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帮扶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6:19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1

1.医疗业务:根据帮扶计划安排,在期间周X固定新院门诊并负责院内会诊,其他时间根据病房和门诊需求确定查房、门诊、会诊、授课等工作:首先,通过每周1次的教学查房,对XX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对性的系统进行XX流程强化、救治的规范;其次,通过每月的2次学术讲座,共同学习对多种XX相关专科疾病的规范治疗及最新相关指南的解读;最后,每周参加XX门诊1天,不分内外科,专家指导项目规范1项;参加疑难病例会诊超过30例;签约带教19人次。

2.技术帮带:

开展新技术2项,包括XX和XX,XX为XX救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提高了医院经济效益,XX为XX中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对XX的诊断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方法。

3.业务管理:

1)指导并落实XX的治疗流程图,建立了完善的操作流程,并对常见的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做详细的介绍,避免操作中对突发问题的手足无措。

2)建立了XX的相关签字文书,XX科医疗文件的建设是一个必须注重的环节,医疗文书的完善准备和患者及家属的签署在法律要求下是重要而且必需。

4.巡回诊疗服务:

同医疗队员一起进行5次义诊及1次巡诊活动。其中大部分患者为XX等常见病,小部分是疑难杂症。

5.完善远程医疗教学体系:

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平台,多次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活动,提供远程医疗教学服务。

二、XX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现科医生均未受过系统训练,大部分仅有短期进修经验,无专职医师;稍有疑难病例均推荐上级医院就诊;

2.缺乏优势科室。

3.医院宣传力度明显不足。

三、对今后的帮扶工作提供的建议

1.业务学习:首先需要不断加强帮扶科室医护人员对内分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论学习,结合国内外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紧跟最新进展;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目标

我院组织开展对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三家区域医疗中心驻点帮扶,为三家中心卫生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项服务项目”,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处置能力,逐步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内、外、妇产、儿科、康复和中医等一级诊疗科目,开展和扩大相应住院服务和一、二类手术,不断提高受援乡镇卫生院的整体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其重点专科、特色科室建设,满足当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疗专家诊疗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驻点工作领导组

为切实加强紧密型医共体专家驻点工作,现成立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区域中心驻点专家工作领导组。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制定科室基层排班计划,具体负责安排驻点专家的相关事宜及上报驻点工作的进度和总结。

(二)医疗质量指导督查组

为切实加强紧密型医共体专家驻点工作,提高紧密型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同时成立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指导督查领导组。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质控办,梁发俊同志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负责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医疗质量督查考核工作。

三、实施内容

1、帮扶单位:

2、帮扶方式:

①明确区域中心卫生院驻点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镇中心卫生院;主要负责镇中心卫生院;主要负责镇中心卫生院。

②采取“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免费接收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修轮训学习、选派驻点专家,并结合三家乡镇卫生院实际需求,制定科室基层排班制,组建医疗专家团队,实行常态化管理,(暂定一月调整一次)开展专家资源下沉驻点工作,专家驻点工作期间,由对接院领导(组长)负责管理。

③选派人员资质与组成:各科室主任、副主任、高年资医师护师及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3、帮扶内容:

驻点专家主要开展坐诊查房、示范操作、业务培训、技术推广,指导区域内中心卫生院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护理、院感质量的管理,协助区域内中心卫生院提高主要临床科室熟练掌握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培养技术骨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完善一级诊疗科目和扩大相应住院服务和一、二类手术,不断规范区域内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行为,提高区域内中心卫生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4、帮扶责任科室

内科、骨伤科、外科、妇产、儿科、中医、康复、医务、质控办、护理、院感

5、第一批次帮扶队员(后期按照科室基层排班表轮流下派):

四、工作要求

1、驻点人员严格按照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开展帮扶工作,并做好工作日志,详细记录驻点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内容,由对接院领导(组长)负责收集并按时上报。

2、每月各专业工作开展情况须有文字总结报告和图片说明。

3、每次下乡驻点工作队员和协助完成帮扶任务的人员需到我院医务科备案。

4、驻点帮扶工作结束后,各组长负责收集上报驻点工作日志、工作总结。

5、医院每月对派驻的医务人员进行督查考核,将驻点帮扶工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绩效挂钩。

6、医院将完成驻点工作任务的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意见及驻点人员工作总结,按照有关规定审核后,纳入个人档案,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

7、专家驻点工作办公室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协调安排帮扶人员,同时按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8、专家驻点全体成员要严格遵守驻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要求,全面执行“八项规定”,严禁工作期间违规饮酒、玩手机和打牌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者将按照县中医医院“三岗制”严格处理。

五、实施的效果和效益

1、提高区域内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增加服务项目,规范诊疗操作。

2、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3

为了贯彻实施好卫计委的关于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我院对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具体情况如下:

一、领导的重视

自卫计委有相关发文发到卫生院后,我院院长立马召开领导会议,对于如何开展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之后领导小组成员对各科室医务人员开展相关会议,让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做了一定的了解,方便了卫生院日后对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的建设

我院根据卫计委医政科发文,结合我院的现实情况制定了卫生院的《低收入农户首选药品目录》、《低收入农户首选检验检查项目目录》、《低收入农户“三合理”优惠措施》、《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工作实施细则》和《贵重药品审批制度》等。这些制度规定了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的对象,明确了这些用户可以享受的相关优惠,并在收费处、药房进行了公示,让低收入农户对自己能够享受的优惠有了基本了解。

三、措施的落实

我院在门诊收费处设立了“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服务窗口”,张贴了明显的标识,在收费处、药房进行了公示,公开低收入农户相关优惠、减免项目、政策等。

我院在门诊收费处安装了低收入农户身份信息自动识别软件系统,低收入农户就诊时刷本人有效身份证就能确认身份,系统自动减免相关费用,免去手工操作带来的诸多繁琐程序和报销审批手续,既方便了低收入农户,又提高了救助工作效率。

我院对相关低收入农户进行了家庭签约服务,依托我院健康服务团队为服务范围内的低收入农户建立健康档案,并确保健康档案的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我院认真做好医疗救助情况登记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台账资料,按月及时上报《医疗精准扶贫帮困(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实施情况统计汇总表》。

四、存在的问题

在医疗精准扶贫帮困工作开展期间,我院和辖区内新纪元村卫生室没有做好相关对接,没有及时收集到新纪元村卫生室的低收入农户的相关信息,没有统计到其每月的救助信息。

我院基本公共卫生相关部门没有对签了家庭签约服务的低收入农户家庭进行上门随访,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没有具体统计,不能确定签了家庭签约服务的低收入农户的具体总数。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kiujh”为你整理了这篇结对帮扶医务人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对扶贫攻坚战略的总体部署,根据《广州市增城区卫计系统2017至2020年度对口帮扶工作计划》文件精神,去年,增城区连续不间断、密集地派出一批批医务人员到贵州毕节金海湖新区、百里杜鹃管理区开展医疗机构结对帮扶。

帮扶期间,增城区赴毕节挂职医务人员不遗余力地帮助毕节市医疗机构加强院容院貌、医院管理、业务水平、服务模式、职工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当地医疗机构同行和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2020年12月31日,增城区第十批帮扶的8名医务人员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增城。

全力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建立5个特色专科+1个急救中心及1个重症监护室(下称“5+2”任务)是增城区卫健系统2020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年8月,该局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遴选出首批6名专家,以“组团”的方式,对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6个月的帮扶,全力完成“5+2”任务。增城区中医医院曾健球身兼两个重任:一是进行特色专科中医科建设;二是对接沟通帮扶方和受帮扶方。

当曾健球一行翻山越岭,来到1100多公里外的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亲眼所见的现状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百里杜鹃人民医院虽说为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但是却面临严重的窘境:缺场地——租用酒店作业务用房;缺设备——医疗器械配置不全,检验检查配套不全;缺人才——诊疗技术相对落后。

困难重重,如何着手?在与增城区卫健局沟通对接后,增城区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医疗工作组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确定曾健球为临时党支部书记。随即,曾健球主持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对策,决定帮扶专家团要在党建引领下,逐步形成制度化、流程化、个性化的科学管理制度及先进技术,并定期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技下乡义诊及巡回培训活动,进行深度医疗帮扶。

在“5+2”帮扶过程中,抓紧配备必要的器械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曾健球在认真对照“5+2”模式专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详细了解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急需、必备的医疗设备需求,并反馈回增城区卫健局。如今,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电动吸引器(吸痰机)、新生儿抢救台、阴道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已陆续送达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为全面提升特色专科技术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医疗技术帮扶方面,曾健球找准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中医科问题,具体包括标识不清晰、工作流程和制度不完善、没有协定处方、医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帮扶期间,他主要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培训的方式进行技术帮扶。如针对科室医务人员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科医疗安全培训;针对科室收治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基础培训。

在曾健球看来,国家东西部对口帮扶政策功德无量,既让受援地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恩惠,让受援医院的医务人员学到技术,同时也磨炼了帮扶人员的意志,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生活环境。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亚雷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刘亚雷开展院前急救培训

“时间短、任务重、保完成。”这简短的9个字,是刘亚雷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时立下的决心。

百里杜鹃管理区地处黔西北,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及大片美丽的野生杜鹃花海,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域医疗往往会带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贵州酒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人们尤其喜欢喝高度酒,而且百里杜鹃地处山区,山路蜿蜒崎岖,道路狭窄,摩托车、货车的车祸时有发生,外伤病人较多,准确快速的检伤和明确诊断往往影响着下一步的治疗方向,甚至影响着患者的命运。

可是,现状给了刘亚雷当头一棒:当地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刚刚成立,急诊急救设备设施不完善,制度流程不健全,医护人员急诊急救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帮扶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医疗救援的核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次院前急救能力培训坚定了刘亚雷的帮扶信心。当时增城医疗帮扶专家组组织百里杜鹃区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学习院前急救知识,由于参与人员对医疗知识及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渴望,原本预计3小时的培训,最终历时5个多小时才完成。

随即,刘亚雷面对百里杜鹃管理人民医院急诊科建科时间短、科室相关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不完善等问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定各项科室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学习并在工作中落实,发现不足并及时完善,逐步形成适合急诊科科室管理的完善的规章制度。

同时,结合当地急危重症发病特点及规律,初步制定了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急性创伤等常见危急重症诊治流程及治疗规范,在临床诊疗中实施,使临床诊疗活动能够规范开展,达到了对胸痛、创伤、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诊断、治疗及转诊,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通过开展急诊知识及技能培训、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实践能力。

通过3个月的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已初步完成急救中心的建设,成为区域医疗救援的核心,具备承担所在区域特点的院前急救能力,实现对急危重伤病患者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的急诊处理;并且具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和重大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再穷不能穷医疗再苦不能苦人才

区中医医院许迎景挂职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副院长

许迎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

“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一座宜居的城市。”这是许迎景踏进百里杜鹃的初印象。山多人稀、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现实的诸多困境让他清醒不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技术人员都少,更不要说人才了。7个月的时间,许迎景不仅挂职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副院长一职,还要帮扶医院打造重症医学科,谈何容易?

特别是场地的限制,资金的匮乏,根本无法开展重症监护中心的建设。在增城区政府、卫健系统的人员统筹兼顾下,捐赠了建设资金和一批医疗设备,让事情的进展有了转机。

百里杜鹃管理区辖区600平方公里,人口11万,为地处两县交界的山区,但全区只有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一家一级医院,人才缺乏,专业技术薄弱。

“许医生,有一个病人要抢救。”许迎景一接电话就立马从宿舍奔赴医院。病人昏睡约6小时入院。患者被诊断为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ii型呼吸衰竭,肺心病伴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只要脑缺氧4-6分钟,脑细胞就开始死亡,而且不可逆转。他决定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神志逐渐有所好转后,许迎景才安心让其他医护人员继续跟进。“这边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住院医师都很少,呼吸机也不太会用,唯有争分夺秒赶来实操指导。”

帮扶期间,许迎景把新理念、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并且不间断地开展业务学习、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疑难病例的讨论等,帮助科室提高急危重症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能力,使得诊疗更加规范,进一步加强危重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为助力金海湖新区、百里杜鹃管理区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提升,许迎景还和其他7位帮扶专家自发组建培训讲师团队,将技能送至金海湖新区梨树镇卫生院、岔河镇卫生院、双山镇卫生院等7个乡镇卫生院以及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卫生院、大水乡卫生院、仁和乡卫生院等7个乡镇卫生院,培训达1200人次。同时,帮扶专家还组织开展10多次义诊活动,就近就急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需求。

许迎景深知,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患有重病就会拖垮整个家庭。全社会必须发展医疗事业,树立再穷不能穷医疗,再苦不能苦人才的目标。他为这次医疗帮扶贡献绵薄之力而感到自豪,也尽己所能带出一批专业技能过硬、合作意识强、思想觉悟高的年轻的医护人员,让他们能够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技术的医生

石滩镇中心卫生院刘烈焱挂职金海湖新区文阁乡卫生院副院长

院感培训现场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培养一批细心、耐心、爱心,有责任、有技术的医生,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对刘烈焱来说,这是他希望能帮扶到的最终目的。

2020年6月3日至12月底,刘烈焱被派至金海湖新区文阁乡卫生院进行技术帮扶,并挂职副院长。

在技术帮扶方面,刘烈焱主要对综合科(住院部)进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指导。帮扶初期,他就发现本地多头晕/眩晕病人及脊柱病因相关疾病病人。由于当地技术水平相对较差,患者就诊现象多为治疗时间长、多个地方治疗,花费多,但是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刘烈焱立即引进龙氏治脊疗法新技术。

该项新技术效果很快便得到了证实。在文阁乡卫生院,刘烈焱遇到一位患者,曾经因为头晕上班时晕厥,到上级医院iCU住院。出院后仍有头晕,甚至到遵义等多地大医院进行了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前后多地治疗两年多,花了2万多元。医生交代调整心态,多锻炼,患者每天坚持跳广场舞1小时,但仍有经常头晕,晕晕沉沉。

经过刘烈焱问诊查体,给予X线等检查后,诊断颈椎病,给予推拿、正骨治疗,并嘱托持续颈椎操锻炼,效果显著,患者自诉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感觉获得重生。此外,也有几位慢性上腹部疼痛不适患者,考虑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予以质子泵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对症支持等治疗,5-6天效果仍不明显。考虑到患者无恶性病变导致的消耗性体质及其他情绪、压力、饮食、药物等特殊因素,且医院无胃镜、幽门螺旋杆菌等检查,刘烈焱建议先从脊柱病因着手,考虑是否脊柱病因导致。待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发现上述患者均有胸椎侧弯。最终经过指导推拿正骨后,患者疼痛大大降低。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5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帮扶基地建设为载体,把计生“三结合”作为“关注民生、富民惠民”的着力点,从计生家庭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拓展帮扶形式,努力提高帮扶规模效益,切实为群众做好生产、生活和生育服务,力求把帮扶政策植根于帮扶基地之中。结合新农村建设、劳务培训和产业发展,围绕帮助农村计划生育户增产增收,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帮扶目标任务

2013年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达我局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任务共35户,其中新增户10户: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各2户、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合管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南山医院、新康医院各1户;帮带户25户,其中区人民医院4户,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合管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南山医院、新康医院各3户。帮扶基地定为乡村。各帮扶单位要通过帮扶措施的落实和帮扶政策的覆盖,确保完成被帮扶户和帮扶基地中所有计划生育户与农村产业结构结合律达100%、“三查”率100%、综合节育率100%、手术及时率100%、无大月份引产和无违法生育、被帮扶户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帮扶目标任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员具体落实的原则,由卫生局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分管,办公室主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全局中进行规划、部署、检查,并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年终逗硬考核奖惩。

(二)规范流程,强化宣传教育。在帮扶对象的选择上要认真摸底,准确掌握。不得优亲厚友,要将实行了计划生育家庭中的困难户,独生女户、符合政策生育的双女户家庭作为重点,并在帮扶对象所在村进行公示。要利用会议、标语、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计划生育政策帮扶优惠政策的宣传与宣传党和政府农村方针政策,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等各项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计划生育政策、帮扶优惠政策、致富典型户的宣传,营造少生快富氛围,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三)科学帮扶,落实优惠政策。

1.从资金、技术资料、家禽饲养、肥料、衣物上给予5500元以上的支持。

2.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对帮扶基地的帮扶户及其他计划生育户免费健康体检,因病就诊享受优先看病、优先划价、优先发药、优先治疗等“四优先”政策,并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帮扶对象免收挂号费、部分检查费及治疗费。

3.区合管中心帮助被帮扶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区疾控中心做好被帮扶户建立健康档案、预防保健等工作;区妇幼保健院为新增户每户赠送一张就医优惠卡,对被帮扶户家庭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予以500元补助,免费补服叶酸;

5.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为被帮扶对象开展饮食卫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被帮扶对象在办理卫生许可证时,免收一切办证费用。积极指导被帮扶对象努力改善其生产加工、经营条件,使其各方面都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6.各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加强生育管理,在接受孕产妇住院时,必须按规定查验其准生证,登记准生证号码;对无证生产孕产妇,需及时向计生部门通报情况,并做好记录;严禁有计划外生育手术、假证明及胎儿性别鉴定等违规问题的发生。

7.每年2次以上免费的集中技能培训和4次以上的回访任务,免费做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6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制定倾斜性医疗优惠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率。 

1.免费参保。一是免费参加居民医保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2018年为18034名贫困人员缴交参保费324.612万元。二是免费参加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2018年市财政为1803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按每人每年260标准购买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总金额468.884万元。

2.建立绿色通道。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制度,住院就医免缴押金,出院时只需负担自负医疗费用;到市外定点医院住院就医的,出院后将住院材料交当地医保所,由医保所送市医保局审核报销,市医保局进行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统筹兜底一站式报销,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统筹兜底报销款全部由医保局垫付。

3.免住院报销起付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宜春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免起付线。2017年免起付线3068人次96.83万元,其中:一级医院863人次8.63万元,二级医院2205人次88.20万元;2018年截止11月30日,免起付线4626人次117.36万元,其中:一级医院2256人次22.56万元,二级医院2370人次94.80万元。

4.提升和扩大门诊慢性病保障水平。2017年起,农村参保人员慢性病病种由原来的14种增至28种,Ⅰ类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10万,Ⅱ类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5000元,Ⅱ类每多增加一种慢性病,封顶线增加2000元。

5.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符合大病保险范围的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即6000元,支付比例提高5%。即55%,年度封顶线25万元

6.严格控制目录外诊疗项目、药品的使用。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经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自付医疗费用不得超过医疗总费用的9.5%,如因过度医疗或不合理医疗导致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自付费用超过9.5%的,超过部分由就诊所在医疗机构承担。

7.继续提高15种重大疾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等15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二级和三级定点医院治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分别按80%和70%补偿后,再由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核报销18%和27%,个人只需负担2%和3%。

8.门诊三免、住院六免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换药手续费,住院时实行“六免”即注射费、普通换药费、“三大常规”(血液、大便、小便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结算后需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由医院免收。截止目前2018年门诊共减免56324人次,减免金额7.98万元;住院减免经四道保障线报销后需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4.39万元。

9.在市、乡二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床位。市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全市共设立扶贫病床158张。

10.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得到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就医,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医疗总费用的9.5%,超过部分由政府统筹兜底。具体报销情况如下:

2018年。截止11月30日,住院5376人次,医疗费用总计金额3871.57万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2274.59万元、大病保险报销403.47万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报销891.00万元、医疗救助报销52.86万元、医院机构减免12.45万元、政府财政兜底34.64万元,个人自负医疗费用202.56万元,个人自付比例5.23%。

(二)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XX市卫计委、医保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XX微信平台、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媒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以及机关干部、医保人员、医务人员参加的会议上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讲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就医观念。在XX电视台播放医疗健康扶贫政策60多次,更换宣传栏100多期,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系卡8000多份、向全市领导干部等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培训村第一书记、村妇女主任600多人次,向群众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清单6万多份、慢性病健康保健手册10000多本、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优先为贫困家庭开展居民健康签约服务。

采取“签约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服务模式,优先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签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上门随访联系制度,将因病致贫农村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随访、指导康复等专项帮扶服务。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8034人,签约率100%,100%的贫困户接受了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免费体检金额160.2万元。

(四)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活动。

定期开展院内义诊及进社区、下乡村义诊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入户进行诊查。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共组织医疗队21个,医务人员68人,义诊共计23529余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9000余份,免费测血糖1365人,免费发放药品6万多元. 

(五)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认真实施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稳定持续的组团式帮扶,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着力在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加强对基层专科的帮扶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7

“我们叫它‘微微’,意思是细微之处见真情。”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孙浩舒,指着一台多功能服务车,向记者介绍说是去年为各基层单位配发的,“它可以用来修车、理发、配钥匙、磨刀和提供药箱、雨伞、花镜、充电器等20余种生活用品。”

据职工回忆,一年前的授车仪式颇有声势,当时20多个基层单位配备了服务车和服务用品。“标志着职工互助互济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孙浩舒向记者讲道,为职工提供多功能服务车,也正是集团公司探索和创新职工互助互济活动的新途径和新载体的想法。这也暗合了当时的背景——2012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第一年,也是沈阳市总工会在全市企业中开展职工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的第一年。

2006年12月16日,辽宁省总工会九届四次全委会议在例行部署工作时,就强调以“服务职工”为重点,并提出县级工会“服务帮扶一体化”的要求。较之于上级工会对于企业帮扶职工的要求,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动作显然更早。

发轫之初

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军工企业,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在册职工8308人,离退休职工11647人。“职工庞大的基数也导致困难职工人数较多。”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罗彤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推进,职工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的现象时有发生。2002年4月,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沈阳市企业工会中第一家集医疗互助、生活救助、就学资助、职业介绍于一体的困难职工救助站,“初衷就是缓解职工的生活困难。”

尽管如此,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罗彤坦言,在工作实践中感到这些救助办法难以为职工解决更多的困难,“原因不外乎几点。一是工会自拉自唱,难以形成合力;二是资金不足,力不从心;三是受益面窄,救助标准低。”

“工会力量毕竟有限,只有立足企业大舞台,把帮扶工作纳入企业发展体系中,使工会行为变成企业行为,形成齐帮共扶的合力,帮扶体系才能有效作为,长效推进。”公司工会主席罗彤向《当代工人》记者讲述,2005年公司工会提出创新帮扶体系建设,“公司领导班子决定,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帮扶基金,并责成工会拿出方案,具体管理运作。”在罗主席看来,也从此,帮扶体系建设纳入了企业发展目标,成为公司帮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帮扶体系的建设,首先建立由党委书记、总经理、工会主席任组长,有关处室领导为成员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工会,具体负责日常帮扶工作。公司成立了帮扶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各基层单位也相继建立帮扶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上下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帮扶体系新格局,为帮扶困难职工搭建了绿色安全网。”

据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罗彤介绍,几年来,公司先后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实施办法》、《职工医疗互助会章程》、《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实施办法或方案。并依据于此,公司下设56个帮扶服务点,由专兼职工会干部担任帮扶服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困难职工的信息,了解职工的服务需求;职工医疗互助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基层单位申报的会员住院病历、结算单及审批表进行审核,严格计算救助金额。

“此外,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帮扶服务系列制度以及实施动态实名制管理,经过对困难职工摸底调查,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困难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五大帮扶’。”

帮扶认同感

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业务主管张丽向记者介绍,针对困难职工情况,从其现实生活出发,主要集中在生活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等几个方面。

比如,为了解决职工日常困难,对于长期困难职工每双月给予一次100-200元救济;对于特困职工,每季度发给一张“救助卡”,免费领取50斤大米及10斤豆油。在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对家庭收入人均高于“低保”标准40%以下(单亲50%以下;公司以上劳模和连续三年获得公司先进生产者70%以下)的在岗及内退职工,其子女参加中高考并被录取的应届毕业生,按大学、大专、中专、高中及技校1000-5000元不同救助标准给予相应的救助。据统计,2006年以来,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为361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72万元。

对于会员实际困难的雪中送炭,也使得职工对工会认同感的增加。在为困难职工解决因病致贫问题上,张丽回忆,2005年出台的职工医疗互助办法是职工自愿入会,每年交纳会费20元,无论患何种疾病,一年内个人累计支付住院医疗费3000元以上的,按50%比例予以救助,最高救助金为2万元。而随着每年医疗费用的增加,医疗救助资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2011年实施的新的医疗救助办法将会员交纳会费标准由20元调整为50元,并依据医保政策实施分段救助:一年内个人累计支付住院医疗费占医疗费总额25%以内的,按50%比例救助;在25%-50%之间的,按15%比例救助;50%以上的不予救助。

2006年以来,公司相继对1283名符合救助条件的会员予以救助,支出医疗救助金近500万元,有109人获万元以上救助。

“职工医疗救助工作深入人心,每年职工入会率均达87%以上。所以也就促使我们不断扩大服务层面。”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罗主席认为,从以前只解决占职工总数不到10%的帮扶救助,扩大到解决100%的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扶贫帮困工作与服务全体职工结合起来,“创新服务载体,建立普惠制惠及全体职工,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服务新模式

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广阔的厂区也使自行车成为职工的主要交通工具。抽验班的王国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求助,“很多工友都会把自行车送到我这,午休时我给修完,他们下班再过来取。”王国强说,自从有了多功能服务车,各种工具也配备齐全,自己因为会修自行车参加了生活服务队,“饮水机、电饭锅、吹风筒、军代表的半导体、女同志的发卡和钩针,我们都修过。”

“在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活跃着许多这样的队伍,他们不计报酬,不计辛苦,解决的都是职工日常生活中看似小事却经常出现的困难。”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孙浩舒介绍说,对职工多元化需求进行分析后,公司工会在基层建立了“职工爱心捐助站、互助储金会、服务队组、爱心小家”等多层次、全覆盖的互助载体。

“增加了服务内容,打造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服务新模式。”孙浩舒讲道“一站、一会、一队、一家”互助载体的建立,是基于为全体职工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的考虑。“服务扩大了覆盖面,让互助互济有了新形式。”

据他介绍,各基层单位成立的职工爱心捐助站,汇集了职工自己家中闲置的、质量完好的衣物、鞋帽、电器、书籍等无偿捐献的物品,有专人管理,在《美德光荣薄上》登记后,有需要的职工可以免费领取。“每年在公司的乘凉晚会上还面向全体职工及家属,举行大规模的物品交流,让闲置物品发挥它的价值。”

在孙浩舒的眼中,创办的职工互助基金会还有着信用卡的功能。他向记者描述,在职工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存入储金会百余元,借助大家入会的资金,帮助有急需的职工解决资金临时拆借的燃眉之急。

201车间工会主席吴宝军回忆起一件事。一天晚上,装配班的滕彦斌打来电话说自己儿子犯病了,手头筹不到钱了,想从储金会里支2000块钱。吴宝军联系到装配班班长和工会组长,三个人第一时间赶到医院。“50岁的滕彦斌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青光眼,儿子患病,家里就这爷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据吴宝军介绍,201车间的互助储金会,已经建立起收支台账、职工借还款明细表,借款由四个步骤构成:本人说明原因并签字——工会组长签字担保——工会主席签字同意——车间工会审核通过。近五年来,已为42名职工办理借款,往返现金36,150元。

“像储金会、爱心小家这样的互助互济平台,能使职工病有所医、学有所助、困有所帮、难有所解、求有所应。”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罗彤谈到,也因为公司帮扶体系的显著作用,公司201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先后两年被辽宁省总工会评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对于工会工作由单纯救助到服务的理念转变,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这样阐述:对今天的工会来说,服务是手段,更是能力。只有树立大服务理念、构建大服务体系、形成大服务格局,才能切实履职尽责。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8

县卫计委党委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狠抓“三个强化”,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形成“123456”健康扶贫模式,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现“治愈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一、强化支部引领

一是政治引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带头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系统共建立党委2个,党支部48个。为精准实施健康扶贫起到了政治引领作用。

二是头雁领航。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严格选拔任用,全系统共选齐配强50名支部书记。在县委党校、山东、珠海等地,对全系统的支部书记进行大轮训,同时,召开15次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交流会,切实增强了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通过年初制定党建责任清单、党建考核实施细则,实行党建工作月研究、季度督查、半年述职、年终总结的方式,督促全面完成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紧紧抓住支部书记这个“牛鼻子”,全面实施好健康扶贫,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起到了示范领航作用。

二、强化党员示范

一是开展党员义务送温暖活动。组织党员专家带队进村入户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特色就诊等活动。全县各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医院专业和技术优势,由党员专家不定期带领医疗队伍,深入全县119个贫困村进行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重点在中医药预防保健、妇幼保健、艾滋病防治、两癌筛查、疾病预防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全系统党员干部义诊达400余次,惠及群众5.2万人,免费发放药品约63万元,筹资73万元免费发放装有创可贴、风油精等常用药品及健康教育处方的便民保健箱2.7万个。适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给贫困户送去菜油、大米、粽子、月饼、慰问金等,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

二是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以“三注重、三争做”(注重医德修养、争做行业模范;注重业务水平、争做行家里手;注重服务奉献、争做岗位楷模)为主题,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每季度以党支部为单位评选1个“文明窗口”、1名“党员明星”、1个“党员示范科室”。同时,通过张贴文明窗口标识,佩戴党员明星标牌、悬挂党员示范科室标识牌等方式亮明身份,掀起党员人人参与争当文明窗口、党员明星、示范科室的热潮。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各党支部共结对帮扶1538户贫困户,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大走访、大排查,为贫困户精准落实医疗、住房、教育等扶贫政策。党员医疗专家与救助对象签订“一帮一”服务协议,提供入院走访、出院随访和健康指导服务。县级医院党员专家、乡镇卫生院党员业务骨干组成25支联合医疗队,指导全县医疗救助工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严格实行动态追踪管理,及时掌握新增大病重病患者情况,出现一例管理治疗一例。完成4802名大病对象信息核对,累计救助贫困户患者2万余人。人员信息准确率达100%、救治率达100%,签约服务率达100%。。

三、强化机制保障

一是指导片区化。卫生计生委党委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分成5个片区,由领导带队负责统筹、协调、督导全县健康扶贫工作。乡镇街道卫生医疗机构成立相应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负责辖区内各村的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地。确保了贫困户因病致贫初筛、复筛、审核、治疗、回访等环节的顺利进行,为实现治愈一人、脱贫一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督查常态化。全县成立5个健康扶贫督查组,每月定期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医院、村卫生室进行督查与纪检组暗访相结合,共发现村医生不在岗、医疗设备不到位、药品不齐等问题32个,全部整改到位。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9

一、认真做好全国工会帮扶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

去年年末,总书记视察了天津市总工会帮扶中心,对进一步做好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使广大工会干部深受鼓舞。全总书记处认真学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向全会发出了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决定召开全国工会帮扶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工会帮扶工作。在这次会议上,孙春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全会学习贯彻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春兰同志在讲话中回顾总结了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要求从帮扶工作范围、帮扶工作方式、帮扶工作水平和帮扶工作作风四个方面,以创新进取的精神开创帮扶工作新局面。使工会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帮助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上有更大成效。传达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做好工会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本地实际加以贯彻落实。

要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搞好两个汇报,即:向本级工会领导班子的汇报和向本地区党委、政府的汇报。要认真传达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传达孙春兰同志的讲话。要认真回顾总结本地工会的帮扶工作,查找差距,研究改进措施。要通过向党政的汇报,使工会的帮扶工作得到党委、政府更加有力的支持,争取帮扶工作面临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今年内,各地方工会都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工会帮扶中心视察指导,听取工会的汇报,对进一步做好工作给予指示和支持。

二、要把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孙春兰同志在讲话中对进一步做好工会帮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工会一定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真加以落实。针对当前职工的实际需求和工会帮扶工作的现状,春兰同志强调,拓展帮扶范围主要是拓展帮扶网络的覆盖范围、帮扶中心的工作项目和帮扶工作对象。应当建立起从基层到工会领导机关相互协作,分工负责的帮扶工作体系;这个帮扶网络应当能够解决跨地区的帮扶工作,使工会的维权服务形成合力;帮扶网络应该能够与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机衔接,发挥行政体制在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全总提出二年内要在县(区)一级普遍建立工会帮扶中心。目标已经确定,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动。县(区)帮扶中心要因地制宜,方式和方法可以多样。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好帮扶资金、工作场地、工作人员和工作制度问题,为县(区)帮扶中心正常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全总决定,今年中央财政新增的1亿元帮扶资金,原则上用于县级帮扶中心,首先向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城市的区总工会帮扶中心还要认真解决与市总帮扶中心的职责划分和工作协调问题。一些工会在区一级设立了帮扶工作站,也要认真总结完善。正如春兰同志多次强调的那样,帮扶工作平台可以多样,但困难职工一定要有人帮,有人管。帮扶中心工作项目要依照职工的需求去设立和拓展,开办一项就要把事情切实办好,取得实效。除现在的就业服务、生活救助、咨询、法律援助等项目外,一些地方工会相继开展了单亲职工、大龄职工婚介,劳动技能鉴定等等,各地可以根据本地职工的需求愿望,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帮扶项目。帮扶对象拓展的重点是对农民工的帮扶。多年来,各地工会已普遍开展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这次全总明确了农民工帮扶的四个重点内容,各地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增加帮扶内容,确定工作重点。农民工帮扶有着不同于城镇困难职工的特点,各地工会要适应这些特点,工作要有针对性。

春兰同志在讲话中要求在继续做好工会现有的帮扶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把困难职工纳入到政府的社会保障体制之中,这也是工会适应和参与国家加强社会管理所必需。帮扶工作要把帮困和脱贫相结合,关键是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和提高收入,“零就业”家庭仍是帮扶重点。实践证明,技术培训是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全总提出从今年起用三年的时间,每年培训20万技术工人。分解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按所属地级市计算,每年每个市600人,省和县(区)帮扶中心培训也可计入完成指标。标准是经过培训拿到劳动部门颁发的初级以上劳动技能证书。培训应优先吸纳有学习能力的困难职工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参加学习。全总将逐年统计公布,作为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帮扶工作的重要指标。

提高帮扶工作水平,主要指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提高对困难职工的资助标准,提高帮扶中心维权案件的解决比例,提高帮扶中心服务全局工作的能力,提高帮扶中心的管理水平。在当前物价指标上涨较高的情况下,应当考虑适当提高对困难职工的生活救助水平,这里的关键是筹资能力。现在中央财政给了工会强大支持,但地方财政配套仍需加强。到2007年底,全国还有13个省级财政没有设立专项帮扶资金,14个省级财政没有纳入年度预算。去年,省、市两级配套财政资金共计4.63亿元,按1∶4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这里可能有一些跨年度拨付与统计延后而形成数据滞后,但总体而言,省、市两级工会仍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地方财政的更大支持。全总也将根据各地资金配套情况,对分配给各地的帮扶资金加以适当调整。要加大社会募集帮扶资金力度,管好用好帮扶资金。帮扶资金应视同“救灾款”一样管理,不能允许出现问题。对于职工到工会来寻求维权方面的帮助,应当明确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尽最大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要很好运用帮扶中心这个困难职工第一讯号汇集地的作用,把职工群众送上门的调研搞好。要对咨询、法律服务、生活救助等信息定期整理和统计分析,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帮扶工作确定重点提供依据。要进一步完善帮扶中心的管理。全总已经开发并下发了帮扶工作软件,使用好这套软件,在发挥其统计功能的同时,努力开发这套软件的即时分析能力。但是,现在仍有一些地方行动迟缓,强调困难多。不但影响了本地数据资料的完整,也影响了全国数据的统计分析。请各地务必在5月底前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要进一步转变帮扶工作作风,增强对困难职工的感情。倡导把困难职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姊妹,把困难职工的问题当自身遇到的困难,满腔热忱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求要有良好工作态度和负责精神,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协调能力,真正把事情办好,把好事办实。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帮扶中心办成充满爱心和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

三、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各项保障工作,争取新进展,创出新成绩

2008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第一年,还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举办世人瞩目的奥运会,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除继续做好工会帮扶工作外,还要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全面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

总书记在视察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时强调指出,要通过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服务。《就业促进法》已经实施,国务院近期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对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促进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通知》提出要紧紧围绕党的*报告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各级工会要抓住《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契机,结合《通知》的要求,加强源头参与,促进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鼓励职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积极维护好职工的劳动就业权益,在协助党政做好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认真研究《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劳动就业产生的影响,推动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已经正式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进入立法日程。各地要密切关注《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在贯彻实施过程中涉及调整稳定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加强职业培训、规范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两法中涉及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尚需完善的方面,积极参与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提出工会的主张,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帮助解决创业资金,大力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2008年全总将就构建工会创业促就业工作体系开展调研,从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创业孵化和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论证,促进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继续加强工会创业培训师资的培养,大力推动落实国家有关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研究扩大工会小额借款相关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应当选择一至二个市、县,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工会推动创业工作试点,培养工会创业工作典型,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子并加以推广,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全总将在2008年下半年推广一批以创业促就业的典型经验,确定10个全国工会以创业促就业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工会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要加强职业培训机构建设。各地工会要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工会的培训机构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四是要积极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安置问题。2008年是国家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最后一年。各地工会要对本地区自开展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以来的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搞清楚还有什么遗留问题,还有多少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没有实现就业,他们在就业、生活保障、劳动债务清偿、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向政府提出工会的意见和建议。这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

(二)积极推动企业工资共决,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加以强调。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会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工资三个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推动立法和完善政策,就使工资共同决定、正常增长和支持保障机制的形成有了法律依据;推动政府加强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就能够体现出中国的国情和特色,有利于当前现实问题的解决;建立起企业、行业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不断完善,就形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核心机制。凡是为建立这三个机制所必须具备的政策、法规工会都应全力去推动建立,凡是涉及这三个机制建设的工作工会都应积极参与,凡是妨碍这三个机制形成的障碍工会都应推动各方面去努力克服。

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下,企业欠薪治理于去年年底打了一场攻坚战。中央财政拿出100亿元支持清偿拖欠职工的工资。现在,最后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时限已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应当认真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向党委和政府以及全总反映。一些欠薪严重,治理工作艰巨的省更应把这件事情当作近期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予以高度关注,下大气力抓好。

各地工会要把工资工作真正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工作有计划,工作有人抓,进展有督查,决不能仅“坐而论道”。全总积极参与国务院《企业工资条例》和《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制定,各地工会也应当推动地方人大和政府出台相关法律和文件。目前各地已经出台了一批工资方面的文件,工会要积极推动落实并研究解决贯彻中的问题。全总将继续推动劳动定额管理方面文件的制定,也希望各地能够积极在这方面开展探索。去年我们提出各省级工会选择一、二个行业密集度高的县(区)、镇开展行业劳动定额和工资的集体协商,以便取得经验,指导全局,希望各地要认真落实。全国总工会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工会工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当前加强工会工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全总将举办工会保障干部工会工资工作培训。2007年全总已经对部分省级工会分管主席和保障部长进行了工资保险业务的专门培训,大家反映很好,2008年全总将继续举办工会工资工作培训班,人数为100人,希望通过几年的不间断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政策、能力强的工会工资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加强调查研究和源头参与,努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党的*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今年,各级工会要密切关注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地方性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推动把广大职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一是要积极参与《社会保险法》的研究制定。经过多年的调研、讨论和论证,《社会保险法(草案)》在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基础上,几经修改,形成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草案。全总将在今年继续参与社会保险法立法工作,进一步坚持工会在社会保险立法方面的主张:明确社会保险法的强制性,理顺基金监管体制,提高统筹层次,包括在社会保险法中明确工会职责,在有关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上减少使用授权条款,重视工会等社会团体的互助互济活动等。今年全国人大将就社会保险法面向全国征求意见,各地工会要认真征求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题调研等形式,把职工的意见和呼声收集起来,反映上去。二是要积极推动解决部分职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张“网”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但是,在制度的衔接上,部分职工群体漏到了“网”外,医疗保障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部分职工群体主要表现为四类人群:首先是城镇个体工商户。目前,城镇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5159.7万人,但针对这部分人群的医疗保障政策依然模糊,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还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没有明确的意见。急需推动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其次是关闭破产以及其他困难企业的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去年底,中央财政已拨出专款80亿元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究竟问题解决的如何,各地工会要密切关注,追踪调研。各地要积极会同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确保他们基本的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再就是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率较低。最后是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目前,全国有两亿多农民工,其中流动就业的农民工超过1.2亿,对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来说,家乡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并不能在外地给他们提供医疗保障。目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仅有三千万人,扩面工作亟需推进。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各地工会要参与当地具体办法的研究制定。三是积极参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工作。国务院决定,要在今明两年内实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其中有不少政策性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研究。全总和各地工会要就如何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权限和财政权限、强化各地政府社会保险管理责任,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一些已经实行省级统筹的地区,要总结工作经验,供全总参考借鉴;并分析实际运行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当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要积极会同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制定适合参保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办法,切实解决跨地区流动的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研究通过并颁布实施,先行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五省、市试点。试点省、市的工会要超前研究实施将带来的问题,及早摸底调查,向党委和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农民工养老办法正在抓紧制订,全总和各地工会都要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有关制度的制订与实施,维护好这部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推动解决职工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各地工会要在2007年职工住房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要重点针对中低收入职工家庭的住房困难、住房保障资金缺口较大、廉租房覆盖面较窄、经济适用房管理较乱、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完善以及工会如何参与政府各项住房保障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发挥作用等问题,积极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沟通,提出工会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健全完善,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

医疗帮扶工作总结篇10

一、确保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

(一)确保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完成。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整改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和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对照清单,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主动认领,制定方案,建立台账,责任到人,销号管理,紧盯目标抓推进,紧扣问题抓整改,切实把工作做严、做实、做细、做透,以实际行动和实质成效推动全区健康扶贫工作高质量推进。持续抓好作风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党性强作风,以作风促发展,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确保基本医疗冲刺清零任务完成。按照“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的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全面摸清基本医疗方面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建立区、镇、村总账和分账。靠实各级责任,采取超常规措施,整合现有资源,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冲刺清零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列出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工作措施明确,倒逼冲刺清零行动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冲刺清零行动。加强冲刺清零行动跟进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力督促做好整改;对行动中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确保冲刺清零行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确保医疗机构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按照全省基本医疗有保障验收标准,对基本设施未达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改造升级;按照国家相关医疗机构标准要求配备医疗设备;推动镇区一体服务和镇村一体化,优先为贫困村医疗机构配备合格医生,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一批、“县聘县管乡用”和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聘用一批、从区级医院选派一批等方式,解决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通过培训考试选拔一批、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镇卫生院派驻一批和辖区内调剂补充一批的“四个一批”措施,加快为没有村医的卫生室补充合格村医;落实村医待遇,增强村医岗位吸引力,创造拴心留人条件,到2020年底,确保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在设施建设、医师配备、设备配置等方面全面达标,实现全区有1所公立医院、各镇有1所卫生院和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

二、稳妥推进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工作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分别达到100%。除因参军、就学、务工、婚姻等原因在异地已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当年缴费期结束后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生儿及因服刑、死亡、失联等原因无法参保之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脱贫不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5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资助,具体标准由区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以及个人承担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得超范围全额免除贫困人口缴费义务。

(五)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待遇政策。坚持公平普惠,全面落实覆盖城乡全体公民的基本医保待遇政策。按照现阶段发展实际,停止执行原省医改办、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报销比例的通知》中有关“对所有城乡居民住院患者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在2016年的基础上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的规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继续享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所需资金统一由省级财政予以拨付”的政策。统一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及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等政策,健全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有效控制基本医保待遇“悬崖效应”。要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规范慢特病门诊补助政策,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特病门诊补助病种,统一门诊慢特病纳入医保待遇认定标准、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及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等政策。

(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享受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及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按现行基本医保政策报销后,落实国家规定的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逐步取消封顶线规定。

(七)调整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的力度和可及面。停止执行“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自负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负合规费用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通过医疗救助全部解决”的规定。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调整为,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不低于70%。

(八)加大打击欺诈骗取医保资金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诱导参保人员小病大养、虚假住院等各种利用医保扶贫政策套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

三、持续推进贫困人口患者分类救治工作

(九)持续做好大病救治工作。对罹患国家规定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自愿就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按“四定两加强”规定措施实施救治。各级定点医院要制定专项救治病种具体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完善日常监管机制,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各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加大对定点医院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2020年,根据国家安排将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5个,全区贫困人口大病患者救治率保持在99%以上。

(十)加强慢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和结核病(“四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重点做好监测管理、疾病诊疗、质量控制,提升防控成效,对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髋、膝)、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慢病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继续做好贫困人口“一人一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健康帮扶措施的精准性和科学性,着力加强帮扶措施的有效落实。依托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培训项目,切实加大签约医生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签约服务质量、优化签约服务流程,通过贫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推动各项服务工作和帮扶工作能够及时跟进到位。

(十一)全面落实妇幼健康项目。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2020年完成目标人群“两癌”免费检查任务。推进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巩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工作成效,继续实施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

(十二)加强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深入实施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包虫病、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开展地方病现症病人分类救治。完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实现疫苗接种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规范“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艾滋病筛查、治疗、母婴阻断措施,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咨询、初筛检测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组织实施机会性感染集中救治。按照《关于印发<藏区包虫病防治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地病发〔2018〕202号)要求,加强包虫病防治工作。在地方病流行地全面开展病情监测工作,在重点地方病病区因地制宜落实改水、换粮、退耕还林、搬迁等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四、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十三)推进区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支援医院、受援医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双方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明确、量化年度和中长期目标、任务内容、支援方式等。各支援医院要结合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派驻人员进行对口帮扶,重点向受援医院重点专科和急需薄弱学科倾斜,派驻人数不得少于规定人数。受援医院至少有5名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蹲点帮扶6个月以上,至少有1至3名专业技术人员派至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继续做好“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推进对口帮扶涉贫镇卫生院工作,推动落实薄弱学科、人才培养、卫生院改革发展等工作任务,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十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各镇卫生院依托医院建成影像、心电、病理、检验和消毒供应中心等区域医学中心。2020年,力争实现5个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的区域医学中心与省、市级医院互联互通,推进区、镇、村一体化、专科联盟等医联体发展和同质化服务,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检验及远程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横向、纵向之间的互通和共享,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先推进远程医学升级改造,年底前完成所有镇卫生院远程医学升级改造,远程医疗逐步覆盖全区所有涉贫镇卫生院,并向村卫生室延伸。

五、全面强化健康扶贫工作保障

(十五)强化攻坚责任落实。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管理体制,进一步压实各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定期通报各镇健康扶贫主要工作任务进展和目标实现情况,指导各镇及时改进工作,对在省、市、区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排名中靠后的镇、村进行通报,视情形启动问责程序。

(十六)加强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开展健康扶贫领域作风治理,全面解决贯彻落实中央健康扶贫决策部署不力、牵头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措施不精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实战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切实提升健康扶贫干部、健康专干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