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6:43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1

【关键词】股票期权;会计准则;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它是现代企业对职工采用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大量事实证明,股份支付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股票期权开始引入到我国,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实行的期权激励计划即属于股份支付范畴。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些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创造了条件。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开始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纳入会计规范。股份支付是会计领域公认的难题之一,在股权激励成本确认以及计量方面,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我国股份支付准则在核心要素方面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一致,但是,就操作层面而言,我国股份支付准则的完善性与国际会计准则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需要对准则的条文予以细化,规范股权激励成本的计量方法,为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提供会计支持。

一、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按照支付方式的不同,把股份支付分为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因行权数量发生变化而对授予日估计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任何原因引起的公允价值的变化都要进行调整,可行权日后公允价值的变动也需计入当期损益。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在核心内容上体现了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将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予以费用化,并且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对股权激励成本进行计量。

二、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1.股权激励成本计量方法不统一。我国股份支付准则规定,在不同支付方式下,应当采用不同基准日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股份支付的激励成本进行计量,即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行权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的结算方式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不仅有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影响报表阅读者对企业经营成果和价值的判断,而且还容易导致企业通过选用不同的结算方式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例如,企业可以在股权授予日故意低估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并以较低的价值计入授予日的成本费用,使得企业轻易地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2.股权激励成本摊销方法不明确。我国股份支付准则规定,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将换取员工服务的股权激励成本确认为当期成本费用,即将股权激励成本摊入等待期内各年的成本费用。但是,我国股份支付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股权激励成本的摊销年限以及摊销方法,只是在《2008会计准则讲解》中,以示例题的方式展示了平均年限摊销法。由于没有禁止平均年限以外的股权激励成本摊销方法,也没有规定摊销时间,企业可以任意确定摊销年限,极易诱发管理层操纵企业业绩的动机。

3.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信息披露不充分。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其对价的特殊性是股份支付定义中最突出的特征,其金额高低取决于结算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但是,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这一关键信息的披露很不充分,只要求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例如,我国股份支付准则规定,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确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值。多数情况下,市场价格提供了关于股份期权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但是由于支付给员工的股票期权一般为不能上市交易,不存在活跃市场,往往需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而估值涉及到期权定价模型的选择。股份支付准则虽然列举了股份期权公允价值的估值模型,但却没有对各种模型的使用条件进行限定和说明,使得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期权定价模型,任意确定模型的参数假设(股份的预计波动率、股份的预计股利、期权期限内的无风险利率等),造成不同企业之间期权公允价值的计算口径不一致。另外,由于多数企业对于与此有关的信息披露的简单而粗略,使得报表使用者很难判断其确认期权成本的正确性。这一些无疑为企业提供了利用公允价值工具调节利润的机会。

三、完善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建议

2004年2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该准则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企业的报酬费用,规定必须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还要求详细披露所运用的期权定价模型和各参数(包括加权平均股价、行权价、预计波动、期权的期限等)。随着股份支付的费用化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日益规范,企业通过股份支付增加公司利润的机会越来越少,国际上不少著名的大公司开始放弃股权激励,寻找其他薪酬激励方法。

1.统一股份支付准则的计量方法。无论采用权益结算,还是现金结算,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员工股票期权是一种特殊的期权,它以等待期内员工提供的服务来认购,员工通过改变服务的质量影响股价,进而通过股价的变动影响股票期权的价值。因此,无论采用权益结算,还是现金结算,均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及等待期结束日对员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进行重估,并以该日重估的股票期权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将当期取得的员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

2.明确规范股份期权激励成本的摊销方法。如上所述,股权激励要予以费用化,而且要进入等待期各期成本费用。因此,如何将股权激励成本摊销为各等待期费用,是股份支付准则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准则对股份期权激励成本的摊销方法未以明确,导致不少企业缩短等待期,并将股权激励成本一次性地计入薪酬成本费用,以达到少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或者任意选择摊销方法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为此,股份支付准则,应对股权激励成本摊销作出明文规定,最好是要求将股权激励成本按照等待期年限平均摊入等待期各年成本,以保证成本和利润信息的可比性,更好地发挥股份支付的长期激励作用。

3.详细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价格是关于股份期权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发达,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了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尚为弱式市场甚至无效市场,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较大的困难,即使在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家,公允价值的确定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对此,国际股份支付准则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比较详细和全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我国股份支付准则也应当要求企业详细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模型,包括模型涉及的参数范围、各参数的确定依据、计算方法等,保证公允价值信息的可比性,堵塞企业操纵利润的漏洞。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财会[2006]3号).2006(2)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2

截止到2006年底,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近一年的时间、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实施不到一个月,已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制定了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并已有40多家上市公司正式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在已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中,除华侨城、深万科和宝钢股份等少数公司采取限制性股票外,其他公司大都采取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股票期权的三个关键问题做了明确规范: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股票期权的确认、为行权而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特点分析上述三个方面规范的可行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关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

我国准则规定股票期权不得采用内在价值计量,而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与世界主流会计准则的规范是一致的。对于特定公司的特定股票期权方案而言,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因此,应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股票期权定价的可靠性取决于以下两个要素:各个估计参数的可靠性和计量模型的适用性。为保证估值的可靠,《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第52条规定: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时,对于无风险利率、预期的股票价格波动率等参数“应当尽可能使用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工具定价时考虑的所有市场参数,……尽可能不使用与企业特定相关的参数。”对于采用什么模型作为“估值技术”,《股份支付》准则和《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均未做出明确规定,《股份支付》准则只在第14条中要求企业表外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由此推断,作为可靠计量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另一个要素――计量模型是由企业自己选择的。

估值模型种类繁多,相同的参数置于不同的模型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会计方法下,对于微利行业的企业来说,选择不同的模型估值将成为企业盈亏的重要因素。这无疑使企业产生利用估值模型操纵利润的动机。尽管美国FaSB只推荐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和二项模型,但这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是相差很大的。例如,股票当前价格为50元,行权价为50元,期权预期期限6年,无风险利率7.5%,预期波动率30%,预期股利率2.5%,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计算出的每股期权价值为17.15元,而用二项模型计算的每股期价值为17.26元。如果企业授予高管人员8000万股股票期权,则报酬成本相差880万元。在我国,如果准则允许企业任意选择估值模式,后果则是令人生畏的。

为此,笔者对实践中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提出以下两项建议:一是准则指南或解释明确规定允许企业选用估值模型,减少企业随意选择的空间;二是将要求报表附注中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做出更详细的规定:采取的估值模型、模型中无风险利率的数据来源、预期股票价格波动率的测算方法、预期股利率确定依据、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其遵循情况等。如果准则、准则指南或解释能够就上述两方面进行详细规范,则能大大提高股票期权价值确定的透明度、压缩价值中的操纵空间以及提高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可信度。

二、股票期权的确认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争论一直较激烈,概括起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表外披露而不作为表内项目确认;二是在表内作为费用确认;三是在表内作为利润分配事项确认。安然丑闻迫使人们摒弃美国实务界长期秉承的在表外披露而不在表内确认的做法。但是股票期权在表内确认为费用还是利润分配,不仅理论界存在着争论,我国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也相互矛盾。例如,按《股份支付》准则第6条的规定,股票期权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的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也就是说,授予的股票期权的价值确认为费用,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等高管人员按行权价购买公司回购的股份时,将行权价与回购价的差额冲减原先计入费用而形成的资本公积。其实质是将用于激励的资金作为报酬列入费用。《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将股份通过回购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关于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6]67号文件),提取激励基金回购公司股票授予员工的,应作为税后利润分配进行会计处理。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我国现有法规体系下,无论是股票期权还是限制性股票,为了向高管人员支付股份所需的资金有两种列支方法:费用和税后利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歧,关键在于向职工支付股份的性质界定:是激励性的,还是报酬性的?《公司法》第143条以及《关于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将支付给职工的股份定性为奖励,而《股份支付》准则将股份支付定性为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而支付的报酬。尽管《股份支付》准则第2条将对职工的股份支付解释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的交易,但对授权后不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准则将等待期区分为规定服务期间和达到规定的业绩条件。由此可见,准则并非认为所有的股份支付都是报酬型的,但从会计确认的角度讲,无论是报酬型的股份支付还是激励型的股份支付,股票期权的价值统统在费用中列支。

准则的这种规范与《公司法》第143条以及《关于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是否相矛盾呢?从表面上看,两种有本质区别。但如果即将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将股份支付区分为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而统统将其在税后列支或者统统将其在税前扣除,则所有的股份支付均计入成本费用,还是均计入税后利润,对最终的留存收益是没有影响的。例如,某公司2007年税前利润总额为7500万元,其中列支股份支付的成本5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如果即将颁布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股份支付在税后利润中列支,则500万元的股份支付会计上无论是列作费用还是在税后利润中列支,均不会影响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最终的留存收益。计算如下表。如果所有的股份支付,税法都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那么,会计上无论确认为费用还是利润分配,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最终的留存收益也是一样的(为简便起见,在此不列表重述)。

如果即将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将股份支付区分为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而采用相同的税务处理,是否可以说会计上无论列作费用还是有税后利润中列支都能得出相同的经济后果呢?回答是否定的。两种处理方法下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和最终的留存收益相同,并不等于两种方法产生相同的经济后果。从上表不难看出,作为费用列支还是作为利润分配项目,净利润是不同的(两者的净利润差异数恰好是股份支付数)。我们知道,净利润是十分重要的会计指标,净利润不同意味着两种处理方法下的以净利润为计算基础的所有财务指标都不相同,如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和每股收益指标等。

准则不区分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均采用费用化做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无论报酬型股份支付还是奖励型股份支付都是报酬的构成部分,这种不加区分而将其全部计入费用的做法有效地避免了人为操纵利润从而改变以净利润为计算基础的诸多财务指标;二是所有上市公司对两种类型的股份支付均采用费用化的做法不失去净利润指标的可比性。但是,如果将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分别确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至于区分报酬型股份支付和奖励型股份支付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产生的利润操纵,我们可以通过在即将的准则解释中进行两者间的明确界定,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来解决。

三、行权的会计规范

在现行法规框架下,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股票回购来满足主管人员行权和支付限制性股票的要求。会计准则规定:公司为实施股权奖励而回购的股票作为库存股处理,对库存股的核算采用成本法而不采用面值法。

(一)成本法对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

《股份支付》准则对股权激励条件下股份回购做出了明确规定:公司回购的股份在转让前,作为库存股管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同时,《股份支付》准则还对库存股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库存股不得参与公司利润分配,公司应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目反映。这就意味着库存股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同时减少。下面笔者将通过实例对此种情形下公司的一些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明晰按股权激励计划进行股份回购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例如,2006年12月,a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07年1月1日,公司向其6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0股股票期权。行权条件是,2007至2009三年中,公司净利润每年增长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行权价格是每股每股6元。同时,我们做如下假设:该公司发行在外股票总数为100万股,股本为100万元,初始发行价格为4元,2007年1月1日股票市价为6元,假定公司预计2009年12月31日激励条件可以实现,于是2009年1月31日进行了股份回购,此时股票市价为10元,共回购6万股流通股。公司2006年净收益为200万,报告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30万。

1.每股净收益的影响

公司在2009年1月31日股份回购时,应借记“库存股”,贷记“银行存款”,金额为600,000元,在2009年年报中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的规定,每股净收益=2,000,000元/(1,000,000股-60,000股×11÷12)=2.12元。如果公司不存在因股权奖励而发生的股票回购,每股收益应该为2元(2,000,000元/1,000,000股)。由此不难看出,《每股收益》准则不将因股权奖励而短期回购而产生的库存股视为发行在外的股份,每股收益计算公式的分母不将包括在内,据此计算的每股收益与不考虑库存股情况下的每股收益差0.12元。

2.控股权结构的影响

公司出于股权激励而进行股份回购,形成了库存股,而库存股不视为发行在外股份,那么公司原持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发生了变化,假设B公司原持有上例中a公司47500份股票,持股比例为4.75%,而a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之后,其持股比例变为5%(47,500/945,000),按照法规规定,B公司此时必须进行相关披露,而B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并不是主观的。对B公司而言,这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毕竟a公司此次股份回购并不是为了注销股份,而只是暂时性持有。

假设2009年12月31日达到行权条件,管理层全部行权,公司股份总数依然为1,000,00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2009年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控股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而产生,而是由于公司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所采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所造成的,本质上是由于因为“库存股”会计科目的所有者权益属性及其对所有者权益的备抵所导致。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股份回购的本意只是为获取激励管理层的标的物,是薪酬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仅仅因为管理层激励方式不同而对公司重要的财务指标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公司对管理层激励方式有自由决策权的前提下,则很难否定公司采用股权激励支付管理层薪酬方式同时也带有其他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假定公司是进行纯粹目的的股权激励,没有其他任何意图,那么由于股份支付的报酬形式使得公司重要财务指标被动地发生变化,也是不合理的。

(二)对股权激励引起的股票回购账务处理的思考

总而言之,《股份支付》准则对库存股科目的定性是使得差异存在的最关键因素。实际上,大多数发达资本国家对于库存股的性质都认定为所有者权益,之所以不认定为资产,主要是因为:首先,股票是股东对公司净资产要求权的证明,而库存股不能使公司成为自己的股东、享有公司股东的权利,否则会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其次,资产不可注销,而库存股可注销;最后,在公司清算时,资产可变现而后分给股东,但库存股票却并无价值。但是,股权激励条件下的股份回购与其他目的股份回购性质完全不同,它只是公司基于回购成本的考虑而提前回购导致被动地短期性持有自己的股份,持有期间具体说来就是回购日至行权日这段时间,低于一年。在公司无注销股份意向和持续经营假设下,上面三条理由对于实施股权激励而回购公司股份是不成立的。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3

关键词:股份支付应试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61-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职工期权激励的措施也越来越多,为了对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业务进行规范,我国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并结合有关规定,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一、股份支付的含义及其特征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企业向其雇员支付期权作为职工薪酬或奖励措施等行为,就属于典型的股份支付范畴。

掌握股份支付的定义时,最重要的是获取企业股份支付的对象必须为企业“提供服务”。这也是企业“股份支付”和“发行股票”的最大区别,如果是发行股票,获得股票的一方不需要为企业提供服务。股份支付与其他金融工具相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只有企业与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各方之间发生的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交易,才符合准则所规范的股份支付的定义。并不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所有交易都符合股份支付的定义。第二,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的服务为目的的交易,企业获取对方服务的目的。是用于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转手获利。第三,股份支付交易的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企业在未来的股份支付中,要么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各方支付自身的权益工具,要么支付现金,而其金额高低取决于结算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二、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及其确认和计置

按照股份支付的方式和工具类型,股份支付工具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而每一类的确认计量原则又各不相同。从股份支付的整体内容看,其确认计量是难点,也是重点。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在确认计量时,重点把握以下三个要点:第一.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收人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人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收入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第二,换取其他方服务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换取其他方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换取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第三,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时,企业应当在获取对方提供服务的时点、后续的每个报告日以及结算日,以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企业应当以最终可行权或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职工或其他方最终要支付现金。在确认计量时,重点把握以下三个要点:第一,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第二,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在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第三,企业应当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

三、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1.授予日的处理。授予后立即可行权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一股份支付”科目。授予日后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在实务中较为少见。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无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作会计处理。

2.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职工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数量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成本费用和相应的资本公积,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确认权益工具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当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

下面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为蜘,说明其核算程序及方法:

例:甲公司2006年初为其200名中层以上职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份增值权,这些职员从2006年初连续服务满三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获得现金。该权利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该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结算之前股份的公允价值及支付金额为:

该公司第一年有20人离岗。估计3年中还将有15人离岗;第二年又有10人离岗,估计还将有10人离岗;第三年又有15人离岗。第三年末有70人行使增值权并取得现金;第四年有50人行使权利,第五年35人行使权利。

(1)费用和资本公积计算过程如下:

(2)账务处理如下:

2006年12月31日

四、几点提示

1.准确把握股份支付的含义,注意与其他金融工具的区别。

2.深刻领会股权支付的确认计量原则,区分类别,尤其要准确区分现金结算和权益结算,分清条理,掌握要点。

3.业务的计算,要注意表中各栏之间的关系、含义,会计分录要注意使用的科目及金额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4

所谓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其中,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股份支付,说白了就是公司用股权去支付工资,从管理费用扣除,由于没有现金流出因此同时增加了资本公积,对公司的净资产没有影响。

很多拟上市公司未采用该准则的根本原因是,一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绝大多数拟ipo公司立即面临着巨额的亏损,直接导致其不符合上市条件。例如2010年7月某拟ipo公司大股东将其持有公司的15.1%计151万股的股权转让给22名自然人,而此前该公司曾以每股95.50元引入两家pe机构,如执行股份支付准则,按照每股95.50元价格计算,该公司至少应该确认151万×(95.50-1)=14269.5万元的管理费用,2010年该公司净利润只有6142万元,扣除管理费用14269.5万元后将导致2010年实际亏损8127.5万元。因此,确认大额股权激励费用对拟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不确认的话,容易在过会时成为被否的原因;确认的话,往往导致报表很难看,甚至于不符合上市标准。

实际上,上述行为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财政部会计司2010年7月14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应视为股权激励,以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一般以转让给pe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如果企业股份未公开交易,则应按估计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并考虑授予股份所依据的条款和条件进行调整。

有人说,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较弱,应暂缓执行《股份支付》准则。实际情况是,虽然创业板发行部对此类情况并未明确发文强制要求按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但对于可能导致严重歪曲经营业绩的事项,任何公司都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支付》准则处理,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不具备可选择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创业板多数股份转让,为股份结构的调整,并不属于支付薪水,不符合股份支付性质。

按照上述处理方法,目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出来的这一块费用,可能会立即导致拟上市公司亏损,导致部分企业不得不推迟ipo计划,实施起来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二是,对这种管理费用的确认,会计处理上应在当年一次性计算费用,还是平摊到日后一定年份,抑或是采取其他处理方式,目前也在争议当中,监管部门未来可能会对此详细规定;三是,拟ipo企业有办法通过pe入股价格实际很高但是入账价格很低的方式来规避这一块费用。笔者认为,股份支付一次性计入企业当期损益值得商榷,建议允许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再按照服务的一定期限,分期摊入管理费用。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5

一、对集团股份支付的理解

一般意义上的股份支付都是针对单一企业主体而言的,即本企业为获得本企业职工的服务,而以本公司的权益工具来结算支付,即本企业付出权益工具或承担相应对价的同时也从中受益;如果在集团公司内为使一个企业的职工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而最终以集团内另一公司的权益为依据来结算,此时,集团内部所涉及的不同企业主体分别该如何处理呢?《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此的阐述是: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结算企

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除此之外,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的投资者的,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或应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对接受服务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负债。

(二)接受服

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或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广义上,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包括会计主体本身、母公司和同集团的其他会计主体的权益工具。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其内部发生的股份支付在结算企业方与接受服务企业方的处理原则是不一样的,要分别从单个主体的角度考虑作出相应处理,但在最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会涉及合并抵消的情况。所以集团股份支付总体上可能涉及三方主体:结算企业(支付企业)、接受服务企业(受益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当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是同一企业时,集团股份支付仅涉及两方当事人。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若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是同一企业且授予职工的是本企业权益工具,则此股份支付仅涉及集团内的一个企业主体,按普通股份支付的处理规定处理,此种情况不属于本文集团股份支付的范畴。对于第一条,相对比较好理解,就是站在结算企业的角度,涉及以本身权益结算的当然要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若结算企业是以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的,对于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的获得,企业可能会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具有偿还性,支付员工的股份属于负债类股权,则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将当期取得的服务成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而第二条规定,我们可以来细分一下:当同一集团内接受服务企业对股份支付交易没有结算义务,相当于集团公司内企业间的股份支付是一种无偿的捐赠行为,此时不会导致现金的实际流出,也就不会形成负债,所以应当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当接受服务企业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时,无论接受服务企业是直接授予还是通过结算企业间接授予,该项股份支付最终都会影响接受服务企业的权益,所以应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反之,若接受服务企业既具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则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二、不同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我们将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联合起来进行考虑,分析其具体的账务处理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抵消。第一种情况:当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合二为一时,即本企业实施的股份支付是由本企业以本企业所持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来执行结算,此时,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陈德荣,2010为获得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本企业可能要付出代价,所以应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据前文所述,本企业应做账务处理:借记“管理费用(其他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两个主体合二为一了,集团内其他企业方不需作会计处理,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不需要编制抵消分录。但此项股份支付是涉及两方当事人的,一方为接受服务企业,一方为结算用权益工具的归属方。第二种情况: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分属于集团内不同企业主体。此时可以明确,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我们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集团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要区分情况,编制相应的抵消分录以体现合并财务报表的整体观念。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顺序不分先后:区分结算企业、接受服务企业以及集团内其他企业;区分结算用权益工具的归属,是属于结算企业、接受服务企业还是集团内其他企业。

1.针对结算企业:只负责结算股份支付所需权益工具或相应对价,不从中受益(接受服务),也可简单理解为只付出而不图收益,服从的是集团整体的安排。结算企业按是否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以及不以本身权益工具时是以接受服务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还是以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可分为如下几类:

(1)结算企业以本企业工具结算:则依前文所述,结算企业应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量原则处理,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2)结算企业以接受服务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或以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结算:结算企业不是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应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处理,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针对接受服务企业:其是股份支付的纯粹受益方,即职工为获得权益或相应对价的前提是必须为本企业提供相应服务,此时本企业不具有结算义务,不负责股份支付行权时的最终兑付,即只享有权益,不负有义务,集团内的结算企业承担最终的权益兑付。所以其会计处理中不确认负债,均应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具体为:借记“管理费用(其他成本费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当站在集团角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体现的是在外部看来集团这一单独主体应作的会计处理,是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还是按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关键要看结算企业,看结算企业是不是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若结算企业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则集团整体就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否则,一律视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股份支付一般是母公司奖励给子公司,所以结算企业一般是母公司,如果母公司以自身权益结算,则理所当然按权益结算。反之则按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所以,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总的原则是应当将结算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接受服务企业的“资本公积”相互抵消。但当结算企业不是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接受服务企业也没有结算义务)时,按准则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体现为按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此时就会因接受服务企业按权益结算入账的“资本公积”与结算企业按现金结算人账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不同,两者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6

一、股份支付准则解读

股份支付准则中,将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两大类股份支付性质及各时点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很大的不同,现作如下对比,见表1与表2。

二、股份支付准则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期权作为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在我国尚没有成熟市场,因此上市公司无法直接获取期权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大多采用了估值技术来评估期权的公允价值。当前比较成熟的期权估值技术主要是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估价模型及二项树定价模型,两种模型都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持,得到广泛运用,并且两种模型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因此本文将运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估价模型对案例进行分析。

股份支付准则中,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前者是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后者是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在实务工作中,两者的差异是较大的,影响到报表的可比性,现通过案例来说明。

在期权的约定行权价格、连续复利的以年计的股票回报率的标准差、预计股利、无风险利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看涨期权价值就是股票当前价格与到期时间的函数。由于在等待期内,以权益结算与以现金结算两种方式对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采用了不同的时点,导致了各年费用确认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假设股价每年平均上涨20%,在等待期内,权益结算下当期费用基本不变,而且四年的总费用并未全部覆盖期权的价值。而现金结算方式下,当期费用逐年增加,基本反映了股价上涨的程度,四年的总费用也基本全部覆盖期权的价值。两者对比如表3所示。

假设股价保持不变,到了可行权日,期权的价值为零。等待期权益结算下当期费用基本不变,并未反映期权的价值,四年的总成本费用1266万元,但20×3年12月31日的实际期权价值为0。20×4年12月31日行权有效期截止日到达时,积累的1266万元资本公积转到未分配利润。而在现金结算方式下,当期费用逐年减少,基本反映了股价行情。四年的总成本费用是0,也如实反映了20×3年12月31日的实际期权价值。两者对比如表4所示。

假设股价每年平均上降20%,情况与股份不变的情况类似,两者对比如表5所示。

从三个表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共同的规律: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由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采用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导致了各年的费用固定不变,明显背离了期权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

三、股份支付准则的探讨及修改建议

笔者认为股份支付准则第六条的规定有不妥之处,在等待期内,以授予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期权有失公允。建议修改为: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理由如下:

1.改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更容易理顺其与相关准则的关系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八条指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第九条中指明“除了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需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以外,衍生工具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第三十八条中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从原则讲,股权激励计划也是一项衍生工具,应该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当然是指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授予日的。

2.改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更容易理顺两类股份支付的关系,以便实施两类期权的企业有可比性,为报表使用人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前面案例中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再赘述。

3.改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能更好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相关性质量要求,指企业提在现行的股份支付准则中,不管等待期多长,都是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这样处理违背的相关性原则,不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从以上案例分析来看,不论股价是上升、不变还是下降,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都背离了当前的期权价值,这将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4.改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实际会计处理更加方便。

修改后处理方法,不管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各年计提的期权费用的金额是一致的,只是前者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后者是应付职工薪酬,这就便于学习与实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作者单位: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7

一、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一)授予日的处理授予后立即可行权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授予日后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在实务中较为少见。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无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二)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职工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数量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成本费用和相应的资本公积,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确认权益工具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当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

[例]a公司董事会2007年12月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08年1月1日,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这些管理人员必须从2008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够以每股6元购买100股该公司股票。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9元。

第一年有5名管理人员离开该公司,该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15%,年末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2元;第二年又有3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0%,年末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4元;第三年又有1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年末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9元。2011年1月1日,未离开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获得股票。

如果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1)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2008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9×100×100×(1-15%)=76500(元)

2008年应负担的费用=76500÷3=25500(元)

借:管理费用

25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500

(3)2009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90000×(1-10%)=81000(元)

2009年应负担的费用=81000×2÷3-25500=28500(元)

借:管理费用

28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8500

(4)2010年12月31日

公司实际支付股份应负担的费用=9×100×(100-5-3-1)=81900(元)

2010年应负担的费用=81900-25500-28500=27900(元)

借:管理费用

279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900

(5)2011年1月1日

向职工发放股票收取价款=6x100x(100-5-3-1)=54600(元)

借:银行存款

54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1900

贷:股本

9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7400

如果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

(1)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2008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支付现金应负担的费用=12×100×100×(1-15%)=102000(元)

2008年应负担的费用=102000÷3=34000(元)

借:管理费用

3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4000

(3)2009年12月31日

公司预计支付现金应负担的费用=14×100×100×(1-10%):126000(元)

2009年应负担的费用=126000x2÷3-34000=50000(元)

借:管理费用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0000

(4)2010年12月31日

公司实际支付现金应负担的费用=19×100×(100-5-3-1)=172900(元)

2010年应负担的费用=172900-34000-50000=88900(元)

借:管理费用88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88900

(5)2011年1月1日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72900

贷:银行存款

172900

(三)权益结算与现金结算比较,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两种会计处理的相同之处在于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除外),两种会计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除了要对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最出新的最佳估计,还要按照当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应计入成本费用和负债的金额;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只需根据可行权的权益工具的最新数量做出相应调整,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均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无需按照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二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要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在行权日根据实际行权的金额支付职工薪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

二、现行会计处理评析

(一)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存在利润操纵空间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行权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相同的员工服务、相同程度的激励,由于股份支付的结算方式不同,企业记录的成本费用不同,在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两种股份支付方式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为企业带来了操纵利润

的空间企业可能选取不同的股份支付方式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权益结算方式不能如实反映企业换取服务的对价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成本费用,当期待期结束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与授予日差异较大时,原计入成本或费用的金额无需调整,使企业应负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不能客观反映。承前例,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由于按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各期计入成本或费用的金额分别为25500元、28500元、27900元,共计81900元。但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已从授予日的每股9元上升至行权日的每股19元,按各期股票期权公允价值客观反映的股份支付费用应分别为34000元、50000元、88900元,共计172900元。成本或费用的金额3年共少计91000元。反之,如果股价不断下跌,企业记录的股份支付费用较多与实际的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不符,未能如实反映企业为获取职工服务应负担的费用或成本。

(三)授予日权益公允价值的估计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指南规定,股份支付交易中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对于授予的股份期权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其市场价格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应当参照具有相同交易条款的期权的市场价格;以上两者均无法获取的,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目前我国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就成为企业的选择。准则应用指南中只规定了选用期权定价模型应考虑的因素,应采用什么模型未作出明确规定,企业可自主选择估值模型。不同的估值模型确定的公允价值可能相差较大,这无疑使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也使企业通过选择估值模型来调节利润成为可能。

三、对策与建议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8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会计处理

2005年4月,我国资本市场启动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它经历了第一次试点、第二次试点,到2005年9月全面推开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值的60%股改任务,实行新老划断,重新启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股权分置改革中所发生的送股、缩股、支付现金、权证等经济事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就此开展讨论。

一、业务的产生

1、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股市的建立初期就面临“股份制是私有化,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政治歧见和国有产权的清晰化尚未解决、流动后其收益归属难以确立等技术性难题;社会闲置资金量与大量国有企业融资需求量的矛盾。为回避这些难题,尽快把资本市场组建起来,我们根据“摸着石头过河”的方针,提出了“国有存量股份不动,增量募集股份流通”的股权分置暂行模式。

在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由于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性,则形成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不规范,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被人为地割裂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通常处于控股地位。从统计资料看,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为止,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3.55%,有个别的达到85%,国有股份占非流通股份的74%,占总股本的47%。其结果是,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霸"现象,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2、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为了符合国际惯例,入世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体现市场公平的原则。发挥资本市场定价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因此,股权分置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第一次股权分置改革是1999年~2002年的国有股减持。它经历了试点、启动、暂停、停止四个阶段。1999年11月29日,国有股配售试点方案推出,12月2日,证监会公布10家试点企业名单,随后,中国嘉陵和黔轮胎比例配售试点减持。2001年6月12日,国有股减持正式启动,股市在见到2245.43历史高点后,开始踏上漫漫熊途。2001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当日沪市全线涨停,涨9.86%。2002年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当日沪市全线涨停,涨9.25%。国有股减持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为第二次股权分置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次股权分置改革是2005年开始的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并取得流通权。它经历了两次试点、全面启动两个阶段。2005年5月10日,以三一重工等4家上市公司进行首批试点,6月20日,以长江电力等42家上市公司进行再次试点。2005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实施,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上市公司市值的60%的股改任务。股市在1000点附近止跌,逐步上涨到1200多点。

2005年股改的本质和要求。股权分置改革本质是推动资本市场的机制转换,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而不是解决包括国有股在内的非流通股减持变现问题。股权分置改革要求是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稳定资本市场,着眼于长远利益;坚持市场化导向,实行新老划断;妥善处理St公司和绩差公司,确保股改顺利进行。

3、支付对价

“对价”(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则,其本意是“为换取另一个人做某事的允诺,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钱的代价”,也许是“购买某种允诺的代价”。从法律关系看,“对价”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系,“某人允诺是为了换取另外一个人对允诺的承诺”。从经济学角度说,“对价”就是冲突双方处于帕累托最优状况时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条件。在平等个体之间法律关系冲突情况下,效率的解决只能通过平等个体之间的妥协关系来解决。在协调平等主体之间相互冲突的法律关系过程中,只要满足“对价”,自由让度并给予及时补偿而不使任何一方损失的条件,就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到帕累托改进的效率。非流通股股东以什么样的“对价”获得流通权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此次股权分置改革采取了个案处理、方案协商选择的原则,最终实现的“对价”必然成为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支付对价就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数额的代价,以获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支付对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非流通股股东将所持有的部分非流通股送给流通股股东(即送股)、非流通股股东将所持有的非流通股按一定比例减少(即缩股)、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现金、送权证等,允许支付对价的方式不断创新。支付多少对价是合理的呢?非流通股作为公司的大股东,是这场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对价就大股东而言,应该是大股东从自己的股票中拿出多少作为支付对价的成本,这是一个财务问题,本文不进行讨论。

权证,是发行人与持有者之间的一种契约,持有人在约定的时间有权以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标的资产。标的资产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资产。按权利行使方式划分,权证又可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售)权证,即有权买或卖标的资产。权证表明持有者有权利而无义务,其实质就是一种期权。

二、支付对价的理论分析

支付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一种新型的会计事项,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此没有作出规范。我们必须把“支付对价”与“股权分置”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找出它的本质,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

1、支付对价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支付的“违约赔偿”

根据《证券法》第43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必须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等有关规定,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经核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即获得股票上市流通权。但对于发起人股份(无论国有股还是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国有股份),则在招股说明书中载明“暂不流通”。非流通股股东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时,明确其持有的股份“暂不流通”,是投资者作出投资该公司流通股决策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投资合同”的重要条款。尽管非流通股股东没有向流通股股东作出单独的承诺而且两方之间也没有形式上的协议,但这种合同法律关系是存在的。实施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获得上市流通权构成违约行为,给流通股股东造成了损害,自然依法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责任的形式就是支付违约金。

2、支付对价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所购买的“流通权”

只有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这部分股票具有上市流通权,事实上造成社会公众股与发起人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权”相应地造成“同股不同价”。首先体现在股票发行市场,投资者的购买股票决策包含了只有他(她)们购买的这部分股票具备流通权的判断,因此乐意为“买断”非流通股的流通权支付溢价。公司上市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实际存在两种价格,即非流通股的协议转让价和流通股的竞价交易价格。协议转让价通常在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基础上存在一定溢价;而流通股可以方便地在交易所竞价交易,与协议转让相比,交易成本低,流动效率高,因而竞价交易价格不但包含公允价值溢价,还反映了投资者愿意为流通权支付的溢价。

3、支付对价是非流通股侵占流通股的“权益补偿”

由于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时存在制度缺陷,造成了非正常溢价,形成资本公积,它来源于流通股的溢价部分,即流通权溢价。在“同股同利”政策下,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共享这些准资本,构成对流通股权益的损害。最典型的案例是用友软件,每股1.18元的净资产,以每股36.68元的高价发行2500万股,结果使自己7500万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飙升到9.7元/股。这是由于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股票发行时进行市场询价所造成的。市场询价有其道理,但是由于三分之二的股票不流通,这样的询价方式也成了制度缺陷。而与此对应的在香港上市的金碟软件,公司经营情况和业绩状况相差无几,但金碟软件在香港的发行价只有2元。所以非流通股在取得流通权时应对流通股的权益进行补偿。

三、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

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支付对价进行了阐述,不同的理论依据则产生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会计报告、财务评价、考核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支付对价涉及的会计主体

会计处理必须遵循它的基本假定——会计服务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的会计主体在支付对价问题上的立足点不同,其会计处理也不同。股权分置改革经济事项涉及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上市公司三方利益主体。他们共同构成支付对价经济事项的三个会计主体,他们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记录与报告。支付对价经济事项分别表现为:首先是非流通股股东,他们将所持有的非流通股部分送出或按比例压缩、支付现金等;其次是流通股股东,他们将获得送股、现金、权证等;再次是上市公司,他们将发行认股权证、减少总股本、记录股本明细的变化等。明确会计主体为我们讨论会计核算提供了一个基本前提。

(二)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原则

1、充分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支付对价引起原非流通股股东和原流通股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的变化,即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导致会计中的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变化,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按照我国《合并报表暂行规定》、《投资准则》等规定,合并报表范围的判断关键看对被投资单位是否达到“控制”,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判断以是否能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为标准。至于“50%”、“20%”持股比例,仅仅是可供参照的简单标准,即使持股比例在“50%”以下,如果事实表明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则仍然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类似的,即使持股比例低于“20%”,只要证据显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对长期股权投资仍采取权益法核算。总体而言,这跟国际惯例一致。

2、认真贯彻明晰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支付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它将对会计主体产生长期、较大的影响。它要求会计记录准确、清晰,便于理解和使用。因此,我们应当单独核算支付对价,使之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三)支付对价的确认和计量

支付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项经济业务。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是送股、缩股、付现、权证等,获得的是一种流通权。它们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具有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日,则确认支付对价,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其中,权证在股改方案实施日,只确认已实际发生的金额,其余损失则在行权日确认。

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它具体表现在:支付对价等于送股(缩股)用送出(减少)股份的投资成本(股份数×每股成本)加上按该比例应转销的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准备之和计量;付现用实际发生金额计量;权证用申请发行的实际支出加行权日的行权价格与当日的收盘价的损失计量。

(四)会计科目的使用

无论是“违约赔偿”观、“流通权”观,还是“权益补偿”观,均涉及“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调整与再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分设“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四个明细科目。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新生事物,支付对价金额应该计入哪个明细科目呢?显而易见,支付对价不属于“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性质。在权益法下,“投资成本”已界定为投资单位取得投资的初始成本,也不适合核算对价。权衡而言,由于支付对价作为投资成本的追加,计入“股权投资差额”比较合适。会计制度列举了“股权投资差额”的三种情形,虽然尚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但已经表明,“股权投资差额”的用途在于记录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份额的差额。支付对价可视为这种差额,在“股权投资差额”账中核算。

笔者认为支付对价在“股权投资差额”二级账中核算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不足。它将股改的支付对价与原股权投资差额混淆,不便以后对其调整,影响会计分析与评价,不符合明晰性、重要性原则。我们认为应设立“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账户,专门用于核算股权分置改革经济事项调整的过渡性资产账户。当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贷记“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四个明细账户。会计期末调整时,从“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贷方转出,其余额在借方,表示待转支付对价。

(五)会计处理方法及评价

1、“违约赔偿”观则将“支付对价”费用化

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违约金具有弥补流通股股东损失的性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因违约而向对方支付的违约金以“营业外支出”列支。这显然形成一项费用,并在损益表中反映。其分录为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

笔者认为,“违约赔偿”观实际操作困难。首先是赔偿对象的认定,是赔偿给申购新股的股东,还是从二级市场购入股份的投资者?其次是赔偿额度的认定,是补偿股票下跌给投资者带来的全部损失,还是扣除其中的系统性风险部分?这些都是计较不清的现实问题。再次,“支付对价”费用化直接影响大股东的业绩和考核指标,也关系到再融资和股票特别处理等问题。这样就违背“对价”的本意,容易形成股改的阻力。

2、“流通权”观则将“支付对价”资本化

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符合会计上的资本支出条件。首先,符合资产的定义,流通权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股权分置改革以“对价”方式承认流通权是具有价值的。其次,可以用货币计量,无论何种形式的对价(股份、现金或权证),都直接具有明确的金额或具备量化的条件。再次,支付对价“资产”与支付违约“费用”相比,在“经济后果”方面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资本化处理避免了国有资产单位出于保值增值考核考虑,对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性不高的现实问题,也可以防止对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包括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不良影响。最后,符合长期资产的时间要求,非流通股在股改方案实施日虽然获得流通权,股改的本质是解决制度缺陷问题,而不是减持股份,其投资目的仍是长期持有。不少公司配合对价方案出台稳定股价的承诺,如增持计划、减持底价、回购计划、锁定流通期限等。所以,流通权具有资本化的条件。从会计要素具体分类项目来看,流通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舍“资产摊销”而取“成本配比”。我们认为,非流通股为实现“同股同权”支付的对价,是附着在流通股上面的一项权利,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损耗,只因实现流通(或称减持股份)而兑现。因此不应对支付对价形成的长期投资进行分期摊销处理。以市场整体观察,目前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4.54元(这里以8月25日收盘价为例,流通市值总计6,791.85亿元除以流通股本总计1,496.26亿元);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末,沪市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2.68元。市值与净资产值之间的溢价,对非流通股东来说永远是空中楼阁,镜中花月。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如果按照所有公司平均10送3的比例,市场自然除权导致平均股价下降至3.49元(4.54/1.3)。这个价格相对于平均每股净资产的2.68元,非流通股仍获得30.29%(3.49/2.68-1)的流通性溢价。所以,我们认为原非流通股股东期末结转分录为,借记“无形资产——流通权”,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持有期间不摊销,可根据市场变化提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减持变现时,用流通性溢价与支付对价配比,计算损益。其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同时结转成本,借记“投资收益”,贷记“无形资产——流通权”

笔者认为“流通权”观更符合股权改革的精神,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有关负责人的考核,容易被非流通股股东接受。它也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原则,容易被财会人员理解,执行。

3、“权益补偿”观则将“支付对价”冲销权益

支付对价是对过去制度缺陷的承认,非流通股股东将过去多得的权益补偿给流通股股东,以实现“同股同权”。其分录为:借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

笔者认为“权益的补偿”观虽然不影响经营成果,但直接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有关负责人的考核,不易被非流通股股东接受,有悖股改的初衷。新晨

上述我们讨论了非流通股股东的会计处理,其中,支付对价资本化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4、流通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

流通股股东是对价的接受者,按证券交易规则规定,在股改方案实施日用自然除权原则处理,即股改方案实施日与其前一个交易日的市值相等。也就是说,流通股股东一方面获得新增股份、现金、权证;另一方面,损失原有股份的市值。其结果是既不受益也不受损。送股在备查帐簿或表外科目记录;缩股不做记录;付现冲投资成本。认购权证在股改实施日的价格无法确定,是一项或有资产,持有期间在备查帐簿或表外科目记录;若在行权日之前转让,其收益冲投资成本,核销记录;行权之日,股票市价小于或等于行权价格,则认购权证的价值为零,核销记录;行权之日,股票市价大于行权价格,则认购权证的价值为市价与行权价格之差,其收益冲投资成本,核销记录。认沽权证是一种保底卖出价格承诺,持有期间在备查帐簿或表外科目记录;行权之日,股票市价小于行权价格,则认沽权证的价值为市价与行权价格之差,其收益冲投资成本,核销记录;行权之日,股票市价大于行权价格,则认沽权证的价值为零,核销记录。股权分置改革涉及上市公司股本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价采取送股则总股本不变,股本明细变化,则在股本账户内调整;对价采取缩股则总股本减少,股本明细变化,则将减少股本金额转入资本公积;认股权证发行股份按增发处理;付现、认购权证、认沽权证则不涉及上市公司。

总之,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经济事项,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规范。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供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尚福林.就股权分置改革答记者问,2005

3、陈奕蔚.股权分置改革中涉及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5.9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9

[关键词]权益薪酬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公允价值

以权益为基础的支付之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之后作为激励员工的有效方式得到广泛认同。据2004年美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Ceo薪酬的统计显示:71%的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38%的公司采用了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占总薪酬的43%,限制性股票占总薪酬的19%,股权激励共占总薪酬的62%。可见,股票期权是美国上市公司的主要激励手段。以权益为基础的支付常被用来激励员工或解决公司的委托问题。它实质上是一种买权,即给认股权持有者一种权利,使其在符合公司规定的条件下,在某一时间之前以某一约定价格(行权价格)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

一、海峡两岸相关准则与iFRS2的出台背景

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新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该项准则在我国大陆地区首次规范了企业以股份为基础进行支付的业务。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其实质仍然是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该准则主要规范企业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股份支付,其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向国际准则靠拢,吸收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3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修订)》中较为成熟的理念,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股份支付业务,使各种企业的股份支付活动有章可循,结束了大陆地区实务中对权益薪酬会计处理的混乱局面。

和大陆地区情形相似,我国我国台湾地区准则制定机构只是最近几年才将对权益基础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的。一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大部分上市公司对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反映不够充分,员工成本缺乏透明度,甚至有些公司没有确认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这就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估,公司间的横向比较也变得毫无意义。随着企业激励制度中员工认股权的引入,我国台湾地区会计实务迫切需要一套标准对这一领域进行规范。因此,在评估本地区会计实务后,台湾证期会敦促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借鉴美国FaSB第123号公报内容[②],并于2003年3月《以股份为基础的给付》解释函令(以下简称解释函),对员工认股权证的会计处理加以规范。迄今为止,我国台湾地区《以股份为基础的给付》的正式准则尚未出台,解释函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作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于2004年2月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accountingforshare-basedpayment,以下简称iFRS2)。该准则规范的重点为企业授予员工认股权凭证时必须采用公平价值法确认,且必须在授予日以选择权评价模式估计该公允价值,并在服务期间分年度列为费用。同时,iFRS2要求相关企业,从2005年1月起必须将员工认股选择权确认为成本;iFRS2还要求采用权益基础薪酬的企业应该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特别要求反映对利润或亏损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

二、海峡两岸相关准则与iFRS2的主要差别

从背景介绍可知,海峡两岸的相关准则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FaSB或iaSB的准则,反映了准则的国际间实质性趋同这一大趋势。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海峡两岸基本制度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会计传统诸方面都相去甚远,种种异质是否将使股份支付准则上带有强烈本土化烙印?与iFRS2相比,这种本土化是否构成对国际准则的挑战亦或否定?这些问题都将有理论探讨价值和意义。回答这些问题,前提就是要进行准则的国际比较。通过比较,笔者发现存在如下主要差异:

(1)准则规范的范围不同。我国台湾地区准则划分了酬劳性和非酬劳性认股计划。而iFRS2划分为公司与雇员之间的权益薪酬交易和公司与非雇员之间的、用权益结算的商品或服务交易。iFRS2规范企业以股份为基础的所有支付活动,既包括对企业职工支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也包括为换取商品而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而我国大陆地区,由换取商品所引起的股份支付在《固定资产》、《存货》和《非货币交易》等准则中规范。

(2)计量方法的具体规定不同。我国台湾地区准则规定企业可采用公平价值法或内含价值法处理,鼓励采用公平价值法,若采用内含价值法者,仍应揭露采用公平价值法时抑制性净利与每股盈余等信息。iFRS2规定以所给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作为衡量基础。若没有公平价值者,则应采用适当的评价模式以估算在公平交易下的合理价值。我国大陆地区也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法衡量权益工具的价值。对于授予的股份期权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其市场价格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应当参照具有相同交易条款的期权的市场价格;以上两者均无法获取的,应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

(3)薪酬成本的确认期间不同。我国台湾地区准则相对简单,解释函规定授予雇员的权益基础薪酬成本应当在授予日确认、计量。相比我国台湾地区准则,iFRS2和大陆地区《股份支付》准则较为详细,它们视不同情况作相应区分,规定:若主体(公司)授予的权益工具可以立即执行,主体应假设是因为雇员过去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奖励,因此以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费用总额;若主体授予雇员的权益工具是要满足条件在授予日后执行的,主体应假设奖励的股份是对未来服务的补偿,因此应以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在雇员保留权利期间分期确认为费用。

(4)对奖励计划修订的会计处理不同。我国台湾地区解释函规定:由于无法满足原奖励计划的执行条件而进行修订的,修订日原计划下的期权公允价值为零(不会被执行)。若修订日期权工具的公允价值超过原计划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应按修订日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新奖励计划的薪酬成本。而iFRS2认为奖励计划从修订日开始重新执行,因此,在修订日要按修订前授予日确认的公允价值,在修订日至执行前这段期间确认薪酬成本。若修订日工具的公允价值高于修订前工具的公允价值则把差额也确认为薪酬成本。我国大陆地区考虑到实际情况,目前出台的准则中没有对修改原奖励计划涉及到的会计处理作出规范。

(5)权益工具的估价方法不同。我国台湾地区解释函采用了美国SFaS123的做法:即企业在选择权授予日采用Black-Scholes估价模式或二项式估价模式估计认股选择权的公平价值,并将其确认为酬劳成本。而大陆地区准则和iFRS2要求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同时要考虑授予权益工具时的具体条款;在缺乏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应使用估价技术估计其公允价值,即估计那些权益工具在计量日,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但是大陆地区和iFRS2并没有规定应使用哪些特定的估价方法。

从会计准则本身及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台湾地区许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报及解释令几乎是一字不差的从国外的公报翻译过来,对制订公报的学者专家而言,若说台湾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不够,不仅其无法接受,实际上也是不公平。但从实务上而言,台湾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上存有许多迷思,会计实务与国际接轨要克服的不仅是准则本身,还有许多是应用及解释的问题,这使得难度较单纯修改会计准则要高上许多,与国际接轨是非走不可的路,但同时应考虑到准则国际化趋同过程中带来的经济后果。

三、海峡两岸相关准则变动之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可以降低跨国公司上市和发行证券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国际筹资成本。但会计准则所具有的能导致一定经济后果的特性,将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准则的国际趋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海峡两岸股份支付准则的未来修订方向将涉及上述五种具体差异。目前,《以股份为基础的给付》已经被我国台湾地区准则的制定机构——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列入《2007年度准则研订计划书》,准备有所修订,使之更趋合理。大陆地区的《股份支付》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就目前而言,海峡两岸权益薪酬准则的变动带来的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台湾地区解释函为企业提供了备选方案(公允价值法或者内在价值法),企业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实务中,企业若采用“公允价值法”,看涨期权必然使企业每期分摊的酬劳费用升高,这至少可以部分降低公司为推高股价而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以便真实衡量酬劳成本与利润。而内在价值法下认购价与市价相对固定,因而与公允价值法相比,每期分摊的酬劳费用较低。所以,内在价值法更受中小企业的欢迎。这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大陆地区要求仅采用公允价值法,减少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但同时,新准则规定将权益薪酬作为费用入账势必减少企业的盈利,而如果某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当期利润形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又为股价震荡埋下隐患。

其次,股权激励计划有可能引发盈余管理问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会减少净利润,将使管理层面临比较大的盈余压力。而且,盈利的下滑往往导致公司股价的下跌,从而减少员工行权时的收益。因此为避免股价的下降,上市公司有会计造假的动机来虚构利润。那么,为避免公司盈利和股价出现大的波动,大陆地区上市公司在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时,就要慎重考虑这方面的影响。我国台湾地区企业也存在上述问题。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台湾地区企业发行员工认股权证供员工认购的股数并不大,且依现行《发行认募集与发行有价证券处理准则》规定,上市(柜)公司发行员工认股凭证时,其认股价值不得低于发行时的收盘价,因此,即使会计处理采用公平价值法,预期对台湾地区企业损益的影响也将没有西方国家企业那么广泛。

最后,从短期来看,股权激励计划会对当期损益形成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在当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是确认为费用,如给管理人员的权益薪酬计入管理费用,导致当期可分配利润的减少;但长期来看,股权激励计划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提升企业营运效率和业绩。另外,在会计处理中,借方确认为当期费用的同时,贷方计入权益项目(如我国大陆地区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司净资产没有重大变化。

综上所述,2007年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相比有了实质性的趋同。但从实务而言,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上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也为大陆和台湾地区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进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准则变动导致的经济后果方面,股权激励计划引发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是今后海峡两岸对企业实施股权薪酬计划予以监管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2]财团法人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网站,

[3]李羽,关于员工认股权会计计量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4年,

[4]孙铮,王霞.员工认股权计划会计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0年11月,

股份支付的会计准则篇10

股份支付是一个好的制度,也能够更加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但是如果不能够充分理解并严格把握股份支付的适用条件,可能就会因为追求财务真实性的这个规则使得整个财务数据一片混沌,使部分企业对其敬而远之。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新三板挂牌的案例谈谈实际操作中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

已挂牌公司:宜昌金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科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股转公司”)反馈意见中关于股份支付的内容:报告期内公司存在股份支付会计核算。(1)请公司提供股权激励政策具体内容或相关合同条款;(2)请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账务处理对当期及未来公司业绩的影响情况,影响重大时做重大事项提示;(3)请申报会计师对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相关要求以及实施要件发表专项意见;同时对股份支付公允价值确定依据及合理性,股权激励费用的核算是否合理及是否符合准则规定,对股权激励费用在经常性损益或非经常性损益列示,是否符合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规定发表意见;(4)请主办券商核查上述事项。

从以上反馈意见可以看出,股转公司对金海科技存在股份支付会计核算重点关注了三个问题:1、是否适用股权支付准则;2、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及合理性;3、对当期及未来公司业绩的影响。

一、股份支付的适用

结合股转公司的《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常见问题解答―股份支付》,股转公司的审核原则要求主办券商对发行对象和发行目的进行说明。其中发行对象主要包括公司高管、核心员工、员工持股平台、做市商或者其他外部投资者;而发行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二是以激励为目的。

金海科技的股份支付的对象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分为两类,一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二是包括中层干部、核心骨干及普通员工在内的核心员工;股份支付的目的则为激励。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

关于公允价格的认定,目前有这样几种思路:

1、每股净资产,这是市场公认的一个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一个底线。

2、公开市场的价格,就是可比已挂牌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当然这里可能涉及到“流动性溢价”问题,所以不能直接拿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格。

3、外部投资者的价格,这是实践中最常用的一个价格,也是最复杂的一个价格。这里分情况简单说一下:

①如果离员工入股时间比较近的时间里有外部投资者的投资价格,原则上首先采用这个价格作为公允价格,那么这个离得时间比较近怎么理解呢?不成文的潜规则认为三个月以内算是比较接近的时间。

②既然有时间比较接近就有比较远,那么怎么才算比较远呢?同样是没有权威认定的认为六个月以上相对安全,可以不用参考投资者价格,可以再去参照每股净资产。

③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事情需要强调,一般情况下入股时间靠前的价格都会低于靠后的价格,这个不论是员工还是外部投资者,因此一般实践中都会处理成员工先入股然后外部投资者再入股。

关于外部投资者作为公允价格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外部投资者投资公司与员工投资公司价格要是保持一致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至少外部投资者有投资的风险溢价在里面。既然如此,那么也可以考虑对外部投资者价格打折。

金海科技对股转公司的反馈回复中写道,“公司目前总股本3500万股,拟先完成对员工发行职工股,每股价格1.60元;对外部投资人发行普通股份,每股价格1.80元。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政策属于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要求……公司根据外部人员购买本公司股权的价格1.8元,确定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该确定依据合理。”可见,在金海科技这个案例中即是选择了参考外部投资者价格的方式。不过在参考外部投资者价格时有一点需要注意,同期引入外部机构投资者过程中发行价格不公允的不得参考,例如,由于换取外部投资者为企业带来的资源或其他利益而确定了不合理的发行价格应当被排除掉。

总的来说,有活跃市场的,参考活跃市场价格;没有活跃市场的,参考外部投资者价格,且价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没有活跃市场,又没有外部投资者的,可以进行评估。

三、对当期及未来公司业绩的影响

股份支付为什么有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呢?说得通俗一点,股份支付会增加公司的管理费用,减少了未分配利润,增加了资本公积。一般来说,财务上确认了多少股份支付费用,那么就可能直接侵蚀公司多少的利润(当然这里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的问题),这也是公允价格非常受关注的原因。

金海科技股权激励的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股份支付1,273,700.00,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27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