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十篇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十篇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6:00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1

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次生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一切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都存在不能顺利完成的风险,我们将之称为利率市场化的次生风险。目前,大多数的应对措施都可归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和资产重构,而业务与资产结构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速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将利率市场化的次生风险概括为业务转型风险、资产重构风险和监管变革风险。

存贷利差缩小引发的业务转型风险

根据目前的主流意见,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最直接冲击是存贷款业务的净利差减小,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但是净利差的下降并非是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普遍现象。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80年颁布的《吸收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为正式启动标志,并与1986年完全取消Q条例(美联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金融条例中的第Q项规定)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无论是美国的商业银行还是存款机构,其净利差都攀升至更高的阶段,如图1所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净利差均在波动中上行,而之前与之后的阶段都比较平稳,尤其在1986年Q条例完全取消之后,净利差更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可能取决于多重因素,如利差较小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被大量淘汰,使得剩余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平均净利差上升。但是,这表明在利率市场化之后,至少一部分商业银行和存款储蓄机构仍可能通过净利差获得满意的收益(见图1)。

存款市场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为获得较高的净利差,商业银行的业务只能进行拓展。从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一是进行存款业务创新,使得存款业务与金融市场业务相结合,如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等业务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二是向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在美国利率市场化期间,商业银行以存款账户服务费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之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表明净利差的增加并没有使商业银行放弃投资银行业务(指包括狭义投行业务、经纪、信托、保险经纪等在内的广义投资银行业务)的扩张。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存款竞争后必然会迎来业务结构的普遍转型,既包括商业银行业务本身,也包括投资银行业务的引入。对我国而言,业务结构转型也会普遍存在。在存款利率放开的初期,商业银行可能会因存款业务的竞争而出现净利差下降,并促使商业银行加速业务转型,但是,商业银行的转型不会因为净利差在之后的回升趋势而减慢,只会更迅速地进行下去。对商业银行而言,能否顺利实现业务转型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首要次生风险。

利率波动增大引发的资产重构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另一个直接冲击是增加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利率波动幅度,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应用利率敏感性缺口等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在目前存、贷款利率一管制一放开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波动并不一致。与之相应,如果存款利率最终放开,那么存、贷款利率波动性的改变也呈现不对称性,商业银行需要针对利率波动性的不对称变化进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改变资产存续期的期限结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仍以短期资产为主,在对资产和负债的久期进行管理时,资产只有保持较小的久期,才能与波动较弱的存款利率相匹配。但是,如果存款利率放开,那么存款利率的波动幅度将增加,银行所持有资产的久期也需要同步增加。我们简单地将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完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样本,将美国商业银行作为完全利率市场化之后的样本,如表1所示,美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剩余期限集中于中期或长期,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剩余期限集中于短期。这表明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波动幅度增加,商业银行需要大幅增加中长期资产的比重。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决定着资产结构调整的顺利程度,由此带来的资产重构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另一重要次生风险。

混业经营增加引发的监管制度变动风险

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第三个直接冲击是金融混业的加速进行。从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但没有使得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泾渭分明,反而促进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混业经营趋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会出现相似的趋势,受存贷利差压力和资产重构需求的影响,商业银行必然在存款利率放开之后加速混业经营步伐,在现有投资银行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资银行业务的比重。

金融混业的加速会促使当前的监管制度发生大的变革。由于我国监管机构对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力度并不一致,所以当机构型监管模式被逐步打破,并进一步发展成功能型监管模式或其他监管模式时,商业银行所开展的各项业务必然要因监管力度的变化而产生大的波动,从而带来监管制度变动风险。

富国银行应对次生风险的经验

富国银行从社区银行起步,历经美国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储贷危机与之后的次贷危机,并在2013年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银行,其发展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一些主流的应对方案,如强化混业经营、进行差异化的竞争、拓展小微企业业务、推动金融工具创新等等都在富国银行的战略和业务中有所体现。在此,我们侧重分析富国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次生风险。

从高流动性储蓄获得稳定的净利差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富国银行有较高的净利差,并且其高利差主要源自较低的存款利息。如表2所示,富国银行的净利差远高于花旗银行,但是,从生息资产收益率来看,富国银行与花旗银行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的差异体现在计息负债付息率上,富国银行的平均付息率只有0.60,只有花旗银行的41%,因此,富国银行在净利差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负债业务上。

进一步观察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的具体计息负债项目,如表3所示,可见富国银行各计息债务项目的平均利率均小于花旗银行,尤以计息存款的利率差异最为显著。花旗银行并未公布计息存款的具体构成,但是从富国银行的计息存款构成来看,市场利率账户与其他储蓄一项占比最高,其平均利率也显著低于计息支票之外的计息债务项目。因此,富国银行在负债项目上的低利率优势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账户与其他储蓄。

市场利率账户与其他储蓄业务的对象是要求储蓄具有高流动性的客户。以市场利率账户为例,这一业务同时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只需要保证较低额度的余额,便可以获得较活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并保持极强的变现能力。其他商业银行的相似业务也有较低的利率,如2012年美国银行储蓄存款的平均收益率仅有0.11%,但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富国银行将此类项目发展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并从需要保持高流动性的客户中获得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专注高流动性储蓄业务的拓展,可以视为富国银行获得稳定的高净利差的重要原因。

以全面的金融服务拉动各部门收益

富国银行的业务由社区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和理财、经纪与养老业务构成,从规模与收益来看,社区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是所有业务的主体,如表4所示,社区银行业务在收入、净收入、贷款和核心存款项目上均占半数以上,正是社区银行项目的较高业务规模巩固富国银行在美国商业银行中的地位。但是,富国银行在社区银行上的优势不仅是较高的业务规模,其收益率也远大于单纯的贷款业务。如表4所示,社区银行业务的大量核心存款转化为贷款,即贷款是社区银行业务的主要投资项目,但是,其收益率明显高于普通贷款,达到20%。与富国银行的其他贷款项目相比,商业贷款的平均利率为4.06%和消费贷款的平均利率为5.25%,均远低于社区银行业务的收益。

富国银行在社区银行业务上的高收益是向贷款对象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结果。以面向个人的贷款为例,富国银行在提供按揭贷款、房屋抵押贷款时也提供投资、保险、信托等金融服务,并且通过交叉销售,在2012年实现平均每个家庭购买6.05项金融服务。因此,正是将全面的金融服务渗透至社区,才使得富国银行可以在社区银行业务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客户的价值。

以金融创新先行抵消制度变革的影响

业务转型和资产重构总是伴随着大量的金融创新活动。但是,商业银行不能被动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选择金融创新,而是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进行前瞻性的创新,先行抵消利率管制所带来的影响。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完成的,富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同样具有前瞻性,在利率管制取消之前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我们以富国银行计息债务的年平均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二者走势基本一致,并且差别较小,但是当以计息债务的年平均利率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对比时,发现二者在1977年尚比较接近,之后差异迅速增大。在利率市场化启动的第二年(即1981年),计息债务平均利率与存款利率上限的差异达到顶峰,此后逐渐下降,并在Q条例完全取消之后(1986年)缩至最小。由于联邦基金利率可以视为市场利率,所以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时期内,富国银行的计息债务利率便已经按照市场利率变动,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几乎未起到作用。

富国银行对利率上限的规避是通过金融创新进行的。我们对比1977年和1981年富国银行的计息债务项目,如表5所示,可以发现1977年各计息债务的利率与当时的存款利率上限相近,但是在1981年除储蓄存款之外的项目便已大幅偏离存款利率上限。其中,储蓄券和海外机构吸纳的存款是增长最快的项目,而储蓄券项下的金融工具正是金融创新的体现。

再看资产项,富国银行对资产存续期的调整也与金融创新密切相关。我们比较富国银行1977年和1981年的贷款项目,如表6所示,可以发现不动产贷款增长最为迅速。在1981年的不动产贷款中,按揭贷款达到56.77亿美元,占不动产贷款的75%,考虑到按揭贷款的较长期限,以及美国金融衍生品与按揭贷款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认为富国银行延长资产存续期的期限结构调整同样基于金融创新。正是以前瞻性地金融创新突破利率管制,才保证富国银行在利率放开之前实现业务的转型,降低了业务转型风险和资产重构风险。

以社区银行业务增强监管变革时的稳定性

富国银行的突出之处是战略和业务的高度稳定性,这与其社区银行业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富国银行降低中小企业业务风险主要途径是与社区客户的长期合作。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发展前景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财务等方面的历史数据与未来的违约概率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但是,如果中小企业可以成功地成长起来,那么其较高的盈利潜力和多类型的金融业务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更高的客户价值。与专注当前财务数据相比,在长期合作中筛选优质客户,并扩大与优质客户的合作更有助于降低违约风险并提高富国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保证富国银行战略和业务上的稳定性。正如富国银行Ceo约翰·G·斯坦普夫(JohnG.Stumpf)所言,“在联系中加强联系”(it’searnedrelationshipbyrelationship)。

社区银行业务的另一个优势是在金融监管变革时天然的稳定性。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ndependentCommunityBankersofamerica)对透支条款和监管规则改变后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其中60.6%的透支项目没有改变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这表明社区银行业务对监管制度变化敏感性较低。因此,在以社区银行业务为主要的业务时,金融监管的变革未对富国银行业务产生大的冲击。

富国银行的经验借鉴

富国银行的战略和业务取向很好地抵御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次生风险,但是在借鉴富国银行经验之时,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根据我国的金融环境进行以下调整。

避免在社区银行业务上的过度竞争

社区银行业务给富国银行带来巨大成功,但是,如果我国商业银行均专注社区银行业务,那么不但不会获得竞争优势,反而会带来恶性竞争。富国银行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特殊的市场结构之上。美国社区银行的规模普遍较小,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的调查报告,资产在5.01亿美元以上的社区银行仅占17.1%,资产在2.51亿~5亿美元之间的占12.1%,资产在1.01亿~2.5亿美元之间的占34.9%,资产在1亿美元以下的占31.1%。可见,富国银行在美国的社区银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并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有专注于高收益的投资银行业务,未与富国银行在社区银行业务上进行激烈竞争。反观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均有着较高的网点密度,并且一直在吸纳社区储蓄,各个商业银行业务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也没有非常忠诚的客户群。每个商业银行在社区银行业务上都不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过度关注社区银行业务只会带来激烈的价格竞争,难以获得类似富国银行的低利率优势。

注重金融服务的有效融合

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展了大量的综合金融服务,包括保险经纪、银行理财等服务,但是与富国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并未与商业银行业务完全融合。以银行理财为例,商业银行主要是从存款业务向理财业务分享客户,很少以客户群为中心,将存款业务与理财业务综合起来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各自在流动性与盈利性上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迅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业银行并未将其纳入并融合到自身的业务体系中。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引入投资银行业务时,尽管要根据风险隔离的需要实现业务部门的分开,但是在业务拓展上应着力开发融合二者业务优势的新金融产品,力求基于这些产品实现对客户的全面金融服务,并在每一个业务项目上通过交叉销售来实现业务的普遍扩张。

进行前瞻性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富国银行低于利率管制的利器,我们已经看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之前,富国银行便已经利用金融创新,按照市场利率进行融资。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所缺乏的是金融创新的大环境,大多数商业银行满足于较高的利差,并未针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进行前瞻性的金融工具创新。当存款利率放开时,也难以有足够的金融工具支持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快速调整。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前瞻性,不是在存款利率放开之后才去大量应用相似的金融创新工具,导致金融创新工具因集中的需求产生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而是在存款利率放开之前便部分抵消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实现存款利率放开之后的业务平稳过渡。

发展稳定性强的金融业务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业务机遇与挑战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现状

利率是由市场供求变化自发形成的一种市场价格。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市场价格机制形成。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利率政策是利率管制。利率管制主要是指利率的变化由国家严格加以控制。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2012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营销

利率走向市场化,商业银行有了存款、贷款的定价权。商业银行可以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可以给以不同的利率,实行差别定价。在市场上,商业银行可以自由定价,吸引优质客户,使负债优良化,保证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同时商业银行对于非优质存款客户实行利率下浮,减少成本;对于非优质贷款客户实行利率上浮,增加收入。

(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法人贷款业务多样化营销

目前,在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对于法人贷款业务整体营销思路在于营销一些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有收入损失但是具有贷款高安全性的优质客户。一旦利率走向市场化,商业银行会寻求收益与风险的均衡,营销不再仅仅高度集中在上述客户之中。在不同客户市场中,现有五大商业银行必然依然积极营销大客户;高风险的同时是高收益,中小银行在一定风险承受范围内,必然以创新产品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个人贷款业务结构

目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主要分为房屋按揭贷款和非房屋贷款。第一,无论自然人申请哪一种个人贷款业务品种,自然人申请贷款都具有一定的刚性。控制个人贷款业务风险关注的要点在于自然人违约的概率。考虑自然人违约的概率的因素在于自然人的人品、工作单位、截止申请贷款日的信用状况等等。在自由利率定价的条件下,可以对于违约概率较小的自然人适当给以利率优惠,吸引其选择利率较低的商业银行贷款;可以对于违约概率较大的自然人以利率上浮,作为风险补偿。第二,个人贷款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大。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衡量收益与风险,在一定政策情况下,以利率的变化调整商业银行自身的个人贷款业务结构。在需要大力发展某种个人贷款业务品种的政策指导下,适当将该业务品种的利率定价给以优惠;在需要控制某种个人贷款业务品种的政策指导下,即可上浮该业务品种的利率。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会加大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竞争

在利率市场化下,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变得灵活。存款大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并不高,严重受利率变化影响。利率一旦变化,存款大客户即采取行动,即将自己名下存款流动到存款利率较高的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存款大客户,短期内各商业银行必然大幅增加存款利率,造成恶性竞争。商业银行受利润驱使的这种短期行为可能会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并产生经营危机。

(二)利率市场化会增加商业银行定价的难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不需要考虑利率定价的问题。利率走向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对于商业银行必然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利率市场化下,五大商业银行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可能促使定价趋于同质化。商业银行如何合理进行利率定价、如何吸引优质客户、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等等这些问题必将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利率定价的难题。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结果,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博弈结果,是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博弈的结果。最优的商业银行定价,是实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博弈的均衡。

(三)利率市场化必然降低存款与贷款的利差,使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依然主要集中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对利率自由定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然做出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短期行为。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增加、贷款利率下降,存款与贷款的利差必然下降,商业银行的利润必然下降,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必然减弱,必然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借款人逆向选择

在利率市场化的状态下,由于借款人与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为了争夺优质的借款客户,会降低贷款利率,可能导致借款人逆向选择,一些非优质客户会进入借贷市场。这些非优质的借款人违约的概率较大,可能给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带来挑战,会恶化商业银行的整个资产结构。

(五)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利率从市场管制走向市场化,利率从在政府不调整的情况下一成不变走向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利率波动变化,存款客户的流动性增加,贷款客户的敏感性增强。当然利率波动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利差会下降、盈利会减弱,存款人提前支取、借款人提前还款的可能性会增加,负债与资本的机构匹配受到挑战,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协调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将是利率市场化下的另一个难题。

四、商业银行业务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一)审慎考虑,合理定价

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状况,针对所处细分市场,协调风险与收益,完善资产负债机构,结合同业定价情况,审慎考虑利弊后合理定价。商业银行进行利率定价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避免短期行为,避免与同业恶性竞争,以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有效预测利息收入,全面考虑利率影响因素,以此作出合理利率定价。

(二)细分客户,差别定价

商业银行作为法人组织,在控制风险、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营销优质客户。在利率市场化的机遇下,商业银行可以细分客户,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别利率。第一,对于存款客户,规定一定存款额的区间,不同区间内客户实行不同的利率。执行利率的原则在于客户存款金额越大,利率越高。第二,对于贷款客户,优质客户实行利率优惠,曾有信用逾期的客户实行利率上浮。

(三)创新产品,吸引客户

目前,商业银行仅仅经营传统业务,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与时俱进的发展的根本在于产品创新。在利率市场化下,利差收入降低,商业银行再以利差收入作为利润的主要增长点是有碍其发展的。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于产品创新,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目前,金融发展已不再处于以需求、供给为导向,而处于内生引导发展的阶段。当前,商业银行要想发展的一方面就在于面对自己的细分客户,创新产品,找到新的利润增加点。

(四)完善制度,甄别客户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针对借款人,商业银行应按照业务特点和风险特性的不同,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有效甄别借款人,减少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应以有效信用风险计量为导向,制定相应防范风险的制度,平衡收益与风险,有效选择优良借款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五)建立体系,防控风险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有效防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下,受利率波动影响,商业银行行为选择以逐利为核心。促使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约束商业银行短期逐利行为的有效措施在于商业银行自身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原则在于有效进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的管理。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应有效利用机遇、面对挑战,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以研发创新产品为基点,有效进行利率定价,并且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成功实现转型,稳健、可持续经营下去。

参考文献

[1]游春,胡才龙.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影响的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08).

[2]李海波.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公司业务的影响[J].银行家,2013(01).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

abstract:theproblemofexcessiveliquidityofcommercialbankarouseswideattentionandresearch.Fromotherpointofview,basingontheincomeandcost,byanalyzingamountofexcessdepositreserveincentralbankandtrade-offwithinbankmarket,thispaperdrawstheconclusionthatthecommercialbankinChinaisnowstillfacingwiththeproblemofexcessiveliquiditywhichappearsobviouslyfromtheyearof2004.therearethreefactorscontributingtoexcessiveliquidityofcommercialbank,theyaregapofdeposittoloanswiftexpanding,continuingsurplusofbalanceofpayments,andspeedingvelocityofcurrency.

Keywords:commercialbank;excessiveliquidity;cause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现象。由于资产负债结构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保持一定流动性是必要的。对混业经营体制或银行系统在一国经济发展资金融通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只要达到监管标准,保持多大程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策略的选择。但对分业经营体制和资金融通以商业银行为绝对主体的我国来说,流动性过多显然对商业银行本身和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流动性过剩在削弱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货币政策传导效果。[1]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对其成因的考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指标

目前,社会上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研究较多,但对为什么就一定判定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完全令人信服的说法。部分观点从感性出发,没有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状况。另外虽有人从量化角度出发,但分析对象却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没有直接关联或关联性不强。主要以下面几种观点为代表:一种观点从货币供给角度出发,认为货币供给较多,导致社会资金面宽松,经济运行有通货膨胀压力,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融通又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的,因此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多;一种观点从存差角度出发,认为近年来存差规模不断扩大,论证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一种观点从投资增长角度出发,认为近期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于充足;还有一种观点从商业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出发,认为商业银行短期负债增多,长期负债减少,而中长期贷款却相对增多,从资产、负债期限角度来论述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强弱。这些观点或是从推理的角度推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状况,或是没有考虑到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的现实,而且均没有明确设定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指标,难以令人信服的以量化标准判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状况,因而说服力都不强。

本文从量化角度出发,以超额存款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两个指标来判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状况。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指标,是因为在我国当前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有限,除了用作贷款外,主要只能用于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或以超额储备金的形式存于中央银行,[2]获取相应的收益。如果在较低收益率甚至是低于资金成本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仍较大,就可以判定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

(一)银行系统超额存款准备金

2005年3月中央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1.62%调低到0.99%,2006年8月19日将法定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调高到2.52%,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2006年7月、8月和11月央行三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由7.5%调升至9%。在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远低于法定一年期存款利率状况下,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储备仍居高位(见图1)。虽然商业银行此举有获取稳定无风险收益或将超额储备用于将来投资意图,但在如此低的收益率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仍有如此之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状况。事实上,2006年8月央行加息后,9月末,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仍旧高达8200亿元以上。

(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

在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其它资产除了一部分以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存于中央银行外,还有一部分主要用于银行间交易。从银行间交易情况来看,2006年4月央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8月央行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调整一年期法定贷款利率至6.12%,一年期存款利率至2.52%。在存贷款基准利率不断调高的背景下,2005年以来,商业银行购买的国债收益率仅在1.39%-2.80%之间,央行票据收益率在1.73%-2.67%之间,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回购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在1.35%-2.31%之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在1.58%-2.4%之间(见图2)。虽说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收益,但与存贷款利差相比,商业银行这部分资产运用收益依然偏低,甚至难以弥补负债成本。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9月末,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量仍旧高达3.7万多亿元(见图2),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1.3%,存差的34.7%。这也可以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一)分业经营体制下的存差规模因素

存差,即存款额大于贷款额的差额。1995年我国开始出现存差这一经济现象,当年存差为0.33万亿元,2006年10月末我国存差达到10.81万亿元。存差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GDp、存贷款增长速度。

存差是否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了过剩呢,其实在混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是不断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的。贷款作为一项高风险资产,虽然收益相对较高,但作为追求风险小、收益大的商业银行来说,发放多大比例的贷款完全根据市场情况而定,存贷比低、存差规模大不能简单的说明银行流动性出现过剩,银行可以把更多的资产运用到股票、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因此,在混业经营体制下,根据存差规模来判定银行流动性过剩状况是不科学的。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因资产运用渠道有限,商业银行资产主要用作贷款,如果商业银行收入高度依赖于存贷款业务,依赖于利差收入,且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资产运用收益远低于贷款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存差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大致判断商业银行是否出现了流动性过剩。

在我国当前,虽然鼓励综合经营创新,但金融行业还是分业经营体制,商业银行收入高度依赖于利差收入,目前利差收入占到商业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仍高达85%以上。根据前面的分析,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收益率和银行间市场交易收益率也远低于贷款收益率,甚至还低于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显然既不利于银行收益增长,又导致银行流动性不断累积,流动性过剩。

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下降,存差规模不断扩大,但各时间段存差增长幅度并不一样。根据图4,1999—2003年,金融机构存差同比增长下降,这段时间存差规模总量虽在增长,但每年增加的存差幅度在减少。1999—2003年,银行体系存差分别为15045、24433、31302、39623、49060亿元,存差增速逐年回落。2003—2005年,我国金融机构存差同比增长上升,2004—2005年,银行体系存差分别为63226、92473亿元,存差增速、增幅显著上扬。考虑到2003年以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并不明显,2004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明显展露出来,从一个方面表明,即使是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存差规模扩大也不一定意味着流动性出现了过剩,如果存差平稳增长,则对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并不显著;反之,如果存差增长很快,规模快速扩大,则对银行流动性过剩就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因素

由于国际市场上看多人民币汇率和净出口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双实现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不断增加。2006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9879.28亿美元,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的比例,2003年以前低于50%,2003年后快速攀升,由2003年底的57%劲升到2005年底的96.58%、2006年9月末的136%(见图5),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增速之猛可见一斑。在现行的结售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不断攀高,使人民币承受着沉重的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走势,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3]从而给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

在我国当前,影响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常项目的收支情况;一是资本项目的收支情况。近年来,我国这两大项目的收支情况都处于顺差。随着我国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经常项目顺差,主要表现为贸易顺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图6可以看出,贸易顺差占基础货币的比率,由1999年的7.21%上升到2005年的12.79%、2006年9月末的13.49%。而由于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涨人民币汇率,包括热钱在内的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入中国,我国资本项目也持续出现顺差。[4]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不断攀高,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

图7可进一步说明“双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从图7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我国新增外汇储备增长幅度较平缓,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大,2003年以后,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因素作用下,新增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对人民币升值构成了很大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下,商业银行流动性显著增加。

(三)货币流通速度因素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交易支付技术的更新,我国不同口径的货币增长速度有着不同的变化。从图8中可以看出,2005年以前,m与m的增速差呈扩大之势,2005年以后,m增速呈下降趋势,m增速呈上升趋势,m与m增速之差的“喇叭口”呈收窄趋势,m与m的增速差由2005年底的5.79%降低到2006年9月末的1.13%,这说明存款期限结构呈现活期化或短期化趋势,货币流通速度增快。至于m增长速度,虽有起伏,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006年9月末m同比增长15.33%,为近几年新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总体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使得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一旦贷款受制,流动性就会趋多,并逐步向过剩状态演绎。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4

关键词:盈余管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信息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4-0079-06

一、引言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速度日趋加快,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融资体系内,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从未改变。而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存款,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存款市场,对促进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性人的理论角度出发:为保证资金链的连续性和盈利性,商业银行注重贷款资产质量的同时,也必然重视存款的数量;为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性,监管部门除了要求商业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等必要条件外往往还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公布其年度财务报告;为保证自身存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公众会根据各方面可获得的信息来进行银行的选择,从而构成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因此,商业银行存在为躲避监管、赢得公众存款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激励。但是在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发达,基准利率并没有市场化的现实背景下,上述关于存款市场理性人推理的结论是否成立尚有待商榷。

以往对商业银行研究的文献往往集中于贷款资产的信用风险、贷款投向或货币政策的研究,鲜有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何谓盈余管理?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盈余管理类似于收益管理或者利润管理,但事实上,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符合法律和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调整对外公布的会计公告信息。盈余管理也不同于会计造假,因为盈余管理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来说,企业出于各种目的往往需要利用公布的财务数据的信号释放作用,因此进行盈余管理不足为奇,例如,上市公司不希望利润出现大幅的波动,利用盈余管理就可以达到平滑利润额的目的。盈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利用调整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资产重组,利用应记项目的管理等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和存款人市场约束的视角来探求我国银行融资市场信息传递是否有效。具体来讲,本文研究的对象之一是商业银行,选择探究的方向是商业银行是否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达到其释放信号吸引公众存款的目的;而公众的存款行为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我国存款人如何选择银行进行存款,是否受到商业银行释放的信息信号的影响,是否构成了巴塞尔协议监管中的第三支柱――市场约束等等。两个研究对象的行为综合起来可以解释我国存款市场是否是信息有效的。

本文的框架如下:首先进行文献综述,接下来在理论框架部分介绍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公众存款选择的市场约束及本文的逻辑主线。实证部分根据逻辑主线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最后部分为本文结论综述。

一、文献综述

Bikker和metzemakers的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的报告盈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因为当银行的实际损失过小时,可计提较少的贷款损失准备来平滑盈余,避免报告盈余的迅速降低;实际损失过大时,可计提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从而避免报告盈余的迅速增加和较大波动。但是Kim和Kross,ahmed等的研究却不支持贷款损失准备的盈余管理假说[2-3]。Cordella和Yeyati的研究发现银行向市场披露关于其风险的信息越多,市场约束越强,从而银行违约风险就越小。相反,当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时,则市场约束效应较弱甚至缺失[4]。peria和Schmukler认为市场约束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业的运营风险[5]。其研究认为市场约束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数量约束即当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加大时,存款人会减少其在该银行的存款,股东会减少其对该银行的股权投资;二是利率约束即存款人会要求银行支付更高的利率作为风险补偿。上述两种约束都会影响银行资金来源,进而对其发放贷款产生影响。国内的研究中,张正平和何广文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许友传和何佳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中均不支持我国信贷市场上存在显著的市场约束[6-7]。曹元涛和范小云的研究发现亚洲各国对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安全网的实施却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市场约束的扭曲[8]。

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公众来说,出于对自身资产的安全需要,往往会通过市场信息选择银行来存款,对风险大的商业银行要求较高的利息,或者进行“用脚投票”,可能造成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因此商业银行不希望出现盈利大幅波动的现象,因为大幅波动会导致方差增大,也即风险增大。而且降低风险也可以躲避监管部门的注意,因此商业银行可能会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如果资本市场有效,风险增大也易造成股价波动,这显然是商业银行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因此出于释放信号影响公众选择的需要,商业银行也会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但是上述市场约束和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的结论在文献中尚存在争论。而且在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公众金融意识参差不齐的现实中,是否也会验证文献中的结论,是本文的兴趣所在和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分析

1.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及存款人市场约束的机理分析

文献综述中已经简要探讨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和存款人市场约束的存在理由,本文欲进行详尽的理论阐述,从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角度进行研究。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银监会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风险高的时候,商业银行会多计提特种准备,反之少提,以平滑利润。一般准备是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资产计提的准备金,虽然一般准备在净利润中提取从而不能影响企业的报告盈余,但是由于一般准备可计入企业的附属资本从而可以增加资本充足率,所以企业有动机对一般准备的提取余额进行调整。即资本充足率低的时候增加一般准备的计提,从而保证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资本充足率高的时候减少一般准备的计提,以免出现资本充足率的大幅波动。专项准备是针对已经出现风险的资产计提,专项准备可以作为一种成本支出,因此专项准备可以影响企业的报告盈余,所以企业往往会在利润丰厚时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在经营业绩不好的时候,减少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以此平滑利润波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存款人能了解到的商业银行信息集中来自于各银行的年报。因此如果公众存在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判断,往往也依赖于商业银行公布的财务报告。对于专业知识并不丰富的公众和从信息的不易获得性的角度来说,其判断的标准会依赖于几个简单明显的财务指标,例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等等。因此,综上所述,如果商业银行存在盈余管理进而进行信号显示的动机,那么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比例应该与商业银行的利润正相关,与其资本充足率负相关,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

从存款人的市场约束角度来看,如果存款人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会利用可得的信息判断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继而来选择进行存款的银行。而就我国目前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各商业银行的财务年报的财务指标无疑是最重要可靠的信息来源。在几项重要的财务指标中,资本充足率代表了银行自有资本能在多大程度上抵御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率代表了商业银行资产状况;资产利润率往往又显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对于上市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产利润率又是投资者看中的指标决定市场投资的信心。因此,如果存款人是理性的,应该乐于将存款存放于资本充足率高、不良贷款率低、利润率高的商业银行。其结果应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往往与资本充足率、利润率正相关,与不良贷款率负相关。

但是,上述推理的存在依赖于两个重要的前提:不存在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存款人需要有良好的金融风险意识。因为如果存在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就会形成公众对商业银行“大而不倒”的预期,也即资产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遇到危机时,越容易得到国家的救助,从而无论其经营状况如何都会吸引众多存款人的存款。如果存款人没有良好的金融风险意识,普遍认为银行不会倒闭,也就不会关注任何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而在我国,这两种情况都是极有可能存在的。首先,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而国家又屡次对这四家商业银行进行支持,例如屡次的注资,剥离不良资产,为其上市创造有利条件等等,无疑形成了隐性担保。我国公众往往也缺乏足够的金融风险意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存款不只是家庭存款,还有大量的企业存款,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等机构存款金融风险意识是否得到了加强?我国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能否验证前文的推理结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2.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及存款人市场约束的重要意义

从金融风险监管的角度来说,市场约束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第三大支柱,强调市场对银行的风险监督作用。市场约束可以帮助监管部门更好地实现风险监管。因为市场往往可以更加敏锐、更能提早地辨别出潜在的风险。加强对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可以减少官方的监管成本,使得监管更加富有成效。从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角度来说,只有促进市场约束,才能使不同资产规模的商业银行处于公平的竞争条件下,才能使风险控制得好、盈利能力高的银行更加具有发展的空间。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与商业银行的信号显示又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存在市场约束,商业银行才有动力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信号显示;商业银行的信号显示,又有助于存款人选择存款的银行从而造成市场约束。

因此,无论是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还是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角度讲,商业银行的信号显示和存款人的市场约束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了信号显示和市场约束这两点,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步入更加成熟的发展轨道。本文的实证部分即检验这两者在我国目前的存在情况。

三、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的设计

本文的逻辑思路如下所示:

存款人市场约束?存款选择?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存款人存款市场信息是否有效?

具体说来即探究存款人是否依据可获得的信息对商业银行进行存款选择,从而构成了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商业银行是否通过盈余管理中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来释放信号影响存款人的选择。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已经就财务指标对研究对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所以本文实证部分选择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变量为连接主线,探究我国存款的选择动机。再以贷款损失准备为引线,判断商业银行是否依据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进行盈余管理。

综上所述,本文按照最初预想的计量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ssit代表该商业银行的存款占银行业总存款之比;dit代表该商业银行的资产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也即代表该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tait代表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占该商业银行总资产比例;rit代表商业银行税前利润占该商业银行总资产之比;cit代表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bit代表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α1i,α2i为常数项。选择这些变量的原因在于从技术意义来看需要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因为各个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存款数量差距很大,因此选择比率具有实际意义;从现实意义来看,我国公众金融专业知识并不普及,大多数人判断的指标仅限于商业银行公布的这些财务指标;从统计实际数据可得性来看,很多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没有公布,因此本文选择类似于总资产收益率的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占比来进行替代。

2.数据的统计描述及初步的计量分析

本文选择12家商业银行2003―2009年的面板财务数据。12家商业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开始增加,改革成果成效显著,如果存在信号释放作用,应该在这几年比较明显。选择这些银行的原因是这些银行在这7年中数据公布的比较完整,而且其总资产之和已经占到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0%。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银监会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各个商业银行网站公布的年度报告。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β12、β21、β22、β23的估计值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还不能就此判断ssit和cit、tait和rit等不存在相关关系,因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通常与不良贷款率高度负相关[9],由此可能造成的多重共线性导致了显著性检验失效。因此本文令cit、bit分别出现在两个计量方程中,修改计量模型为:

模型(1)和模型(2)式是为了探究公众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存款选择。是否依据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利润率这些公开的财务指标进行选择。在成熟的存款市场上,正如前所述,存款的增加往往和资本充足率、利润率、资产规模呈正相关,而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也即,系数γ11、γ21、γ12、γ23为正,γ22为负。

模型(3)和模型(4)式为了说明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占该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是否随着利润率的变化而变化,同理,其是否随着资本充足率及不良贷款率的改变而变化。若存在相关性,那么按照预想的推理,如果商业银行进行了盈余管理,则应该和利润率、不良贷款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利润率增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应该也增加,不良贷款率增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增加,也即系数γ31、γ41、γ42都是正的。其和资本充足率呈负相关,因为一般准备可以作为附属资本增加资本充足率,这样,如果资本充足率高,则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减少,如果资本充足率低,则应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中的一般准备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也就意味着系数γ32为负。那么实际结果是否是和推理的预想结果相一致呢?本文将进行统计和计量结果分析。

3.改进后的计量结果分析

(1)公众的存款行为构成市场约束了吗?

从统计数据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来看,ssit和dit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资产规模有很强的相关性。

γ11和γ21均显著为正,表明公众选择商业银行存款的时候很看重该银行的资产规模。γ12、γ22和γ23的符号和预想的成熟信贷市场理性人推理正好相反,也即存款规模和资本充足率负相关,和不良贷款率正相关,和利润率负相关。

统计图和计量结果都说明了我国公众在选择存款银行时并不从银行的财务数据信号进行选择。公众往往只选择规模大的银行。甚至在不良贷款率越高、利润率越低、资本充足率越低的情况下该商业银行的存款占比却越增长。这种存款市场不成熟现象的出现很可能是出于公众“大而不倒”的预期。因为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来看,国家屡次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如:1998年、2004年的两次直接注资),所以这种隐性担保足以促成公众的这种预期。公众并不关心诸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财务指标的信号,也没有把这些财务指标列为自己进行存款的选择因素。

(2)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进行盈余管理了吗?

从统计图5―图7来看,tait和rit、tait和cit及bit似乎都看不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即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和利润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似乎没有什么显著的相关性。计量结果如表4所示。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公众选择存款银行的行为和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角度来探求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市场是否是信息有效的。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存款人并不依据商业银行公布的财务信息来进行存款的选择,商业银行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对两个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存款市场还不成熟,在信息的传播上并非是有效的。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隐性担保以及对大型国有银行的一贯支持对公众形成了“大而不倒”的预期,因此会选择资产规模大的银行来存款。二是因为我国公众对金融市场认识不足,不太重视商业银行公布的信息。资本充足率等核心监管要素的社会公众的认知度不高,这项监管机制要和市场约束形成良性的配合,还有待于公众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和监管当局的广泛宣传[10]。而且在我国基准利率没有放开的条件下,公众存款的偏好除了根据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外,往往依据其给予的优惠条件、提供的便利条件等来进行选择。因此,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存款市场上市场约束行为比较弱,自然也不存在令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正面激励。

但是从我国银行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促进存款市场的信息有效性建设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银行业形成良性竞争,使风险控制好的商业银行得到相应的存款资源。只有促进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才会对商业银行促成正面激励,这也能促进中小银行的长期发展。银行监管如果只依靠政府部门设立的监管机构往往难以达到完善的效果,因为监管机构制定的监管政策往往估计整个银行业,既容易出现时机延误,又容易发生对金融创新的抑制。因此发挥市场作用,利用市场约束的作用也即发挥公众的选择作用往往在长期能起到良好的监督和降低银行运营风险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发,如何使我国融资市场走向成熟是一个急迫的事实。而成熟市场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传播和信号接收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存款的市场信息建设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Bikker,J.a.,metzemakers,p.a.J.BankprovisioningBehaviorandprocyclicality[J].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institutionandmoney,2005,(15):141-157.

[2]Kim,m.S.,Kross,w.theimpactofthe1989ChangeinCapitalStandardsonLoan-LossprovisionsandLoanwrite-off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8,(25):69-99.

[3]ahmed,a.S.takeda,C.,thomas,S.BankLoanLossprovisions:aReexaminationofCapitalmanagement,eamingsmanagementandSignaling[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9,(28):1-25.

[4]Cordella,t.,Yeyati,e.L.publicDisclosureandBankFailures[R].workingpaper,CepR,1998.

[5]peria,m.S.m.,Schmukler,S.L.DoDepositorspunishBanksforBadBehavior?marketDiscipline,Depositinsurance,andBankingCrises[J].JournalofFinance,2001,56(3):1029-1051.

[6]张正平,何广文.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力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5,(10).

[7]许友传,何佳.隐性保险体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行为[J].财经研究,2008,(5).

[8]曹元涛,范小云.银行监管力量重构损害了市场约束的效用吗?[J].经济学(季刊),2008,(4).

[9]郭伟.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基于资本约束视角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4).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6

利率市场化改革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仍旧以较为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而这种影响进一步通过银行的利润水平和营业收入反映出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将面临的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上。

(一)商业银行的阶段性风险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部分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由此所产生的金融风险称为阶段性风险。1.市场竞争风险。一直以来,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存贷利差。在有严格管制的固定存贷利率制下,存贷利差稳定,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常规业务获取稳定且巨大的收益。而放开利率市场化后,由于长期的利率压制,现有利率水平不能很好的反映资金的实际价格,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必然会升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存放贷款的利率上有了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意味着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点将落在存贷款利率上,银行间为了争夺优质客户,短期内无疑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等价格手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争夺市场。商业银行间的相互竞争使得原本稳定且较大的存贷利差收窄,严重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的同时将存款利率上浮上限从1.1倍提高至1.2倍,各银行纷纷上浮了各自的存款利率,以浙商银行、绍兴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更是将五年期定存利率上浮到顶,达到5.4%。2.逆向选择风险。受利率市场化影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尽管由于商业银行间的价格竞争,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将略小于存款利率涨幅,但对于企业而言,其向银行融资的成本较原来仍有较大的提高。在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银行难以针对不同企业给出合理的贷款利率。对拥有完善的经营模式和稳定营业收入的低风险企业而言,过高的银行融资成本促使其转向通过其他融资成本更低的方式取得资金,而风险较高且经营不佳的企业难以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或筹资成本更高,所以只能继续向商业银行寻求贷款。同样,当获得银行贷款的成本更高,贷款单位必然会寻求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求得高回报率,而当贷款对象逐步被高风险企业取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升高,银行只能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进行弥补,这又进一步使优质企业转寻其他融资方式,恶化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产生更多的问题贷款。3.储蓄分流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变动势必带动其他投资产品的收益变动。当其他信用工具的收益相对银行存款利率更2015年第4期中旬刊(总第585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4,2015(Cumulativetyno.585)高时,银行的存款很容易被分流至银行外,增大了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和不足,或是通过其他途径再回流至银行,提高了银行吸储的成本。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代表余额宝为例,截止2014年9月底,在4%左右的利率水平下,这款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产品规模已经达到人民币5349亿。尽管对于银行而言余额宝的规模不算惊人,却也给银行敲响了警钟。随着各种收益高于银行货期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出现,商业银行无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商业银行恒久性风险恒久性风险即为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利率产生不利变动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降低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存贷款期限失衡问题,因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面临四类基本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1.重新定价风险。重新定价风险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头寸到期日的不同及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存放贷业务时,往往通过将短期储蓄存款用于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发放的形式赚取利差。由于长期贷款的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银行能够获得相对稳健的利息收入。利率市场化放开以后,短期利率有明显的提升,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而在长期贷款业务上银行的收益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导致了银行盈利能力的降低。商业银行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的不平衡,产生利率敏感性缺口,则当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银行的净利差就会随之减少,对银行的收益产生消极影响。2.收益曲线风险。收益曲线风险是由于收益曲线斜率的变化导致期限不同的两种债券的收益率之间差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业务时,通常会购入一定规模的国债以保证稳定的收益率和较低的风险性。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放开,市场利率升高,长期债券的价格下跌,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国债难以达到预期利润。另一方面,市场利率的升高也抵消了债券收益的优势,阻塞了商业银行对国债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尽管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一般总是低于长期利率,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市场上也可能出现利率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情况。如2013年6月,受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涨至13.5%左右。此时,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益大幅减少乃至成为负值,短期负债比重较大的银行面临明显的收益曲线风险。3.选择权风险。选择权风险源于银行所经营的资产与负债业务具有期权性质。我国的银行业以客户自愿为原则,允许客户提前取出存款或偿还贷款。因此相较于银行,客户有着更大的主动权。当贷款利率降低时,客户往往会选择提前偿还贷款,而当存款利率上涨,储户也可以选择提前将定期存款提出重新存入银行,尽管客户的这种选择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当利率变化明显时,客户总是会选择提前结束存贷关系,即客户可视为掌握选择权的理性人,做出的选择必然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与此同时,银行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利率市场化放开后,利率浮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而不受银行控制,利率变动会更为频繁和明显,客户在存贷业务中的主动地位使得银行很难准确控制资产的收益和负债的成本,商业银行的选择权风险大大增加。

二、对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打破了商业银行通过存贷差稳定获利的盈利模式,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商业银行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和盈利模式,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一)强化利率风险控制短期内,商业银行难以迅速找到能够弥补存贷利差收入收缩的盈利业务。银行应当关注利率风险,通过建立内控机制、提高利率预测水平、差别定价等手段加强对利率风险的控制能力。1.提高利率预测水平。利率的频繁变动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负债业务时很难调整恰当的资产负债比例,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和周期搭配不能达到最优。商业银行应当时刻监测利率的变动方向、波动幅度和周期拐点,并以市场供需形势为基础,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和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利率进行走势判断,做好利率的预测工作。通过对利率区间的预估来调节适当的资产负债规模和比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2.完善利率内控机制。巴塞尔委员会在《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遵守的四点利率管理原则。在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严格遵照四点原则,妥善监控利率风险;不断强化和完善内部制度,做到外部审计的独立;执行恰当的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健全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利率内控机制,有利于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有客观全面的把握,有能力规避或淡化潜在的利率风险,降低银行可能因利率意外变动而面对的计划外风险。3.增强差别定价能力。银行在调整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定价时,要加强对不同顾客区别定价的能力。银行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资金去向,综合客户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和贷款的金额、期限等因素给出合理的报价。例如,对于国企、资金较为雄厚,有稳定盈利模式和良好商业运作机制的大中型企业,可以给予相对优惠的利率,既利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在利率制定上获得的自由,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又能够尝试与优质客户建立起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有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而对于存在风险较大的企业,银行应当在充分了解企业贷款用途和企业前景,确认风险相对可控的情况下,适当调高贷款利率,使银行预期取得的收益能够与其承担的风险相互匹配。

(二)寻求多种渠道避险除了应对利率风险以外,商业银行也可以向国外银行学习经验,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投资金融衍生品,参与存款保险制度等多种渠道弱化利率市场化中利率风险给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1.开展金融创新业务。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放开而日趋激烈,针对利率的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金融创新产品,通过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方式对冲利率风险,也可以将资金投入期权、期指交易中以达到避险保值的目的。以利率互换为例,交易双方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并不发生本金的交换,通过这种方式,银行能够在不改变资产和负债基本结构表的前提下,达到分散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2.发展传统中间业务。面对存贷利差持续压缩的市场,中间业务的展开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其他业务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存贷业务盈利能力的下滑。且由于传统中间业务中,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并不需要动用自身资金,避免了风险的承担,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低成本的稳定收入来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目前仍然处于规模小、贡献低的状态,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机制,提高中间业务的综合技术,重点培养优质客户,参照国外商业银行经营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中间业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对存贷款业务的依赖程度。3.反映存款保险制度诉求。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向某一保险机构按相应比例缴纳存款准备金,并在发生经营危机时得到保险机构的资金支持。作为中国已全面展开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存款保险制度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最后手段。2014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中商业银行面临经营危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表达自身诉求。

三、结论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7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并根据巴塞尔协定对利率风险的定义,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中存在的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并根据我国金融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商业银行控制利率风险的措施。

【abstract】

thispaperanalysesexternalreasonsofproductionofinterestrateriskwithinbankingsysteminChina。accordingtothedefinitionofinterestrateriskintheBaselaccord,itdiscussesre-pricingrisk,spreadbasisrisk,yieldcurveriskandoptionriskincommercialbanks。italsosuggestssomemeasurementsoncontrollinginterestrateriskbasedonpresentprogressofChina’sfinancialreformation。

【Keywords】关键词

利率风险interestraterisk巴塞尔协定theBaselaccord

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risk基差风险spreadbasisrisk

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选择权风险optionrisk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看,政策性风险远大于其他风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策性因素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影响权重较大。由于目前我国利率管理权限集中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只是授权代管机关。因此,国务院往往从宏观角度考虑利率的升降,这种政策导向在1996年以来的8次降息中体现较为充分。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目前贷款利率仍处于较低点,而1994-1996年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存入的定期存款从2000年后进入兑付高峰,高付息率造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这种利率风险往往是政策性的,商业银行只能是被动接受。二是受社会信用环境及国家诚信制度不完善的影响,部分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这些企业常以下浮10%的优惠利率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给银行收益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三是存贷款业务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权重较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业务结构过度集中在存、贷款等利息类业务中,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金融产品创新在业务结构中占比过低,使商业银行在利率调整中承受了直接损失。

当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非均衡性也会使商业银行遭受资金缺口风险,一是在总量上,资产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出现存差或借差缺口过大,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承受风险;二是在期限结构上,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如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贷款,当利率上升时,负债成本加重,资产收益下降;三是在利率结构上,同期限的存、贷款间没有合理利差,如为竞争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无原则下浮,甚至亏损经营[1]。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净资产价值带来的潜在影响。国际清算银行的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利率风险由两方面因素构成: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利率变化使固定利率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业务形成损失的可能性;收益风险是指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化不同步造成收益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下面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这四类利率风险的现状:

1.重新定价风险

所谓重新定价风险是指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到期日的不同或者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的风险。在分析这类利率风险时,须对可能受到利率波动影响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加以分析,即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进行分析。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缺口越大,银行所承担的重新定价风险也越大。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为正缺口,当利率下降时商业银行有利率风险;反之为负缺口,当利率上升时有利率风险[3]。

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自1996年5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我国存贷款利率8年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4年开始,宏观经济的开始局部过热,物价从紧缩状态走向膨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步入升息周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经历连续降息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降息预期,因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一直处于不匹配状况,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长期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缺口状态将在利率上升时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净利息收入损失。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资产负债成熟期的结构错配。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主要由其回流期决定,回流期指该项资产负债的本金最终回流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回流期后才得以重新定价,在此之前,利率的变动对资产负债的收付息没有影响。即使银行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利率变动方向,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但当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回流期不匹配时,也会因利率的变化产生收益波动。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直接原因是存贷款的期限结构错配,一方面存款的期限结构短期化,另一方面贷款的期限结构长期化,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商业银行回流期的错配。这种回流期负缺口尚不至于引起流动性风险,但是升息周期中却给银行带来净利息收入的损失,由于负债的回流期短于资产的成熟期,负债被迅速定价而导致利息支出迅速增加,使得在某一时间区间内,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当利率变动时,商业银行也将承受净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4]。

2.基差风险

基差风险是指当贷款的其他条件与重新定价贷款的特点相同时,因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或利率变动幅度不同而产生的风险。大体上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收益减少的风险;另一类是在短期存贷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不一致的情况,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回顾近几年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不乏因遭受基差风险而造成经营损失的实例。如从1996年起,连续8次降息,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差最大为3.6、最小为1.8个百分点,持续的利率下调导致1999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应付利息储备严重不足,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尤为严重,其负面影响持续到2001年[5]。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利率波动加剧,当商业银行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时,利率基差风险将会更大,这必然影响银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3.收益率曲线风险

收益率曲线是将各种期限债券的收益率连结起来而得到的一条曲线。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会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使收益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并因此而产生收益率曲线风险。正收益率曲线一般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没有收益率曲线风险;而负收益率曲线则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就有收益率曲线风险[3]。

利率市场化后,重新定价的不相配性使商业银行暴露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倾斜和下降的变化中。现行我国发行的国债利率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和央行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利差空间,银行资产以国债来代替企业贷款,不但收益可大大增加,而且风险为零。近几年债券资产在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短期看,这可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机会收益,但长期看,债券投资被锁定在较低的收益水平之内,一旦央行利率上调或债券发行利率回升,在债券二级市场换手率较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到时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利率风险。

4.选择权风险

利率的潜在选择权风险,即利率变动中,存款人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或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由此而引起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银行的许多存贷款业务都具有期权特征。期权的持有者,总是在对自己有利而对卖方不利的时候行使其权力,因此各商业银行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潜在选择权风险。不管实际利率变动是正的或是负的,只要名义利率变动,就可能促使借款人提前偿付未到期贷款或存款人提前提取未到期存款。尤其是当客户提前还贷时,银行却没有得到相关的收入来弥补银行承受的风险,使银行系统积聚了大量的期权型的风险。利率的逐步放开无疑会使银行对潜在选择权的控制难度加大。由于我国自1996年以来先后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许多企业纷纷“借新还旧”,提前偿还未到期贷款转借较低利率的贷款,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个人客户的利率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目前对于客户提前还款的违约行为还缺乏政策性限制,因此,选择权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日益突出[6]。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鉴于利率波动性上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诸多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金融监管并未充分有效,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可能会产生较大范围的震动,因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利率的最终市场化创造充分的条件,其中,中央银行增强间接调控能力和监管水平以及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自身的内部体制改革,强化管理手段,加强利率风险控制[7]。

1.树立强烈的利率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国内银行业没有经过国外重大风险事件的“阵痛”,即使有些机构已惨遭市场风险酿成的损失,也没有引起多少重视,因而利率风险意识普遍较低,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离风险防范的要求甚远。很多银行的董事会还没有健全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有专门委员会的一些银行工作也未到位,甚至一年内连一次会议也没有召开;很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仍不到位;绝大多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难以达到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对利率风险及时识别、量化、模型化以至有效预防的目的。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国银行业高度重视。中国银监会早在2004年就公布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包括利率风险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提出了系统、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当前,国内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聘用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士,对《指引》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认真的研究并制定实施计划,加大实施《指引》的力度。银监会相关部门和各地银监局也要进一步提升对利率风险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利率风险管控的相关培训工作,加强利率风险的检查督促力度,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控能力。利率风险的管理水平和《指引》的落实程度今后应作为银行新业务准入的重要标准[8]。

2.立足现实,着手开展缺口管理

近年来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有资料显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大多数银行依然保持着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极为薄弱和有限。各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技术水平和资产负债表的复杂程度选择一套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软件。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是由构成资产负债表的无数存款、贷款和投资交易的累积结果,每笔存贷款都有自己的现金流量特征。在编制缺口报告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自行决定这种报告编制频率,每旬一次的周期较为适宜。太长会影响到准确性,太短又会加大操作成本。国有银行应该建有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的独立风险控制部门,并确保有足够多的、能够进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的人员。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应该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测主要根据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来判断。在缺口模型中,银行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为由于期限结构的错配,基差风险及期权风险的存在,零缺口并不能保证风险也能够降为零,这只是在银行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走势时采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风险的最终消除仍依赖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

3.创造条件,积极探索运用利率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且期限短,发放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会产生很大的利率缺口,迫切需要在与客户签订固定利率贷款合同的同时,在利率互换市场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人民币利率互换就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人民币本金交换现金流的行为,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在不同市场主体对利率走向判断不一样的时候,它们就会互换交易,这是在参与主体之间分摊市场风险的最有效工具。有了这项业务,公司就可以通过与商业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合约,把浮动利率转换成固定利率。通过这笔交易,公司将自己今后的债务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上,从而达到了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当前我国银行体系积聚了巨大的利率风险,为金融稳定埋下了风险隐患。利率互换的高效避险功能,有利于商业银行为巨额债券资产规避利率风险,也有利于通过开展利率互换交易化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带来的风险。利率互换不仅将有效帮助金融机构规避巨大的利率风险,增强其应对能力,从而使得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更加稳固,提高了央行调控的自主性空间,利率衍生品的创新空间也随之打开[9]。

参考文献

[1]鲁盾.石果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9):34-45.

[2]刘喆.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现状及对策建议[J].河北金融,2003(6):30-31.

[3]毕鹏.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及对策[R].

[4]徐慧璇.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R].2006-09.

[5]李树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防范[R].

[6]王蓓.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集团经济,2006(17):209-210.

[7]王伟.利率波动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1(6):39-42.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8

关键词:银行;营业税;取消

中图分类号:F810.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4-0058-006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银行由于其所经营的货币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以及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特殊地位,而成为国民经济的枢纽和资本流动的剂。银行的本质决定了政府不能像对待一般企业那样对待银行,而是应该给银行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这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因为发达国家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政府一般都应当对资本流动免征流转税,否则,就必然会导致资本流动的成本加大,从而限制资本在市场上的流动性[1]。因此,在税收政策的制定方面,发达国家一般是以尽量减少税收产生的超额负担及保持税收中性为出发点,对银行的主营业务——存贷款业务采取免征流转税的政策[2]。

我们不可否认,世界上大凡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着与其发达的经济相适应的较先进的金融市场,以及适合其金融市场发展的较完善的银行税制。可以说,发达国家的银行税制理论与实践对建立和健全我国的银行税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镜像”意义。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实践经验,对优化我国的银行税制而言,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既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以发达国家的银行税制为“石”,揭示我国现行的银行营业税的政策误区,研究取消银行营业税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攻取我国科学完善的银行税制之“玉”。

一、对银行课征营业税,不利于避免政府重复征税

根据现行税法,我国政府对银行所征收的营业税税基主要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外汇及有价证券等金融品的转让净收入等。而这几种收入在银行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通过图1不难看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但从其最基本的业务出发,仍然是一个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是进行资产转换,开展市场间接融资的主渠道。这也就是说,目前对商业银行所征收的营业税主要来源于对银行贷款利息收入的课征。商业银行的信贷就是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而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既有可能征收增值税,也有可能征收营业税。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性质,如贷款企业为工商企业,其商品销售收入中通常就包含向商业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成本,增值税的税基中也就包含贷款利息收入,即对贷款利息也同时征收了增值税;如贷款企业的经营业务为营业税应税劳务,其营业收入中通常就包含向商业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成本,营业税的税基中也就包含贷款利息收入,即对贷款利息也同时征收了营业税[3]。由此可见,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是贷款企业缴纳过增值税或营业税后的收入,因此,现行的对商业银行课征的营业税,则不容置疑地形成了重复征税。

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就提出,降低税率,缩小税基,即将按照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征税改为按照银行利息净收入(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的差额)征税。这些设想有效吗?

我们不妨先举例分析,降低营业税率对银行营业税的影响。现行的银行营业税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银行营业税=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率

=贷款规模×贷款利率×营业税率

假设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为2万亿元,贷款利率为4%,现行营业税率为5%,那么商业银行目前应缴纳的营业税就应当是40亿元(20000亿元×4%×5%);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都保持不变,而是将银行营业税的税率由目前5%降低到3%,则商业银行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24亿元(20000亿元×4%×3%),商业银行减轻税负16亿元(40亿元-24亿元);如果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保持不变,在将银行营业税的税率由目前5%降低到3%的同时,将贷款利率由4%上调到7%,则商业银行应缴纳的营业税就应当是42亿元(20000亿元×7%×3%),商业银行增加税负2亿元(42亿元-40亿元);同样,如果仅仅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在将银行营业税的税率由目前5%降低到3%的同时,将贷款规模由2万亿增加到4万亿,则商业银行应缴纳的营业税就应当是48亿元(40000亿元×4%×3%),商业银行增加税负8亿元(48亿元-40亿元),如果上述的银行营业税率下降、贷款利率提升和贷款规模扩大等三种情况同时发生,情况又会怎样呢?此时,银行应缴纳的营业税就应当是84亿元(40000亿元×7%×3%),商业银行增加税负44亿元(84亿元-40亿元)。

很显然,银行所缴纳的营业税要受到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和营业税率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单单降低银行营业税的税率,并不能确保降低银行的营业税负担。

如果我们再将眼光转移到缩小银行营业税税基这一设想上,结果又会如何呢?上述的银行营业税公式就会改变为:

银行营业税=利息净收入×营业税率

=(贷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支出)×营业税率

=(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存款规模×存款利率)×营业税率

与上同理,银行所缴纳的营业税要受到营业税率、存、贷款规模和存、贷款利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贷款规模的扩大;贷款利率的提高,以及存款规模和存款利率的缩小、降低,依然有可能使银行的实际存贷款利差大于现有的贷款利息收入。所以,简单地缩小银行营业税的税基,也一样不能确保降低银行的营业税负担。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

一、利率风险的含义

利率风险是指由利率波动而引起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及表外头寸市场价值的变化所导致的金融机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损失的可能性。利率的变化将改变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其他利率敏感性收入与营运支出,影响到银行的收益。我国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由利率市场化而产生的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金融机构未来几年内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2.1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在利率管制期间,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是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商业银行没有权利随意改变,这种利率管制体系不仅与市场和客户发展要求相违背,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和产品创新。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利率风险的控制成为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为利率风险的的规避创造了有利条件。

2.2有利于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在利率管制期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严格控制的,商业银行本身是不被不允许为其金融产品定价的。人民银行规定的统一利率,是根据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业务规模的大小、银行自身的实力大小,都要严格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各方面成本和风险承担就不能够完全通过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金融产品的价格就很难反映银行经营成本的高低。

2.3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利率管制放开后,以往单一存贷利差收入无法满足银行经营的需求,因此需要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和内部的业务结构,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部门密切关注贷款市场的动态,根据客户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经营特点,同时结合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管理费、手续费、违约风险等其他因素来综合确定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促进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

3.1重定价风险。银行最主要的利率风险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和表外资产到期日(就固定利率而言)在时间上的不同和重新定价(就浮动利率而言)的实施时间差。由于这些重新定价的不相匹配性,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对称或者资产与负债的利差波动不同,利率的频繁波动就会使银行的收益和主要经济价值暴露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中。我国商业银行同样面临重新定价风险,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结构失衡的问题上。

3.2基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基差风险表现在同一期限的存款和贷款的利率波动幅度的不一致导致利差缩小,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利率作为央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会由于不同的调控目的而不同,因此中央银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幅度不一致就会给银行带来基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贷款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一般都是人民银行所公布的利率,因此,基差风险比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特别是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后,商业银行因业务需要,可能会以LiBoR或者美国国库券利率为参考,因此而产生的基差风险也将相应增加。2012年6月8日,人民银行决定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次是央行3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意味着启动了利率市场化的窗口,利差将进一步缩小。

3.3期权风险

由于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客户凭借所持金融工具中的内含期权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前提取存款而使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例如,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可能提前取出存款再以更高的利率存入;而利率下降时,经营状况较好的贷款客户会提前偿还本金,以较低的利率再融资。由于银行间的竞争激烈,为了不失去优质客户只能重新发放贷款。

四、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应对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进化过程,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它将给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带来的机遇和隐含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对此,商业银行一定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以应对利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在应对路径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树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商业银行要更好地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树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调整银行产品定价策略和经营管理活动,将利率风险控制在事先规定的限度内,并尽可能提高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变被动适应为依市场需求的主动调整。

4.2加强金融市场研究,运用好定价权

利率管制时期,利率由央行制定,商业银行保证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缺乏一套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之后,如何制定和预测资金市场的价格,是技术性非常强的业务,各商业银行应尽快组织力量,建立起自身的定价机制,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等因素,科学制定利率。

4.3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目前,国际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中20%~30%来自于表外业务,在一些发达国家银行,这一比例甚至可以达到60%左右。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缓慢,利润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依靠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吸引顾客,扩大银行营业收入,避免过分依赖优惠利率争夺客户,从而降低利率风险。

五、结语

商业银行只有充分分析目前的形势,认识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清醒地看到压力,理智地进行改革,才能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站得住脚,甚至在自由利率下如鱼得水,更加显示出其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高建,朱子云.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探索[J].金融论坛,2003,(07).

[2]何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比较研究[J].武汉金融,2007,(04).

[3]李红霞.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企业经济,2007,(08).

[4]李长征.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09,(10).

[5]潘文波.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机制研究[J].金融风险管理,2007,(05)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篇10

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首先探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独特的发展道路,接着分析市场利率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探讨未来我国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应该采取什么积极的措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和各自的特点自由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要求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但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和基本思路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开始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其中明确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1993年央行取消了8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档次,规定了定活两便存款利率,规范了存款利率的计息规则。

1994年,中央银行重新授予商业银行和其他各金融机构的利率浮动权,规定流动资金贷款上浮幅度为20%,下浮幅度为10%。

1995年,央行首次调整利率时,启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关系,调节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同时把其他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和贷款利率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挂钩,改善了央行基准利率体系。

1996年4月,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正式启用,以回购为重要形式,回购方式实行市场招标,利率由市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间接调节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需求的作用。

2000年9月,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和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这标志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2003年8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2倍。

2005年1月,央行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报告。在该报告中,央行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1]。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交所上市,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在上交所上市,2007年7月25日建行63亿a股也于上交所挂牌交易。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

1.利率市场化的先期配套改革——完善利率市场化所需的各项外部条件

这些先期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信贷市场上的价格歧视和配给制度、鼓励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放开货币市场的价格限制等等。我国在这个阶段的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主要包括1996年同业拆借市场和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放开,1997年对各种优惠贷款利率条目的整理、合并和政策性业务的单列,以及1998年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等等。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市场微观主体、货币市场和监管机制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严重的缺陷,还必须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些先期配套改革,为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完全实现提供制度基础。

2.通过将利率水平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来缓解利率管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行利率上限的国家一般通过逐步提高利率上限的方法来实现这种管制利率向市场利率的回归。经过1997~1995年连续9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和1988年、1993年的储蓄保值,再加上1996年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成功降低了通货膨胀率,我国实际利率已经变为正值,这个阶段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按照利率弹性的原则,分期分批地放开各种利率管制。2000年9月21日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按照人民银行“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利率改革计划,到目前为止我国贷款利率的放开主要是通过所谓“增量改革”,即逐步增加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可以自主浮动的幅度来实现的。近年来,国家尝试将一些资金置于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

3.人民币贷款利率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市场化

目前,虽然银行存贷款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但由于人民币贷款利率可以围绕基准利率在一10%至70%范围内上下浮动,而且,一些银行通过将补偿存款、票据融资与一般贷款相搭配,能突破利率上下限,使得人民币贷款利率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市场化。所谓补偿存款,就是银行在给企业发放贷款时,要求企业将贷款中的一定比例作为定期存款存入银行帐户。这样,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的实际利率就有可能大幅超过中央银行规定浮动上限。正是由于实际利率的上浮,风险得到补偿,费用得以弥补,才激发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银行将票据融资与贷款结合,可以下调贷款利率,下调幅度能突破10%的下限。

4.商业银行向农村市场渗透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逐利性原则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以城市为主市场,农信社以农村为主市场的格局必将被打破。这不仅表现为商业银行对农村市场的渗透,也表现为农信社对城市大企业客户的追逐。

综上所述,目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经成为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货币市场、国债发行和交易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放开正处于试点阶段。可以预期,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从实践中看,迄今为止,中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成功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的,其中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存款利率改革先放开大额、长期,对一般存款利率是实行严格管制的;贷款利率改革走的是逐渐扩大浮动幅度的路子;在本、外币利率改革次序上,外币利率改革先于本币;在整个利率改革过程中,始终注意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3]。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纵深推进将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首当其冲。随着2006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商业银行能否灵活有效地运用利率杠杆,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资金,是在即将到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关系其存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具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有利于提高实际利率,增加货币需求,进而扩大储蓄和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将从利率水平、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来影响宏观经济环境[4]。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政府宏观调节的微观基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的承担者。利率市场化,不仅是货币政策的改革,也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金融改革要不断深化,因为金融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核心,而利率又是金融活动中最重要的杠杆之一,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全面带动金融领域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适合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外部环境,使商业银行的改革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行[5]。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正面激励

1.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开展产品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近年来,随着存贷款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都提出要重视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也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利益使然,当前存贷款业务利差大、见效快,商业银行当然要将资源主要投向投入产出比较高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机制;二是产品因素,由于中间业务产品受国家严格管制,市场的差别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活力和空间。

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收入将大幅度缩小,存贷款业务投入产出比下降,银行如果单靠存贷款业务很难生存下去,商业银行自然而然会把资源投向发展中间业务。此外,利率市场化同时也伴随着中间业务产品设计权和定价权的市场化,这就给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空间[6]。

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竞争

商业银行之间适度的竞争,可以带来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但过度的竞争或者恶性无序的竞争,最终会导致银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极端情况下还会引发金融机构破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案,商业银行之间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因此,可以遵守“等价交换、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要严格自律、同业约束,加强监管,使各家商业银行在合法规的条件下,积极、灵活、公平的开展业务竞争。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战

1、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通过存款、贷款、资金交易、投资等利率敏感性业务影响商业银行收益、净现金流现值和市场价值的可能性。从技术形式上讲,基本的利率风险包括四种形式

①利率变动时,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因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所引起的收益风险。

②在存贷款利率产生不同步变动时,即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仍会受到影响。

③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反向操作,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长短期利率倒挂,会使银行预期的资产负债利差落空,特别是在银行存贷款利率多以国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来制定的情况下,若收益曲线由正变负,银行长期未偿浮动利率贷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必然造成收益损。

④由于各国金融法中都规定存户有提前取款的自由,多数贷款合同中也规定贷款户有提前还贷的选择权,利率变动会引起客户提前归还贷款本息和提前支取存款的倾向,银行将由于客户行使存款或贷款期限的选择权而承受利率风险。

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问题,利率市场化往往会导致被压制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之后,由于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从而加大整体信用风险。

其作用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逆向选择的作用。利率水平提高之后,商业银行受短期收益驱动,倾向于把贷款投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而对借款人来说,只有项目风险水平超过银行利率对应的风险水平才会有借款的意愿。产生逆向选择效应,提高信贷市场的平均风险。

②逆向激励的作用。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为了支付高额贷款成本也倾向于选择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产生“逆向激励”效应,形成道德风险[7]。可以预计,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必然导致信贷市场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下降,大大提高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2、资产负债管理

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的情况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施,利率的决定权从中央银行转移到商业银行。随着利率的频繁变动,银行的浮动利率资产(或负债)占总资产(或总负债)的比重上升,银行的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更强,利率的变动给银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利率风险增加,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小,盈利空间缩小,于是加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否建立适应利率波动加剧环境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未来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较严格的利率管制,利率风险管理并未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广泛关注,这从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研究和分析利率风险,完善利率风险管理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利率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利率管理模式上,商业银行要实现从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即在人民银行调整利率后,被动地根据其经营状况进行局部调整,转向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竞争形式来确定和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选择适当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才能真正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8]。

3、导致商业银行利率的贷款风险

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上,银行的贷款利率将受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国内有效需求等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现行的利率结构、运作机制、管理体制、借款对象状况和行业竞争程度等因素从内部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存贷款利率波动不一致导致利率结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表现为,随着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或长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这样的利率波动幅度不协调将在市场上不断的商业,使商业银行利率的结构性风险加大[9]。

4.利率风险管理观念滞后

①受长期利率管制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反应较为迟钝,对利率风险较为陌生,各家银行的竞争观念也比较单一,虽然存贷款竞争已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上升到追求效益,但在价格等深层次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还十分肤浅。

②商业银行经营层面对于金融深化的意义认识不够,部分人认为金融深化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的客观需要,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会太过迅速,坐等观望气氛较浓。

③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基础工作较弱,比如利率定价模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和资料等体系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所以认为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难以控制,只能被动应付。

④具备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金融深化的要求[10]。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之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机构,其主要利润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的不确定及其频繁变动必将引起商业银行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因此,利率市场化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率风险,并对其资产负债管理、乃至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作为商业银行,只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对象或参与者,其行为要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监管环境、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微观经济主体改革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商业银行的应变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利率风险管理之策略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为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供应者。在全部银行业资产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约占60%;在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约占80%。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趋势不可改变的形式下,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最主要力量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从战略的高度上积极、主动应对这种变化,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资产负债管理以流动性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了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但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压力,商业银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如何保证自身的资产安全。所以,加强以安全性作为主要目的风险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7年9月公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十一项原则,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利率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利率风险的计量和监测系统、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也规定,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除了要计算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之外,还需要测算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也就是商业银行必须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有相应的资本来弥补利率风险造成的损失,此外,在新协议的三大支柱当中有一条是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承受状况、利率政策提出了信息披露的要求。

2.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利率风险管理职能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根据总体经营方针政策实施资源配置,制定利率政策,对内部存贷款定价提出指导意见,控制存款和主动负债成本,制定审核产品定价,审核利率风险报告等。在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内设立专门负责利率风险管理的机构,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和研究的力量。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利率风险状况的监测,分配各种业务的利率风险额度,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加强市场利率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利率风险管理机构还应定期、及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全行利率风险状况,并提出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方案,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丰富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

利率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各种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存贷款期限匹配管理的方法。在运用缺口管理资产负债利率风险的同时,商业银行在缺口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从静态分析和动态模拟两个方面来评估利率变动的影响,从事后测算逐步过渡到事前控制,进一步丰富我们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

4.运用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包括表内工具和表外工具,运用表内工具是指试图通过改变资产负债表内的不同组成部分来改变它的利率敏感程度,运用表外工具主要是指运用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衍生产品工具来改变利率风险承受状况。

掌握各种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利率风险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不但应掌握利率风险限额、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利率期限结构调整等传统技术外,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可以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利率协定、利率期货、利率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等。

(二)全面实施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利率市场化将彻底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扩张来获取利润的客观现实,我国商业银行应全面转变经营观念,从根本上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现代意义上的银行集约化经营,是指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效益和质量提高为特征,采用科学管理技术和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集中和配置利用,提供经营效益,寻求内涵式发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商业银行应该

①实行扁平化管理。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和机构,建立一体化的营销格局,进而缩短信息传递路径,增强营销能力。

②推进全面成本管理。各商业银行应科学确定成本核算单位和指标体系,实行分类成本核算,创立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

③实行客户经理制。商业银行应有效地确立新的客户服务架构,以客户经理制为依托改革业务流程,由一个客户经理或客户经理小组负责为客户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以顺利、有序地完成各项业务。

商业银行必须对现行信贷经营思路进行调整,实施以经营效益为核心的收益导向战略,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模式转化;同时应该从传统业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业务领域,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则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三)积极推进经营与效益的多元化战略

西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大多把工作重点放在新兴业务的开发与推广上,以此为鉴,我们也应积极调整、加快创新,以实现经营和收益的多样化。

①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改善银行盈利结构。商业银行要在发展结算和等业务的同时,逐步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投资、融资服务,为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托管等理财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减少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整体业务的影响程度。

②发展零售业务,满足客户需求。随着个人客户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与理财观念的理性化,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拓展住房按揭、汽车贷款、、信息咨询、投资顾问和私人理财等个人金融业务,以提供更多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多重需求。

③提供综合化服务,提升银行品牌形象。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入世”后外资银行机构大举进入国内的有利时机,努力寻找和挖掘潜在客户资源及可能的业务合作领域,延伸对客户的服务,实现服务的全能化与综合化,以此来提高业务附加值和综合收益[11]。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将逐步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商业银行根据本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

①由商业银行总行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战略目标需要,制定并公布本外币的基准利率水平。

②总行确定对各分行在总行分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的浮动权限。例如,对于外币存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总行可根据本行利率管理战略需要,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基准,在充分考虑全行的外币资金成本、外币存款费用、外币贷款费用、外币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同业竞争情况以及外币存款的利率供给弹性和贷款的利率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利率水平。

而总行对分行的定价授权,则可依据各分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同业竞争关系等方面因素进行确定。分行在各行授权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可根据客户盈利分析模型对不同客户确定具体的存贷款利率水平。

(五)调整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充足率

内部运作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束缚之一,成本过高,将导致较高风险,因此降低成本是保证利率市场化过程商业银行赢利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来看,银行内部运作成本还存在较大的紧缩空间,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理的运作机制,这就要求我们的负债业务由集聚为目标转型为效益为目标,由一味的鼓励吸储转变为促进资金成本控制和有效运用,使资产负债比例在数量、期限和类型上优化配置,使银行内部资金充足率提高,从而降低由利率市场化加剧的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郝林.a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管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mBa学位论文.2006年11月.8-10页.

[2]谢永坚.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18-20页.

[3]张建磊.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管理的效应分析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4年6月.15页.

[4]罗果.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定价问题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18页.

[5]吕林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高校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15页

[6]吕林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高校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17页.

[7]邵杰.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7页.

[8]王浩.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38页.

[9]王莉姗.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2期(总第82期).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