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考核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1:49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1

关键词:耕地保护补偿;试点成效;共管机制

一、海宁市2013年度试点工作的主要政策、做法与成效

1、主要政策

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工作启动较早,2009年印发了《海宁市基本农田保护激励资金使用管理试行办法》(海政发[2009]67号),2012年海宁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建设的意见》(海委[2012]16号)。2013年3月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批复《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浙土资厅函[2013]279号后,市政府印发《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细则》(海政办发[2014]64号)。

①试点范围。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内全部集体所有的耕地,耕地面积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准。试点期限为2012-2013年。

②补偿对象。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补偿对象为承担耕地保护直接责任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和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

③补偿标准。耕地保护补偿费发放标准为100元/亩・年,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高发放标准。原则上,50%直补到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50%直补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耕地保护专项资金。耕地保护补偿费发放与“两违”遏控、“无违建”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和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直接挂钩。

④补偿方式。年度耕地保护补偿费在下一年度第一季度经耕地面积核定、“两违”遏控和耕地保护情况确认、媒体公示后,由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审定报市政府同意,行文发放年度耕地保护补偿费。

⑤试点资金拨付情况。全市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村(社区)169个,2012年承担耕地保护责任且没有发生违法占用土地的村(社区)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放耕地保护补偿资金3860万元。2013年度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共计4353万元。

2、主要做法

①组织保障。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试点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要求高、时间紧,市政府成立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工作具体事务。各镇(街道)在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工作机构,及时解决试点中的重大问题,做好与相关工作的衔接,顺利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

②明确违法违规用地认定途径和认定标准。违法违规用地发现途径为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发现的、土地执法巡查发现的、举报查实的、农业生产检查发现的和其他经查实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当年发生未经批准的建设占用土地、超标准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改变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结构、破坏耕地耕作层等认定为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③规范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发放程序。首先,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定当年度各村(社区)集体所有耕地面积;其次,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镇(街道)确认村(社区)“两违”遏控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等耕地保护情况,对无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村(社区)在《海宁日报》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第三,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各村(社区)耕地保护补偿费总额;第四,各镇(街道)汇总上报有关村(社区)耕地保护补偿费发放明细;最后,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审定后报市政府同意,行文发放年度耕地保护补偿费。

3、取得的成效

①通过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特别是村级组织耕地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对比两个年度的违法违规行为,2013年度违法违规用地比例明显下降。

②通过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建立起镇、村、农户保护耕地的共同责任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使耕地保护得到了动态管理。

③进一步巩固了海宁市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成果,促进了耕地的保护。

二、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1、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行差别化补偿政策。已经出台了《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细则》(海政办发[2014]64号)。根据实际保护责任、耕地利用结构由村(社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农户耕地保护补偿费,实行差别化补偿政策。土地承包经营农户耕地保护补偿费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种植粮食类作物的耕地倾斜,在核定的村(社区)耕地保护补偿费总额以及村(社区)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内调控。

2、资金保障。2014年度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已经纳入2015年度市级财政预算。今年海宁市耕地保护补偿资金预计为4550万元,比去年4353万增加197万元。

3、加强资金监管。2013年度耕地保护补偿工作已经完成耕地面积核定、“两违”遏控和耕地保护情况确认,媒体公示。已拨付耕地保护补偿资金4353万元,国土资源局会同财政局、农业经济局对下拨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进行督查,使农户真正得到实惠,村级补偿资金要按规定使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三、有关建议

1、严格目标考核,落实共同责任。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不仅要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强化经济手段。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切实提高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占对地方政府考核的权重,提高耕地保护工作考核中经济手段的权重。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2

十年磨一剑: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

作为我国陆域面积最少、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浙江省耕地面积只有311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5亩。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建设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平均每年提高1.08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耕地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浙江省的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由点到面,由部门到政府逐步推进,全面实施是1995年9月开始的。1998年年底,全省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成,硬性下达了耕地保有量面积,省政府与11个设区市、设区市与所辖的县(市、区)、乡(镇)分别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按规划目标及时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从而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保护耕地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是行政首长负责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政府负总责、各级政府都有专人负责、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政府领导工作变动了,但责任书上规定的耕地保护目标不变,必须继续承担原来签订的耕地保护责任书上规定的责任。耕地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年年终进行,考核时依据耕地保护目标,又将责任书上的内容具体分解为耕地保有量、耕地减少量和建设占用耕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保护率、土地执法成效、土地计划执行情况、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耕地补偿制度、灾毁耕地复垦率等10个方面。具体内容在先后主次上的细分、分值大小的确定根据当年工作侧重情况、政策执行情况有所调整。

1999年下半年,遵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各地开展了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将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具体落实到地块、村组和农户,并进行了登记、上图;逐级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全省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711万亩,保护率达85.05%。

为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浙江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中组部关于《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于今年3月正式出台了《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把耕地保护纳入考核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指标体系,规定各市政府对《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市长为第一责任人。从2006年起,省政府每年对各市考核一次,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厅、监察厅、审计厅、统计局等部门具体实施。

此次考核内容及标准在原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和完善,目前,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及标准共有6条:(1)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不低于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2)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数;(3)本行政区域内各类非农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后,补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与质量不低于已占用的面积与质量;(4)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如期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5)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组织健全,措施到位,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目标;(6)当年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案件查处率达到95%以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同时符合上述六项要求的,考核认定为合格;否则,考核认定为不合格,就要把“板子”打在具体人头上,就要查处领导干部的责任。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落实政府责任,加大保护力度。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市政府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的市,由省监察厅、国土资源厅对其审批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按程序依纪依法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试行办法》将耕地等资源保护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实绩分析考核,使耕地保护领导责任制真正落实了实处,为耕地保护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增加考核内容,突出质量保护。耕地动态平衡政策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用地需求高、耕地资源又相对不足且急剧减少的局面下提出来的,其内涵是既要保证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又要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占用往往是城市周边优质良田,补充的耕地质量是无法与之比拟的,使耕地存在隐性减少的风险。为了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浙江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增加了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两项任务。

――端正发展观,强化违法查处力度。耕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违法现象严重,在各类违法案件中,涉及地方政府违法批地、违法征地的案件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且涉案用地面积大。致使地方政府土地违法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盲目追求GDp的高增长,在自己任期内创造“政绩”。浙江省将万元GDp建设用地量、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纳入了市级领导考察实绩分析指标体系中,并明确了违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案件查处率,强化了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的力度。

――调整考核方法,增加考核科学性。为了增加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此次明确采用两套数据的考核,统一考核数据口径,其一是总量考核:以《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基数,全省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确认的各市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的数据为当年数据依据,两者进行保有量的考核。其二是占补考核:当年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量与造田造地等增加耕地数量进行占补考核,以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准,并要求在考核中提交耕地、基本农田等级情况的监测调查资料。

成效明显: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从无到有,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提高的过程,浙江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前后用了10年时间,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增强了耕地保护意识。保护耕地,思想认识是关键。首先,树立政府部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将耕地等资源保护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有效改变了过去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普遍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耕地保护”的现象,促使地主党政领导用科学发展观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关系。其次,引导农民树立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的思想。通过层层签订耕地目标责任制,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村,落实到农户,通过村庄周边设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公益广告、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保护基本农田耕地的责任和义务,调动群众参与耕地保护积极性。

二是扭转了耕地锐减的局面。1974年~1995年,浙江省连续21年补充耕地面积少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导致耕地面积锐减。1995年实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提出了“一保二造三改”政策。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实行建设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一一挂钩的制度,开展了垦造耕地储备库的建设。加大了造田造地补助资金投入,鉴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开发难度加大的情况,列入省级造田造地项目的补助资金由最初每亩1000元增加至目前的每亩6000元。1998年开始实施土地整理及标准农田建设,到2005年年底全省共建成标准农田1300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48%,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土地质量和生产水平。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省已连续10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实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集聚效应。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供地,促进经济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运用经济手段,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违法用地查处力度。近年来,浙江省万元GDp建设用地增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2年~2005年期间分析数据显示,2002年万元GDp建设用地增量为40.67平方米,2003年为26.65平方米,2004年为17.54平方米,2005年为17.58平方米,2003年~2005年三年年均下降了24.39%。

四是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在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触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从整体上说,利益分配是偏向于土地非农化推动者,在巨大经济利益的冲动下,占用土地甚至违法占用耕地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去年开始,浙江省在党政领导实绩分析指标中采用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这一指标,2003年~2005年,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为95.62%,其中2005年全省被征地农民应参保人数45万多人,已参保人数47万多人(含前几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保障率达到103.26%。不仅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利益,而且有利于遏制和减少乱占土地行为,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重道远: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耕地保护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是体制和政策的问题。耕地保护的实际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态度与执政能力,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层层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法律和国家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耕地长期、高效利用。浙江省将不断探索和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来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要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设作为党政领导实绩考核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完善的实绩分析体系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晋升晋级、奖励惩戒的一项重要的依据。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对辖区内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以此提高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刚性要求,从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3

关键词: 西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法律保障。

一、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成就。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造林面积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率先试点,2000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6·43万公顷,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7·85%。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向着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确保质量的方向稳步推进,造林任务重点转向荒山荒地造林。1999年-2008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1]。

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工程实施的一些重点地区,如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市提高近25个百分点[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明显减轻,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2、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有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现金补助,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

3、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退耕地区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连农民生火做饭也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沼气。

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那么在田退耕后,栽树种草之后,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呢?答案却是不一定的。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树苗种上之后,能不能活,没人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偿金,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闻不问。有的退耕农户甚至怀有“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的想法;二是退耕户林草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4]

2、退耕区农民生计与发展问题。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4

【关键词】 西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法律保障。

一、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取得的成就。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

1、造林面积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1999年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率先试点,2000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达到高峰。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6·43万公顷,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7·85%。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向着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确保质量的方向稳步推进,造林任务重点转向荒山荒地造林。1999年-2008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1]。

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工程实施的一些重点地区,如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市提高近25个百分点[2]。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明显减轻,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2、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当前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有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现金补助,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西部地区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退耕还林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

3、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退耕地区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连农民生火做饭也越来越多地用上了沼气。

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那么在田退耕后,栽树种草之后,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呢?答案却是不一定的。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树苗种上之后,能不能活,没人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偿金,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闻不问。有的退耕农户甚至怀有“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的想法;二是退耕户林草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4]

2、退耕区农民生计与发展问题。

西部退耕区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双重特征,有些地方农民的温饱甚至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去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着实艰难。特别是退耕后实行生态移民的农民,既没有在新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又没有了原先的土地可以耕种,成为非农、非工、非商的特殊群体。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在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

我国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涨幅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就在这个时候,国家调整粮食补助政策,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即退耕还林按每公斤粮食折资1·4元、退牧还草每公斤饲料粮折资0.9元计算,对省级人民政府包干。粮食补助资金不足的,首先由以前年度兑现时节余的以丰补歉资金解决;仍有缺口的,由地方财政筹资弥补。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后的具体补助标准,按照补助水平不降低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5]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做法,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大大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退耕区农民复耕的可能性很大。

3、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

西部按照国家要求在为保护、治理、修复西部生态,为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放弃许多发展机遇的沉重代价。然而,确定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一些人也曾尝试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经济价值估算,但是要准确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经济价值,难度则要大得多[6]。正因如此,西部退耕区的农民无法得到对等的利益补偿。

除上述原因之外,西部退耕农民的生态贡献与利益补偿不对等还体现在:

(1)补偿期限短。尽管国家把退耕还林补偿周期延长到16年,但是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是几代人的努力,16年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来说并算不上一个充足的期限的。加之西部各地生态状况亦存在差异,更不可一概而论。

(2)补偿金额低。国家补偿在2007年进入第二周期,即只补偿现金。与2002年粮食补贴每亩地100公斤相比,西部黄河流域每亩地有65公斤的粮食产量差距得由农户自己承担[7],另外,粮价的上涨让农民承担的损失进一步加大。

(3)补偿缺项。补偿标准中只考虑退耕农民的直接损失,没有考虑退耕农民间接损失。如转换身份需要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的所花费的费用,即没有为退耕农民长远生计作打算。

4、退耕农民尚未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变。

退耕农民的环保观念还远远不能跟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农民文化素质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没有建设生态家园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农民个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的扶贫项目,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补助款当成扶贫款。

三、法律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性。

1、通过法律,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以宣传和普及。

新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西部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还不准确,想让它成为西部人民的自觉意识,需要借力于法治。法治较之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法律的指引、教育、规范等作用,可以加速人们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各项立法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成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在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地制定中。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宣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立法是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定型化、法治化的途径,是其付诸实施的重要依据。加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和资源保护立法,并通过对社会、生态、经济和科学方面原则的综合分析,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纳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立法中。另外,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要求某些现有权利义务的重组和调整,而这种权利和义务结构的重组和调整又必须依靠法律。

3、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是退耕还林还草目标实现的保障。

退耕还林还草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12部法律法规,就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实现山川秀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去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8]。但只有这些相关立法落到实处,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退耕还林还草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因此,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强有力的法律监督体系。

四、对策建议。

1、对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1)明确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民原签订的土地经营合同中的权利义务。退耕还林还草并不是对原有土地承包合同的否定,只是国家行使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表现,因为原土地承包关系、承包期限并没有改变,承包人仍享有在该土地上种植和收益的权利[7]。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情况,营造一个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实施。

(2)在《退耕还林条例》中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法律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9]。

(3)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保护管理单项法律为内容的国家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的法律控制和协调能力还不够,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a.法律体系自身内部的协调,消除内部矛盾;b.环境法律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相协调;c.环境立法必须与环境执法相协调;d.国内环境法必须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10]。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环保观念的不足必然影响到相应执法的力度,为此应该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理顺环境执法体制,解决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尤其要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切实规范环境执法行为。还需要加大加强现场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推行环境执法责任制度。如我国新修改的《刑法》特别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各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类似举措实为当今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之必需。

2、对部分不合理法条进行修改。

(1)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林粮间作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

结合林粮间作的生产实践,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林粮间作具有:林果带距小,对农作物的防护作用优于其它防护林;林粮立体种植,对光、热、水等自然利用充分;林粮根系分布不同,可以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林粮优势互补,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1]。建议相关立法机关在听取林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当然,对于不适宜林粮间作的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

(2)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为固定现金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还草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最低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如果农户没有退耕而是种粮,则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利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所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12]。

3、用法律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机制的建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十年有余,建立各类相关的后续机制已被人们提上日程,主要有:

(1)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即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不仅使退耕农户的损失得到最大补偿,而且可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13]。

(2)后续产业的发展机制。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以长远保障的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

(3)退耕还林还草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上述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不应该只是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职责,法律也应发挥自身引导和保障作用。建议立法机关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使该类制度能够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 李育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上讲话,2009-9-9.

[2] 秦玉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组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2007.9.19.

[3] 退耕还林工程简报。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2008.14(总124)。

[4] 陈祖海。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研究。科技创业,2006.10.

[5] 政策要览。农村工作通讯,2004.11.

[6] 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生态学报,2002.4.

[7] 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民商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9]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2007.8.9.

[10] 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1] 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防护林科技,2000.3.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5

一、单位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我们首先以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为重点,以“五型”支部创建为载体,狠抓支部建设。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了中纪委六次、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和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全面贯彻《林业厅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在单位内部积极开展廉政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执政为民。同时,支部按照要求,加快了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3名年轻同志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为中心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注重职工综合素质提高。按照厅直党委的安排,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和党员学习了党的*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八次党代会精神、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共组织学习50次,累计25天。另外共组织职工参加业务培训班35人次,鼓励2名职工参加研究生教育,5名职工参加函授学习,引导职工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岗位工作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三是抓制度建设。在《河南省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工作规则》基础上继续进行完善。四是切实做好工会、共青团和妇女工作。结合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由工会、共青团组织职工开展了3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了职工生活。

二、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20*年的退耕还林工作继续坚持“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完成本年度造林任务的同时,认真巩固以往成果,保证了工程健康发展。

(一)圆满完成年度造林任务。20*年度国家下达我省荒山荒地造林计划任务70万亩。截止10月底统计,年度造林任务已全面完成。9-10月组织各工程县完成了管理实绩和造林实绩自查工作。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有关人员,完成了34个县、26.58万亩省级复查面积的落实任务。

(二)开展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及时组织各地对全省退耕还林地的区域分布和坡度级构成情况、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构成与分布、退耕农户情况等进行了调研,按期向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提交了《河南省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报告》,并提出了完善后续政策的建议。

(三)编写20*年退耕还林效益监测报告。完成了桐柏、西峡、光山、辉县等12个监测点20*年监测数据的汇总及县级、村级、农户三级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农户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编写工作。监测数据真实地反映了退耕还林实施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也反映出了退耕还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省退耕还林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做好退耕还林案件的受理及查处。8月29日我们在*组织召开了全省退耕还林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工作的形势,总结了几年来各地工作的经验,并对今后加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截止12月20日,共受理退耕还林112件,同时当场解答群众咨询30多次。在受理的事项中,国家林业局转办20件,群众直接来信42件,来访34次、来电16个。在处理事件工作中,我们共下发转办单112份,下发督办函8份,电话督办20次,直接查处重大件3次。截止目前,按期已办结1*件,未到办结期限正在办理的7件。

在完成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精心组织,及早动手。今年,国家下达我省退耕还林计划滞后。为了确保年度任务按期完成,在国家下达任务之前就预分配了各地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冬春造林季节,省林业厅专门派出9个由处级干部带队的造林督察组深入小班地块查看质量,现场进行指导。7月中旬,接到国家下达我省年度退耕还林计划后,我们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按时完成了《河南省20*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审核批准。

二是加强对退耕还林林地的管理,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们起草了《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强退耕还林林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开展幼林抚育、补植补造和确权发证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幼林抚育的面积达853万亩,占退耕还林总面积工程造林的65.3%;完成历年造林地补植补造面积171万亩;我省退耕还林20*年以前退耕地林权证发证86%,荒山造林发证率72.4%。

三是强化各项措施,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办结率。为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工作,一是加强了工作机制建设,要求各级工程管理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负责退耕还林工作。二是严格办理程序,加大督办和直接查处力度。我们制定了《办理程序》,对退耕还林办理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上级转办的案件,调查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正式文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报告要包括调查核实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责任人处理情况、举报群众意见以及调查的原始证据材料等。三是加强了通报和考核制度。定期对各地退耕还林查处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地进行整改,把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稳步推进

20*年的天然林保护工作,继续严格贯彻落实《河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和国家林业局安排的年度公益林建设任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天保工程阶段性评估和配合审计署驻*特派办的审计等工作。

(一)继续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严格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认真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黄河中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通告》,继续实行天然林禁止商品性采伐,对因地方重点工程确需少量采伐天然林的,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单报单批制度。对人工商品林采伐严格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和采伐管理程序执行,工程区全年木材产量99743立方米,占工程区年度木材生产计划169844立方米的58.73%。

(二)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努力提高管护效果。为保护好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我省在巩固完善已建立的以县、乡、护林员三级管护网络的同时,加强对农民兼职护林员的业务技能和各种实用致富技术的培训,强化护林员管理,制定了护林员举报案件登记制度和深山区护林员修枝抚育考核制度,取得了明显的管护效果,遏制了因禁伐时间长而出现的盗伐案件增多的势头。

(三)妥善分流安置下岗富余职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按照省林业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做好河南省黄河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豫林天[2001]93号)要求,组织工程区各地继续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培育林木种苗、鼓励富余职工参与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等措施,使下岗职工重新获得就业机会。目前,工程区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累计分流安置富余人员4372人。其中一次性安置下岗职工2171人、从事森林管护和营林工作的474人、其他1727人。

(四)按时完成天保工程年度公益林建设任务。20*年度,国家下达我省的公益林建设任务14万亩。我们组织各有关工程县(市、区)克服国家下达年度工程建设计划较晚,任务重,时间紧等不利因素,按照省林业厅批复的施工设计,积极开展工程建设工作。截止11月底,天保区11个县全部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公益林建设任务。

(五)完成了工程区林业企业职工“四险”补助政策的落实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于做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四险”补助和混岗职工安置等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92号)要求,在认真审核各工程实施县(市、区)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职工人数、工资标准和有关政策,明确了森工企业参加“四险”的职工人数、缴费标准、缴费比例和欠费解决办法,通过测算汇总,编制上报了《河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四险”补助实施方案》。目前,国家及省配套资金264万元已按照《实施方案》拨付到工程实施单位。

(六)组织完成了对天保工程阶段性的评估工作。为真实反映我省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我们组织林科院、规划院、省农大的林业专家对全省2000—20*年天保工程开展了阶段性评估工作,编制了评估报告。

完成以上工作任务,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提高护林员素质和管护责任感。护林员是森林资源管护的主体,加强对护林员的管理是搞好资源管护的基础。为此,我们首先将提高护林员业务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定期组织护林员进行林业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林业知识培训。其次完善护林员管理制度,制定了护林员举报案件登记制度和深山区护林员修枝抚育考核制度。三是对护林员严格奖惩,各地定期召开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工作会议,对优秀护林员进行大力表彰,对不称职的公开辞退,大大提高了广大护林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二是认真培训,增强管理水平。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变动频繁,部分人员对国家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生疏的实际情况,年初我们就在三门峡市举办了天保工程信息及档案管理培训班,对工程区市县两级林业局的主管局长、天保办主任等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包括天保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细则、天保工程信息季报指标解释、工程电子档案建设、阶段自评估指标解释等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结合审计,我们又邀请审计署驻郑办的专业人员开展了天保资金管理的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强化管理,提高公益林建设质量。在今年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过程中,我们继续实行年度作业设计由具有资质的林业专业设计单位设计、建设任务由专业队承包施工、县林业局组织营林、财务、纪检等部门进行施工监理、质量验收、施工单位出具税务部门正规发票报帐的办法。同时,强化对年度作业设计的审查力度,由省级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审查,采取自评、互评和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提高了作业设计审定质量,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

四是努力探索,发展林区后续产业。20*年度,我省在大力兴办森林生态旅游等后续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对工程区内现有22处部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景区交通和住宿条件,新建3处旅游观光索道,1个冬季滑雪场,使景区游客数量和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引导集体林区群众从单一依靠砍树发展经济,逐渐转变为种植中药材,开发林下资源,植桑养蚕,发展多种经营,参与生态旅游业发展“农家宾馆”,寻找到新的致富门路。另外,通过地方政府提供信息和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等服务措施,鼓励天保区富余劳力外出打工。

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工作进展顺利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开展时间短,头绪多,任务重,我们本着边学习、边摸索、改革创新原则,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扩大补偿规模。国家继2004年安排我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首批补偿面积550万亩之后,今年又新增补偿面积320.65万亩,从而使我省享受国家补偿的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870.65万亩。省财政在20*年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2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将补偿面积增加到120万亩。全省享受中央和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生态公益林总面积总计已达990.65万亩。

(二)合理安排补偿面积。为妥善处理保护森林资源与发展地方经济的矛盾,我们制定了补偿面积落实六项原则,确保了补偿基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经各实施单位“对号入座”,全省新增的320.65万亩部级重点公益林和100万亩省级公益林补偿面积全部落实到了山头地块。

(三)认真落实管护责任。搞好公益林资源管护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前提。各级林业部门为尽快将管护责任落到实处,认真制定管护细则,公开选聘护林员,分类签订管护合同。通过个人报名、群众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全省共选拔确定护林员4586名,其中部级重点公益林区3877名,省级公益林区709名。

(四)加强补偿基金管理。我们在严格贯彻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3月和11月份,我们先后两次对基层实施单位的补偿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与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的通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实施单位严加整改,确保补偿基金专款专用,合理开支。

(五)做好公共管护支出项目。我们严格按照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和项目申报与审批程序,今年又新建生物防火林带46485米,主带宽25—30米,辅带宽20—30米,合造林面积2091.5亩;改建生物防火林带33300米,面积1258.4亩;垒砌防火隔离墙500米;林业有害生物救治面积13.65万亩;在登封、南阳、信阳建立了3座公益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物资储备库。

(六)区划界定省级公益林。为推进我省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并为实施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依据,我们在去年省级公益林面积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经过4个月的野外调查和走访农户,县级区划界定单位共申报省级公益林地2224.36万亩,其中可作为补偿对象的有林地1727万亩,涉及14个省辖市、84个县(市、区、省辖市直属的国有林场等)。

(七)核实天保区新增造林面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安排,我们积极配合配合华东院对天保工程区新增造林且未享受天保工程管护经费的重点公益林面积进行了核查。我省共申报此项面积225.75万亩,其中适于国家补偿的有林地面积117.90万亩,核实的有林地面积119.66万亩,核实面积比申报面积多出1.76万亩。

(八)组织编制补偿基金县级实施方案。为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步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通过实施方案的编制,将补偿面积分生态区位、和地类落实到小班,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公益林资源管护和补偿基金监管细则,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

完成以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任务,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加强补偿面积核查。国家第二批补偿面积和省级新增补偿面积指标下达后,我们首先组织省林科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河南农大师生共计65人,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历经一个月的野外调查和统计汇总,对所有区划界定单位申报的补偿面积进行了核实。共抽中乡(镇、林场)194个、行政村(林班)403个、小班1856个,其中在部级重点公益林区抽中乡(镇、林场)127个、行政村(林班)299个、小班1530个,在省级公益林区抽中乡(镇、林场)67个、行政村(林班)104个,小班326个。抽查面积共计58.21万亩,其中部级重点公益林45.94万亩、省级公益林12.27万亩,面积抽查比例均在10%以上。经复查质量跟踪监督,抽查比例和调查质量等均符合规定要求。通过省级复查,为合理分配面积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是制定完善管理办法。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制定的各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今年又制定了《河南省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河南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复查办法》以及《公共管护支出项目县级实施方案的申报与评审要点》等管理规范,逐步使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

三是组织交流成功经验。为提高公共管护支出项目管理水平,今年4月,我们组织项目单位实地参观了桐柏县和罗山县的生物放火林带项目建设成效,同时邀请省林业规划院的专家讲授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进一步严明了建设标准和资金管理规定。

四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今年8月和10月,我们先后举办了“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省级复查技术培训班”和“全省公益林管理培训班”,分别对复查人员和省辖市负责公益林管理工作的科长、县级林业局主管局长、国有林场场长等进行了业务培训。各实施单位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护林员的职责、业务、补偿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全省上下通过一系列培训措施,公益林管理(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五、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部分地方工作不规范,加之农村政策调整,致使退耕还林件有增加趋势;二是天保工程区中幼龄林面积大,抚育间伐滞后,林地健康状况恶化;三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各个环节管理制度急待健全和规范。

六、20*年的工作重点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绿色中原建设规划》,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的各项政策,狠抓现有成果巩固与完善,加强管理,高标准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自身建设

1、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教育,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2、狠抓作风建设,务求做到勤奋、认真、创新、务实、高效、廉洁。

3、配合林业厅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争取再上新台阶。

4、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

(二)退耕还林工程

1、组织完成年度退耕还林任务。及时了解国家明年计划的有关情况,早准备,早安排,确保任务的完成。

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加强退耕还林地的管理工作,强化抚育、补造、林权证发放、林地征占用等管理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继续做好工作,加大对退耕还林案件的查处力度,保障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完成退耕还林中期成效评估工作。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

1、突出重点,进一步抓好现有资源的管护。

2、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公益林建设任务;

3、及时完成省县两级天保工程实施方案调整工作;

4、指导新安县扎实开展重点生态县治理工作;

5、全面完成全省天保工程县级档案管理管理微机化工作;

6、对天保工程区几年来的公益林建设工作开展“回头看”活动,通过全面核查,强化管护措施,修复封禁设施、开展补植补造,提高公益林建设质量。

7、召开天保工程阶段总结会议。认真总结第一阶段工程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整后的实施方案,为实施好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工作

1、召开公益林资源管护现场会,推广学习先进经验;

2、编制新的公共管护支出三年规划;

3、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4、拟定公益林管理办法;

5、依据各地编报的实施方案,开展检查验收和目标考核;

6、探讨不同地区的公益林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6

(云南省师宗县林业局,师宗655700)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工程,今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建设项目,为实施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文章根据退耕还林政策,结合师宗县的实际加以分析,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师宗县;退耕还林;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24

作者简介:杨友良(1971-),男,云南省师宗县人,林业工程师.

1基本概况

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东经103°42’~104°31’,北纬24°21’~25°00’之间,东南与广西西林县隔江相望,属珠江流域南盘江,属云贵高原山系,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37~2406.7m。属低纬度亚热带气候类型,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从低热河谷带至温带,广泛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全县辖3乡4镇3个街道办事处,109个村委会(社区),834个村小组,境内有1个森工管护局(师宗县南盘江林业局)和1个国有林场(师宗县国营五洛河林场)。据师宗县2013年统计公报资料统计,全县总人口41.6223万人。

2第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成效

从2002~2013年开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0980hm2,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000hm2,巩固成果造林面积7980hm2。2010~2012年国家重点项目核查验收结果表明,师宗县退耕还林地保存面积保存率为100%。工程建设边推进、边开发、边巩固,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植被明显恢复,森林面积净增3000万hm2,比2000年增加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8%。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退耕还林农户生活困难得到逐步解决。全县参加退耕还林的户数有1.09万户,涉及人口3.25万人,通过兑现国家完善政策补助10604.22万元,生活补助1110.96万元,巩固成果苗木补助和现金兑现1436.4万元,有效缓解了部分退耕农户不能从退耕地中获得经济收益的实际困难;二是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活方式发生可喜变化。2010~2014年,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有1500户新建沼气池,有2460户安装了太阳能,农村能源的实施,既改善了农村能源消耗结构,又有效解决了部分退耕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提升了农户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全县完成后续产业种植业任务7980hm2。通过后续产业建设,加快了山区发展,为山区群众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近几年,师宗县接连遭遇特大自然灾害,退耕还林新造地林木损失惨重。县、乡林业部门努力克服特大旱灾造成的困难和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完成补植、补造及树种优化造林面积2133.33hm2,有效地促进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3对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分析

新一轮退耕还林在认真总结借鉴以往经验基础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退耕还林成为广大群众保护生态、改善生活的自觉行动,在政策上有较大的变动。

一是总体思路发生了较大变化。由第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采取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统一制定政策,政府推行”的方式实施,改为“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实施,即在农民自愿申报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基础上,中央核定各省规模,并划拨补助资金到省,省级人民政府对退耕还林还草负总责,自主确定兑现给农户的补助标准。新的思路强调了尊重农民退耕意愿,政府不搞强迫命令,并将制定兑现给农户补助标准的权力交给地方政府,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退耕农户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成果的巩固。

二是严格控制实施范围。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条件:①地类限制为25°以上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②必须是非基本农田;③打破第一轮退耕还林的各种限制,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

三是新一轮退耕还林遵循原则。根据新的思路,新一轮退耕还林原则,即“统一标准,农民自愿,政府助推,自我发展”十六字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充分肯定第一轮退耕还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特点提出的。“统一标准”就是在大的方针政策上由国家出台统一的标准,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省的实施细则,国家不再规定得过细、过死。“农民自愿”是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前提和根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采取农民自愿申报,林业部门组织实施的原则进行;“政府助推”就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不再是国家包办一切,采取国家助力,各级政府助推,林业主管部门指导的原则进行;“自我发展”强调新一轮退耕还林不再和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挂钩,鼓励农民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谋求自我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经济林。

四是补助政策和以往不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确定了新的补助政策。与第一轮相比补助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不再区分生态林与经济林及比例,也不再区分南方与北方地区;二是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为每公顷22500元,分3次下达:第1年12000元、第3年4500元、第5年6000元。比以往每公顷补助标准有所降低。

4师宗县针对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4.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依据第2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师宗县耕地总面积为77959.87hm2,其中:坡耕地面积49352.87hm2(基本农田面积32019.68hm2,坡耕地面积17333.2hm2),>250的坡耕地面积3680.21hm2,占总坡耕地的7.3%,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经林业局统计在49352.87hm2坡耕地面积中有9416.22hm2急需实施退耕还林,但由于土地二调数据不准确、土地利用现状图存在位移,有部分25°以上坡耕地不在利用现状图上,二调情况与现状不相符、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不科学,大大压缩了退耕还林的空间。

4.2坡耕地主要分布范围

在>250的坡耕地面积中有3540.94hm2,按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要求,退耕还林重点是在这3个乡实施,这3个乡是师宗县的贫困乡,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相邻镶嵌,比较适宜杉木生长。近年来,木材价格得以稳定提升,特别是杉原木价格一值较好,加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群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部分坡耕地农户已经种植了杉木,集体土地中的可利用退耕的坡耕地逐渐减少,而在国有土地中群众使用的坡耕地面积较大,但这些坡耕地土地使用权属不明确,实施退耕还林难度较大。

4.3地块零散,实施困难,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经林业局对照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实地规划,师宗县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条件的3608.21hm2坡耕地,分布在全县3乡4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76个村委会,地块较多,面积较小,分布零散,实施较为困难,实施后管理也十分困难,即便是实施了也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5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相应对策探讨

5.1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实行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

师宗县迅速在全境范围之内掀起新一轮退耕还林热潮。全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工作,以制度为保障建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认真抓好造林质量工作,不断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推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顺利实施。

5.2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调查摸底工作和加大宣传力度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切实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中25°以上陡坡耕地,以及上一轮退耕还林遗留问题等进行调查,制定相应规范文件。同时,加大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宣传力度,对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进村人户展开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5.3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

师宗县林业局根据全县林业发展的需要,从大量营造林转变为管理职能上来,在各乡镇组建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应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对所管辖区林地林木进行监管,防止部分群众趁退耕还林之际毁林开荒,加大对乱砍滥伐、乱开垦、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退耕还林区不再出现新的坡耕地,有效推进林业生态健康发展。

5.4做好县级退耕还林总体规划

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严格限定在25°以上坡耕地,划定适合退耕还林区域,应将25°以上陡坡地、交通沿线、城镇面山、江河两岸、湖库周围、生态特别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地区重点安排,兼顾需要和可能,合理安排退耕还林的规模和进度。南丹山、凤凰谷、菌子山、翠云山、丁累大箐、东风水库、大堵水库等7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坡耕地应优先安排,突出重点、有计划、分年度稳步推进,结合区域特点,重点打造特色。

5.5退耕还林树种选择

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不再限制生态林、经济林的比例,只有一个前提就是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树种的选择已是造林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选择生态经济兼用的树种,尤其是群众喜爱的乡土树种,不需要驯化可以直接投入造林,如核桃、柑橘等。

5.6营造技术措施

退耕还林营造技术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有效技术措施其中包括:①科学合理确定造林面积、树种。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提倡造混交林,慎重引入外来树种,防止生物入侵;②做好整地工作。整地质量影响树苗成活率、幼林生长和水土保持,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挖穴呈“品”字形排列,以控制水土流失;③把好种苗关。纳入退耕还林苗木,必须有“一签两证”,严禁使用劣质苗或挖野生苗上山造林;④做好栽植工作;⑤把好验收关。对于不合格造林,应及时返工。

5.7开展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维护退耕户的合法权益

按照政策规定,制定退耕还林登记发证验收标准,开展确权发证工作,在组织专人对每个退耕地块进行详细测量,填写基本情况,反复核对后,利用林改系统GiS软件录入计算机,经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方可进行发证,强化政策兑现程序,确保各项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户,建立健全退耕还林还草检查监督机制,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监管,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5.8采取综合保障措施

根据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结合师宗县实际,对于25°以上生态脆弱区域,要做如实规划。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以解决群众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要培养生态建设型的复合型人才,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提供保障。把退耕还林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后续产业,促进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

6结语

对于怎样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要不断地进行经验的总结。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退耕还林成为广大群众保护生态、改善生活的自觉行动,进而促进我国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杭州阿光”为你整理了这篇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市政府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精神,迎泽区迅速开展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迅速动员,周密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当作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好抓实。目前迎泽区已全面完成摸排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排工作完成情况

迎泽区共下发图斑444宗,属于摸排范围图斑181宗,包括住宅类29宗,产业类126宗,公共服务类26宗。不属于摸排范围图斑263宗。均已摸排完毕,摸排完成率100%。444宗图斑均属郝庄镇范围内,其中单户住宅类27个,占比14.9%,多户住宅类2个,占比1.1%;产业类126个,占比69.6%公共服务类26个,占比14.4%。

1、全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初查工作,初查登记工作是全面摸清全区2013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底数的基础和关键,对摸排工作能否按时保质完成、后续分类处置是否全面到位至关重要。全区上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技术单位的支撑作用,郝庄镇、各村(社区)按照工作要求和摸排类型,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填写《信息采集表》,对摸排情况汇总后报镇登记汇总,建立了初查台账,并对汇总情况进行逐一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省农村乱占耕地领导组下发图斑核实工作情况。

省农村乱占耕地领导组三次下发图斑,涉及我区1个镇295个图斑。作业队伍自增图斑4个。

3、国家下发图斑核实工作情况。11月9日国家下发图斑145个,经实地调查核实,经过内业举证处理74个图斑,剩余71个进行外业调查。

通过开展摸排工作,我区摸清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底数,建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工作台账,为分步整治、分类处置存量问题奠定基础,重点整治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保障农民合理的建房需求。

二、具体做法与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农村乱占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把落实整治工作要求作为“四个意识”是否坚定、“两个维护”是否牢固的现实检验,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坚决做到应查尽查实事求是地把摸排工作做实做细。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全区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分管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狠抓落实;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并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社区等力量开展外业核实工作,建立了区、镇(街)村三级专项整治格局,确保摸排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迎泽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职贵分属和实施步骤,确保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细。

2.初查信息公示平台建立及公示情况。按照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摸排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有关具体事宜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区巳建立了摸排工作政府官网专栏、迎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公众号及投诉平台。对全区1个乡镇28个村存在的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初查台账全部进行了公示;对照初查台账、省下发的辅助图斑,我区组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现已重新在各村和政府官网上进行了公示。

3.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情况。全区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至7月3日以来,无新增乱占耕地问题,新增农村乱占耕地问题举报电话7553362。

三、做好宣传与举报受理工作

1、利用横幅标语、图画展板、微信平台、入户走访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耕地保护政策规定等宣传,制作展板1块、宣传版面240块、条幅2块、宣传折页480份等

2、在迎泽公众号《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原则》、新闻报道3篇,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3、公示举报电话,在区政府官网迎泽之窗和公众号迎泽上均公布了迎泽区、郝庄镇两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群众举报电话或邮箱以及负责人的电话,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举报监督、整治整改,切实营造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的强大舆论氛围。

四、存在问题

一是各村自行摸排时,对于某些宅基地证是否证地一致无法证明。

二是由于平台统计口径,造成省级图斑只能统计289个,对迎泽区工作完成率及排名造成影响。

三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上存在不够精确不够细致的问题。

五、分类处置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次摸排,基本上摸清了全区乱占耕地建房的真实底数和情况。

1.按照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土地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十八条规定: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建议对涉及住宅类的,统一列表移交农业农村部门处理。

2.对涉及产业类的,按照规定进行拆除复垦复绿。我区存在废弃大棚也归在产业类,如下一步处置时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对涉及公益服务类的,按照规定责令尽可能完善相关用地手续。

4.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对乡镇村干部进行土地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通过宣传画、黑板报等各种媒介和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保护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压实责任,健全机制,精心组织,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摸排和后续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做好政策解释引导,有效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8

 

为扎实推进2021年额敏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根据《2021年塔城地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结合本县实际,制定2021年额敏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1+3"工作部署和地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适应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新常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体系,引导农民自觉提升耕地地力,推动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促进种植业结构合理调整,确保全县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农业产业新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改善为基本路径。把节约资源和保护耕地环境放在优先位置,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耕整地、残膜回收、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实现全县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

2.坚持以粮食安全、结构合理、农民增收为基本任务。立足构建以参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农业新发展格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保粮食安全和保农民收入协调统一,优先保障对种植冬小麦的耕地进行补贴。

3.坚持以农民主体、政策引导、政府依法监管为基本遵循。以保障合法种植者基本收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县结合地区拨付资金总量,参照自治区统一规定的补贴对象、标准、条件和程序,制定补贴实施方案。注重将补贴资金监管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移,实行逐级申报审核,严格发放程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绚私舞弊行为发生,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落细。

二、主要内容

(一)补贴对象。所有合法的实际农业种植者。

(二)补贴条件。

1.依法依规明确享有耕地承包权,耕地实际用于种植小麦、玉米、青贮饲料、苜蓿等特定作物。

2.补贴耕地要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落实深松整地等保护耕地地力,提升耕地质量等具体措施。

3.同一地块一年只能补贴一次,以正播作物优先作为补贴对象予以补贴,复播玉米、苜蓿不得列入补贴对象。

4.补贴作物以种植冬小麦、春小麦、正播籽粒玉米、青贮饲料、苜蓿和特色经济作物的先后顺序依次发放补贴。

5.果粮间作田按照科学折实后的粮食播种净面积,给予核定补贴。

6.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予以补贴。

此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范围∶

1.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

2.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

3.已经纳入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地、草地)及退地减水范围的耕地;

4.违法开垦且未纳入粮食生产功能区范围的耕地不给予补贴。

(三)补贴标准。种植冬小麦的耕地,每亩补贴220元;种植春小麦的耕地,每亩补贴115元;种植青贮饲料的耕地,每亩补贴120元;种植苜蓿的耕地,每亩补贴100元;种植玉米(不含复播)和特色经济作物的耕地,每亩补贴18元。玉米用于青贮或收获籽粒由各地结合申报底册经实地核查后确定,用于青贮的按每亩120元标准进行补贴,用于收获籽粒的按每亩18元标准进行补贴。特色作物番茄、甜菜、打瓜等特色经济作物根据资金结余进行补贴,每亩18元进行补贴。(不含棉花、林果、蔬菜)。

三、方法步骤

(一)补贴面积的界定。补贴面积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为基础,尚未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地方,以拥有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耕地面积为基础,其它类型耕地以合法种植证明文书为基础确定。同时实行排除法进行调整,据实核减改变耕地性质的面积,如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地、草地),已转为设施农业或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等。

(二)补贴资金拨付。根据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安排农业生产支持补贴资金及时做好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有结余的,可转入下一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继续使用,资金不足的,由县政府调剂解决。

(三)补贴面积申报和兑付方法。建立实名公示制度,实行严格管理。由农民(种植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符合条件的耕地补贴面积,村级全面核实,进行实名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申报品种、申报面积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乡(镇)复核,县农业农村局核实认定。县农业农村局在耕地补贴面积核准后,再次由村委会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补贴面积、补贴金额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由各乡(镇)场财政所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农业农村局向财政部门提供补贴面积基础数据和补贴发放清册,并会同财政部门办理补贴兑付工作。由财政部门组织补贴资金发放,明确补贴资金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关系重大,各乡(镇)场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惠民补贴发放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坚决杜绝擅自扩大或缩小补贴对象,改变补贴标准范围,实现“应补尽补”。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补贴资金预算、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制定补贴资金分配方案、拨付补贴资金、监督检查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补贴面积核实和监管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加快推进。

(二)明确责任分工。县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场人民政府负责补贴政策的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制定、面积核准以及资金监督使用和绩效落实;县、乡(镇)场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落实、资金拨付、绩效评价和资金监管。各乡(镇)场人民政府承担补贴发放主体责任,主要负责补贴政策的组织实施、协调推进、兑付资金、宣传解释和问题反馈等工作,要配套相应工作经费,确保面积核实等外业工作保质保量落实到位。各乡(镇)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补贴政策的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做好补贴面积的申报、统计、核实、张榜公示、信息的审核和录入以及政策解释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研究制定本区域内年度实施方案,印发各乡镇(场)组织实施。

(三)做好宣传培训。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农业广播、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将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公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实施方案,让基层干部和农民充分了解改革政策内容。加强经办人员业务培训,设立热线电话,向社会各界释疑解惑,为补贴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四)强化监督管理。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拓宽补贴问题线索反映渠道,接受社会监督。部门建立运行监管机制,加强农业补贴政策补贴情况的日常监督,落实资金执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结合、专项监督审计与交叉检查等有效形式,对补贴资金的申报、公示、审核、发放等环节加强监管,纠正农业补贴政策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对虚报面积,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或违规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注重绩效考核。各乡(镇)场人民政府将密切跟踪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工作进展动态,按时启动补贴资金。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适时开展绩效考核。2021年9月25日前,各乡(镇)场补贴工作总结报额敏县农业农村局和额敏县财政局。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9

我国城镇化发展让农民进城,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如何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重庆市大足县三驱镇新民村徐怀金和妻子常年在县城做小生意,虽然收入增加了,但心中始终有块“石头”,“女儿在本村读书,由年迈的父母照顾,而且多年无人居住的农村房屋也早就破旧不堪了”。

忍受子女分别之苦,心挂老宅安危,怎么办?想通过转户口把女儿接到城里,但手头资金有限,又该如何是好?此时他听说了地票制度,“农村的房子处置后既可以拿钱,又打消了进城后的顾虑,何乐而不为呢?”经过详细咨询后,2011年3月,他与妻子先到三驱派出所办理了整户农转城转户手续,而后向大足县国土房管局三驱管理所提出了宅基地退出申请。

后来经过县国土部门实地测量,共退出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1亩多,经过复垦,他们获得了地票价款13万余元。“如果没有地票,按当时行情,农村的老房子只能卖一万多元。”徐怀金感叹道。有了这笔钱,徐怀金再填上一点积蓄,在县城购买了一套120余平米的商品房,如今不仅女儿到了县城龙岗小学上学,徐怀金和妻子也在县城各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帮助徐怀金进城过程中,地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小一张地票又是如何让徐怀金的老房子升值十多倍呢?

土地如何变地票

在城乡发展过程中,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土地财产权缺乏市场化的流转渠道,很多农民的宅基地无法变现只能长期闲置,造成了城乡建设用地双增长的问题。“农村建设用地点多、面广、量大,这个问题不解决,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提速,守住耕地红线的压力会日益增加,既要保发展,又要保耕地的‘两难’局面会更加严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刘俊分析道。

我国是农业大国,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针对该问题国家从1986年开始就要求地方政府对耕地予以保护;1998年进一步实行耕地补偿机制,要求占补平衡;十六大还提出了以工补农、城市带动农村的理念。尽管如此,我国耕地保护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99万亩。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作为直辖市,也在积极探寻解决之道,它们将制度设计聚焦于盘活农村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并于2008年起,创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开展地票改革试验。“我们的主要思路是,以耕地保护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价值为目标,建立市场化复垦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自愿将闲置、废弃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说道。

有了思路,重点从六方面推进。首先是确权颁证,明晰土地权属。从2010年到2012年,重庆市完成了新一轮登记并向村集体和农户下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农村住房所有权证,从而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地票交易创造了条件。

地票的来源是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后结余的指标用地,因此复垦是地票来源的关键,为此重庆市还于2010年8月组建了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以下简称“整治中心”)专门负责土地的复垦验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了包括规范交易所、复垦项目等方面管理内容的60个政策性文件和12个技术性文件。

有了制度和载体,交易所对地票采取挂牌、拍卖等公开交易方式,并建立了管理、咨询及网上查询系统以保障地票生产、交易、使用三大环节的阳光操作,同时接受各方监督。从2014年建立地票价款网上查询和短信通道以来,截至目前,网络查询已达1.6万人次,向农户发送相关信息近10万条。

土地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重庆市还注重与户籍改革、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业化等改革系统联动,形成了多方协调,统筹推进的格局。徐怀金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尝试顺利进城落了户。

“地票制度引入了市场机制,虽然是一种指标,但与普通的建设用地指标不同,它进一步把价值和实物分离,抽象成为一种有价票券。”刘俊分析道,“这样它就能在市场上计算、流通、交易,使用面就大大提升了,有非常重要的市场价值。”

这一套做法运行下来,老百姓认可程度怎么样呢?

地票:改善生活有助经营

垫江县曹回镇石鼓村村民卢家友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就带着孙子和孙女在老家读书,平时干点农活,每当他看到自己住的一层平房,心中总是嘀咕,“什么时候能改善改善生存条件就好了”。但不足2万元的年收入让他只能望而兴叹。因此,当他听说地票改革后,和家里一合计,马上就行动起来了,申请将自己的旧宅基地复垦。

2011年10月,他们一家搬到了儿子家,复垦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6月1日经市级部门验收合格,最终认定他申请复垦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面积为866平方米,得到地票价款18万余元。2013年8月该笔款项拨付到位。

“有了这笔钱,我的很多想法都能实现了。”拿到钱后,卢家友很快就对自己居住的平房进行了装修,加盖了一层,装起了门框,铺起了地砖。不仅如此,他还购置了烤鸭箱、烤鸭架、电冰箱等设施,办起了烤鸭店。“现在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左右,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卢家友感叹道。

地票不仅能帮助农民改善生活,还对农村经营有帮助。长期以来,农村的融资途径主要依靠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但当合作社处于规模发展阶段时,小额信用贷款往往不能满足需求。黔江区苗家水寨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就遇到了该问题,他们有社员56户,其中养殖规模超过1000只以上的达20户,这该怎么办?

2011年6月,合作社理事长周建伟听说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可以抵押贷款,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农商行,最终申请到了10万元贷款。他用这笔钱将养殖规模扩大到了6万只,年增收5万元。如今,他还积极帮助合作社其他成员申请抵押贷款呢。

好处看得到,制度有保障,经过多年实践,重庆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愿复垦、公开交易、收益归农、价款直拨、依规使用”的制度体。

在广泛地宣传复垦和地票政策在住有所居的前提下,农户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愿申请复垦,严禁被复垦、被上楼等“扭曲行为”。在复垦前,重庆市还会就复垦意愿、复垦方式、是否参与复垦施工以及是否接受现行价款分配方式征求农民“四个愿不愿意”。农民自愿,交易还要公开,所有的地票交易统一在交易所以挂牌、拍卖等方式进行,形成了一套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如今,地票成交单价已经由首场的8万元/亩逐步提升并稳定为20万元/亩左右。

交易达成后,农民拿到收益是关键。在扣除复垦成本后,全部收益归“三农”所有,其中,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按85∶15比例分享宅基地收益。此外,还设定了最低交易保护价,保障农户收益不低于12万元/亩,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不低于2.1万元/亩。不仅如此,交易所还建立了地票价款直拨制度,由其委托银行,直接将款项打入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最后为了保障地票合理使用和交易,重庆坚持规划龙头控制,严格依规实施复垦和使用地票,严格执行新增经营性用地使用地票的规定。

在这样一套制度体系下,重庆地票制度多年来平稳运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中旬,重庆已累计交易地票18.31万亩、365.13亿元,截至2015年底累计使用地票11.75万亩,实际占用耕地7.32万亩。今年9月,在交易所大厅,记者看到一块巨大的LeD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地票价格信息,柜台工作人员热情地解答咨询人员的问题。

“在市场机制下,由供求关系影响着价格,这是浮动的,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供应略大于需求是一种健康的市场状态。”刘俊分析道,“而且使用地票少于交易地票,实际上更有利于耕地的保护。”

复垦是个技术活

“地票制度是重庆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民生之举。”重庆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莫建兵说道,“复垦工作则是地票的基础。”别小看这两个字,背后可是十足的技术活。

为了把复垦工作落到实处,整治中心采取两手抓的方式,既管项目又管技术。复垦土地不仅具有“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而且涉及部门多,利益攸关方也多,单靠一家之力难以完成,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整治中心建立起一套“以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政府负责,国土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实施,中介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而这套机制的核心关键就是标准体系与技术流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莫建兵说道,“这8年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围绕复垦工作出台了64个政策性文件和12个技术标准。”这些文件不仅涵盖了全工作流程,还包括测绘技术、规划设计、工程验收、协议签订等多方面的技术标准,其中一些指标还细化到土壤厚度大于40厘米、耕地平均台面坡度小于15度等。

有了这一套标准,整治中心还采取“二验一收”制度。在验收过程中先由工程实施组织单位进行初验,合格后由区县国土管理部门联合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合格的出具竣工验收意见并核发建设用地整个合格证,不合格的则要进行整改。最后,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还会会同整治中心对区县的发证项目按不低于5%-10%的比例随机抽取复垦点进行复核。“我们复核的重点是复垦点面积是否准确、地类是否真实、耕地质量是否达到耕种要求、工程布局是否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等。”莫建兵介绍道。

为了保证整套制度的有序运行,整治中心还按3%-5%的比例随机抽取项目,进行过程监管,重点考察其实施操作的规范性、管理手续的完善性、资料编制的完整性等等。除此以外,整治中心还严格对测绘进行审查,在操作阶段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实时跟踪测绘成果报送并审查进展情况,测绘成果出来后还会根据内业(证照)、外业(地质考察)复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只有经过这样‘三合一’的复垦项目才能被称为合格的。”莫建兵说道。

为维持这样一套庞大体系的运转,整治中心还借助了外脑。《小康》记者在整治中心官网上看到,在2013年公布的专家库成员就有近500名,领域涵盖了科研、管理、企业、技术等多方面。“我们也在组建自己的队伍,目前,在全市以及各区县整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有1000人左右。”莫建兵介绍道,“我们对他们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仅业绩和绩效挂钩,但凡出现权钱交易等腐败事件,一律拉进黑名单。”此外,未了保证队伍的专业素养,整治中心特意编写了教材,每年都会组织多次培训,并进行资格考试。

“复垦土地的验收非常关键。”刘俊分析道,“要有严格的程序、核证追究、处罚及监督制度,这样才能为市场发展提供保障。”

“干了这么多年,苦过、累过,也辛苦过。”莫建兵感慨道,“但我是来自于农村的,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既然这件事对老百姓有益,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他表示,未来整治中心还将加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做精做细复垦工作。

成效与挑战并举

地票改革在重庆实行的这几年来不仅交易量大,还取得了诸多成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票制度迎合了国家增减挂钩的政策要求,在城镇建设用地刚性增加的同时,相应收缩农村建设空间和规模,为退出农村建设用地提供了有效途径,扭转了“两头占”、“双增长”的局面。第二,地票改革实行“先造地、后用地”模式,而且地票落地使用的耕地占征地范围的60%左右,积极落实了耕地平衡制度。第三,高标准的复垦验收制度更进一步深化完善了耕地保护制度。

除了保护耕地外,通过地票获得的收益也帮助重庆脱贫增收并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地票交易获得收益,而且复垦形成的耕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仍归集体所有,仍交由农民耕种。而村集体获得的集体经济收益则通过村集体组织和村民代表商议用于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宋农镇就将8年来获得的2000余万元地票收益用于下属5个村的道路、环境卫生、饮水设施、水利农田、文化娱乐建设,不仅改善了过去脏乱差的环境,也提升了生产经营条件,让农民享受了发展带来的实惠。此外,复垦后的农田相较于过往也更加集中连片,提高了农地规模化利用水平。

通过地票的市场化交易,也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市场化通道。不仅建立了大范围、远距离的城市反哺农村的通道,探索建立了用地指标市场化配置机制,更统筹优化了城乡和区域发展结构。“在已交易的地票中,有70%以上来自于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两个区域在全市发展中承担着生态涵养和生态保护功能,发展导向是引导超载人口转移,通过地票实现了‘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格局。”此外,对地票的使用,95%以上落在了承担人口、产业集聚功能的都市功能区及城市发展新区,这样更符合“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

最后,地票制度还与相关改革配套形成改革综合效应,不仅发挥着价格发现功能,带动金融下乡和农房价值提升,还为进城落户农民处置农村财产提供了路径,更为农村产权改革奠定了基础。

尽管,重庆地票制度的改革成效多多,但它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地票究竟买卖的是什么?

“地票制度背后还是有很强的行政因素,怎么让这一项制度完全按照市场机制的原理和规则运营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难点。”刘俊分析道,“另外地票交易还涉及到私法领域,这方面的私法构建如何与公法权力相得益彰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不过刘俊对地票制度寄予厚望。“地票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耕地保护,”他说道,“可以把地票制度进一步扩展,尝试异地代耕、代保。地票制度不应是地域性的,而应是全国性的制度。”

耕地保护考核细则篇10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政策

退耕还林工程是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启动的七大生态工程当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项生态工程。这项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巨大成就,促进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但随着退耕还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我国退耕还林规定补助期限,“国家每年根据退耕面积核定退耕还林还草所需要进行补助,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怎么办?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有些退耕还林的农户生计会受到影响,退耕农户又会毁林开荒,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毁誉一旦。认真研究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后续政策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对恩施州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1实施退耕还林的效益分析

1.1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明显

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几年的实施,在水土保持、防治风沙、抑制洪涝灾害方面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广西、四川、恩施州等地调查发现,山绿了、水清了、风沙少了,生存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恩施市林业局对蓄水量、水土保持两项效益测算,每年收益分别为3192万元、210万元。

蓄水量的经济效益评估,恩施市年降雨量1200~2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林地降水变化途径为18%~25%为林冠截流和蒸发;55%~70%变为地下水,再按60%变为地下径流的经验值计算,退耕还林地成林后,预测年平均可蓄水为:多年平均降水量×林地增加径流比例×退耕还林面积=6384万m3,则相当6384万m3的地下水在一年内慢慢渗出,折算经济效益价值为3192万元/年(按0.5元/t计算)。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价值评估:恩施市25度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53.01t/hm2,有林地每年可以降低侵蚀模数为43.01t/hm2,6870hm2退耕还林面积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26.6万t。按每吨土壤中含氮1kg,磷0.7kg,钾2.4kg来计算,则保持水土肥力和经济价值核算为每年210万元。

1.2退耕还林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通过调查,单纯的退耕还林工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从宏观层面上把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分析,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来源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传统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其他收入。实施退耕还林后,传统种植业收入有所下降,养殖业收入没有变化,而打工收入明显增加,由占总收入的比例37%提高到42%,同时国家补助的钱粮直接增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及外出务工人数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2)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投入产出率增加。退耕还林主要是把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投入产出率低的陡坡实施退耕,使农村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平缓的耕地中,提高了耕作水平和复种指数,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

(3)促进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恩施市为例来看,第一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69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3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2.9%;第二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81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7.8%;第三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78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0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10.6%。二、三产业增长比较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2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收入问题

退耕还林到期后,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农民收入是否下降,这是退耕还林工程成败的关键。据调查,巴东县种植经济林和部分兼用林的农户收入有所增加,大部分农户收入将减少。据测算,补助到期后与目前相比,家庭收入增加的仅占18.6%,家庭收入变化不大的占35.7%,家庭收入减少的32户45.7%,无外出务工或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农户,可能出现越来越穷的情况。

还林补助是否满足农民退耕需求也是一个探讨的问题。最简单的是种粮食与退耕补助费的比较,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以及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变,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大幅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与此同时,国家却在此时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现金补助代替原先的粮食补助,补偿标准不变,仍为每公斤粮食折合现金1.4元,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使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弱化。

2.2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如套种的问题、国家其他工程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的问题等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办法。在退耕还林的实践中,发现套种一定的矮杆作物有利苗木的生长,没有套种一定的矮杆作物的退耕还林地的苗木生长较差,其原因是通过以耕代抚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而国家《退耕还林条例》不允许兼种其他作物。

2.3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田退耕了,树种了,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林子不象林子、竹子不象竹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助,至于今后有没有收益不是自己的事。有的退耕农户公开说“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二是退耕户管理水平差距大。据调查宣恩县普遍存在高山比低山好,生态林比经济林好、经济林成活率及长势普遍较差。不管是经济林还是生态林5~8年后效益不佳。特别是经济林,5年后不能见成效,很难做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地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每年只被动地对退耕林木进行夏、秋两季的除草,未完成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

2.4缺乏宏观指导,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

退耕还林缺乏统筹规划和市场预测,造林的时候只考虑生态改善的需求,对市场风险考虑不够。特别是经济林的种植,起初由林业站统一调配,农户缺乏种植的主动性,种植结构趋同。比如恩施市屯堡乡大多种植板栗,到时候果树长起来了,板栗多了,出现卖果难怎么办?农户没有了收益,生计就会没有保障,没有生计保障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前期退耕还林的大量投入就会付之东流。如何与市场接轨也是一个认真思考的问题。

3对策建议

3.1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市场缺位,无法在市场进行交易。即使存在市场,也不可能把所有愿意购买的人和从事建设的人聚集起来签订合约,其交易成本也会非常之高。因此,现实中既没有人专门支付生态费,也没有人愿意从事生态生产。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保障退耕还林实施。以流域的上下游为例予以说明,下游生态消费支付生态税政府转移支付补偿上游生态生产。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应该说短期内都是没有直接效益产出的,经济林在造林后10年才开始有收益,有的15~20年左右才会有收益,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生态林只能产生生态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保障生态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渠道。

3.2退耕还林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机制

退耕还林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不变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边际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安排。如果农户不退耕还林,他们就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收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退耕还林补贴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

3.3尽快建立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机制

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重点研究生态林、经济林的生态效益,以及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集中在林果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4有针对性地放宽林粮间作政策

实践证明,对新造林地未郁闭前科学林粮间作,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建议国家修改完善《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对营造的经济林和兼用林允许套种豆科及矮杆作物,以耕代抚,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当然,对于营造的生态林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同时,关于国家大型工程占地的情况,要规范大型工程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审批程序、责任补偿单位和补偿费用的经额标准。

3.5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

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退耕还林工程一定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国家应将一部分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后续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使退耕农户能够从土地中走出来,同时,国家还应在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方面对后续产业给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