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十篇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十篇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3:38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1

一般来说,在一个特定的班级群体中,学生们的年龄相差不大,成长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大致相同,这就使得他们的有关生物学的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共性,这也是进行班级教学的基础。但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不尽相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各有千秋,认知风格各具特色,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一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生殖发育、行为特征等生命现象的感性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内陆的班级群体中可能有个别同学到过海边或者是在海边居住过;对于城市的班级群体来说,也许有个别同学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有些同学则直接来自养兔专业户,而有些同学则来自养蜂专业户等;有些学生对植物感兴趣,喜欢养花种草,而有些同学则喜爱动物。这些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造成了学生的有关生物的感性知识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也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经验共享”的基础。

“经验共享”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初中生物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选取了比较浅显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行为等,这些知识多是回答“是什么”的描述性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因此。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感性知识与经验的依赖性很强,那些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喜欢观察,善于思考,具有丰富的感性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如,成绩较好。相反,那些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的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时会遇到很大困难,往往导致机械学习。

第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一般的认识过程一样,也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可见感性认识和必要的实践经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起点与基础。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力加强直观教学。另一方面,“经验共享”也是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这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尤为重要。可见,“经验共享”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对于促成学生有意学习的发生,高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经验共享”对活跃课堂气氛,改善学生学习时的情感生活,以及对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交往,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做到“经验共享”呢?首先,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不仅要对学生一般性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等有一总体把握,还要对个别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有个大体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健康、民主和谐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小气候”。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理解与尊重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经验共享”的教学活动中来。

第三,“经验共享”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般来说,对于极少数同学具有的特殊经验,可以通过提问或谈话的方式进行。

如在讲授青蛙捕食时,可让有过“钓青蛙”经历的同学讲述“钓青蛙”以及青蛙捕食的情况。所谓钓青蛙,就是用一根细绳,一端拴在长竿上,另一端拴上昆虫(如蝗虫)做诱饵,手拿长竿在青蛙上方晃动,青蛙就会迅速跃起,用舌将诱饵卷入口中,青蛙不能摆脱,可将其捕捉。这样,可使没有钓过青蛙的同学获得钓青蛙的间接经验,从而对青蛙的捕食过程有一个生动形象而深刻的理解。

再如,在学习藻类植物时,可让有过在海边生活经历的同学介绍海藻的情况等。而对于那些比较普遍性的经验,可采用小组讨论法。如在“传染病”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就学生熟悉或得过的流感、痢疾、腮腺炎等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交流。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分享日分享内容分享形式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目前,由于计划生育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得大多数家庭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孩子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什么都不缺。孩子在入园之前交往的对象一般仅限于父母、祖父母等几个亲人,与同伴的交往机会是少之又少。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孩子们,不懂得什么叫“分享”。从孩子们来到幼儿园这一天开始,他们的生活环境就面临着重大的改变。没有了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父母长辈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想要的玩具和图书等等呢?

结合我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理解《纲要》、《3-6岁儿童学习指南》的理念下,我园大胆提出了“分享日”的概念,每周大家约定一天,让孩子们带上自己喜爱的图书或者玩具来幼儿园一起“分享”。

1幼儿分享活动的初步探索

分享活动是为了培养孩子乐意与人分享、不计较、大方的性格品质所开展的一个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开启之初,我们的活动目标是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每一次活动以后,孩子们对于在活动中接触的新图书和新玩具都爱不释手,孩子们觉得很开心。而这时教师马上介入分享教育,结合孩子们的切身体会,很快就打开了和他人的交往之门。

但随着活动的深入,活动也出现了倦怠期,每次对玩具和图书都没有之前的激动了。经过老师们的讨论,我们发现分享活动可以和幼儿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主体结合起来。如孩子们对小婴儿都很感兴趣,我们就加入了关于孩子们婴儿时期物品的分享。看着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和照片,孩子们对自己产生了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紧跟着,我们马上延伸了“我最爱的食物”、“我的生日礼物”等内容。

分享内容多了,如果能呈现一定的计划性就更好了。还有的问题是每个老师自己班级的孩子愿意分享,可面对陌生人还是显得不太乐意。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入到了分享活动实施形式的研讨中。

2幼儿分享活动的具体探究

应当说,托小班是分享活动实施的重要时期。3岁年龄段的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刚上幼儿园又面临着学习交往的问题。在幼儿幼小的时候我们就实施分享活动的话,那么在幼儿4、5岁时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进而可以学习更多的交往技巧。而在小班时期,丰富的分享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为中大班的学习奠定基础。

2.1内容的选择

2.1.1根据当周的周计划或年级活动等选择

有时候,我们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充分地满足孩子的求知,分享活动则是很好的延伸和补充。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奶制品》中,孩子们从课堂上了解了各种奶制品,还品尝了他们的味道。那么分享活动就可以把“品尝”继续做下去,让孩子们自己带不同的奶制品来分享,说一说都喜欢哪一种奶制品。

2.1.2结合节庆日

像中秋、端午这样有代表性的节日里,当然少不了孩子们带月饼、粽子等来园分享。还有国庆、五一、春节后,带出游、春节亲人团聚的照片分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1.3主题式的系列活动

我们还可以开展主题式的系列互动。如玩具分享,我们可以从分享不同种类的玩具开始,逐一分享同种类的玩具,再到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玩具,让幼儿的分享意识和交往能力、动手能力都在逐渐提升。

2.1.4根据幼儿自己的意愿选择

在分享活动深入开展后,可以让幼儿自己决定分享的主题,制定分享的方案。这对孩子的水平有一定要求,但却是最好的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孩子们的分享。如在分享图书的时候,结合我们的早期阅读,孩子们就提出了分享“唐诗”读本的要求。而教师则帮助孩子们区分什么是有关“唐诗”的图书,提醒孩子们商量该如何准备、分享的时间、如何分享等。

2.2形式的选择

不同的分享内容,在分享的形式要求上也就不同。主要取决于分享内容是否利于操作:

2.2.1本班级内的分享

班级内的分享利于操作,也适合在分享活动的初步实施阶段实行,利于教师掌控幼儿的分享行为,能有效地介入、指导幼儿的活动。

班级内的分享又可以分为小组分享和集体分享。集体分享是指所有幼儿同时进行的,如照片分享、水果分享等。小组分享则是一半幼儿拿出东西和另一半幼儿分享,或者每组由一个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进行分享等,如分享图书、玩具。

2.2.2班级间的分享

在分享活动实施的中期,我们可以采用班级间两两相互交换分享,相对地扩大幼儿的交往和分享范围,根据实际情况,与班级内的分享结合并进。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把本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留在自己班当小主人,和别班的一组小朋友分享。而另一组则到别的班做小客人,和另一组幼儿分享。初期,我们固定了分享的班级,便于教师组织和学习,也有利于打开幼儿大胆地和他人交往的大门。中期我们就开始交换班级,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交往。

2.2.3全年级有计划分享

这需要在全年级的统一协调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分享活动。一般会选取分享范围广泛的内容,在方法上可以借鉴班级间分享的方式。如我们开展了全年级的“大家一起玩”主题分享,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分批、分班进行,气氛非常热闹。

以上的方式还可以相互结合进行,除了星期二之外再增加分享的天数,班级间的分享可以交换班级进行。而所制定的计划,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幼儿的水平提升较慢,则班级间的分享和年级分享就要适当地退后或降低难度,反之就要增加分享范围和难度。不能盲目地赶进度、死搬计划,应允许适当调整,最终制定适合幼儿水平发展的计划。

2.3幼儿分享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2.3.1教师的角色

分享活动是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才是分享的主体,掌握活动的主动权。而老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并不是行为的实施者,更不能代替幼儿参与活动。我们要避免为了便于控制,“安排”孩子和他人分享,这就失去了分享的意义。有时候老师看到孩子不能大胆地去和同伴沟通,不能交换到玩具,或者有的幼儿不肯分享,教师开始强行介入,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2.3.2幼儿分享活动的实施方法

我们提到,教师不能过分干预幼儿的分享行为。那么,教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开展好活动呢?

引导法: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和行为参与活动。如交往中要交给幼儿一些小技巧,可以使用礼貌用语:“我和你一起玩吧”,“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等。想交换玩具时应该先征求同伴的意见,“能换一下吗?”等。

鼓励法:有一些孩子很心疼自己的东西,不舍得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教师要给孩子信心:“相信他,不会弄坏你的玩具的”。“和他交换一下吧,他也很想看你的书呢。”“你可以大胆些跟他说你想和他分享,他会同意的!”我们一定要以非常肯定的口吻,才能使孩子能迈出第一步。

榜样法:表扬那些非常乐意分享的孩子,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同时,教师要不断地观察,让那些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孩子,来说说自己的心情,可以充分感染他人,比教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激励法:难免会遇到孩子不愿分享的情况,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激励法。“你看某某多棒啊,他一来就把汽车请小朋友玩了。”“你不是说过你的小汽车有多好玩吗,让某某玩一下,看是不是这么厉害的。”等等。

2.3.3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

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是分享活动最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在不同的阶段,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初期,幼儿需要学会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一起玩好吗?”来学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中期,幼儿学习自我介绍,在活动前介绍姓名、班级、年龄等,交换双方的信息,结交新朋友。到后来还能配合英语的学习用英自我介绍等等。在活动的不断深入后,教师不断地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到活动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活动的初步成效

幼儿对于这种交往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每次面对的人、事、物的不同,让幼儿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和感受。现在只要一说到“我们要去分享了”,孩子们就非常开心。而幼儿更多的是从中受益匪浅:

3.1学会了分享,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

接近两年的培养,我们的孩子们变大方了。以往那些非常谨慎的孩子们,现在每次分享活动前,都要把自己的玩具、图书翻个遍,一定要挑到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才带到幼儿园。小三班的一个孩子,刚开始只把自己不喜欢玩的玩具带来,后来每次分享带来的都是他最喜欢的玩具,而且一次一定带几样来。还有很多家长反映,到了活动地点,自己的孩子很勇敢地走上前,对别的孩子说“我们一起玩好吗?”而在本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中,家长们都给予了分享活动高度的评价。

3.2培养了幼儿大胆交往能力

活动之初,我们的孩子都非常被动,总是等着别人来找自己玩。还有的孩子在班上可以大方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只要面对其他班级的孩子,就一声不响了。而现在,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大方地上前,有礼貌地问:“我能和你一起玩吗?”还有的可以做英文自我介绍,主动出击。

3.3学习了多种交往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让孩子们学到了多样的交往方式。如该怎样让别人和自己一起玩呢?该怎样介绍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的东西呢?除此之外,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礼貌礼仪,如打招呼、介绍、道别、招待客人和做客等等,不仅学到了一些基本的交往用语,还逐渐学习了如何介绍图书、玩具等,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书里的故事等。

3.4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分享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有的幼儿争吵、抢的行为,有的幼儿拒绝分享等等。教师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从交给幼儿方法到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解决。经过多次的磨合,幼儿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协商解决,如“你先玩,然后我再玩”、“我先和他换,然后再和你换”等等,表明幼儿已经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交往学习方式,同时能培养幼儿许多优良的品德,如大胆活泼、关爱、秩序、谦让等。因此,我们要把分享活动一直做下去,并不断地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改进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地丰富分享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J].学前心理学.

[2]李[斌

贝].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8).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3

采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

常州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6年。百年来,虽然校名几经更迭,但学校一直秉承“精勤”的校训,朝着“办一所与时展同步、具有分享文化特质和‘常州实小’品牌的省内外著名学校”的目标迈进。2011年6月,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吸收了常州市平冈小学、钟楼实验小学的加盟,这将有力促进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在取得诸多全国、省、市荣誉的基础上,常州实小正在不断丰富分享教育内涵,建构分享文化,为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懈努力。

杨孝如:感谢杨校长接受我们的采访。经过七年多的思考和实践,“分享教育”在常州实小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但据我所知,当初提出“分享教育”时,还有一些不同意见,认为实小在百年历史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似乎没有必要再另起炉灶搞“分享教育”了。我很想知道,“分享教育”是另起炉灶吗?

杨文娟:提到这个话题,我要向您简要介绍一下常州实小的校史,因为我们提出“分享教育”正是在把脉学校办学历史与文化传统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成的。

常州实小创办于1906年,当时叫粹化女学,至今已有106年历史了。在学校10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实小人一直都在开拓、进取、大胆地实验。比如,在课程教学上,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实小高年级就曾试行过道尔顿制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普遍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学校还是常州市第一个实施苏联新教学法“凯洛夫教学法”的学校,当时前来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络绎不绝。再比如,在教育科研方面,学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设有“研究部”,相当于现在的“教科室”。研究部不仅在校内开展教学研究,还定期收集当时的武进县各校在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来研究。当然,你可别以为学校只注重在课程、教学、研究方面做“先锋”,其实,实小历史上德育方面也有大胆“实验”。学校曾推出过“训育制”,进行“公民的体格训练”、“德行训练”;学生自治组织定名为“粹化市”,凡是本校同学都是粹化市市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养成服务团体的精神;学校在全市第一个成立了少先队大队,开展了全市第一个少先队观摩活动,全区都派老师代表观看。

细细读读这些校史,我们在倍感自豪的同时,不得不慨叹“实验小学”名符其实。一项项“实验”其实就是甘当先锋的最好诠释,也是对“粹化”的最好实践。

根据校史记载,当初之所以以“粹化”为校名,就是想追求“精粹”、“纯粹”。也正因为如此,我校的校训是“精勤”。“精勤”的主要内涵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表达。第一个是精诚合作。实小人始终坚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样,“合作”成为学校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式。这样的合作是真挚的,是诚恳的,是无私的,所以就有了“抱团”发展的良好传统。第二个是精益求精。这是实小人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精”就是追求完善,讲究专业精通,“求精”则是求发展,求更好。“好了还要好”,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目标追求。第三个是业精于勤。怎么才能有“精通专业”的水平与境界呢?只有勤奋,勤勉。实小人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不会偷懒,不会投机取巧,凡事讲究实实在在,诚实劳动。

我知道你想问:这样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又会想到提“分享教育”呢?其实,“分享教育”与学校的“精勤”文化传统看起来好像是两回事,事实上是密切相关的――

没有“业精于勤”积淀的深厚底蕴,没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又怎么甘做探路人,“辟一条分享之路”?这使我们想到了“我拿什么给人分享?”之问。

没有“精诚合作”,又谈什么共同进步?小组合作法在实小的多次实验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学生可以这么“实验”,教师更应当“团队合作”。于是便有了“我怎么与人分享?”之问。

没有“精益求精”的姿态,是看不到“比自己更高大的山峰”的。正因为“好了还要更好”,所以,实小人要虚心好学,纳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自己更完善。“我分享别人什么?”是第三问。

在寻求这“三问”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就有了“分享教育”提出与研究的起步。

杨孝如:看来,“分享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分享”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再提升、再建构。不过,我还有一个担心,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主张,但不少都缺少教育理论作为支撑,有的甚至还跟教育的基本精神相违背,根本经不起推敲和追问。你觉得,“分享教育”能够经得起追问吗?

杨文娟:你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在研究之初,也受到过质疑,自己也彷徨过。但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一一释疑,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自信地说:分享,扎根于教育土壤,又服务于教育实践。“分享”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第一,分享在漫长的教育史中有迹可循。孔子创办私学,倡导“有教无类”,“布学于四夷”,宣告了“学在官府”历史的结束,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这是强调文化成果应该由人类共同分享。《学记》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的分享。陶行知先生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所以,“必须以个人的经验来吸收人类的全体经验”。翻阅中国教育史,这样的说法还有很多,“分享”作为一种理念,是得到古今中外教育大家认同的。

第二,分享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我们经常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从这个说法中可以看出,日常的教育教学就是教师跟学生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情感等等。当然,这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的分享现在看来已经显得比较落后了,走进新课程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合作、对话、交流、互动……这样的教育教学,就不仅仅是教师跟学生的分享了,而且还有学生跟教师的分享、学生跟学生的分享、教师跟教师的分享,甚至是学校跟社会的分享。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分享其实是理解日常教育教学现象的一个视角,它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第三,分享与教育存在内在联系。什么是分享?在不断对话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做出了对“分享”的解读:主动和别人共同体验、创造、享受彼此的经验、思想、幸福等。它是一种理念,是以开放的心态一起去经历;它是一种策略与方式,是彼此主动合作、接纳、创造,从而主动去学习、交往和生活。什么是教育?我们都知道,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分析教育的这两个经典定义,我们发现,其中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影响”。教育拿什么去影响学生?当然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育怎么去影响学生?强制灌输当然不是最好的路径,最好是在师生平等交往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自觉、乐在其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交往、对话,共同分享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快乐旅程。

杨孝如:看来,“分享”和“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果然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但是,“分享教育”一定不会是单纯的、机械的“分享+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你们怎么理解它?

杨文娟:是的。关于这个“分享教育”的理解,还有一段争论呢。第一种理解,是作为偏正结构的“分享的教育”。这种结构的分享教育就跟素质教育、情境教育等一样,是指为让主体获得分享的意识、能力、水平、品质等而实施的教育。它的落脚点是“分享”,“教育”是为了实现“分享”。第二种理解,是作为动宾结构的“分享教育”。这一结构的分享教育就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等一样,是指让主体主动地去分享教育的精彩、精华。它的落脚点是“教育”,“分享”是达到“教育”的方式。我们所认同的是作为偏正结构的“分享教育”,也就是把分享教育理解为一种指向分享的教育范式。我们对分享教育有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分享教育是基于经验分享、知识能力共生、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一种教育范式。有一点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分享教育是一种校本化的教育范式,它和常州实小的发展实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研究和实践分享教育,就是把“学会分享”作为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与竞争、学习与创造,形成分享的共同体,从而促使师生主动提升,走向文化自觉,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在剖析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时,常州实小人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要主动丰厚自己,要更加开放,要更善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提出“分享教育”正是“对症下药”,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展开研究――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有实小人都应“厚积薄发”,要在“拿什么给别人分享”的反思中认识到自己的欠缺与问题、短板与漏洞;要在“分享别人什么”的追问中学会虚心接纳、开放吸收;要在“怎么与别人分享”的思考中积极进取,研究策略,善于学习,乐于分享。归结起来,我们分享教育就是要求师生既要学会从别人那儿去分享,也要主动拿出东西来跟别人分享,我们把它形象地概括为“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

杨孝如:“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这个表述很形象,也很有意思,你们是怎么提出这两句话的?你们又是怎么理解这两名话的?

杨文娟:这样的“属于自己的句子”最早可是我们老师提出来的哦!不过,当初提的时候还“懵懵懂懂”,直到我们的部级课题“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的成果专著《学会分享》即将出版,我们请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先生给专著写序时,“意外”地得到了杨院长对这个句子意味深长的解读,那时的我们才豁然开朗,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与激动!

对于分享教育,我们一直试图用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句子进行表述,以便师生好记,也好传播。例如,“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们成长,我们超越”成为我们的行动口号,“给每个学生一段难忘的分享经历”是我们的课程理念,“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营造分享文化”是我们对“分享团队”评比的基本条件等,但总觉得表述得不够全面,准确。当有老师提出“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时,我们把理解的重点放在了“吸纳”与“分享”上,认为这是在解决“我拿什么给人分享”的问题。可当杨院长的解读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有了顿悟!在杨院长看来,“分享文化最主要的价值观就是基于‘人人’、‘个个’,就是相信每一个师生在分享方面都有、能、会”,“分享文化的核心,就是在真正意义上走向了以人为本,以每个人的发展为本”。杨院长引导我们对“吸纳”和“分享”、“树”和“源”、“人人”和“个个”、“都是”和“成为”等对应的词做出校本化的解读,于是,便有了我们对这句话的校本理解。

第一,这句话是针对我校特有的分享文化的建构。“吸纳”是有选择地吸收与接纳,也有海纳百川的意思,表现的是我校师生虚心好学、如饥似渴的终身学习理念。在“吸纳”的同时,也有“分享”的要求,要能如星星之火一般去影响带动一大片,充分彰显百年实小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与放大。

第二,这句话是针对学校校树百年银杏与百年的办学历史。常州实小有一棵180多年的银杏树,这棵校树告诉我们:实小所有的师生应该像古银杏一般,越是根扎得深,才会越枝繁叶茂。百年办学历史必有“源头”、“根脉”。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现在的实小人都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所以要树立标杆,成为名师,勇当“源头”。

第三,这句话是针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实小历史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有“厚基础,有特长”的要求。所以,“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具备特长”是高一级学校对实小毕业生的普遍评价。这样的培养目标是基于“人人”、“个个”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完全一致。

第四,这句话是针对学校长远发展中教师的重要地位。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充实、丰富并完善自我,多向先进学习,无论是师德修养还是专业素质,要永不知足,追求卓越,所以“都是”是普遍要求,无一例外。同时,教师要有“人人都成为好教师”的愿望与行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起到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彰显知名学校的风采。但是“成为”毕竟是一种期望、方向,不可强行要求。所以“都是”、“成为”也是特别用心的期待。

杨孝如:提出一种校本化的教育哲学不容易,但要把它落到实处更难。我更关心的是,你们主要采用了哪些途径、哪些平台,让“分享教育”由美好的理念转化为美丽的现实的?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4

翻译人才从高等院校毕业进入从事民族事务翻译工作的翻译组织之后,还不能适应民族翻译工作的需要。翻译组织必须不断地对民族事务翻译人才进行持续的在岗继续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翻译技能。这些技能包括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如翻译记忆软件、资源提取软件、文档格式编辑软件;而协同翻译技术、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数据库处理、图形图像处理、桌面排版技术、翻译报价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是高度依附于个人的、主观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个人基于长期经验积累起来的操作性知识,往往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因此很难形式化和结构化,也难以为他人共享。波兰尼将这种难以编码、隐晦、抽象复杂、模糊、难以被识别和认知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经验性强、缄默度高,缺乏具体表现形式等特点。世界经合组织将知识分为四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大多为显性知识,在学校学习阶段基本已经完成;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大多为隐性知识,往往要在实际的行为处事中习得。诚如彼得•德鲁克所言“:技艺不能教,也不能学,也显示不出任何普遍原则来。技艺细分成各种行业,每一行都不相通,各有自己的技术法则。技艺靠的是经验积累与拜师学习,而不是靠学校的课程学习。”因此,从事民族事务翻译工作的翻译组织必须意识到对翻译人才进行在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民族事务翻译组织,对翻译人才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翻译技能的主要途径就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吸收。

二、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促进隐性知识传递与共享

隐性知识是经验性的知识,是译员在长期的翻译实践过程中通过解决一个个难题逐步总结、累积得来的。在民族事务翻译组织,译员掌握的翻译隐性知识越多、越全面,工作效率就越高。因此,掌握一些关键性的隐性知识,如翻译辅助工具的操作技巧、翻译诀窍和操作经验等就能获取某些特殊经济利益,如拿高薪、获得升职机会等。如果把这些隐性知识拱手让与他人,隐性知识的垄断性就被打破,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就会丧失这种竞争优势,由隐性知识带来的超额利益及个人内心的成就感也随之丧失。因此,高水平译员出于利己主义考虑,往往会隐匿自己独有的知识,本能地对隐性知识共享产生抵触,这种心理导致隐性知识难以传播。但译员作为翻译组织中的个体,其利益与翻译组织的利益又是息息相关的。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一种社会交换行为,性质上不同于金钱交易。布劳曾这样评价社会交换行为:“尽管社会交换的重心落在某种外在价值的利益上,或者至少落在对好处含蓄地讨价还价上……但是社会交换对于参与者总是带有内在意义的成分,这一点使它有别于严格的经济交易。”高水平译员共享隐形知识不一定是为了明确的经济回报,可能只是为了响应组织规范,实现组织目标,出于某种共同认同,或精神奖励。基于此,翻译组织对民族事务翻译人才的激励不能仅仅从经济利益出发。翻译组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团队建设,积极营造一个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环境,尽最大可能激励高水平译员向外传递自身的隐性知识。翻译组织的文化氛围越是积极合作、友好信任、鼓励创新,高水平译员越愿意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同时,翻译组织还要为高水平译员提供充分的激励诱因,如一定的精神鼓励、可预见的获利前景、淡化竞争、充分信任的组织环境,都会使高水平译员有充分的动机实现隐性知识共享。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还可以改变利益评价的标准,建立起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利他目的的知识共享行为,最终为组织创造出一种群体自发地从事知识创造、学习、传播的氛围。“老资格者对专业问题的令人兴奋的内行讨论和愿意把新手看作是同行的态度是对后者的鼓励,这象征着把他接受为一位完全合格的专业人员。他回报以恭敬的钦佩,这是对老资格者的报答。”团队建设是组织用来营造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和认同的有效方式。民族事务翻译组织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团队培训,培养翻译人才之间忠诚友好的感情和开放坦诚的沟通交流氛围,树立团队共同的愿景,促进相互认同与了解信任。民族事务翻译人才之间隐性知识共享利益的均衡和相互信任可以促进知识传递的意愿,从而消除隐性知识共享障碍。

三、合理安排译员配置,促进隐性知识识别与吸收

作为隐性知识的翻译技能,其共享是否成功,除了高水平译员的知识转移意愿之外,还取决于初级译员的知识接收能力。从翻译组织知识创新的角度来看,初级译员的知识接受能力是隐形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初级译员是否可以充分接受、理解共享知识,是否可以积极消化并因地制宜地应用这部分知识是极其重要的。由于个体心智模式的差异,高水平译员传递出的隐性知识往往与初级译员不匹配,结果初级译员要么不能识别该知识,造成知识的流失;要么在接受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吸收,造成隐性知识共享的迟滞。隐性知识的接受往往是初级译员感悟和顿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者,学习能力较强的译员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隐性知识的,而是一个隐性知识的体验加工过程。在任何翻译组织中,译员所掌握的行业知识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是不均衡的。由于译员的从业时间、个人经验、经历、个人禀赋、努力程度等因素的不同,不同的译员所拥有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有的译员掌握着翻译业务中前沿的、高端的、广泛的知识,有的译员却可能只拥有相对落后的、已被普及的或格式化的、狭隘的知识。从掌握行业知识的熟练程度、先进还是老套、行业知识的多寡,可以把译员分为专家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专家级译员拥有的隐性知识不仅包括本行业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诀窍,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这类隐性知识与个人经历、工作经验和工作内容息息相关,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中级译员基本掌握了翻译组织的业务知识,能够基本胜任本职工作,与专家级人员的沟通相对比较顺畅,能够较快地领会专家级员工的意思表示。而初级译员往往是进入翻译组织不久的新人,翻译业务知识都比较生疏,与专家级译员的业务沟通会存在障碍。译员之间知识水平的接近程度是民族事务翻译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基础。隐性知识共享可以看作一种知识交换关系,译员会采取交易成本最小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译员间的知识水平越相近,其相容性越高,则知识交换成本就会较低,交易成本也较小。译员间知识差别越大,知识匹配率越低。因此,翻译组织的管理者在分派翻译任务时,要考虑组织的长远规划,抓好译员的梯队建设。在同一个翻译任务中,要做到专家级、中级和初级译员的适当人数比例配置,在具体的工作中以较小成本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从而达到对译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目的。

四、让客户参与翻译活动,共享外部隐性知识

民族事务翻译组织主要是提供语言服务,尽管翻译组织在走专业化路线,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译员的知识更新未必赶得上技术的更新。国际译联在2009年国际翻译日主题“携手合作”中提出:“翻译服务方和客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目的,使双方认识到优秀译文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无论是文学翻译、技术翻译、口译、术语翻译或是字幕配译,无论客户就在马路对面还是在五个时区以外,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到翻译进程当中,都会有利于提高译文质量,并最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为保证翻译质量、提供专业化的翻译产品,翻译需要客户的广泛参与。译员把握不准的专业术语和表达,需要客户投入精力帮助建设术语库,译员也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依附于具体客户的隐性知识,因为专业性很强,往往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得。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译员在与客户接洽、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还可学习客户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隐性知识。现在有的民族事务翻译组织主要承接一些本地化公司的外包业务,这些本地化公司很多都是国际化运作,具有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民族事务翻译组织在为这些国际化运作的大公司服务时,则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互访的形式学习对方的先进理念。民族事务翻译组织的隐性知识共享不仅是译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过程,还是翻译组织与外部客户的隐性知识共享过程。民族事务翻译组织的客户也是翻译组织翻译活动的重要力量,吸收和共享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也对提高民族事务翻译人才的翻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要求将思想品德课由单纯的基础课程变为融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时事政治教育为一体的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应努力做到四个“注重”。

一、注重思想品德课与生活实际的融合

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是学习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也是学生在社会群体生活实践中由被动到主动去掌握这些规范,并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所以,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完整地把握其源于生活的本质,通过生活和为了生活等方面的内涵,并付诸努力的教学实践。

(一)注重与学生生活相融合。道德知识原本就不是靠道德推理获取和形成,而是靠人们的道德生活体验和确认,也就是通过亲切可信的情感和心灵感应来传递和生成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善于以生活为过程和手段,鼓励学生开展亲历性体验活动,努力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或者主动走出课堂,引导学生在发生着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自主学习与实践,通过感知与体验、探究与思考、创造与评价,从中感悟生活真谛,领悟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而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二)注重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融合。将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逐步构建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通过调查、谈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高自我成长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设计并完成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选择采用、吸纳模仿、研究探索、讨论质疑、体验分享的过程。

二、注重教材的灵活运用

思想品德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不乏有趣的故事,优美的诗歌和名言警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更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教材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真正和持久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教师使用教材时,需要合理选取学生需要的本地学习资源,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人的发展为本,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同步和谐。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既不能唯教材是用,照搬教材,眼中缺少学生,也不能随意处理教材,甚至抛开教材。为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现有课程资源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开发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度和广度,使枯燥无味的教学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看作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及时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切身体验,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离开了内心感悟和亲身践行,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就会塑造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此,要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性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问题;建构;分享;反思

1.问题解决与能力提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并不是只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研究我们也认识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习乐趣提高的过程。

2.问题解决教学流程

(1)问题

开展课外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们利用了学生动手搭建、探索因果的天生能力,以及他们在问题解决中进行探索的天资,以此作为建立认知世界的理想途径,将学生创造与有效学习经验联系起来,教师根据自己选定的活动主题,以问题为起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流程,让学生面临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将自己置身于问题解决方案寻找者的角色。在此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他们开始动手之前探索各种想法。他们的好奇心被唤醒,挑战就在他们可解决的范围内,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此阶段教师的价值是基于学生的起点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构建问题系统,基于问题系统,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通路,课堂所要经历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自由、热情、智慧与能量所迸发的激动人心的过程。

网络在线模拟行车

(2)建构

每一个课外探究性实验学习任务都有建构活动,当学生建构现实或虚拟世界中的物体的同时,也在脑海中建构知识。在建构阶段,我们主张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学生乐在其中,可以用教具和计算机程序来建构真实、有意义的物体,由此试验和体验物体的因果关系,观察事与物之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了“涉身认知”的机会,当学生在使用身体,尤其是双手时,大脑的高级思维潜能被激发,认知过程更具创造性,这对有效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3)分享

建构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施与探索中大胆假设、独立验证,从而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独立建构完成后,教师让学生以互学或小组方式,在竞赛、游戏、实验等活动中进行目标任务的讨论、构思、设计、实施、探索,在合作学习中分享彼此的想法、策略乃至最后的成果,即分享阶段。分享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方案,必要时,优化他们的解决方案,并允许学生回到建构阶段获取更多的知识。

(4)反思

反思是让学生从分享中拥有回顾与反思自我知识建构过程的机会,从而使得知识建构过程和结果更加贴近事物的实质。反思阶段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往往和分享过程相伴而生,通过汲取别人好的做法、观点,自我调整自己的建构过程。反思常常发生在学生回顾、描述建构阶段经历的时候,并自觉的完成。

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他们获得知识的经历。学生通过思考、语言表达、与其他学生沟通、分享建构成果等活动,对遇到的问题有更深的探究,加深理解和巩固建构的知识,并把这些转换为能够和他人交流的、能够应用到其他情境中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们通过方案分享与反思,重新思考,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升级。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不同方面的差异,明确下一个学习任务的设置。

3.小结

在中学课外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问题、建构、分享、反思”四个环节的教学流程,注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由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和自我建构,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学习、解决新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是对中学课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次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天容等主编.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李志刚等主编.课堂风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3]张卫星.“目标导向教学单”设计与应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7

[4]张训生.大学物理实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6-221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7

1.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ning)理论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科尔布(DavidKolb)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的转换创造知识的过程,有效的学习从体验开始,过程过后反思、交流分享,再总结提升为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达成行为的改变。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向内学习,强调知行合一,注重通过学习者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自身实践来认识事物,这是一个有力激发个人潜能、获得个人及团队成功的学习工具。

2.体验式学习理论对于普通高职艺术教育改革的意义。第一,体验式学习“寓教于乐”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是精心设计的各种有针对性的项目“游戏”,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在成功的喜悦中,在与他人合作的愉快中,体会到的学习的乐趣,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第二,体验式学习“先行而后知”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运用集体的智慧自己解决问题,一方面,教师事前不作任何指导和理论讲解,摆脱了来自前人的限定与暗示,学生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导引,有利于新思维的产生;另一方面,团队学习使“头脑风暴法”有用武之地,不同见解的对立冲突往往有灵感的火花产生。第三,体验式学习活动跨领域地分享内容,有利于公共艺术课程“人文价值”的实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面对文理各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应与各种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融合贯通。体验式学习活动中,学习内容不是由教师事先圈定的,而是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会出来的。同样的活动,不同专业和生活背景、性格特征的人,必然有不同的体会,在集体分享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第四,体验式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教师的引导由教师对学生的感悟进行提炼归纳后,紧密联系学生学业与生活加以理论指导,把艺术教育“慢热”的德育、智育功能在体验课程的过程中消解融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润物无声地完成。第五,体验式学习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教育理念实施的实践典范。体验式学习,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能力,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队素质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

3.体验式艺术活动的主要特点。一是面向全员的公共性。体验式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在校生,即使没有任何艺术基础,也可以参与到所有活动项目中,体会艺术创作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校园艺术教育或高或低的“门槛”,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兴趣盎然,将课堂演绎成一个体验学习的乐园。二是严密的组织流程。虽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但体验式艺术活动过程非常严谨。针对不同的项目活动,在情景设计,时间、活动规则、安全等方面都有周密的要求。人文化地把质量、安全、环保理念贯穿于自由的艺术创作中,使创作的艺术生命力得以保障和发扬。三是活动主体是个人与团队的完美融合。体验式艺术活动是一种团队学习活动,是团体成员整体配合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团队学习可以有效发挥队员个人优势,达到“1+1>2”的效果。知识共享使团队智慧融入个人理念中,实现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从而隐性地促进学生艺术的成长。四是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同行者。学生在艺术活动的全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参与团队决策,不示范,不指导,不纠错。课后,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进行过程梳理、点评和理论提升,从艺术创作和学生行为两个方面,促进成长。五是“双核”课程内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开创的体验式艺术活动设计,不但关注艺术创作的结果,而且重点关注艺术创作的过程,注重以人为本,催化艺术人文与科学间的融合。传统艺术教育人文功能的实现,往往依赖时间的沉淀和学生个体的“悟性”,新的形式有目的地将这种功能进行了催化,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快速提高。从实践来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注重从课程中得到人文素养提升,积极参与分享讨论,分享反思环节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艺术创作的时间。

二、将体验式学习理论应用于艺术教育的探索

1.体验式艺术教育课程开发。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将体验式学习的先进理念融入艺术教育,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创了一种将体验式学习理论应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新形式,我们称之为“体验式艺术活动”。“体验式艺术活动”是按照体验式学习模式,以特定的艺术创作为实践内容,由情景布课、艺术创作、回顾分享三个环节串联而成。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特定内容的艺术创作行为,并对全过程进行回顾分享,一是对艺术创作的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二是对团队决策、合作沟通、创新等方面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艺术和综合素养得以提高,对今后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遵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体验式学习模式,开发了多项体验式艺术活动,如已开发的“建塔”“合力造桥”“绳索系列课程”“自画像”“LoGo定向”“鼓舞飞扬”等近20个项目。

2.与高职专业及公共课程结合的探索。“体验式艺术活动”产生的初衷之一是实现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真正的“公共性”,如将其应用于现有的各种课程方法,包括艺术类和非艺术类课程,甚至一些专业课程,才能快速发展体验式艺术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受益于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如尝试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合力造桥”项目。要求将团队一分为二,在规定时间内,共同搭建一座桥(模型),并对桥的美观(设计艺术性)和实用性(承重)进行评比,对造桥过程中团队的表现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一是实现创意设计多样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效契合,写实体现;二是使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三是使学生感受最有效地利用物资和人力资源;四是使其树立双赢心态,实现成果最大化。在实际运用中,这个项目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活动广泛开展,还可以与建筑工程、管道工程、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师配合,将项目应用于工程力学、立体构成、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园林景观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热烈欢迎,将艺术、科学、人文教育完美共融。类似的项目还有“建塔“”绳索课程之搭房子”等。

3.体验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体验式艺术活动目前还是实验阶段,主要是开发活动项目和找到与现有教育教学体系的结合方式。但从长远来看,由一系列的“体验式艺术活动”组成的科学系统的“体验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要针对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背景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研究运用体验式学习理论探索艺术教育新形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避免几种倾向:一是对体验学习的“泛滥和概括化”倾向,认为只要安排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管学生有无体验或切实感受,这就是体验式学习;二是只关注体验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过程;三是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追求体验的“趋同化”。

4.挖掘体验式艺术教育与生活链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第一,深入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学习形式。通过体验式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头脑风暴、集中集体智慧等现实策略,让学习者有积极参与的机会,有主动体验的过程。其中体验式实践活动,除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外,更包括“经历一些新奇的,未曾尝试过的或固有习惯盲区的历奇的活动过程”。这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对新情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或体验,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是学生有效参与的切实体验过程。

第二,探索体验学习中有效体验的策略。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与培养形成各种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形成与丰富的过程,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中,体验痛苦、欢乐、喜悦,感悟正义、良知、善恶、同情等,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体验式教学模式,重在调动学习者主动参与意识和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内化。情境设计、工具、道具的制作使用,现场氛围的营造与控制,项目管理技术的现场应用等,都有效促进了学生有效的体验过程,是一种艺术化的有效体验。

第三,挖掘体验学习与生活链接的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技术,链接生活场景,融入角色体验,使学生感官参与,深入体验。通过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等多种形式,使心理、感官、肢体等多层次的体验丰富呈现,有效叠加,使体验更深刻地与生活链接并艺术地呈现、体现。如常见的学生团队文化的建设。通过学生团体旗帜、LoGo、歌曲等组织文化符号的设计,利用班会、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开展的有效链接和艺术呈现。

第四,探索促进学生“历奇”经历以及应对困难能力的可行方法。通过项目活动的针对性设计、组织实施、安全过程控制等,以活动“体能消耗适中,心理挑战巨大,团队熔炼为主”的实践基调,引导学生利用空白,展开合理的想象体验。如创设情景剧、角色体验、编编歌词、想象画、写实化等。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艺术素养,促进其健全人格、良好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发现研究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内化吸收,提升应对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是我们深入思考创新艺术教育形式,为大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空间,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心智的有效媒介的探索初衷得以初步实现。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动之趣;感动之美;感动之情;感动之爱

教育因感动而美丽,教育因感动而鲜活。感动是具有生命的教育,是教师点燃教育的火焰。“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我们只有在教育课堂上让感动流淌,才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本源,让课堂、文本、学生、教师,甚至教室的一切物品被精神引线串起。

一、感动之趣在学生心头涌动――激起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堂不是枯燥的作文练习,不是死气沉沉的朗诵,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感动,让感动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感动之趣在学生心头涌动。

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能让自身融入课堂,爱上课堂。而感动能让这种情趣达到极致。我们让学生在文本故事中感动,在感动的指引下产生探究的欲望,了解作者的文本的思想,激起对文本深层的体验。

二、感动之美在学生心头流淌――体验语文的快乐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而语文教学的美更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对这些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得到美的享受,让美在学生心头流淌。

1.书声琅琅,激情吟诵体验美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课提出了“美读”的要求。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语文课堂需要情感的相通,课文诵读需要情出肺腑。如,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会产生对平静悠闲美的感动;在读到“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时,会产生对文字所描绘的早春美景的感动;在读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时,会被作者想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而感动;在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会被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而感动。

2.品词析句,放飞想象鉴赏美

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利用品词析句的时机,巧妙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但更多的是指导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捕捉文章所蕴藏的美好的意境,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无穷”的更高境界。

三、感动之情在学生心头激荡――享受语文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而古人刘勰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被感情所融化,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一个以情激情的地方,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形象、直观的表情方式,创设情境,以情生情,让情在学生心头激荡,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享受语文是快乐的!

1.语言诱惑,注重激趣共融情

在语文课上,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点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应该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使我们的语言具有魔鬼般的魅力,而那些特级教师们“如水的课堂”不正给了我们学习的时机?――讲述性语言: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情感性语言: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激励性语言: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是呀,课堂的每一分钟,我们都需要提炼我们的语言,让它成为“引诱”学生走进知识殿堂的“诱饵”,让师生的情感交融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

2.课堂开放,引领体验同抒情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索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去体验、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是呀,语文学习是在学生个体体验的背景下展开的,离开了体验这个背景,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学生、开放课堂、引领体验,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性、创意迭出,更能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

四、感动之爱在学生心头沸腾,学习语文的快乐

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因为那里有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有他们向往的美景,还有他们佩服的英雄。美,在孩子心头流淌。享受语文也是快乐的,因为它激起了孩子们心中绵绵的情,它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感动与留恋,情,在孩子心头激荡。那么,我们何不让这份美、这份情成为孩子们心中永恒的爱呢?我们有责任让爱在学生心头沸腾,因为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1.书海遨游,广袤星空洒满爱

我们要用巧妙的办法激活学生潜意识里的那份强烈的求知欲,用丰富、生动、多样的形式创造利于学生进步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走出属于自己的爱的灿烂星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同学习、课文学习与语言积累的同发展,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让语文学习真正得到应用。

2.实践体验,奋发船桨爱满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这充分强调了学生的写作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写的是有话可说的内容,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样,习作的内容与形式才能得到和谐统一,习作也就成了学生心灵感受的自然流淌。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付诸行动,积极创造机会,适时引领学生实践体验,给学生一副奋发的船桨,帮助他们加深体验、感受成功、爱满心田。

语文感动教育课堂教学探索发现,语文感动教学也可以教学要素变得更加鲜活,也就是富有生命,可以让教学过程变成让师生“怦然心动”的过程。因此,教学会充满精神魅力,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感动教育在于“激趣”中体验、感悟语文的“美”“情”“爱”。感动是教育的生命,感动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理念。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让感动之趣涌动、感动之美流淌、感动之情激荡、感动之爱沸腾。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感动的课堂,让语文感动教师,让语文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乐地飞翔,让语文成为我们快乐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彭淑娴.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动.学生之友:初中版,2009(11).

[2]程群芬.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J].吉林教育,2011(19).

[3]张年松.初中语文教学激趣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黄慈翔.初中语文教学朗读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9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去完成教学的任务,最终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学习形式,力求分组的时候,在成绩、能力、背景、性格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互补和合作。合作学习,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是对于初中生这群活泼、好奇、爱新鲜的群体,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降低学习的难度,树立学习信心

合作学习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以往的个人学习,是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独自面对困难,独自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样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过去独自学习的方式中,很多学生面对着一些难题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时间久了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合作学习,是将任务进行分解,分工合作,这样很有效地降低了个人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布置实验题“观察叶的下表皮”,这个实验的步骤比较多,不仅要进行组装和调试显微镜,还要制作下表皮装片的,同时要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看等,最后还要整理仪器。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独自完成这个实验具有很大困难。如果通过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去完成,将会大大降低实验的难度。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1世纪,是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要在残酷竞争中取胜,就要学会沟通,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合作学习,就为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师安排两个学生一起做“观察唾液淀粉的消化作用”,两位学生可以分工完成,一位学生负责收集唾液,一位学生负责准备试管。这样在执行各自的分工职责时候,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协助。再如,学生分组去完成“显微镜观察茎的结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在批判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情,营造浓厚的讨论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干涉小组的工作任务

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要以小组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合作的意识。但是,在现在生物课堂上,依然出现教师直接干涉小组学习的现象,尤其是在分组做实验的时候。例如,小组在做“用显微镜管擦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总是出现问题,这时候教师就直接帮他们去制作。这种直接干扰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不利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之间思考与讨论的权利。

(二)课堂纪律过于松散

合作学习,难免会有比较多的互动和讨论环节。尤其是比较有趣的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出发点是为了发挥他们合作学习,但是教师由于对课堂纪律缺乏严格管理,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课堂开始变质,出现学生大吵大闹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与组员因为讨论问题开始吵架,课堂的纪律逐渐变差。

四、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互助合作小组”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要建立科学的“互助合作小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去划分,以最佳的组合方式为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组合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性格、成绩、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每个合作小组的力量保持均衡。

(二)制定合作任务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例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生的行为习惯等问题。接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合作任务。教师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要适中,难度太小,让学生感觉到没有挑战性;难度过大,会让学生感到没有信心去完成。

(三)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合作学习的课堂,会比较多讨论的声音。但是毕竟是正常教学,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必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不能在借讨论的机会说闲话,也不能趁机玩闹。教师,在不直接干涉学生任务的前提下,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制止,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

(四)引导学生分享合作的成果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将学习之后的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合作成果的分享,能够进一步增加课堂的交流机会,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各小组在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可以让每个同学上讲台分享下刚刚在合作实验中的感想。这样分享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总结,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结束语

初中学习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应用策略

一、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此,有关国家部委先后在68所试点高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很多省份和高校也着手建立校际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校间强强联手,抢占优势互补的先机。例如,江苏省率先搭建了江苏省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以高校相对集中的南京地区为例,南京大学先在普通高等教育层面上实现了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紧接着建立了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平台,继校内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无缝对接之后,现正在打造与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联手搭建的网络平台起步相对晚些,但吸取了已有的经验教训,应用了先进的架构技术,目前运营效果良好。除此之外,南京还有多家高校正式结盟,为搭建网络平台积极做着准备。除了江苏省各高校以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也签署了全面推进高教强省战略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湖北省和吉林省也在积极进行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共同建设,希望通过高水平学校间科研、人力、设备等方面的共享,实施高教强省的战略目标。

二、我国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重复建设严重,宏观教育资源不能合理配置。由于68所试点高校的网络平台在建设之初缺乏全局与整体的规划目标,各自为政,使得各个高校建设的专业课程过度集中,课程内容相近,甚至雷同,资源创新力度不足。这样既不能节约教育成本、不能实现现有专业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能实现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目标。

2.现有网络教学资源供给匮乏,可持续利用率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很多试点高校的多数网络教学资源都是为当初评审而准备的,还不能有效解决网络环境中实验教学环节,后续更新不足,使用率不高,建设初步完成后,效果如何,后续需要哪些新的改进等问题,目前基本无人过问,相关信息也无从查询。

3.多重教育模式中对高校的分工不明确,相关共享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深度整合与优势互补。首先,传统大学与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很少,各自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与互补。另外,试点高校缺乏教师激励保障措施,教师共享知识产权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处理,使得教师丧失了进一步共享知识的积极性。

4.开发平台上缺少必要的搜索机制,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师资与服务体系保障不足。在没有搜索机制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势必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给学习者造成不便。另一方面,在职高校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就比较重,他们会将网络教学当作一种副业或是兼职,而无心过多关心远程学习者。其次,试点高校学习服务中心规章标准不一,办学理念参差不齐,致使系统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5.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内涵不广泛,目前的资源共享平台并不完整,各高校并不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从内容上来说,优质教学资源至少应该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的集合,而目前,各高校搭建的网络平台上仅是停留在单一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上。如何最大化地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在目前试点高校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划。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策略

1.现有共享资源急需全局性的优化与整合。目前,除了68所试点高校之外,一些有发展眼光的高校正在积极为搭建校内以及校际间的网络平台做着准备,为了防止资源的进一步重复开发,相关部门应该应用全局性的眼光将现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并尽快出台网络教育平台的相关构建标准与总体发展方向。现在,就正在搭建和准备着手建设平台的个别高校而言,可以借鉴的一种可行办法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公共课可以实行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即,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优选已有的优秀教学资源,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做二次优化,而各高校的特色课程应采用完全自主开发的办法,成熟后再完成共享。

2.引入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实验教学,突出区域性特色与各高校的专业特色。针对现有网络平台还不能完全实现实验教学的缺陷,试点高校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应该集中在如何根据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发适合于网络教学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例如,针对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来说,课程设置就应该结合生产实际,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应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虚拟环境,以提高学生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为建设目标,为学生进入一线的生产、服务和管理打下基础。并且各大高校应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各个区域也应有自己的教育特色。

3.加快优质资源平台上搜索机制的建立。实际上,从技术层面对系统做进一步开发与优化,增加搜索机制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共享资源,为了方便学生更有效、方便地使用网络资源,高校在后续平台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决心决定了系统功能是否能够得以完善以及实现的速度。

4.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的内涵,建立健全共享机制。从根本上来说,现有资源的共享幅度还不够大。资源共享的建设不能只集中在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这一种方式上,在校际间实现师资共享、设备共享、校园文化共享等都应该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范畴。当然,与此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也应该积极跟进,才能保证与促进资源共享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范慧茜.有效利用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n].中国教育报,2011-05-02.

[2]陈庚,安玉洁,李亚春,郐红艳.远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13-15.

[3]王青.适合成人的教学组织形式探析[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4):21-23.

[4]孙艳萍,周愉晴,付会平,等.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1):36-42.

[5]吴建玲.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障碍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