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后勤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7:23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1

第二条为切实加强内勤内务管理。按照国家、省、市森林公安机关《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办法》具体要求和县公安局的有关内务管理规定。

第三条分局办公室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内勤内务管理工作。局办可向单位负责人提出更换建议,各单位应予以采纳,及时更换内勤。

第四条内勤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照《内勤内务工作目标管理方案》具体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分局根据《目标管理方案》对内勤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评分。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第五条各单位的票证、帐务、财产、暂扣物品、赃款赃物必须由内勤保管。

1.内勤必须严格执行分局财务管理制度管好票证和财务。每月应有收支明细清单公开收支帐务,增加帐务管理透明度。

2.各单位所有财产必须按要求及时清理登记造册存档备查。应先写出书面报告,并附造册计划,经分局主管领导同意,局财务室备案,办好有关手续后方可购置。报帐时必须附上批准报告和计划;所有财产由分局统筹安排,不得擅自变卖、转借和租用,如需处理,先书面请示,批准后方可处理,否则没收所得收入。

3.执法单位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经审批同意后开具从分局财务室领取的暂收单或县财政统一票证,同时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并在备注栏注明所扣物品的数量、规格、型号及新旧程度,设置台帐,记帐联由执法单位留存与帐务同行;附案卷联则随案同行;暂收款转作罚没收入时,必须在罚没收据及暂收单上相互注明号码,以便核对;暂扣、没收物品经批准作价变卖,应及时开具罚没收据,并在相应票证上相互注明号码和案由。

4.水电费管理。各基层派出所水电费在包干经费中列支自理;机关办公水电费由分局财务统一支付;住机关办公楼的用户。电费按电表计度按价收费。暂未安装水表、电表或水表、电表有损毁的用户,必须及时报告分局财务并重新安装(购置安装费由用户自理)对不报或拒不更换及偷用水电者按全局最高用户计吨(度)收费,并罚款100元/次。住分局家属楼、办公楼及承租门面的用户,其水电费及门面租金由局财务在其工资中扣除或上门收取。

第六条各单位的各种表、册、薄、台帐要规范使用。及时准确记录,以便备查核对。

第七条各股、所、室负责人应积极督促本单位内勤根据分局财务有关规定。按时准确地上解票款。分局财务人员按时将本月收支情况、财务报表呈报分局主管领导,以便统筹安排,确保正常运作。

第八条各单位所查处的森林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治安案件和林政案件)立案、破案。同时报分局森防股备案。刑侦股、治安股、森防股的内勤汇总后,于每月2日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分局办公室。

第九条分局每月2日召开内勤会议。同时将当月报表、林区治安动态、工作情况、干警思想状况、好人好事等写出书面材料上报办公室,局办公室根据内勤反映的情况,或在当月《宜章森林公安》简报上给予报道,或向局领导作专题汇报。

第十条搞好情报信息反馈。加强秘密力量的建设,认真接待处理来信来访,实施“民心工程”亮牌上岗,开展“一迎二请三问四答五落实”服务,设置警务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增加工作透明度。

第十一条大力鼓励民警警撰写案件侦破纪实、人民警察的好人好事情况反映和典型工作经验或民警典型事迹。提高分局的知名度。凡被国家中央、省、市、县各种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和官方网站等媒体采用刊登的稿件分局将按以下标准给予奖励:国家中央主流媒体每篇(件)奖400元,非主流媒体每篇(件)奖300元;省部级主流媒体每篇(件)奖300元,非主流媒体每篇(件)奖200元;市级的奖100元/篇(件)县级的奖50元/篇(件)一稿多投的按就高原则一次性奖,不重复累计奖。

第十二条各单位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基层规范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适时搞好院内绿化、办公用具添置等,使本单位更规范化、条理化、制度化。

第十三条环境卫生管理。各单位应经常保持办公场所的干净、舒适。不准随地吐痰,废纸、果皮、烟蒂必须丢入纸篓、烟灰缸内。内勤应坚持每天清扫、拖洗地板、门前走廊以及划定的卫生责任区。办公桌椅、装挂在墙的规章制度和表册薄等物品的面上不得有尘埃。住分局办公楼的用户严禁在走廊上堆放杂物和垃圾。

第十四条坚持立卷归档制度。各股、所、室必须明确分管职责。按要求分门别类整理立卷归档。刑侦、治安、森防受理查处的各类案件,按标准立卷装订成册后移交分局档案室统一存放保管。基层派出所应设立综合档案室,添置档案专柜,创造条件力求档案室上省二级标准。各单位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内勤,必须按照如下文件资料收认范围、归档时间和要求、案卷整理与保管等标准进行立卷归档管理。

(一)文件资料收集范围

1.森林案件的司法文书及森林案件、森林火灾、政工、装备等统计报表。

2.本单位产生的文件、资料。包括工作计划(规划)总结、岗位责任制、会议材料。

3.本单位参加上级召开的有关会议带回来的文件材料。

4.上级机关下发的重要的业务政策性文件(包括未转发的和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以及涉及本单位工作的兄弟单位文件资料等。

5.林区的重点人口、秘密力量(耳目)特种行业人员等档案材料。

(二)归档时间和要求

1.凡属归档的文件资料。领导不得在装订线上签字或修改文件。

2.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求保留一式三套(即原稿和二份打印件)一套按单位发文顺序组卷;一套按问题组卷(包括原稿、附件、打印件各一份)另一套打印件留部门备查。

3.凡要归档的文件材料(除专案材料结案后及时组卷外)要求在当年第一季度内将上一年的文书材料收集齐全。保持文件的历史联系,分永久、长期短期(15年以下)三种不同的保管期限立卷,并写出卷内文件目录,定期向本单位档案部门移交(不含业务案卷)

(三)案卷整理与保管

1.永久、长期、短期卷三类进行排列。

2.各单位必须配备文件资料专柜、专人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

3.案卷资料无霉变、褪色、尘污、破损及虫蛀鼠咬等现象。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2

第二条:学校自行组织引进的社会实体,以有偿方式直接参与学校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采购管理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第四条:后勤管理处是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活动的执行部门。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领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

(一)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大学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组织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

(二)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组织机构;

(三)负责制定集中采购活动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制定和编写《招标文件》和评标原则及办法;

(四)负责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和资格及相关文件资料;

(五)负责组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及合同的起草及签约工作;

(六)负责组织和办理公开和邀请方式招标以外的其它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

第五条: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方式: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财政部和学校认定的其它采购方式。

第六条: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管理权限,按照《××××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执行。

(一)计划采购金额120万元(含120万元)以上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送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计划采购金额50万元(含50万元)—120万元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送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三)计划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50万元以下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或其它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对需要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在采购活动开始前,由后勤管理处提出具体意见,报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四)计划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下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由后勤管理处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按学校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和采购程序与要求确定供应商。具体实施标准和要求由后勤管理处负责制定,报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五)下列事项须经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按有关程序报科工委审批:

1、因特殊情况,对应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后勤服务项目;

2、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七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一)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1

(二)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第八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第九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进入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投标活动,其相关招标、评标、定标工作应当接受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按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邀请投标单位。邀请投标单位不得少于三家。

第十一条:邀请招标中投标单位少于三家,可采用非招标方式确定投标单位。计划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上报经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计划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下,上报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批准。

第十二条:评标、定标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择优选择中标单位。招标、评标、定标专家应在学校有关部门监督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监察处为学校评标、定标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对预中标单位进行商务谈判。如排序第一的预中标单位不符合签订合同的要求,则应按排序顺延审查下一个预中标单位,直至定标为止。

第十四条:对于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其它采购方式确定中标单位的采购活动,全部实行合同管理。

(一)中标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与学校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

(二)签订的经济合同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

第十五条:采购招标相关工作人员,与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进行回避。

第十六条: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和采购工作监督小组负有对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的管理责任。

第十七条:本实施细则由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3

一、存在的问题

1、收取涉案财物的程序不规范。多数发生在治安行政案件中,对于暂扣标的较大,违法者又是外地人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随后的行政处罚能顺利执行,往往采用未裁先收手段;有的属于超范围收取预交(暂扣)款,根据有关规定,《浙江省行政执法预收(暂扣)款票据》的使用范围:一是治安调解解决医疗费和损害赔偿需侵害人预交部分款项的;二是违反治安行政管理的行为人因客观原因需要在案件处理期间离开案发地,愿意预交部分款项听候公安机关处理的;三是办理刑事、行政案件中的各类保证金。但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对于、等案件一般都对违法嫌疑人要求预交款项;有些暂扣款项由于证据单一,明知无法按法定程序处理,但为了种种原因,还是责令当事人先交预交款;有的扣押款项只有一份笔录,无完整案卷,有的单位甚至连笔录都没有,缺乏扣押合法性,属于违规扣押。

2、涉案款项处理不及时,造成长期挂账。主要是:1)、对暂扣预交款项、暂扣物品处理不及时,如有的办案单位对十多年前扣押的款项未得到处理,二至三年扣押款未及时处理的情况较普遍。该退还的未及时退还当事人,根据《证据登记保存和行政没收的程序规定》,对预交款应在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结果,不作出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将被扣押财物退还当事人,否则就是违规扣押。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单位未对扣押款项及时处理,造成现在无法处理。2)、对刑事案件取保候审保证金处理不及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取保候审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有的在取保候审期满后,嫌疑人已被解除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但取保候审保证金未及时退还。3)、行政拘留暂缓执行保证金处理不及时。从审查情况来看,已超过二个月复议期限或超过三个月行政诉讼期限的行政拘留暂缓执行保证金的笔数较多,数额较大,有的嫌疑人认为只要交了保证金就万事大吉,逃避执行行政拘留。根据有关规定,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公安机关应没收或部分没收保证金,行政拘留继续执行。

3、调动移交环节存在漏洞。在民警调动时,未严格执行交接制度,移交手续不规范,填写项目不全,未将有关涉案财物案卷及时整理后交出,致使部分案卷无法寻找,到检查时原经办人与现经办人就相互推诿,互不认帐,无法查证扣押财物的合法性。在基层单位内勤人员调动时,未经县局财务人员到场监交,有的内勤对单位资产、财务等账目未与县局后勤财务部门核对平衡,就草草移交给接任者,而接任者又没仔细逐项核对校验,致使账目不清、责任不明。

4、执法财物未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处置。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办案单位未将扣押的财物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后勤部门集中保管。基层单位在提取涉案财物后,就放在单位内部自行保管,有的单位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等存放数量较多,因没有专用场所,露天存放,经日晒风吹雨打而遭损失。有的贵重物品,如金银手饰、笔记本电脑、书画、手机等,因体积较小,就随意存放在办公室内由民警自行保管,特别是在调解各类民事纠纷过程中收取的待处理预交款,因要随时发放给受害人或返还给当事人,就留在民警身上,不上交单位内勤集中保管,这些现象容易出现垫支、挪动等问题。根据涉案财物管理相关规定,对应交由公安机关后勤部门保管的涉案款项、变价款和涉案物品,凭有关法律文书、决定书填写《财物移交登记凭据》,在24小时内交存指定银行账号和主管公安机关的后勤部门验收保管。基层单位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客观原因,可适当延长移交时间但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二是主管部门对移交的财物未及时处置。公安机关主管部门设立或指定的物品集中保管场所,场地面积往往有限,若不及时对各单位上交的财物进行上缴财政处理,日积月累,会形成大量的待处理物品,只能堆放在棚屋外,风吹雨淋,会使财物腐锈造成损失。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在

通知原主或公告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登记后上缴国库或依法变卖、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5、未落实专人负责、统计、保管等管理制度。有的办案单位对财物未确定专人保管,而是实行谁办案谁负责的做法,办案民警私自保管涉案财物和非涉案财物。有的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后,一些与案件无关的随身携带物品,如汽车、摩托车、笔记本电脑、手机、现金等财物往往滞留在办案单位或经办民警身上,由于代管财物未随案、随人移交,日子久了,也容易出现被挪用、丢失等问题。有的单位未设立涉案财物和非涉案财物明细登记台账,一些涉案财物未及时录入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信息系统,办案民警交来的财物就随手放在内勤办公室,导致时间一长,连财物的来源、数量、当事人、扣押理由等都无法查清,有的未设立财物保管室和保管专柜分类保管,此类现象易滋生违法违纪问题。

6、在接收、保管、处置财物等环节存在缺陷。基层单位上交财物到后勤部门进行集中保管时,对财物应用照片或录像进行固定,对贵重细小物品以自封包的形式封存,在自封包上注明封存财物的名称、数量、案由、时间、编号等祥细内容,移交时后勤保管人员与移交人应当面清点并在封口上签字。但在审查时,发现仓库内存放的贵重物品未按规定装封和履行监交手续进行共同签字,给财物的管理工作留下安全隐患;在保管方面,对金银及其制品、珠宝、珍贵文物等物品未逐案逐件编号和设立专柜专箱进行分类保管,也未定期对仓库内的财物进行盘点、核对,时间一长,物品底数就不清;有的物品已上交财政部门,但未及时在保管登记台账上核销,造成账账、账实不符。在处置环节,有的基层单位对扣押的时令性强、鲜活、易腐变物品,未及时与财物主管部门衔接妥善对其作出变卖、拍卖处理造成财物损失;有的财物扣押后交到后勤部门保管,最终案件没有成立,在法定时间内对当事人处理依据又不足,退还又觉不妥,这样就留在公安机关,后勤主管部门到了一定时间后,上交财政又不行,导致保管物品越积越多,给公安机关对财物处置工作带来困难。

7、行政收费和罚没款收入未及时上缴银行财政专户。有的基层单位位于边远地区,辖区内无设有特定上缴的银行专户机构,平时解缴款项不方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数额又不多,就将平时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款自行保管在单位保险箱内或以私人名义开设存单,等达到一定数额后集中上缴到城区银行专户。这有涉嫌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罚没收入的行为,同《收支两条线》和《浙江省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相违背。

二、原因分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造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不够,存在重业务、轻财物管理的思想。由于公安业务繁重,人员紧张,疲于应付各种业务考核检查,对执法质量抓得很紧,而放松了对执法环节财物的管理;有的基层单位苦于抓经费的落实,对于一些、案件涉案款项能扣押的则先行扣押,而忽视了扣押款项的合法性、合规性,致使扣押的财物一时无法及时处理,造成了长期挂账。

2、领导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思想。对自己任期内的财物比较重视,做到能清理的及时清理,但对前任领导留下的财物不够重视,就象“传家宝”一样任任下传。各级公安机关对基层单位执法检查监督较多,而对执法环节财物管理情况监督较少,使基层领导对财物的管理产生思想上的偏差,造成财物处理不及时、不彻底,留下死角。

3、办案人员执法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一线执法民警对有关涉案财物的管理规定掌握不是十分清楚,在日常办案过程中,随意扣押现象较普遍,一切从方便办案的角度出发,忽视了相应程序规定和要求,致使一些案件无法及时处理甚至根本无法处理,等人一调走,就把烂摊子抛给原单位,而接任者又“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时间一长,连案卷和一些扣押物品都无法找到,给财物的处理带来困难。

4、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现有关于执法环节财物管理方面的法律规章等规定都比较粗泛,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具体的细化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南,给执法环节财物管理工作带来不便。特别是在执法办案中产生的大量非涉案财物,如何进行管理,没有具体规章制度可供参考。

三、管理建议和对策

1、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全体民警要以公安部“三考”为契机,掀起学法高潮,认真学习《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浙江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树立依法执行职责和公平公正执法观念,强化办案过程中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人权意识,依法扣押和处理涉案财物,切实提高执法环节财物管理水平。目前基层公安机关虽然经费紧张,财政保障有限,但也不能在财物扣押和支配上动手脚,应摒弃“唯钱办案”的观念,自觉加强对执法环节财物的管理。为全面提高基层执法单位领导和民警对财物管理水平,公安机关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就财物管理方面的知识,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重点解决基层办案单位财物管理无序、管理责任不清以及如何保管、移交等具体问题。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要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对执法环节财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边查边改、边改边建的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涉案财物与非涉案财物管理规定》、《执法财物仓库保管规定》等规章制度。在执法工作中,对扣押的涉案财物要严格按照有关审批程序办理手续,实行祥细的项目登记,并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财物持有人当面点清,注明情况,列出清单,按涉案财物与非涉案财物分设台账,实行专人登记和管理,该移交的要及时移交,该上缴的要及时上缴,合法规范的处理财物。贯彻执行县局制定的《公安民警交接工作制度》,要求中层领导干部的离任调动,由政治处委托审计部门进行离任审计调查;单位内勤人员的调动,公安机关后勤财务人员要到场监交;对民警的调动除交接清资产、财务外,对于涉案财物的案卷要整理完整后向原单位交出,严格执行移交手续。

3、各施其职,发挥职能。执法环节财物的管理是个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为使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公安机关各职能部门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公安机关后勤部门作为涉案财物与非涉案财物的主管部门,对执法单位票据的领取、使用、注销情况,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遵守“收支两条线规定”情况,涉案财物与非涉案财物的登记、移交、保管等情况应加强监督和指导;财务部门应定期将暂扣款总账与各执法单位暂扣款明细账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如发现错漏账项和未调整账项,应及时调整平衡。法制部门应严格把好执法关,特别对涉案财物扣押环节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处理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防止出现先收后裁、超范围收预交款、随意扣押财物。对于超过一年期限的取保候审保证金和超过二个月复议期限或超过三个月行政诉讼期限的行政拘留暂缓执行保证金,有必要在期满前的适当时间,通过相关途径督促提醒,确保“二项保证金”得以及时清理。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4

一、办好事务工作

1.文宣工作。起草重要会议讲稿、经验交流材料、日常各类文稿,做好会议记录,完成集团官网、官方微信号的编审工作。截至目前,共发送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20份、党委会议纪要9份、专题会议纪要6份,下发抄告单60份;编送《集团工作简报》9期;编审集团网新闻信息259条;编审推送官方微信各类信息130余条;向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省教育后勤信息网、省教育工会网站、学校官网等平台信息近200条。

2.协调工作。协助做好“校庆节”暨优质服务系列活动、“暑期中层干部会议”“双代会”等工作方案;协同做好工会、离退休工作,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牵头做好党务公开、司务公开、信息公开,保密等工作;协助落实集团领导外出考察交流活动30余次,安排集团领导接待日35次;做好省教育后勤协会行专会协调工作。

3.接待工作。接待上级领导、专家和省内外兄弟院校以及商务来访29批次180余人。

4.督办工作。执行集团定性工作目标考核;督促各中心(公司)、部门每月报送工作简报;实行收发文、领导批文oa运转,通过oa进行工作督办;根据《后勤集团下属公司及二级单位班子会议议事规则》及时督办落实相关事宜。

5.机要工作。截至目前,通过oa、纸质形式登记、处理来文800余份;收、转校发等上级来文683份;处理中心(公司)、部门请示报告文件223份。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队伍培训。举行信息宣传工作业务培训1次、摄影培训1次,提高办公室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思政大讲堂”举办了管理执行力修炼、幸福管理与自我成长等4期主题培训。

2.加强对外交流。参加全国教育后勤系统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业务交流研讨班、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高级研修班,牵头举办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行专会年会、办公室公务礼仪文化培训等活动,促进与省内外高校办公室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推进创新工作

1.集团党建工作。印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制定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举办“思政大讲堂”、纪检干部培训会。组织开展“喜迎保安全促生产”系列行动,“荷·和”廉洁文化摄影书画作品征集活动,“支部好案例”征集活动等。

2.文化建设工作。制定《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完成集团大厅文化物化建设。结合“优质服务活动”、工会工作开展系列后勤文化品牌活动。获“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3.制度创新工作。出台《后勤集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后勤集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校属企业后勤集团工会经费提取及使用管理办法》《金华市浙师大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后勤集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校属企业后勤集团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校属企业后勤集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校属企业后勤集团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校属企业“荷·和”廉洁文化建设方案(试行)》等;修订《后勤集团信息与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起草《后勤集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成了《后勤集团制度汇编(2005-2017)》。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5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医院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各项需求,提高医疗科研水平,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和工作环境,在进行新建、改扩建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的同时,也新购置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以我院为例,目前个院区的后勤设备分为配电楼空、锅炉热力、制冷空调、制氧供气、污水处理、电梯6个班组,共计6000余台设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于后勤部门,就要做好这些设备的管理工作,来保障院区冷暖气电的正常运行,而设备管理的基础就是设备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其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所以加强设备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后勤部门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什么是设备档案呢?设备档案是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材料,称为设备档案。它是一台设备整个使用周期中所有记录信息的汇总,是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运行、调研、查证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本身设备来说,设备档案从一台设备启用开始,将记录设备的所有相关信息,如型号、规格、安装位置、维修记录、检验记录等一一记录在案,为设备如何制定维修计划、是否需要报废更新,给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

(一)设备建档的重要意义

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医院后勤保障动力运行的第一手材料,最基本的任务是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各种信息。由于医院工作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帮助患者摆脱病魔的困扰需要后勤部门的全力支持,因此对水电气冷暖等动力设备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医院后勤设备具有一次性投资大、使用周期长、管理环节多、内外协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因而形成的档案有多种形式、数量庞大、保存和利用价值高。这些设备档案既为医院的建设、维修、管理服务,又为医院的经济建设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为历史追溯、纠纷查证以及技术调研等提供重要材料,它不仅服务于现在,也有利于未来,因此,后勤部门建设设备档案的意识应该逐渐增强。

(二)设备建档的必要性

设备正常运转,动力稳定供应是医教研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的重要保证。在动力供应中,水电气冷暖等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专业设备、特种设备,又因为院区的建设时间不同而品牌不同、型号各异。那么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呢?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起较为全面的设备档案,并辅以科学有效地管理。设备档案的建设意义本就是为了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及管理等工作中能够被充分利用,大幅提高设备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管理效益,例如通过查看设备档案资料,根据其维修记录,对较为贵重的设备采取预防性维修,充分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以减少因停机检修对正常工作的影响,减少无谓的维修费用,消除可能的事故隐患等。因此,建设好管理好设备档案对于后勤部门是十分必要的。

二、医院后勤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目前,很多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建档管理工作做得比较深入,从采购到安装,从调试运行到到维护修理,从报废到拍卖,都有着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管理和监督都十分到位。相比之下,对于后勤部门的设备建档管理工作多少有些轻率敷衍,没有像医疗设备那样引起应有的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并配备专业的人员来管理操作,没有引入现代化、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设备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平时的查找借阅还可以应付,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用到某台设备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就会手忙脚乱,不能系统的高效的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一)设备档案意识淡薄,资料收集不完整

医院后勤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有些档案资料仅存于建设时厂家手中,部分工程项目实施后档案未能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导致建设后资料不齐全或不完整。由于后勤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是非常稳定,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容易脱节,档案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权利责任不明晰,导致对档案资料不闻不问,以至于档案资料流向不清,甚至丢失。

(二)缺乏系统的设备档案归档流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后勤部门档案制度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设备档案规档流程,没有明确的交接资料标准,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院区建设后基建部门转交什么资料就接收什么资料的情况,有些资料与实际设备不相符,有些设备甚至没有相关资料,有些资料对于设备使用和维护没有利用价值,这些都从根源上造成资料不够系统、完整,另外,有些设备因其特殊性,既属医疗设备又属特种设备,交接时容易因归口负责不明确而出现互相推诿没有负责的情况。

建档工作没有系统性,缺乏统一编制要求和归档程序,导致档案资料与实际记录可能不匹配,查找起来费时费力。没有配置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接收和借阅档案资料没有相关的规定进行约束并有效执行。有些资料接收时没有及时梳理清楚,日后如有当事人员变化、存放位置转移、资料长期搁置不检查等,这些资料将再次整理时将无证可查。

(三)信息化程度低,设备档案没有发挥真正功效

目前,包括医院在内的很多单位还处于仅有纸质资料的归档和管理,没有引入信息化、网络化,利用软件建立数据库和使用平台,管理人员不能共享设备的档案资料信息,即时查阅设备维修记录等信息。纸质资料是非常普及的资料载体,但纸质资料容易在频繁翻阅查看后出现污渍、破损、遗失的情况,有些资料如图纸是与设备一一匹配的,仅此一份,一旦损毁将无法弥补。在资料归档后,档案基本处于放在档案柜存储的状态,真正需要学习资料的运行值班人员和维修人员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设备资料,使得设备档案变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真正功能,变相成为档案资料的收集储藏,只增徒劳而没有意义。

三、对医院后勤设备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规范化、标准化设备档案建设

后勤部门管理追求科学化、精细化,医院后勤部门的管理更是如此,对于设备档案也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每一台设备的使用周期都经过安装、运行、维修、报废这四个阶段,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应随着设备的所处阶段来进行收集相关资料,严格把关。

首先,明确归档时间,及时进行资料收集。新的设备增加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随基建项目安装的设备,应与基建项目档案一起归档后,再移交到设备运行管理部门,形成相应的设备档案,二是设备运行管理部门单独购置的设备,其相关档案材料应在购置后及时进行归档。随基建项目安装的设备,在移交资料时需要特别注意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资料中应包含安装前在技监局办理的安装告知书等手续材料,以便于日后管理中特种设备的年检工作。单独购置的设备,应在购置安装后,向设备厂家或安装单位将所有设备资料收集齐全,整理编排,登记建档。

其次,标准化归档范围,尽量保证资料齐全。根据设备档案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一般归档资料由两部分组成:设备购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和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设备购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购置申请、论证记录、购买发票复印件、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操作保养及维修说明、随机技术资料等。设备购置后,从开箱验收开始,一方面要检查设备实物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及厂家所承诺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就要检查设备的随机科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系统。购置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主要有:设备出厂清单;开箱验收记录;验收报告;购买发票;设备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安装调试及维修手册(或类似文件);设备装配图纸(压力容器必须提供完整设计制造图纸);安装说明等其他资料。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资料应由运行值班人员及维修人员负责提供并收集,用于记录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包括:维修保养计划;设备定期检验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维修验收单;相关能源计量统计信息等;设备的事故处理记录等。这些资料可按季度或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作为原始材料为以后提供证据。在设备故障频发,失去大修价值,需要报废时,如报废审批表、厂家或专业单位的报废鉴定报告等相关资料也需要在报废后存入该设备的档案中。这样,每一台设备从购置到报废,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资料证明其状态,其中第一手材料由各班组负责人做好收集和整理工作,按季度或年度交付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二)建设动态设备档案,充分支持设备管理

以往建立的设备档案都是静态的,整个过程就是收集资料,整理编制,归档储存,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似乎是独立的,和其他工作很少关联。而我们建立设备档案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为设备管理工作服务,把设备档案视为设备监测器,通过设备档案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设备质量、运行状况和维修保养记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运行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档案在设备管理和后勤保障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要建设动态的设备档案,充分的支持设备管理工作。

动态的设备档案可分为纵向的动态和横向的动态,其目的都是为了随时掌握全院设备的运行动态,为设备合理及高效使用、维修、保养提供依据,为计划更新设备及合理选型提供科学的参考,为设备效益分析提供材料,进而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纵向的动态是设备档案自身的及时更新,保持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有设备新增和报废都及时变动设备档案,让设备管理人员对现有设备有一个真实的清楚的了解。横向的动态是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与设备管理工作相结合,利用设备档案对设备的运行、维保、改造、报废、更新、选型等方面进行科学、技术、经济的决策分析。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通过分析设备档案中的维修记录,可以评估设备的利用率、故障率、运行可靠性分析,总结设备经常出故障的部位,经常维修更换的配件,进行预测性的运行诊断,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进行维修或更换配件,消除安全隐患。根据维修的频率、维修费用、耗材储备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合理地安排下一年的预算,减少无谓的投入,降低运行费用。

动态的设备档案可用于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设备档案中的参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的日常保养计划,多长时间做一次保养,购买多少备用耗材。在设备经过多次维修后,性能会出现大幅下降,动力不足、耗能陡增,需要进行大修。根据设备档案的技术资料分析,或许设备的性能还可以通过配件更换等方法恢复,在技术层面上还可以继续使用,而通过设备档案中的维修记录分析,估计进行大修后继续使用的费用投入,综合考虑并安排是否进行大修或如何进行。

动态的设备档案可用于确定设备改造的最佳方案。当设备效能降低,技术性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或建设后运行时,发现设备选型不恰当,或设备效能有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有节能空间时,都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在设备改造时要确保不打破系统整体的平衡,哪些设备需要更换,哪些设备可以继续使用,系统整体设计有哪些要求,会不会影响管道、电缆的整体配置等等因素,通过设备档案的分析,能够对提出最经济最佳的改造方案提供充分参考。

动态的设备档案还可用于综合分析设备的报废和更新的最优选型。当设备报废或需要增加新设备时,要根据原有设备的档案资料,对设备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确认旧设备是否真的需要报废,是否具有维修使用价值,同时选择既能满足实际运行要求,又有很好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最佳机型。

(三)电子化、网络化设备档案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网络应用早就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网络挂号、远程诊断早已不是难事。设备档案的电子化进程也应加快,图纸有CaD绘图,资料可以扫描,这都为设备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于新的档案,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加强电子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设备资料,可以通过扫描将其形成电子文件进行保存,从而将无电子版本的存档文件制作成电子档案资料保存,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归档的电子化率。

医院的后勤工作纷繁复杂,资料众多,应实行设备档案的信息化平台管理,编写专用的设备档案软件,关联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维修费用状况、年检状况、能源消耗情况,利用计算机检索、统计、报表的高效性,可以充分发挥设备档案的作用,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

利用设备档案的网络系统平台,把比较重要或常用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维修手册扫描至电脑中并到设备档案管理系统中,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全院设备的运行动态,运行值班人员、维修人员可以限制权限的查阅学习,同时电子化的设备档案也避免了纸质材料经常翻阅出现损毁的情况,真正地发挥了设备维修保养资料的积极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医院的服务质量及竞争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配置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档案专业出身,知识水平和信息化能力不高,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后勤管理需要。在医院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视医护人员的素质提高,但是对后勤部门及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相对忽视,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医院需要招募新的专业人才,配置专业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设备档案的管理人员,既要懂档案管理知识,能够完成设备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又要了解后勤水电气冷暖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还要能够参与到设备购置、运行、维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参与到设备管理工作中,才能全面准确地完成设备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6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以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3.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参照本实施方案,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方案。

二、岗位类别设置

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标准如下:

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1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2主要以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

5行业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指导意见执行。

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经批准,6.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7.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

8.管理岗位分为7个等级。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四到十级职员岗位(附件1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9.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10.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附件1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市属暨区县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可设至专业技术三级岗位。11.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岗位设置。

具体改革办法待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下发后组织实施。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市属事业单位为244县、区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事业单位为0.536.5具体控制标准另行制定。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目标为:全市总体控制目标是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4∶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综合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辅助岗位。13.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

主体岗位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两个以上主体岗位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辅助岗位的等级设置应低于主体岗位的等级。

三)专业技术一、二级岗位设置

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14.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15.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由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任职应符合本实施方案第2125条规定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或行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业内同行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其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6.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应根据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将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17.事业单位按照隶属关系。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确定。符合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条件的人选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提升服务水平,18.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附件1

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全市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

五)特设岗位设置

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19.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并填写《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申报表》附件2经主管部门审核后,20.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且本单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1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

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2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课题或重大工程项目。急需引进人才的

3其他确需设置的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21.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22.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3.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1五级职员岗位。

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2六级职员岗位。

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

24.四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25.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省和市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

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26.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单位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7.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3学徒期满。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程序及权限

2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确定各岗位的类别、名称、等级,1编制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省和市制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控制标准。并填写《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申报表》附件3

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2岗位设置方案核准。事业单位按规定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后。

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3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事业单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由单位领导集体研究通过;4广泛征询意见。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

5组织实施。

29.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实行核准制度(附件4核准权限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市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

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2县、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

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县、区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

由其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汇总后,3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属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报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商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核准。4党群系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

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30.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

31.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32.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本实施意见第2829条规定申请变更:

须对本单位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及机构编制增减。

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2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

六、岗位聘用

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33.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要严格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34.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3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皖政办〔〕1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市直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黄政〔〕5号)关于印发<市市直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通知》办字〔〕11号)关于市市直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分流安置意见》黄政秘〔〕8号)和本《实施方案》及行业指导意见,35.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抓紧研究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进行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

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已经实行聘用制度。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方案,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36.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逐步达到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无空缺岗位的情况下,不得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3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核准,并执行主要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原则上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职责任务的不设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应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限额内,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确定岗位等级,38.事业单位接收的政策性安置人员的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

应根据所聘岗位重新确定岗位等级,39.事业单位新进工作人员的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

并对聘用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变更,4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变换工作岗位的应具有所任岗位规定的任职条件。从变换后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41.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七、组织实施

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42.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要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43.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组织实施工作。

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44.事业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确保事业单位在管理权限范围内依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45.各区、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市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7

一、完善后勤管理工作与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机关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在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机关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于机关单位而言,有序的工作环境,及时的物资保障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其实都能够为事业单位主体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但是其中一些细节还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以绩效考核为例,我们应该将绩效考核的方式以及结果完全公开,接受员工的监督,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

其次机关单位应该创造一个以人为本,能够让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实现自身价值的管理制度。当然我们还应该通过对后勤人员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让他们了解自身的工作状况是与单位的整体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明确他们的职责,这样后勤部门的员工才能够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

二、机关单位后勤管理工作所面对的问题

(一)产权问题。对于机关单位而言,其后勤所属单位产权不明确的问题其实长久以来就已经存在了,大多数情况下机关单位的后勤部门成立企业是为了享受优惠政策,很少能够考虑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及经营方面的相关问题。再者不管是单纯的后勤单位还是以此为蓝本成立的企业,虽然同样强调服务理念,但是资金结构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问题却被管理者所忽视了。

(二)管理队伍的建设。虽然说近年来机关单位的后勤管理呈现出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但是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其实我们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而且很多机关单位的后勤部门从成立开始几乎就没有补充过新人,很多刚刚进入机关单位这个平台的员工,也不愿意加入到后勤部门之中。所以说很多机关单位的后勤部门早就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尴尬境地。

三、完善机关单位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想完善机关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职工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由部门领导组织进行,要拿出一个完善的工作方案,可以通过让职工学习先进个人事迹的形式,来升华自身的职业道德。在这方面也应该对员工的表现进行量化,在后勤部门范围之内进行考评。在不影响正常工作进度的情况下,鼓励员工对现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

(二)丰富职工的日常生活。上文中提到,后勤管理的工作对象大都是所属于事业单位的不动产,所以作为后勤部门的员工就应该利用好这一优势,结合职工日常工作的状况,为其购置必要的基本文化设施。这样就能够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就能够改善机关单位整体工作的现状,而对于后勤部门的员工来说,其实也能够享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便利。此外要丰富员工的生活,还应该做好职工的起居饮食管理,像如食堂这类单位一定要以服务员工为工作标准,从进料开始严格把关,将最健康的膳食提供给员工。而对于有集体宿舍的机关单位,后勤部门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为员工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这更能够获得员工的认同感。

(三)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所谓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指的需要让后勤部门的员工学习一些基础的财务以及物料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能够降低他们工作出错的概率。保证每一件物品都能够在需要它的地方,发挥它本来的作用。这方面的培训不需要让员工多么精通,只是让他们有那个意识去用科学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工作,对于库存的材料以及物资,从入库登记一直到取用,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来进行,所以说进行相关的培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机关单位的流动资金,也能够避免一些物资因为堆放而损坏。

四、总结

機关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一直是一个难题,有些问题是机关单位的运转之中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所以说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完善工作细节出发,来改善这方面的工作现状。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此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机关单位后勤管理工作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永亮.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02):97.

[2]王国梽.关于加强机关后勤服务量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机关后勤,2010(04):30-31+34.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易岗易薪

一、薪酬管理的概念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等做出决策,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

二、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是企业对全年薪酬总量的规划。根据下属单位性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考核体系,制定薪酬分配办法,从宏观上控制各单位薪酬总量。

1、搜集并核对相关数据

人力资源部根据财务决算表搜集上年度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本年度任务计划制定情况。

2、测算薪酬总额

人力资源部根据人员需求情况测算年度人员增减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本年度薪酬总额。

3、拟订年度薪酬计划及分配方案

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年度薪酬总额计划、各单位薪酬水平等情况,制定企业薪酬分配方案及各单位薪酬分配办法。

4、复核方案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薪酬分配方案及各单位薪酬分配办法复核。

5、审批

人力资源部将薪酬分配方案及各单位薪酬分配办法报请企业总经理审批。

6、实施

审批通过后,人力资源部按方案组织实施。

7、修正企业薪酬计划

年终,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全年薪酬总额,报企业总经理批准。

8、调整单位年度薪酬总额

人力资源部根据薪酬分配办法将薪酬总额分解到下属各单位。

9、审批年度薪酬总额

年终,各单位根据调整后年度薪酬总额,和已发放薪酬总额确定本年度12月份薪酬总额,报人力资源部审批。

三、薪酬控制

薪酬控制流程就是根据各单位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在企业支付能力范围内核定各单位薪酬总量。

1、测算薪酬总量

月初,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企业薪酬分配办法和考核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测算本单位薪酬需求总量。

2、编制报表申报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薪酬管理员根据测算需求总量,编制薪酬报表和薪酬总额提取审批表。

3、复核考核指标

企业财务部根据财务报表,对考核指标进行复核,无误,签字并盖章确认;如不符,直接修改后签字并盖章确认。

4、审批薪酬总额

人力资源部根据计划财务部复核结果对薪酬需求进行审查。符合薪酬分配办法规定,数据计算无误,在薪酬报表和薪酬总额提取审批表上签字并盖章;如不符合薪酬分配办法规定,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重新测算薪酬总额。

5、拨付资金

企业财务部会计结算科人员根据人力资源部审批结果,在薪酬总额提取审批表上盖章,并将资金拨付到单位薪酬帐户。

6、薪酬支付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审批薪酬总额,依据本单位薪酬分配办法,制作薪酬发放表,发到职工个人。

四、薪酬支付

薪资支付包括计时薪酬支付、计件薪酬支付及年薪月度预付部分等。

1、调整薪资计算系统信息

每月月底,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薪酬管理员根据劳动调配情况调整薪资计算系统信息。

2、考勤整理及工作量确认

假期管理:员工休假时由员工填写请假单,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审核是否符合休假条件,签字同意。请假员工将签字后的请假单交本单位事务员。

人工考勤:月初各区队(部门)事务员根据员工上月出勤情况和员工假期审批情况整理汇总员工考勤,填制员工月度出勤报表,内容包括员工姓名、实际出勤天数、各种假期天数、下井天数、夜班天数、加班天数。经区队(部门)负责人审阅后报人力资源部门薪酬管理员。

3、录入考勤数据

人力资源部门薪酬管理员审核员工考勤结果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将考勤数据录入薪资核算系统。

4、审核录入后的数据

主管薪酬员根据系统设置重新审核薪资系统录入后的出勤数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5、计算应发薪酬

员工薪酬包括计时薪酬和计件薪酬,计时薪酬有薪资核算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计算;计件薪酬根据计件薪酬总额按员工量化得分计算。

6、计算实发薪酬

实发薪酬:等于应发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其他扣款。

7、数据复核

薪酬管理员对薪资计算结果进行复审,复审方法有检验公式、重点抽查等。

8、数据传递

经复核无误,薪酬管理员打印员工薪资发放表和薪资汇总表并盖人力资源负责人章,并通过薪资计算系统导出电子数据文件一并交财务部门。

9、薪酬发放

财务部门检验薪资发放表和汇总表各栏勾稽关系,无误后将电子数据文件交银行并出具支票通过银行薪酬或直接发放现金。

10、员工签字认可

员工将实际领取的现金部分金额和薪资发放表数据进行核定,确认一致后签字认可。

11、核对薪酬发放表

财务部门检查编码是否连续,有无漏页;对于发放现金部分的薪资检查员工是否全部签字。

12、存档

财务部门将经员工签字认可的薪资发放表按编码整理装订存档。

五、易岗易薪

员工的工作岗位变化,其岗位薪酬、技能薪酬也要相应地变化,易岗易薪就是根据员工岗位变化确定其新的岗位薪酬和技能薪酬。易岗易薪管理是岗位技能薪酬制的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

1、建立易岗易薪台账;

薪酬管理员根据员工调配结果,及时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或卡片给岗位变化人员建立易岗易薪台账。

2、易岗易薪申报;

编制易岗易薪汇总表、易岗易薪花名册及易岗易薪审批表并打印上报企业人力资源部审批。

3、审批易岗易薪;

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技能薪酬管理办法审查岗位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4、更新薪资系统信息;

单位薪酬管理员根据审批结果,更新薪资计算系统中的员工岗技薪酬信息,执行上岗薪酬。有修改的,还要及时更新易岗易薪台账。

5、兑现待遇;

薪酬管理员根据易岗易薪审批表中员工熟练期满时间与审批时间的技能薪酬差额,在薪酬支付时予以补发。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9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正职资格竞聘,心情非常激动。本来开始报名时,思绪比较复杂,但我最终还是战胜自己,勇敢而有信心的站在这演讲台上。我觉得我还行、能行,能胜任这一工作,也一定不会让各位评委失望。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剖析自己,推介自己,恳请评委们指正和大力支持。

一、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成果

1991年,我从银行学校毕业入行,平凡的度过20世纪,豪情的步入21世纪。风雨16年,在领导、同事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我成长并逐渐成熟。期间辗转数个基层营业机构、机关部室,从内勤到外勤,从基层员工到任部室副职多年,辛勤与汗水相伴,已锻炼成为一名遵章守纪、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农行人。

从参加工作至1997年,我一直在基层一线扎实工作,学业务知识,练基本技能,使我能够熟练地适应各种内勤岗位。在1996年县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大比赛中,荣获手工记帐单项第一名和团体优秀奖。1998年,县行成立国际业务部,我有幸调入工作,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开创了我行国际业务新起点,成功代办了多笔信用证签证、押汇等国际融资业务,受到市分行的表彰。2000年——2002年,在宿城营业所从事内勤主任工作,任务繁重而琐碎,我努力加强内勤管理,当好主任的帮手,连年超额完成县行分配的各项任务指标,所在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盛市级先进单位和文明服务单位。2002年6月调入县行清收中心任副经理,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当时岗位调整曾让我一时迷茫,很难立即适应纷繁复杂的外勤工作,又是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切帮助,我很快转变角色投入新的工作,勤勤恳恳。业余时间,我认真地自学各种法律、法规,并结合具体的银行业务知识,大力维护了我行的正当权益。当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在2002年9月的一件代办存款合同纠纷案中,涉案金额尽管不足万元,但是带有社会普遍性,处理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多宗诉讼纠纷。那时,案发地在我行办店营业所,这是一个位于黄河滩边的叫八里丁村的代办站,该代办员在以往代办我行储蓄存款业务时,截留挪用储户资金,进行非法借贷,留有多处加盖我行储蓄代办站业务公章的便条,隐患很大。诉讼发生后,行领导非常重视,陪同一块去协调处理。当时天气比较炎热,案发地点又涉及多个村庄,因此调查取证工作困难。一方面,我们购置了微型录音机,早出晚归,苦口婆心的做证人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案情进展,及时协调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利用法律威慑力,使原告很快放弃了对我行的连带诉讼追偿,由其与代办员调解结案,平息了许多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回忆那时两年的工作经历,既磨练了坚强意志,又培养出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2004年7月,正式调入现在的信贷管理部任副职,既负责全行的法律事务工作,又分管自律监管和档案管理工作,尽管任务比较繁重,但能尽职尽责,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几年来累计诉讼经济纠纷案件58起,涉案金额过亿元,其中借款合同纠纷40起,破产清算案件12起,被诉案件6起,均能及时、合法的了结,正确的维护了我行的合法财产权益。同时,密切配合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加大案件执行力,累计现金清收不良贷款780万元,成效显著。因此,2005年,我行被授予省级法律事务执行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我本人

也被县行申报为省级“青年岗位能手”。

二、竞聘优势

1、有长时间的基层工作实践,丰富的社会阅历,从事岗位多,业务知识比较全面。对于这点,通过我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各位评委一定有所了解。但我深信一点:时间、社会和平凡的工作最能锻炼人、培养人,它使我有理智、有激-情、更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2、思想端正,有良好的人生观、处世观,能善解人意,甘于奉献。2004年经县行党委认真考察、考核,我被组织接受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并如期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日常工作中,我也是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廉洁奉公,助人为乐;坚持正义,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3、勤奋好学,积极进龋工作中,我认真地学习领会上级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合规文化为契机,严格贯彻执行,杜绝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工作之余,培养自学能力,1996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山东经济学院金融专业专科学历,2006年参加开放式高等教育,取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历;1998年通过了经济师资格考试,并于2001年被县行正式聘用;2002年参加国家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顺利取得执业资格,并在2005年山东省国资委举办的继续教育中被评为“优秀学员”。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行领导的支持。他激发了我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也为我日后更好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矗

单位后勤管理方案篇10

搞好会计核算是做好学校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在巩固会计核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

2、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我们将在XX年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一些校内财务规章制度,诸如:《清华大学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财务管理办法》、《清华大学二级核算单位会计工作制度》等,使会计工作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

3、进一步加强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

我们将进一步开发财务专网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财务处网页建设,做好财务信息的日常工作,方便教师查询,提高办公效率;完善内部报表制度,开发财务分析系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配合后勤部门做好社会化改革工作

从财务角度认真总结XX年后勤改革的经验,修订和完善后勤单位的经济管理办法,使其在自我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良性循环;设立后勤专管员了解后勤财务状况,帮助主管校长进行后勤理财;扩大后勤改革的范围,制定饮食服务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办法,配合后勤部门把后勤改革推向深入。

5、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核算水平

XX年将定期对会计核算和使用天财财务软件过程出现的问题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结合XX年的决算和总复核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地对一些重点科目进行讲解。

6、拓宽、完善天财软件在管理上的应用

XX年将重点开发为各系财务负责人和系会计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系统以及开发离任审计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

7、管好、用好各种专项经费

做好211工程的验收检查及财务文件的归档以及财务数据和财务统计分析工作。掌握985经费的使用计划(规划),加强平日管理、检查、分析和控制工作。

8、清理会计档案库,开发票据管理软件

对所有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清查和分类,开发票据管理软件,加强票据的管理和监督。

9、完成助学金一级核算工作

在工资实现一级核算之后,完成助学金一级核算的动员、说服、组织、协调以及数据的采集、核算、岗位责任方面的工作,实现助学金的银行发行,从而提高助学金管理的运行效率。

10、加强平安互助基金、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及核算工作

进一步加强平安互助基金的管理,落实财务处、校医院和工会三方面的责任,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平安互助基金管理体系。

11、拓宽结算中心业务,实现金融创新

恢复结算中心对公(主要指后勤资金)部分核算业务;配合校园卡工程,研究落实校园卡小钱包结算功能方案;研究资金增值方案及方式;参与全国结算中心工作的研究;在总结XX年学生学费收取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XX年的收费工作。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2、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工作,探索基层单位预算管理规律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总结大口径预算工作的规律,提高预算工作的预见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做好学校部门预算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院系等基层单位预算管理的规律,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基层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