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年利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34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1903

1引言

2015年6月28日,央行宣布再次下调准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由2.25%降至2%,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8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今年年内第三次降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在于存贷利差的收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不仅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产生一定影响,还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式及应对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针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学界对此探讨不断,以黄金老(2001)为代表的学者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商业银行应对风险方面应注重的措施;以巴曙松、严敏、王月香(2013)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着重分析了中小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时的政策建议;以陈一洪(2015)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对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更应该注重拓展中间业务,优化收入结构。

本文首先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出发,分析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其次,在理论上,统筹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行影响的同时,区分对待了其对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商业银行的影响,认为其影响对二者是存在差异的,并将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型期;最后,在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逐渐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整片文章更偏向于小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转型研究。

2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及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2.1利率市场化现状分析

金融抑制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不断加快的同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人为化”越来越阻碍我国经济发展,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凭借着该政策而获取巨额收益的同时,资源从高效率的部门流向低效率的部门,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得尤为迫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96年―2004年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始探索期;2005―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逐步实现了市场化;2013年至今,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等相关措施应运而生。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取得了部分成就,随着我国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商业银行传统贷款业务利率已经完全放开,实现了自由化;据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要在近一年左右完全放开,从而实现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2.2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利差收入为主,均值在70%以上,其在商业银行经营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率,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所占比例小,均值不足20%,中间业务发展较欠缺,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存贷利差缩窄的情境时,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冲击。为了区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影响时,将商业银行分为两类:大型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通银行)和小型商业银行。其中小型商业银行选取了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三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数据来分析,其流通市值在1000亿以下,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整理得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两类商行的收入占比,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比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小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占比要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要低于大型商业银行,这表明:小型商业银行更加依赖传统存贷利差收入,其中间业务收入较少。从趋势来看:随着近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大小型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均出现下降的趋势,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开始出现扩大的趋势,这表明: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注重改进自身的经营方式,逐渐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2.1我国两类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结构分析

(1)大型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各商行2015年的2014年年报整理得到。

(2)小型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各商行2015年的2014年年报整理得到。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小型商业银行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在营业收入构成中,其净利息收入占比均在80%以上,高出大型商业银行约10%的比重,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却较低。因此,小型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往往通过优化服务,减少中间收费等措施来吸引顾客,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使得小银行在吸引顾客,减少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使得其更加依赖利差收入,这与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改进的营业收入构成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而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的垄断优势地位,凭借自身实力,在依靠存贷利差收入的同时,往往通过做市商、证券业务等其他业务手段来增加自身的中间业务收入。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构成不同是由于二者垄断地位和实力差异造成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传统存贷利差缩窄对小型商业银行的冲击可能更大,小型商业银行改善自身经营业务构成显得尤为迫切。

2.2.2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纵观西方商业银行发展历史,通过整理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构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商业银行发源期(早期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此时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放贷,办理汇兑,获取收入;第二阶段,商业银行发展壮大期(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广泛确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逐渐由自有资金,到以吸收社会资金为主,存贷利差为其主要收入,其经营模式向近代商业银行转变;第三阶段,商业银行发展成熟期(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确立。现在西方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依靠中间业务为主,在其营业收入构成中占比在60%以上,并形成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并存的局面。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虽然发展了较多的中间业务,但与国外银行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模式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型期,其经营业务的转变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形成倒逼机制,其对商业银行经营收入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可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3.1不利影响

(1)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受冲击。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收入中存贷利差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尤其是小型商业银行,所选取的三家小型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在八成以上,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存贷利差的缩窄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形成直接冲击。通过数据整理,我们选取2012年以来我国历次基准利率调整的情况,并将其汇总。其中,情形1代表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差额,情形2代表存款基准利率“一浮到顶”而贷款基准利率不变所构成的存贷利差。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情形1下存贷款利差下降幅度变化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政策手段采用对称降息,但是在情形2下,存贷利差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而历次央行降息后,大部分小型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存款,均采用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措施,这大大加重了小型商业银行的负担,而大型商业银行在2014年以来的降息中,存款利率却没有“一浮到顶”,通过比较,小型商业银行面临更大存贷利差下行的压力。

(2)经营风险加大,利率风险增大。利率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是指由于利率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发生不对称的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贷款利率由原来的管制到放开,这加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利率的波动范围扩大,由市场决定,商业银行不排除会遇到以较高利率吸收存款而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的可能性。但是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凸显,这使得四大行对市场利率有着一定的干预能力,而小型商业银行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面临更多的利率波动不确定风险。

(3)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受到挑战。商业银行完备的资金定价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确定、企业与银行间存贷利率的确定和内部资金转移的合理定价。其中,企业与银行间存贷款利率的确定是商业银行自身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只是被动接受央行规定的利率,对利率管制形成了依赖性,存贷款利率定价方面缺乏科学性,自身在利率定价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自身所面临的资金定价问题是其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2有利影响

(1)有利于提升商行经营自,增强竞争力。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时期的存贷款利率都由上级严格管制,其自身很难为产品定价,这严重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存贷款利率逐渐放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状况确定相关的存贷款利率,从而提升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能力。并且,市场化后的利率波动更能清晰反映出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了争夺客户,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小型商业银行,因其自身实力较弱,在市场份额一定的情况之下,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只有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科学、制度健全、风险控制力强的商业银行才能更好的适应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2)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由于原先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时期自主定价能力低,限制了其创新能力。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原先的约束机制逐渐放松,商业银行创新环境得到改善,其自主定价权扩大。同时,在利率市场化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商业银行通过创新来合理规避风险,增加营业收入,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通过不断拓宽自身的业务种类,最终获取更多的营业收入。

4商业银行经营转变思路分析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应对外在压力和不确定风险时,要积极应对冲击,制定相关措施,尤其对于小型商业银行而言,把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

(1)转变自身发展方式,重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西方商业银行经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转型过程中,通过金融创新,使得自身逐渐转变原有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的盈利方式,扩大其他业务收入来源。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要不断创新自身管理制度,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优化业务流程,不断增强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加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2)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化解利率风险。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准则,而安全性是首要原则。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能够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重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如利率互换、利率期货、利率远期等合理规避由于利率波动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最终,实现转型,达到稳健、可持续经营下去的目的。

(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等于银行增加收费、乱收费的行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入逐渐缩窄,其传统业务的营业收入空间渐渐变小。就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小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推进却相对落后,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15%以下,对于小型商业银行来说,其业务结构转型重整,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尤为迫切。而且,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不高,其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小型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宽与小微企业的业务往来,增加营业收入。

(4)深化银行国企改革,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银行。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会降低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处于垄断竞争性格局,且垄断性更强。2014年在15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中,工、农、中、建、交五家商业银行营业总收入占15家上市银行营业总收入的77%,而其余10家上市银行只占23%的市场份额。这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

图2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比分布图

数据来源:各商行2015年的2014年年报整理得到。

带来存贷利差的降低可能只是名义上的降低,且小型商业银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深化银行业国企改革,使得银行体系间偏垄断格局向偏竞争格局转变。给予优质的小型商业银行更多优惠措施,逐渐放开其参与证券业务等其他业务的权限,提升小型银行综合竞争力,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形成有序、合理的竞争格局。

参考文献

[1]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2):1929.

[2]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2737.

[3]陈一洪.非利息收入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J].金融论坛,2015,(1):2834.

[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冯尔娅.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6]杨盛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19123.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2

[关键词]净利差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引言

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其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较大。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强调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利差收入仍是银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一直被作为一个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适度的银行利差水平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存贷利差水平是商业银行体系自身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李成(1996)认为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决定和影响银行利差,并且社会资金的供求对利差有直接影响,同时,多数商业银行的平均经营成本与利差水平正相关。郭妍,张立光,郭森林(2007)对银行利差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通过计量检验得出资金供求状况基本上与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贷利差呈现较弱的负相关,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利差合理性较差。赵国栋(2010)研究得出,银行利差与不良贷款率、银行运营成本成正比,与中间业务收入比例成反比,与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成正比,与银行持有的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等非生息资产与利差成正比,但该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anthonySaunders和LilianaSchumacher(1997)指出,法定准备金及其所产生的相关机会成本与净利差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二、利差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

1.利差的概念及分类

利差,是指商业银行负债利率与资产利率之间的净差值,即贷款利率减去存款利率的数值。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利差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概念也有狭义与广义的分别。狭义的利差是指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而广义的利差则包括再贷款利差、债券利差、拆借利差等。但在利差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中,存贷利差仍是核心利差,因此以下分析中所涉及利差均指存贷利差。

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可划分为毛利差和净利差。毛利差为平均贷款利率减去平均存款利率。但毛利差是事前利差,还存在存贷款期限不匹配、存贷款金额不同等问题。净利差为净利息收入除以银行平均贷款余额,其中净利息收入等于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存款利息支出。净利差还可写成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减去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其中,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利息收入除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利息支出除以付息负债平均余额。

由于银行贷款中存在一部分的不良贷款,该类贷款的贷款人不能按原贷款协议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从而导致银行的部分资产不能为其带来收益。由于在净利差的计算过程中排除了不良贷款的影响,从而净利差低于毛利差,且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二者的差额越大。因此,相对于毛利差而言,净利差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我国利差的变化过程

我国基准存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在调整基准利率水平及利差时,是需要考虑不同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的。而各家银行可根据自身情经营况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存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1996年以前,我国社会资金供不应求,人民银行为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一方面增加了资金供给,逐步将存款利率提高至最大值10.98%;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则把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小于1%的水平。1996年之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逐渐累积,已威胁到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人民银行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渐提高了存贷利差。2002年,人民银行开始的逐渐加息,这也推动了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逐步加大。到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状况开始好转,不良贷款率已降至7.1%,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已达到监管要求。但此时商业银行过于依赖利息收入,而阻碍了中间业务的拓展,这既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型和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宏观调控。2007年,我国逐渐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为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和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先后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逐渐缩小了存贷款利差。2008年上半年,市场资金趋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中国人民银行继续4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17.5%的高位。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资本市场低迷,银行的定期存款占比开始增加,使得存贷利差开始收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又重新转为“适度宽松”状态。

由图1可以看出自1991年到2008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利差的变化趋势。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趋于平稳。2007年,虽然人民银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提高存贷款利率,但存贷利差却在逐渐缩小。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在1993年达到最小值零,在1999年达到最大值3.60%,并在之后总体趋于平稳。

三、银行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的变化受宏观经济因素和各银行的自身经营状况的双重影响。虽然宏观经济因素使得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基本走势相同,但由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生息资产结构、计息负债结构以及存贷比率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1.银行生息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主要包括客户贷款及垫款、证券投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各项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各不相等,因此不同类型银行间不同的生息资产结构也将导致不同类型银行间净利差的差异。

客户贷款及垫款是银行生息资产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其平均收益率也最高。若该类生息资产占比较高时,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也就会相对较高,从而净利差较高。证券投资也是银行生息资产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但其所占比例明显少于客户贷款及垫款。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2009年和2008年的生息资产结构为例,来说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生息资产结构上的差异对净利差的影响。

由表可以看出,生息资产结构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所占的比重,从而大型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其净利差也会相对较低。

2.银行计息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的计息负债主要包括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应计次级债券。各项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各不相等,因此不同类型银行间不同的计息负债结构也将导致不同类型银行间净利差的差异。

虽然应计次级债券的平均成本率是商业银行计息负债结构中最高的项目,但其由于其在该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所有对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影响并不大。在商业银行的计息负债结构中,存款所占比例最大,而且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比例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比例。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存款的平均成本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的平均成本率。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占比较高,导致其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从而其净利差相对较小。

3.存贷比率

银行的存贷比率是指银行的贷款总额比上存款总额。人民银行为了控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规定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为75%。银行存贷比越高,则其盈利越多,但其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商业银行应根据管理要求和其自身状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存贷比率。

大型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一方面,相对于各自的存款规模而言,大型商业用于放贷的资金比例较低。另一方面,相对于计息负债的规模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规模较小。因此,其带来的利息收入也相对较少,从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低,使其净利差相对较小。此外,自2008年9月25日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起,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再相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放贷能力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银行的存贷比率。由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其可用于放贷的资金比例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其存贷比率和净利差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

四、结论

从2006年开始,虽然我国基准存贷利率经历了大幅度波动,银行业存贷利差却持续收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上市银行的净利差表现出相似的总体走势,但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计息负债的结构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和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具有影响,从而也对二者的净利差水平产生影响。此外,银行的存贷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二者净利差间的差异进行解释。由此可见,我国宏观因素决定各银行净利差的基本走势相同,但不同类型银行的自身经营状况却决定它们之间的净利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成:论利差变化规律及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1996,(1)

[2]赵国栋:商业银行利差研究[J].特区经济,2010,(1)

[3]郭妍张立光郭森林: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实务研究,2007,(3)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3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金融市场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各国为了促进国家经济进步而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其中美国和日本是实现改革最为成功例子,而大部分国家都在改革中发生了金融危机。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生转变,但是这一过程充满一定的风险。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到1996年对银行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再到去年3月至10月之间央行进行的5次降准降息。这20年以来,我国通过对贴现的开放、存贷款利率的实行等改革措施,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在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基本完成改革。

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世界上都很高,据全球知名金融杂志之一《银行家》的统计,我国的四大银行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位于2015年世界银行排行的前列,各个银行一级资本分别是2486.08亿美元、2021.19亿美元、1842.31亿美元、1676.99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分别增长了19.7%、16.2%、23%、22%。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上在全球的同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资产收益水平相比起来较弱。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的运营模式面临一定的风险,怎样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减少风险的发生,提升自己在市场化下的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入后世贸时代的今天,为适应竞争的趋势,我国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可以培育和改善金融市场,更有效的规避投资中产生的风险,对市场的资源实现更好的处理。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利于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对货币市场的政策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是我国货币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利率以及汇率的改革,来实现货币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对利率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并且对其频繁进行调整,这不仅仅说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体现出改革对我国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启示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1.改革背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联邦储蓄制度Q条例》等法规的管制措施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起到了束缚作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负利率”现象,投资者不愿把资本投向商业银行,从而流向证券和货币市场。美国商业银行为了摆脱经济的通货膨胀和经营的困难,废除了《联邦储蓄制度Q条例》,摆脱了Q条例对经济的限制。到了1970年左右,美国的经济逐渐从阴影中走出,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使其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改革。

2.改革历程。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的改革措施如下表所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表

3.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表现在信贷结构比例的调整、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重和存款期限结构这几个方面。伴随着1970年市场利率化的开启,到1986年市场利率化的基本完成,这段时间内美国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均处于波动下降的情况,并且在1986年完成利率市场化后产生大幅下降。但之后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和创新,使商业银行步入正轨,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结及启示

从利率市场化对美国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在信贷结构、存款的期限结构和中间业务收入这三个方面,商业银行有着突出的变现能力。在改革之后,以盈利能力突出还伴随着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是投资者普遍选择的方式,比如房地产等这些高回报的行业是美国在完成改革之后,商业银行普遍喜欢选择的投资产品,同时,它对中间业务等一系统产品的创新和转型十分重视。我国目前达到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全面的完成改革,在贷款利率等多方面还是受到监管部门的管制。我国要实现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需要继续努力,需要对金融市场加大改革力度和制度的建设,不能够急于求成,还要对金融制度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实现成功的改革。

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及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商业银行即将面临的发展趋势。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之下,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进行改革,并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盈利能力也在运行并快速提升中。直到2015年的年底,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已经高达150.94亿元,稳稳突破150亿元,是2014年的1.15倍,改革促使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的不断增加。同时,各大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相互效仿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各种金融产品,这导致银行之间的业务趋于同化,反而制约商业银行的有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下,越来越多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把自己的银行与国际接轨,进行跨国的经营,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市场。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银行和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也有支付宝等网上支付的兴起,传统的储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合作与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需要与网上银行等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相结合,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便利便捷的服务,适应市场中的变化,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分析。从图1反映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工、建、中、农四家国家控股的总资产报酬率情况,在2011年到2015年,2013年之前呈上涨趋势,但是在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到2013的最高点之后开始下降。四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报酬率(Roa)水平都在1.5以上,Roa水平较低说明该银行利用资金的效率较低。在2011年开始上升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放宽和金融危机后市场的完善,但是在2013年之后国家经济的稳步提升,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资金越来越多的流向证券等市场,使得Roa的下降。图2中反映的是我们四大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从2011年开始,各个银行基本呈下降趋势,只有农业银行到2013年顶点后再下降,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在逐年的下降,投资带来的收益也是在逐年的下降。综合两个图的盈利能力指标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年的上涨,并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稍微有点下滑,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非常的激烈。

图1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报酬率情况

图2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3.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情况。在图3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工、建、中、农四家银行近几年来利息收入和总的收入之间相比较的折线图,以及每年的比例数据。在2011年到2015年中,这四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致在七成以上,且其平均比例在四分之三左右,通过图中的数据,看出利息收入的比重非常的大。从2011年到2015年四家商业银行战总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分别是75.41%、76.45%、69.79%和81.51%。2011年到2014年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平稳点,而在2014到2015年利息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总体呈平稳并缓慢下降的趋势,利息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的减少之中,以中间业务等为首的非利息收入在逐步的增加。要实现营业收入的不断增长,并且提升银行的发展速度,最紧要的是要对非利息收入产品的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出理财、投行和咨询等一些新兴业务,来减少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促进盈利能力的提升。

图3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结构情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近些年来,利率市场的不断改革,给我国的银行产业带来了冲击,盈利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制约。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变动的利率会使成本增加,从而降低营业利润水平,总体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是创造了很大机遇的。改革中使利差收入的减少,商业银行被迫要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把更多的盈利对象放到利差相关性小的业务和产品上,需要对传统的盈利模式进行改变。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产品,加大业务的范围,在理财、投行和咨询等新兴业务中,提高投入的比重,促使收入的比例平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着重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

2.挑战。在长期的改革之中,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市场是银行之间主要争抢的区域,国内的客户不足以满足银行实现收入的较快增长。利息收入还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制约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发展,寻找出一个或更多的盈利增长点是需要急需考虑的问题,避免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改革的压制。在改革之中使银行无时无刻都处在很大的风险之中,通过利率的变动使利差也不断的变动,投资产品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动,使风险更加难以确定。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激烈的竞争和利率的不断变化引起的风险是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五、我国商业银行对盈利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目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单一,营业利润主要依靠利息的收入,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销售平台的开发,增加商业银行销售产品的多元化,提供给顾客便捷和满意的服务,对金融产品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不断的加强,还需要保证中间业务的稳定发展,并通过科学技术来促使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水平,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是由于利息收入的比例过大,导致盈利提升的较慢,其制约着银行的发展。解决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通过对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加快营业收入结构转型的速度,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政府对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更要加大力度,实行优惠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改革。

六、结论

近些年来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具有营业收入结构不均匀致使的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则需要采用科学合理运营、降低成本和创新经营业务,转变经营模式,并且完善自身的中间业务,以此来提升盈利能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丁嘉昕.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6

[3]张鑫.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

一、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一)早期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开始了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并且发展迅速,至今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早期银行效率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究竟在多大范围内存在。alhadeff(1954)最早对银行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1938-1950年间美国加州210家银行的效率测算分析,提出银行业存在递增的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的成本规模效率。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学术界对银行效率的研究重点扩展到银行是否存在范围经济。Kolari和James(1987)运用聚类分析法设计了“双产品业务范围经济效率模型”,将美国约600家银行按照各类业务占比情况分为农村类、城市类、批发业务类和零售业务类,之后进行范围经济假说检验,提出当经营的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时,各类银行都具有降低成本的范围经济效率。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对银行效率的研究转向了分析银行管理和内部资源配置上来,即银行的前沿效率。Leibenstein(1966)将前沿效率定义为X-效率,即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所有技术和配置效率,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的管理水平的测度。

(二)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

基于前沿分析的银行效率研究方法共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参数方法可分为随机前沿法(StochasticFrontierapproach,SFa)、自由分布法(DistributionFreeapproach,DFa)、厚边界分析法(thickFrontierapproach,tFa)和递归厚边界方法(RecursivethickFrontierapproach,tRFa)。isik和Hassan(2002)运用SFa方法研究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土耳其商业银行平均利润效率显著高于成本效率,然而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高的利润效率并不一定需要较高的成本效率。非参数方法可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和无界分析法(FreeDisposalHull,FDH)。Sherman和Gold(1985)第一次把Dea引入银行业作为效率评价的手段,研究了某商业银行14家分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认为,Dea有利于判断分支机构营业绩效。Sathye(2003)运用Dea方法对印度银行业的产出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印度银行的平均效率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其私有银行的效率低于国有和外资银行。

(三)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Krishnaamy(2003)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评价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效率及其变化,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并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的贡献,而非技术效率变动。BirgulSakar(2006)以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绩效为研究目标,通过运用malmquist指数与Dea方法相结合分析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绩效受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

总的来看,国外学者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研究对象由最初只关注各国内银行间的效率比较扩大到分支机构对单个银行效率的影响,由发达国家的银行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研究内容也涉及了成本效率、技术效率、malmquist指数等多个方面,其研究结论对于我国银行效率研究以及银行业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在我国,1998年开始有学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随后,很多学者开始应用Dea方法对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等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虽然在方法和内容上仍然落后于国外的研究,但是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一)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的相关研究

薛峰、杨德礼(1998)最早应用Dea方法测度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评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效率。赵旭(2000)采用Dea方法测算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认为1993-1999年间效率提高但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费用失控。魏煜和王丽(2000)运用Dea法分类测算了1997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认为提升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有限制固定资产购置、杜绝可贷资金的盲目增长、提高职工素质。刘汉涛(2004)应用Dea测度了2000-2002年间四大国有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技术无效的主导因素,四大国有银行规模报酬均递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二)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配置效率、X-效率的相关研究

迟国泰、杨德和吴珊珊(2006)应用Dea方法计算了中国商业银行每年的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指出技术效率低是引起国内商业银行成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而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在配置效率上并无显著差异。杨大强和张爱武(2007)使用Dea方法从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两个角度研究利润效率,测算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显著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

(三)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陈刚(2002)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1994-2000年12家商业银行的追该效应和前沿面移动效应,指出银行相对效率的提高可能是银行间内部竞争压力所致,此外,银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逐步放宽管制改善外部环境十分必要。张建华(2003)利用Dea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测算了1997-2001年我国41家银行的效率值,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不断提高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提高其资源配置率。王付彪等(2006)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2004年的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值,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之后又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商业银行的生产率改进状况,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大部分源自于技术进步。

通过对国内银行效率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为正确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制定提升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方案,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milindSathye.efficiencyofbanksinadevelopingeconomy:thecaseofindia[J].europeanJournaloperationalResearch,2003,(148).

[2]赵旭.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6).

[3]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0(3).

[4]迟国泰,杨德,吴珊珊.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商业银行综合效率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5).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5

本部分报告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本报告所提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称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二家银行组成的中型及小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深发、恒丰、浙商、渤海,统称简称为“中小银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64.84%,负债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负债的64.96%,税后利润合计占到银行业总税后利润的72.4%;从业人员占到银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60%。

图1、图2和图3分别按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列示了2005年至2010年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年际变化情况。总体而言,五家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步缓解,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果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通道。以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积极应对严峻挑战,整体发展良好。

截至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6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45%;负债总额58.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7%。所有者权益36.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26%;存款、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9.8%和19.7%,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以下分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度财务状况予以分析。各项财务数据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监管部门及各银行的定期报告、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中部分银行因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料,在个别项目的分析中只好加以省略。

资本状况

由于上一年9.59万亿元的天量新增信贷,加之监管部门一再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限分别为11%和10%,主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状况面临严峻考验。为达到监管要求,我国银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其中16家上市银行中的14家募集资金超过3400亿元,有效地补充了资本金。

图4列示2003~2010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图中可见,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和充足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信贷投放大幅增加、资本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了2009年底的水平。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15.1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1%,比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标商业银行从2003年的8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全部281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从0.6%上升到100%。商业银行杠杆率在全球标准中处于安全区间。

图5列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情况。图中可见,历经年内多种形式的补充资本金的努力,全部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已达标。其中,浙商银行通过老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的近两倍增资扩股大幅补充资本,资本充足率达到15.44%,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者;建行、中行、交行和工行则通过“a股可转债+H股配售”或“a+H股配售”的模式,在年内均成功地补充了资本,资本充足率均在12%以上;农行于2010年7月成功在沪港两地上市,资本充足率由上一年的10.07%升至11.59%,达到监管要求。与大行相比,中小银行尽管也纷纷补充资本,但由于业务扩张速度较快,业务发展模式单一,加之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其资本状况往往捉襟见肘,其中深发(10.19%)、民生(10.44%)、浦发(10.59%)、华夏(10.6%)等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

图6列示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情况。图中可见,除华夏银行(6.84%)没有达标外,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7%的新达标线之上。其中,浙商最高,为13.28%;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9%以上,其中建行、中行、工行更是超过或接近10%;中小银行中,除华夏外,深发展相对较低,为7.1%,刚刚达到及格线。2010年底,银监会批复华夏银行定向增发方案,计划非公开发行18.59亿股,融资208亿元,预计可满足该行未来三年的核心资本需求。

按照2011年银监会资本充足率新规要求,从2012年起商业银行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不得低于5%、6%、8%。考虑到超额资本计提2.5%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计提1%,未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上述三项资本充足率底线将分别至8.5%、9.5%和11.5%,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充足率为7.5%、8.5%和10.5%。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形势依然严峻。

资产质量

2010年,各全国性商业银行一方面科学化解历史积累风险,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控制新增风险,资产质量延续了持续提高的趋势。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732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比2009年底减少618亿元和下降0.4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均有所改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以下从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和贷款集中度三个角度分析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资产质量情况。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总体情况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837.75亿元,较上年下降618亿元,降幅大于上一年的10.42%,为13.87%;其中,次级、可疑及损失类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407亿元、1830亿元和584亿元,分别较上年下降了20.64%、13.23%和1.88%。其中损失类继2009年反弹增长16%后,2010年出现回落。

图7列示2003~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变化情况。图中可见,2003~2010年间,除2007年较上年有小幅增加外,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的21045亿元下降至2010年的3837.75亿元,降幅达81.76%。

图8列示全国性商业银行2003~2010年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情况。图中可见,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趋势;其中次级类0.42%,可疑类0.55%,损失类0.18%,均保持了自2003年以来一直向下的变动趋势。

2010年各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图9、图10、分别列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情况,及其与2009年的对比情况。2010年,各行不良贷款率除农行略高(2.03%)外,均在2%以下。其中五家大型银行不良率在1.08%~2.03%之间,中小型银行在0.11%~1.58%之间,均在上年基础上继续下降。

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渤海银行和浙商银行,分别为0.11%和0.2%。除去这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的银行有兴业(0.42%)、深发(0.58%)和民生(0.69%),上述银行继续保持着较低的不良率水平。相对而言,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上,高于除华夏银行(1.18%)外的其他中小银行。

与2009年相比,大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农行、广发和光大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较多,分别下降了0.88、0.82和0.5个百分点;恒丰和渤海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了0.24和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余额与各行资产规模相应。在五家大型银行中,农行不良贷款余额的绝对值最高,为1004亿元;交行最低,为250亿元。在中小银行中,除渤海、浙商和恒丰因规模相对较小及成立时间较晚的因素而不良贷款余额较低外,深发展不良额23.67亿元,兴业不良额36.16亿元,相对而言最低;中信相对较高,为85.33亿元。

与2009年各行的不良贷款额相比,大型银行中,农行下降最多,接近200亿元;中小银行中,光大和广发分别下降了22.92亿元和17.42亿元,下降幅度最大。恒丰、招商和渤海的不良贷款额较上年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3.87亿元、3.25亿元和0.3亿元。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

拨备覆盖率是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值,是评价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多寡有度,总以能适应各行风险程度并符合监管要求为宜,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近十年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不断提高,损失拨备缺口从2002年底的1.34万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0.63万亿元,再到2008年实现零拨备缺口;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底的6.7%提高到2005年底的24.8%,2010年底达到217.7%。

截至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为6982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整体拨备覆盖率水平首次超过200%,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大型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达到206.8%,比年初上升61.9个百分点;中小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达到277.6%,比年初上升75.6个百分点。

图11列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及其与2009年的对比情况。图中可见,大型银行中,工行、建行的拨备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228%和221%,均超过200%;农行相对最低,为168%,略高于150%的达标及格线,在全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也是最低的。同2009年相比,工行的拨备覆盖率提高最多,提高了68个百分点;交行和建行则相对较低,分别提高35和38个百分点。

中小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全部超过200%。渤海银行2010年提取贷款损失准备5.6亿元,累计提取14亿元,拨备提取率为1.51%,拨备覆盖率达1398.05%,与浙商银行(718.68%)占据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的头两名。在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小银行中,光大、兴业、招商和浦发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300%,其中光大在2010年8月完成ipo并上市后,其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了119个百分点,是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提升幅度最大的。

2010年10月,银监会要求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两年内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初步估算,商业银行将为此多计提1400亿元。此外,2011年银监会提出总体拨备率的要求,即拨备与全部贷款余额的比值,标准定在2.5%。据测算,如果要在规定时间内达标,预计银行业仍需增提0.2%~0.3%的拨备。整体而言,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面临新的考验。

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情况

贷款集中度是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贷款集中度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监管标准要求最大单一客户贷款不得超过银行净资产的10%,前十大客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2010年底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图12和图13分别列示对比全国性商业银行2009年及2010年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及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情况。

在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方面,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大部分比2009年有所下降。其中浙商、建行和中行均相对较低,低于3%;渤海、广发相对较高,分别为8.01%和7.95%。同2009年相比,交行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由2.75%上升到4.6%,恒丰由4.39%提升到5.56%,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作为2009年唯一在此项上未达标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广发2010年下降2.26个百分点,同深发(下降2.55个百分点)都是下降幅度相对较大的银行。

在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方面,除工行、交行和华夏略有上升外,其余全国性商业银行均有所下降。主要出于规模因素,大型银行前十大客户的贷款比例比中小银行相对分散,其中,建行、农行不足20%,是这一比例最低的银行;在中小银行中,浙商、招商、浦发相对较低,均不足25%。同2009年相比,渤海、浙商、广发和深发下降幅度较大。在2009年未达标的两家银行中,广发2010年前十大客户贷款比例大幅下降了14.72个百分点至41.71%,跨入达标银行行列;渤海下降18.83个百分点至53.45%,虽幅度最大,但仍为2010年在此指标上唯一未达标的银行。

盈利能力

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人民币基准利率在两度加息后逐步提高,利差逐步回升,加之市场流动性收紧,银行议价能力增强,同时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增加,对利润增加发挥正面作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6830.89亿元,同比增长34%。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别为1.03%和17.5%。从结构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

以下先从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三个角度评价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整体水平,然后再分别从影响银行利润的三个最主要部分――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支出管理水平――出发,具体评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总体情况

净利润增长率

图14列示2010年各全国性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增长情况。2010年,各行净利润平均增长57.2%。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交行等五家大型银行共实现净利润5447亿元,平均增幅为31.8%;其中工行以1660.25亿元位居第一,建行以1350.31亿元列第二。中小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383.93亿元,平均增幅为67.79%;其中招商和中信分别录得257.69亿元和217.79亿元的净利润,位列中小银行的头两名。

大型银行中,得益于县域业务从潜在竞争优势转为现实优势,2010年内上市的农行以46%的净利润增长率排名第一。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农行县域地区实现税前利润345.27亿元,较2009年增长64.8%。其余四家大型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基本持平在30%一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中小银行中,渤海、恒丰和浙商因利润基数较小,增幅相对最大;其他银行中,广发业绩增长令人瞩目,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61.8亿元,超过前两年的利润总和,增幅达83%。此外,光大、华夏、中信的净利润增幅也相对较大,分别为67%、59%和52%。与此对照,深发2010年净利润增幅为25%,是全国性银行中最低的,其中部分原因应与其在2010年大幅提高拨备水平有关。

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本文采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很好地反映了各行的盈利能力和水平。通常,决定这两个指标的因素包括净利润与资产平均余额。此外,信贷资产质量、中间业务收入、利息及经营支出水平,以及税收等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不应低于11%,总资产收益率不应低于0.6%。

图15中可见,除渤海银行(8.84%)未达标外,其余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监管标准。2010年,主要受益于资产规模的扩张和存贷利差的回升,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得到较大提升。大型银行中,工行、建行和农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均接近23%,相对较高;中小银行中,兴业、浦发和深发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4.64%、23.27%和23.22%。

同2009年相比,中信与华夏的净资产收益率增幅最大,分别提升了6.53和5.21个百分点;深发、浦发、民生和浙商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3.37、2.59、1.90和0.95个百分点。虽然较上年提升了3.82个百分点,渤海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8.84%,仍没有达到监管要求,是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唯一的一家没有在此项指标上达标的银行。

图16中可见,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总共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工行、建行的总资产收益率达到最高的1.32%,兴业(1.16%)、招商(1.15%)、中行(1.14%)和中信(1.13)也已基本达到或接近已达到国际领先银行的水平。2009年,共有华夏、广发、恒丰和渤海四家银行没有达到监管要求;2010年广发和恒丰的总资产收益率均提升至0.8%左右,而渤海、华夏的总资产收益率尽管较上年有所提高,但仍处于监管要求之下,分别为0.41%和0.58%。

利息收入水平

存贷款息差收入是我国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利息收入水平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水平有较大增加。

本文从利息收入比、净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三个角度讨论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水平。

利息收入比

利息收入比是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图17列示对比全国性商业银行2009年与2010年的利息收入比。图中可见,大多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比在80%以上。其中,中行因传统的国际业务较强,其利息收入比延续了往年较低的水平,为70%;工行、招行因其中间业务较为发达,利息收入比也不到80%,属较低水平。华夏、浦发的利息收入占到其营业收入的90%以上,是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的。

同2009年相比,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比整体呈下降趋势。17家银行中有8家的利息收入比有所降低,且降低的幅度略大于增加的幅度,体现出银行业在摆脱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业务模式的过程中,利息收入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大型银行中,建行、交行利息收入比下降,分别下降了2.09和0.7个百分点;其余3家则略有上升。中小银行中,渤海、恒丰、兴业下降较多,分别下降10.04、9.27和2.2个百分点;民生和光大分别上升了7.19和4.82个百分点,上升幅度相对较大。

净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

考察商业银行利息收入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净利差按日均生息资产收益率与日均计息负债付息率的差额计算,净利息收益率是净利息收入与平均升息资产总额的比率,考察单位生息资产所创造的利息收入,两者各有侧重。但整体而言,净利息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同净利差相似,可以相互参照。

2010年,央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于占存款比重近一半的活期存款利率维持不变,使得银行的实际存贷利差得以扩大;加之市场上流动性收紧,人民币存贷款增量减少,商业银行议价能力增强,使得全年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均有所提高。

图18与图19分别列示了部分披露相关信息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08~2010年底的净利息收益率与净利差。图中可见,在经历2009年的下挫后,除渤海银行外,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均有所反弹,且差距不大。其中,民生的净利息收益率与净利差最高,分别为2.94%和2.82%,较上年分别提升了0.35和0.33个百分点。中行、渤海的净利息收益率略低,分别为2.07%和2.08%;渤海、光大的净利差相对较低,分别为1.98%和2.08%。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

本文中,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中间人参与的金融服务,其收入反映为利润表上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判别中间业务的重要标准是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人才、网点和系统等资源提供收费服务,其自身并不作为交易主体参与业务并承担风险。

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相对稳定、不占用或少占用资本,反映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中服务收入多元化水平。

中间业务净收入及其增幅

中间业务净收入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减去支出后的净额,反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绝对水平。

图20列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及其增幅。图中可见,中间业务与银行规模呈明显正相关:大银行网点多、客户多,服务资源相对丰富,中间业务收入发达;反之,中小规模的银行网点少,客户少,服务受到规模的限制,中间业务收入相对较少。大型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绝对值均远大于中小银行,工行、建行最多,分别为728.40亿元和661.30亿元。中小银行中,招商以113.3亿元遥遥领先,民生排名第二,中间业务净收入82.89亿元。恒丰、浙商和渤海银行因规模较小,中间业务净收入均在5亿元以下,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华夏、深发和广发同其他中小银行相比,其中间业务净收入的绝对值相对偏低。

从增幅上看,2010年中间业务净收入提高最大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恒丰、浙商和渤海,但因其基数较小,不具可比性。除此之外,各家银行的增幅多在30%~40%之间,浦发、民生分别增长83.47%和77.72%,是增幅最大的银行。

中间业务占比

中间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之比(以下简称“中间业务占比”)是衡量中间业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整体上稳中有升。

图21列示对比了2009年与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情况。总体而言,大型银行占比较高,其中建行、工行、中行均超过或接近20%,是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的。中小银行中,招商、民生的中间业务占比较高,分别为15.87%和15.13%。同2009年中间业务占比情况相对照,大部分银行变动均在1个百分点之内,相对稳定。民生、建行和浦发分别较2009年提升了4.05、2.31和2.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

成本控制水平

成本收入比是银监会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的风险抵补类指标之一,该指标通过对比商业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相对变化来衡量其成本支出管理水平,在数值上等于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按照监管要求,该指标不应高于45%。

图22对比列示2009年和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情况。图中可见,2010年除渤海银行依然超标外,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均成功控制在45%的及格线下。大型银行成本收入比整体上相对较低,工行最低,为30.61%;最高的农行,其成本收入比不过38.59%。中小银行间的差距较大,恒丰、兴业、浦发和中信的成本收入比在30%左右,相对较低;而华夏、浙江、广发和深发的成本收入比均在40%以上,距离达标线仅一步之遥,不可掉以轻心。

同2009年相比,全部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均在下降。其中,恒丰和民生的成本收入比下降最多,分别下降了12.06和9.35个百分点;广发下降了7.69个百分点至48.95%,顺利达标。比较而言,深发、建行和华夏的下降不足2%,降幅相对较小。

流动性分析

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人民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加大了流动性回收力度;先后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先后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累计上调0.5个百分点。

受宏观政策影响,2010年商业银行流动性偏紧。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43.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69.4%,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率3.2%,比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

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主要包括贷存比、流动性比率、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贷存比是银行贷款金额与存款金额的比例,目前监管部门为商业银行设置的监管红线是不超过75%。流动性比率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本文选择贷存比和流动性比率分析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

贷存比分析

贷存比是银行贷款金额与存款金额的比例,贷存比越高,说明吸收的存款大部分被贷出去了,银行的盈利水平越高,但是贷存比过高,就会出现流动性资金不足,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图23列示对比2009年和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贷存款比例。图中可见,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期末时点贷存比全部达标。农行的贷存比最低,为55.77%;工行、建行、华夏、恒丰和渤海的贷存比低于70%;其他1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贷存比均集中在70%~75%一线,反映出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间的艰难平衡。

同2009年相比,大型银行贷存比在原来较低的水平上有所提升。其中工行提升2.5个百分点,建行提升2.23个百分点;中行是大型银行中唯一贷存比下降的银行,只略降0.1个百分点至70.20%。中小银行中,除广发、浦发和浙商有所提高外,各行贷存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光大下降最多,达7个百分点,由2009年未达标变为2010年的达标银行;此外,兴业、深发、华夏、中信下降幅度也较大,都下降了6个百分点以上。

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监管要求该指标不应低于25%。

图24对比列示全国性商业银行2009年和2010年末的流动性比率。图中可见,2010年各行的流动性比率均在25%达标线上。大型银行中,建行的流动性比率最高,为51.96%;工行、交行较低,分别为31.80%和32.23%。中小银行中,恒丰最高,为69.13%,中信、广发和深发紧随其后,流动性比率均超过50%;流动性比率最低的银行是民生,为32.35%。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6

关键词:经营成本;利率市场化;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经验启示

中国利率市场化始终以金融市场为中心进行改革。目前,利率市场化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与贴现利率市场化,及存款利率市场化。现已进入最后阶段,即所谓存款利率化的开放。2009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兴起,我国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多,资本开始缩减,充足率明显降低。相继,商业银行出现的再融资困难问题,成为市场热议话题,也受到金融监管机构关注。随后,金融资本监管政策逐步推出。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自当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0.25%至1.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至4.35%,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从上述引发的现象及下调数据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对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尤其是商业银行利率变化,有着积极影响。

一、美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分析

(一)优化资产配置,利用信用评分制度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美国商业银行以证券化形式将缺乏流动性和具有风险的资产,投资于券市场,成为资产管理业务配置资产的另一个比较显著趋势。这种方式,使得投资者不仅能够获得稳定报酬,还能降低投资的风险,委托资产能够达到预期收益效果。资产证券化的应运而生,拓宽了资管业务的投资渠道,配置资产更加灵活,促使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不断成熟。同时,美国商业银行以信用评分制度,降低市场经营风险,提高了经营效益。例如,花旗银行在发展初期为了控制资本运营风险,借助信息评估技术,建立并完善了信用评分体系。依据该制度,提高了该行运营效益,还可以根据客户信用进行定价,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截止2015年,花旗银行借助信用评分系统,在四十多个国家近两千个机构开展零售业务,拥有超过2500万账户,零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65%以上。现阶段,该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每年以20%速度发展,成为花旗银行增长最快的一部分。

(二)利用差异化经营策略培养竞争力优势

美国商业银行为提升自身运营能力,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采用客户定位的差异化模式。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专注于居民用户与中小型企业,促使商业银行集中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周全的服务,从而为美国商业银行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美国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社区居民和农户为主要客户群,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占其总贷款额的一半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能达到80%。同时,美国商业银行利用虚拟网点作为金融创新措施,绕过法律对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以全天候服务方式、低成本优势,为其分支机构带来较大收益。此外,美国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普遍性、可视性与交互性等新特征,大量推出网上银行的新产品和服务,取得了巨大利润。据中商情报网数据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从美国家庭用户各年龄段综合来看,网民使用网上银行的渗透率超过了40%,其中利润在商业银行总利润中占比较高,超过了40%。

(三)利用交叉销售模式节约成本,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效率

美国商业银行为克服传统单一营销模式的弊端,适应日益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挖掘现有客户群体对其它金融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并开展相关服务或者开拓横向市场,形成了现有交叉销售模式。利用该模式,美国商业银行交易成本在逐步降低,取得了较大收益效果。例如,富国银行作为美国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之一,除运行传统业务之外,近年来开展了退休金管理、地产信托、财富管理等在内的八十多项业务,覆盖金融产品近百种。这些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为富国银行开展交叉销售模式提供了前提条件。据测算,富国商业银行开拓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高于维护老客户成本的4倍。但利用交叉销售模式,从商业银行现有客户群体中,挖掘客户其他金融产品的需求,并加以营销,由此极大降低了银行营销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据UnComtradeDatabase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富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每个老客户交叉销售数量为6.05个金融产品,较2006年5.6个增加了将近2倍,缩减成本近2.2倍。可见,通过交叉销售模式,富国银行可以降低营销成本,进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以此提升了商业盈利能力。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问题

(一)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明显增加,盈利能力逐步减弱

随着央行逐渐放宽对存、贷款利率的上限,商业银行之间为获取存款资金,价格竞争成为一种重要竞争措施。在此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处于弱势地位,往往会采取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水平来竞争客户资金,其结果是存款付息成本的抬升。以1年定期储蓄存款为例,2015年9月14日,银监会对国内部分区域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进行定时监测发现,城商行1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的算术平均值为2.41%,分别较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高出20.5%和8.07%。同时,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存款利率的上升,将直接加重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收益率处于低下水平。据中商情报网统计,2015年全年,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仅为5%,较2014年的5.6%的收益率来说,呈现下降趋势;同期,英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收益率均超过了20%,英国商业银行更多,超过26%。虽然,现阶段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较独资银行强,即便如此,2015年我国仅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榜中,但平均收益也仅为14%,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准。

(二)货币市场定价基准缺失,商业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下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产品定价方面,缺乏统一合理的货币市场价格基准。基于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各商业银行直接采用抵质押利率、回购利率、采集SHiBoR和法定基准利率加成等定价方法。由此致使各商业银行间价格参数出现异常,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失衡,特别是短期资金利率,对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货币类基金产品为主的低风险理财市场收益率走势产生不利影响。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中小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非保本与保本理财产品、中长期与短期理财产品之间的利差水平与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利率间呈负相关。例如,2015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上述各类理财产品的利差水平、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利率,同业拆放利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75、-0.84,均为负数;以及2016年二季度某一时间段内,国有商业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中小商业银行理财收益率、中长期限产品收益率低于短期限产品收益率,呈负相关。种种迹象表明,当前资金面紧张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之间利差水平收窄,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其理财产品收益也呈下降趋势。

(三)对传统业务盈利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

存贷款业务利息差收入,是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主要渠道。在放开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拓展业务主要依靠大中型公司客户,导致传统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信贷投向“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据凤凰财经网站报道,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增幅为18.22%,较2010年26.37%下降了8个百分点;同期,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7.84%,较2009年49.38%下降11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很大一部分表内信贷资产转移至表外。以宁波商业银行为例,宁波商业银行2014年、2015年同期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低于35%,同业及投资类资产在总资产中却占53%~54%的份额。由此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结构产生了较大冲击。

同时,存款利率放松管制后,存款定价差异化程度提高,大型商业银行传统优势可能会被中小商业银行价格优势所削弱,其存款市场客户结构受到冲击。利率市场化冲击最大的是商业银行战略客户,对于这类客户,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债券和股票发行为主要形式的直接融资会更大规模、更快速度地替代传统信贷业务。例如,与传统间接融资相较,直接融资与表外融资的新兴模式,更为大型客户所使用。据央行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15年全国直接融资与表外融资比例较高,在社会融资规模中超过了51%的比例,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这两种融资规模规模超过传统贷款,成为重要的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大型客户传统贷款业务会被新兴融资模式分流。

(四)商业银行利率浮动变化较大,不利于利率市场的稳定

随着物价指数攀升、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市场利率化变革下,商业银行存款来源渠道被逐渐分割。尤其是近些年,伴随揽储难度增大,商i银行为获取存、贷款,不断变化存贷利率,严重影响了利率市场的稳定。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显示,2015年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及兴业银行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维持在1.5%、1.75%、2%的水平,与基准利率相比,上浮约36%、34%、33%,而三年期定存利率上浮超过十个百分点。这些利率的变化,对整体金融机构利率调整及稳定,产生较大的动荡。更为明显的是,部分地区商业银行价格竞争愈发明显,利率变动也有较大变化。例如,2015年长沙银行、重庆银行等银行一年期定存上浮超过40%,更有甚者,如部分湖南、湖北小型商业银行定存利率上浮超过60%。由于存款利率上浮,致使存款资产质量不足,资产稳定性较差,导致商业银行遭受多重危机,不利于利率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变革的优化策略

(一)拓展商业银行资产交易业务

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负债业务的工具和手段,以此提高存款吸引力,控制存款成本。推进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创新,例如并购贷款、信贷资产出售、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业务,进而适应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流动的需要,盘活不良资产,实现资本流通。为了拓展盈利空间、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新兴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国际中间金融服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投资基金等业务的创新。同时,在规避商业银行创新中间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应不断加大理财产品、私人银行服务及金融衍生服务等业务的创新力度。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利率市场化变革的转型期,还应开拓较为丰富的银行交易产品种类,推进交易业务的研发,以此主动适应新型市场变化,迎合海内外客户及各类型企业需求,构建新的盈利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二)完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产品定价体系的持续建设。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联合重点企业,利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发展迅速的特征,改善客户结构。全方位考量产品价格,更进一步地支持中小企业客户。应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增强资本管理能力,改革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tp),建立健全内部评价等风险信息系统,改良内部评价等风险信息系统,考察各业务单元的绩效,对各金融产品的盈利水平与价格进行综合考核。利用高效的内部风险评价体系评估贷款风险,计算贷款违约率以及违约损失率,以此支持金融产品定价方案。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依据各部门、客户、产品的进一步细分和成本核算的金融管理机制,对客群进行适当分层,制定针对个人客户与公司客户的更为细化的分类方式。

(三)强化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精细化管理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达到流动性管理精准性和专业性标准,科学管控城商行核心存款,以适应银行间市场和存款的波动性增强趋势。一方面,我国城商行要尽快完善专业化团队和模型量化分析人员团队,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进行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的管理与细分,着力改善流动性管理团队和资产负债管理团队的人员结构。另一方面,应注重金融资本的管理与应用,强化战略性专业决策系统与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不断改善资产配置结构,完善资金结构,全方位统筹不同业务线(如:小型和微型企业、公司、金融市场与零售业),兼顾各产品的盈利与资源消耗。

(四)优化业务结构,拓展金融业务服务领域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综合性运营,转变业务模式,由之前存贷利差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综合业务均衡发展模式,促进收益渠道多角度延伸,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拓宽电子银行业务渠道,增强跨领域、跨市场的电子银行的各项业务,开拓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等多种业务,注重互联网经济发展新思路与新理念的运用。应遵循网络金融时代的发展规律,不断创立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金融特色的若干金融产品组合,与电商平台既合作又竞争,将线上和线下信息有效融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电子银行品牌”与“电子银行渠道”。同时,完善“电子银行渠道”,优化非利差收入业务。如零售服务、中间服务、同业市场服务、投行服务与金融市场服务等。既要加快业务速度,又要增大业务量,积极开拓利率市场化的衍生服务,加大创新服务收入在利润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推进新兴业务的发展。

(五)利用利率差鼓励中小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各商业银行应加快战略转型,调整现有盈利模式,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信贷业务,加快发展速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使用利率差方式,发展稳健信贷业务,为中小科技企业争取信贷规模。同时,联合其他商业银行发挥合力作用,通过对接总行资产池等途径,引入各类合理资金,扩大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量;或为中小科技企业募集信托资金、私募资金与机构资金提供媒介平台,保障创新型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时间短、次数多、速度快”的特点,开发专门信用评审工具,以简洁评分卡取代复杂的u审报告,可以极大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这样整体将有利于更多企业向科技创新方向发展,实现动力转换。

参考文献:

[1]戴媛.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月刊,2012(7):3-5.

[2]张英杰.商业银行使用信用衍生品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基于美国市场数据的动态面板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2015(2):53-56.

[3]王勇,刘昶.美国利率市场化时期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变化研究[J].金融纵横,2014(5):51-55.

[4]黄,曹权.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J].现代金融,2015(6):9-11.

[5]赵伟,王亚宽.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应对措施[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1):11-15.

[6]胡昕雯.利率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面临的危与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4):110-111.

[7]谢四美.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利率风险防范――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14(2):11-19.

[8]贾蔚,许冬,杨金舟,夏伟鑫.商业银行利率套利交易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2016(4):50-56.

[9]陈游.利率衍生产品在美国银行业的应用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4(2):41-45.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7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商业银行;银行效率;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48-02

引言

银行效率是衡量银行业经营情况及其功能作用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能充分体现银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要适应新条件下的竞效率有没有变化,怎样进一步提高效率?这些都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关于银行效率研究的方法,最早用财务指标来计量,银行财务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其经营效果的好坏,例如:资本收益率,托宾的q值(市场价格减重置成本)等。但是,财务指标法因不能反映银行的整体绩效、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及共线性和相关性等问题,而被国外研究银行效率的学者所放弃。所以,现在银行效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前沿效率法。而前沿效率法又分为参数分析和非参数分析两种,其中非参数分析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自由可置壳(FDH)。参数分析法常用的有:随机前沿方法(SFa)自由分布法(DFa)和厚边界方法(tFa)三种,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型Dea对中国2006―2008年九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进行测算。

一、模型介绍

设有n个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简称DmU,在本文为九家商业银行),每个决策单元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s种输出。本文采用的BC2模型进行分析。考虑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BC2模型的对偶规划:

(Die)min[θ-ε(etS-+etS+)]Xjλj+S-≤θXj0Yjλj+S+≥Yj0λj≥0,j=1,…,nS-≥0,S+≥0

其中,θ表示该决策单元DmUj0的有效值(即投入相对于产出的有效利用程度),ε>0是一个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Xj和Yj分别为DmUj的投入和产出要素集合,Xj0和Yj0分别表示DmUj0的投入和产出向量。λj为相对于DmUj0重新构造一个有效组合DmU中第j个决策单元DmUj的组合比例,S-,S+为松弛变量。

二、Dea实证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的核心问题就是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在输入与输出指标变量的选取上,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采用三种方法: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中介法(intermediateapproach)及资产法(assetapproach)。考虑到商业银行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本文采取生产法与中介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输入和输出变量指标进行选择,选择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九家商业银行为决策单元,选择初始投入变量为: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利息支出、存款。初始产出变量为: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收入、净利润、贷款。曹阳农、史本山(2006)证明了,如果DmU的输入或输出变量存在着相关性,会大大影响Dea效率测度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本文将初选的投入产出变量做面板分析,把高度相关变量剔除,以达到DmU个数必须是输入输出变量数目之和的两倍以上的要求。上述变量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其中各银行员工及机构数来自各年的中国金融年鉴。

经过eviews6.0软件面板分析,机构与员工人数(0.99)、固定资产与总资产(0.89)、利息支出与存款(0.98)、利息收入与贷款(0.93)、利润总额、税前利润与净利润(0.97)均存在严重的自相关,(括号内是可决系数R2,R2越接近1,说明变量越有自相关性)。所以,投入选择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净值、利息支出;产出选择税前利润总额和贷款。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确定投入变量为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净值、利息支出,产出选择税前利润总额和贷款。

用deap软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三、结果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经营效率较高,建设银行在2006―2008年都位于效率前沿面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均有一年达到了最佳配置效率。但是农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三年里效率最低,主要是员工人数与营业费用过高,可能与其未进行股份制改革有关。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在三年里一直位于效率前沿面上,而兴业银行在2006年由于利润过低导致效率不高,交通银行在2006、2007年也是因为营业费用与员工人数过多以致效率较低。在对银行规模效率的分析中,国有商业银行大多存在规模效率递减的情况,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有可能出现规模效率递减、递增、不变的情况,但是由于三年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接近一半是处于效率最优的情况。总的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效率上优于国有商业银行。从2006―2008年这三年的银行效率值来看,每一年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优势,基本每年的前沿面都是由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建设银行建立的。而且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员工冗余现象,同时股份制商业隐含因为资产、利润的限制,有的效率较低。

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2006―2008年间中国九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衡量中国银行的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使用银行差额变数分析,对如何提升银行效率进行讨论。

1.中国银行业整体效率在三年间有所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最大不足是员工人数过多,经营费用过高,这可能是由于旧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但同时从分析中也可以看到,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已经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接近,可以认为股份制改造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效率分析中显得非常有效,每年的强势效率单位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从BCC模型的规模效率分析,绝大多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规模效率递增的,这说明如果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投入增加效率会获得提高。

2.股份制商业银行注重资金的投入。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国有银行的效率是有优势的,基本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状态。所以提高要素投入会产生规模经济;同时,制约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资金的不足,因此加大资金投入时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5-77

[2]赵旭,凌亢.国有银行效率决定因素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0,(8).

[3]秦宛顺,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J].经济科学,2001,(4).

[4]Smith,p.,modelmisspecificationindatadevelopmentanalysis[J].annalsofoperationsResearch,1997:233-252.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8

银行的盈利性存在着特殊性,近期报道的银行业收费不合理,暴利等概念正威胁着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不断加深,银行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面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对我国商业银行业而言,既要面对国内同业间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强手的挑战,形式严峻。而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许多老牌银行深陷泥沼:巴黎银行、瑞穗银行、花旗银行亏损严重,国内银行业遭受牵连,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如何生存、发展并通过提升盈利能力来实现竞争力的提高,值得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

英国《银行家》(Banker)杂志2011年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共有三家中国银行机构按一级资本进入排行前10名。其中,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同行业中遥遥领先。自2003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税前利润年均增速超过30%,在1000家大银行中的地位显着提升。特别是2008年,中国52家上榜银行以850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占1000家大银行合计1151亿美元总利润的73.8%。2009年,在全球银行业盈利回升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84家上榜银行的税前利润继续增长到1018亿美元,占1000家银行总计税前利润的26.3%;2010年,101家上榜银行利润增长到1498亿美元,占全球1000家银行的21.1%,继续保持着2008年以来创下的第一盈利大国地位。

但是,辉煌的背后却暗藏危机。

当今世界科技的极大进步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全球化进程。金融业也正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将在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权和设立形式,外资银行可在加入五年内向中国居民提供信贷服务;另自2006年起,中国金融系统允许外资银行提供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大举“入侵”,造成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因此,我国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国内同行业的竞争,更面临着来自于国外同行的挑战。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环境下也存在着众多问题。

由于科技的进步,我国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机构正朝着混业经营的模式发展。金融机构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类金融产品的创新削弱了银行业的竞争力,使得盈利能力下降。

2004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符合8%的最低要求。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一旦资金出现缺口,风险暴露,对盈利能力必定造成巨大影响。

分业经营的模式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对于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信息传达以及各类结算等都存在着滞后性,这对于盈利能力也有较大的限制性。

此外,优质客户流失、内部人才流失等管理方面的缺陷,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一)盈利能力指标选取与分析

依据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判指标的全面性、主要性、逻辑性、可操作性、可预测性这五个原则,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1.银行资产收益率:是国际上考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通用综合性指标,它是指银行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的净收益的比率,与银行的获利能力成正比。收益率数值越大,说明银行资产的盈利水平越高。由于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率一般都比较低,在2%以下。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3.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指本年营业收入与上年营业收入之差和上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了银行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表现了商业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

4.营业收入利润率:该指标是对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的评价,净利润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该银行在成本支出、经营管理等方面表现较好。

本文通过分析10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5年间各指标的数值,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在2007——2011年间10家商业银行表现层次不齐,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11年底,本文所选取的十家样本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1%,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更是达到了1.378%、1.346%,其他银行也表现良好。在净资产收益方面,2007-2011年间各家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6.19%、22.02%、17.62%、17.97%和19.70%,各家银行在2008年的股市牛市中均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大致为上升趋势。净利润增长率这个指标上看,各家银

行差异较大,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家银行的利润增长率均下滑严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可见健康稳定的全球金融环境的重要性。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10家商业银行在2007——2009年间的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4.97%,其中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达到了38.10%,39.48%,超出平均水平较多。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值的注意的是2008——2009年之间,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大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基于全球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未来银行的业务创新的不确定性,对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又可大致分为风险因素、业务因素、运营效率因素、资产规模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国家金融政策等。本文主要就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1.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能力一直是商业银行经营中强调的重点。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如果一家银行的资产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伴随的风险较小,那么这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就较高。反之,如果一家银行的资产中有大量呆账坏账,则质量较差。流动性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具体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状况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联系紧密。一般来说,流动性越好,则银行抵押外界负面冲击的能力越强,在不完美资本市场上,它筹资所面临的资金成本也越低,使得银行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越高意味着预期收益率就越低。因此,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状况需由银行自己在流动性盈余和不足之间做出选择,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才能保证银行盈利的稳定。

2.业务因素

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可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主要来自贷款业务。非利息收入主要指中间业务的收入。利息收入的多少取决于银行存款与贷款的数量。目前,我国银行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依然是存贷利差。但是,传统的存贷业务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市场利率的影响。而中间业务相对较为稳定,对资本金的占用、需要的风险准备均较低。发展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品种多、范围广、收费弹性大,能够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信贷业务发展难以有效突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重视。

3.营运效率因素

银行的营运效率也是对商业银行盈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营运效率指的是银行这个业务运行的效率。通常用管理费用比率来衡量,也就是每单位收入所需要费用成本。这个比率越低,银行经营过程中的营运费用就越低,也就是代表着银行的营运效率越高,银行可能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另一方面,银行营运效率的高低也可能反映银行资产组合的差异,例如银行的一些新兴业务(主要是中间业务)往往具有较高的盈利,但它们相对于银行的传统业务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工及其他管理费用,在这种情形下,银行的费用比率越高,反而银行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在许多商业银行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员庞大、机构复杂等状况耗费了过多的管理费用,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效率提高,影响了营运效率。

结束语

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保证资金的流动性,预防流动性风险,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利润来源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从风险因素、业务因素、运营效率因素三方面对银行的盈利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但缺乏有效的数据证明这些因素与盈利性之间所具有的函数关系,因而本文仍有需要加强之处。对商业银行盈利性这一领域的探索,仍然是我国银行业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对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积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第6期

[2]郭小群等:“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性的影响因素”,金融论坛,2010年第9期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中小商业银行;退市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67-06

一、引言

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存贷款利差水平远高于国外和中国的台湾地区,以一年期为例,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为3.46%,而国外银行业的平均利差水平为1.5%-2%,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平均利差超过2.5%,台湾地区的商业银行利差平均水平为1.38%[1]。高利差不但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亦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且稳定的利润来源。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80.56%[2]。中国高水平的存贷利差一方面使中国的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状况强行分开,二者之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而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又基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将限制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中国的商业银行一味地追求贷款规模的扩张,而无从考虑自身盈利能力和抗风险水平的提升,一旦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将会冲击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能力,甚至破产倒闭。近期中央银行两次“不对称”降息:2012年6月8日,在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则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5日,央行再次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同时贷款利率下浮区间从0.8倍调整到0.7倍。本轮降息中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浮动幅度的加大,实则缩小了存贷利差,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本轮的两次“不对称降息”一改过去衡利差政策下国家对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在直接减少利润收入的同时,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也越加清晰。根据国际商业银行的破产与重组危机逐渐显现的警示,本文以两次“不对称降息”为背景,引入分析存贷利差缩小与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退市风险,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应对该风险的相关策略,对保持商业银行长远发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自由化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中国商业银行是否存在退市风险的争论

关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否存在退市风险和破产危机,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尚存在争议,当前,对此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地方银行或是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都不存在退市风险,国家的银行不会破产倒闭是多数存款人的主导观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从未出现过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状况,广大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盈利状况充分信任;即便是在历次金融风暴中,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运营状况,从未出现挤兑现象。而此观点主要是基于政府对金融部门提供了无限的隐性担保,即政府对企业的竞争失败和经营损失提供不言自明的担保,事实上,我国政府确实对金融部门提供了多种形式甚至多次的隐性担保。如为达到巴塞尔协议和我国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8%资本充足率,1998年财政部通过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来充实国有银行资本金;为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收购处置,其所承接不良债务造成的损失则由中央财政承担;为完成银行的股份制改造,2009年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900亿美元。此外,还规定对中小商业银行发生风险由地方政府买单,城市商业银行的成长、城市信用社的改制,甚至其后巨额的不良资产均有各级政府资产注入或资金注入,众多已是资不抵债的农村金融机构也依此而生存。与此同时,存款保险制度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社会条件,而我国完整的存款保险制度正逐步完善中[3],此项制度不出台,无法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退市必然引发社会动荡,这与党的执政理念冲突。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正面临严重的退市风险。此观点主要是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视角出发,认为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隐性担保体系为中国商业银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背离了市场规则,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首先,在“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下,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和效益,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的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境内竞争已演变为全球竞争。依照优胜劣汰生存法则,行业内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信用危机的商业银行就有遭遇因为挤兑现象而引发退市的可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唐双宁认为,发展不平衡已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些商业银行成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甚至跨区域经营,正向精品银行方向积极发展,但部分商业银行仍面临消化和处置不良资产、改善经营状况等问题,因此,实在难以救助的高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做好市场退出的准备[4]。其次,随着法制化程度的提高,政府行为必须归位,“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方针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银行同所有企业一样,在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应当承担破产的责任。再次,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商业银行合并与倒闭如同工商企业一样正常。自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总共出现过三次银行倒闭潮。第一次是1929年大萧条时期,1930-1933年,美国银行倒闭三分之一,银行数量由危机前25000家骤减到不足15000家,促成了1934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立;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1980-1995年共有2943家金融机构倒闭;第三次是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共有402家银行倒闭[5]。数据显示,仅2009年美国共有140家银行破产,花费联邦储蓄保险基金360亿美元;2010年银行破产数目增至157家,为18年来最高水平,自2008年至2010年,接管破产银行已累计花费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基金768亿美元[6]。由此看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幻,无法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破产已十分普遍,因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加快的情况下,如若经营不善、无法承担债务走向退市存在客观必然性。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是否存在退市风险,前者主要基于中国特殊的银行业监管环境与政府的隐性担保策略,综合中国银行业倒闭风险的历史而持有较为保守的态度;后者主要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与成长周期出发,借鉴历次经济危机中银行业的生存状况,在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同样存在退市风险。

上述两种对立的观点,对中国商业银行是否存在退市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判别其是否正确必须从世界经济环境、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来进行分析。第一,中国目前没有出现大规模商业银行退市不代表退市问题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决定,一旦这一特定条件不存在,退市问题就会推到前台。第二,中国既然是个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优胜劣汰,退市不可避免。第三,商业银行是否有破产风险及破产的范围与速度,往往与其相对应的金融环境下的经济运行质量、资金价格体制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缩小,依靠息差收入的增长模式将会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将会面临一定的财务危机,那些经营管理不善、无法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将会面临一定的生存危机。第四,退市机制与现实形成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商业银行退市一天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优越性就不会体现出来,不公平的竞争仍然存在。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之所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合并与倒闭,是由于破产所应具备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还未达到。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存贷利差逐渐缩小,如若不采取相应策略,商业银行的“被退市”将只是时间问题。

三、利差趋小对商业银行财务连续性等生存因素的影响

(一)存贷利差缩小是带有趋势性的行为

随着两次“不对称”降息的开始,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与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正逐步扩大,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提速,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速,至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也越加清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财务约束、经营稳健、风险管理能力都有所提升,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央行利率调整体系正逐步完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并重的调控模式已形成,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有所提升。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的认可度加强,企业和居民对利率的敏感度提高。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债券市场的逐步完善、理财和信托产品的逐步发展,都表现出市场化定价的金融资产领域在不断扩大。理财产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试水。理财产品具有存期短、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因而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看作是一种揽存工具。据统计,2011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迎来爆发性的增长,仅2012年4月份,江苏省的金融机构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达400多亿元,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效应明显。导致理财产品热销的根本原因是通胀预期走高形势下的利率管制,利率管制导致存款定价的不合理,而理财产品在定价方面则更贴近市场,因此,可以说理财产品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兴载体。

可以看出,市场的力量正助推利率市场化进程,存贷款利差缩小已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无法再依靠规模扩张来获取主要利润,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其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更加明显。

(二)利差缩小对商业银行的财务连续性及生存因素的影响

1.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长期以来,以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息差收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2011年上市银行年报统计分析,2011年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为15.2%,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为19.2%,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4.3%,而发达国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却高达39.8%,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很高。由此,目前的存贷利差趋小将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从而使利润总额大幅下降。据央行的最新规定,若存款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调至基准利率的0.7倍,这样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为1.473个百分点,与原先保持的大于3个百分点相比较,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将缩小50%。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贷利差有继续缩小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无法继续依靠息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必须加速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获取长远发展。

2.对收入结构的影响。伴随“不对称”降息的政策实施,各大银行纷纷做出相应的利率调整,股份制银行都已将存款利率上调10%,几大国有银行则将存款利率浮动7.7%,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和利差收入缩小带来的激烈竞争。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吸收存款资金而提升利率,而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推高存款利率,增加了存款的利息支出,相应地带来融资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银行间为了争夺市场客户,以价格竞争的方式形成了一种较低的贷款利率,相应的减少贷款利息收入。由此,随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其利润收入直接被缩减,原先依靠存贷款规模扩张所得的利息收入大幅减少,这样,短时期内将会改变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以一年期存款为例,若上浮存款利率10%,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金融机构存款的利息收入将减少1653亿元,那么根据2011年银监会公布的数据,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将提升至21.5%,直接减少利息收入的同时中间业务收入的作用明显突出。基于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的大幅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愈加重要,若想维持原有的利润水平,在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在下一步经营中须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

3.对客户结构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平均占比为2.5∶1,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对公、零售业务占比最高可达4.1∶1,这也与商业银行依靠信贷规模扩张获取主要利润收入的现状相符。若按照非对称降息政策,贷款利率下调至基准利率0.7倍,经测算,0.25个百分点的降息将减少1450亿元的贷款利息收入,存贷利差缩小在减少收入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起到影响,给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带来挑战。一方面,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在息差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以大型国企、央企为主的单一信贷投放模式,扩大业务范围,更多地开发中小型客户和零售私人客户,利率弹性较大的中小型企业将会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盈利来源;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负担较重、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侧重选择中小企业客户群体,更加体现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更加符合宏观政策的引导。由此看来,存贷利差趋于缩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也在一定意义上给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带来“双赢”。

4.对经营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的影响。由于存款价格的高度制约,商业银行一直依赖于央行的价格管制,自身定价能力并不足,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更是有所欠缺。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存贷款利差缩小,利率的灵活性使得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竞争策略、客户价值、风险程度和目标利润等进行自主定价,此时价格竞争占据主导,定价能力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资本补充渠道看,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来补充资本进行内源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股权资本、债务类工具、混合型权益等各种外源资本工具进行资本金的外源补充。据相关资料表明,截至2010年末,大型银行的平均利润留存率为63%,而中小银行却高达84.2%;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净息差收窄必将影响商业银行留存收益,若维持内源融资规模不变,只有提高利润留存比率,这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来说是一大考验,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5.对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在过去的管制利率阶段,商业银行只要按照央行规定的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基本不用考虑利率风险问题。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存贷利差缩小的新阶段,利率的高频率、大幅度波动,在加剧期限结构的复杂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利率风险管理难度。专家测算,如果按照2011年底银行业54.79万亿元贷款余额来计算,贷款损失率每上升一个点,银行的风险成本就会增加5479亿元,这表明在贷款实际损失率达到4.1%时,银行的净利润就会降为零,如果超过此水平以上,将会出现亏损,并冲减资本金[1]。同时,存贷款利差缩小的趋势导致利率波动频繁,经营风险加大,利率浮动区间的增大,一方面使得部分商业银行以高于平均存款利率吸收存款,以低于平均贷款利率扩展客户,导致成本上升,加大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贷款利率的上扬,但过高的利率会使得风险规避者选择退出信贷市场,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增加。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客观上要求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由于低风险资产的收益低,在上市后股东回报的压力下,资产风险度将上升,因此存贷款利差趋小还将带来风险偏好的变化。

上述影响,如果商业银行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都可能导致其利润水平大幅下降,影响财务能力,甚至引发财务连续性的断裂,形成退市风险。

四、中小商业银行应对“被退市”的策略研究

一般情况,由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风险定价能力较强、传统业务占比相对较低、存款来源相对稳定等优势,目前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的环境对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冲击往往较小,因而大型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会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其优势地位或将更加巩固;而中小商业银行受困于网点数量少、品牌知名度低和收入渠道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将可能进一步被削弱。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若继续依赖规模增长获取利润,将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而在这场商业银行生存游戏中,由于大型商业银行规模的超级庞大,利率市场化对其影响或形成的风险要远远小于中小商业银行,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将是利率市场化引发“被退市”的主要当事者,中小商业银行应对“被退市”危机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实行错位经营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的市场定位战略是跟随型战略,即无视与国有大商业银行在制度结构、资金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业务产品同质化,缺乏各自的经营特色。在目前的存贷款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润大幅缩水的情况下,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继续实行跟随型市场定位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实行正确的市场定位,立足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工具,采取差异性兼市场补缺的战略,抓住市场中的先机,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建树奠定基础。同时,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还需遵循市场化、安全性、实事求是和适时调整四大原则,努力做到支撑市场定位战略的核心业务多元化,寻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定位战略,将独特的服务与技术优势融入与竞争对手相似的业务中。此外,为实现差异性兼市场补缺的战略目标,中小商业银行还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在顾客的选择、经营领域、业务产品以及服务质量上不断完善,重视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网络银行,铸造自身的金融品牌,通过不断开展金融创新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区和个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树立区域性银行的形象。

(二)保持业务适度发展速度,实行薄利多销

目前存贷款利差缩小造成的利润大幅缩水,对中小商业银行无异于雪上加霜。面对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财务危机,最直接的应对之策即是不断扩大业务发展规模,由注重规模增长的粗放式发展,向既重视规模又重视结构调整转变。由下表看出产生100万元不良贷款的损失情况。

发放一笔100万元正常贷款,按现行央行一年基础利率6%测算,年收入6万元,要连续放近8年才收入48万元;或者放800万元贷款一年收入48万元。而如果考虑此笔贷款成为损失类贷款提取专项准备100%,损失100万元,加上利息收入损失的3万元,共103万元,则须发放1700万元贷款才能弥补损失。若情况变为利润增加100万元,即发放一笔100万元正常贷款,按现行央行一年基础利率6%测算,年收入6万元,如果利润要增加100万,加上计提的贷款一般准备20万元,要发放2000万元一年期贷款才行。

由此看来,在当前的危机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若想维持原有利润水平,就必须不断扩大规模,以规模的扩张来增加收入来源。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盘活存量、用足增量增加有效的信贷投入。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要持续做好个人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拓展,争取更快的增长,提升个人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做大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微企业贷款的定价优势。

(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转型升级

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资本、风险小、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依附在商业银行原有客户网络基础上快速发展。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并且与商业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可以实现交叉销售,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新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值为40%-60%,大银行可达60%-70%[7]。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在保持基本业务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向更加重视中间业务发展转变。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重点发展投资理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国内外结算、担保、保险等附加值高的业务品种,使经营收益从以利差为主逐步向以服务费为主的方向转移。

(四)抓牢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扩大利率弹性空间

长期以来,传统对公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国际同业普遍将议价能力更强的零售业务作为业务核心,使其定价水平显著提高。如美国花旗、香港恒生等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的利润贡献都在50%左右。在存贷款利差趋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积极调整客户结构和服务中心,既重视大客户又重视中小客户,加快业务的转型升级。大力增加零售业务比重,开展汽车消费信贷、资信、按揭等个人金融业务,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增长空间。另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脱媒的加快将使得商业银行大型优质客户的贡献度降低,要维持较高的利差水平,商业银行应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及其风险特点出发,采取差别营销、差别管理策略,尝试帮扶有行业发展前景与发展潜力,只因为经济周期下行而暂时出现一定困难的中小企业,并通过有效的担保和贷款定价能力管控风险[8]。同时,各类商业银行都应致力于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造风险管理工具,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品,不断改进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五)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精细化管理

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国际同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以资本市场业务为代表的综合经营成为国际同业的战略重点[9]。在存贷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和衍生工具的不断发展,必须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以及投行业务,拓宽收入来源,将资本市场业务作为多元化收入来源的新增长点,扩展经纪业务、上市融资、债券承销、资产管理、兼并收购等资本市场业务空间。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大力推进综合经营发展战略,实现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领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银行。此外,各类商业银行都要积极构建集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严格的风险管理体制为一体的新型运营机制,加快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审慎的财务和会计政策以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六)持续推进业务创新,提升集约经营水平

业务创新意味着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实现同样的经营目的,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除了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外,还要通过业务创新来实现。在渠道建设创新方面,要实现有型网点与无型网点的同步建设,打破时间和空间业务竞争的劣势。在资产业务创新方面,重点推进企业投融资体制及全方位配套的投融资方式、投融资工具创新,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有效率地支持自主创新及新兴企业和产业风险投资,积极拓展同业合作渠道与合作方式,以新型投融资形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需要;在存款业务创新方面,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以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需求。在表外业务创新方面,在通过大力提高汇兑、结算业务服务效率以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还要积极创新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增加利润增长点。

五、结束语

劣质商业银行“被退市”实质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犹如一个自然人有生存的欲望本能,而从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看,商业银行“被退市”压力日益加大,当然退市不会是明天的事,因为中国商业银行“退市”的一些基本条件还不具备,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或经营状态较差的商业银行面临“被退市”的危机概率正不断增大。因此,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这个时间差,不断提升危机管理水平,通过正确市场定位、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等相关策略来进行应对,从而保持市场的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德波.银行业的高利润伤害了谁[J].南风窗,2012(2):70-72.

[2]卓尚进.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转型平衡多方利益[eB/oL].[2012-06-21].

[7]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eB/oL].[2012-07-03].

[8]刘红.“稳增长”促改革央行降息恰逢其时.[n].金融时报.2012-06-12.

[9]杨金婷.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14):77-78.

ResearchonmarketizationofinterestRate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

——theCrisisandtacticsoftheDelistedmedium-sizedCommercialBanks

Luminfeng

(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741)

商业银行年利率篇10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1996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尤其是2004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1月1日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2005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央行只确定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一个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商业银行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利率风险的加大,将会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利率波动所引发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这种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使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变化。在分析这类资产时,须对可能受到利率波动影响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加以分析,即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加以分析。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为正缺口,当利率下降时商业银行有利息损失;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利率上升时商业银行有利息损失。缺口越大,银行所承担的利率风险就越大。例如,如果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的未来收益减少和经济价值降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较低,不产生利息的不良资产较多,资产负债结构匹配布合理,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间相对固定的负缺口较大,资产负债结构原未调整到有利于应对重新定价风险的状态。

2.收益率曲线风险

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斜率、形态发生变化,即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斜率为正的收益率曲线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没有收益率曲线风险;而斜率为负的收益率曲线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有收益率曲线风险。

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2004年底的收益率曲线在6年半至13年之间的斜率为负值,这表明我国已经发行但尚未到期部分国债面临较大收益率曲线风险。根据中国国债信息网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商业银行2004年底所持有的国

债面值已经超过3万亿,如此大的国债余额在负收益率曲线的情况下,市场风险非常大。

3.基准风险

基准风险也称为利率定价基础风险,是另一种重要的利率风险来源。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重新定价特征相似,但因其现金流和收益的利差发生了变化,也会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一家银行可能用一年期存款作为一年期贷款的融资来源,贷款按照美国国库券利率每月重新定价一次,而存款则按照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每月重新定价一次。虽然用一年期的存款为来源发放一年期的贷款,由于利率敏感性负债与利率敏感性资产的重新定价期限完全相同而不存在重新定价风险,但因为其基准利率的变化可能不完全相关,变化不同步,仍然会使该银行面临着因基准利率的利差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基准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每次调整中存贷款的利率变动都是不同步的。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年利率%)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利差达3.6%,存贷利差处于起伏不定的变动中。在利率市场化之后,这种存贷利差的变动将更为明显。

4.期权性风险

期权性风险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一般而言,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的权利,而非义务。期权可以是单独的金融工具,如场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期权合同,也可以隐含于其他的标准化金融工具之中,如债券或存款的提前兑付、贷款的提前偿还等选择性条款。一般而言,期权和期权性条款都是在对买方有利而对卖方不利时执行,因此,此类期权性工具因具有不对称的支付特征而会给卖方带来风险。比如,若利率变动对存款人或借款人有利,存款人就可能选择重新安排存款,借款人可能选择重新安排贷款,从而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我国目前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的客户有权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偿还贷款,每次利率调整后,都会出现大量提前提款或还款的现象,可见我国商业银行所承受的期权性风险之大。

三、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树立强烈的利率风险控制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偏重于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而对利率波动引发的市场风险重视不足,没有专门的内部机构来管理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要成功应对市场风险,必须树立强烈的利率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利率风险必将成为其主要业务风险之一,利率风险将渗透其各种业务活动,且将影响其盈利模式。商业银行必须从经营观念上高度重视利率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利率决策机构,从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各个业务环节全方位落实利率风险管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生存发展。

2.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适时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来转移凝聚在我国商业银行头上的市场风险。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等,既增强风险的分散化效果,又不会对既有的客户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增强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人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90%的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业务,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市场风险将越来越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务规模小,收人水平低,与外资银行差距非常明显。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普遍占到总收人的60%左右,多的达80%。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

传统业务的依赖,逐渐降低利率风险。

4.提高资本充足率

银行资本金是决定其经营实力和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的走向是难以预测的,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代表着银行应付金融风险能力的强弱。因此,必须尽快使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达到《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增补资本金最快的途径:一是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二是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筹资。总之,银行应从多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5.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体系

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进入自主风险定价时代,产品定价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定价不合理会使商业银行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有效配置资源参与竞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信贷定价模式中跳出来,主动加强金融资产风险度及盈利能力的分析与研究,为合理定价与有效配置资产奠定基楚。商业银行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确定每一时期的利率定位、利率政策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机制。

6.加快人才培养

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必须有一支靠近市场、贴近客户,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具有敏锐分析能力的专业队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增强自身竞争力,应对利率市场化大潮的到来。

7.银监会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监控

银监会应定期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完善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监管中发现的有关市场风险管理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整改方案并采取整改措施。银监会可以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提出整改建议,包括调整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模型、假设前提和参数等方面的建议。对于在规定的时限内未能有效采取整改措施或者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应采取严厉措施,防止其市场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2005、1

2.唐立新,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防范研究,中国经济评论,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