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的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2:43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1

关键词: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作者简介:梁琳(1990-),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高涵(1981-),女,湖南祁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81-04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可见,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已经成为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与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以及传统手工技艺和职业院校本身的特点,力图探寻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意涵

回顾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职业院校传承的研究比较少,要了解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意涵,有必要理清相关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这一名称,并且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我国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具备三种基本特征:第一,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具备或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或文化价值、或多种价值的合体。第二,认同性。“被视为文化遗产”表示事物要被认识主体认同和接受,要视其为文化遗产,这种认同感是要从内心而发,而非人云亦云,这也可以称为“接受性”。第三,活态性。即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和“无形”形态。“无形”形态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无形的表现形式,“有形”形态指与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等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要依附于人,有的还要依附于物,人和物都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2]其活态性也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以人为传承主体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的流动的活态文化。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在菲律宾举办了“工艺品和国际市场:贸易与海关法典”国际研讨会,对手工艺的定义为:“纯手工或使用工具、机械制作的产品,但强调工艺的最主要的来源是工艺制作者的直接的手工劳动。”。我国《说文》中记载:“工,巧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为之工。”《考工记》中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之世,谓之工。”《辞源》中将“工艺”解释为“手工技艺”。手工艺制作有别于大批量机械生产,它通常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纯手工或借用一定的工具,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制作。而“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对手工制品进行装饰性、艺术性的加工过程,以及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的全部技巧和工艺。”[3]

基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定义,我们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出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非物质遗产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具有手工性。手工性是其本质特征,无论是纯手工还是借助工具,但归根结底都是主要靠手工艺人的双手去制作。第二,具有生产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开始流传就是人们应生活所需进行的一种生产方式,具备生产性特点。第三,具有艺术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步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如日本民间工艺学者柳宗悦所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4]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用心创造,使产品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装饰人们的生活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特征和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型”人才,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是指各类各级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传授和承接传统手工技艺的目标、内容、路径和评价。这种学校传承是在借鉴传统手工技艺家庭传承和师徒制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传习院等多主体紧密联系,在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确立职业院校传承目标,构建职业院校传承内容,探索职业院校传承方式,建立职业院校传承效果评价机制。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具有丰富内涵。在传承目标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培养拥有传统手工技艺且符合时展的高技能人才;在传承内容上,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论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技艺具体训练操作以及实习实训等课程;在传承途径上,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技艺教学的开展,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技艺大赛的举办等途径;在传承评价上,形成多元主体评价,多元内容评价,多元方式评价。多元主体包括职业院校、企业、技艺传承人、家长等;多元内容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元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困境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增强了学校传承的解释力和动力。但是,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学校教育长期脱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具有多种困境。

(一)传承观念陈旧

传承观念陈旧是指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遇到的相关传承主体过时的传承理念、传承思想和传承价值观。这种陈旧的传承观念源于:一是传承人的“传技观”。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来就有接代传承人,需要特定条件,并形成了传承谱系。一般只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传给亲人或者指定徒弟。这种“绝技不外传”观念,造成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困难。二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观”。目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大多趋向设立机械、信息、汽车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用性强、见效快、现实利益大的热门专业,而传统手工技艺学成时效慢,不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广泛传播。三是家长和学生的“读书观”。家长和学生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实用性不强,培养见效慢,缺乏市场,认为学习传统手工技艺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这些观念成为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首要困难,且是最为关键的困境。

(二)传承内容零散

传承内容零散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专业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有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引入职业院校,主要集中在活动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且是一些简单的普及性知识,缺乏系统编排的学习课程。职业院校缺乏传统手工技艺课程体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少相关专业教材。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缺少相关教材,而传统手工技艺类教材编写困难,这导致了专业教材稀少。二是缺乏相关实习基地。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不仅理论教材缺少,实训基地建立也存在困难。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是家庭作坊并且保存着原生态的传承方式,不接纳学生实践;基于传统手工技艺纯手工的特点,即使家庭作坊接收,也无法解决学生大规模实习实训问题。

(三)传承队伍薄弱

传承队伍薄弱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和技能大师缺乏。一是传承主体老龄化,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体往往是小团体或者个人,传承范围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逐渐呈现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数量不断减少。二是传承语言方言化。传承人生活在民间,习惯使用方言传授技艺。职业院校引进传承人则会遇到其不善于或者不会用普通话教学的障碍。三是传承技能缄默化。传承人传授技艺多是一种师傅演示,徒弟观察模仿的缄默技能传授。而学校教育面向大规模学生授课需要大量的语言传授,这种技艺传授缄默化则不利于技艺快速传授和技艺大规模实训。

(四)传承环境欠缺

传承环境欠缺是指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传播所需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是指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态圈,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5]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比如景德镇,提供了陶瓷技艺的传承特有的泥土资源,其他地方缺少这种泥土就难以烧制景德镇瓷器。因此,职业院校不能脱离所处地域特征随意选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是文化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是指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价值观、文化、态度等无形条件,主要体现在传承主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影响两方面。比如,洮砚乡是一个藏汉杂居的地方,受佛教环境的影响,洮砚艺人雕刻了很多佛像作品。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文化环境。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路径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种种困境,为职业院校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突破方向。

(一)转变传承观念

转变传承观念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传承人转变观念。传承人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主体和发扬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源头,传承人应当树立“技艺共享”观念,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濒临消失的现实困境,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技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传承人只有转变观念,扩展传承主体,这样传统手工技艺才能细水长流。二是职业院校转变观念。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办学与普通教育办学逐渐趋同,缺乏职业院校的特色。职业院校应该立足“职业”特色,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特性及其传承人的职业特性,选择与当地紧密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类别,打造特色传统手工技艺专业。三是家长与学生转变观念。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生产性活动,也是一种能够熏陶学习者艺术修养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集工匠文化和艺术文化于一身的活动。家长和学生应该看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成为技艺巨匠。

(二)构建传承课程

职业院校构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研发队伍。研究队伍深入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环境,参加技艺传承实践,与传承人一起开拓、研发相关技艺的校本教材,从而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其次,融合现代科技。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保存关键取决于它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职业院校需要将传统手工技艺课程和当代相关领域科技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成,探索一种既保存传统手工技艺本身特点又融合现代科技的课程体系。再次,构建“一体化”课程。基于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行为传承,学校要将传统手工技艺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理论化,分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偏重实践课程。

(三)加强传承师资

职业院校加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师资有两条途径:其一,引进年轻传承人。基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老龄化和老年传承人方言隔阂的特点,职业院校可以引进相关传统手工技艺的年轻传承人,组成一个学习团体向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技艺,并且利用信息时代的传媒工具将传承过程都录制下来,用以传承教学。学校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传承主体,也可以提升传承师资的专业能力。其二,发展潜在专业教师。学校组织与传统手工技艺类似专业的教师,深入手工艺传承场所学习。其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在学习传统手工技艺能够触类旁通,进入传承场所学习能够高效地接受技艺传承,比如具有绘画功底的教师学习雕刻和刺绣则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审美品质,则能够快速学习技艺。这类潜在教师可以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的发展力量,与引进的专业传承人形成师资梯度。

(四)营造传承环境

职业院校营造传承环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因地制宜办专业。开办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时,结合技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拥有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设环境。学校可以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原生态的传承模式引进学校作为学校传承方式之一;定期举办传统手工技艺节,提供学生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招商引资建立校内传统手工艺街,营造手工技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外联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马自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n].中国文物报,2004-05-14(05).

[3]张素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4.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2

关键词:流程分析;价值流;供电企业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需求日趋紧张,不同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用电矛盾,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害,电力企业自身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停供电业务作为传统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其对传统供电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供电企业应在停供电业务流程优化方面做出巨大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基于价值流理论对传统供电企业的停供电业务流程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中国传统的供电企业大部分是由垂直管理下的供电所分化而来的,垂直一体化形势下的供电企业一般代表政府履行本行业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基于其公共服务的性能,在其转变成企业模式后,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由于供电公司加入市场后,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对于传统供电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传统供电企业的特点

(1)经济依赖。供电区电量受供情况是制约供电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供电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用电量的增加。(2)价格监管。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具有垄断性的特点,所以国家对于电力企业的监管力度更是强硬,供电企业的供电价格由国家规定,电力价格随这供求变化波动较小,主要受国家统一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价格竞争优势。(3)产品同质。电能因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供电企业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电压、电率等固定指标具有相同的质量标准。(4)垄断销售。电力企业由于其能源的特殊性,具有天然垄断性质。

二、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业务流程存在问题

基于对我国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流程现状的了解,从搜集到的传统企业的近五年来的停供电历史样本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停供电总流程大致呈正态分布,平均值约10,但是整体波动较大。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本文着力从波动性大平均值长等方向入手[2]。从价值流的角度出发,目前停供电流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首先,非操作等待时间过长其中包括:调度受理前的等待、调度批复前的等待、安全措施实施后办理工作票据之间的等待、验收工作与工作结束之间的等待时间、工作结束后与调度下达下一步指示之间的等待时间、倒闸操作过程中的等待调度命令的时间过长、检修人员与运行人员工作时间不统一所造成的时间成本的浪费、工作时间与就餐时间冲突所耗费的等待成本、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的验电工作耗时长和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不一致所导致的大量等待时间;其次,倒闸等操作过程中走动距离过长;第三,控制中心与巡逻维修部门之间岗位安排不合理,对于空岗和缺岗现象缺乏统筹安排。第四,在一个变电站内进行多项停供电业务时,缺乏对人员的统筹管理。第五,检修工作结束后,运行验收不及时等。

三、优化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业务流程

(1)流程优化的核心思想。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设计改造,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在于持续提高,循环反复。(2)流程优化的实施步骤。流程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既第一,准确发现业务流程的制约点,改进原有流程中的制约点,提高业务流程效率。第二,明确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是决定管理业务以及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绘制流程图来直观的展现优化后的流程以便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3)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对策。通过对a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分析,我们从中总结除了如下关键改进点其中包括:明确停供电申请检查时间和运行时间;增加申请运行的审核;取消重复环节;调度人员工作的预先准备;强化各项签署任务的时间点;明确各项工作的审核控制;各项安措做好提前一天准备工作;对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监控;对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出明确限定;搭建设备缺陷库等。针对于发现的关键点,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进策略:1)精细化停复电考核标准,增加申请频次按专业统筹停复电时间。2)构建二次检修任务信息库,实现社会回路、二次按措单等系统化管理。3)重新规划变电班组检查与修理、技术改造工作车间的员工职责,明确各项任务的负责人,重新设定劳动定额标准,明确每项作业完成时间,对停复电现场工作进行实施监控。4)以倒闸操作为例,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准备时间为实施操作的前一个工作日。5)在安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统一操作隔离开关电源并在安全系数可控的条件下,使用对讲机进行工作协调与连接,最大程度上的缩短因走动所浪费的时间成本。6)从多方面减少倒闸操作等待时间。力求达到连续性下达综合性指令。7)尽可能缩短故障查找时间,通过对隔离开关故障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主要故障部分,频发性故障部分。8)重新设定验收标准和优化验收条目,设定有针对性的维修检验条件,缩短整体检修时间。(4)实施成果。通过祛除停供电业务流程中降低工人工作效率的环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工人的工作质量。主要的实施成果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一极大减少了作业时间,增加了流程效率;二增加了工作质量,降低时间波动;增强部门间的交流,构建完备的保障机制;支持技术创新,鼓励员工不断突破技术屏障。

结论:尽管中国近几年来供电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提高我过整体生产力的同时,推动力技术的创新,加快了中国传统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但由于供电优化是一套复杂严密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各部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依靠多工种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加之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供电流程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未来,用户的需电量仍然会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对于供电稳定性和性价比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基于此类问题,要求供电企业人员时刻秉持着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总结实战经验,积极探索,勇于突破了创新。应用所学到的专业的尖端的知识和技术,掌握最先进的停工点管理方法,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停供电业务流程,使得传统供电企业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但目前来看,我国传统供电企业的停供电流程还是十分不健全的,其中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本文基于价值流理论对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业务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改进策略。本文介绍了传统供电企业的特点,并通过对大量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流程数据的分析,得出目前流程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对性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策略。通过精细优化业务流程,极大提高企业业务效率,增加工作质量,为现实企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3

【关键词】互联网+;工艺美术;转型升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提高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支撑。互联网以其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管理体制等等,在“互联网+”趋势下,传统产业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工艺美术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也需要积极作出调整,着力进行转型创新。

一、“互联网+”发展状况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这一概念便传播开来并受到了广泛重视,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也取得了深入的影响。在“互联网+农业”方面,不仅在农业生产中直接运用数字技术,还增加了农业咨询服务类、信息门户网站的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品牌化。在“互联网+工业”方面,互联网企业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断渗透到传统制造业中,在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同时,也逐渐占领了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互联网+服务业”方面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在生活服务和零售业上,o2o兴起,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相互协作,合理配合,形成新的商务模式;在交通、旅游业上,“互联网+”的出现及时有效地缓解了现有的人口、道路、车辆等条件下出现的拥堵现象,诸多app的应用,推动了资源共享。在医疗行业上,“互联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将迎来深刻变革,医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对患者进行及时问诊、增加互动,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就诊模式将逐渐被这种新的医疗模式取代;教育上量身打造个人教育方案,为教育人性化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这仅仅是互联网运用的冰山一角,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已经成了发展的一大趋势。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2017年10月,调查对象面向所有人,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根据前期线上、线下调研的数据显示:每天在互联网上花费1~3小时的达到42%,3~5小时的有22%,而超过5小时的则达到了近30%,可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这也是“互联网+”成为发展趋势的一大原因。数据也表明,人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还是普遍看好的,有62%的人认为其潜力很大,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也有20%左右的人认为发展正常,当然还有13%的人认为这个概念有炒的过热的成分。调查中也了解到,很大一部分人对“互联网+”专业化的理念模式并不是很了解,数据显示:有近8%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而75%左右的人仅仅是在新闻或一些媒体上偶尔听说过,又或者是从周围人那边耳闻过,人云亦云并没有深入学习了解其模式,仅有15%的人是认真学习过是“互联网+”精神并有深入了解的。因此,在搭乘“互联网+”列车的热潮中,除了进行推广和鼓励之外,保持理性的态度并真正做到系统有效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现状

苏州市传统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内涵丰厚且独具意义。其中主要有刺绣、缂丝、红木家具、民族乐器、檀香扇、剧装戏具、湖笔、各种雕刻、漆器、金银饰品、桃花坞木刻年画等绝大部分工艺门类,国家所确定的11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大类,苏州大致上都涵盖在内。尤其是苏州的刺绣、檀香扇等的制作,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苏州玉雕技艺别具一格,名声日盛,剧装戏具的比重更是占到了国内市场的近一半,苏州红木家具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已经成为全国三大红木家具产品生产销售中心之一。当前,加上民营和个体企业,苏州地区从事工艺美术的生产企业已经超过6?000家,从业人员多达15万,年生产销售价值大概在150亿元上下,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微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很多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苏州也不例外,但苏州做的比较好的是能够因地制宜,在不适合发展现代大工业地区如苏州古城区及环太湖区域,根据其良好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集聚点。平江、金阊、沧浪三个古城区主要以刺绣和玉雕为主;核雕、砖雕主要分布在吴中区光福镇;木渎镇则以石雕为主要产业集聚区;砖雕和珍珠饰品多集中在相城区;红木家具也是常熟及吴中区光福镇的特色产业。目前,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主要以两种形式展现:一是以宣传、展示、收藏、保护为主,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更注重的是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这里主要有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市刺绣研究所、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苏州市丝绸博物馆、中国刺绣艺术馆等。二是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融入了商业化的元素。主要有金阊区山塘工艺街、镇湖刺绣一条街、平江区园林路工艺街、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及玉器一条街、沧浪区相王弄玉雕街等等。尽管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可圈可点,但依然无法阻挡新时代新技术新娱乐的冲击,很多人对工艺品缺乏了解甚至没有兴趣,就此次收集的来自不同地区的问卷结果显示:有37%左右的人不了解工艺美术是什么,而60%的人仅是知道点皮毛,具体的也不是很清楚。这表明了不单是苏州,而是这个时代背景下造成的广泛现象,这也是所有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工作者需要去探索解决的。不过这也并不代表传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35%左右的人认为传统的工艺美术只要加以改进和创新,依然会有很好的发展,而近55%的人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再加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工艺品的发展还是很被看好的。另外还通过调研了解到一些情况: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人们了解工艺美术的方式有很多,在众多渠道中,互联网宣传以56%的亲睐度占据首位,位居第二的是有47%的电视广告,选择这两项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譬如通过专业书籍、纸质广告、朋友推荐等渠道了解的基本上是在20%~30%之间,不难看出互联网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在谈到购买工艺品的原因上,有近70%的人是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当然朋友推荐、广告吸引等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在购买工艺品时有近55%的人把设计感作为其首要考虑因素,从这两点也不难看出现在人们更多追求新颖、个性,这也是传统的工艺美术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原有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产业承载方式等等的调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更加贴近市场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同时,也因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民间技艺制作者建立工作室、作坊等形式来支撑而使技艺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众多阻碍,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缺乏规划引导及有效的资源整合。目前来讲,不管是在全局性的规划指导上,还是在设置高效运作管理机构的规划上,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都存在缺失。数千家工作室、作坊之间,基本上没有交集,对于开拓市场、创新产品、培养人才等方面自然也就不存在合作,造成了很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整体优势无法施展。(二)缺乏有效的行业规范。大部分工作室都属于个体经营,自律性和规范性都有所欠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存活下来并获取利益,产品的模仿、抄袭等恶性竞争行为时常出现,对于创新者而言,其利益便受到了侵害,长此以往自然也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专研创新,这样无限的恶性循环,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三)缺乏有效的宣传。绝大多数人对工艺美术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很多都停留在一些比较熟悉的工艺如刺绣、雕刻等,但是对于其他一些精美的工艺知之甚少,甚至有的连工艺美术这一概念都不清楚。这与宣传有着莫大的联系,调研数据也有显示:有近50%的人认为宣传力度不够是造成工艺美术获得关注少的原因之一,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没有充分有效的宣传,工艺美术很快就会被遗忘并被新事物取代。(四)缺乏高质量的技艺人员的培养。人是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以往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致使传授技艺的形式单调乏味,更缺乏良好的学艺环境。另外,工作环境往往简陋杂乱,工资水平无法与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相适应。因此很多年轻人没有兴趣,不愿意从事这类行业,而且经营者能力也有限,缺乏培养后备人才的经济实力,况且在短期无法获得效益的情况下,也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五)缺乏有效的市场培育机制。目前工艺美术品形成的销售市场比较窄,大多数都是靠个人的知名度或市场的自由消费法则来出售产品,笼统而单一,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多样化的市场。而缺失固定的、有针对性的消费群体,缺少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输出,又进一步阻碍了有效市场的培养。此外在开拓传导渠道、加强与国家、省工艺美术管理运作机构、平台的交流上也存在着不足。(六)缺乏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很多个体经营者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对未来也没多大预期,自然不愿意冒险对一些新的东西有所涉猎。而有些愿意结合的商家,却因技术上的高额成本不得不放弃,心有余而力不足。(七)缺乏资本的再投入。工艺美术产业的体制和对应市场的极端特殊性使经营者无力再进行资本的投入,经营者除了投入成本和一些必要的开支来维持订单外,基本上不会为了再发展而进行中远期投入,特别是在研发、创新等需要耗费巨大资金方面,经营者无法在短期内获利,而高额的成本和难以预计的预期也很难吸引其他产业资本的进入。

四、“互联网+”趋势下苏州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建议

互联网的深入运用,使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还需要牢牢把握时代的特征,紧扣发展主旋律。苏州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结合来完善,这里仅从互联网技术的角度,对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一)顺应潮流,重视信息化影响。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是基础,作为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要提升自身和内部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通过对“大数据”信息分析行为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建立有关的数据资源库,再将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得出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如以年龄段划分人群,其各自对不同工艺品的喜好分布;再细分为以收入及消费水平划分,分析其对不同工艺品的喜好分布。如果能够将数据分析工作做好,将会极大提高工艺品经营者的经营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提高创新意识,重视新兴事物。创新向来是各行各业亘古不变的话题,没有创新,企业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丧失活力。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仅是指在传统的技艺中融入新的元素,满足消费者时时变化的需求,还包括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商业模式等等都需要根据现行事物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譬如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经营,目前淘宝店、微店等等都很火爆(三)加强宣传力度,完善推广方式。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宣传,仅仅就是靠流传下来的名气支撑,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传统的宣传方法和单一的推广渠道是远远不够的。而利用互联网就是一种很好的推广宣传方式,譬如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宣传,又或者建立系列的论坛、社群、公司网站,再如百科、问答、软文等等,这些均可以利用网络来吸引浏览量,增强人们对工艺美术的关注度。(四)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传统艺术的传承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学习这些技艺,人才流失很严重,缺乏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工艺比较复杂,而且过程比较枯燥乏味,需要花费足够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并运用的。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师傅带徒弟,受众范围比较小。因此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通过互联网教学则突破传统的一对一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增加受众,反复学习,还可以增加交流和讨论,进一步促进学习。(五)重视“个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当今社会,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更加注重个性,一些笼统的大众化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经营者重视个体,转变经营思路,把个体感受满意度当成一种发展资本。“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在其中作为单独个体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高,因此可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科学自选组合,辅以周到服务,融入客户个人的思想意愿,定制个性化产品。

五、结语

“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在此战略背景下,多个行业都在进行调整,紧跟政策的脚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刚起步,是个很火热但没有具体落实到实处的理论阶段,大部分商家也都持观望的态度,即使有意愿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但也因为高额的成本而放弃。“互联网+”确实能带来许多切实的好处,可要真正地将传统的工艺美术与“互联网+”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祝贺.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6:19~20

[2]王留青.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

[3]燕建泉,燕天池.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其转型[J].艺术科技,2013,8:217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统计;发展;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营销统计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因而,基于其在发展中的问题,对其建立现代化统计平台,是营销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调整营销策略的主要依据。

二、电力企业营销统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营销统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而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完善的统计机制,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电力企业的统计方式过于陈旧,这点也是电力企业在营销统计发展上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缺乏完善的营销统计体制。电力企业的营销统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而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然而实际的统计工作,缺乏有效地统计机制,进而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中,出现诸如部门职权交叉、统计混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制约着营销统计的效率和可靠度,以及其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不完善的统计体制,造成统计工作的监管不到位,尤其是关键领域的统计工作,出现严重的人为式的统计模式,这都严重影响着统计工作的有效性。

(二)营销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基于营销统计的重要性,因而其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中,对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营销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缺乏。尤其是基于信息平台的统计模式,统计人员都非常的缺乏,也就是说,目前的电力营销统计人员还是以传统单一的“人工式”的模式,进行着复杂的统计工作,这点严重制约着营销统计的信息化发展。而且,对于电力的营销统计,注重管理理念的时代性变化,而当前的统计人员在统计理念上,还是传统的方式,这点造成了电力企业在统计领域停滞不前,与世界统计行业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缘故之一。

(三)营销统计的可信度不高。电力营销统计工作,注重统计数据的有效性,也就是,统计数据的可信度。然而,实际的统计工作,在工作面上,缺乏全面性,而且统计的信息渠道过于的单一,这点造成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不高,进而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统计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带来较大的阻力。同时,在对于统计数据的审核上,企业的领导层疏于“量化评估”的工作开展,进而造成了统计工作的不规范,这点也是电力企业在营销统计发展上,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四)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分析。营销统计工作的开展,就是为了企业营销策略的发展而服务,也就是企业调整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然而,实际的营销统计中,缺乏有效地数据分析,进而在统计数据库的建立上几乎是空白,这点造成了营销统计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科学的数据支持,也就是说,营销统计在发展的进程中,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因而,如何更好地把有价值的统计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是电力营销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当前营销统计最大的发展问题。

(五)缺乏现代统计平台的建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现代信息平台的营销统计,是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当前的营销统计过于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过于的陈旧,这就给现代统计平台的建立,带来巨大的阻力。因而,实际的营销统计工作还是以传统的表格形式,进行着复杂的统计工作,这点造成了统计工作的低效率、低可靠的问题。而且,缺乏计算机的数据分析,造成了数据分析的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因此,缺乏现代统计平台的建立,制约着营销统计的现代化进程。

三、电力企业在营销统计发展中的对策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电力企业在营销统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现代统计平台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因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有效地措施,是电力企业营销统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完善营销统计体制。营销统计的发展,需要基于完善的统计体制。在营销统计体制的完善中,需要对于统计部门进行优化处理,尤其是对于冗长的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合并或取缔,这样就解决了统计过程中,部门职权交叉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部门的工作效能,避免了职能单位的。而且在完善的统计体制下,加强了统计工作的监督,尤其是关键统计环节的监督,是营销统计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培养营销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尤其对于现代统计模式的培养。良好的统计效率,需要基于高素养的统计团队。因而,在营销统计的发展中,需要基于企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一支高素养的统计团队。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基于现代化统计理念的人才培养,是营销统计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统计效率的重要保障。基于现代营销统计的需求,统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统计技能,以及现代化的统计理念,这样才能确保营销统计的现代化发展。

(三)营销统计的全面性,以及多元化。电力企业的营销统计注重“统计面”的全面性,以及信息渠道的多元性。因而,在实际的营销统计中,要全面营销统计的开展,而且对于关键的营销统计,能做到“责任到人”。对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的构建,需压迫基于现代网络平台的建立,进而完善统计数据库的建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做到营销统计的全面性,以及信息渠道的多元化。

(四)完善统计数据的分析机制。传统的表格式统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营销统计的需求。因而,完善统计数据的分析机制,是确保营销统计效应的重要举措。在分析体制的完善中,需要基于计算机平台,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库,进而依据数据源,对于统计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对企业的营销策略调整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

(五)构建现代统计平台。基于现代统计平台,是营销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统计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平台的建立中,要基于企业的营销机制,进而建立一套完善的统计平台,这样使得统计信息的多元化,而且统计数据具有共享性,这点对于营销统计而言,无疑是创新性的发展。

四、结语

电力企业营销统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统计机制,以及现代统计平台的建立。因而,基于营销统计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营销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小兵;郑颖.电力营销农电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电工;2012(02)

[2]李峰.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方法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3]高博.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J].大科技;2012(02)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5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从区域产业现状、企业、产业等多个维度,来整体审视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特点,指出目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关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66-03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2012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网络传播学》(2012cxy06);合肥市2013-2014年度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HFSK13-14D11)

目前,全国各地区的行业、政府纷纷看好未来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并竞相打造建设服务地方、辐射全国的区域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作为安徽省会、国家四大科教城的合肥市,是全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最集中的区域,2012年9月,安徽省政府了《关于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本文系笔者深入行业一线进行实地走访考察调研,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细致梳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并试图从中归纳总结适合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些规律。

1存在问题

1.1企业层面

1.1.1对数字出版认识不够,动力不足

部分出版企业,尤其是一些传统出版单位纸质出版经营权受既有政策保护,对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模式尚能较好生存;而另一方面对何谓数字出版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片面错误地理解了数字出版的核心内涵,对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认识不清,害怕其内容数字化以后,对其旧有的传统出版物发行市场产生较大冲击。①虽然部分出版单位设立了数字出版工作部门,但多数只进行纸质版出版物载体内容的数字化转换,对新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内在动力,对数字出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徘徊观望、固步自封,普遍没有对其发展进行认真具体规划,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展开数字出版业务。这是合肥市整个产业向数字出版转型最大的潜在阻力因素。

1.1.2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活力

在整个社会对数字出版必将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前提下,当前众多行业纷纷大举进军数字出版业。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传统出版企业的大踏步产业创新与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几近停滞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是本地一些规模不大,业绩一般,生存压力不大的传统出版企业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工作主动性,还处在观望状态。从笔者前期调研来看,上述企业内部通常是其旧有的盈利模式、企业性质、运营流程等要素一成不变,企业生存状态尚能适应旧有的产业模式,缺乏转型创新的原始动力。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成立了专门从事数字出版业务的部门,但暂时还没有对其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内容有整体清晰的规划,尚未形成正式运作的机制等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总体来看,绝大部分传统出版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步入数字出版的发展阶段,即使是少数已经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企业,其在该领域中的投入还远远大于产出,仍处于逐步摸索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业务尚不是主要业务。

1.1.3优质资源创新不足,专业数字出版人才奇缺

从笔者调查来看,由于目前整个业界对于数字出版缺乏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技术软件不统一,导致出版内容在内容分发上存在很多问题:文件格式种类纷繁发杂;出版企业过去海量的存量资源数字化程度不高,不是真正意义上为数字阅读而进行地数字化呈现;虽然存有数字资源,但优质资源较少,多数内容无法直接使用,仍然需要进行深加工(需结合内容分发传播的渠道、终端进行内容的碎片化,进行重新结构化的主题呈现);虽拥有众多的出版题材内容,但其中有较大比例因版权原因,无法获得授权,还有部分内容不适合加工成数字出版物,所以实际上能真正用于数字出版物生产的优质资源数量有限。

此外,一些企业目前仍没有组建起真正的数字出版人才队伍,所以也就影响到其数字出版的业务开展。数字出版急需的内容采编、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缺口很大,而目前企业在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的人才措施效果均不理想,数字出版人才短缺的局面一直持续,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数字版权的保护困难复杂,传统出版社担心优秀作品的网络出版很容易被盗版,只拿一些质量一般的作品和运营商合作,导致运营结果不理想,影响了从事数字出版业务的积极性。

1.1.4数字出版物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创新

部分出版企业在其产品营销方面主要暴露出以下问题:市场营销意识薄弱,数字出版产品种类结构单一,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提供较高质量的创新性产品,即使是有些数字出版业务发展得比较好的出版社也是如此。目前,电子商务平台营销、微博营销、数据库营销等新的营销手段已在传统出版物的营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业绩尚佳。但数字出版物的营销方法和销售渠道却较为落后和单一,对产品的宣传推广严重不足,目前主要还是以企业自主平台直销为主。在此其中,数字教育出版由于其特殊性质,绑定了中小学的教材教辅服务,目前运营状况较好。

1.2产业管理层面问题

1.2.1产业链上下游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及推广平台

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机制,良性循环的合作方式与赢利模式尚在探索。传统出版企业在产品定价、收益分配机制中缺乏有力主导,出版企业和著作权人的利益在旧有的产业生态中难以得到有力保障,致使其生产积极性被严重削弱,优质内容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优质畅销书种类数量有限,而内容质量不高的库存基数却逐年大幅递增。

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但因不熟悉、不掌握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所以对数字内容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方面困难较大;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虽然拥有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但是又不熟悉出版业务,不掌控核心内容资源,对于自身技术的宣传和推介不够充分,形成了数字技术与优质内容整合融合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传统出版企业与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签订数字版权授权合同,通过提供内容而获得收益,技术提供商或网络运营商再向市场转供内容实现收益。②这种模式导致传统出版单位不直接面对市场,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利益分配上失去主导权,影响了合作的积极性。

对于数字出版这样一个资金密集、知识密集的新型产业,政府、行业协会等产业管理者,目前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缺乏对整个新兴产业发展的正确理解,因而也缺乏对其发展必要且正确的扶持引导政策。数字出版整个市场中,产品种类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无形中造成了产业发展的混乱和企业的高成本、发展的高门槛;产业链头重脚轻,产业链生态基本以生产内容以自产自销为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中大规模的内容分销投送平台,不符合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规律,这也是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2推动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笔者建议:

2.1从宏观上制定支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政策

尽管安徽省、合肥市和高新区都出台了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加大数字出版产业扶持力度的政策,比较具体地对数字出版产业给予了支持。但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虽然2013年5月总局联合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数字文化内容消费,但对支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尚不够具体和刚性。建议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牵头,针对我市数字出版产业专门制定并出台更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全面惠及数字出版行业的具体政策,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

2.2整合行业资源,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及数字出版基地合肥园区建设

行业、企业、政府应积极协调联动,在政产学研平台搭建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和企业调研论证,研究策划一批数字出版重大项目,尤其是涉及数字出版发展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基础性的骨干工程项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目前,一批数字出版重大项目在规划启动中,如: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书香皖韵安徽出版数字资源管理库”项目,安徽教育出版社“无纸化教材”项目,“时代教育在线”项目,合肥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全媒体移动终端项目,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机交互数字智慧社区”等项目,随着数字出版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必将推动我省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统一协调,加大对数字出版企业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入驻,对省内有代表性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审核评估,逐步纳入基地统一规划,享受统一的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帮助入驻基地园区的企业申报互联网出版资质。

2.3加大专项资金及政策扶持,积极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数字出版项目引入、研发资金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较长,企业压力加大。国务院和总局两个意见的出台,均明确了为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为数字出版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环境。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将合肥市涉及数字出版的相关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设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培育扶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企业与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打造数字出版发行平台,丰富数字出版产品,充分发挥资金引导、政策扶持、集群带动的作用,大力促进合肥市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数字出版尽管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存在有较大差距。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产业、政府管理三方均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业链尚不健全,同时盈利模式、版权保护、行业标准、品牌影响、渠道建设、人才队伍等长期以来困扰数字出版产业多年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③而对于安徽省及合肥市而言,其数字出版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各类型业态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合肥市相关从业者应认清形势,找寻对策,共同促进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为中部地区整个产业的崛起发展开拓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光明之路。

注释:

①方卿。资源、技术与共享:数字出版的三种基本模式[J]。出版科学,2011(1):28-32.

②方卿,曾元祥,熬然。数字出版产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5-17

③程素琴。数字出版传统特性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251254.

参考文献:

(1)方卿,曾元祥,熬然。数字出版产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郝振省。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6

企业文化建设因其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或敲敲打打不成体系,或虎头蛇尾无疾而终,最终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软约束作用发挥不明显。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盲目效仿,缺乏特色。

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文化建设,也随大流,照抄照搬,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导致企业理念缺乏特色和个性,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分离,企业文化建设在方向上便陷入误区,最终得不到企业员工的整体认同而流于形式。

(2)不成体系,短期行为。

有些企业对文化建设没有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未形成系统的推进思路,缺乏长期的实施步骤;有的把企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把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等同于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相脱节,使企业文化的有效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的企业文化建设短期行为盛行,靠运动式地推进,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持久机制。

(3)认同不够,缺乏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因为文化理念缺乏特色,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载体,导致员工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全员认同的价值观。有的精神培育仅仅停留在标语口号阶段,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形式化、空洞化明显;有的内部部门之间互相扯皮,协同度不高,往往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群团组织的事,业务部门甚至片面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会影响业务发展。四是组织不力,缺乏设计。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但在实际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因为管理能力水平,领导视野等原因,往往难以担此重任,这体现在文化设计阶段缺乏总结、凝练的能力,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清;在理念传播推广阶段,缺乏总体设计和推进的能力,对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恒心。另外,企业在推行文化建设过程中也缺乏专业咨询机构和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难以上升到一定高度,从而难以发挥出应有功效。

2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企业需在实施过程中统筹把握,抓住建设的关键点,科学设计,精密计划,全力推进。

(1)找准定位,建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的设计阶段,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格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理念是体现企业个性特征,反映企业核心意识的价值体系。建立企业文化理念,首先要形成共识,进行理念定位,企业高层及员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倡导、学习和宣传,形成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共识;其次是广泛调查,寻找企业发展的价值认同点,让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参与其中,集中大家的智慧,寻找确定企业文化的理念;第三是凝练提升,定位企业理念。经过分析比较、统一认识、广泛调查之后,对企业文化诸要素进行归纳提炼,定位出企业文化理念,定位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传统优势、现实状况、发展目标,针对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利益诉求,设计出能在企业内部变成全员行动,在企业外部博得社会认同的企业文化理念[4]。企业文化理念确定之后,即可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企业使命、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行为及表层形象部分等等。

(2)明确路径,建立核心理念渗透体系。

企业文化理念从抽象的文本落实到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需要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而这一过程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具体来说,第一,领导者要率先垂范,知行合一。第二,企业文化要制度化。这是确保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行为紧密结合的关键,将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各项制度规范中,按照理念体系来重构完善制度,使企业每一个员工自觉遵守,直至成为习惯,真正使理念内化成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行为;第三,企业文化要具象化。设计和企业文化理念相对应的企业宣传活动,通过企业内部各种媒体营造出企业文化的宣传氛围,使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员工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环节。

(3)做好保障,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在于其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一是规范的科学管理是基础。企业文化建设是基于企业科学、严格、规范的管理之上的,所以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先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管理层和员工都是规范制度的自觉执行者,只有科学管理到位了,才能上升到文化管理层面,否则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局;二是科学系统的培训是重点。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科学系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系统培训,可以让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有更深地理解和认同。同时大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充分积聚全体成员的智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企业文化的创新进程,使广大员工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5];三是领导者和员工形成合力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虽角色和分工不同,但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企业文化建设都不会成功。领导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和最终创造者,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标志是两者真正形成互动,聚成合力。对于企业家来说,要真正能做到洞穿全局,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放弃。对于员工来说,要将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心,将个人目标与企业远景规划有机结合,在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通过企业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结语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现状分析企业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theBusinessadministrationpersonneltrainingStatusanalysisandReform

abstracttoday'sadvancesintechnology,increasingthelevelofdemandforsocialtalentsexposeditslimitations,businessadministrationpersonnel,highereducationinsomecapacityneedstobestrengthenedintheoreticalresearchandsocialpractice.thisarticleisbasedontheneweconomicsituation,theabilitytotalkaboutsomeoftheirownviewsonhowtoimprovethemanagementofindustrialenterprisesandsuppliers.

Keywordsbusinessadministration;statusanalysis;entrepreneurship

1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1)对工商管理人才缺乏精确定位。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地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地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的人才教育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培养高水平人才向精英人才过渡。对工商管理人才的传统定义已经无法适应新模式的变化。

(2)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存在欠缺。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义为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导致了培养目标的无差异性,而对于这类人才培养的课程没有显著的特色,与其他专业并无太大差异。以传统模式为主的课程安排,在新时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化体制的发展。在现实工作中,工商管理有大量的实践过程,然而在课程安排中,这一模块的设计却很难看到或者并不是课程的重点,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动手能力,实践技能方面比较弱势,对于新事物,新岗位的适应性就较差。因此,尽管我们现在的工商管理课程丰富,课时总量很多,但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无法适用于实践。

(3)创新能力欠缺。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一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及一切为了考试和升学的思想灌输,导致对学生的培养依旧停留在以老师为主题,限制了学生们自我意识的挖掘,最终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理论知识丰富,然而非常缺乏实践操作的锻炼。

2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如今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都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的人才相似度很高,个性特点不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统的培养模式开始发生转变,不过却仅仅停留在了理论知识学习和课堂案例讨论的阶段。然而,过去培养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要彻底改变其思考方式在短时间内比较困难,而且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创新能力的不重视和不关注导致了大多数学生缺乏这项本该具有的技能。如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但却很难脱离传统思维的限制;学生对于问题看法的角度在不断增多,但很少可以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融入其中;学生面对问题采取措施的效率日益提高,但是担心承担风险,不敢大胆决策。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太容易满足现状。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思维已经形成定式,日复一日的题海战术,将学生打磨得仅仅满足于把题做会,而老师们也是针对题目来展开自己的教学任务,从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最终目的。面对问题时,学生们总是采用老套路来试图解决,一旦可以完成解题的任务,便不再去深究和探索,很多的难题都停留在表面的解答,很少有人可以继续探究。

(3)学生难以具备企业家精神。每个企业都有一种理念,有一种文化,企业家就朝着这个理念努力拼搏,时间长久就形成一种文化,企业家的成功就是靠他们有这种精神的支持,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创新是其灵魂、冒险是其天性、合作是其精华、敬业是其动力、学习是其关键、执着是其本色、诚信是其基石。而我们的学生在创新、冒险和合作方面都与之有很大差距。

现在很多人慨叹中国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企业家精神,正是这种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也是最缺乏的精神阻碍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其实中国从来不缺乏企业家精神,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充满了企业家的奋斗精神,温州就是一个典型。江浙一带的很多家庭企业就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种表现,温州人从小就具有非常浓厚的创业意识,很多人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去创业,他们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3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3.1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不断提高创新素质

在人才培养的新时期,因材施教成为了共同的主题。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心理成熟程度都大相径庭。在共性培养的同时,要重点关注个性同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一对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如今发展的需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主旋律。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专注培养的应该是学生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对于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以及大胆假设小心验证的态度。另外,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兴趣点我们应该都加以关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们的兴趣诉求,力求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兴趣方向都形成一个个性发展的方面。

3.2增强教育的师资力量

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需要鼓励其加强思考,另一方面则需要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老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参与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适合如今发展的局势。所以,寻求一种创新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模式,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一个优秀的老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在学生成长阶段非常重要,早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建立将为今后的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使学生们产生了思维定势,导致了思维僵化,习惯于对老师、前辈的行为以及思想模仿,而缺乏改进和创新的思路。学生们相互之间的相同点太多,个性比较缺乏。所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们做到真正意识到创新能力才是这个时代的根本,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首先,我们要由传统的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更加关注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式。其次,我们要由单一化评价体系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评价一个学生,全方位地考察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出各种类型,面向各种角度的人才。

参考文献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8

【关键词】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胡鹏,中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X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5)04-0051-02

信息安全建设包括三大部分,即人员、管理和技术,尤其是信息安全管理,已经越发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以此为核心来打造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关乎企业自身信息安全,也关乎普通消费者信息安全。因此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现状分析

(一)对信息安全建设缺乏足够认识。就目前国内实际情况来说,传统行业对于信息安全建设尚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信息安全建设难以切实施行。具体来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行业的领导者对信息安全建设缺少必要的认识,在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时,其最先想到的是提升行业品质来面对新挑战,却忽视了通过信息安全建设保护行业核心信息资源,导致行业信息被逐渐泄露,无法与新行业相抗衡,以致逐渐失去竞争力。最典型的就是传统出版行业,在数字化刊物逐渐普及的情况下,传统出版行业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出版物印刷量与销售量逐年下降。二是行业内部员工缺少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会在不经意间泄露行业信息。更有甚者为了一己私利出卖行业信息。这些举动都对传统行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三是普通消费者缺少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在某些需要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的行业中,消费者往往没有考虑个人信息资料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泄露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后果。忽视这些的结果就是消费者缺少对相关企业信息安全的要求,在发生意外情况后无法挽回。

(二)信息安全建设技术水平较低。传统行业虽然缺乏对信息安全建设的认识,但也并非没有进行信息安全建设,只是其信息安全建设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切实满足对企业信息安全的保护。信息安全建设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架构技术层次低,一个体系架构的技术高低,决定了该体系所能发挥的功能高低。越先进越高端的技术,其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也就越安全,反之亦然。传统行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以及权限设置等信息保障措施,其技术相对一些新行业而言较为落后,无法符合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更无法有效弥补信息安全漏洞,只能说是徒有其表。二是人员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人员管理也是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每一个员工都携带着一定程度的行业信息,只有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建立科学人性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人员不会因为失误或利益泄露行业信息。

(三)信息安全建设覆盖范围较窄。信息安全建设覆盖范围较窄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信息安全建设的传统行业范围较窄;二是行业内部信息安全建设的范围较窄。对于所有传统行业而言,已经完成信息安全建设或正在建设的行业并不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传统行业中完成或进行中的信息安全建设的企业,尚不到20%。这一数据说明信息安全建设率在传统行业中来讲还很低,还需要加强相关理念的宣传,引导更多的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安全建设。在行业内部,信息安全建设集中在企业核心机密,即企业相关财务数据、产品数据和市场数据等,忽视了员工信息安全及一些外在信息安全的构建。虽然此举能够保障企业核心利益,却无法保证企业正常良性的运转。

二、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在信息安全方面,我国尚缺少有效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少对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的强制性法律法规。传统行业本身对信息安全缺少足够的认识,再加之缺少必须的法律法规,就致使传统行业基本忽视了信息安全建设。另一方面是缺少对信息安全犯罪的法律法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各种信息安全犯罪层出不穷,犯罪性质也从经济犯罪上升到了更加恶劣的性质。各种由于个人信息泄露而出现的绑架、抢劫等案件,急需出台相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来加以制约。

(二)传统行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不力。信息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在传统行业中来说都并不到位。体系建设主要是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应当从上至下,由内而外,将方方面面的信息安全包罗其中,以形成一个上下一体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制度建设主要针对信息安全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确实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形成约束,避免其出现一些不利企业信息安全的行为。人员管理主要是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让其树立起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意识。

(三)基础信息安全建设设施缺乏。基础信息安全建设设施缺乏,是摆在传统行业面前的关键问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基础缺乏,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技术基础基本源自国外,这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只有创建完全自主的信息安全技术,才能杜绝国外技术可能存在的技术后门。二是硬件基础缺乏,这与技术基础缺乏对信息安全的不利影响是一致的。总的来说,硬软件的缺乏,是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的最大问题。

三、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策略分析

(一)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做好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最首要的就是完善相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信息安全建设进行定性。首先是明确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的义务,通过法律规定强制传统行业进行信息安全建设,迫使其领导层重视信息安全建设,进而在行业全局决策中增加对信息安全建设的思考与倾斜。其次是对信息安全犯罪作出全面的定性与量刑,加强对信息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减少信息安全威胁。

(二)加强行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加强行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构建企业员工信息梯度,针对企业不同部门以及不同职位,制定不同的信息等级制度,以此改善员工功能与信息的不对等关系。第二是构建信息管理制度,针对企业类型、企业所包含信息的类型以及其机密程度,制定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约束。第三是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建设培训,使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建设意识,能够从一些小事上进行信息安全建设。

(三)自主化信息安全建设基础设施。自主化信息安全建设基础设施应当从基础技术与基础硬件两个方面进行。就基础技术而言,传统行业应该大量参考国外相关技术,博采众长,创建不依赖于国外技术的信息安全建设技术,真正实现信息安全建设技术国产化,从根源上排除国外技术对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在基础硬件方面,传统行业可以加强与国内硬件厂商的合作,共同研发具有行业特点的信息安全建设硬件,减少国外硬件的引入与应用。总的来说,信息安全建设应该在国外硬软件的基础上,开发自主的硬软件设备,使信息安全建设完全实现国产化。

(四)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构建信息安全大环境。信息安全建设并非企业一己之力就能够做好,还需要多方协作,构建信息安全大环境,如此才能在整个行业中进行信息安全建设。第一,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管理。对于同一行业而言,企业的核心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相似甚至相同,即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交集。同类型企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合作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第二,构建企业信息安全评级制度,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内的优秀企业,组建企业信息安全评级机构,对行业内企业进行信息安全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让消费者能够清楚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安全等级以选择能够保障自身信息安全的企业。此举还可以加强企业对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促使企业进行信息安全建设。第三,构建信息安全犯罪打击网络,由公安部牵头,联合国内优秀的信息安全商构建信息安全犯罪打击平台,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及信息安全犯罪的打击。

参考文献: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9

浙江经济一直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和特色,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基本在75%左右,企业数量达到82%。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凸显、各种要素成本的上升、外需的下滑,浙江传统产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此,浙江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企业家转型、深化“两化融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等待探索。

关键词: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浙江

一、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

(一)提升块状经济,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据统计,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的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但大多传统块状经济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能耗高、污染多、附加值低,存在比较明显的层次低、结构散、创新弱、品牌少的低端化锁定倾向,尤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

为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浙江作出了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决策,规划建设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品牌建设、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等措施,以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和乡镇功能区为主要依托,建设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配套协作,初步探索出了产业与市场互动提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规划引导型、价值链整合提升型等转型升级的路径。2010年产业集群示范区研发投入达到280亿元,比2008年增长23%;技术改造投入833亿元,比2008年增长29%;实现新产品产值3131亿元,比2008年增长33%。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方面,2010年前三季度,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7%,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平均1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91亿元,同比增长32%。

(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

浙江主要从产业集群、重点行业和企业三大领域,实施两化融合工程,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在产业集群层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产品设计、质量检测、行业数据库共享等服务;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在重点行业层面,加强行业信息技术推广,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总结推广印染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行动成功经验,推进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的两化融合,建设一批两化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在企业层面,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加快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普及,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我们在阿里巴巴的调研中了解到,淘宝网建立了实时交易动态观测系统,为相关企业提供最新的消费信息,帮助企业及时把握产品销售趋势,使产品设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淘宝还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提供销售平台、营销、支付、技术等全套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建立品牌。

(三)加大企业家和人才培训力度,推动传统经济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家队伍的转型升级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至关重要。浙江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而民营企业家多为农民出身,即所谓的“草根企业家”,他们在过去几十年培育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如今这些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以往的经营管理思路暴露诸多弊端,转型迫在眉睫。

浙江提出,经济转型首先是企业家转型。为此,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树立11家精细化管理示范标兵企业,推进500多家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改造,深入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优化和规范企业管理咨询培训行业,全省培训基地总量达78家,2009年以来共完成27万多人次的培训任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区域高新技术和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专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积极实施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潜江人才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计划”、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团队建设。

(四)提升市场商品档次,以高端化需求带动转型

浙江素以鞋帽、服装、皮革等商品而闻名全国甚至全球,但同时其产品低端化也众所周知。此种模式在为其打开并占领市场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浙江走高端化发展道路的障碍。

目前,浙江正通过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举措,改善其低质量、小商品形象。如政府为改变义乌小商品城的产品低端形象,提升商品档次,专门设立了进口商品馆,经营包括德国、日本、澳洲、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档进口商品,旨在以高端化市场需求来带动传统的低端产品转型。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转型升级营造可持续环境

近年来,浙江的企业员工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大多分散在中小企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提高,喜欢独立思考,渴望公平竞争,被尊重感强烈,自我维权意识强;另一方面,他们不仅期待较高的工资收入和物质生活条件,更追求“柔性薪酬”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给劳动关系调整带来新挑战。

浙江围绕“让职工工作更体面、生活更有尊严,让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强、发展更健康”这一根本,通过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等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工会建设和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项研究显示,单位GDp的劳动争议受理数,全国为1.9,浙江为1.35;单位GDp的劳动争议涉及劳动者人数,全国为5.59,浙江为2.40,浙江的劳资和谐度走在了全国前面。

二、浙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一)创新能力缺乏,传统产业升级缺少有效公共服务平台支持

目前,浙江6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左右。2008年分别有77.7%和89.9%的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和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9%。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仍主要依赖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相对较低。近年来,浙江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但其服务领域更多集中于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市场调研等,技术研发相对较弱,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有效技术服务不足。

(二)制造业低端化,自主品牌少

浙江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务非常艰巨。这些产业一般位于产业链的下游,附加值低,缺少核心技术支撑,产业竞争力不强。在义乌小商品城经营的大多商品质量不高,很多商品实行贴牌生产,大部分销往非洲、拉美等地区,而在销往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商品中,大多无法打入主流超市和商场,只能进入“跳蚤市场”。因此,如何突破“低端锁定”趋向,创建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成为浙江传统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出现一些高端产业转移的现象

目前,浙江存在较为突出的用工、用电、用地及原材料紧张等资源约束情况。在用地方面,可供成片开发利用的土地较少,且指标紧张,使得一些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项目无法落地,如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些企业将高端环节转移到省外经营,其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已超过原有地区,出现了搞“腾笼换鸟”,不仅没有引来“好鸟”、反而部分“好鸟”飞走的情况。另外,由于资源约束、政策限制、产业链配套、规模经济发展需求等考虑,一些传统产业出现了“抱团”转移的现象,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冲击。

(四)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企业带动

近几年浙江大企业集团虽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仍显偏小。中国2010年500强企业中,浙江有46家,但只有1家入围前100强。广东入围前500强的企业总数虽少于浙江,但有7家入围前100强。目前,浙江民营企业中还没有千亿巨头,2010年,浙江最大民营企业万向集团,总规模不过515亿元,娃哈哈为432亿元,雅戈尔为274亿元。而广东民营企业入围前100强的千亿巨头有3家,其中华为规模达到1493亿元。江苏的沙钢、苏宁分别为1463亿元和1170亿元。中小企业虽然具有灵活和容易调整的优点,但也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不利于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五)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政府作用不足的缺陷有所显现

相比于江苏、上海,浙江是“小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少,优点是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自由的环境,但在转型升级中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那就是产业引导缺乏、城市环境等公共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在浙江的调研中,我们感到,一些地方政府缺位,导致其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其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带来的矛盾将会日益明显,制约产业的转型升级。

(六)资产聚集于房地产、金融领域,实业缺少资金

据估计,目前浙江的民间资本已达到万亿元,但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融资困境,原因之一在于大量的民间资本活跃于房地产、金融虚拟经济领域。2000年左右房地产政策放开后,许多制造企业纷纷投资房地产,此后至2006年前后,制造业利润不断被摊薄,部分民企不得不寻找副业辅助主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很多民企不再投资实业,“副业”变“主业”。我们在温州的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温州大量民间资本集聚在房地产、金融虚拟领域,部分产业“空心化”,实业缺少资金。资本具有逐利天性,但不应过度集聚在容易造成泡沫的虚拟经济,不利于实业的持续发展。

三、启示和建议

(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制造业附加值

以低成本优势、粗放经营方式占领低端市场是我国传统制造业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特色,但现在这种方式已不可持续。应大力实施质量、品牌和标准战略,加强新技术、新理念、新产品对传统产业的渗透,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体,在全国一些基础较好的传统产业集群,引导和扶持其大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适应制造业绿色化、网络化、融合化、服务化的新趋势,推动产品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方向转型,企业由单一生产向系统集成生产服务结合转变,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完善和发挥好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

公共服务平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将检验检测、公共技术研发等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中去,在资金、场地、装备等方面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应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服务平台,重点面向中小企业,为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探索公共服务平台供给与企业需求互惠互利、紧密合作的持续发展模式。

(三)依托电子商务,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与传统经济相比,电子商务在发掘商机、推广营销和削减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企业实现“开源”和“节流”的有效途径,对于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其作用更加突出。中小企业信息获取渠道窄,并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劣势,这使得他们难以同大型企业一样自建复杂的电子商务系统。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降低了电子商务的进入门槛,为传统产业里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转型升级的信息化平台。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化在生产、经营、管理、营销中的应用,积极借助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推动传统专业市场向现代商贸物流、现金现货交易向网上交易的转变。在培育和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作用的同时,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责任,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

(四)政府适时“入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经验表明,政府干预过多会妨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但政府缺位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有所不为,使得市场主体依照经济规律充分发展;也应当有所为,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一项浩大工程,单靠市场一方很难完成,政府应当有所为,适时“入位”,着力于制定完善的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产业引导,提升地区的软硬条件,改善服务水平,妥善处理好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关系,为企业投资经营创造“安心、放心”的良好环境,使企业和人才在当地“生根发芽”。

传统工业的缺点篇10

我县农村食用菌生产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以来、农民经济收入主要还是靠食用菌生产,随着食品安全存在许多危害健康问题的出现,我县用工业蜡棒生产的香菇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隐患,从去年开始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严禁用工业蜡生产香菇,但这项禁令农民较难接受,我到黄源乡陈坞村就“禁蜡”工作走访农户调研,去了原来老村长家中了解情况,我询问这位老村长为什么他家一直不肯签订“禁蜡”承诺书,他说:“我现在不是村干部,又不是党员,我不愿带头让村民骂我。”这位退位老村长的话一直在我耳边挥之不去,不管怎么说,这位农民是当过村干部的,受的教育总要比普通百姓多,但为了眼前的利益竟也不顾全大局,不考虑后果、危害以及资源匮乏等问题。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计划的农村农民目前还真的很普遍。

二、习惯传统观念,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跟改革开放前相比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农村尤其是高山偏远地区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观念成为习惯较难改变,还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他们习惯传统文化、习惯传统思想、习惯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如种植业,你种我也种,随众心理强,只求平平安安温饱过日子,怕冒风险,缺乏创新创业创大业精神。

三、文化程度低,缺少科学思想

近年来,党的政策对农民异地转移,下山脱贫等加大力度,使许多有文化、有能力的新一代农民走出农村,成为城市市民,而继续留守在山区农村的农民大多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也较落后,让他们谈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许多是跟着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性,更缺乏创新的科学理念。

四、畏难情绪较重,缺乏开拓精神

从座谈会、走访农户当中了解到我县农村农民“小钱不愿赚本文由21世纪写作秘书网首发,大钱赚不来”这种思想观念还较为普遍,如做来料加工,有些品种加工费较低,一天只赚十几元的,她们情愿在家闲空着也不愿做,但在周边县市甚至就是发达地区如*、*等地一天只挣10元加工费的也有很多妇女做来料加工,而在我县就不行,她们宁愿没有收入也不愿去做一天只挣10来元的来料加工,她们希望做加工费要高而加工技术又简单的加工产品,这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时代,很难找到这种加工产品来满足她们的要求。加工费高的产品往往都是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依赖性强,畏难情绪重,这种缺乏吃苦耐劳,开拓创业精神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引导,提高认识,促进传统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农村在家闲散妇女较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深刻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上形成共识。二是把来料加工业具有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加工形式灵活、可在家门口就业、工艺简单、无污染的特点,向广大农民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可采取典型示范,言传身教等办法,深入开展思想发动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来料加工业的认识。三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舆论工具,全方位报道来料加工业取得的成效,发展前景等,创造全面推进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一是要站在推动*创业创新的高度,站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对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认识,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快持,以行政拉力带动当地来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结合本乡镇实际,进一步本文来自制定完善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等,做好统筹引导工作。三是促进来料加工业发展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履行好职责,多加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组织谋划作用,形成合力,推进来料加工业加快发展。

三、加强服务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