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8:13

传统能源体系篇1

摘要我国是传统文化大国,在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值得被我们传承发展的资源,通过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并将其与整个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相融合,必然能够在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展现的基础上,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本文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分析入手,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基本状况认知,从而探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思路课程价值

一、引言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着重要影响力。这一资源既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入,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的有效融入。而传承这一体育资源,不仅是传承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也能让整个体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体育活动中。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融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中,意义重大。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分析

之所以要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际上是对当前整个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重塑。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关系到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相关效果,因此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极为必要。系统的看,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因为:

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其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时代特性,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长期固化,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具体效果。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形成积极健康运动习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但是目前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必要创新,其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差。

此外,体育教学必须创新。而实现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发展,就要充分调动传统体育资源,并且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两者互相融合,从而实现整个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想效果。在构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新机制时,要融入传统体育资源的各项内容,实现体育教学活动元素的丰富完善,同时也要将这一系列资源与时代元素相结合,从而使其能够满足时代要求[1]。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基本状况认知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人们身心活动需求的体育运动方式,整个体系内有着丰富的资源内容,其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因此这一资源,不仅具有体育健身价值,同时也极具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既有隶属于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意识,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文化体系内极其重要的内容元素。所以,认知这一资源的内容,并将其系统化传承,意义重大[2]。

但是客观的说,目前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应问题。当前很多老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缺乏正确对待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传承的意识理念。很多体育老师只看到了现代体育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的内涵,因此缺乏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意识。此外,很多老师和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展形式的有效了解和认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活动形式和渠道。

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实际上,无论是优化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效果,还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都需要在充分全面认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内容和价值的基础上,将这一资源系统化融入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从而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客观需要。而将这一资源融入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到:

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整理,使其能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客观的讲,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想要对其形成有效融入和传承,就不能盲目的进行融合。要充分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具体内容,并且将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与其相融合,确保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能够被学生所学习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更多情况下是一种集体性体育活动,想要将其开发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就要对其开展形式进行改造,从而使其满足教学要求[3]。

不仅如此,还要引导老师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同时还要让老师对这一资源的内涵及开展形式形成正确、必要的了解。客观的说,以往很多体育老师所接受的体育教学都是现代体育教学活动,其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了解和认知。而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因此,应该让老师也参与其中。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其并非简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而是融入了文化内涵和情感理念等一系列内容的活动,通过学生对其价值的全面认知,从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教学活动的深层次融合。

五、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要素,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深层次探究,可以发现其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理解和融入。结合当前体育活动开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欠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完善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构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彭效华.学校体育课程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分析[J].运动.2013.11:22-25.

传统能源体系篇2

p2p流媒体传输应用研究

一、p2p网络简述

p2p是一种在硬件组成网络连接后进行信息控制的技术,应用层基于p2p协议客户端软件是其主要的代表形式。p2p的定义可以做如下描述:若干互联协作计算机组成p2p系统,并且最少具备一个以下特征――系统依存于非中央式服务器进行主动协作,每个成员不受益于服务器的参与,而是直接受益于其它成员;系统中的成员要同时具备客户端以及服务器的身份;系统的各用户要可以意识到彼此存在,从而组成一个实际或者虚拟的群体。其实互联网基本的tCp/ip协议并不具备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的概念,所有设备在通讯时都是平等的,因此可以说p2p网络是互联网架构的基础。

p2p是一个有着庞大数目的自治对等点,将这些对等点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同时节点间在服务和数据上相互依赖。p2p的具体模型各不相同,其以具体的网络结构形式存在。通常用两种划分标准来讨论p2p网络具体模型,一种是按照网络结构化与否划分,另一种则是按照集中的程度进行划分。

二、p2p在流媒体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一)p2p系统的特性

通常p2p系统都有以下特性:首先,基于p2p流媒体系统为目增长,请求节点变为供应节点,扩大了系统总容量,系统服务节点数量越多,其容量就越大。其次,p2p流媒体系统没有服务器,一个节点假定不会呈现服务器一样的行为,例如打开大量的并发连接。第三,在系统输出带宽上的节点是异构的,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有可能是由于节点贡献意愿不同,或者节点连接的接入网络有所差异。第四,请求节点和供应节点最典型的关系就是一对多,不像普通的p2p网络是一对一。因为输出带宽由一个供应节点来提供,有可能会小于媒体数据播放的速度,因此,一个实时流会话中很有必要包含若干个供应节点。

因为p2p网络要使某些节点发挥暂时的服务器功效,与传统服务器比较这些节点又有一定的差异,诸如提供服务的节点没有固定的位置、服务能力不稳定或者节点频繁离开和加入等问题。流媒体自身有着诸如带宽占有稿、数据存储量大、高Qos要求、服务时间长等独特的性质,所以p2p流媒体服务系统中,怎样才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而充分的利用各节点资源,是我们需要面临的课题。

(二)p2p模式下流媒体系统的特性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用思想

p2p流媒体系统的每个节目文件都分成若干部分,在节点进行节目播放的时候,当前实时的节目流其实是由不同节点的不同节目文件拼凑而成的,并且其自身也具有流媒体服务器的功能,可以向其它节点提供相应的服务。除非全部节点都关闭,否则节目流不会受到某个节点关闭的影响停止播放。

2.带宽利用充分

传统流媒体服务器可以支持若干用户节目流同时输出,只是客户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服务器的带宽却逐渐减少,加重了服务器的负担,从而影响到节目的播放质量。在p2p流媒体系统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p2p流媒体系统节点不仅能接收节目流数据,还能把节目流数据进行转发,系统中的每个peer子节点节目流的数据包均可由其它节点来提供,并且数据包的选择还会随着节点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节目的播放质量也非常稳定,并且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磁盘存储资源以及带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优良的扩展性

几个p2p流媒体节点就可以自主的组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点播系统。如果用户有所增加,则节点服务也随之有所增加,从而又组成另外一个完整的点播系统,于是网络连接又将多个这样的系统组成一个更大的流媒体系统,于是p2p流媒体系统规模的扩展就能简单的利用这种方法来实现,不用再增加带宽,不仅降低了成本,用户还可以享受到质量更加稳定、内容更加丰富的节目服务。

三、p2p流媒体系统的关键

一个稳定、正常的p2p流媒体系统,要能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首先,p2p流媒体系统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看其是否具备包括财务、业务、授权以及用户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体系。其次,收包策略:如果播放节点的带宽无法满足正常播放的要求,则要启动节点搜索线程,以争取更多的服务节点加入其中。服务于本节点的其它节点要尽可能选择更好的。第三,媒体资源管理:怎样才能使来源不同的数据包与相应的节目流准确对应,就要有一套媒体资源识别管理体系。第四,Qos及网络监测:系统节点的网络带宽、流量、延时以及其它运行状态都由网络监测进行实时监视,对网络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从而动态的调整传输策略。第五,激励机制:p2p流媒体系统是否能正常的运行,关键就在于激励机制,但是它也是现阶段p2p流媒体无法很好的解决的问题之一,p2p流媒体系统的激励机制经验大多数也出自p2p下载系统。第六,安全性保障:p2p流媒系统与其它系统一样,网络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方面要防止病毒点对点的传播,另一方面还要阻止非法用户侵入未共享的文档。第七,资源流的版权保障:可以说p2p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资源流版权的局限,怎样才能在点对点传输的前提下更好地保证资源流的版权,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数字有机体平台中的p2p系统

研发数字有机体流媒体系统的过程中,基础软件平台的高伸缩性、高并发性以及高可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数字有机体流媒体系统也保证了其性能的扩展性以及稳定性。数字有机体的基础软件平台由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两部分组成,借助平台具备高性能的特点,p2p流媒体系统应运而生,其包括p2p资源传输流媒体服务系统、点播片源转换与组播数据源转换以及客户端支撑组件一套。

数字有机体平台中的p2p流媒体播放系统,充分地享受到了数字有机体系统平台的优势,充分解决了服务器的并发能力问题。用户对于流媒体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和主要网络带宽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也会成为提高系统性能新的制约因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有机体系统平台环境中的p2p流媒体播放系统,由于实现了边缘化的网络负载,所以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投资成本。

总之,对于流媒体传输技术来说,p2p模式是一个可以降低骨干网络负载、减少运营成本以及实现稳定传输大规模数据的比较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杨文涛,易志雄等.pZp网络流媒体播放系统研究[J].宽带网络与传输,2005,(6).

[2]郑崴中,李巍海,刘刚,吕玉琴.基于网络编码的p2p流媒体传输技术[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2).

[3]郭晨卉.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5).

[4]蒲石.基于p2p的流媒体监控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成都大学学报,2010,(6).

传统能源体系篇3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资源环境绿色GDp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GDp核算实证及其弊端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否良好。GDp的衡量方法主要包括收入法和支出法,前者指的是利息、工资、利润等要素所有者收入的汇总数,而后者指的是投资品、消费品、净出口等要素所有者支出的汇总数。这些对于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在新时期受到了一些经济学者的质疑,因为这一核算体系并没有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纳入考虑范围内,所以存在一些弊端。

(1)传统GDp核算实证无法体现出自然资源所做贡献。其主要根据市场交易的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却忽略了自然资源,如土壤、水、大气等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因为自然资源也参与了市场交易。所以传统GDp核算无法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损失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即这一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削减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

(2)传统GDp核算实证没有反映社会福利状况。传统GDp指标只是表现经济发展的总量,但没有考虑到经济总量的提升过程也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者罗伯特・雷佩斯研究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能会随着水体恶化、野生动物灭绝、森林滥砍滥伐、土地侵蚀、矿产资源耗竭等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而稳步上升。所以传统GDp不能较好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社会福利状况。

(3)传统GDp核算实证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情况。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并没有被纳入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的影响因素中,而资源削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也能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所以经这一体系核算出来的事实和数据有时会很荒唐。下面以洪涝灾害为例,洪涝灾害肯定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但是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并没有将这些生命财产损失统计在内,而且由于其将灾后重建的各种投入统计在内,反而导致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估,使得人们忽略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

二、绿色GDp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1)绿色GDp核算实证的产生。随着20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兴起,各国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弊端的不断暴露,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中叶开始将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考虑范围内,同时将生态破坏、资源削减以及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以全面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经济的发展变化。考虑到传统GDp核算的弊端,他们对传统GDp核算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且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以及生态环境的降级成本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扣除了。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出版的《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手册》(Seea)中正式提出了绿色GDp这一概念,并且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理论,初步提出了绿色GDp的核算实证办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统计标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中的衡量方法。

(2)绿色GDp核算实证的发展现状。随着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建立,各国政府、经济学者以及国际组织对其核算指标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以政府的名义的绿色GDp核算结果和各国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实证模式。目前,对于绿色GDp的核算实证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修正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这种观点认为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无法反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对经济总量的影响,需要通过修正的手段来使其反映出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传统GDp的修正手段有计算福利GDp和计算绿色GDp两种。这两种修正手段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但是福利GDp或者绿色GDp都只是单一的绿色经济总量指标,并且只考虑到了社会福利、环境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忽视了不同环境资源要素与不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对应关系。所以这两者都有局限性,受到了经济学界专家和学者的一些批判。2)建立卫星账户。现阶段,经济学界专家提出了“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即“一种心、三纽带、四卫星”。具体来讲,就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框架,通过卫星账户(即从属体系)形式将价值化和实物化的环境因素、资源因素、人口因素和科教因素纳入到Sna体系中,从而提出了修正的宏观经济指标。其中,“四卫星”指的是环境资源核算实证、社会人口核算实证、国民经济核算实证以及科技教育核算实证这四个相互独立、平行和互补的核算实证体系。而“三纽带”指的是“社会人口―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Sea)、“生态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eea)和“科学教育―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tea)。国民经济大核算体系(SnaLS)的建立不仅有效拓展了GDp核算的范围与规模,而且较好地将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人口等因素联系起来,从而体现了资源环境、社会人口和科学教育等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现阶段,SSea和Stea两种体系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而且Seea体系也只是初步建立,但是“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至少表明了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建议

(1)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想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评价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另外,重视对生态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环境保护价值化计量方式的研究,并且将其纳入干部考核标准和国家统计标准中。

(2)加大政策、法规、法律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实施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例如,制定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推行办法,并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到环境会计和审计制度,以便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顺利推行。

(3)完善相关评价标准。作为一项崭新的核算体系,我国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性研究,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和评审标准;另一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核算实证经验,结合国内具体实际出发,在反复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实证体系。

四、结语

绿色GDp是用来评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追求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绿色GDp的核算范围、分类标准和指标设计等问题。

(作者单位为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艳春.绿色GDp核算方法初探[J].北京统计,2003(4):31-33.

传统能源体系篇4

[关键词]一体化电源;ieC61850监控系统;变电站

1引言

站用电源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随着变电站综自踊程度的越来越高以及大量无人值班站的投运,相应提高站用电源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站用电源始终需要立足于系统技术来研究和发展,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思路。现有站用电源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结构紧凑、经济可靠的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传统站用电源现状分析

传统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系统、直流系统、UpS、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站用电源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各子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管理,系统缺乏综合的分析平台,制约了管理的提升。

2.2经济性较差。站用电源资源不能综合考虑,使一次投资显著增加。

2.3安装、服务协议较难。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的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远不如站用交直流电源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模式顺畅。

2.3运行维护不方便。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3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变电站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使用系统技术,针对变电站站用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电源整体,根据实际问题、发展现状提出解决方案的站用电源系统。

根据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1074-2007)的描述,电力用一体化操作电源的准确定义应为:将直流电源、电力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和电力用逆变电源(inV)、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DC/DC)等装置组合为一体,共享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并统一监控的成套设备。

3.1系统组成

根据一体化电源的定义可以知道,站用一体化电源系统由交流电源子系统、直流电源子系统、通讯电源子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子系统(电力用UpS、逆变器)和总监控器组成。每个电源系统互相间提供工作电源,自上而下实现级差配合,形成整体的站用电源系统结构。每种电源独立为子系统,独立监控,子系统通过总监控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实现各子系统之间无常规二次接线。总监控器触摸屏动态显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实现信息数字化网络传输。

3.1.1交流电源子系统

交流电源系统的两路交流进线由两台站用变引入,两路交流进线通过两组atS开关给交流母线供电,交流母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即1#所用变电源带Ⅰ段交流母线、2#所用变电源带Ⅱ段交流母线,当某一电源故障时atS开关动作,故障电源所带的某段交流母线由正常电源来供电。

3.1.2直流电源子系统

直流电源系统的两路交流进线引自交流电源两段母线,直流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段母线带一组蓄电池和一组充电机,两段母线间设置母联开关;

3.1.3通讯电源子系统

通讯电源系统采用DC/DC变换器模块,变换器模块直流电源分别取自直流电源系统的Ⅰ、Ⅱ段母线,每组通讯电源各带一段母线,DC/DC变换器模块采用热插拔组件连接,可实现在线热插拔,实行n+1冗余备份,通信电源与直流电源共用蓄电池;

3.1.4交流不间断电源子系统: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电力用UpS、逆变器),直流进线电源分别取自Ⅰ、Ⅱ段直流母线,交流进线电源、旁路电源及维修电源分别取自交流电源Ⅰ、Ⅱ段母线,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由多台电力用UpS模块直接并机组成,电力用UpS模块采用热插拔组件连接,可实现在线热插拔,实行n+1冗余备份,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与直流电源共用蓄电池。

3.1.5总监控单元:

总监控单元是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监控、测量、信号、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可采集每个电源子系统的运行信息,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同时把这些信息通过ieC61850规约上传至站用站后台监控网络。

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不同,一体化电源系统组成也不相同,为此一体化电源系统结构也不相同,由一体化电源系统结构形成的监控通信网络构架也有区别。

根据一体化电源系统组成结构情况,将各个功能单元模块化,每种电源作为一个子系统,分别设置监控器(35KV/66KV变电站各电源子系统共用一套监控器),每个子系统中分别设置多个功能模块,如交流进线模块、电能计量及电能质量检测模块、馈线状态监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充电模块、绝缘监测模块、蓄电池巡检模块、通信电源模块、UpS模块等;这些功能模块与系统的监控器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并受其监控。子系统的监控器又与总监控器进行通讯,使整个系统汇成一体网络,由总监控器汇总信息通过ieC61850规约传输至后台,进行统一监管:

3.1.5.1对站用电源的各个子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3.1.5.2对站用电源自动完成性能的月检、季度检、年检工作;对各个电源子系统的运行状态按要求形月报表、年报表和柱状图;对关键功能单元的检测数据形成曲线图;

3.1.5.3对站用电源实现程序化控制;

3.1.5.4采用以太网传输,将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数据上送,存储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中,通过管理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weB;

3.1.5.5运行维护人员根据需要和各自权限通过ie浏览器登录系统数据服务器查看站内各电源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及历史运行数据,实现对站内各电源系统的在线集中监测,各地电源专家可通过密码在网络上浏览站内各电源系统的各项数据报表,以此为依据来会诊本电源系统内出现的问题。

3.1.6一体化电源监控模块

一体化电源监控电源模块作为总监控单元,是一体化电源监控、测量、信号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能根据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和管理,存储整个站用电源数据,按ieC61850标准通过以太网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与调度自动化终端的通信及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远程维护管理。一体化电源监控模块即使故障,也不会影响各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其特点如下:

3.1.6.1总监控模块可对各子电源系统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3.1.6.2总监控模块采用分级控制,即设置不同的权限,防止对电源系统的误操作;

3.1.6.3总监控模块采用两种通讯方式:1.保留传统的通讯方式,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2.增加数字化网络接口,通^ieC61850规约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相连,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的要求;

3.1.6.4总监控模块主画面显示一体化系统及各子系统的结构图;

3.1.6.5总监控模块主画面动态显示系统主开关的状态(分/合闸、脱扣);

3.1.6.6总监控模块主画面动态显示各功能单元的运行状态(正常/故障);

3.1.6.7在总监控模块主画面触摸要查看的功能单元,即可进入该功能单元的子画面,查看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

3.1.7监控系统概述

当前电力系统中,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方便变电站中各种ieD的管理以及设备间的互联,就需要一种通用的通信方式来实现。应运而生的ieC61850提出了一种公共的通信标准,通过对设备的一系列规范化使其形成一个规范的输出,实现系统的无缝连接。下面就一体化变电站中几种常用的通信方案进行一下简单的概述。

①方案一

该方案特点是只加装一台总监控,与后台连接只有一根电缆。

不改变现有监控(子监控),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由于中间环节(子监控)的存在,所以增加了发生故障的几率。

数据的完整性、实效性差。

与ieC61850标准的要求(互操作性)差距较大。

如果总监控出现故障,那么整个电源系统的信息都无法上传。

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是依靠总监控完成。

系统内总线无仲裁、节点故障自动退出等功能,某个单元故障有可能造成总线瘫痪。

②方案二

该方案最接近ieC61850标准的要求。

取消所有的子监控,可靠性高。

数据的完整性、实效性好。

任何一个子监控故障,不影响其他监控上传信息。

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是依靠站控层完成。

与后台的连接电缆多。

投资成本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③方案三

该方案是综合了方案一、方案二的特点。

充分利用目前计算机发展的技术,硬件功能软件化。

使用动态数据库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实效性、一致性。

由于取消了子监控这个中间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监控机故障,将使得与其管理的那部分设备信息无法上传。

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是依靠站控层完成。

基于目前变电站的建设情况,对于本站我们采取第一种监控方案,实现简单、连接方便。但以上各方案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我们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具体如下(以方案一为基础)。

④方案四

如果将电源系统内的R485总线网络改为Can总线网络,增加一台总监控与原有的监控互为备用。提高总监控的冗余。

该方案有以下特点:

利用Can总线多主系统的特点,总监控双机互备。

利用Can总线的仲裁、故障节点自动退出等功能,解决了系统内总线瘫痪的问题。

通信速度快,效率高,数据的实效性较好。

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是在Can总线这个层面上完成。

同样由于中间环节(子监控)的存在,所以增加了发生故障的几率。

4结论

一体化电源的设计使用,避免了直流蓄电池及充电装置的重复配置,节约了占地,节省了投资,交流电源系统与直流电源系统一体监控,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将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1074-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

传统能源体系篇5

1.1西部城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模块通过weB服务器,对西部城乡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在线一些调查问卷,系统对收集到的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并绘制洛伦兹曲线,求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其数值的大小表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其值越小表示资源的配制越公平,相反,其值越大,越接近于1表示资源的配置越不公平。

1.2学校体育教学资源评价指标模块学校体育资源的评价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将学校的体育资源从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四方面定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为体育教师的人数、体育器材等,三级指标制学生的人均占有量等。通过体育资源的投入和体育资源的配置、学生人均的体育经费以及学生人均的体育资源占有量等因素进行计算、评价。

1.3体育资源配置的供需分析模块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分析,找出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薄弱环节。根据学生对不同体育器材的需要程度、政府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的投入程度等,确定初步的体育资源的配置方案,争取投入最少的财力,获得最大的效益。

1.4体育资源配置的方案评价模块体育资源配置方案初步确定之后,从学生人均占有的体育经费以及人均占有的体育设备的数量,体育教师的学历、职业、收入,体育教辅人员的数量,人均室内场地面积,人均室外场地面积,人均标准场地面积,人均非标准场地面积,每千人体育设备的数量,每千人体育读物的数量境等作为配置方案的评价指标,对初步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建立体育资源配置的最优。

2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实现

通过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系统需求的进行分析、设计了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并结合开发效率、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等一些实际问题的考虑,最终选择了windows2007advaneedServer+11S6.0++microsoftSQLServer2008的实现方案。

3体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传输研究

传输技术主要是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际协议,它是互联网实现的基础,并规定了在不同主机之间进行消息传递时的语义和语法规则。tCp/ip协议共分成七层,在应用中通常使用四层,这四层分别是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层和链路层。两个主机通信之间的物理接口是通过链路层来进行规范的,物理接口包括电缆、无线信号、光纤等。所以链路层也被称为数据链路层或者是网络的接口层,链路层的协议包括地址解析协议即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即RaRp两个。网络层就是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接口,包括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选择,包括了ip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等。网路层只是保证了在网络中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只是保证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不对接收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检验。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对这些数据包进行检验,保证这些数据的正确性,各个数据包按照顺序接收,并且保证不重复进行接收。数据包进行传输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所以应用层的功能就是负责处理数据包传输之后的应用情况。其中包括超文本文件传输协议即Htt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即Snm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即Ftp等。在本系统中的传输模块采用了socket技术,其实现的过程为:服务器端创建socket套接字,端口和本地地址的绑定通过bind(),端口监听通过liste(n)进行,客户端的连接申请通过监听端进行回应;客户端创建建socket套接字,服务器端的连接通过connec(t)函数发起请求,客户端监听连接请求,若监听到连接请求则通过accept(),建立连接,开始传递数据。

4结束语

传统能源体系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传统能源体系篇7

【摘要】受众的媒介接触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必然与大众传媒产生联系,进而形成传媒环境下的社会行为系统。各个职业层级的受众在这个传媒系统中对社会信息的需求与占有,以一种融合与冲突的形式出现,受众与媒介系统处于一种适应一平衡一融合的相互作用之中,从而确保媒介环境自身的维持和存在。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受众职业身份;媒介环境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在研究过程中强调“系统”,将社会整体划分为若干结构,着力于各个结构作用的发挥与社会整体产生的关联。现代学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与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为代表。本文主要以帕森斯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为突破口,研究受众在职业身份的影响下表现出的媒介接触与偏好,以及对媒介现实的满足度和文化传播的认同度。

按照职业身份来划分受众群,是现代传媒受众细分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层的具体表现。但不论是以职业、身份等外显因素为标准或是以收入、教育程度、权力等潜在因素为个体划分标准,这些标准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多少来进行阶层划分。表现在媒介环境中,即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在自身职业因素的影响下获取的信息资源具有差异性。

本文将不同职业身份受众与维吾尔语主流媒体作为考察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在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共配额发放问卷400份。一方面分析受众的媒介选择,考察维吾尔语主流媒体在新疆受众中的传播效度;另一方面以横向传播过程为切入点,对传播活动的主体、环节和要素进行共时性考察。

一、不同职业身份受众群体与传媒体系运作模式

帕森斯认为,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这些结构系统相互关联,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功能的发挥。

传播功能的正常发挥要受到受众内部和外界传媒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需要信源、信息和信宿,媒介成为连接这三个要素的纽带和渠道,信息传送完成后,受传者的反馈也要包含其中,此时才能说这个传播过程完成。从这个过程来看,受众和媒体作为传播系统的两大重要因素,对传播过程得以实施起到关键性作用。根据社会功能结构理论“aGiL”模型,分析不同职业身份受众群体与传媒体系运作模式,将社会大众传媒过程看作一个母系统,由四个子系统:受众行为体、媒介意义体系、整合体系和文化体系构成。

(一)受众行为体系:职业身份与媒介适应

受众作为传播系统中的个体,为了自身发展,必须拥有从外部传媒环境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手段,即媒介接触。受众的媒介接触一方面与自身兴趣相关,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媒介现实的影响。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会随着媒介工具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与媒体相互适应,趋向平衡。

随着新媒体工具的出现,受众可供选择的媒介方式日益多元化,在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基础之上,网络媒体也日渐成为受众的媒介选择方式之一。表1中可以看出,维吾尔语传统媒体的主流优势依然明显,不管是何种职业的受众,传统媒体依然是其进行媒介接触的首选;在网络媒体方面,学生和个体工作受众是突出力量;不可忽视的是,在其他媒介方式之中,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例较高,这是由于这部分受众可以接收到单位大会或相关组织传播的信息,并且对组织传播方式持信任态度。

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是一种选择性接触过程,职业作为社会阶层的一个划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层级个体的社会资源占有量情况,行为有机体的生物性决定着系统使用问题的性质,并为满足适应性功能需求提供基本能量。受众在被赋予某一职业身份之后,其信息需求相应地带上了职业色彩,具体表现在受众对媒介接触的选择方式上。如学生更偏好于网络媒体,而农民依旧热衷于传统媒体。同时随着新媒体普及率的提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媒体有限信息采集和单向传播,全方位信息采集和实时交互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媒介现实逐渐改变,受众原有的媒介接触习惯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受众个人行为不断与媒介现实适应,信息资源的占有与共享带有工具性色彩。不同职业身份受众,会依据自身职业特点适应媒介现实,同时通过媒介不断构造出来的职业环境现实加深职业认同。

(二)意义达成体系:受众职业身份与媒介共通意义空间

传播的基础是共通意义空间,受众与媒介在传播活动的实现过程中,意义达成是传播效果的重要考量标准。帕金森认为,意义达成体系中,个体的动机、欲望和目标是在系统的整合基础上实现,同时系统兼具自己的目标,即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调动内部结构实现预期目标。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将传播看作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传播的五个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和制约传播效果的实现。

维吾尔语主流媒体是新疆地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同时具有着引导新疆地区受众,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能。受众对媒体信息满足程度高,一方面说明受众对该媒体在情感上倾向于认同和信任,另一方面也表明媒体的预期传播目标得以实现。数据中持基本满足态度和不满足态度的受众以学生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这部分受众社会地位较高,占有的社会资源多元化,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程度相对较高,同时也反映出媒体的内容呈现和信息质量对这部分受众缺乏吸引力。(见表2)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在接触媒体的动机和目标上不尽相同,主流媒体要起到系统的聚合调整作用,使各个职业层级受众的信息需求趋于平衡。

受众和媒介作为传播五要素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对于传播过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职业身份受众,由于受到职业性质的影响,对主流媒体的媒介选择、接触态度和认同态度都会有所区别。学生、工人、农民、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个体工作者以及其他职业身份的受众个体因职业属性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社会期待。维吾尔语主流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协调各个职业层级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聚合和调节受众个体目标,最终达成共同意义空间传播。

(三)整合体系:职业身份与媒介意义整合

整合体系更为强调协调与融合,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影响,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传受关系受到冲击,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者,双向的互动关系使受众逐渐趋于传播过程的中心。主流媒体作为机构式媒体的代表,在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中,要形成长效的媒介反馈机制,实现传播各个要素的联结与整合。

李普曼将媒介环境分为“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和“主观现实”。客观现实是自然存在的,象征性现实是传播媒介有所选择并加工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而主观现实是受众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形成的。由此可见,受众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介传播的影响,一方面,受众通过媒介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这种认知无形中加深了媒介现实,受众与媒体相互作用,互相融合。

受众职业身份不同,就媒介传播环境所建构出来的意义空间具有差异性。从建构主义上分析,受众想要获得信息,并不仅仅只是其个体意愿的驱动,更要受到社会性的媒介环境对其信息需求进行的过程中介,受众表达出信息需求的意愿,实质上是与社会的媒介现实和宏观背景与自我意志的相互作用,即受众的信息需求要受到自身属性和媒介环境的影响,受众的职业身份使其对信息需求呈现差异性,媒介不断构建的社会现实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其职业身份的认知,并且这个过程循环发生,彼此促进。

(四)文化体系:身份认同与传播范式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主流媒体是传播主流文化价值、弘扬社会范式的重要工具,对受众的文化价值体系构建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作为社会行动系统最后一个环节,文化系统在于对整个社会系统提供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从而起到系统维护的功能。不同职业身份受众对文化价值传播认同比例不一,表明受众自身情感倾向。

数据中可以看出(见表3),各个职业身份受众大体上对维吾尔语主流媒体的文化价值传播持认同态度,主流媒体价值宣传具有成效。然而不关心也不清楚的受众占有一定比例,这部分受众对媒体的价值传播持中立态度,并不完全认可媒体的传播倾向,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对文化认同所持态度不一。受众的职业身份认同更多的是个体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是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内在抵制,如“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真实的存在,而不是拘泥于他们自己或他们所属文化群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或者信仰中。”直接体现在认可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农民和个体职业工作者。

主流媒体的各项信息传播活动都寓于文化价值传播之中,是一种无形意义的传播,受众接受这种价值体系,不但是对自身身份价值的认同,更是对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文化的认同。主流媒体价值传播在传播活动过程中起到范式作用,使整个媒介系统得以完成传递价值、保存文化的任务。

二、受众职业身份与媒介环境的功能与冲突

功能论与冲突论是社会结构功能的两种传统理论。功能论强调社会的协同与适应,冲突论则体现出社会各个系统直接的相互竞争并走向衰亡。在传媒环境中,受众的职业身份即是一种符号象征,在对传播活动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功能与冲突的意义。

(一)职业身份为主流媒体信息提供依据

现代社会的特征就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之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有效地甄别并信息,是传播者和机构媒体必须面对的现实意义课题。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销策略独特销售建议法抢占市场份额,该方法旨在抓住消费者的特殊性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如今传播界广为流行的受众细分即从此而来。

基于现代受众的社会身份、文化水平、情感倾向的不同,受众对信息传播形成差异化要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理解活动受制于“前理解”,指理解活动开始之前,主体就已经有着一组结构因素,这些因素参与并制约着理解活动的进行,这些结构因素包括指示、预见、互通等。这些都表明受众细分得以实现的前提。随着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分化日益明显,以职业身份定位受众信息需求,为媒体信息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法,有利于传播目标的实现。

(二)媒介环境与受众冲突

维吾尔语主流媒体在以职业身份为区分的层级系统中传播时,各个职业层级的受众对信息的占有不总是以一种平衡融合的形式出现,冲突理论家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由于争夺供应短缺的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斗争所造成的。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信息的认同度也会以冲突的形式出现。

1.不同层级受众信息资源占有不均衡

所谓信息资源不均衡是指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有效应用而加剧的一种人类社会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拥有差距及其不断扩大的社会分化现象。

研究发现,学生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选择方式较为多元化,可获取的信息种类也高于其他职业身份的受众,可见,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对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呈现不均衡态势。这与受众个体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有关,也与媒体信息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相关。基层媒体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和区域的限制,信息资源获取受阻,在很大程度上,信息资源的占有量远低于同地域发达地区水平。其次,不同职业身份受众内部也会形成信息竞争压力,加剧受众信息资源占有不均衡现状。

2.社会身份与文化认同冲突

在对维吾尔语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中,就其文化价值传播认同受到社会身份的影响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农民和工人的认同度较高,学生和公务员、个体工作者认同度较低。从调研可以看出社会地位较高,信息资源占有量较高的层级受众对主流媒体传播的文化认同度反而较低。这一点和整体社会信息占有与信任度的情况是吻合的。

一些文化研究者将受众身份和文化认同与语境关系相结合,试从语境的广义联系中看受众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关系。主流媒体对不同社会身份受众所创造的语境环境不一,信息资源占有量较高的层级受众有较多的话语权和更多的意义空间,而信息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受众会更倾向于接受“他人”的言论。传播效果会受到传播时长和传播意图的影响,霍夫兰就认为,宣传意图过于明显会影响到传播效果。主流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时要注重传媒策略,从结构功能主义看,要运用传媒环境中的各个系统,促使传播要素相互协作与依赖,提升受众对主流媒体文化认同。

传统能源体系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基础;传统经济学;市场经济;“绿色化”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1-0015-008

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征程中,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谓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s)(简称“3R”)为原则,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为基本的反馈流程,以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简称“三低一高”)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必然要求。[1]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提出了修正传统经济学的学术任务。[2]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相比,循环经济的出现导致从稀缺要素、人性等基本理论前提到产权性质、决策机制和引导信号,从环境和代际成本的特征、理性范畴、资源环境的变量类型到稳定状态、发展目标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的讨论并非要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彻底否定传统经济。在寻求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的过程中,将循环经济条件下的这些重要变化呈现出来,可为修正传统经济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一项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为此,本文分如下十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资源要素:从人造资本稀缺到自然资本稀缺

传统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也称投入或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其中,劳动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资本(通常指人造资本)是人造的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耐用品,如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土地(通常指自然资源)则指生产过程中大自然的恩赐,包括狭义土地、矿藏、森林、河流等。传统经济学用生产函数表达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Q=a・f(L,K,n),其中,Q是产出,L、K、n分别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a是技术水平。传统经济理论往往将L和K视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a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成为内生变量,但这些理论通常将n看作是外生变量。在上述分析视野下,人们认为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无限的,而劳动、(人造)资本则是稀缺的。不可否认,这种认识在驱动世界各国的人造资本积累及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自然资本(既包括前述“自然资源”,也包括“自然环境”)的供给不是无限的,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存在着明显的稀缺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自然资本存在不足,才需要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发现,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增长存在生态极限和生态成本,并且随着人造资本的稀缺性逐步被缓解,世界范围内却出现了自然资本短缺问题。[3]由于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并非替代而是互补关系,诸多自然资本的丧失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人造资本的增加不足以缓解自然资本的稀缺问题,并且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可能导致自然资本的稀缺性进一步加剧,从而成为现实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

显然,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与生态系统无关的孤立系统,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认识的支配下,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存在极限,更不存在由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自然资本的稀缺问题,这显然有悖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强调资源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循环经济,以提高自然资本利用效率为目标,是一种化解自然资本稀缺的重要手段。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仅应看到人造资本稀缺,更应看到自然资本稀缺这一事实。这是进行循环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人性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传统经济学以“经济人”作为基本的人性假设。所谓“经济人”,即追求自利的理性人。“经济人”的基本行为特征是在处理“投入-产出”、“成本-收益”关系时力图求得“最小”或“最大”:即在同等产出(或收益)下,力求投入(或成本)最小;在投入(或成本)相同时,力求产出(或收益)最大。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个体在“成本-收益”、“投入-产出”关系中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受“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和引导,会无意识地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一点已为亚当・斯密以来的诸多经济学家反复论证。

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在社会各界的倡导与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他们逐步认识到,只有生产工序和产品符合环保标准才能生存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且越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其效益越好、附加值也越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步树立起绿色消费意识,以绿色环保消费为时尚,并愿意购买具有一定程度溢价的绿色商品。这说明,在循环经济条件下,人性中的利他因素正在相对增长,个体理性与整体理性正在趋于融合。[4]上述事实表明,人不仅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正如亚当・斯密在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所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5]因此,现实中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概括而言,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可分为利己关系和利他关系两类,可以说,“社会人”是利己与利他的混合体。若将利己和利他视为两种极端情形,则可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律将“社会人”具体划分为a、B、C三类,如图1[4]所示。其中,C类“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者”和a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者”均为极端情形,大多数人表现为B类,是兼顾利己和利他的人。并且即使在C类人群中,随着福利水平的改善和提升,其价值取向也会逐步发生变化。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在心理学中,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哲学领域,按照冯友兰先生的看法,人的境界由低到高依次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6]也就是说,当低级需要层次被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的需要层次,进而逐步提高道德情操。

由此可见,传统经济学将极少数C类人群的自利追求理解为全人类的普遍追求,将人的境界止步于功利境界,这有悖于基本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和演化逻辑,更难以解释循环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和消费者的利他倾向。正因如此,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时,应对人性假设由新古典世界中的“经济人”拓展为现实世界中的“社会人”。

三、产权性质:从私人产权到公共产权

传统经济学基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认为私人产权制度是唯一能够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产权制度,而将其他产权制度排斥在外。更有甚者,认为只有私人产权才是真正的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等公共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性。

要促进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探讨,而它们均为典型的公共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它们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而传统经济学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私人产权领域,依据传统经济学的思路设计的政策方案往往难以实现循环经济条件下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因此,资源环境的公共产权以及相应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在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分解,相应的责权利关系如何匹配,是循环经济所面临的新课题。[4]其实,私人产权制度并非唯一能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产权制度。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过程中,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就采取了私人产权、社团产权和集体产权等三种产权制度,并相应形成了价格、收费和税收等三种经济补偿和运作方式,对人类消费过程中所需要的三种物品――私人品、准公共品和公共品,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7]43。也就是说,私人产权制度、社团产权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等三种产权制度在有史以来的每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运行中是共存的,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形态中也不例外,纯粹依靠单一产权制度运行的经济形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公共产权属性,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各种产权制度,并格外重视公共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在政策选择过程中应同时借助于价格、收费、税收等多种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传统经济学的认识有悖于当今世界各国实行“混合经济”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基于私人产权分析的新古典经济学也无力解决公共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问题。在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时,对产权的认识必须从私人产权拓展到集体产权、社团产权等公共产权领域,为采取包括市场方式、干预方式及二者的某种组合在内的多种手段有效配置资源环境奠定基础。

四、决策机制:从个人偏好到制度选择

传统经济学分析从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入手,通过描绘消费者基于效用最大化的需求曲线、生产者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供给曲线,构造了系统而“完美”的市场理论。传统理论认为,基于个人偏好的行为选择将引导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进而实现整体最优和帕累托效率。

循环经济讲究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对资源环境在投入、生产、流通、回收等价值链环节的分析。但是,当将基于个人偏好的市场理论拓展到资源环境领域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会出现“市场失灵”,即单纯依靠消费者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消费理念、生产者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理念,难以实现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稀缺要素的有效配置。例如,在消费过程中,部分消费者基于成本-效用对比分析,可能更多地购买方便、廉价但并不环保的一些产品,如一次性碗筷、方便塑料袋等;在生产过程中,部分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对比分析,可能更多地使用私人成本低廉但社会成本巨大的生产方式,如少安装或不安装污染处理设备、环境保护设施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自利行为容易导致循环经济下的资源环境难以真正实现循环和高效利用。在构造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时,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埋怨人性具有贪婪和自利的一面,更应考虑的是,如何设计和选择一种制度,使得在新的制度安排下,人们基于个人偏好而做出的选择,既能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也能保护资源环境,在微观上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个人利益,并使其个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在宏观上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统一,最终促使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新的制度下得以生成。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思路,若仅仅重视资源配置过程中个人偏好的作用,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将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必须形成对参与循环经济的各个主体具有强大约束力与较好激励效果的制度安排,方能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构造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能无视这一条件的变化。

五、引导信号:从价格信号到数量信号

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不仅以利己为目标,而且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完全理性的人,总能及时获取并处理所有与实现其利益有关的信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对称。在这些设定下,价格信号可凝聚市场的所有信息,经济的有效运行单靠价格信号和价格机制就足够了。

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实表明,其有效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物量化的阈值。比如,循环经济强调“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解释,减量化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根据上述界定不难发现,“3R”原则均是数量信号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循环经济阈值”(保证资源环境后代价值不贬值的前提下当代人经济活动的边界),确立该阈值有三条原则:“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8]109由于存在“循环经济阈值”这一底线,控制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仅需要依靠价格信号和经济激励,更需要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况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如下基本事实不容否认:全球温度上升6℃,人类就要毁灭;保障地球正常发展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350ppm;人类的生态足迹不能超过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归根结底,由于资源环境的使用存在着数量上的物理极限和生态阈值,单靠价格机制和替代品的开发难以真正实现资源环境的循环利用,数量信号还必须与之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因此,单靠传统经济学所言的价格信号和价格机制,难以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容。事实上,非均衡学派的研究早已表明,经济运行既需要价格信号和价格调节,也有赖于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即实行配额管理。[9][10]。具体而言,在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可根据“循环经济阈值”,对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等设置配额,并允许配额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转以调剂余缺。唯有如此,方能让循环经济在价格杠杆和数量杠杆共同发挥作用的前提下真正“循环”起来。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不能无视上述事实。

六、环境和代际成本:从外部成本到内部成本

在传统经济学中,成本有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分,收益有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分。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由于技术或经济方面的原因,上述外部性不能被货币化进而难以被价格化,因此其不可能被市场内在化,此时会出现“市场失灵”。就成本而言,传统经济分析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视为外部成本,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大自然在制造土壤,参与氮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等方面的功能均具有经济价值。但经济学家却将其称为“外部因素”,从而把维持人类生存的真实世界外在化了。[11]因此,传统经济学无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进而在其指导下的经济社会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要正常顺利运行,要求扭转“资源环境低价或无价”的传统观念,努力实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进而逐步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明确相应的责、权、利关系,尽可能实现负外部性的内在化。其中,世界各国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的外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收费、征税、补贴、罚款、基金、押金、政府绿色采购、环境能效标识、排污权交易、生产者责任延伸等,正是将外部性内在化的具体体现[4],这些措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循环经济条件下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相容、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统一。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时空层面修正和拓展了传统经济学的要素观和成本观。从空间上看,作为全球公共品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要素,使用或耗费它的代价构成了环境成本;从时间上看,作为代际公共品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另一种重要要素,使用或耗费它的代价构成了代际成本。一旦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内化到经济运行过程中,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便成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内部成本。也只有如此,方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若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思路,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成本视为外部成本,循环经济发展将面临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矛盾。为化解这些冲突或矛盾,必须将传统经济学意义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外部因素”视为“内部因素”,将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外部成本内在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七、理性范畴: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

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视野下,通常不考虑资源环境等自然资本的稀缺。在完备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下,人们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会无意识地实现集体理性,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简言之,传统经济学认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是相容的。

在循环经济分析中,须在传统的劳动、(人造)资本等要素基础上纳入资源环境等自然资本,由于这些自然资本在产权上的公有性,不存在完备的基于私人产权的资源环境市场,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往往会导致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进而出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破坏、资源环境利用的可持续性减弱等不良现象,使循环经济难以真正“循环”起来。从实践层面看,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益驱动机制,进而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诸多资源环境本身具有(部分或全部的)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且在技术上难以分割,并且循环经济方案的设计还必须服从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福利,而且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福利),仅靠基于个体理性的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1)比如,美国曾经出现的基于“小政府、大市场”资源环境产权设计方案就广受批评。在这一现实面前,政府须承担更多责任,同时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作“人”,在当代履行管理和分配资源环境的职责,对后代保证资源环境在代际的良性循环和公平分配。[8]100-101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公共属性,应以政府为人,通过各种税费、罚金手段,外加各个经济主体在具体手段和措施的作用下基于成本-收益预期的各自决策,可能可以较好地实现循环经济所要求的“集体理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可以既有政府的干预,也通过市场方式发挥经济主体的个体理性,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干预”手段和“市场”手段有机结合而成的“广义价格”手段。

传统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基于方法论个体主义,过分强调个体理性在引导和实现集体理性方面的意义,无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事实上,正如当代博弈论的“囚犯困境”模型所表明的,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往往是不相容的,当个人出于自利的考虑并基于个体理性作出决策时,往往会导致集体非理性。如果说传统经济学认为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相容,那么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公共产权性质,开始就要基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使用市场方法和干预方法,实现资源环境使用的“集体理性”,从而使循环经济得以顺利运行。

八、资源环境: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

传统经济学以预算和成本约束为行为前提,以资本作为“第一推动力”,若没有一定的购买力,就难以形成对商品和要素的有效需求,从而难以实现有效的经济循环,进而会阻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虽然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分析中也强调资源稀缺性,并以此为前提构造了“生产可能性曲线”作为约束条件,但在实践中却认为,通过技术进步和价格上涨,一方面会促使人们研发替代资源,另一方面会导致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下降,这两方面的效应造成的结果是永远不会出现资源环境的稀缺和枯竭。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资源环境只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净化和吸纳能力都没有极限,它们总能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并且经济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也能被环境净化或吸纳。

在循环经济的视野下,新古典经济学忽略了两个重要事实:其一,个别资源的可替代性并非等同于一切资源的可替代性,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其二,技术进步本身也存在自然法则极限(譬如“热力学极限”),技术进步和资源的可替代性都不可能超越自然法则极限。[4]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更是表明,资源环境既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自然资源,也为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提供排放场所,资源环境是人类经济的内在之根,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而非外生变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变迁,日益衰减的自然资本已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2]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资源维护”位居人类四种基本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首,既要将生态系统内在地纳入经济研究,也要把人类经济嵌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13]因此,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一旦将资源环境纳入内生变量范畴,其价格就不仅要反映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而且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以此为基础平衡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显然,要化解这些矛盾或冲突,基于循环经济背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改造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传统经济学强调资源环境是外生变量,若秉承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将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难以实现资源环境的循环和再生利用,进而难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构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必须真正将资源环境纳入内生变量范畴加以处理。

九、稳定状态:从“均衡”到“恒态”

均衡(equilibrium)是传统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内核之一(2),传统微观经济学通过引入商品和要素的供求函数,强调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均衡分析,认为均衡状态下的市场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储蓄、投资、技术、增长率等变量,指明了经济增长的均衡状态;新制度经济学则详细探究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下的制度均衡,寻求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无论微、宏观经济学还是制度经济学,都将经济系统的扩张视为无界的,都认为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将使得经济增长不会受到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然而,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经济系统的扩张会受到来自生态系统的约束且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经济增长应在给定的生态约束条件下进行且存在生态阈值,一旦超越生态阈值,经济增长将不可持续。在此意义上,强调资源环境价值的循环经济分析,必须重新审视主流经济学的均衡观并进行必要调整。也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构建,仍强调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供给和需求分析,但在供求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下的“均衡”,而是一种新的稳定状态――“恒态”(steadystate)。所谓“恒态”,意指“通过低水平且相等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使人口维持在某个合理的常数,同时通过低水平且相等的物质资本生产率和折旧率来支撑恒定的、足够的人造物质财富存量,从而使人类的累计生命和物质资本存量的持久利用最大化”。[14]显然,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恒态”是一种超越传统经济学“均衡”概念的经济稳定状态。人们提出“恒态经济”这一理念,最终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的总体福利水平。

当经济处于传统经济学所言的均衡状态时,未必能实现资源环境的持续有效利用,从而难以实现资源环境在代内和代际的有效配置。因此,传统的均衡观难以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从而需要以“恒态”作为经济运行的稳定状态。一句话,从“均衡”到“恒态”,是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又一大修正。

十、发展目标:从增长到福利

传统经济学将基本分析范围局限于经济系统,其基本目标是追求经济系统内的产出最大化或投入最小化。为此,传统微观经济学往往脱离生态系统而相对独立地分析商品、供给、需求、利润、效用等诸多经济变量;传统宏观经济学则常常在缺失自然账户的条件下相对独立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发生了转变。基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循环经济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国民福利最大化而非单一的经济增长。其中,国民福利可涵盖物质福利、精神福利、公共福利、环境福利等四个方面。[15]具体而言,这种福利在微观上表现为保障公平、追求幸福、提供民主参与决策机会、实现个人潜能、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保障稳定与安全、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也正因如此,联合国于2003年提出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UnSeea),按照这一体系提供的测算方法,环境调整后的国内净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造资本折旧+自然资本折旧)。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分别设计了绿色GDp、真实进步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等,以弥补传统核算体系的不足,从而反映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福利贡献。这些指标、指数的出现足以说明,基于生态系统的福利所得也是国民福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循环经济要顺利发展,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进行调整与优化。

显然,传统经济学脱离生态系统以及在经济增长中不反映资源环境价值的基本倾向,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更难以实现循环经济意义下包括物质福利、精神福利、公共福利、环境福利等在内的国民福利最大化。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整体福利最大化,而非单纯的经济增长。因此,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学应该体现资源环境的真实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人类福利增长。从“增长”到“福利”的目标导向转换,是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一大拓展。

全文分析表明,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上述十大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照搬传统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表明,对立中往往蕴含着统一的可能性。因此,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并不能彻底否定传统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中的市场手段讲究激励与约束并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容,这些理念在解决诸多循环经济问题时仍可发挥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经济学所强调的产权明晰的基本前提和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三大机制仍可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既利用市场又超越市场、既能增进财富又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模式”[16]。因此,循环经济既不是对市场经济的替代(“替代论”),也不能完全被纳入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兼容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绿色化”[17],可被嵌入修正后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

注释:

(1)为化解这一难题,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两种思路:其一,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也即:不否定人类的个体理性,而是通过重新进行机制设计,使人们在新的机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集体利益。其二,引入政府干预。也即:认为资源环境是“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通过征收税费、罚金等手段,调整人们的成本和收益预期,让人们主动适应集体理性。显然,从方法论层面看,这是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前者的思路是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属“市场”方法;后者是直接通过干预实现集体理性,属“干预”方法。现实经济运行需要“市场”,也需要“干预”,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

(2)传统经济学的另外两大理论内核分别是:稳定性偏好和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才国,方莉华.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J].江淮论坛,2005,(4):29-32.

[2]杨青龙.传统经济学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吗――基于对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论评判[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97-101

[3]诸大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9,(11):47-53.

[4]伍世安.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探讨[J].当代财经,2009,(10):5-10.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91-293.

[7]伍世安等.中国收费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8]高辉清.效率与代际公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选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9]林义相.“非均衡学派”及其理论[J].经济研究,1987,(6):49-58.

[10]卢中原.市场运行中的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J].财贸经济,1989,(6):27-32,59.

[11]大卫・铃木.我们必须把“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2008-05-05(37).

[12]诸大建,周建亮.循环经济理论与全面小康社会[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7-112.

[13]崔绍忠.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生态缺憾及其克服――经济学的语境范式视角[J].山东经济,2008,(5):27-31.

[14]代明,覃剑,丁宁.恒态经济学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9):101-105.

[15]张孝德.“国民福利最大”的生态经济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0-02-02(12).

传统能源体系篇9

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的通信电源系统是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综合质量,需要对通信电源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控制。通过对比研究,设计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通信电源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通信电源电路的电压、电流以及电路所处物理环境的参数。

关键词:

嵌入式;通信电源;实时监测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的供电模块。稳定可靠的通信电源供电系统是整个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保证,因此通信电源被称为通信系统的“心脏”。一旦通信电源系统停止工作,所有的通信设备将无法正常运行,进而整个通信系统将面临瘫痪的局面。通信电源监测系统自通信电源系统产生之初便有,但是传统的通信电源监测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可靠性低:传统的通信电源监测系统使用的传感器部件比较落后,嵌入到整个电路系统中后会对主电路造成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可靠性就会降低;(2)可维护程度低:由于通信电源监测系统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整体综合性的设计,导致每个器件都有自己独立的检测系统,不利于操作人员的日常维护;(3)智能化水平低:传统的监测系统仅仅停留在监测的层面上,没有实现现场的反馈机制,不具有智能化的处理功能。针对传统通信电源监测系统的不足,本设计进行针对性开发,以现在常用的嵌入式系统来实现通信电源系统的综合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能。

1通信电源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

通信基站常用的供电方式主要有集中供电方式和分散供电方式两种。集中供电系统主要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相应的接地系统组成。集中供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管理维护的优点,但是其可靠性较差、成本较高、电能损耗高,所以现在主推的供电方式是分散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每个系统相对独立性高,甚至为每个设备都配置了一个小型的供电系统,但是分散供电方式结构复杂,需要强大的管理控制系统。本课题所设计的通信电源监测系统便是基于分散供电方式开发设计的。本设计基于Cortex-a8核心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进行开发设计,针对通信基站的电源设备、机房空调以及照明进行检测控制,具体的设计如图1所示。

2硬件监测电路设计

通信设备对于供电电路要求较高,需要电源按照规定输出电压和电流。传统的监测系统当杂音电压值高于预定值10s以上时便会判定系统故障,而不同的通信设备对于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这样的一概化设计难以满足系统高效运行的要求,这也是困扰传统监测系统的难题之一。本设计是在分散供电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的,由于分散型供电系统基本上对于每个通信设备都有独立的供电设备,故可以开发独立的监测系统。

2.1电路电流、电压监测电路

供电系统稳定的电流输出是供电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设计选择具有军工工艺与生产标准的FC-2分流器,该电流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的优点。该电路置于主电路之中,为了减少对主电路造成的影响,选择毫安级别的电阻通过放大电路后采集微弱电压信号。然后通过aDC数模转换,送往处理器进行处理分析。放电电路如图2所示。电压的监测电路原理与电流监测电路相同,在此不做重复的说明。

2.2通信设备温度监测电路

由于大多数通信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所以对于通信设备温度的监测十分重要。本设计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采集,该传感器的正常工作范围为-50~125℃,足以满足设备的正常工作范围。此外,该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0.5℃,精度高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确。由于该传感器与处理器的通信仅仅是上传数据,不需要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故采用单总线的模式。这样分布于各个设备周围的传感器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一个7407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

3基于嵌入式的控制单元系统设计

3.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本设计是基于嵌入式进行开发设计的。嵌入式操纵系统的种类繁多,按照实时性可以分为两类:非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通过对现有的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比较,决定选择Linux平台的操作系统[1]。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Linux平台的操作系统的优点是:开放的码源,可以对其进行深度开放从而达到系统需求;适用于包括aRm在内的多种CpU;集成了完整的tCp/ip协议栈,驱动丰富;提供了集成开发工具与SDK等等。总之,该嵌入式操作系统代码开放、功能强大,是进行基于嵌入式开发的控制单元的主流选择。

3.2监测软件模块

划分为了更好地监测供电系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同时为了监测系统更具模块化,本设计将监测软件进行了整体的划分。

3.2.1初始化模块

前文已经提及,针对不同的电源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监测系统。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对不同的通信设备进行个性化的初始化设置。初始化设置主要包括硬件端口电路的初始化和配置参数的初始化两部分。硬件端口的初始化主要是端口功能初始化、寄存器初始化等,配置参数的初始化则主要是针对不同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电压、电流以及温度的初始化阈值设置。

3.2.2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是整个监测系统的重要部分,该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现场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并进行存储、预处理、转发等操作。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分为数字量采集和处理、物理量采集和处理、预警报警处理三大部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来源,是系统进行控制的前提。

3.2.3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模块,是其他模块正常工作的保证。控制模块的主要工作是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处理,一方面把处理结果反馈到电路之中,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另一方面将处理结果以友好界面的形式反馈给系统管理员,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此外控制模块还具有预警功能,在出现危险征兆的时候将此危险信息发送给系统管理员,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

4总结

被誉为通信基站心脏的通信电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信电源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表征着通信电源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由人工看守转换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处理阶段。针对分散型通电电源供电系统结构复杂的特点,本设计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通信电源监测系统。在设计中构建了以Ram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单片机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传统能源体系篇10

[论文摘要]传统政府人事管理是一种战术型管理,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型管理,二者在管理的性质、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地位和功能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政府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种人事行政战略的确立。推进这一人事行政战略,必须转变战略观念,制定战略规划,强化战略职能。

随着由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传统的政府人事行政管理模式正在向现代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在传统政府人事行政管理模式下,人事行政管理主要是一种事务型、执行型、战术型、局部性、管制型的管理,而现代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一种战略型、长远性、主动性、系统性、整体性、服务性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可以说,从政府人事行政管理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标志着一种人事行政战略的确立。

一、现代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战略性超越

从概念范畴看,传统人事管理是基于组织正常运转的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制度和方法,对人事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是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目标的管理行为,包括人员录用、岗位调配、职业规划、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内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人、人力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十分重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和潜力的挖掘。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把人力资源由潜能转变为财富。它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是管理学中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政府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机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对社会进行全方位控制的管理模式开始松动,适合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分类管理模式逐步确立,但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手段简单、管理功能单一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从宏观角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也就是说,政府现行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待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相比,就实质而言,意味着一种人事行政、人事战略的确立,是管理性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历史性进步。

首先,就管理的性质来看。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管理,是一种单纯的业务型、战术型的管理,影响范围有限,主要由人事部门人员执行,基本上不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型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创造性活动,科学合理地配置使用各类人员,使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发挥。

其次,就管理的内容看。传统人事管理是孤立的静态管理,在纵向上把互相联系的几个阶段——录用、培训、考核、调动、退休等人为地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管理,造成录用与使用、使用与培训、培训与晋升奖励等环节互相脱节。在横向上形成人员的“部门所有制”,把员工视为部门的财产,只重视对人才的拥有而不重视使用,人才闲置、浪费、压制现象普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克服了上述弊端,在管理程序上体现了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特征,把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使用、调动,升降、奖惩和退休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_卜既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又是一套整体性开发战略。它的视角跨越了部门分割的局限,将全体员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管理,这种动态管理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有利于人力资源投资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使员工产生危机感,促进员工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与利用。传统人事管理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因人设岗,管理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位置,而不是着眼于人的开发利用,没有认识到人是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把人看成是技术因素,而是把人看成是具有“内在建设性潜能”的主体因素,把人看作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它注意通过教育、培训、授权、激励等一系列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整体性开发,发掘人的潜能,提升品位,增值资本,从而使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效益。

再次,就管理的地位看。传统人事管理活动处于执行层、操作层,被认为无需特殊专长、不需要有专业知识、不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一般人都能胜任的工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入决策层、战略层,是具有战略和决策意义的管理活动,它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实现单位的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单位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很好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最后,就管理的功能特点看。一方面是传统人事管理具有被动性、执行性,如人员调配、考勤、工资发放等,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积极主动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从资源开发、职业发展与组织发展角度,前瞻性地注意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进行挑战性的开拓。传统人事管理的功能多为行政性事务,如招聘、薪资、档案管理等,被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则参与制定战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塑造企业形象等。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部实际上是一个决策型的服务部门,其职责不仅是为组织输送优秀员工,而是要善于发现人才,更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通过系统培训,使每个人才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传统人事管理缺乏系统性,人事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衔接配套不够,人事管理的整体有效性较差。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之间是存在相互联系的。要想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强化员工凝聚力以及提高组织绩效的作用,就必须在一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各个方面,如组织结构设计、部门职责分工、职位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晋升调配、组织文化建设等,能够协调一致相互促进。适应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应该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以创造出一种协同效果。换言之,“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是对人的开发与管理,但这项工作并不只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是组织整体、多部门协作完成的工作。事实上,在现代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都有指导、教育、约束、激励下属人员的职责,提高下属人员的职业境界与进取精神,提升下属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以整合的方式统筹环境、战略及情境等因素。”

二、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确立,和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相比,其战略性色彩浓厚。如果说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是一种战术性、策略性和执行性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战略性和决策性的管理。实际上,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综合性人事行政管理。因此,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和推进。

1.树立战略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必须首先更新思想观念,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其基本要求是,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力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因为其他物质资源、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要以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为基础。“树立人力是最重要的资本的思想,尽快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战略性人力资本管理的转变。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必须尽快更新观念,改变把人力单纯当成一种成本的思,而是把人视为一种最具有能动性的活的资源或人力资本,这种资本不仅是投资的产物,而且是政府战略实施和使命履行的重要载体。”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以及专业人员应当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战略性人力资本管理的思想,将人事管理工作纳人政府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管理的高度,使人事管理工作不仅围绕政府的战略、使命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重大挑战来展开,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应付、灵活而不是僵化地开展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而且也要为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依据,是它对政府的战略和使命的贡献率和促进度,是对社会进步和活力增进的有效性如何,而不是单纯的人员招聘、工资管理、档案管理或者维持现有的规章制度方面的效率如何。

2.制定战略规划

从战略上规划和实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这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性工作,这种战略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规划。要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功能出发,系统构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避免传统人事管理职能各自为政,难以发挥总体效能的弊端。如前所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或战略性人力资本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人员的管理也不仅仅是把好进口的问题,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要在合适的时间为政府和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还要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尽其才,督促和激励他们做出合适的业绩。因此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上而下地重新梳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全面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和管理原则,首先做好职位分析和职位分类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好整体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同时着力搭建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系、奖惩体系、组织文化建设体系等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之间的匹配性和战略一致性,避免出现彼此互不配合,甚至导向不一的问题。”

二是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象的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象是各类人才,如何建立和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是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结构和人才布局,不断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此,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和国民经济发展同步,教育经费的增长甚至要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次,要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技能教育等,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教育,促使劳动者树立终生学习、终生受益的理念,以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这样,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就有了保障。

3碾化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摈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大包大揽的人事管理体制,改变政府事无巨细地对人事安排全方位控制的做法。对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能是宏观管理、战略指导,其工作重心尽快实现向规则制定、信息服务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转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提供规则指导是政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非常重视全面营造完善的法律环境。从我国情况看,虽然宪法规定了非歧视的总原则,但是,由于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长期缺乏具体的制度规定,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总是成为某些用人单位排除选择对象的工具,从而造成择业人员在工作选择上的不平等,一方面造成用人单位未必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严重挫伤择业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从客观上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流动。应该看到,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歧视,特别是制度性歧视现象还广泛存在。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制度障碍和歧视现象,制定和落实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则是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提供规则和制定法律制度首光要遵循平等、公正原则,也就是对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行无差别对待,除非法律对特殊职位做出例外的规定,不能将性别、年龄、户口、宗教信仰、体征差异等作为招聘、选拔、使用人力资源的先决条件。其次,一切事关人力资源流动的规则的提供应当是公开透明的,并且为社会公众所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氛围,形成一种社会监督的公平用人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上,还应该发挥信息服务职能。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有关求职和招聘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者提供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和机制。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招聘会、求职洽谈会,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直接面谈。政府还要发挥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职能,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如劳动安全的保护、工作条件的保护、工资收入的保护、社会保障待遇的保护等。特别是对劳动安全的保护,劳动者往往处于不知情,或信息不充分的境地,政府有责任发现危害、预防危害、制止危害。政府要建立对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的处理机制。被管理者与管理者发生争议和纠纷是正常的,处理争议和纠纷的机制既要在组织内部建立,也要在组织外部建立。在组织内部双方无法解决的争议和纠纷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政府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政府还要建立对弱势社会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如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政府牵头建立劳务输出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