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十篇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十篇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2:47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含义;作用;运用

G633.7

初中物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讲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法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法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和运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实验教学法来帮助学生们进行物理研究和学习。由于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做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成为当下教师们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仅针对物理实验教学法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实验教学法的含义

物理教学法就是对于一些物理现象所做出的具体实践研究,让学生们对与抽象概念和科学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具体地说,实验教学法就是在书本之外,通过自己动手或者教师演示,借助一定的机械和设备,在满足实践的条件下,进行对一些物理科学内容的检验和求证,最后得到结论的一种实验方法。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实验是其教学的基础内容,它为物理学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科学的认证。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亲自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做到强化记忆和理解,把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认识、扩展视野,也能够锻炼初中生的思维逻辑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之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懂得运用物理科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者首先就要明确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一)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两部分就是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会产生疑问,甚至有些同学对一些知识完全没有形成概念。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厌烦,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那么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随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实验教学法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

首先,实验教学法使课本中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得到具体、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们对一些理论概念得到了证实,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其次,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情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对一些疑难问题能够通过自己动手践来得到解答,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启发学生思考

实验教学法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在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学生们能够充分进入到实验当中,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际上物理实验就是对物理科学进行的有目的的探索,通过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和思维方法将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学生们经过这种锻炼,更能够使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把知识传输给学生,犹如“纸上谈兵”,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吸收,因此,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是必要的途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就要让学生体会并认识物理科学所蕴含的种种理趣和无限的神秘奥妙,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检验、体会。这种把课本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具体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们对物理学概念的掌握和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以实验为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思考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法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也要结合具体实际知识来使学生在实验中巩固基础知识。因此,运用实践的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活动。

(一)让学生有物理知识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也一样,为了使物理实验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对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首先要在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方面给学生的意识形态里导入物理的学科概念和一些基本知识,有了基础物理知识作为实验的基础,学生们才能通过实验来了解物理学所包含的奥妙。例如,在初中的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对于电路的研究做实验,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电路知识,在最基本的电路连接中,要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在闭合电路下的特征,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小灯泡在满足电流接通的条件下发亮。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进行试验研究活动是必要的。

(二)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实验研究

物理学的实验教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技能,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即使范围广阔,但是大部分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生活常用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进行物理的实验研究要能够证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例如,在学习有关声音传播的物理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如何减弱附近的噪音?”,让学生们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得到结论,最后培养学生具备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使其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其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应用物理知识。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恣.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实践[J].现代教育,2011(2).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导入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而初中物理知识多数是通过实验引入或验证的,可见,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也决定了科学实验所处的重要地位。

初中生正处于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中,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需要有直观的形象支持。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就能通过眼观手动获得所需要的经验。

可见,物理实验课程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有必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设计实验导入的重要性。

从物理本质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主体的学科,其物理规律决定着它的地基为实验。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看,一般规律是:先是感性认知阶段,然后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挑取精华,最后慢慢地上升为理性认知。而这些感性材料越具体生动,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就是让这些感性材料变得直观、具体和生动的搅拌机。教师利用实验导入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学习物理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概念体系和教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

3.形成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样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学必须以概念、规律为核心,因为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理论的重要部分,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的物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形成概念和认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这些过程和方法不仅对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来说很重要,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与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实验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对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验应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因为单纯地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可利用学生边学边进行实验教学的形式,也可以根据教材、学生和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必须是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物理教学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条:(1)培养科学的价值观;(2)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3)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能力。离开了物理实验,这三条目的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虽然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只来源于实验提供的物理事实,还可以来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交融在一起,仅仅通过这种途径使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实验则可以提供经过简化和强化了的感性材料,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重复性,因此,它能提供给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其结果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学生理解,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看到,物理实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做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六、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必要手段。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3

关键词:物理实验;试验能力;能力培养

一、物理实验能力的概念

根据心理学相关知识,能力属于心理特征范畴,是人类完成某一项活动的基本要求,而物理实验则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于物理实验能力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从广义的角度将其认为是认识、验证、分析物理概念并通过一系列试验加深认识的能力。其中包括选择实验课题的能力、实验过程设计能力、实验数据整理能力、实验仪器使用能力、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实验与理论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物理实验能力主要是操作人员完成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其中主要有仪器使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现象观察能力、试验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等。然而,对于科学的方法论,这种狭义的物理实验能力是不完善的,不符合当前社会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按照狭义的物理实验能力培养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将无法达到物理实验课程的最终目的,并且也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仅从物理实验能力的层次上就可以发现,物理实验能力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级别:基本能力级、试验能力提高级和科研能力级。基本能力级指的是学生在实验大纲的要求下,按照相关步骤进行实验,进而体现出学生的准备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这是初中物理实验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试验能力提高级指的是学生在掌握了实验基本能力之后,运用相关知识开展探索性实验的能力,该能力包括实验的自我设计能力、实验器材获取能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相比基本能力级来说,这一级别的物理实验能力要求更高,也是目前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重点内容。最后是科研能力级,这是在第二级实验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实验目的,并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依靠自我创造能力、资料查找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完成带有科研性质的物理实验任务。然而,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第一级和第二级,第三级实验能力的培养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发展的特点

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初中生的实验能力形成与大脑中的前额叶的发育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来说,该年龄阶段学生大脑前额叶处于发育停滞期,学生虽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却在抽象思维方面存在障碍,因此,初中生在物理实验中掌握的实验能力依然属于经验,而非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生普遍对物理实验中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而对于物理实验的操作、现象、数据较为关注,在实验过程中偏向于对教师的模仿,而不具备创造力,这也是其实验能力中第一级能力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16岁左右初中生的大脑前额叶快速成熟,在物理实验能力上表现明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都存在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仪器的操作方面也更加熟练,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快速解决。

三、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实验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除了要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课程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初中物理实验大纲的要求,学生应当建立完整的物理实验能力培养体系,这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假设,根据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交流等。如此,学生便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各项实验课程,进一步提高其实验能力。不仅如此,物理教师还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实验。

2.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实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根据实验大纲要求,制订不同阶段的初中生实验能力培养计划。

首先,在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程时,应当以教师演示为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是物理实验能力的基础能力之一,观察力的加强有助于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掌握物理实验中的各项规范和要求。以“碘的升华”这一实验为例,学生可以发现实验器材的颜色变化情况,从而对“升华”概念形成正确认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断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其次,对于已经掌握了基本实验能力的初中生,其大脑前额叶逐渐成熟,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形成,此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按照试验大纲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碘的升华”实验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碘发生升华现象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并通过实验现象对该问题进行解答。

最后,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制作实验器材,而在前期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这种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在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初中生的自我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以往的实验过程中,其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以“浮力”计算为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多种浮力类型的题目,针对同一种类型的题目,能够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案的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这就是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

3.创设良好的能力培养的环境

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完全寄托于课堂,适当的实践课程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建设。因此,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应当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亲自设计、操作、分析实验。

(1)提高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对不同心理状况下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压力较小、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人类大脑会产生一定的兴奋感,思维活跃,此时的实验能力较强。所以,在物理实验能力培养课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创新。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轻装上阵,自由发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课程中来。例如,在“光的色彩”实验中,物理老师应当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分别说出生活中各种光的颜色,并不断提出具有讨论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光的颜色。

(2)改变传统评价理念

传统评价理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恰当的手段,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自主提高的思想。部分初中生在接触物理实验之初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无法完成实验过程,实验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在解决这种学生所面对的问题时,应以鼓励为主,给予学生自信,并尊重其想法,从而改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畏惧心理,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物理实验。

以“测量电压”实验为例,由于第一次接触万用表,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其使用方法,部分学生在老师讲解后依然无法测量出准确的电压值,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此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正确之处给予肯定,并亲自示范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错误,分析错误所造成的影响,直至实验成功后对其进行鼓励。

(3)为学生的实验课程提供器材支持

由于物理能力培养体系中第三级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我设计实验、制作实验器材。然而,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前期实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不是特别熟悉,导致在制作器材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最终无法完成实验项目。因此,学校应当为物理实验课程购置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实验器材,教师应当针对每一种实验器材进行讲解,并对一些常见的器材组合形式进行介绍。例如,在“光的汇聚”实验中,如果没有凸透镜,可以使用装满水的烧瓶代替。

(4)发散思维

对于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核心,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发散思维,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法,用科学理论解释该现象。例如,水电站所建造的拦水坝为什么是底部宽而顶部窄?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锻炼,学以致用。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教师要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自身优势,开展科学的物理实验课程,使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18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而教师此时采取何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现代教学出现了很多有助于教师有效展开教学的方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本文就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一、将教材知识形象化

生物虽然是一门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的学科,但是,翻开生物教师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将会变得十分枯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细胞的分裂”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那么,细胞分类的这一神奇过程就变得十分无趣,整个课堂教学对学生也失去了吸引力。鉴于此,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要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形象化。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教材上的知识点更加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因此,本人积极的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本人在对学生进行“细胞的分裂”相关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就积极的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这一过程形象的呈现给学生,既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又能够使生物课堂教学变得十分有趣,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教师在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方法就是有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传统教学中已经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在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法却是一种对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及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初中生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1.学生在进行生物理论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生物理论知识点较为抽象,同时一些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有效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就知识点展开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对学生有效学习生物理论知识点有很大帮助。2.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实验是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到实验室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实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教师要能够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三、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不管新时期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将以何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点,就是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生物学科学习,因此正是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学习的关键时期,只有学生扎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点,才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点的应用,更好的进行生物学科学习。

然而就目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部分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难以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学生难以掌握基础知识,就更难以通过对基础知识点的有效应用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自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本人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采用较为严格的检测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

四、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学生学好了实验,才能通过实验更好的辅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点的学习,也只有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了实验基础,学生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实验研究。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本人认为初中生物教师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从理论上对学生有效展开实验教学。实验虽然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学生应该首先掌握一些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这样才能为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操作奠定基础。2.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印象,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3.引导学生将生物实验拓展到生活中去。虽然现代教学中对实验引起了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依然较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验拓展到课外。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展开生物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五、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有效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抑扬顿挫,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宛如一潭死水。虽然初中生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F,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都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在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究方法与技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5

关键词概念衔接重要概念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生物学概念是建立在生物学事实基础上,概括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本质特征的科学表述。它抽象生物学原理,将学习过程中对生命科学的认知通过分析、归纳与综合等复杂的思维加工,与原有的认知产生联系,建构起更完整更全面的新知识。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首要的知识具体目标要求就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则将“重要概念”做为课程标准非常重要的内容,列出每一个主题的重要概念。在中学阶段,对概念的学习是生物教学中最重心的内容之一。

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入。

1当前生物概念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中学生物教学中,由于高初中学校的彼此独立,且由于九年级缺失生物学习,导致初、高中阶段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系,学生的学习因为人为的隔裂,而具有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中学阶段生物概念的学习缺乏全局性

初高中阶段的学习缺乏全局与发展的规划,缺乏统一性。初中教师对高中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一无所知,在教学中,忽略了部分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导致学生基础薄弱,进入高中后,无法立即适应高中学习。而事实上,高中所有的学习是建立于初中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无论是从能力提升还是知识建构方面,都与初中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

1.2重复的概念学习增加了学生负担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识纳入补充原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建立新定义与原有定义之间关联,从而完善与发展原有概念。教师研究初、高中概念学习之间的联系,了解初中课程标准与教材结构框架,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找到并激活知识体系中与新定义学习相联系的原有定义,融合新知识与旧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如果初中教学不能关注到学习的延续性,而高中的教学不能较好的衔接初中学习,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负担加重。

2初高中重要概念的知识联系

笔者在研究初、高中阶段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础上,对初、高中一些重要的概念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期待能因此增进初、高中教学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深化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初、高中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研究,整理出关联性极强的部分概念,这些概念均是生物学学习中重要的主干知识,在初中学习中有所涉及,在高中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具体概念衔接点如下。

2.1必修1初高中重要概念联系(表1)

2.2必修2初高中重要概念联系(表2)

2.3必修3初高中重要概念联系(表3)

3初高中概念学习中能力的衔接

在对概念的学习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都至关重要。笔者将中学阶段生物学科的重要概念对能力的要求进行整理与归纳,试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内涵有更明确的认识。

3.1实验探究能力的衔接

初中的实验侧重于基本操作的学习,而高中很多实验的原理或者结论得出都建立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设计思路与初中检测淀粉的原理类似;有些实验则是初中学习的延续与深入,如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而有些实验在初高中学习阶段各有侧重,如对光合作用的学习。而有些实验则由初中的演示实验发展为高中的学生实验,体现出高中阶段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初中阶段对学生实验步骤往往有较详细的指导,而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要求更高。

3.2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的衔接

初中教材中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观察、调查与收集资料,都在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高中教材中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更为深入,例如教材中对变量控制,对模型建构等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不仅是对初中学习的总结与复习,事实上也是初中学习的提升。

初中阶段在科学研究方法上,通过“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探究霉菌生活的条件“等学生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科学探究方法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高中阶段,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等学生探究活动深化了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概念,对实验材料选取、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等方面的学习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还学习“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尝试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6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地位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的物理知识多数是运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

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切,离开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就应该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主要靠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作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是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五、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

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正因上述原因,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多做实验,而且要设法让学生多做实验;不仅要注意选择能说明教学中需要说明问题的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选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实验,一个人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较多地动手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规律,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能够创造最确实,最少受干扰,并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物理环境,它创造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极其活泼的因素。验证法,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已知的物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做出假设和预言,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其真理性,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有人认为,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知识因素和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良好的进行实验教学关系到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实验,认真做好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冯海燕.论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02)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措施

生物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我们最基本、最形象、最有效的探索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有些保守,它们往往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悖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对策。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忽视假设实验设立

实验教学的设立是为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更为充分地说明问题,验证生物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的实验观念落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乐得轻松。其实,为了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假说,生物实验常设置一些假设实验,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假设设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实验时间难度限制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较重,时间也较紧,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生物实验的时间就更短了。有时,还会因为理论教学的时间较紧,挤掉一小部分的实验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时间不足,学生没有进行仔细观察的机会,往往会针对实验内容,对照教材结果草草了结了实验活动,这样的实验是不符合科学探究理论的。

3.忽视实验结果分析

生物实验的结果需要不断地验证、调查,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做出调查报告,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的调查报告就是完成了基本的记录而已。这种情况不符合科学探索的规律,学生也很难形成探究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重视假设环节

具备探究精神的科学实验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实验题目的确定;提出假说,即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解释;实验,即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说,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期,即在检验一个假说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推理;交流、评价等。这些环节的完成在初中阶段的实验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但是教师往往更为重视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却忽视了假设环节的设计。为了转变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的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生物《实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时,基本的教学目的是要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直接给出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安排过程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无从发展。因此要改进教学设计:(1)提出问题: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小组提出假说,让学生探索实验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实验用具的分析和探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假设如何制作更为有效的临时装片。总之,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

2.重视分析观察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初中生物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为了解决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更为灵活、有条理的观察方法。(1)先整体后局部。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后再进行细节部分的观察。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整体形态,然后再针对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局部观察。(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要设立对照组,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更为准确地找到实物的特征。例如,在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3)重复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重复实验,这就要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小组生物重复实验。例如,苏教版课本七(上)p96探究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简易设计方法是:将蚕豆或大豆等种子装入保温瓶内,放入一些清水,用打孔器在软木瓶塞上打一个小孔,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塞上瓶塞,该装置就制作成功。24小时后,对比室温,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再进行实验也可以对不同的种子进行重复实验,进而验证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结论。

3.开展实验后调查

生物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最终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基于这种情况的思考,生物实验的结果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1)详细记录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对照教材内容,设立调查问题。例如,撰写调查报告,报告题材的选择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可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心得体会。如“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我国森林绿化的现状”“传染病的预防”“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等。调查研究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对实验结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缺乏这方面的探索,也是忽视实验结果分析的教学现状影响的,必须要尽快转变,尽快改进。

4.自主设计实验

素质教育环境下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能够保证让学生拥有探究能力,拥有创新思考的能力。自主设计实验的途径包括:(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验。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设计实验内容。如教材中有关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的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些文字说明,如“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等文字信息。但是这种文字说明不可能让学生有本质上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网络查询,然后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如用一个U型管,在U型管的一侧插上香烟,另一侧放入一些棉花。点燃香烟,用洗耳球在另一侧吸气。本模拟实验中,棉花模拟人的肺,结果发现棉花变成黄色,这种实验就更有说服力。(2)挖掘课外实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课外实验是对课内实验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利用生活用品替代实验仪器完成家庭小实验,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装置改进,能培养学生探索化学奥妙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上文是笔者在一线教学实际中结合新理念对现行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些改进意见。总而言之,实验是我们探索和学习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它必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而不断改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改进初中生物实验要基于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保证生物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千万不要为了改进而改进,将创新当作形式,那样只能耽误时间,不得要领。

参考文献:

[1]丁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顾凤秀.拓展初中生物实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学生物学,2011(9).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从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高中物理教学难的问题较为普遍,直接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解决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高一物理教学难的成因及其对策做一简单探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很好的感知,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更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实验可以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实验。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呢?

一、认真备课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课,写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至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检查每组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规格上检查,其次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题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可采用提问检查,进实验室前检查笔记等形式;也可以权力下放到小组长,由他们检查后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这样要求几次就逐步走向正规了。

三、开设课外小实验来巩固课堂实验效果,拓展实验教学途径

课堂实验受条件影响,有些学生观察不一定清楚。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一些装置简单、安全且容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变成课外小实验介绍给学生。比如在演示水波的干涉实验后,让学生回家后用脸盆装上一定量的水放在洗衣机上,启动甩干桶,通过洗衣机的振动来观察盆中水的干涉条纹,效果就十分好。通过这样一些措施,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在完成课外小实验的同时,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定律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应抽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等四个实验,都用到打点计时器,而它的故障率最高。这就要讲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在实验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

五、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初中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对物理现象过程的阐述基本上是属于定性的,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而高中物理不仅内容多、难度大,而且使用定量的方法去研究探索比较复杂而抽象的物理现象及过程。高一新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基本上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上,一下子不能有大的改变。“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高中初始阶段,特别是在学初伊始,必须指导学生区别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容的要求、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应该正视物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一定能学好物理。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初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重视的学科。但是部分同学由于基础打得不够牢靠,或者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纳能力不同,最终导致初中物理课堂出现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这种学生的差异会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中物理,学生的知识水平出现差异是更为常见的情况。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重点出现偏移,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从目前来看,各学校物理课程的安排盲目依据当地教育厅的标准来执行,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出现初中物理课时过多或者过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此外,不少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物理课堂上大演独角戏,完全没有考虑下面学生的感受,随意拓展课本内容,刻意地求深求难,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而且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认为物理过难,从而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减弱,有的甚至逐步丧失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1.2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实际情况来说,许多初中物理教师仍然停留在“一个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阶段,难以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如电磁波、电场时,无法准确形象地进行描述,导致学生难以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形成一个具体形象,掌握起来较为困难。

1.3物理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实验作为进行物理研究的一种必要手段,其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许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普遍存在实验课时较少、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没有引起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这会使得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时,难以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解决初中物理问题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措施

2.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学会举一反三,掌握解题的方法。当前我国很多初中学生每天都会做很多物理知识练习题,学习的参考资料也比较多,但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物理教材上的基础性的物理知识原理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好,教师在对习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应当认真做笔记,对教师所传授的解题方法进行记录,因此只有在对物理知识基本原理掌握足够牢固的基础上,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其次,要引导学生培养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起课前对教材进行预习,课后对知识进行复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将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标注,将以往曾经学过的问题进行温习或者再次巩固,对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以及巩固。

2.2关注学生实验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不仅是对老师教学实力与专业水平的考验,更需要学生大力配合。因此,要想使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验对课堂成效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都是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物理实验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初中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阶段,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将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转换成为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加强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水平促进作用的发挥。

2.3使用关联性教学,拓展学生想象

空间关联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物理课程自身的特征,利用物理模型以及物理同其它事物的关联性进行教学探究。另外,物理也是与其他课堂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建立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物理知识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它学科的知识点,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不仅能够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而且有利于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立物理模型来讲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学习与振幅有关章节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联系数学教学中正弦函数的知识,让学生回忆学习正弦函数时的图形,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振幅的理解,促进其学习效果提升。

2.4关注教师实验水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物理实验水平对于教学有效性有重大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能否得到提高,物理教师是关键。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对物理结论进行验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物理实验的使用原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的实际操作程序了如指掌。但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师并不是全部达到教学要求,其实验操作水平不足,使得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中学要关注教师的实验水平,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定期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监督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专业技能,学校还要加强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从教师自身来讲,要认识到自己专业素质对于物理实验课堂的影响,在工作之余,利用书目与网络等渠道不断丰富自己头脑。

三、结语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使得教育事业肩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使命。物理学科的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进行物理知识的传递,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有效实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索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做小小实验家,笔者从以上几个不同角度对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分析,希望以此加强当代初中物理教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视,正确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胡林香.浅论初中物理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

[2]魏志刚.激发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学好物理的关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

[3]程雪梅.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学周刊.2013(32)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篇10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科特点;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也给各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把基础生物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生物,初二结课,短短两年的学习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学习上的小插曲,再加上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只要会考成绩合格就能上高中。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意识不到学习初中生物的重要性,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而且,初中生物本身也不是简单易学的学科,如果初中生物教师不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满堂灌”的话,很容易导致本就不重视生物学习的同学更加厌恶初中生物的学习,长此以往盒匝环的话,我国生物研究未来堪忧。因此,针对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我们研究出了许多高效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使用得当,学生很容易能建立起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最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理科学科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直观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生物知识。实验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通常大家所认识到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里经由专门实验人员完成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高端的以往只会出现在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现如今已经走进了教室,学生如今在教室里就能完成复杂的实验操作。这是教育史上一大进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教学法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实验,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另外,一个完整的实验往往需要好几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实验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情。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不同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生物知识的奥妙,这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成功地完成一项实验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地非常熟练才可以,这也间接的鼓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钻研课本知识,为生物实验的完成奠定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当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过程后,其本身也是对课本知识加强巩固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伴随着同学间的欢声笑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知识。既然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此的受欢迎,那么应该如何科学有效的使用实验教学方法呢,下面以“显微镜的使用”为例具体说明实验教学法的使用。

二、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大家都知道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对于实验的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实验的都需要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特别是像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这种基本实验完全离不开显微镜,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要想灵活地运用显微镜,学生需要首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这一步骤初中生物教师只要在课堂上一一说明就行。在了解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后,接下来便是显微镜的实际操作演示了。

(一)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借助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来进行显微镜操作步骤的实验教学。一个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许多步骤,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对于演示显微镜操作流程这个实验来说,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等等,只有确保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之前,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解释说明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实验操作过程中因学生的错误操作影响实验结果。

(二)教师做好实验指导

在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确定学生已对显微镜的操作过程熟记于心,接下来便可分发实验器具,让学生真正开始动手操作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指导,或在教室来回走动,观察大家的行为,如果有学生出现疑问应立马为其进行解答。

(三)做好实验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