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十篇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十篇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4:49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残疾人”,加强民生工程政策、进展和成效宣传,总结推广各县、区实施民生工程经验,宣传报道实施民生工程中的典型事例,征集反映基层群众的评价和期盼,引导和动员群众了解、参与、支持和监督民生工程。

二、活动时间

4月20日至5月20日,在全市残联系统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和康复救助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

三、宣传内容

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和康复救助民生工程的内容、范围、标准、适合群体及实施程序;民生工程监督方式及程序;民生工程实施以来的效果及典型事例。

四、宣传重点

(一)宣传民生工程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督查落实等实施工作,使广大残疾人感受到党、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总结推广各县、区实施民生工程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吸收创新、以点带面、推而广之,推动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水平提高。

(二)宣传民生工程的有关政策措施,包括项目实施方案、政策内容、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实施目标等。重点报道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民生工程的实施意义、实施进展,宣传受益范围、申请程序、补助标准等。

(三)宣传实施民生工程残疾人受益和评价情况,深入挖掘民生工程给残疾人带来实惠的典型事例,积极宣传国家惠残政策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全面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五、宣传方式

(一)抓好动态报道。各级残联依托当地媒体宣传民生工程相关部署,反映各地民生工程的实施进展和成效,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二)做好政策解读。各级残联要利用当地广播、电视、电台、网络或残联网站、残疾人专栏等媒体大力宣传政策,解读政策,重点宣传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民生工程的具体内容、政策措施、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实施要求等,为残疾人解疑释惑,使相关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加强言论宣传。围绕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政策措施、工作进展、实施成效、出现的问题,以及残疾人的认可度、满意度等,结合民生工程开展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撰写、刊发宣传资料,印发“致全市惠残民生工程救助对象一封信”、“明白纸”等,增强残疾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强化言论引导。

(四)组织集中宣传。各县、区残联要切实做好惠残民生工程项目的宣传工作,有计划地开展1-2项集中宣传活动。加大“双向”宣传力度,既宣传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又要宣传具体民生政策、民生工程内容及残疾人受益情况,引导群众了解、参与、支持和监督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提高社会知晓度、群众满意度和支持度。

(五)抓好典型宣传。各县、区要组织参与采访的记者深入挖掘在民生工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宣传推广,激励各地进一步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推动民生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开展。同时做好对民生工程的舆论监督。

六、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残联要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精心组织安排,要把宣传当作一项推动惠残民生工程实施的重要抓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要明确专人,精心谋划,切实把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办出成效。

(二)把握重点、统筹兼顾。要重点宣传惠残民生工程政策内容、实施进度、实施成效等方面内容。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既要从提高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又要积极向上级新闻媒体供稿。各县、区既要根据统一部署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结合实际自主策划、组织一些有新意、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民生工程宣传格局。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2

关键词:热裂纹;水韧处理;浇注温度;碳化物

1.引言

某公司生产的铸件产品拉紧轮,材质为wKZGmn13mo。主要生产工序为浇注保温落沙去毛刺打磨水韧处理等,水韧处理后操作人员发现内孔处有裂纹,对其开裂原因进行试验分析。

2.试验分析

2.1宏观试验分析

裂纹开裂区域位于铸件本体浇冒口附近,内孔中间位置,基本呈线型沿纵向分三条断续分布。裂纹总长约40~50㎝,开口宽度约4㎜,裂纹形态宽窄不一,尖端尖细。低倍试片边缘特别粗大的柱状晶及心部粗等轴晶,中心区域曲折分布的大裂纹及多处酸蚀后呈“豆腐渣状”掉块,裂纹旁还可观察到粗大枝晶偏析及疏松不致密区域。断口为纤维状,裂纹与基体过渡处显示为枝晶偏析断口上还观察到大量二次小裂纹。试验结果表明,铸件浇注温度偏高,枝晶偏析及疏松严重,

2.2化学成分分析

铸件本体表面及中心化学成分符合wKZGmn13mo材质要求,

2.3微观试验分析

试样在抛光状态下观察,有大量密集分布的铸态疏松,沿晶分布。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湿后,组织为奥氏体+少量碳化物+屈氏体+层片状组织+羽毛状贝氏体+针状马氏体,碳化物为未溶碳化物,呈大块状及羽毛状沿晶界呈网状分布,可知,水韧处理不佳,为残留铸态组织,见图4~图5所示。裂纹区域为大量密集串联状分布的铸态疏松,呈堆分布,裂纹旁组织为奥氏体+少量碳化物,晶粒度为00级大晶粒,疏松区域裂纹微观呈典型沿晶分布,结果表明,裂纹为典型铸件热裂纹,系串连状疏松割断金属基体连续性所致。

3.讨论与分析

3.1拉紧轮化学成分符合wKZGmn13mo要求。铸件晶粒度00级,呈特别粗大的柱状晶形态,表明浇注温度偏高。心部组织为典型残留铸态组织,表明水韧处理不佳。

3.2拉紧轮铸件裂纹开裂区域位于铸件本体浇冒口附近,内孔中间位置,裂纹形态宽窄不一,尖端尖细。与裂纹紧邻低倍试片显示为严重长大的柱状晶组织和心部粗等轴晶,试片裂纹旁粗大枝晶偏析及疏松不致密区域,断口显示为枝晶偏析及疏松,微观裂纹为串状聚集分布的疏松孔洞,裂纹沿晶界分布,属典型热裂纹形态。这一系列特征均表明裂纹系浇注温度高,导致铸件收缩应力增大,尤其是晶粒度粗大,柱状晶严重,大大削弱钢的强度,引起浇注过程中产生热裂纹所致。

3.3高锰钢铸件线收缩值大,导热系数低,在凝固过程中各部位温差大,造成热应力大。高锰钢在凝固过程中,在结晶时容易形成粗晶及柱状晶尤其晶界上存在脆性碳化物,降低高锰钢铸件强度,在疏松周围,粗大枝晶偏析间产生的开口不能被液体金属充满,则形成裂纹。当铸件落沙过程中不恰当的工艺及操作,以及水韧处理时形成内应力,均易使内裂扩展至表面,形成最终看到的内孔裂纹。

4.结论

4.1拉紧轮铸件化学成分合格。

4.2拉紧轮铸件浇注温度高,晶粒粗大,疏松及枝晶偏析严重。

4.3拉紧轮水韧处理不佳,心部组织属典型残留铸态组织。

4.4拉紧轮铸件裂纹为典型内部热裂纹扩展至表面所致。开裂原因系铸造工艺不佳,浇注温度偏高等原因使铸件产生内部热裂纹,加之碳化物沿晶分布增大脆性,在水韧处理形成的内应力作用下扩展至表面所致。(作者单位:太原重工理化检定中心)

参考文献

[1]金属材料缺陷金相图谱[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3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经验是: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正文:如何写好典型材料

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领导机关推动面上工作常用的一种好形式。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抓典型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机关干部应当学会把握典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练就抓典型的过硬功夫,真正成为写作典型材料的行家里手。

一、准备工作要过细

从考察典型的一般进程看,首先是从做好准备工作开始的。对考察组来说,作准备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认识、提前进入情况、搞好预先筹划的过程。这项工作看似比较简单,但要真正做到位是不容易的。从内容上讲,准备包括许多方面,既有思想上的,也有资料上的,还有组织协调上的。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受领考察任务。考察典型首先要弄清考察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什么。考察任务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了解和掌握基本事实,为党委领导认定典型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考察,看典型事迹是否过硬,能不能立得住,有没有宣传推广价值。这是首长认定典型和决定典型宣传的依据。第二,研究确定典型主题的定位,起草考察报告和总结典型经验,必要时做好起草党委学习决定的准备。第三,为下一步树立宣传典型、开展向典型学习活动打基础。考察结束后,典型宣传(包括主题的确立、事实的认定、口径的把握等)都要以考察报告为基本依据。

二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首长意图。凡是重要一些的典型,大多是通过逐级报告反映上来的,领导一般都有明确的批示或指示。所以,一定要把领导关于宣扬这个典型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搞清楚,做到心领神会,思想准备充分。领导的指示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它赋予了考察工作必须把握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这对于确定典型的主题和宣传的规模、侧重点及层次、范围,都是很重要的。在学习领会领导指示时,必须抓住重点,吃透本质,把握住基本精神,了解典型的背景。在考察之前,要把首长有关重要指示提前印发给每个考察组成员,

反复学习领会,统一思想认识,这样,整个考察工作把握的重点和方向才能心中有底。

三是要制定周密的考察方案。为了更好地把握考察节奏,确保整个考察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很有必要的。方案的内容主要是明确考察的基本目的、考察的主要内容、考察的对象、方法、日程安排和应注意的问题。需要进行问卷调查时,要提前把问卷表设计好,印制好。考察计划拟定后,要提前通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以便预先准备。同时,提前给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打打招呼、吹吹风,汇报考察对象的线索,从宏观上了解上面需要什么样的典型,以便考察时有所把握。当然,拟定的考察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考察的深入,可能要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四是要收集掌握相关资料。考察总结典型是一项实打实的工作,说到底要反映到文字材料上——撰写考察报告。这就要求和一般材料工作一样,都需要在下笔之前,根据调查目的认真做好相关准备,收集被考察典型的基本情况、原始事迹材料、以往考察典型的历史资料、同类典型的事迹材料以及各级领导的有关指示等,这些资料对考察组成员来说都是手头必备的,不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能帮助大家全面了解情况,进一步打开思路。把这些东西在脑子里反复过几遍,有条件的话,最好出发之前和领导、同事讨论研究一下,深化一下认识。这样就能做到有备而去,有的放矢。

五是要搞好组织协调。协调是指考察组与被考察典型所在单位领导和机关的协调,主要有:及时向考察单位通报考察实施方案,明确考察的时间和主要任务;通知被考察对象及有关人员作好充分准备,以防出现因找不到人而无法调查、耽误整个考察进程的现象;根据需要也可由考察组领导与被考察单位主要领导先进行必要的沟通,在有关问题上取得共识,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考察组一定要树立依靠群众、依靠党组织的观念,充分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取得他们的支持。

二、调查工作要做实

所谓调查就是采访。做好调查采访工作,掌握典型的情况,这是抓典型必不可缺的环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所说的“米”,就是通过调查采访得来的素材。没有丰富的情况、事例和材料,典型就是空的。抓典型要勤于采访,精于调查,注重积累,通过辛勤的采访,获取更多的资料,就能够取得写典型材料的主动权。我们在抓典型、写典型材料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感到典型很好,但就是典型材料写不下去,写的过程中感到很难,毛病往往出在调查采访不够上。做好调查采访工作,主要应把握以下几条:

一是采访调查要力争多索取第一手材料。在抓典型的实际工作中,作为上级机关,一般不能马上直接接触典型,一开始处在二传手、三传手的位置上。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不去亲自采访、亲自接触典型,就材料研究材料,就材料修改材料,困难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重大典型的宣传,一定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材料,要走好重新采访、亲自采访这一关。这绝对不是不相信下级,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宣传,需要更多更具体的材料来充实典型,光靠间接的、在原有材料上的修修改改,很难再提高什么。只有自己采访来的材料,用起来才得心应手,才能够把材料变成自己的东西进行发挥;只有自己采访得来的材料,用起来才放心,避免产生“虚假”的现象。

二是采访调查要细致、视野要开阔。可以说采访是个苦差使,既是个硬功夫,又是个细功夫。

初写典型材料的人,往往急于动笔,其实这样往往事倍功半。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占有大量的典型事例和素材,做到心中有数,动起笔来,才能进展顺利。细致的调查采访,关键是要把视野放宽,不要局限于典型本身,与典型有关的人都应谈一谈,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要搞清楚。要广收好事,采访不要怕重复,谈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信息量越大,事例越多,典型越丰满。采访的方式方法也要讲究,尽量少搞兵团作战,这样的采访往往效果不好。而个别谈话,随便拉家常,甚至在饭后散步中,都可能获取大量的好思想、好情节、好事例。一般地讲,采访要做到“五谈”,即与典型的上级谈、与同级谈、与下级谈、与同乡同学谈、与家庭成员谈。谈多了,情况就多,事例就多。采访过程中还要勤于观察,就是注重典型语言以外的感性认识采访;勤于记录,就是不偷懒,采访时要想到什么都可能有用。

三是采访调查要产生联想。联想是人们心理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采访中的联想,就是在采访过程中不要呆听呆记,而要听中有思,记中扩展思维。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同样听情况介绍,同样作记录,但在研究材料或在写材料时效果就不一样了。原因是,有的人在听汇报时,一边听,一边记,一边把产生的一些联想,迸发的一些思想火花,产生的一些感受也同时记录了下来。而有的人却是你汇报什么,我记什么,你汇报多少,我记多少,记得密密麻麻一大本子,却不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这两种方法,显然前一种益处大。在广泛的采访中,有时采访对象在介绍某件事、某个问题时,会突然触及你的灵感,刺激了你的思维,迸出几句精彩的语言,或产生一个新颖的思想,如果当时不记录下来,过后就容易忘掉。

四是采访调查要注意归纳整理。可以说,采访时就是要张着大口袋,不管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装得越多越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素材都能用得上,这就需要对大量素材进行加工梳理,根据需要进行鉴别和筛选。这个过程是个“深加工”的过程,既是对采访调查的归纳,也是为动笔写典型材料作准备。归纳梳理要注重“四看”:看素材与主题的关系是否紧密,看素材是否具有典型性,看素材是否真实准确,看素材是否新颖感人。通过细致的归纳和梳理,写典型材料时就方便多了。

三、典型材料要写好

写典型材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典型能够写出不同的典型材料,如果所有典型都是一个面孔也不会吸引人。但是,写典型材料也有一些基本的东西要掌握,我认为主要有四点。

一是要刻苦构思。一个好的思路是写好典型材料的前提。典型材料同其他材料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靠事实服人,事实越充分、越生动,就越有说服力。因此,写典型材料很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弄清先进典型先进在哪里,其教育和指导意义在哪里,典型材料的大体轮廓怎么定。构思的过程,是对典型的深化认识过程,构思不好,就容易出现把典型看低、看偏等问题。在写典型材料时,就可能出现观点加例子,堆砌材料,干干巴巴,平平淡淡,看了之后,激不起“浪花”,没有“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材料不感人,缺乏高度、深度,好像喝了一碗白开水”。构思时要不怕否定自己,尽可能多侧面、多角度透视,全方位地思考,尽可能多地征求意见,在否定中深化,在比较鉴别中提炼,使典型材料的总体思路逐渐成熟,在此基础上动笔,就能够一气呵成。

二是要定准主题。确定好主题是与构思密切相连的,这是写好典型材料的关键,我们通常叫研究“路子”。主题是贯穿典型材料的中心思想,是灵魂,没有主题的材料,就像没有骨骼的

动物,站立不起来。提炼一个好主题,一般要注意四点。①主题要准确。要防止空、偏、浅,要符合典型实际,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典型最本质的思想和事迹。②主题要深刻。不要浮在表面,要重视内在的反映,给人以启示和醒悟,能够“入木三分”。③主题要新颖。要不落俗套,立意要新,角度要新,选材要新,要有个性、有特点。④主题要集中。要防止高、大、全,要抓住侧重点、着力点,通贯全篇。那么,怎样去确定主题呢?我认为,主要应把握好三点。一点是,要定好大标题。大标题是材料的主题,一般地讲,看文章总是先看大标题,典型材料的大标题,就像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一个招牌,定好了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再一点是要定好小标题。一份典型材料,要想写得条理清楚,层层剥皮,步步深入,最好用小标题。小标题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典型材料的特点抽象出来的。还有一种类型,就是用主人公的话,或者用群众典型的赞语作小标题。此外,还有些个人典型材料不用小标题的,也比较常见。虽然没有小标题,但也有层次。立好了大标题,再分几个层次,或按时间顺序分,或按事物发展逻辑分。这样的材料一般是一贯式的,按事物发展过程,分段叙述,一段一抬头,每一段用一种观点或一个议论作转折词,承上启下,从头到尾,一贯到底。

三是要重视写情节。典型材料要感人,关键是情节的描写。一个先进典型的事迹再突出,如果材料平淡乏味,就不会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典型的渗透力,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典型个性的描写。恩格斯说过,每个人都是典型,然而同时又具有明确的个性。典型材料能够打动人的,能够催人泪下的主要是某些情节。“爱国拥军模范”李祖珍的典型材料,我曾看过多遍,看一遍流一次泪。李祖珍的丈夫是个残废军人,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叫李军。李军要当兵走了,下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军军问我:“妈妈,很多同学参军的时候,他们的妈妈都哭了,我明天走,你哭不哭?”“军军,妈妈不哭。”“你为什么不哭?”“军军,你走的是一条正路,妈妈应该高兴地送你上路啊!”“妈妈,要是我去打仗,真的牺牲了,你哭不哭?”“军军,你如果为国家光荣地牺牲,妈妈不哭;但是如果你当了逃兵,妈妈就要哭哇,因为妈妈为国家输送了一个罪人,妈妈能不哭吗?”军军笑着说:“妈妈,你放心,我绝不会当逃兵。”

李军在前线作战勇敢,光荣牺牲后,李妈妈赴云南前线为儿子扫墓,这份典型材料有这样一段叙述:

到了烈士陵园,我见到了英雄李海欣的墓碑,见到了英雄张大泉的墓碑,见到了其他许多烈士的墓碑,当我看到儿子军军的墓碑时,我疾步走上去,把墓碑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我想,我这个妈妈,今天可以来为儿子扫墓,可还有很多的妈妈今天没有来,我要代表她们把每个孩子的墓碑都要看一看,都摸一摸!因为我是妈妈呀!

以上两段情节共几百字,把一位烈士的母亲的高大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瓦楞纸纸箱预印水性光油自交联聚氨酯乳液

一、前言

瓦楞纸纸箱预印工艺是近年来兴起一种瓦楞纸纸箱生产方式。首先是以卷筒纸进行印刷所需的图案纸,并进行上光油。然后将图案纸与瓦楞纸进行粘合,加热成型。经这一工艺生产出来的瓦楞纸强度较单一传统瓦楞纸强度更强、图案更加精美。而预印图案纸和生产瓦楞纸纸箱的组合是很灵活多样的,瓦楞纸纸箱厂可自设印刷设备单独完成所有工序,也可以委托其他印刷企业进行图案纸的统一加工,并发到各地再进行纸箱成型加。这样既可保证图案、色彩、性能的一致性,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因为瓦楞纸纸箱预印工艺增加了粘合和加热成型的两个工序,就对油墨和光油提高了很高的要求,而光油作为最外的一层涂层就直接肩负了提供耐磨、耐热、提供光泽、耐水等重要性能的任务。

二、瓦楞纸纸箱预印工艺对水性光油的要求分析

1.耐摩擦和耐热要求

由上图可知光油需要在高压、高温条件下施行60~100米,时间约为10~20秒。这就要求光油必需具有极佳的耐热和耐摩擦性能。如果光油不能满足耐热和耐摩擦性能要求会导致图案发花,油墨变色、光油层光泽下降和发粘,最终产品报废。

2.光油要符合环保要求

对于光油的环保要求主要是重金属含量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需低于标准。众所周知人体如果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可造成严重的生理损害,引发多种疾病。重金属进入人的机体后,会在人体内部积聚下来,并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以镉为例,镉元素进入人体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情况严重时,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肾脏,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慢性镉中毒还可引起贫血。因此我国、欧盟、美国都制定了涂层中可溶性重金属限制:(见下表)

光油中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还有:(1)连结料生产合成时残留的单体,如剧毒物游离二异氰酸酯;(2)溶剂残留导致苯、甲醇、甲醛超量。许多国家严格控制油墨干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以甲醛为例:日本要求甲醛含量

3.光油必需提供合适的表面摩擦系数

考虑到瓦楞纸纸箱在包装货物后需要堆码运输和滑道输送,纸箱使用厂家提出:已装满产品的纸箱先水平放在另一个纸箱上,然后一定的线速度提高在下面纸箱的一端,当固定端角度小于或等于24。时,上层纸箱不能滑动;当固定端角度大于或等于30。时,上层纸箱必需滑动;当固定端角度大于24。或少于30。时,上层纸箱可滑动也可不滑动。

三、水性光油的研制

1.原材料的选择:

1.1水性乳液的选择

目前用来制备水性光油的乳液主要有水性聚氨酯(pU)乳液、水性丙烯酸酯(pa)乳液及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a)。pU乳液制备的水性光油硬度不高、耐化学性差。pa乳液玻璃化温度较高,在常温下一般不能成膜,在配制水性光油时需加入成膜助剂。pUa分散体结合了pU与pa乳液的优点,但其配制的水性光油在硬度及漆膜综合性能上还是不能完全满足瓦楞纸纸箱预印工艺耐摩擦和耐热要求。而硬度、耐化学性能均优于pUa分散体的室温自交联pUa分散体,是较为理想的瓦楞纸纸箱预印水性光油主体连结料。

本试验采用:tJ-0246%自交联pUa乳液

1.2底材湿润剂的选择

因为水性光油是印刷在印刷油墨或基材之上,而水性光油与这几种材料的表面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不加入底材湿润剂就容易现“针孔”、附着力不佳等问题。底材湿润剂使用得当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通过降低水性光油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水能展开在固体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而把固体物料润湿。消除“鱼眼”和其它由于过度消泡导致的漆膜缺陷。迅速降低基材的表面张力,提高付着力。

本试验采用:X-405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wet500聚醚硅氧烷共聚物表面活性剂

1.3消包剂的选择

水性光油在生产过程(搅拌)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一般采用加入消泡剂进行“抑泡”和“破泡”方法解决。就目前消泡剂而言,聚醚类与有机硅类消泡剂的性能最为优良,对这两类消泡剂的改性与新品种的开发研究也比较活跃。

本试验采用:t-607硅酮类消泡剂

Gp330甘油聚氧丙烯醚消泡剂

1.4增滑耐磨剂的选择

水生光油传统配方中一般是采用水性蜡乳液作为增滑耐磨剂,而一般水性蜡乳液粒子是呈规则的球状,其粒径很小,大约分布在10~500纳米的微小范围内,其软化点一般只有70℃~130℃。考虑到瓦楞纸纸箱预印工艺用水性光油必需能耐到170℃以上,水性蜡乳液明显不能满足。就采用ptFe蜡水性分散体,这种水性蜡分散体软化点在220℃以上。

本试验采用:D-838ptFe水性蜡分散体

2.水性光油小样制备

2.1水性光油的试验配方

2.2.水性光油制造工艺

将原料中的前加料部分按配方量投入250ml的烧杯中,然后用搅拌机以500转每分钟的速度分散20分钟。再将后加料部分预先混合好,边搅拌加入到烧杯中500转每分钟的速度分散5分钟,静置30分钟。用此方法制造a、B、C………样品。

2.3水性光油的技术指标

注:①本试验以a为基准。

②细度要求控制在25μm以下,越小越好。

③油墨粘度为20~40秒为最适合。

④卡纸附着牢度-剥离越小越好。

⑤油墨干膜附着牢度-剥离越小越好。

⑥光泽值越高越好。

⑦气泡残留越小越好。

⑧70℃热压磨20秒目视检测

⑨用手动检测24度角和30度角的滑动情况。

3.实验结果讨论

从上述试验的结果分析知,水性光油的最佳配方为C配方。C配方所得水性光能符合瓦楞纸纸箱预印工艺要求的附着牢度、耐热耐磨、提供合适的摩擦系数等要求。

四、结语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瓦楞纸纸箱预印用的光油是溶剂型光油,主要是以乙醇和乙酯为溶剂,以硝化棉为主要连结料。本试验所得水性光油能作为溶剂型光油的替代品,具有使用成本低、无VoC二次污,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我们期待这个新的环保产品能为广大瓦楞纸纸箱预印厂家带来更大效益,实现大家的多赢。

参考文献

[1]陈广祥.李金玲.叶代勇.室温自交联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材料保护2010.43(1).

[2]凌芳.单组分自交联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涂料.[期刊论文]–应用化学2001.30(2).

[3]上海拓佳印刷材料公司.tJ-0246%自交联pUa说明书.2011.7.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欧盟;草药药品;质量标准;杂质检测

2004年4月30日正式颁布的《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注册指令》(directive2004/24/ec)[1]不仅明确定义了草药药品、传统草药药品等概念,而且正式承认了传统草药药品作为药品的法律地位,制订了相应的简化注册程序,并明确规定:根据传统应用的情况,可以免做该传统草药药品的临床试验或临床前研究,但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即欧盟对草药药品、传统草药药品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与药品完全一样。根据该指令新成立的欧盟药品审评局(europeanmedicineagency,emea)下属的草药药品委员会(committeeofherbalmedicinalproduct,hmpc)已陆续制订出有关草药药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等一系列指南(guidelines),在向多方征求意见、讨论后,部分指南已被hmpc采纳并生效。因此,欧盟对传统草药药品注册的要求日益细化、明确。中药作为世界传统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和长远来讲,熟悉并深入学习这些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开展注册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有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以及有意开拓欧盟市场的中药企业来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鉴于药品质量对于传统草药药品注册的至关重要性,而且近年来药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简称“农残”)等不良杂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以由hmpc最新制订,并于2006年10月1日生效的2个与质量相关的重要指南——《草药药品/传统草药药品质量指南》(guidelineonqualityofherbalmedicinalproducts/traditionalherbalmedicinalproducts)[2]和《质量规范指南:药材、草药加工品及草药药品/传统草药药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guidelineonspecifications:testproceduresandacceptancecriteriaforherbalsubstances,herbalpreparationsandherbalmedicinalproducts/traditionalherbalmedicinalproducts,以下简称《质量规范指南》)[3],以及涉及到的《欧洲药典》(5.0版)相关标准为依据,重点介绍欧盟对于草药药品和传统草药药品在杂质方面的具体规定与要求,力求为解决中成药质量标准有关杂质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相关定义

按照2004年新颁布的《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注册指令》中

相关定义,“药材(herbalsubstances)”仅指植物来源的药材。“草药加工品(herbalpreparations)”主要是指各种植物药材提取物。“草药药品(herbalmedicinalproducts)”是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或者草药加工品作为活性成分的药品,与国内通常所称“中成药”、“中药制剂”相类似。欧盟所谓“传统草药药品(traditionalherbalmedicinalproducts)”是指在符合草药药品定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有特定适应症、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只能是口服、外用和/或吸入制剂,符合规定的传统应用期限等条件的产品[1]。欧盟对“传统草药药品”、“草药药品”的质量管理规定完全相同。

按照上述欧盟《质量规范指南》中有关规定,“杂质(impurities)”是药材、草药加工品、草药药品质量标准中“检查”项下内容之一,其定义为:“一是,药材中任何不符合其规定的物质或成分,二是,草药加工品/草药药品及其辅料中任何不符合其规定的物质或成分。”按照杂质来源,可分为2类:①来源于起始原料(包括活性物质和辅料)和所接触容器的杂质;②来源于相关生产过程的杂质。按照杂质性质,可分为3类:①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及砷化物、农残、真菌毒素、熏蒸剂、微生物污染、外源(extraneoussources)杂质,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质;②降解产物,因草药药品性质特殊而降解产生的有毒物质或成分;③残留溶剂,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欧盟对药材、草药加工品和草药药品在重金属及砷化物、农残、真菌毒素、熏蒸剂、微生物污染和残留溶剂等杂质方面的规定基本相似,如,都要求有适宜的检验方法,制订相应的限量,并充分说明制订的理由。一般来讲,对于重金属及砷化物、农残、真菌毒素、熏蒸剂、残留溶剂,如果已在药材和草药加工品的质量标准中进行了控制,在草药药品中则不必重复检验。而微生物污染方面,草药药品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以下将分别介绍欧盟对于重金属及砷化物、农残、真菌毒素、熏蒸剂、微生物污染和残留溶剂6种杂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杂质检测方法及限量

2.1重金属及砷化物

2.1.1检测方法

《质量规范指南》指出应按照《欧洲药典》的方法来测定药材、草药加工品和草药药品的重金属及砷化物。《欧洲药典》中重金属检测方法有2种,一是采用比色法,检测以铅为代表的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总量[4];二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测定铅、镉、汞、铜、锌、镍、铁的含量[5]。砷的检测方法也分为标准砷斑比色法[6]和原子吸收光谱法2种[5]。

2.1.2限量规定

《欧洲药典》中仅有极少数品种有重金属限量规定,如海带:镉≤4ppm,铅≤5ppm,汞≤0.1ppm;亚麻籽油:镉≤0.5ppm;氢化花生油:镍≤1ppm。其他品种一般均未标明通用的重金属限量。事实上,对于多数草药药品而言,目前欧盟主要遵循的是食品中重金属限量规定,例如,铅:0.02~1.0ppm,镉:0.05~1.0ppm,汞:0.5~1.0ppm[7]。德国草药标准一向以严格著称,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德国卫生部(bmg)规定药材中铅、镉、汞的通用上限含量分别为5.0ppm、0.2ppm、0.1ppm[8]。关于砷的限量规定,《欧洲药典》中除规定海带的砷限量为90ppm外,尚无砷含量的通用标准,但德国医药厂商协会(bah)则建议将砷通用限量定为5ppm。

2.2农药残留

《质量规范指南》指出,必须全面考虑到农药残留的可能性。根据《欧洲药典》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杀死或控制任何妨碍药材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害虫或其他有害动植物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农药也包括生长调节剂、落叶剂、除草剂,以及为了防止在储藏和运输中变质,而在农作物收获前后施用的物质。

2.2.1检测方法

《欧洲药典》中分别规定了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提取、纯化方法和检测方法。供试品提取采用丙酮、甲苯溶剂法,提取物纯化一般采用体积排阻色谱和硅胶色谱法,定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

2.2.2限量规定

《欧洲药典》列出了包括艾氏剂、六六六、ddt及其异构体在内的42种农药限量(见表1),对于药典中未列出的农药,需另外参照欧盟76/895指令和90/642指令的相关限量规定。对于上述2个指令中也未提及的农药,其限量可由药典中所列公式计算[9]。需引起注意的是,德国对食品和草药中农残限量的规定,主要遵循《最大残留限度法令》(germanmaximumresiduelevelsordinance,德文简写rhmv)[10],其对于相关农药成分限量值与《欧洲药典》的规定却是有差异的。

2.3真菌毒素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指曲霉、青霉、镰刀霉等丝状真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赭曲毒素(ochratoxin)、展青霉素(patulin)。人和动物摄入含有真菌毒素的谷物或食品后,将发生严重的真菌毒素中毒症。例如,《欧洲药典》和《质量规范指南》中专门提及的黄曲霉毒素,分为b1、b2、g1、g2等10多种,尤其以黄曲霉毒素b1为强致癌物质。表2欧盟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规定及标准来源(略)注:“-”表示未列该项。表1《欧洲药典》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略)

2.3.1检测方法

目前,《欧洲药典》中尚未列出真菌毒素的检验方法和具体限量,但在药材总论中指出,必要时应对黄曲霉毒素的限量做出规定[11]。在实际中,药材、草药加工品和草药药品可参照欧盟食品中真菌毒素的相关要求执行。一方面,由于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分布通常很不均匀,待测样本量、取样方法对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在欧盟相关食品法规[12]中,对不同种类食品的取样、试样制备方法作了详尽的规定;另一方面,欧盟食品法规中也并未规定必须采用薄层色谱法、微柱筛选法、酶联吸附免疫法、免疫亲和柱-荧光法、免疫亲和柱-hplc法等何种具体方法来测定真菌毒素,检测实验室可自行选择适宜的方法,但必须满足方法学上空白对照、回收率、标准偏差、精密度、重现性等方法学考查指标的规定。

2.3.2限量规定

欧盟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标准来源参见表2[13-15]。值得注意的是,《德国食品黄曲霉毒素污染标准》不仅适用于食品,也适用于草药。因此,对中成药目前申请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注册中制订真菌毒素的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4熏蒸剂

熏蒸剂(fumigants)主要是指可杀灭害虫和虫卵,防止害虫破坏储藏的药材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如,甲基溴、磷化氢、氯化苦等,但各种化学熏蒸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畜毒性和环境污染。自1989年12月31日以来,欧洲已经禁止使用环氧乙烷熏蒸药材[11]。甲基溴是欧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熏蒸剂,但由于甲基溴会造成臭氧层的破坏,根据1992年制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目前已逐步被淘汰。

《欧洲药典》中尚无熏蒸剂检测方法和限量的规定。hmpc2006年10月发表了对于熏蒸剂使用的考虑意见[16],目前还不具备法律效力。hmpc建议,尽可能地限制使用熏蒸剂,除非根据实际情况必需时才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熏蒸剂的选择和施用的时间长短,并对熏蒸剂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药材本身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价。应尽量减小对施药操作人员和消费者的健康危害。对于残留的熏蒸剂还应建立适宜的分析方法、限量。

2.5微生物

欧盟对药材、草药加工品和草药药品的微生物检验要求是有所区别的。对于药材和草药加工品,微生物指标未作为必须检验指标,但若有必要,其检验方法则须采用《欧洲药典》检验方法[17-18],其微生物限量可参考《欧洲药典》药物制剂的微生物限量相关规定[19]。而对于草药药品而言,则必须遵循《欧洲药典》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和限量规定。

2.5.1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包括需氧微生物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以及控制菌数(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验。需氧微生物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可采用薄膜过滤法、平板计数法,或者最大可能数计数法(most-probable-numbermethod,mpn法)测定。控制菌的检验需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规定检查的菌株,并进行菌株验证。

2.5.2限量规定

《欧洲药典》中的制剂分为4类:第1类为无菌制剂;第2类包括局部用制剂、呼吸道制剂(无菌呼吸道制剂除外)和透皮贴剂;第3类分为a和b两个小类:a类为口服和直肠给药制剂;b类为含有天然来源的动植物或矿物质的制剂(但不包括第4类草药药品),b类制剂虽无法进行抗菌预处理,但允许原料的需氧微生物总数超过每克或每毫升5×103个;第4类为由一种或多种完整的、部分完整或打粉的药材组成的制剂,按照使用前是否需加入沸水,再分为a(使用前需加入沸水)和b(使用前不需加入沸水)两个小类。根据传统草药药品给药方式的限制,第3和第4类制剂的微生物限量参见表3。表3《欧洲药典》第3和第4类制剂的微生物限量规定(略)注:“-”表示未列该项。

2.6降解产物

《质量规范指南》指出,如果草药药品含有源于药材或其提取物的降解产物(如由羟基蒽苷降解得到的苷元),则需对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并制订其可接受的限量。此外,草药药品中如果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应控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降解产物,但如果能用实际的数据、适宜的分析方法,表明在具体的组成和特定贮藏条件下,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会降解,经批准后,对降解产物的检测可以简化或免做。

2.6.1检测方法

降解产物的分析检测方法、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需参照欧盟《新药杂质指南》[20]。事实上,该指南并非主要针对草药产品的降解产物,而是针对化学原料药的降解产物、原料药与辅料反应的产物、原料药与直接接触的容器反应的产物。同时,草药药品中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仍然适用于该指南。由此可以看出,欧盟对草药药品的质量标准仍然借鉴了一部分化学药的标准,并没有放松对产品质量安全性的考虑。根据降解产物性质的不同,可采用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2.6.2限量规定

根据药物最大日服用量的不同,欧盟药品中降解产物的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规定不同。报告限度(reporting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降解产物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并应报告具体的检测数据。鉴定限度(identification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降解产物均应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质控限度(qualificationthreshold):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降解产物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的依据。如果降解产物的毒性较大,应制订其更低的报告限度、鉴定限度、质控限度。参见表4。表4欧盟药品降解产物限度(略)注:*为报告限度,为鉴定限度,质控限度;“tdi”表示降解产物的每日总摄入量。

2.7残留溶剂

残留溶剂是指草药加工品和草药药品生产过程中,未完全除去的挥发性有机溶剂。根据溶剂毒性的高低,《欧洲药典》中将溶剂分为4类:第1类为应避免使用的致癌性溶剂;第2类为限制使用的有一定毒性的溶剂;第3类为药品gmp或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的有潜在低毒性的溶剂,如乙醇、正丁醇、丙酮、乙酸、乙酸乙酯等,第3类溶剂的每日允许安全摄入量(permitteddailyexposure,pde,pde值大,该溶剂的安全性更高)不得低于50mg;第4类为尚无足够毒理学资料的溶剂。草药加工品和草药药品生产过程中,如果已对草药加工品进行了适宜的残留溶剂控制,则不需在草药药品中重复检测。但如果是包衣等制剂成型过程中用了其他溶剂,仍需控制该溶剂的残留。

2.7.1检测方法

第1、2类溶剂(残留限量高于0.1%时)的定量测定需参照《欧洲药典》残留溶剂的通则[21]。由于第3类溶剂在生产工艺中使用非常广泛,用量也很大,其残留问题值得重视。如果只使用了第3类溶剂,可按照干燥失重不超过0.5%的限度控制溶剂残留量,残留限量高于0.5%时要求定性鉴别,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21-22]。《欧洲药典》采用a、b双色谱系统的静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残留溶剂,优先采用a系统,b系统通常仅作为检测结果的进一步确认,并附有第1类和第2类溶剂分别在a、b色谱系统条件下的典型色谱图。

2.7.2限量规定

苯、四氯化碳等第1类溶剂和乙腈、氯仿等第2类溶剂的浓度限量可参见《欧洲药典》。第1类溶剂的浓度限量多在10ppm以内,第2类溶剂的pde值一般接近0.1mg/d,不同溶剂的浓度限量从50ppm到3880ppm不等。未列出第3类溶剂的浓度限量[23]。

3小结

欧盟高度重视草药药品以及传统草药药品的质量安全性,从上述重金属和砷化物、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熏蒸剂、微生物、残留溶剂等杂质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出,对于这些方面的检验方法和限量规定已经比较清晰和具体。我国中成药申请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注册,在制订杂质方面的质量标准时,应尽量采用《欧洲药典》等规定的法定方法,并符合《欧洲药典》或相关欧盟法规对于杂质的限量要求,同时,还需密切关注欧盟草药药品委员会陆续的各种相关的质量指南,如,欧盟已经着手制订专门针对药品的真菌毒素相关规定,草案可能将于2007年公布,以及欧盟可能将在已公布的熏蒸剂使用考虑意见的基础上,出台正式的相关法规。深入了解并努力达到欧盟对于杂质方面的要求,将十分有助于中成药作为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注册成功。

致谢: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王智民教授对本文的亲力指导,以及成都地奥制药集团药物研究所青琳森、魏琪同志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europeanparliamentandthecouncil.directive2004/24/ecoftheeuropeanparliamentandofthecouncilof31march2004amending,asregardstraditionalherbalmedicinalproducts,directive2001/83/econthecommunitycoderelatingtomedicinalproductsforhumanuse[j].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union,2004,l136/85-l136/90.

[2]hmpc.guidelineonqualityofherbalmedicinalproducts/traditionalherbalmedicinalproducts[eb10l].,2000-07-18.

[14]europeancommission.commissionregulation(ec)no123/2005of26january2005amendingregulation(ec)no466/2001asregardsochratoxina[j].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union,2001,l25/3-l25/5.

[15]europeanmissionregulation(ec)no1425/2003of11august2003amendingregulation(ec)no466/2001asregardspatulin[j].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union,2003,l203/1-l203/3.

[16]hmpc.reflectionpaperontheuseoffumigants,(doc.ref.emea/hmpc/125562/2006)[eb10l].www.emea.europa.eu,2006-10-26.

[17]20612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ofnon-sterileproducts(totalviableaerobiccount).pheur[s].5.0,vol.1,2005:154-156.

[18]20613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ofnon-sterileproducts(testforspecifiedmicro-organisms).pheur[s].5.0,vol.1,2005.156-161.

[19]50104microbiologicalqualityof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pheur[s].5.0,vol.1,2005.449.

[20]emea.noteforguidanceonimpuritiesinnewdrugproducts.(cpmp/ich/2738/99)[eb10l].www.emea.europa.eu,2006-06.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6

[论文摘要]从工业设计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其审美的基本要素形、色、质,阐述了形体造型、色彩、装饰质感在塑造审美功能上的作用和效果,以期读者能借以参考,培养较高的审美素养,设计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产品,引导大众生活。

一、工业设计的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及生产方式。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传达技术的物化美,体现商品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它倡导设计师去开创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设美好的小康生活家园。

二、工业设计的艺术审美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存在,除了它的实用功能以外,在审美功能上也有着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在享用着工业设计的成果,小到一个精美别致的打火机,大到翱翔太空的宇宙飞船,工业设计的影子无所不在。工业设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工业设计中审美的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人们无需专门花费时间欣赏一件普通的工业产品,但工业设计的产品往往能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人以特殊的惊喜,在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工业产品中发现美的火花。

三、工业设计的审美

现代产品无不是经过设计而来的,产品的审美功能往往是功能美、形式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大体上它给人传递着二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方式等,其更多地与产品的形态生成有关。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工业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工业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就要求工业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可能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在实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给消费群体以美的视觉,乃至心理享受。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而不是有一个成果了事。工业设计是通过它的形式,如形体造型、色彩、装饰质感引起人的审美感觉,从而满足人的某种审美要求。

1.形体造型

形体造型是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它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含蓄、夸张、愉悦、趣味、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化、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审美的功能。

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等。

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志“Braun”象征剃须刀无与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

2.色彩

色作为产品情感与文化的象征,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蓝色宁静、红色热烈、紫色神秘、黑色凝重、白色单纯、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暗示人们的使用方式和提醒人们的注意,色彩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其诉求。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3.材质

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四、总结

工业设计中,审美功能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首先,美是建立在技术的合理性基础上,过分追求审美往往带来技术条件、结构功能上的问题;其次,审美主体千差万别,“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很难使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共同需求;第三,审美受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淀的影响,大量的审美需要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设计的生命在于创造,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在设计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产品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大宗的审美情趣,引导大众生活。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巫建:搞好工业设计专业的形态学教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

[3]巫建:形态观的衍变与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综合材料;现代绘画;科技;艺术人文

综合材料绘画在现代艺术领域中,是指混合运用多种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运用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的出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是与当时文化思潮相契合的。这打破了一直以来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窠臼,出现了更多、更新、更直接的艺术创作形式。当时的综合材料艺术运用,更多地体现在思维方式的突破方面,故在材料的选择与制作上,艺术家选择了直接有利于艺术创作思想表现的材料和肌理,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给我们一个异彩纷呈的现代综合材料艺术视野。

追根溯源,自1908年起,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艺术家,就进行了综合材料艺术的创新尝试,他们将墙纸、乐谱、油画布、硬纸板、旧金属零件等材料拼贴到画面上,并利用类似梳子的工具,模仿油漆匠制造的木纹效果,还把沙子、木屑及颜料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各种特殊的肌理效果。这一创作时期被称为“综合的”或“拼贴的”立体主义艺术。立体主义艺术家这个时期的尝试,开启了后来的现代综合材料艺术。

近百年来,综合材料绘画已经由小范围、个人化的艺术尝试发展成为带有鲜明当代艺术特征的创作形式,也是被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家应用的一种艺术语言,其材料选择的时代特征也更加明显。今天,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种类,逐步形成了其独有的形式语言。我们也从中看到,现代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选择,进一步体现了绘画语言的时代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电子产品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各处。其中最能体现科技产品普及性的,就是手持移动通信终端,也就是手机。手机的普及带给我们更加便利的沟通联络,改变了我们学习、娱乐等诸多方面的生存方式,激发了人们更广泛的阅读和思考,也让我们的交流和思索,超越了有限的时空和物象。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人们逐渐疏于直面沟通。当我们一朝拆开这个如魔盒般的小小物件,看到的是塑料、金属、螺丝、线路板等冷冰冰的物态,它们却曾经产生了巨大驱动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假若我们将手机拆解重构并创作为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的不是这一部手机的残骸遗体,而是基于其物理基础的破碎而消亡掉的基本功能。那么,手机改变人们生活的内在力量,以及手机所赋予我们的交流、倾诉、抒怀的作用真的随之消失了?还是转移了?其实真正改变的,应该是我们自身,我们的内心。在m系列绘画中,手机的物态变成了产品零件的集合,一种科技工业产品的碎片。可以说,在作品中手机已嬗变为艺术作品的一个符号元素,一个引发我们诘问、思考的切入点。手机解构成为新的造型物态,由原来本是冷漠的、理性的电子产品,衍生出一个抽象的、模糊而虚拟的场域,在无形之中盈满了可资诠释的无限可能。m系列的构图多采用以点、线、面为主的极简形式,画面的肌理,成为作品绘画语言中的辅助元素,起到了合理而又巧妙地衔接颜料与材料的作用。

m系列―“古典”,本作品的构图形式采用了体现儒家传统中庸哲学的方与圆、对称图式。主要材料是一部2009年出品的手机,通过对其进行物态转换的创作尝试,形成了新的艺术视觉形式。应当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精神“跨经验”过程,贯穿着“传统和现代”“个体与社会”等相互关联而又有些相悖的逻辑。手机是绝对的现代科技产物,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交流语境的变迁,我们所认为的“古典”精神是否会丧失传承与批判能力呢?作者的创作思想源头就是对上述问题的反思。我们能够基于“古典”进行现代人文思考,得益于交流和传承。手机的本有物态,恰恰在现代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典―现代”的交流,而同时也造成了思想传承的断裂。抽象的艺术形式使画面的意境,通过具象形态的抽离和具象、抽象两者的相互转化融合,力图凸显古典、传统图式的现代表现意味。(图1)

象外之象里的“象”,不仅包括个人的审美经验、记忆和现实世界的种种具体表象,更偏向作品内在的象征性意味。作品“非黑即白”(图2)只用了黑色与白色两种颜料,但观者可以在黑色、白色、灰色中品读出温和细微的其他色彩倾向。非黑即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绝对理性观念。我们现实世界的种种事物,看上去似是简单,但其背后必是五味杂陈。画面所呈现的秩序感,表象上传达了一种理性和谐,但其深层意味,恰恰是作者汹涌的情感、创作意志,乃至繁复的人生体验。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8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defectionsofsteelcolumn,thebehavioursofcolumnunderaxialcompressionareintroducedinthepaper.Basedonthebucklingandfiniteelementtheory,theresidualstressandthedefectionsdistributionsforboxweldedcolumnarepresentedalongwithcalculation,analysis,discussionandcomparisonofoverseas'experimentalresult.itprovedthatthemodeliscorrect.throughtheresultcomparisonofaiSC,en1993andGB50017-2003,thepaperpresentedacomplementmethodofdescriptionofthecolumncurve.

关键词:轴心受压柱;箱型焊接截面;整体稳定;有限元分析

Keywords:columnunderaxialcompression;boxweldedcolumn;overallbuckling;theinfiniteelementanalyze

中图分类号:tH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57-03

0引言

自从人类开始应用钢结构以来,钢结构的发展始终是与钢材材料特性和生产工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正是钢材材料的不断改进,提高了钢结构的承载力、经济性能和使用性能,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钢结构设计的基础与重点。建筑工程部于1954年颁布的《钢结构设计规范试行草案》,代号规结-4-54[1],就有了我国的第一条柱子曲线。此后,钢结构设计规范经历了74版,88版,一直到2003年4月建设部批准并颁布的2003版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我国对于轴心受压钢构件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与冶金工艺的发展,高性能的钢材在机械、船舶、桥梁、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多。针对钢材性能改善,对于钢结构受力性能及设计的研究亦需要不断完善。

1压杆缺陷的影响

轴心受压钢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是以现实钢压杆缺陷为前提,以强度、稳定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实的钢压杆是用弹塑性材料制成的,它既有几何缺陷又有力学缺陷。几何缺陷主要是杆件并非直杆,或多或少有一点初始弯曲,也可能有一点初始扭曲。另外,截面并非完全对称,组合截面的制造偏差和构件安装偏差都可以使荷载作用线偏离杆件轴心,从而形成初始偏心。力学缺陷包括屈服点在整个截面上并非均匀以及存在残余应力。上述缺陷中对压杆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初始弯曲和残余应力。初弯曲的存在使轴心压杆丧失稳定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里不再累述。

残余应力在压杆截面内的分布变化多端,它既和轧制后的冷却、焰割、焊接等过程有关,也和材料厚度和截面组成形式有关。同一型式但尺小不同的截面,残余应力分布还会有不小的差别,如轧制H型钢翼缘的残余应力有时更接近于线性分布。轧制型钢残余应力的绝对值不受其屈服点的影响。因此,随着材料屈服点提高,残余应力的影响相对降低。焊接截面在焊缝处一般都有高达材料屈服点的残余拉应力。如果它的位置在截面的边上,和它相平衡的残余压应力又不大,则残余应力对压杆的不利影响就不显著。由于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材料屈服点无关,材料强度很高的焊接截面(f>430n/mm2)的残余应力可能达不到fy,它的影响也会比普通钢材焊接截面的低,但低的程度和轧制型钢的不完全相同。残余应力对压杆性能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残余压应力的大小,它的变化情况、分布宽度以及在截面上占据的部位。原因是残余压应力使压杆的一部分提前屈服,从而削弱杆件的刚度。

Rasmussen[3]等于1995年制作了6个焊接箱型柱,测定其残余应力及极限承载力,试件的截面尺寸及主要参数如表1、图1所示。从图表中可以显示上述箱型焊接截面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本文应用文献试验数据,用以第3节进行有限元模型计算对比。

2轴心受压钢构件受力性能

2.1轴心压杆的失稳形式

轴心压杆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是丧失稳定,完善弹性挺直杆失稳的临界力,可以由著名的欧拉公式算得,这些都是学过材料力学的人所熟知的。欧拉公式所给出的临界力:

ne=π2ei/L2(1)

是杆件能够继续保持直线平衡形式的极限荷载,达到这一荷载后杆件就发生弯曲变形。然而,丧失直线形式的平衡并不一定是由直变弯,也可能由直变扭,即里扭转屈曲:

n=(Git+)(2)

式中:Git是杆自由扭转刚度;eiω是杆约束扭转刚度。i0是截面关于剪心的极回转半径。

一根具体的轴心压杆,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时究竟呈弯曲屈曲还是扭转屈曲,要看它的材料和截而特征ei,eiω,Git以及长度l的大小。在工程实践中,抗扭性能低,有可能出现能出现n

除了弯曲屈曲和扭转屈曲外,轴心压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的失稳形式,即弯曲和扭转同时发生的弯扭屈曲。只有一个对称轴的截面,剪心S和形心o不重合。当杆件绕对称轴oy弯曲时,产生的剪力不经过截面剪心,必然导致杆件扭转。因此,当截面绕对称轴弯曲刚度较小,扭转刚度也不大时,弯扭屈曲成为这种杆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对两端铰支且翘曲无约束的弹性杆,弯扭屈曲临界力由下式计算,即:

i20(ny-ny)(n-ny)-n2yy2s=0(3)

式中为按欧拉公式计算的绕y轴弯曲屈曲的临界力;为由式(2)计算的扭转屈曲临界力,ys为剪心坐标。

此式可以化成:

ny/ny+ny/n-k()=1(4)

如果轴心压杆采用没有对称轴的截面,则剪心坐标不仅y不为零,xs也不为零。这时绕两主轴弯曲都会伴随有扭转,使临界荷载总是低于弯曲屈曲临界力,也低于扭转屈曲临界力。不等边的单角钢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类截面的杆件实际很少用作压杆,也不宜采用。

2.2轴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设计计算

对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计算采用多条柱子曲线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里海大学(LehighUniversity)的研究者于1972年提出了3条柱子曲线,代表112条曲线分成的3组,曲线1由30条曲线经统计得出;曲线2由70条曲线经统计得出;曲线3由12条曲线经统计得出。

112条曲线都考虑了初弯曲和残余应力,采用最大强度理论得出[4]。美国钢结构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SteelConstruction)在其颁布的规范[5]中参考了上述研究成果,不过只采用了第2条柱子曲线,即采用单一柱子曲线。欧洲标准化协会(europeaninstituteforStand-ardization)于2005年颁布了钢结构设计规范en1993[6]。和以前的试用版仅为推荐使用、没有强制约束效力不同,本次颁布的en1993规定其28个成员国应在2010年之前全面修改本国的设计条文,以符合en1993的规定。

en1993推荐了5条柱子曲线用于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是在1988年颁布的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新规范在保留老规范的3条柱子曲线的基础上增加了第4条柱子曲线用于厚板截面的设计。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轴压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公式为:

nRd=φaf

其中f为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整体稳定系数φ如图所示

为了使用方便,φ曲线还应该用比较简便的公式来表达。公式采用perry型式可以得到和曲线很接近的结果,即:

(1-φ)(1-λ2φ)=a(λ-0.2)λ(5)

φ=(6)

对于欧钢协的a,b,c三条曲线,a分别取为:

a曲线,a=0.206

b曲线,b=0.339

c曲线,c=0.489

板件厚度超过40mm的重型截面,翼缘外边缘的残余压应力很高。欧钢协还为此增添了一条比c曲线更低的d曲线,它的a值可取为0.759。

我国为了采取多条柱曲线,做了大量计算分析和一部分实验。结合我国的应用情况,重点放在焊接H型钢和双角钢组合截面上。其他截面如普通工字钢、t形钢和钢管等也做了分析,最后归纳出三条曲线。

和欧钢协的曲线不同的是没有λ从0-0.2时的水平段。常用的双角钢t形截面、焰割边的焊接工字形截面以及格构式截面都归入b曲线。因此b曲线将是设计中用得最多的曲线。

2.3轴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比较

设计计算算例:fy=345mpa,e=2.1×1011pa,长细比λ=30,80,150,按照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aiSC360-05),欧盟钢结构设计规范(en1993)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整体稳定系数如表2所示。

由表中数据的比较可见,在工程常用的λ=80时,aiSC规范的柱子曲线介于en1993和GB50017的a,b曲线之间。与en1993相比,GB50017的a曲线略高于en1993中的a曲线。

3有限元模型计算比较

本文计算的6个超高强度钢材焊接工形轴心受压柱的几何属性如图3和表1[1]所示,表1中,L为柱的长度,e为柱中截面处的总的几何初始缺陷,等于柱中截面处的构件初弯曲V0和荷载的初偏心e0之和。试件所用钢板为焰切边,采用气体保护金属极电弧焊焊接成工形截面。

有限元模型计算使用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柱子采用Beam188单元,每根柱沿长度方向划分为50个等长单元。箱型截面采用pLane82单元自定义划分网格,存为截面信息文件。模型单元划分见图3。

模型采用mises屈服准则和双线性随动强化BKin模型模拟理想弹塑性钢材本构关系。

残余应力采用文献[3]实测残余应力值如表1所示,建立初始应力文件,在分析时每个截面单元积分点从初始文件中读入相同的残余应力值。

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典型试件的极限变形状态(z轴方向位移)。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所有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及其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如表3所示,其中,test为试验值,RS表示采用残余应力分布模式用有限元计算得到的结果。

表3显示了六根柱的极限承载(RS项)与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teSt),从其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残余应力的变化对钢材焊接箱形截面轴心受压柱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较小,这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

4结论

通过对上述轴压钢构件受力性能与设计计算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通过对压杆缺陷的各因素比较分析,得出杆件的残余应力对极限承载力影响最为严重,并且随着材料屈服点提高,残余应力的影响相对降低。

②aiSC360-05采用单一柱子曲线,因而不能充分考虑加工工艺、残余应力等因素对各种截面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en1993和GB50017分别采用5条和4条柱子曲线,较为科学的。

③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试验的比较,得出考虑了几何初始缺陷与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可以准确地计算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因此,可用来分析比较各种因素(截面形状、材料性能、残余应力、初弯曲、初偏心等)的影响,能较方便的绘制出多柱子曲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规结-4-54,钢结构设计规范试行草案[S].1954.

[2]GB5001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钢结构设计规范[S].2003.

[3]K.J.R.RaSmUSSen,G.J.HanCoCK.testsofhighstrengthsteelcolumns[J].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Research,1995,34(1):27-52.

[4]夏志斌,姚谏.钢结构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0.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9

【关键词】语言;理论;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63-02

语言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毕业班语文课。临近毕业,工作重点放在升学总复习。同时要面对升学考试,时间短,任务重。

为了使复习系统化,一般应该采用先分类后综合的复习方法进行复习,把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分成三大类;基础知识、阅读、写作。

1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1.1汉语拼音。这部分的复习要求是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会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能给拼音注上汉字,能准确熟练地拼读、书写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1.2汉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过的字要懂意思,大部分会用。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正确认读、书写和运用形近字和同音字,防止出现错别字。能熟练的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训练中,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我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到黑板上听写,再让其他同学改正错别字。对于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如:游泳的“游”,今天的“今”,要进行强化训练。

1.3词语。词语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学过的词语,并能正确读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用词造句,正确搭配词语,选词填空,进行词语归类。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和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彩。能掌握结构助词“的”、“地”“得”和时态助词“着”、“了”、“过”的用法。注意积累词语。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归类不准确,原因在于知识面太窄,理解能力差。在选词填空中由于对词的理解不深,经常选错词,在补充成语部分经常出现错别字。

1.4句子。对句子的复习要求是,能运用语言学的语法规则认识常见的几种句式。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能辨析和修改病句。学会分析句子,理解句子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复习修改病句时,学生常常误改病句。这项内容是对句子的综合考察。通过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有:①成分残缺。可以添加。②罗嗦重复。可删除。③用词不当。可修改。④搭配不当。可以换。⑤误用关联词。可替换。⑥词序颠倒。可转换。改成转述句这部分内容也常常出错,需多加练习。

2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进行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分辨事物和联想,动态和静态。注意文章的细节,了解事物的联系与变化,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理清文章的条理。这部分的训练形式是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这里的“短文”是指句群以上(段、篇)的语言单位。回答问题有:①给难字注音,词语解释,理解句子含义,修辞手法。②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④回答有关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问题。其中,②、③、④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3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把语言转化成书面语的过程,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对字、词、句、篇的综合考查。要求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健康,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学会常用的标点符号。具体要求是能按要求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做到认真观察事物,内容具体真实,有条理,重点突出,抓住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一般步骤,审题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和修改作文。会写一般书信,读书笔记,通知等常用应用文。会扩写、缩写、改写和续写。

作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通过审题理解题目意思,明确写作要求、重点和范围,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意。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弄清是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状物。②明确题目重点。重点指题眼和作文的中心,只有抓住题眼才能做到突出中心。③明确写作范围。题目一般在对象、时间、地点、数量、领属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我爱我的老师》对象是“老师”而不是同学,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老师。而《我们班里的活雷锋》,对象则不限一个,可以写两三个。

3.2确定中心:写作文有明确的意图,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中心。拿到一个题目,怎样迅速而准确的确定中心呢?①把握题目要求。②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中心。以感受最深的一点确定中心。如:《童年趣事》可抓住两方面确定中心。一是“童年”,只有“童年”才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趣事”。二是“趣事”只有趣才能至今难忘,这是童年生活的特点。

3.3选择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具体的事实来实现的,这些具体事实就是文章的材料。因此,中心确定后,就要认真选择材料。材料选得好,就能有力地表现中心。选择材料要做到:①围绕中心。②新鲜典型。③真实有意义。材料只有真实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使人受到深刻地教育。

3.4组织材料和编写提纲:有了好的材料并不等于有好文章,还得把这些材料巧妙的加以安排使之顺理成章。安排材料着重考虑两点:一是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做到中心突出。

3.5写作、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根据作文提纲的顺序进行创作,写完后要反复修改才能完稿。

好作文都是在修改上下过苦功的,通过修改,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残联工作典型发言材料篇10

理例结合

“理例结合”,就是将举例和引用原理或名言相结合,使具体事例和科学原理、名人名言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综合效用。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信度,二者结合使论证更加有力。如下面的片段:

布莱克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司马迁名垂千古,不仅仅是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重要的是他写作《离骚》时勇于打破规则的胆识。之前史书大多为王侯将相立传,司马迁打破陈规,只要是“人”,都可以写进历史。他认为,历史也是侠客创造的,于是写了《游侠列传》;小偷对历史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于是写了《盗跖列传》;朝廷弄臣虽然只是插科打诨为皇帝解闷,但照样功不可没,于是写了《滑稽列传》。

上例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司马迁打破规则写作《史记》的典型素材,重点论证了敢于打破规则,才是成功之道的论断。名言与事例水融,互为补充、印证,论证有例,有理,有力。

素材加工

在写作中,通常都要根据内容或表达需要,将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更洗练,更集中,更耐看。对素材的加工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素材,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素材加工,就是要从语言上对素材进行润色包装,使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如下面的片段:

(1)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负。但当他看到官场的勾心斗角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家境清贫,生活拮据,但他毫不颓废,在悠闲快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人生价值。

(2)一簇簇香菊在院子里绽放,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起舞,一道道清泉从门前流过。陶渊明幽居于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任云聚云散。他活得清逸,像蓝天里的白云,像大海中的游鱼。官场的黑暗,“樊笼”的压抑,生活的窘迫,一一向他袭来,只不过他能够坦然面对,笑傲苍穹!

很显然,文段(1)平铺直叙,语言显得贫乏,暴露出作者文学素养积淀不深,表现出不善于驾驭文字这一软肋;文段(2)经过精心打磨,有文采,有诗意,增添了视觉张力,令人过目不忘。

组合排比

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作“多料合用”。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地表述,组合在同一语段中,共同证明同一论点。这种组合显得材料充实,滔滔不绝,富有气势,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组合素材时,语言表达要精要整齐,排列顺序要合情合理。如下例:

当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校园,选择复读冲击北大时,她的高度让世人仰望;当林清玄选择不再如父辈般务农,而幻想前往埃及旅行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白宫里点蜡烛的那位男子倡言“也许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只是不想让这个世界改变我”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苏武北海牧羊19年带着满脸的沧桑,满身的伤痛,须发尽白地归来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

这个文段由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4则素材组合而成,成为一个排比式“面例”。文字酣畅淋漓,颇有气势,形成一道强大的“火力网”,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4则人物素材囊括了学生、作家、无名男子、西汉大臣等,兼顾古今中外的不同身份,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避熟求生

高考作文材料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同学们总是不约而同地“重复昨天的故事”,特别喜欢运用历史题材,到古人堆里讨救兵。“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时展一日千里,选材也应当与时俱进,关注热点焦点,当用新事物代替陈旧事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大家熟知的万能素材,以便体现文章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带给读者意外的惊喜。如下面的片段:

安民,惠民,本为执政之道。可事实究竟如何呢?安徽省安庆市在极短的时间里强力推行火葬,政府有关部门带着工人和警察,收缴砸毁大量寿材。一些老人为了能赶在6月1日新政之前“睡着棺木死去”,纷纷以喝农药、上吊、投井、割喉等方式自杀。实行火葬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用什么样的安葬方式,固然应考虑国情,但也不能忽视了民意,要体现人文关怀。

作者既没有选用残忍的活熊取胆的材料,也没有“宠幸”忧国忧民的杜甫这一名人;而是机智地选用了最时新的“强力推行火葬迫使老人纷纷自杀”这一新闻热点,表现出作者求新求异的意识,时代感极强,让读者眼前一亮,赢得喝彩。

素材拼接

拼接,是对素材进行组合的一种运用方式,往往通过列举、对举或层举的形式呈现。列举就是并列呈现,提炼与原素材相关的几个同类素材,罗列其要,从同一角度共同表现写作中心;对举分析,就是把性质不同的几个素材拼接在一起,形成对比鲜明的说理片段,在与原素材对比的过程中表现中心。对举分析分为同质对举和异质对举;层举就是进层拼接,把时空、轻重、浓淡有一定跨度的素材,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排列,进行“层层深入地论述”。如下面的片段:

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李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是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是王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

作者列举李清照等3个典型事例,由于这几个素材人们大都比较熟悉,引用时只是简单概括,言简意赅,不加修饰地连缀成串,使语言更加精炼,留给人以思考咀嚼的空间。文字虽短,但容量极大,句式整齐,形成排比,增添了文采和气势。

故事新编

话题作文允许编故事,利用古典名著等进行“故事新编”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数见不鲜。“故事新编”是对材料的另类使用。其写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原有的人物、情节作一番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故事情节,表现一个新的主题。这样的改编,可以使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旧貌换新颜,增添趣味性,令人耳目一新。如下面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