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销售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6:01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1

外贸业务员考试是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平衡需要而推出的考试。为了规范外贸业务员的相关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外贸业务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外贸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贸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这一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一名学生转型为社会人士,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竞争时代,我开始了自己的追梦生涯。回顾这三个月与新起点同行的点滴,颇有感触,现将工作以来的感受和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初入岗位

我是今年6月份毕业的,刚迈出校门就直接来到了深圳。出校门之前我还在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也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我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安贫乐道的,我要给自己顶下目标,并且努力奋斗。因为在毕业之前,我也做过两份工作,一份是导购,一份是商务接待,由于各种原因没能继续坚持做下去。

直到9月份24日我有幸进入新起点这个大家庭,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认识产品、熟悉产品、推广产品各方面的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点滴帮助。

初入外贸销售这个行业,我除了在学校里所学的外贸英语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缺乏实际经验,对于阿里巴巴国际推广平台的操作一点也不清楚。首先第一件事,我就是要熟悉公司产品。因为公司人不多,初来乍到,怀揣着梦想的激情全心的投入学习中。公司的产品目录,各项产品的特点、用途、市场情况......方方面面的学习我都得从零开始。一个礼拜之后,我开始接触阿里巴巴后台管理,注册了一个制作员的子账号,负责产品的。mSn、Skype、trademanager,email等国际交流工具随之而来成为我每天必备的工作。此外我还自己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阿里巴巴免费网站,在里面练习产品的,产品的推广,产品排名、关键词搜索和应用,速卖通交易等。在外贸部易小姐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渐渐掌握了产品信息,争取排名的技巧,慢慢开始了产品推广工作。

二、熟悉业务流程

在逐渐接触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我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免费版,收到了很多客户的订单(阿里巴巴的平台),可惜都是批量小的一些样品单,最终因为因现实支付方式不能通过支付宝而告终。在10月伊始,经过半个月的产品熟悉,询盘回复,终于有位瑞典客户接收我们的付款方式,转账成功。第一笔外贸订单成了,虽然只是一个小订单,缺从中学会了很多。接收款项后,随后跟单,让生产安排生产并联系国际货运快递。

在国际快递方面第一次接触了DHL/UpS/FeDe_,其间还是出现一点小插曲,联系货运后,货物到香港了,快递公司说是地区偏远要加偏远费。因小订单,DHL运费算得过于精确,导致货物退回来,重新找了一个货运公司,改走FeDe_。这样耽误了几天的货期。不过经过这次的教训,明白了算运费的时候要按最大值计算,宁愿多收一点,联系快递的时候要货代把地址查下是不是偏远地区。

三、参与展会

10月中旬,公司参与了广州第七届国际采购博览会,展会上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其间因展会上同行较少,参与竞争的不是很多,这又是我们该发挥的时候了。几个同事都在给公司产品做宣传,发名片,发资料,尽量吸引更多的客户来看我们的展厅。与外国客户交流又成了一门技巧,要吸引有意向的客户,要让没有意向的客户接触和了解我们这一产品,归根结底说白了就是来者绝不放过。与外国客户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如何向客户介绍我们的产品,如何讲解剖析产品优势。一个展会办下来,临时出售了小批量产品,收到了很多外国客户的名片,也发了一些自己的名片,希望将来可以联系一些有意向的客户。

展会过后,就是分析名片,收发邮件了。有经验的同事,接到名片及时判断客户意向,联系了客户上门看厂。也做了一笔数量的订单。其间,我学会了要认真判断客户意向,了解客户需求,才能做到有求有应。四、收发邮件

把展会上的名片整理,分析,回忆一遍,把有意向的,一个一个都发邮件进行问候。在发邮件之前,产品定价又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既然是工厂,产品价格就有一定的优势。凭这个优势,价格是没有很大的问题。其次就是价格得详细程度,其间涉及moQ,FoB等各方面,这就是考验产品熟悉程度了,报价单的一目了然也很重要。要明确自己的产品报价与市场行情差价,及如何以达到报价的正确性,让客户查到公司知道公司的主要经营产品及及产品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所以小小的一份报价表,看似简单,实则要经过仔细和认真的推敲。报价应报得恰如其分,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好东西不能贱卖,普通的产品不要报高。因为客户往往会从你的报价来判断你的诚实性,并同时判断你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如果一个非常简单普通的产品你报一个远离市场的价位,甚至几天都报不出来,这说明你的诚实性不够,你根本不懂这一行,自然而然客人不会对你再理会。但是呢,一连几百份邮件发出去,没有几个人回应,石沉大海,让人觉得心灰意冷的。但是,不能放弃,就得自身找找原因了。可能价格没有设置好,图片不够吸引眼球,产品信息没有详细......等一大堆的问题,一个一个分析,解决。

五、接触阿里巴巴会员版

14月份开始接触阿里巴巴会员版的业务子账号,产品信息,提高产品曝光率,进而增加询盘的机会。产品信息又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首先,每一个产品的标题不能雷同,图片必须清晰。其次,最重要的是关键词要选好,而且要选关键词排名靠前的,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搜索度。关键词的设置可以三个雷同,可以5种以上产品竞争一个关键词,尽量想办法提高曝光率。最后就是产品信息的匹配了,有头有尾必不可少,不能牛头马嘴,也不能张冠李戴。不同的产品要匹配相应的信息。了一千多条产品信息,询盘也相应上升了,在线咨询的客户也多了起来。

买家总会货比三家,一个询盘他会发给很多的供应商,因而买家远是专业的。作为外贸工厂最主要的优势是能提供厂家直销价,和产品质量的监督。因而定价要定的合理,才能赢取更多的客户。

但,在公司提供客户需求信息资源这一块中,也屡次没有取得好的成绩,错过了很多展会客户资源,主要是因为自己不会跟进客户,不知道怎么样来跟进,在这点我以后会好好学习,耐心地请教。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精耕细作,紧跟所有客户资源,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计划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把握分析、处理好各项工作中,加强同客户的交流、沟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他们的需求,能够准确地处理好,来羸得客户。

六、工作失误

前段时间因为报价失误,和客户理解的不一样,导致公司流失了一个客户。客户要的是模组,我就按我们常规的报价,一个模组报给他。等客户寄来样品,要我报价,他的样品是两个模组一套的。我却没有理解好,还是按一个模组的价格报了出去。其间几天也没有沟通好,相互间理解不当。直到客户过来签合同才弄明白报价严重失误了,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太大意了。工作时需要细心的,能想到的要尽量想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三个臭皮匠顶的上一个诸葛亮,这是个真理。提出来就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七、心得体会

1.“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失败”是篮球运动员姚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用这句话在时刻提醒、鞭策着自己。

在公司的这段时间让我意识到,一名合格的外贸业务员,要从基础做起,筑稳根部,不眼高手低,不心浮气躁,虚心求教,耐心学习。

2.专业的学习,要进行实际结合。

要熟悉专业的外贸术语,特别是LeD行业,要抓住客户的需求,给予客户相应的服务。与客户交流要有针对性。

3.要尽心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要做好手头的工作,专心工作,做好与客户的交流和联系,不懂得地方要耐心请教。

4.心态决定一切

怀疑、抱怨、无所谓、思想上的懒惰这些态度对工作是致命的。认识到工作是自己的事便不会有懒惰的思想。要长期坚持下来,不放弃,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八、展望201_

辞旧迎新,展望201_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拉开了进程,明确公司的目标、计划。计划好自己的工作和个人目标。本人将更认真工作,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来努力完成公司的销售任务和目标,同时希望公司和个人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坚持下去,好好奋斗!

以后的路还要怎么走,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只要自己不断的努力,那么迎来的就一定是很好的前景,所以我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了,因为自己是要生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情来做,需要不断的努力。

外贸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一、基本工作总结回顾

客户根据这一段时间的分析来说。公司客户应该是由散变精,由胡子眉毛一把抓到稳定产品,稳定供应商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每个业务员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开始做,到现在只固定按摩椅和经典系列两种产品这是对市场地位,专业的显现,也是业务能做大做强的标志。我也很荣幸的参与了这一过程并成为它的一员。

前一两个月我属于左做做,右做做,对于每个客户的意见都尽心完成。报价迅速,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一个月后我就放弃了公司给予的进口商名录。第二个月我放弃了部分产品,第三个月开始注重经典系列,并投身于经典各国外网站的学习。第四个月开始灌输自己的质量理念,并开始定位此产品的高端配置和价位空间。第五个月正式将脑子中各种实验步骤实行于现实,并取得一些小成绩。

二、客户分类

对于客户来说,经典系列以欧洲询盘为多。分布在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德国,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以及东欧一些小国家。有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

客户群分为:零售商/店面室内设计师商/发行商少数外贸公司

三、客户总结

我跟随的客户,大概有上百人有问过价,十个潜在客户,已下单的六个。不过还没开始整柜出,因为刚刚开始将客户群锁定经典客户,现在暂时今年计划以跟进现在下单的客户催回单,并收集信息情报以将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化。另外一点就是在网络上跟进宣传力度,并加紧跟进一些现有的客户,对于以前未联系的客户我认为可以花时间尝试一下,但是时间不能太长,最重要是服务现在的客户和交流情报。只有在这个过程里才能学到好的服务技能,并能增强士气,只有这样治本的办法才能让以后的客户流失量变少,让真实询盘变成客户。实际上只是问一个价格的,还不能叫作客户,只有跟你衔接到付款方式,讨价还价等等才能叫客户。而且我可以完全下这样的定义,他们并不担心价格,他们需要强烈服务意识,完全对产品的专业程度,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以及对业务员和公司的信任。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问价是一个考察你业务员,公司,理念,成熟程度的一个完全测试过程,只有通过这层测试才能归于客户一类。所以我觉得对于那些客户也没必要下太大功夫,因为他们采购计划行使之后就已经表明确认了供应商和产品。尤其是发行商,他们也可以买其他产品。再者,对于开店的人来说,他们下试单是为了布置展品,只有他们有客户有兴趣才会下单。而对于室内设计师和部分开其经典发行公司的人来说,他们是已经有客户订货,所以他们下样单也会多一点点,可以肯定他们要求的质量要求是最严的,会比他们的客户更严格。

四、任务

我对于业务量会到多少没有概念,但是我可以预料到这是种良性趋势,但是如果要具体制订出具体计划,每个人都会以手里自身利益来评定计划,至少每个人还不是有着完全长远的眼光,永远的原则是在商言商,无论如何只有响应着对方利益的基础之上才可能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管压力多么大,我个人觉得永远要在灌输理念之后去施压而不是提倡着口头术语,演讲,激愤言辞去形容行使的。无论如何觉得做管理还是需要人文主义而不是愚民政策,因为每个做业务的人都会是信任学,心理学,换位思想的高手。如果可以以想当然,莫须有就能控制到士气和凝聚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每一次没有打中要害,就会产生防备和不信任,而且这些我觉得也不需要去理论,因为它属于一个客观的范畴。

外贸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进公司已经近一个月,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20__年即将过去,现总结一下几点:

一,业务能力

1.对公司的产品一定要熟悉,只有对产品熟悉,才能根据产品的情况定位市场,当客户提到专业的问题的时候,才能多给客人提建议并且推荐相匹配的产品。

2.对市场的了解,包括客人目标市场的了解以及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相关信息的咨询,并能推陈出新,给客人提供最新款的产品。

3.业务技巧,客人都喜欢和专业的业务员沟通,因为在和客人沟通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电话电邮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和客人的交谈来了解客人的需求。

二,个人素质能力

1.诚实守信

客人比较注重业务的诚信以及事情处理的时效性。

2.热情

业务员需要对本职工作需要有热情,才能开展好工作,特别是做外贸是一个很漫长的一个过程,需要对客人热情。

3.耐心

在外贸开发客人的过程中,周期比较长,客人需要持续的跟下去,一定需要耐心,定好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

4.自信心

询盘的客人当中是海量的信息,真正有意向性的客人需要逐步的筛选,真正下订单的也就那么几个,但是需要有信息一直跟下去,因为从客人从不熟悉到熟悉到信任你需要一定时间的接触。

三.公司平台

公司在环球的后台持续运行,要持续更新产品并且尽快维护和更新。

四.公司网站

公司的网站目前尚还需要更新速度以及健全产品信息。

五.业务还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对市场讯息的把握。

六.公司各部门之间需紧密协调。

针对目前的情况对20__年的建议

一.公司目前的规模正在上升期,客户群的建立和维护都需要一个过程,在现有条件上还需要多开发新的资源,可多寻找多方途径以及渠道增加客户群体。

二.充分利用好目前现有的网络平台,和客人保持跟进,针对客人不同的群体给客人建议向匹配的产品。可多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客人信息。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2

一、加工贸易渠道销售网络的影响因素及类型

(一)加工贸易主体对销售网络的影响

加工贸易主体不同,其销售网络的形式不同。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多通过外贸公司、出售给海外中间商、深加工结转等方式完成。通过外贸公司实现销售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贸公司接单以后委托加工贸易企业生产,另一类是没有进出口权的加工贸易企业接单后,找外贸公司作。对于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其销售方式主要是境外接单境内生产。

(二)企业规模对销售网络的影响

企业规模大小对销售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外方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些企业未到中国之前,就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进入中国只是其全球发展战略的一个部分。这种销售网络更多地体现在公司的内部交易上。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限制,则可能更多地依赖中间商来实现销售。

(三)产品用途对销售网络的影响

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可以分为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品和面向生产者的生产消费品。如果生产的是面向生产者的生产消费品,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比较容易通过与下游企业之间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来实现,因此此类加工贸易销售网络的建设从寻找下游企业开始,国际市场供求信息对其开拓国际市场至关重要。对已经拥有买家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降低产品价格是维护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措施。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企业为了保持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甚至不愿意拥有自己的品牌。

如果生产的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品,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就要通过一般的商业流通渠道来实现,流通环节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这个环节越长,生产商获得的利润越少,但是生产商要想通过缩短流通环节增加利润,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首先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所了解。此类企业也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降低生产成本上面下工夫。

二、我国加工贸易海外销售的现状与评价

(一)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市场分布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主要面向三类市场:原材料主要采购国,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在国———通过母公司内部交易实现,其他国际市场,即除原材料主要采购国和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在国以外的第三方市场。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加工贸易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第三方市场,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中有94.2%认为其他国际市场是主要出口市场,而选择返销原材料主要采购国和母公司内部贸易的企业比例只有20%左右(参见表1)。这种分布的原因在于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以来自港澳、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的市场狭小,他们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的目的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保证其产品在欧美等市场的竞争能力。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是这些企业的目标市场。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基本相同,但内资企业没有母公司内部贸易,出口市场多样化比率低于外资企业。

表1接受调查企业出口的主要市场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二)加工贸易企业销售渠道的总体状况

在问卷列出的6种海外销售渠道中,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给海外批发商是最主要的两种渠道。接受调查的企业中,46.5%的企业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31.6%的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海外批发商,选择其他四种渠道的企业比例都在20%以下,其中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企业最少,只占接受此项调查企业的8.6%(参见表2)。显然,在通过海外母公司和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销售渠道进行出口的情况下,整个产品的经营网络极有可能控制在母公司和原材料外方提供者手中;出口给海外批发商和零售商则意味着有相当大部分的利润留给了中间商。而在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给海外生产商的情况下,经营网络和利润极有可能由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控制和掌握。利用这

两类渠道的企业比重非常低,意味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销售方面严重受制于母公司和中间商,加工贸易带来的利润也相应地掌握在他们手里。

表2接受调查企业的海外销售渠道

企业数比重

a.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27546.5%

B.原材料的外方提供者11419.3%

C.出口给海外生产商7512.7%

D.出口给海外批发商18731.6%

e.直接出售给海外零售商7112.0%

F.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518.6%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91130.8%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三)内资企业的销售渠道

对于内资企业,由于没有外资介入,因此可以将利用海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排除。表3的数据显示,出口给海外批发商是内资企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利用该渠道的内资企业比重为63.4%,其余4种销售渠道的企业分布基本相同,直接出口给海外零售商的企业比重较大,为19.5%,销售给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企业比重最低,为15.4%。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出口给海外批发商的比重高达76%,说明国有企业在销售上比较依赖海外批发商。一般地,交易环节越多,生产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越少,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如何减少流通环节,是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那些以生产大众消费品为主的企业。集体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海外批发商的比重虽然也是最高的,但总体上分布比较平均。与国有企业相比,将产品返销给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直接出口给海外零售商和利用中国外贸公司销售渠道的集体企业比重较高。集体企业的销售渠道相对来说更具多样性。国有企业对某一渠道的依赖,使得其销售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表3接受调查的内资企业的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渠道

表4的数据显示,55.5%的外商投资企业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出口,25.2%的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销售渠道,24.5%的外商投资企业将产品出口给海外批发商,其他三种销售渠道的企业比重都很低,其中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外商投资企业比重最低,只有6.4%。

在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对母公司销售渠道的依赖程度最低,只有27.9%的企业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出口,利用原材料外方提供者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给海外批发商的中方控股合资企业的比重都高于这一比例,分别为60.5%和38.4%;中外合作企业对母公司销售渠道的依赖也低于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这可以部分地说明外方投资者在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中对销售渠道的控制相对有限。另外,相对于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比重较高,分别为11.8%和8.1%,也可以说明外方对这两类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渠道的控制相对较低。

(五)外方投资者不同,其销售渠道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是其最主要的销售途径,68.9%的企业是利用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出口的,选择其他5种渠道的企业比重都低于20%,其中出口给海外生产商的比重最低,反映出大型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和销售的特性及实力。个人投资者利用海外母公司销售渠道的比重最低,只有28.9%。出口给海外批发商是个人投资者最普遍采用的销售方式,说明个人投资者在经营网络方面比较倚重海外中间商。中小企业利用母公司销售渠道的比例也很高,为52.3%,但低于大型跨国公司。

表4接受调查的外资企业的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相应地,中小企业出口给海外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比重要高于大型跨国公司。除其他情况外,中小企业利用中国外贸公司的销售渠道的比重最高,7.5%的中小企业利用此渠道进行销售。另外,中小企业销售渠道多样化的程度要高于大型跨国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参见表5)

表5按外方投资者分,接受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渠道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六)企业产品品牌的使用情况

企业产品品牌对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使用海外订货商(或其指定)的品牌,这类企业占接受此项调查企业的49.9%,使用自己品牌的企业占36.1%,使用母公司品牌的企业占30.6%,使用国内订货商(或其指定)品牌的企业只有4.8%。(参见表6),从数据上看,使用自己品牌的企业比重并不很低,但如果不考虑使用多种品牌的情况,且将使用海外母公司品牌、海外订货商(或其指定)品牌和国内订货商(或其指定)品牌看作是一体,则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占61.2%,而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只有28.8%。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开拓销售渠道的障碍

根据调查,绝大多数企业都愿意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也有一些企业认为是否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要视企业的发展状况而定,只有少数企业不希望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如表7所示,68.8%的企业希望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25.3%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而定,只有5.8%的企业不希望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说明加工贸易企业有良好的发展自己销售渠道的意愿,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障碍,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在开拓自己销售渠道方面的努力。

表7接受调查企业是否希望拥有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

企业数比重

a.是40268.8%

B.否345.8%

C.不一定,要视企业的发展情况而定14825.3%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84100.0%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一)资金问题是企业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最主要的障碍

加工贸易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除了要有价廉物美的产品外,还要投资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由于资金限制,只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有发展海外营销网络的基础。就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外方投资者以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居多,接受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方投资者约65%属于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资金问题成为限制这些企业开拓海外营销网络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43%的企业认为发展海外营销网络的成本太高,企业资金有限(参见表8)。

表8接受调查企业认为发展海外营销网络的制约因素

企业数比重

a.成本太高,企业资金有限22243.0%

B.国际市场供给饱和,新品牌难以进入8015.5%

C.企业不能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11622.5%

D.缺乏发展自己营销渠道意识6312.2%

e.合作(或合资)外方限制本公司发展自己的海外影响网络6813.2%

F.其他468.9%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16115.3%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二)企业无法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

表8的数据显示,无法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是影响企业开拓海外营销网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2.5%的企业认为不能及时获得国际市场供求信息制约企业海外营销网络的发展。这说明信息传播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

(三)企业在创建自己品牌过程中存在障碍

产品流通过程中,品牌的影响很大。拥有知名品牌的产品往往意味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加工贸易企业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树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内资加工贸易企业。根据调查,使用自己品牌的企业比例相对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己品牌知名度低和无力投资作广告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如表9所示,分别有38.8%和26.9%认为自己品牌知名度低和无力投资作广告是企业使用自己品牌的障碍。这两个原因之间是关联的,广告和品牌之间相互影响,好的品牌必然是堆积在大量的广告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无力为自己的产品作宣传,就很难树立知名品牌,尤其是那些大众消费品。因此,企业不使用自己品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金短缺。另外,18.6%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多数是给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只要与这些知名公司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就不担心产品的销路。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也是原

因之一,但比重相对较低,只有11.2%的企业认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使用自己品牌的障碍。可能的原因在于,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多数用于出口,且出口渠道比较固定,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对其销售影响不大。

(四)企业电脑化经营相对滞后

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的网络建设对开拓营销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获得快速、

表9接受调查企业认为使用自己品牌的障碍

企业数比重

a.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6111.2%

B.无力大量投资做广告14726.9%

C.自己品牌知名度太低,影响销路与价格21238.8%

D.没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10218.6%

e.其他17632.2%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47127.6%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计算整理。

低廉的信息,就可能有机会迈向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完善的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其参与国际行销。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电脑化经营和管理。这对于大企业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中小企业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中国台湾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台湾“52.46%的中小型制造业表示在推展业务电脑化方面遇到困难”(《制造业经营实况调查报告》,网上资料)。这个数据对了解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电脑化的情况很有帮助。

(五)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

建立营销网络,人才是关键。根据台湾对本地中小型制造业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激烈竞争的环境,优秀行销人才的缺乏,以及行销研究(商业分析与市场预测)人才不足是中小型制造业在行销方面所遭遇的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在表8中,选择其他选项的企业中多数表示人才不足阻碍了其发展海外营销网络。

四、改进的建议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是以引进外商投资的形式发展起来,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因此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海外接单人和中间商控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况是合理的。前面提到加工贸易的销售渠道控制在海外接单人和中间商手里,容易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利润水平低,缺乏自主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

(一)企业应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

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对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但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在开拓销售渠道时,必须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状况的营销策略,否则欲速则不达。对于大型的制造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代工的同时尝试树立自己的品牌,积极开拓自己的营销渠道;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资金和销售人员储备相对不足,营销策略的重点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同时积累资金和行销人员储备,逐步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贸易企业,营销渠道的竞争意味着服务的竞争,只有提供更好、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才能巩固与老客户的长期关系,开拓新客户。

(二)加强工贸结合,帮助内资制造企业开拓市场

前面提到,加工贸易领域工贸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贸易企业接收海外订单后,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另一种是制造企业接到订单后,因没有进出口权,必须找一家贸易企业做。前者多是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结合的方式。是内资制造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渠道;后者则是外资加工生产企业与贸易企业结合的方式。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贸易企业的这种纯业务势必降低。对于贸易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第一种方式。贸易企业接单,寻找合适的制造企业生产,可以充分发挥贸易企业和制造企业的优势,增强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许多开展加工贸易的内资制造企业是中小企业,在海外业务方面缺乏竞争力,而贸易企业熟悉海外市场,但自身没有制造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力地促进内资加工贸易的发展。

目前这种形式的工贸结合规模太小。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内资制造企业的数量非常少。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贸易企业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根据问卷调查,只有17.9%的内资企业利用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二是内资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也是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比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扩大工贸结合的规模,就需要贸易企业和制造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政府有关部门也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鼓励贸易企业在海外市场积极寻找订单。

(三)改善投资环境,变海外接单为国内接单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加工贸易业务多采用海外接单、国内生产的方式。销售渠道为海外接单人和中间商掌握,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狭小,发展受到制约,尤其是对中外合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中方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对此,政府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方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内的同时,将其营销环节也转移过来,变海外接单为国内接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继续给予加工贸易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进主管部门的管理等多方面。

变海外接单为国内接单以后,不但可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水平,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在国内培养一批营销管理人才,解决我国行销人才缺乏的问题。另外,鉴于在所有形式的外方投资者中,中小企业利用中国贸易企业销售渠道的比重最高,因此在吸引外资进入加工贸易领域时,政策应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

(四)政府应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美国国际贸易垂直分工中间品跨国子公司销售

   一位理性的全球趋势观察家会认为以下陈述似乎是相当合理的:中间品贸易作为总贸易额的一部分正在增长,部分原因是全球外购显着增长1;作为总出口额的一部分,加工品出口正在减少,服务出口正在增长,因为作为gdp的一部分,加工品产量正在减少,服务产量正在增长;由于贸易壁垒一直在减弱,出口作为服务国外市场的手段与跨国子公司销售相比,正变的越来越重要。

   我们发现在数据中并没有体现出这看似合理的,或者甚至是传统的常识。事实上,作为总贸易额的一部分,美国(或其它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间品贸易并没有增长。而且,加工品出口继续显着增长,服务出口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最后,出口与跨国子公司销售以非常相似的比例在增长。

   进而,我们可以很自然的认为传统的常识是错误的。我们发现根据“垂直分工”的增长更容易理解这些数据——商品在多个国家分阶段生产,每个国家负责商品生产程序的某些阶段,然后将处在生产程序中的商品出口到下一个国家。这个现象自然而然地成为全球化及美国贸易近来趋势的主要特征。

   一、垂直分工

   要清晰的认识美国的国际贸易,我们首先要精确地定义垂直分工。

   在垂直分工下,国家被有顺序地连接起来生产商品,每个国家专门用于商品生产程序的个别阶段。我们着重于这种顺序连接的一个特性:一个国家为了生产商品而进口的中间品,或者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的处于生产程序中的商品。

   为了进一步明确垂直分工的概念,hummels,ishii和yi提出了垂直分工发生的三个前提条件:

   1.商品的生产有着多样的、有顺序的阶段。

   2.两个或更多国家在商品的生产程序中提供增加值。

   3.至少一个国家必须在商品生产中有进口投入,所得的某些产出必须出口。

   二、美国贸易中间品

   中间品的定义并不惟一,因为这些商品是根据它们的用途或功能来定义的,而不是固有的性质。例如,面粉和轮胎,是这类商品的经典教材,根据它们的用途,它们既可以是中间品,也可以是最终产品。

   中间品进口的子集——那些进口的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中间品,作为贸易的一部分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在增长。小一些的经济体,如丹麦和荷兰,垂直分工的水平趋向于更高,而更大一些或更独立的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趋向于更小的份额。

   三、美国加工品出口与美国服务出口

   美国的加工品出口,从1970年50%增长到2000年的59%,其中大部分的增长是在近十年发生。而美国的服务出口,从1970年开始基本没有变化。最近的15年的数据表明,美国的总出口服务和总进口服务份额没有增长,仍在28%和17%左右,这说明加工品继续在美国贸易中显着增长,而服务却没有明显的趋势。

   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一组相关数据:美国总gdp的加工品产业份额从1970年的24%稳定地减少到2000年的14.5%。同期美国gdp的服务份额从1970年的44%增加到2000年的54%,与加工品减少的幅度相同。

   为什么加工品出口显着的增加,而加工品gdp在减少?关键的原因在于垂直分工以及垂直分工贸易如何在官方统计中进行估量。上面的数据表明加工品(及其它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估量,这就掩盖了服务贸易在显着增长的事实。

   四、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与美国出口

   一家美国公司有两种方式服务国际市场。它既可以出口,也可以“跨国”:通过建立国外

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然后在当地销售。跨国公司理论指出有很多潜在力量影响着公司的决策,包括规模经济的程度;运输费用的大小;关税税率及其它的贸易成本;国家之间具备的生产要素差距,以及产品技术中生产要素影响强度的不同等。

   美国的海外销售被分成四类:商品出口、服务出口、国外子公司的商品销售以及国外子公司的服务销售。从1986年和2002年的海外销售总额可以看出,出口分别占了美国海外总销售的30%和28%,并且在这15年期间,出口和跨国子公司销售以近乎相同的年增长率不断增长。

   对比商品出口和服务出口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海外销售比服务的海外销售大几倍。以2002年为例,商品海外销售是服务海外销售的四倍多。然而,这个比例随着在时间慢慢降低。近年来,国外子公司的服务销售在四个类别中增长的最快,在1986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10.7%。

   跨国公司理论强调规模经济之间“接近集中”交易,一方面,要求所有的生产在一个地方,另一方面,生产地点与每个市场都接近,这个理论暗示着如果贸易壁垒削弱,出口应该比国外子公司更加受到追捧。然而事实却是在出口和进口壁垒降低的情况下,美国跨国子公司销售几乎与出口以相同的速度增长。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出口中日益增加的显着部分并没有直接进入到外国市场,而是转而进入到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中,在商品进入市场之前参与进一步的生产。为了进一步的加工,美国跨国公司出口越来越多的商品到国外。在这一过程中垂直分工的本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造就了出口和国外子公司销售之间的互补关系。而且,垂直分工的趋势意味着互补关系将继续存在。

   五、总结

   本文通过考察中间品贸易、服务和加工品出口贸易以及美国跨国子公司销售中的美国贸易趋势,分析了关于美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全球化的一些事实。最终我们指出了垂直分工在解释这些事实中起到的作用:

   (一)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中间品在过去的30年里没有显示出上升的趋势,而垂直分工的中间品却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二)作为总出口的一部分,美国加工品出口一直在增长,但其作为总gdp的一部分却在减少。原因在于垂直分工使服务出口在官方数据上与加工品出口相比估计值过低。当把两组数据按相同的原则修正后,我们发现服务出口在不断增长。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4

Q 有人说加工贸易内销不符合加工贸易政策设计的初衷,您怎么看?

a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480家落户中国,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世界加工厂”,成为全球消费品生產中心。2012年1-9月,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8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政策方面,多年来加工贸易被定以“两头在外”的制度框架,所有政策均围绕“加工后复出口”进行制度设计,企业在產品内销时,需提前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内销;使用不作价设备的加工產品,70%以上须出口。生產方面,与国外单一品种大批量生產的订单不同,国内零售商需要多品种和小批量的供货,这种结构上的矛盾使得加贸企业和国内零售企业缺乏对接的有效性。营销方面,加贸企业对国内市场环境并不熟悉,它们大多没有实力全面开拓国内销售渠道,并且还要面对国内高昂的物流成本、特有的进店费、漫长的资金回流等压力。售后方面,很多加贸企业尚未建立国内市场渠道,未形成成熟的售后服务体系,售后服务无法实现。

Q 加贸内销,海关可以帮助做什么?

a 从海关角度看,企业要求最迫切的是提高通关效率和完善审价制度。

提高通关效率。按规定,加贸企业应将相关商品办结完海关手续后,才能进行国内销售。由于国内市场需多品种、小批量供货,企业要频繁办理内销报关手续。为解决这个问题,海关首先在联网监管企业(e账册企业)开始试点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范围内B类以上企业都可按规定办理加贸内销集中征税,企业反响良好。同时,我们还在加贸业务量大的现场开设内销专用窗口。

完善审价制度。一直以来,内销保税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执行。但随着保税贸易的发展,保税货物完税价格审定的特殊性日益凸显,《审价办法》的部分规定已不能满足保税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等执法需要。为此,我们着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内销保税货物完税价格办法》,方便加贸企业内销產品。

Q 目前海关在支持加贸企业内外对接方面还有哪些政策措施?

a 除了上述措施,海关还通过一些相关措施解决企业内销的后顾之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解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的内销產品售后返区维修问题。为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海关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署研发[2012]389号)中“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开展自產内销货物返区维修业务”的要求,我们已选择部分重点企业开展自產内销货物返区维修业务试点工作,并尽快推动全国范围业务的开展。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出口转内销;外贸企业;网络销售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097-03

1引言

2008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生存环境受国内外多方因素的影响不断恶化,“出口转内销”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专家学者的讨论热点之一。出口转内销的愿景十分美好,能够给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空间和活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外贸企业并未踏入产品内销这条道路,究其原因是出口转内销面临种种困难与障碍。本文认为,外贸企业可以大胆尝试电子商务,使其作为出口转内销的突破口。

2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2.1缺乏国内销售渠道、销售人才和销售经验

外贸企业要想出口转内销,首先面临的就是国内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通,缺乏专业的销售人才和销售经验。目前,国内消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完整的模式,而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要想打开国内市场,外贸企业面临着两种选择:第一,自行建立营销渠道;第二,利用现有的国内营销渠道。外贸企业如果选择自行建立营销渠道,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建立营销渠道的成本极高,周期较长,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专业的国内市场销售团队的参与,这对当下在国际市场中苦苦挣扎维持资金链周转的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难以负担的。如果选择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大到超市卖场,小到终端零售商店,层层流通环节种类繁杂的手续和名目繁多的渠道费用也让外贸企业无从下手。

2.2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理念不符合国内市场的消费习惯

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大多是迎合国外消费者的偏好,却不一定符合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外贸企业的生产模式一般是大批量、少批次,但是国内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变化快。此外,外贸企业尤其是“三来一补”和贴牌生产的外贸加工企业一般都缺乏独立自主品牌,这使得其在当今十分重视品牌影响力的国内市场很难打开销路。

2.3不适应国内信用环境

我国外贸企业在与国外客户的经济交往中大多采取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只要按时装船交货,将从船公司取得的清洁提单以及相关单据交到信用证开证行指定的议付行,在不存在不符点的情况下就可以议付取得货款。但是,国内市场通常是先发货,在客户销售货物后才能取得货款,而且由于没有良好的担保机制,往往要面临客户长期拖延货款或者坏账的情况,这就大大加大了资金周转的压力。

3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实现出口转内销

3.1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实现出口转内销的可行性

(1)我国网络交易市场初具规模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人群基数不断增加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攀升,我国的网络购物市场十分活跃。图1中显示了自2006年至2013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及网络普及率、中国网购网民数量及网购渗透率。从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中国网民规模、网购网民数量在这几年中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75亿,网络普及率达到44.4%,比2012年12月底又上升2.3%。其中,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2.7091亿,网络购物使用率为45.9%,此时的网络购物用户数量是2006年网络用户数量的近8倍。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我国网民的增长速度。另外,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为18851亿元[Zw(]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Zw)]人民币,同2012年相比增长了42.8%,说明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网络销售市场无论在现有规模和未来潜力上都有能力承接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所带来的产品销售压力。

(2)我国网络支付条件发展日趋成熟。外贸企业与外商常用的结算工具主要是信用证,如果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出口转内销,那么需要与网络销售渠道配套的相对较成熟的网络支付条件。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支付条件从网络支付用户的规模和渗透率、支付工具的多样性以及支付工具的安全性上都有日趋成熟的表现。图2中显示了2008―2013年7月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及渗透率的发展情况,从图中,我们很清晰地看出在此期间中国的网上用户规模和渗透率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到2013年7月,共有2.44亿网民在网上进行支付,使用率为41.4%,与2012年年底相比,网上支付用户增长了10.8%[Zw(B]~⑤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Zw)]。在网络消费的支付过程中,我国的网上用户的支付工具也具有多样性,主要有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支付,网上银行支付和快捷支付等。其中,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覆盖了79.2%的网上支付,紧跟其后的是网上银行支付约占75.7%。此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10月的《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显示虽然我国网络支付环境仍有提高空间,但我国目前网络支付环境总体比较安全,仅有2%和7.7%的网络支付用户对我国的网络支付安全表示极度担心和比较担心。

(3)物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流通配送保障。通过网络销售实现出口转内销,是否有坚实的物流保障也是外贸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企业利用网络销售平台将产品销售出去,需要高效便捷的物流将产品安全快速准确的递送到客户手中,这对我国物流发展水平具有一定要求。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人民币②,较2012年同比增长9.5%。另外,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平稳较快发展也可以从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③中看出,该指数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④。受网购等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影响,以快递为主的邮政物流业指数平均数高达63.9%⑤,增长势头突出且稳定,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消费方式普及度的扩大。以上数据和分析说明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良好,有能力为外贸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出口转内销提供高效优质的流通配送保障。

(4)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法规趋于完善。电子商务能承担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突破口这一重要角色与其政策法规日益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再有潜力的市场离开了政策法规的规范也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2012年2月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人民银行、质检总局八部委联合《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层面的政策法律监管与扶持进一步加强。除了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完善,2013年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21家互联网公司成立了“互联网反欺诈委员会”,这将有助于启动统一的用户安全模型机制,有利于规范信息渠道、交易渠道、支付渠道,同时保障网络市场交易者的权利。网络销售市场大环境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保障,这使得外贸企业免去了许多关于网络市场秩序方面的担忧。

3.2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实现出口转内销的优势

(1)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前文分析到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缺乏内销渠道,而建立新的内销渠道时间周期长资金投入多,而利用现有内销渠道则面临着层层流通环节费用和各种冗杂手续。网络销售属于电子商务范畴,电子商务的最明显的优点就是低成本高效率。首先,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推广产品,这就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广告费用;其次,网络销售无须另外租赁门面,也无须支付商场超市等销售网点的进驻费用,在淘宝网注册免费卖家账号即可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商品,也可以通过进驻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大型网络购物网站出售,在费用和手续繁杂程度上都远远低于进驻实际的商场超市;最后,外贸企业在网络销售过程中可以直接将产品出售给客户而无须经过中间商和各种流通环节,不仅节省了流通费用,还提高了效率。因此,网络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内销渠道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困扰。

(2)直接和客户接触有利于快速积累网络销售经验掌握市场变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之路另一个障碍就是对国内消费市场不熟悉,在产品设计、生产产品的批次批量上不适应灵活多变的国内市场。网络销售的一大特点就是外贸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在产品营销推广、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和消费者进行最直接的沟通,这就意味着外贸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收集客户偏好,市场流行变化以及自身产品反馈等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此外,由于没有了层层的中间商环节,外贸企业人员亲临国内消费市场第一线,有利于迅速积累网络销售经验。

(3)使用第三方交易工具回款时间短且回款有保障。外贸企业不敢贸然进军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因为不适应国内回款难回款时间长的信用环境。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目前最流行的支付方式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一种“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在买家和卖家达成一致意向时,由买家将货款打到第三方账户中,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卖家通知发货,买家收到商品确认后指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划到卖家账户里,至此一笔网络交易完成。外贸企业一旦采用这种交易模式,只要按时发货,买方在收到货物后即使不及时确认收货,第三方支付平台也会在一定期限内自动将货款划到卖方账户中,这就保障了外贸企业的回款时间。

3.3对外贸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实现出口转内销的建议

(1)积极利用多种网络营销方式树立自主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想要实现出口转内销的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着在国内缺乏品牌知名度甚至缺乏自主品牌的问题,这就需要外贸企业寻找性价比高的品牌推广方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的《第5次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以其多元化的推广形式,相对较低的推广成本和可评估的推广效果等优势,远远超过其他立体媒体形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首选的营销渠道,所占比例高达23%[Zw(DY]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Zw)]。中小企业居多的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该灵活运用搜索引擎营销推广、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微博营销推广、网站展示推广以及团购网站营销推广等多种网络营销方式树立自主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2)专业的网络销售团队。外贸企业通过网络销售走出口转内销之路,一个由专业人才组建的网络销售团队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进驻现有的大型网络交易网站,还是自己建立销售网站,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进行网站设计、网站美工与网站维护。另外,在产品的网络营销、产品的反馈信息收集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一个专业的网络销售团队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灵.唐玉萍.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困境及出路[J].对外经贸实务,2010(10).

[2]周骏宇,杨军.广东外贸企业的困境、转型升级路径和政策需求[J].国际经贸探索,2014(29).

[3]裴长洪,彭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4]贺春燕.内销环境与“东莞制造”内销平台构建[J].求索,2013(5).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6

作为一家以对外贸易为主营的企业,五矿公司长期以来有意识地在传统产品之外不断寻求新的商机,拓展产品线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符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进口模式虽然获利不多,但胜在简单而安全。自营模式代表着要进入市场的大海中真正地游泳,公司是否做好了准备呢?以哪种模式进入呢?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科学的分析,只有明确了自身内外部优势和条件,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决策。

(一)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作为专业外贸公司,在进出口业务操作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高效的团队;严格的管理和多年的市场信用使公司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美誉度;公司自有资金和银行授信额度比较充沛,可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合作方可提供现成的采购和销售平台,这使公司进入市场的难度大幅降低,可以预期业务接轨将会比较顺利。劣势(weaknesses):模式的弊端在于对产品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市场信息的掌握都显不足;业务方面,最初的供应商渠道将主要来源于合作方,对其依赖度较高;作为进口商的角色,无论在采购还是销售市场上公司的知名度都不高,特别是在国内市场方面,客户知晓度基本为零;最后,外贸公司以前的进口基本都以为主,突破模式进入内贸市场实际运营,获利能力和市场掌控度将得到提升,但同样意味着风险的增加,并且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机会(opportunities):市场需求旺盛,高档木地板胚料主要来源地之一的东南亚由于出口管制日益严格,产量降低;而南美洲木材的生长期较长,加上砍伐成本也在逐渐升高,造成了近年来高档木材原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供不应求;经过一年多的业务合作,合作方对于五矿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比较认可,双方具备进一步合作的信任基础,磨合难度也较低;通过合作可以降低双方的贸易成本,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市场普遍是沿用供应商—进口—销售商的传统模式,供应链整合后全新的营销模式在服务、价格、信息反馈等各方面有较大提升,将能有效地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威胁(threats):国内木地板胚料销售主要集中在上海、张家港、南浔、东莞等几个地区中心,单以上海来说,各种规模的进口商不少于50家,而且内贸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手段多样,在这方面五矿公司并没有太多优势可言;新的技术正不断提升木材的利用率,人造板的大量运用很大程度影响着对原料的需求度;相对方式,自营意味着巨大的现金投入和库存资金沉淀,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对于木材这样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来说,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最近几年的价格涨幅,很大因素就是受到汇率影响。

(二)战略决策

1.近期目标:整合现有的采销渠道,以目前的销售网络为主体平台,逐步完善二级分销商体系并形成稳定的供应商和客户群体,构建合理的运营模式。2.长期目标:打造高效的产业链和经营平台,形成品牌积聚效应,推动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的确立。

(三)项目团队构成

(四)效果

通过一方面同木材出产国主要客商的战略合作的展开,从原有简单的进口模式转变为联合采购、自营销售的模式;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销售拓展和推介,向产业链的上下端各跨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步。2005年当年就完成了510万美元进口金额和4400万元人民币内贸销售的有效业绩。随后的两年里在完全市场化运营的模式下,五矿公司利用企业品牌和管理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培养了良好的客户信任度和品牌美誉度,成功打造了一个以江浙沪为中心,覆盖了沿海绝大部分地区近300家客户组成的木地板配料销售平台,进口金额维持在年均600万美元左右,内贸销售额保持在年均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且平均毛利率也从最初的5.7%逐步提升到8.6%。2006年五矿公司在加工贸易方面也取得了零的突破,利用采购和资金优势,通过与用户工厂订单合作的方式,到2007年底共实现复出口1150万美元。

项目发展的第二阶段

经历了2004—2007年的市场繁荣期之后,木材贸易的冬天突然来临了。2008年除了年初短暂的一波行情,整个上半年均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从9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更是走上了快速下降的通道。8、9、10、11月销售额连续有20%、38%、57%、60%同比下滑。到2008年底,内贸销售额下降到了仅3096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负数。五矿公司通过走访大量用户工厂,得到第一手销售数据,结合市场货物吞吐以及其它贸易商的情况,分析影响主要来自于几大因素的叠加效应:

1.政策调控导致房地产市场和相关的家装市场繁荣度严重下降;

2.欧美市场受金融风暴冲击带来的国际市场规模和订单数量减少;

3.人民币不断升值,使进口木材成本已经成为很大的消费阻碍;

4.市场普遍信心不足。

2008年之前受到不断上升的经济大形势影响,五矿公司在业务开展中更多的是考虑多进货、多销售才能多盈利。但从2008年底开始,在市场的压力下,五矿公司转变观念,着重强调效率,更加重视风险,看重风险的控制能力,资金的回报能力,大胆预测今后可能会是一个更加困难的时期。所以从2009年初起对项目的运营采取了重大的调整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资金投入向出口加工贸易的倾斜,在内贸品采购上适度收缩,调低安全库存水平,加强业务员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风险管理等级,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2.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合理各项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降低仓库租金和日常费用等大项成本开支,通过压缩库存,到2009年底已经将仓库租用面积从2007年的1387m2下降到535m2。

3.强调资金流动性,鼓励现金流流入,结合使用提高资金内部考核成本等经济手段达成库存压缩,改善资金沉淀情况。

4.拓展采购渠道,筛选优质供应商,规范售后服务,客户管理和分类,注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努力巩固和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提升企业附加值。2009—2011年,一方面欧美市场的恢复并没有预期的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断加大调控措施,整个行业在金融危机后并未有效恢复,木地板行业景气度始终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市场呈现出北强南弱,而且二三线城市强于一线城市的特点,对于五矿公司这样以华东沿海地区和高档原料为主要市场的企业来说,局面更为严峻。另外由于行业总体盈利水平的限制,公司内贸业务毛利率始终不高,这样一来经营状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销售基数和周转率的高低,一旦行业景气度降低,货物周转速度就无法达到理想水平;随着木材价值逐年提高,相同资本能购买木材原料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周转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就是销售基数的提升放缓甚至下降,获利水平相应降低。

尽管存在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调整经营策略后,从整体来看还是取得了不少效果。首先在供货渠道方面,五矿公司提出多方询价、择优采购的政策,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的交流对比以及业务上不断开发、磨合和淘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供应商群体,包括6个主要供应商(包括直接生产厂家以及中间贸易商等不同类型),以及4—5个正在作进一步接触考察的潜在供应商。尽管每个供应商的服务内容或者规模有所不同,但无论是采购价格还是供货能力,都十分可靠有效。特别是在采购量最大的秘鲁,基本形成了主要订单从大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和市场少量补货为辅助的渠道互补,在价格、质量、供应量等各个方面有了比较合理的布局,而且在当地营造出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度和品牌,这为今后向相关领域的开拓提供了机会和操作可能性。其次作为重点关注的出口加工贸易方面,随着国家相关政策不断调整,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对加工贸易的操作要求提高了很多。这确实增加了工作难度,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五矿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多年经营带来了业务人员成熟的操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有能力也有信心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用户工厂自身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内贸客户在走向外贸市场。作为内贸市场中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并且能提供加工贸易服务的企业,五矿公司与用户工厂的内贸交易基础一定程度上成了外贸拓展的先发优势。在资金使用方面,由于从进口操作环节开始公司就要求保持最大的流畅度,通过优选渠道供应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进口单据预核查等措施,避免了因为操作延误带来的不必要成本增加和到货速度损失。在销售中公司适时地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灵活定价,强调资金回笼速度和库存量的配比。近几年的资金回报率和使用效率方面都有了大幅上升。在人员方面,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岗位配置,人员减少但效率却提升了很多,而且业务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公司一直强调风险控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最大可能规避来自政策、市场、客户信用、商品品质、业务操作等各个层面的风险。在业务开展中注重资金的流动性,坚持“现金为王”,合理调配和使用资金。金融危机使五矿公司重新评估库存风险的重要度,引入库存风险值概念,设定合理的销售库存比和库存存量,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库存水平。具体到经营上,由于木地板成品市场受金融危机冲击很大,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在采购中采取相对谨慎的策略,宁可将采购销售金额维持在较低水平,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项目的整体评估

在这些年的经营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顺势而为。首先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面对国家鼓励进口限制出口、人民币升值等大势所趋的现况,一味怨天尤人毫无意义,尽快寻找新的出路才是当务之急,变革越早得益越大。其次要顺应行业发展规律,行情有上有下,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机会是不断会有的,不能有赌的心理,这样反而往往一败涂地。再次是要顺应自身优势。明白自己的优势,而且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只有懂得利用短暂优势的人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和取得发展。

从目前的运营情况和市场形势分析来看,要有所突破必须寻求新的模式。理念的创新是根本性问题,而国有外贸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到底应倡导和体现哪些方面的新理念?

(一)pFFmodel

porter’sFiveForcesmodel是分析企业竞争环境的有效战略工具,通过这一分析可以评估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1.潜在的新进入者威胁相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木地板配料贸易的投资规模和时间成本都不高,进入门槛比较低。随着场积聚度提高,虽然具体到客户和产品的累积和筛选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信息的获得将变得越来越容易。

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贸易环节的信息获得和交流平台都十分便捷,供应商可以有能力在同一时间与众多的进口商以类似竞价的模式进行洽谈,而且行业通行的预付款模式也更有利于供应商。

3.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相对集中的货物交易市场便于购买方在货物搜寻、价格比较和质量判断上进行直观的对比,除了偶尔的产品缺货,或者短期的供需失衡,普遍来说,购买方的议价能力更高于进口销售商。

4.替代品的威胁

对于终端消费者的宣传和推广渠道,主要掌握在用户工厂手中。基于木材本身特性和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当成本因素放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同档次的原料甚至是使用类木材产品的替换是完全可能的。

5.行业内竞争者的威胁

总体来说,相对于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长线投资等方式,国内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更倾向于建立在简单而粗暴的价格比拼上,并且很多情况下,其价格优势的获得途径不是大型企业可以复制和效仿的。

(二)上述分析结果结合政策因素,从而确定企业的未来定位

中国企业经营正在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wto框架下的市场分配体系,对于已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型外贸生产经营企业来说,今后的经营中,应该以外向型为主导,要努力变革外贸本土式的格局,引入跨国经营理念,以外贸引外资、以外资促外贸,把外贸经营的重点逐步转向国外,逐步实施由贸易主导型向复合经营型方向转变。其次,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规划,长三角将建设成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区域,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龙头,上海的定位是金融、贸易、航运、技术中心,通过对长三角的口岸资源、经贸业务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形成制度性的全方位开放体系。要顺应这个发展趋势,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应该顺应“大通关”、“大口岸”的外贸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上海口岸通关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发挥地区轻重工业门类齐全、综合性工业基地的优势,以上海为运营中心和总部,以江浙为加工制造业基地,打造一个互动的复合经营产业生态链,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这几年五矿公司一直坚持进口和出口结合、外贸和内贸结合、自营和结合、贸易和金融结合、贸易和物流结合等多元化复合的贸易方式。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积极营造“大贸易”格局。“大贸易”战略和深化转型是全方位的,根据自身业务和商品特点,采取灵活的贸易取向,进行适合自身发展的探索和创新,把已突破的经营模式与传统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在“结合”与“延伸”上做文章,用复合型贸易取代单打一的形式,把贸易触角引向各个方面,获取多重收益,逐步带动整体经营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面。

在经营方式上,坚持多元化,根据经营特点各取所需;在组织结构上,不局限于以部门为单位,采取跨部门、乃至跨公司的合作经营模式;在商品开发上,根据商品特点,在自身熟悉的领域内积极探索、开发;在贸易策略上,立足主业,坚持创新求发展,把贸易触角引向各个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各方力量,顺势而为,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贸易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客户结构,积极推进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简单中介服务向提供增值服务转变,从传统贸易方式向现代贸易方式转变,从单纯的经营性贸易向全方位的服务性贸易转变。在产业转型,行业变化中求得新的发展,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质的管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效益为中心”。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7

各知名品牌空调厂家都对工贸家电空调赶集会给予了高度重视,以充足的货源和大量特价机、专供机、包销机、买断机及赠品等促销资源鼎力支持,工贸人也反复与厂家沟通协调,挤压盈利空间、挑选丰厚奖品、组织畅销货源、配备精干力量,全力以赴将每届空调赶集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在厂商的联手发力下,赶集会空调整体价格理所当然处于市场低水平,消费者也自然可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实惠。

除价格之外,工贸家电在空调服务方面的优势也为空调赶集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2004年7月5日,占地40亩的汉西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基地投入运营,为工贸家电存储、配送、安装空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首创、并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的“买空调送价值500元服务金卡”项目也被市家电维修行业管理处评为“五星级服务”。此外,免费送空调罩、免费上门设计、免费打孔、免费加管、免费移机等诸多增值服务,涵盖了消费者所期盼的所有服务范围。除了在市区,工贸也对恩施、孝感、广水、随州公司及谷城、阳新、当阳、石首等门店进行了赶集会的专项服务培训,以使服务的地域更广。

这里我们就聚焦一下其2008年的第15届空调赶集会。2008年工贸家电第15届空调赶集会于2008年3月22日开幕。由于2007年底金属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除空调制造成本上升外,奥运年所带来的新婚高峰以及2007年房市的旺销到2008年的集中交房,2008年消费者购买空调的刚性需求也大幅激增。市场动向使得消费者对于空调涨价的预感更加强烈,所以许多消费者希望抢在涨价前果断出手。另外,2008年比2007年提前18天入春,气温的快速上升似乎预示着又一个更加酷热难熬的夏天就要提前到来。于是工贸决定适时调整每年一次的重大活动计划,把第15届空调赶集会提前半个月举办。空调赶集会提前召开的消息引起了消费者强烈反响,大批消费者涌入工贸卖场挑选空调、预存定金。

为了将2008年第15届赶集会办好,工贸家电早在2007年便开始着手备货,至2008年3月,空调存货已超4亿元,从2007年8月以来,格力空调淡季打款提货就超2亿元。凭借大批未涨价的空调库存以及工贸家电与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志高、海信、科龙、格兰仕、三菱、松下、LG、三星等知名空调厂家的长期合作,第15届空调赶集坚守了空调价格低点。工贸家电抢在空调涨价前夕提前启动赶集会,工贸人对每一个促销层面都反复斟酌:在让利上,不断挖掘自身的成本优势,力求能给消费者更多一些折让和礼品。摒弃自身利益本位,全面为消费者谋实惠,无疑是对消费者讲诚信、为消费者谋利益的适时之举,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工贸的品牌价值。

空调赶集会的广告刚一见报,前来工贸家电预付订金的顾客便络绎不绝。截至2008年3月21日下午5:30,仅宜昌分公司便接收了800多套空调的预订。还没等到晚上6:00夜市开场,工贸家电多家卖场门前就已排起了长达30多米的“长龙”。一开市,卖场空调展区立即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许多品牌展厅都人满为患,促销员都“被迫”站到了放置样机的展台上。本应在9:00结束的夜市,到了9:30都无法关门,工贸家电万达店一直营业到晚上10:00!仅3月21日的周五夜市,工贸家电武汉分公司售出空调突破2000套,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工贸家电除对空调涨价因素详尽分析外,还对“井喷”时期的空调安装能力做了客观预测,并诚恳提醒消费者及早安装。这一做法赢得消费者的一片赞许之声。“有的商家夸下海口,到头来却不能兑现。而工贸家电能将市场情况与自身能力如实告诉大众,这才是真的为顾客着想!”打电话来预约装机的张先生这样说道。由此可见,工贸家电“实事求是,待客以诚”的做法获得了广大顾客的肯定与支持。

工贸家电副总经理胡晓平说:“从事商品经营,就要根据不同品类商品自身的特性及其运营规律去差异化经营。空调的消费特性主要是“半成品”和季节性两个要素。工贸的空调经营得到消费者和制造商的认同,一是做足了售后的超值服务;二是尊重了经营空调的行业游戏规则,获得了资源占有的最大化。‘空调赶集会’能得到消费者和厂家的追捧,不过如此。”空调赶集会的“独门绝技”,概括起来就是“价格实在,折让丰厚;服务过硬,诚心可鉴”。沉淀10年、成功举办17届的工贸家电空调赶集会已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顾客,空调赶集会也不断进步。

湖北新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远航认为,工贸家电具有本土化优势,且店面广布武汉三镇,资金雄厚。“工贸家电”与“空调赶集会”本身就是两个著名品牌,深入人心,颇受空调厂家拥护。空调赶集会对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消费趋势的作用,每次均能提前启动空调市场销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销售平台。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产品中心总经理于海宏表示,工贸各种促销方式不断创新,吸引了消费者高度关注,销售节奏非常适合空调市场,尤其是每年开展的空调赶集会,各厂家都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品牌及销量的双向推广!工贸和厂家合作非常顺畅,工贸对美的空调采用打款屯货的模式,不仅能保证货源最大化,而且能充分整合上游资源,有效为消费者服务。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8

外贸服装生产企业的尾单产品比例虽小,但总量巨大,留着占库存,处理掉又心疼。中国外贸内销中心的出现,为外贸尾单产品提供了一个集中有效的内销新渠道。

南京海欣丽宁服饰有限公司马明说:“自从来到中国外贸内销中心,尾单处理不光不是负担,更成了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也进驻中国外贸内销中心,大家一起发展,形成外贸内销服装的集中经营,生意就越来越好做了。”据介绍,马日月所在公司之前销售尾单产品,要么是成批超低价处理,要么是辗转各地的展销会零售,费力不讨好。马明说“在中国外贸内销中心销售尾单产品,几个月下来积累了近两百家稳定的客户资源,不仅为继续销售尾单产品打通销路,同时还为企业以后接订单发展了客户。”

“外贸尾单服装”这两年在大城市白领中已成为热门商品,但是由于信息和渠道的不通畅,导致企业卖不出去尾单货,消费者想买却买不到尾单货。在这种情况下,由缝纫设备起家并有着广大服装制造厂客户资源的夏伟量看准外贸服装内销的市场,大量整合国内外尾单产品资源,开发了真正瞄准销售外贸尾单产品的专业外贸内销市场。

江苏仕德伟实业集团董事长夏伟量说:“中国外贸内销中心开业近一年来,越来越多的服装加工企业进驻了我们市场,进驻的企业很快就从中得到了实惠,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市场经营定位。”在普通服装批发市场内,外贸尾单店铺在内销品牌的包围下,很难让顾客认定其产品是否真是外贸货。反过来,消费者也更加相信在中国外贸内销中心销售的外贸服装货真价实。中国外贸内销中心的出现大大加深了服装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中国外贸内销中心不仅为外贸服装生产企业打通了销售渠道,市场自身也积极收购尾单服装,在市场三层打造了“捞品城”。夏伟量对他创造的a4"名字的解释是:“在‘捞品城’中,客户买衣服不是‘挑’,而是‘捞,因为东西都物美价廉,挑什么呢?就要大把大把地捞才对。”中国外贸内销中心专门设有配货中心,为捞品城保证了充足的货源。同时,中国外贸内销中心还利用电子商务拓展业务,提供网上招商样品显示库存和迅速获得新货源信息等增值服务,让商户和顾客都能从中得利。

在常熟,服装市场云集,中国外贸内销中心却另辟蹊径,抓住外贸服装生产企业和白领消费群的需求,通过实体市场将两种需求结合起来,打通了外贸服装企业完成内销的平台。

CC&DD打造首部网络时装剧

一部由国际时装CC&DD投资,胡静担任监制,华谊新生代艺人miUmiU巩新亮与熊乃瑾联袂主演,华谊众星倾情加盟的30集网络时装情景剧《两个女孩的那些事》,于3月29日晚6点在北京万豪酒店举办了开机仪式。

该剧投资方国际时装CC&DD的崔总表示,他们特别邀请的意大利服装设计师已经为两位主演量身打造了200多套时尚服装,堪称时装剧之最。

别具一格的开机仪式现场,巩新亮和熊乃瑾两位美女以自我介绍的形式拉开了序幕,原来就是这部戏的第一集“t台战争”。本剧监制胡静更是在休整近一年后首度亮相,面对记者胡静表示自己“潜水”已久,特别渴望参与影视作品的创作,这次的身份是监制,也是自己对影视市场的一次“试水”。除了监制,胡静还参与了部分策划和编辑工作,称剧中有几场戏是依据她自己日常真实生活改编的。华谊兄弟副总裁费总也到场祝贺,并为此剧加油打气。

谈及即将上演的女性“办公室奋斗史”《杜拉拉升职记》,胡静表示这两部作品完全是从不同角度讲述办公室故事的,“我认为快乐是女人年轻的法宝,我们的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女性‘办公室的快乐史’,是献给所有战斗在办公室里的女生们的。”本剧将于7月中旬在门户网站盛大首播。

中国纺织业境外主办“国际展”梦想成真――CHiC现场推介会

法兰克福展览机构在业界享有声誉,多年的国际化和专业化长期有成效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合作举办展览会,面料展览会等。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服装业界,2010年新年前夕,中国纺织贸促会与法兰克福展览(美国)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美国纽约共同打造三个分别面向服装面料、服装以及家用纺织品面料的国际专业采购展览会。

2010年展会定于7月13日至15日在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利于发挥纺织贸促会依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实力,充分利用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的全球网络,共同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给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展览会同期,主办单位还将与美国相关专业机构合作,通过论坛和品牌合作对接等方式,为参展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010年9月13日-1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服装协会和法兰克福(法国)展览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将在巴黎LeBoURGet展馆举办,并继续与法国texworld秋季面料展同期同地举办。本届展会将继续以中小型出口企业为主要服务目标,顺应欧洲采购习惯,借助texworld这一成熟展会平台,通过整合跨国采购产业链,打造面向欧洲买家的“一站式”采购平台。

法兰克福法国公司总裁michaelScherpe和法兰克福美国公司总裁Davidaudrain均认为参加成熟的采购类展会是开拓海外市场非常便捷有效的手段。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CtaFinteXwoRLD)和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Dp)分别是巴黎和纽约商圈唯一定位于采购的大型服装展,是企业抓住市场机会,稳定和开拓欧美市场的首选平台。

香港时尚馆 展现独特文化视角

2010年3月28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时尚馆(styleHongKongpavilion)于第18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开幕,展示超过50间香港展商的品牌服装、配饰和时尚产品。

相比上一届,这一届[香港时尚馆]有了更多的突破,占地5,600平方米,净面积较去年增加60%,继续成为海外展馆中最大的参展团。在参展商的选拔上,香港贸发局一直抱着帮助香港中小企业的使命来选择,对于那些刚刚起步具有强烈的香港设计概念,并在品质上能够代表香港形象的企业格外的优先。馆内网罗各式各样的时尚商品,包括服装、手袋、皮具,饰物及鞋履等,展现香特的时尚品味及潮流触角。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9

为加强民族贸易企业(含供销社企业,下同)的增值税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对民族贸易企业销售的货物及国家定点企业生产和经销单位销售的边销茶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3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民委关于民族贸易企业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3号)的规定,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民族贸易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能够分别核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品和其他商品的销售额;

(二)备案前三个月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品累计销售额占企业全部销售额比例(以下简称“累计销售比例”)达到规定标准;

(三)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二、新办企业预计其自经营之日起连续三个月的累计销售比例达到规定标准,同时能够满足上述第一条第(一)、(三)款规定条件的,可备案享受民族贸易企业优惠政策。

三、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民族贸易企业,应在每月1-7日内提请备案,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以下资料:

(一)《民族贸易企业备案登记表》(附件1)或《新办民族贸易企业备案登记表》(附件2);

(二)备案前三个月的月销售明细表(新办企业除外);

(三)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备案后,民族贸易企业即可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并停止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主管税务机关应停止向备案企业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按规定缴销其结存未用的专用发票。民族贸易企业备案当月的销售额,可全部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

四、对民族贸易企业(不包括本季度内备案的新办企业)实行季度审查制度。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每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对民族贸易企业进行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免税资格,并对当季销售额(本季度内备案的企业自享受优惠政策之月起到季度末的销售额)全额补征税款,同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一)未分别核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品和其他商品的销售额;

(二)企业备案前三个月至本季度末,累计销售比例未达到规定标准。

五、新办民族贸易企业自经营之日起满三个月后的次月前15个工作日内,主管税务机关应对其进行首次审查。发现有第四条第(一)款情况,或自开业起累计销售比例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取消其免税资格,并对销售额全额补征税款,同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新办企业首次审查通过之后,即为民族贸易企业,应按照第四条规定实行季度审查制度,其中,第四条第(二)款中累计销售比例自开办之日起计算。

六、被取消免税资格的企业,自取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备案享受民族贸易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对停止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允许其重新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外贸销售工作总结篇10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汽车业迸发出惊人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在海外掀起中国汽车风;而作为亚洲地区最为活跃的汽车市场,以“东方底特律”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四大汽车生产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对全球汽车经济的重要性也日渐明显。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在地缘上与我国比邻,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广,汽车产业开展合作契合点多,潜力较大。中国、东盟的汽车企业可以将双方的竞争转为一种积极的合作型竞争,通过各国间的协调机制,可以在区域内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实现有序竞争,带动双方汽车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水平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也会对双方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和东盟汽贸现状

首先,从贸易总量来看,东亚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贸易市场,东盟则是我国在该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在汽车贸易上存在着严重的逆差,但与东盟的贸易上则总体表现出扩大的出口优势,即对东盟的汽车贸易呈现顺差的趋势。以东盟四国为例,我国对其贸易顺差呈扩大的趋势,1997年贸易顺差为0.7亿美元,2004年已经上升到了11.06亿美元,除了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东盟从我国的进出口出现较大滑坡外,基本保持总体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主要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各国政府结合国情对汽车的产业、资本、技术、税收等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选择,以此来促进汽车工业的成长。另外,与外国先进汽车生产商的合作以及对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也使东盟各国汽车工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外资是东盟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其次,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与东盟的汽车贸易中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零部件都是主要的贸易产品,这也反映出了我国汽车贸易的基本特点。2004年,在进口贸易中,零部件占了95.8%,而在出口中,该比例也达到58.3%,零部件出口主要是传统的零部件,市场也只是针对东盟当地的am维修市场(即aftermarket售后市场)。而在整车方面,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很小,只有不到8%,主要是客车与货车,虽然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但由于出口企业在当地缺乏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出口量和当地保有量较小。此外,作为我国汽车工业重点发展对象的轿车行业,近年来也已经逐步进入东盟市场。在整车的进口方面,只占我国与东盟整车贸易的35.6%。

再次,从贸易渠道来看,外资企业仍是我国与东盟汽车贸易的主要出口渠道,根据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统计,在列出所有与东盟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中,外商合资及独资比例最大,达到了56%,而在整车方面,2003年通用出口1029万辆别克到菲律宾,成为我国轿车进军东盟市场的开端。此外,自2004年起,我国民营企业也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在传统零部件(低端产品)及经济型轿车方面已经做出了有意的尝试,目前已经有吉利、奇瑞等品牌进入了马来西亚市场。

另外,从贸易国来看,东盟四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作为东盟新兴市场的代表,与我国汽车贸易最为密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我国的汽车贸易总额保持逐年稳步上升趋势。2004年,东盟四国与我国汽车工业的贸易额排在世界前27名,我国对四国汽车贸易总额增长了234.3%,极大地高于我国汽车出口贸易总额73%的增长率。

四国中,我国与泰国汽车贸易发展程度最高,与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的汽车贸易发展程度最低,尚未有产业内贸易特征,这主要是其对我国没有整车产品出口,原因除了关税因素影响外,两国生产的整车与我国产品差别化程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东盟贸易体制下,菲律宾重点生产轿车与SUV车(运动型多用途车),马来西亚则着重于乘用车制造,而这些车型正好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在这两种汽车产品上的数量与品种有了极大的丰富,其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有一定的难度。

在汽车零部件上,虽然我国与东盟整车贸易发展的水平低,但零部件贸易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除了我国与泰国间保持较高的贸易指数外,菲律宾与我国的零部件贸易也发展良好,菲律宾对我国的零部件出口仅次于泰国,与其整车贸易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主要是基于菲律宾在零部件生产上的优势,在东盟四国内,菲律宾也保持着很大的零部件贸易流。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与东盟四国的汽车贸易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是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计算的,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主要是格鲁贝尔与劳埃德计量法,简称GL指数)来判断。因为汽车工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及产品差异化特征,使得其产业内贸易指数成为衡量汽车贸易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欧盟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值超过0.7,呈现出明显的水平性贸易特征。而我国对东盟四国产业内贸易指数还不到0.5,反映出较低的区域汽车贸易发展水平。

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

单从汽车的贸易额和发展速度上看,我国跟东盟汽车贸易发展的速度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不大,这主要是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重复建设、行业集中度低,我国汽车企业生产的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强,而几年来外国汽车厂商相继在东盟国家建厂,接近了销售市场,零部件采取在东盟区域内及进出口相结合的采购战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跟东盟汽车贸易发展。

在双方的汽车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的结构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比整车的产业内贸易明显,但是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并不是很均衡。虽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多集中在通用零部件生产和成车组装等制造环节,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以及整体研发技术基本上还是空白。汽车产业就只能在附加值比较低的制造阶段徘徊,没有生产自主研发的品牌产品,这也阻碍汽车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贸易渠道方面,汽车产业销售和金融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国内汽车销售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不足,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汽车保险机制不健全,形成了现在与东盟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中,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企业在出口时呈现的不对等现象。

虽然我国与汽车工业较发达的东盟四国,有着较密切的贸易往来,但是中国与东盟四国的产业内贸易情况都很小,其中与泰国的最大。泰国和菲律宾在日本汽车企业影响下和泰国具备技术比较优势和泰国的零部件生产具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使得其与中国的汽车产业内贸易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较为突出,而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政策重在保护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印尼汽车进口额与出口额差距较大阻碍了其与中国的汽车贸易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的汽车产业的贸易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与东盟国家间的汽车产业内贸易指数还很低,但从长远来看,双方的汽车产业内贸易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五步促进两地汽贸发展

我国汽车业要“走出”国门与东盟国家进一步开展两个区域间的汽车产业内贸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双方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优化产品差异化、整合资源、构筑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的基础,实现在双方汽车产品上有大进大出的贸易现象,来加大我国跟东盟国家的汽车产业内贸易,提高中国跟东盟国家的社会福利。

第一,要提高汽车产业集中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东盟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加之劳动力价格便宜,使其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汽车工业应在整合的基础上,提高产业集中程度,不断降低成本,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我国跟东盟在汽车产业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双方汽车产业集中程度。

第二,要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进出口产品结构。产生产业内贸易的一个前提是需求偏好,从产品的差别化来看,由于东盟各国在汽车消费需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整车生产,因此,双方的汽车企业应针对其不同的产品差别化需求,结合各国的资源优势,实行重点生产,就是生产本国技术含量高、成本低的优势汽车产品,进口在本国内生产成本高的产品,突破以往以出口低技术、低成本的汽车,而进口高技术、高成本的汽车、汽车贸易的结构不合理的模式。

第三,要加强开拓市场的力度,注重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双方的汽车进入对方市场的方式除了进行绿地投资,建造独资或合资的当地生产基地外,在销售方面,建议东盟各国当地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中国有实力的汽车及零部件销售企业组建联合营销公司,负责市场开拓和服务,充分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辐射范围。优化管理,强化服务。在零部件的销售上,特别是从维修市场出口的方式上,双方商务汽车工业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形成渠道性控制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实体性零部件的商业行为。这也为两地区的行业集中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