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十篇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十篇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3:50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1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是GB50318-2000《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规范》,在该依据中,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于城市排水的工作范围进行界定,并且就相关的排水位置、排水量进行预测,做好城市排水的引导工作,进行城市水系统布局;(2)对于城市的污水进行处理,并且根据原则确定污水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出路;(3)进行排水枢纽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主要分为总体规划以及专项污水处理工程,对于排水规划的范围以及程度并不相同。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满足排水设计的需求,还需要对于其他方面的进行规划,包括排水的输送、净化以及利用等多个环节的相互协调。

1、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报批手续。工程项目立项应在城市排水规划的基础上,按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程序进行建设前期工作。(l)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指项目建设单位针对某一地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问题提交的建议文件。它是项目立项阶段的开始,是建设单位对需要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的整体构想和设计,应由建设单位完成,根据具体实测资料进行设计和估算。项目建议书通常包括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总体设想,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依据,所计划选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污水处理工程地址的选择,污水处理工程拟处理水规模,建设投资估算,资金来源,资金利用设想和估算,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完成时间,项目效益测算等方面内容。(2)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城市规划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认证和分析,并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进行说明和评价,如污水处理工程的规模、选址、运行管理情况、投资和效益、技术问题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立项是否可行,项目立项后具体运作时选择的技术、设备等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立足于项目开展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获得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准备工作是开展项目调查研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分析,总结以往工程经验,对建设项目的技术是否可行,经济是否合理,社会效益是否明显等进行充分认证,必要时需比较不同技术经济方案,从而选取其中最适合实际情况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还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情况变化,修改或补充已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质量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对于城市排水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城市排水的规划设计,需要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工程建设与控制,保证排水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1、设计阶段的质量的控制

在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实现科化学设计,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的规范,从而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在设计中应该科学化布置排水系统,对于排水的方向以及处理进行合理设计;对于城市的污水排放等进行科学化采集与设计,对于排水管道的埋深、坡度进行规范设计,采用规范合理的设计,进行排水系统的改造与设计。

2.1.1、扩大初步设计

扩大初步设计(简称“扩初设计”)是界于方案和施工图之间的过程,指在方案设计基础上的进一步设计,其设计深度尚未达到施工图的要求。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扩初设计”是在“工可”获批后,由建设单位委托相关设计资质单位,以“工可”中规划设计方案为依据而进行的。“扩初设计”的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工程概算书和设计图册等三部分材料。该阶段管理工作要点主要集中在对“扩初设计”所确定技术参数的研究、选择上,准确的参数选取决定着该项目的质量与投资,因此具体管理是通过跟踪设计,对设计图纸审查来实现,其管控要点主要有以下六方面:(1)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批准方案所确定的性质、规模、原则和审批意见;(2)有无违反人防、消防、节能、抗震及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3)总体设计中所列项目有无漏项;(4)建(构)筑物单体设计中各部分功能分配是否合理;(5)结构选型、布置是否合理;(6)投资概算是否合理,有无超出计划投资,原因何在。

2.2、污水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组织与管理

为有力有序地完成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任务,该工程设置项目工程经理部,并由该项经理全面负责指挥该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施工前将所有的设计详细计算并把所有材料及设备送给施工单位及当地所有有关部门审批后再动工。组织各有关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工艺标准、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提前做好图纸会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现场平面布置,落实好“三通一平”工作。材料人员要根据设计要求落实好货源,避免出现停工待料、待验等误工现象,做到有备无患。验收有关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制造、购置设备后,首先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人厂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安装调试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目标。每道工序、每个分项设备安装前应由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明确工艺要求、施工工序、具体步骤、关键及重要部位的施工要点、操作要领和技术措施,做到交清、交全。在主要工序和关键环节上实施重点预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加大工程咨询服务力度

国际惯例业主制旨在实现世界银行《采购准则》中的经济与效率这两大基本原则。这两大基本原则必须首先体现在项目招标文件的设计之中,其次是以招标投标选择承包商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微观监理。从项目发展周期看,它有开发决策期、实施期与运营期三个阶段。其中,实施期包括招标、施工与监理,承包商只涉及投标与施工阶段,而咨询服务贯穿全过程。因此,业主制控制源头是工程咨询业而不是施工企业。国际贯例业主制全程运作的重心是选择一个充分理解业主需要、反映与保障实现这种需要的咨询顾问。

3、结语

城市建设离不开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城市的环保、排涝以及交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需要对于城市交通以及所中因素进行考虑,设计出既能够慢去城市排水需求,又能够对城市影响较小的施工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雷洁琼,黄漠.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3:130.

[2]董玉珍.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01:66-68.

[3]曹冰.污水处理工程能耗成本与环境效益生命周期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2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管理;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活污水如果得不到科学的处理,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等环节。为了能够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就要对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大大提升污水处理工程的工作效率,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前期决策与可行性研究

近几年来,由于污水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有些城市已经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内容当中。尽管如此,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在前期决策与可行性报告工作上,仍然还有待完善。为了能够将城市污水处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工程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来进行,并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报批手续。与此同时,要合理开展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前期决策工作,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污水处理工艺等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使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

1.1工程管理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工程项目立项阶段的开始,标志着污水处理工程的启动。项目建议书指的是项目的相关建设单位针对该地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问题所提交的建议性文件。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设想、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所选用的相关设备和工艺、整个项目的投入资金预算以及项目的相关进度和最后竣工时间等等内容。由于项目建议书是整个项目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工程管理建议书进行制定的时候,建设单位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实测资料来进行设计与估算,将能够影响项目实施的具体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议书。

1.2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决策

在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前期决策内容中,主要包括确定建设规模与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两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模是确保污水处理工程合理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避免投资损失浪费的一个主要途径。为了确保建设规模的科学性,在对污水处理规模进行确定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废水量以及城市的排水情况等因素来进行考虑,同时,还应该对城市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来进行考虑,运用分析计算的方法,来对建设规模进行合理制定,从而确保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施有充足的污水可供处理,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

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各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与处理的水质不同,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也应该视情况而定。目前,我国应用于污水处理方面的工艺主要可以分为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以及SBR工艺三种。传统性污泥法是以上3中污水处理工艺中最常使用的,通常情况下适用于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能够满足出水水质的不同要求。这种方法相对于其他二者来说,具有能耗较低,运营费用合理的优势。如果将这种方法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就必然会造成投入资金过多而产生浪费的情况,因此,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选择氧化沟与SBR工艺来进行污水处理是比较科学的。

1.3工程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工程项目立项阶段也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其主要认证和分析的内容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同时还要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地址的具体选择、运行管理情况以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评价。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立项是否可行,项目立项后具体运作的时候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可行性报告进行编写的时候,要首先做到对相关的内容开展项目调查研究,并且进行必要的试验和分析,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对项目所涉及到的种种内容是否可行进行充分的认证,力求做到客观、真实、可靠,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充分的保障依据。

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阶段管理

在对工程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报告进行合理的制定之后,接下来的一项工作就是对污水处理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工程的相关设计直接会影响到工程的运作效率,因此,对设计阶段的管理一定不能有半点疏忽。本文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相关设计进行介绍,以此来对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进行系统分析。

某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为一个大规模综合性建筑,主要对来自各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建筑的占地面积比较广阔,总投资金额也达到了千万元。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在对构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装配式结构和污泥消化池采用无黏结预应力工艺,除此之外,其他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采暖主要由锅炉层供给;控制室主要采用分体柜式空调机,并且在变压器室以及高低压变配电室采用轴流通风机来进行通风。

三、污水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组织与管理

施工阶段同样也是污水处理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能够确保工程有力有序的完成污水处理工程,在对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将与工程有关的所有设计详细计算、设计图、施工图以及工程所选用的相关设备才材料送给施工单位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工程施工工作。同时,材料人员应该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对货源、联系取样以及检验等工作进行切实的落实,避免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停工待料、待验等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安装调试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目标。每道工序、每个分项设备安装前应由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明确工艺要求、施工工序、具体步骤、关键及重要部位的施工要点、操作要领和技术措施,做到交清、交全。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污水处理工程管理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未来的时间里,国家对污水处理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工程管理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玉珍.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01)

[2]金灵志,张小建.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决策[J].《山西建筑》.2009(12)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3

浙江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管理,保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是指通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输送并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城镇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包括污水集中处理厂以及接纳、输送城镇污水的管网、泵站和相关设施(不含工业企业未连接城镇污水管网的自有污水处理设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的领导,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

第五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污染物的处理及排放情况和排放污水的单位、个人纳管污水是否达标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水利、财政、国土资源、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价格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义务,有权对污染环境和破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统一规划,配套建设。

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污水处理、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水利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市、县(市、区)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制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城镇建设应当按照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者预留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预留的建设用地未经法定批准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新建、改建、扩建城镇道路以及住宅小区的建设,应当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步建设相应的接纳、输送城镇污水的管网等设施,并同步投入使用。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

第十一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与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

仅具备处理生活污水能力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经过技术改造,具备相应的处理工业废水能力后,方可接纳处理工业废水。

第十二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完工并通过相关法定专项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项目竣工验收资料报送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20日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要求收集、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向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

第三章污水接纳与处理

第十五条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其排放的污水达到纳管要求的,应当将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允许以其他方式排放的除外。

鼓励企业对生产用水进行循环利用;鼓励宾馆、饭店、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减少污水的直接排放。

第十六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排水户),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城市污水排放许可手续,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水户,必须同时取得排污许可证。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城市排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的要求,与排水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七条排水户的污水排放口至污水处理收集管网的连接管道,由排水户负责建设,并应当按照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接管井位、口径、标高、方式等要求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通使用。

运营单位发现排水户纳管污水超标,影响污水集中处理厂达标排放时,可以关闭相关排水户的纳管设备。

第十八条排水户必须按照城市排水许可证与排污许可证确定的水质标准和水量排放污水;对排放污水不符合水质标准的,应当自建污水预处理设施进行预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城镇污水管网。

第十九条禁止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下列物质:

(一)挥发性有机溶剂及易燃易爆物质;

(二)氰化钠、氰化钾、硫化钠、含氰电镀液等有毒物质;

(三)腐蚀管道以及导致下水管阻塞的物质;

(四)不符合相应排放标准的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科研、肉类加工等含有病原体及放射性的污水;

(五)其他禁止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

因意外事故致使含有前款所列物质的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排水户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危害,并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报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废水排放,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处理工业废水为主的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废水排放,应当执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中明确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一条污水集中处理厂的进水口、出水口、水处理关键部位以及重点排水户,应当安装水量、水质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重点排水户由设区的市、县(市、区)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在线监测监控装置投入使用前,应当经过依法检定;使用中的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应当依法定期检定。

污水集中处理厂、重点排水户不得闲置和擅自拆除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对发生故障的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应当及时修复,并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污水集中处理厂应当具备相应的污泥处置能力,对污水处理运行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第二十三条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相关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单位和个人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缴纳污水处理费后,不再缴纳排污费,但超过纳管标准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加倍缴纳排污费。

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超过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污水的,应当依法缴纳排污费。

污水处理费收取、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财政、价格、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章设施保护和维护

第二十五条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相关部门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建、迁移或者拆除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二十六条禁止从事下列影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危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在污水管道、阀门、检查井等设施上面及污水管道两侧安全保护范围内取土、堆放物品或者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擅自在污水管道上凿洞接管排水;

(三)阻塞污水管道及出水口;

(四)损坏或者移动井盖、井座、阀门井等设施;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七条工程建设涉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向运营单位查询地下污水管网情况。工程施工可能影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运营单位协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因工程施工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造成损害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赔偿。

在污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上下或者两侧埋设其他地下管线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遵守管线工程规划和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运营单位负责污水集中处理厂、泵站、管网、再生水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的维修养护。

排水户负责自建的污水预处理设施和污水管道等的维修养护。

运营单位和排水户应当保障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需要临时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提前48小时通知排水户。

因设备大规模检修,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需停运或者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制定相应替代或者应急补救措施方案,并提前15个工作日向当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通知排水户,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告。

第三十条运营单位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因突发事件导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停运的,运营单位可以先进行检修,同时通知排水户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恢复正常运行后,运营单位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当地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应急处理工作报告以及相应的评估报告。

第三十一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维修养护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制定中毒、窒息等事故抢救预案,进行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指定专门监护人员进行安全监护。

第三十二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维修养护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配合,不得阻挠和干扰。

第三十三条电力部门应当保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的用电需求。因故确需停止供电的,电力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事前通知运营单位。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运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取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单位资质。

运营单位的确定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进行。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规定取得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

第三十五条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县(市、区)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并实施临时接管:

(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整改的;

(二)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环境安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其他情形。

有关临时接管的具体方案,由实施临时接管的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六条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依照各自职责查处违法行为。

第三十七条市、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水户纳管污水水质和污水集中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水质进行监督检测,对获得的检测数据,应当与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共享。排水户和运营单位应当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测,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阻挠、妨碍检测。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水质检测化验制度,并向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报送污水处理水质与水量、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等信息。

第三十八条排水户纳管污水超过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责令排水户限期治理,确保污水达标纳管。

因排水户纳管污水超过排放标准导致污水集中处理厂出水超过一年不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审批截污管网范围内新建涉水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三十九条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设立公开电话和网站,及时受理公众对污水处理的意见和投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予以答复。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污染事件情况及处理结果,应当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违法事实和处理结果:

(一)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的;

(二)未按照城市排水许可证的规定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的;

(三)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禁止排入的物质的;

(四)从事本办法第二十六条所禁止活动的;

(五)相关单位未履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维修养护责任的;

(六)运营单位在排水户纳管污水未超标的情形下随意关闭排水户纳管设备的;

(七)因施工影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全而未与运营单位商定相应保护措施的。

第四十二条污水集中处理厂超过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污水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运营单位对污水集中处理厂运行中所产生的污泥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处理而在陆域倾倒、堆放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向水体(含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倾倒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因纳管污水严重超标导致污水集中处理厂设备损坏无法运行的,严重超标排放污水的排水户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放城市排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的;

(二)未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授予运营单位特许经营权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未依法予以查处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城镇污水如何处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其中厌氧处理工艺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主要方法是过滤、沉淀、分离等。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4

【关键词】污水处理;处理方法;化验分析;质量控制

大量城市污水违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城市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由此衍生的污水违规排放导致的水介传染病、水体富营养化、城市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不仅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更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化验分析的质量控制相对落后的现状制约了我国城市污水治理的进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方法以及化验分析质量对城市污水处理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保护与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每年的排放量高达420亿吨,而城市污水一级处理总量约140亿吨,其中二级处理总量仅70亿吨左右。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上升,但随着而来的城市病问题也在全国范围内城市中蔓延。其中水资源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问题已经十分严重。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整治评估报告中指出,在接受调查的六百余城市中,近二百个城市的污水排放不达标。我国城市污水的过渡排放对城市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较大危害,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因此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是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大趋势下的重要课题。

而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不甚乐观,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处理方法及化验分析的质量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总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城市污水处理总投资平均约占GDp总量的万分之二左右,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我国人均污水处理厂的占有率较低,美国平均万人占有污水处理厂1座,法国和英国平均6500人占有污水处理厂1座,瑞典平均每5000人占有污水处理厂1座,中国平均每16万人占有污水处理厂1座[1]。从数据可见我国污水处理厂及整个污水处理行业的投入资金十分之低,人均占有率十分之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比例约33%,新加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达到了城市污水处理率100%。

2.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还存在行业总体发展落后,污水处理效率低,处理方法和工艺水平较低的现状。西方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水平很高,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从污水原水进厂,到受纳水体出厂整个过程都通过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甚至都不用人工参与。而我国污水处理厂目前绝大多数还处于人工经验参数设定和人工、手动管理的模式。此外,我国污水处理的设备设施研究开发相对落后,污水处理检测仪器仪表制造精度不高,污水处理化验分析质量不高,污水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与进步。

2.1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是目前在各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它具备处理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势。后行污泥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污水通过曝气池处理后至沉淀池至污泥回流池,在曝气池中的污水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是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代谢反应,从而使污水中的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沉淀下来,从而与水分离,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最后经过沉淀池流出的是净化水。

2.2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

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是除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外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另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和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占据主要地位。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生物膜过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形成生物膜是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被溶解为水、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及微生物[2]。生物膜污水处理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场地限制较少、运行管理和维护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

2.3氧化法污水处理法

氧化法污水处理法目前的应用还不成熟,但氧化法是未来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向,将成为未来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氧化法主要以氧化剂进行分类为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干式氧化法和光催氧化法等方法。氧化法处理工艺流程简单,但在目前的处理技术下,污水处理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且成本较高,因此尚未全面推广。

3.城市污水化验分析质量控制

污水化验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空白试验控制、绘图控制等方法。在我国现行的污水处理化验分析的实际中,通过环境标准水样的对比对城市污水化验分析质量控制是比较可行的方法。环境标准水样的标准统一、精度和准确度较高,以环境标准水样为基准,对化验分析结果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控制化验分析的质量。污水处理厂的化验室作为污水处理厂的质量检验部门,必须为工厂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指导,化验分析报告直接关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和伸长指导。此外,通过环境标准水样校准曲线控制化验分析的质量。污水分析中,对一些关键元素的含量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准确校准[3]。校准曲线的准确与否对化验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当通过斜率检查、线性检验法等方式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性。

4.结语

总之,城市用水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活及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面对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和水资源稀缺的现状,不断提升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开发高校的城市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控制城市污水化验分析质量控制,从而提升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水平,从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茂成.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5

关键词:工程设计工艺流程控制施工阶段组织与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多,相关部门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合理都会带来影响和不同程度的损失。

1、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报批手续。工程项目立项应在城市排水规划的基础上,按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程序进行建设前期工作。项目立项阶段需要根据城市市政规划或环保部门的要求,对项目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指项目建设单位针对某一地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问题提交的建议文件。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立项阶段的开始,是建设单位对需要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的整体构想和设计,应由建设单位完成,根据具体实测资料进行设计和估算。项目建议书通常包括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总体设想,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依据,所计划选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污水处理工程地址的选择,污水处理工程拟处理水规模,建设投资估算,资金来源,资金利用设想和估算,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完成时间,项目效益测算等方面内容。

1.2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城市规划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认证和分析,并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进行说明和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情况变化,修改或补充已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的立项阶段还要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承办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及编制范围,项目总体规划,城市排水规划;项目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选址,用地规划情况,地址条件,污水处理工程水、电、交通等现状及规划;污水处理工程处理水质、水量及出水标准,污水排放情况,污水回用规划;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工艺比较分析,方案选择和评价;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和污泥处理、处置方案设计,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土建、电气、仪表及自控部分的设计,消防、采暖通风设计,道路、绿化设计,污水处理工程总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工程经排水管网的设计、施工计划,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机构组织及定员;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估算,资金来源,项目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结论及建议;有关文件、协议等。

2、污水处理工程设计阶段管理

某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为一个大规模综合性建筑,包括地下3层,占地面积为41520m2,总投资为6547万元,主要对来自各处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设计依据为:GB89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主要构筑物设计。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二沉池采用预制壁板,装配式结构和污泥消化池采用无黏结预应力工艺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2)建筑物主面和外装修釉面砖,结构形式采用架式或砖结构。

(3)采暖。采暖热煤为70-90℃热水,由锅炉层供给。全厂总热负荷量为1.67mJ(40万大卡)。采暖系统为上行下给式或下行下给式。

(4)空调。控制室采用分体柜式空调机,温度控制在24-28℃。

(5)通风。变压器室、高低压变配电室采用轴流通风机,通风量按6次/h计算。砂水分离间、鼓风机房、管廊、脱水机房、沼气收电机房,采用屋项风机。

3、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控制

生活污水因其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0.45左右,通常均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的CoD约在400-600mg/L之间,经过一级生化处理即可达到排放要求,因此,一般均采用好氧生化法进行处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曝气法)已使用多年,应用面较广,具有较成熟的设计参数和运行管理经验,但完全混合曝气法生物负荷率较低,曝气时间长,污泥量高,易产生污泥膨胀,占地面积较大。延时曝气法、深井曝气法和纯氧曝气法都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进,通过改变曝气方式提高生物负荷率,减少剩余污泥产量。但延时曝气法曝气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深井曝气法施工困难,动力消耗较大;纯氧曝气法以纯氧作为气源,运行费用高,一般很难被用户接受。近年来新研制开发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和iCeaS工艺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考察污水处理工艺,它提供了时间程序的污水处理,而不是连续流提供的空间程序的污水处理,具有运行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可脱氮除磷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由于SBR和iCeaS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对电磁阀、气动阀、液位传感器、定时钟等的精密度和灵敏度要求较高,其应用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对于生活污水,由于脱氮除磷的要求不高,基本没有除磷的要求,一般生化法已能满足脱氮的要求,因此,用SBR或iCeaS似有“大材小用”之嫌。当前我国生活污水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反应器内装有填料,使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大大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mLSS=10g/L左右(而普通活性污泥法mLSS=2-3g/L),因而,污泥负荷大大提高,可达0.5kgBoD5/(m3.d),具有承受较高有机负荷和冲击负荷的能力,曝气时间的缩短使占地面积大大降低。由于生物膜法不存在污泥膨胀之忧,操作管理方便,因而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和开发研究。填料的发展推陈出新,使生物接触氧化法得到完善,使其应用更加简单、方便、可靠和高效。上述各种生化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对于小水量的生活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为节约土地资源,处理工艺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工艺,并将处理装置埋于地下,以节省占地和建筑面积。

4、污水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组织与管理

为有力有序地完成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任务,应设置工程项目经理部,并由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指挥该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施工前将所有的设计详细计算、设计图、施工图、工程所有选用的喉管、潜水泵、鼓风机、控制屏等所有材料及设备送给施工单位及当地所有有关部门审批后再动工。安装调试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目标。每道工序、每个分项设备安装前应由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明确工艺要求、施工工序、具体步骤、关键及重要部位的施工要点、操作要领和技术措施,做到交清、交全。在主要工序和关键环节上实施重点预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按照安装手册安装,推行三检制度,依据国家质量验评标准、制造规范、操作规程做好各分项工程的评定、验收、交接,对不合格的处、点及工序坚决返工,杜绝质弱隐患,确保工程的优良品质。

结语: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起步较晚,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由于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所以只要我们认清形势,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就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逐步控制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南方,尹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6

(一)目的。为做好区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处置反应机制,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城市供水安全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分工合作、长效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应急工作程序,同时明确主管部门、管理机构、供水企业等相应职责,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2、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城市为主体,统筹安排主管部门、管理机构、供水企业的应急工作任务。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城市供水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3、长效管理,落实责任。城市供水以保障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强化政府监管、企业规范经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城市供水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情况报告、预案启动、相应应急程序,落实城市供水重大事故应急责任机制。

(三)编制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水利部年月日《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的紧急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9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6号)、《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市城市供水行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城区范围内发生突发性事件致使大范围或长时间不能正常供水的应急处置,主要指造成1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或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

1、城市饮用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以及不明原因的污染;

2、取水涵管等发生垮塌、断裂致使水源枯竭;

3、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

4、消毒、输配电、净化构筑物等设施设备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事故;

5、城市主要输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大面积爆管或发生灾害影响大面积及区域供水;

6、调度、自动控制、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7、传染性疾病爆发;

8、战争、恐怖活动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等。

二、应急组织领导体系与职责

为有效应对我区城市供水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及时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区政府成立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在区政府领导下,处置城区供水重大事故应急工作;落实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城市供水事故情况及对市民生活影响,向区政府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城市供水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和监督自来水厂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及落实;组织开展技术研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区自来水厂应急救援人员、设备档案;按照区政府要求,调集人员、设备赴外地开展救援抢险;建立健全全区供水信息传递制度,完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机制,提高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区住建局应当了解城市供水水质情况,定期研究城市供水抢险应急工作,指导城市建立健全供水抢险应急组织和队伍,检查区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加强供水安全的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定期检查应急抢险预案、通讯、仪器、抢险工具和专业人员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并由专人负责对抢险器材、设备等做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状态良好,能随时投入使用。

本预案以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为主的检测网络,按《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城市供水水质进行每月不少于1次的检测。源水检测项目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出厂水和管网水检测项目按照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

四、应急响应

(一)总体要求

城市供水发生事故后,应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优先保障群众生活和重点工业用水。必要时可采取分片分区供水或降低供水压力等措施,并加强节水工作,暂停或减少洗车、桑拿、洗浴等特殊行业用水,暂停绿化、园林、环卫行业使用自来水,减少工业用水。

城市供水重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业务处置为主的原则,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立即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并于1小时内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区住建局报告。有关部门要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当发生人员伤亡突发事故时,可越级上报。灾情严重、抢险救灾力量有限时,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接到报告后,区住建局应负责组织实施抢险、排险、抢修、快速修复、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供水发生事故后,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区住建或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预警,通知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

(二)情况报告

1、基本原则

(1)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

(2)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3)直报:发生特大、重大事故,要直报领导小组,并根据情况报区政府总值班室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2、报告程序

(1)供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拨打应急处理电话向区自来水公司报告。区自来水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确认事故情况,及时做好现场保护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2)重大事故一经确认,区自来水公司须立即向区住建局和区应急办报告。

(3)发生重大事故后,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区政府、区住建局和有关应急组织。若系水源、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同时报区农林水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

(三)响应行动

1、重大事故发生后,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召开工作会议,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开展证据收集工作。

(4)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5)因人员抢救、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通知各有关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到位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迅速与事故发生单位建立联系,了解并核实有关事故和应急情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及时向区应急委员会报告。

3、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召开小组成员和专家工作组会议,根据事故和应急情况提出城市供水系统的抢险、抢修、临时供水等建议方案,讨论应急工作建议,并组织现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4、应急通讯。应急响应期间,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安排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应保证随时接收区应急委员会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讯渠道畅通。

5、应急救援。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派出现场工作组,由副组长带队,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事故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事故调查,选派专家对事故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技术支援,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区政府报告。

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全力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并通知供水影响地区的群众和单位。同时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和收集证据。

6、主要救援措施和处置工作

(1)水源污染及水源水质安全事故,应立即停用现有水源,及时启用备用水源。区环保局对水库汇水区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调查,对违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关停,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原水继续污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水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加强对水源水质及水源地环境的检测,跟踪水质动态情况。区住建局要严格督促两家水厂做好水质监测和相关应急处置措施工作,确保城市供水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并配合相关部门对问题原因进行调查。区农林水局负责向市水利局沟通协调原水切换的调度工作,联系市防汛部门及水利局调度周边原水供应,配合相关部门对水源水质污染的摸底排查和原因分析;区卫生局、卫监所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掌握城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涂岭镇负责泗州水库汇水区内污染源进行初步排查,发动各工作片、各自然村配合区直部门进行详细调查。泗州水库管理处要建立长效机制,委托区环境监测站对泗州水库原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定期向相关部门、单位通报水源和水质情况;加强日常安全巡查管理,监控水库水质,控制污染源,及时汇报水质险情。湄丰供水公司、第三水厂加大原水安全跟踪力度,把好进厂原水关,加强制水工艺流程管理和水质安全监测工作,保证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安全。

(2)因旱情等原因造成水源取水不足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水源问题,可采取围、堵、拦、截等措施保持水源取水,必要时启动备用水源。

(3)因洪涝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供水设施损毁,导致大面积停水事故,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或者采取临时供水措施,安排应急送水车等,确保群众生活用水。

(4)因供水生产,输送过程中遭受化学、毒性、病毒等因素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应对所发生水质事故的性质与严重性尽早尽快的给予评估,及时关停部分供水设施,开启各种管网末梢放水,并调配好各种管道装、拆、卸、堵所需设备随时备用;受污染的设施应进行清洗消毒,加强水质化验。

(5)供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的,应先抢救受伤人员,及时、有序、高效地清理现场,搜寻、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7、信息。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城市供水重大事故信息稿件的审查和新闻报道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新闻工作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的规定执行。

五、应急终止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7

1、为确保供水工作在应急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正确履行职责,使应急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供水工作实行“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保障供水”的指导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一般工作

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

3、应急供水工作要与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并保证应急供水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

4、所有单位(部门)和个人都有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障供水的义务和责任,对应急供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失(渎)职等违规行为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5、本预案适用于破坏性地震、台风、洪水、水源污染、恐怖破坏等灾害及事故的应急供水。

6、因供水系统设备、管道故障、停电等原因造成长时间(超过24小时)无法恢复供水时,应适时启动应急供水预案。

7、县自来水厂是应急供水预案启动的责任单位。供水企业内部必须服从统一指挥,随时奔赴应急现场救援。

二、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和职责

1、决策指挥机构

对供水突发事件的决策指挥,建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府办分管领导和县公安局、水利局、建设局、卫生局、供电局、环保局、广电局等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对供水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和处置。

2、领导小组职责

①检查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身及社会财产安全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②督促检查各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及有关的应急准备工作;

③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应急处置的组织,配备相关的工具装备;

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

⑤检查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⑥及时向上级机关及社会公众突发事件的信息。

3、安装维修队和机电抢修队的组成和职责

①组成:由县自来水厂安装队、维修队、生产技术科等有关人员组成,县自来水厂厂长任负责人。

②负责供水管道和设备的修复工作,抢修重点放在党政首脑机关及要害部门、医疗部门、人员疏散点及市区主干管道。

4、**县自来水厂职责

①学习贯彻落实好本预案;②组织开展自救;③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和传达执行指挥部的指令;④向指挥部请示支援。

5、在预案启动后各机构成员应按时报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得各行其政。

6、物资保障

应急供水的物资供应实行备齐备足、按需划拨、力行节约、确保重点的原则,由指挥部统一调配。各部门要用好救急物资,且及时退库保管,各种应急设备要确保在完好随时可用状态。

三、应急处置的原则、程序及类别及处置基本方案

1、各单位、部门和个人在供水突发事件处置中应执行“科学预警、紧急处置、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

①科学预警:包括“群策群防”和“科学预测”,充分发挥全体市民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把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应定期收集、分析供水和社会综合信息,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预防和化解,争取把供水突发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紧急处置:按照就地就近、及时处置的要求,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时,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不得延误。责任部门按应急预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按规定上报。

③统一指挥:对发生各类突发事件,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处置,各职能部门、单位的专业小组按照职能范围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积极协调配合。

④分级负责:在突发事件中,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及时报告和行动,听从指挥,对分工负责的工作不得推诿回避。

2、特殊处置程序

①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一旦获悉供水突发事件警报,应立即向110指挥中心或县自来水厂报告,由110指挥中心或县自来水厂上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联系电话:2322119、2324887。

②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各专业应急小组和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扩大(散),各有关部门、单位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把影响降到最小。

③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可简单概括为“定性质、早报告、快处置、保安全”四句简语。

3、突发事件类别

①漠村溪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河道出现大面积的油料污染、原水理化指标严重超标。

②城区供水主管道突然爆裂,造成全城停水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市民生活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

③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供水专线停电、水厂停水全城无供水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造成社会不安定的。

④运输有害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泄漏造成的水源污染。

⑤重大燃油泄漏事故造成的水源污染。

4、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基本方案

(一)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河道出现大面积的油料污染、源水理化指标严重超标

①由县环保局、县卫生防疫站对污染水源进行取样化验定性。

②县公安局所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取证。

③县广电局对沿河群众进行严禁使用污染和防止污染扩大的宣传。

④领导小组下令供水企业关闭源水、供水管线,自来水厂停止向城市供水。紧急启动备用的龙池水厂紧急生产,可保证全县基本生产、生活用水。

⑤县卫生局、环保局负责提出污染水处置的方案,县自来水厂负责对各自分管的管线、制水设备的消毒、清洗工作。

(二)重大自然灾害

因雷击、洪水、地震等造成外部供电系统发生问题,由县供电公司组织力量抢修(救),供水企业内部供电设施由县自来水厂负责抢修,县供电公司派员协助抢修;源水水质由县卫生防疫站、环保局取水化验,领导小组根据备用水源化验结论下达启用备用水源的命令,县自来水厂负责实施,待自然灾害解除后自动恢复。

(三)供水总干管爆裂

由县自来水厂组织力量抢修,县广电局负责进行安民告示。

(四)制水车间遭人为破坏

县自来水厂负责抢险,供电公司协助,广电局进行宣传告示,公安局进行现场保护、调查取证和破案,卫生防疫站、环保局负责水样化验、定性等工作。

四水源污染预案

1、发现水源水被污染,特别是破坏性或突发性意外污染时,水厂取水口立即停止取水,制水车间的反应池、沉淀池、滤池必须泄水放空,紧急启动龙池备用水厂,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2、接到水源污染报告,应立即指挥、部署和检查各成员单位的落实工作,水源污染可从消除污染源方面整理,遇到破坏性或突发意外污染时,应认真肃清污染,尽快恢复供水系统正常供水,以保障城市供水。

3、县自来水厂中心化验室应及时派人对污染源采样分析,尽快拿出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

4、对水源污染事故,供水企业自身无法解决时应及时上报指挥部及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尽快协助解决。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8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项目管理;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水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选择、安装、调试和使用等环节管理。必须从优化工程设计抓施工图入手,干好土建工程,抓好设备安装和调试,并十分注意做好用户回访工作。

二、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报批手续。工程项目立项应在城市排水规划的基础上,按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程序进行建设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再上报开工报告并进行施工图设计,经开工建设最后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根据城市市政规划或环保部门的要求,对项目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2.1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指项目建设单位针对某一地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问题提交的建议文件。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立项阶段的开始,是建设单位对需要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的整体构想和设计。项目建议书应由建设单位完成,根据具体实测资料进行设计和估算。项目建议书通常包括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总体设想,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依据,所计划选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污水处理工程地址的选择,污水处理工程拟处理水规模,建设投资估算,资金来源,资金利用设想和估算,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完成时间,项目效益测算等方面内容。

2.2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城市规划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认证和分析,并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进行说明和评价,如污水处理工程的规模、选址、运行管理情况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在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注意力求客观、真实,认证科学、可靠。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准备工作是开展项目调查研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分析,总结以往工程经验,对建设项目的技术是否可行,经济是否合理,社会效益是否明显等进行充分认证,必要时需比较不同技术经济方案,从而选取其中最适合实际情况的方案。

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阶段管理

某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为一个大规模综合性建筑,包括地下3层,占地面积为43220m2,总投资为7847万元。主要对来自各处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设计依据为:GB89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主要构筑物设计。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二沉池采用预制壁板,装配式结构和污泥消化池采用无豁结预应力工艺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2)建筑物主面和外装修釉面砖,结构形式采用架式或砖结构。

(3)采暖。采暖热煤为7090℃热水,由锅炉层供给。全厂总热负荷量为1.67mJ。采暖系统为上行下给式或下行下给式。

(4)空调。控制室采用分体柜式空调机,温度控制在24~280℃。

(5)通风。变压器室、高低压变配电室采用轴流通风机,通风量按6次/h计算。砂水分离间、鼓风机房、管廊、脱水机房、沼气收电机房,采用屋项风机。

四、污水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组织与管理

为有力有序地完成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任务,该工程设置项目工程经理部,并由该项经理全面负责指挥该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施工前将所有的设计详细计算、设计图、施工图、工程所有选用的材料及设备送给施工单位及当地所有有关部门审批后再动工。组织各有关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工艺标准、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提前做好图纸会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现场平面布置,落实好三通一平工作。组织落实好相关机械、设备、材料、工具及相关人员的进场及安置工作。

安装调试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目标。每道工序、每个分项设备安装前应由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在主要工序和关键环节上实施重点预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按照安装手册安装,推行三检制度,依据国家质量验评标准、制造规范、操作规程做好各分项工程的评定、验收、交接,对不合格的处、点及工序坚决返工,杜绝质弱隐患,确保工程的优良品。

工期保证措施:根据工期总体要求进行整个设备的单车和清水联动。编制和实施“工程网络计划”按网络计划要求,保证机械、设备、料具和人员的投入量,科学、周密地调试,合理地调配劳动力,保质保量地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

回访保修措施:交付使用投产一周专题回访,广泛地征求意见。保修期间走访、询访,保修期满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回访。对问题如实答复,对出现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方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妥善处理。

五、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措施

5.1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实行矩阵式项目管理

内部资源是指包括企业管辖范围内的人,包括管理、营销、生产及辅助生产人员等,财,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物,包括占有物、使用物、租赁物等,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对外参与市场活动。对内实行有效管理的人格表现和载体。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内部资源。促使发挥更大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是企业在项目实施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5.2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确保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完成

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应增强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履行管理职责,行使管理职能。加大对工程项目运行过程的全方位的监控、协调和服务力度,保证项日按照预期计划进行。主要做法包括:

(1)建立项目评估制度。加强项日实施风险的旱期预测。

(2)建立合同审查制度。因此,对合同条款、合同文字及其含义以及所涉项目专业术语的严格审查,是关系到合同项目能否顺和执行,能否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或减小因合同原因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关键。

(3)建立项日执行情况通报及监控制度,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各工序的监控检查,对所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进行分析和研究。

(4)建立项目运行情况的报表制度、质量分析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加强企业与项目部与业主之间的信息沟通,使企业和业主对项目的运行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和监控。

(5)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6)进一步完善项目考核奖惩制度。

5.3加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规范运行、持续改进、提高水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过程管理,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贯彻执行。增强质量控制体系中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力,要及时对质量体系组织进行内审和外审,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处理意见。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已完成项目的原始技术资料、施工记录、验收记录以及各类调查、评审资料等都应归档保存。

5.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企业持续发展

要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和招聘力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培训投入,要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为基础,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层次。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类工程、项目、造价、监理等专培训和资格考试。

参考文献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厦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坚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一。第三条厦门市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实行行政首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关污染防治费用收支应纳入各级人民政府预算,并加强管理。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履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防治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五条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标志产品。第二章环境保护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环保部门负责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各级环保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或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检查机关和检查人员应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各级环保部门可设义务环境监督员,对辖区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监督。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的各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法履行保护环境职责,并协同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和管理。第八条各有关海洋管理部门应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市环保部门对厦门海域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和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加强资源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一切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十条制定城镇建设规划应与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时,应按照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要求,统一配置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第十一条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分级确定水资源保护区,防止引用水资源受污染和破坏。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条加强农业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应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第十三条严格控制在海岸线采挖沙石、围海造地和其他围海工程。确属需要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经批准的围海工程,必须预先采取筑造围堰等等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沙石流失和淤积港湾航道。第十四条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和划定的保护地带建设污染或破坏环境的项目;对已建的污染或破坏环境的项目必须限期治理或有计划关闭、停产、转产、搬迁。第十五条严禁在海滨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区、海上自然保护区和海滨浴场内新建排污口;已建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厦门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或有计划地搬迁。在上述区域附近新建排污口,不得污染改区域水体。第十六条必须确保员当湖纳洪面积,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员当湖填湖造地。禁止在污水截流的区域内,向员当湖、水库或围海水域排放生活污水或生产废水;在排水系统采用分流的区域,不得将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第四章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七条一切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市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对不符合国家和市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可行研究报告,应按规定内容编制环境保护专篇.在进行可性研究的同时,必须按规定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环保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改址或明或暗建设方案有重大变动,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第十九条各类开发区的建设必须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内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第二十条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证书》,按照证书中规定的评价范围承接环境影响评价,并对评价的内容、数据和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试产或使用前一个月,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预验收申报表》,经预验收符合要求,方可试产或使用。试产或使用期间排放污染物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改正;排放污染物严重超标或逾期未改进的,必须停止试产或使用。建设项目应于试产或使用三个月以内,向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报表》,经总体验收合格并领取排污许可证,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第二十二条环保部门自接到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预验收申报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报表之日起,应分别在30日、10日、10日、20日内予以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振动、污水、泥浆和建筑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修整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第五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和技术改造的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第二十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排放污染物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厦门市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十六条禁止将固体废弃物和废液倾倒在河流、湖泊、沟渠和近海及其他水体。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岩洞、坑道、地面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源体的污水。可溶性剧毒废物的存放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等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第二十七条凡超标排放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控制或减轻噪声污染危害。第二十八条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气、粉尘和恶臭气体.确需排放的,必须报环保部门批准。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废弃物。在其他区域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的物质,须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第二十九条排污单位应采取措施对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对废弃物和城市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固体废弃物倾倒在规定的场所之外。第三十条禁止将境外的危险废物和垃圾运入厦门市辖区处置。进口国家严格控制进口的废物,必须向市环保部门申请,报国家环保部门审批;进口其他废物必须报经市环保部门批准。废物的进口者和利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污染防治条件。进口废物运抵厦门口岸后,废物进口者和利用者应立即向市环保部门申请报验。厦门海关凭审批机关批准进口的文件及市环保部门在进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已接受报验印章验放。第三十一条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必须提前报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批准。污染物处理设施因停止运转,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排放污染物,并及时报告环保部门。第三十二条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应编号,设置标志,并按要求配置计量装置,所有排污口应具备采样和测流量条件。第三十三条排污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按时缴纳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以下统称排污费)。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治理污染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费由环保部门的排污收费监理所收缴。第三十四条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并按许可排放的浓度、数量、方式等规定排污。对暂时超过规定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单位,市环保部门可规定过渡性排放限额指标,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持有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以下统称许可证)的单位,应按规定报送污染物排放报表.持有许可证不免除缴纳排污费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第三十五条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按规定对排污单位进行抽测或复测。被测单位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监测站和监测人员应为被测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第三十六条对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环保部门可限制其作业时间或污染物排放时间、排放量。第三十七条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造成污染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和影响单位和个人,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在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损害、威胁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环保部门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危害.环保部门可在报告人民政府的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减轻污染损害。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一)拒报、谎报或逾期不报污染物排放有关报表或瞒报污染事故的;(二)拒绝、妨碍环保部门或监测部门的监督检查或弄虚作假的;(三)建设项目不按规定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不按规定申报环保设施预验收的;(四)未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五)排污口不具备规定的采样或测流量条件的;(六)违反规定倾倒或焚烧废弃物的。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一)建设项目试产或使用后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二)不按规定时间、浓度、排放量、排放地点和排放方式排污的;(三)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岩洞、坑道、地面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源体的污水的;(四)不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五)不及时修复施工中被破坏的环境的。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一)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错误或弄虚作假,后果严重的;(三)将固体废弃物或废液倾倒在河流、沟渠、湖泊、近海或其他水体的;(四)在污水截流的区域内向员当湖、水库或围海水域排放污水或废水,或在排水系统分流的区域将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的。第四十一条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保部门则责令其重新安装、使用,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擅自围海、填海、填湖或虽经批准但未按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二)在本条例规定禁止或擅自在严格控制的区域内建设污染或破坏环境的项目的;(三)擅自将境外的危险废物或垃圾运入厦门市辖区内处置的;(四)污染或破坏环境,拒不执行关闭、停产、转产、搬迁决定的。第四十三条建设项目在其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要求,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停止生产、使用,并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四条未采取有效防治污染措施或超标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征收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超标准排污费外,并可由环保部门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由环保部门提出关闭、停产、转产、搬迁的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决定。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除对单位处罚款外,根据情节轻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千元以下罚款,并可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环保部门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环保部门申请复议;对市环保部门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四十七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因环境污染损害而引起赔偿纠纷,当事人可向环保部门申请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第四十八条严重污染或破坏环境,引起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九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执法犯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五十条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以环境监测站按国家监测规范取得的监测数据为准。第五十一条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厦门市人民政府进行解释;厦门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本条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报告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以节能减排为主线,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生态发展示范区。

二、工作目标

年3月底前,做好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迎检准备工作,按期完成创模规划任务,持续巩固和提高27项创模指标,达到创模工作规定的要求,以优美的环境、整洁的市容市貌和完善的档案资料,迎接省调研评估及考核验收。

年4月,申请省环境保护厅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力争6月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巩固及完善各项创模指标,确保达标。

在全面推进创模工作,巩固提高已达标指标的同时,各责任单位要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根据任务分工,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考核验收要求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验收要求。

(二)认真整改创模规划项目,确保充分发挥效益。

各责任单位要对照创模规划,全面自查创模规划项目及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对已竣工投入使用并通过验收的项目,要确保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对已竣工投入使用,尚未验收的项目,要在确保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及时申请验收;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尽早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三)认真收集整理创模资料档案,真实反映创建成果。

27项创模考核指标,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项指标数据要真实合理,符合逻辑。各责任单位要确定专人,集中一段时间,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分工及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秭政办发〔〕183号)要求,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档案资料收集清单》内容收齐,汇总本单位创模指标的档案资料,并完成单项指标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专题报告的编写,做好考核验收相关指标的统计、整理工作。资料收集时间跨度为年至年度,对工作具有连续性的,还应延伸时间跨度,以确保能说明考核指标达标情况或规划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创模规划所列环保项目要按照《环保项目资料收集清单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全部资料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

(四)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创建环保模范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件实事。新闻媒体单位要根据已经制定的创模宣传方案,广泛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意识。要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全县各单位和全体市民参与、支持创模工作的积极性。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热情。各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模工作,营造浓厚的创模氛围,使创模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认真开展创模考核现场和市容整治工作。

环保创模验收现场准备及整治重点包括十个方面:

一是重点工业企业环保管理。总体要求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竣工环保验收、排污许可证等环保手续齐全,环保设施配套到位、运行正常规范且稳定达标排放,排污口建设规范、标志明显齐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管理规范,环保档案资料齐全、运行记录完整、专柜保存,环境管理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厂区及周边环境整洁。

二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特别是县城一水厂、二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到位,水质100%达标。水源保护区建设规范,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将标志牌及围网等建设到位。沿途无垃圾,不得有排污口、游泳、垂钓、放牧、泊船以及与供水无关的设施。

三是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县城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厂要求厂区环境整洁、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运转正常并有完整运行记录,污泥处置规范、记录完整。

四是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管理。县城及各乡镇垃圾填埋场,要求处理规范、处理设施齐全并稳定运行、记录完整,垃圾收集清运及时到位。

五是机动车环保检测场所。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资质证件齐全有效,检测设备符合规定要求,尾气检测电脑资料保存完整。

六是环境质量检查现场。环境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监测站化验室、仪器设备及应急装备完好。

七是环保项目建设。重点是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项目,主要包括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县城垃圾处理场(二期)、香溪河流域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二期)、周坪垃圾处理场、杨林桥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县惠农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项目、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要规范,进度要加快;完工项目要做好调试、运行,及时申请验收。

八是危险废物收集与管理。医疗机构、工业企业、汽车修理行业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危险废物的管理、收集、贮存与处置规范。

九是绿色创建及中小学校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全面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全县中小学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专题教材。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全面开展,并取得成效。

十是市容环卫与绿化。现场检查的重点是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总体要求是:河流等水体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路面平整干净,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全面开展县城环境大整治,巩固国家卫生城创建成果,确保以良好的市容市貌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四、实施步骤

结合我县创模工作实际,迎接省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分五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2月)。

召开全县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任务及责任。县创模办组织各责任单位开展创模资料收集整理培训,督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做好迎检工作。协调各责任单位加大创模工作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的创模迎检氛围。

(二)综合整治阶段(年3月)。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对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实施细则,以及创模规划进行自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到位,确保各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分工及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档案资料收集清单》及《环保项目资料收集清单》内容收集资料,汇总本单位创模指标的档案资料,并完成单项指标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专题报告的编写。在3月20日前报县创模办(县环保局702室)。县创模办完成档案整理工作,完成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创模规划实施报告的编写。县广电局完成创模专题片的制作。县创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各项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

(三)调研评估阶段(年4月)。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申请省环保厅组织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邀请专家组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

(四)整改完善阶段(年5月至6月)。

针对专家组现场调研、评估指出的问题与不足,以及自查自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全面整改,同时发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鼓励广大市民对创模工作进行社会监督。

(五)考核验收阶段(年6月至7月)。

整改任务完成之后,申请省环保厅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创建环保模范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确保顺利通过现场调研与技术评估及考核验收,县政府将抽调专人组织专班,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创模迎检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确保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合格。

(二)加强协调配合,狠抓难点落实。

县创模办要加强创模工作的协调,各责任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研究制定好本单位、本系统创模专项整治和迎检工作方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针对目前创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难点、热点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要及时提供全面反映本单位、本系统创模以来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重大成效的背景材料、稿件或新闻线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