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金融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1:44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1

关键词: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

伴随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人民银行兴化市支行,紧密结合兴化是一个农业大市的实际,着力从四个方面注重探索开展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从落实“四权”入手,切实维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一)落实知情权,让农村金融消费者知悉消费产品

目前我国现有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一些理财产品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说明和解释。为让农村金融消费者产品消费的知情权落到实处,该行一是组织开展广场宣传。在每年的“315”和“124”等特定的日子里和春节、中秋等长假期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让金融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近年来该行通过广场宣传、送金融知识下乡、进社区等宣传形式,共发放宣传资料逾12100份,制作宣传牌100多块,接受消费者咨询1300人次。二是走进政府《行风热线》。近年来,兴化市为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兴化市纪委牵头广播电视台开办《行风热线》直播节目。该行主要负责人分别于2008年8月7日、2011年8月11日和2012年9月13日三次走进大型直播栏目《行风热线》直播室,结合农业市情,就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和诉求。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与金融消费者直接交流,进行释疑解惑,不仅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首创了宣传方式,也进一步拉近了金融部门,特别是人民银行与金融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距离,实现了双向的互动和交流。三是举办知识讲座。《昭阳大讲堂》是兴化市民的学校和讲堂,群众的参与度和关心度较高,影响较大。该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上积极拓展此领域,邀请金融专家和国际理财师在《昭阳大讲堂》举办知识讲座,进行金融知识、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等方面的宣教,已举办了4场金融知识讲座,授听人数达1700人,真正让市民百姓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普及金融知识,对金融消费者进行教育,增强他们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学会维权的本领和能力。

人行兴化市支行通过以上宣传,探索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金融消费者教育途径,拓宽了宣传渠道,普及了金融消费知识,提高了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了辖内和谐金融建设。

(二)落实隐私权,让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隐私不可侵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消费者的积极参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其隐私权不受侵犯,实际上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金融改革开放,深化和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就目前来看,侵犯农村消费者金融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在:一是盗用客户身份信息放贷,损害他人信用记录。二是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三是异议更正不及时影响个人贷款。四是客户存款信息保护存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人行兴化市支行采取了“三抓措施”。一抓宣讲教育。通过行长联席会议等形式,对金融机构负责人宣讲维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意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此项工作的发展前景等,让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首先了解、掌握和明白;以《兴化金融》为载体,通过以案说事和以事件分析的形式对金融机构的员工开展教育,让金融机构的员工们在办理业务的时候,时刻不要忘了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二抓对外的调查。根据书记市长信箱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开展调查,做好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见表1)。三抓对内控制度的执行。由“一把手”亲自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支行涉及到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部门及岗位进行重点检查,是该行的“必答题”。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工作是否规范,查询有无台帐、是否履行审批手续等,从源头上抓起,严格按照程序,切实维护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如今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在“一把手”的带领下,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9月末个人信用报告和企业信用报告查询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检查不是目的,通过检查这种形式达到和促进落实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目的。

(三)落实财产权,让农村金融消费者财产不受侵害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2

关键词:新常态;消费金融;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38

1引言

自2004年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以来,消费金融在国家政策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的消费性贷款规模达到2506万亿元,同比增长32.2%。在新常态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以及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传统消费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适应时展的需要,也逐步趋向于互联网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必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2.1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

自我国商业银行开办耐用消费品业务开始,我国的消费金融便开始了曲折漫长的发展之路。2009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开创了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新局面。在此之前,中国的消费金融主要是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传统商i银行长期侧重于发展存贷款和信用卡业务,而对于贴近大众的消费信贷则是关注较少,其业务经营模式也相对单一,消费金融的发展大受限制。此后,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成熟壮大,并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这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消费信贷上的危机与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推进自身的金融改革,开始了互联网化的发展步伐,但这也有利于其突破原有的发展桎梏,从而实现金融业务的现代化与多元化发展。

2.2消费金融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家庭消费日益增加,消费金融行业将会成为新时期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2.2.1场景化营销撬动消费金融新趋势

所谓消费金融场景化,就是指把金融产品嵌入到消费者动态的生活化场景中,从而使其对于产品交易不会产生抵触心理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随着金融政策的放开以及技术门槛的降低,消费金融在饮食、服装、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场景化更能贴近用户的自然生活状态。“恰当的时机、自然的场景、合适的产品、合理的消费”的场景化营销模式更能契合消费者内心的个性化需求。电子商务平台在场景化营销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丰富的用户信息、先进的零售体系、完善的供应网络、海量的信用数据可以使其精准抓住用户的最新消费动态,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动态化的消费服务场景。为了拓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场景范围,阿里的蚂蚁花呗、京东的白条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纷纷将分期业务覆盖到服装、家电、旅游、饮食等多个行业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消费金融的多样化发展。

2.2.2大数据多维度应用助推消费金融全面升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大数据的创新与应用已经渗透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各个环节里。征信数据、行业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的前瞻性应用实现了消费金融发展的新突破。通过对海量碎片化数据的挖掘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从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柔性化的优质信贷服务。动态化、实时化、精准化的信用数据库将会及时对个人的资信状况进行更新变动、评估分级,从而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面化、等级化、精准化的公共征信体系,这有利于防范信用风险。大数据将不同用户的信用信息进行等级分层,并将个人的信用资产转化为现实应用,这可以有效发挥反欺诈和缓释风险的功能。

2.2.3普惠性金融服务推进消费金融机会平等化

普惠性金融服务涉及社会公平问题,重视消除贫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2016年1月,在国务院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中,首次把发展普惠性金融服务列为部级战略规划。普惠性消费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各阶层的受益群体,使得老、弱、低、贫、残等社会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从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有效增进人民福祉,惠及民生。当然,普惠性金融服务不仅仅是强调机会平等化,同时也注重商业可持续原则,它将市场化机制与政府政策支持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普惠性金融服务体现了公平性、社会性以及包容性,它将金融发展的优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益于改善民生福祉、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普惠性消费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会使更多的社会群体受益,从而推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4共享化消费模式打造消费金融新格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共享化的消费模式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对传统消费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共享化的消费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将资产的所有权属性和使用属性相分离,把使用属性按用户需求做好匹配,以释放共享价值。2017年3月,国家信息中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指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分享经济的繁荣为共享化消费模式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信任是共享化消费模式的一个重要元素,社交群、人际网、朋友圈的群聚效应会将这种信任转化为消费动力。例如,微商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某些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有需求的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一旦获得社群的认可,就可以将其转化为核心用户,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与认同感。通过共享化的消费模式,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为优质、实惠的产品与服务。

3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自《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以来,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便开始进入了快车道。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适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并在满足小、微、创企业以及中低收入阶层的投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信贷模式以及信贷产品的创新发展,201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旨在优化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环境,实现消费金融市场领域的健康、高效、有序发展。

3.2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国内中产阶级与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

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83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居民有了足够的收入去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对于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据瑞信研究院的第6份全球财富报告《2015年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中产阶级相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拥有更强的购买力,并追求高端消费。中产阶级更多倾向于医疗、教育、旅游、理财等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阶段,80后、90后的千禧一代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开放化,他们敢于超前消费,喜爱网购,追求物质享受,并且已逐步成为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

3.3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与繁荣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是消费金融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互联网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网络化消费逐步成为社会公众的常态。第三方支付、二维码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技术升级极大地拓展了消费金融的范围,并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网络化消费、超前消费、在线支付等消费习惯的养成构成了消费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网络征信、个人征信体系的逐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用风险。

4优化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路径探索

4.1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健全公共征信体系,强化风险防控机制

当前,我国的公共征信体系尚不完善,未形成统一规范的个人征信机制,存在个人信用数据缺失的系统漏洞。据易观的《中国个人征信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目前国内的个人征信体系覆盖率仅为28%,而美国个人征信市场的覆盖率则为92%,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政府可以借鉴欧美的成功经验,着力推进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与民营征信机构协同发展,并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政府要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释放大数据的价值,积极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对用户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根据用户的消费信贷记录、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对其个人信用进行科学评估,将个人信用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从而实现精准识别。此外,在完善公共征信体系的同时,还要重视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过度授信与过度借贷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征信机构需建立一套合理的风险预警、监管以及评估机制,以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同时,政府要制定严格的失信惩戒制度,对于失信者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以提高失信成本,从而有效规范社会公众的信用行为。

4.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刺激居民持续消费的重要经济基础,居民只有在拥有充足的收入来源时,才会有动力和信心去进行消费。据北京大学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目前中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1/3的财产,而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新常态下,政府应把重心更多的放在改善民生上,兼顾效率和公平,建立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在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政府应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抑制不合理收入,从而缩小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并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全体国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也才有利于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4.3创新发展农村消费金融,优化农村消费信贷供给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村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使得广大农民对于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大增加。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2014年阿里推出“千县万村”计划,有贷款需求的农民可以直接去当地的农村淘宝服务站申请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2015年京东金融推出农村信贷品牌“京农贷”,以布局农村消费市场。然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消费观念的相对传统、收入预期的不稳定、家庭金融知识的缺乏以及信用环境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金融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改善民生的措施,着力解决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实施“互联网+农村消费金融+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消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增加农村消费信贷供给。

4.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造消费金融良性生态圈

现阶段,我国有关消费金融的法律法规是零散化、碎片化的,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进消费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政府应加快消费金融领域的相关立法,并为其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以规范其市场秩序。当前,我国关于消费金融领域的立法多为政策指导性法律法规,缺乏相应的惩戒制度,因而需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惩处机制,以强化法律的约束力。制度化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打造良性的消费金融生态圈,从而推动消费金融生态圈向高品质化、高互惠性、高嵌入度、高普惠性的方向发展。消费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构建常态化的利益共赢的消费信贷生态体系,从而有效提升消费金融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荣.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困境与路径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1):7680.

[2]张杰.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展望与策略选择[J].经济纵横,2015,(07):109112.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3

一、普惠金融与支付服务“三农”理论分析

2005年,普惠金融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小额信贷年被提出。按照有关学者定义,“普惠金融体系是指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所有用户和家庭都能够通过合理的价格获得各种金融服务;二是具备健全的金融机构和审慎监管机制;三是能够提供长期有效的金融服务;四是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由此可见,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法律、制度和机构的合理创新,让所有人特别是贫困人口平等地享受低成本、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一)“三农”是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金融排斥性是指大众特别是农民在金融体系中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特征,致使弱势群体没有多样化的方式或者途径与金融机构产生联系,并且在享受金融服务或者体验金融产品时存在种种阻碍。普惠金融正是基于破解这种金融排斥性的需求,竭力搭建一个普罗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金融体系。在我国,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呈现交易频次低、农户习惯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与结算的特点,加之金融机构设立网点的成本较高,基于投入产出比的考虑,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提供金融服务,农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排斥,日常生活中必要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地区金融发展相比呈现明显滞后趋势,由此可见,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与关键在农村。何德旭(2008)利用金融排斥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供求失衡现象,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有较强的排斥性。田霖(2009)应用金融排斥理论分析指出,城乡金融的长期割裂导致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刘士余(2013)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程度各异的金融供给不足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二)健全的支付清算系统是普惠金融发展根基。金融拥有优化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与核心,支持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支付清算在现代金融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支付清算体系是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决定社会资金运动的安全和效率,并进一步影响整体经济活动效率。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参与者对支付清算体系运行质量要求愈高。其中,支付系统支撑各类支付工具的使用,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搭建高效、便捷的资金运行通道,是整个经济金融活动的核心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支付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运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满足社会公众快速增长的金融需求,因此,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邱云武和黄照影(2008)研究了宏观经济与大额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间的内在关系,得出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GDp关联密切、与经济金融运行正向相关的结论。华艳丽和刘凤梅(2008)在实例研究巴彦淖尔市推广现代化支付系统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后得出,支付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对提升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改善经济增长状况起到了促进作用。李鹰和王祥峰(201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支付清算资金量与GDp总量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的结论。(三)支付服务创新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水平。通过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系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更加普遍,可以有效降低资金交易成本,减少现金流通,提高支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支付工具、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卡基支付、手机支付和网络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广泛运用,新型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更加普遍,日常缴费、基金、保险、公益事业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支付的使用,其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促进了金融包容性水平的提升。Geach(2007)提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的概念,其与金融排斥相辅相成,通过比较英国的atm服务与肯尼亚移动支付两者的费用差别,认为创新支付工具能够有效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mas(2012)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村地区人员无法得到正规性金融服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大多没有稳定、正式的工作,养成了传统的现金支付结算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过多的联系,但若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则可以增进农村居民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弱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焦瑾璞(2014)指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可能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难题。郭新明(2014)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普惠金融推广的实践案例,指出应当通过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使得普惠金融服务具有更强的可获得性和效益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国际上普惠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普惠金融,很多国际机构都开始推行普惠金融理念。其中,墨西哥和巴西通过改善支付服务体系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其成功做法值得借鉴。(一)墨西哥普惠金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一是构建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墨西哥于2011年签署《玛雅宣言》,承诺开展普惠金融,加快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落实《玛雅宣言》设置的主要工作目标;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领域的主要职责。二是完善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成立普惠金融国家委员会,委员会由财政与公共信贷部、银行与证券委员会等8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监管机构设立普惠金融部,专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成立保护金融消费者全国委员会、国家金融扫盲委员会等。三是健全支付服务体系和服务渠道。打造多层级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除正规商业银行外,设立三类非银行的小型私营信贷机构,优化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立法允许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提供服务,银行业机构通过与便利店、加油站、销售点等零售业终端合作,在边远地区建立服务点,拓宽服务渠道。四是推动支付服务方式与产品的创新。推广账户分级制度,将银行账户分为4级,每级账户在开户证明材料要求、开户手续繁简、账户开立方式、支付结算手段、存取款限额、办理业务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还着力提升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持续能力。五是建立普惠金融统计分析与金融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定期收集数据并年度报告;每三年开展一次面向全国居民的普惠金融需求调查,为政府决策和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引;面向弱势群体定向推出“繁荣计划”,将金融教育与存贷款、福利发放与保险等列为同等重要的服务内容。(二)巴西普惠金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强化国家战略设计。巴西2011年成立全国普惠金融委员会(pniF),其工作目标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具体包括:提升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通过提升金融教育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增强金融服务信息和消费者经济责任的可得性;提升金融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二是推广银行。银行是巴西中央银行针对缺乏银行分支机构服务的地区推广的一种补充性基础金融服务的方式。其规定,金融机构可与邮局、站、汽车经销商等机构签订相关协议,通过这类机构的实体网点补充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弥补落后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的缺陷。实行银行制度应当在巴西中央银行获得授权,服务范围限于中央银行授权的范围内,主要包括开立储蓄账户、存取款、转账支付等。该模式符合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并且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纷纷效仿。随着银行支付的推广,许多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居民能够顺利获得基础性金融服务。三是创新金融产品。2004年起,监管部门开始推行账户分级制度,简化银行账户;简化开户程序和开户条件,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弱势群体使用个人账户,推广银行账户的使用。四是普及金融教育。在全国推广“金融公民计划”,强化公民金融教育,普及开户、储蓄、贷款等方面的金融知识,提升其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者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群体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畅通渠道。五是通报评估报告。该国央行与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合作,设计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测评估,摸底消费者需求;按年通报监测评估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创新金融产品,完善监管政策,优化金融体系。

三、普惠金融视角下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现状与问题

促进普惠制金融发展,可充分发挥金融配置资源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支持“三农”发展和消除城乡差距,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人民银行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当前央行支付服务“三农”还面临金融服务资源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支付工具和产品如何更好得到持续有效广泛利用、金融排斥性如何得到有效解决等主要问题。(一)初步形成农村普惠金融法规体系,但法律环境仍不完善。近年来,面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的现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普惠金融体系。人民银行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如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手机银行免费等优惠措施。但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法律环境仍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层级较低。主要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实施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未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未建立农村普惠金融的总体框架和工作机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不足,政策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足,资源整合效果不强,尚未形成各方协作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二是部分法律不符合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助农取款服务点只能办理查询、小额取款、转账等业务,且每卡单日取款额度只有2000元,业务范围狭窄和取款额度已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尚未放开农村信用社发放信用卡的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设置较为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条件,未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业务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由相关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设立,农村群众可以通过服务站办理业务,但其不是银行的金融网点。在实践中,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功能越来越广,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银行机构网点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农户缺乏金融知识储备,容易造成误导;同时,由于各地服务站点名称和标准都不统一,更容易对农户造成误导。如果农户误将金融服务站点当作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很容易造成法律风险。(二)普惠金融可得性全面提升,但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是覆盖水平,完善的金融供给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条件,同时覆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农”获得有效和优质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人民银行通过不断扩大基础金融覆盖率,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城乡的金融服务资源进一步趋向均衡。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12.67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为1.39个,县均银行网点57.75个,乡均银行网点3.98个,村均银行网点0.23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共98.34万个,覆盖53.17万个村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超过了90%,村均拥有量为1.8个。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性,导致金融服务可得性呈现显著的不平衡。以四川省为例,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2015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355.3万人,占全国的6.3%,“四大片区”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0个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含30个重点县)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状况较为严重,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因条件限制仍然未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末,四川三州地区(凉山、甘孜、阿坝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还有71个乡镇和1599个行政村因不通电或无通讯信号,无法布放atm、poS等机具,限制了支付服务空白乡镇的全面消除。二是银行网点布局不平衡问题突出。大多数网点集中于县城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乡镇,而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一般仅有农村信用社或邮储银行的一个网点,甚至部分乡镇没有设立网点。如甘孜州乡镇以下金融机构覆盖率不足30%,平均一个金融网点要服务3个以上乡镇,部分乡村与银行网点相距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三是信用环境亟待改善。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尤其是藏区、彝区等,由于金融活动不丰富,信用信息数据缺乏、金融债权难以保全,导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不足。(三)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提升普惠金融水平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完善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欠发达地区推广金融服务,为社会低收入人群提供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显著改善。截至2016年末,农村地区已布放atm机34.32万台、poS机676.96万台,每万人分别拥有atm机3.77台、poS机74.32台。但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挑战。一是金融机构总体上投产出不平衡,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不足。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属于微利行业,不少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都在贴钱经营。据四川调查显示,银行投放一台atm的成本大约10万元,以目前四川农村地区2.1万台atm机计算,各金融机构已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较为集中的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覆盖条件较差,而且投入成本更高。助农取款服务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收单机构办理助农取款服务初始需要一次性投入终端机具、验钞机、保险箱、服务点经办人员操作培训和开业营销等投入,在日常经营中,还要投入经办人员报酬、业务通讯、巡检维护、机具维修、打印纸和配件耗材更换等诸多费用,投入较多。而收单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点商户绑定账户存款利差收益,服务点自身支付业务基本不收费,总体而言收入较少。二是部分商户积极性不高。目前,服务点商户助农取款服务需要付出较多人工操作、经营场地和备用现金等,备用现金不仅损失了存入银行的利息收益,还需要承担抢盗风险,服务点商户实际付出不少。而收单机构对服务点商户的报酬激励主要是采取按月固定数额、按单笔计酬方式。较多服务点商户反映报酬激励不足,业务办理积极性不高。个别服务点商户因收益不能弥补其付出而存在降低服务质量的问题。三是助农取款服务点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助农取款服务的快速发展,助农取款网络广泛覆盖乡村,收单机构的管理风控难度大,大量不活跃服务点的存在易引发风险。服务点维护成本较大,为保证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正常运行,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每月需对布放机具进行一次维护。但部分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地形复杂,路况较差,对机具的巡检维护成本偏高,对实力普遍较弱、收入不高的贫困地区银行机构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四)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较为迅速,但普及率较低。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借助客户的网络终端、移动终端就能够为其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一方面减少了物理网点设立的成本,单笔业务平均成本骤降,另一方面,由用户自行完成业务操作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业务处理的边际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总体上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的推广力度,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实行免收手续费的政策,让农村群众享受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末,我国农村地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4.29亿户、3.73亿户,分别增长20.5%、35.14%,在此基础上,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得以大幅提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但是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大部分农村群众都没有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无法享受新型支付方式的便利和低成本。主要原因是:一是尚未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安全性问题是影响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很多用户由于缺乏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安全操作意识,存在业务操作、账户盗用、密码控制、系统运行等安全风险,并且容易造成账户信息和身份信息泄露。《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我国超83%的网民网上支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55%网民曾遭遇网络诈骗,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仅占12.35%。二是网络和手机信号不佳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都未开通网络宽带,并且部分地区存在手机信号不稳定等问题,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难以正常推广。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农村地区的银行机构缺乏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广泛宣传与持续引导,甚至部分基层银行人员都未掌握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安全使用知识,制约了电子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普及。(五)金融知识宣传逐渐强化,但针对性不强。观念和意识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的又一关键因素。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现代支付意识,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知识宣传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扶贫日”系列活动等,开展贴近普通群众需求、符合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维权能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处理机制,试点成立金融消费争议评议协会或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建立专业的调解员和评议员队伍,通过调解和评议的方式处理金融消费纠纷,并积极协调司法部门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及时化解金融纠纷,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农村普惠金融宣传培训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对象缺乏针对性。边远地区农村“空心化”倾向突出,大量的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传统的宣传手段难以取得效果;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受民族文化、消费习惯、传统理念、语言文字障碍等因素制约,非现金支付宣传难度更大。二是宣传形式缺乏针对性。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的宣传活动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全方面、统一的、立体的、面对面的宣传格局,农村居民不能全面深刻了解掌握相关知识。三是风险防范意识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用卡环境的改善,电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支付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贫困地区的群众在使用银行卡、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时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在办理取现、资金查询、转账等业务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局限容易采取密码过于简单或将自己银行卡密码告之服务点商或其他人员代其办理业务,存在一定的失泄密风险和资金风险,加之一些商户素质参差不齐,亦缺乏必要的现金保管风险防范意识。

四、普惠金融视角下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政策建议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4

一、农村地区主要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点

风险点一:农村地区金融监管缺位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金融监管有着明确的范围界限,但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混业经营已渐成趋势,分业监管已有些“不适应”,金融监管的缺位很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地区没有保险业监管分支机构,农村保险市场近几年却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保险机构鱼龙混杂,正规的保险分支机构和非正规的保险机构并存,五花八门的农村保险分支机构令农村居民颇感眼花缭乱,根本分不清真伪优劣。若选择不慎,当需要理赔时就得到城市或外地办理相关手续,而且勘察现场也费时费力,非常麻烦。再加上,由于保险业务产品不断丰富,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只顾个人利益,不能全面细致地向农村居民推荐保险品种,刻意隐瞒部分保险条款,出现了营销时理赔没限制而真正需要理赔时却遭遇严格的条款限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为农村保险市场埋下了隐患。二是农村地区证监业分支机构缺位,时有出现企业乱发行债券融资问题,甚至出现了部分地下证券交易市场,有些不明白真相的农村居民卷入其中,风险不可小视。三是农村民间借贷市场近几年比较活跃,民间借贷的利率和操作方式差别较大,“高利贷”问题严重,而对于民间借贷的监管监测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职能部门负责,导致长期监管缺位,农村民间借贷风险暗潮涌动。

风险点二:农村地区金融监管者身份尴尬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是人民银行县级支行、银监会的监管办,这两个监管分支机构由于受法律或行政法规及其自身运行的限制,在履行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时处境有时比较尴尬,不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也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仅能自主履行一些国库资金、支付结算等监管职能,虽说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有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能和因维护金融稳定可开展一定检查监管的职责,但这些往往由其省会中心支行决定,县级支行没有决定权,当发现有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时就得层层上报,等上级行安排批准时,可能会贻误时机。同时人民银行法也规定人民银行可要求银监部门进行一定的现场检查,银监部门也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回复人民银行,但这在两个不相隶属的部门间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在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时就会因职责限制比较尴尬。二是银监办本应处于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第一线,但一方面由于其人员较少,一般县级监管办只有3-5人,不能有效开展监管检查;另一方面银监部门仅能监督检查银行业的业务,对于保险业、证劵业以及银行机构的保险、理财业务等不能开展监督检查,在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时也表现出了尴尬。三是近几年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咨询投资公司等新兴类似金融机构的公司在农村纷纷成立,为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了“新鲜血液”,但这些公司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说是金融机构,却由政府部门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说不是金融机构,却从事贷款等金融业务。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由于不是审批人,仅能作为监管的一个参与者,这样多头监管自然也就出现了“多个和尚无水吃”的问题,其不规范经营的风险得不到“理会”。

风险点三: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风险。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居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此时农村地区并没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虽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一旦农村居民金融消费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处置不当,则容易引发农村地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一是近几年随着媒体的持续报道及农村居民觉悟的提高,农村居民逐渐关注起了银行收费问题,由于银行收费长期不透明,再加上银行收费宣传还很不到位,农村居民对银行收费开始有了一些看法。当银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解释不当时,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二是部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推行一些新的业务产品时或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如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没有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或虽告诉了但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全面推介,报喜不报忧,故意隐瞒其中的潜在风险,当结果达不到农村居民预期时或与办理时的承诺有较大差距时,也容易产生纠纷和矛盾。三是由于以前年度金融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并“瘦身”,造成留守的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虽然近几年金融机构也开始“返乡”,但那些长期养成的毛病还不能一时改正,服务态度不好有时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矛盾。

风险点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操作偏差的风险。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由于地处偏远,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反应不敏感,老认为金融风险离他们很远,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是监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的一些不良做法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为了和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单位,不顾国家三令五申一再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注水”,其风险不言而喻。二是为了眼前蝇头小利将贷款发放到国家限制行业或产能过剩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微小企业贷款却得不到满足,贷款投向严重偏离了“三农”,不仅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效应,而且为贷款收回埋下了“定时炸弹”。三是隐瞒不良贷款占比,通过以贷还贷或以贷还息等手段“倒贷款”或人为调整不良贷款形态,表面看形势大好,其实风险重重。四是办理或一些不具备开办条件的新生业务如理财、基金等,由于人员素质或产品设计与农村“水土不服”,对表外业务关联风险认识不足或操作不当,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五是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使部分贷款流入国家限制行业,部分贷款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容易受外部风险传染,形成自身贷款的风险,进而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六是金融机构内部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形成案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风险点五:农村地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联动机制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尚未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联动机制,在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上不能有效合作,缺乏比较科学完善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也缺乏风险评估机制。而且风险信息沟通机制也不畅,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式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很难有出色的表现。同时,对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及司法部门、财政部门、发改部门、统计部门等的通力合作。这些部门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形成合力、整体发力,有待进一步努力。

二、采取措施,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

建议之一:厘清职责,形成合力,筑牢防范农村地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火墙”。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厘清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是关键。一是加快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的实施步伐,尽快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合并成立金融业监管委员会,统一负责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及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投资咨询公司等所有金融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增加新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人员编制,每个县(市)人员至少在10人左右,以便有足够的力量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在新的金融业监管委员会分支机构没有设至农村地区时,先由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负责对辖区保险业、证券业及小额贷款公司等的监管,解决农村地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监管缺位的问题。二是加快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步伐,将民间借贷监测监管的职责交由其履行,这样为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又增添了一道屏障。三是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在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中的主导地位,由人民银行组织牵头做好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防范工作。同时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职责交由人民银行履行,各县(市)支行也必须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地区金融矛盾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再者要加大县(市)支行在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工作中的自,赋予县(市)支行一定的现场检查权,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地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

建议之二:提高认识,合规经营,构建防范农村地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免疫体”。防范农村地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也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提高防范意识,依法合规经营是前提。一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防风险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责任,其实更是为他们自身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其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而消除他们对防范风险的“思想雾霾”,自觉投身到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中去。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的有关规定,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把好贷款投向关,进一步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及就业、助学、农民工创业等民生信贷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不发放“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严格控制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三是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严禁以贷还贷和以贷还息,严禁隐瞒或人为调整贷款形态,确保贷款形态的真实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保全信贷资产。同时要强化贷后检查力度,及时监测信贷资金流向,避免信贷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市场或地下证券交易市场以及国家限制行业,形成信贷资金的损失。四是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制度操作,按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始终保持案件高压态势,防止案件的发生。五是要在深入调研、试点先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谨慎开办新兴业务,对于新兴业务操作人员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培训,真正让他们了解产品尤其要了解产品的风险,从而向客户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推介,提供必要的风险提示,让农村居民自己选择使用各种新兴业务产品。六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信息披露力度,扩大披露范围,增加披露内容,特别要对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公示和披露,真正让农村居民明白消费、放心消费。七是要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当客户不明白不清楚情绪激动时,更要心平气和、不愠不火、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用诚挚的感情感化他们,避免纠纷的发生。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5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五中全会闭幕,并了会议公告。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式,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战略任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公报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l展的“五大发展”全新理念。

会议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发展传递了重要信息,将给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五个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金融发展、央行发展当中,着重发展金融服务、金融业国际化、绿色金融等,为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不断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新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学习领会创新发展理念

十三五的重点经济区、网络强国等一系列创新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国金融行业提出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投资融资体质、金融服务体系也将进行深刻变革。只有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创新金融市场和服务,才能满足我国创新发展对金融行业的要求。

(二)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理念

未来五年我国将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也明确了未来我国金融行业服务支持的重点,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一个趋势。

二、运用“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目前,铁岭市普惠金融工作持续升温,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银行全面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推广惠农卡、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的发行和使用,在实现受理机具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开通支付终端机具联网通用功能,构建真正的惠农支付服务站,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现金取款、转账汇款、查询余额、挂失和修改密码等金融业务,同时实现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生活费用的缴纳,并能领取新农保、新农合、涉农补贴等资金。截至2016年末,铁岭地区各银行机构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2793个,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达到562.74万张,取款笔数达9.41万笔,金额共计888.80万元,转账汇款4.48万笔,金额8052.92万元,缴费22.78万笔,金额2002.20万元。新农保发放164.82万笔,金额2.08亿元,新农合发放1.75万笔,金额1.14亿元,财政涉农补贴发放37.47万笔,金额4.22亿元。

然而,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支付安全问题、农民接受问题、应用实效问题等等。

(一)运用创新发展理论指导普惠金融工作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面对普惠金融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深入农村地区实地调研,开辟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使广大农民能够真正理解普惠金融,接受普惠金融,应用现代化的支付方式达到便利生活的目的,消除老百姓对于支付安全的疑虑,从而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二)运用协调发展理论指导普惠金融工作

普惠金融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城乡百姓无论是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都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正是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着我们工作的方向,尤其对于铁岭市这类农业大市来说,协调城乡发展,对于提高市民整体生活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工作发展和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三、服务农村普惠金融,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一)创新发展农村金融环境

要想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就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作为保障。从创新发展农村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来加以落实,在此基础上保障农村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利率优惠政策,应当对于优先发展的农村实体经济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进一步简化农村贷款程序,可以依靠考核制度等来对信用较好的农村客户进行贷款手续简化以及优先政策。三是进一步提高农村贷款的额度。在对农村经济进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满足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结合贷款对象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贷款的额度。

(二)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客户需求出发,统筹规划,适时开发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二是针对农业生产特点、农村基础条件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发多样化、系列性、适合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金融产品,增强消费信贷对活跃农村消费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三是按照“普惠”原则,创新服务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充分考虑银行业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和差异性,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四是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趋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三)绿色发展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普惠金融的发展也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发展普惠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灵活合理确定涉农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协调沟通工作,积极争取各类保险机构开办涉农项目保险业务,不断拓宽风险补偿途径。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6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培训,夯实支付运用基础。一是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对非现金支付方式的认可度。二是利用节假日农民工集中返乡时机,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引导农民工了解并办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三是在乡镇所有银行网点建立支付结算服务站,配备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员,负责接待顾客业务咨询。四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载体以及手机短信等网络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支付服务宣传广度和深度。五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对过竞赛、讲座等形式,扎实开展了对支付服务人员和农村客户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临柜人员业务素质和支付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客户对支付结算知识的认知度,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二)强化服务管理,净化农村服务环境。一是建立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数据统计和信息报告制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月报告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逐步完善支付服务环境数据库,为进一步改善支付服务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做好支付风险防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银行卡受理机具巡检巡查制度,加强设备监控与维护,确保自助服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三是建立支付结算举报投诉制度。积极协调处理支付结算纠纷,有效维护支付服务秩序。四是建立支付结算联席会议制度平台,及时通报辖内支付服务情况,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有序竞争。

(三)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绿卡村”模式。针对邮储银行农村网点多,分部面广的特点,人行市支行积极协调邮储银行与地方政府、财政、社保、城建等部门,在邮储银行与市供电公司开展邮储银行“绿卡”电费代扣业务基础上,采取“公众事业缴费+涉农资金补贴+银行卡+农户”的“绿卡村”模式,将财政直补、社保缴费、社保资金发放等服务项目进行叠加,真正实现了“绿卡一卡通”。通过实行“一卡通”后,邮储银行“绿卡”发放量明显增加,电费代扣签约率达100%,全市用电户实行电费预存代缴累计签约13万户,其中,农电用户11.8万户,有多个行政村每户都实现了“绿卡一卡通”,“绿卡村”模式在已经悄然形成。

(四)创新服务手段,实施支农惠农工程。一是大力推广发行“金穗惠农卡”,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全市已累计发放金穗惠农卡40022张,并对5869户进行了小额惠农贷款授信,授信金额达1.07亿元,已发放小额惠农贷款4540万元,支持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种、养、加、商”1500多户,有效解决了农户短期资金周转难题。二是放大“金穗支付通”功能,稳步实施小额现金支付不出村的“村村通”工程。农行市支行在各个行政村1-3家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客户安装“金穗支付通”,利用支付通的跨行转账功能,为农村居民提代供小额现金服务,切实满足了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居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截止目前,已在全市198个行政村安装“金穗支付通”236部,覆盖面达到90%。三是推广惠农特色业务,拓宽支付结算服务范围。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推广“惠农本(卡)通”业务,形成“粮农直补+家电下乡+农村低保+银行卡+农户”模式,将财政补贴资金批量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为农民朋友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人性化服务。

二、建设成效

(一)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更加便捷、高效。一是搭建账户服务平台,实现了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消除了银行账户服务盲区。二是畅通支付清算网络。目前全市已有46家银行营业网点开通了支付系统,乡镇开通率达到100%,网点开通率达到80%以上;八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部开通了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并成功办理了多笔业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系统内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网点开通率达到100%。三是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合理布放银行自助服务设备,有效解决了营业网点少、柜面服务人员不足的矛盾,atm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多媒体自助终端等自助服务设备网点布放率、乡镇布放率均达到了100%,满足了社会对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需求。截止目前,辖内atm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达到75台,其中,乡镇38台,占51%,每个乡镇平均4.75台;多媒体自助终端19台。四是积极拓展特约商户,加大poS机具布放力度,有效减少了现金需求。目前全市布放poS机436台,其中,乡镇布放88台,占20.2%,每个乡镇平均11台,乡镇布放率达到100%。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7

关键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2-0039-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12.08

当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逐步受到重视,且偏重于城市消费者经常使用的理财产品、信用卡、网络银行等金融服务,对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却关注不多。近期,课题组对海南省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环境进行了调查,收集各县市有关经济金融数据,走访部分县市金融机构网点,向354名农民、84家农村地区金融机构、6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发放了444份问卷。调查发现海南省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困境,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亟待加强。

一、农村地区金融消费与保护基本情况

(一)金融消费活动简单集中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6%的农民未接受过任何金融服务,其他农民接受的金融服务集中于银行业务。94%的农民有过存取款经历,59%曾转账汇款,34%曾办理贷款,15%曾办理收付,保险及其他的比例是6%。在地域方面,91%的农民有过在县城进行金融消费的经历;日常金融消费活动的主要地点比例为县城54%、乡镇42%、镇以下4%。

(二)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逐步提高

2010年海南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首家村镇银行、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相继成立;2011年首家农村商业银行成立,2010—2012年海南省共成立1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得到发展,三农金融产品种类也日渐丰富(见表1)。

(三)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刚刚起步

“一行三会”中,证监局和保监局在各县市没有分支机构,银监局只在个别市县设有办事处,人民银行在各县市均有分支机构,因此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主要靠人民银行开展。2013年3月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成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处,各县市支行在6月设立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岗。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建立争议处理机制,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暂行办法》,同时对外公布了投诉电话,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二是建立金融教育机制,定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等宣传活动,以增强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知识;三是建立案例研究机制,收集金融侵权案例,识别农村金融侵权行为特点,指导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四)金融消费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参与调查的农民中,87%的人曾经遭遇过金融消费侵权,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仅为36%。

二、农村地区金融消费侵权行为表现及分析

(一)从侵权行为上看,服务歧视较为突出。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常见金融消费侵权行为中,曾经遭遇过授信和服务歧视的农民比例最高达47%,部分农民甚至表示他们曾经因为衣着陈旧而被银行保安拒入(见表2)。

(二)从侵权领域上看,日常业务均有涉及

在存取款方面,13%的农民曾经在银行柜台窗口、取款机遭遇过夹带假币,15%的农民曾经被银行拒绝兑换残损人民币,21%的农民曾经被银行拒绝兑换收存零钞;在贷款办理方面,曾办理贷款的农民有47%的曾遭遇侵权;在服务收费方面,农民认为不合理或定价高的收费业务主要集中在异地存取款及转账手续费、换卡挂失费方面(见图1)。

(三)从侵权敏感度上看,服务收费最受关注

由于农民群体收入较低,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收费比较敏感。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农民对个人金融消费权益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分别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收费情况、贷款定价与可获取情况、服务质量情况(见图2)。

三、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一)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差

一是金融知识严重缺乏。调查显示,6%的农民对日常金融业务办理均不了解,72%的不懂贷款办理,55%的不懂银行卡使用。对于问卷调查提出的利率常识问题,只有8%的农民答对。金融知识的贫乏使农民相对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更加明显,在金融消费活动中更易被侵权。二是侵权识别度低。多数农民不清楚自身作为消费者拥有的权利。调查显示,仅有0.6%的农民能够完全识别问卷列举的金融侵权行为。三是维权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只有20%的农民遇到金融消费纠纷时主动投诉。农民主动维权积极性不高虽然使农村地区暴露的金融纠纷少于城市,但留下了问题爆发的隐患,助长了基层金融机构的侵权行为。

(二)金融机构缺乏金融消费保护的动力

一是法律意识的淡薄。调查显示,44%的农村金融机构未设置法务部门或法务岗位。对内部法制教育不重视的结果是许多机构不了解金融消费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只有6%的机构能完全识别调查问卷列举的侵权行为。二是风险管理的忽视。随着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复杂化,逐渐增多的金融争议或诉讼已经给金融机构运营带来了风险。然而,多数金融机构没有把金融消费保护纳入其风险管理框架。另外,国内外都开始重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管,这种趋势理应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关注的内容。调查显示,仅有24%的金融机构能正确指出我国目前负责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机构。三是经营理念的偏差。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及与此配套的考核机制,是影响金融机构及人员行为的关键。调查显示,36%的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把顾客投诉处理情况作为考核因素。即便纳入考核范围,权重也很小。在盈利至上的经营理念下,一些金融机构网点和人员为了出售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择手段,出现业务捆绑、虚假宣传的侵权行为。四是保护机制的脆弱。现代商业金融机构早已将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比如设置统一的投诉电话,解决客户反映的各种问题。这种看似保护客户的机制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有局限性。首先,这种保护其实是保护自身,是根据客户的反馈被动地解决问题,金融机构不会主动寻找和纠正金融服务中可能侵害客户权益的行为。其次,这种机制越到基层贯彻落实程度越低。调查中,我们对某个边远县的每个金融机构抽取一个网点进行走访,发现在其营业场所均没有公示投诉电话。五是员工教育的不足。基层金融机构忽视对员工队伍的窗口服务教育,员工行为往往成为金融消费争议的导火索。调查中,认为金融消费争议起因在金融机构员工的农民占49%,高于金融机构的34%和法律法规的17%。

(三)金融消费环境整体欠佳

1.法制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是基本立法缺失。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金融消费保护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1],对金融消费者概念、金融消费权利义务以及保护机构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规定。二是条文适用性不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条文分散、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规范,而且都站在减少金融机构运营风险、保护金融机构的立法角度上,对保护金融消费者适用性不强。三是缺乏弱势群体保护规定。农民等弱势群体遭遇金融侵权的可能性和被造成的伤害比城市消费者更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保护规定。

2.监管环境:保护体系尚未成型。一是宣传推广深度不够。调查显示,发生过金融消费纠纷的农民之所以没有投诉,53%的农民不知道向谁投诉;农民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的认知度也不高,只有2%知道由“一行三会”负责。二是投诉渠道覆盖度不高。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目前还没有在全国推行统一的投诉电话,在海南省的机构均以电话替代。人民银行今年已经在上海、西安等地推行“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电话,但还没有推广到海南省。三是监督检查难以全面开展。目前“一行三会”均没有出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专项监督细则,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依据比较零散,无法有效从源头上遏制金融机构的侵权行为。四是缺乏顶层合作框架。基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不仅涉及“一行三会”,还涉及地方消保部门,由于没有自上而下的合作框架,且各机构均无监督从属关系,在合作方面很难协调。五是县级保护机构有待加强。调查显示,82%的农民希望将金融消费争议调解机构设到县一级,交通便利是最主要的原因(占38%),其次分别是语言沟通易(占26%)、文化风俗因素(占14%),解决问题效率高(占22%)。可以看到,在交通不便、语言风俗差异的农村地区,县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不可或缺。

3.发展环境:金融包容性较低。影响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因素还包括金融发展环境,这是因为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对农民不公平,同时较差的发展环境使金融服务成为稀缺资源,容易滋生更广泛的金融侵权行为。因此,我们对海南省各市县金融包容性进行了测量。设置金融可得性、金融可及性、金融深度三个维度的指标,参照mandiraSarma(2008)的方法计算出各县市的金融包容性指数(iFi)(见表3)[2]。可以看到,除海口、三亚和五指山外,多数市县都处于较低的金融包容性水平①。

四、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金融消费保护的法律法规

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确定金融消费争议的解决框架等内容,同时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以及其它配套的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增加面向消费者保护相关保护条款。还要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做法,从减少歧视行为的角度,增加农民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条款,实行差别性保护。

(二)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在教育内容方面,本次调查中农民最迫切需要了解的金融知识是反假货币(占38%)、贷款办理(占24%)和金融法规(占24%)等知识。开展金融教育必须针对这些方面,包含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教育机构方面,农民需要的金融知识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密切相关,应当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开展农民金融服务宣传,与人民银行和其他机构共同开展金融教育。在教育方式方面,由于农民自学能力差,直接发送书籍不是有效做法。应该设立农民金融教育服务点,现场讲解金融知识,同时将有关资料送达村里,由学识较高的干部带头学习,成为金融教育宣传的帮手,做到以点带面。

(三)健全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

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协调合作框架。在“一行三会”、消保委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机制,厘清各部门的权责,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维权平台。二是完善覆盖全国的投诉渠道。这次调查中,农民希望采用的投诉渠道分别是电话(占50%)、面谈(占30%)、邮件(占16%)和其他(占4%)。电话是最受欢迎的投诉形式,应尽快争取在海南开通12363热线电话,同时开展渠道宣传,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媒体专题报道、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公示、乡间流动宣传车等形式扩大“12363”热线和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知名度。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制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行为准则或指引,从营业行为、服务收费、信息披露、隐私保护、投诉处理、产品报备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定期开展检查,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促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从根本上遏制金融机构的侵权行为。四是发挥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基层优势。将人民银行县支行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组织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岗位人员培训。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发挥直接接触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的优势,建立农村地区金融消费保护案例库,主动识别侵权风险点,建设农村金融教育点和维权联系点。

(四)大力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水平

一是继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可以通过存款安排、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各种资本到农村设立金融机构,争取海南省每个市县至少有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二是着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支付结算网络建设,在农村地区建设更多的网点、atm机或其他助农取款设备,推动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三是大力推行小额信贷。地方政府要推动和支持小额信贷项目,为小额贷款户培训提供资源和市场信息;基层金融机构要合理定价小额信贷,提高信贷可得性;人民银行要广泛开展信用乡村建设,为小额信贷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探索普惠金融考核机制。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资源协调能力和整合效率,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应能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考虑将atm密度、信贷获得情况等指标纳入对市县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激励地方政府提升当地农村普惠金融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艳平,陈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期望差之弥合——制度化建设的回应[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

1(5).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8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要调整思路,新闻宣传也不例外。

在平常的新闻宣传过程中,新闻媒体大多关注的是新闻本身的社会属性,这是媒体的责任。虽然我们处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但经济新闻报道并未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时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横扫欧美,并严重影响世界各国。对我国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此,中国政府连续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力保经济增长不下滑。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会持续蔓延很长时间,但恐怕也不会很快结束。在这个难捱的过程中,经济成了最大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应当成为媒体时下的一大社会责任。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媒体应当循着中央的部署和定位,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在困难的日子里,搞好社会化的经济新闻宣传,加大“三农”报道力度,吹响前进的号角,鼓舞斗志,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正确认识“三农”的重要性

“三农”事业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局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才能牢牢掌握全局的主动权。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遭遇困难的时候,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

农业问题毫无悬念地再度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金融30条”,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的重要政策取向。

在这样的政策大背景下,在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经济形势下,抓好“三农”工作的宣传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三农”新闻所占的比重应更大,位置也应更加突出。同时,2009年“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无疑给新闻宣传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跟进发展抛弃旧有的“三农”观

“三农”事业的发展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2008年,我们能够战胜特大自然灾害,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够成功办好大事喜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条件。

认识不到这些,还把农村、农民看成是落后的代名词,显然就无从发现农村涌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人物,也就挖掘不出新闻线索,写不出有价值的新闻。同时,经济新闻事件有大有小,经济新闻人物有强有弱,但如今社会,人人都是经济主体,都是经济个体,不改变观念,一心盯着大人物,缺乏整体认识的经济新闻报道,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还有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已初步建成,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已颠覆了旧有的农业观。

新的农业观是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农业的认识,而旧农业观主要是从生产过程角度来认识农业,例如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从农业投入角度,以不同投入要素占据的主导地位可以把农业分为土地农业、劳动农业、资本农业和知识农业。我国目前主要以土地农业、劳动农业为主,资本农业尚未成型,而知识农业则在萌芽之中。知识投入主要体现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现代工商经营管理技术的应用上,前者是农业的生物技术化,后者是农业的现代企业化。可以说,新农业观不仅扩大和深化了对农业的认识,而且适应了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业发展的需要。

新闻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跟上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农业观看待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引导农民跟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如果对农业、农村、农民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农村经济当前状况和下一步发展态势心中没数,很难写好农村经济报道;即使硬写出来,也是空洞的东西多,对农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指导价值,有的甚至背离客观事实,起误导作用,这样的农村经济报道并不少见。

“三农”新闻首先是服务“三农”事业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三农”工作又千头万绪,“三农”宣传如何才能做好、做新、做出成效?实践证明,“三农”的新闻宣传首先应定位在服务“三农”事业上。

首先,把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政策宣传好。

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六年聚焦“三农”,2009年的一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还有此前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元旦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系列的中央精神、政策,需要媒体传达好、宣传好。由于农民朋友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报纸的宣传不能断章取义,不能缩水图省事,相关的解读要跟上。保证农民朋友获悉政策内容,理解政策含义,从而充满信心,寻找机遇,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加大报纸的信息含量。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政策,靠科技。政策本身就是权威的信息,科技向农民传达的当然也是致富信息。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作用更加突出明显,也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闭塞,获取信息的渠道及能力毕竟有限。报纸有责任有义务为读者服务,比如,各地都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在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做了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就为报纸的“三农”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报道空间。报纸上传下达,还应当走下去,报上来,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还有市场信息的汇集,农民需要技术,也需要市场,把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报纸有信息采集这个优势,把市场信息告诉了农民,农民才知道行情,也才明白如今不能脱离市场需求而埋头苦干了。

再次,面向农民的经济报道要“高开低走”。

也就是说,记者写农村经济方面的稿件,视野要高,要开阔,但下笔一定通俗、通俗、再通俗。过于宏观,过于高深的经济新闻,农民朋友不会去看,看了也不懂。所以,一些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需要媒体做好“翻译”工作、解释工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告诉农民。同时,农村经济新闻在关注“三农”自身的同时,要把区域的、个体的板块融入到国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的层面上,要放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宏观把握,微观下手,这就是我们说的“高开低走”。另外,搞好“三农”经济报道,必须俯下身去,到农村中去,到农民中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现状到底又是什么。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有的放矢,投其所好,赢得农民朋友的喜爱。

“三农”报道要突出亮点,避免唱衰经济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明显比以往下降,价格对农民发展生产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刺激力量,价格涨幅下降,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绝对水平的下降,因此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二是由于经济受到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出口产品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农民工的就业产生了问题。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家乡。近几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大约占到40%,所以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也就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

搞新闻宣传,首先要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的困难,但新闻宣传并不是为了报道困难而反映困难,媒体应该站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帮助农民分析困难,查找原因,从而在危机下学会自我救赎,朝着有利的方面寻求突破。

农村大众报2008年搞的几组有关养殖方面的报道,把握得就挺好,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首先是《奶牛,牛起来了》系列报道。

这组刊发在三鹿奶粉事件前的报道,针对牛奶价格半年时间从跌落低谷,到升至近年最高值的情况,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刊发了《半年,奶农从地狱到天堂》、《牛奶价飙升,到底因为啥》、《牛市风生水起,当心“鞭”打快牛》三篇调查报告,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的今天,仍有现实及指导意义。

其次是《蛋鸡何时产“喜蛋”》系列报道。

刊发了《鸡市成“熊市”,愁,愁愁!》、《蛋价呼呼跌,原因还真多》、《科学养殖避风险,蛋鸡已近五更天》三篇,由于策划到位,记者调查扎实,说出了蛋农的心声,帮他们规避风险、分析市场,并让蛋农树立信心,看到希望。

再次是《猪年之后话猪市》系列报道。

刊发了《猪肉涨价,谁是最大受益者》、《养一头猪到底能赚多少钱》、《偌大诱惑,散养户为何积极性不高》三篇。此组稿件,推出的很是时候,当时猪肉价格从2008年春节前猛涨上来,有喜有忧,无论是养猪的还是吃肉的,都弄不明白市场到底怎么了。这组报道很好地回答了人们的疑问和疑虑。

的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下降,但如果报纸上一片“降声”,让人失去信心,误导农民,误导生产,意识不到困难时期的坚守才是最终“解套”的砝码,就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媒体的良知将会受到谴责。

再说返乡农民工的问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农民工被迫返回家乡。这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有其积极的一面。除国家对此加大支持、培养力度外,还有一点就是农民工返乡同样有着积极的一面。

首先,能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问题。以前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妇女使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如今大量农民工返流,使新农村建设有了足够的劳动力。

其次,能解决农业新技术推广难的问题。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妇女思想保守、知识落后,对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广,存在观望态度、抵触情绪。有知识的青壮年回乡后,他们喜欢尝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其三,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发展现代农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其中就包括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环保农业;鼓励农民工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大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和养殖业;大力发展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建设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农村新貌;扶持种植、养殖大户,使他们能够发展壮大,以鼓励和带动返乡农民工创业,解决农民就业。这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机遇,只要农民工转变观念,抓住有利时机,在家门口创业,在家门口打工,积极投身建设自己的家园,不久的将来,一个个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经济宽裕、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遍地开花。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对农民是一种“机遇”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应该知道,目前国家刺激经济的思路日渐清晰。首先是针对农业,其次是工业和建筑业。农业相关的政策清晰了农村土地产权,此次土地产权明细被誉为又一次,可见其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刺激作用。一同出台的还有林权改革、农产品流通环节减肥等措施,目的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消费需求。这些政策带给农村农民的实惠,将是长期的。农民理解不了,但媒体应该告诉他们,增加农村消费需求有个前提,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把政策利用好,选择发家致富的路子。消费不是乱花钱,是解决生活中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改变一些落后的生活方式。

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7759.2亿元,同比增长21.9%,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消费增速新高,实际增速连续5年超过经济增长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的推广,农村消费实际增速也连续7个月逐月提高,2008年11月达到18.3%,同比增长8.2%,比城市快了1个百分点。这也是农村消费实际增速首先超过城市。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我国目前推出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等行动。“家电下乡”入选商品也从过去的4种扩大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电脑、摩托车等8种指定产品。按最新说法,我国政府通过各种补贴方式,来推动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以促进农村消费。

聪明的农民,正是瞅准现在物价较低,消费补贴政策到位的时机,添置了许多以前想买而不舍得买的家电等大宗物品。农村大众报在2009年春节前,适时推出一组《走进农村看消费》系列报道,就是看到眼下积极的一面,并利用自己的影响,提醒农村农民,抓住这个机遇。记者走近不同地域、不同消费层次的读者调查发现,一是新农村建设步伐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正在加快,比如道路建设、沼气工程等,纷纷上马,既比以前少花了钱,还解决了农民工就地转移的问题。二是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许多家庭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同时由于钢铁、水泥、砖价格下调,建筑成本下降,农村正在掀起一股自建房高潮。记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农民消费正逢时”的结论,颇具指导意义。

抓好农村经济报道对报纸也是一次“机遇”

报纸一直在关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创造,但过去限于土地、民生等诸多敏感问题,涉农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厘清了“三农”发展的障碍。报纸应当抓住目前的政治机遇、社会发展机遇、“三农”发展机遇,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开拓宣传领域,把“三农”新闻宣传和报纸自身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新境界。

1.“三农”宣传是报纸的责任

“三农”工作确定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报纸有责任为“三农”工作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报纸的力量来自它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尤其在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报纸应该有更多的使命感,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领域,把更有力度、有深度、可读性强、服务性强的“三农”新闻推向全社会,喊出自己的声音,为全党的工作营造一个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大合唱的社会环境,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尽到报纸自身的义务。

2.“三农”宣传是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

农民有读报、信任报纸的传统的,报纸也曾经在农村创造过辉煌,在社会主义改革初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以后,报纸在农村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市场也在逐渐萎缩。在城市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在各种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重启农村市场将是报纸实现新飞跃、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报纸扩大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大新闻改革力度,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业发展,贴近农民生活,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为落脚点,把报纸推向更有潜力、更需开拓的市场。

3.“三农”宣传是新闻工作者自身成长的需要

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关注我们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帮助他们发家致富,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熟悉“三农”工作是记者成长的基础,新闻战线的前辈们,有着良好的下乡采访、调查传统,他们坐着拖拉机,骑着自行车,走村入户,与农民打成一片,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写出了大量鲜活的稿件,成就了自己,讴歌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个传统,新一代新闻工作者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因为农业是基础的基础,离开了农业,人类生活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记者的成长同样也是如此。一个简单的例子,由于农产品市场空前活跃,各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等,名目繁多,你搞不清,就不敢写稿子,甚至生活中也不会食用,你还能告诉人们什么。所以,不能只追求什么所谓的社会热点、新闻卖点,而忽视了最普通人的情感。记者成才,“三农”是落脚点,也是起点。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9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农村支付系统、惠农综合服务系统、农村金融教育体系”,消灭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促进广大农民运用现代化金融工具加快增收步伐,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为“三农”服务原则;二是坚持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是坚持适度竞争原则;四是坚持政策扶持原则;五是坚持整体布局原则。

(三)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2年底,实现金融iC卡在社保系统的推广应用。到2013年底,构建“农村支付绿色通道”,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覆盖到各县(区)的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到2016年,市农村地区支付系统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非现金支付交易量年增长率达20%以上;农村地区人均持有银行卡1张;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12%;受理银行卡商户增长20%;农民工银行卡业务量增长率达5%以上;atm、poS机具布放数量分别达到300台和500台;在全市所有乡镇实现atm、poS机具布放零突破;实现财政、国税、银联公司的横联,开通横联系统所有缴税功能,电子化缴税覆盖率达到70%以上;国家各项补贴全部依托支付清算系统,通过集中代收付系统发放;所有公共领域应用金融iC卡,促进惠民便民;为全部农户建立信用档案,电子建档面达到95%以上,评级面达到75%以上,信用村(镇)年增长率达5%以上,农村企业信用建档率达到100%,初步实现农村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保障“三农”健康发展

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围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村(镇)创建、信用奖惩、信息共享”五项重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构建可持续的政策扶持机制,发挥好信用的保障作用,促进“三农”经济快速发展。

1.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制定印发《市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信用信息采集标准》,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依托自身的信贷管理系统,为每一个农村经济主体建立一套信用档案,力争三年内完成所有电子档案的建档工作。研究开发金融机构系统对接程序,与全国企业(个人)征信系统有效对接,构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为防范信贷风险、发展各项金融业务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支持。

2.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机制。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依托自身信用档案信息,建立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做好信用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公布在企业(个人)征信系统上。同时,加大农村企业外部信用评级业务推广,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考外部信用评级,修正自身评级结果,建立内外部评级结合的信用评价机制,并在授信、贷款等金融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3.建立信用村(镇)联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市信用村(镇)联评实施办法》,组建“政府机构+所有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代表”的联评模式,细化信用村(镇)评定条件,公示评定结果,实施政府表彰命名制度。同时,对信用村(镇)进行动态化管理,严格考核程序,实行有升有降的浮动制度。把信用村(镇)创建与“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扶贫开发整体推进重点村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加大“三村”的信用评级与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有针对性的信用实践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整体信用环境改善,形成以信用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4.建立农村信用奖惩机制。制定鼓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政策措施,推动信用产品在农村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应用,使守信者得到实惠,失信者受到制裁。对信用良好的农户和企业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大力宣扬守信典型,曝光失信行为,依法追究严重失信者的法律责任,从制度上防止各类失信行为的发生,促进诚实守信风尚的形成。

5.建立农村信用服务体系。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三农”发展中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大力促进“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形式农村信用共同体的发展,拓宽农村地区融资渠道,继续推动和完善“农户联保”等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新型担保方式。

(二)构建农村支付系统,提高“三农”发展水平

大(小)额支付系统是做好农村地区资金清算、推广支付工具的基础平台,各县(区)要把支付系统的延伸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核心工程来抓,加快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支付系统覆盖范围,畅通结算渠道,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效率。

1.着力扩大农村地区大(小)额支付系统覆盖面。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电子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力争2012年内,大(小)额支付系统覆盖到所有乡镇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

2.加强涉农金融机构内部清算网络系统建设。对于新设立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要把与上级机构清算网络连接作为营业的必要条件,在实现上下机构系统连接的基础上,再与大(小)额支付系统相连,形成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农村支付系统。

3.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积极探索合理的接入模式,简化接入手续,鼓励和引导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机构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新型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三农”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4.切实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各县(区)应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合理确定atm、poS机具的市场需求,建立atm、poS机具布放目标考核制度,以扩大农村地区的银行卡联网通用覆盖面。

(三)构建综合扶持体系,促进政策普惠于农

各县(区)要结合辖内农村地区经济特点,坚持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组织、指导、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指导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解决融资需求,运用金融理财产品,拓展增收渠道,促进“三农”经济加快发展。

1.促进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积极开展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需求调研,会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探索出台便利措施,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开户手续,为农村经济组织种养殖户等开立结算账户,帮助涉农企业、农户通过银行结算账户办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结算,加快农村地区资金周转速度。同时,要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实现对该机构的银行结算账户非现场监管。

2.着力推广金融iC卡的应用。紧紧抓住市被人总行确定为全国金融iC卡应用试点城市的契机,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借助政府信息平台,配合“一卡通”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与社保、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相结合,逐步实现集社保领取、惠民补助、银联消费、水电缴费、公交刷卡等功能于一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与群众的快捷对接。

3.大力推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

(1)加大农村地区银行卡推广力度。鼓励农村地区的批发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扩展银行卡应用范围。完善银行卡服务功能,推广有特色的借记卡,在农村养殖户、种粮大户、个体私营企业等范围内推行惠农卡、富秦家乐卡、邮政绿卡,并给予不同授信额度,解决农民小额资金短期周转困难。

(2)继续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加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业务指导、安全管理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工切实享受到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便利。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辐射面,引导更多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丰富农民工汇款渠道。

(3)积极发展农村票据业务。针对农村企业的资金结算需要,提高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营业网点票据业务受理能力,满足农村企业的票据结算需求。支持和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签发银行汇票,提高涉农企业资金结算效率。

4.着力构建“支付绿色通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充分利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工具,发展新兴支付清算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在农村偏远地区或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不足的乡村,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指定合作商户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向广大农户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服务,方便广大农户存取现金,消灭金融服务空白区。

5.全面推广集中代收付业务。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建立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网络化平台,以“一折(卡)通”模式,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发放各类财政补贴款,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账和安全使用。

6.大力推进财税库银的横向联网。加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建设工作,在实现国库部门与地税、银行开通“实时扣税、批量扣税”两种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国税、财政、银联公司加入系统的可能性,开通“银行端申报缴税、银行端查询缴款”功能,实现农村地区税款征收的无纸化和电子化。

(四)构建金融教育体系,提高农民金融知识水平

1.建立农村金融教育新模式。依托中国农村教育基金会,建立金融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总结陇县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推广金融志愿者教育方法;依托“支付通”、atm(poS)机具布放点,建立农村金融知识辅导站,摆置宣传资料,专人辅导讲解,便于农户急需急用;依托政府部门“大课堂”,增设金融知识课程,为不同层次人员(如返乡创业、劳务输出等)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农民运用金融工具实现增收的能力。

2.建立农村金融宣传长效机制。建立农村金融宣传联动机制,将金融知识宣传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合联动,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综合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珍爱信用记录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支付、征信、“两反”等金融知识的综合宣传活动,向群众介绍atm机操作、安全刷卡消费、安全网上支付、个人信用信息保护、警惕银行卡欺诈等安全用卡常识。组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村学校、农户家中、个体户门店、企业产品推介会、专业合作社等上门宣传。捐赠金融知识书籍,宣讲金融业务,营造农村金融文化氛围。建立信息报送机制,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特别要运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典型,扩大工作影响力。

3.建立农村金融环境维护机制。各县(区)应成立农村金融债务案件“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连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农村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积极开展清理党政干部拖欠贷款活动。农村各金融机构对已曝光的逃赖债典型企业联合实施“不提现、不开户、不贷款、不结算”的金融制裁措施。建立健全农村地区银行卡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预防和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力度,创建安全的银行卡使用环境。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各县(区)要充分认识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机构下,建立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工作早日见效,农户早日收益。

(二)创新有效工作机制办法。各县(区)要科学规划、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全面铺开农村金融服务改进工作。在摸清辖区内所有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底数的基础上,重点抓好2-3个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的设计、培育和可持续推广工作,不贪大求洋,重在做出成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经验做法。凤县留凤关新区要开展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机制和方法。

(三)建立专项监测报告制度。各县(区)要加快建立专项检测报告制度,主要包括:各县(区)农村金融创新工作主要举措;推出的主要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动态情况;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总体进展和实际成效;促进当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动态进展情况;农村金融创新需要反映报告的其他情况,包括典型经验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等。报告报送至市金融生态办。

(四)建立激励制度。对于有突出特色、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市金融生态办将以《金融生态简报》等方式,重点向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和市“新农办”等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在全国、全省主要媒体上进行宣传,并适时汇编成册,集中宣介推广。对在农村金融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将分别向其上级行进行推荐表彰。

农村消费金融报告篇10

《it时报》记者梳理了三个关键词,看看总理的报告给it科技产业吹来怎样的风。

关键词一消费

消费,无疑是今年总理报告中最热门的词之一。在总理报告中,与此相关的论述处处可见:

1、2016年继续支持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费业态,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

2、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3、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

解读

作为十三亿人口大国,国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持续上升,十二五期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关键词消费升级,其具体含义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

结合总理的报告,新能源产品、农村的绿色商品、农村电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o2o应该会继续成为互联网公司投入和扩张的重点,但发展方向应该会与前五年不同。

以需求定生产的定制化电商、农产品的逆向销售,应该会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持,返乡的人才,获得的政府资源将可能是此前的数倍。今年春节后一波“黑农村”的返乡报道,尽管赤裸裸地揭示了农村的寥落,但也意味着机会正孕育。

跨境电商将逐渐结束野蛮发展期,跨境电商上销售的商品和境内商业进口商品之间的价差将逐渐缩小,理由有二:第一、行邮税的取消意味着商品税负增加,尤其是母婴类爆款,价格上浮至少一成;第二、部分商品关税降低,也会让国人的消费兴趣部分转移回国内市场。

消费金融迎来新一轮利好,类似趣分期、链家房产等消费信贷类产品有望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但也可能被更多监管,以某一垂直行业作为入口进入金融领域,乃至打造整个生态圈应该会成为互联网公司下一步争相做的事。

关键词二创新创业

毫无疑问,创新创业引发的双创浪潮,是提振经济的灵丹妙药: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

2、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解读

企业的税负在2016年应该会有一定层面的调整,尤其是科技企业,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应该会拓展,或者优惠时间延期,鼓励创新创业的地方政策在2016年会继续涌现,人才引入、减负、资金扶持应该是政策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以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三年为优惠条件,鼓励这些体制内高科技人才离岗创业,结合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预期的是,此前在政府部门、国有大型企业、媒体中已经不是新闻的离职潮、创业潮,将很快席卷高校、科研院所。

相对于第一次创业浪潮大多集中于互联网,这股来自象牙塔的创业潮,应该会出现一批技术门槛相对更高的高精尖端科技公司,可以更多影响传统工业企业向制造2025转型。

关键词三互联网+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个词,将依然是今年的热点,但不同的是,经过一年的试验,有些行业从“互联网+”变成了“+互联网”:

1、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部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

2、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解读

“+”的前后位置不同,关系重大。互联网+意味着一切以互联网为主,指挥中心在外部,而+互联网则仍以本我为主,互联网以渠道和手段的身份出现,指挥棒位置不同,策略自然不同。

从产业链透露的消息看,大型制造业对物联网越来越重视,相关的电子元器件、连接器的技术和产品日益成熟,十三五期末,5G应该会进入全球商用阶段,届时,物联网的基础网络架构在传输层面将不再有任何懈滞,物联网不再是概念,而是生活。

相关链接

总理关心互联网Bat关心通信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李克强总理对互联网的关注较此前有了进一步深入,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提到了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应用方式,但以往曾出现的“三网融合”“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等通信热门词语却未曾出现,只是提出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相反,Bat的大佬们却仍旧关注通信,希望进一步提速降费。

声音“专网应投入社会化运营”

代表:百度董事长李彦宏

提速降费需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我国在公路、电力、教育等领域,存在大量行业性专网资源的闲置。因此,将专网资源盘活纳入到“提速降费”的整体进程中很有必要,将闲置网络资源接入网络,从而实现资源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并通过为专网运营单位提供互联网、通信牌照的方式进一步激活电信市场活力,促进行业良性竞争,为提速降费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支撑。

声音“运营商都应反哺用户”

代表: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

3G、4G时代,路很宽了,每单位的流通成本在急速降低,在Lte角度下,ip的通信成本在快速下降,运营商应该反哺到消费者,让他们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