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3:09

技术研发体系篇1

【关键词】固体制剂;技能;教学体系

theDevelopmentandResearchofthetechnologyandSkillteachingSystemofSolidpharmaceuticaltechnology

HUwen-zhu

(HunanFoodandDrugVocationalCollege,ChangshaHunan410208,China)

【abstract】Solidpharmaceuticaltechnologyisaverypracticalcourse,thedevelopmentofskillsteachingsystemmusthighlighttheapplicationandtargeted,tostrengthenthecultivationofpracticeability.Conclusion:establishmentofsimulationofpharmaceuticalsolidpreparationorkshop,Reasonabledesignofpracticalteachingproject,Usingmultimediateaching,optimizationskillsassessmentcriteria,etc.optimizetheteachingsystem,Greatlyimproveth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improvetheskilllevelofthestudents.

【Keywords】Solidpharmaceutical;Skill;teachingsystem

固体制剂是我国制药生产企业中的普遍剂型,常用的固体剂型有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中药丸剂等。固体制剂因其携带和服用方便而市场销量极大。据统计,固体制剂约占全部药物制剂总量的85%,固体制剂的研究潜力巨大。我校已经建设了固体制剂生产的Gmp模拟车间,打造了全新的固体制剂生产实训基地。通过对固体制剂技术技能教学体系开发,以点带面,探索全新的职教模式,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改变教学思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固体制剂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部分兄弟院校建立了固体制剂生产的Gmp模拟车间,如省内开设药学专业的高职院校有四家,仅我校建立了固体制剂的模拟制药车间;省外的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包括山东、广东、江苏等)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Gmp模拟制药车间。但由于大部分学校过多的依赖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与生产实际脱节,导致实训教学开展困难,效果不好。对固体制剂技术技能教学体系开发与研究甚少,没有探讨出更好的开发方案。

1建立了全新的固体制剂模拟制药车间

2003年,我校建设了Gmp制药车间,当时的制药设备比较陈旧、设备的产量设计比较大,设备种类少,同学们很难真正进行实践操作;2013年8月,我校投资约400万元,在新校区重新建设了Gmp模拟制药车间,新制药车间的设计与制药企业接轨,工艺设计合理,人流、物流分开,洁净区功能间设计规范,设备以小型设备为主,车间面积约360m2,包括制水、中药前处理、固体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的生产。制水室约30m2,制水设备能达到制药用水生产要求,产水量为500L/h,纯化水储罐为2m3,能满足模拟车间的洁净区的用水,也可以为学校提供纯化水;中药前处理车间约50m2,主要设备有提取浓缩机组,罐体容积50L,适用于中药的常压、减压提取,温浸、热回流、强制循环、渗漉、芳香油的分离及有机溶媒的回收,可以小试生产。固体制剂车间的一般生产区约50m2,主要有外包室和空调房;洁净生产区约230m2,按照Gmp洁净要求建设,功能间齐全,设备以小型设备为主,主要有全自动胶囊填充机、铝塑包装机、三维混合机、小型颗粒剂、连续式铝箔封口机等,可供小试生产。Zp-35B型旋转式压片机为大型设备,产量可达15万片/小时。主要供学生操作练习、技能比赛、药物制剂工的考试等[1]。

2合理设计学生实践操作项目

2.1以固体制剂模拟制药车间为依托,合理开设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设计对接药物制剂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学校和制药企业共同探讨,广泛听取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意见,以固体制剂生产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为实训内容。以固体制剂生产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以固体制剂技术技能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突出技能要求、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注重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缩短学校与制药企业之间的差距。固体制剂车间共设计九项实训内容,为了让学生树立Gmp理念、体验Gmp管理,开设了人员进出洁净区、物料进出洁净区和Gmp管理(洁净区)三项实训内容;纯化水与生活密切相关,纯化水是常用的制药用水,开设了纯化水的制备实训内容;根据湖南省制药企业中普遍存在中药制剂的特点,开设了中药前处理、中药提取浓缩两项实训内容;为了让学生体验固体制剂的流程、了解制药设备、Gmp的生产现场管理,开设了颗粒剂的制备、片剂的制备、胶囊剂的制备三项实训内容。

通过一年多的实训教学,收集了30多个班级反馈意见。同学们普遍认为实训教学非常必要,让同学们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学习。每一个同学能体验到人员、物料进出洁净区的流程,能体验固体制剂生产的Gmp要求,能动手生产出各种制剂,并能体验到整个制药过程,最终可以得到自己生产的一版胶囊、一袋颗粒、一瓶片剂,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实践体验。

2.2以药剂实验室为依托,合理开设实验项目

结合《药物制剂技术》(固体制剂技术部分)的课程标准和药学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制定实验项目,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将固体制剂生产典型产品和项目融入固体制剂技术实验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突出技能培养目标;体现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实验报告与实验指导相结合,既解决了学生实验报告留存困难的难题,又真正将“教-学-做-写”融为一体,使固体制剂技术实验既有用又实用。固体制剂开设的实验项目有丸剂的制备、硬胶囊剂的制备、片剂的质量检查、颗粒剂的制备、散剂的制等等。

实验教学能及时和理论教学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掌握固体制剂的基本理论和制备工艺流程。

3巧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质量

随着学校条件的逐步改善,每间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能有效的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表达各种信息,固体制剂技术实践性强,制药设备品种多,必须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2]。

3.1发挥教师团队力量,建立高水平的教学视频

课题组成员大多数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学经验丰富,各成员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建立了大量的高水平教学视频,教学视频采用动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教学视频大多以我校的固体制剂模拟车间和药剂实验室为依托,能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视频,进入实践场地进行实践操作。如人员进入洁净区的更衣程序、物料进入洁净区的程序、颗粒剂的生产流程、多冲压片机冲头的安装与拆卸、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的工作原理等等。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插入学校没有的制药设备,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3.2借用“他山之石”,建立资源共享

加强课题组成员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加强与制药企业的交流,借用“他山之石”,建立资源共享。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共同发展。

加强兄弟院校的交流,比如中国药科大学高职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开发了制药实训仿真软件,教师可以借鉴使用,可以让学生掌握常用制药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加强制药企业的交流,拓展固体制剂教师的视野,掌握最前沿的制药设备和药品生产管理知识,每年组织部分教师去药品生产企业锻炼学习。

4优化技能考核标准,实现与制药企业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了解制药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和对岗位技术人员的要求,根据《药物制剂工职业标准》和《药学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要求,确定实训内容和具体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实训作业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三年多的建设,固体制剂技术教学体系逐步完善,Gmp模拟制药车间已经成为我省具有特色的实训场所,成为我校教学创新基地[4],固体制剂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并丰富了我校的教学内容,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固体制剂技术技能教学中,学生由纯理论变为实践操作,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增余,等.高职学校中药固体制剂Gmp综合实训车间设计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94-95.

[2]曾青兰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3(3):51-53.

技术研发体系篇2

关键词:高新技术;人才;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116-02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的构成要素

1.1人才的引入支撑体系

(1)推进人才市场的社会化。

首先,推进人才市场的社会化要转变人才的思想和政府的职能。实现人才思想的大转变,就是要在企业员工中宣传和强化“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人才之间只有技能的高低而没有企业身份的差异、企业和人才的雇佣关系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是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以提高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要切实做到“政企分开”,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管理人才资源市场,提供信息、协调服务上来。

(2)重视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入。

吸引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因为留学归国人员经过国外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掌握了最新的技术、信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他们中间可以诞生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而且思维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家,他们的存在会使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另外,政府还应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其他地方的优势人才,提升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条件。

(3)推动现有人才引入制度的改变。

现有的人才制度总体上来说还明显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还有许多单位的岗位采用政府部门的统包统配制,而不是竞聘上岗;往往是引人设岗而不是因岗用人,导致人才的配置极不合理,流动性较差。所以,改变现有人才制度已是刻不容缓。

1.2人才的培训支撑体系

人才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的质量,而教育投资是人才投资的主要部分。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即通过家庭与学校接受非正式和正式的教育,通过培训、经历以及人才市场上的流动而开发出来的,人才的培训支撑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学企联姻。

加强学企联姻,简单的说就是建立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例如在高校内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高校向企业提供如技术、培训、咨询、信息、管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校在读学生,与在读研究生挂钩,签订毕业后合作、服务、工作的合同等。通过学企双方的合作以加强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的交流,取得“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实现学企双赢。

(2)建立企业内部的学习型组织。

必须引导企业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而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要建立教育培训与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依恋感、归属感和忠诚感,坚持通过不断的学习、终身的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竞争实力。

1.3人才的激励支撑体系

(1)建立人才产权理论。

既要承认货币产权,又要承认人力资本产权,后者的比例还要逐步增加。比如,南京市出台了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的政策,奖额最高可达50万元;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南京首次购房、买车时还可享受财政专项补助;南京科研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等收入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可在税前扣除个人应交的“三险一金”;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政策都是落实人才产权理论的具体体现。

(2)创新按劳分配理论。

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即利润,人才除得到工资外,应该参与利润的分配。要在优化科技人员的分配政策、鼓励创新创业上有所突破,从而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勇于创新、保护创新人才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3)加大对创新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施期股、期权激励和创新型员工持股计划等。与此同时,企业要更注重对职工精神上的激励。要在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工资收入分配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对重点项目的基础研究人才、高科技人才和尖端技术研究等特殊人才,要实行待遇优惠政策。对到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在工资政策上要给予适当的倾斜。

2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人才支撑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我省高新技术领域企业人才状况和分析

2.1.1政策现状

河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中对高新技术人才规定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1)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重点项目”所需的调干调工、毕业生分配、人员入户等,有关部门要优先办理。凡承担省认定为“高新技术重点项目”或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准予迁入户口。对有贡献的高新技术人才,特别是从国外、省外引进的人才,要优先提供住房,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2)对在发展我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破格予以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优先推荐申报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对贡献特别突出的,可授予河南省“科技模范”和“科技功臣”等荣誉,并给予重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对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

2.1.2河南省科技人才基本状况

河南省“十五”期间,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截止2006年,全省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0多万人,科技活动人员14万人;目前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已达16人,柔性引进的已有100多人;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150余人,在校的博士生达到2400多人。

2.2河南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的问题

(1)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在吸引人才方面政策措施相对滞后。

河南省地处内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的的吸引力与沿海城市相比是很弱的。而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政策也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比如在几年前沿海城市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时,所给的费用和现在河南省所给的费用一样,这是资金方面;还有政府的人事官方网站对于我省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

(2)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占比例过小。

与地处内地的四川、陕西相比,它们人才、技术储备比河南雄厚。目前,陕西科研单位有1760家、高等院校50多所。而目前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数23万人,其中科技人员仅为7.6万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差距都是巨大的。

(3)科技人才流失导致科技成果流失。

近年来,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流失,带来高新技术成果的流失。例如,资产超过10亿元的深圳“太太口服液”源于河南;在北京做成规模的矿泉壶、王码电脑,也都源于河南。通过技术鉴定已经6年,在河南一直未能产业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产品――奥美语言寻呼系统,又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广东一公司合作。人才流失的外部原因是其他企业提供的优厚条件,工资高、保险福利好、能看见自己发展的机会;内部因素是企业奖励、分配不合理、承诺不对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没有精神方面的凝聚力。

(4)资金投入不足。

这里的资金包括科研费用、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费用以及引进人才所用的费用,河南省在这方面投入都很有限,使得一些人才流失。

(5)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小。

河南省共有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但占总数35%左右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或科研机构,企业的开发机构不健全。此外,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小,2006年河南省企业科研人员只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左右,而在发达国家或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比例约在10%-20%之间。

3构建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

3.1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和引进机制,以便吸引各类人才

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打破现存的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切障碍,拆除人才流动的“围墙”。河南省在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上,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方式不够灵活。昆明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就赴京、津、沪,赴美国招聘高级人才,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政府组织的各类国内外人才招聘活动,利用一切机会把急需人才招聘进来。因此,河南不仅吸引高级人才来参加竞聘,还要积极主动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去寻求所需的高级人才。

3.2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环境

目前,河南省有“中国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和“郑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两个留学生创业园,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河南工作,创办留学生创业园,以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学子来我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海外专家留学人员来我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

3.3建立完善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积极推行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改革,用股权、期权等手段留住一批一流的人才和关键人才,充分发挥每个科技人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要继续发挥各类科技基金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省优秀专家制度、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创新型人才的机制。

3.4做好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

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要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着力聚集一批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培养一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梯队。

参考文献

技术研发体系篇3

摘要:区域产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产同类产品或同一种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反映的主要是产业空间布局状况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区域间横向经济关系。产业技术作为企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支撑条件,其发展水平是区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技术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评价区域企业集群的包括生产技术、市场绩效和企业运营在内的综合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产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24-01

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到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都在不断的发展提高,从最初的模仿,引进流水线设备制造,到自主研发,国际合作研发;从最初的生产技术,到市场开发推广的策略,以及越来越重要的企业运营能力,区域产业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并在内涵上日趋复杂。所以,构建比较全面、客观、参考性强的区域产业技术水平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是一项融科学性、客观性、前瞻性于一体的工作。在进行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时既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立足本行业特点,又要面向外部环境,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技术变迁阶段定位的时候,在遵循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遵循与区域实际相一致的特殊性原则。本文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有较广的覆盖面,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区域产业的主要特征和状况,综合反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和产业特征

 

二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设计要求指标概念准确,数据来源权威。评价指标的设计应注重其经济意义的有效性,并采用国家统计年鉴中的统计口径,保证模型运算结果有效。

 

三是可用性原则。关于评价数据的收集要相对容易,数据类型要与经济统计中已有的数据相一致,保证数据来源。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与选择

(一)评价指标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组成的科学、完整的统一体。根据对产业技术理论分析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的综合水平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1.产业生产效率类指标。生产效率是决定产业技术水平的物质基础,为了从区域产业的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考察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本文采用劳动生产率、相对利润水平、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等指标。 

 

X1:劳动生产率=区域行业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产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X2:相对利润系数=区域行业利润总额/全国行业利润总额。相对利润系数是区域产业综合盈利能力在全国的相对份额的表现,综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2.产业市场绩效类指标。产品的市场绩效反映了区域产业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并集中体现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X3:市场相对占有率=区域工业销售产值/总行业销售产值。市场相对占有率体现了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这不仅关系着产业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更反映了产业的技术的经济性,过于超前的技术通常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市场接受度,只有综合了先进性和经济性的技术选择才最利于产业的发展。

 

X4:库存指数=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库存的多少取决于市场对产品的采购意愿,体现了市场对产品的认可程度,由于通常希望在合理范围内尽量降低库存,释放流动资金,所以本文采用倒数形式。

 

X5:国际竞争力指数=区域产业出口交货值/全国行业出口交货值。产品的出口能力更能体现区域产业技术的先进程度。国际市场的竞争强度远强于国内市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体现了产业技术的国际化程度。

 

3.企业运营类指标。本文认为,技术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中狭义的技术,而应该是广义的技术。软技术是人类把在经济、社会、人文活动中发现的共性规律和经验,加以“有意识地”利用和总结,各种解决问题的规则、制度、机制、方法、程序、过程等操作性体系。本文把软技术,即产业内企业运营能力也列入了评价体系。企业运营能力综合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活动,成本控制,资金利用等能力。

 

X6:企业成本控制指数=非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在产品性能,质量,技术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决定产品竞争力的一般是价格,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越强,才越有可能降低价格,赢得市场。

 

X7:企业资本利用率=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效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的效果越好。

 

X8: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指数=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财政部制定的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十大指标之一,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按照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利用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并通过各项指标数据的模型处理和综合比较,对原始变量为8、样本容量为8,计算出原始数据。其中,在考虑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等因素之后,本文选择了陕西,广东,山东,贵州,河北,辽宁,浙江这七个省作为样本,来参考和评价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的定位。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可提供数据的限制,本文只分析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三个主要行业进行分析,取三个行业得分的算术平均数后作为各省的技术发展水平得分,进行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定位分析。同时,依据SpSS统计分析软件评价模型进行标准化,得到八省产农产品加工业三大主要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由评价结果可知,在全国范围来看,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属于中等水平,与以山东省和广东省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与河北省等内地省份持平,领先于陕西省、贵州省等西部省份。总体看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总体水平并不高,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参考文献:

[1]J.S.metcalfe,R.Ramlogan.Competitionandtheregulationofeconomicdevelopment[J].the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2005(45).

 

[2]约翰.齐曼主编,曾国屏译.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志青.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5-100.

[4]孔曙光,陈玉川.广义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探索[J].工业技术经济,2008(9):67-70.

技术研发体系篇4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强作2008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设想。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2008年、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分别认定两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008年认定50个,53个依托单位;2009年认定75个,80个依托单位。这些分中心和依托单位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6个技术领域:粮油加工领域,果蔬加工领域,畜产品加工领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研发体系承担项目373项,获得科技成果66项(其中专利42项),研发投入约6445万元,固定资产约3.06亿元。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对接和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鸿宾副部长讲话中指出,农产品技术研发在规划、选题和产学研结合三方面建设的内容,以及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建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工就业和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协调、健全机制;配套政策、加大投入。

高鸿宾强调,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需要全国产学研密切结合,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加强研究重大的、基础的、共性的技术问题,企业要更多关注技术推广和转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分中心和依托单位要同心同德,突破各自具体利益的瓶颈和障碍,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协同作战,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会上举行2009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授牌仪式,并为各专业分中心颁发证书。

技术研发体系篇5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1引论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产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依赖于更新技术,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信息技术创新与扩散、发展与融合,使得以it为核心的新技术创新部门成为了新兴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其就业人员在总劳动者中的比重的提高,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并带动着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促发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1]。

2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现代信息产业体系,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由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其特点包括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及可持续性;它的外延又包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它是新兴产业与战略产业的交叉和融合;它有符合当代社会需求、融会当代科技成果、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三个鲜明特点[2]。

3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产业,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体的有利因素体现在以下三点:①政府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②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显;③移动设备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来发展机会[3]。

4以娄底市为例分析湖南信息产业体系的现状及

发展的必要性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是我们党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的工作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娄底市已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部分领域优势相对明显的产业基础,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技术水平低、领军企业少等问题制约其现代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加快建立既符合产业演进规律,又体现娄底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实力、增强内生动力、推进两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4.1依托湖南省政策支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增强

竞争势力

2010年8月31日,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长株潭地区作为全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在抢先发展上具有优势;益阳在2008年出台了《建设绿色益阳行动纲要》,实现了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岳阳市积极探索“低碳化、市场化、生态化、高效化”的发展模式;省内其他市州也在全力谋划和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娄底市只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才能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才能确保在未来竞争中不掉队、不落伍。

4.2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实力,能实现加速赶超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娄底市在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上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仍不容忽视。初步核算,2012年湖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6.4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3.6亿元,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80元,增长10.7%。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面前,要实现娄底的加速赶超,从根本上讲就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分工,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提供坚实支撑。

4.3从产业结构看,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构建现代

产业体系

娄底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的历史渊源极深,形成了以冶金、能源、建材、有色等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在工业中重工业比重达到95%,煤炭、冶金、有色、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占全市GDp的38%。并且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较短。这种严重依赖少数行业和少数企业的单一支柱型产业结构,很容易给经济发展带来大的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努力形成多元产业支柱。

4.4从生态环境看,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加快构建现代

产业体系

老工业基地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娄底在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增长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经过多年的开采,许多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据测算,以现有的开采速度,煤、锑的开采期限分别不足30年和50年,资源优势正在逐年削弱,与之相伴的是生态的恶化和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既要发展速度,更要发展效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GDp,更要含金量高的绿色GDp。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靠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寻找新的出路。

5湖南省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对策与分析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时展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生产结构不优、要素瓶颈制约加大、物价上涨压力犹存等困难,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同时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部分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不完备,“两化融合”有待深入[3]。湖南省的不足在于行业技术水平偏低,而且受资源、环境的制约,很多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狭窄,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此同时,湖南各个产业、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少、创新团队少,造成了湖南省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3]。针对湖南省的现状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阶段和特点,本人认为要发展湖南省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5.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提高现代产业集中度,提升新产品质量,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整体竞争,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加快优势传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发挥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湖南省的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

5.2加强产业推动,打造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湖南省的重工业,打造现代服务体系。在金融领域增加证券、期货、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金融机构,设置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强银行与保险业的协调发展,为湖南省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便利、高效的融资服务;在物流领域,依托京广、湘黔等运输便利的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形成包装、加工、货物专项配送的一条龙服务,打造现代物流体系。这样,一方面战略支撑产业产生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完善又会对第二产业起推动作用,两大产业协调发展[3]。

5.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地位,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6结语

湖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依赖政府的力量,因此应适当调整规划,从现代产业要素、创新产业组织模式、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个核心出发,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步伐。

参考文献

[1]盖建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J].经

济问题,2010(3):31-36.

[2]史宝娟,等.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

业,2011(2):25-28.

[3]苗圩.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J].求是,2012(23):39-42.

作者简介:

技术研发体系篇6

关键词:技术转让体系;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政策工具(工具组合)

基金项目:本文受“2008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董浩平(1963-),男,湖南华容人,管理学博士,河南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风险投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82-04

收稿日期:2008―05―10

本文在一般技术转让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其特殊性、功能、组成、发育的经济政策与政策工具、外部条件。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为体系设计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理论依据(特色、原则、方法);实践意义在于为体系培育提供先进、实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构想(手段、工具、条件等),它们对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述评

(一)就体系特殊性而言

一般体系主要提供咨询、交易、成果转化、金融与科技成果确认等服务(傅文园、王勉青,2006)。其咨询服务无法描述与推介高新技术;交易无法解决产权交易形式的特殊性(如双方融合组成风险企业后的委托一问题);成果转化服务无法解决高新技术的高风险试验开发资金问题;金融服务不能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其成果确认无法判定高新技术的价值。总之,本体系的特殊性有待深入探讨。

(二)就体系功能而言

prencipe(2004)、Feldmaneta1,(2002)和BrayandLee(2000)虽分别站在高技术扩散、高技术寻求工业合作伙伴和风险投资的角度研究了单个中介(不是体系)的作用,但很不全面、很不系统。

(三)就体系组成而言

张信等人(2005)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材料,再根据其他大量文献进一步归纳出12种提供创新服务的中介,但它们目前还不具备针对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提供融合服务的特点与特征,不是我们期望的体系组成要素。

(四)就促进体系发育的经济政策而言

大量文献分别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风险投资政策,如oeCD(2004)、avnimelecheta1,(2004),但两类政策共同促进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融合并促进相应中介、体系发育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祝晓莲(2006)研究了三种制度安排促进体系发育的问题,但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制度安排的实现手段――经济政策刺激体系发育的层面。

(五)就促进体系发育的政策工具而言

这方面研究亟待加强。孵化器除本身具有融合双方的功能外,还能促进体系的发育,可看作是促进体系发育的政策工具。大量文献虽研究了孵化器,如李岱松、王瑞丹、马欣(2005),但它们只是着重高新技术的孵化功能,较少涉及风险投资的介入,且如何利用孵化器及其他载体作为工具促进体系发育的问题更是没有涉及。

(六)就促进体系发育的外部条件而言

马丁・黑米格(2005)指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涉及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制定、立法、中介服务等,但没有说明中介及其体系如何利用上述外部条件发展自身并提供融合服务。徐小钦、石磊(2005)只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对体系形成的有利方面,研究视野较窄,且没有涉及这一外部平台条件的利用。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对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转让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进行文献综述后,主要界定融合的内涵、方式、技术转让体系的组成、融合功能等基本内容;再对比研究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体系,尤其是美国的,以利于判断我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阶段,并为利用发达国家相应阶段的经验打下基础;进一步对比研究中国、美国的立法和行政、市场力量推动,研究美国的政策土壤和我国的技术转让体系发育的环境、经验与教训,找寻体系建设的立法、行政、市场推动和其他路径;据此设计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在体系要素与结构清晰的条件下,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宏观发展政策对技术转让机构的影响,研究技术转让机构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研究技术转让机构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互动,从而再进一步研究推动技术转让体系形成的政策工具(工具组合)的设计、利用。此外,其他中介化解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信任危机的机理、机制、组织形式也需要进行研究,但不在本文进行叙述。

(二)基本思路

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历史分析方法研究中外体系发育状况、历史经验和教训;引入多视角对比研究方法,通过体系要素、体系功能、体系发育阶段及其推动力量等多方面中外对比以寻求借鉴;利用个性研究方法研究我国体系的特殊环境、阶段与特征以论证借鉴的可行性;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经济政策、政策工具对体系发育的影响与作用。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设计

划分基本融合服务类型;设计体系――勾勒体系要素与构成(重中之重,见图2),分析体系要素的相互联结与影响(难点),匹配要素功能;此外,还研究体系运行的外部平台。

美国的技术转让体系结构与要素联接见图2。

体系运行的外部平台是产业集群、信息融合等平台,其功能与作用见图3。

图中通道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分别代表支持产业集群、机构融合、信息融合平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吸引作用,政策支持吸引双方到这三个平台上,这三个平台本身或多或少具有促成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双方融合的功能。不过,信息融合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如不能完成双方融合的使命,则流转到技术转让机构融合平台上,这种流转形成了层间通道。层间通道的使命是由技术转让机构开发的政策工具(工具组合)来完成的。

综合体系要素与结构的应有形态,结合我国体系发育的现状,我国体系的基本形态如图4所示。

(二)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发育路径设计

分析推动体系发育的外部力量(立法、行政、市场机制、信任约束);分析推动体系发育的内部力量(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商业机构);探讨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推动体系发育的途径(难点);设计体系发育路径(重中之重,见图5。无形之

手――市场机制未予图示)。

(三)经济政策刺激、政策工具推动体系发育作用研究

进一步细分不同的产品与服务领域需要的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融合服务;进一步分析不同的中介机构特点及作用并匹配相应的服务功能;定性研究经济政策与政策工具的相应着力点(机构和功能),定量研究经济政策与政策工具的相应作用(难点);设计经济政策与政策工具(重中之重,见图6)。

设计的政策工具包括公共信息渠道、政府项目、产业集群工具(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孵化器)、公共机构政策工具(合同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让许可、研究资助直接参与融合双方的活动、工作小组、技术咨询、人员交流、设备利用、实验室参观、信息交流与扩散)。

四、主要创新之处

(一)世界各国体系比较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体系已发育成熟,体系完整,最具有借鉴意义。美国体系中商业机构发达,功能强――提供专利销售、专利与产品开发、许可证贸易、风险投资服务、风险开发与管理、技术孵化、信息服务;中国体系中商业机构少,功能弱――仅仅提供信息服务和有限制的技术孵化服务;美国体系中的各要素(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商业机构)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而我国则关系松散,缺乏凝聚力。总之,我国体系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初期阶段。美国体系也是由初级阶段经历了立法、行政推动、市场机制相互作用,最终市场机制主导的发展历程而成熟的。中国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具有后发优势,可在体系要素、功能、组成、推动形成力量等多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

与已有文献相比,本研究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内容上有所创新。即提出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功能考察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体系设计原则;采取了融合功能划分、要素――功能匹配、体系功能统筹的设计方法;设计体系的同时,将体系运行外部平台纳入研究视野。

(二)体系发育应遵循行政一公共一市场力量逐步推进的原则

体系发育阶段的各种力量强弱、终极目标决定了这一原则的采用。体系发育初期,行政力量强,其他力量弱,只有靠政府组建有关机构提供融合服务并培育公共机构;发育中期,公共机构力量较强,除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直接服务商业机构外,更重要的是架设政府――商业机构桥梁以放大政府引导作用;发育后期,商业机构有了一定实力,新的商业机构接受公共机构的辅导,老的开展竞争,政府不再干预,最终实现市场之手调节整个体系结构、规模和竞争水平的目标。

相比于已有文献,创新了体系发育路径(见图5)和行政推动机制研究。立法、行政、市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双方的信任约束等外力作用于三大主体(政府、公共、商业机构),形成了丰富多彩、功能侧重、相互协同的体系发育路径。就其中的行政推动而言,政府一方面要利用行政权力制定经济政策并开发相应的政策工具,推动政府与公共机构履行职责与使命,扶持商业机构开展融合业务;另一方面又要逐步淡出行政权力,引入市场机制并最终以此来催熟、驾驭整个体系。这就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逐步引入和利用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协会自律机制、20/80优胜劣汰原则、价值链创造与分享原则。这是现有文献没有涉及的最大难点,因而也是本研究最大的创新点。

(三)经济政策、政策工具分别刺激、推动体系形成

经济政策刺激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运行外部平台(信息、产业集群等承载体)的形成,并为平台融合双方、体系发育提供条件,同时刺激技术转让体系内的机构放大政策功能。即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分别与财政、税收、贷款支持政策结合在一起实施政策,放大政策力量,并输出政策工具(前面已述);商业机构则利用政策使其自身繁荣、壮大。而政策工具一方面靠政策支持发育自身并促进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完成支持经济政策并弥补其功能不足的使命。

现有文献只是零散、个别、定性地研究政策工具对技术转让体系的部分正向作用,而本课题首次界定了经济政策、政策工具,并定量研究了它们的作用,因而具有创新性。

五、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果

影响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融合及融合步伐的因素很多,本文不从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单方面研究其发展,而是横向扩展到两方面,再在融合促进的角度上选取技术转让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纵向延伸,即研究体系促进融合、加快融合的功能,进而研究体系的组成、发育及体系建设的条件。例如:(1)本文采用历史分析与对比方法界定了功能完备、体系完整的技术转让体系的组成要素、结构组成。(2)针对技术转让体系设计难点,提出设计了中国技术转让体系的原则,设计了技术转让体系,并就技术转让体系的关键点进行了结构与要素分析。(3)本文引入个性研究方法研究了我国技术转让体系的特殊环境、阶段与特征,并以国内外对比研究结果为基础,以分析判断中国技术转让体系发育阶段为前提,探索了技术转让体系建设的立法、行政、市场推动途径。(4)首次区分了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工具组合),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宏观经济政策是技术转让机构开展融合服务的环境条件;政策工具(工具组合)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延伸。(5)技术转让体系需要一定的政策工具(工具组合)支持才能发育,而且要以宏观经济政策与政策工具(工具组合)的配套与交融为基础。如对风险企业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与对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融合机构支持可以在产业集群的范畴内得以解决。在政策工具(工具组合)与宏观经济政策交融的前提下,政策工具(工具组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政策工具的组合设计源于各种工具各自的局限性。各种政策工具组合使用,才有可能发挥整体效应。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和风险投资发展政策的环境条件不够成熟的条件下,更需要多项工具组合使用,方能弥补环境政策的缺陷。

技术研发体系篇7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为提高区域物联网产业创新能力和实施物联网发展战略而构建的发展支撑与保障系统。针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瓶颈,从产业层面对资源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重组,以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发、应用和共享为目的,以物联网产业技术市场为载体,通过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协同创新与制度设计,实现技术供给和产业需求的高度对接,为技术研发和物联网技术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一体化、网络化的支撑体系,是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具有主体多元性、动态开放性、知识与技术溢出性、资源共享性等特性。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体架构包括公共决策层、支撑平台层、创新主体层3个层次,3个层次之间以技术需求与供给为纽带,通过技术市场形成交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各模块形成委托、协作形式的耦合关系。公共决策层以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部门、物联网技术应用部门、物联网企业等为主体,通过战略、政策、标准制定,采取引导、激励、保护和协调等方式,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在物联网产业创新政策、创新投入保证、创新要素集聚与配置、创新成果有效输出与转化方面起引导作用。公共决策模块既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类型,又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支撑平台层是以各级工程技术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物联网产业研发机构)、行业共性技术基地、行业协会及其它平台等为主体,通过协商机制形成的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撑的平台。根据公共决策层的任务和项目,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培育产业,并将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创新主体间的连接载体,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协同创新的功能,能够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扩散与共享。创新主体层主要由物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构成,各主体以物联网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企业是创新主体层的主要力量,以技术需求为核心,通过集聚和整合各种资源,共同完成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技术创新平台中居于主导地位;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成员,主要担负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过程中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在平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中介机构主要是指以物联网产业技术孵化器、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为代表,为物联网产业技术转化、产业化、管理、咨询和培训提供服务的机构。公共决策层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层,支撑平台层是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层,创新主体层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体层,各层次通过技术需求挖掘和技术成果扩散,在产业创新过程中产生委托关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

2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由多主体、多层次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中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联系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系统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效率。因此,研究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是探索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理论的基础。如何整合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创新资源,使各平台的资源能够集成共享、联动发展、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2.1动力机制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平台发展的各种动力及其形成与传导机制。平台运行的动力机制是动态的,在平台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动力机制有所不同。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初期,政府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资源整合的推动者,通过制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规划、采取政策倾斜等手段,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支撑平台,积极引导物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对物联网技术进行联合研发,通过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转让和应用载体,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同时,通过培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良好环境,打造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生态圈。当创新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体,市场成为推动平台建设的主要动力,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各创新主体形成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市场机制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界面,促进资源在平台中顺利流动,实现优化组合。进入创新平台建设成熟期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动力由政府推动转变为市场驱动。

2.2协同机制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协同机制是指创新平台的各利益主体,为实现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动力机制破、共性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通过资源共享、产学研协作互补等途径建立协同研发、协同创新、技术共享的协同机制,实现物联网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利用及增值。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协同机制分为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两种。纵向协同机制主要表现为,协同创新平台中物联网设备商和运营商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运营商主导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下,主要以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系统基础服务延伸;横向协同机制主要表现为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协会等主体之间的合作。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协同更多表现为各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盟与协同,物联网产业技术平台发展的协同机制源自研究机构、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动力。

2.3扩散机制

物联网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的扩散机制是指在物联网技术创新平台中,研发主体将研发出来的技术通过企业实现在创新平台中的传播与推广。企业作为创新成果应用与推广的主要承担者,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技术扩散的平台和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型企业通过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向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企业提供新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企业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产业化,推动技术转移、转化、扩散,以提高物联网产业技术的传播效率,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高效运行。物联网产业技术扩散建立在技术转移和转化的基础上。技术转移是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研发的创新技术提供给需求主体,通过建立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的转移平台实现无缝转移对接,通过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采用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风险资本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向企业和社会有效转化,并促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直接利用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创办企业,实现产业化。技术转化是将物联网产业技术转化为最终产品的需要,通过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形式,实现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物联网产业技术扩散受到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宏观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为技术扩散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降低其运行成本,提升技术转移、转化、传播效率,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发展。

3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对策

3.1制定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发展初期面临着市场准入门槛高、创新市场化水平低等障碍。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战略、标准、政策,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是指政府为引导和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标准、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制定的相关规划、法律和制度体系。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政策体系的制定,要以提高平台内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消除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为目标,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发展提供人、财、物支持,为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建议从以下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由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建立动态协商机制,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战略、政策制定提供主体保障;构建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激励制度,包括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引导资金、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建立产业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建立研发和示范一体化管理体系,促进技术扩散,提高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水平。

3.2建立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主体合作创新体系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离不开各主体的合作,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体系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保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主体合作创新体系是指物联网产业创新平台中各主体通过技术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建立起的协同创新组织体系,其以合作创新为手段,致力于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产业化。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主体合作创新体系建立的重点在于:有效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资源,构建官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合作机制,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平台内显性知识快速流动,刺激第三种形态的知识流动及最大化创新成果溢出效应。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知识在平台内创新主体间流动速度和频率,缩短研发过程中主体间的响应时间,提高平台创新的整体效率,实现创新主体间信息、资源、人才的双向流动与循环,缩短研发时间,提高技术商业化速度,实现知识溢出效应最大化。

3.3建设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支撑体系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由于部门分割的存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出现了重复建设、共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快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必须打破部门分割,整合各类资源存量,建立共性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同时,选择支撑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大增量投入,提升支撑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支撑平台建设成效。重点支持工程研究中心、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基地、行业协会、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技术标准、检测体系等领域的支撑体系建设。

4结语

技术研发体系篇8

随着坦克装甲车辆推进系统向紧凑化、整体化发展,以及发动机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加,坦克装甲车辆对动力辅助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外积极开发和不断改进动力辅助系统,以适应先进推进装置的发展要求。目前,高性能温控调速型冷却风扇、高效紧凑铝板翅式散热器、高温冷却技术、先进空气滤清器等部件技术,以及系统优化匹配技术成为了动力辅助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

系统优化匹配技术随着动力辅助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单个部件,而且还要考虑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车辆结构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优设计。另外,冷却系统的独立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它虽然名义上是发动机的附件,但与车体紧密相连,在当前动力、传动、辅助系统三位一体的推进装置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具有突出的优点,从动力、传动部件的总体性能出发,进行系统的统筹,实现匹配的最佳化。

高温冷却技术高温冷却技术是减小辅助系统体积和质量,使柴油机实现高效运行的有效措施。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高温技术、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热管散热技术等。mtU890系列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即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使散热器的尺寸大为减小,并允许发动机下游冷却液温度高达130度,提高了发动机的温度均衡能力,减少了流入冷却液的热量,改善了发动机燃烧环境。

冷却风扇及其驱动技术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用冷却风扇已日趋高转速、小尺寸、多风扇的结构型式。混流式风扇兼顾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优点,结构紧凑,性能参数的综合指标较高,特别是对排风道的要求比较低,目前应用较广泛。在风扇驱动技术方面,国外已经研制了多种可调速的风扇驱动装置,其中尤以液压传动较为广泛,风扇温控调速液压传动装置已得到应用。

散热器技术板翅式铝制散热器是散热器发展的主流,特别是散热翅片与传热管整体成型,无接触式的新型低阻散热器,热效率可提高20~30%,重量、体积降低20%。单纯追求翅片密度提高紧凑性、不适当缩小翅片间距,国外实践证明不适用于坦克装甲车辆的冷却系统。新颖的废气引射和混流风扇组成的高效、紧凑型复合式冷却空气循环系统,能有效缩小冷却系统的体积。

先进空气滤清器技术目前,国外坦克装甲车辆空气滤清器呈现出以下趋势:

采用直通式旋流管直通式旋流管由导流管、导流叶片和排气管组成,具有进气阻力低、滤清效率高、体积小、能对发动机提供足够保护等优点。美国paLL公司在旋风管等的设计中,拥有旋风分离元件等核心技术和产品。英国“挑战者”2改进型坦克采用的就是paLL公司双级旋风管过滤技术。该旋流管组件的分离效率为90%,阻力约1.3千帕,两级串联的旋流管粗滤器效率98%,阻力约2.5千帕。

自动清洗空气滤清器其实质是自动清洗滤芯,当滤芯阻力大于规定的进气阻力时,断续地喷射高压空气,清洗滤芯;当滤芯阻力减小到规定的进气阻力时,喷射自动停止。具有保养周期长、发动机进气功率损失小、布置灵活、可接近性要求低等优点。自清洗空气滤清器的主要技术包括脉冲反吹除尘技术和脉冲振动除尘技术。脉冲反吹除尘技术就是利用高压空气对滤芯进行脉冲反吹,达到清洁滤芯的目的,达到延长系统保养周期的目的。脉冲振动除尘技术就是利用脉冲振动,以达到清洁滤芯的目的。目前,美国、英国和德国等都研制出了自动清洗空气滤清器,而且美国ml坦克业已开始安装。

高压过滤式空气滤清器高压过滤式空气滤清器是一种新型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进气系统的体积,是实现整体式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高压过滤式空气滤清器系统的原理是空气经过一级或两级惯性分离器,进行粗滤,将98.5%以上的灰尘颗粒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比较干净的空气进入增压器,经过增压器压缩的空气,经过中冷器进行冷却,通过细滤进行最后过滤,然后清洁的空气进入发动机。高压过滤式空气滤清器系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细滤器体积明显减小;有利于发动机功率输出。欧洲动力机组就采用了这种空气滤清器系统

发展建议

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技术发展现状可以看到,国外动力传动技术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特征鲜明。与之相比,我们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紧跟国外发展形势提升我国在动力传动技术领域的水平,必要时开展对外引进合作。根据国外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技术发展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努力提高我国在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领域的技术水平,增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的机动性能,以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加快高功率密度整体式推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高功率密度整体式推进系统是实现坦克装甲车辆轻量化和快速化、一种平台多种负载和一种负载多种平台的重要保证。我国需要加快发展高功率密度整体式推进系统,一是通过充分利用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辅助系统的研制成果和技术储备,努力突破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和综合传动装置、以及新型高效动力辅助系统关键技术,奠定先进部件基础;二是以最大限度提高体积功率密度为目标,按照一体化设计原则,采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思想,强化一体化对部件的约束,在紧凑、高效和最大程度利用组合结构前提下,将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高功率密度综合传动装置、新型高效冷却技术和空气滤清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系统优化,构建高功率密度整体式推进系统。

加强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关键技术研发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是国外坦克装甲车辆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也是构成高功率密度整体式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满足我国未来坦克装甲车辆的动力需求,需要下大力气开发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德国mtU公司开发890系列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的经验是拓宽思路、更新理念,大力开发和应用现代设计手段;扎实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预先研究和基础研究。从我国实际出发,开发高功率密度柴油机需要构筑支撑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性能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积极开展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创建支撑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技术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大力开展国际技术专项合作,努力突破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高压供油技术、高密度燃烧技术、高速重载结构高可靠性设计技术、高压比高效增压系统技术、综合电子管理系统技术、试验测试技术、数字化技术等8项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关键技术。

适时开展新概念发动机研究为满足未来坦克装甲车辆动力需求与升级的延续性,国外在重点发展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同时,积极开展新概念动力技术的创新探索研究,主要特点是大量采用模拟仿真等现代设计分析手段;从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研究,研究领域涉及面非常广泛;注重基础研究,建立技术储备。基于我国国情和工业基础,以及技术发展的可实现性,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注重基础研究,重点开展柴油机与燃气轮机复合循环技术等新兴动力技术的探索研究,并密切跟踪国外军方在循环创新、摆盘发动机、高能量密度邦纳发动机等新概念动力技术发展动态,准确把握新概念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促进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发展成熟液力机械传动目前是坦克装甲车辆的基本传动形式,构成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坦克装甲车辆综合传动的主流。在液力机械综合传动方面,我国经过多年攻关,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创新,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动力舱总体适应性、机动性能、可靠性、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在研究新一代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过程中,需要充分继承现有技术成果,以数字化设计和分析技术、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手段,重视高功率密度传动装置集成技术研究,努力突破高压大功率联体泵马达技术、高效制动技术、多自由度高转速行星变速技术、高转速高效率液力变矩器技术、智能化电子控制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可靠性、维修性和测试性技术等关键技术。

加快混合电驱动技术发展在目前多项混合电驱动关键技术难以获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机电复合传动成为目前国外混合电驱动的发展方向之一,该方案集成了机械驱动和电机驱动两者的优点,传动效率较高。方案将直驶电机、转向电机与变速机构、汇流机构等安装到同一根轴上,方案结构紧凑,系统集成程度高,同时,由于机械功率的加入,可以减小电动机的功率要求,适于主战坦克应用。我国在混合电驱动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目前应该以此为基础,将机电复合传动研究作为重点,开展混合驱动系统集成技术、一体化电源装置电气匹配和集成化设计技术、电机与行星变速集成化设计技术研究,为重型履带式车辆应用创造条件。

技术研发体系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历程;基本现状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概念,由英国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他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公私部门各机构组成的网络,在各机构的活动与相互作用下,各种新技术得以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可以看出,弗里曼主张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概念,重点关注国家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于一个国家创新实绩的影响。1990年,波特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的、有利创新的环境应该作为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数年后,国内也展开了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研究大多是从科学技术体制的变革入手来理解国家创新体系的,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与支撑服务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者相互之间的作用构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1]该文件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界定内在地包含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的主体要素,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的资源要素和法律、政策、文化等创新的环境要素。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但都一致主张这一体系是:“为推动国家创新活动的发展,使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取得更好的绩效,在国家的层面上为创新活动的各个主体所做的制度安排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它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以创新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下的相互作用系统。”[2]由此,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科技创新体系必然要在深化认识中走向完善,发挥孕育激发创新的功能。

一、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降,科技创新体系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政府主导模式”(其特征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由政府直接控制,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创新动机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创新决策由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科技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损失)是本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典型特征。便于在短时间内有计划、高效率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这种模式同时存在着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病:企业管理者缺乏创新需求和动力,创新主体与创新的利益和风险不直接相关;科技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无法保证。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复合模式”是本时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即将竞争方式和手段逐步引入传统的计划体系(科研院所开始实行对外“有偿合同(契约)制度”的科技服务,对内则实行课题承包制的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成新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使科研院所活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市场对企业的调节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乡镇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此外,政府尝试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等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扩散)。计划与市场复合的模式有利于发挥竞争拉动创新的作用,促进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功能的完善。然而,即便如此,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未能确立;政府抓科技促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科研院所进入企业,人才的合理分流,资金投入的企业主体化等还需要探索。第三阶段,自1992年以来的二十多年。本时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心开始从纯粹科技领域内部的结构调整转向注重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注重强化企业创新功能;创新体系中中介机构等新组织的出现,加快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3]

二、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各方面发展更加完善,孕育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取得的创新成果更加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创新体系历经深度转型

1.政府职能转变。长期以来,政府都以科研活动组织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者、科技资源配置者的身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规划是传统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单位,几乎没有研发活动,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都通过引进取得。改革开放后,科研机构自增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作用大大增强,政府虽然仍然发起、组织和推广技术创新,但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上,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推动技术创新。推进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是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关键举措。2.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地位转变。不仅政府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产、学、研等科技创新参与主体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转变。企业不再是生产车间,而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成员。自1999年以来,企业就取代科研机构成为最主要的研发投入主体。“2014年,我国企业支出研发经费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分别比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高2.8个和6.1个百分点。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4]大学既传承教书育人的传统,为科技创新培养和输送人才,又与科研院所一起承担着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任务,同时又加强了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科研院所也不再单纯生产基础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应用知识和产品开发,改变了至改革开放初期以前“教育归高校、研究归科研院所、生产归企业”的苏联式分工模式。3.不同科技创新主体间互动增强。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已申请了超过1/3的国内专利,由纯粹的教学单位转变为科技研发与创新主体之一。高等院校积极建立与企业间的联系,探索多样化的产—学互动关系,形成一些新型产-学合作模式与成果。例如,高等院校通过“建立产—学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改革”等方式,发挥自身力量帮助科技产业促成“量”与“质”的双重转变,并借助政府扶持措施,开展企业间的科技信息重组与交流。企业对科技研发的部署也更加重视,把与高等院校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将高等院校作为企业研发外包合作伙伴。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看,这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它们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资金来源。4.各类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国家高新区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功能。截至2013年底,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9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5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其中,孵化器89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34家,技术转移机构5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4家,具有国家资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82家,形成了74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张江、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专利申请、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逐渐形成金融、财政税收等多层次创新资助体系。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也正在逐步形成。技术市场不断完善,技术交易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涵盖科技成果转让、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咨询以及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还出现了技术入股等新形式。

(二)创新体系功能相对完备

1.资金支援功能。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科技经费投入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增长9.9%。”[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13.5亿元,应用研究经费1398.5亿元,试验发展经费11003.6亿元。相比上年,三类活动投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达到10%左右,从而保持了我国研发投入结构的基本稳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发达国家是3%~4%,虽然还有差距,但整体呈逐年提高的态势。总的来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特征,但研发投入的效益尚需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激发并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人才支撑功能。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持续稳步壮大,人才规模达到世界领先,其中,科技人才储备总量也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达到7512万人,居世界首位。无论是按人头数还是按全时当量计,我国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规模都已经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按人头数统计,2014年我国R&D人员总数为535.1万人;其中,博士31.7万人,硕士69.9万人,本科毕业生142.9万人,分别占总数的5.9%、13.1%和26.7%。按全时当量统计,2014年我国R&D人员总量为371.1万人年,比上年增幅为5%。R&D研究人员总量为152.4万人年,比上年增幅为2.7%。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近几年增长显著。2014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达到48人年/万人,完成并超过“十二五”科技规划目标(43人年/万人)。此外,从改革开放以来至2013年底,各类型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升至305.86万人,其中,学成回国人数达到144.48万人,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3.技术中介功能。伴随着经济深度转型,政府的角色正在由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和主导者逐渐转变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助者。政府角色的转变,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中介服务应运而生。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既可以为各创新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换搭建平台,也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所以,加强技术中介服务,将能极大改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效率。我国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三类:“对科技成果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工程化、中试和设计等方面的服务,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为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信息与解决办法的各种咨询服务,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咨询公司等;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所、设备等硬件的服务,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等。”[3]总体来看,近年来这些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比较迅速,但服务模式不够明确、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等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4.研发执行功能。在我国,研发执行机构通常涵盖政府研究机构(即科研院所,含国防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国有、民营)、跨国公司等。科研院所是计划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主要资助与执行单位。然而,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公共财政负担也过于沉重,政府大幅裁减科研院所并进行结构调整。尽管近年来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一直在不断增长,但在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步伐,中小企业不但成为技术成果的使用者,也成为新的研发与创新主体。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在我国建立了数百家研发实验室,成为我国重要的研发主体。大学一直都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依托,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人员,其技术转移能力有了较大提升。5.创业促进功能。20世纪末,创业投资热潮在国内兴起,创业投资公司竞相成立,来自跨国公司的产业资本也纷纷进入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大背景下,1999年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设立多家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有效服务,推广创新活动。同时,注重完善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在当前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体系的创业促进技能将进一步强化。

(三)创新体系运行成效显著

1.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取得了铁基高温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干细胞等重大创新成果。战略高技术持续突破,涌现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杂交水稻等重大成就。综合分析,我国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国。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已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2.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利率提高到2015年的55.3%。从产业看,以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速铁路、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核电等重大技术装备正在成为出口生力军,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成为社会消费的新亮点。从区域看,一批创新驱动起步早、转型快的省市,经济发展率先出现向好态势;各类改革试验区域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加快形成转型发展新高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3.创新能力呈现新的变化。一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从21世纪初几乎处于全面跟踪阶段,发展成为领跑、并跑、跟跑并存新格局,越来越具备弯道超车的基础和条件。二是我国在全球创新中占据新的位势,从过去顺势应变到主动布局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三是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越来越同频共振,两者融合日益深入,形成我国产业发展特有的优势与潜力。

参考文献:

[1]许,李涛.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7):28.

[2]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76-177.

[3]李俊江,李政.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1):127-129.

技术研发体系篇10

关键词: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发展脉络

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它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析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从领域到学科

早期的教育技术仅仅是着眼于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或称之为视听教学。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有声电影的问世加快了视听教学的发展并且把视听教学从单一的视觉领域扩展到了视听领域。程序教学创始于1925年,它是基于行为心理学原理创制的一种使用机器来控制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教学方法。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视听教学的基础上,诞生了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与视听教育相比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而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全部过程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aeCt1963年以前,教育技术一直是一个实践或应用的领域。“四十多年来,教学技术领域集思广益,定期开展自我检验,终于获得了对自己的专业化描述”①,到1963年才产生了教育技术的第一个正式定义,这标志着教育技术从领域转到了学科。从此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一直是国内外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教育理论界争论不休的热点,人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背景出发,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作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和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历程

(一)“媒体中心”体系

这种认识可以追踪到aeCt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包括:(1)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缺点;(2)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②

这个定义说明:视听传播的学科类别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视听传播以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视听传播以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该定义还着重指出了教育技术(视听传播)的工作领域是:学习过程中信息的设计和使用,定出了教育技术的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媒体中心论”的影响是深刻而且广泛,在我国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注重媒体技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主要是提供硬件技术及软件制作技术的服务;在认识上把电化教育看作是“教学辅助手段”。

第二阶段,即注重媒体应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除了提供硬软件技术服务外,主要是探索如何应用媒体来解决教学中的局部问题,如提供感性材料、显示某个知识点、解决某个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在认识上把电化教育看作是解决教学局部问题的方式方法。但是仍然局限于媒体的范围,电化教育是关于媒体的技术以及应用方法,还没有涉及教与学的全过程。

第三个阶段,即注重教学整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主要探索和研究如何应用教育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目标、对象、内容、策略方法及评价等因素,来设计、开发和利用现代媒体;着重探索和研究电化教育对一堂课、一个单元、一门学科的教学将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学模式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师的观念、知识、教学水平等带来什么影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逐步应用到教育中来,以上各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更是朝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在认识上也有提高。己认识到电化教育不只是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方法。电化教育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从整体上改革教学。电化教育是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工具手段,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媒体中心论”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关于视听设备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这种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传播理论、视知觉理论、操作强化理论、联想主义者类型的学习理论。

我国学者坚持这种观点的有萧树滋、南国农等。从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到南国农和李运林的《电化教育学》(高教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都能看到“媒体中心论”的思想。南国农坚持“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认为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电化教育是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革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化教育的著名的“七论”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

(二)“系统过程”体系

在确认并发表94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之前,aeCt从1970年-1977年正式公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基本上都把教育技术定位在一个“系统”或“过程”中,因此相应的理论体系也是“系统过程”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77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③

该定义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过程”,是处理教学问题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和设备,思想和方法等);“过程”是指人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使之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在这里人们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它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学习,认为教育技术是包含与人类学习诸因素有关的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方面。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认知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等。

(三)aeCt94定义“五领域”体系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在这个专著里,形成了一个定义。这一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可以将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领域当作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理论基础涉及到心理学、工程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在这些理论基础中,新的理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建构主义心理学。

(四)张建伟之当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架构

年轻的学者张建伟在《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中指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研究以及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在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终身学习中的应用(如图2所示)。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张建伟提出了在我国并没有引起更多关注的两个内容,一是面向教育需求的创新性技术研究,二是面向企业培训的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理论体系,各国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见解。英国学者D·米切尔1978年认为,教育技术学应包括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技术;2.教育信息和传播技术;3.教育管理技术;4.教育系统技术,即教育系统工程;5.教育计划技术。日本学者坂元昂(1971年)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的成果,提高教学效率;2.利用心理科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拓便于为教育现场使用的设施、设备和教材、教具等。而我国的顾明远则认为是“要素组合”体系:“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经不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要素”。(引自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序言)

三、发展脉络:资源-教学-学习-绩效

从这些众多的纷繁的说法中,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个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线索或发展脉络呢?答案是肯定的。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文版序言中也指出“从历史上看,教学技术领域的重点几经迁移,从强调资源,到强调教学,然后强调学习。很可能下一个定义会指向绩效,而不是学习”。这句话正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脉络,那就是“资源-教学-学习-绩效”(如图3所示)。

图3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脉络

每一次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都对教育技术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教育技术工作者总是先注意到这种新的媒体技术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然后考虑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然而,媒体的广泛应用只是丰富或改变传输和呈现的方式,教育技术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在我国尤其严重。在aeCt94定义之后,重点逐渐转向了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但是以媒体为中心的这种意识的影响依然严重。于是关注教育技术的专家及时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改革方向即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实,早在1989年5月美国教学技术与技术教授协会在印第安那大学讨论教育技术趋势时,强调教育技术学科把重点之一放在企业绩效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张祖忻也呼吁“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培养整体改革意识”,“而现代教学系统设计和绩效技术则要从社会大环境变革与转型、从学校教育改革或企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着眼,高屋建瓴,根据上述系统要求进行整体改革,跳出现有系统的边界来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案。采用这种思维方式开展工作,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成效会更加显著”。我们认为在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要以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教育技术学改革的突破口,继续重视资源和环境的建设,继续重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样才能使得教育技术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①25页、②38页、③42页、④17页).

[2]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