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9:05

农村金融知识篇1

关键词:金融教育印度金融教育国际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68-02

一、调查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居民的金融常识欠缺,而农村的情况更不乐观

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国民的金融素质都比较的低,包括部分发达国家。表面上,人们金融知识的高低与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但是事实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的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可能与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收入的消费者一样无知。增强消费者对金融素质的兴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加拿大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拿大人认为为退休计划作出正确的投资计划是艰难的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60%的调查对象的积蓄是用现金存放在家里,这些人同时又借有高利贷。

二、印度中央银行多渠道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教育

印度储备银行为印度中央银行,在全国农村的金融教育方面起着主导、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印度储备银行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保障金融教育的有效实施。

1.为农村金融教育的开展制定系统规划。一是由银行的高层领导直接参与,由执行董事、各部门的高级官员、外部专家领导的指导小组,由具有创意和写作才能的银行年轻官员组成的工作组,为实施全国范围内金融教育推广方案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发动政府机构、教育设施、村务委员会、银行网点,广泛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开展金融教育。三是重视现场考察。高层领导在每个省至少实地调研一个村庄,高层领导主要是通过直接到村庄了解金融教育的事实情况,通过对实地的考察来检验有关政策、方案的实施情况,并认为通过实地考察比阅读报告和参加会议了解效果更为详实。四是督促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金融教育计划。央行要求每个地区的牵头银行在2010年3月前提交了计划,确保在2012年3月2000人口以上的村庄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提供金融服务,在2010年3月前国内所有国营商业银行和私营商业银行制定三年内的金融包容计划(Financialinclusionplans,即Fips)。以印度联合银行为例,印度联合银行为了帮助农村人口发展创业能力,已建立201个“乡村知识中心”、13个“农村自我雇佣训练机构”、90个联合中心以及1个“金融扫盲及信用咨询中心”,此外,印度联合银行还通过设立“联合银行社会信托”计划捐款60万卢比给儿童基金、捐款以改善农村基建设施,致力于农村金融扫盲,推行社会责任。

2.聚焦农民,开展前期调研,明确教育对象,重视孩子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针对信用卡知识、银行储蓄或支票户、无担保品债券、金边债券、回购利率等知识点,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国民金融常识状况,明确教育的目标对象。印度金融教育的目标对象是普通人,普通人被定义为不具备金融知识,在银行业务、金融和经济方面缺乏操作技术知识的人。印度重视金融教育从孩子抓起,认为教育越早越好,同时关注弱势群体,聚焦农民、贫困人口、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3.结合印度的国情,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活动。印度语种复杂,有23种官方语言、2000种方言,印度金融服务覆盖面有限,至少有3亿人口没有银行账户。金融扫盲材料以多种语种印刷,为了分发金融教育资料,还配了运输金融教育材料的专列。央行通过开办展览、为学校的孩子举办作文竞赛、在偏远的村庄建立金融扫盲营地、请外部专家、为大学生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教育。此外,还设立了货币博物馆、咨询中心。咨询中心在特定区域促进金融扫盲,促进和指导农民使用金融服务,为农民资金周转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三、我国农村居民金融常识欠缺抑制了金融的深化发展

1.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由于金融知识的欠缺,大部分农村居民在经济生活中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对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不了解,不了解自己拥有的哪些资产可以用于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和质押品,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资金紧张的局面,难以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可能寻找高利贷或是让计划搁浅。部分农村居民手持存单,但不知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又因为存单没有到期,也不想损失定期存款的利息提前支取,而受到资金面的捆扰。

2.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能否优化配置直接与金融知识密切相关。金融知识不足可能直接导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由于金融知识的局限性,一些农民的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如:大部分农民将全部积蓄存到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或是定期存款加国债的配置,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民将收入用现钞放在坛子里,埋在家里;有些农村居民常年将大量的资金存放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上,既不办其他理财业务,也很少支取使用。由于金融常识的不足,相当部分农村居民对证券、基金、黄金交易知之甚少,几乎不涉足这类业务。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也不利于农村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

3.缺乏金融操作的常识与技能。

(1)不能运用网银业务。由于网络知识、电脑知识的不足,部分农村居民不能使用网络银行办理银行业务、进行理财,在金融方面的需求,都依赖于到营业网点,而农村交通不便、网点布局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参与金融的深度和广度,大量新开发出的金融产品难与农村居民见面。

(2)由于用卡知识有限导致对各类银行卡存在排斥心理。由于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和银行产品的推广,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对各类银行卡存在排斥心理。诸如在保护个人身份信息,识别电话欺诈、密码设置与保护等方面缺乏常识性知识,或在在atm机上的使用、银行自助终端的使用、银行卡转账、异地存取款、异地poS机消费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或产生的费用认知有限,导致了对银行卡的一种心理畏惧,限制了银行卡业务在农村的发展。此外,由于信用卡更多的知识点,如透支、透支期限、宽限期、信用卡还款、逾期还款、滞纳金、逾期还款利息的计算等知识点,在办卡之前大部分消费者是不甚了解的,可能在被收了滞纳金、逾期还款被银行收了罚息后,才渐渐有所了解。由于保证办卡时营销人员都告知办卡申请人有关情况,也难以保证办卡申请人都仔细阅读了银行的信用卡用卡手册,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对银行的不满,部分农村居民用卡客户甚至出现了情绪化倾向,甚至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避而远之,办理信用卡销卡手续。

四、加强我国农村金融教育的措施建议

农民在我国人口占比高,农民的金融教育是我国国民金融教育的重要部分。结合农村特点,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文化程度差异大,金融机构网点少而且分散,开展金融教育有一定难度,需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针对性,以保障效果。

1.通过调研明确农村居民需要补缺补漏的金融知识。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农村居民的重要性日显凸出。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是最基本的传统业务,但是存款、贷款也存在不少知识点,存款有定期、活期,定期中还有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又有七天和一天之分,这些品种涉及起存金额、预约时间等问题。贷款涉及抵押品和质押品、贷款期限、偿还方式等问题,让农民正确认识什么可以作为银行的抵押品和质押品,就可以办理贷款,获得资金,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农村居民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资产具有重要作用。对金融产品的认知是农民成为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前提,这必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农民的资产呈多样化配置,财产性收入增长,生产生活有更多保障,同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得以扩大,金融产品的结构得以优化升级,金融发展的后劲得以增强。

2.以政府、央行为主导,联合商业性金融机构、教育系统开展金融教育。

(1)政府、央行督促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教育。针对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督促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践行社会责任。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欠缺,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点优势、人才优势,定期安排员工下乡宣传,宣传农村创业小额贷款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使用atm、自助终端设备,认识并正确使用网银和各类银行卡,引导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理智地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家庭理财,了解资产配置组合,能够正确测算不同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了解在遇到金融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抵押物可以办理信贷业务,以解决在资金缺口问题,增加财产性收入,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针对农村高收入群体,可以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本身的盈利性动机的作用。在金融领域里存在帕累托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即金融机构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农村高收入群体是农村金融机构零售业务利润的重要来源,高收入群体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金融机构高端理财的对象,金融机构的许多金融产品也是专门为高端客户打造的,是银行高端理财的对象。农村人口居住比成是分散,针对高端群体,金融机构更需要配备专业的理财顾问,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农村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去重视实施对高端客户群体的金融教育,结合特定客户的特点,宣传基金产品、跨国投资、外汇买卖、黄金交易、期货期权、保值增值、避险等内容。

(2)发挥教育系统的作用。理财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的知识、习惯对一个人成年后的思维模式、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好,不仅是一个人一生中金融教育的起点,也是金融素质培养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可以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编写相应的课程、制作音像资料等素材,如漫画书、幻灯片材料、专题短片、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使金融教育寓于生动的丰富的日常经济生活中,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潜移默化地灌输理财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在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再增补一些金融专业的课任教师,使中小学生有机会从小接触到系统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一部分金融操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理财的观念,这必将对成年后的理财意识理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许多球星、电影明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到晚年可能靠领取救济金度日,主要原因是没有妥善地理财。理财的概念包括范围较广泛,包括从超市采购到银行储蓄、购买基金、投资国债、公司债券、股票、银行贷款等内容。

(3)对农村大中专生进行重点培训以发挥该群体的辐射作用。农村教育程度有限,在农村进行金融教育难度高于城市。发挥农村中大中专生的作用,文化层次相对高一些的群体,只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够较快地熟练运用一些金融产品,并可以在亲朋好友和邻里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展客户群体,可以将经验传授到更多角落,提高特定群体在金融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农村中起到宣传示范作用,通过农村固有的地缘、血缘关系,将金融产品服务范围扩展到金融机构员工难以办到的“空白”地带,发挥辐射作用。

(4)政府、央行牵头组建农村金融扫盲志愿者服务队。国民金融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教育系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尝试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志愿人员发挥的积极性,践行志愿精神,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通过选取不同专长的志愿者组合成团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进行现场金融知识宣讲和普及,商业银行的教授实用银行课程、为基层群众进行解惑答疑,指导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对家庭资金余缺进行合理安排,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员工志愿者可以教授证券投资、家庭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金融知识,志愿者队伍的努力付出有助于帮助基层群众提高金融素质,增强金融产品的运用能力、操作能力。以福建省为例,福建方言复杂,方言差异大,沟通存在语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懂方言又熟悉业务的志愿者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且福建部分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还可以通过志愿者回家乡探亲的机会,分配任务,将探亲与志愿工作结合,延长回家乡探亲的总时间,携带宣传手册等资料,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印度银行业的“另类”社会责任[n].21世纪,2010.8.20

2.植凤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农村金融知识篇2

一、农业信贷补贴论(又称为农业融资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其理论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故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并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如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益性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比其他产业的低,故农业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该理论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并促使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消亡,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广泛实行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扩大了向农村部门的融资,在当时取得了一些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但是其弊端也很快显露出来。例如,由于可以持续得到便宜的资金和利率上限的存在,使得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和正规的贷款者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进而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并且,当低的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时,官方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照顾大农户,于是大量低息贷款补贴被集中并转移到了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农村穷人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另外,政府支持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监督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加上管理低效问题严重,造成了借款的高拖欠率。总之,就构建一个有效率且独立的金融体系来说,这个理论本身及其施行效果是失败

的。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又称为农村金融系统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其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因此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

该理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主张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以下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应以动员储蓄作为其重要职能;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且实际存款利率不能成为负数;农村金融的成功与否,应当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及其经营的自立性和可持续性来判断;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目标的贷款制度;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合理性,不应一概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该理论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接受,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至今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仅仅取消信贷补贴能否消除那些目前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体系的低效能问题,而通过利率自由化又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值得怀疑。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0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放款一方对于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而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又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同于农业信贷补贴论。它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和提供贷款的单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应该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等。同时,该理论还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理论基点,该理论的主要政策性建议有:在金融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之前,应当注意用政策手段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在正数范围内,并同时抑制利率的增长,对于因此而产生的信用分配和信用需求过度问题,可由政府适当从外部供给资金;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融资与实物买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贷款的回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可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问题;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加以改善。

四、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

除以上三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外,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中也比较有影响。该理论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问题的金融局部知识分析范式,其出发点与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相近,但其结论却从理论和政策上支持了“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村金融知识篇3

“普惠金融体系”是联合国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率先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国内最早引进这个概念的是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网络。为了开展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推广活动,他们利用这个概念进行宣传。焦谨璞于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使用了这个概念。国内对“普惠金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和国际法中“普惠制”一般原则,“普惠金融”应理解为可以让社会成员普遍享受的并且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给予适当优惠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法规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而金融服务中的信贷支持是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深入,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社会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改善金融服务,特别是增加对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给有能力的穷人一个融资的机会,使他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这将对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会福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金惠工程与农村金融教育的效应分析

在中国金融学会、相关金融院校及四川、贵州等试点省各级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金融教育在志愿者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农户培训试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师资、志愿者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形成了一支志愿者师资队伍;二是完成了农户培训系列系列教材的编写;三是成功开启了农户培训。先后在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开启了农村金融教育农户培训的试点,有关各方共同参与。目前,基金会正在探索农村金融教育进课堂模式,以期借助初中阶段较为系统和规范的金融知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金融素养,并且通过他们带动家长。同时,探索金融博物馆在推动金融启蒙和金融教育中的作用。农村金融教育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了参训农民的金融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一些农民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业务后,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金融意识、理财意识、诚信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志愿者,通过参与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他们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转变。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金融从业人员增强了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热忱服务,带动了其他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如一些试点地区的人民银行把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与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个试点工作整体推进,在教育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征信知识宣传力度,加快了农户信用档案建立,推动了信用村镇、信用县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创新。近年来,试点地区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类新型农村微小金融组织纷纷设立,逐步建立起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面向“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组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改善了农户金融的可获得性。

三、农村金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师资的制度安排方面

从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各地所开展的农村金融教育活动,培训师资(或志愿者)绝大多数来自金融部门,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驻地的其他金融企业等。这样的师资构成,有其开展农村金融教育的独特优势:即由于他们来自业务部门,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宣传与培训能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但突出问题在于,农村金融教育是公益事业,是志愿者基于社会责任感自觉从事的服务大众的活动,如果此项工作长期、大量地由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来承担,在人手紧、本职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金融教育公益活动时间就很难保证,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完成任务。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抽出太多专门时间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工作,而只能在周末休息时间做志愿者服务工作,投入的时间也很有限。大量的宣传教育内容需要分散在工作人员平时做业务时顺便介绍。另外,农村金融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以金融从业人员中的志愿者为主体从事这项系统性的工作,似乎这是一种错配。因此说,现行的培训师资结构安排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培训课程及教学内容方面

从试点地区开设的培训课程来看,主要有《诚信教育与防止金融诈骗》、《家庭预算管理》、《债务管理》和《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农业小额保险》、《农村合作经济》等,这此课程及相应的内容虽有必要,但问题在于:一是培训主要以基金会提供的教材为主,培训内容统一化、标准化,还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二是教材深度难掌握。农村金融教育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播,也要考虑到农户自身素质及具体需求,区别不同的对象,讲授不同的内容。三是受训者的年龄的差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亦不同,如果教育活动不顾这些差异,培训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些问题,培训者如何因需施教、因材施教,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培训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方面

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教育在很多试点地区还是孤军备战,没有与科技教育、产业发展、金融创新有机结合,教育培训的综合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二是培训的方式还比较传统,多数还是基于志愿者下到各村屯网点,与农户面对面进行授课培训,这样做虽然效果较好,但由于每次培训的农户人数很有限,大范围培训目标的实现必然导致志愿者的大量重复劳动,这无疑增加了培训的成本。

(四)培训教学实效性方面

一是部分农户学习积极性不高。已有的调查显示,如四川南江县近20万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还有一些举家外出多年未归,平常家中多为老、弱、病、残、小人员,与金融打交道少,对金融知识学习意愿不高,接受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效果。二是集中组织有难度。已经习惯于分散单干的广大农户,要集中组织起来并非易事,从客观上说,各家有各家的活,彼此要忙自己的农业生产;从主观上来看,不少农户对金融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这些活动与自己关系不大,用处不大,因此便不愿参加。三是培训经费来源保障不足,影响培训的持续性。目前开展的金融培训,承办主体主要有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等,农户由于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一些试点地区集中培训一次还需负担农户伙食费、交通费等,培训成本相对较高,培训费用没有明确的来源渠道,长期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

四、促进农村金融教育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优化培训师资结构

确立由大中专金融类院校教师为志愿者主体,当地金融从业人员及学生积极参与的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结构。如果由大中专金融类院校教师作为志愿者主体,一是由于他们知识的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有助于改善培训效果;二是在时间方面,学校一年的两个假期,为承担一定的培训工作提供时间保障;三是可以为广大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这其实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在培训经费方面,由选派学校为各自的志愿者提供一定的食宿费、交通费是完全可行的,这类似于前些年由政府安排给有关单位的扶贫支教任务,这类模式值得借鉴。在教师为志愿者主体的基础上,当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也可发挥他们在培训中的自身优势;另外,在高校选派一些金融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这项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当然这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套餐

一是完善课程设计。目前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组织编写的农户教材主要包括四个模块:信用意识、贷款、人民币反假和防金融诈骗。总体来说,知识性的内容居多而技能训练和态度培养较少,但是微型金融组织和反饥饿组织的穷人金融教育项目每一个模块都包括知识性的内容,金融技能的训练以及金融态度的培养。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教育教材编写修改和现场培训活动中应逐步完善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不仅要传授金融知识,还要训练农户的金融技能,同时宣传倡导良好的金融态度。二是突出普及和培训重点。在农村金融教育的培训上,要有重点地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金融常识的普及。通过普及金融常识,提高农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产品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结合,提高致富能力,同时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银行信贷政策和征信知识的教育,促进农民正确申请和有效运用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三是理财知识。对有较高金融需求的农户来说,随着投资性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对其进行资本市场知识和财产性收入知识的培训。四是对支农和惠农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充分理解和使用国家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大胆创新,丰富培训教学形式

努力整合开发培训教学资源。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一是将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内容纳入政府相关部门下一年度培训计划。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力争将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内容挂到全县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上,从而既能丰富网站内容,又能拓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途径。三是做到“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送金融知识下乡的同时,可适时与“请进来”相结合。如现在一些中西部省区如广西,近年来积极组织贫困村“两委”干部集中南宁进行培训,借此机会,可以考虑在原有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新增设金融教育方面的培训内容。这样做,既确保了农村金融教育的培训效果,同时,又减轻了单独开展培训工作的组织难度,培训费用也大大地减少。

(四)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增强实效性

农村金融知识篇4

1.1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权工作机构尚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金融消费维权机构主要是消费者协会和“一行三会”内设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但是,“一行三会”等金融消费维权部门之间统一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对于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消费维权机构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消费市场,地(市)、县以下尚未设立证券、保险等分业监管机构,对于证券、保险行业有关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缺乏解决的渠道。人民银行基层行承担着处理有关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的职能,但县支行人员较少,且没有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构和岗位,致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不利。

1.2农村金融消费者投诉缺少渠道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获得合理求偿权时,普遍存在着投诉困难的问题。单个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维权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成本非常高,但成功率却比较低。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来说,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支持,难以将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工商消费者协会和公检法监管部门统一起来建立起完善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投诉机制及权益保护体系,致使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遭到侵害时缺少有效的投诉渠道。

1.3农村金融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较强的风险意识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第一道防线,提高自身金融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对金融消费者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由于农村地域较广、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加之我国对农村的金融消费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农村金融消费者系统的、全面的金融知识教育,使得农村金融消费者无法全面了解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缺乏充分的认知,对金融消费产生纠纷的解决途径不够了解,既无较强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又缺乏依法维权意识。

2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2.1构建和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应确立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本位的立法理念,针对金融业是特殊情况,通过专项立法规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一方面,修改与完善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金融法律,明确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监管规则。另一方面,在现阶段,为满足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迫切需求,应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在存贷款、银行卡、支付清算、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增加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条款和措施,以推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依法开展。

2.2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

作为维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行政机构,基层人民银行应结合目前实际,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一是各级人民银行应成立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领导机构,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金融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和媒体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负责协调辖区范围内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统筹开展。二是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逐级设立金融消费者维权部门,指定专门人员,专职负责辖区的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具体处理工作。三是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消费者协会以及公检法等部门参加,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流制度和金融机构业务准入、风险监测、现场检查及责任追究等机制,并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向农村延伸,使其构成全面覆盖的网络,合力促进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

2.3完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投诉渠道

对于农村金融交易的争议,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投诉渠道。第一,人民银行基层行处负责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进行检查,设立消费者投诉库,根据投诉分类进行调查和调解,定期分析,识别农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潜在问题,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第二,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由专人负责农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该协会在组织上受行政职能部门监督,在业务上有独立的地位,主要负责农村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公益活动、受理农村金融消费者的一般投诉,将调查结果向媒体公布,支持或代表农村金融消费者参加诉讼活动。第三,建立金融仲裁机构,以便农村金融消费者能及时通过仲裁这一公正、高效、快捷的方式解决金融交易争议。通过以上方式,逐步形成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法院的多元化监管机制及渠道通畅、选择多样的纠纷解决机制。

2.4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

农村金融知识篇5

一、目标任务

按照"服务农村经济,构建和谐金融"的主题要求,继续加大对我县农业的信贷投入,全年农业贷款增幅不低于15%;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新增农业贷款达到全部新增贷款的50%以上。

通过培养农村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联络员和设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网络。提升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农村保费收入增幅不低于15%,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率达到50%,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承保率达到95%。

二、活动内容

结合我县实际,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分四个专题进行,分别为:

(一)金融保险政策送农村

1、介绍金融保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货币信贷相关政策及存贷款相关政策等。

2、为公众提供外汇管理政策和操作咨询,介绍结汇、购汇、外汇现钞、外汇账户、自费出国留学购汇等个人外汇政策。

3、介绍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和农村住房保险政策。

(二)金融保险产品送农村

1、组织金融保险机构提供信贷支农产品、存款(理财)产品、财产保险产品和人身保险产品,体现各金融保险机构的产品特色。

2、深化和完善下山脱贫信贷扶持政策,创新信贷支农的方式,推行农户住房按揭贷款,实现小额信用贷款的扩面增量,进一步简化农户贷款手续。

3、组织金融保险机构向农村拓展金融保险业务活动,加大金融保险支农力度。

4、与县有关部门联合,编制重点扶持农村优势企业、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确定信贷重点扶持名单。

5、举行银企、银农洽谈、签约活动。

(三)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

1、加强农村地区结算服务。大力推进银行卡在商品交易市场、农村集镇的应用;提高农村地区atm机、poS机布放数量;继续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支持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尽快提供农民工银行卡发卡服务。组织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机构为农村群众办理银行卡。

2、培育农村重点中小企业。结合小企业专项资金试点工作,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农村小企业支持范围。

3、加强对农业六大支柱产业的信贷支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重点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4、确保支农现金供应。根据现金投放时间性、区域性、季节性集征,合理摆布现金库存和券别结构,满足农村集市贸易、农副产品收购等现金需求。

5、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协调机制和工作网络。加强我县反假货币工作,建立由县府办牵头,人行、工商、公安、各金融机构等部门参加的县反假货币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在全县选择安文、新渥、冷水、大盘、方前、尖山、玉山、尚湖等8个乡镇建立反假货币工作站,在128个村庄配备农村反假货币联络员。

6、加强助学贷款工作。坚持和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额贴息政策,建立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7、开展支农信贷授信活动。做好农户资信等级评定工作,改进小额农贷"自报公议"运作方式,扩大小额农贷的授信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村专业合作社信贷业务的综合授信。

8、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手续,利用网上银行延伸农村金融服务,方便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办理业务。

9、依托中心镇,辐射周边乡村,建设保险营销服务网络,探索县域保险发展模式,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四)金融保险知识送农村

介绍国债、人民币反假、利率、结算工具、征信、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反洗钱、民间金融和科学理财、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知识。

三、活动形式

1、发送宣传资料。2、开展集中上街或下乡咨询。3、组织农村金融保险知识巡展。4、开展金融保险支农调研活动。5、搭建银企、银农签约平台。6、举办金融保险知识培训讲座。7、组织媒体宣传。8、编制包含农村优势企业在内的优势企业名录。9、培育重点农村中小企业。10、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月中下旬)

县农办、人民银行县支行、县相关保险公司共同协商,制定《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实施意见》,并提请县府办批转印发各相关单位,明确活动内容和要求。

(二)组织实施阶段(月底至月)

1、宣传发动。印发《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实施意见》;通过约见采访、舆论宣传等形式,引导媒体持续关注、宣传本次活动,扩大社会影响;通过金融保险机构基层营业网点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宣传;编印"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系列专刊,推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措施,扩大活动社会影响面。

2、组织制作金融保险知识展板(根据上级要求统一内容、格式,分别制作),用于当地广场咨询和乡镇巡回展览。

3、组织金融保险机构在全县范围主要街道、中心乡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展览金融保险知识展板,发送统一编印的宣传小册子,接受基层群众咨询。

4、组织启动以农村乡镇重要集镇为单位的农村金融保险知识巡展。此项活动安排在至月份,地点在安文、尖山、新渥、大盘等地。

5、县人民银行专门配备人员和设备,建立假币鉴别中心,提高反假科技含量,为处理真假币争议和查处制贩假币案件提供服务。

6、与有关部门联合,编制包含农村企业的优势企业、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确定信贷重点扶持名单。

7、组织金融保险机构开展调研,上门走访农业企业、农户等,了解农村金融保险服务需求;开展金融保险知识培训相关讲座活动。

8、开展专题特色活动。结合我县实际,继续开展深化金融服务活动、非现金结算工具推广年等特色活动,以拓展和丰富"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的内涵。

(三)总结、评比阶段(月份)

全面总结"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人行县支行会同县农办和省保监会指定的保险公司开展先进集体和个人初选,报上级金融保险主管部门和省市农办审定。

五、职责要求

人民银行县支行要负责牵头制定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实施意见;负责"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过程中的日常协调与联系;负责起草相关的材料,编发活动相关信息;负责提供巡回展板的相关素材,负责举办相关的培训讲座;会同县农办、市相关保险公司初选我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县农办要会同组织开展全县统一的"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联合邀请县领导参加相关重大活动;协调、引导媒体积极进行采访报道;会同初选全县"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先进集体和个人。

农村金融知识篇6

金融知识进乡村

“金融夜校”培训班的宣讲老师都是来自基层网点的干部职工,他们采取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方式,把金融知识传递到农村,对农民群众关心的储蓄、汇兑、小额农户贷款和反假币等知识进行讲解,当场回答群众提出的热点问题。截至8月末,荔波联社共在全县100个村(居)民委员会的村民小组开展了夜间金融知识宣讲150余堂,现场发放各类金融宣传资料1万余份。

“像我们这样50多岁的人,想出去打工难得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又没什么收入。通过信用社的夜校培训,我知道了很多金融知识、信贷政策,了解到像我家这样的条件,信用社不用任何担保就可以发放5万元贷款帮助我们养猪养牛,在家就能创业致富。”谈及“金融夜校”,新场村新寨组村民莫玉菊对荔波联社充满感激。

在荔波县播尧镇各村组,农户吃过晚饭后都拿着手电筒聚到一起,原来是荔波县联社播尧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为给村民们普及金融知识,办起了“金融夜校”。夜校开讲期间,工作人员拿着宣传资料穿梭在人群中,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向坐在矮板凳上的乡亲们详细解释上面的内容,包括银行卡业务、身边的自助设备、个人贷款等知识。同时,还向村民们认真细致地讲解了识别假币的方法以及残币的兑换标准等。“以前,我以为做大生意才能找农信社借钱,今天才晓得,小生意也可以找农信社贷款。”村民黄大伟表示,有了贷款的支持,自己打算已久的鲜花种植大棚今年可以培育起来了。

普惠金融助发展

近年来,农信社金融产品发展迅速,但因宣传力度后期疲软,不够经常与深入,加之农户对农信社金融知识了解渠道少,大部分农户对金融知识都是一知半解,甚至存在偏差,导致一些需要贷款的农户无法获得贷款,阻碍发展致富步伐。

农村金融知识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问题;对策

金融在农业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为此应该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的内涵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储蓄、借贷、融资和减少风险的机会以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生产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生产信贷来提高借款者的生产能力和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来平稳收入和平滑消费;三是保险功能,即通过提供农户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来提高农户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在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资金严重短缺等金融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原因有农村融资困难、金融产品单一、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以及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融资困难,导致农业和农村投资严重不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仅为1.32万亿元,占5.9%,2007年涉农贷款达2.36万亿元,约占总贷款的9%,尽管有所增加,但是在金融机构30万亿元总的贷款中占的比重还是偏小。农村融资的困难会导致大量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往往因为无法获得足够资金而放弃非常好的创业项目。当前农村小企业及小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自由资本积累以及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资金,更有甚者来自于高利贷,很少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正规的金融机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内在约束,致使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贷款具有利率低、款项额度小、居住分散、信用低等特点,金融机构要求贷款具有收益高、风险低,而这些特点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无利可图”,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剩下了“吸血”的功能,而把“血”输向城市。即便是专为三农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专为“三农”服务的银行,在农村除了传统的存款业务,也把大部分的存款投资转向有利可图的商业性产业工程。这些都使得农村资金储备越来越少,而这与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严重脱节。

2、农村担保难,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农民“贷款难”,说到底就是担保难。目前,我国信贷主要有两种方式:“抵押担保”和“信用担保”,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如今在农村,金融机构还是侧重于“抵押担保”,但由于农村产权不清晰、不动产变现能力差等特点,使得“抵押担保”也很难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那么,农民在向正规金融机构贷不到款的情况下,只能要么就近借款,要么向成本非常高的非正规渠道贷款,而这又将加大相关的成本,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第三个功能就是保险功能,但这一功能对农村而言几乎为空白。农民除了一些基本的人身险之外,其他险别微乎其微,尤其是商业保险,包括农村常见的农业险、养殖险和私人财产险。在农村,很少有为自己的产业投保,一旦发生灾害,这部分的损失便无法得到补偿。养殖业,它存在着疾病、价格波动的风险;种植业遇到较严重天灾,就有可能导致血本无归,而这些不安全因素又阻碍农民投资这些产业的积极性,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三)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其金融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农村金融产品就更加缺乏。目前在农村,金融产品非常单一,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非常少。投资渠道的缺乏加上农民自身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导致理财、投资、咨询、消费、信贷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保险单、股票、企业债券、基金、期货等远离农村市场。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银行业占据绝大多数比例,证券、保险几乎没有,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随着农民生活观念的改变,他们的金融取向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的限制,所以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

(四)农村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信用环境缺失。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基于亲情纽带或长期观察交往所形成的认识,“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能性”。因此,农户资信能力的获得更多地基于地缘和人缘关系,信息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在农村金融市场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由于农作物周期长,居住分散,物权不清晰,加上农村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金融机构很难获得资金需求方的信用情况,如果想要掌握需求方的信用,就必须调动人力、物力、时间,这无疑使征信成本增高,引起交易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本身的信用意识淡薄,有些农户认为没按时还款,自身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容易产生逆向选择,越是还不上款越要贷款。同时,其他农户也会跟风拖欠贷款,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多。第二,对于农民自身而言。农户作为一个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市场信息获取渠道也不够畅通,不能选择较好的投资方向,客观上会影响他们的投资获利能力,造成还款能力不足,引起信用风险,阻碍金融市场的运行。

(五)农村金融法律不健全。金融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产物,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并非“独立的王国”,完善的金融法律是金融正常运转的基础。任何意义的金融创新都必须从制度方面加以诠释才有真正的效力。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制基本上都是针对城市出台的,对农村金融这一庞大的市场却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和保护,例如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社,并没有专门的法律相适应,只是参照已有的《商业银行法》或《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决定》,与法律针对性强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业务进行缓慢、创新能力弱、改革混乱的现象。

三、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并配套财政、医疗、教育等相关政策,为“三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力促建成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多层次、全方位农村金融体系。

(一)采取措施,改善农村融资环境。首先,各金融机构应该明确职能,准确定位,比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除了继续做好棉、粮、油的惠农政策,应该多加一些现代农村的支农产业,如林业、渔业、养殖业等的扶持政策,而中国农业银行也应减少商业化投资,真正做到“三农”银行为“三农”,增加支农能力;其次,为了适应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的做法。例如,美国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是典型的代表,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型金融层次分明,被称作“复合信用模型”;最后,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补偿机制。农村资金外流,说到底是因为农村金融组织利润少、风险高、交易成本高,“无利可图”,想要基层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国家的改革政策,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必须建立一套能让乡村金融机构“有利可图”的成本补偿机制。一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定价机制,扩大农村金融产品利率浮动的范围,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风险与收益的对等;二是通过财政补贴,通过贴息、减免税收、创新业务品种、减免营业税及相关税费等政策,对服务好“三农”的组织进行奖励,对相关损失予以补偿,保证金融机构的利益,解决其后顾之忧,安心服务于农村。(二)建立农村担保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政策上,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担保机构,发展投资担保基金,发挥担保基金的杠杆作用,放大资金效益。从法律上说,明确农民的《物权法》,其土地、房屋等产权清晰,扩大担保范围,凡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价值评估合理的各类资产都可允许其作为贷款的抵(质)押物,对应收账款、仓单、渔权、林权等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不动产的变现能力,进一步增强担保抵押的安全度。从管理上,推行“四位一体模式”、“五位一体模式”,引入商业保险资金,以银行为房贷资金主体核心的信用转移通道,通过多个信用承载主体有关联的组合进行信用放大。

(三)推进农村保险业发展,完善农村风险分散机制。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很大,应该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也是架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保险的理赔以及保费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应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专门负责贯彻落实农业保护

政策,经营管理农业风险基金,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探索建立保费补贴机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保费应当由国家全额补贴,其他农作物保险给予保费补助,充分调动农民投保积极性,加快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也应该提高保险意识,吸取以往损失惨痛的经验,为现有产业投入相关险别,而且保险机构也应该积极向农民宣传农业、商业性保险。

(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面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个性农村金融需求,必须为“三农”量身打造适合当地特点的金融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前进的农村金融市场。一方面针对传统的信贷业务,可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服务,根据不同的需求、特点,为不同贷款设置不同的利率、还款方式,比如针对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实行信用评级,联保贷款。同时,扩大农民的消费性贷款;另一方面针对农村私人企业(龙头企业)可实行更多的融资方式,比如票据贴现、项目融资、订单贷款、科研贷款。另外,针对农民的需求,开放证券市场,引导农民从事更多的金融业务活动。例如,对农村价格波动较快的养殖业、林业进行期货保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五)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信用评级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解决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沟通问题,如何让双方信息更流畅,更准确地传递给对方,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的关键。

1、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政府、金融、企业、居民、媒体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宣传和推广金融新业务、新品种、新政策,普及金融知识,逐步提高农村需求方的金融知识和信用意识,提升农民的整体金融素质。

2、构建农村信用评级系统。通过创建信用村镇,评定农户、企业信用等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具体就是为农户、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加快建立农户、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将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信息集中统一到信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加工整合,争取将农户、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与国家信用数据库对接,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使金融机构有效利用系统信息资源,通过信用连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建立还款激励机制,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可以借鉴印尼人民银行,对于提前还款的给予贷款借款金额一定比例的奖励或利息返还,同时再次贷款时给予更简便快捷的审批和更多的信贷支持,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则可以提高利率,个人信用上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个人以后的贷款和工作,以此激励农民和农业尽快还款,减少“多米诺骨牌效应”。

(六)创新农村金融法律体系。许多国家证明,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很难持续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放松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及进入的门槛,这很有利于银行间的竞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这两大支农银行,并没有相适用的专门的法律,对此,我国应该独立制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法》,对于农信社可以参照现有的《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对银行的设立宗旨、经营原则、业务范围、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为金融业有条不紊的发展提供支持。

(七)创新农村金融文化氛围。文化可以推进经济发展,因此为了跟上金融变革的步伐,必须加紧金融市场的文化培养。第一,银行人员要增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为解答农民的疑问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二,银行人员应针对当地特点,举办金融知识培训班,为农民讲述金融知识;村干部也应该组建信息交流小组,供村民们交流学习;农民们也可以利用当地的一切资源,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笑尘.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分析[J].西部金融,2009.6.

[2]罗玉冰.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4.

[3]刘卫锋.农村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J].湘潭大学学报,2009.1.

[4]翟勇.围绕面向“三农”推进金融创新[J].三农金融,2009.2.

农村金融知识篇8

山亭联社立足山区实际,把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作为工作重点,跟着农民的愿望走,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服务渠道,大力推进山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poS机,家家用上银行卡,金融机具全覆盖”的目标,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了一条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安全、便捷、丰富、高效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完善“三项”工作机制,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整体合力

我们把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建设作为支持“三农”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认识,积极协调,科学考核,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积极协调山亭区政府成立了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金融办、财政局、联社、供销社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农村金融服务建设工作进行督导、协调。区联社下发了《山亭区农村信用社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指导意见》,成立了由理事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各业务部门和营业网点建设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网络的职责分工,找准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实施。

(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我们向人民银行、省联社枣庄办事处和地方政府及时汇报、沟通,得到了大力支持。人行枣庄中心支行将我联社作为银行卡助农取款试点单位,从政策协调、系统推广、网络建设和机具购置等方面给予便利。省联社枣庄办事处领导多次深入山区农村调研指导,从资金、政策上大力倾斜。区政府要求各乡镇、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联社与区供销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其超市、便利店等服务网络布放金融结算机具。

(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山亭区政府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对农村金融服务业务购置设备和发生业务给予相应补贴。联社将支付环境建设纳入网点月度、年度考核,与网点绩效工资挂钩,多次开展“银行卡、特约商户业务竞赛活动”,制定了自助设备、电子银行和poS业务推广方案,专项奖励支付结算业务的拓展工作,并对农村金融服务点办理的存取款业务按笔数给予管理员计酬,为管理员购买保险,提高了多方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二、采取“三化”宣传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现代金融意识

针对农村居民现代金融知识少、非结算意识差和结算方式单一的实际,我们以网点的柜面宣传为基地,以农村金融服务点为突破口,进村入户,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的支付结算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使用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促进农村居民支付习惯的根本性改变。

(一)宣传形式多样化。我们选拔支付结算信息联络员1名,支付结算业务宣讲员2名,专门组织推进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工作。制作了《支付结算业务介绍》、《泰山卡简介》、《电话poS业务知识介绍》、《自助设备使用知识》和各类电子银行业务介绍等宣传材料20余种,印刷墙体广告126处,充分利用传媒平台、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扩大宣传面,增强宣传效果,使金融结算知识得到普及。

(二)积极引导长效化。制作了助农取款服务点标识牌500余个,引导农村居民就近办理取款、转账、消费等业务。通过在各营业网点长期张贴海报、设置宣传栏、散发业务材料,营业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向客户讲解、推介,大堂经理现场解答客户问题等方式宣传先进的支付结算业务产品,引导客户使用电子化支付服务,增强了农民的非现金支付结算意识。

(三)业务培训多元化。定期组织全员支付结算业务知识、业务操作技能和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多次开展农民自助终端管理员业务集中培训,上门对poS商户和助农取款服务点进行业务操作指导,提高了服务技能。同时,对自助终端管理员和助农取款服务点工作人员讲授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知识,防范各类业务风险。

三、选准“三个”着力点,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广覆盖

为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先后投入资金1100万元,加大网络建设和设备投入,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广覆盖,极大方便了农村居民办理金融业务。

(一)以电子机具布放为着力点,使山区人民足不出村就能存取款。及早谋划,科学规划,先后安装各类自助设备56台,网银体验机21台,农民自助服务终端20台,poS机1993台,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599个。自助设备网点覆盖率达到281%,农民自助服务终端覆盖41个行政村12000余户居民,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营业网点、自助设备、服务终端和助农取款服务点在山区农村形成较为完善的支付结算服务网络。

(二)以银行卡发放为着力点,给山区人民带来便捷生活方式。上山进村入户,积极宣传银行卡安全方便、功能强大、手续费最低等特点,通过发放补贴、电费,建设使用载体,丰富受理渠道等方式向农村居民推介银行卡,目前正在举办第4期刷卡消费有奖活动,优化了银行卡用卡环境,提高了银行卡的知名度和使用率。目前,已发放银行卡18.85万张。山区人民只要一卡在手,无论是家门口存取款,还是在大城市购物消费,都非常方便快捷。

(三)以推广电子银行业务为着力点,让山区人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省联社开发出电子银行业务后,我联社全力向农村地区推广,印发了详细的《电子银行业务操作手册》,对各类产品免收工本费,营业柜员、客户经理和大堂服务人员上门讲解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使用方法,受到农民朋友欢迎。目前,已发展发展手机银行7112户,个人网银1.27万户,企业网上银行435户。借助现代化的支付手段,山区人民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转账、查询和网上购物等业务。

农村金融知识篇9

一、普惠金融与支付服务“三农”理论分析

2005年,普惠金融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小额信贷年被提出。按照有关学者定义,“普惠金融体系是指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所有用户和家庭都能够通过合理的价格获得各种金融服务;二是具备健全的金融机构和审慎监管机制;三是能够提供长期有效的金融服务;四是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由此可见,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法律、制度和机构的合理创新,让所有人特别是贫困人口平等地享受低成本、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一)“三农”是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金融排斥性是指大众特别是农民在金融体系中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特征,致使弱势群体没有多样化的方式或者途径与金融机构产生联系,并且在享受金融服务或者体验金融产品时存在种种阻碍。普惠金融正是基于破解这种金融排斥性的需求,竭力搭建一个普罗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金融体系。在我国,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呈现交易频次低、农户习惯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与结算的特点,加之金融机构设立网点的成本较高,基于投入产出比的考虑,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提供金融服务,农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排斥,日常生活中必要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地区金融发展相比呈现明显滞后趋势,由此可见,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与关键在农村。何德旭(2008)利用金融排斥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供求失衡现象,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有较强的排斥性。田霖(2009)应用金融排斥理论分析指出,城乡金融的长期割裂导致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刘士余(2013)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程度各异的金融供给不足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二)健全的支付清算系统是普惠金融发展根基。金融拥有优化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与核心,支持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支付清算在现代金融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支付清算体系是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决定社会资金运动的安全和效率,并进一步影响整体经济活动效率。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参与者对支付清算体系运行质量要求愈高。其中,支付系统支撑各类支付工具的使用,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搭建高效、便捷的资金运行通道,是整个经济金融活动的核心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支付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运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满足社会公众快速增长的金融需求,因此,完善的支付清算系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邱云武和黄照影(2008)研究了宏观经济与大额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间的内在关系,得出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GDp关联密切、与经济金融运行正向相关的结论。华艳丽和刘凤梅(2008)在实例研究巴彦淖尔市推广现代化支付系统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后得出,支付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对提升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改善经济增长状况起到了促进作用。李鹰和王祥峰(201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支付清算资金量与GDp总量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的结论。(三)支付服务创新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水平。通过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系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更加普遍,可以有效降低资金交易成本,减少现金流通,提高支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支付工具、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卡基支付、手机支付和网络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广泛运用,新型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更加普遍,日常缴费、基金、保险、公益事业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支付的使用,其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促进了金融包容性水平的提升。Geach(2007)提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的概念,其与金融排斥相辅相成,通过比较英国的atm服务与肯尼亚移动支付两者的费用差别,认为创新支付工具能够有效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mas(2012)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村地区人员无法得到正规性金融服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大多没有稳定、正式的工作,养成了传统的现金支付结算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过多的联系,但若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则可以增进农村居民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弱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焦瑾璞(2014)指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可能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难题。郭新明(2014)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普惠金融推广的实践案例,指出应当通过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使得普惠金融服务具有更强的可获得性和效益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国际上普惠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普惠金融,很多国际机构都开始推行普惠金融理念。其中,墨西哥和巴西通过改善支付服务体系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其成功做法值得借鉴。(一)墨西哥普惠金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一是构建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墨西哥于2011年签署《玛雅宣言》,承诺开展普惠金融,加快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落实《玛雅宣言》设置的主要工作目标;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领域的主要职责。二是完善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成立普惠金融国家委员会,委员会由财政与公共信贷部、银行与证券委员会等8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监管机构设立普惠金融部,专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成立保护金融消费者全国委员会、国家金融扫盲委员会等。三是健全支付服务体系和服务渠道。打造多层级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除正规商业银行外,设立三类非银行的小型私营信贷机构,优化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立法允许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提供服务,银行业机构通过与便利店、加油站、销售点等零售业终端合作,在边远地区建立服务点,拓宽服务渠道。四是推动支付服务方式与产品的创新。推广账户分级制度,将银行账户分为4级,每级账户在开户证明材料要求、开户手续繁简、账户开立方式、支付结算手段、存取款限额、办理业务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还着力提升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持续能力。五是建立普惠金融统计分析与金融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定期收集数据并年度报告;每三年开展一次面向全国居民的普惠金融需求调查,为政府决策和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引;面向弱势群体定向推出“繁荣计划”,将金融教育与存贷款、福利发放与保险等列为同等重要的服务内容。(二)巴西普惠金融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强化国家战略设计。巴西2011年成立全国普惠金融委员会(pniF),其工作目标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具体包括:提升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通过提升金融教育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增强金融服务信息和消费者经济责任的可得性;提升金融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二是推广银行。银行是巴西中央银行针对缺乏银行分支机构服务的地区推广的一种补充性基础金融服务的方式。其规定,金融机构可与邮局、站、汽车经销商等机构签订相关协议,通过这类机构的实体网点补充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弥补落后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的缺陷。实行银行制度应当在巴西中央银行获得授权,服务范围限于中央银行授权的范围内,主要包括开立储蓄账户、存取款、转账支付等。该模式符合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并且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纷纷效仿。随着银行支付的推广,许多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居民能够顺利获得基础性金融服务。三是创新金融产品。2004年起,监管部门开始推行账户分级制度,简化银行账户;简化开户程序和开户条件,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弱势群体使用个人账户,推广银行账户的使用。四是普及金融教育。在全国推广“金融公民计划”,强化公民金融教育,普及开户、储蓄、贷款等方面的金融知识,提升其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者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群体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畅通渠道。五是通报评估报告。该国央行与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合作,设计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测评估,摸底消费者需求;按年通报监测评估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创新金融产品,完善监管政策,优化金融体系。

三、普惠金融视角下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现状与问题

促进普惠制金融发展,可充分发挥金融配置资源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支持“三农”发展和消除城乡差距,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人民银行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当前央行支付服务“三农”还面临金融服务资源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支付工具和产品如何更好得到持续有效广泛利用、金融排斥性如何得到有效解决等主要问题。(一)初步形成农村普惠金融法规体系,但法律环境仍不完善。近年来,面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的现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普惠金融体系。人民银行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普惠金融政策措施,如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手机银行免费等优惠措施。但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法律环境仍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层级较低。主要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实施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未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未建立农村普惠金融的总体框架和工作机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不足,政策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足,资源整合效果不强,尚未形成各方协作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二是部分法律不符合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助农取款服务点只能办理查询、小额取款、转账等业务,且每卡单日取款额度只有2000元,业务范围狭窄和取款额度已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尚未放开农村信用社发放信用卡的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设置较为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条件,未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业务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农村金融服务站点由相关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设立,农村群众可以通过服务站办理业务,但其不是银行的金融网点。在实践中,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功能越来越广,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与银行机构网点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农户缺乏金融知识储备,容易造成误导;同时,由于各地服务站点名称和标准都不统一,更容易对农户造成误导。如果农户误将金融服务站点当作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很容易造成法律风险。(二)普惠金融可得性全面提升,但不平衡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是覆盖水平,完善的金融供给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条件,同时覆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农”获得有效和优质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人民银行通过不断扩大基础金融覆盖率,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城乡的金融服务资源进一步趋向均衡。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12.67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为1.39个,县均银行网点57.75个,乡均银行网点3.98个,村均银行网点0.23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共98.34万个,覆盖53.17万个村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超过了90%,村均拥有量为1.8个。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性,导致金融服务可得性呈现显著的不平衡。以四川省为例,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2015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355.3万人,占全国的6.3%,“四大片区”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0个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含30个重点县)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状况较为严重,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因条件限制仍然未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末,四川三州地区(凉山、甘孜、阿坝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还有71个乡镇和1599个行政村因不通电或无通讯信号,无法布放atm、poS等机具,限制了支付服务空白乡镇的全面消除。二是银行网点布局不平衡问题突出。大多数网点集中于县城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乡镇,而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一般仅有农村信用社或邮储银行的一个网点,甚至部分乡镇没有设立网点。如甘孜州乡镇以下金融机构覆盖率不足30%,平均一个金融网点要服务3个以上乡镇,部分乡村与银行网点相距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三是信用环境亟待改善。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尤其是藏区、彝区等,由于金融活动不丰富,信用信息数据缺乏、金融债权难以保全,导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不足。(三)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提升普惠金融水平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完善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欠发达地区推广金融服务,为社会低收入人群提供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显著改善。截至2016年末,农村地区已布放atm机34.32万台、poS机676.96万台,每万人分别拥有atm机3.77台、poS机74.32台。但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挑战。一是金融机构总体上投产出不平衡,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不足。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属于微利行业,不少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都在贴钱经营。据四川调查显示,银行投放一台atm的成本大约10万元,以目前四川农村地区2.1万台atm机计算,各金融机构已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在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较为集中的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覆盖条件较差,而且投入成本更高。助农取款服务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收单机构办理助农取款服务初始需要一次性投入终端机具、验钞机、保险箱、服务点经办人员操作培训和开业营销等投入,在日常经营中,还要投入经办人员报酬、业务通讯、巡检维护、机具维修、打印纸和配件耗材更换等诸多费用,投入较多。而收单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点商户绑定账户存款利差收益,服务点自身支付业务基本不收费,总体而言收入较少。二是部分商户积极性不高。目前,服务点商户助农取款服务需要付出较多人工操作、经营场地和备用现金等,备用现金不仅损失了存入银行的利息收益,还需要承担抢盗风险,服务点商户实际付出不少。而收单机构对服务点商户的报酬激励主要是采取按月固定数额、按单笔计酬方式。较多服务点商户反映报酬激励不足,业务办理积极性不高。个别服务点商户因收益不能弥补其付出而存在降低服务质量的问题。三是助农取款服务点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助农取款服务的快速发展,助农取款网络广泛覆盖乡村,收单机构的管理风控难度大,大量不活跃服务点的存在易引发风险。服务点维护成本较大,为保证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正常运行,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每月需对布放机具进行一次维护。但部分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地形复杂,路况较差,对机具的巡检维护成本偏高,对实力普遍较弱、收入不高的贫困地区银行机构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四)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较为迅速,但普及率较低。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借助客户的网络终端、移动终端就能够为其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一方面减少了物理网点设立的成本,单笔业务平均成本骤降,另一方面,由用户自行完成业务操作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业务处理的边际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总体上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的推广力度,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实行免收手续费的政策,让农村群众享受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末,我国农村地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4.29亿户、3.73亿户,分别增长20.5%、35.14%,在此基础上,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得以大幅提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但是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大部分农村群众都没有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无法享受新型支付方式的便利和低成本。主要原因是:一是尚未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安全性问题是影响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很多用户由于缺乏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安全操作意识,存在业务操作、账户盗用、密码控制、系统运行等安全风险,并且容易造成账户信息和身份信息泄露。《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我国超83%的网民网上支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55%网民曾遭遇网络诈骗,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仅占12.35%。二是网络和手机信号不佳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都未开通网络宽带,并且部分地区存在手机信号不稳定等问题,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难以正常推广。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农村地区的银行机构缺乏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广泛宣传与持续引导,甚至部分基层银行人员都未掌握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安全使用知识,制约了电子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普及。(五)金融知识宣传逐渐强化,但针对性不强。观念和意识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的又一关键因素。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现代支付意识,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知识宣传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扶贫日”系列活动等,开展贴近普通群众需求、符合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维权能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处理机制,试点成立金融消费争议评议协会或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建立专业的调解员和评议员队伍,通过调解和评议的方式处理金融消费纠纷,并积极协调司法部门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及时化解金融纠纷,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农村普惠金融宣传培训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对象缺乏针对性。边远地区农村“空心化”倾向突出,大量的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传统的宣传手段难以取得效果;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受民族文化、消费习惯、传统理念、语言文字障碍等因素制约,非现金支付宣传难度更大。二是宣传形式缺乏针对性。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的宣传活动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全方面、统一的、立体的、面对面的宣传格局,农村居民不能全面深刻了解掌握相关知识。三是风险防范意识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用卡环境的改善,电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支付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贫困地区的群众在使用银行卡、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时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在办理取现、资金查询、转账等业务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局限容易采取密码过于简单或将自己银行卡密码告之服务点商或其他人员代其办理业务,存在一定的失泄密风险和资金风险,加之一些商户素质参差不齐,亦缺乏必要的现金保管风险防范意识。

四、普惠金融视角下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知识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理论;局部知识论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是与城市金融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基于农村环境下与货币流通、信用活动等方面相关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农村金融同时是个动态性的概念,随着我国农村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相关内容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政策指明了的新方向,也指明农村金融应紧跟的脚步,探索发展符合当前形势的各类农村金融业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目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环境,需要立足于当前形势进行改革与创新。国务院总理在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因此,农村金融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同时一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我国的实情出发,不完全竞争理论与局部知识论对农村金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能较好地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工作。

一、不完全竞争理论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买卖双方信息无法做到完全沟通,虽然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会自然形成帕累托最优的结果,但是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外在限制条件下,市场无法实现公平与合理的最优环境。因此,政府的干预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发展中国家对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干预思路是:从利益角度上保护弱小者,但不能以强制行政措施进行直接保护。政府的相关政策需要立足于市场实情,在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某些细节进行约束,从而达到市场效率提高的目的。针对农村金融市场而言,亟需实现的便是信息的公开化,金融操作的规范化,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发展道路。

同时,基于该理论的政策建议有:(1)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2)利率自由化不应该过早提出。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并不完善,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将农村存贷利率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以维护农村金融稳定。在保证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款动员能力情况下,适当考虑政府由外部供给资金,缓解可能产生的信贷需求过度。(3)促进农村服务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在保证竞争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进入门槛,保护在市场内的参与者利益,同时提高其专业化程度,保障农民群众利益。(4)从商业银行角度上说,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信贷业务时,应以保障农民群众利益为主,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润的范围内,适当提供低利率贷款等融资项目。(5)从贷款回收角度适度创新,可考虑采取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回收。(6)多渠道、多方法改善信息非对称性,从而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7)针对非正规金融市场,政府应适当进行干预,改善金融服务不规范、市场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局部知识论

局部知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竞争是一种发现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每一特定时间与地点的交易或业务都有其特性,都反映出独特的信息,因此其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有其特殊性。

针对“局部知识论”,我们可以提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政策建议:(1)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应针对每一特殊市场实行特殊化金融服务;(2)应充分实现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使市场实现充分竞争,并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将农村金融市场推向完全竞争市场;(3)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建设,具体做法为加大村镇银行、地方信贷机构等的建设力度,规范非正规金融改革;(4)农村机构或组织应充分利用局部知识,并实现信息层级反馈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效率。(5)政府应侧重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直接推行相关金融政策,具体做法包括限制政府补贴信贷政策、加强农村金融新政策宣传力度等。(6)政府可适当建立市场秩序框架,鼓励特色化风控体系,鼓励相关机构实行安全制度创新与推广,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三、个人的理解与看法

从农村金融改革的宏观层面上看,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局部知识论更贴近我国农村目前的金融环境,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未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指导理论应更多的注重不完全竞争论与局部知识论的结合。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完全竞争理论与局部知识论在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不完全竞争理论针对金融危机进行反思,提出政府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通过间接控制的方式弥补农村市场本身存在的不足。这点对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实情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而局部知识论的主要观点是政府干预无法完全解决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因此国家的相关政策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某些地区官员的错误政绩观,以及用强行摊派指标的方式完成相关改革进程,反而破坏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因此,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实情以及两个理论的矛盾点,我们应树立以下观点。

第一,由于竞争机制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因此局部知识论可以很好地运用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应在特定情形下充分发挥局部知识的作用。

第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政府部门的监管必不可少。尤其是以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尚不规范,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盛行,亟需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第三,政府的监管政策应真正做到结合实际,从小处入手,切忌泛泛而谈的无效对策。在某些情况下,某些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也许能取得奇效。就农村的小额金融服务而言,合适的金融体系必须适应农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的特性。在贷款的返还机制上,依靠社区的道德约束力量或者团体贷款成员的连带担保责任,即所谓“社会制裁”,可能比传统意义上的法律制裁更有效果。农村普遍存在的利率较高的借贷现象也不能统一看作盘剥性质的“高利贷”。在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的特殊时期,农村借贷是由供需以及成本收益的综合考量所决定的,从这个层面上说,私下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意义。政府应从制度上加以引导,实现农村借贷的规范化;同时,应严格把控借贷的风险,避免出现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导致农村信用体系的崩溃。只有把一些现在法律不允许的、地下的借贷行为合法化,转为地上,才能实现竞争,并通过竞争将利率控制合理的范围之内。(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锐:《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第2期。

[2]韩俊:《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09年第22期。

[3]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