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十篇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十篇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3:49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1

通过对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戒骄戒躁埋头苦干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若干意见》的学习,我感觉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实现各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应该始终保持以下几点。

一、思想一定要纯。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坚定践行“九个必须”,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出来的干劲和热情转化为埋头苦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成效,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境界一定要高。提出:“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觉悟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标准。工作中应当有高境界、大格局,工作应主动自觉,什么工作都应是我要干、争着干、比着干,而不是要我干、催着干、督着干,不仅要坚持“用心干”,还要不断提高点标准,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公家的事当个人的事干,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能“用心眼干”。工作要勇于追求极致,把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上,特别是在工作出现交叉时,要主动抢着干,要向前一步把工作揽过来,即使形成交叉,也断然不能出现工作空挡。

三、工作一定要实。要按照提出的“坚定决心意志,埋头苦干实干”的要求,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干字当头、干字当先、干字当家,真正扑下身子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冲在先、做在前,革命加拼命、实干加苦干,不断攻坚克难、争取更大成绩。遇到难题不等不靠不退缩,奋力攻克不啰嗦,要有蚂蚁啃骨的决心、驽马十驾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怀,永远以坚实的脚步踏出清晰的工作脚印。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2

ii.问题和建议

自从1996年秋实施全日制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高中教材(SeFC)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在义务教育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成绩和进步

最近,西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调研活动。他们从30个省、市、自治区首府的首批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中各随机抽取一所学校,每校从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样本学生,让他们接受四种测试和一种问卷调查。高三英语教师则全体接受问卷调查。他们还在31个省、市、自治区分六个层次进行了参照性调查,共有10255人参加。四种测试卷中有一种是1985年原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高三水平测试卷。此次测试的成绩与1985年的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加了10-20分,其中边远地区(如甘肃)和非重点中学提高幅度更大,增加了约30分。这项调查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在大面积提高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大纲和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重视培养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人们不仅在理论上承认中学英语课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工具课,而且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语行为的训练,而不是单纯操练语言形式,更重视语言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们努力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并辅以自己创设的情景,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全国各地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趋势:开始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翻译中解放出来,逐渐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场所。

二、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高中英语教材围绕16个话题编写了丰富的听说读写的材料,在这次调研中普遍受到了好评。大家认为,“课文内容有意义,题材广泛有趣。”教材体现了中外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增进国际理解。许多课文渗透了爱国主义情感、为人类自由、解放、和平、科学献身的精神,相当多的课文渗透着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的思想。大量语言材料通过课堂教学赋予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净化和美化他们的灵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我们提倡的不是纯结构,也不是纯交际,而是两者的结合。五步教学法中的pDp(presentation-Drilling-practice)有别于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我们主张,控制无意义的或缺乏意义的机

械性语言形式操练,重视和加强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但绝不忽视操练。也就是说,在保证语言系统教学的前提下,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交际性练习,实现语言的功能,完成大纲的41项

功能项目,培养口笔头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学生的智力--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像力随之提高,而且成功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毅力和信心。

三、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了听说能力,又侧重培养了阅读技能

由于大纲对四会提出了较为明确、具体和量化的要求,高中教材改变过去偏重阅读的做法,为每个单元设计了听、说、写的练习,三年的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98年全国中学生口语竞赛可以看出,专家们普遍反应,学生的语言语调、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学生的自信、创造性都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阅读由过去的精读,肢解课文、语言分析、背记,到现在的用眼扫视、用脑思考,根据语篇的上下文猜测词意,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并能根据语境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写由过去不系统到有系统地练习写,主要是有指导的书面表达,按照句子、段落和成篇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题材多取自单元话题,体裁多样,有巩固性、指导、自由三种写的练习。

四、促进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新的教学目标和新教材有助于改变沉闷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抛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实现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教科书介绍了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分排、两人小组,小组活动,提出了多种交际性活动形式,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讲、读、译、背、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听、说、读、写、演、画、讨论、采访、辩论”等,由单一的认知型课堂演变成“认知-活动-情意-任务”型的课堂。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活动,加强了情感交流。教师的角色多样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生不仅被动答问,而且要主动发问,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经常会处于亢奋的状态。

由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们开始研究起学习策略来,以更好地指导学习学会学习,授之以渔。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吸收了语言习得理论观点,增加了语言输入量

由于认识到了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由不熟练到熟练、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要求,对语言知识允许有理解和掌握的不同要求。这样有助于丰富教学材料,加大信息量,增加输入量。例如大纲规定三年要求学习2000个词,但教科书实际上出现了2700多个词,加上配套的材料,大大提高了语言的复现率,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天地,使他们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高中不像初中那样强调区分层次的要求,在词表中未加许多符号,其意图是鼓励学生自然吸收,尽量扩大词汇量。这样做也可为新一轮课程改革铺垫基础。教师认识了语言认知过程

中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中的错误容忍性有所提高,这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密切,使学生解除了忧虑和压力。这样做大大保护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都很有好处。

六、推动了测试和评估的改革

高中大纲对考试、考查做了规定,要求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要包括笔试和口试或听力测试。这与国家考试中心近年来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初中和高中的大纲和教材的实施加速了我国中学测试与评估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由过去的知识型逐渐变为能力型测试,并逐步强调语境化和交际性,以及文化性。近几年,全国各地自下而上地加进听力测试,由中考发展到高中会考,进而发展到今年已有几个省高考加试听力。估计在下一世纪初会加大测试改革的力度。

七、促进了中外语言教学的交流

研究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是具有国际性的。我国近20年中学英语课程和教材发展

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中英合作编写教材的举动对中外交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此结束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与科研的封闭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英语教师协会、英国文化委员会和海外志愿服务社、美国英语学会等组织,以及一些国家的学者对我国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发生了兴趣。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也不断派出教师和教研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内召开国际研讨会等。而且,中外合作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材已被证明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方向正确,因此正在逐步发展。

获得以上的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非仅因教材所致。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自中央领导到全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度,中学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要求得到了认真的贯彻,体现大纲精神的教材为贯彻大纲起到了保证的作用。各地教育领导部门和教研工作者努力开展教研活动,培训教师,备课、听课、评优、交流和推广经验,形成了一股外语教学改革的热潮。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不断钻研教学,改进教法;学生以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毅力学习,在家长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已开始研究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一切造就了当前中学外语的好形势,使得这个学科领域里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问题和建议

全国实施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有三年之久,成绩不小,问题和困难也很多。从西南师大的调研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分析,可以列出以下五个问题,我们应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使用SeFC在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课时少,进度快,难以完成计划

的确,旧的高中三册课本约有40课,而SeFC六册共有74个单元,教学分量大了许多。我们这样的安排的依据是大纲的思想:“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SeFC的语言材料比旧高中课本的丰富,信息量和活动量增加幅度大,但知识量有所减少,这样就降低了生词率,加大了复现率。这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的。如果说,旧教材被喻为是压缩饼干,那么SeFC可以比做普通饼干或是面包,岂不好吃得多。

怎样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呢?我们建议:

1.精讲多练大纲四个附表中的语言项目,舍去非重点的语言项目,大胆减少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繁琐讲解;

2.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围绕语篇进行口笔语实践,多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少搞脱离语境的单项语言练习;

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要求他们做好预习,自学单词、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等;

4.熟悉大纲和全套教材,统筹安排课时,不平均使用力量(不必受教参规定的每单元五或六课时的约束),灵活掌握进度。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如集中教学单词或语法等)提高教学的效率;

5.集中力量完成教科书的教学任务,不加无效的习题和考题,如有余力,应增加高质量的读物或其他教材;

6.高三下课本可结合复习作为阅读课处理,节省时间集中搞应试的训练,以迎接高考。

二、SeFC的语法缺乏系统性,教学费力

实际上,这套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系统沿用的是传统的语法教学系统,仅有少许变化:

1.JeFC和SeFC中有个别语法结构与功能项目结合较紧,例如情态动词的用法和间接引语等;

2.不区分动名词和分词,统称为ing形式,但呈现时仍按其功能分类处理;

3.比旧教材降低了难度,减去了虚拟语气等项目,并区分了理解和掌握的要求;

4.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共分了四轮呈现中学基础语法,而且相当多的语法项目由初中挪至高中才出现或要求掌握。这种非直线式的语法体系可能是使教师感到不习惯的关键。所谓四轮呈现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轮初一至初三(初中大纲中的语法项目。)

第二轮高一至高二(高中大纲中的语法项目,其中包括初中学习过、高中需要掌握的语法项目,如动词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等;还包括初中学习一部分、高中完成其余部分的项目,如动词的被动语态等)

第三轮高三上(重点复习高中语法项目)

第四轮高三下(以句法为系统综合复习初、高中语法项目)

对于熟悉旧教材的高中教师来说,以上变化真有些令人目眩。可是,一旦了解现行全套教材的脉络就会明白这种安排的意图。许多难度较大的语法项目(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形式)不是一次接触就能使学生掌握的。也许一次能讲清楚规则,但要能掌握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没有大量的循环往复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必要的语法规则,教科书专设了Grammar一项,放置附录中。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参考了旧课本编写的,主要的区别是较多地利用表格归纳语法,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教材的语言不够规范,教科书中有错

教科书的编写总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中进行,加上不断地修改,又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这几年教科书中出现了不少疏漏。我们得到读者、教师和学生的热心帮助,不断改正、完善我们的教材。在这里,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读者来信所指出的许多语言问题是值得探讨的。中英合作编写的教科书,其语言具有地道、自然、真实等特点。我们的教科书语言文字是力求规范的,即符合传统的语法规则,因为这是基础教学的需要,况且,我们的学生要对付严峻的考试。然而,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对语言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语法家或教师。我们在讨论语言的问题时,往往不能简单地判断是正确或是错误,而要弄清是可接受的或是不可接受的。

SeFC所涉及的许多话题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千年的到来,2000年秋季教材的内容相应做了些小的修改。教材需要不断修订使之具有新的生命力。

四、SeFC的配套教材不够好

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教学用书不是按单元排列,造成查询困难,增加了备课的时间。

2.练习册中的练习形式不够多样,主要是巩固性练习,有些练习的难度不够,缺少启发思维的习题,缺少语篇和综合训练题。

3.阅读训练中的练习题与高考阅读理解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对阅读技能检测的深难度都不够。缺乏高质量的说读材料。

4.电子音像教材侧重视听作用,缺少程序化的内容,特别需要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件。

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修订或新编教材时需要改进的。同时,现有的配套材料怎样能够充分利用也存在问题,如挂图、简笔画、投影片、录像带、阅读训练材料等,在有些地区是闻所未闻,更不知从何处购得。这是出版发行部门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五、相当

多的教师对SeFC的教学要求还不适应

大致有以下表现:

1.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新的教材,仍然以讲、读、译、背记等形式为主。

2.侧重语言形式的练习,课堂设置情境和交际性练习较少。据西南师大调查,这样的课堂教学约占60%以上。

3.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用汉语讲课。这样的教师在重点学校约有47%、非重点学校约占80%以上。

4.相当多的教学时间用于做习题、搞应试,学生无时间扩大阅读量。

5.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课堂不活跃,很少搞小组活动。

当务之急是,组织教师学习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身的素质,即提高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提高语言水平、文化修养、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处理好正常教学和应试的关系,开展教学研究、共同探讨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从长计议,外语师资培训要走法治化的道路。教育部师范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学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全员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在职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学历培训等。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建立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部级、省级和地、市、县级骨干教师。三年可望见到成效。

当我们迈步进入21世纪之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学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满怀信心。可以说:改革虽艰,已见初效,再接再励,前途无量。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3

一、精心组织意见征求,切实查找突出问题

为了进一步引深我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查找影响财政部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财政党员干部更好地为民理财,促进科学发展,我们专门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窗口发放、深入单位、首问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发放征求意见表40余份,从依法理财、办事效率、为群众服务、应对金融危机等十个方面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收集意见56条,对我局党员干部的依法理财、党风作风等关系科学发展方面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对于征求意见表评议的结果,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将其作为分析检查报告的基本依据。

二、加强指导材料撰写,努力确保“两稿”质量

民主生活会发言稿和大讲述稿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两个重要材料,为了确保材料质量,我们从加强材料指导和把关入手,采取三项措施,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会打好基础。

一是专门召开指导会。一把手亲自参加,股级干部全部参加,聘请专人对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稿进行指导,从文章结构、基本思路、问题归纳详细予以讲解,使全体同志对“两稿”的写法有了深入的认识,更好的写出质量高的发言材料。

二是严把材料关口。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会,我们从准备工作入手,严格把好材料关口,做大两不过关。对于思路不清,查找问题不深不予通过,要求进行修改;对于内容应付了事,措施不切实际的不予通过;有力落实了“四不上会”要求。

三是反复进行修改。对于不过关的材料,要求进行反复修改,直到形成高质量的发言材料。先后对10余份发言稿进行了集中修改,理清了文章结构,提炼了好的观点,使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通过两种形式,开好民主生活会

一是通过分组讨论,确保覆盖全局。按照局班子成员分工,分成四组召开民主生活会。由分管领导主持,相关股室全体人员参加,无论是股长还是科员,都要求做到畅所欲言,从思想、方法、作风等方面查找自身不足。副局长×××同志在小组民主生活会上,要求本着交流工作思想认识,互相协作,取长补短的原则,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综合股股长×××对于办事程序繁杂的问题,从思想认识的角度谈到:“自己以前也曾感到有些程序过于多,但是没有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不够重视,满于现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自己深刻认识到思想认识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中,要多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站在提升行政效能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力求人民群众满意。”预算股科员×××同志在分组民主生活会上,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从工作作风上剖析道:“以前总认为热情服务、踏实工作就是作风优良,在学习调研中,对于群众反映的财政资金事后监督不足问题,自己才发现仅仅在局里热情服务还不够,还要对于拨出的资金多跟踪、多督查、多问效。”分组讨论时同志们还就工作创新,与时俱进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如何破解难题,立足岗位做出贡献,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上形成了新共识。

二是通过集中讨论,实现思想统一。全局性的集中讨论由局长××同志主持。他首先从自身实际出发,站在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的高度,要求全体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纷纷就各自情况积极进行发言。大家不仅畅谈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认识和体会,而且对工作的问题不避重就轻,客观真实地交流了经验做法。分管局长还就分组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进行了交流讨论。最后,×局长要求学习实践领导组办公室要做好会议记录,搜集好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好的心得体会和发言要做好整理,扎扎实实总结好这次民主生活会,为下一步的分析检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全英文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29-02

一、全英文教学实施的目的及其本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满足经济发展、学术交流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需要,为了实现高校能够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实施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1],对高校的全英文教学做出了政策要求和方针指导。此后,全英文教学课程在各高校中迅速发展起来,也为后续的全英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施全英文教学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2]。

1.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影响因素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涵盖了材料、加工以及测试等方面的知识,其授课对象是工科类的本科大三学生。对本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希望相应专业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希望将国外本学科先进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引入国内的教学课堂,在学生了解国际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学会用外语思考、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在起步阶段还是遇到了一系列困难、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具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教师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外语能力是讲授好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全英文课的关键,但在教学中,许多在本学科教学、科研均非常突出的老师,由于外语能力不强,无法全面地应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解。而且很多年轻教师虽然外语水平不错,但也仅限于阅读、写作水平较高,用外语进行授课及引导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除外语能力之外,由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是一门前沿课程,还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发展意识和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这就对全英文教师进行海外留学和继续深造提出了一定要求。

3.学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于全英文教学涉及到了外语,由此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时间,虽然许多同学已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在实际学习专业课程时由于受到词汇和专业语言的影响,在学习中还是感觉压力较大,觉得自己不具备用外语学习较高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学生外语水平不均衡,在授课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既不能由于语言的原因使得课程过于浅显,亦不能挫伤外语水平不高的同学的积极性。所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外语水平对本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4.教材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全英文教学过程中选用的英文教材对全英文课程教学的影响十分重大。原版教材语言地道、例证突出、实践性强,但学生在具体学习时一方面感觉理论知识不够深刻、专业知识难度系数小,另一方面厚重的外语教学又让学生望而却步,不愿详读。此外,许多符号、单位名称等各国规范也不尽相同,讲授、学习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的换算、对译,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材是学习的基本工具,一旦选用不合适的教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全英文教学中,教材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小觑。

5.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有条件的高校全英文课程教学陆续开展,因此,很多方面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国内外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理念、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若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全英文教学课程中单纯采用我们传统的专业课授课方式进行讲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更达不到教学目的。因为讲授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加以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信息,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与许多外文教材的专业难度低、注重实际案例与实践创新的模式不相符合。因此,在全英文教学中,授课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进。

二、促进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发展的措施研究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如下发展措施。

1.提高、完善全英文教师师资队伍。教师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就缺少推动全英文教学发展的动力。根据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提高、完善全英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要全方位地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在职和出国进修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其次,在全英文教师队伍中适当增加外教和留学归国人员数量,让具有国外学校背景和国内学习背景的教师在外语能力和教学理论上达到一个无缝衔接。再次,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是教学的关键,因此全英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要相互结合,把教学融入科研,把科研贯穿教学,使教学和科研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以达到教研相长的目的。最后,需要建立全英文课程研究小组,全英文教师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相互评价教学成果。总之,不断完善的师资定会大力促进全英文教学的发展。

2.改进全英文课程教学方法。以往的中文专业课程(非实验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法,该法是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3]。由于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被动式学习法不太符合外文教材工程实例、探讨环节多的模式特征,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所以在改进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提倡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4],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用全英文讲授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时,应尽量多提出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外语思考并回答,此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互动式教学法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这种活跃自主的学习气氛下,学生能够踊跃发言,其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由此克服自己羞于用外进行表达的心理顾虑,提高其学习质量。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立小组讨论等形式外,还应鼓励学生评讲所讲授课件的内容,以此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全英文教学评价机制。全英文教学评价我们暂且分为学生考核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在对学生的考核中,不能仅仅只注重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而应突出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专业课的特点,将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课后作业、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计入考核机制,减少卷面考试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对于教师的评价建议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指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测试专业的评估督导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课前预习、课后考核情况、学生的接受情况等进行评价,这些评估督导应具有丰富的科研、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全英文教学经验,以保证评价的合理、准确。而激励机制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要大力认可全英文教师为全英文教学所做的努力,对教师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在工作量计算、专业培训、外语培训等方面学校应给予适当关照。

4.通过建立学院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全英文教学发展。全英文课程的开设涉及专业与外语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缺少或薄弱都将大大影响全英文课的开设和效果。所以,在强化专业方面,建议加大本课程与其他学院类似专业课程的联系,如高分子学院的《高分子物理》和材料学院的《工程材料测试技术》课程,可以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在外语能力方面,外语学院应给予其他学院全英文授课教师、学生语言运用的指导。例如,外语学院可开设教师听说提高班,对全英文教师的口语运用进行帮助;而对学生,除却课堂指导外,可开设各学院专业英语指导小组,利用课后时间解答学生在全英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方面的问题。

三、结论

本文通过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全英文教学的影响因素,探索出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发展的措施,对促进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08-28.

[2]陈坚,张亚梅.本科材料学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材料热力学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

[3]周风,黄孔辰,赵保纬.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比较实验[J].上海教育科研,1982,(04).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节能建筑材料工程建设效果探讨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随之快速的发展。由于建筑能耗的越来越严重,建筑行业将会面临建筑材料短缺的现象。如果对这种即将发生的现象弃之不管,在多年以后,国家将会失去持续提供能源的能力。所以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建设工程中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是未来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决定。节能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一方面是可以节省资源,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工业建筑中的废物“变废为宝”,进行二次利用,甚至还可以多次的利用。另一方面便是可以改善房屋的环境质量,提高舒适度。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响应国家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2、节能建筑材料的分类

节能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行业中节约资源、可循环利用并且对自然产生较小危害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多次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就目前国内的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1、新型的墙体材料。

新型的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板等,如掺废料的砖、轻质的板材、加气混凝土等等。

2.2、绝热的材料。

绝热材料是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的统称。就目前市面可以看到的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包括矿物棉和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各种复合的建筑材料。

2.3、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和密封材料是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些重要建筑材料,是建筑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们对所要采用的防水材料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拥有合成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和建筑中所需要的防水的一些涂料、密封材料等等。

2.4、节能玻璃和节能门窗。

在现在大多数的建筑中,会出现大面积的玻璃墙。门窗和玻璃墙是整栋建筑的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的传递介质,门窗和玻璃对热量的损失相较于墙体对热量的损失而言,是墙体的五到六倍。就节能情况而言,大概会占到整栋建筑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可见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节能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材料的区别

3.1、传统建筑材料

在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传统的建筑材料有砖瓦、灰沙石等。这些材料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将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例如:

3.1.1、会造成有害气体的污染。在水泥等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产生。不但会对造成大气污染,还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3.1.2、会造成粉尘污染。部分建筑材料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会漂浮在空气中,如果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去人体,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呼吸道的疾病。而且,如果这些粉尘长期的漂浮在空气中,还会导致空气的能见度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个大气的环境,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正常环境。

3.1.3、会造成水污染。部分的传统的建筑材料中存在一些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的一些化学的物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比较的短缺,水资源对我们人类而言尤其的重要,所以,建筑材料对水的污染不容小视。

3.1.4、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就目前我国所生产的传统的建筑材料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甲醛等有害的化学药物。如果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甲醛的时候,人体将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情况:如果人长时间的吸入甲醛,就会导致慢性中毒。

3.2、节能建筑材料

节能建筑材料具有轻质节能、保温、强度高等等的优良特性。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节能建筑材料不但可以改善房屋的功能,还可以在外观上大大的改善,来满足现在人的审美的要求。

3.2.1、节约能源、降低自身的能量消耗。现在在建筑中安装大面积的玻璃墙成为最近的流行趋势。玻璃墙和门窗作为整个建筑中热量交换和采光的重要的部分,需要在采光的同时还要减少自身热量的损失。节能型的玻璃门窗,在节能环保的同时,进一步的对整个室内起到保温的作用,相较之前的传统的门窗,自身热量的损失有所减少。

3.2.2、减少或避免二次污染。大量的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大量垃圾的出现,到达节省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由于节能型建筑材料采用自然分解或者自然转化的原则,符合对自然持续发展的目的。节能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在节省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友好相处。

3.2.3、稳定性强、抗高温。新型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具有稳定性强、抗高温的重要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了高强度、电学、光学等特性。通过以上节能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材料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在节能建筑材料中看到传统建筑材料所没有的一些优点和特性,这也说明了未来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会不断的扩大。

4、建筑中使用节能建筑材料的意义

从最近几年来看,随着我国环保消费理念的不断提倡,环保型的消费形式逐渐的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对建筑材料的安全、健康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型的节能建筑材料逐渐的应用到住宅建筑中,不但打破了传统的房屋建设的理念,还可以使得我们建筑物的设计更加的科学和美观,满足建筑的力学性质和材料的耐久的特性。由于节能建筑材料具有能耗小,污染小的优点,在符合我国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节省了资源,减少了二次甚至多次的污染。大量无公害、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在某些方面充分的展示了生态建设的魅力和未来的广阔的发展的前景。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了我国对环境的认识范围和深度,从根本上将环境问题和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5、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扩展,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积极的改变自己以往的一些传统的建设理念,加强对节能建筑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在环保的前提下,促进建筑行业对节能建筑材料的不断的推广和使用,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的进步,才能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家园和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洪.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华章》.2013年2期

[2]胡大海.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1期

[3]李迎莹.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26期

[4]樊瑛.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商店类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建筑科学》i.2014年4期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汽车技术

中图分类号:U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127-02

在当前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车辆而言,由于其发动机的转动速度以及运行功率始终处于提升与发展的过程当中,由此使得在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其对于冷却系统运行性能的要求更加的严格与具体,而散热器作为整个冷却系统当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更是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散热器的运行过程当中,利用发动机装置水套内冷却液所携带的多余的热量,在二次热交换反应以及外界强制性气流的作用之下,将发动机高热、高温部件所产生的多余的热量释放至外界,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随着大量新型技术、工艺的涌入,汽车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技术开始逐步向着轻型化、高效化以及经济化方向发展。本文即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

1水冷发动机散热器主要材料与成型技术分析

1.1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对材料的主要要求

传热系数是对车辆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散热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会对传热系数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1)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材料对应的导热性能;(2)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材料的焊接质量。结合实际条件来看,由于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大多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当中(大多数情况下设置在车辆前端靠近迎风口的位置),除了会受到车辆外排废弃的污染以外,还涉及到了反复性热循环反应以及振动作用的影响与干扰。不但如此,对于水冷发动机散热器运行中的冷却液而言,由于冷却液本身具有一定的腐蚀功效,因而可能在长期使用的状态下,会对水冷发动机散热器的运行性能产生比较不良的影响。综合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对于汽车水冷发动机散热器而言,在对其制造材料进行选取的过程当中,要求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2)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材料应当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3)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材料应当在加工以及钎焊性能方面有突出的表现;(4)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材料需要同时兼顾经济性

优势。

1.2水冷发动机散热器的材料成型技术

在充分满足以上对汽车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材料所提出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当前比较常见的散热器制造材料包括两种类型:其一为全铝片散热器装置;其二为全铜片散热器装置。现分别针对以上两类散热器装置的成型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对于全铝片散热器装置而言,其主要优势在于:制造工艺比较简单,加工操作步骤较少,材料成本经济性优势突出。但其局限性体现在:基于整体的散热效果相对较低。但在应用此类材料进行制造的过程当中,发现无法有效解决焊接工艺性能较差的问题。直至钎焊工艺应用于散热器制造领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对于全铜片散热器装置而言,由于铜具有较高的热传导优势,依赖于对该性能的应用,使得整个散热器装置在体积、散热效率以及散热速度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当前,通过在铜材料当中添加微量元素的方式,不但不会对散热器的导热性能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整个装置的强度性能,节约用量。

2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技术发展方向

当前,从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技术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最具研究价值的制造技术体现在对铜硬钎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在该技术作用于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领域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对特质铜、锡、磷钎焊合金材料的应用,分别将黄铜以及紫铜制备形成成管以及散热带,并将两者通过钎焊的方式连接成为整体,作为水冷发动机系统当中的散热器及其热交互器装置。在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该项技术的核心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整个钎焊过程当中不涉及到外加焊剂的操作;(2)在整个制造过程当中未使用铅焊合金材料;(3)整个钎焊过程当中没有涉及到对抗退火材料的使用。由于钎焊过程当中所选用的铜硬焊金属填料的熔点大多在环境温度590.0℃~610.0℃的范围之内,因而可以依赖于对金属毛细管作用力的应用,使这部分填料渗透至焊接间隙位置,与抗退火铜材发挥相互反应,并在交界位置形成基于合金金属的连续体,满足在金属一体化以及结构强度方面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既定的空间环境范围内,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应当具有足够的散热性能,同时还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要求在对散热器制造技术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对生产工艺与结构均需要进行合理的改善,对生产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对装配式铝散热器的应用,以基于焊接生产方式所形成的铝芯体结构或者是铜芯体结构作为散热器的芯体,同时采取增强尼龙注塑的方式完成对上下水室的成型作业。在此基础之上,水室与芯体通过主片边缘凹凸部分反扣压在水室周边上,使散热器主片与水室周边间密封垫受压变形,通过此种方式,确保整个水冷发动机散热器密封效果的可靠与有效。

3结语

从汽车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技术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对于铝片散热器而言,由于其在材料质量上具有轻便的优势,较常规意义上的铜片散热器而言,更加适用于小型车辆的实际需求,因而可以将其作为对铜片散热器的替代材料。同时,对于常规使用的铜片散热器而言,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其对应的制造以及工艺技术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进步,对于重载车辆、大型客车而言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在对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技术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可根据不同的散热器制造材料,与不同类型的车辆相匹配,确保水冷发动机散热器的运行效能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汽车水冷发动机散热器技术发展方面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简要分析与探讨,望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1]任承钦,蔡德宏,刘敬平,等.汽车发动机舱散热性

能实验及数值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2,(4).

[2]徐晓明,赵又群.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热流场的协同分

析与散热性能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3,(2).

[3]杨良波,周起雄,刘方辉,等.顺序控制技术在汽车

散热格栅边框注射成型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

2009,(10).

[4]刘成晔,沈建明,何仁,等.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风

道散热结构参数影响分析[J].兵工学报,2011,

(2).

[5]魏继承,卢杰,韩冰,等.汽车散热器用4045/363/353

铝合金复合带材退火工艺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 装帧材料,书籍设计,市场消费,审美延展

从“甲骨”到“简”,从“帛”到纸张,到如今丰富多彩的特种纸和特殊材料。在漫长的图书历史发展过程中,书籍装帧的材料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特殊的材料展现了个性的设计观,丰富了书籍的内涵与外延。

在书店面对一本图书,读者一般会先感受到它的整体设计,然后驻足观看,继而读者会较仔细的来看封面上的主体形象、色彩,从书名、内文版面到纸张材质的一个个细节,然后将这些细节再一次组合起来,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书籍的设计美感。事实上,读者大致是经过了大体感受、细节体察和形象联系这样三个步骤,才能达到对于书籍装帧整体美的把握。

一、丰富的装帧材料,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考究的装帧材料,成为构成书籍装帧美感的重要因素。充满肌理感的特殊材料会给读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不仅有纸材,还有塑料、金属、木材、织物、皮革等等。各种材料的质感,色彩、肌理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如有一家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浴室读的塑料书,这些书如被水沽湿也不会撕破,页面不会粘在一起。其实这种从功能出发选择材质的范例很多。比如婴幼儿用的布书,全部由各色布手工制成,内页图画都是具有立体效果的布画,图形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婴幼儿喜欢撕扯书页,对书的信息量要求不大,但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布做的书耐撕扯,柔软而安全,视觉效果好,小孩子翻看也方便。

书籍装帧的材质选择还可以从书的内容出发。我们来看一个书籍。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文》,浅棕色的桐木函套上,竖刻着一千个反向的中国字,这是宋代名家朱熹道丽豪放的大书千字文的原迹,仿宋代木雕印刷版。函套四边以皮带镶嵌,并用如意状木扣锁合。整套书磅礴大气,蕴涵着中国文化优雅古朴的神韵。

二、特殊材质增添图书魅力,提高审美感受

在竞争激烈的书籍市场中,设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诱发读者的购买欲望的前提,仅靠书籍平面的图形和色彩的视觉刺激是不够的。设计师根据不同的书籍,不同的设计形式,采用不同的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迎合受众不同的触觉需要,并以强烈的质感体现其设计趣味,唤起读者一种触觉的新鲜感。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书籍设计师,在一本书上采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硬卡纸、塑料到木材、草叶、金属等。或者依据书籍主题,图形内容做成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者以标志、文字提示受众去打开书籍,使之变成意外美观的形状等等。这些特殊性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动手翻阅,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特殊材料可以诱导读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射,促进人与书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深化了书籍的内涵。

现代书籍装帧的审美判断是以视觉为主,并与触觉等其他感觉联系在一起的综合判断。因此,要建立书籍整体美就要塑造起视觉美与其他感官美。书籍装帧设计中各种不同的纸张材料显现不同的肌理,或光滑、或粗糙、或柔软、或坚挺、或轻飘、或沉重,都会通过手的触摸直接刺激人的感官,与读者进行着无言的信息与情感交流。如《中国美术馆藏民间剪纸作品选》,设计师为了酿造该书装帧设计的魅力,有意识地加强装帧材料的肌理感觉。封面上用剪纸图案压出的凹凸肌理与光亮的金属产生强烈的质感对比,加上大红的颜色,既表达出浓浓的民俗文化内涵,又不失高雅富丽的气派。

三、工艺技术体现出书籍的整体统一和谐

书籍选择装帧材料要与印刷装订工艺结合,体现书籍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谐。设计师在构思设计作品时应该了解各种特殊材料的特点以及视觉与触觉的感受,根据书籍的内容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多样化的组合,传达不同的视觉质感,来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工艺技术也应配合特殊材料的特性,使设计元素的个性化来体现出材质的特殊质感,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以教为学互教互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网络化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大学听力课程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不开设听力课的“零”课堂听力教学,另一种是以课堂为依托的任务型听力教学。前者,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语言实验室进行自主听力训练,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导和帮助;后者是听力课堂上“做中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外查找资料、课上讨论汇报、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巩固知识,完成与课本主题相关的任务。这两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运作和课程设置目标三方面存在不足。(一)在课程资源方面,“零”课堂听力教学模式中,学生不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听力材料,但始终不是资源的提供者和开发者;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课程资源开发,但是只是围绕课本上的材料进行补充和挖掘,没有提供更多和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提供者,其主体性不完全。(二)在教学活动运作方面,前者团队合作不够紧密,整体的听力质量和效果得不到保证;而后者致力于实现的“课外延伸”实际是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扩大化,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课堂即课程”的传统模式,学生的中心地位没有完全确立;(三)从课程培养目标看,纵向延伸不够全面。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创新性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力度不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网络环境下“以教为学,互教互学”大学听力课程模式。该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在课程资源、教学活动运作及课程设置目标等三方面实现横向与纵向的开放式延伸,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维立体的大学听力课程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二.理论阐述和模式介绍

“以教为学”的理论基于十九世纪末俄国心理学家维葛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其基本理念强调学习者与老师和同伴之间积极主动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新知识和个人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实现认知的发展。二十世纪中期“以教为学”的理念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八十年展壮大。其开创者金泊·马丁在法国教授德文时,系统全面地实施了“以教为学”(LdL:LernendurchLehren)。“以教为学”不同与学生的课堂报告,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表达内容,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内容传达给其他学生。它也不同于家教,因为教师掌控着整个的教学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基本原则是学习者通过承担教学任务,实现习得收益最大化。

在遵循“以教为学”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基础上,笔者针对大学听力课程改革,提出网络环境下的“以教为学,互教互学”模式。该模式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任务型教学,所不同的是任务具体到“学生教授听力”,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该模式是以网络资源为前提,“以教为学”为核心,“互教互学”为关键,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网络资源”主要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编辑与指定话题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材料,并利用网络或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以教为学”是指,学生编写教案和练习题,完成听力教学任务,从而实现听力习得收益最大化。“互教互学”是指该模式是个系统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多群体交流过程。就同一话题,实现了授课小组内部学生间的交流、授课生和学习生的交流、教师和授课生的交流、教师和学习生的交流、以及学生自身新旧知识的交流。该模式不只是一次性的交流活动。有多少话题,就有多少次多群体交流,贯穿学校听力课程的全过程。为了清楚说明该模式的运作,假设一个听力教学班的成员仅为三个学生和一位听力教师。围绕一个听力话题,一个学生为授课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两名为学习生,接受授课生教授的知识。授课生和学习生的双向交流直接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授课生的任务不仅是表达材料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向学习生有效传达知识,使之消化吸收。该交流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也可以在课外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学习生之间的交流表现为知识共享和对问题的探讨。学生间的教学活动在网络环境下打破了课堂内外的界限,整合了教学环境,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相互依存的格局。

但是学生间的教学活动由于受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制约,有一定局限性,只有教师的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学习效率和效能才能提高、课程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关键作用而非中心地位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单纯的授课者转变为示范者、指导者、组织者和监管者。授课生和教师的双向交流体现在授课生提供听力材料,教师审查评估材料的价值和可行度;通过后,授课生提交教案,包括编辑好的材料、教义、练习题及原文答案,教师对教案和授课技能给予修改和指导。该交流完全在课外进行。教师和学习生的交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间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管,对知识接受度进行测试,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该交流根据授课生的实际授课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安排,既可以安排在课堂上随堂测评也可以在课外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打破了课堂内外的界限,使教学活动实现了开放性延伸。

另外,该模式没有排除课本以及教师对课本授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互教互学”的概念不仅指学生间的教学关系,还包括以课本为资源的师生间的教学关系。但是,该模式改变了师生间教学关系的主客体地位,也改变了其内涵和意义。首先,从宏观来说,它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参与的学生间的教学活动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内外循环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从简易模式中不难看出,同一个话题,每个学生都有两条知识输入渠道,一条是来自授课生,另一条来自教师。通过两种渠道获得的信息互为补充,并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其次,该模式兼顾了群体共性和个体差异。教师授课对象是学生集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反馈是以集体意识呈现出来的。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一旦和学生教学活动相结合,集体意识就会不同程度地和个体体验相结合,学生的个体性凸显。从理论上讲,授课生的个体体验会更明显,收益更大。再者,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授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导,还具有示范演示的功能,这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授课生来说影响会更大。他学到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更多的是知识的运用和知识输出的方式和技能。由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授课生,教学示范功能就有了普遍意义。

三.该模式的意义和创新性

目前,课程改革理论中提出3s-中心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主题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网络环境下“以教为学,互教互学”模式从课程资源,教学活动的运作和课程设置目标等方面,与3s-中模式心的核心思想相吻合。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该模式围绕听力主题展开,把学生作为听力资源的主要开发者。横向看,学生从网络获得的材料丰富多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和课本材料、教师提供的材料互为补充,大大提高了听力训练的数量和质量。纵向看,即使同一话题,网络材料年年不同,历届学生为听力课程资料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及时根据社会实际补充与主题相关的新信息,使学生的知识更新与社会发展同步。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和互补性。

教学活动以三维立体交互式进行,整合了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及教学主体。它打破了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二维教学模式了,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紧密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作用。更重要的是,该模式既兼顾了群体认知的发展,又关注个体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保障。

实现英语听力习得最大化,是自主学习和创新性人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就语言习得而言,学习者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还有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综合理解,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索发现的精神,策划能力,以及在情感方面的责任心、耐心、自律。马丁把这些收获分为“硬技能”和“软技能”两类。笔者根据语言习得和听力学习的具体需要,把“最大化收益”重新分类为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非语言能力包括独立性能力、合作性能力和情感品德的培养。

四.该模式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该模式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加大了听力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不仅要备课本内容,还要备学生提供的材料;不仅要关注群体发展,还要兼顾个体成长;2.教学行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负担;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需长期培养,仅靠一两次活动是无法实现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解决。解决方案如下:该模式的培养计划需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听力学习,从基本听力知识和技能、教学技能入手,循序渐进,分阶段、分重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以及确立奋斗目标。另外,需要教师团队合作进行。团队成员在遵循该模式的基本理念和运作,共同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琳.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8期.

[2]Grzega,Joachim.“DevelopingmorethanJustLinguisticCompetence--themodelLdLforteachingForeignLanguages”.http://.hk

[3]孙艳.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7期.

[4]Subban,pearl.“Differentiateinstruction:aResearchBasis”.internationaleducationJournal.http://.hk.2006.7.(7).

[5]袁军英.高职听说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9

关键词:建筑;精装修;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其中,建筑行业就得到令人瞩目迅猛发展。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后,对于居住环境以及建筑美观性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当前的建筑发展趋势更加关注精装修。相对于当前建筑而言不仅要求结构稳定,而且要保障建筑审美符合大众需求。虽然建筑精装修工作属于建筑施工最终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对于整体工程而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业主满意程度及建筑的舒适程度,应当加强此专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的目标。

1加强建筑精装修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装饰装修工作对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来讲,装修工作是建筑主体施工完成之后才开展的一项工作,装修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物表面和内部装饰,不但促使建筑物具备了使用功能,提升建筑内部舒适程度,而且能够对空间进行必要的美化,增加建筑空间艺术性。虽然建筑装修工作是最后环节,但是应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收尾工作要锦上添花不要虎头蛇尾。装修工程当中,运用材料种类繁多,施工技术及工艺层出不穷,装修设计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例如,北欧风格设计,简欧风格设计,美式风格设计、中式风格设计等,尤其对一些高端用户而言,这些用户都对于使用便利性、空间舒适度及审美性要求更高,同时要求装修成为高档住宅,所以,装修过程当中要求更加严格,客户需求比较多样化。与此同时,施工环境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如果不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施工,严重忽视质量管理,势必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及进度。例如,现场交叉作业问题及工序平行问题,需要工作人员保障施工节奏的严格性,同时应当切实组织人员合理安排工序,进而保障工程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反之,如果工作人员忽视了现场施工组织及管理,必然导致装修工程中出现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除此之外,装修施工过程当中基本上采取人工施工方式,这样方式相对而言效率较低,受到工人操作施工水平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人为失误。一旦出现失误,小则影响观感,大则影响使用功能甚至整体装修质量。所以,更应该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业主对于精装修房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对于装修细节的审查越发细致。对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而言,在装修工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轻则需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跟踪维修,重则需赔付业主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在现今的媒体社会,稍有风吹草动,都会被媒体网络放大,形成舆论聚焦效应,极大危害了开发商和施工单位的社会形象与信誉。

2建筑精装修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2.1制定合理有效质量控制方案

建筑装修工程当中应当要求施工部门在设计阶段就介入设计工作,在设计图纸落地的时候,就已经排除施工中有隐患的方案。同时对施工图纸严格审核,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应当否决。另外,工作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过程当中,如果工作人员发现图纸当中漏项、与现场不符或者有缺陷,应当及时联系设计部门进行必要调整修改。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特点、国家规范、企业标准、招标文件要求制定质量管理标准,促使整体施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对于精装修施工过程常见问题及关键性步骤,要切实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例如推行施工样板层制度、建立施工停止点制度等。对现场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及时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推动问题的及时整改,避免工程出现互相推诿现象。保证工程施工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提升精装修质量水平。在质量管理工作当中,还应当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施工班组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施工的班组或者犯下严重错误的班组,应当及时给予一定惩罚,从而激发施工单位主动把关质量的积极性。

2.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

装修施工过程当中应切实做好工序分配,保证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装修施工的过程当中,所有工作环节都应该进行层次划分,工期时间预分配,尽量避免交叉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工序合理性及科学性。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整体工程进度,对施工环节进行安排。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对重点环节、关键环节进行组织安排。应当按照制定的制度,进行定期巡检和关键停止点检查工作。同时根据巡检结果及时出具检查报告,及时反馈问题,对于整改的问题进行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落实。与此同时,应当对施工工序进行良好协调,避免交替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对于隐蔽工程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质量。在施工之前,对施工规范施工标准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并要求施工单位按此标准进行样板层施工。待样板层施工完成,检查符合标准后,再让施工单位按此样板层进行批量施工。对于电路,应当在电线穿线完成之后,就对所有电线进行绝缘电路测试,确保电路后期不跳闸。水管施工完成后,必须按规范进行闭水实验。在防水完成后,先用目视检查防水施工质量,然后必须进行闭水实验,测试有无漏水。以上隐蔽验收工作,在测试时需要求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到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必须留下记录表格和影像资料,避免施工疏忽及以备后期查询。

2.3切实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装修工程当中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只有保证材料合格,才能切实保证整体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装修过程之中,采购人员应当选择价低质优的材料,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材料市场价格、种类、质量、品牌繁多,某些采购人员为了谋求私利,会采购某些质量不合格材料,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及产生人身威害。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监督,要求采购在保证质量基础上选择价格较为低廉产品、材料。应当保证材料在功能、质量、规格等方面都符合设计规定,进行大批量材料采购过程当中,采购人员需要对于商家生产情况和信誉进行充分把握及严格考察。将材料采购回来之后要进行严格检验,保障材料来源正规及保障材料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施工现场需要对于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材料质变,从而保障装修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出材料应用方案,从而保障施工材料质量。对于工程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采取先进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切实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施工单位的稳定发展。

2.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目前装修人员素质相对而言普遍偏低,大部分装修人员都缺乏系统培训,施工技术方面落后时展潮流,同时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方面缺乏全面性、完善性,甚至一部分施工人员无法看懂施工图,对于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缺乏深入认识。为了提升装修工程质量,应当促使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及质量管理意识提升,这就要求加强对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需要在进场前对施工班组进行谈话,明确技术质量标准,考核施工班组的项目经理,确保有足够责任心的人担任职责。培训过程当中,应当讲解质量控制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内容,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及要求进行严格施工。定期对进场的班组和工人进行考核。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质量问题,应当督促其立即改正。如果某些人屡教不改,坚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更换,避免因为人员素质导致质量失控。

2.5探索新材料、新工具、新工艺的使用

在施工中充分运用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具,提升施工效率及施工安全。现在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合理适当的选择新工具可以大幅提升精装修施工的效率。比如常见的水电开槽工作,传统上是用冲击钻来开槽,噪声粉尘大,深度不好控制,效率低下,耗费人工。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专业的开槽机,只要直接切割就可以开出合适深度的槽。小型的瓷砖切割台,可以快速切割倒角和直线。这样现场可以对应小块瓷砖进行快速准确切割,效果美观,速度快。特别是对于体量大的批量精装修工程更为合适。随着人工费用的增长、机械工具费用的下降及业主对于装修效果细节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使用专业工具。从经济角度和交付验收角度而言受益匪浅。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进行精装修过程当中,应当切实保障各个环节严格施工,施工单位需要切实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出科学及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科学性及全面性,提升装修质量及装修水平,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及优化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59.

[2]戚婷婷.探究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29):87.

[3]陈卫东.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237.

[4]曹雪燕,李卓.探究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50):75.

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篇10

maXiao-xia1,LiJian2,Shutai-tong1

(1.HuaibinCounty,Henanprovince,waterconservancyprojectteamHuaibinHenan464400;

2.HuaibinCounty,Henanprovince,theconstructionteamwCBHuaibinHenan464400)

【abstract】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hasalwaysbeenourkeyprojects,waterconservancyasapillarofChina'sindustrialstructure,thecountryhasbeenmoreandmoreattention,especiallyinrecentyears,thequalitycontrolof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issubjecttoanationalsupportandattention.today,thequalitycontrolof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hasbecomeChina'simportantresearchtopic.thispaperanalyzestheeffects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sdiscussedqualityconstraints,and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arebrieflyanalyzed.

【Keywords】Hydraulicengineering;Buildquality;Control;Development

1.分析对于工程质量的制约原因

要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不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率的工程项目,同时也要保障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完成,分析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制约原因,这是要达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基础环节,就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在工程中存在着这些质量制约原因。

(1)水利工程中,无论是工程环节中的哪个步骤,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操作与控制,要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就需要切实做好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通过提高工程中各个环节中的人员素质,就能够从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着手,通过对于技术人员的施工监管,从而达到每个工作环节中的工作质量都能够有所保障,切实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工作。

(2)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而言,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只有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要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需要从工程技术着手,对于工程项目的材料有所估计,综合工程材料市场情况,切实做好工程材料的选择,以及购买工作,保障进入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施工材料,都是符合建筑质量要求的。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需要根据工程技术中的材料估计情况,实现材料的有效利用,避免材料情况出现。在材料的使用方面,要保障施工管理的控制手段实现,在施工环节中,符合材料建设质量要求。

(3)只有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才能够保障高质量的工程效率实现,通过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就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工程项目实现。对于机械设备的选择要符合工程项目的需要,在操作技术方面要容易掌握,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也要的工程项目进行中,切实做到,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投入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4)在水利工程环节,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的选择,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于工程项目的技术选择,实现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避免由于水利工程技术选择不合理,以及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选择冲突的施工模式,造成工程进度中,工作环节的相互矛盾,降低工作质量的同时,推迟施工进展,造成人力以及技术方面的浪费,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

(5)水利工程是需要结合实际环境进行的工程项目,环境在工程进展中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只有结合实际的自然环境,切实做好工程计划的制定,在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通过对于环境制约因素的应对,可以切实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

2.水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1施工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准备是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展施工活动前,按预先计划的安排落实到位,包括配置的人员、材料、机具、场所环境、安全设施等。要想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的计划,这个计划大概分为五个步骤,其分别是:

(1)首先应做好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健部位或薄弱环节。

(2)对施工技术交底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完整的技术交底制度,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3)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凡运到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均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场材料应妥善保管,应根据材料的特点、特性等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

(4)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保证施工现场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工作状态,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才能进场作业。

(5)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工地试验室,质检员应有上岗证书。如果条件限制,不能建立,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试验室作为试验室。工地测量的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过。测量工要有上岗证书,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计量仪器、测量设备的性能、精度状况,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之中。

2.2施工技术活动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因此,施工技术活动效果与质量是质量控制的基础。项目部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因此项目部应建立自检体系,加强作业过程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的专检。

2.3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施工流程的质量保证施工步骤。

在接到工程后首先应精心勘察现场,提高设计质量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监理工程师仔细审批,再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在施工期间,必须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按要求进行。

(2)工程使用材质的质量保证。

工程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主要材料(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材质的定时、定质、定量的供应。因而供应管理处,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必须对收入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入现场。

3.目前中小型水利企业存在发展问题

传统的中小型水利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管理人员的制定上也不科学,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团队。企业业务范围狭窄,不能拓展、拓宽工程市场范围和从业领域。虽然近年来不断地融入市场,从市场上承接一些工程项目,但绝大多数企业的从业范围限制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承包或劳务分包的范围,很少从资质等级许可的承包范围和业务经营范围上去挖掘、拓宽建筑市场和从业领域。比如房屋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咨询等业务,或无力参与,或疏于管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这一部分本应拥有的市场。从水利施工企业个体而言,由于整体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装备差,难以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伸展手脚,不能承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