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十篇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十篇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6:33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1

一、领导班子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方面。

整改内容:一是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二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整改目标:通过整改,一是使县档案局领导班子协调、组织、指挥能力得到加强,建立一支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守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整改措施:一是要在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眼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开阔眼界中开拓前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制定学习计划,重点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内容上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在学习形式上,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档案工作相结合开展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习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基层调研,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局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档案精品,着力推进××县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要在转变机关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全局干部职工队伍遵章守纪的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建立“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廉洁型”机关的要求,增强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档案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档案局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档案干部队伍。

整改时限:边学边干边整改,今后长期执行。

整改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局全体干部职工。

二、档案资源建设和充分发挥档案馆服务功能方面。

整改内容:一是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二是充分发挥和拓展档案馆的“四位一体”功能。

整改目标:通过整改,切实加强对县级各部门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的业务指导,加强电子文件归档、接收、管理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和拓展档案馆的“四位一体”功能;三是积极争取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做到档案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并进。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对县级各部门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的业务指导,开办3期使用档案软件的业务培训,对我县各部门、各乡镇已形成的电子档案,要加强电子文件归档、接收、管理工作;二是对××县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档案、照片、录音、录像和实物进行全程收集;三是要收集××地方特色的名人、名产、各种文化遗产档案及革命历史档案,真正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档案;四是要善于发现、收集与人民群众生活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例如土地承包、林权权制度改革、企业破产改制、住房制度改革、社会医疗保障、资信档案等来解决档案馆资源贫乏、内容单调的问题,以此来增强档案馆的现实性、社会性、文化性,打开档案馆对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能更好地为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五是充分发挥和拓展档案馆的“四位一体”功能,即把县档案馆建成即保管档案的基地、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的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现形文件利用中心;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对档案馆规划编制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资金,新建××县综合档案馆。切实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做到档案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并进。

整改时限:边学边干边整改,今后长期执行。

整改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局全体干部职工。

三、档案法制建设还不能适应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方面。

整改内容:加大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依法治档管理力度,推动××县档案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整改目标:通过整改,进一步加大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依法治档的管理力度,推动××县档案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整改措施:一是结合××县档案工作实际,坚持依法治档,加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制定新领域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强化宏观指导工作。今年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全年档案执法检查不少于2次。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档案执法人员培训,努力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更加注重档案新知识及档案信息化业务的学习培训。三是抓实、抓好机关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年度检查,推动机关档案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四是加强对重点工程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特别是芒人工程的档案清理归档,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的覆盖面;五是抓好新农村档案工作,加强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医疗卫生、土地征用、土地承包合同、林权证书等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各类民生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2

卫生监督档案作为各项病理研究和各个经营部门的安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反映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是日后进行病情研究和科研活动的宝贵材料。因此,加强卫生局的档案管理,建立科学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对于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卫生局工作的科学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内容复杂,种类多样。由于我国人口多,内部管理和病例管理涉及的人口多,程序繁琐,档案管理的记录方式和种类复杂,包括文字记录、报表汇总、图表、图像等内部管理资料。对于病人的病例记录,包括X线胶片档案、各种切片档案、影像资料等等,不同形式的档案的记录方式和保存方式有很大差异,如何完善这些档案的记录,进行长期的分门别类的整理与保存,对于档案管理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些资料的记录,不仅为卫生局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记录,同时为促进我国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卫生局在档案的记录和保存方面存在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特色。卫生监督档案工作作为卫生局的常规工作,也由于档案记录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科技方式的转变,使档案的保存与整理变得更加复杂。这使得档案整理的种类增多,档案保存的难度加大,这些因素无疑给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当前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员尚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还是采用陈旧的管理方式,把档案管理看成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机械的重复,导致他们停留在过去的水平,缺乏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素质。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多数档案管理员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判断,使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上存在一些纰漏;二是部分档案属于电子存档,在保存上容易丢失。但档案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缺失,使得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的方式不科学,效率低下,这些问题直接降低了卫生局的工作效率。

(二)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各地的档案管理的制度有所改善,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卫生局在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上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对各个经营机构的食品安全监测的记录和病人病历档案管理的混乱。

在档案记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出现了文件的装订与归档的脱节,导致档案管理的遗漏与缺失;有些病人的病历档案记录不完整,在整理过程中加大了难度,也不能够为后期的档案查询提供第一手资料。

2.有关部门档案记录信息不完整。

像病历信息的记录最重要的是记录医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记录都是医院在医治过程中的成果展示,尤其是在记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都是日后借鉴的关键信息资料。

3.从档案保管来看档案的保存不完整。

有些人在档案的寻找过程中胡乱翻阅,对于借阅的档案不进行登记工作,互相传阅但不爱护;有的在借阅归还问题上存在归还不及时或忘记归还等,这些现象会导致档案的丢失,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

(三)高校档案管理效率低下。目前,许多卫生局中的档案管理存在管理方式落伍的问题。各个卫生局都有自己封闭的档案管理,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尽管近年来卫生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很多卫生局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医疗体制改革方向,但却忽视对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很多卫生局的档案管理还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导致高校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三、实现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方式

(一)通过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必须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当前各地卫生局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档案管理的知识不了解,所以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员素质十分必要。一是要让档案管理工作者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加强对档案保管的意识。档案不得随意修改或丢弃,如病人的病历、内部人员的档案管理、各种切片和影像资料的整理等。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管理的工作认真负责,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的借阅。二是要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针对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素养等问题,在职期间要注重他们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的轮训或是进修,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作流程,创新工作的方法,使之尽快适应档案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卫生行政处罚档案、食品卫生监督档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档案等等。

(二)建立完善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

各地卫生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划分清楚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针对档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环节,都要进行签字确认,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保证档案管理的高效率,减少工作过程中的疏漏。要制定明确统一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被监督的单位要实施严格的一户一档的管理方式。针对卫生行政许可系统和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可以进行共享管理,对于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记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监督的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和安全系数。

(三)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突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正在实现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所以各个卫生局也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对于宝贵的影像资料的保存,以及病例保管,都可以通过电子档案来完成。电子档案与传统的文字档案相比,具有不易磨损,保存时间长,备份方便等优势,而且长期来讲,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约资源。卫生局要在建立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基础之上,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和定岗,出现任何问题都要责任到人,每一个经营单位的卫生经营许可资料都要独立成册,真正发挥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保证卫生局监督档案管理的井然有序和科学化发展。

四、结语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档案工作怎样服务科学发展,档案工作自身怎样科学发展”活动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归纳梳理出的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推进我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改革创新,推动档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档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整改,解决好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整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成效,提高推进我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促进思想更加解放,作风更加务实,制度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档案工作更加科学发展,实现我县档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真实效,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三、当前影响制约我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县档案局领导班子通过自我查摆、广泛征求意见和召开座谈会,对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主要存在五个方面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相符的问题:

1、思想还不够解放。一是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服务方面,存在守旧求稳现象,对如何主动和创造性为我县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提供优质档案服务存在因循守旧的思想。二是在档案管理上,存在着“看门守摊”的思想,重保管轻利用,求稳怕变心理突出。

2、档案资源整合不够、档案信息服务民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是在各单位档案室保存10~20年后才移交到县档案馆的,而老百姓关心的、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各单位、各部门,不利于惠民便民。二是档案的范围非常广,而与老百姓戚戚相关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劳动就业与培训、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的民生档案,没有实行资源整合,民生档案信息得不到充分发挥。

3、档案馆建设滞后,档案馆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的还不够。一是馆藏结构单一、档案数量比较少、载体门类不够丰富,没有突出地方的民族特色;二是档案馆破损严重,基础设施不足,档案保管及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利用率不高,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要求,不能满足档案馆“四位一体”即永久保管档案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中心、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功能需求,严重制约了档案综合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

4、对各部门档案业务工作的指导和档案业务人员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不够。各单位都涉及档案工作,存在档案管理人员变动频繁,部分档案管理员档案知识贫乏、业务不熟,对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还存在差距,对部分单位的业务指导没有覆盖到位。

5、领导班子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理解不深不透。在工作指导方面强调业务工作的多,对政治理论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对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要求还不够高,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缺乏系统学习,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还比较浮浅。二是实践档案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运用科学发展观判断形势、研究问题、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能力还不够强;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监督管理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还有一些差距。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领导班子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表率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对档案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还存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调查研究少。四是机关干部作风、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些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精神状态不佳,大局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等等。

四、整改项目落实具体安排

局长、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整改落实工作,各股室根据工作分工具体抓落实。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1、整改目标: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破解阻碍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难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解决制约档案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消除影响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每个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2、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前。

3、整改措施:提高认识,狠抓学习,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要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作为班子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紧抓好,进一步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内容、人员和效果的落实。要从自我满足、保管好档案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档案认识中解放出来,从“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从“唯上唯书”、生搬硬套的教条束缚中解放出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昂扬的斗志,保持锐意进取的干劲和激情,以敢干敢闯、扎实拼搏的工作作风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档案工作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坚持创新理念,不断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要将创新作为档案的生命,树立档案工作是“记录历史、服务当代、着眼未来、造福民生”的崇高事业的理念。

(责任领导:*;责任人:温荣、毕翠兰、刘德莲;责任部门:办公室、管理利用股、业务监督指导股)

(二)加强民生档案建设

1、整改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理念,努力将涉及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民生档案进馆,确保各类民生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2、整改时限:长期。

3、整改措施:加快整合馆藏民生档案资源,做好整理编目、开放审查等基础工作;扩大收集渠道,把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纳入进馆保存范围,充实馆藏民生档案;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界定民生档案种类和内容,制定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为实现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加强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林改、医疗卫生、土地征用、移民安置等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责任领导:*;责任人:毕翠兰、刘德莲;责任部门:管理利用股、业务监督指导股)

(三)加快档案馆建设,发挥档案馆综合服务功能

1、整改目标:把档案馆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适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要求,作为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现行公开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阅的法定场所。

2、整改时限:长期。

3、整改措施:一是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综合档案馆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项目,建盖国家综合档案馆;二是加大档案编研力度,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三是充分发挥和拓展档案馆的“四位一体”功能,把档案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教育培训基地、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四是积极争取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做到档案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并进;五是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网站的宣传和档案信息查询作用,向社会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档案业务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提供优质便捷的档案信息查询,方便群众与社会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责任领导:*;责任人:温荣、毕翠兰;责任部门:办公室、档案管理利用股)

(四)加大档案业务人员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力度

1、整改目标:积极组织开展档案人员培训,提高全县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掌握档案新知识及档案信息化业务知识。

2、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3、整改措施:组织开展业务和技能培训。2009年拟举办不同类型的档案培训班2期,三季度举办一期档案工作“八项工程”建设业务培训班,四季度举办一期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专题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为乡镇、机关的专(兼)职档案员。

(责任领导:*;责任人:刘德莲;责任部门:业务监督指导股)

(五)加大对各部门档案业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1、整改目标:推动机关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2、整改时限:2009年12月底。

3、整改措施:结合牟定县档案工作实际,坚持依法治档,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强化业务指导工作。2009年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抓实、抓好机关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年度检查,推动机关档案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努力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整体上水平;加强对重点工程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的覆盖面。

(责任领导:*;责任人:刘德莲;责任部门:业务监督指导股)

(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推进和深化局机关效能建设

1、整改目标: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机关干部队伍。

2、整改时限:2009年9月底。

3、整改措施:强化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以效能考评考核制度为重点,全面梳理规章制度,搞好“废、改、立”工作。一是建立完善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机关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三是完善政务公开方面的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完善党建、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五是建立完善保密工作长效机制。

(责任领导:*;责任人:温荣;责任部门:办公室)

(七)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

1、整改目标:建立一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提高班子领导水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4

根据《**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问题自查整改活动的通知》(杞卫字2020.168号)文件要求,我院结合公卫各科室人员对医院公卫各科室及村卫生室最近一周(8月28日-9月3日)的工作实际,现将自查中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汇报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建档率虚高、接诊记录录入偏少、电子档案存在空项、漏项和部分档案填写不符合逻辑。

2、整改措施:

建档率虚高:我院公卫办将各村室的项目人数和应建档人数发给各村室负责人,然后医院公卫各科室人员对全镇32各村室逐一检查村室的建档率,发现建档率虚高的村室要求务必在10天内把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员全部迁出同时将已经外嫁人员全部迁出,将建档人数减少到项目人数。

‚接诊记录录入电子档案偏少、电子档案空项、漏项及部分不符合逻辑现象:要求各村室按照城乡医保报补记录人数和日期录入电子档案接诊记录;对于空项、漏项部分档案不符合逻辑现象督促各村室务必更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公卫办安排专人每天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查,对于拒不录入接诊记录和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未更新的村室纳入绩效考核并给于通报批评。

整改完成情况:最近一周院公卫办督促相关工作落后的村室进行了档案更新和修改,录入电子接诊记录。档案动态使用率由之前有所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稳步下降。电子健康档案完整率较前期有所提高。

④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二、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播放记录不够、播放影像资料照片不清晰,健康知识讲座记录存在手写现象、资料不齐。

2、整改措施:我院统一为各村室配备U盘并将影像播放内容拷贝,要求各村室务必播放够次数、时间,同时留好清晰的播放时的照片,并要求各村室健康知识讲座不能手写,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人员教会各村室健康教育管理员。

3、整改时限:已整改完毕。

三、老年人管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老年人管理人数不够,体检人数偏少、健康评价存在错误;部分村室老年人中医药管理处方填写不规范。

2、整改措施:目前我镇老年人管理人数为5592人,距目标任务数还差47人,目前正在整改中;要求各村室务必将体检已完成未录入电子档案的老年人在10天完成,同时将老年人中医药管理资料整理完毕并归档。

3、整改完成情况:大部分村室已完成整改,存在部分村室正在完善。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四、慢性病管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体检表未归档、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填写存在空项、随访记录填写不符合逻辑,慢性病高危筛查登记本填写不规范。

2、整改措施:我院要求各村室负责人增强责任感,填写资料是要细心,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必须保持一致,各村室务必在2周内将电子档案按照纸质档案进行更新一遍,同时要求医院公卫各科室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经常化、不定时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给村室人员打电话要求整改,并给予整改期限,对于达到整改期限仍不整改的村室和问题,各科室管理人员记录在册并报主管领导知晓后,并在公卫月例会时由院长现场交办,同时纳入绩效考核计入成绩。

3、整改完成情况:通过督导和现场交办等措施,目前大部分村室都有很大的改善和及时修改错误档案,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五、0-6岁儿童及孕产妇管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0--6岁儿童及孕产妇管理出现登记本填写不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访视率)偏低,体检率偏低、早孕建册率低;初次产检检查不完善。

2、整改措施:我院要求各村室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内容规范填写各项表册,并要求各村室负责人督促本村孕妇和0--6岁儿童来医院参加体检;同时我院儿保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相结合,实行先体检在接种的方式,有效提高儿童的体检率和孕产妇的管理率早孕建册率,并及时建立儿童、妇女人群的电子化健康档案和完善相关记录。

3、整改完成情况:通过月例会现场交办措施,目前妇保和0-6岁儿童管理存在的问题改善进度很快,对存在问题较大的村室给予重点跟踪督导。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

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和结核病管理

1、存在问题:

①传染病管理登记本填写不规范、存在门诊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内容填写不一致。信息报告卡片填写不完善。

②结核病转诊率低,未按要求次数开展随访。第一次入户随访不及时。

2、整改措施:加强传染病培训工作,督导村医规范填写登记本。

3、整改完成情况:正在进行督导各村进行规范管理。

4、整改时限:2020年9月12日前。

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存在问题:体检率低,随访表存在空项和错项,家属健康教育开展次数不够。

2、整改措施:对于无法接受健康体检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务必有家属拒绝体检的签字,对于可以参加体检的人员要求村室负责人及时通知家属陪同体检;同时要求各村室务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内容规范填写体检表和随访表不得空项缺项和开展家属健康教育,医院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

3、整改完成情况:目前各村室已基本整改完毕。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以其严肃性常常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广泛的应用,通常的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通过使用电子计算机来代替人工会计工作,并且可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重复利用,显然,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对于财务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电算化环境下,由于操作方式、信息存储格式以及内部控制方法等都有所改变,所以对于电算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有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的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需要。这里以医疗系统内部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为例进行探讨。

一、医疗系统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档案形式和传统档案形式并存,给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由于使用了自动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数据量比传统会计有很大的增加,这给会计管理带来了便利,记录更加完整,数据报表的统计自动完成,避免了传统会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但大量的数据不可能完全采用纸质形式存储,从而造成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数据档案并存的情况,因此纸质档案和电子数据档案之间的数据完整性、数据一致性以及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对于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挑战。医疗系统内部信息化改造起步相对较晚,存在电子档案与手工档案并存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电子档案由于存储媒介以及传输介质等原因,新的技术威胁造成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信息化给会计工作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存储介质带来的安全威胁。当我们将电子档案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时候可能由于存储介质的损坏造成数据的大量丢失;另外,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时候可能造成数据被恶意程序破坏。其二,信息传输造成安全威胁。信息化带来的方便从一定程度归功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当重要档案数据在网络上进行传输的时候,可能造成被篡改、窃听等安全威胁。这些都需要从技术的角度解决问题。

(三)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制度建设有待改善

制度的建设是保证档案管理有序、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已有的制度大都针对于传统的会计模式,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电算化环境对会计制度的新要求,比如,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如何进行会计操作的身份确认,这不仅仅需要从技术角度考虑,更需要完备的会计制度进行有效的制约。

二、医疗系统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改进

(一)电子档案和传统纸质档案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纸质档案由于其长期存在,虽然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对传统纸质档案的依赖不是非常强,但由于各种具体原因纸质档案长期存在的现状无法改变,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要合理的整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资源,使其形成有效互补,充分利用电子档案的优势,兼顾纸质档案的特点,尽量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二)从电子存储和信息流通两个方面防范电子档案的安全威胁

电子档案存在易处理、效率高、易复制、易传递等特点,所以在发挥电子档案优势的同时必须考虑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存储的安全性;其二,信息传递环节的安全性。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主要有磁盘、硬盘、光盘以及其它移动存储介质,这些存储形式都存在出错的可能,所以,必须保证存储的安全性,可以考虑采用数据备份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信息传递环节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数据通过网络共享过程的安全问题,要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可以考虑采用专网专用的形式和网络访问权限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保障良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由于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不能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且为约束会计人员行为,制定严格的档案操作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另外,要做好严格的日志管理工作(这里包括手工日志和电子日志两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日志记录发现问题。

(四)提高人员综合素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形成高效档案管理

当前,电算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均衡而导致信息多样化,所面临的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进行信息整合时无法形成合力,有时甚至会形成相互的制约,使档案管理难度加大。比如,在某医院财务部门,可能部分业务停留在传统会计方面,并未进行电算化改造,而有些业务,特别是一些联网业务,由于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所以这方面的人员信息化素养相对较高。在电算化环境下,要求财会人员不仅仅要精通财会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信息化技术,因此,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加强复合型人才建设,并且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做到培训目标明确、阶段化强、着重业务需求等,要让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好自动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媒体手段,为更好的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电子档案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不仅在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还在在信息整合、档案信息汇总以及档案信息差错检验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当前计算机技术结合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公司内部信息管理手段的变化都给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改革机遇,因此,必须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对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完善,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医疗系统的管理决策以及长远规划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的优势,在医疗系统内部实现安全的信息共享,为新型管理制度的形成打下基础,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斐.关于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1):87—89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6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7-039-01

摘要:高校院系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因此,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旨在加速实现教学档案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

高校院(系)教学档案,是指高校院(系)在教学过程中逐年积累起来的一系列有关教学工作的原始资料,如学生考试成绩、考试试卷、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培养计划、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评估等文档。它是对院(系)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的真实记录,也是院系(系)教学管理工作的缩影。

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与学校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一样,都是对院(系)积累起来的一系列有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教学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也不利于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系统分析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寻找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为科学而规范的管理教学档案提供参考依据。

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人为的主观原因,如管理者对档案管理不太重视;又有其客观原因,如档案管理方法落后。其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二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三是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一)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当前,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许多高校的档案机构设立了综合档案馆,并由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而各院(系)、部这一级单位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由教学秘书或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由于教学秘书或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本职工作头绪多、较繁杂,无法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上来,因而,形成“资料一大堆,查找难上难”的尴尬局面。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由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而由其他非专业人员来管理档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然给急需查找资料的领导及老师造成困难。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低,而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档案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院(系)教学档案客观而真实反映出院(系)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轨迹。因此,教学档案是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应当有严格的管理规范。

目前,由于许多院(系)不重视教学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使得档案资料收集的内容、整理的范围、分类的标准、移交手续、查询登记等都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全凭管理人员的随意性来完成。从而出现资料归档不及时,需要查阅的资料找不到,借阅时不登记,借阅的资料也不按时归还,重要的文档资料丢失时有发生,致使档案资料残缺不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及教学评估的质量,同时,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了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三)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教学档案管理仍停留在纸质档案、仅用档案柜保存的状况,大部分档案资料整理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工作效率低,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这与高校管理科学化严重脱节。尽管个别高校院系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但由于没有实现信息网络化,使资料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正因如此,档案资料利用率较低,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学改革的推进。

二、改进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综上所述,许多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文档资料不齐全、归档整理不规范、分类统计不科学、借阅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数据库建设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多年来院(系)档案管理水平低的症结所在,它严重阻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也给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带来阴影,档案资料利用价值较低的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因此,不能按照原有模式来管理教学档案,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一)档案管理思维创新

如前所述,当前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绝大多数由院(系)教学秘书和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而提高专业素质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来实现,使他们尽快掌握档案管理专业技能与方法。这种思维创新主要表现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和保管全过程的创新,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只有思维创新才能由非专业变成专业,由不熟悉变成熟练,院系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打开新的局面。

(二)档案管理制度创新

实现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必须根据《高等学校档案部门业务建设规范》的要求,逐步改进和完善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目录检索、文件编号、借阅移交、信息传递等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教学档案也日益复杂,因此必须使管理制度创新走在实际工作的前面,因为制度指导和约束管理行为。

(三)档案管理技术创新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7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一方面改变了价值的生成条件。信息社会,一切价值均在运动中生成,信息尤其如此。事实上,社会利用的是档案信息,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档案。在信息时代,档案信息只有做到可以被社会随时感知并便于利用,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处于静态中的档案信息资源,无论蕴含多大的价值基因,由于无法为人及时、充分感知和利用,客观上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信息社会,档案信息资源作用的发挥客观上要求置档案信息资源于运动或准运动状态;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实践的运行方式,在线办公成为新的实践运行方式。在线办公要求改变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由传统的信息与物质载体浑然一体式的存在转变为信息与原物质载体的相对分离,即信息的数字化存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在顺应了在线办公模式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存在方式的改变,即由传统的信息与物质载体的统一到信息与物质载体的相对分离。档案信息资源存在方式的改变为档案信息资源进入运动或准运动状态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社会便捷、廉价地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了可能。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为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档案信息提供了最便捷的技术保障。信息资源不同于信息。信息资源是静态的,信息则是处于被利用中的信息资源,是动态的。在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存在方式与传播方式下,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档案实体的“利用”是统一的。受档案实体的限制,传统形式下的档案信息资源不便于传播与被利用。因此,传统形式的档案信息资源无论是利用率还是利用效率都比较低。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将档案信息资源从传统的档案物质载体中“解放”出来,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本身进行存储与传播,摆脱了传统的信息资源载体对信息资源传播的束缚,从而不仅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向档案信息的转化,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转化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信息资源数字化后,可以清晰、直观、准确地反映档案对象物的存在状态,这一点在城市基础设施档案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借助于三维技术,可以将各种有形的管网分布和无形的空中“设施”分布直观、立体地呈现出来,从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根据完整的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档案信息来进行基础设计建设,既可以避免各种野蛮施工现象的发生,减少损失,同时又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转换的同时,应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所谓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分散形成的档案进行信息资源集中,以集中反映某一实践领域或对象的基本情况。在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手段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是通过专题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建设和档案文献汇编来完成的。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则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实现对某一实践领域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化。

与传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式相比,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特殊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规模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进行大容量的传统信息数字化转换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从技术上讲,我们可以在对越来越多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的基础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相比之下,受人力与财力的限制,传统信息资源整合方式只能对有限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还可以对某些信息资源,如城市基础建设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直观、立体化整合,实现对某一相对空间内的存在物进行直观、立体反映。这一点是传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所不具备的。

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档案形成的分散性与社会实践对档案信息系统性要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点在城市基础设施档案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档案形成的职能依赖性决定了不同城市基础建设部门、不同基础建设实践所形成的档案是分散形成并分散保存的。为此,在地下或空中同一相对区域,尽管存在着多种基础设施管网,但由于反映管网分布的档案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因此,搞清楚同一相对空间内的管网布局客观上需要把相关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在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存在与传播方式下,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十分不易,而且缺乏直观性。数字化信息整合技术的运用,为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本身(而非档案)的逻辑整合提供了技术可行性。这样,就可以将来自不同实践主体的反映同一类职能或实践对象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进一个信息单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相对集中。如此,便解决了档案形成的职能性所带来的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分散性与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集中性或逻辑性的矛盾,从而既促进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实践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档案信息保障。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数字化推动了城市管理理性化进程。现代大城市,人口、设施、活动高度密集,城市健康、高效发展客观上要求对城市进行科学管理。城市管理科学化,首先体现为城市管理理性化。而理性化的城市管理又建立在对相关信息完整、准确与及时占有基础之上。现实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故频发,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分析问题的成因,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理性化,建设单位不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建设,有信息不利用而导致事故外,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现状的档案信息资源分散保存甚至不完整,档案信息资源处于传统存在状态,人们无法及时、完整利用相关信息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相应的计划和周密安排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档案信息的整合与数字化转化,对城市基础设施信息进行适时的直观、动态管理,不仅为理性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而且有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理性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社会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化程度,即促进社会实践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传统的档案存在方式阻碍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知晓,不利于社会全面准确地掌握档案信息资源,更不便于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利用社会提供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数字技术,对传统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进而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问题或逻辑整合,为社会实践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向档案信息的转化提供可能性保障,就成为信息社会档案工作者肩负的光荣职责。做到这一点,便完成了档案信息化任务。

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化对策

实现档案信息整合与数字化,既要解决档案部门的思想观念问题,更要解决档案信息数字化的技术问题与数字化实践的协调问题。

1.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化的前提。在笔者看来,长期以来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档案从业者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尽管档案学术界一再提出思想观念转变问题,但实践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比较彻底的解决。究其原因,似乎在于思考问题取向一直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

长期以来档案从业者一直主要站在自身角度思考问题,思想和心态相对封闭,对社会变化对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缺乏积极的思想回应与实践应对,不善于从其他社会实践领域获得启迪,导致档案业务实践长期处于传统状态,档案业务实践改革力度差,档案工作落后于社会实践发展要求,这在档案信息化问题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数字技术支撑下,信息数字化已广泛应用于其他信息领域,如超星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正取代传统图书、期刊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知识与学术信息的渠道。相反,目前在网上可以直接看到的档案信息十分少。这其中除了保密原因外,更多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从思想上解决档案信息资源上网问题。或许在绝大多数档案工作者看来,图书、期刊本身就是文化产品,利用网络传递此类文化产品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相比之下,档案似乎有许多不同。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导致人们一直关注档案的物质安全问题,惟恐物质意义上的档案受损而导致档案受损。此外,档案生成的职能依赖性客观上似乎影响了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途径的探索。人们更多地注意到了传统形式下的档案实体管理不能按照逻辑原则,而只能按照来源原则来进行,而忽视了逻辑原则对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适用性与必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缺乏应有的理性思维,而单凭传统或经验办事。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8

【关键词】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

职工档案是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档案主要记述和反映职工个人的履历、考核、鉴定、政审、录用、劳动合同、工资、奖惩情况和政治背景关系等,是为职工个人集中整理保存的文字材料。它的整理归档和利用要通过科学严密的工作程序和严格认真的管理制度才能进行。因此,职工档案管理是单位一项非常严肃慎重、保密性较强的重要工作。

1.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档案管理仍按照传统模式运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这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档案管理的模式,在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方面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管理制度已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但在许多地区还是以手工管理手段为主。此外,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在观念上认识不统一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在不少地方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相对落后,所以,大多以手工操作为主管理档案,而且退休员工一般年龄都较大,处于便于辨认和登记的目的,也主要以手工操作管理其档案。这种手工操作包括人工翻查,纸质档案登记等。

另一方面在退休职工档案内容管理上,职工档案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但在我国的退休职工的档案管理内容以费用为主,这也是由我国现行养老制度决定的。在这些档案内容中,主要包含了离退休职工的基本信息管理、医疗费用管理、退休金管理等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内容,更偏向于养老机制并非人才信息贮存机制,并在档案信息传达上基本立足于这一类信息的传达上,使得档案机制往往依附于医疗保险系统。

最后,由于各个企业性质的不同,在职工档案的管理上,职工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和规范水平相差比较远。例如,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而非公企业对职工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到位。

2.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一些改制企业没有建立职工档案

一些企业在改制后,人力资源部门废弃,档案管理人员流失,职工档案无人过问和管理,造成职工档案遗漏遗失严重。企业没有建立职工档案,退休职工技术职称及技能无法确定,养老医疗等待遇无法享受,退休职工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2.2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较混乱

改制的企业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内部管理混乱,造成职工档案很容易出现缺漏甚至丢失的问题;部分企业削减档案人员,一岗多职,档案工作无暇顾及,近乎取消;而且部分改制的企业在职工档案管理这一块没有制定分管的领导;此外部分企业职工档案利用制度、归档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需要归档整理的招收职工、调整工资审批表及与下乡有关的证明材料没有及时归档;部分企业选择让退休职工自存档案,这样一来退休职工档案极易被涂,有的退休职工档案甚至会丢失。

2.3职工档案信息资料保存不够完整

由于传统档案管理在实现手法和技术保障方面的局限,往往会出现信息缺失的问题,而这造成这种档案资料不完整的原因除了上文的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之外,还与企业管理者的档案意识薄弱有关,如果企业领导不够重视企业职工的档案管理,很容易造成职工档案信息资料的缺失,尤其是对于已经退休的职工而言,他们的档案的完整性更容易被企业所忽视。

3.加强对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建立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新体制

针对改制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较混乱的问题,需要专门建立离退休职工档案管理中心,设立在市、县两级社保部门之下,其职能是将市、县两级原来分散于企业、街办或个人手中的所有离退休职工档案,集中于市、县两级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方便办理社保相关手续。这种措施改变了以往退休职工档案由自己企业保管的做法,将其集中管理可以保证退休职工档案的完整齐全,有利于保障改制企业退休职工在医疗及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利益。

3.2整合档案资源,努力完善退休职工档案信息

在我国,离退休职工长期工作的单位就成了客观记录其特殊技能和经验的最好主体,通过对于该职工在岗期间的业务水平记录等,整合其档案信息资源,综合录入其离退休档案,进而完善退休职工的档案信息。将对退休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使其在领取退休金,养老保险金等方面不会出现问题。

3.3完善退休职工档案管理新手段

在劳动保障部门推行“金保工程”建设大背景下,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加快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建立统一的退休职工档案基木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提高企业退休职工档案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并以信息化促进退休职工档案规范和利用。如有关退休职工民生的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与终止记录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询自己的档案信息、对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应该让职工个人享有知情权,查看部分档案目录内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档案信息化,建立准确完整档案信息,更好地让职工档案服务百姓,服务于民生。

参考文献: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改革与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根本意义,在于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类。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进步,档案管理过程所需涵盖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挑战,为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与时展相契合,进行海量信息的快速收集、整理和归纳,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人员认为,应在档案管理过程进行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得到创新,在减少工作失误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1计算机技术引入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优势分析

相比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和理念来说,计算机技术引入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将对计算机技术引入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优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1.1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际上对专业技术层面进行考量,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并无太过鲜明的专业壁垒,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内容已无需工作人员有太高的专业技能或技巧,但相应工作十分琐碎且繁复,同一项工作需进行无数次的重复,只有如此才能完成整体的档案管理任务。因此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花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工作人员没有充足的耐心,则无法很好胜任该类工作。但即便是专业素养最佳、工作完成熟练程度最佳的工作人员,也无法保证每次进行日常工作时,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和最清晰、明辨的思路使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都会出现起伏,因此在工作中很易出现失误。但如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和使用,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状况则会大为改观。计算机程序的预先设定,能帮助工作人员有效进行低技术含量、高重复率现阶段档案管理计算机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焦海勤(驻马店市卫生计生监督局驻马店463000)工作任务的完成。由于计算机技术不会出现状态起伏等现象,因此会一直以高水准的方式完成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这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减轻负担,与此同时降低工作人员在日常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1.2有效地简化工作程序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中,工作人员首先要对不同类别的档案信息进行基础性的归类与整理,然后对应进行存储的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和重新归纳。最终确定档案存储的位置,并通过目录统计的方式,对不同档案存储位置进行详细记录。在这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便可根据其所进行的目录与统计,为有档案查阅需求的用户提供档案查阅或档案使用服务。但需注意的是,这一档案查询或使用过程需耗费较漫长的时间,工作效率较低。但如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档案归纳和整理,工作人员便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分批次对大量的档案进行统一的归纳管理,并通过计算机本身自带的目录生成程序,一键生成目录,这样一来,工作人员耗费在目录统计和编写过程中的时间就能节省出来,这一目录生成步骤也能得到有效简化。而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分类和目录编写后,工作人员便能及时为有档案查询需求的用户提供必要的档案查询服务。由于信息技术的加持,因此工作人员无需自主通过目录进行档案的手动翻阅,而是通过关键词查询的方式,轻松找到其所需要调取档案的存储位置。因此繁琐的工作程序得到进一步的简化,日常工作效率也能由此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是计算机技术引入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呈现的最主要优势;

1.3进行档案资源的有效共享和革新

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档案资源共享的任务。而事实上档案资源共享是档案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一旦工作人员接到档案资源共享的工作任务,就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共享档案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并以纸质化档案运输和传送的方式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交流。这一过程存在档案遗失、损坏的风险,且需一定的准备时间。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及时共享。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则有所不同。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工作人员能进行纸质化档案的电子信息输入和存储,这样一来,一旦工作人员接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任务,便可直接通过局域网的电子化信息传输,随时随地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档案信息共享效率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档案信息不易出现损坏或遗漏的风险;此外,工作人员还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进一步革新与完善,这能有效减轻工作人员在档案资源革新方面的工作量,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2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问题的分析

虽然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能有效改善现阶段档案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信息化革新进程不存在任何问题。

2.1领导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缺乏必要的重视

由于档案管理无需过于复杂的专业技能和技巧,只需工作人员不断重复繁杂且琐碎的工作,因此在许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意识中,档案管理工作本身不存在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方面的问题,相较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创造出的经济价值,花费在档案管理模式变革过程中的计算机技术投入资金并不值得,因此许多领导者和管理者都不愿主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技术的引入。由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并非一线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因此他们对计算机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能起到的实际效用缺乏深入的认知。且有些领导者认为,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不能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其它方面发挥优势,而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软、硬件设备购买所需耗费的资金成本,要远远大于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需耗费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认为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很不值得。正是由于领导者对引入计算机技术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现代社会,许多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仍未能进行有效的变革,这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该问题值得引起领导者们深入的思索;

2.2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未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因此大多数在企、事业单位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者大都尚未经历或正在经历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对大多数工作人员而言,之所以从事管理工作,或许由于其本身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素养,但其中大多数员工并未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专业素养。因此面对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革新,会显得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革新,都先从硬、软件设备的更新与购买开始。这给予在岗人员充分的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和新型硬、软件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和时间。但仍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坚持以固步自封的方式进行日常的工作,不愿进行自身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革新。这很易导致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态度和工作理念与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向相背离,最终非但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还影响到档案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间的和谐相处和业务往来。有些企、事业单位为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会借调其它部门具有专业网络技术素养工作人员,参与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这虽能有效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创新速度,但由于借调来的工作人员本身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专业素养,因此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并不了解,在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本身缺乏专业素养的情境下,很难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3信息安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即便企、事业单位领导已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引入的重要性,且工作人员本身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素养,但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和使用,却并未考虑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革新将无法得以延续,并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意味着工作人员可通过无纸化办公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的及时传播和区域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提升员工的日常工作效率,但也加大信息泄露和信息被恶意篡改的风险。纸质化档案的传输和共享有专人进行传输和护送,除可能存在的档案遗漏或损坏问题外,并不会存在大批量档案信息恶意泄露或篡改等问题。但若企、事业单位虽已进行信息技术的引入和使用,却未能针对档案信息共享这一工作环节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那么信息技术使用下的档案资源共享、安全性能,并不见得会高于传统的档案资源传输,这是工作人员务要重视的问题。

3档案管理计算计划过程措施分析

3.1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于大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为专业的计算机使用素养,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难以跟上硬、软件设备更新的步伐,并进行新型工作理念的运用和工作模式的展开。为避免出现这一问题,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领导人应有计划地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计算机技术引入之前就通过必要的讲座交流和职业培训进行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和理念的改革。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是大势所趋,想要使自身的职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就务必要进行专业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学习与深入认知。而在硬软件设施购买和使用、计算机系统平台构建的过程,相应部门领导人可定期引导工作人员参与计算机技术培训,根据新型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制订出与之相匹配的规章管理制度,让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有条理、更具逻辑性。在规章制度的引导和规范下,工作人员自身也会有较为明确的专业素养提升意识,会不由自主进行个人能力的革新与完善。在这一基础上,领导者还可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关联部门工作人员与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友好交流,促进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网络信息系统的构建;

3.2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工作后,档案管理的资源传输会存在安全问题,除与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加持安全保障措施有关外,还与在岗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然的关联。换句话说,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本身并不具备较为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因此在进行信息传输和档案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不会有效地规避可能出现的信息漏洞或信息安全因素。这给予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相应的档案信息资源随时存在泄露或恶意篡改的风险。为避免出现这一现象,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应有意识地强化在岗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让在岗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威胁信息安全因素的规避。参与计算机技术引入和使用的工作人员,不妨对信息传输和档案资源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进行必要的统计和分析。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虚拟网络技术的运用,通过专用通道的开辟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输,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工作人员还可通过密钥的使用,进行重要档案资源的共享和传输,使信息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3.3有效解决电子档案的保存问题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所需进行信息收集和归纳的对象是纸质的文件材料,但在信息技术引入后,工作人员需通过计算机进行电子档案的建设,并通过磁盘文件存储的方式进行相应档案信息的保存,相较纸质信息材料而言,电子化的信息材料更易进行相互间的传阅与共享。但需注意的是,电子信息档案很可能由于磁盘更新或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事故,而出现无法进行长期存储或存储信息丢失现象。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技术使用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计算机技术维护工作人员进行电子信息管理并以更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在岗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的规范,对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要通过拷贝存档等方式进行二次存储,避免电子档案由于信息安全问题或存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影响,出现被修改或遗失的现象。而对只需进行保存,无需进行数据共享或再次革新的文件档案,工作人员可将已经归档的电子文件设置为只读属性,这能有效地规避电子文件档案被篡改的风险。当然,上述各项措施虽能有效解决电子档案保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却并不一定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因此在岗工作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应重视起电子档案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针对不断发展与革新的各项疑难问题,进行有效应对措施的全面开展。

4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与创新的现代社会,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和理念的革新已成大势所趋。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改善档案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既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实现高质量的档案资源共享和传输,这是档案技术研究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园园.基于计算机的档案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2021,(11):146-147.

[2]周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1,(21):27-28.

[3]高晓波.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20,(11):86-87.

[4]夏哲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08):84-85.

[5]侯欣妤.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7):106.

档案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篇10

1基于安全问题中电子档案的特点

(一)电子档案对设备的依赖性

与纸质档案的管理不同的是电子档案生成识别的过程中要辅助于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光盘磁盘)来完成的。生成此电子文件所依赖软件要与电子的光盘磁盘、电子的设备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没有了相应的设备和软件只有保存完好的光盘磁盘,此电子档案也是无法读取。随着当今电子设备的更新快捷和迅速,也给电子档案的保管长久问题带来困难。

(二)电子档案信息的隐秘性

从保存角度而言,纸质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纸张容易受到环境和空气等外在环境的影响会变得脆弱或者迷糊,但观其外在形态可以反映状况并采取补救方法,但是单子档案则不同,判断电子档案保存是否完整外在的形态是无法判断的,磁盘和光盘的如果保护不恰当电脑就读取错误,由此信息就会丢失。从保密的角度而言,电子档案的保存不是一把锁一个人的密封等问题,还涉及到一张保存着档案信息的光盘或磁盘。如果不放进恰当的电脑运行,是判断不出里面是否保存着完整的档案信息或是档案信息已被破坏或修改,它所具有的这种隐蔽性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

(三)电子档案的易修改性

众所周知电子文件可以被轻易地复制和修改而不留痕迹,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保证提供的电子档案就是归档时的电子档案。首先,电子档案在利用设备和光盘等物质归档后,要定期的维护。其次,在维护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电子档案可能会被损坏或篡改。电子档案是基于电子设备上运行的,由于电子介质中存在病毒的危险,很容易破坏电子档案的内容。

(四)电子档案集中归档保存的不确定性

电子档案的易修改性,这种易改性增加了不确定性。电子档案管理的不确定性:首先,在归档和保管时不同于纸质档案由统一专人管理,而电子档案却不同,尤其是在比较发达的网络时代,无论什么格式和什么存贮方式的档案都可通被改变也就是说,网络的传输在不改变其物理实际存放位置的情况下对电子文件进行逻辑归档。

2电子档案的安全与维护

(一)电子档案保存问题

由于电子档案的不可还原性的特点,电子档案在保存的上特别值得重视。目前,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电子档案时,首先要对每份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且每年拷贝一次,不定期地检查电子载体。我国目前对电子档案的保存同样是对电子档案定期检测拷贝,并为其提供良好的保管环境。对于电子档案而言,其寿命主要由载体的质量和储存的环境决定。因此基于此保存电子档案在保证载体质量的前提下,环境至关重要。为了给载体创造一个适宜其保存的环境。按现行国家标准,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在一定的数值之间,需专门配备存放光盘磁盘的档案容器,并远离磁场由于其载体的老化和磁性的衰退,很容易使信息丢失。另外,为保证电子档案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必须定期检查和拷贝按,每年检查一次,采取等距抽样或随机抽样的方式检查。

(二)保证电子档案数据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