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度经营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0:06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1

各县支行一年之计在于春。近年来实践证明,谁抓住了一季度工作,谁就抓住了全年工作的主动权。为此,全行必须以一季度“两节”带来的各种机遇,以开展“迎新春”劳动竞赛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再接再厉抓好“三收一拓展”工作,力争使各项业务取得良好开端。

一、树立存款工作新理念,确保实现“开门红”

各行要牢固树立“总量就是实力,份额就是地位,增存就是增效,增量就是竞争力”的存款新理念,全面分析和研究当地资金组织及市场竞争的新动向及新特点,牢牢把握元旦、春节期间市场活跃和社会各类资金集中回笼等有利时机,大力拓展新的存款领域,努力提高市场份额。一要树立“服务增值、服务创效”理念,真正把规范化服务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柜台、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手段和服务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针对元旦,春节前后城乡居民收入相对集中、劳务人员返乡、商品市场交易活跃等季节性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揽存的新对策,突出抓好储蓄存款工作。二要着力提高对公存款综合营销能力。以资产业务为切入点,积极拼抢集团性、系统性优良客户,努力提高我行在能源、交通、电讯、电力、烟草、基础设施等行业的存款份额。要高度重视机构存款业务,以业务为突破口,有效扩大与行政事业客户的合作领域,提高资金留存率。三要继续密切同保险公司、农信社和其它商业银行的合作关系,扩大合作领域,力促同业存款稳步攀升。四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形象建设和“两节”期间的宣传攻势,尽可能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我行的经营优势、产品特点及服务宗旨,全面塑造农业银行新的良好形象。

二、大力营销贷款,打好全年业务经营基础

面对全行资金日趋富裕的现状,各行必须依靠自身拓展来提高资金营运效益。要以信贷新规则为前提,严把投放质量关,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全力以赴拓展业务市场领域,达到早投放、早见效。一要强力公关,继续抓好大行业、大系统、大客户的营销工作,各行必须在龙头项目上做大文章,为全行一季度资金营运寻找新的出路。二是各行要继续加大对交通、通讯、电力、公路、烟草和科教文卫等行业性、系统性、垄断性客户的营销力度,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要高度注重个人质押贷款、消费贷款、贴现、住房等低风险贷款的营销,以营业网点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营销重点。三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行级领导主攻系统大户,部门负责人主攻重点户,客户经理和员工主攻个人精品户的全员营销机制。四要依托“双节”,采取召开银企座谈会、联谊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对现有大客户和重点意向客户进行回访维护,加强沟通,联络感情,为扩大合作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不懈,提早抓好收贷收息工作

随着新年度绩效考核在业务经营中的实施,我行不良贷款占比高的不利因素将进一步显现,全行必须面对现实,充分认识整体经营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利用年初集中回笼资金有利时机,动员全行员工,早收快收,全力搞好收贷收息。一要清醒地看到,清收工作仍是明年的重头戏,是绩效考核的重点,我行清收旺季是在一、四季度,决不能等待观望,必须坚定信心,在一季度抓出成效。二要对法人客户不良贷款继续实行领导和部门包挂责任制,各行领导和信贷人员要深入重点大户、重点企业进行连续跟踪清收,以点带面,大力推动全行清收管理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在一季度取得新的突破。三要切实发挥资产经营部的专业清收作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继续打好清收“攻坚战”。四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动向,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司法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参与企业破产改制的全过程,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坚决制止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充分把握年末岁首的市场机遇,加大对各类抵债资产的处置力度。五要加大买断、打包清收力度,同时把“散、小、差”贷款作为外勤人员的主要清收对象,继续组织人力抓好清收工作,全面掀起不良贷款清收新高潮,大力开创“散小差”退出工作新局面。

四、转变观念,力促中间业务再上新台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就是财富。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彻底改变中间业务是“副业”的看法和做法,确立“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共同开拓,协调发展的思想,真正把中间业务当做主营业务来抓。一是以营销活动为契机,加快保险业务的发展步伐。各行要在总结XX年开展的保险集中营销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克服困难,进一步挖掘潜力,促使保险业务成为全行中间业务的骨干产品。二要加大对银行卡业务的营销拓展力度,积极拓展银行卡的受理渠道,全面提高银行卡收入水平。三要大力拓展代收代付领域。在坚持不懈发展代收水电费、通讯费、工资等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金融同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业务,加强对发行业务的维护,千方百计做好财政资金工作;重视对新业务品种的营销,做好基金、国债的代销工作,全方位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2

目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分析了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探讨了其根源,并提出一系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金融风险;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着银行会计信息价值的大小。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反而还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在阐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的基础上,试图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有所帮助。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

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信贷管理制度有关贷款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甚至以借新还旧、收旧贷新为借口,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占用比例,提高收息率,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任务的目的。

(二)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工作需要,公款私存,私款公存,特别是月末、季末、年末乱调存款科目,乱转存款数据,乱改存款报表,虚报瞒报存款等,导致存款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或转系统内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确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三)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除过去违规经营时期账外基建、“小金库”基建、无计划超计划基建等形成大量银行账外固定资产未完全消化处理外,现阶段银行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主要是收回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使用不合规,抵债资产自用未按规定在账内核算反映;或钻“电子设备租赁费”、“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等科目的空子,采取以租代购、以租代建的方式,随意扩大自用固定资产在账外核算,致使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四)损益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银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不认真执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和账务处理手续,不按规定正确计提应收应付息,采取多提应收利息、少提应付利息或当年支出不入当年账的办法,虚增利润;还有的银行采取利息及中间业务收入不入账、乱列乱挤乱摊乱挂成本费用、私设“小金库”等方法截留收入、虚列支出,虚亏实盈,以达到偷税逃税和满足单位个人利益的目的。

二、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一)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门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急功近利,谋取单位或个人私利,搞短期行为,盲目粗放经营;或授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以突出其经营业绩;或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其违章违纪行为截留收入,逃避税收,虚列支出,据公为私。不能正确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忽视放松会计核算管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是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统计信息,轻会计信息。受我国银行长期行使宏观反映职能的影响,其信息的反映重点放在统计信息上、放在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等宏观需要上,面对全面的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则不闻不问;重前台操作会计信息,轻后台核算管理会计信息。现阶段银行综合应用系统推广后,银行管理层对前台会计操作人员监管力度加大,要求也比较严格,会计数据录入也比较准确规范。但对后台会计核算和管理却有所忽视,不少调账调表行为都是在后台核算管理层完成的,以致出现了会计制假造假操作层少了、管理层多了、处理层少了、核算层多了的怪现象;重表内业务会计信息,轻表外业务会计信息。现阶段银行会计在信息的提供上,往往只注重提供表内业务的会计信息,对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只注重提供业务量的信息,而对其风险管理信息提供不够,不利于分析银行表外业务的状况,识别表外业务风险。

(二)银行管理考核体制不科学,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型而来的,受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基层行不能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及实际经营情况来自主确定业务经营计划和工资费用标准,没有经营自,不能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经营规则办事,致使上级行下达的高指标无法完成,匹配的低费用不能满足业务经营需要。这从某种程度上逼迫基层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如在不良贷款的反映上,每年不良贷款控制余额和下降比例都是由上级行确定后下达,是指令性计划,年末基层行必须在限额内反映,不得突破。但目前基层行不良贷款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收盘活难度很大,不良贷款下降比例大都是靠贷款展期或新放贷款稀释来完成的。如果基层行通过贷款展期或新放贷款稀释仍完不成计划,不良贷款也只能反映在正常贷款科目中,这样年年隐瞒积累,到了一定时期就形成了大量的隐形不良贷款,这客观上导致了不良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三)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金融竞争更加激烈,各大银行为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拓展新业务、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作为竞争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对的,但是片面强调发展,忽视监督管理,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经营业绩和局部利益,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经营风险的产生。如现阶段在加快发展的呼声中,银行各类中间业务、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对外保函及信用卡等新业务发展很快,但各种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和办法未跟上,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使银行经营风险增加,特别是银行内外勾结弄虚作假、制假造假、金融诈骗等经济案件经常发生。据某行统计,仅2000到2002年三年间全国分支机构就发生利用虚假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及信用卡等进行诈骗案件500多起,涉及金额10亿多元,给国家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4亿多元。

(四)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目前基层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前控制悬空。主要是控制功能不完善,综合应用系统中部分业务控制环节随意屏闭,导致部分业务不能正确反映;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国际业务、信用卡、住房和汽车信贷、计算机等业务制度不健全,形成内部控制上的“真空”和“盲点”;控制环节缺乏制约性,有的岗位、部门之间不能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出现控制上的“空档”。二是事中控制不全。主要是控制制度不落实。会计控制制度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会计人员违规越权操作、有章不循、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从近几年银行内控评价结果看,会计方面失控的问题就多一些。会计制度不落实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发会计风险增加、发案率增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三是事后控制乏力。会计管理部门自律监管意识不强,不仅不能及时对所属单位会计业务进行监督,反而自身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和单位领导要求,制假造假、弄虚作假,这在客观上助长了银行会计造假行为的猖孤,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三、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一)深化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首先,各级行领导要高度重视支持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充分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工作重要性和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整顿金融秩序、纠正违规经营、加强内控管理的系统工程来抓,要站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度,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其次,要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一是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使会计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而且也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自觉抑制各种违法行为,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理论、新业务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及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理论等基本知识和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的需要;三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们一心一意地做好银行会计工作。

(二)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健全科学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

一是真正要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要求来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要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自下而上的银行管理考核体制,扩大基层行的经营自力,允许下级行在上级行的授权或转授权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开展业务经营,计划的规定、利益的分配应由下级行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管理状况来确定,上级行不应过多地指使干预,以利下级行能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开拓业务。二是要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各级行在制定经营目标计划时,指标要精减,要以利润为中心,由下到上层层综合制定,而不能从上到下层层加码,硬性下达。上级行要站在科学管理的高度,站在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尽量把经营目标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点,全面长远点,切忌只顾眼前短期利益,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头”赶超计划,给下级行业务经营行为产生不正当的刺激作用和发出错误的诱导信号。三是要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总行为中心的管理考核机制。现阶段可先建立以地市二级分行为主体的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清算、会计监督及档案管理的大集中。在以二级分行为主体的管理考核制度试行成功的基础上,再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逐步过渡到实现一级分行或总行的统一管理考核,及时反映银行会计信息,准确把握化解银行经营风险。

(三)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各大银行已初步建立起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地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特别是人民银行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颁布和各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推广应用后,会计内部控制重点由事后转向事前、事中,出单一结果控制转向业务经营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由全面控制转向重要岗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控制。便我们不可忽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观念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一些不利因素又会对银行会计内控机制建设以致银行业务发展起着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会计的重要任务。一是完善会计授权管理制度。从行长到一线经办人员,都要规定业务范围、限额和行使权限,并利用综合应用系统,将业务授权落实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严禁越权;二是根据风险防范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制定工作纪律,明令业务操作中的“”,给员工一条“警戒线”,对越线者按规定严格进行查处;三是落实各岗位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实行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分离,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现象的产生;四是对会计业务实行集中式的事后监管,建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管的完整体系。层层设立事后监管中心,开发完善事后监管程序,选用业务熟悉,品德优良的事后监管人员,实现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分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防范风险,重塑银行会计“三铁”形象。

(四)推行银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

为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有效治理“三乱”、“三假”,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建议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一是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即由上级行对下级行层层委派会计人员,对下级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情况进行直接监督管理。委派会计人员在行政和待遇上都隶属于上级行管理,不与派驻行发生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以增强其独立性和超脱性。推行银行会计委派制度,是依法规范银行会计工作秩序,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工具,也是建立银行间公平竞争、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不少银行的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反腐倡廉、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方法,也是我国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二是实行银行会计信息社会审计鉴证制度。每个年度终了,银行会计信息在正式向社会披露之前,要聘请有鉴证资格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进行审计鉴证后,方可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布,以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3

国际银行业股权激励的经验

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952年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开创性地将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利益与公司的未来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股权激励制度之所以最早在美国兴起主要归因于美国当时税收政策及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一方面,美国税收政策为股权激励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率较高,公司员工需对一般工资缴纳高昂的税费,1950年出台的美国《税收法案》明确规定,对于法定股票期权只向其股权激励兑现后的溢价部分征收25%的资本利得税;同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1950年收入法案》,首次规定了任何企业都有权向雇员发放股票期权。在这两项关键政策的基础上,美国公司陆续改变了过去以奖金和红利为主的员工奖励模式,将股权激励特别是股票期权纳入员工的工资结构之中,旨在帮助公司员工降低个人所得税数额。20世纪60年代,路易斯・凯尔索针对雇员不掌握公司资本的问题提出了“员工持股计划”(eSop),其核心内容是资本所有权的泛化,即将公司内部员工所提供的的劳动作为其分享股权的依据,使员工通过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和未来的收益权,目的在于最大化每个员工的组织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国国会对“激励性股票期权”的优惠政策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大量企业开始认识到股权激励制度兼具激励与约束双重效应,在解决委托-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陆续对其员工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将股权激励制度带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显示,1986年美国89%的大公司已向其高层管理人员发放了股票期权,1990年后更有不少中小企业参与到股票期权的发放之中。随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公司也陆续开始对其员工使用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的应用目的也由最初的规避税费和平衡社会矛盾逐步转化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优秀技术人员薪酬的有效组成部分,并在企业保持长期的成长发展和管理层的连续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银行业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际银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措施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和员工持股计划。

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措施,美国银行业约15%的员工享有公司的股票期权,它是与股票价值增值密切相关的企业长期激励手段。企业面向员工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措施意味着被激励对象在未来约定的期限内,在达到事先约定条件的前提下,拥有着可以按照预先商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选择权。股票期权的类型可根据约定行权价与授权日收盘价的大小关系划分为价外期权、平价期权和价内期权,以激励员工为目的的股票期权通常为价外期权或平价期权,如今美国银行业较常采用平价期权激励员工。

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计划是指激励对象无偿从上市公司获得约定数量的股票份额,这部分股票通常附有对工作年限、业绩目标、禁售期限等限制条件的明确规定,被激励对象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时才有权将这部分股票卖出获利,它是与股票期权相并列的常用的长期薪酬激励措施。2014年美国合众银行75%的长期奖励是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发放的。限制性股票对股票锁定时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使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效果显著,尤其适合发展进入成熟期的公司应用。

业绩股票。业绩股票的实质是将员工奖金延迟发放,即公司规定被激励员工在完成年度业绩目标的条件下可无偿获得一定数量的股票或领取用来购买股票的现金,具有突出的长期激励作用。与其他几种股权激励措施相比,业绩股票将被激励者的权、责、利一一对应起来,有利于员工准确地将个人工作目标与公司长期战略结合起来。如加拿大银行业通常根据年度业绩表现情况向其员工发放锁定期为三年的业绩股票,即自授予日起第35个月的最后一天该股票进入行权期允许变现。

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不直接给予被激励员工公司股票的所有权,而是以员工在规定期限内达到约定的股价或业绩标准为前提,赋予其享受由公司股价上涨或业绩提升所带来收益的权利。作为一种虚拟股权激励措施,股票增值权相较于其他四种股权激励措施的特点在于其被激励的主体一旦行权,这份激励作用将随即消失,且这项权利在企业经营效果好、股价上升时将为被激励对象带来额外收益,而一旦企业经营效果不佳,员工只需放弃行权即可避免自身损失。总的来说,股票增值权的约束作用不足且激励成本较高,适用于现金流十分充裕的公司应用。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指公司内部员工自愿出资认购公司的部分股权,通过成为公司股东共享企业成长的一项兼具激励与福利双重作用的员工福利计划。在各项股权激励措施之中,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和重点在于公司员工持股比例的多少显著地影响着计划的激励效果,如果员工持股比例过少,激励员工的效果不明显,而一旦员工持股比例过高,则容易产生内部控制问题。这项股权激励措施更适用于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明晰的上市公司。

国际银行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特点

以上几种股权激励措施在实施细则、预期收益及适用对象等方面各有特色,但是其将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思路是相同的。国际上各银行在实施股权激励时普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业绩指标为主确定被激励对象领取股权奖励的额度。美国合众银行将其股权奖励额度同年度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挂钩,薪酬委员会将在每个绩效年根据各岗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状况及员工个人贡献的实际情况综合决定其长期激励额度,并在一年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调整。第二,以多重指标为辅持续更新股权激励的发放额度。在加拿大的银行业,首席风险官专门负责根据股东回报率、财务报表、实际风险等指标的变化调整员工股权激励的发放水平,以确保激励措施能恰当及时地反映公司的经营处境。第三,银行业日益重视对全体员工的薪酬激励。国际银行业普遍认识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运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整体团队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美国银行业常通过激励层次的多样化实现对全体员工的激励效果。德意志银行2001年股东大会首次确定了全球持股计划,允许在银行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按一定折扣购买规定数额的本行股票。

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作为一种缓解“委托-”矛盾、明确员工奋斗目标、提升高管经营能力的薪酬激励措施,股权激励在国际银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股权激励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经验来看,可根据其实施效果将其概括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

股权激励的正面效应。首先,股权激励有效地将高级管理层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长期利益统一起来。对于银行高管及个别员工而言,获得股权激励意味着得到了一个提高工资水平的机会,而实现个人收入的提升要以完成公司业绩目标、达成股票价值增值或达到其他约束条件为前提,从而将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长期成长与被激励者的个人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将会更加重视长远利益和发展,为形成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缓解了两权分离所带来的问题。其次,股权激励为银行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时有效地缓解了重要员工流失。股权激励是一种兼具激励效果与约束作用的企业长期薪酬激励办法,一方面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与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密切相关,股价上涨往往可以大幅度地提升被激励员工的工资水平,激发其努力工作完成业绩目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股权激励通常带有配套的约束条件,企业常以入职年限、业绩考核、个人贡献等指标为参考依据,通过规定被激励员工认股数量及股票锁定期限的方式约束其持续稳定地为公司发展服务。

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首先,股权激励不当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股权激励效果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被激励对象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通过债券融资或回购股票等方式刻意抬高股价,公司负债比例的增加很可能会提升其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另外,被激励对象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消除因公司业绩不佳而产生的风险,从而形成了即便公司经营状况或股票价格不佳被激励对象也可以获利的有利形势,破坏了股权激励将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统一起来共同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初衷,反而给予经营者利用激励措施谋取个人利益的可乘之机。其次,股权激励不当可能会加剧社会矛盾。目前,在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结构中由股权激励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基础工资的数额,股权激励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挂钩使其具备了成倍扩大受益者工资水平的能力,由此造成的企业内部员工巨大的贫富差距,不仅不利于企业内部团结协作,而且容易激化社会公平问题。最后,股权激励不当可能会影响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受股权激励作用的刺激,企业的经营效果和股票价格常常被高估,在股权激励措施被广泛应用的条件下很可能会使整个股票市场泡沫化严重,从而对国际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国内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现状

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的背景

与国际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使我国先后出现了内部职工股、公司职工股及内部职工持股会等员工持股形式,但此时的股份赠与不属于公司员工经常性工资的组成部分,尚不具备激励性质。1998年11月25日证监会宣布取消内部职工股,同时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指示中多次提到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制度,在这两项政策的背景下,我国一批国有企业相继开始对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尝试与探索,由此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积极尝试中进入了初步探索阶段。

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开始进入广泛发展阶段。该文件首次明确规定了我国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一整套办法,将我国股权激励带入规范化的发展模式,激励了一大批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面向内部员工开展股票激励计划,使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得到广泛的应用。

2016年7月15日,证监会了新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后文简称《办法》),又一次引起了我国各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关注。该《办法》在原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信息监管、内部监督与市场约束等监督机制,进一步细化了监管处罚规定,同时通过明确公司实施激励计划的条件、规定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再次完善了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新《办法》补充了关于重点落实监管、完善激励制度等方面的规定细则,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政策环境,各上市公司亟待调整或发展激励计划以适应新制度的要求。

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的现状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激励计划频频受阻。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自2005年起陆续开始审议施行股权激励计划。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最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银行,2007年7月6日建行正式开始实施其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允许符合资格的约27万建行员工可通过认购的方式分得约8亿股份。之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相继提出了基于H股的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然而,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的进程并未顺利展开,2008年后的各家银行的股权激励方案被相继叫停。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二:其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银行业纷纷降低了高管的薪酬水平,2009年1月我国财政部出台了《关于金融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合理控制各级机构负责人的薪酬,并根据有关规定暂停股权激励计划。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通常来自上级部门的任命,具有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虽然金融机构内高管领取高额薪酬符合国际惯例,但对于政府官员而言享受公司股权激励尚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

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发展顺利。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措施通常以管理层股票增值权计划为主,目前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已经相继开展了股权激励计划。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的同时对其总行9名高管实施了股票增值计划;2004年2月中国民生银行公布的长期激励计划草案,称将以公司股价折算后的现金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优秀员工作为奖励,其实质也是发放股票增值权;2007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了首期高管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规定股票增值权的持有者将获得自授予日起至行权日止获取公司股票在H股因价格上涨产生收益的权利。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日益重视对全体员工的激励,纷纷通过对股权激励措施的调整增加对中间层和普通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2014年11月7日,中国民生银行了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公告称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140846万股,员工的最低持股期限为36个月,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并约束银行的核心员工,不会造成公司控制权的变化。此外,2015年招商银行首批面向内部8500名员工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使广泛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在股份制银行中的得到了又一次应用。

城市商业银行股权激励迎来新进展。重庆银行于2015年11月在我国H股上市,其后的股东大会正式通过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声明将拟用2014年年底银行8位高管绩效薪酬的延迟发放部分购买相应价值的本行H股股份,此限制性股票在3年锁定期满后可按规定参与考核,合格后方能解锁兑付。

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中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一,我国银行特殊的经营结构导致薪酬激励的效果不佳。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银行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与个人业绩的相关程度较低而与其所处职位高度相关,绩效考核尚未在工资水平的确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薪酬激励措施不足以打破控制权下的固有体制范式。其二,我国商业银行员工激励目前仍以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为主。由于自身缺乏长期稳定的战略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经常以实现某一阶段内的特定目标为前提利用短期激励措施奖励员工。其三,股票增值权虽易于操作但其激励作用有限。目前,股票增值权是我国商业银行应用最为广泛的股票激励措施,这种激励办法因无需解决股票来源而具有操作简单的天然优势,但是股票增值权一旦被兑现其激励作用随即消失,被激励者不能真正享受拥有公司股票的待遇。

国际经验对我国银行业开展股权激励的启示

在人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建立股权激励制度、完善员工薪酬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保持与外资银行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一环。结合国际银行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开展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探索股权激励计划时应重视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目前,国际银行业普遍形成了以业绩指标为主、相关指标为辅的股权奖励额度计划机制,并主要通过发放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实现了对企业员工的长期奖励。我国银行业发展股权激励不能“用力过猛”,既要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又要注重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其一,银行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必须考虑我国银行业高层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特殊性,确定与银行股权激励相配套的制度规定,同时着力健全我国人力资本市场。其二,银行应积极探索股权激励的实施措施。与国际银行业广泛地开展股权激励计划不同,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尚处探索阶段,目前主要以股票增值权激励为主。未来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措施激励效果和约束作用的特点,有区别地向不同层级的员工施行差异化的激励办法。例如,商业银行可向高层管理人员发放股票期权以实现激励、约束重要人才的效果,向中层管理人员发放限制性股票以反映其工作与股票走势关系不明显而与完成计划目标密切相关的情况,同时增加现金行权在股权激励中的比重,加大银行激励措施对员工的约束力度。其三,银行要慎重选择股权激励的实施范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激励要以符合证监会《办法》对上市公司激励对象范围的硬性要求为前提,从高层管理人员开始小范围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避免使股权激励演化成银行全体员工的福利措施。

其次,要增加银行信息披露,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证券会《办法》中重点强调了股权激励的监管问题,而社会监管是实现全方位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由于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可能会引发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商业银行有必要增加对管理者持股数量、股票操作行为、期权行权时间及行权价格等信息的披露要求,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地获取银行管理层交易信息,保障社会监管有效推进。另外,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关于股票期权的计量、确认、摊销等会计处理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会计实务中对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式千差万别,若想有效地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落实监管机制,需进一步对相关会计制度进行完善。总而言之,我国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应以建立公司重要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全面监督机制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4

我国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银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主体,商业银行以资金为营运对象,通过信用中介和创造信用,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经营目标,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因此,为了确保银行经营的正常进行,制定完善、详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加入wt0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与制定更是非常重要的。

一、商业银行开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1.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商业银行的要求。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是全社会货币和信用活动的枢纽。商业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整体素质,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面对的形势,研究和制定一套完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保证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进行规划研究是商业银行重塑经营主体的需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专业银行已由国家的附属物变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商业银行,其性质、地位及其与外界关系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和重新设计,进行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就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3.商业银行进行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如战场,商业银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要占领市场并得到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市场,了解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做到知彼知已,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研究,研究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此来引导商业银行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中长期规划是商业银行动态经营的需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实质是经营主体、经营环境和经营目标的动态平衡。商业银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于指导经营过程中,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使经营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循环,以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5.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为实现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性的规划。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引导商业银行的管理趋向科学化。

二、商业银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

1.个人银行业务发展规划。个人客户是各商业银行涉及面最广泛的群体。商业银行在进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这一业务领域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营销组织和质量成本控制等工作进行规划,认真分析市场现状和预测发展动向。在保证传统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个人住房信贷等业务。建立完善的个人银行业务,对业务发展战略、机构建设设置布局、新产品的开发与业务拓展方式等都要作出具体的规划,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个人银行业务成本监控体系,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有关利率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政策,严格成本控制,增强安全经营、有效经营的自律性,提高市场盈利水平。

2.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商业银行公司类业务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各类公司(包括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公司)、政府部门及机构等客户的业务,而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狭义的公司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公司业务进行规划时,必须认真研究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和中国加入wt0之后所面对的市场发展态势,积极进行市场分析做好市场营销、质量成本控制,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商业银行管理的有关规定,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注意防范风险,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3.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商业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包括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外的结算业务、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项目评估、财务顾问、信息咨询、建设监理等综合性的服务。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间业务的开展越来越受到各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制定商业银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做好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各商业银行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有自己的优势业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突出其特点,以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例如建设银行在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时,就应该依托长期从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这一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中间业务体系,不断丰富业务种类,把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从项目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延伸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确保传统银行业务与中间业务双轮驱动,全面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4.财务管理工作规划。财务管理工作是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商业银行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按照中央关于商业银行要“强化集中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分级管理的财务制度”的精神,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以达到建立以综合业务经营计划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资金统一调度,资产负债合理安排,财务资源合理配置,监管有力的计划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制度统一、集中核算、集中管理信息、有效监督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高效快捷的清算汇划体系,强化清算系统的市场服务功能。

5.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规划。机构与人力发展规划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保障,各商业银行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一定要重视机构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商业银行根据监管部门关于区域机构设置与发展的宏观规划,以及本行关于业务开展的总体规划,来制定本行的机构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按照“减少管理层次和分支机构,进一步改变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的状况”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机构设置与调整规划,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特征相适应的机构经营布局。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使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6.金融创新与市场营销发展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真正的加入到的经济活动中来,作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银行不能只盯着自己的资产质量,而应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以实现在为社会的服务中使自身的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并不断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树立市场营销观念,把自身利益与客户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为社会的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7.信息发展规划。科技实力和信息传导体系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决定性因素,它包括商业银行自身科技素质、科技实力与社会科技环境多种因素,社会科技进步与商业银行自身科技实力增强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巨大,因此制定一部切实可行的科技信息发展规划是商业银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管理与信息技术,加快系统网络建设,打好业务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技术基础,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在产品管理与客户信息管理方面的网络优势,形成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

8.保障系统规划。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竞争具有两面性,既有促进资金合理配置、调节资金供求、提高效益、完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和加快金融国际化的正面功能,同时,还有诸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初期,由于竞争主体所处的情况不同,还不是同一水平上的竞争;由于竞争主体缺乏应有的内在约束机制,竞争中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成份和盲目性,而法律对竞争的保护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对规划期内的法律工作要做必要的设计。

三、商业银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本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5

1994年以前国际银行资本在巴西的发展情况

在1994年巴西银行改革之前,总体上讲,巴西的银行业被两类银行机构所控制:国有银行和私营银行。在国有银行阵营中,巴西银行和Caixaecon^omicoFederal占据主导地位;而私营银行由Bradesco、itau和Unibanco等少数几个大型银行所控制。

早在20世纪60年代,外资银行就开始了在巴西的经营活动。1964年,巴西银行业开始改革,政府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依据互惠原则,外资银行获得了在巴西境内开展业务的权利,但同时必须严格服从巴西政府的各种限制措施。由于储蓄和贷款业务对一国银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巴西政府严格限制外资银行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还对外资银行的投票权和股份做出了上限规定,分别不能超过33.5%和50%。

因此,20世纪的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仅局限于为本国的跨国企业和少数的高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而别无其他选择。在严格的政策约束下,国际银行资本进入巴西的速度缓慢。表1显示了1994年以前外资银行机构在巴西的发展情况:从数量上看,1988年至1993年间,共有1744家新的银行机构出现,而其中外资银行机构只有137家,这一数字在1994年甚至出现了倒退。从外资银行机构数占巴西整个银行机构数的比重上看,1994年只有2.01%,足以表明外资银行在巴西银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微不足道。

《加强和改革全国金融体系的计划》和国际银行资本的进入

论及巴西的银行业,不得不提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拉丁美洲国家。在巴西,通货膨胀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抬头,随着它的恶性发展,巴西政府反通货膨胀的力度也不断加大。1986~1994年间,政府连续出台了7个反通货膨胀计划,但前6个计划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尽管面临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巴西的银行业仍能够适应环境,不仅幸存下来,而且还获得了巨大的利差收入,成为巴西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根据巴西中央统计处(iBGe)的统计,1991~1992年间,通货膨胀为银行带来的收入占金融部门附加值的40%以上。原因之一在于早期重视技术因素,巴西银行部门的支付体系非常敏捷,可以最大化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尽量避免资金闲置状况的出现。

但是通货膨胀却是,当演变成恶性之后,只有采取更为严厉的办法。于是,不得已在1994年通过了雷亚尔计划。雷亚尔计划自然会采取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一些企业无法偿还贷款,银行不良贷款急增。通胀率的迅速下降严重威胁了银行利润,银行业利润从1993年的90亿美元下降到1994年的4.5亿美元。

国有银行的问题最为突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财政不平衡造成的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内生性问题就使大多数国有银行长期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私有化来对其进行救助。清除有问题银行和国有银行私有化的过程从80年代开始一直在进行,雷亚尔计划实施的时候,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大萎缩了。1994年底,巴西最大的两家国有银行被中央银行接管。

真正的改革发生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在1995年墨西哥危机中,巴西的银行部门遇到了流动性危机,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流动性危机并没有转化为系统性危机。1995年11月卡多佐政府颁布的《加强和改革全国金融体系的计划》(pRoeR)的实施为巴西成功摆脱银行业危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RoeR计划包括以下措施:降低外国银行进入巴西市场的“壁垒”,取消对外资银行在投票权和股份比重上所实施的限制;鼓励银行并购,清理一批无生存能力的银行;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1%(巴西于1994年开始接受《巴塞尔协议》);为2万雷亚尔以下的个人储蓄者设立了存款担保,等等。从上述措施中可以看出,pRoeR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鼓励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兼并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阻止金融风险的扩散。金融体制的重建过程为巴西银行业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银行数量的减少;国有银行规模缩小;外资银行参与程度增加。

允许外资银行进入的目的在于借此解决巴西政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外资银行兼并无生存能力的银行能够较为快速地解决当地银行的困难,减轻央行提供再贷款来救助的压力。同时,外国银行进入巴西市场,能够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带来外汇收入。此外,通过与巴西当地银行机构的竞争与合作,提升巴西银行的竞争力,逐步减少银行对利差的依赖,从而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巴西政府并没有急于求成,始终把挽救经营效益差的银行作为政策目的,对外资银行的进入资格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988年联邦宪法严格限制外资银行机构的规模。由于宪法并没有对如何组建巴西金融体系进行规划,也没有对外资银行在巴西银行业的地位进行说明,因此,在外资银行的进入资格上,巴西政府采取了一事一议的原则,在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总统有权通过颁布法令的方式允许新的外资银行进入巴西。但要求所有在巴西开设新的银行分支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通过兼并或收购现有的经营不善的银行,以联合方式控股。

国际资本对巴西银行业的热衷

巴西在银行体系引入外资的愿望获得了国际资本的回应。由于全球范围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解除,当巴西银行业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度过难关的时候,成熟经济体也同样面临着走出国门,到新兴市场国家寻找新的投资场所的问题。

对于国际金融投资者来说,到巴西投资极具吸引力。巴西是发展中的大国,拥有拉美国家中最庞大的金融体系,银行资产占拉美银行总资产的46%,这无疑为外资银行达到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1994年,巴西GDp达到了5167亿美元,人均收入为3285美元,表明国内消费者对于银行业服务的需求潜力巨大。此外,巴西资产收益率和利润率都高于其他拉美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巴西主要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6.6%,略低于美国的17.5%,但高于阿根廷、墨西哥、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而且,虽然表面上看,银行业被强大的国内银行占据,但巴西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实力相差悬殊。如表2所显示,尽管国内价格稳定后,巴西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已经有所改观,但是仍比成熟经济体低很多,外资银行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所以,当巴西政府向外资银行敞开大门后,大规模并购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巴西金融业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始于1995年。外资银行对于兼并当地银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巴西政府规定,愿意兼并中央银行接管下的银行的外资银行可以享受巴西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优先挑选资产质量好的银行。1996~2000年是巴西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并购高峰期,期间规模较大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并购事件共42起,涉及本国私人银行的合并、国有银行与私营银行的合并以及外资银行并购本国私营银行或国有银行。这一期间规模较大且有一定影响的并购案有:1996年,汇丰银行收购濒临倒闭的国内大型银行Bamerindus;1998年西班牙毕尔巴赫―比斯开银行(BBVa)全额购买艾克塞尔经济银行(excel-econ^omico);1998年意大利、法国和巴西共同控股的苏达梅里斯银行(Sudameris)收购南美银行(américadoSul);1998年荷兰银行收购雷亚尔银行(BancoReal);2000年西班牙桑坦德银行(BSCH)收购了资产价值达150亿美元的圣保罗州银行。从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00年9月,在巴西境内最大的5家外资银行分别是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资产总额为286.82亿美元)、荷兰银行(资产总额155.81亿美元)、美国波士顿银行(资产总额93.15亿美元)、英国汇丰银行(资产总额91.26亿美元)和美国的花旗银行(资产总额87.98亿美元)。

在1995~1998年间,外资银行分行数目急剧增加,外资控制的银行数目占整个银行业机构数目的比率在1995年是2%,到了1998年已经增长到接近15%(见表3)。

有趣的是,虽然美国银行在巴西经营时间较长,但1996年的外资银行兼并浪潮是由欧洲银行掀起的。欧洲的银行在众多的外资银行中数量上占绝对的优势,而且表现活跃,在巴西最大的两家外资银行是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和荷兰银行。美国银行的扩张速度较为缓慢,也许是因为它们进入巴西的时间较早,已经适应了巴西高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似乎需要更长的调整时间。

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及作用

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快了巴西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步伐,优化了银行资产,提高了金融资产质量,同时也强化了巴西银行业的竞争机制,推动巴西私营银行改善效率,提高竞争力。从整体上讲,对银行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巴西1999年的雷亚尔危机中,投资者纷纷逃离,出现资金短缺的局面。相对巴西本国银行而言,外资银行所受到的震动比较小,很快进行了调整,对稳定巴西银行体系起了积极的作用。

外资银行市场份额迅速增加。长期以来,巴西国内银行从高利差中获利,提高经营效率的动力不足,导致巴西银行业的总体效率低下。当更有效率的外资银行参与到竞争中来时,夺走市场份额自然是非常轻松的。1993~1995年,外资银行吸收存款和资产比重增幅不大,分别从4.83%和8.35%增加到5.4%和8.39%;1996~2002年,其吸收存款和资产比重则从4.36%和9.79%迅速增加至19.82%和27.38%。而国有银行、私营银行的资产比重不断下降。从1993年的50.85%和40.67%分别降到2002年的34.65%和36.93%(见表4)。

外资银行并不天然充当不良银行的救世主。在外资银行进入巴西银行业的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外资银行在开始的阶段,确实兼并过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例如Bamerindus),但逐渐地,它们所接管的银行不再是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后来,随着私营银行的发展,他们承担了救助坏银行的责任。

国内并购加剧,银行集中度提高。1995年至1999年年底,为规避风险,许多中小银行主动寻求合并对象,力图通过合并增强自身实力(见图1)。这一时期巴西全能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数量从1995年12月的240家下降到了2002年12月的166家。银行业并购重组减少了银行的数量,但银行的规模及资产则不断扩大,银行资产集中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2002年年底,前10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也从1995年12月的63.4%提高到了2002年12月的75.7%,而前20大银行的市场份额提高的更多,从1994年的75%左右增长到1998年的89%。

国内银行仍然在银行业处于主导地位。外资银行并购浪潮之后,巴西国内的私营银行并没有被外资银行打垮,而是主动地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不断改进效率,同时通过并购有机地扩展业务,提高规模效益。外资银行并没有通过控制当地的银行成为巴西银行部门的主导者,私营银行保持了在当地银行业的主导地位。正如某学者在他的研究中写道:“巴西国内的私营银行相对于外资银行具有许多可以开拓的优势,它们比外资银行更加能够适应巴西银行市场的独特性,它们在高通胀情况下锻炼了很好的适应能力,所以能够积极的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和融合。”此外,尽管国有银行的资产比重有所减少,但与其他拉美国家相比,巴西国有银行的实力仍然比较雄厚,特别是联邦政府控股的巴西银行,在拉美最大的15家银行中位居榜首,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稳定经济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2年,外资银行、私营银行和国有银行的资产分别占银行业总资产的27.4%、36.9%和34.7%。2005年9月,巴西前12大银行中,有3家是国有银行,4家外资银行,4家私营银行,1家外资参股银行(见表5)。自始至终,两大国有银行巴西银行,Caixaecon^omicoFederal一直占有较高的地位,到2005年9月底,两家银行的资产总和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27.6%。

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高国内私营银行的竞争力。数据表明,巴西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经营特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虽然外资银行在规避风险方面具有更多的经验,但外资银行在经营行为方面甚至比国内银行更加保守,以2005年9月底的数据来看,外资银行总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是33%,低于国内私营银行38%的比率。而在债券的投资上看,外资银行债券占总资产的比重高出私营银行和国有银行10个百分点。从外资银行收入结构上看,投资于债券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于私营银行5%,而贷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却低于私营银行4%。

但是,外资银行却有效地刺激了当地私营银行的效率。1998~2001年间的数据表明,私营银行在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指标上的表现比外资银行更为出色。

经验与启示

外资银行进入对于巴西金融体系起到了稳定作用。巴西政府在面临银行业危机的情况下,通过有选择性的引进外国银行资本,成功地对本国的银行体系进行了重组,增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事实证明,巴西能够较快地度过1999年初的货币危机从而避免破坏性更大的金融危机,是与这一时期适当的引进外国资本相关的。可见,发展中国家引进国际金融资本应该适时、适当。其中适当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从一定程度上说,巴西政府引进国际银行资本是面临危机下的一种被迫的选择,但仍然十分强调外资银行进入资格。巴西政府态度积极,但没有急于求成,把握了节奏。

外资银行的贡献在于刺激了国内私营银行的效率。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应的影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公认性的结论。例如:引进外国银行资本有利于提高一国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通过引入竞争提高整个银行业的经营效率,有利于国内银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等等。巴西的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尽管外资银行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强于巴西当地的银行,但是事实证明外资银行的经营效率并不如国内的私营银行,而且外资银行在投资组合方面比当地银行更为保守。这正是东道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6

金融危机蔓延与新一轮银行业裁员

次贷危机与美国企业裁员

始于2007年夏季的美国次贷危机,在刺破了美国房地产业泡沫的同时,也使疏于管制的金融业经历了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随着危机逐步向实体层面传导,以及近两年欧洲银行业与一些国家债务问题的爆发,本次金融危机已从一场疾风暴雨般的灾难演变成了全球经济的慢性顽疾。2008年,花旗集团曾抛出53000人的全球裁员计划,以应对该集团在危机中遭受的大幅损失。

金融业的兴衰与经济状况休戚相关,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全球经济均在危机的漩涡中蹒跚前行。作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企业面对糟糕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了挺过困难时期并对后危机时代进行战略布局,不得不裁减员工、调整雇员结构,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未来的竞争力。

2008~2009年,美国经历了近年来最严重的裁员。2009年,美国大型企业宣布裁员128.8万人,该数值比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年还高出5%,为2002年以来裁员人数最多的一年。2009年裁员发生时段在分布上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70%的裁员发生在上半年。2009年末至2010年初,裁员人数开始大幅缩减。

2009年四季度,在经历了历时两年的大规模裁员后,由公司破产、重组引致的美国裁员潮终于落下帷幕。2010年1月的美国企业计划裁员数据显示,2009年四季度美国计划裁员151121人,为2000年以来单季裁员计划的最低水平。这一数据较2008年四季度下降了67%。同时,2009年12月的计划裁员为45094人,较2009年11月数据下降了10%,较2008年12月更是大幅下降了73%。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欧美金融机构也放缓了裁员的进程。

欧债危机与新一轮银行业裁员潮

2010年底,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了危机以来久违的“小阳春”,很多金融机构开始招募新员工。然而时隔仅半年,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与意大利(以下简称“piiGS五国”)债务问题的不断升级,以及美国经济复苏步伐远低于预期,金融业再度迎来大规模裁员。

受实体经济下滑与银行内控不利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曝出坏账。由于金融机构的杠杆经营特征,投资者往往认为业绩增长较静态业绩本身更为重要,因此业绩超出投资者预期范围的变动往往导致银行市场表现的更大幅度变动。正是受到业绩下滑超预期的影响,银行业管理层开始酝酿大规模裁员。2011年8月底前,以英国银行业巨头为代表的银行业裁员潮已经拉开序幕。

如表1所示,欧美众多银行在2011年8月底前纷纷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仅8月份公布的裁员计划合计已高达4万人。2011年初至8月底,欧洲银行业已经历了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的最大规模裁员,计划裁员达67000人,其中英国银行业裁员人数占绝大部分,达到了5万人。同期,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公布的裁员数量合计为10500人,远好于欧洲的状况。然而9月初,美国银行的决定再度使市场震惊。8月底前,美国银行仅宣布了3500人的裁员计划,一些市场人士虽也认为这仅仅是大规模裁员的前兆,但也仅预期裁员将可能达到1万人,但9月初美国银行即抛出了高达4万人的裁员计划。与此同时,在次贷危机中表现稳健的美国富国银行也正在通过旨在控制成本的“罗盘计划”,削减雇员数量。

本轮裁员特征分析

成本压力与悲观预期迫使银行调整业务结构

近年来的欧美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监管层大幅收缩金融体系内的杠杆比率,在加强对一些问题业务监管的同时,还从主动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一方面提高了各项资本与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另一方面使风险资产的计算更为严格化,以增强银行业抵抗风险的能力。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危机教训的基础上,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新协议要求银行保有更多的资本与准备金,而这些资本与准备金并不能直接产生收益。目前,各国都在将“巴塞尔协议Ⅲ”与本国实际状况相结合,制订本国的金融监管法规。在新的监管规则下,银行业的经营成本被大幅抬高。虽然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稳健的杠杆率水平有助于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刚刚渡过一轮严重危机的各大金融机构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仍然不堪重负。

随着piiGS五国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法国、德国等已处于复苏进程中的大型经济体再度受到了拖累。一方面,作为联系紧密的欧元单一货币区成员,对危机国家的救助符合法德两国的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两国又想在救助过程中尽量付出最低成本,同时有利于自身在欧元区中地位的提升。这种复杂的心态导致救助方案推进缓慢。2011年初至8月底,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兴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股票价格累计下跌幅度超过40%;由46家欧洲大型金融机构组成的“彭博欧洲银行与金融服务指数”下跌幅度达到31%,投资者对金融机构运行前景的预期十分悲观。与此同时,多数银行的经营业绩也持续低位徘徊,甚至出现进一步恶化。2011年二季度,瑞士信贷与瑞银集团的投行部门业绩下滑均超过70%,总部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行部门和位于伦敦的巴克莱资本业绩下滑也分别达到了35%和27%。持有大量危机国家债务的欧美银行业不得不对现有业务进行压缩或调整,以在悲观的经济形势中生存下来。

为应对不堪重负的成本以及暗淡的经营前景,大型金融机构“开源”之路绝非坦途,而“节流”便成为大型金融机构的不二选择。美国银行的“节流”计划被称为“新美国银行工程”(projectnewBaC),根据该计划,美国银行将在2014年前在消费金融等领域每年削减50亿美元的成本。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银行部门盈利能力下滑严重,而经营成本颇高,因此成为本次裁员的重灾区。瑞银集团本次裁员计划的3500人中,45%来自投资银行部门。因此,本次裁员是一次以压缩成本、调整经营战略为目标的结构性裁员。

裁员规模大,波及范围广

2011年上半年,金融业尚未发生大规模的裁员,但2011年7~9月间,无论从总规模还是单个计划规模来看,欧美金融业的裁员规模均迅速扩大。美国银行2011年9月公布的裁员计划在规模上已在向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看齐”。1993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宣布了6万人的裁员计划,其中35000人被迫离职,25000人提前退休。根据职业咨询机构CGC公司的统计数据,此次裁员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裁员计划。而2008年花旗集团抛出的53000人裁员计划则位居第二。汇丰集团于2011年8月公布的裁员计划也达到了相同量级。根据历史上大规模裁员集中出现的规律,不排除将来有机构抛出更大规模裁员计划的可能。

本次裁员行动不是仅涉及金融业的个别行动,而是整个经济中众多行业的普遍现象。根据CGC公司的统计,2011年7月,美国各大公司计划裁员人数达66414人,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60%,裁员人数创下16个月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以制药业为代表的一些非周期性行业也加入到裁员行列中来,其中最大的单项裁员计划为美国大型制药企业默克公司的13000人裁员计划。2011年8月,美国计划裁员人数为51114人,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长达到了47%。此外,美国政府的裁员人数也有所增长,2011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将裁掉18426名政府雇员。2011年1~8月,各行业累计宣布裁员人数已达105406人。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国内的失业率一度高达25%。在考虑统计口径上的差异后,目前美国10%左右的失业率水平已与大萧条时期16%左右的失业率水平相当,虽尚未及当时水平,但已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失业的里根时代持平。

此次裁员的主动性更强

一些金融机构“梦想”宏观经济与金融业可以不经历长期萧条而在短期内恢复景气,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状况一直在“亚健康”状态上徘徊。银行家们开始着眼于如何控制经营成本和提升企业效率。

在次贷危机以及随后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中,各大金融机构的投资银行部门和住房抵押贷款部门始终是拖累业绩的短板,过去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经济形势。以汇丰控股为例,该公司2003年收购了美国家庭国际银行,此次收购使汇丰控股在美国成为最大的次级贷款持有人。在危机集中爆发的2008年,汇丰控股因次贷违约造成的损失数额达数十亿美元之巨。

在发达市场失败的教训使汇丰决心进行两大战略转移:一是将业务重点从零售银行向商业与公司银行转移,二是将业务重心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具体计划包括卖掉在美国、俄罗斯、波兰等地的一些分支机构,而在土耳其、墨西哥等近年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扩张业务,汇丰计划通过战略转型在三年内缩减35亿美元的经营成本。这两个方向上的业务调整势必伴随大量雇员的结构性变动。

本轮裁员的影响与展望

负面影响:加剧经济波动与抬高补偿成本

作为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始终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美地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2010年得到了短暂缓解,但2011年有了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金融业作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重要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从业人数众多,而且其一举一动都关乎各个经济实体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一旦金融业开始大规模的裁员并伴随业务调整,势必带来更大规模的连锁反应。

2000年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经历了一轮由泡沫膨胀引致的快速增长。2007年,虚拟经济的泡沫破灭导致各国内需下降严重,不仅周期性行业出现了大幅下滑,就连医药、食品等较为典型的抗周期行业也受到波及。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过程也大大收缩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来源。过去数年中,衍生品市场的膨胀导致金融市场中的杠杆倍数被不断放大。危机爆发后,一些金融机构的破产导致持有的衍生产品遭到清算,而另一些遇到困难被重组的金融机构则在股东或注资人的要求下,不得不大量剥离或减持手中持有的高杠杆金融产品,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代表的金融工具无法再向实体经济输送资金。因此,在2007~2009年危机集中爆发的时期,实体经济深受金融领域去杠杆化过程的影响。2011年初以来,金融机构的大批裁员与主动性的业务调整,势必重新启动相关经济领域的去杠杆化过程,此过程不会如前一轮那样突然,可能表现为循序渐进、逐级推进,但无论如何必然伴随着“阵痛”。

欧美各国在裁员方面势必会遭遇来自工会的强大阻力,因此每一次裁员均将伴随高昂的成本。虽然金融机构通过裁员能够在长期内削减员工的福利支出,但每一次裁员行动都必然伴随高昂的裁员补偿费用,这些补偿费用通常数倍于当地政府的法定补偿额。此外,裁员往往还将引发相关的法律诉讼,为应付这些诉讼,金融机构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法律事务费用。因此,在做出裁员决策时,金融机构必须充分权衡裁员带来的成本节省,是否能够补偿由裁员引致的补偿金及各种间接费用。从近年来的经验数据来看,裁员本身带来的成本节省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正面影响:有利于恢复有效供给

金融监管的放松与监管水平的滞后给予了投资银行业过大和过于宽松的发展空间,利益的驱使导致投资银行业整体涉足过多的高风险领域。经过层层打包的“次级债务资产包”不断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流通,以美国国际集团为首的保险机构又对这些“有毒”的资产包进行信用违约保险。最终,房地产专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均因为次贷危机而损失惨重。如果说危机中的人员调整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那么现阶段欧美银行业的裁员行动表明它们已经开始从长远利益出发,通过调整业务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纠正危机阶段由于过度膨胀而畸形发展的业务分布。这些调整有助于重新恢复金融业本身对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职能。一旦“聪明的资金”找到了在经济中的合适位置,则整个全球经济中的创新机能将有望得到恢复,在不当产能受到抑制的同时,新获资金支持的生产部门将能够推动有效供给的增长。

同时,银行业的新一轮裁员与人员调整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带来财富缩减效应,将有效需求发挥作用的阶段向后推迟,这将有利于抑制过度需求,并有助于经济中需求结构的调整。

裁员尚需其他措施配合

裁员本身并不是保证银行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只是一剂“良药”中苦涩的一味,须与其他措施协同作用,方能有助于企业从长远出发控制各项成本,优化业务结构。发达经济体中金融业员工过高的工资水平一直广遭诟病,高级管理人员的天价薪酬更是占据了金融机构管理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2011年6月底,汇丰控股宣布计划在英国零售银行部门裁员700人,宣称这将为公司节省900万英镑的成本支出。巧合的是,这个数额恰好与汇丰控股首席执行官欧智华(StuartGulliver)于6月底获得的奖金相等。高管人员人力成本支出侵蚀着大量的银行利润,而过于激进的激励措施与优厚的奖金又反过来使银行高管乐于涉足高风险领域。因此,高管的人力成本应该得到控制,在企业经营与宏观经济的困难时期,工资粘性也应该被打破。

应辩证看待本次裁员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7

关键词: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商业银行

一、引言

随着我国银行的全面商业化及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深入,预算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银行的重视。然而,对于任何商业银行来说,预算都不是最终目的,它只能作为银行完成年度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真正战略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商业银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靠绩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银行朝着既定目标迈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辅相成,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先决条件,绩效管理师预算管理的有力保障。商业银行通过预算来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银行朝着年度计划发展,并将总目标分解,给各个部门制定明确的任务。为保证商业银行预算的实现,银行又把各个部门的预算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当中,通过绩效管理建立督查激励体制,促进商业银行年度计划的实现。

二、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含义

1、商业银行预算管理

所谓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指商业银行以战略目标为指导依据,为银行各项业务及业务执行部门编制明确的既定目标,使其作为职行部门的工作标准;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部门业绩考核的标准,从而确保银行战略目标与日常经营业务的相互协调。通常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由存款贷款业务、不良贷款管控业务及中间业务构成;业务的执行部门一般指商业银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支行。

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决策的划分及对相关行为的控制。商业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通过预算,转化成了各个执行部门的预算指标;向各个执行部门下达预算指标的过程便是决策划分的过程,同时也是管理部门实现控制执行部门相关行为的过程。预算管理为银行的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的行为提供了导向。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预算控制,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预算一经确立,各支行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支出财务,要不定期的对本部门管理的专项财务进行追踪调查,以便随时了解预算执行的最新动态。在财务支出过程中如果有预算与支出不匹配的情况发生,要仔细查找原因。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支行要向总行及时汇报,申请调整预算。

2、商业银行绩效管理

所谓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是指商业银行的各个支行根据总行全面预算管理下达到本部门的任务,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采取考评、激励、奖惩政策等方法,引导本部门的业务经营活动向着预算的方向进展,确保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执行部门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当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通过预算管理,规定了执行部门的经营业务目标后,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管理层通过把执行部门的经营情况与预算情况作对比,并结合市场的状况,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而后对执行部门及所属职工进行赏罚。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比较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常用的两种方法――平衡计分卡法及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是把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细化为一套明确的绩效指标,给执行情况计分,以此作为战略执行与监管的工具。关键业绩指标法是把企业的业绩指标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把企业在特定时间段需要完成的战略目标作为业绩指标的关键点。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中,综合运用了以上两种方法。

三、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两种重要的手段,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这两种方法在商业银行中的有效运用,提高了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前面对于两个概念的介绍可以看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商业银行仅仅注重预算管理,忽视绩效管理,那么所作的预算仅仅是水中月、雾中花,只能停留在一纸空文的水平上,不能贯彻实施,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同理,如果仅仅注重绩效管理,而缺乏预算的管理,那么绩效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绩效管理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所以绩效也就无法下手。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都是为了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服务的,都是为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服务的,商业银行必须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才能发挥效益。两者具有如下关系:

1、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预算是联系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与业绩绩效的工具。商业银行通过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及责任预算,把年度的战略发展规划,分解到各个以支行为代表的执行部门,对每个支行的任务进行量化和固化,这样就促进了银行总体目标的实现。从预算的任务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的任何执行部门,只有在明确了自身任务后,才能制定与任务相适合的工作进度安排及资金运作安排,才能为银行的每个职工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同时预算也规定了商业银行执行部门的计划经营业绩,如果某支行业务水平高,经营业绩超出了总行规定的预算时,该支行便会受到应有的奖励,员工也会得到相应奖金;如果某支行业务水平低,没有完成既定任务时,该支行便会受到总行的处罚,其员工收入也会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为其实施绩效管理提供了衡量标准,同时也使绩效管理与银行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2、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核心内容相互统一

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要想发挥预期作用,就要覆盖银行绩效管理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并且把预算完成情况纳入到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去。通常商业银行从银行的财务效益状况、吸纳的社会闲置资金数量、恶性贷款的防范情况、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来绩效。商业银行需要对银行的存款贷款状况、恶性贷款的风险管理、及银行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阶段进行相应的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及责任预算,并监管经营目标的实现。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绩效的基本要素与银行预算管理的内容是统一的,银行的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只是侧重点不同,预算主要侧重于规划预测,绩效主要侧重于贯彻执行。

3、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为其绩效管理反馈信息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管控,如果预算执行过程得不到管控,那么预算的编辑也就变得没有意义。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个支行的经营情况(包括财务收入与贷款额等都要及时向总行反馈),每个月和每个季度都要做相应总结,以便了解预算的完成情况。预算执行的反馈信息便是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参考。预算的执行确保绩效管理向着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发展。只有完善商业银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才能确保银行绩效管理的有序进行。首先,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力量,构建起整个银行体系的预算信息网络;其次,对于银行内部的资金流、业务流要建立其严格的审批程序,防止预算执行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依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去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四、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结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预算并不是经营的最终目标,它仅仅是商业银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使用的一种工具,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具有衡量银行各个执行部门经营效益的作用。商业银行要想通过预算来辅助实现战略目标,它不但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而且要把银行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银行管理体系,这样,预算才能发挥其战略监控的角色。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商业银行应依据市场的现状及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给自身一个定位,确定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包括长久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发展目标。

第二,在商业银行的年度发展目标基础上,由商业银行总部组织各个支行定制各自的年度运作计划,每个支行对运作计划都要进行量化。

第三,由商业银行的预算编制委员会和办公室将各个支行提交的年度运作计划进行汇总,综合平衡各支行的运作计划,然后进行年度预算编辑的起草。先编制预算的征求意见稿,将方案下发到各个支行的预算执行部门进行意见征询。预算编制办公室依据各执行部门的反馈意见,对年度预算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补充,最后下发执行。

第四,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部门依据预算方案进行各个执行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的确立。然后严格按照考核制度进行业绩考核。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要随时监控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市场和政策需要调整银行的经营策略,及时解决问题。

第五,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部门,依据预算执行的反馈信息进行绩效管理,并确立与之配套的奖惩政策,如果银行的预算发生调整,其绩效指标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协调性,从而促进银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作用

商业银行有效实行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是使其增加市场竞争力,确保银行长盛不衰的两件法宝,两者必须同时运用才能发挥法力。全面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能起到如下作用。

1、促进了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目标实现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行业,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是其的最终目标。通过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实施,能够使银行的一切活动都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将银行总体目标分解,使每一个执行部门都有了明确的目标;绩效管理督促各个执行部门按目标去办事。这两个管理的结合运用,使得银行的所有职工都向着银行的总体规划去奋斗,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保证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

商业银行通过预算管理,对一年当中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整个银行的经营成本和信贷风险都受到预算管理体系的监控,只要有超乎预算的情况发生,就会及时发现。预算系统发现异常情况后,绩效系统就把银行的经营情况反映到员工的自身收入上,于是员工会主动的查询问题的原因,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从而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

3、调动了商业银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之下的。两个管理的结合,使得职工的工作不再是仅仅为了自己谋生,而是与银行的整体发展这个宏伟目标结合在一起。在这种体系下,每一个员工都是银行的主人,这种职工角色的转变大大鼓舞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石桥.预算管理实证研究[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赵笑泳.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探讨[J].新金融,2010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8

【关键词】上海钱庄;山西票号;银钱会计;比较研究

纵观近代中国的金融变迁,在西方新式银行未传入中国之前,发挥融资功能的传统机构有票号、钱庄、当铺、银号、钱店等,但是其中的上海钱庄与山西票号发挥的作用最为显著。票号与钱庄同属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其组织类似,但是其经营范围有很大的不同,票号专营汇兑,钱庄则以存放款项为主。从会记史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汇兑还是存放款都属于近代银钱业会计。

银钱业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门分支,负责核算银钱业的现金出纳、转账、汇款等事项,起源于清代前期的旧式钱业会计。它“用于记载各种业务上发生之事项,并计算银行经营结果”[1]的一种会计制度。它以货币为经营对象,其账簿管理重在现金及票据核算,还要进行转账和汇划业务核算。近代的银钱业会计包含了旧式的钱庄业会计和新式银行业会计两个方面,旧式钱庄业会计又以上海钱庄和山西票号的会计模式为代表。

一、转账结算制度

钱庄与票号根据各自经营内容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二者都在长期的生存中摸索创造了适合自身需要的转账结算制度,并形成了独有的账务处理艺术。

1.钱庄的过账制度

中国的转账结算与银行划拨清算最早应该起源于上海钱庄。在晚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也日益频繁,客户与钱庄,钱庄与钱庄之间的互相转账关系也日益复杂,钱庄的转账制度也因此建立起来,并迅速发展。据史料考察,比较完善的转账制度,产生于清朝咸丰年间,创造者为宁波钱庄,及著名的过账制度。

过账制度的具体操过称为:每年正月二十八日,各个钱庄的客户按照规定到开户钱庄取得“过账簿”,作为新的一年中记录桩长交易业务发生的依据。以后,每一交易完毕,付款户应将付出银钱数目记入“过账簿”的上方,并书明收款户的开户庄号,加盖印鉴,收款户则按照规定将收款数目记入“过账簿”的下方,并写明付款户的开户钱庄。每日下午四时,双方将“过账簿”分别送到各自的开户钱庄,各钱庄则根据“过账簿”将客户应收、应付银钱数目,登记在特定的“摘草簿”之上,作为日后清查账目的依据。“摘草簿”上收下付,代客户收款的钱庄,将应收银钱数目记入“摘草簿”的上方,而代客户付款的钱庄,则将应付银钱数目记人“摘草簿”的下方。当天,各钱庄事先将本庄应付、应收账款的明细内容一一抄录,制成清单,第二日清晨,在同业值日钱庄处会齐,逐项进行清算核实(俗称对家头),以防范前日过账可能发生的错误。各方清算无误后,过出钱庄便开出“划单”作为过账的依据,将款项划入过入钱庄。在划单上须写明划出银钱若干,并加盖图章,作为过账的依据。

上海钱庄的汇划制度是在宁波过账制度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上海的汇划制度比宁波的过账制度多了票据交换这一环节。十九世纪下半期,上海出现了公单清断制,由各庄开出应收,应付之公单,由栈司送往各有关钱庄核对冲销,若有差额,再一一缴送现金”[2]后在光绪十六年(1890)左右,上海钱业同业会组织设立“汇划总会”作为各钱庄之间的公单交换清理的场所“日间各汇划庄自行收解票据、开发公单,至晚收齐所有公单,送至汇划总会,由汇划总会集中清理,俟各庄应收应付之数结算后,再由汇划总会通知各庄收付”[2]“由于当日票据清算结果为欠为余,各庄于开发公单时即已约略知悉,故各庄均早在钱业市场中借入款项或放出余款,在汇划总会中大体为轧平之局;若未轧平,则次日由应付之钱庄将现银送交应收之钱庄”。[3]

2.晋商总分号之间的转账结账

汇差的结算,是山西票号的一项繁杂而重要的工作。实行的是一月一小结,一年一总结的制度,所以分号运用“月清”、“年总结”两种账册,在向总号报账时进行结算。“月清”每月报送,“年总结”每年十月底结算时报送。“月清”是折纸抄报,故也叫“月清折”;“年总结的账册却是长方形的麻纸装订的,用四柱清册的方法,把一年内收交汇款数、利息、汇费收支数,及分号各项支出综合登入账内,最后得出与总号的存欠数。[4]

总号依据分号报送的“月清”或“年总结”,等到与各分号“月清”复核没有差错后,按收交差额(即分号与总号往来差额)分别登入总分号往来账,即完成汇差的清算。就总分号汇差来说,分号收入大于付出的差额,即收存总号银两数;分号付出大于收人的差额,即总号短欠分号银两数。总分号间这种汇差均不计算利息。[5]

钱庄过账制度和票号的总分号之间结算制度同样都有减少现金使用量的作用,都孕育当今银行金融业的票据转账的精髓所在,但是毕竟这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票号的过账仅是内部清算的一种结果,所以不论总号欠分号或者分号欠总号,总号统负盈亏责任,所以总分号间这种汇差均不计算利息。而钱庄的过账制度其与客户之间的一种结算方式,它区分现洋和“过账洋”,过账洋是虚位的银洋,客户要把过账洋换成现洋,须给钱庄一定的差价补贴,即“现金升水”。从这个方面看,钱庄的转账制度更具有前瞻性。

二、记账货币单位

创立记账货币单位是会计核算的第一前提,只有单位统一,会计信息才有可比性。在近代由于银两与之前并行的货币制度,记账货币单位的统一直困扰着会计核算,同时银钱比价也不稳定,这加剧了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因此,不管是钱庄还是票号创设记账货币单位的问题就营运而生。

1.钱庄的“虚银”与实银的置换制度

钱庄的主要业务是存放款,而且应用过账的转账方式,对钱庄而言“虚银”与实银置换更要紧些。实银是实有其物,无论其名称、形式、大小、重量、成分如何,而“虚银”只规定其名称、重量和成色,“虚银”是实银的价值符号,实银与虚银的折算比例是钱庄记账货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海地区通行的主要虚银两是“九八规元”,一般华洋交易、银两汇兑、行市、转账、汇划都以规元为计算单位,在历史上,中国标准银两为纹银,含纯银93.5374%,规元含纯银91.6666%,为标准银成色的98%,故又称九八规元”。[6]但在实际运用中,虚银两必须规定银的一定成色和重量,但是由于技术无法达到的原因,实际上虚银标准无法统一,这也为钱庄的会计核算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2.票号的本平制度

山西票号的主要业务是存放汇兑,收受银两。由于“中国银锭是在一种称量货币”,它没有形成一种抽象的货币单位,“银两单位就是重量单位也就是货币单位”。[7],所以每次都要鉴定银两成色,称量银两重量成为票号一项日常工作。而且各地的天平砝码不同意,公私银炉并存,熔炼白银的技术差异较大。各地所铸造银锭的成色不易。在度量衡没有国家统一标注情况下,每个票号都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平码制度,与各地平码权衡,较出每百两比自置的平码大多少或小多少,作为银两收交的标准,并凭以记账,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这种制度就是票号的本平制度。

三、结论

第一,上海钱庄和山西票号的会计制度都是以民间会计为主导,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民间工商业的活跃,他们都成为当时先进会计方式的代表,造作了多种会计制度与会计思想,使传统的中式会计趋于完善。如钱庄所创造的过账制度,开启近代信用制度之先河,如票号的龙门账促进中国复式簿记的产生。

第二,近代银钱业会计在行业间并没有统一的会计规范或制度,钱庄与票号虽然在会计机构、账簿组织上、会计方法上有相通之处,但也存在诸多差异,主要原因应为各有专长营业的种类,同时资本的大小,甚至地方的习惯以及各店习惯等都是其成因。形成钱庄与票号隔阂的因素有两方面:其一近代社会总体上属于封建经济,经济体之间联系不像现在紧密;其二会计学在中国近代不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从业人员由学徒摧升,会计技术依赖口头相授同时还没有专门的会计研究人员。

第三,钱庄与票号毕竟都是从中国封建经济中破土而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中式会计的辉煌,但其身上带有封建性是必然的。其一,他们地方帮会性质浓厚,各自有其势力范围,这种分散的状态不利于会计制度的统一,而且很多会计方法在自己势力范围内运用而不外传。其二,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钱庄和票号却因“资本额小、组织简陋、墨守成规、人才缺乏”[8]而不得不要么依靠以封建政府,要么依靠外商银行,这导致了他们衰落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顾准,陈福安.银行会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m].民国37年修订本,p10.

[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494.

[3]马寅初.中国银行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p332-333.

[4]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

[5]黄鉴辉.晋商经营之道[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6]宁波金融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波金融志6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4.

[7]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26.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9

abstract:Basedontheacceleratedprocessofmarketization,thecommercialbanksofChinabegintotransformoperationmodesandmanagementconceptstotakemoresharesinthemarket.thispapertakestheactualoperationsituationofcommercialbanksastheobjecttofindtheproblemsandsolvetheproblems,discussthemeasuresofthecapitaloperation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intheneweratoimprovetheserviceefficiencyoffundsandpromotetheprogressofcommercialbanks.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讨论

Keywords:commercialbank;fund;operationmanagement;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030-04

0引言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运营主体之一。商业银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寻的是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也是基于这一目标来开展经营活动。从央行取缔商业银行贷款限额后,商业银行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纷纷建立了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然而在金融领域拥有自由经营权的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资金配置层次低、配置方式落后、理财业务中“飞单”现象等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客户群体的拓展,最终会影响经营效益。

本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中,首先介绍商业银行资金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内涵,然后结合支行资金运营管理现状,探讨提升资金运营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旨在合理解决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上长期存在的“资金配置层次低、配置方式落后、理财业务中的“飞单”等问题,确保资金补给充足,避免发生资金运营危机。

1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及其重要意义

1.1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概述

1.1.1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类观念、一类文化,它源自于发达国家(日本,1950年左右)的一类企业管理观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当代管理的强烈需求;是以日常管理为前提,并将日常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理念以及管理形式,它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所消耗的资源,并减少运营成本。

当代管理理念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大层次:即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贯彻管理职责,并将管理职责具象化、明朗化,它需要每一位管理人都做好管理的本分工作,尽到自身的一份职责。一次性地将工作做好,工作应日清日结,并对每一天的工作状况实施检测,要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改正、处理等。

1.1.2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探析

商行的资金管理工作是指为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转或使利润最大化而对商行的资金源头、调配、利用所实施的计划或实践等工作。在内容上,其以头寸管理为核心,覆盖资金源头以及利用两个版块,对商行的资金运营全过程进行监督。

当前商行运用的资金管理方法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资产和负债在总量以及构造上是有内部联系的,这类联系会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呈现出来。所以,在工作实践中,预先设定一定的资产负债比例控制指标,当由于变动负债或它类原由而必须调整资产时,调整限额应谨慎管控在根据各项比例指标换算出的限额内;各限额根据它的利率,从高到低依顺序满足。

伴随银行领域的残酷竞争,精细化发展模式有助于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将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路径。银行持续发展、规模扩充,也是银行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尽管左右银行盈利的元素甚多,然而内部管理依然是所有元素中对银行盈利影响最深的。银行唯有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将每一厘、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赚取自己应该拥有的钱财,才能提升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才可能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图1即为商业银行当前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模式主体架构。

1.2资金运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2007年伊始,伴随美国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产生并愈演愈烈,美国最大的储蓄以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金融风险开始在美国肆虐,并引起了金融界的高度重视。

伴随中国商行的信贷责任制的强化、审批和贷款分离以及乱拆借的禁止,银行的资金管理更为合理。中国的商行从总行到各省分行、市行以及郊县支行等等对资金的运营都开始全方位地审视,对资金的运营都采用了精细化管理模式,资金运营精细化管理的原因(意义)是:

1.2.1对系统内借款方案与实际使用计划的资金收缴占用费

费率标准是0.12%,就是说一年期之上的借款利率3.24%/360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0.99%/360,旬借款计划偏差率计算公式:o旬借款计划偏差率-(实际净借款金额-旬借款计划)÷旬借款计划o×100%。如果设置旬借款计划是p、实际借款计划是Q、费率是β=0.12%。

资金占用费的核算需要根据每旬核算,核算算式详见表1。

1.2.2资金的运营状况对年底利润会造成极大影响

因为2007年践行扣减年底考核利润的方案,所以对支行的利润影响很大。比如:假如一个支行年终因为资金运营让扣减的考核利润达到100000元,该金额就相当于支行下放了一笔550万元,贷款时限是9个月的贷款。

2支行实际状况及其原由

某支行一月的借款计划和实际借款实施扣减后,其已扣减金额为1.026万元。主要是因为:

2.1实际借款款项内有利用系统内借款

该支行1月上旬借款计划是300万元,大部分是借款所需资金;该支行1月上旬实际借款款项是100万元,利用公司在该支行的储蓄,没有向总行借款,让1月上旬扣款0.324万元。

2.2公司资金大部分回笼以及集资款项的影响

该支行上报1月中旬借款计划为0万元,大部分是借款所需资金以及到期借款回笼的轧差。1月中旬该支行发放借款金额是1948万元,利用的是电子汇款形式以及公司储蓄;然而1月中旬该支行的集团用户大批集资款的收缴,让1月中旬支行向总行还贷金额达到600万元,让该支行1月中旬扣款0.648万元;1月下旬该支行上报并还款50万元,实际还款100万元,扣款0.054万元。

3提升资金运营管理效率的对应举措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发现,借款计划的预估和实际情况有一些偏差。因为1月并非偿还借款款项以及使用资金的最高峰,所以,扣减的利润偏少,通常在回收或回笼的高峰期,例如4到7月、10到12月,借款计划的预估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就开始显现,扣减利润就会变得更多。为了让借款计划与实际情况间的偏差看起来不那么刺眼,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

3.1加强对头寸的管控

因为头寸置于同业款项的情况居多,是一类闲散资金,对资金的应用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必须进行小额勤调以及勤还的模式,让资金无法被闲置。

3.2提升预估的精准性

对资金计划机构来讲,预估的精准性是其工作诉求,目前资金的预估可以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获得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怎样提升精准度,笔者认为有以下内容:

①主动向公司宣讲,并强化交流力度,获得公司的认可和支持。基层行系统内借款与还贷中,粮食购销公司的储存、支取资金对银行的预测来说很重要。所以,向购销公司进行宣讲和交流在所难免。让公司资金的运用和还款呈现出合理性以及计划性,应提早向基层行汇报资金的利用以及归还等情况。

②内部的协调。要主动地向全部信贷员宣讲,让其领会资金运营相关文件和要旨,协调好内部人员间的关系,让预测更为科学和合理。

③掌握上级颁布的策略。对新业务的借款款项的投放,资金计划中的新策略,要做到烂熟于胸;让资金计划人员全面理解金融行业走势和上级的策略,让预测更为科学。

④全方位的培训。对区县支行来讲,有较多的资金计划人员并非金融专业毕业,对资金计划的控制相对来说不够严密;所以,必须定期邀请金融方面的专家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把握市场脉搏、钻透市场规律,让预测更为精准。

⑤大额资金的汇入应不影响资金占用费。因为大额资金的汇入与汇出是通过基层行在人行账号上实施清算,说穿了就是归还基层行在人行的所借款项,就是说半年期的3.15%以及一年期的3.24%。而资金占用费的生成是因为基层行向农发总行上报旬借款计划,农发总行根据基层行按每旬发行债券筹借资金的数目而生成占用费。所以,平日对汇款层面还不用权衡;然而对应的,商行在人行支付界面上所生成的利益却要精准核算。

3.3核算资金占用费和系统内借款利息的金额

资金占用费计算是:每旬末资金轧差绝对额*0.12‰*10,系统内借款利息核算为:每日系统内借款*0.0875‰。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暂时不权衡存放同业的利息收入状况的前提下):

①在不超过头寸限额的状况下,如果本期已达到借款计划的10%浮动内,没有必要上划资金:比如支行头寸限额为500万元,本旬末头寸是450万元,本期借款计划是500万元,实际借款为550万元抑或450万元,这时系统内借款剩余款项为4.5万;那么,就不上划450万元,维持系统内借款金额4.5万元。

如此,让资金占用费是0,系统内借款利息支出是393750万元。两类支出金额总计为393750万元;但是此种模式会让资金的运用率降低。

②在不超越寸头限额的前提下,假如本期已达到借款计划的10%浮动内,上划资金状况是:如果某支行头寸限额是500万元,本旬末头寸是450万元,本期借款计划是500万元;实际借款金额是450万元;系统内借款剩余金额是4.5万元;假如上划300万元,实际借款轧差就是150万元,而系统内借款剩余金额是44700万元。

如此,让资金占用费是0.36万元,系统内借款支出是391125万元,两类支出总计394725万元,此类状况资金运用效率较高。

4案例分析:拜特科技与银行合作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4.1方案

银行年度经营计划篇10

(一)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与运用

综合经营计划是包含业务与财务计划,涵盖部门、分行和产品的全面年度规划文件,体现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从1997年开始,建设银行开始按“零基预算法”编制、核定主要财务指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2000年对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作了重大调整,将劳动增加值和资本增加值的测度作为贯穿整个计划的一条主线,从而形成与分行绩效、产品绩效、部门绩效紧密挂钩的全方位激励约束机制。2002年又调整完善为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综合经营计划编制主线,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全面体现激励约束机制,以计划方法和管理参数的逻辑约束来控制、提高综合经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综合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融会贯通、合二为一,综合经营计划的内涵更加丰富,实行细化到主要产品的经济增加值的测算,为全面推行激励约束机制打下了基础。

(二)绩效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绩效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监督、控制和分配制度的核心。为推动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合理考核和评价分行经营管理绩效,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使各级行绩效工资与其经营绩效紧密挂钩,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绩效考评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

(三)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把强化成本核算和费用管理作为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对财务成本管理进行了不断的规范和细化。

(四)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全行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还表现在对横向部门预算的关注以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等方面,另外在内部考核体系中引入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概念,使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进入实施阶段,为横向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用意识不强

虽然建设银行的管理会计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性改善,但由于全行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个逐步接受和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总体基础和深入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全行上下对管理会计工作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还未能统一思想认识、真正形成合力。各级管理者和管理会计人员对远期能力建设重视不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不足,主动跟进前台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还有待增强。

(二)应用范围较窄

从目前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看,主要是查阅部分客户和网点的盈利数据,用于上报信贷审批、租赁审批、服务价格减免申报等材料,较少主动应用于客户分析、综合定价、交叉销售等经营管理实践,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信息系统源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以客户为中心”和业务转型的提出,建设银行启动了以ma系统为载体、以“账户和交易级”数据为基础,构建客户、产品、条线、经营主体等多维盈利分析平台的工作。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初步搭建。但由于ma系统的很多数据必须来源于生产系统和相关业务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客户信息、产品和数据标准未完全统一,手工录入数据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盈利计量的精细度、及时性受到一定限制。存在手工计息无法自动识别到单一客户、中间业务收入识别率有待提高、账户粒度的信贷成本不够准确、经济资本存在缺失和时滞、运营成本分摊模型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三、深入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构建多维度的盈利分析与评价体系

全面的管理会计系统应从多个维度评价银行的盈利能力,具体对象包括:分支机构、客户、产品、员工等。建设银行经济增加值在纵向的计量和管理已相对成熟,但在横向的分解和落实还相对滞后,未来一段时期内,管理会计工作推进的重点可以确立为经济增加值的横向分解(如部门、产品、个人的经济增加值),管理会计应该围绕该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客户盈利性分析与评价、产品盈利性分析与评价等相关基础性工作。

(二)项目投资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