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6:01

道德品质教育篇1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

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二、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思想品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动力,它的教育内容应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把德育的单渠道变为多渠道。

1、明辨是非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批评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在这个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活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如听故事,参于情境表演,念儿歌,做游戏等方法,使他们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轻轻放;加点或者午餐时要求做到碗里(盘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三、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1、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为了使教师在教每门学科时都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每周要有德育重点,并加以落实,在教学目的栏目中要加上德育目的内容,并有效果检查。

2、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等,各班老师还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我们在普遍开展各项游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区角活动,,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效果,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四、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篇2

燃起内心求知欲望

加强道德品质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借助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秀丽的山川河流,悠久的中华文明,不屈的中国人民,崛起的中华民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其次,在课外阅读时间,教师可通过“为什么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问题专题讨论会,用领袖人物和杰出人物的事例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们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把自己眼下的学习与将来的前途及祖国命运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学好本领是时代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使学习目的的教育达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内心深处燃起渴望求知、寻求真理的火花,产生“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

树立崇高品格

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终生学习的热情与持久的动力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学校教育要利用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利用杰出的历史人物及现代英雄人物的事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帝制、建立民主国家,不屈不挠,百折不悔,并为之奋斗终生;革命烈士一生以极大的热情宣传马列主义,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卓越的贡献,并且至死都深信“试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红岩》中的革命先烈“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所有这些人物,无一不是具有为既定目标不懈追求、且投入极大的热情、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优良品质。通过这样的教育,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坚韧毅力与恒心,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培养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傲独处、缺乏群体意识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教育他们“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使他们意识到“一棵小树很难避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有位老师曾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极有启发意义的实验:在一个锥形瓶里放入三个拴着线并充气的气球,然后让三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气球拉出,并声明第一个将气球完整地拉出的,将得到丰厚的奖品。其中,甲组的三个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拉手中的气球,不但超过了时间不说,而且气球也爆了;而乙组的同学按照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好无损地将气球一一拉出,三人共同得到了这一丰厚的奖品。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而且使他们进一步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培养批判性思维

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善于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常规思维顺序倒逆,在新异中去创新。因此,老师可以经常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世人皆知:人们的一般思维是把人从缸里拉出来,使人离开水而得救;而司马光却用反向思维的方法想到砸缸使水流出,人能得救,成为千古佳话。又如狐狸和乌鸦的小故事同样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狐狸若想吃到乌鸦嘴里的肉,按照正常的思维,必须从乌鸦嘴里抢到肉;而狐狸却用反向思维的方式,引逗乌鸦唱歌,使肉从乌鸦嘴里掉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思维的一般程序和步骤,遇到问题先把普通的常规性想法摆出来,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取得相反的思路,甚至可以把看起来不相关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道德品质教育篇3

学前教育的实践证明,学前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将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无一不是在学前期萌发出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家长和教师既要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重视对其智力开发,更要加强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种道德一经形成,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立即变化。一般来说,道德状况的改变总要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因此,在同一个社会里,既有反映现有经济基础的道德意识,又有落后于现有经济基础的的道德意识。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好坏能力的意义非常重要。

二、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逐步实现的,而幼儿期的道德品质教育则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的说来,都离不开通常说的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情、意、行。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对共产主义道德准则的理解。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只有认识了准则,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倾向。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加强幼儿的道德认识,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运用具体、形象的材料,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给他们讲英雄模范故事,观看英雄模范电影、录相、演出等,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会错。

情,即道德情感。对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从道德情感入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理解能力还刚刚开始,他们的行为常常随着主观情感的变化和对人感情亲疏的不同而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道德情感是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注意和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同时还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以情育情,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

意,即道德意志。指的是在道德行为过程中自觉、顽强地克服困难的毅力,这是一种控制和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在行为过程中不一定就能按照行为准则达到要求,尤其是幼儿,他们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既要向幼儿提出合理的、具体的要求,又要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行,即道德行为。出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不等于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是道德实践,只有在反复的道德实践的基础上,道德行为才能转化为道德习惯,才能说道德品质已经形成。对幼儿来说,只有将道德实践寓于课堂教学、游戏、劳动等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才能形成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的几个特征

1.同时性

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四个因素,其作用各不相同,但从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说,这四个因素是同时起作用的。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做到各个因素协调一致,共同提高。

2.多样性

由于幼儿个性特点的不同,比如有的幼儿个性活泼、开朗,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有的幼儿性格孤僻、文静,从不惹事,但不合群;有的幼儿十分任性、固执,有点为所欲为等。对于这些具有不同性格的幼儿的品德教育,不能一概从道德认识开始,而要根据各个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3.重复性

教育的实践表明,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尤其是幼儿,由于幼儿年龄小,即使讲出道理,也不一定照着做。为此,对幼儿只有经过反复的教育、感染、熏陶、磨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渐进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如此,决非一朝一夕。有的家长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认为苦口婆心是徒劳无益。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操之过急,而应注意发现珍视孩子的点滴进步。

四、如何对幼儿实施道德品质教育

1.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

通过适合幼儿特点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使幼儿懂得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的道理。如果幼儿一时不能接受,不要一味指责,更不能体罚。虽然惩罚也是正面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惩罚决不是体罚。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惩罚儿童是惩罚他的过失,并不惩罚他的人格。”

道德品质教育篇4

一、优化环境,激发幼儿

1.好的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加强道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2.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

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班里平时我们把幼儿作为一个朋友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学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好的品质就逐步形成。

二、从常规抓起,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1.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立的品质。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等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轻轻放、加点或者午餐时要求做到吃的干干净净,爱惜农民伯伯的的粮食教育。

三、开展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人们都明确这样的道理,好的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的挺好,时间一长孩子就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

因此,以游戏方式吸引孩子,激发兴趣。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了各种动态的区域活动,如:美工活动区、表演活动区、益智活动区等等。在进行这些活动区时,我们发现幼儿的良好形为习惯得到展现。如:美工活动区,幼儿能主动取所需品,安安静静的绘画;表演活动区,小朋友能拍拍手、抱一抱等友爱的表现,总之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历历在目。

四、与家长协手共同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幼儿品德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取得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协调一致,共同关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人们常说:“老师要为人师表”,这句话说的最恰当不过了。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榜样之重要,试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教育幼儿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而自己却不拘小节,这不是背道而弛吗?又怎么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因此,要严格自己,在幼儿及家长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

道德品质教育篇5

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怎样培养学生更有爱心与责任感?爱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不能恰当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创新生活、造福人类的。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当然爱心教育也不例外,在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和培养学生。

一、从我做起,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和爱护,而且要在学生失落、彷徨、无助的时候,敏锐地判断并加以正确及时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集体的温暖。对于父母离异或过早失去父爱、母爱的学生,更要多加关心,不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因缺乏爱而变得冷漠、放纵、迷失方向。教师有责任以自己的言行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情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热爱之情。

二、利用好主题班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主题班会的设置有多种形式,但都不外乎向学生渗透某个道理,增强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教师应利用主题班会以多种形式把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传播出去,用正面人物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或由学生亲自演讲感人故事,使学生于他人或身边人的经历中设身处地地感悟思考,培养他们换位思考,主动关心、体谅、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力。教师还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强大自己的道理。

三、有效沟通家庭教育,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并配合学校实施爱心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每个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教师是连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桥梁与纽带,是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无疑对爱心教育的实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教师首先要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与家长达成共识,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对于因“望子成龙”心切而在子女成长中造成负面影响的家长,教师要正面引导,使其改变观念,更加注重子女全面发展,培养子女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爱心教育,使之成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四、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集体活动是学生认知生活体验生活的大舞台,真实的接触不仅能增进集体的友谊,而且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教师应积极利用集体活动,促进学生间真正情感的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而志愿奋斗向上的热情。

道德品质教育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道德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一、道德与道德品质培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者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1]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即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调节方式,也是一种实践精神。因为道德总是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即善的和恶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并通过对不同的行为的评价,高扬前者、鞭笞后者,以此不断推动者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具有时代气象和民族精神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中最容易“泛化”的因素。不仅学生们、就是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持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道德教育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大学生都已经是成人,他们的道德品质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养成,在大学生活中开展道德教育都是应景之作,骗人的。这种认识在民办高校更为普遍。从知识追求角度来看,道德养成过程应渗透于知识追求过程。道德品质培养与知识追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的追求过程也是道德品质提升的过程。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对知识活学活用,丰富的知识也会有益于提高道德鉴别力,形成科学的道德观。

二、道德品质培养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民办高校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国家统招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道德水平低、人生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注重道德教育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一)成功的知识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承担着“授业”任务还负有“传道”的使命。“传道”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相对于“授业”而言,“传道”则是更为根本的教育使命。要达到这一教育教学目的,教师自身的“道行”水平就成为连接教材、学生与教师自身的纽带。教师自身的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影响学生的言行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为任何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都是以道德因素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开导其思想困惑,就会形成“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氛围。

(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发展智力、提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与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人生情趣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要维持学生持续良性循环的学习兴趣,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意识入手,老师更要善于借助于道德的力量,通过激活学生的道德责任心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社会利益要求的日益多元化,社会生活中多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人们的生存压力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具有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生活压力下经常保持心灵的稳定,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人力资源为自身服务,并能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味生活的幸福感。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途径

(一)处理好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

道德,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关系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问题。但是,“道德难以量化,不易考核,所以,在学校教学中常常被忽略”[2]。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性的教育反思认识到对于人类来说,科学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向其中任何一方。我国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程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加深的,当前我国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与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需要辩证看待道德养成与知识追求的关系,不偏向任何一方。否则,以牺牲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升学率或就业率,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针对民办高校中青年学生普遍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不强的现状,加强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就成为提高民办高校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与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提高基础之上,许多思想困惑和道德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缺乏或者认识不到自己的人生责任意识。现在有种说法是,学生在幼儿园学小学的课,小学上初中的课,初中学高中的课,高中要达到大学知识水平,那么,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回答是学道德品质。我国现在在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多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个性比较自我,比较独立,做事情往往不敢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前一段时间令国人震撼的“药家鑫事件”反应了许多方面的教育问题。用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的话说:他的父母花费了那么多钱培养这么一位弹钢琴的儿子,结果是:只有技能,没有情感;只有动作,没有观念;只有逃避,没有底线。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的失败。故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伦理视角看待教育过程,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使课堂更生动,教育效果更明显。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态度是消极的,认为这门课原理众多,知识枯燥,乏而无味。要克服这一状态,教师应改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视野,将原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丰富教育教育内容。一般来讲,现在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际上,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上述内容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习惯,拥有健康的心理。为达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首先要努力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即结合教科书内容,针对性的增添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形成对教材的再加工。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身示范,让学生分清是非,杜绝模仿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达到“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道德品质教育篇7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的设置,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地灌输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的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其次,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规定:思想品德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再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这也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最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应把着眼点之一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衡量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应该看它所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任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品德课教学改革都不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

那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呢?

首先,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政治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同时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我们政治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只有“身正”才能“为范”。

道德品质教育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探究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都有一定的学识基础和个性特点。有关资料能表明: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和创造力”,但个性特点不容小觑。他们多数独生子女,有学习跟不上怎么办的焦虑、抗挫折能力不强、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嫉妒心强等特点。为此学校要发挥新时期育人的作用,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供参考。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

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这样的目的依托于个体良好的品德构成。因为此时的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稍有不慎或者出现其他变故都会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美国品德教育专家克里纳教授把良好品德要素分为三类:一是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意识、认知道德价值、设身处地、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知之明;二是道德情感,包括良知、自重、同情、崇尚善、自我控制、谦虚;三是道德行为,包括能力、意志和习惯。在这三要素中,认知指导情感,情感投射于行为,行为再强化认知,三者形成回环反复的形式。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18字方针教学策略。

1、以理服人的道德认知。根据克里纳教授对品德的分类,道德认知应该成为纠正学生行为的根本点,使学生个体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偏差。一是教师要做的是适时地纠正学生在不同场合出现的不恰当言行,通过对言行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其不合理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纠正分析,摆出道理,从道德意识、道德决断和自知之明等方面培养学生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让说理过程从事后被动分析过渡到事前主动分析(这点尤为重要),这样,小学生对于自身或身边现象行为的评价判断就会趋向合理。

2、以情感人道德情感。在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道德认知的巩固。根据对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生这一代人的共性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向个大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问题学生就被教师特殊对待。同时教师还通过多次的家访工作、与其父母的交谈和建议等方式给他以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心的感觉。这就是说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必要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美化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群体中才可以成倍得到复制,因此,这更有赖于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平时对班级管理的到位和班风的培养。

3、以制度塑造人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落脚于行为的改善而非只是结构、认知能力的改善,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工作者通过提出要求,依据学校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范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是重要并且必要的,这是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最重要一步,具有持久性。为此教师及校务工作者要对在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甚至更重要的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的理念切实纳入文本条例中,让其有据可依。道德行为的强化和形成最终又可以对道德认知进行印象的加深,以进一步指导道德实践。总之,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使个体完成从自在的人向自为的真正自由人的转化。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中,遵循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这三步骤,引导促进学生个体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去实现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自为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就会更加优质而有效。

三、小学思想品德的措施

1、教育说服法。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这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2、创设教育情景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初小学生都有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3、实践活动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笔者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4、耪样模仿法。这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作为一名校务工作者,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平常要与学生朝夕相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校务工作者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校务工作者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参考文献】

道德品质教育篇9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优化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学科,和语文、数学甚至和音、体、美等学科比较,它课时少,每周每班只有一节课,而且几乎没有书面作业,也很少笔试,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甚至还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首先是由它的系统性决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然而其它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而思想品德课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又表现在它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而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则主要来源于情感和兴趣。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斯霞的母爱教育和李吉林的情感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奥妙也就在于有情。各科教学都要有激情,但只有思想品德课是把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列为首要任务的。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要贯穿于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始终。如果思想品德课这一教学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则强烈的道德情感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进而促使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也表现在它的辐射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度。各科教学是学校德育最经常的途径。校级、班级教育和少先队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然而各科教学和各种班队教育在实施德育时,除考虑自身的特点外,还要注意德育的层次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都要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高年级和低年级应该有层次上的区别,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就是这种区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也就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对各科教学和班队教育的辐射功能。临川市小学德育1、2、3一体的整体实验,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然后结合一课或一个单元的思想品德课的训练要求,组织开展一次班会或少先队中队活动。经有关专家认定,该实验是有效的。之所以有效,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地利用思想品德课对班队活动的辐射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还表现在它的突破性。在应试教育泛滥时,思想品德课不被重视,不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很少有专职老师,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或数学课,连课本都不给学生订。有的学校,虽然开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只是搭头课,老师把课上得枯燥无味。因此,选择思想品德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突破的力度将会更大。我们萍师附小,在全面实施愉快教育的改革中,选择德育为突破口,要求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校的拳头产品课,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愉快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

道德品质教育篇10

关键词:人格品质;教育;医学人才;着力点

1.人格品质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1.1人格品质的内涵

杨叔子说,人的思想素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是“人格”,上一层是“法纪观念”,最顶层的是“政治思想”或“政治方向”。所谓人格,是人所特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1]人格品质是人的体格和精神上的特性、能力、经验、气质、意志等特质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健康、完整的人格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素质人才必须是人格品质高度发展完善的人,具有现念和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并能把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于社会。适应时展,高校素质教育应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质方面做文章。

1.2人格品质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院校人格品质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2.1促进医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不仅要求有合格的文化知识和医学专业技能,更要求有合格的道德素质、精神风貌。道德不合格、精神面貌不健康的人,其知识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是成反比的。而道德品质高尚、积极乐观的人即使知识上暂时有许多不足,其精神风貌也促使他认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发达”。

1.2.2培养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良好的人格品质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课程的理解,而且对医学生的心智训练更有相得益彰的功效。

1.2.3促进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形成

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个体实现和自身价值有益于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医学生来讲,他们从事的是人类生命的科学事业,他们的人格品质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心身健康的保障程度。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于基本的人格品质。一个人格品质低下的医务工作者,很难设想能够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也无从讲他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因此,医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工作,是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2.医学生人格品质现状和现代医学对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

2.1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品质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某些领域尤其是医疗行业出现的一些混乱与无序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学生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使部分医学生的道德行为处于“亚失范”或“失范”状态。从而也反映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即忽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注与教育。[2]医学生虽已进入成人行列,且拥有相当的学识,但个性发展并不健全,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部分医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较差,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一方面,对道德价值标准认知模糊,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另一方面,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自我人格分离,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却不会或不愿那样做,行为失范。[3]在对医学生人格品质状况的审视中不难发现,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忽视学生人格品质教育。这一点从医学院校的德育地位、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方式和德育实施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体现。[4]这种状况与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2.2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和对医学人才的总体要求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医学将更为迅速地发展并出现如下趋势: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医学的一个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从而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加速预防、诊断、治疗等技术更新,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全面主导卫生实践,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模式随之发生一系列转变,即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各种群体以至全体人群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领先众多科学和全社会的参与;从以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变为以身心健全及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5]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文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医学将会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使医学不断社会化。这种趋势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6]

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人,需要具有很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人,而且要热情地关心人,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思想和感情,善于掌握人的变化规律,了解人体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防病治病和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对21世纪医生的要求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为实现该目标,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3.医学院校应把人格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3.1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以德治国”的本质就是“以德育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医学院校既是社会选择、传递和保存医学知识、文化的中心,也是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中心。高校在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这种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以高校师生的人格品质为主导,既对本校的各项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借助师生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向整个社会辐射,从而对社会道德风尚尤其是医德医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7]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医学生对社会特别是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长远的和具有建设性的。相反,人格颓废、品质低劣的医学生步入医疗行业所带来的影响也一定是消极和破坏性的。因此,在医学院校实施人格品质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既是医学院校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3.2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教育的功能是“育人”,即要“明明德”,要“成人”,要“新民”,要“至善”,开拓人的主动思维能力,升华人之所以为人的神圣精神境界,素质教育之所以重要也在于此。[8]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医学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医学生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互联网等的普及更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缺乏感情上深层次的联系,个体日益成为社会和各种集体之间自由移动的独立分子,孤单、寂寞感增强,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必须更为坚强,更具有独立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医学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社会迫切呼唤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教育。

3.3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道德培养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从人格结构来看,道德品质是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传统的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偏重于政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没有把道德品质当作学生的内在人格培养,医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体验与道德评价难以做到和谐统一。要克服这种现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对医学院校德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把人格教育贯穿到医学院校德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9]在德育工作中,人格品质教育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这个基础作为支撑,社会道德、法律品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由此可见,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现医学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

3.4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促进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乃至变态人格的形成。人格教育不仅有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人的求知欲得到最好的发挥,发展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由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划一化和对人格教育的忽视,当代医学生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没有接受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如自卑、多疑、意志力差、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等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德育重视大学生人格品质教育,既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代医学生儿童少年时期人格品质教育的一次“补课”。[10]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研究认为,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人某一方面的特质主要形成于某一阶段。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生活缺乏目标。人格品质一旦形成,不会轻易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帮助人们形成积极人格品质的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德育实践,帮助医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明以止化成天下,高等教育研究[J].2005,(9):1-6

[2]达建:深化医学课程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医学与哲学》,1999,(4):41~42

[3][4]聂素滨等:发达国家医学人文科学探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19

[5]刘献君:实践研究相互推进,高等教育研究[J],2005,(3):1-6

[6]张国芳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1~3

[7]沈汝发:苦恼与迷茫,当代青年研究,2002,2

[8]胡艳蓓: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养,青少年导刊,2002,1

[9]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