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9:21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1

关键词:会计要素;利润表;会计准则

一、“收入-费用=利润”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收入-费用=利润”是不会有太多的争议,但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概念框架之下,“收入-费用≠利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是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体系下的要素定义有关。

何为“要素”?按照《当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按照《新华汉语词典》的解释:要素是各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简而言之,要素是对一个研究对象按照一定标准所做出的具体分类的结果。在这些具体分类结果之下,各要素之间应该是不会有交叉的,同时也不会对所要分类的研究对象形成遗漏,这些要素的合集应该构成研究对象总体。另外一方面,要素之间也不应存在运算关系,否则,这些存在运算关系的分类项目就不是最基本的分类结果。例如,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将其分为a、B、C、D四类要素,如果这四类要素之间存在运算关系,如:a=B+C×D,此时的a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而是根据其他要素运算出来的一个指标,该研究对象也就不能分为a、B、C、D四类要素,应该将其分为是其中的三个要素,如B、C、D或者a、B、C等。

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并未给出会计要素的定义,然而在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编制与列报准则中第47段对此作如下规定:财务报表通过将交易和其他事项按照它们的经济特性分成大类,从而描绘交易和其他事项的财务影响。这些大类被称为财务报表的要素。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界定,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与利润表相关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与利润。本文仅就涉及利润表的会计要素进行探讨。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从上述的关于利润表要素的界定中,这里的“利润”要素是可以通过“收入”和“费用”的某种程度地运算来确定(至少是部分取决于“收入”和“费用”要素),也就意味着“利润”不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分类的结果,进而“利润”不是基本会计要素,而是一个可以利用对其他要素(如“收入”和“费用”)进行运算确定的“会计指标”。

那么又如何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呢?实际上,资产负债表所要揭示的是资产及其来源,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有关的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我们关于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分类是首先界定“资产”这个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一个总体,再将资产这一对象按照来源性质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大要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两个要素的合集就是“资产”要素。在这样的要素界定之下必然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那么,利润表的所要反映的对象是什么?又怎样将其分类呢?

二、关于利润要素的认识

资产负债表所要揭示的是企业的经济资源的来源与分布情况,而利润表是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变化进行的描述,即利润表反映的对象是经济利益的变化。经济利益的变化只有增加和减少两个方向,所以利润表的要素可以是两类:经济利益的增加――收益和经济利益的减少――费用。这一点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有所体现。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收益是指在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流入或增值,或者是负债减少。从而导致权益的增加,但不包括与权益所有者出资有关的那些事项;费用是指在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流出或折耗,或者是产生了负债,从而导致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与权益所有者分配有关的那些事项。在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编制与列报准则中第69段对利润的阐述如下:利润常常用来作为计量经营业绩的指标,或者作为计量其他指标如投资报酬率或每股收益等的基础。对收益和费用以至于利润的计量和确认,部分地取决于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使用的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利润应该是企业运营活动所造成的超过资本的部分从而导致权益的增加,但不包括与权益所有者出资有关的那些事项。从上述的内容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将利润看成是基于不同资本口径所计算出来的会计指标,并未将其看成是会计要素。

由此,从不同的企业利益主体角度看,不同的资本口径就会有不同的利润口径。

大多数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均采用资本的财务概念。根据资本的财务概念,资本如同投入的货币或投入的购买力,是企业净资产或权益的同义语;根据资本的实物概念,资本如同营运能力,被看作是以每日产量等为基础的企业的生产能力。简而言之,资本的实物概念相当于企业运用于营运活动的全部经济资源,即来自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部资产。

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资本概念。因此,如果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保全名义上的投入资本或投入资本的购买力,则应采用资本的财务概念。根据这一概念,只有当期末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在扣除了这一期间对所有者(股东)的分配和所有者(股东)的投入以后超过期初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时,才算赚得利润,此时与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对应的利润指标应该是净利润,反映其回报程度的财务比率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另一方面,如果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就应采用资本的实物概念,即全部的可供使用的经济资源。根据这一概念,只有当企业期末的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在扣除了这一期间对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的分配和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投入以后超过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时,才算赚得利润,此时与资本的实物概念对应的利润指标应该为息税前利润,反映其回报程度的财务比率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如果考虑到所得税因素,对应于企业实体的利润就是息前税后利润。各种口径的利润如图1所示。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该提供相应的利润指标信息。如何在利润表中表达这些相应的利润指标信息呢?这需要考虑利润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从企业利润的来源及形成过程来看,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变化的活动可以分为日常(正常)运营活动和非日常(正常)运营活动。其中,日常(正常)运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增加为收入,日常(正常)运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减少为费用,非日常(正常)运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变化,包括经济利益的增加和减少,即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或损失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可以划分为计入利润表的利得或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如计入资本公积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同时,计入利润表的利得或损失也可以按照企业日常运营活动的划分标准不同形成日常(正常)的利得或损失(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非日常(正常)的利得或损失(如处置固定资产的营业外收支)。

三、对于利润表的内容与结构调整的建议

如上所述,现行的利润表没有很好地反映不同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企业经济利益的变化以及利润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建议其内容与结构调整如下表:

主要内容说明如下:1.第6行“二、日常经营活动息税前利润”反映的是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息税前利润,该指标体现了企业整体资产日常经营活动的运用效果(对应于实物资本概念);2.第7-10行的内容反映的是计入利润表的日常活动的利得或损失;3.第11-13行的内容反映的是计入利润表的非日常活动的利得或损失;4.第14行“三、息税前利润”反映的是企业整体资产全部活动的运用效果(对应于实物资本概念);5.第15行“减:财务费用”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的收益情况;6.第18行“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的回报情况,该指标体现了企业整体资产运用对于股东的收益(对应于财务资本概念);7.第23行“(一)其他综合收益”反映的是没有计入利润表的利得或损失。

利润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可以直接反映不同资本口径(不同主体)的利润回报。在财务分析中经常用到的对应于企业主体(实物资本)口径的息税前利润,在现行的利润表里没有直接体现,需要进行一定的运算才能确定。经过调整之后的利润表不仅可以反映息税前利润,而且还可以区分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息税前利润,更加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状况进行财务分析。

另外,现金流量表将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从会计报表信息的一致性角度考虑,利润表所反映的经济利益的变化最好也能按照上述活动进行分类。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2006年2月15日

[2]《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200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3年9月19日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2

[关键词]金融化;金融利润;剥夺性利润

自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化已经成为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问题。金融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划时代转变,表现了社会经济结构的系统性转型,凸显了现实资本积累与金融资本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金融利润整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已成为金融化的典型特征。日益增加的金融利润为金融化理论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金融利润究竟如何产生,其社会经济内涵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对金融化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然而对金融化以及金融利润具体产生机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垄断资本学派最早对金融化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并且最早预见到成熟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基本经济结构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日趋金融化,他们将金融化定义为“资本主义经济重心从生产到金融的长时间转向”。乔万尼・阿瑞吉考察了金融化与霸权转移的关系,强调金融扩张发生在资本从生产和贸易转向金融投机,以及利润日益源自金融交易之际。格瑞塔・克里普纳在此基础上将金融化定义为“利润攫取主要通过金融渠道而非贸易和商品生产的积累模式”。上述对金融化的定义强调了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划时代转变,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具体行为变化的分析,从而无法回答上述转变的内在机制以及金融利润的来源和本质。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泼林批评道,“阿瑞吉没有讲清楚m-m′这一循环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金融利润如果不是来自于生产和商品交换,那么金融利润究竟来自于何处。”泼林将金融利润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价值流结合起来,提出金融利润存在如下三种来源。(1)金融利润来自于资本家阶级内部的再分配,从而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金融利润仅仅存在于得到收益的一方,对于整体经济而言,并不存在源自纯粹金融交易的利润的扩张。(2)作为纯粹金融交易过程的产物,资本家能够采取有利于其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方式,他们通过金融市场诡计从工人和社会中挤压出一个不断增大的利润份额。(3)如果金融交易能够使得资本家将其资金从盈利性低的领域转移到物质生产和交易更为有利可图的领域,金融利润将会产生。泼林认为,“只有最后一种与阿瑞吉对利润的分析有关,但是这时m-m′这一纯粹金融循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m-C-m′这一资本循环……阿瑞吉对m-m′的分析只不过是一团乱麻。”阿瑞吉随后回应了泼林的批评,认为泼林关于金融利润的三种来源对应于金融扩张的不同阶段,但是他并没有回答金融利润的本质与来源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泼林对金融利润的来源做出了初步回答,问题在于,即使将金融利润区分为由对债务的所有权所导致的货币收益即利息,以及由持有股票所获取的货币收益即股息,但是决定利息和股息是金融利润的内在规定是什么,纯粹的贷款者与股票持有人之间的区别何在?如果说上述两种类型尚且与生产存在某种关联,但是由于金融利润也产生于金融资产价格变动,这类资本收益可以由资产和证券的持有人所获取,那么产生于同生产几乎完全无关的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科斯塔斯・拉帕维查斯最早对金融利润做出系统性分析,他从利润接受者的社会职业和阶级特征的角度,强调金融利润具有由异质性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多重形式。一般而言,利息、股息以及资本利得等收益共同构成了金融利润,这类收益产生过程的金融特征规定了金融利润的本质和来源。拉帕维查斯的金融利润理论包括三部分:首先,拉帕维查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对利润的分析出发,分析了金融利润的两种来源渠道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剥夺性利润的概念,为以金融剥夺为核心的金融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其次,他在比较虚拟资本、生息资本以及借贷资本的基础上,强调了借贷资本对分析金融利润的重要作用;最后,拉帕维查斯结合希法亭创业利润的概念,对金融利润的具体形式展开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社会经济内涵。

一、金融利润的来源和本质:剩余价值与让渡利润

首先,拉帕维查斯强调马克思的利润理论建立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一方面,马克思在批判大卫・李嘉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看来,利润是生产领域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通过最终产品的出售取得了其货币形式,并且被作为其产品所有者的资本家积累起来。总剩余价值在执行不同职能的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其中地租归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地主所有,利润归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所有,由于货币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提供贷款,因此利润还需要进一步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其中利息归货币资本家。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利润理论也深受将利润形式与新价值结合起来分析的以詹姆斯・斯图亚特・穆勒爵士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的影响。根据穆勒的理论,商品价格包含“实际价值”和“让渡利润”,并且后者表现为产品超过实际价值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穆勒进一步区分了绝对利润和让渡利润,他认为前者是“劳动、勤勉或技能增进的结果”,能够扩大社会总财富,不过他并不清楚绝对利润怎样由这种增进产生;后者表示“财富的天平在有关双方之间的摆动”,从而“一方的赢利相当于另一方的亏损”。斯图亚特认为资本家的利润一般表现为“让渡利润”,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未能认识到资本家的利润已经包含了实际价值。尽管他未曾触及剩余价值本身的性质和起源,但是让渡利润的概念对于考察剩余价值在不同阶级之间按照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进行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拉帕维查斯在“让渡利润”的基础上提出了“剥夺性利润”的概念。自二战后,让渡利润的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几乎销声匿迹,罗纳德・米克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提及了这一概念。安瓦・谢克在考察转型问题时强调了这一概念对考察价值转移在决定总利润上的重要作用,并且明确提到了马克思与斯图亚特利润理论的联系。拉帕维查斯重新梳理了散落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卷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两种利润类型的论述。他认为,正是在“让渡利润”的基础上产生了与剩余价值剥削无关的,在流通领域进一步剥夺工人的“剥夺性利润”。在他看来,“金融利润可能产生于新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可能来自于通过金融系统对他人收入和货币存量的剥夺,并且这两个过程相互交织”。根据金融收益产生过程的金融特征,拉帕维查斯将金融利润区分为主要形式和次要形式。前者与流通中的借贷货币资本以及纯货币相关,涉及的资本主义当事人包括资本家,以及其他持有货币的个体;后者与将闲置货币转变为借贷货币资本的金融机构的职能相关。因此,金融利润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利息、股息以及资本利得这类归借贷货币资本或者闲置货币的所有人的部分。次要形式则表现为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所获得的佣金以及手续费。然而,无论哪种形式的金融利润,都与生产过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同。金融交易中的剥削相当于直接将源自工人可变资本部分的价值转移给贷款者,这意味着货币收入采取利息形式的再分配,反映了工人与资本家在金融交易中所处的不平等地位。生产领域的剥削源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定,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剥夺性利润则是建立在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并且是资本主义内在规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外在表现。

最后,拉帕维查斯考察了剥夺性利润对于分析金融利润的重要作用,并且揭露了家庭部门通过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卷入金融化过程遭受剥削的实质,这是“金融剥夺”概念的内核,也是金融化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金融剥夺”建立在金融交易的基础上,反映了直接盗用属于他人的货币收入、借贷资本或者纯货币的一种剥夺性关系,它不同于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关系,并且有可能成为盗用剩余价值的中间步骤。金融剥夺的社会基础在于:(1)个人收入的非资本性。工人和家庭部门参与金融交易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而金融机构和资本家的目的在于赚取利润,由于工人以及家庭部门同金融机构相比在信息、组织以及社会权力上的系统性差别,金融机构能够剥夺工人和家庭的货币收入。(2)金融市场上借贷货币资本交易行为所具有的特殊内涵。借贷资本交易涉及预付价值与未来价值,前者是让渡利润的表现,而后者以对未来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为基础。因此,拉帕维查斯提出,“金融剥夺代表着蜕化为与生产剩余价值无关的利润攫取的古老形式……不过,在金融化资本主义时代,与剩余价值无关的利润攫取不再表现为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复活。”相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被卷入金融系统,以金融剥夺为核心的积累方式成为成熟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典型特征。

二、虚拟资本、生息资本与借贷货币资本

拉帕维查斯认为,分析金融化以及金融利润最恰当的概念是借贷货币资本而非虚拟资本和生息资本。虚拟资本实则回避了金融利润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生息资本相对于借贷货币资本而言处于更高的抽象层次。

首先,虚拟资本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研究中被频繁提及的概念。拉帕维查斯认为,虚拟资本的概念“有助于理解资本家的金融操纵行为,但是它在分析金融活动时会带来过分的幻想”。拉帕维查斯强调虚拟资本是“相当于会计净现值的技术性概念,也就是理想的货币总额通过对依附于金融资产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而实现。这一货币总额与金融资产价格相关……因此,金融价格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金融价格代表了虚拟资本”。他认为过分强调虚拟资本将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膨胀的名义价值会导致误解,即金融化时期,金融部门不断增加的利润是虚拟的。这将会使得人们忽视金融利润的来源与本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2)会误解虚拟资本与生息资本(以及借贷货币资本)的内在关系。生息资本是马克思分析货币金融问题时的创造性概念,借贷货币资本是用于借贷并且通过利息产生收益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借贷货币资本的交易能够导致虚拟资本,但是借贷资本本身不是虚拟的,借贷资本是资本积累投资和消费过程的产物,并且以闲置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拉帕维查斯强调,“借贷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并且能够赋予持有人获取价值和产出的‘索取权’,金融化的根源在于借贷货币资本而非虚拟资本。”

其次,拉帕维查斯认为,“马克思对借贷资本的分析是以构建生息资本范畴这一更高的抽象层次作为研究起点”。生息资本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借贷的根本特征,从而将其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高利贷区别开来。生息资本如下三个典型特征赋予了其特定的经济内涵。(1)信用交易的生产性目的。马克思假定货币借贷的目的在于推动产业资本循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特征在于剩余价值的积累,因此,生息资本的这一特征源自其与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是产业资本家将雇佣工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分割给作为生息资本所有者的一部分。(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生息资本产生的前提。由于闲置货币会不断从产业资本循环中暂时游离出来,这类闲置货币为生息资本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金融系统本质上是将闲置货币资本转变为可用于借贷的货币资本的一整套社会机制。(3)可交易性。生息资本类似于将货币作为商品出售,而利息则是商品的价格。货币的买卖采取了金融资产交易的方式,也就是偿付承诺或者对未来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可交易性是信用关系的核心,交换行为随着金融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并导致金融利润的出现。

最后,借贷资本是用于借贷并且以利息作为报酬的货币资本的一种独立形式,是“生息资本在理论以及现实操作上的进一步展开”。借贷资本的概念最早由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分析具体的金融现象时提出。借贷资本取决于金融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它与生息资本相比处于更低的抽象层次。正是在考察货币的贮藏功能的基础上,拉帕维查斯提出金融系统在形成借贷货币资本上具有积极作用,它收集了整个社会的闲散资金。因此,借贷资本的典型形式是表现为作为现金、金融机构存款以及证券的金融资产,借贷资本的特征取决于金融系统的功能。拉帕维查斯从如下三个维度考察了借贷资本与金融系统的关系。(1)金融系统的操作弱化了出于生产性目的进行借贷的重要性。在发达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贷出的货币主要是满足消费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活动。剩余价值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相应地导致了货币资本家与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之间的质的区别。利息的获取似乎只与货币所有权有关,而无需考虑其贷出的目的,货币本身似乎能够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借贷资本的创造奠定了基础。(2)金融系统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推动闲置货币的积累。这部分通过收集产业资本循环以外的闲置货币以实现,部分通过金融机构积极创造债务以期获得未来收益以及闲置货币的进一步增长。通过这类举措,金融机构确实扩大了产业资本循环,从而间接地扩大了未来闲置货币的潜在来源并且弱化了生产性资本对剩余价值积累的直接依赖。(3)金融系统通过拓展金融交易的参与者进一步强化了生息资本所固有的可交易性。一方面,金融系统进一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信用交易工具;另一方面,金融系统对流动性的需求也推动了金融资产交易。金融系统本身日益成为流动资金的主要需求来源。金融资产交易不再是偶然现象,而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特征。

三、金融利润的具体形式及其社会经济内涵

拉帕维查斯将金融利润定义为“以不同的复杂程度和多样性而产生的多种不同形式金融收益的复合体”。为了进一步考察通过金融资产交易所获得的金融利润的社会经济内涵,拉帕维查斯着重研究了商业信用、债券,以及包括股票、国债和消费者债务在内的各种金融资产,以确定金融利润的具体特征,考察金融化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一)来自于商业信用的金融利润

拉帕维查斯首先分析了作为金融资产交易初级形态的商业信用,这是现代信用关系的历史与逻辑起点,汇票是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假定资本家a以100英镑购买了资本家B的若干商品,资本家a发行了一张两个月期限、面值110英镑的汇票。一个月后,B将汇票以105英镑的价格卖给资本家c。一旦汇票到期,将存在如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a实现了预期的剩余价值,这一剩余价值在汇票持有人之间以借贷资本为媒介进行分割。因此,汇票到期时,C从a处兑现110英镑,作为利息的10英镑在B和C之间平均分配。在这种情况下,B所获得的收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是a支付的利息的一部分,源自a所实现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就其表面来源而言,这来自于为了汇票交易而由C预付的借贷资本。拉帕维查斯认为,“正是债务工具的可交易性开启了价值在内部临时分配的可能性。”

第二种可能:如果a无法实现预期的剩余价值,从而只能在汇票到期时支付p。,这是汇票最终持有人的借贷资本的再分配。拉帕维查斯提出这将存在如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pa

(二)来自于货币贷放的金融利润

货币贷放是建立在商业信用之上并逐渐发展出其独立运行轨迹的金融现象,它也是以利息的方式获取金融利润的一种主要形式。拉帕维查斯认为,这类金融利润存在两种可能:(1)利息从根本上源自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家之间的再分配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存在剥夺性利润的可能性;(2)利息源自资本家和工人(甚至第三阶级)之间的借贷活动,这是剥夺性利润的典型产物。

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假定产业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本为K,平均利润率为r,可以得到总利润π,则,

π=rK(1)

假定产业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全部是借来的,从而总利润π需要在借入者和贷出者之间进行分配,前者获得企业利润e,后者获得利息i。由此可以得到:

π=e+i(2)

利息和企业利润的反向关系是表示借入者与贷出者关系最简单的方式。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利率i倾向于低于利润率r,在假定整个生产资本都是借入的情形下,这显然是正确的。由于,i=i/K,r=π/K,因此i

K=B+S(3)

由于项目以B/S这一杠杆率运营,并且杠杆水平成为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变量,而不完全是外生的。尽管决定杠杆水平和企业准备调动的实际资源的具体数量之间存在质的区别:前者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金融维度相关,后者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但是杠杆水平会影响职能资本家的利润率。现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引入杠杆水平,由于π=rK,π=e+i,i=i/B,企业利润率e=e/S=(π-i)/S,因此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率与杠杆率的如下关系:

e=(r-i)B/S+r(4)

根据上述公式,拉帕维查斯指出:(1)只要利润率大于利息率,企业利润率会随着杠杆率的增加而增加;(2)杠杆水平将使得企业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这对利息和企业利润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利息和企业利润的对立关系仍然存在,对于一定量的利润,利息越高,企业利润越少,并且会因此降低企业利润率。其次,由于杠杆水平能够促进企业利润率的增加,二者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缓冲。因此,拉帕维查斯提出,“借入者一方面反对贷出者,因为利息降低了企业利润,但是另一方面,借入者也依赖于贷出者,因为贷出者有助于企业利润增加。”因此,在拉帕维查斯看来,不应将借入者和贷出者视为资本家内部对立的两极,而应将其视为经济当事人在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关系的发展。同样的,拉帕维查斯认为一旦纳入杠杆水平这一变量,非金融利润和金融利润的区分不是表现为简单的对立,并且也不是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与寄生性资本家之间分裂的表现。相反,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赢利能力与借贷资本密切相关。因此,他提出,“金融利润与执行职能的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之间存在着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关系。”

(三)来自于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

源自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是最复杂的一种形式,这类金融利润通常被视为投机的产物。在拉帕维查斯看来,股票价格是为了“从某一项目中获取未来剩余价值流的一个不确定值而预付的货币总额,其根本特征在于未来预期股息的贴现”。贴现的根本逻辑在于剩余价值量的分割所导致的质的飞跃,从而产生货币似乎能够自行产崽的虚幻假象。股票价格的虚拟性表现在,对其所有者而言,股票代表的不是既存价值,而是未来股息的货币等价物,股票价格将随未来股息的贴现率而不断波动。建立在股份基础上的虚拟资本与资本市场上交易所实现的真实资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股息,股票的买方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股份,从而为金融利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希法亭正是从对股票的分析出发,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利润的概念,用以分析金融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金融利润,这也成为拉帕维查斯构建金融利润一般性分析框架的着手点。

拉帕维查斯根据上文所假定的企业模型,进一步假定该企业的自营资本为s,完全由资本市场上所出售的股票构成,企业利润则表现为股息D,从而由股票所构成的企业自营资本s将会通过贴现与股息D发生关系。股息贴现率d由货币市场所决定的利息率i和风险溢价所决定。由于股东和贷出者预付货币资本的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其收益率不同,贴现率的下限为利息率,上限为平均利润率,即i≤d≤r。假定企业可以永久存在,股票价格为S=D/d。假定风险溢价为零,且贴现率等于利息率,即d=i,股票价格S=D/i。假定企业杠杆率为零,因此K=D/r。由于i≤r,因此,S≥K。希法亭的创业利润表现为S与K之差,也就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企业,需要K量资本以期在未来获得利润,股票发行的结果是出现了大于K的虚拟资本S,这一资本反映了股东预期的贴现率。一旦股票被完全认购,S与K的差额就会产生,根据希法亭的理论,将有一部分归创业者所有,一部分归推动股票发行的中间商。拉帕维查斯认为希法亭创业利润的概念“是源自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的一种初级形式”。不过,他认为上述概念无法为在资本市场上继续交易的股票所产生的金融利润提供解释。

根据拉帕维查斯,假定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在首次公开募股后,又发生了两次交易。即企业在t0时刻,拥有实际资本K,并以总价格S0出售所有股票进行融资。这些股票在t1时刻以S1的总价格进行交易,并在t2时刻以S2的总价格进行交易。同时假定股票是在常规条件下交易,因此,S0

φπ0=S0-Kφπ1=S1-S0φπ2=S2-S1

因此,在金融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总金融利润可以表示为:

φπ=S2-K(5)

拉帕维查斯指出,“总金融利润是最后一个买者所付出的货币资本减去项目投资成本”。由于,S2=D/d2,K=D/r,因此,总金融利润可以表示如下:

φπ=D/d2-D/r=[(r-d2)/rd2]D(6)

拉帕维查斯表示,上述分析的基本特征也适用于其他金融资产。与股票的价格类似,债券价格是对未来利息价值进行贴现的虚拟资本,贴现率为利息率加上风险溢价。拉帕维查斯指出,源自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存在三个典型特征。(1)金融利润从直观上看源自最后一个买者所预付的借贷资本或者闲置货币扣除实际投资的部分。每一个中间卖家都从下一个买家那里攫取金融利润,这一链条的继续发展以最后一个买家为所有交易融资的基础,并因此带来了金融利润,希法亭创业利润的概念是上述金融利润的特例。(2)金融利润从根本上来自于现存剩余价值和待实现的剩余价值。最后买家以比之前买家更大的成本拥有了对企业未来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他所预付的借贷资本充当的是未来利润的预付定金,并且其中一部分以货币收益的形式在中间买家之间进行分割。(3)金融利润本身并没有带来由剩余价值在形式上的分割所导致的资本家之间的根本对立,希法亭将创业利润与未来剩余价值结合起来分析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他提出创业利润归创业者所有的观点值得商榷。股票交易活动是参与人试图获得未来剩余价值而预付借贷资本,收回预付借贷资本的风险通过股票交易生命周期而转移给下一位直到最后一位买家。在这一交易过程中,所有参与人都拥有对整个剩余价值的索取权,而非仅仅归创业者所有。

四、结语

拉帕维查斯在吸收马克思两种利润理论,并且比较虚拟资本与生息资本和借贷资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借贷资本作为研究金融利润的理论内核,并且吸收了希法亭创业利润的概念,揭露了金融利润从根本上源自剩余价值,同时也来自于对工人和其他阶层货币收入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剥夺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金融利润这一剥夺性特征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首先,拉帕维查斯提出,金融剥夺意味着与生产剩余价值无关的利润攫取的古老形式所具有的剥夺性特征的复活,这一复活建立在以剥夺性积累为根本特征的成熟资本主义经济体所规定的劳动对资本的实质隶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就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生息资本和建立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高利贷资本进行了对比。他明确提出,“生息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区别……只是在于,这种资本执行职能的条件已经变化,从而和贷款人相对立的借款人的面貌已经完全改变……生息资本,总之,可供借贷的生产资料,应该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它的一个条件。”拉帕维查斯秉持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强调了剥夺性利润建立在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规定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的基础上,并且探讨了金融化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其最高和最后形式上所具有的动力作用,剖析了这一典型的资本积累方式所彰显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矛盾加剧的具体过程。

其次,源自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通常被视为投机的产物。希法亭最早对此展开系统研究,他将投机视为交易所所特有的活动,并提出“利息凭证的买卖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现象,一种私有财产分配的纯粹转移,对利润的生产或实现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投机的输赢仅仅产生于当时对利息证书估价的差别。它们不是利润,不是剩余价值的份额,而仅仅产生于由企业落入股票占有者手中的剩余价值份额的估价的波动中……这是纯粹的差额利润……投机家仅仅是互相争利。一人所失就是他人所得”。凯恩斯也将其与资本市场的投机相联系,提出“当美国人购买股票时,他并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得到股票的未来收益,而是寄托在企业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正是在此基础上,凯恩斯认为“如果投机者像在企业的洪流中漂浮着的泡沫一样,他未必会造成祸害。但是,当企业成为投机的漩涡中的泡沫时,形势就是严重的。当一国资本的积累变为场中的副产品时,积累工作多半是干不好的。”奥斯古・奥哈格齐将投机性利润作为泼林的金融利润理论的三个来源之一。兰德尔・雷认为货币经理从事的是高风险资产交易以期获得更高收益的活动。拉帕维查斯认为,投机是很难精确界定的概念,无法为分析源自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利润提供一个恰如其分的出发点,反倒是回避掉金融利润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成熟资本主义所具有的性质源自资本积累的深层次关系,而这需要通过对金融利润的详细考察予以确认,从而揭露其剥夺性积累的具体作用机制。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3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组成部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费用的概念,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部分具体准则在对费用概念的使用上与基本准则中费用的概念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规范。

一、中外费用要素概念比较

(一)FaSB的费用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其中,费用是指由于在一个会计期间从事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而流出或耗用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

(二)iaSC的费用概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产权、收入和费用等5个,其中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减少,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者发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但不包括与对所有者分配有关的权益减少。

(三)我国的费用概念

1.《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费用概念。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九十九条规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新会计准则中的费用概念。财政部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四)费用概念比较

1.FaSB和我国均采用狭义的费用概念。FaSB使用的是狭义概念的“费用”要素,费用仅指正常经营费用或支出,依据的是配比性和应计制会计原则,强调费用产生的因果关系和费用责任的合理归属。FaSB强调产生费用交易的重要性,认为能列入费用要素的是指企业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发生的费用。我国费用要素采用的是狭义概念,在新会计准则中,将费用限定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支出范围内。而iaSC则采用了广义的费用要素概念,既包括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费用,也包括非正常损失,并且,由于损失是指“经济利益之减少”、“和其他费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因而也不把损失视作独立的会计要素。

2.对于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我国通常记入营业外支出),FaSB、iaSC和我国的处理有明显差别。FaSC单独设立了“损失”要素,我国直接纳入单独的“利润”要素,iaSC却将其作为“费用”要素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不设“利润”要素,而我国在《财务会计报表列报》中列明利润要素,并受到国际认可。

3.我国的费用概念从外延上来说,等于iaSC的费用减去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我国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明显区分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符合费用概念的,作为费用;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作为损失,严格定义了费用和损失的概念。通过区分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发生金额大小的比较,更能反映出企业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4.新准则下的费用概念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概念相比,新准则对费用概念进行了创新,比较符合国际惯例。

二、我国费用要素概念的特点

(一)费用要素外延创新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计入成本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二是计入损益的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新会计准则中费用概念外延扩大了,一部分是对象化的费用,形成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在销售实现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另一部分是期间化费用,除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三大期间费用外,还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等。

(二)突出费用发生的结果

新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该规定强调,费用确认的条件有以下几个:一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很可能”对应的概率区间为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如果经济利益预计流出的概率小于50%,即在“可能”或“极小可能”的情况下,就不能确认费用;二是经济利益流出导致了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如果经济利益流出而没有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就不能确认费用;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如果流出额不能可靠计量,就不能确认费用。新准则的费用概念,强调了费用发生的结果,以防止企业随意多计费用,避免企业利润被任意操纵。

三、我国费用概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本准则规定了每个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是“准则的准则”,对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因此,具体准则涉及的概念、科目名称等应同基本准则相一致。但新会计准则体系可能是受习惯用法的影响,其费用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存在不统一现象,亟需规范,比如:资产减值损失、借款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等。

(一)“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使用不规范。资产发生减值,导致企业发生损失,只要满足资产减值的认定条件,就可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确定资产减值损失,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依据费用与损失概念,可以判断“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的费用,既然是费用,为了保持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使用口径的一致性,在确定科目名称时,应记为“资产减值费用”科目比较合适。

(二)“借款费用”名称使用不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对借款费用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予以费用化。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借款费用”名称使用不恰当,建议将“借款费用”改为“借款支出”。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4

关键词: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显性成本 隐性成 本企业效益评价

很多企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张,会计利润也随之不断增加,企业经营者通过会计报表展现了会计利润。然而在会计利润的数字背后,这些企业是否真的提高了营运效率,创造出了真正的财富。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到会计利润的局限性,会计利润将是一枚“烟幕弹”。通常所说的利润,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真正的利润是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并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才能真正为股东创造财富,这就是“经济利润。以出资者的角度看,“经济利润”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会计利润仅是纸上的财富。本文试图通过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比较分析,增加对经济利润的认识。

一、会计利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分析

(一)会计利润的特点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的原则和方法计算的利润,具有以下特点:会计利润是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得的各项收入,与为实现收入而付出的相关成本费用相抵后计算出来的。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所形成的利润,也包括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方面形成的利润。这种建立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特点;会计利润是建立在分期假设上的,因而是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按权责发生制来划分的。收入费用以应否归属本期为准;会计利润是按照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的,即企业的收入是在被被确认已实现后才能予以入帐。传统的实现原则强调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的转移,符合谨慎性原则;计算会计利润时,抵减的费用是按历史成本原则来计量的。由于企业资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所以费用是已耗用资产的历史成本,这种计量方法有助于反映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源以及耗费情况,也有助于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责任;会计利润是依据配比原则计算的,它是本期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配比的结果。凡是与本期收入不相关的成本费用,均不能与本期收入相抵,而是作为资产与以后耗用期间的收入相抵。

(二)会计利润的局限 会计利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现行利润表中所体现的是企业已实现的利润,而不能反映未实现的利润。是―种较为狭隘的经营成果观。而未实现的利润对报表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往往至关重要;进行配比的收入和费用,其实并未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收入是按现行价格计量的,而所耗用的资产是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结转的,收益的计量缺乏内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导致虚盈实亏、虚利实分的现象,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由于会计确认、计量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企业资产在报表中反映的是过去经营业务所形成的、尚未分摊的资产成本的余额,并不是资产真实的价值,必然会影响到以后年度利润的真实性;会计按配比原则确定利润,使一些性质上不是资产或负债的递延项目也作为资产或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

二、经济利润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其优势

(一)经济利润发展的历史渊源 在资本市场萌芽时期和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有权观念左右着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当时,大部分企业组织都是独资或合伙形式,由其所有者直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没有多大意义。相反更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从所有者角度来看,债权人才是唯一真正的“外来者”,在满足了这些“外来者”的权益后,剩下的就是业主的利润。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重要的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是股权资本成本。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会计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个与其所有者相独立的个体,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的法人,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的资本,即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债务资本和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股权资本。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来看,是主体而不是所有者在拥有资产,是主体而不是所有者在承担债务,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于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根据公司独立主体观念,所有原始资本都是由公司主体的“外来者”提供的,无论从哪个渠道取得的资本,对于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有代价的。根据主体观念,经济利润就自然的成为取代会计利润的新的、科学评价指标。

(二)经济利润的使用优势 经济利润是在扣除全部的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的基础上来衡量企业业绩,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它克服了会计利润的缺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即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增值,成为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经济利润同会计利润相比,会计利润是―个财务概念,是财务报表的一项内容,经济利润是―个管理概念,经济利润不仅是一个全面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而目利用经济增加值原理,在决策时帮助企业选择最佳的发展战略。经济利润非常准确地度量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达到增长的目标过多投入资本,经济利润具有预警的作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减去权益资本成本,如果经济利润大于零,则投资是安全的,经济利润小于等于零,则应对投资加以重点关注。经济利润是建立在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目标基础上的“价值”理念,符合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资本需求的资金成本,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要求,经济利润逐渐取代了传统会计利润被广泛应用于内部绩效考核中。

三、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别(1)计算口径不同。会计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即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即: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利润=收入―成本(含:投入资本成本)―期间费用,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2)成本内涵不同。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后者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3)所基于的利益主体角度不同。会计利

润是基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经济利润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利益主体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而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这个独立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人格化”主体利益角度而产生的。

(二)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联系(1)会计利润是经济利润的计算前提。会计利润是传统的经营财务成果指标,在此基础上扣除投资人资本利息成本后就是经济利润。因此计算经济利润必须依靠会计利润。(2)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都是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共同目标与方向。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都是正指标,可以说在同一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会计利润越大,经济利润就越大,同时企业价值也就越大。(3)经济利润是会计利润发展的更高阶段,与会计利润一脉相承。经济利润是由会计利润依照社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等更替、提高发展而来的。是适应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的新的、更加科学经营成果、投资评价指标。

(三)区别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一切成本包括显现成本和隐含成本。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却仅仅确认和计量显现成本,对隐含成本却视而不见。两者之间缺乏统一性,既对会计学科的理论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为它们的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在投资项目立项时,按管理会计要求对此项目进行评价,当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却由财务会计来评价和考核,由于两者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使得人们无法据以了解投资项目立项时,所要求达到的投资报酬率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实现。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分,尤其是经济利润概念的引入,解决了这个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统一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利润”口径,而且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其次,使企业的净利润更具有经济学意义。引入经济利润,实现了对会计利润的经济学改造,使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扰,也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人产权领域。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和真实的净收益两部分。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虚增了企业的净收益,从而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利润还原其本来面目,使企业的净收益真实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会计学的净收益实际上是目前经济学流行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学家将利润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在保持同样富裕的前提下,一个人在本周可能的最大消费额”。从而消除了会计学与经济学对企业经营成果在认识上的差异。传统财务会计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计算出的净利润包含股权资本成本。因此,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就缺乏其应有的经济意义。引入经济利润指标后,在损益表上的净利润,就是扣除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将更具有经济意义,也是区别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意义所在。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5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

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主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

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反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外贸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作用就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谈,就无法区分清楚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6

关键词: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方法

环境交化对财务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涉及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两大方面。而会计确认与计量均离不开会计要素。经济新体制、经济新方式以及经济新类型的出现,首先表现在对会计要素(体系)内容与结构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通过会计目标来实施的。就财务会计学本身而言,会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是会计方法建立的基础,其直接关系会计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国会计准则机构都十分重视会计要素问题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我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所确立的会计要家,提出关于新经济环境下会计要素问题的若干看法。

一、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比较

1.FaSB的会计要素。

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6)中,将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其中,"业主投资"与"派给业主款"是企业与其作为业主的所有人之间的交易。业主投资表现为企业收到业主投入的各种资产(投入的也可以是劳务,或抵偿、转换了的企业负债),其结果是"增加其在企业中的业主利益或权益",但新业主受让旧业主的交易,不属于"业主投资"的内容;派给业主款则是指企业向业主转交资产或承担负债而"减少企业里的业主利益或权益"的交易。显然,就经济实质而言,业主投资要素和派结业主款要素是对权益要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FaSB使用了狭义概念的"收入"和"费用"要素。收入仅指正常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收入,依据的是"流转过程收入理论",强调收入实现的完整过程。费用则仅指正话经营费用或支出,依据的是配比性和应计制会计原则,强调费用产生的因果关系和费用责任的合理归属。对于非正常经营收入,FaSB单独设立了"利得"要素加以反映,因为利得实质上是一"偶发性"、"边缘性"的"净收益"。设立"损失"要素反映非正常经常活动的支出,因为损失实质上是一种"偶发性"、"边缘性"的"净亏损"。利得与损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毋需按配比性原则加以确认。"全面收益"仅仅是将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定期汇总的结果。

2.iaSC的会计要素。

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产权、收人和费用等5个。

iaSC依据收入确认的"流人量理论",选择了广义的"收入"要素概念。iaSC认为,利得与收入一样,都代表"经济利益之增加",它们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而不将收入和利得作为不同的会计要素。与广义收入要素相对应的是广义的"费用"要素。按iaSC的理解,费用既包括"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也"包括了损失",并且,由于损失是指"经济利益之减少""和其他费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因而也不把损失视作独立的会计要素。

iaSC进一步认为,从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因此不必单独设立类似"利润"的会计要素。

3.我国的会计要素。

中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大会计要素。按《收入》具体准则的解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显然,该收入要家为狭义概念,仅仅包括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意味着费用只包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费用,而不包括"投资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非生产经营费用。中国单独设立了"利润"要素,并规定其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内容。该利润要素,既包括其他要素的汇总结果,又含有自身的特定内容,与FaSB的"全面收益"尚有区别。

4.几点比较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FaSB、iaSC和中国所确立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称权益、产权)要素在本质界定和内容规范等方面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FaSB十分重视业主(投资者)权益的变动,因而,针对企业与业主之间交易所导致?quot;权益增加"与"权益减少",还单独设立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要素加以反映。

区别较大的是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设立:

(1)FaSB和中国的会计准则以"流转过程收入理论"为依据,强调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

费用的因果关系,选择了狭义的收入要素概念。但不同的是,在界定收入要素的内容时,FaSB

是依据交易的重要性(如"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而中国则是直观地依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收入"具体准则所界定的收人内容有差异--作者注)。

(2)与FaSB和中国不同的是,iaSC是依据"流人量理论"确立包括营业收入和利得的

"收入"要素,选择了广义的收入要素概念。其原因是,iaSC认为收入与利得性质相同,都是"经济利益的增加",故不必分开设立单独的会计要素。

(3)与收入要素的确立相对应,FaSB和中国采用了狭义的"费用"要素概念。但FaSB同

样强调产生费用交易的重要性,认为能列入费用要素的是指企业"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所发生的费用,而中国则将费用要素限定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iaSC则采用了广义的"费用"要素概念。

(4)对因发生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的交易而产生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即我国通常所言"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基于其"边缘性或偶发性"、收支间无因果关系等特征,FaSB单独设立了"利得"和"损失"要素,而中国将其直接纳人单独的"利润"要素,视为企业利润的直接组成部分。然而,iaSC却将它们分别作为"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内容。

(5)对于企业在特定期间所取得的经营业绩,FaSB单独设立了"全面收益"要素,并将其内容规定为"(收入一费用)十利得一损失",中国设立了"利润"要素加以反映,其包括的内容在结果上与FaSB的"全面收益"相同。iaSC虽然未设立单独的"利润"要素,但其将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同于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因此,iaSC所认定的经营业绩(即利润)的内容实质上相同于前述"利润"或"全面收益"。在企业经营业绩的确定上,FaSB、iaSC和中国都采用了"损益满计观(或称全面收益观)"。

二、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改进

总体上看,FaSB、iaSC和中国之会计要素确立各有千秋。三者均确立了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要素",但却忽略了其他层次要素的界定。在所确立的基本要素中,iaSC的结果较为合理。FaSB尽管涉及到次级层次要素的确立,如"业主投资"等,但全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却无法加以解释。中国会计准则基本吸收了FaSB和iaSC的长处。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会计要素确立存在两大方面的缺陷:理论上的缺陷是忽略了影响会计要素确立的决定因素;实务中的缺陷是现有会计要素无法为会计方法提供理论说明(如各种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且会计要素缺乏应有的内在逻辑关系。

会计要素的确立主要取决于实体的经济活动特征和投资者等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要求。确立会计要素,目的在于规范对会计核算对象及其规律(表现为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关系是各种会计方法建立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包括帐户、复式记帐、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等,而会计方法的运用又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者等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因此,会计对象要素的界定,既影响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又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经济环境和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影响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经济活动的目标和特征等均有较大差别,因而其会计对象要素的设立也不相同。非持续经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具体会计目标等有别于持续经营企业,其所确立的会计对象要素亦有差别。比如,清算企业的会计对象要素是清算资产、清算债务、清算净权益、清算利得和清算损失。

会计目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会计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结点,体现着企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客观要求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内在需要。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深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由于会计目标的内含与外延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深化,故会计对象要家的划分以及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等,均非一成不变。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其他新型交易的迅速发展,使得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拓展。相应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也在发生深刻变化。1992年10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表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aRSno.3),针对传统财务会计系统下损益表只揭示"已实现、已确认"收益而不能满足投资者对"真实与公允"信息的需求的缺陷,提出了确认"全面收益"的思想。该份准则将损益表包括的内容,从"已实现、已确认"项目扩大到"未实现、已确认"项目,并以"利得"和"损失"要素以广义的解释,认为利得是"除涉及所有者投资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在内容上包括收入和其他利得;而损失是"除涉及分派给所有者款项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在内容上包括费用和其他损失。无独有偶。美国于1997年公布的第13C导"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0)要求报告企业的"全面收益",实际上也是类似作法。因此,我们应以发展和变化的观念去认识会计对象要素及其确立问题。

经济环境和会计目标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结果,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结构体系的完善和会计要素内涵的延伸(如利得、全面收益等要素内涵的"扩容")。

笔者以为,会计对象要家实质上是一个包括多层次结构的整体概念,在这个结构整体中,

静态要家与动态要素相统一,存量要家与流量要素相结合,基本要素、次要素、支要素分三个层次相互关联。

整个会计核算对象首先被划分为若干"基本要家呼有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它们是整个会计对象要素概念体系的"骨架"。对各基本要素作进一步划分,便产生"次要素",如资产次要素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次要素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股利、长期借款等,权益次要素实收资本、留存收益等,收入次要素营业收入、其他收入等,费用次要素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它们是基本要素的细目,用来说明基本要素的具体内容。"支要索"是次要素的合理延伸,重在揭示次要素的变动过程,而不仅仅是变化结果。如将"现金"次要素进一步区分为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支要素,可以揭示现金的流转过程,而将"实收资本"次要素进一步区分为业主投资和公司退资本要素,将"留存收益"次要素进一步区分为利润和利润分派支要素,可以更详细揭示业益的具体变化情况。其他资产等要素皆可如此划分。

存量会计要素重在反映资金的实际状态,流量会计要素重在反映资金的流动过程。资产、负债和权益等静态基本要素及其各"次要素",一般为"存量要素",而其"支要家"和各动态要素一般为"流量要素"。存量要素和流量要素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不一样。

在"基本要素"层次,笔者主张取消原有"利润"要素。主要理由在于,利润的形成实际是收入和费用对比的结果,而对比前的"利润"体现在所获得的收入和所发生的费用中,对比后?quot;利润"实质上已经成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项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利润"应归于权益要素的支要素,"利润"作为基本要素存在缺乏企业实际的经济交易这个依据。同时,笔者还主张设立广义概念的"收入"和"费用"要素,以便从理论上给予会计对象要素概念体系以科学解释,从现实上使其与国际会计惯例保持一致,增强其适用性。

前已述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不仅关系到企业会计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影响会计方法的运用。众所周知,编制财务报表是会计的基本方法,然而,理论界对于财务报表建立的"理论基础"问题却一致众说纷云。尽管人们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收入、费用和利润作为损益表的理论基础已经认同,但?quot;现金流量"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却一直心存疑义。主要原因是:"现金流量"凭空而来,让人难以置信;同样作为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等"平起乎坐",让人难以接受。笔者认为,各种财务报表建立的理论依据都是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只是不同的财务报表以不同的要素及其关系为理论基础。基本要素可以作为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次要素、支要素同样可以。如现金流量表建立的理论基础就是"现金流人"、"现金流出"支要素和"现金(存量)"次要毒及其关系。

应当指出,作为财务报表理论基础的要素,既可以是处于同一层次的要素(如资产负债个表),也可以是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如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等);既可以是某一单一内容的要素(如现金流量表),也可以是几项不同内容的要家的组合,如原来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就是以所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内容的次、支要素为基础的。

按照笔者提出的会计对象要素框架结构理解,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无非是资产、负伤、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内容,主要反映"基本要素"内容的财务报表是企业基本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般而言,以基本要素为基础建立的财务报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以次要素或支要素建立的财务报表其可变性较大,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即是证明。当然,为适应经济环境和会计目标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与结构将不断变革,但其理论基础仍将是上述会计对象要素框架结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3]葛家甜,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7

关键词: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方法

环境交化对财务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涉及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两大方面。而会计确认与计量均离不开会计要素。经济新体制、经济新方式以及经济新类型的出现,首先表现在对会计要素(体系)内容与结构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通过会计目标来实施的。就财务会计学本身而言,会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是会计方法建立的基础,其直接关系会计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国会计准则机构都十分重视会计要素问题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我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所确立的会计要家,提出关于新经济环境下会计要素问题的若干看法。

一、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比较

1.FaSB的会计要素。

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6)中,将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其中,"业主投资"与"派给业主款"是企业与其作为业主的所有人之间的交易。业主投资表现为企业收到业主投入的各种资产(投入的也可以是劳务,或抵偿、转换了的企业负债),其结果是"增加其在企业中的业主利益或权益",但新业主受让旧业主的交易,不属于"业主投资"的内容;派给业主款则是指企业向业主转交资产或承担负债而"减少企业里的业主利益或权益"的交易。显然,就经济实质而言,业主投资要素和派结业主款要素是对权益要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FaSB使用了狭义概念的"收入"和"费用"要素。收入仅指正常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收入,依据的是"流转过程收入理论",强调收入实现的完整过程。费用则仅指正话经营费用或支出,依据的是配比性和应计制会计原则,强调费用产生的因果关系和费用责任的合理归属。对于非正常经营收入,FaSB单独设立了"利得"要素加以反映,因为利得实质上是一"偶发性"、"边缘性"的"净收益"。设立"损失"要素反映非正常经常活动的支出,因为损失实质上是一种"偶发性"、"边缘性"的"净亏损"。利得与损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毋需按配比性原则加以确认。"全面收益"仅仅是将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定期汇总的结果。

2.iaSC的会计要素。

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产权、收人和费用等5个。

iaSC依据收入确认的"流人量理论",选择了广义的"收入"要素概念。iaSC认为,利得与收入一样,都代表"经济利益之增加",它们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而不将收入和利得作为不同的会计要素。与广义收入要素相对应的是广义的"费用"要素。按iaSC的理解,费用既包括"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也"包括了损失",并且,由于损失是指"经济利益之减少""和其他费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因而也不把损失视作独立的会计要素。

iaSC进一步认为,从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因此不必单独设立类似"利润"的会计要素。

3.我国的会计要素。

中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大会计要素。按《收入》具体准则的解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显然,该收入要家为狭义概念,仅仅包括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意味着费用只包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费用,而不包括"投资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非生产经营费用。中国单独设立了"利润"要素,并规定其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内容。该利润要素,既包括其他要素的汇总结果,又含有自身的特定内容,与FaSB的"全面收益"尚有区别。

4.几点比较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FaSB、iaSC和中国所确立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称权益、产权)要素在本质界定和内容规范等方面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FaSB十分重视业主(投资者)权益的变动,因而,针对企业与业主之间交易所导致?quot;权益增加"与"权益减少",还单独设立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要素加以反映。

区别较大的是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设立:

(1)FaSB和中国的会计准则以"流转过程收入理论"为依据,强调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

费用的因果关系,选择了狭义的收入要素概念。但不同的是,在界定收入要素的内容时,FaSB

是依据交易的重要性(如"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而中国则是直观地依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收入"具体准则所界定的收人内容有差异--作者注)。

(2)与FaSB和中国不同的是,iaSC是依据"流人量理论"确立包括营业收入和利得的

"收入"要素,选择了广义的收入要素概念。其原因是,iaSC认为收入与利得性质相同,都是"经济利益的增加",故不必分开设立单独的会计要素。

(3)与收入要素的确立相对应,FaSB和中国采用了狭义的"费用"要素概念。但FaSB同

样强调产生费用交易的重要性,认为能列入费用要素的是指企业"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所发生的费用,而中国则将费用要素限定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iaSC则采用了广义的"费用"要素概念。

(4)对因发生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的交易而产生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即我国通常所言"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基于其"边缘性或偶发性"、收支间无因果关系等特征,FaSB单独设立了"利得"和"损失"要素,而中国将其直接纳人单独的"利润"要素,视为企业利润的直接组成部分。然而,iaSC却将它们分别作为"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内容。

(5)对于企业在特定期间所取得的经营业绩,FaSB单独设立了"全面收益"要素,并将其内容规定为"(收入一费用)十利得一损失",中国设立了"利润"要素加以反映,其包括的内容在结果上与FaSB的"全面收益"相同。iaSC虽然未设立单独的"利润"要素,但其将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同于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因此,iaSC所认定的经营业绩(即利润)的内容实质上相同于前述"利润"或"全面收益"。在企业经营业绩的确定上,FaSB、iaSC和中国都采用了"损益满计观(或称全面收益观)"。

二、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改进

总体上看,FaSB、iaSC和中国之会计要素确立各有千秋。三者均确立了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要素",但却忽略了其他层次要素的界定。在所确立的基本要素中,iaSC的结果较为合理。FaSB尽管涉及到次级层次要素的确立,如"业主投资"等,但全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却无法加以解释。中国会计准则基本吸收了FaSB和iaSC的长处。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会计要素确立存在两大方面的缺陷:理论上的缺陷是忽略了影响会计要素确立的决定因素;实务中的缺陷是现有会计要素无法为会计方法提供理论说明(如各种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且会计要素缺乏应有的内在逻辑关系。

会计要素的确立主要取决于实体的经济活动特征和投资者等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要求。确立会计要素,目的在于规范对会计核算对象及其规律(表现为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关系是各种会计方法建立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包括帐户、复式记帐、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等,而会计方法的运用又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者等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因此,会计对象要素的界定,既影响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又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经济环境和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影响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经济活动的目标和特征等均有较大差别,因而其会计对象要素的设立也不相同。非持续经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具体会计目标等有别于持续经营企业,其所确立的会计对象要素亦有差别。比如,清算企业的会计对象要素是清算资产、清算债务、清算净权益、清算利得和清算损失。

会计目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会计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结点,体现着企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客观要求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内在需要。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深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由于会计目标的内含与外延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深化,故会计对象要家的划分以及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等,均非一成不变。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其他新型交易的迅速发展,使得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拓展。相应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也在发生深刻变化。1992年10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表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aRSno.3),针对传统财务会计系统下损益表只揭示"已实现、已确认"收益而不能满足投资者对"真实与公允"信息的需求的缺陷,提出了确认"全面收益"的思想。该份准则将损益表包括的内容,从"已实现、已确认"项目扩大到"未实现、已确认"项目,并以"利得"和"损失"要素以广义的解释,认为利得是"除涉及所有者投资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在内容上包括收入和其他利得;而损失是"除涉及分派给所有者款项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在内容上包括费用和其他损失。无独有偶。美国于1997年公布的第13C导"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0)要求报告企业的"全面收益",实际上也是类似作法。因此,我们应以发展和变化的观念去认识会计对象要素及其确立问题。

经济环境和会计目标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结果,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结构体系的完善和会计要素内涵的延伸(如利得、全面收益等要素内涵的"扩容")。

笔者以为,会计对象要家实质上是一个包括多层次结构的整体概念,在这个结构整体中,

静态要家与动态要素相统一,存量要家与流量要素相结合,基本要素、次要素、支要素分三个层次相互关联。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8

【关键词】企业价值企业利润

传统观念上,人们往往以企业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用利润来衡量企业发展水平有很多弊端。由于利润容易被管理层人为操纵等缺陷,它对企业真正的经营水平和价值评估能力变得相对较低,而企业价值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1企业利润及利润最大化观点

1.1企业利润概念

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在经济学上,利润是市场上决定进退的指标,只要有利可图,厂商就会继续经营。但是,会计学和经济学中的利润意义是有差别的。经济学中的收益与成本和会计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同的,因此使得利润有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之分。具体表现在:

经济学中的收益来源有四种:一是内在收益,即由于供给要素带来的收益;二是风险收益,具体包括不能履约的风险收益、纯粹的风险收益等;三是垄断收益,即市场收益或垄断权力的现实基础;四是与会计有着本质区别的收益――持有损益。经济学收益将企业经济业务收益和企业因持有资产而获得的收益同等对待,而不考虑是否实现。而会计收益不包括未实现收益。

经济学家所指企业生产成本是生产物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除包括会计成本之外还包括会计未计算在内的隐含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厂商无需对自有生产要素的耗费进行现实的货币支付,即无需对隐含成本进行货币补偿,但隐含成本却反映了生产要素的真实耗费。赚取相当于隐含成本的那部分会计利润,是厂商从事经营活动要求获得的最低报酬。机会成本的概念就是出自这样的思想。

1.2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缺点

(1)利润不能反映资本成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股东的投资是免费的,并不需要类似债务利息一类的成本。实际上股东的投资同样是有成本的。当企业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其资本成本时,这个企业实际上是在侵蚀股东的财富。企业价值理论认为,企业的会计利润减去其资本成本,才是能反映企业真实增值水平的指标,并将其称为经济利润。资本成本反映了企业索偿权拥有者的权益,现代企业要想满足其契约各方的索偿权,就应以企业价值而非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首要指标。

(2)传统会计利润的计量方法存在缺陷。在传统会计利润的计量中,产品研发和培训等开支均被作为费用予以扣除,这与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背道而驰。在企业价值理论中,产品研发和培训等这些能够增加未来收益的开支被视为能使企业增值的长期投资,所以,以企业价值作为目标的企业不会以削减此类支出为代价来换取某一期会计利润的增加。这使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保持一致。

(3)会计利润的大小容易被企业管理者操纵。许多会计技巧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会计利润,比如在结转原材料成本时,使用“先进先出法”和使用“后进先出法”得到的利润数值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高通货膨胀时期,这种差别尤其明显。企业应警惕被短期利润所左右,而应以企业价值作为其管理行为的依据,实施企业价值管理。

2企业价值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

2.1企业价值最大化概念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以确保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过程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使企业财富持续增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2.2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特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克服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是人们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深层次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因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想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真正实现,是建立在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及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考虑了股东的利益,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而且也充分尊重和满足了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使他们也得到了利益的最大满足,更好地体现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

2.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

企业价值通常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种途径是用买卖的方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二是通过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表达。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定下,它可以表达为股票价格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

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等等。

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和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

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

3企业价值和企业利润的关系

3.1利润是企业价值的一种体现

利润是企业价值的一种体现,企业价值是一种比利润更科学的企业评价指标,尤其是相对于短期利润。利润作为一种度量企业业绩的目标函数,之所以能在历史上沿用如此之久,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成本越来越受到重视,资本市场越来越看重企业未来获利的能力,这使得企业短期利润的作用受到质疑。

3.2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能否共存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多数情况下是博弈的,前者是短期目标或行为,只考虑当前因素,如产量、成本、销售等。后者是长期行为,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当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发生矛盾时,两者是不相容的。

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还有一个显著区别,前者是为企业服务的,利润如果不分红都属于企业所有;后者是为利益群体服务的,包括股东、供应商、销售商,甚至政府,这些都是相关利益者,都应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受益。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9

关键词:财务报告改进;全面收益观;资产负债观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48-02

一、对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的评价

(一)对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中资产负债表的评价

1.iaSB与FaSB联合概念框架构建的资产负债表按照经济活动的功能分类,优点鲜明,便于了解各资产、负债用于何种活动,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准确评估企业未来价值,有效地在三大报表间实现勾稽关系,利于报表的可理解性。

2.列报各项目分解适当,既能满足使用者对各项目信息的需求,又不致分解过细造成信息冗余。

3.各项目间关系清晰,各项活动资产合计-各项活动负债合计=各项活动净资产合计,各项活动净资产合计=权益总额,体现了全面收益衡量企业净资产变化的思想。

4.资产、负债和权益在一栏中分段列示,列示出各项活动的净资产合计数,且其总和等于所有者权益,直接体现了全面收益观的思想。但它没有直接体现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对已经使用了500多年的复试簿记的挑战。

5.列示终止经营的思想虽然是现代会计领域较先进的理念,且对其列示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我国普遍存在企业经营周期明显短于发达国家的情况,对于终止经营的列示情况较复杂,现在的会计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列示终止经营活动的要求,且由于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在现行报表的基础上增加终止经营项目,势必造成使用者难以理解的模糊局面,背离了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列示终止经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会计发展的逐渐成熟,终止经营项目一定成为财务列报重要组成部分。

6.所得税是衡量一个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社会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愈来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背景下,单独报告所得税活动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

(二)对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中利润表的评价

1.采用一表法报告全面收益与其他形式相比而言更具优势。首先,全面收益的所有构成项目都是企业创造的价值,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与净利润项目对于衡量企业的财务业绩同等重要,可以保证业绩报告的完整性。否则如果将全面收益分割为两张表或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会引起报告使用者不恰当的关注两张表间的差异或忽视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其次,全面收益表采用一表式报告,如果同时允许多种全面收益报告形式,使全面收益表失去了可比性,不利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

2.各项目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类有助于了解企业所创造价值的来源,评价企业盈利质量,同时有助于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实现了三张主表间的勾稽关系,有利于几张表在横向保持一致,使报表联系更紧密,提高了报表的透明度。

4.报表项目分解充分,使用者可以清晰了解各大项中具体内容及收入费用的来龙去脉,解除以往使用者对报表项目的迷惑。同时分解列报可以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对企业价值做出合理评价。

5.全面收益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反映更全面,保证业绩报告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三)对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中现金流量表的评价

1.与资产负债表和全面收益表具有相同的项目分类特征,便于了解相同业务活动的而来龙去脉及产生的经济效果。

2.我国报表改革要遵循渐进式,我国对现金流量表的改革是建立在现行报表的项目基础上的,上表中有很多就目前来讲我国不确认或准则另有规定的项目,这些项目排除在外。

3.终止经营的列示问题在前述资产负债表的部分已经做出说明,同理也不予列示。

4.所得税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依然与其他税费单独列示。

(四)对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评价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内容简洁,清晰明了,但与我国现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内容与格式相差甚远。由于我国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揭示全面收益的内容,但在改进的利润表中已经列示出了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所以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改革仅仅在于将全面收益以总额列示即可。

二、基于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对财务报表的具体改进措施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改进

资产负债表作为描述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主要报表,尤其是在资产负债观盛行的现代会计领域中,资产负债表是报表的核心,改进资产负债表是报告改进的基础。由于前述报表改进的基本思路是渐进式的调整,所以报表项目没有较大变动,所做的细微调整只是按照全面收益观的理念与思想进行的变动。

1.复式记账法深入会计发展的基本历程,其影响难以磨灭,依旧按照复式记账观点列示资产负债表。

2.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项目,还原成利润表项目,从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项目中扣除,使资本公积只反映资本投入溢价金额,更符合资本公积本质。

3.恢复旧准则时把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直接在在产负债表中相对应项目下列示出来,使报表使用者更加重视这些项目的变化。

4.由于所得税项目单独列示,负债栏中应交税费项目包括除所得税以外的应交税费内容,应交所得税在所得税大项中列示。

5.长期待摊费用一直是会计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虽然出于种种考虑,我国现行做法是将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看待,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待摊费用在本质上是费用项目,这就造成允许费用挂账,造成虚夸资产的局面,在研究过程中试图改变这一做法,将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列示到其他非流动资产中。

(二)对利润表的改进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最主要的报表,它一直使用者最为倚重的报表,一度超越资产负债表成为第一主表。虽然资产负债观使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副表,但它的地位仍不可动摇。iaSB与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全面收益表,使利润表反应的内容更全面、详尽。我国报表改革应遵循渐进式原则,对全面收益表的构建只是在原利润表净利润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原净利润部分只是根据全面收益内容调整的需要做出细微的调整。

FaSB列举了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予以确认的属于全面收益但不属于净收益的项目,这些项目有外币折算调整项目、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可销售证券上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这些项目的共同点都是未实现的,统称为“其他全面收益”。

1.经过细微调整的现行利润表的净利润部分。在改革报表的同时应考虑与现行利润表的衔接部分,循序渐进的进行才不会对会计实务产生冲击,以防造成改革步伐混乱。全面收益表中净利润指标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计算可供分配利润、对外筹资,交纳税金等方面,都需考虑净利润指标。全面收益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净利润和其他全面收益共存的局面,全面收益难以很快的替代净收益,保留净利润指标是改革报表的需要,同时也是会计实务健康发展的需要。

2.其他全面收益部分。根据其他全面收益各项目的特点汇总成如下三部分内容:第一是那些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的项目。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股权投资差额等。这部分信息从性质上讲属于收益,只是为了防止企业进行利润操纵而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第二是未实现的资产持有增值项目。如资产评估增值、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利得与损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差额等。由于谨慎性原则,持产损益并未完全在报表上反映,这种收益处理方法的非对称性显然不合理,应将其记入到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中。第三是会计上目前既未确认也未实现的项目。比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由于这些项目计量的可靠性低,列示与披露问题还需会计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只是尽可能在报告披露部分进行说明,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将有更多的项目披露。

全面收益并非企业的“全面”收益,它的理想内涵有待所有资产和负债采用现行价值计量后才可能达到。各国准则制定机构通常采用列举法来界定全面收益,将随着企业经济事项的复杂化而项目扩大。

(三)对现金流量表的改进

现行现金流量表项目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功能分类,与前述改后的报表具有较好的勾稽关系,其形式接近财务报表改后模型。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的现金流量表按照改进后利润表的方式将成本支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详细列示,我们改革的重点也只是将某些数额较大的项目详细列示,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现行现金流量表相比,改后的现金流量表在内容上没有变化,所做的具体调整只是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类为基础,考虑与全面收益表项目间的关系,使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全面收益表的项目具有明晰的一一对应关系,增强报表的可理解性。

(四)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改进

因为现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之一是列示全面收益的内容,所以对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所做的调整只是按照全面收益的观点将原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示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与净利润项目合并成为全面收益列示,实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真正意义。

iaSB与FaSB联合概念框架讨论稿一经出台就引起世界范围广泛讨论,随着经济的世界一体化发展,会计国际趋同的需求愈来愈高,其对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顺应国际发展趋势,满足国际会计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期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财务报告国际趋同的研究中来,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iaSB&FaSB.Discussionpaper:preliminaryViewsonFinancialStatementpresentation.2008,(10).

[2]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J].会计研究,2009,(4).

[3]FaSB.论改进企业报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综合报告[m].陈毓圭,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4]张金若,宋颖.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9,(9).[责任编辑 高惠琦]

经济利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全面收益会计准则利得损失

一、全面收益的内涵

由于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产生,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使得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原则又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大量无形资产难以入账,人为操纵利润的事件层出不穷。传统会计收益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逐渐吸收经济学收益的某些涵义,形成一种新的会计学收益概念即全面收益。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原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3)《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即“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从这里可以看出,FaSB实际上将企业一定期间权益的全部变动分为全面收益和由于企业与其业主之间的转换而发生的一切权益变动。企业与业主之间的转换只是企业和业主之间价值的转让,并不能创造价值,而全面收益则是企业创造的价值,将引起所有者总价值变动。

全面收益的提出实现了会计收益观念的两大转变:一是财务呈报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的重大转变;二是收益计量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重大转变。它一方面揭示了收益所引起企业财富变动的性质,另一方面还突出了收益来源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特点。与此同时,全面收益观还形成对传统会计原则的挑战和突破,进一步推动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二、财务业绩报告改革的国际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

从理论上说,全面收益观的采纳和应用(即一项完整的全面收益准则)应当包括全面收益及组成项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但如果这样,势必要全面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实务,而且必然会引起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全面收益准则的制定将是一件复杂而遥远的事情。考虑到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全面收益信息的迫切需要,一些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采取先不涉及全部收益及组成项目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而只研究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已经得到确认和计量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的报告与列示问题,即主要是对以损益表为代表的传统财务业绩报告进行改革。

1.英国aSB增加“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

1992年10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了FRS3“报告财务业绩”,率先要求企业将“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作为对外编报的主要财务报表,和损益表一起共同表述报告主体的全部财务业绩。损益表仍是反映一个企业最基本业绩信息的报表,由突出企业财务业绩的最重要的数据组成。而“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起第二业绩报表的作用,那些同样反映企业财务业绩,但根据会计准则或法律要求直接进入准备的项目,都必须通过此表报告。

2.美国FaSB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

1997年FaSB正式颁布的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30)“报告全面收益”。SFaS130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那些绕过收益表直接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列示的项目(即其他全面收益)的报告问题。FaSB保留了传统净收益的概念和构成,仍由持续经营收益、非持续经营收益、非常项目和会计原则变动的累计影响等四个部分组成。它认为净收益这样分类是有用的,并得到了实务界的公认。FaSB鼓励企业按两种格式报告全面收益:第一种是在传统收益表之外,单独设计一张新的主要报表——“全面收益表”,与传统收益表共同反映企业全面的财务业绩。第二种是单一报表格式,即将传统收益表与“全面收益表”合二为一,称为“收益与全面收益表”。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提出两种表达已确认利得和损失的方法

考虑到全部利得和损失这一信息对于使用者评估一个企业在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财务状况的变动的重要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7年公布的修订后的iaS1“财务报表表述”中,要求财务报表中必须有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来突出显示企业的全部利得和损失,其中包括那些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项目。即iaSC意图通过引入一张新的主要财务报表,既把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又可反映企业当期已确认的净财富的变化。iaSC提出了两种具体方法:第一,通过权益变动表表述;第二,通过单独的“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表述。其中“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与美国SFaS130规定的“全面收益表”的格式和内容基本相同,也相当于英国FRS3提出的“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同样起着汇集一个企业已确认的全部利得和损失的作用。

从这些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于财务业绩报告的改革,可以看出,它们改革业绩报告的目标基本一致,都要求报告更全面、更有用的财务业绩信息,以满足使用者投资、信贷及其他经济决策的需要。但是,真正“全面”的收益在会计上是可望而不可求的,除非完全应用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而这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不大可能实现。但全面收益概念的出现给会计界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必须改革或修正传统的收益确认标准,对更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计量,以确认更多的未实现的价值变动,使报告的全面收益尽量符合其经济实质。

三、全面收益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根据全面收益改革的国际趋势,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从不同方面也反映出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1.在基本准则中引入“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两个概念的引入,使得传统会计收益的范围得以扩展,为全面收益的内容划分,和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提供了基础。

从国际上来看,不少国家将“利得”和“损失”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由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了会计要素只有六项,而“利得”和“损失”概念又非常重要,所以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虽然引入了这两个概念,但并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要素,而是将“利得”和“损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另一部分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这两部分在基本准则中分别作为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利润要素的组成加以规范。

在基本准则的所有者权益要素中规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其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利润分配活动无关、但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利得或者损失。”

由于加入了利得和损失,新的基本准则的将利润要素的定义修改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利润分配活动无关的,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利得或损失。”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利润表的变革保障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利润表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另外,还要求企业增加一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些改革表明,我国企业收益信息的披露趋开始趋向于全面收益观。

在新增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要求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以下信息的项目:

净利润,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由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可见,我国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作用实际上就相当于英国aSB的“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美国FaSB的“全面收益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权益变动表”。

至于利润表,新准则取消了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要求按照其中的大项进行列报,如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外损益占利润的比重越来越高。据调查,2004年上市公司信任度评价所选取的100家样本公司中,营业外收支占净利润的比例最高的公司达到211.22%,平均水平为6.65%(周俊2005)。可见,用营业外收支披露太笼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各项业务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能详细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抗拒风险能力。

另外,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比较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对金融工具的计价调整,和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产生的差异等,也会增加营业外收支的内容。因此,新准则对利润表项目的列示,还增加了一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就营业外收支的实质而言,其就是美国FaSB所指的“利得和损失”,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指的“非常项目”。所以我国改革后的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能更好地帮助投资者获得与其决策相关的全面收益信息。

参考文献:

1.裘宗舜,张思群.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财会月刊,2004(2)。

2.葛家澍,杜兴强.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