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0:36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生活满意感;心理健康状况;城市居民

生活满意感是个人对生活经历质量的认知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它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国内已有的研究认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满意感主要体现在对当前社会环境、政府政策、工作或职业,经济状况、自身健康、住房条件、休闲娱乐和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Fugl和meyers等的研究认为生活满意感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感。郑雪等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体验同积极情感、生活满意感存在着相关,对生活不满意者较少感受到幸福。以往研究中满意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感之间的存在某种联系。据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感与主观健康感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86名被试来自宁波市居民,男143名,女143名。年龄分布:在18~60岁之间,其中18~30岁107名,31~45岁125名,45~60岁48名。职业状况分布:企业主11名,政府部门员工40名,教师医生等事业单位职工22名,个体户51名,下岗及失业人员14名。文化程度,小学15名,初中61名,高中及中专83名,大专80名,大学47名。婚姻状况:已婚194名,未婚125名,其他4名。

1.2 研究工具及程序 本研究由3个部分组成。①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②生活满意感量表,参考neugarten等编写的生活满意感指数自评量表(LSiB)编写而成的,量表共有12个项目,因素分析抽取3个因子t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SSl)、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SS2)、政府政策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SS3),3个因素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0.563,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达到0.80,高分表示满意程度高。③心理健康问卷,采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为国内公认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中最全面的一种。含有90个项目10个症状因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无该项症状反应评1分,很轻评2分,中度评3分,偏重评4分,严重评5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卫生的水平越低,心理健康的指数越差。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8.0整理和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不同群体总体生活满意度的比较不同群体总体生活满意感的得分如表1:不同职业、个人月收入、家庭月收入的群体间在生活满意感的得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失业和下岗人员总体满意度水平最低,个人月收入、家庭月收入水平越低,总体满意度水平也越低。而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的群体间地在生活满意感的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2.2 各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指标基本统计值各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各项满意度指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SSl)、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SS2)、政府政策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SS3)及满意感总分处在一般和较满意之间。满意度最高的是个体相对可控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因子。

2.3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生活满意感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SSi)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及SCL-90总分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抑郁、偏执及SCL-90总分与这个因子的相关达到了差异极显著的水平。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SS2)与躯体化因子相关极显著、政府政策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SS3)与抑郁、敌意因子相关显著。

2.4 不同生活满意感水平者心理健康差异的比较选择在生活满意感总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77人,分成生活满意感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的得分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除恐怖、精神病、其他三个因子不显著外,生活满意感高、低分组在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及SCL-90总分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抑郁、敌意、偏执及SCL-90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活满意感水平高组的城市居民在心理健康症状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及SCL-90总分上均显著低于生活满意感低组者,本研究中高生活满意感水平预示着被研究对象会有高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健康症状。

3 讨论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2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有报道[2]。据中国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在1994~1995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的独生子女中,心理变态率竟高达50%以上,有35%的中小学生和20.3%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异常现象。香港也有调查指出,58%以上的青年学生试图自己来对付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然而,3.8%的人在过度压力的情况下想自杀。《新民晚报》1995年12月4日刊载张弘的文章“人才济济处,心病何趋多?”调查表明,大学生中30%的人都有“心病”。这些现象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

在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探讨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多人在不断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材,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败的机制被广泛运用,讯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进行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

心理健康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

(1)智力正常。所谓智力,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从智力测量角度来衡量,智商在60至90以下的都是智力低常,即心理不健康。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还是导致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行动中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是指能适时作出决定并加以执行,与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相悖。顽强是意志健全的表现。意志的顽强性与我行我素的顽固性是不同的。意志薄弱也是意志不健全的一个表現,这种人常常碰到困难和挫折就气馁、心灰意冷。

(4)行为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心理不健全的人行为是矛盾的,做事有头无尾,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

(5)人际关系和协。人的交际活动能力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单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引导儿童与其他儿童交往,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三、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健身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体育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概括如下:

1、体育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感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体育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体育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活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对我校随机抽取的205名小学生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健身活动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

3、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在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篮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学生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学校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

4、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

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在体育活动中让一些高应激反应的中小学生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5、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健身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6、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

根据(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6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这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完全清楚,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己开始流行起来。(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健身活动的程度也越大;健身活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我校在课余时间安排的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和各种体育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在我校的教育中,体育课堂即德育课堂,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论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3

军训就是军人的训练,军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挑战了我们的极限,但更帮助了我们的成长。

军训的生活虽说仅仅只有9天,去帮助了我们从一个初中生成功过渡到一个高中生。

如果说初中是一个过渡期,那高中就是一个关键期。在初中时我们都拼命的学习。有时候再晚上,我们都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知道很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考上高中,如今我成了XX年高一新生中的一员。我知道在以后的高中生活中会有许多的困难,现在为期9天的军训就是第一个困难。

刚开始时,我感觉十分的累,老是想家,有时候和家里人通电话都忍不住哭,但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只能忍着做一些简单回答。后来我竟然萌发出‘不想上高中’‘后悔考上高中’等想法。可是我现在成功啦,我不能说我在军训期间有多优秀但是我能自信的说我在军训期间没有一次打报告请假,这就是我的成功。

军训之前,我不知道也不了解高中生活,感觉应该比初中时好,可是我错啦,高中要比初中苦100倍,我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现在军训结束啦,我知道了许多,我经受住了考验,我的成功让我有信心去迎接高中生活。我相信,我能行。

我讨厌军训,是它让我们变得更加黑;可是我们不应感谢它吗,是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知道了努力,让我们了解了成功带来的喜悦。我一定会把在军训期间学习到的一一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我相信我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我会努力追逐我的梦想的。我相信,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

2016年高一年级军训心得体会

高中一年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

大学一年级新生军训心得体会

大学一年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一年级新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初中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反思

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体会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心得体会

研究生一年级学习总结与反思

初一年级期中考试后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一年级孩子的一点心得

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中体育;教育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家长们也意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严重影响青少年以后的发展,青少年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心理活动容易受到外界活动的影响,而且表现的比较敏感,容易发生走极端事件,所以对青少年心理教育不容忽视。

在我国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就业问题仍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科技的进步让人们意识到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希望通过教育能够解决孩子今后的工作问题同时能加强孩子的素质,与时俱进。当今推行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而与之对应的应试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的教育上,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虽然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但是由于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希望通过上大学来缓解自己的就业形势,应试教育仍然是高中教育的主流。在高中阶段,学校把文化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大多占用甚至取消了体育课,但高中体育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一、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了家长和学校面对的一大难题,心理素质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会引起学生价值取向、判断能力、心态发生扭曲,追求不正常或不正确的事物,容易误入歧途。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的主要表现在敏感、叛逆、嫉妒、自卑、孤僻、过分依赖、喜欢幻想、意志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活动,这些都对学生今后正常生活造成困扰。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限制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这导致了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子女依赖性过强,不够独立,意志力得不到锻炼,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心理容易受到挫败从而产生自卑心理,青少年应该具有积极、自信、独立的良好心理素质。家长的过分溺爱还会引起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会引起青少年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缺乏沟通能力,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处境,盲目的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导致人际关系淡薄。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使得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家长希望通过教育来增加子女的就业优势,在竞争激励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普遍,很多农村家庭都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子女的命运,愈发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对子女的学习尤为严格。这种形式同时也给了学校无形的压力,对青少年的学习抓的特别紧,学校和家长的加压使得青少年小小的肩膀就承担起了过重的任务,造成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青少年在学习上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与适当的压力。

二、高中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学生的压力过大多表现高中时期,高中是学生的重要转折点,是鲤鱼跃龙门的关键。许多高中为加强对学生文化学科教育,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很多学校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程,将学生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积压,缺少释放压力的机会,日益沉重的学习压力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利影响。高中体育课程能有效缓解学生压力,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体育课程对当今高中生有以下几点影响:

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单调的,学生每天的时间都被文化课塞的满满的,每天沉浸在书本里容易造成精神疲劳,适当的体育课程能够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生体质,缓解学生长期学习积压的枯燥情绪,有效缓解学习压力。

有利于学生加强人际关系,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集体性活动有利于增加同学之间来往,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各项集体体育项目中学生能体会到团队协奏带来的快乐,减轻心理的孤独感,使心态变得积极向上。

能够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变得勇敢自信。体育项目是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个挑战,大多数体育项目都是需要大量体力,且竞争激烈,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力。体育项目的危险性和高难度能够锻炼学生的勇气以及面对挫折不气馁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体会到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

三、如何开展高中体育课程

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开展不到位是因为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认识不到位引起的,学校应该意识到所面对的压力情况,适时的给学生安排一些减压活动,能够放松身心,稳定学生情绪,思维变得敏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此,为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建设学校体育设施。现在学校都增设了健身设施,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做到减压。同时也有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丰富体育项目。

重视集体项目在体育课程中占的比重。集体项目是需要大家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并取得胜利,在集体项目中学生可以认识到集体精神、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减轻学生的孤独忧郁的负面情绪,缓解人际关系敏感的现状。

加强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各项体育项目都带有一定的竞争性,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挫折、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

四、总结

总之,学校需要重新认识体育课对高中生的重要性,家长也需要更多关心孩子心理素质的教育,减少孩子身上的学习负担,让孩子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时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地方,心理素质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高中体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减轻学生压力,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变得积向上。

参考文献:

[1].钟成娣.体育对心理健康效应及消极影响的探讨[J].银山学刊,2006(03).

[2].何平贵.论高校体育对心理健康起到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2008(18).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和高校体育的形式。论述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旨在注重高校体育的功能,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高校体育的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就是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麻木和冷漠逆向心理、狭隘和抑郁、神经过敏、闭锁心理等。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30%左右存有各种心理障碍,特别是马家爵事件.使我们看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是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教育目标实现的大间题。

1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1.1高校校园的体育自然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教育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的投人力度逐渐加强,校园的物质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善,校园环境整洁、美丽优雅,使人精神偷快、轻松,给人以充满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感受,校园的绿色植物不但能增添空间的绿意,而且能培养不少生活的情趣,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优美的校园、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里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们呼吸更加通畅、心情欢愉、忘却烦恼,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的状态,使其兴奋与抑制达到新的平衡,精神状态也得到应有的调节。加之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生动、活泼、风趣、形式富于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存有的紧张情绪得以松弛,自卑、优郁、脆弱的心理,也在此种融洽环境中得到抑制。

1.2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中,有着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情操得到了陶冶,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作为校园文化形式之一的校园体育文化,它给予学生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一系列的适应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它能锻炼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和谐、健康。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能适合学生个人爱好的形式各异、内容多彩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这不但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个性发展非常有利,而且有助于活跃人际关系和强化群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

2高校体育的形式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体育运动不仅能健身,亦有益于心理健康。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化学物质—内啡素,内啡素分泌得越多,人的愉、放松感越强烈。也有研究发现每大参加一定体育活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的人,在精神、情绪、心境等各方面都好得多。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映能力,增强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心脏潜力,增加消化与吸收的能力,加速人体生长发育。

2.1快乐、休闲体育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快乐、休闲体育常是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这种欢乐、活泼、友好等交融在一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松弛身心,兴奋中心转移,从而恢复身心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达到积极休息,恢复精力体力。通过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练习过程中体现的艺术美,有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使其受到美的熏陶,丰富了内心世界,提高精神境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快乐休闲体育练习群体的流动性,把学生的接触面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面向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心灵得到沟通,为那些不懂交友艺术的学生提供了有益场所,从而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人生体验。

2.2传统竞技体育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传统竞技体育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功效。挫折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及焦虑,而一般体质好的人比身体虚弱、生理有缺陷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高。传统竞技体育还有宣泄的作用,当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可以到运动场上打打球,也可以到郊外去爬山,通过转移“视线”,消耗内能,使怒气自然宜泄出来。此外传统竞技体育的集体性、艰苦性、对抗性、耐久性,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登山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通过球类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竞技体育具有较高技术和战术水平,吸引着许多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通过身体力行的训练和运动比赛,学生可以得到胜负、成败、荣辱、争让等各种情感体验,胜者信心得以增强,获得实现目标的经验,负者则可以从中探索失败的原因、从而达到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为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提供心理尝试。

3建议

3.1注重教师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而对体育克服心理障碍方面认识不够,运用也极少。因此必须注重教师这方面能力的实际运用,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设计练习项目并合理安排,制定具体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制定课外体育计划,充分发挥体育的这一功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方法 现状 目的 学生体质 体育锻炼

1 研究目的

目前学生体质普遍的存在体质弱的现状,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健康与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而高中阶段正是身体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还会对学生一生有深远影响。

2 研究方法

2.1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做规律的运动,可以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于青少年的学生来说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据我统计青少年时期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学生成年后身高普遍比公式计算的身高要高出2~3厘米。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可以减少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可以控制热量的摄取量;有助于改善体型,因为运动可以调节松弛的肌肤,并减低脂肪含量,使你拥有健康的感觉;有助于消除精神的紧张与压力。

还有助于减少老化的现象,如高血压(这是导致心脏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与骨骼疏松。

减低青少年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可以减少人的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育锻炼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起着调节作用的不可代替的成分,它调节和改善着学生由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健康效应。因此,世界上一些新的概念,如“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进入生活方式”“生活体育”等正在形成。缺少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就不能称之为现代社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时候,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健康的锻炼方式,也可使体育健身休闲方式向创造型、开放型转变,造就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体育锻炼是学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增强自身的意志品质,恢复体力和精力;体育锻炼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使学习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中去;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更接近自然、接近自己本原,丰富社会交往;体育体现出自由开放精神,使其成为人们和睦相处的良方,其到净化学生身心作用。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健康行为,促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防治疾病发生。

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节器;体育可以舒缓现代社会竞争给学生们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丧失了自尊心的个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自尊是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自信则使人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会从不同的方面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有助于从团队方面发展良好伙伴交往关系;个人项目如长跑、跨栏等会从体能、身体魅力、教师期待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自信。体育运动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精神的体现,在体育锻炼中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学生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愉快、振奋和成就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体现成就的乐趣。另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部分。

3 结果分析

学生进行经常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各个部位、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协调发展,长期坚持锻炼,会使各种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家长和班主任应积极带头参与,并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适度的运动量可使学生产生愉悦和兴奋感,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是必须的。

4 结论与建议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7

原则一 一是学习时间、饮食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原则二 二是符合孩子的生物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原则三 三是逐步调整到适应高考的要求,如高考上午九点开始,下午三点开始,要把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最佳兴奋点调到与之相适应;

原则四 四是鼓励孩子适当从事一些户外体育活动或家务劳动,劳逸结合,张弛有致。

大一学生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军人学习生活心得体会范本

2019年党校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大学学习生活心得体会样本

最新大一新生生活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生大一生活学习体会例文

拓展心得之体验式学习

年轻处级干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心得体会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2019年学习廉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纪律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4月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孤独感心理问题团体心理辅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增和教育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经济社会领域的贫困问题在高校校园里日益凸显,对占所有大学生15%-31%比例的贫困大学生,他们因家庭经济的贫困继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的“心理贫困”问题,如内向孤僻的性格导致的自卑、焦虑心理,封闭不善交流的人际关系导致的孤独感水平增高,以及很强的挫败感导致的内疚与负罪心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在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因此,对贫困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现状及疏导途径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进而能够尽快消除贫困生自身因经济环境而形成的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也非常符合国家、高校和社会期望这些贫困大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一改贫困现状的共同美好愿望。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

本文研究对象是辽宁大学的贫困大学生。研究样本选取采用广泛调查问卷法(约300人)。并且根据理论预设,综合UCLa孤独感问卷、大学生自卑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制定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从贫困大学生中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60人进行分析研究,其中30人编组为团体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教育,另30人编为对照组进行个人谈话和观察的普通教育方法。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对问卷实验和数据做相关分析、t检验和回归分析。对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从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自卑感和挫败感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调查研究产生这些孤僻、自卑、焦虑、抑郁、挫败感强等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疏导途径,并进一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对30人进行心理干预辅导,辅导周期为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最后对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以及和对照组之间做数据差异分析,以此验证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除贫困大学生自卑感、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本文认为贫困大学生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孤独封闭和挫败感强而产生的各种不利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业和就业。这些不良心理问题使得他们缄默孤独、脆弱焦虑、敏感多疑、畏怯退缩,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和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正好能够提供一个人际交往活动圈,对由于自卑而变得孤僻内向和自我封闭的贫困大学生来说非常有效,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减轻自卑和孤独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起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与拼搏的动力。主要观点是:1、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活动范围小、性格内向封闭;2、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强,主要是由于其敏感多疑、示弱顺从、优柔寡断的心理问题;3、贫困大学生的挫败感更强,主要是由于其敢为性低、畏缩怯懦、内疚负罪感的心理问题;4、贫困大学生优良品质是成就动机感强、朴实独立、自律有恒。5、通过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有效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孤僻、自卑和挫败感心理。

二、实验数据分析

1、问卷中UCLa孤独感水平数据统计结果

首先,对照组在单独谈话心理辅导前、后问卷测试差异性比较如下,

从表2-1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单独谈话心理辅导前后的均值与标准差差别不大。从表2-2的t检验中得到t值为-0.321,说明对照组经过单独的谈话心理辅导方式,其孤独感水平变化不大。

下面是团体心理辅导组(简称团体组)在团体辅导前、后问卷测试差异性比较,

团体组经过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孤独感水平明显降低,这说明团体组在团体辅导前后的孤独感水平差异比较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孤独感。

2、问卷中大学生自卑量表数据统计结果

从表2-5中可以看出,团体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自卑感自测得分明显改善,经过团体辅导,自卑感降低,成就幸福感提升,达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注:如果总分在45-60分,是由于过期断定不行造成的自卑;总分在30-44之间,说明是由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如果总分在15-29分之间,说明平时没有自卑感,而且引起自卑往往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些说明阶段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的改善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使他们从内心不在受成就动机和挫败感的太多影响,改变以往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三、讨论和总结

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着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将来他们的成才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所有大学生都会面对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目前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水平向好坏两极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无论生活还是学业表现都很优秀,他们多数能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和有恒性都强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也会对少数贫困大学生因性格孤僻、沉迷网游、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因素而不断落后以至于生活和学业都成问题的现象感到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中还有这些情绪低落、自甘堕落的问题生呢?其实,这是所有贫困大学生都会面对的因为“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经济上带来的贫困、长期处于经济条件差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成长的教育环境都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自卑感和较强的成就动机感。而自卑感和成就动机感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一把两面刃,有时它能够体现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积极一面,而有时它也使得人们产生消极的一面,比如非常自卑、孤僻、强迫、抑郁和偏执等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群体所要面对的这些孤独感、自卑感和成就感强等心理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活动就要抓住这些心理问题将会带来的积极因素而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

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现状决定了他们在不同阶段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正确积极向上地应对这些心理问题能够更加激励贫困大学生奋发向上。而且这些影响因素都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因此对于帮助他们面对和疏导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策就不会是简单的方法,而是综合多渠道、多领域共同作用的应对策略。对贫困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就有助于其在与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理计划和实施目标、正确面对成败,从而使他们摆脱自卑、孤僻和挫败感等消极心理因素影响,最终向着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2、团体心理辅导对孤独感强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贫困大学生经常会陷入较强的孤独感中,调查中表明他们通常重视学习、乐于承担家庭责任以及协助家庭事务的处理,从而使得他们中大部分的个人爱好变得简单或者缺失,导致在同龄人中缺乏共同爱好和谈话资本,以至于交际圈狭窄,而且交流能力不高。这些常年来缺失的人际交往经验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在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大学校园里之后变得更加紧张。他们得应对其他大学生所带来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起居、饮食、节日、运动、文化活动、娱乐等等方面都会让他们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以及精神上的不同背景而产生问题,这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积累下的问题会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更加严重、更加敏感多疑、交流更加困难,或者愤世嫉俗、圈子更狭窄以至于孤僻的现象常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发展。

因此,更加有针对性的为这些可能产生人际交流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倾诉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小组,重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特别场景,如为每一个贫困大学生举办小组生日聚会,组织团体文化体育活动等等。适时合宜的贫困生团体活动、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和活动经验总结能够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丰富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爱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理解力、增进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集,使得他们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他人进行交流,以一个健康轻松开放而不是敏感自卑封闭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人。

3、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卑感强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通常外表坚强、而内在自尊心较强。然而经济条件上以及生活环境上的约束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更加没有自信和从容。他们往往不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即使加入也很难融入其中,更难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他们生活通常比较节俭、消费比较节制,往往会受到校园一些浪费现象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有的会觉得更加羡慕而去盲从跟风,有的会变得更加节俭以至于不能理解他人的正常需求。这样往往会因为羡慕而满足不了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亦或是更加封闭变得愤世嫉俗。其实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他们对经济贫困本身不能有很好的认知而导致的。

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中就更应该注意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面对经济贫困现状的自信和积极态度,比如组织勤工俭学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收获的美好,组织家教辅导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兼职收入的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活动前认真的计划和做好协调工作,活动中尊重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建议和选择,活动后进行阶段性的交流和总结活动。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摆脱退缩和懦弱的习惯,让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优点和能力,勇敢面对贫困现状,牢记只有依靠勤劳和智慧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4、团体心理辅导对成就动机强而导致挫败感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通过调查,贫困大学生往往成就动机感很强,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的特征,在同龄人中责任感、自律性和有恒性都比普通大学生强。因为他们普遍来自边远地区、农村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学生通常能够认识到学习机会的不易、往往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恒心取得优异学业成绩,获得奖、助学金。但是往往因为对奖学金这方面经济补助的强烈需求,使得他们在平日的大学生活中几乎全部时间用于刻苦读书而不善交流表达。但面对市场对综合素质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再加上社会存在不正当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得贫困大学生变得更为自卑和焦虑,愈发强烈的成就感在不断的失败中受挫,这些不良心理使得他们不能正确面对失败和现状,而在不断积累的紧张忧虑中学习和生活只会造就内向孤僻甚至偏执的不健康的心理和思想,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在充分理解贫困大学生急于摆脱贫困现状帽子的心理前提下,立足于如何指导他们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而明确学习目标,正确梳理每一次前进道路中的成败得失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发挥出贫困大学生成熟稳重、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为他们的成才之路出谋划策。比如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事业成功的校友进行讲座和经验交流等等活动。

总之,当代贫困大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社会、家庭、高校以及自身心理的压力非常沉重,作为高校教育者在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重视正确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让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从自卑、怯懦和挫败中走出来,通过高效率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组织开放性、交互性和分享性强的各种人际交流、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增进他们与同学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克服孤僻、自卑和急于成功的挫败感等不良心理,使得他们逐渐摆脱贫困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自己和祖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湖北社会科学.2003.

[2]历玉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措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1.

[3]王涛.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学报,2002.

[4]张建英.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5]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03).

[6]张晓霞.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7]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与自我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17-03

近年来,市民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提高市民的幸福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研究者对中学生幸福感状况却关注得较少。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情感逐渐丰富,内心体验变得细腻微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人生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经常出现较大情绪波动。因此了解中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培养他们快乐、幸福的心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程序

1.被试取样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广东省东莞市3所普通中学、2所职业中学的每个年级的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679份,回收1623份(回收率99.67%),其中有效问卷1535份(有效回收率91.42%)。

2.研究工具

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和Bradburn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研究者自编了背景资料问卷,用于收集学生的年龄、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等级评定。

3.问卷施测

被试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同一时间进行集体施测。被试做完问卷后现场收回。

4.统计工具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全部被试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分为7级选项中的4.39,居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对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此结果可能是因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支持。再加上近些年我国政府在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生活质量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各种法律的形式切实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权益。

2.不同性别中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2-1),男女生在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正性情感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负性情感方面,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这些差异反映出女生由于多疑、敏感、细腻的心理特点,使她们更容易夸大对内部失调如沮丧、焦虑等的评价,因而更容易体验到负性情感。

表2-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比较

***p<0.001

3.不同年级中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比较

结果见表2-2,从变化趋势来看,主观幸福感在初一、初二时最高,初三开始下降,一直下降到高二,之后保持平稳。正性情感在六个年级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高二时差异开始明显。负性情感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初二较低,之后逐渐升高,到高二时不再上升,与高三时相同。

原因可能是:在初一、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减小,对新的环境有新鲜感;初二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生活,学习压力还不是很大,人际关系相对协调;到了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容易心理紧张;到高二后,学生又开始面临高考压力,直到高三压力是最大的,所以会有这样变化趋势。

表2-2不同年级中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p<0.05,**p<0.01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3),独生子女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也越多,但在负性情感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并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独生子女有足够的机会得到家长的关爱,其家庭为其成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心理支持。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父母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体验到的正性情感就多,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感就强,总体幸福感就高。相反,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或管教过于严厉苛刻,孩子体验到的幸福感则较少。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一般较非独生子女的好,因而独生子女的幸福感更强。

表2-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p<0.05,***p<0.001

5.高中生与职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该统计结果表明,高中生与职中生相比,高中生对生活的满意感更高,但与此同时,他们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也更高,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与职中生没有显著的差别。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经常面对学习困惑;但高中生有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其前途相对职中生来说光明得多。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这可能使高中生获得的关心、支持与鼓励更多。

表2-4高中生与职中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p<0.01,***p<0.001

6.学习成绩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该统计结果表明,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所感受到的生活满意度越多,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也越多,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越少。因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能否有效处理学习这一主要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强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有积极主动的应对能力,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从而促进学习效率提高,使自信心增强,体验到了一系列积极的情绪情感,由此增强了主观幸福感体验。

表2-5学习成绩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p<0.001

7.家庭经济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该统计结果表明,经济压力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越少,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越多,但所感受到的正性情感并不随经济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这一结果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物质生活上有更多的优越感,家庭能满足其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且中学生在经济方面很依赖家庭,当有些中学生不能正确处理或面对家庭贫困问题时,就会使其消极情感体验增强,所以本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

表2-6家庭经济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p<0.001

三、对策与建议

要提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以及中学生本人作出努力。

(一)建构教师的幸福生活

东莞的中学现在很多都是寄宿学校,这使得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很多,所以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幸福感,学校应先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尊重与赏识。尊重是教师的第一需要,首先是校长要注意维护教师的人格尊严,对教师要充分信任。其次,现在“赏识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教师的工作同样需要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学校更应以尊重与赏识的眼光看待、评价老师们的工作效果。

2.促进专业成长。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3.丰富精神生活。丰富教师的文体生活,能使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得到调整,能营造宽松有序的工作环境,优化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集体凝聚力。

(二)学校应把学生幸福作为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1.关注学生精神的幸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学生物质上并不缺乏,但他们的心灵经常感到空虚、迷茫,所以学校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特别是和谐的人际文化。在学校,特别是寄宿学校,与中学生接触亲密的人是同学。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若随时能得到同学的帮助与鼓励,将有助于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甚至消除。所以学校可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种多样、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建设和谐健康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支持作用。在组织、举行这些活动过程中,其实也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舞台,从而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及认同感,提高其生活的满意度。同时中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还要学会悦纳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经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学会喜欢自己和相信自己。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学习并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主动开放自我,克服交往心理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收获友谊,为自己创设和谐稳定的人际网络。

2.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

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学习成绩与主观幸福感有高度相关。因而学校可开设一些心理课程或举办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其提高学习技巧,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成绩,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幸福感。

(三)家长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大多数人认为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小孩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也更多。这个结果可能说明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环境较优越,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文化素质较高,更为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多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注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因此,提高中学生的幸福感,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学校除了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外,还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如举办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一个学期可根据学校实际搞一两次亲子活动,加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促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每学期的开家长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真正达到召开家长会的目的。

(四)社会或社区多创造条件,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

社区可多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东莞现在很多居住小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也有小孩玩耍的地方,而提供给青少年的大多只有篮球场、游泳池、乒乓球馆。可见,青少年活动的形式或相关设施是比较单调的,不能足够调动青少年的参与性。特别是放假期间,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会呆在家里睡觉、打游戏,他们常觉得假期生活很无聊、生活不充实。而职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可能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这就需要社会提供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对他们的能力用积极眼光对待,从而使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逐步走向社会。

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造就幸福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郑雪,严标宾,丘林,张兴贵著.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3]左占伟,石岩.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6).

[4]胡洁,姬天舒,冯凤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2,10(1):16.

[5]严标宾,郑雪,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21(4):46~50.

[6]杨宏飞.301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22.

[7]谢旭兰,陈旭.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对策[J].教育探索,2006,2:82~84.

高中生活的心得体会篇10

1.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舞台,同时,竞争机制的形式;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而对社会迅猛发展的急剧变化,有的大学生对学习、生活、择业前途等都感到茫然,不可预测,尤其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和双向选择就业的新事物,打破了以往上大学就如进了保险箱的旧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加大。从而使一些缺乏信心的大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

1.2家庭因素

9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多,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溺爱,从而养成了独生子女的依赖性的加强,自理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另外,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孩子成功了他的成功率就是100%。反则,就是零。所以望子成龙的心态尤为强烈。而父母判别孩子成功失败的标准大多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以考不考得进大学来衡量,特别注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人,除了抓学习还是学习,忽视了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关心,造成了孩子心理发育偏差,不能以常态来推理判断问题,思维狭窄,看问题片面。

进人新世纪,社会上的竞争激烈,工作压力会更大,需要每个人以良好的心理状况去应对。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身与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心理与周围环境,人与人之间能充分地融洽在一起,从而促进人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可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宣泄、兴趣改变,利用不同强度,速度,方面和节奏的体育活动,能干扰、破坏、消除心理患者消极的心理导向,消耗患者心理疾病所积聚的大量心理能量。体育活动能体验到愉快和欢乐,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对患者有焦虑和偏执不良的心理状况的学生起到调节和改善的作用。所以,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最自然、效果也最明显。

2.1维持情绪稳定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性,大学生因各种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以及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担优等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不安,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

从而调节心理状态,维持情绪稳定,使之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2.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对人的生理上是一种磨练,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磨练。所以,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2.3培养竞争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适者生存是不变的法则,缺乏竞争能力的人必然遭到淘汰,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激烈的竞争性,通过竞争鼓励人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失败,在挫折中提高、成长,在竞争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例如:在领先时如何保持冷静,在落后的状态下如何调整心理,稳定情绪,在反复的胜负磨练中,逐渐培养起强烈的竟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竞争中普遍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即大家齐心合协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努力做好工作,在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频繁的发生着合作,一场球赛,一个游戏,如果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就很难取得胜利,取胜者往往不仅是个人运动技术好,而且一定是全队配合默契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理解,摒弃埋怨和责备,齐心协力会赢得胜利,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

2.5协调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运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尤其在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能使人们产生亲近感,解除戒心,正确地分析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孤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6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体育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人的创造思维,在学生参加他所感兴趣的项目时会全身心的投入,此时,人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张扬。创造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球类爱好者的竞赛中战术的运用,健美操爱好者自己学着编排操,都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促进个性发展,发挥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3利用体育学科特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运动技能传授的教育模式和“一刀切”的评分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测验评分成为检验学生学习锻炼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利用本学科身体活动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体育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思维为主要思维,使学生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的心理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得以减轻。

大学生的性格,爱好与能力各不相同,对体育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高校场地设备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优势,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较新颖的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以俱乐部的形式、课内外结合,让学生有选择参加锻炼,更多的自主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

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进一步磨练意志,培养果断与坚持性,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育学生在竞赛中遵守规则,尊重对方,服从裁判,提高自制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课内活动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不同性格的人友好交往,缓解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还可有意识在锻炼过程中设置一些困难,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