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十篇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十篇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5:39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1

本报讯(记者杨杨)昨天上午10时30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以52票的绝对多数表决通过。全市275.5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将再次获得法律给予的保护。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14年前,本市已有一部相关法规,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提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通过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为新时期北京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立下了严格规范,其中呈现六点显著变化。变化一学校应配备法制校长《条例》明确指出,要在社会组织和成年公民的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未成年人利益优先的观念,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和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学校应当聘请法制工作者,担任学校专职或者兼职法制辅导员或者法制校长;学校还应逐步配备具备法定资质条件的专职或者兼职心理教师,为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创造条件,保障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变化二学生受处分前可以申辩《条例》在总则中赋予了未成年人对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享有“知情权”和“发言权”。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有权对涉及本人利益的事项发表意见。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的意见应当给予重视;处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事务,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及智力成熟程度,以其可以理解的方式告知未成年人。”市人大法制办委员会认为,今后学校如要给学生处分,按照《条例》规定必须先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说明理由并听取意见后才能作出处分规定。学校不得以停课、劝退等方式变相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变化三民政部门最终承担监护责任针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丧失监护能力或者监护人监护资格被依法撤销后,由谁担任监护人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条例》第十五条具体规定了在法定条件下由民政部门承担监护责任。变化四严防未成年人网上“迷失”《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家庭、图书馆以及其他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让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接触有害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第四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营业性舞厅歌厅等场所,应当在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不得允许其进入,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不得在互联网上收集、使用、公布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互联网上有害信息泛滥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一项地方法规中明确作出规定,防范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有害信息,这当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变化五“特殊”少年有”特殊“保护《条例》中“特殊保护”条款中规定,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救助。在救助场所内应当与流浪乞讨的成年人分开救助,同时提供心理辅导、短期教育,进行不良行为矫治,并在监护人的带领下可以离开救助场所。《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各级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或者其他组织聘请社会调查员。社会调查员对未成年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司法机关,该书面材料会影响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变化六未成年人告“家长”可申请法律援助在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如何获得法律援助,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而现实生活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为了对这些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对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案件,未成年人可以直接申请法律援助;与该争议事项无利害关系的其他法定人也可以代为申请法律援助。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2

第一条  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未成年人是居住、进入本省的六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未成年人有自我保护的权利,要自尊、自爱、自强、自律,抵制不良影响,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坚持教育、引导、预防和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者,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共青团、工会、妇联和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做好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个人、集体捐资兴办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公益事业。

第二章  基本权益保护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学校、家庭要创造条件保障未成年人依法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

学校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有关方面要配合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迫使未成年人弃学或退学,对长期旷课、自动辍学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要规劝其返校。

第八条  未成年人的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禁止非法剥夺或者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任何人不得歧视、侮辱、体罚、虐待未成年人。

第九条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劳动就业,录用单位要根据其身体特点安排工作,并坚持按劳付酬、与成年人同工同酬,不得降低或克扣。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录用不满十六周岁和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做童工。

对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能继续就学的未成年人,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劳动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他们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

第十条  保护未成年人继承、受赠和以其他合法方式获得财产的权利。遗嘱继承,对没有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要保留必要的份额。

第十一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肖像权、荣誉权和知识产权。

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和监护人的许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未成年人的荣誉称号。

未成年人的科技发明和艺术创造成果,任何人不得侵占、剽窃。

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未成年人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在学校和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第三章  身心健康保护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条件,为未成年人开辟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动场所,发展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事业。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第十四条  文化体育场所在青少年节假日期间应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公共图书馆应开设未成年人阅览场所。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色情、恐怖、残忍等有害内容的视、听、读物。

第十六条  营业性的舞厅、酒吧和其他不宜未成年人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要设立明显的禁入标志。

第十七条  禁止未成年人从事有害身心健康的演出活动。除艺术、体育学校和经政府批准并具备安全保护条件的专业文艺、体育团体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让未成年人从事高难危险的演出活动。

第十八条  严禁任何组织或个人唆使、诱骗、胁迫未成年人参与、吸毒、迷信等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以及为参加上述活动提供条件。

第十九条  严禁对未成年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性侵害。对诱骗、容留、强迫未成年人卖淫、嫖宿的,依法从严处理。

第二十条  学校及卫生保健部门要重视未成年人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教育,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

第四章  特殊保护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重视盲、聋哑、弱智及其他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为盲、聋哑、弱智未成年人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康复治疗机构,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第二十二条  民政部门要做好无家可归的孤儿、弃儿、未成年的流浪者、乞讨者和无生活依靠的未成年残疾人的收容、遣送、安置和收养工作。

第二十三条  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招生、招工中,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对就业的女性未成年人,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安排生产劳动或工作。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有特殊天赋、有创造发明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为其学习深造提供条件。

第二十五条  对工读学校结业、劳动教养期满和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学校和有关单位应按照政策和法律规定予以复学、复工,或按社会同等条件录取或录用。

第五章  家庭和监护人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或被监护的未成年人依法行使监护的权利,履行教育、保护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家庭其他成员有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父母要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体健康,保证他们必要的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

第二十八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老爱幼、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品德。

第二十九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影响和管束未成年子女或被监护人。

(一)关心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不要让未成年人吸烟、酗洒以及观赏、阅读有害身心健康的视、听、读物和进入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二)教育未成年人遵纪守法。不得让未成年人深夜单独外出;发现未成年人逃学、逃夜、流浪、乞讨,要及时找回;发现未成年人被诱骗、胁迫、教唆违法犯罪的,要及时教育制止,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对未成年人不得娇惯、放任,不得体罚、摧残和遗弃,不得让未成年人分户独居。

(四)教育未成年人正确对待恋爱婚姻问题,发现未成年人早恋的,要教育制止。

(五)对有心理或精神障碍的未成年人,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第三十条  生父母对其非婚生子女,继父母对受其抚养的继子女,养父母对其养子女,离婚父母对其子女,都必须依法履行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

第三十一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怂恿、教唆、包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得侵吞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要制止未成年人结婚。

第六章  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社会组织和成年公民都有责任教育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德。

学校要设置法制课,对未成年人进行经常的、系统的法制教育。

第三十三条  家庭、学校或其他成年公民发现未成年人携带公安机关明令管制的刀具、火器或其他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械和物品,应进行劝阻或收缴,必要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成年公民发现未成年人参加非法组织或者可能参加非法组织,要及时教育,严加制止,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  禁止任何人诱骗、胁迫、教唆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向他们传授犯罪方法或提供犯罪条件。

第三十六条  家庭、学校及有关单位对受违法犯罪分子引诱、胁迫而无力摆脱的未成年人应予以保护;已经或可能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要报告公安机关采取保护性措施。

第三十七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采取下列办法矫治:

(一)偶尔违法犯罪、情节轻微或年龄不满十二周岁的,由家庭、学校和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帮教。

(二)违法犯罪情节虽然轻微,但屡教不改,年满十二周岁的,经有关部门批准,送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三)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由劳动教养委员会审查批准,送劳动教养院矫治。

(四)因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罚的,由少年犯管教所进行强制性教育改造。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受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应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讯问、审查和审理。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建立未成年人审判庭。

第三十九条  工读学校、劳动教养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对正在接受教育、矫治的未成年人,要根据其特点进行思想、文化、道德、法制和生产技艺教育。

第四十条  公安司法机关对被关押、矫治的未成年人,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管理。

(一)被教养的未成年人要与被教养的成年人分别管教,被教养的未成年人较多的要单独编队。

(二)正在羁押的未成年未决犯,应同成年未决犯分押分管。

(三)少年犯管教所应按未成年犯罪行的不同性质分别编队。

第四十一条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矫治机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文明管理,尊重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不得辱骂、体罚和摧残人身。

第七章  奖励、处罚和管辖

第四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共青团、工会、妇联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于认真贯彻执行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表彰奖励:

(一)教育、培养未成年人成绩突出的;

(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成绩突出的;

(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精神产品或物质条件贡献突出的;

(四)与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有责任制止、检举和揭发;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控告,任何人不得压制或者阻挠。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根据其性质和情节做以下处理:

(一)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行政处分。

(二)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非法物品,单处或并处罚款。

(三)侵犯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四)危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五)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事件或案件管辖:

(一)在本省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属单位管辖;单位或单位负责人违反本条例的,由其上一级主管机关管辖。

在本省没有工作单位或既无工作单位又无本省户口的,城市的由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派出所管辖;农村的由行为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管辖。

(二)需要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非法物品或罚款的,由主管行政机关管辖。

(三)有关未成年人的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调解组织调解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影响社会秩序或需要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管辖。

(五)触犯刑律的,由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处理。

上述管辖规定在执行中有争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第四十六条  管辖单位对违反本条例的事件或案件,要认真受理及时处理,并在三个月内将处理决定通知行为人并告知被害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办理。

管辖单位因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人或被害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按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申请复议或提出告诉或申诉。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由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由辽宁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权利责任守法

一、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未成年的公民同样享有该权利。

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权利和自由,另外,公民还有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自由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称修订案)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有以下的特点:

(1)突出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

修订案规定对未成年人实行全方位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开宗明义未成年人享有四大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及参与权,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保护、优先保护。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注、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目前,中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涉及农民工子女数百万。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也已得到关注。修订案明确要求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样,另一特殊群体的孩子也没有被遗忘,修订案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也给予了充分保障: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2)强调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

针对目前中小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修订案从细处着眼,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实行素质教育的呵护。修订案规定,无特殊情况,学校不得延长未成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必要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修订案规定: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

(3)建立校园安全网,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传染病、学生饮食安全、学生安危受到影响等校园安全事故一直是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的问题。此次经过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关法学专家认为,这些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给予特殊保护、优先保护的原则。

(4)立法戒除未成年人网瘾

我国有一些青少年网民存在网瘾问题,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并由此引发诸多犯罪问题。

为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修订案提出对游戏软件的开发进行控制,规定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一些中小学校门口开有网吧,吸引着孩子放学进去玩游戏,修订案对此予以禁止,并要求这些场所的经营者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修订案对大量伸向未成年人的、恐怖图书说“不”,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修订案强调,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同时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学校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饮酒。

3.2009年1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突出了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很多规定在国内属首创。

《条例》规定了社会各界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的责任。其明确将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发展放在与促进其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同样重要的地位。“这应该是国内首个把心理健康也纳入到未成年人保护范围内考虑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广举例说,《条例》还要求“对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等,都是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规范要求。《条例》还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公民应当注意未成年人的乘车安全,不得将未成年人单独留在机动车内,不安排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机动车副驾驶位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其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学校在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配置和使用上,应当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条例》的有关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人性化的关怀。

二、加强责任意识,做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1.什么是责任意识

简单地讲,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我们在一个家庭内有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在一个班集体内有作为班成员的责任,在一个学校有作为一个校成员的责任,作为公民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家里,我们作为一个家庭成员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负担一定的家务,学会一些简单的照顾妈妈的技巧,每天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在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给我们过生日,但是有几个同学能够记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又有几个同学给长辈过生日的呢?家庭成员间关心是互相的,照顾也是互相的,作为晚辈对于长辈的关心和爱护要懂得感恩。在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我们多加练习,为班级增光,当我们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并赢得荣誉的时候,作为校成员给学校带来了荣耀,这都是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很重要的习惯。我国加入wto的首席谈判龙永图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吸引了他的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机构。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这也是以后成为一个优秀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一位大公司的老板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个人来他公司招聘,经过交谈,他觉得那个人其实并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和那个人道别。那个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那人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说再见。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留下了来应聘的人。事后,这位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他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我相信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有责任意识是我们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相信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机遇。

2.我们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宪法在规定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有同学讨论青少年应有的公民意识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权利我喜欢,义务我讨厌。”他的观点对吗?该同学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上海某大超市的保安人员怀疑某女大学生将商品藏入内衣,遂将该大学生扭住,并叫两名女工作人员将其带入更衣室内脱衣搜身,但未发现所谓被窃物品。该大学生回去后遭到很多人的误解,其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向法院提讼,经过二审法院判决,该超市向女学生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该超市本来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却侵犯了顾客的权利,结果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不得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3.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

《刑法》第17条把责任年龄分为3个阶段:第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规定。第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第三,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4

[基本案情]2013年5月,职高学生小韩(化名)在同朋友王某上网结束后在浴池洗浴期间,看见王某在休息大厅内熟睡并将手机放在身边,小韩随即将该手机盗走并带至附近一手机市场卖掉,获赃款2800元。后小韩将该笔赃款用于偿还游戏厅的欠款。王某醒来后发现手机丢失,小韩亦不知去向,随即报警。次日,小韩被公安机关抓捕到案。经估价鉴定,被害人王某被盗手机价值人民币3500元。到案后,小韩的家长主动退赔了被害人王某的损失,并取得了王某的谅解。

一、本案的处理

在抚顺市矿区人民检察院审查期间,案件承办人发现未成年人小韩此前一贯表现良好,但因案发前沉迷于电子游戏而拖欠了他人大量欠款从而犯下错事,系初犯、偶犯。此外,承办人还了解到小韩作为在校学生具有较好的帮教条件。结合认罪态度较好、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承办人认为小韩的刑期可能为拘役5-6个月。因小韩符合《刑事诉讼法》有关适用不的罪名、可能性刑罚、有悔罪表现等情节,在征得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的同意后,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对小韩作附条件不处理,考验期为6个月,具体监督和考察工作严格按制度进行。目前,该案正处于考验期内。

二、提高监督考察工作的价值认识

众所周知,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对未成年人轻缓刑事政策的法律化,一方面是强化对未成年涉罪人的教育和行为矫治,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未成年涉罪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消除因刑罚执行而给未成年涉罪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规定,附条件不与酌定不的关键区别即为附条件不所附的“条件”,所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被附条件不人要经过监督主体的监督和考察,这里的监督考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任务:一是控制被附条件不人的行为和活动范围,避免接触诱发再次犯罪的环境;二是对被附条件不人进行矫治和教育,促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路径;三是掌握被附条件不人的思想及行为动向,评估自身改造情况。由此可见,对被附条件不人的监督和考察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给被附条件不人以限制和压力,另一方面给予积极的教育和引导,正反两个方面推动“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的完成,促使被附条件不未成年人改过自新,早日回归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路径,促进附条件不制度的制度价值实现。例如,在本文案例中,小韩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因为沉溺于电子游戏,只有通过切实有效地帮教措施才可能矫正他的成瘾心理,才能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相比而言,单单的刑罚处罚就会显得很无力。

三、监督考察主体及考验期限的确定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对于未成年涉罪人的教育和帮助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笔者所在的基层检察院,通过制度化设计,在作出附条件不决定后制作帮教协议,除由检察机关、附条件不人的监护人各为一方主体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所在的社区、学校或者就业单位及相关社会组织为帮教主体,结合帮教对象实际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考验期行为规范,并明确各方主体责任人、职责任务,明确监督考察计划及帮教工作运行办法,以此形成多方联动,协同合作的监督考察体系。例如,在本文案例中,有检察机关主持并作为一方主体,与小韩的父母及其所在的学校和社区签订了一份四方帮教协议。

(一)考察主体的确定及责任分担

1.检察机关是监督考察的主要责任主体。对被附条件不未成年人的监督考察,既是一项权力,又是一项责任,检察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履行此项职责。检察机关应当发挥在监督考察中的主导地位,积极联合相关组织和个人,确保监督考察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由检察机关作为监督责任主体,一方面因为检察机关是该案件的审查机关,对案件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案件当事人、犯罪动机,案发原因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故检察机关在对被附条件不人进行监督考察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例如,在本文案例中,小韩“犯罪”的诱因存在于课余时间与校园之外,因此监督考察的重点就应当放在其社会交际方面,从而保证监督考察“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能基于公权力、公信力及在附条件不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对被附条件不人进行监督考察的时候能够保证被监督考察人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配合,从而保证制度的刚性和执行力。在保证检察机关主要责任主体的基础上,笔者所在院坚持让案件承办人负责后期的监督考察工作,笔者认为该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案件承办人熟知案情的优势,并为后续的或不工作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具有监护职责的人与相关组织为辅。这里所说的具有监护职责的个人和组织,主要包括被附条件不人的监护人、所在社区、学校或单位。根据规定,这些组织具有配合检察机关对被附条件不未成年人进行监督考察的义务,检察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会同相关主体进行教育、考察和帮教。基于这些个人和组织与被附条件不未成人关系密切、接触多的特点,有了这些个人和组织的密切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未成人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检察机关人员短缺和无法全天候监督考察的缺陷。例如,在本文案例中,因小韩的监护人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3.社会组织积极协助。这里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检察机关应当积极联络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发挥其活动范围广、活动形式多样、人员灵活的特点,一方面是丰富帮教形式,提高帮教效果;另一方面是发挥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组织的监督职能,对检察机关的监督考察行为进行监督,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检察机关合法、合理执法。在本文案例中,因小韩系在校学生,且在家庭内亦有较好的帮教条件,故未联系社会组织协助。

(二)考验期限的决定因素

根据法律规定,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应当由检察机关作出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考验期。笔者所在院通过制定实施细则的方式明确考验期的决定因素,根据该规定,考验期的长短应当充分考虑如下几方面因素:第一,社会危害性;第二,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第三,帮教条件;第四,日常表现;第五,可能判处的刑罚。笔者所在院要求对影响考察期限的各因素进行量化考察,然后根据相关数据综合确定考察期限,以提高考验期确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例如,在本文案例中,案件承办人综合考量各方面要素,并结合相关量刑规则,得出小韩可能判处的刑罚为5-6个月拘役,故检委会根据承办人建议决定考验期为6个月。

三、监督考察工作的具体落实

对被附条件不人监督考察的具体实施是附条件不制度的重中之重,是各监督考察主体在各自权能范围内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被附条件不人教育、帮助和行为纠正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监督考察工作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监督考察与帮教一体

对被附条件不人的监督考察是检察机关依职权的行为,主要是对被附条件不人在外在行为的监控和督导,促使被附条件不人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范围活动,作为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是被监督考察人必须遵守的义务。但是如若仅仅是行为的监控和督导很难让被监督考察的未成年人真正回归正常的行为和心理路径上来,必须在监督考察的同时进行包括心理辅导、法律宣讲、公益活动等形式在内的帮教活动,并在考察期限内实施跟踪帮教,运用多种形式对被附条件不人进行矫治和教育,以其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例如,在本文案例中,检察机关在作出小韩在考验期内不得进入网吧、酒吧、游戏厅等限制性要求的同时,也在通过谈话聊天、邀请参加清除街边“小广告”等公益活动的形式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生活习惯。

(二)与监护人及相关单位、组织分工配合

上面已经提到,对被附条件不人的监督考察和帮教活动不应仅仅是检察机关的工作,考虑到检察机关人员有限,活动时间受限等不足,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监督考察和帮教的主体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检察机关发挥其公权力机关的优势,组织被附条件不的监护人、所在学校、社区或单位及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组织形成分工配合的帮教组织。其中,监护人的优势在于贴近被附条件不人的家庭生活,对被附条件不人有细致入微的了解,可以在心理上进行关怀与呵护;被附条件不人所在的社区、学校或单位是被附条件不人主要社会活动场所,应成为被附条件不人的主要教育主体;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运用其活动范围广、形式多样、人员灵活的特点组织被附条件不人开展公益活动,并司对检察机关的社会监督职责。笔者所在院充分考虑到了上述特点,在对附条件不人进行监督考察之前根据帮教协议由检察机关牵头组织成立帮教小组,帮教小组由检察机关的案件承办人、被附条件不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或单位的相关责任人等帮教责任人组成。帮教小组根据帮教协议在检察机关的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从而推进对被附条件不人的监督考察和帮教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例如,在本文案例中,检察机关作为一方主体主要通过定期谈话和抽查的方式对小韩进行监督,并做好其他帮教主体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小韩的监护人和社区主要负责其课余时间的行为人际交往和娱乐活动情况的监督;小韩所在的学校主要负责其在校期间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监督。

(三)注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5

近来发生的多起校车安全事故,造成未成年人重大伤亡。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行驶至该镇西街道班门口时,与一辆运煤车相撞。此次事故导致21人遇难,其中19名为幼儿。据调查,发生事故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犯罪嫌疑人重型自卸货车司机和幼儿园董事长,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已于11月16日被刑事拘留。

2011年12月12日,徐州市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的一辆小学生校车在避让一辆三轮车时发生侧翻事故,致15死8伤。事故发生后,徐州市、丰县启动了责任追究机制,丰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张斌、教育局局长孙光华、公安局副局长陈立坤、首羡镇中心小学校长张先启等已被停职检查。

2011年12月13日,驻马店市古城中学到驿城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指定的智明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驻马店市智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实践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统一乘坐该基地租用的郑州市铭煜运输公司豫aJ1687号大型普通客车(核载47人,实载66人)。8时45分许,当车辆由南向北行驶至驻马店市铜山大道小王庄桥处,遇漯河市汇源区空冢郭乡双庙陈村陈新峰驾驶的豫La3369号重型自卸货车沿铜山大道由相对方向违章超车,豫aJ1687号大型普通客车驾驶人周国忠在车辆严重超员情况下采取措施不当,造成两车相撞、挂擦,致使两名乘车中学生当场死亡,25名中学生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目前,货车司机陈新峰涉嫌交通肇事罪、宇通客车司机周国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刑事拘留。

……

校车交通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程,校车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千万名学生安全、千万个家庭幸福的大问题。近来,校车事故频发,无辜的年轻生命就这样不断地消失、陨落。对此,人们不禁追问:校车交通安全,路在何方?

2011年11月27日,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针对校车安全问题表示:“我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也就是说,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校车安全条例》的即将颁布实施,校车事故发生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交通安全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知识链接】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组成。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的制度来保障。做为社会成员,我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

3.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特殊的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我国有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保护生命健康权,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预防,免受伤害;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6.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冲刺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2011年11月27日,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针对校车安全问题表示:“我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也就是说,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总理之所以要求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是因为()

a.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B.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没有形成

2.在河南省开展的“护卫天使”活动中,河南省交警总队明确要求,对校车交通违法“零容忍”、“零懈怠”;校车一律不得超员,行驶时速一律不得超过60公里。如果你准备乘坐的校车违规超载,正确的做法是()

a.拒绝乘坐违规超载校车

B.依法查处违规超载校车,使其停止运行

C.依法行使监督权,及时向交警举报

D.学会宽容,原谅本校校车的违法行为,下不为例

3.2011年12月12日,徐州市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的一辆小学生校车在避让一辆三轮车时发生侧翻事故,致15死8伤。事故发生后,徐州市、丰县启动了责任追究机制,丰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张斌、教育局局长孙光华、公安局副局长陈立坤、首羡镇中心小学校长张先启等已被停职检查。徐州市、丰县这样做()

a.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符合对人民负责原则

C.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表现

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2011年12月15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视频会议上要求,以最高路权为校车提供保障服务,倡导全社会自觉礼让校车。允许校车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在未设置校车停靠站点的路段可以在公交站台停靠。这样做()

a.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B.有利于校车出行安全和停靠安全

C.可以杜绝校车事故再次发生

D.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

5.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体现了()

a.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公民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C.我国法律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我国政府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

二、非选择题

6.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行驶至该镇西街道班门口时,与一辆运煤车相撞。此次事故导致21人遇难,其中19名为幼儿。据调查,发生事故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犯罪嫌疑人重型自卸货车司机和幼儿园董事长,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被刑事拘留。

(1)这一事故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2)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3)国务院总理为什么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

(4)怎样才能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

7.安全是学校进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针对近期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为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某校开展了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1)请你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2)请你为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几条宣传标语?(至少两条)

(3)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

(4)学校要办一期安全教育黑板报,请你设计其中的“青少年自我保护安全提示”板块。

参考答案:

一、1.aC2.aC3.aBCD4.aB5.BCD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6

罗冲围富力桃园小学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玩单数双数的游戏。当喊到单数月份时男生起立,喊到双数月份女生起立。

当老师喊到“八月”时,女生们都站了起来。此时,同桌小伟趁她不注意,在小米椅子上垂直放了一支油性笔,之后小米毫无防范地坐下,笔从她的右侧大腿臀部垂直穿入并靠近同侧会。

男生小伟家长提出了事发时数学课上搞游戏,学校应承担全责和部分医药费用,而女生小米父亲则明确表示即便要走法律程序也只会追究小伟监护人的责任。

案例二:

广州某职校一东莞男生在最后一学期开学之初,独自提前回到宿舍,于晚间时分在宿舍高低床支架上用皮带上吊自杀身亡。男生自杀前曾留下一遗书,遗书称因其学习成绩较差,多科不及格,可能面临无法毕业的境况,愧对家人,所以自杀。男生家长得知此消息后,于次日纠集同村50多人围堵学校门口,不许学生进出,要求学校赔偿150万。学校方面表态,校方在此事故中并无责任,只能给予一定的慰问金。

在这两个案例中,受害人均为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时间是在校期间,位置都是校内,那么校方需要负责任吗?如果需要负责任,那么是负怎么样的责任呢?其责任大小又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目前,学校在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学校在法律上并不具备监护人的资格,只能承担管理、教育、保护学生的责任。在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规定:学校不承担监护责任。但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已经脱离了家长(即监护人)实际控制的范围,造成了孩子的监护成为了一个真空地带,给相关事故责任归属造成分辨的难度。

一、我国关于学生在校时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的法规的缺失

对于类似上述案例的学校伤害事故,我国在民法通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具体认定相关责任归属和处理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专门规定,有关司法解释也不详尽。

笔者仅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第九条及十三条找到相关较为模糊的规定,但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由教育部的,并非立法机构正式颁布,其法律效力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其仅可作为责任归属以及赔偿的参考规定,而非正式的法律依据。而且《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实际中欠缺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其没有区别地区差异、各校之间的差异性,没有考虑到学校活动的多样性,条款过于笼统,容易造成侵权方推卸责任。

二、关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伤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未成年人在校受到伤害,学校未尽管理,教育,保护职责,学校有过错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关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伤害,应适用过错责任为一般原则,以公平责任为补充。判断学校在事故中有无责任,主要是要看学校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各职能部门相关规章、司法解释中提到的规则等行为,如学校无过错,则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笔者为何又提及到以公平原则为补充呢?

公平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它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我国《民法通则》第130条关于"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就是公平责任原则的重要法律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实际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而是一种建立在普遍公平理念基础上的损失分担原则。对于某些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发生,受害学生和学校都不存在过错,也不能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而且确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过错显失公平时即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属于公立机构,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以公平原则为补充,更加能促进学校在社会中的积极效应。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7

一、管理不当。学校将承担“非常规”的过错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即学校在该类案件中承担的系过错责任原则,而过错认定又以学校是否尽到相关注意义务为核心。

【案情回顾】

2010年11月15日,高三女生张某在重庆市某中学青杠校区文科楼三楼教室参加语文考试时使用手机,监考老师赖某发现后。将张某的手机收走。11:30考试结束后,张某询问此事如何处理,赖某未明确答复。张某独自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等候,后进入教室旁边的教师办公室。12:30左右,张某从办公室的窗户跳楼受伤,后经司法鉴定,张某伤残等级为一级伤残。属大部分护理依赖。后张某将学校告上法院,要求承担50%的赔偿责任。

【二审判决】

法院认为,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监考老师履行职责收走手机并无不当,但应当对张某被收走手机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有所预见,在张某询问事情如何处理的情况下告知其处理方式并做好心理疏导。以避免张某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过于悲观的心理预期。但监考教师收走手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张某独自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等待未知的处理结果,让其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以致做出跳楼轻生的极端行为。学校对可以预见、应当注意的事项未完全尽到相应义务。应对张某的损害后果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教育启示】

本案中。二审法院判定学校担责理由是:“学校对可以预见、应当注意的事项未完全尽到相应义务”。认为监考老师对张某手机被收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理应”有所预见。未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未尽保护义务。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来裁定学校负30%责任。可见,判例中法院认为学生的心理波动也属于教师的“可预见性”注意义务。案中,监考教师应该是张某的任课老师,认为该教师对张某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理所当然”地了解。试想,假如事情是发生在高考考场上,监考老师不是该生的任课教师,责任谁负呢?作为一个身经百考的高三学生,对考试作弊处理结果理应清楚。该判决理由有“扩大学校的职责边际”之嫌。法院很可能是从着重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角度来裁定的。判例提醒:学校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管理者,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的保护责任高于一般人的行为标准,以免事故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注意根据不同年龄、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关注,对“可能”造成学生伤害的危险要有前瞻性认识。笔者认为,这种注意义务仍应有其合理的范围,不能要求学校履行超出其职责范围的无限注意义务。

二、保护不当,学生将索赔“合法性”的精神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对于学生伤害事故该解释也同样适用。

【案情回顾】

学生小张在张掖市某校就读,补课期间因上厕所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受重伤,事发后,老师让同学将小张搀扶到校医室进行检查,校医对小张额头的擦伤处进行清洗包扎,告知其如有不适,到医院检查。之后,同学将小张送往教室休息。同学们下课后回到教室,发现小张倒在教室地上并昏迷不醒,遂被校领导、老师、同学送往医院救治。小张的伤势经鉴定为重伤,构成二级伤残。小张将学校告到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等损失80余万元。

【二审判决】

所在地区法院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精神,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对未履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应当预见和注意义务而发生学生损害后果的,可以认定学校存在过错,学校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对因此造成的损害后果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部分支持了小张的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学校赔偿各项损失898195.48元的60%。计538917.28元。并赔偿精神抚慰金30000元,合计568917.28元。

【教育启示】

本案中,法院判决理由又是“学校未尽应当预见和注意义务”,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来裁定学校负60%责任。需特别注意的是法院支持了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索赔。在学生伤害事故诉讼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身体受到损害后除了要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外,还索要精神损失费。虽然对于经历痛苦的人来说,精神损害赔偿不足以完全抚平其精神受到的伤痛,但至少会使受害者得到一些经济补偿。有统计表明,法院判定学校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判决比率为27.7%。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中新增了“侵害学生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一修订使得受害学生的精神损害索赔更加明确。预示着该类案件会逐渐增多。在一些案件中学生所受伤害尽管没有达到法律所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严重后果”,但学校为了尽快结束诉讼,自愿或被迫地给予受害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法院在案件初期的调解中也有这种明显导向。如近期出现“叙永一教师打学生耳光家长索赔精神损失5万元”的报道。关于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目前有不少高级人民法院行文加以限定,如:上海、江苏、四川高院规定精神抚慰金的上限是5万元,重庆、福建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精神索赔往往是双方争议的焦点,学生因物质性人格受损比精神性人格受损所造成的精神损害更易被法官所支持,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改变。精神损害索赔再次提醒: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人格权;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作为学校,必须学会对照法规。明确自己的过错程度,从而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承担比例作出合理的自我认定:只有这样,在伤害事故发生后,才会正确处理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从而促进案件的顺利处理。

三、教育不当,教师将面临“被追偿”的法律风险

《解释》第八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即由教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学校履行赔偿后有权对教师进行追偿。

【案情回顾】

原告汤某系本市某艺校舞蹈专业学生,被告林某系原告的舞蹈教师。2008年12月8日,林某自培训地北京赶回天津,来到汤某正在练功的教室。林某认为原告所在班级学生的训练水平下降,很生气,于是持物击打包括原告在内的该班18名学生的臀部、腰部和大腿。致多名学生软组织挫伤。事发后,被告艺校派人带领18名学生前往医院治疗。当晚。艺校和林某向学生及家长道歉,汤某家长未接受。9日,艺校对林某进行停课处理。12日,林某给艺校做出书面检查,并在学校张贴给林某的道歉信,27日,艺校对林某做出行政记过处分。后原告艺校和林某,要求判令二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70,26元、彩扩费24元、律师费15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30000元。

【二审判决】

天津某中院认为,人民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能随意体罚学生。林某体罚学生的表象是出于“责任心”,但这不能作为体罚学生的借口,林某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林某要求独自承担责任,但并不能免除被告艺校的责任。被告艺校应承担对原告的责任。关于原告主张的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林某的行为对尚未成年的原告造成不良心理压力在所难免,对原告心灵进行抚慰是必然。但是,原告学习的是舞蹈专业,属于运动性专业。它的教学与普通学校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差别;其次,考虑并未给原告造成严重损害,酌情考虑原告的精神抚慰金为2000,元,加上原告的医疗费、交通费等,被告艺校应赔偿原告238054元。艺校承担责任后,可向林某进行追偿。

【教育启示】

本案中,学生受伤显然是由教师教学活动所造成,因此,学校处于被告地位,教师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尽管林老师要求独自担责,可法院却判责任方是艺校。尽管并没造成学生“严重损害”,法院还是“酌情考虑原告的精神抚慰金为2000元”。并判定学校承担赔替代责任后,有权向教师追偿。法律还规定由教师“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学生伤害,应由教师自己直接担责。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际执行者,在很多学生伤害案中,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无论行为性质如何,最终教师都难逃其责,教师职业风险突增。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8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

自《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我国第一部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由于各地方地理位置、民族、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各地方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立法进程有所不同。通过对各地方的未成年人立法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发掘其中的不同,其他省市可以借鉴其中的立法经验,这对完善其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文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概述

我国一共有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他们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其中13个省市制定了《实施实施办法》,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福建省等;18个省市贯彻实施了该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如山西省、北京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这些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中,进行3次修改的只有:贵州省;2次修改的有: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黑龙江省、江西省、浙江省、甘肃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辽宁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次修改的有:上海市、重庆市、安徽省、海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没有进行过修改的是广东省、青海省、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纵观我国各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发现其主要由总则、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国家机关保护、学校保护、法律责任、附则等7部分组成,法条数一般在50—60条之间,字数一般在5000—6000个字之间。其中法条数目最多的是《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法条共计是84条,字数12044个。法条数目最少的云南省,法条共计35条,字数3505个。

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特征

(一)地方立法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

许多地方的立法已经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命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以及财产权等多项权利,更加关注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及其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根据法律规定未依法定程序不得剥夺未成年人获得的荣誉称号,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公开未成年人的隐私。对于未成年人罪犯也采取了不得通过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等传播媒介披露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姓名、肖像、住所和单位等信息的保护措施。未成年人依法享有财产权。此外,通过继承、受赠和以其他合法方式未成年人获得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不得侵害未成年人在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益。

(二)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观念

权利本位的观念在广大民众中的不断强化,其在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中也有相应体现。《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吉林省实施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自治区实施办法》等都专章设立“自我保护”。其将未成年人看做同成年人一样,具有各项平等的权利,独立的权利主体地位。要求未成年人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遇到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各项权利时可以通过其父母或监护人向学校,居委会,或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在未成年人遭受遗弃,虐待时可以向居民委员会、公安局、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寻求救助。未成年人在维护其自身权利的过程中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宣传力度

根据《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三周为本省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吉林省实施办法》也将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规定为每年九月的第二周。这是我国目前仅有的2个省通过地方性法规设立本省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对于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央及地方保护未成年人的立法精神的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中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四)大多数地方已将未成年人保护的经费纳入地方政府预算中

根据《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该条规定已经将未成年人保护的经费纳入地方政府预算中,这样不仅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济支持,还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全国各省市未成年人地方立法文本的比较

(一)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的机构不同

东南沿海省市经济较为发达使其较之其他省市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有前瞻性,已通过立法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对未成年人的权益进行保护。《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指导、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贵州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第二章都是“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此外,还有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四川省等也对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做出了相关规定,使执法责任主体得到明确。

但是,其他省市则是规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残疾人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红十字会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构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这些未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执法主体的省市由于其执法主体不明,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的局面,容易形成推卸责任,踢皮球的情形,导致了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的执法较差。

(二)地方立法对女未成年人保护的程度不同

由于男女先天生理结构的不同使得女性先天处于弱势地位,福建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陕西省等6个省都通过地方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对未成年女学生进行保护,不仅维护了未成年女学生的权利,而且体现了未成年男女学生实质上的平等。

如《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在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的建设、配置和使用上,应当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女卫生间人均实际使用厕位数量应当多于男卫生间厕位数量。学校和教师应当允许未成年女学生在经期内不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黑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三十九条以及《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都着重强调照顾未成年女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特殊保护。

(三)全国各省市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进程不同

纵观我国各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大多数省市都是先制定了省一级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之后才出台市一级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市先出台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省一级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随后出台。根据统计共有5个省属于该种情况,分别是:甘肃省、广东省、湖北省、吉林省、四川省等。

如《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虽自2008年11月18日颁布实施以来没有进行过修改,但是其所属的深圳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分别早在1996年9月4日,1998年5月5日颁布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办法》、《汕头经济特区实施办法》。

四、完善各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文本的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

各省市可以通过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这一机构对未成年人的利益进行保护。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可以隶属于民政部门,受民政部门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督。其职责可以包括:宣传国家及该省市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监督国家及各省市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工作;接受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举报,交由有关部门查处,为受害者提供或者寻求法律帮助;对因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有权建议有关机关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制度,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并可向主管机关和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如果各省市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该机构可以对国家及该省市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监督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使得未成年人保护国家及地方立法深入人心,及时正确的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地方立法的执法力度。

(二)通过立法加强对女未成年人的保护

笔者以为地方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可将女未成年人纳入特殊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对其加以保护,体现男女实质上的平等,加强对女未成年人的保护。

我国的特殊未成年人包括:(1)父母进城务工的留守未成年人;(2)单亲家庭的未成年人;(3)未成年学生中的孤儿;(4)未成年学生中的残疾者;(5)依法免于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法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6)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

目前,已有北京市、贵州省、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等地方立法对特殊未成年人进行了专章立法保护,其他省市虽未专章表述保护特殊未成年人,但是其在法条中都有相关规定。如《福建省实施实施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被免予、免除刑事处分或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劳动教养或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方面享有与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权利,教育、劳动部门及有关单位应依法予以保障。”通过将女未成年纳入特殊未成年人这一群体进行特殊保护,从而弥补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不足,完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三)结合各地方特点,完善各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

由于我国各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较快,所以许多关于未成年人的问题较之其他地区较早出现,如: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吸毒、聚众斗殴等,对未成年的问题关注较多。笔者通过对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文本进行比较发现,其虽立法结构、法条数目、实施时间和实施主体有所不同,但是很多省市在法规的内容上,表述上极为相似,其内容具有一致性,没有体现地方的特点。

笔者以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各省市相对于其他省市发展速度较快,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形式较之其他地区也更加多样化。那么东南沿海各省市在修改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时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地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的形式进行立法。

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等民族自治区在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立法时可结合本地区的风土民情、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的执法、司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

五、结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成年人关乎我国的未来,而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则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基础,通过对各地方未成年人立法的文本比较发掘其中的不同,并据此弥补各地方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不足,完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体系。

参考文献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9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虐待;法律保护与救济;专项立法

中图分类号:G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19-1

2012年经网络曝光而闹得沸沸扬扬的“温岭教师虐童案”,将如何保护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不受虐待这一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教师虐待的问题,笔者将从法律保护与救济的角度展开论述,同时提出避免、预防的建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范畴

在我国,对于未成年的保护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学校保护部分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第63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改后,将幼儿园纳入了学校的范围,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给予了更大的保护。需要指出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些方面没有涉及,或语意不详。例如第二章第21条中用了“体罚、变相体罚”这一概念,这里所指的概念与其他部门法中的“虐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未做出解释,给出概念之间的明确界定,在法律适用时会出现问题。又如第六章63条中所提及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所包含的范围,该法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增加了法律适用时的不确定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范畴

在我国,对于教师行为的约束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规定予以实现。在《教师法》第37条中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第37条中只对教师行为做出了处罚,而没有明确对于受体罚学生应该采取何种的保护,未成年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自身权益进行保护也没有提及,这些都是立法上存在的空白。

三、《行政处罚法》范畴

《行政处罚法》主要针对的是行政违法行为。教师的一般违法行为,大都会采依据《行政处罚法》来进行处理。因为缺少了《刑法》中明确的罪名和强制约束,而为了保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从而对教师予以惩戒,对未成年学生予以保护,采用《行政处罚法》来进行处理,更具有说服力。在“温岭虐童案件”的处罚中,当地公安机关就是依据《治安管理条例》予以涉案教师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针对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行政处罚法》范畴内可行的处罚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从现今曝光的几起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的案例来看,最终都采取了行政拘留的措施。笔者认为行政拘留的措施虽然对教师有一定的惩戒作用,但是是否起到了严厉的惩戒作用,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根据现行的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行政拘留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而受到虐待的未成年学生心理上的创伤,是很难弥补的。这种处罚的力度与造成的伤害不对等,也是饱受学界诟病的一部分。所以,《行政处罚法》中应该按照违反治安管理的严重程度,适当加大行政拘留的期限。

2.吊销教师资格证。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在未成年学生中还有儿童,像虐待儿童的行为,属于严重触犯法律的行为,但是我国刑法中暂时没有关于虐待儿童罪的法律规定。虽然“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但是虐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是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的。所以,吊销施虐教师的从业资格证,使得教师队伍更加纯洁,更加有利于对于未成年学生的培养。

3.罚款。罚款也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方式。近期曝光的几起幼儿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的案件,施虐教师被处以行政罚款基本上是数千元的水平,这种惩罚对于施虐教师来说未免有些过于宽松,没有体现法律的权威和严厉,对于施虐教师的惩戒教育作用也显得不足。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的恶劣行径,对未成年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仅仅是千元的罚款,并不足以惩罚施虐人。

四、《刑法》范畴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篇10

【论文关键词】法律关系;校园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在我国,随着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校园伤害事故及其所引发的学校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受害人主张的赔偿金额日渐攀升,校园伤害事故逐渐成为影响学校工作和困拢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侵权学生家长或受害学生家长往往不问任何理由均把矛头指向了学校。由于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学校已经难以完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有些学校为了规避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竟然采取了限制甚至取消自认为容易引发伤害事故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修的实验、实践课或体育活动课,这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显然相悖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以及一些地方人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如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上海市人大2001年审议通过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江苏省人大2006年审议通过的《江苏省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但是,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涉及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对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只能制订法律。因此。这些规范显然难以对法院的审理具有拘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应社会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规定和精神,对在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意义重大。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关键是学校与学生之间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妥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确定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基础。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就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法律上,对于中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直没有明确。目前,我国学界对此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监护关系论

该论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就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代替家长成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就自然转移给学校。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只要被监护人遭受或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无论监护人有无过错,学校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主要理由是:

监护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监护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在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而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这种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得到实现,从而使他们得到生存和发展,使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义务得到法律的强制性的保障。”“因而监护人将被监护人送人学校求学,送人医院就医,不仅是履行其监护职责,也是履行‘公法’上的法律义务。”,“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时的当然监护人。

2委托监护论

该论主张学校虽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是可以成为按受监护人委托履行一定监护职责的被委托人,监护人与被委托人既可以由书面形式确定相互关系,也可以是一般口头约定而成立。学校一旦正式接受未成年学生入学,未成年学生实际上已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学校已经接受了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因此.学校和家长之间实际上已经存在委托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就是监护人与被委托人的关系,学校对学生应当负有监护职责。其理由是:

从现代学校的功能来看,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特殊的保护职责。这种保护的重要性仅次于家庭,学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学生,这就是学校这种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工作职责的本质区别,学校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保护。面对容易受外力伤害,身心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学生,教师对他们应该有类似的家长般的责任,这种特殊保护可以理解为部分监护。

3准行政关系论

该论的直接理论依据是l9世纪德国的特别权力关系说。该说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与公共团体是行政主体.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人享有概括的命令强制权力,而另一方负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这一理论为学校获得对学生概括的支配权提供了依据,即学校是负有教育目的的,提供专门服务的行政机构,只要校方认为自己对学生的管理行为符合教育目的,就能任意地对学生课以各种义务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必受行政一般原则的约束,与之相应的,学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各种义务,而无法获得司法救助。这表明“高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行政组织,又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它与学生之间部分是行政法律关系。”因此,中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属于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

4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论

根据《教育法》第5条之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学校履行教育职能是国家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因此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其理由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既不是特别权力关系,也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

综合评议以上四种观点,较少有人赞同准行政关系论与监护关系论这两种观点;相反,对委托监护论与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赞同者较多,但争议较大。

5笔者观点

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理由如下:

5.1学校的职责与监护的职责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别。

我国《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当负有保护、照顾和管理学生的职责。学校对学生负有三项职能:一是教育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三是保护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管理服务于教育职能,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保护则是学校行使教育和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学校这种基于教育机构的设置而产生的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与基于亲权而产生的法律意义上的监护职责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监护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置专人保护其利益.监护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没立监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缺陷,着眼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同时管理、教育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管理和保护”是区分学校职能部门与法律意义上监护职责的关键。当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保护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要将学生的一切活动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使学校这种为教育教学目的而实施的辅助管理、保护无限放大到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范围。

5.2学校不具备监护人的法定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0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其进行诉讼,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有权处理其财产等。而学校则不具备对未成年学生行使只有其监护人才有权行使上述行为的资格。

监护又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事实上,家长将未成年人交给学校时,并没有将监护职责中的权力部分转移给学校,如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管与处分等,只是把监护的义务推给学校,一旦发生事故强求学校对在校学生承担监护责任,这明显违反法律“公平”的原则。即使是家长将监护职责的全部权利与义务转移给学校,对学校也是不公平的。

5.3学校承担监护职责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们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是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人民法院判决学校承担监护责任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教育法》第39条、《教师法》第8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第16条以及《意见》第160条等法律规定是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上述法律规范只规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保护责任,并没有规定学校的监护责任。依照上述规定让学校承担监护责任只能说是对法律的曲解。

也有学者试图根据《意见》第22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认为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了委托监护关系。这也是毫无道理的。我们知道,“监护责任的转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项,对学校而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对监护人而言是责任的减轻,学校与监护人都应该慎重考虑。”然而,委托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愿意与家长达成这种意思表示一致的。

法定的监护关系是以亲权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法律关系。《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监护人(主要有四个序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等)是按血缘关系亲疏的顺序来排列的,这种血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列入法定监护人范围的未成年人的亲属,只要具备监护能力,必须按法律规定履行监护义务,如不履行,则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监护与被监护是《民法通则》133条设定的法律关系,我国著名法学家杨立新教授在对本条款进行解释的时候提道:“之所以否定监护义务的存在是因为.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适用监护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其一,认定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人校以后产生监护权,没有任何法律对此作出规定,没有足够的法律根据这样认定。其二,监护权的成立,要么是法定,要么是指定,除此之外没有监护权产生的根据。其三.监护权转移,需要有转移的手续,即在当事人之间订立监护权转移的合同,该合同根本不存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本条款是依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存在监护关系。

5-4学校不具备担任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能力。

家庭履行监护是1:1或n:1的形式,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或在一定情形下替代未成年人父母对该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而学校对学生的保护是1:n的形式,学校每位教师一般要负责教育管理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时时处处像家长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每一位活泼好动的未成年学生,保证他们不发生任何伤害事故。因此,要求学校为数甚少的教师对为数甚多的学生承担监护责任难免不合情理.事实上也难以做到。

5.5学校不具有充当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经济条件。

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的角度讲.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监护人,需要昂贵的成本.是不可行的。因为,要履行监护责任,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聘任足够数量的专兼职教育和照管学生的教职工,全面改善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这一系列条件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