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8:45

视觉传播研究篇1

关键词:网络传播;视觉传达设计;色彩

中图分类号:G22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68-01

从本质上说,视觉传达设计有着较为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相关设计将一些特定的视觉信息来准确且快速地传递给大众,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平面设计中的大多数内容,如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同时,由于视觉传导设计始终围绕着视觉信息来展开的,故又可被称为“信息处理艺术”。

一、视觉传达设计内涵

所谓“视觉传导设计”,指的就是充分利用视觉符号以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的一种设计,其中,设计者是其信息的发送者,而传达对象则是该信息的接受者。在西方,“平面设计”这一词市场被用于该领域中,亦或是被称为“信息设计”,而在我国,该词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学术名词。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以视觉符号传导信息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设计形式,其具有较好的传播性与艺术实际应用性。一直以来,它的发展就同媒介间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早期,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绘画、建筑与雕塑等为主,而伴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其表现形成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而现如今因网络的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张,受其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也相应地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然而,不管怎么变化,媒介形式的改变并不会从本质上影响到其表现的手段,即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将一直以图像与形象为主,进而在依据相应具体的意图来传达出比较符合含义的可视性的图像。

二、网络传播视阈下视觉传达设计

在网络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类型与形式住主要包括了图片、多媒体文件与flas等,它们不仅是蕴含着特定含义的信息库,而且是网络传播背景下赋予视听一定冲击力的一种新型符号,特别是以后两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多媒体作为信心数字化发展中的一个专用概念,其主要是基于数字技术,并集合了视频、音频信息,实现了动与静有机结合的一种电子信息形式,而flash技术则进一步摆脱了HtmL语言功能局限与编程障碍的一种既简单形象又功能全面的一种网页动画设计工具,可将音乐、声效与动画同那些富有新意的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给予人高品质的视觉动态效果,它一般采用了矢量图形与流式的播放技术。同位图图形不同,矢量图形可任意缩放其尺寸而不会对图形质量产生影响,且流式播放技术的运用也可使动画在播放中实现下载,以相对缓解网页浏览者的焦虑等待心理。一般来说,网络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文字。文字在网络的传播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传导信息意义,而更多地表现为更加有效的艺术传达,在这里,文字的功能已经被提升至形式上的启迪与宣传,引领着人们的审美时尚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文字作为网络传播中的核心,其也是视觉传导中最为直接的一个表达方式。

第二,图片。在网络传播中,图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且其给予人的视觉冲击力几乎比文字强了85%,且图片还能辅助文字,帮助浏览者更好理解文字,从而使得网页布局变得更加立体与真实。同时,图片还能更加具体形象地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叙述变得更加具有诉求性。故可以说,图片作为网络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构成要素,以其独特性成为了吸引浏览者视觉的一个重要的素材,并发挥着诗诗句传达与导读两大效果。

第三,色彩。对于网络视觉传达设计,虽然文字与图片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给予人强烈视觉冲击的还要数色彩,色彩可以说是影响人视觉感受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以鲜艳的原色作为基调,再辅之以色块与线条组合,以此来强调形式感。

如“万方数字知识服务平台”就是一种典型的数据服务网站,该网站将“万方数据”放于最显眼的位置,并辅之以鲜艳的色彩来进行突出;同时以蓝色作为整个网页的标准色彩,以突出整体统一效果,且各个标题选项中辅以形象图片以形象说明,从整体上实现了吸引浏览者与信息传达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传播背景下,设计者必须充分运用文字、色彩与图片来设计出更多形象生动的网页,从而在给予人们视觉上享受的同时,达到信息传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伟,张启亮.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3):94.

[2]肖莉丽.Vi设计延展性研究--以网络传播载体为例[J].魅力中国,2013,(25):393-393.

作者简介:

刘佳琦(1983-),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助教,硕士,视觉传达设计与聋人视觉艺术教育研究;

视觉传播研究篇2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语言视觉传达设计

前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迎来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以新兴的数字传播技术为核心,其传播的速度、数量,乃至信息传播的模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新媒体传播下的视觉表现形式因其技术发展及传播特征改变而变化,视觉语言作为受众感知最为直接和迅速的元素,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视觉语言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及视觉语言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更有效的视觉信息传播,促进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图1)。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按期技术发展划分,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如数字报纸、杂志等;二是因网络提高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如各大网络门户网站等;三是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影像、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技术、传播方式、表现形态、视觉语言的呈现上均较以往有所改变和突破。由于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得到更大的扩展,如交互娱乐设计、网络结构与界面设计、多媒体设计、应用软件及数字设备显示界面设计等,设计形式从单视角的二维空间扩展到多视角的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使得视觉语言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优越性。

二、视觉语言的感知

视觉语言是视觉交流的一种语言形式,“视觉语言”一词自德国包豪斯时期以来便开始在设计学院及美术界小范围内使用。在艺术和设计界,人们通常认为视觉语言是“将视觉元素按照信息语义的要求,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此文中所涉及的视觉语言主要指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字、图像与色彩。通过视觉语言符号,设计师可将欲传达的功能、价值和意义,以及人的思维与情感等这些不可视的信息转换为文字、图形、图像、色彩等可视的传达要素,再通过视觉元素内在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视觉语言将信息释放出来。特别是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视觉语言的意欲表达可依托于高科技,传达艺术主张的方式变得更为新颖。

视觉语言的感知即人对视觉语言的思维解析,进而形成知觉,获取感受。了解视觉语言的感知过程,可便于我们更好地对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做出诠释。格式塔心理学[1]通过对人的视知觉进行实验,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组织的法则。如果说作为传统视觉传达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是建立在三维时空观念上的静态前提下的视觉元素的平面构成的话,那么在新媒介条件下的动态设计的形式基础则是建立在四维观念上的动态构成。格式塔心理学为视觉语言的设计者提出了类似于后现代学说中的解构理念,摒弃以往的确定的结构,去创造留有想象空间的不闭合的形,以刺激不同的受众,让其在形中融合自由的创意,并从中获得闭合的、创造性的体验。这样的建构方式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设计者不仅要将自己的立意融人作品中,还要把握受众可能的闭合思路,如果能有意引导其想象路径,使之领悟作品的精髓,或体验作品带来的,作品才有可能获得认同。

三、新媒体传播特征对视觉语言的影响

因新媒体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其传播特征也较传统媒体传播有很大的不同,传播特征的转变也导致了相应视觉语言的新特点、新表现形式。

(一)互动性传播方式(图2)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可互动的,此处的双向,一方面指传统的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者;另一方面指受众可立即对信息作出反馈动作。如数字互动媒体中的触屏技术,受众可直接点击界面信息进行反馈交流。

(二)个性化传播行为

随着微博、博客等网站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者,随时随地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个性化的视觉效果呈现,视觉形式的可供选择空间加大,其视觉语言既表明受众个体鲜明个性,又令其体会到信息以影响他人的。

(三)移动性接受方式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此类新媒体传播中的视觉语言也相应表现出简明性、易操作性。

(四)交融性呈现形式

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其视觉呈现形式及组合方式也因此而丰富多样。

四、视觉语言在新媒体传播下的表现形式

首先,视觉语言依附于高科技的新媒体,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数字化的信息更加易于传送,速度加快且准确性提高;数字化信息更易于查询和存储,这使视觉语言可以从多元化多角度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多种视觉元素配合在一起,依赖于技术赋予动态的表达方式,受众接收的感官刺激也因此加强,也因此有更多条件来理解作品内涵。

由于这些优势,视觉语言在新媒体传播下的表现形式如下:

(一)动态表现为主导

相对于在传统媒体中视觉语言被限定在二维空间内,视觉语言在新媒体传播下实现了由静到动,将固定化的图形、图像、色彩实现动态的转变,从单一视角转变为多维度呈现。

设计师可以从无限的时空中去表现从宏观到微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时间轴、动态轴上发挥创意。视觉语言的动态性使其具备了用故事情节发展的形式将概念生动表达的能力,在这种语境之下,受众身临其境,更便于联系和记忆,其中视觉语言的叙事能力、可联想性及可记忆性成为了动态设计中的要点,要求视觉语言的可读性及可识别性加强,可在海量信息内短时间打动受众心灵。如新媒体视觉语言中的文字表现,可塑造为由静至动及在运动轨迹过程中产生的识读体验,但是文字在屏幕的识别率、可读性、速度、韵律及运动轨迹等,都是新媒体所须考虑的。

(二)合作性加强

视觉传播研究篇3

关键词:品牌;符号学;百事公司;视觉设计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81-01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品牌符号

视觉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时代是以视觉符号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持续性的生命力,就得将品牌符号作为美学符号不仅要符合时代的文化环境,而且要简洁有力地传递品牌内涵,有效缩短与消费者心灵空间的的距离,使消费者切实感知到品牌气质,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

二、品牌的视觉传播

品牌视觉传播设计是将消费者放在首位,以满足目标消费群的个性化审美需求为主的设计。品牌视觉设计从品牌的整体出发,运用视觉设计的手段将品牌所具有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产品风格、营销准则与市场策略等进行符号化,全方位的运作显现品牌形象,是品牌总体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吸引消费者、刺激销售量的同时,为品牌打开目标市场。在实行统一识别品牌战略的企业中,视觉系统统一化、规范化应用于企业,同时起到品牌传播、推广上的高效化。

三、百事公司关键性发展时期的视觉传播战略分析

诞生于1894年的百事可乐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关键性的发展时期,百事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它及时的调整关键期的市场策略以及广告策略,充分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青年文化以及流行元素等等因素。广告结合时代,时时求新;广告符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一)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逆势而上

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银行纷纷倒闭,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

此时的百事可乐抓住机会,针对消费者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适时推出低价策略,出售只卖5美分的12盎司装百事可乐。果然,这一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它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中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迅速占领了可口可乐的部分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成就了世界第二的可乐饮料品牌。

(二)二战后的逐渐崛起

二战后的美国呈现一片消费繁荣、文化繁荣、广告繁荣的盛世景象。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而百事对此还没有丝毫的察觉,屡试不爽的低价战略不再有效,由于没有及时调整广告策略,1948年始,百事面临销售量下降的局面。

1959年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美,经过百事公司精心安排,曾担任过百事公司法律顾问的尼克松在这次莫斯科举行的美国产品展览会上,特意邀请赫鲁晓夫品尝百事可乐。之后,全球媒体都刊登了赫鲁晓夫与美国副总理尼克松端着纸杯喝百事可乐的照片。百事可乐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赫鲁晓夫在美国人心中“善于交际”的形象符号,并推出新的广告语:“爱社交,喝百事”。

(三)八十年代后的快速成长期

80年代之后,百事启用明星代言,并且与当时的青年亚文化紧密联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都要归功于名人代言广告产生巨大的效应。

名人符号不同于一般符号,它代表着个人成功与社会承认、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引人憧憬的符号。它具有高度辨识性。名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被大众认同,追捧,模仿的社会效应。

“百事新一代”针对“二战”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发现他们的很多举动都在力求和父辈不同,可乐当然也不例外。于是百事强调着自己的品牌是属于年轻一代,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年轻形象。这一举动显然赢得了年轻一代的心,百事可乐开始逐渐成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代表。

此后,百事一直借助于名人的知名度和感召力,持续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名人广告。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同时签下众多娱乐和体育明星,拍摄的广告也是以多明星演出阵势,百事广告集合了好莱坞电影中青年人所热爱的所有元素:爱情、奇幻、决斗、足球、嘻哈、劲舞、幽默等等等等,百事充满个性和激情的广告创造和促进了崇尚年轻的文化,使自己从一种纯粹的消费品,进而成为新文化的倡导者,这些观念大大影响了年轻的消费者的传统意识。

视觉传播研究篇4

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的功能根据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联接的不同,笔者认为这一系统包含民族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经过归纳总结表述如下:(1)社会教化类功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有着极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等的功能,向大众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健身观念,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心等。(2)交流传播类功能:制约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普遍缺乏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文化自觉。通过向大众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自觉,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传承身体动作、技术和方法。(3)娱乐健身类功能: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政治经济类功能:通过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的开拓。在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同时进行着技能交流与贸易活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有许多外族的商人、旅客参与,为该地区的贸易、旅游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土壤,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体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的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地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2.2.1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促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统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现状,其外界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各教育都比较重视体育动作的传播,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只字不提,即使在文化课上讲解,但由于考试重心在动作方面,文化自然也被学生所忽视,这样就间接地阻断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这一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的开发,建立健全各级负责机构和组织,例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调研部、整合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组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公司等等。(2)建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交流站,使研究者更好的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方法、视域等,构建起政府与研究者的良好桥梁。在学校中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其能达到政府与大众的要求。(3)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缺少传播手段与途径,在现阶段应有效利用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如云南白药广告可以彝族的“打磨秋”体育文化为壳进行创意,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站设计、网上交流站的开发等。(4)加强民众的主动传播意识,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增加民众反馈渠道,致使政府、研究者与大众,文化主体之间可以有效循环。

视觉传播研究篇5

【关键词】影视人类学;影视语言;真实

中图分类号:J9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80-01

在视觉传播取代文字传播成为当代社会主要的传播方式后,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时期――视听时代。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运用克服了书写的各种局限,具有直观、形象和非线性的特点。图像传播将人类从文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辐射和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图像是人类传播的基础

视觉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创造文字之前,人类的交流除口头语言之外,最为基础的交流手段非视觉图像莫属,它是文字的起源。随着人类的发展,一部分用于交流的绘画逐渐被加以抽象和简化,最终发展成为文字。

而影视人类学的影视图像传播正是利用人类最为基础的交流手段――“图像”来进行传播,以视觉为基础进行传播,其“直接”和“线性”的记录方式是对身体的解放。

二、影视是人类真实的诉求

约翰・伯格将照相机的发明与同时期兴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联系起来,阐释了照相机发明的重要意义――图像能够记录事实。同样,影视也是如此,摄影的技术特征表明,影视是通过摄像机对拍摄对象所作的客观的、机械的记录。美国学者斯坦利・卡维尔认为:“影视并不是让我们看到和事物相似的东西,而是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身。”[2]就写实特性而言,在影视技术诞生之前的任何信息记录和传播工具,在保证记录与传播真实性方面,都无法与影视相比。

人类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但从情感方面来说也是向人们传达真实的复杂现象。由于文字的“情感性”,这些资料若用文字记载难免会出现失真,也会增加对于历史的理解难度和传播难度。而影视技术改变了口头和纸笔欠精准的记录方式。依托直观而真实的视听觉来记录信息资料,其样式比文字著作更富于感性特质。

三、具象性的影视语言体现抽象性的人类学

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人类学是一门具体性较强的学科,“眼见为实”是其推崇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影视技术具有“现实再现”和“表现再现”的功能,以直观、生动的视听手段,“还原”和“保存”即将消失的“人类文化”,弥补文字的单一和片面。

(一)借助“情景再现”,表达抽象含义。翻阅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在表达人类社会文化事项时,由于文字的局限性,一些具体的事项往往只能用抽象的文字进行表达,这给往后的研究及传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具象化,不仅能在研究方面加强直观性,更能在传播方面提升效果。

(二)借助组接镜头,表达抽象含义。在影视艺术领域,镜头类型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人类学片拍摄的过程中,摄像人员借助分镜头对现场人类学信息进行重点判断,加入自己对于现场信息的看法。经过编辑之后,就可以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直观地理解人类学工作者想要被理解的画面。

(三)借助作品结构,表达抽象含义。人类学者用“实地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田野调查,他们看到的是整个文化现象,而不是独立的抽象观点,他们用人类学理论解释和分析这些文化现象并加以总结,提炼出学术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个从具象论证到抽象论证的过程。

影视语言记录现象,将抽象思维隐藏在具象中,经过影视人类学者的巧妙编排,启发观众对具象的抽象思维,从而完成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任务。

三、影视与人类学的关系不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从原则上讲,“科学性”与“艺术性”互不相容,而影视人类学却将其完美融合,用艺术的手段研究人类科学。

影视人类学作品的表达富于艺术性,用艺术的语言表达科学的内容,两者并无冲突。并且两者的“表达艺术性”与“内容科学性”应该为正比关系,即影视语言的艺术性越强,其科学性的内容也就越能充分表达。影视人类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分别概括的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工具之间的关系。

在影视人类学中,学者把“实地观察”所得的资料都用视听语言记录下来,把它们编辑成一部用人类学理论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视听语言作品。这样的影视语言可以真实地表达人类现象,弥补文字语言容易出现偏差和文字撰写缺乏情感等缺陷。人类学片不再单为一种手段,而是与文字语言的人类学著作具有相等的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J].文化学刊,2007(2).

[2]周兴茂.当前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3).

视觉传播研究篇6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叙事特点

0引言

视觉文化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中心,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的现代文化,视觉文化脱离了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和重逻辑的倾向,是一种倾向于感性主义的文化形态[1]。视觉文化的形态经历了摄影文化、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又有了新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手段,新视觉文化随之诞生[2]。新视觉文化语境下,以微视听文化消费形式的微电影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追捧,微电影俨然成为当前最火爆的娱乐形式。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微电影在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较传统的电影与电视在传播和叙事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1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传播特征

“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含小、短、少之意,既含“微小”“微型”之意,更有“精简”“微妙”之意[3];尽管它篇幅短、成本低、制作快,但依靠本身独特的传播特征,却能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娱乐享受,取得“微”而“不微”的传播效果;下面根据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学要素理论分析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

1.1传播主体的自由开放性

依照媒介特征来看,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将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二元进行了无形的分离,而基于网络与移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微电影,使得传播方式从作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4],将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进行有效的连接,加强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相比殿堂之上的传播电影,微电影的创作门槛较低,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微电影创作,其创作主题的选择更加自由与广泛;开放的网络媒体使得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可以自由的评论与分享,增强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与传播主体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换,传播受众利用网络链接实现能量循环与信息互动的同时,身份也在不停的进行转换,不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传播与创作当中;总而言之,在强大的新媒体互动环境下,微电影的传播主体更具自由开放性。

1.2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电影短片作为微电影的前身具有多种样式和内容,但创作形式却没有现在这么自由,创作内容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随着微电影创作的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产品,其创作类型也在逐渐增多,特别是剧情类微电影,鉴于其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心理密切联系,促成了微电影类型化的巨大发展,如:爱情片、爱情、青春成长片、家庭、喜剧片、惊悚片等。剧情类微电影以故事展示为主要内容,其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除微剧情类电影之外,还有微纪录电影、微实验电影等,此类微电影虽没剧情类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那么复杂,但也极大地丰富了微电影传播内容的创作来源。

1.3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微电影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消遣的空间和时间被极大的压缩,微电影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形式赢得受众的青睐。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4G网络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电影的巨大发展,也极大地拓宽了微电影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集中在家庭电视、电影院、人际口耳相传等;这些媒体传播速度较慢,时空限制较大,不利于泛在传播。相比较而言,新兴媒体,例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受众只需利用手机网站、app等就可以随时随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观看及分享;微电影既可以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也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作为补充,促使其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

1.4传播受众的高互动性

微电影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之间能进行高参与度的互动,究其原因除了较强的网络技术支持外,还有跟微电影传播受众本身的特点有关:第一,微电影女性受众的比例要略高于与男性受众的比例,研究表明,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更易参与到微电影传播互动之中[5];第二,传播受众年轻化,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关于我国网民年龄层主要集中在10至39岁之间(图1),这类人群在互联网中最为活跃;第三,传播受众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两个职业群体,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活跃主要集中在学生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两个职业群体。不难发现,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依据性别的不同、职业群体的不同,受众参与互动程度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微电影传播受众依据其本身的特点,展示出了高度的参与互动性。

1.5传播效果的奇观化

虽然微电影在制作与投入上,较传统电影规模更小,但并不意味着微电影就是粗制滥造。现在越来越多的微电影都被要求制作标准化与精细化,这也是当前新视觉文化影响下电影奇观化的必然结果。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影视艺术作品类似,具有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商业功能和宣教功能。因此,微电影在专业制作的过程中,需将认知链条、审美链条、商业链条和文化艺术链条进行有效地处理和整合,从而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微电影要获得受众的认可,须从视觉上带给观众极大刺激,这样就不得不考虑视觉上的奇观效应,如: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等。例如,《一触即发》、《心回迈瑞宝》、《指甲刀入魔》等微电影就是在视觉奇观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吸引不少人的眼球。当然传播效果的有效性,最终落脚点不仅仅是依靠视觉奇观带来的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受众对微电影本身存在的价值认同。

2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叙事特点

2.1叙事主体平民化

在新视觉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微电影创作主体开始发生转移。传统电影中,电影的叙事主体往往发生在导演与编剧之间,远在千里的观众只能望洋兴叹。然而兴起于网民、产生于草根的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叙事主体变成了普通大众,在语言叙述上也更加偏向于网络化。叙事取材往往来自普通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叙事风格都是小叙事,且重视网民个体话语权。人们不仅可以自编自导自演,还能依据网络上的一些故事进行改编创作。

2.2叙事类型生活化

微电影叙事取材大多来自普通百姓生活,从平民视角出发,展现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不论是青春、励志,还是爱情、喜剧题材,故事发生的背景都与社会实际生活相关联。搜狐出品的《屌丝男士》系列、优酷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旅游微电影《爱,在四川》系列等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郑云工作室出品的微电影中,很多故事都是基于网络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等加以创作改编,针砭时弊,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2.3叙事结构碎片化

微电影囿于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像传统电影那般,采用“首尾”接续式的叙事逻辑,即一种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性叙事发展模式。微电影则尽可能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压缩叙事的开端和结局,中间的情节采用碎片化的形式,突出叙事高潮,以此来增强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起到扩大时空、转换时空的功能。2014年央视春晚微电影公益广告《筷子篇》采用不同的时空场景、选取不同的年龄阶段,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将筷子作为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既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一种血脉亲情,观片之时也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正如影片结束语所说的那样,“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3新视觉文化语境下我国微电影叙事发展

近年来,我国微电影在不少从事微电影研究以及微电影创作人员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跟风模仿,质量良莠不齐;过多的考虑视觉奇观,并未深度挖掘微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恶搞泛滥,只注重娱乐性,忽视了人文关怀。基于此,在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叙事要得到长足发展,笔者以为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叙事创新。微电影本质上是基于新媒体的视听艺术,在其诞生之初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不能与传统电影划等号,需要开辟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丰富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创新叙事模式、叙事结构等。第二,兼顾叙事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性。好的微电影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在当前,我国很多微电影特别注重画面的美观,却忽略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并未真正进行深度思考。总之,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并重,且形式为内容服务。第三,完善微电影监督机制。微电影叙事的发展,除了在叙事本身上要做到革新之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微电影内容、微电影播放形式和微电影创作版权等方面。

4结束语

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促使普通大众开始真正地参与并感受文化。每一个个体既是文化的感受者,也是文化的创作者。在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的传播把社会文化凝聚成一个集合体,将每个人裹挟其中。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了当前微电影叙事特点;针对我国当前微电影叙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即在深度把握微电影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微电影叙事,重点把握微电影内容与形式,增加微电影互动性。但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微电影传播特征与微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并未进行深入探讨;只提出了微电影叙事发展的宏观建议,对于具体的指导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盛希贵著.影像传播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杨晓林.微电影的特征、分类及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2):18-27

[4]胡奕颢.微电影传播特征刍议[J].传媒,2012.10:76-77

视觉传播研究篇7

一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化传播中出现的符号模态趋于多样性,现代网络媒体技术为语言文化传播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模式。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模态来实现话语达意的最大化。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以功能语法和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认为图像、颜色、声音与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一样具有三大元功能,并同语言文字一起形成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话语意义建构。因此,通过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流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国内很多学者在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如顾曰国(2007)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多模体、多模态学习模型。朱永生(2007)提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交际模态,指出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与话语分析联系最紧密。张德禄(2009)依据系统功能语法构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提出了多模态媒体系统,尝试探讨各个模态之间、模态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张德禄、王璐2010;韦琴红2009)。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担供了具体的实例分析。“跨文化传播”是在“传播”这个概念的基础之上增添了“文化”作为其发生的脉络或情境(contex)t。“跨文化传播”就是指发生于来自两个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对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也只有30多年。最初传入中国之时,跨文化传播学研究者主要围绕外语教学而展开“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后来,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参与,拓展了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主题和领域。目前,国内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专著数量有限,关于跨文化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不太系统。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是笔者结合英语语言学话语多模态性和跨文化传播的有关理论自己提出来的,提出这个理念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跨文化传播与英语语言学习一样具有规律性,人们是可以习得、可以对之研究分析的;2.使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可以从宏观分析的角度转移到语言运用微观分析方面;3.把身体语言学(kinesics)、语声学(paralanguage)等非语言传播的因素与跨文化传播结合起来;4.强调跨文化传播训练(cross-culturaltraining)的重要性,把跨文化传播的训练与旅游宣传促销结合起来;5.把叙述语言学(descriptivelinguistics)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模式。笔者认为,多模态是跨文化传播模式中的一种,是把语言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跨文化传播中。对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要侧重于实际训练和语言习得方面,要研究语言文化传播源采取何种媒介,如何有效运用去最大化地影响受众的接受。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传播学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的学者们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马丁•奥图尔(optoole,1994)及克瑞斯和凡利文(Kress&vanLeeuwen,1996/2006)开创了多模态话语研究领域,目前学者们在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凡利文和杰维特(vanLeeuwen&Jewitt,2000)、克瑞斯和凡利文(Kress&vanLeeuwen,2001)、诺瑞斯(norris,2004)、凡利文(vanLeeuwen,1999/2005)、鲍德里和蒂博(Baldry和thibault,2006),以及戴维和凡利文(David&vanLeeuwen,2006)等最为显著。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出发点是韩礼德(Halliday)的语言是社会符号的观点(Halliday,1978),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所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78,1985/1994;Halli-day&matthiessen,2004),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也是意义的源泉,把语言作为社会符号所具有的三大元功能延伸到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并把包括语言在内的其他社会符号系统看作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在分析语言特征的时候同时强调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视觉、听觉和行为方面符号在话语中的作用。跨文化传播学在西方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进展显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身为传教士与学者的Kalervooberg在1951年提出了cultureshock(文化冲击)术语,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先声。跨文化传播学的主要贡献者,人类学者edwardt.Hall在1950年提出了与跨文化传播关系密切的“跨文化紧张”(interculturaltensions)与“跨文化问题”(interculturalprob-lems)等术语。他在1959出版的《无声的语言(SilentLan-guage)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这个术语。因此,他被誉为跨文化传播学之父。edwardt.Hall对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观点与实用取向的做法,至今仍然主导着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除了oberg和Hall这两个学者之外,由eugeneBurdick与williamJ.Lederer二人合著,于1958出版了《丑陋的美国人》(theUglyamerican)一书。该书详细描述了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沟通的复杂与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出现高度动态性。许多学者也认为,该书对跨文化传播学的奠基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和跨文化传播学,国内外研究学者们均已有丰硕研究成果,但对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目前国内外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本文中,笔者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以河南开封《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播为例,就如何运用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提升演播效果,实现宋代繁荣的社会历史文化样态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

三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分析

作为当今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的成功样本,《大宋•东京梦华》是本文要分析的当下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的现实样本。《大宋•东京梦华》是河南自2008年5月起,推出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极具中国历史文化审美和中原文化特色。自2008年至2010年,经过了两次改版。演出时长70分钟,共包括六幕四场,即:《序•虞美人》、《第一场•醉东风》、《第二场•蝶恋花》、《第三场•齐天乐》、《第四场•满江红》、《尾声•水调歌头》。演出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代学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的相关记载为基准,围绕北宋文化的主题而展开,让广大受众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宋•东京梦华》满足了广大受众内在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使受众在宋文化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中切实感受到宋文化的魅力所在。《大宋•东京梦华》演出的传播理念以引领、带动广大受众为目的,力争使传播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无论是演出内容,传播形式还是演出的场景设计,《大宋•东京梦华》都能唤起受众对开封这座千年古城的缅怀与喜爱。

(一)《大宋•东京梦华》———实现复原宋代社会历史文化与现代传播技术的完美结合文化贯穿于物质和精神之中,它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展。历史总处于变化之中。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就是宋朝历史文化与现代多媒体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大宋•东京梦华》演出诠释了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在演出序场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水雾升腾弥漫的湖面上出现一朵巨型的黄色,花蕊上站着12名载歌载舞的美丽的歌女,随流水漂浮,彰显了大宋王朝的辉煌与壮丽。在第一场《醉东风》里,忙碌吆喝,挥汗如雨的纤夫表现出了汴河中繁忙的漕运。接下来,从苏轼的《蝶恋花》、柳永的《雨霖铃》,到周邦彦的《少年游》,展现了上元夜的宝马雕车,帝王的缠绵悱恻的爱情,北宋鼎盛时期的繁华和万国朝拜的盛况。而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满江红》则重现了金戈铁马,豪情满怀的战场厮杀。尾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代表着一代王朝的败落。《大宋•东京梦华》以八阙经典宋词作为文化表现形式,把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史诗般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通过明艳的恢宏画面和宋词佳句,让观众耳染目睹了大宋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了观众对北宋王朝兴衰变化的感悟。

视觉传播研究篇8

(1)娱乐健身类功能: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政治经济类功能:通过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的开拓。在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同时进行着技能交流与贸易活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有许多外族的商人、旅客参与,为该地区的贸易、旅游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土壤,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来体现的

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所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的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2.2.1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促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统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现状,其外界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各教育都比较重视体育动作的传播,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只字不提,即使在文化课上讲解,但由于考试重心在动作方面,文化自然也被学生所忽视,这样就间接地阻断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这一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的开发,建立健全各级负责机构和组织,例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调研部、整合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组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公司等等。

(2)建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交流站,使研究者更好的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方法、视域等,构建起政府与研究者的良好桥梁。在学校中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其能达到政府与大众的要求。

(3)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缺少传播手段与途径,在现阶段应有效利用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如云南白药广告可以彝族的“打磨秋”体育文化进行创意,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站设计、网上交流站的开发等。

(4)加强民众的主动传播意识,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增加民众反馈渠道,致使政府、研究者与大众文化主体之间可以有效循环。

2.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承系统各要素的质的提高

(1)研究者研究者应该热爱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不能固守己见。现在研究者的情况为研究力量比较零散,单兵作战,研究方法较比较单一,视域狭窄,专业性较差,在今后的培养中,应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培育措施,如: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

(2)大众大众应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性,具有积极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愿望、动机和兴趣,并具备一定的好奇心,一定的运动经验、能力和运动技能储备,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促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3)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要明确、清晰以及具体,以传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为最终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对区间和时期的目的。

(4)传播内容传播内容要宽泛,不能仅局限于身体活动,应当全面地进行传输,在以身体活动为重心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文化引导,发挥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整体功能。

(5)传播媒介与研究方法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方法,手段要具备多样性并必须适应于这一过程,如研究方法可以运用自身体悟法来进行研究,传播媒介的物质条件要充足,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告,网络空间等。

视觉传播研究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视觉艺术;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媒体传播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开拓了视野,视觉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需要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是实现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数字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高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能力。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急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终端等媒体的形式不断出现,促使我国媒体语境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数字媒体语境时期。以文化为体、科技为媒的时代,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语境主要就是以数字媒体为载体,通过数字媒体、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形式,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语境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数字媒体语境具有全面参与、无界传播、可复制性等特点。在数字媒体语境的发展背景下,视觉意识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速度更加快。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地将技术与艺术进行了融合及创新发展,同时增加了很多艺术门类,促使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然后,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在技术性艺术发展方面,并不是单一依靠技术发展的,而是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通过对视觉艺术进行合理的创新,逐渐提高其应用技术的。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组成内容。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为了更好的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活动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对于其本身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可以有效的实现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特征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更多的表现在内容创新的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切实的将视觉艺术创新落实到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实现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观念创新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研究,还应注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中,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可以为视觉艺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都知道,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更多的是需要实现心灵和艺术的融合。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成为传统视觉艺术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视觉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过程中,注重数字媒体发展的特点,并强调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董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中国新通信,2014,(24):94.

[3]张柏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信息与电脑,2015,(6):75-76.

[4]王骥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20.

视觉传播研究篇10

本文阐述了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作用,探讨了运用电视手法制作专题片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指出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弥补文字所带来的视觉缺失、声音缺失等所不及的更多感官的冲击,为研究者提供更多视角的研究课题,也可提高受众人群的兴趣,达到全民性参与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途径;现代传媒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目的在于文脉的延续、优秀文化的复兴和再创造。

现代人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使得现代传媒的品牌形象,品牌价值也越来越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已作为中国五千年底蕴的文化品牌,包括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广泛和众多,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电视媒介能够更好地传播,让不同阶层的受众人群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受、吸收相关知识并做到延续中华文化文脉的自觉,达到对本土文化的自觉保护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全民性的工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一、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各个领域,整体可以归纳为动态和静态两种。传统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过古籍文献,即文字描述的表现手法来展现。通过出土的文物、遗址等具体的实物对研究者以及受众人群提供可供研究或了解的相关知识。文字的优点是有依据,不足的则是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解读的角度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主要依靠读来理解,难免会有局限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媒体的运用可使听觉、视觉融合为一体。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捕捉到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这样可以弥补文字所带来的视觉缺失、声音缺失等所不及的更多感官的冲击。为研究者提供更多视角的研究课题,也可提高受众人群的兴趣。因此,收集更多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类、影音类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的科技进步之快,使得更多的人们接受事物的方式由以前的书本转变为电视网络、移动媒体接受新事物的方式。运用电视拍摄的手法来制作一些关于美术专题片,建筑类专题片以及各艺术种类的宣传片、纪实片等,是现实可行的,拍摄后根据文献配写解说词,根据分类整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去传播,尤其是通过电视、网络类、移动传媒类等,例如:地铁、移动公交车、传播媒介,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的途径,也让更多的民众来真正理解中国本民族文化精髓,进而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保护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再是研究者们极力地在保护,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贵之处,进而发动全体人民群众自觉地去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也是充分运用电视传媒手段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种优势。

二、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运用电视手法制作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制作是对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电视专题片形式分类很广泛,从风格上可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为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为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无论选取那种形式,专题片的制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形式要素,例如创意片头、画面与解说词的完美搭配、后期剪辑制作、音乐的选取等等。

首先,专题片片头的创作包装可以是创意的,创意是灵魂,但不能脱离专题片内容本身。一部专题片的制作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是电视的形式,内容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的某一门类为内容载体。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是专题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给观众以更多的信息量,它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画面进行补充和提高,弥补画面所不能表达的内容,并根据画面与文字语言在形象上的逻辑关系创造词与画交融的意境,彼此烘托,产生共振,使画面的含义获得再一次的升华,成为观赏者享受的文化盛宴。

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片,需要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选一部分作为重要的代表,来进行宣传片的制作。提倡不同的群体拍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持续拍摄动态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资料。由此,可以记录不同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同时,提倡尝试更多的电视栏目制作,可以是短小精悍的创意片头,也可以是展播类等等栏目方式,融合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建立艺术资料库,丰富和充实除文献、出土实物之外的更多视觉资源,记录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一阶段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紧迫性。经过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片的制作长期积累后,整理分类为例如记录片、科普片、创意片等,建立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

应根据受众群体制作各种片子,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得到保护。不再仅仅是研究者、国家政策的抢救性保护,需要动员全民来保护,那么就要先要让全民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解熟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电视、交通、地铁等移动传媒手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普及到每一处,才能让群众有意识的去对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注,最终自觉的对其进行保护。

三、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一是记录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以后的研究人员提供更详实的生动资料。

二是对大众起到科普宣传作用,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再仅仅是研究人员的专利。

三是包装创意的作品,带有本民族符号的作品,内容、内涵更充实,有利于对外的传播并起到宣传作用。

四是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储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更多可利用的元素去开拓创意产业,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孔令顺.中国文化的电视化表达[J].现代传播,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