成本等,合理掌握种植户的主要成本和收益的组成情况,从而方便农业统计中的全面测算。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健全的统计网络,弥补现在的不足。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统计的现状,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设计,统计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农村经济建设,能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庭松.基层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16).

[2]杨灵侠.网络在基层农业统计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3(05).

[3]崔军利.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农业统计管理护航农业农村工作[J].河南科技,2013(18).

农业统计总结篇3

1.1基本原理与测算公式一般测算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正常年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生产投入的增加,一是来自科技进步带来的投入产出比的提高。因科技进步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叫科技进步率。因此,农业科技进步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扣除新增投入量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余额。农业科技进步率比上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1]。关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生产函数法,最常用的为C-D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是一种总量生产函数,基本形式为:Y=a0KαLβ,式中Y为产出,a0为技术水平,K为资本,L为劳动力,α为资本弹性系数,β为劳动力弹性系数。C-D生产函数根据系统工程原理中黑箱研究方法和以弹性函数的形式建立数学模型,撇开系统内部构成与机制,主要考虑外部输出对系统的机作原理,利用样本数据-研究系统的功能和特征。但在应用C-D生产函数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时,因a0表示科技水平,而a0是不变量,故测算时实质上是利用可量化资本K和劳动力L的样本数据算出其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后,剩余量作为科技进步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结果模糊,不够准确,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正[2]。第二种为增长速度方程方法,朱希刚等采用增长速度方程作为科技进步率的测算模型,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统计的实际,按总投入等于总产出的前提,因变量用农业总产值,自变量分为时间、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4类,构造测算公式,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3],该方法已被农业部正式采纳,作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计算的统一方法,在全国广泛应用。依据该法,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δ=a-(αb+βc+λd),s=δ/a。其中,δ为农业科技进步率。a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b为物质费用增长率。c为劳动力增长率,d为耕地增长率。α为物质费用产出弹性系数,β为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λ为耕地产出弹性系数,s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笔者在计算全国和广西十五时期(2000~200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时,采用第二种方法。在该方法中,计算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时,物质费用、劳动力、耕地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取0.55、0.20、0.25。为了广西和全国的计算结果更具可比性,该文在计算广西和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均采用上述弹性系数。

1.2数据选取与处理该文数据直接选取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2005广西和全国各项数据。数据选取与处理方法如下。①农业总产值。具体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直接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1998~2005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上年为100)。由当年价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合指数,统一换算为1999年价格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②农业物质费用。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列出的当年价的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算出前者占后者的比重,再分别乘以当年已换算为1999年价格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得各年按1999年价格计算的农业物质费用。③农业劳动力。直接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1998~2005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数据(年底数)。④耕地面积。关于此项指标,一是考虑到国家统计局只公布了截止1996年10月31日时耕地面积数,以及初步测算的2001年耕地总资源数和2007年底数,数据缺损;二是考虑到农村土地“撂荒”的现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更能准确的反映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4]。故笔者采用当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替当年耕地面积。直接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1998~2005年数据。

1.3数据说明因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为排除个别年份内产出的大幅波动,笔者计算各项数据的年均增长率时,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做如下调整:各项数据采用前后3年的平均值,即1999年的各指标值用1998、1999和2000年3年相应指标值的平均值表示,2004年的各指标值用2003、2004、2005年3年相应指标的平均值表示,处理后单独由表列出。

2具体测算

由上所述,设a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B为物质费用,单位均取为亿元,C为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人数,单位取为万人,D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单位取为千公顷。

2.1数据处理全国和广西各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结果。

2.2计算各指标的年均增长率由公式z=y2004y1999,x=5z算出,其中x为年均增长率,y2004、y1999分别为表3中1999、2004年全国和广西的各项数据。

2.3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各项数据的增长率和弹性系数代入前述公式,得全国和广西十五时期(2000~200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49.53%和34.34%。

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分析

(1)一方面,根据朱希刚的测算,“九五”时期(1996~2000),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16%[6],由于本文在数据选取与处理时,对比朱法略有调整,调整原由前已详述。一是该文在计算年均增长率时,各数据取前后3年平均值;二是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代替耕地面积。但若不做上述调整,经笔者计算,九五时期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结果与朱希刚算得的一致。另一方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李林杰、王红涛算得的我国十五时期(2001~200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7]。根据刘丹、吴进民等算得云南省十五时期(2001~200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5.41%[1],广西与云南同属西部欠发达地区,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结合以上两方面叙述,可以认为全国和广西十五时期(2000~200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49.53%和34.34%是真实、可信的。从总体上看,由广西与全国十五(2000~200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比,广西比全国落后15.19个百分点,广西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2)从广西与全国的具体指标对比来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十五时期广西比全国高出0.5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略快。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定期举办,促进了中国与东盟10国间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的技术转让与合作,以及东盟特色农产品的引进与种植;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资金的集中投入,支持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农产品加工、产地批发市场、储藏保鲜库、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上述两项都有力地加快了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物质费用增长率,十五时期广西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相对全国而言,广西物质投入的大量增长,并未带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较快增长。广西农业经济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物质消耗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率6.43%)来支撑。劳动力投入的增长速度,广西比全国增长率高0.64个百分点,相对全国而言,广西的人力投入大,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长率,国家十五时期为负增长(-0.30%),而广西为正增长(0.33%),再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相对全国而言,广西的土地投入较大,而产出偏低。

4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策建议结合以上结果分析,广西农业现状总体上仍为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格局,科技进步水平较低,针对这种格局,作以下建议。

4.1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资金投入水平测算表明,广西现行农业产值的增长相当程度上依靠物质消耗的高增长来支撑,要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提高资金投入水平,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继续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的素质,加快农业科学研究的进展,提高农业的科技研发水平,加快农业原有技术的改造与革新,加快新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机械的普及,促进农业硬技术的进步,提高农业的产出投入比。

农业统计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农业经济 ;数据统计 ;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全面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准确,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准确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准确,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准确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全面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准确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证统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准确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茹.我国乡镇(街道)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2).

[2]王萍.建立中国统计业务流程的构想[J].统计研究,2013(03).

[3]毛燕.四分位法和迭代法对数据分散的能力验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的比较[J].冶金分析,2016(05).

农业统计总结篇5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n02?34;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7)13?0152?03

abstract:inordertorealizetheautomatictemperaturecontrolofagriculturalgreenhouse,adesignschemeofinternetofthings(iot)basedautomatictemperaturecontrolsystemforagriculturalgreenhouseisputforward.thesystemdevelopmentofthecontrollerwasperformedinVisualDSpplatform.theembeddedaRmCortex?m0istakenasthemaincontrolsystemofthesystemtoacquirethetemperaturedataunderiotsystem.theinformationprocessingandrecognitionfortheacquiredagriculturalgreenhousetemperaturedatawerecarriedoutinthemaincontrolmodule.theexecutioncontrolunit,temperaturea/Dacquisitionunitandcentralcontrolunitofthegreenhouseautomatictemperaturecontrolsystemwereconstructed.thegreenhousetemperaturedataistransmittedtothemaincontrolSCmthrougheachsensorunderiot.thetemperatureisadjustedthroughtheexecutionunitofSCmtorealizetheautomatictemperatureadjustmentofagriculturalgreenhouse.thesystemtestresultsshowthattheautomatictemperaturecontrolsystemforagriculturalgreenhousehasstableautomaticcontrolperformance.

Keywords:internetofthings;agriculturalgreenhouse;automatictemperaturecontrol;systemdesign

0引言

农业大棚温度的精确控制要求较高,需要对农业大棚中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准确监测,保障大棚中各个区域的植物正常生长,采用传感器网络对农业大棚各个温度监测节点进行实时温度采集,建立物联网网络结构模型,采用无线射频设备和ZigBee组网技术进行农业大棚温度的自动实时控制。在农业大棚中布设多个物联网传感器节点,不断查询各节点温度,结合RFiD阅读器、电子标签等物联网信息识别和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研究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在提高大棚种植产量和生成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传统方法中,对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pCi总线控制方法,通过外部单片机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进行大棚温度的多传感器控制,但该控制方法不能实现农业大棚的全方位温度自动控制[2],对此,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构架

1.1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及功能模块

为了实现农业大棚温度的信息化管理和自动控制,进行农业大棚温度的网络控制和智能监测,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web构架方法进行农业大棚温度的传感器节点部署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分为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三层[3]。基于openCore核心的android平_建立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监测服务层,在app终端中进行大棚温度的远程监测与实时控制,将多个RFiD节点通过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体系结构连接起来,在RFiD平台中采用ipv6实时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自动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程序设计,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设计。根据设计原理,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的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结合大棚温度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温度的自动控制和信息识别,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建立物联网模型,采用嵌入式Linux控制技术进行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交换和通信控制[4]。综上分析,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大棚温度的传感信息采集和识别功能;物联网信息接入功能;Browser/Server结构模型下单片机控制和组件传输功能;多通道的温度信息记录和回放功能;根据超声波和红外等多种传感器进行大棚温度识别和监测功能。

1.2开发环境描述

在对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开发,系统建立在物联网和嵌入式Linux内核的开发平台上,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采用嵌入式aRmCortex?m0作为主控系统,在物联网体系下进行温度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结合DSp集成信号处理芯片进行温度信息和环境信息的智能处理,采用温度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的数据采集层,传感器节点设计为个,采用RFiD阅读器作为物联网体系结构的传输层,在应用层中创建Rtp管理器,在混合射频识别技术下制定Savi信息传输模型,进行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开发[5]。

在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下,进行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和硬件环境分析,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建立在Linux嵌入式平台中,系统的硬件器件选择aDi公司的a/D和D/a进行温度信息采样,DSp信号处理器设计的采样频率不低于8位,接收信号范围为12~24dB,在FLaSH中控制a/D转换器进行大棚温度的分区监测和控制,D/a芯片选用aDi的bootloader芯片进行中断控制,对采集的农业大棚温度信息进行数字FiR滤波,在开关控制模块输出多路回波信号,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Dam控制器由外部脉冲源驱动aD7767?1进行中间组件控制和信息跟踪监测,编写添加驱动程序,进行数据读取和信息存储,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开发和远程控制。

2系统开发实现

2.1硬件开发部分

在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模型架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功能模块化设计和软件开发,采用3G?ZigBee的多点传感器监测技术构建物联网分布式结构模型[6],进行大棚温度的分布式采样和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嵌入式aRmCortex?m0作为主控系统,以tmS320VC5409a作为数字信息处理芯片,对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温度数据的a/D采集单元、执行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器等硬件电路进行详细设计描述。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温度监测总线一共有1条程序总线,3条数据总线。为用户进行数据处理提供方便,采用ViX总线设计方法建立23根地址总线进行大棚温度的自动控制和多方位多通道监测,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化设计描述如下:

首先进行a/D采集单元设计,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a/D采集单元是进行温度控制数据采集单元,是实现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的基础,根据温度数据采集速度、信号处理速度的要求,在物联网体系结构下,选择40位的tmS320VC5409a温度采集传感器作为a/D采集的传感器节点,选择2个独立的40位累加器m行温度信息融合。在a/D芯片的片内设置32KB的寻址范围(地址范围0080H~7FFFH),tmS320VC5409a通过JtaG口对温度数据进行连续性采样,通过CpLD编程进行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s的逻辑控制[7],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终端进行温度过高和过低的声光报警,输出温度信息采集的正弦拟合波形,得到本文设计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a/D模块硬件结构组成,如图2所示。

然后进行执行控制单元设计。执行控制单元是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单元,采用CpU与Dam控制器进行温度自动控制过程中的自主调节,采用串行D/a转换器控制aD5545的执行器控制单元,在a/D电路中进行数模转换,是控制端信号。当输入输出接口的大于二极管D1,D2的导通电压时,通过电流调节执行控制单元与上、下位机进行通信,基于ZigBee和物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组网,结合大棚温度监测的位置信息、农作物的适应温度信息进行温度调节,得到温度自动控制的执行控制指令表见表1。

在温度自动控制的执行控制指令表中,VDD(6脚)表示自动控制系统的时钟信号输入端,一般取5V,调节控制器的电压,选择复位信号输出反馈端,(4脚)锁存温度自动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当时,传感温度反馈到执行单元,传感温度反馈不起作用,当=时,数据经Dma控制器加载到Rom中,CpU与Dam控制器读取/写入DRR,可接收ttL电平信号,外部脉冲源(4,2,3,10,14,15)通过(R/X)DatDLY输出DSp的串口码字,在3.5900mHz时,发送信息采样值1110010,DSp采样BmoDe2?0管脚,从而决定程序加载方式。综上设计,通过各个物联网下的传感器把大棚温度数据传送给主控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执行模块进行温度调节,实现农业大棚温度自动调节。

2.2软件开发部分

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建立在VisualDSp集成开发平台上,能实现对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仿真(Simulator)和硬件在线编程(emulator)。采用C5409aXDS510emulator仿真器完成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程序编辑、编译连接和接口控制,在C5409DeviceSimulator仿真环境下执行中断程序和。对intm和imR初始化,置中断向量地址位intm=0,置imR的中断相应位=1,采用aoDV路由协议构建物联网的通信协议,创建Rtp管理器,物联网节点数为200个,采用UDp,Rtp/aVp协议配置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管理信息写入,采用交叉编译方式进行程序加载,加载程序代码如下:

BusyboxSettings???>

[*]Unitconstructionfor/etfegyki/nucrhgkes

[*]vi?stevreconstructionimplementationcomsgtes

[*]tabmaincontrolmodule

[*]Ucouplednetwork

[*]Fancyvariousphysicalpts

ShedfreeSs???>

由此完成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系统的软件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

3系统测试

在物联网体系结构下进行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实验环境描述见表2。

根据上述仿真环境设定进行大棚温度自动控制仿真测试,得到采用本文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温度控制的收敛曲线对比,如图4所示。

分析图4结果得知,采用本文方法进行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的误差较小,收敛性较好,性能可靠稳定。

4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在VisualDSp平台下进行控制器的系统开发,采用嵌入式aRmCortex?m0作为主控系统,构建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控制单元、温度a/D采集单元、中央控制器等单元,通过各个物联网下的传感器把大棚温度数据传送给主控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执行模块进行温度调节,实现农业大棚温度自动调节。对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系统调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能有效进行大棚温度自动调节,误差较低,收敛性和稳定性较好。

参考文献

[1]翟雁,郭阳宽,祝连庆,等.步进电机模糊piD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1):146?149.

[2]蔡金萍,李莉.基于改进piD算法的小^域温度控制模型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5,32(6):237?240.

[3]程海英,王浩.基于pSo?RVm的光传感器参数标定算法[J].激光杂志,2016,37(2):12?15.

[4]包朝伟,刘仕东,王佩宁.从低速存储器到高速FpGa配置的位流解压缩[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4):7255?7261.

[5]房延鹏,高泽华,亢雄伟.基于RFiD技术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5,5(7):76?79.

农业统计总结篇6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中图分类号:F320;F2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18-03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各地区也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全国各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实现程度极其不均衡。因此,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全国各地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构建一套符合具体国情和农情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主要遵循客观性、重点性、可行性、可比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六大原则。

1.客观性原则。统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实物发展的情况和面貌。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首要原则便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出发,使其适合我国整体以及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但同时还要充分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和国际权威组织的评价标准。

2.重点性原则。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甚至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该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将农业发展的所有情况都反映出来,只能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进行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反映农业生产手段、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在生产手段中,尤其要反映物质装备投入、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科技进步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3.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运用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水平作出测度。因此,指标的设置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首先,指标的设置应尽量简练、直观,一些与农业现代化没有很大关系的指标一律不采用,以避免细节过多而难以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进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其次,数据的获得应比较方便,除了个别情况外,大多数指标最好选取国家或地方统计资料中的数据或者仅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和处理。在统计口径上,也最好能跟国家统计口径相一致。

4.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不仅要对过去和现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情况作出检验,同时,对未来有重要影响或者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有所涉及,以便于对农业工作的开展进行引导。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在指标的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5.可比性原则。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又是一个国家性和区域性问题。因此,大部分评价指标的设置应保证其在不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一些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指标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从而扩大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6.动态性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但总体来看,还是强调其过程含义的居多。正因为如此,学术界才有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说法[1]。这也就是说,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其具有的内涵也在不断进步和变化。因此,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具有动态性,要能够反映不同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和发展水平,体现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统一。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参照杨万江等学者的观点,如果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视作一个系统,那么可以把其实现程度分解为最基本的4个子系统,然后根据需要及相关内涵,再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二级系统和三级系统[2],并设置相应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4个方面。首先,我国农业现代化最核心的内容应是投入和产出水平,也就是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手段和生产能力,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指标。其次,从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科林・克拉克以及霍利斯・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早就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再次,虽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属于农业发展本身的内容,但是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却是要促进农村发展,以此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因此,从广义上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标志。在参考国内外众多观点后,可以将其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级评价指标。最后,关于农业生态环境,如上文所言,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在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宏观背景下,这一指标的设置也是必须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导向。

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1)在农业生产手段方面,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六个方面清晰地揭示了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手段,但是由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反映出来,作者在将其排除的前提下,把另外五个方面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条件,即用物质装备投入反映现代物质条件情况,用农业科技水映现代科学技术情况,用农业产业化程度反映现代产业体系情况,用规模经营水平体现现代经营形式情况,用从业人员素质体现新型农民培育情况。(2)在农业生产能力及结构方面,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是反映农业产出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两大基本指标。此外,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将其单独列出,作为评价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对于产业结构指标的设置,上文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3)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农民生活质量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范畴,这符合中央“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利益的一贯方针;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由于农业现代化应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此,应将就业水平作为评价指标。(4)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生态良性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指标。此外,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且当前我们将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作为农业“三大能力”建设之一,因此,应将抗自然风险能力单独列出。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个二级指标的具体情况和包含的内容设置三级指标。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

在遵循以上六大原则和基本思路的前提下,作者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以上相关指标的具体解释为:

1.标准化农田比例:按照一般解释,标准化农田是指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喧的稳产农田。因此,该指标能综合反映农业道路、灌溉、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计算公式为:标准化农田面积/农田总面积。

2.从业人员人均用电量: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生产中电气化的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总用电量/从业人员总数。

3.从业人员人均机械总动力: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生产中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计算公式为:农业机械总动力/从业人员总数。

4.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该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现代化中化肥化的实现情况。计算公式为:化肥总施用量/农田总面积。

5.良种普及率:良种化是农业科技化的重要内容。该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生产中良种化的实现情况。计算公式为:良种播种面积/播种总面积。

6.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科技人员数:该指标反映从业人员拥有科技人员的数量和农业科技化推进的基本情况。计算公式为:农业科技人员总数/从业人员总数。

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该指标用来定量评价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和促进作用。其计算可以参照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颁布的公式: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其中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产出弹性×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相关具体指标可参照农业部规定确定。

8.农副产品加工率:该指标反映农业加工服务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情况。计算公式为:加工农副产品产值/农业总产值。

9.部级龙头企业数:“农户+合作组织(或基地)+企业”是农业产业化最成熟、最稳定的模式之一,龙头企业更是该模式中的中坚力量。该指标主要反映龙头企业的成长发展情况。

10.龙头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主要反映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计算公式为:龙头企业产值/农业总产值。

11.从业人员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合作组织可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主体。该指标主要反映农民组织化的实现水平。计算公式为:参加合作组织的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总数。

12.从业人员人均耕地面积: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指标反映农业规模经营的情况。计算公式为:耕地总面积/从业人员总数。

13.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受教育程度是体现农民基本素质和新型农民培育情况的主要标志。该指标反映农民接受学历教育的基本情况。由于农民个体受教育情况差距较大,因此该指标在应用时一般以现行学制年数作为不同系数进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wiei/从业人员总数。其中,wi表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数,ei表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农民受教育年数的系数。依照现行学制年数,其相应的系数一般为:文盲0、小学文化程度6、初中文化程度9、高中文化程度1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

14.受过职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比例:从当前情况看,职业培训和教育对于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作用不言而喻。该指标主要反映农民受职业培训的情况。计算公式为:受过职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总数。

15.从业人员人均农业总产值:该指标体现人均劳动产出情况,是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农业总产值/从业人员总数。

16.单位面积农业产值:该指标体现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情况,是反映土地生产率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农业总产值/种养总面积。

17.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农产品种类,该指标主要反映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量。计算公式为:粮食总产量/耕地总面积。

18.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该指标主要反映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形势。计算公式为:粮食总产量/全国人口总数。

19.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总体地位,据此说明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基本结构。计算公式为:农业总产值/GDp。

20.农林牧渔各业产值之间的比例: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之间的产值比例,据此说明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

21.农民人均纯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是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口径,该指标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类,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指标进行体现。

22.农村恩格尔系数:该指标是指农村居民个人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是反映农民消费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国际通行指标。计算公式为:个人食品支出总额/个人支出总额。

23.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该指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的关键指标。计算公式为:城镇人口数/人口总数。

24.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该指标反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被吸纳情况及农村的整体就业形势。计算公式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农村劳动力总数。

25.森林覆盖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森林植被的覆盖情况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情况。计算公式为:森林覆盖面积/国土资源总面积。

26.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该指标主要反映水土流失、农业生态建设和治理情况。计算公式为:水土流失面积/国土资源总面积。

27.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率:该指标反映农业土地资源质量的改善情况。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率越高,说明土地资源的质量改善情况越好。

28.农业成灾率:该指标主要反映现代农业防灾、抗灾和减灾等抗自然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农业成灾面积/受灾面积。

参考文献:

[1]黄祖辉,林坚,张冬平.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2-66.

[2]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2-103.

Studyonthe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agriculturemodernizationinourcountry

YanGShao-lei

(marxismcollege,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207,China)

农业统计总结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数

1研究背景

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要求在产出和投入的数量对比时具有直观性及确定性,使定量对比和分析更加便捷。因为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单纯使用一种指标很难准确展现出农业的经济效益。这时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指标,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算出综合指数,将其作为进行农业经济效益分析的综合性评价值[1]。

2农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农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消耗量和产出的生产成果个数的对比关系。要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就必须以最少的劳动占用和消耗,最大程度生产出同时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农产品。产出和投入的对比结果,代表着农业经济活动现有的状态及程度。单位农业劳动占用与劳动消耗产出的有效产品数量越多,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反之,则农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小[2]。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来讲,根据投入内涵的差别,可以将农业经济效益分为以下3类。(1)总产出和总消耗之比率,例如总成本收入率、总成本产值率和物耗生产率等。(2)总产出和资源占用之比率,例如资本产出率、总资产收入率等。(3)总产出和资源总投入比率,例如总投入产出率、全要素生产率等。

3综合指数法概念

综合指数法以层次分次法为基础,对农业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展开综合性分析,在分析中得到综合评价指数,通过综合评价指数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评价。应用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有状况,方便工作人员找出农业生态系统中存有的问题,然后进行合理调控[3]。

4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建立原则

构建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实际需要入手,严格遵守如下原则。

4.1.1系统科学性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中的指标应是科学准确的。按照该原则,对指标体系及指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经济效益的含义,在职业特征和实际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指标数量的规划。概念要具有科学性,意义必须准确,不可以存在多种解释。计算范围必须明确清晰,测量要简单、直观,可以对问题进行有效解释。

4.1.2实践指导性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实践的指导性,只有来自于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普及和推广。

4.1.3操作实用性操作实用性是指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指标内容便于理解,具备现代化的操作程序。当指标的边界模糊时,工作人员将难以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甚至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这会降低指标的使用价值。

4.1.4时序动态性在构建指标系统时,要注重指标的动态原则。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要在一个时点开展分析,还要关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向,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和缓冲性,并对此进行有效控制。

4.1.5可比性原则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中指标所采用的数据信息应该具有可比性。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在可比数据、时间、价格的条件下展开。操作者要注意把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便于纵向与横向比较,找出差别,发掘潜力,促进提高。

4.2建立方法

按照农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理念,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选指标集。对预选指标集的数量特征展开研究,挑选出特性相对较高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应用统计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较为全面,但是各项指标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不同经济效益指标之间发生矛盾,使经济效益的评价很难得到准确地结果。

5指标体系结构

5.1投入指标

受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方式、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投入量化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遵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将农业投入共分成资金、土地、劳动力3个部分。用单位面积固定产值及单位面积生产费用代表农业的单位生产投资,归属于资金投入部分;用农业劳动力及劳动力比重代表系统投入的劳动力强度和数量;用耕地面积与复种指数代表土地投入与土地的利用率。

5.2产出指标

农业产出的产品种类较多,对于计量不仅要考虑总产量、净产量、商品产量等多种实物形式,还要参考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商品产值等价值量。5.3效益指标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两者之间的对比产生了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是农业经济效益的数量化和具体化。按照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农业物耗和产值的比代表资金产出率,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收入比代表土地的生产率,劳动值、劳动收入的比代表劳动生产率。

6综合指数

以建立指标体系为基础,应用德尔菲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数,以初值化消除量纲计算出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如下。单项指标指数=(单项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标准值)×100%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项指标指数×该指标权数)在具体计算中,若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于100%,则说明该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较好。计算出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越大,代表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越好。

农业统计总结篇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并逐步成为制约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之一就在于通过扩大农业资本投入,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一般而言,农业资本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可以包括物质资本(含土地),也可以包括人力资本。资本投入,即资本存量,是用来表示一定时点下安装在生产单位中资本资产的数量(黄勇,任若恩,2002)。现阶段条件下,土地要素难以追加,劳动力几乎趋于无限供给,持续扩大农业资本投入自然成为了一个关键要素。

从实践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直接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差距居高不下,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因此,深入探索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区域差异,深刻把握其内在规律,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宏观国民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资本投入的定义与估算方法存有争议。Hicks(1981)指出“:资本估算是经济学家交给统计学者们最困难的任务。”新古典理论认为,资本投入量为流量,变化不确定,很难具体核算,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一般采用资本存量来替代。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基本方法是永续盘存法(pi-a),该理论在1951年由Goldsmith提出,其后被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的经合组织国家。Jorgenson(1967)根据最优资本积累假设推导出投资行为模型,并提出了资本租赁价格理论,拓展了pia方法。贺菊煌(1992)根据历年积累额和积累指数,对我国1952~1990年间的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但其“1964~1971年间与1971~1978年间的生产性资本平均增长率相等”的假设过于脱离实际。张军(2002)在此基础上顺延推算,得到1991~1998年的统计结果。tang(1981)认为,1952年我国农业资本投入为129.9亿元,邹至庄(1993)将中国经济分为五个部门,认为1952年农业资本投入为450亿元,二者的估计结果差距较大。吴方卫(1999)估算我国1980年的农业资本存量为1177亿元,然后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81~1997年全国农业资本存量值。樊胜根等(2002)将中国划分为七个大区,利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我国28个省份1978~1995年的农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计。郭玉清(2006)运用pia法估算了农业的资本投入量,徐现祥、舒元(2007)等对分省农业资本投入量进行了尝试性估算。很显然,上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资本投入总量的估算上,农业资本投入的估算隐含在其中,鲜有分产业进行的估算,已有的分行业估算也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专门对农业资本投入进行估算的文献较少,估算结果也有显著差异。以农业资本投入估算为基础,进而深入探索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农业资本投入的估算及区域差异分析

沿用较为成熟的pia方法,要测算中国的农业资本投入量,有四个关键变量,即基年资本投入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当年投资i的取舍以及折旧额或折旧,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讨论并给出测算结果。

(一)数据来源的简要说明

受统计数据的限制,已有估计农业资本投入的文献通常通过采取多个数据来源,或者是转而采取多种变量予以替代。显然,如果测算数据采取多种数据来源,一方面,需要将中国有关投资的数据进行大量细致而繁琐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小心的对待不同的数据来源中每一个统计指标所表示的范围和内容(徐现祥、舒元等,2007);另一方面,由于选取数据来源的渠道过于复杂,将直接降低农业资本投入测算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比较,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各年。

(二)基年农业资本投入量的确定

在永续盘存的意义下,基期越早,基期资本投入量的估计误差对后续年份的影响越小。为了提供更为合理的农业资本投入测算数据,兼顾省际农业资本投入测算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最终将基年确定为1978年,并以1978年不变价进行测算。省际农业资本投入测算,首先要确定初始资本投入量。关于测算的典型尝试性探索主要体现在tang(1981)、Chow(1993)、Chow&L(i2002)、Kui-waiL(i2003)、张军(2003)、Chow(2006)以及Carstena.Holz(2006)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假设、获取资料途径以及研究经验不同,农业初始资本投入测算存在较大差异。概括起来,对基期农业资本投入的测算主要有四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先测算出全国基期的资本投入量,然后再将测算总量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产业中去(Chow,1993;宋海岩,2003)。值得指出的是,Chow对农业进行了测算,但如何具体分配到五个部门,文章并没有详细说明。第二种思路是在确定折旧率的基础上,运用基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某一个数值(含折旧率)从而确定基期的资本投入。例如,Hall&Jones(1999)运用127个国家的数据估计以1960年为基期的资本投入量时,所采用的公式为:K1960=i1960(/0.06+gi)。其中,K1960表示基期(1960)的资本投入,i1960表示1960年的投资,0.06为折旧率,gi为1960~1970年的投资几何平均增长率。第三种研究思路是将典型城市的资本投入与全国进行类比,比如张军(2003)在上海资本投入占全国资本投入比例、上海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比例和上海GDp占全国GDp的比例相当的假设下,对全国初始资本投入进行测算,遗憾的是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没有展开。第四种研究思路是依据私人信息的经验性研究,研究过程更为模糊(贺菊煌,1992;Chow,1993;唐志红,1999;王小鲁、樊纲,2000)。比如,王小鲁等称“根据反复推算将1952年全国资本投入设为16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多是围绕全国或工业资本投入展开,这就为农业资本投入的测算提供了经验借鉴。为了更加清晰的看出各研究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将其归纳为表1。显而易见,上述测算结果间的差异非常大。经过反复比较,考虑对农业投资的分解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采用Young(2002)和张军(2004)的做法,即通过对农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10%,作为农业资本投入的初始资本投入,为1047.03亿元。这种测算结果与Chow的测算扣除450亿元的土地资本后基本相似。经过验证,这种设置还是非常合适的。此外,许多学者也已经指出,随着时间序列的延长,基年投入量的测算对后续各年的影响会随着年度的增加而加速衰减。

(三)投资序列的确定

在计算每年的新增资本时,大多数研究者(陈宽,1988;Jefferson,1992、1995、2001;大琢启二郎,2000)采取进行一定扣除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数据(张军,2000),但扣除的理由均不相同。陈宽(1988)等是从总的固定资产中完全扣除职工住房投资,而Jefferson(2001)等则用样本企业的“生产用资本”来替代总的固定资本。大琢启二朗(2000)等在测算中国国有企业的资本时,也完全剔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住宅投资这一项。显然,他们都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扣除。典型的研究比如王小鲁等(2000)认为,我国投资中存在相当大的浪费,直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将导致虚增的结果。他们用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乘以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来计算1980年以前各年的固定资本形成,1980年以后的则直接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形成数据。woo(1994)等人对陈宽等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异议,认为要做剔除,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做部分剔除,而不是完全予以剔除。woo等人的实证研究结论有力地支持了他们的结论:如果不剔除“非生产性”的劳动与资本投入,tFp增长率的估计值为统计意义上显著的-4%;若剔除了“非生产性”投入,tFp增长率的增长率为-2%,且统计上不显著。另外一些学者(贺菊辉,1992;Chow,1993)则采用积累来表示新增资本,并采用“比例分配法”将总资本投入依次分配到各个部门,从而获得各个部门的资本投入,但比例的获得主要依据经验支持。张军等(2003)在细致比较了“积累额”、“生产性积累额”与“非生产性积累额”的前提下,认为用生产性积累额指标作为当年资本投入的增加比较合适,且可以有效地回避扣除与折旧问题。遗憾的是,1993年是我国统计核算体系发生转变的重要年度,也就是从1993年起,新的统计体系不再公布积累数据,直接导致用生产性积累额取代当年资本投入的做法无法实现。但是,张军等也发现,1993年后生产性积累的增速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保持一致的。因此,众多学者还是沿用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衡量当年投资i的合理指标的做法(徐现祥、舒元等,2007)。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一致性,本文也采用了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衡量当年农业投资的方法。

(四)投资缩减指数的构造

由于在测算过程中,统计资料中的固定资本形成i与折旧D的数据都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值,我们需要把它缩减为以基年不变价格核算的实际值,这就要找到全国的价格缩减指数。在以往的研究中,在1993年中国的统计体系还没有改变之前,邹至庄(Chow,1993)利用统计年鉴上公布的积累指数计算出了积累隐含缩减指数,用它来对各期的积累额进行缩减。宋海岩等(2003)在对1978年以前数据的处理中直接借用了邹至庄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对1978年以后的数据则采用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来代替。在对美国生产率的研究中,乔根森(2001)则认为可以用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或批发价格指数来代替它,并认为后者比较合适。Jefferson(1996)则采用建筑安装缩减指数和设备购置缩减指数的加权平均计算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张军等(2003)认为,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可得的,因此用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代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徐现祥等(2007)建立了缩减指数公式:ipitj=pitj×iRit/pit,其中,pitj表示分地区分产业的GDp缩减指数(1978=1),pit表示不分产业的GDp缩减指数,Rit为不分产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对徐采用的这种缩减方法,我们认为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理由是:缩减的目的就是去除价格变动因素对资本投入测算的影响,而各产业资本投入与不分产业的资本投入的价格变动因素和该产业GDp价格变动因素并不成比例。本文认为,对固定资本形成与固定资本折旧的缩减,最好的指数是固定资本缩减指数。这比通过消费品物价指数、资本品物价指数以及生产材料价格指数等缩减净投资要准确可靠得多。通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找到不分产业的固定资本增长指数。指数的衡量是建立在不变价格的基础上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实际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时,我们又可以找到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总额,那么名义固定资本总额与实际资本总额的比值即为固定资本缩减指数。虽然该缩减指数并非各产业单独计算得到的,但它客观反映了全国资本投入转变为1978年不变价格时需要缩减的价格指数。从数据内涵上分析,它恰恰就是所要得到的固定资本缩减数据,而不是某一个代替数据。从这个角度上讲,利用这个数据进行缩减会更具有说服力。具体做法为:以1978年为基年,其不分产业的固定资本增长设为1,通过统计资料数据整理计算得到其他年份的实际增长指数。基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别乘以各年的增长率即得到实际的固定资本总额,而名义的固定资本总额在统计资料中可以得到。pKi=名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实际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五)固定资产折旧

综观已有研究文献,对折旧率的测算主要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估计或假定一个折旧率,然后对折旧进行折算;二是直接采用净投资指标,从而避免了折旧问题。关于折旧率的测算,王小鲁(2000)在固定资本形成的基础上,确定折旧率为5%;黄勇峰(2002)假设设备的折旧率为17%,建筑业的折旧率为8%;在资本资产的物理折旧程度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的前提假设下,Young(2002)假定各省非农产业的折旧率为6%;许宪春(2002)认为,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城乡自有房屋折旧时采取的折旧率分别为4%和2%;宋海岩(2003)在官方公布的名义折旧率3.6%的基础上加上经济增长率作为实际折旧率。显而易见,上述折旧率的假定存在不一致,且均是针对非农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的。关于农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吴方卫(1999)经过测算,得出农业资本的重置率为5.42%。东朝晖(2004)采取的方法是假设部门间折旧率相同,因而部门间折旧额之比等于固定资本投入之比,这样由投入产出表可计算出农业部门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且这一比例围绕5.7%上下波动,因而取农业资本所占比例的当前值为0.057。郭玉清(2006)运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inventorymethod)测算了农业的资本投入,重置率确定为5.42%。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直接采用净投资指标,从而避免了折旧问题。Chow(1993)利用“折旧额=GDp-国民收入+补贴-间接税”这一公式对折旧额进行测算。李治国与唐国兴(2003)则直接借用了Chow(1993)所测算的1994年以前的折旧额,1994年后,他们通过将各省的折旧额加总得到全国的折旧额。张军(2003)等采用资本积累衡量当年的投资。

物质平衡中的固定资产积累等同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固定资产形成净额,但自1993年起,中国不再公布积累数据。基于此,现有研究大多都通过经验设定一个折旧率,但依据经验假定的折旧率显然会与实际值存在一定出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在按照收入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时提供了折旧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显然,按照收入法提供的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实现了数据统计口径的统一,也就有效地避免了经验假定的误差。在上述估计的基础上,运用pia法得到关于全国与省际农业资本投入量的测算结果。为了更加清晰的看出测算结果的实效,图1把测算结果与已有的典型估计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更好的看出不同测算口径之间的差异与特征。从图1中容易发现,本文测算结果与徐现祥、王金田、吴方卫等人的测算结果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在1990年以前,采用本文口径的测算与其余测算非常相似,1990年以后,本文的测算结果较其余测算结果偏高,不同测算结果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缩减指数的确定。在确定资本品缩减指数中,由于近年来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徐现祥(2007)计算的缩减指数相对比较大。本文认为,资本品的价格与产业GDp相比较而言,要有一个滞后期,因此缩减后的结果比较小,故本文的测算要高于徐的测算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农业GDp在价格指数上与固定资本形成的价格指数并不存在对应关系。表2给出了全国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的测算结果。依据表2提供的测算结果,我们发现,农业资本投入总规模及人均规模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由图2、图3可直观的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投入总额还是人均农业资本投入额都呈现增长态势。三大区域人均农业资本投入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持续增长,在2005年后增长速度加快。东西部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数值几乎完全持平,到90年代中期则比中部地区有了较快提高。西部地区虽然在总额上要高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人均农业资本投入值要略高,虽然二者的差距不大,基本持平。结合省际农业资本投入的估算结果,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如北京、广东都出现了农业资本投入的负增长,而总额仍保持持续增长,说明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较大差异,农业资本投入水平有明显的分化。中部地区无论在数值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要明显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农业经济塌陷的特征比较突出。随着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有效实施,2005年后中部地区也有了较快增长,和西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农业资本投入增长趋势与投入力度虽然有区域上的差异,但差距并不显著。从图4可知,东、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波动幅度很大,70年代末三个区域都有大幅度的农业资本投入增长,在整个80年代又大幅回落,考虑到初期资本额绝对值较小,如此波动幅度也很正常;90年代后期有所回升,经过小幅回落,在2002年之后又有了双位数的增长百分比。东部地区在90年代中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到本世纪后,农业资本投入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在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还发生了资本的负增长。在90年代,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环比增长明显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但进入本世纪后,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的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图5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本的投入力度趋势基本相同,均具有不稳定性,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中部地区,其比重总是处于三大地区数值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在90年代中期,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占GDp比重有一个逆势上扬,反映了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后,西部农业资本投入有了很大发展。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农业资本投入受国家政策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缺乏计划性和长期的规划,持续性、稳定性较弱,农业资本投入没有制度保障。

三、地方农业资本投入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函数设定与变量选择

从理论上说,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扩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产资料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然而,农业资本投入的区域差异会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提供经验数据的支撑,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兼顾土地面积、劳动投入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合理影响。模型设定如下:Y=aKaSbLc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序列数据的异方差,通过对模型两边求对数,得到下式:LnrjY=Lna+aLnrjK+bLnrjS+cLnL其中,rjY代表人均农业增长水平,用第一产业增加值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通过第一产业可比价格指数,已将当年价格表示的各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转化为以1978年为基年的不变价格;rjK代表人均农业资本投入水平,数据来自于本文第二部分估算结果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rjS代表人均土地面积,用农作物播种面积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单位为千公顷;L代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依据研究的可行性,本文将样本区间设定为1978~2007年。

(二)计量方法

面板数据打破了总量研究的同质性,增加了样本数据的个数,克服了时间序列及截面数据各自的局限性,可以对经济现象做更可信客观的分析,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深入。按照一般形式,本文的面板数据模型可表示为:LnrjYit=αi+β1LnrjKit+β2LnrjSit+β3LnLit+εit其中,αit为特定的截面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面板数据模型分为四类,即联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及常数模型。我们采用协方差检验及F检验确定符合本研究的模型形式。面板数据模型里最常见的模型为变截距模型,因为此模型中各截距项的差别包含了各省的个体影响。本文三个地区均采用变截距模型,其中,变截距、变斜率及变系数模型依据对各省的不同影响,又分为随机影响、固定影响与混合影响。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说明了省际之间控制变量的差异,随机效应模型假定各省控制变量差异服从随机分布,固定效应模型假定各省控制变量影响是相同的或者是固定的。混合模型把控制变量影响差异看作是固定的。在确定变截距模型基础上,在eviws中运用Hausman方法,以检验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东部地区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原假设,所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在经过Hausman检验后,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因此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作为本文分析模型。面板数据的处理采用eviews6.0Beta进行。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之前,首先要保证序列的平稳性。由于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所以经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非常重要。依据计量经济基本原理,序列的平稳性是指序列的均值与时间变化无关,而且方差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时间推移发生根本的改变。当序列含有单位根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如果含有两个变量,两个变量应同阶单整。若是多变量模型,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不得高于任何一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另外,当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时,必须至少有两个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高于被解释变量的单整阶数。本文同时采用LLC、aDF及pp三种方法对农业经济增长(lnrjY)、人均农业资本投入(lnrjK)、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lnrjS)、劳动力投入量(lnL)四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变量有时间趋势,所以这些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时,选用固定效应且具有时间趋势的面板数据模型;农作物播种面积、劳动投入量没有时间趋势,故选用仅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提供的数值为统计量检验结果,括号内为概率值,概率值<0.01,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劳动力投入量经三种方法检验,均显示有单位根,而用同样三种方法对其一阶差分进行检验时,其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时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这四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同样的检验(见表3),显然,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也获得了相同的结论。

2.协整检验。由于序列都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所以可以对模型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非平稳经济变量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称为协整关系。计量检验过程中,多数经济变量特别是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但其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的。虽然经济变量会经常偏离均衡,但内置的均衡机制会不断消除偏差,以维持均衡关系。通过对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劳动力投入量都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这些变量存在协整的可能。通过对残差的检验,发现并没有时间趋势,所以为固定效应模型。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检验统计量说明,这四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本文运用同样的原理与方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可以看出,计量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序列平稳,同样得到了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表5提供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业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4548、0.7802和0.3114,表明农业资本投入每增加1%,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分别提高0.4548%、0.7802%及0.3114%。农业资本投入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弹性比预期的要低,部分可以解释本世纪以来资本投入速度放缓甚至负增长的趋势。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贡献度最低,考虑到东西部地区人均资本规模水平持平,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调现象,农业资本投入可能存在资源浪费、无效投资、投资主体单一等深层次问题。与其他两个变量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都很高,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低于其他两个变量,但其绝对值并不低。所以,总体而言,农业资本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就模型中的其他两个变量而言,劳动力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影响为负,在中部地区尤其严重,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随着劳动力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并没能显著的增加对GDp的贡献,反而会出现劳动力的“冗沉”现象,西部地区可能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缓解了该问题。这实际上暗含着中西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调整,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对劳动力的吸纳逐步形成了质的改善和提高,传统农业劳动力的劳作方式已经逐渐被替代,农业技术进步实现了对劳动力的替代,更多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相比之下,农业劳动力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则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农业GDp得以正向提升,农业经济生产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然,这与西部地区以山地型农作为主的生产方式有密切相关。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为负,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为正,这一检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验证。总体而言,劳动力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只对西部地区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弹性系数很大。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严格保护耕地,防止住宅及工业用地对可耕田的侵占,这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进一步释放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农业统计总结篇9

一、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全力服务经济建设

围绕地委、行署的中心工作,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制。

一是对全区各项经济指标加强分析研究。在地委、行署的工作会议结束之后,我局及时传达了全区工作会议精神,面对我区2007年总体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我局确定了统计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全区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及时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以增强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见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地委、行署能准确地把握各个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情况,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我们加大了对地委、行署特别关注的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增加工业投入、项目引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专题调研力度,为地委、行署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是分解各项经济监测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制。我局对全区工作会议报告中2007年有关经济指标进行了分解,并落实到各科室。确定了第一产业产品产量、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的监测由农农业科负责。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保护作情况作为课题调研重点。第二产业工业产品产量产值、增加值,确定限上工业由工业投资科负责,限下工业由企调队负责;以及投资完成额和建筑业增加值的监测,由工业投资科负责。将重点项目建设、引进的非资源型产业、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情况作为课题调研重点。第三产业由商贸科负责监测,以物流业和旅游业为重点开展课题调研。城镇居民收入由普查中心和城调队负责具体监测工作,将提高城市品位和吸纳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情况作为课题调研重点。

三是为提高统计系统整体工作水平,全区统计工作会议上县市区统计局局长签定了《2007年统计工作目标考核责任状》。根据地委、行署的要求,从上年起,对工业能耗等重点经济指标的监测工作由统计部门组织实施。我们在上年下达了《××地区县市经济发展重点指标考核办法》的基础上。按季度对各县市经济指标进行了定期监测。

二、创新思路,讲求实效,努力搞好农业普查工作

根据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的统计调查方法,结合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对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安排,我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认真贯彻落实。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抓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今年来主要完成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现场调查和抄录工作如期圆满完成全区3158xxxx普查小区、141.2xxxx农村住户及900xxxx户居住在城镇的农业生产经营户、30xxxx万张普查表的现场登记、复核及录入审核确实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让现场登记科学、有效、顺利实施,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我区坚持准备工作“六到位”,即领导到位、认识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资金和物资到位,同时通过认真细致的清查摸底工作和现场登记工作,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现场调查阶段开始后,全区xxxx多普查工作者深入广大农村,深入千家万户,认真地进行了清查摸底核实工作,紧张奋战了近一个月时间,其间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完成了全区14xxxx万张普查表的登记工作。在普查现场登记的过程中,本着农业普查的质量控制工作要贯穿于农业普查全过程的原则,为确保数据质量,地、县、乡三级农业普查机构都分别组织督查组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特别是县、市级农普工作组在整个现场登记期间长期在乡镇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全区农普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级领导也纷纷走到一线去慰问农户和普查员,为农普现场登记工作推波助澜,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全区八县、市除赫)章县的抄录工作是在统一培训、分乡镇进行抄录的模式下完成的外,其他各县、市均是抽调乡镇业务骨干人员,在县级农普办的精心组织下进行集中抄录。由于组织规模较大,各县、市抽调人员在抄录工作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各县、市为了保证抄录质量,采取了多种方法,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领导、二是明确职责、三是经费保障,甚至出台奖惩激励措施,使抄录人员的补贴和职责挂抅等等。从光电录入的情况来看,除少数乡镇工作较为粗糙外,总体抄录工作的组织实施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职责明确、绩效挂钩的集中抄录模式。二是快速汇总工作顺利结束按照国家方案,快速汇总共有五张表,为尽早掌握全区畜牧业生产状况,我区还自行增加了一张畜牧业生产情况快速汇总表,各县、市从住户调查资料入手,经过层层汇总,在全区农普办人员的共同努力,所有表种的汇总工作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各县、市在进行手工快速汇总的过程中,既要进行登记表的全面质量验收工作、还要进行质量抽查工作、复核工作等,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的问题非常具体。各县、市农普办经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竭尽所能,克服了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困难,如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快速汇总初步结果出来后,地区召开了各县、市快速汇总数据分析会,对分乡镇的汇总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查找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根据分析比较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地区农普办组织人员配合各县、市农普办又进一步开展了实地入户的核实工作。三是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和农业用地核实工作当全区农普工作正紧张进行时,国家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也全面展开了。根据国家事后质量抽查方案的规定,××市成为全省三个抽中县之一。接到此项工作后,地区农普办和××市农普办积极配合,立即抽调人员组成抽查小组,分赴长春堡镇、燕子口镇和野角乡的三个抽中小区,按方案要求的指标进行了逐户登记。登记结束后,在国家和省有关人员的指导下与原始登记表进行比对,提前完成了此项工作。黔西县作为全省农普工作事后质量抽查交叉检查县,在地区相关人员的配合下,积极组织力量,也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当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告一段落时,农业用地核实工作又接踵而至,大方县作为全省二个抽中县之一,参与了此项工作。大方县农普办和国土局于4月26日抽调人员参加培训,“五一”后正式开展工作。

经过两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农业用地的现场核实登记工作,核实数据已录入表格并上报省农普办。四是全区光电录入已全面结束,审核工作正有序进行此次光电录入工作,我区采取的方式与其他地、州、市有所不同,根据全区八县、市均是6xxxx人口以上大县的实情,为减轻基层负担,决定采取分县进行光电录入的工作模式,地区农普办组成工作组携带扫描设备下县构建临时工作站,分县实施扫描。扫描、校对和初步审核完成后再转入地区服务器分县进行逻辑审核。各县、市不需要大规模搬运报表和组织人员到地区,解决了资料往返运输和存放的难题,同时又便于各县、市能集中大量骨干力量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也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从3月19日开始,地区农普办数据处理组及业务组全体人员在地区先进行了一星期的光电录入试运行工作,紧接着在织金县开展了录入试点及现场观摩。在此基础上,全区光电录入工作全面铺开了。各县、市根据录入环境要求,积极准备所需设备,抽调精兵强将参与了录入工作。在录入过程中,为加快录入进度,大家都采取了人员轮班制,保证了录入机器不停地正常运转。而且参加人员都积极主动学习,认真摸索,总结经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克服了一切困难,在省农普办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区农普数据的光电录入任务。目前,全区数据的光电录入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都先后不同期地开始了数据的逻辑审核工作。

三、抓好主业,注重质量,全面完成年报任务。

一年一度的统计年报工作,是综合检验全局业务素质的重要工作,也是组装统计产品,把握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自上年底,我局各科室的相关专业分别参加省局的年报工作会,带回方案制度和有关要求后,结合我区和我局实际,局领导采取听汇报、抓协调,帮助制定相关方案措施,迅速布置落实到基层,通过科室和专业人员的共同配合努力,从元月到五月份,分别完成了工业、农业、餐饮业、投资、劳资、科技、物价、综合、核算等专业的年报数据的搜集上报、查询、评估,达到省局不断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的要求。

四、强化服务,转变观念,提高总体服务水平。

上半年里,我局紧紧围绕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强化为地方党政领导做好服务,在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任务的同时,结合全区实际,加大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各项改革进程的监测力度,积极主动地为地方党政及业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提供决策依据,努力加强统计分析,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总体服务水平。

1、及时统计公报,为地方党政部门做好服务。年初,为了及时、准确地为地委、行署的三干会提供上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并通过数据反映我区一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我局在认真搜集、测算分析数据的情况下,及时撰写出《2006年××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在××日报上,受到各级好评。

2、努力做好统计资料编印,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服务功能。统计资料是统计部门为党政部门领导决策服务的主要载体,统计工作的成果体现在统计资料上。为了做好服务,上半年,我局继续做好每月《××地区主要经济统计指标》的搜集整理,并及时在网上,完成《领导干部手册》的编印与发放,《统计年鉴》已编辑整理完成并交付印刷。

3、加强统计分析研究,提高决策咨询水平。上半年,我区地县统计部门,紧紧围绕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劳动就业、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等进行分析调研,及时撰写并提供大量统计分析资料,全局上半年共撰写统计分析资料15篇,其中部分资料还被省地报刊采用。

4、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积极参与政府决策。今年1~6月份,为继续适应行署领导对经济运行管理的新特点,强化季度分析。我局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利用掌握的大量统计信息,对全区一、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在两个季度的经济分析会上,统计部门都作专题发言。由于情况明,问题准,行署领导都非常重视我局的季度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常常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

五、强化执法,维护秩序,为统计工作护航。

上半年,我区统计法制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及地委、行署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依法治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农业普查这个中心工作,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认真贯彻《统计法》、《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切实抓好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维护正常统计工作秩序。

1、按照省统计局要求,安排部署2007年全区统计法制工作,认真搞好对统计执法人员的培训。根据省统计局对2007年全省统计法制工作的要求,王允铎局长在3月15日召开的全区统计工作会议上,对我区2007年的统计法制工作做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市统计局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统计,转变统计执法工作思路,认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力度。为了提高我区统计系统统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6月21日在××洪山宾馆召开了全区统计法制工作暨统计执法人员培训会议。全区有4xxxx统计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并通过培训考试。此次会议得到了省统计局及地区依法治区办的大力支持。培训会上,省统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罗福泽同志、地区统计局副局长廖昌昕同志、地区依法治区办公室主任黄勃同志分别就统计法律文书的制作、统计执法检查及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依法行政基本知识等进行了培训。会上,我局分管统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廖昌昕同志强调: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积极查办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案件。全区统计系统要围绕农业普查、工业、服务业、劳动统计、投资、节能降耗等重点统计工作,加强日常检查,重点查处农业普查和能源、投资等统计中的违法案件。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我区采用网络、广播、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认真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尤其是从事统计工作的人了解统计法,熟悉统计法,依法搞好统计工作。

3、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维护正常统计工作秩序。一是加强监督检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两件:对××市小吉场镇农普办及相关人员做出责令改正的处罚;对××地区环境保护局及当事人做出责令改正的处罚。二是依法对贵州××灵丰复肥有限公司、××东海纺织有限公司、贵州世禧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业产值报表数据进行查询。三是组成统计执法检查组暨数据质量抽查组深入普查区,对农业普查数据质量进行抽查。

4、统计法制机构建设逐步完善。经过多方努力,地区编委已经批准设置地区统计局法制宣传科;大方县统计局已经设置法制宣传股。

六、全面筹划,强化职责,科学安排阶段工作

在今年3月15日召开的全区统计工作会上,局领导班子把认真筹划、强化职责、科学安排阶段工作作为重点加以部署。

1、强化统计职能,加强对部门统计管理。一是强化基层政府统计部门在统计数据、统计执法、统计管理和定量考核评价等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树立起统计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整合社会统计力量,充分利用好社会统计资源,形成“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二是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树立大统计观念,充分发挥政府统计的协调职能,严格执行《贵州省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并规范部门统计数据报送制度和部门统计工作巡查制度,积极推进部门统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2、确保源头数据质量,严格内部管理。积极配合上级统计部门搞好统计体制改革,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始终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依法统计的方针,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坚决查处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要敢于严肃查处。号召广大统计工作者坚持自己神圣的职责。

3、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以统计“五五”普法工作为契机,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统计“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制观念,为依法统计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统计法制队伍建设。充实统计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统计执法水平。三是切实解决不敢执法、不善执法问题,逐步扭转统计执法难的局面。

4、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抓紧制定全市统计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农业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统计网络建设。尽快引进大型统计综合数据库系统,提高统计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积极做好农牧业普查数据处理准备工作。

5、认真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按照地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的作风教育整顿工作于4月初启动,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王允铎局长代表局党组作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还建立健全机构,成立了××地区统计局作风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农业统计总结篇10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1999年至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2001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0?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27?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28?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57?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2?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东部地区(6?30%)和东北地区(10?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0?6%、27?89%和43?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09?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01元)和东北地区(6434?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8543hm2/人)[13]。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1?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5%。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2001年至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3项二级指标和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4项二级指标和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100-乡村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2001年到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39?93万人。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与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2010年的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77人上升到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比如,2009年和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8?59个百分点和4?16个百分点;除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四)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祥,韩?.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gis和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13]黄细兵,李海东,赵定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地区发展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