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6:00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客体;分析研究

一、都市型村庄及其过渡性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村庄是“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人口相对分散、有明显的同质性、社会结构较单一,主体人口为农业人口,基本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但是,随着中国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村庄逐步丧失或部分丧失传统村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职业分化、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均质性被打破,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依据都市化即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某个区域(城市、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一界定,我把这种村(居)民拥有宅基地和私人房屋产权,没有或少量拥有村集体农地和集体财产,第二、三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村(居)民已经全部或部分变成非农业户口,兼有大量外来人口入住的村庄称之为都市型村庄。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都市型村庄在区位环境、拥有的社会资源、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村庄特质迥异,难以归类。然而,这些村庄也有许多共性特征,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的管理上,都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城(镇)的总体规划中,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独特的“村籍”制度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实现情况表明,当下都市型村庄既没有完全拥有现代意义上的都市社区特质,也没有完全失去传统村庄的要素特征,呈现出传统村庄向都市社区转型的过渡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主客体要素现状分析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网络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系统聚合了不同于城、乡社区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内部规制和外部环境等多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主客体要素。

(一)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二元化要素特征和多元化结构性特征

正在成长的都市型村庄社会治理主体,既包括政治性的组织,也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区治理逐步形成从政府一元走向村(居)民委员会、各类社会组织、专业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并存的架构。

从法律层面看,党的基层组织有权力对村(居)委会进行政治上的领导,对社区内的各类组织进行宏观协调,政府派出机构有义务对村(居)委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推动社区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村(居)委会接受政府业务上指导,动员、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性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丰富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共同治理社区事务,并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从现实层面看,由于都市型村庄社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存、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并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并存,社区治理主体要素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特征;社区内包括(村)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组织发育迟缓,成熟度不高,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都非常弱,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尚未完全建构起来,社会资源相对不足,在处理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借助党和政府权威,依赖政府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由此形成了“以执政党为圆心的同心圆状的中心一边缘型治理结构”,凸显出基层党组织在多元社区共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组织边缘化,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并存、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宪法》确认村(居)委会的功能是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办理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提出建议等。《城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村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等。

处于过渡期的都市型村庄,由于土地、户籍、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组织、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特征,致使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比成熟的城市社区和传统村庄量要大、复杂程度更高,解决难度更大。有些村庄既要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农村农业经营机制,又要负责征地拆迁、村庄规划、居民安置以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其他经营者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既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又要解决化解二元并存带来的诸如促进城乡融合等特殊性问题等。社区治理客体不仅点多、面广、矛盾错综复杂,而且变动性大,无法简单依据《城居法》或是《村居法》来加以界定,只能依据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相机界定。转贴于

三、优化社区治理主客体要素,建设都市型村庄社区

当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缺乏直接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建构切合都市型村庄特点、规范有效的治理规制,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实现都市型村庄社区善治,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参照都市社区要素特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拓展思路、创新体制。

(一)提升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构科学的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充分认识各类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建立多元共治的主体架构,形成内含科学分工与合作机制的以社区(村)居委会为轴心、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其他主体参与其中的交互式的新型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第一,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明晰其结构与功能,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职能的交叉、功能紊乱现象。

第二,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逐步弱化社区组织行政功能,增强社区内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性,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社会资源、权利共享,社会义务、责任分担机制,维护社区内部的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平等地位,促进其协同发展。

第三,打破以集体土地产权为核心的“村籍”制度,赋予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社区治理中的平等主体地位,建立各类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制度、决策程序和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发挥村(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轴心作用,确保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社区治理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

(二)厘清社区治理客体属性,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客体不仅包括了原来村集体管理的事务,还政府改革职能转换过程中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村庄都市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新事务,尽管内容复杂,治理过程权责关系模糊。但从性质上还是可以分为几大类: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其他工作。社区治理必须在厘清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类别的基础上,依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村(居)委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社区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化思路,以提升“城市性”为目标,建构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

第一,(村)居委会依法加强对社区类各类经济组织的经营资质的审核,运行过程的监管,营造优良的经营环境,协调经济组织间以及经济组织与社区居民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纠纷。以依法拥有村集体经济和土地资源管理权为依托,结合都市型村庄的特点,总体规划村庄经济发展,采用多种方式经营集体土地和资产;立足都市农业,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第一产业优势,构建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架构,发展社区经济。

第二,基层党组织依法履行领导和支持本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保障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以关涉社区共同利益的事务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吸引社区居民依照程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其参与热情,培养政治理性,锻炼和提高自治能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区政治生活。

第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文化活动的空间,建设文化惠民和文化共享机制;寻找有特色的文化发展定位,在继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增进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了解与理解,增进社区认同,形成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结合、体现城市文明和时代精神内核的社区精神。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现状,以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社区公共服务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本,统筹规划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和其他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由民间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涵盖所有人口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公共空间系统;珠海;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

CreatingapublicSpatialSystemwithUrbanfeaturesofSeashoreLandscape—withtheplanningofZhuhaipublicResortsandopenSpaceSystemasanexample/YangZhengping,Lantian

[abstract]theplanningofZhuhaipublicResortsandopenSpaceSystemhasputforwardtheaimof"constructinganopenairpublicresortsandopenspacesystemthatcoversalltheopenspaceinthecity".Resortsfunctionalzonesaredividedbythefeaturesofseaislandsandislets,countryareasandsuburbsandurbanpopulatedareas,etc.,thusformingaresortsandopenspacesystemwithtwolevels:oneforoutdoorresortsandopensapcesystemandtheotherforpublicresortssystemtogetherwithanecologicalhealthgreenbeltsystem.

[Keywords]publicspatialsystem,Zhuhai,publicresortsandopenspacesystem,planning

城市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空间来容纳。

城市公共健身游憩空间是指城市居民进行运动健身、户外休闲活动的用地空间,它包括城市绿地、广场、森林公园、公共体育用地等能发挥此类功能的开敞空间。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城市公共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是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追求的目标。研究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必须针对公共空间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空间资源特征、从事活动的人群和公共活动特色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以建立“人群—活动—场所”特征突出而相互匹配的空间系统。

珠海在进行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过程中,通过对珠海城市空间资源的独特性、使用人群及健身活动的类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突出海滨城市、山水城市资源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1、珠海城市空间资源特征评析

1.1整体风貌特征

1.1.1自然环境特征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市域面积为7 649 km2,其中海域面积为6 051.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陆地海岸线和岛屿岸线为690 km。

珠海市域地势平缓,且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上的丘陵、平原和田野被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割,西江水系出海口(门)中有5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在珠海,因此,水体成为珠海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要素。

珠海市域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共有近海、远海岛屿146个,被称为“百岛之城”。

1.1.2人工环境特征

珠海市城市结构为分散组团式,各城市组团之间被自然山体、河流、海岸线及生态农田分隔;珠海市城区建设形成山环水绕、临山而筑、滨水而建之势;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基本以各山体为绿心,以海河岸线、道路绿化为纽带。珠海市大部分城市社区800 m半径范围内均有城市滨水区、城中山体森林存在。

1.2分区风貌特征

在空间上,珠海市大致可分为东区、中区、西区3个各具特色的区域。

(1)东区—珠江口上的海岛、海洋区。该区岛屿星罗棋布,且大多数岛屿都尚未开发,神秘、独特的亚热带海岛景观成为开发海岛水上运动的重要资源。

(2)中区—从珠江口到磨刀门,北为唐家湾片区,中为中心城区,南为南湾城区。该区是城市建设活动最集中的地区,各城区组团基本形成以山体为绿心、海河岸线环绕、城区与山水交融的海滨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

(3)西区—其北部为斗门地区,以山丘、河流、田园等为背景,自然风貌尤其是田园风光成为西区的主要景观特征。西区南部为金湾地区,城市滨海岸线较长且邻岸岛屿众多,生态湿地资源丰富,海岸、沙滩、青山、湖泊等构成了海滨城区的主要特征(图1)。

2、人群活动及场所特征评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海滨花园城市,珠海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已由一个边陲的小渔村发展成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城市,并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四季如春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及丰富的城市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客人,更是许多人工作、定居的首选之地。

从对珠海市民日常的运动健身活动调查的情况看,珠海市市民健身游憩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除常规的球类运动和社区健身活动外,更多的市民热衷于户外休闲健身类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登山、散步、郊游、海岛休闲、垂钓等,这反映出珠海市民的健身游憩活动对城市自然资源的适宜性特征。

珠海市民日常健身游憩场所主要是社区健身广场、社区绿地、水岸绿带、城市公园、公共海滩和城中森林公园,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而市民的周末健身游憩场所主要是各类运动中心、郊野森林公园、海岛和乡村田野,出行方式以乘坐公交车和自驾车为主。

3、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

3.1系统结构

根据珠海城市资源和人群活动特征,规划提出“构造覆盖全市开敞空间的户外公共健身游憩空间系统”的目标,将全市的森林公园、水岸公园、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广场、公共海滩、公共体育用地等开敞空间进行系统整合,在这些开敞空间里增加健身游憩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健身游憩场所。

3.2四类运动健身游憩主题功能区

结合各城区的资源特色,规划提出“突出资源供给特色的运动健身游憩主题分区,以及特色健身游憩活动的开发指引”(图2)。

(1)以海洋岛屿为特征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规划突出城市东部地区海域宽广、岛屿众多的空间特征,将其作为市民周末的海岛休闲游憩活动区域。规划将城市东部的万山海洋实验开发区作为海洋岛屿运动健身游憩区,在此开发海岛度假、海滩冲浪、垂钓、潜水等活动项目。

(2)以乡村郊野地区作为运动健身游憩区。规划突出斗门地区自然山体和田园风光特征,在该地区开发郊野远足、露营、森林探险等活动项目以满足市民周末自然乡村远足健身游憩活动的要求。

(3)以滨海休闲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该区位于西南金湾滨海地区,自然海岸线绵长,沿岸五大优质海滩似珍珠般串连,邻岸岛屿丛林密布,规划将其建设为以城市滨海休闲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在此开发沙滩球类运动、滨海自行车赛等活动项目。

(4)以城市密集区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该区处于城市人口密集区,通过公共体育用地、城市绿地、城中森林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多层次的健身游憩空间,并形成以群众日常社区健身游憩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开发球类运动、户外健身、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常规活动项目。

3.3两个层次的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规划拟从系统层面,构建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和公共体育用地空间两个层面互为补充、和谐一致的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3.3.1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规划将城市森林公园、水岸公园、城市公园绿地、公共海滩、户外公共体育场地等开敞空间纳入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之中,并建设各类健身游憩空间之间的交通网络(包括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进而提出各类户外健身游憩空间开发策略(图3)。

(1)森林公园健身游憩空间。规划将城市森林公园按区位划分为城中森林公园和郊野森林公园。城中森林公园即位于城市组团中心的山体森林公园,开发此类森林公园可为市民日常健身游憩活动提供场地。郊野森林公园即位于城市边缘的山体森林公园,它可以承担区域绿地功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发可为市民周末健身游憩活动提供场地。

规划针对区位、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建设五大城中森林公园健身游憩设施的指引,并强调设施建设的日常化,如登山路径、眺望点、小型健身场地等建设的日常化。规划还相应地提出建设三大郊野森林公园游憩设施的指引,用以满足周末家庭郊游的需要,如露营地、野外探险等特色项目的建设,并增加度假服务设施、停车设施等。

(2)水岸公园健身游憩空间。规划结合珠海已规划的距离市区滨水地带30 m~100 m的水岸公园,提出6条海岸公园、5条河岸公园健身游憩设施建设指引,并根据公园区位、服务对象的差异,确定设施类别和比例;为旅游人口服务为主的公园,强调保留自然景观,适当建设游览广场、自行车路径和小型服务设施等;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主的公园,强调各种设施的建设,如增加健身广场、小球场地、健身路径等。

(3)城市公园、公共海滩健身游憩空间。规划根据城市公园绿地规模等级和主题特征,提出在公园内增加运动设施的指引和用地控制指标,如增加篮球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运动设施区,并提出城市公园绿地内公共体育用地的下限指标(公共体育用地在城市公园绿地内的比例须在10%以上)。

3.3.2公共体育用地系统

(1)体育运动休闲中心系统。体育运动休闲中心即指以室内体育场馆、综合健身馆、社区活动中心为主体,综合室外健身广场、运动服务中心(包括运动培训学校在内)的综合体。它既可提供正规化的体育运动服务,又可提供业余运动健身服务。规划拟在运动休闲中心内适当增加休闲服务设施(如餐饮、保健设施),以增加服务收入用于设施维护。

(2)公共体育运动场地系统。公共体育运动场地即指在室外开展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的设施场地,包括全民健身广场和社区健身运动公园。

全民健身广场是在户外集中安排各球类场地、健身广场、健身路径、游泳池等户外设施的公共体育运动健身场地。

社区健身运动公园是在城市社区内,以500 m为服务半径集中设置的户外健身活动场地,内设小型健身广场、健身设施和球类场地。规划提出建设社区健身运动公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社区公园绿地对应,二者结合布置,实现共建。

3.4一条生态康体绿道系统

规划利用与城市道路并行的带状绿地,结合城市滨水带状公园,形成一个供市民自由活动的非机动交通网络,该网络可以覆盖主城区,并联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一条串联所有居住区及公园绿地的环形绿廊。

环形绿廊在设置上要注意避开主要交通性干道,并且应具有快捷的步行交通功能,自成体系地形成一个生态康体绿道系统,在其中可设置专门的游憩步道和自行车道,以便市民进行长跑和自行车运动等康体活动。规划的康体绿道按照服务半径分为大环和小环,两者之间通过廊道连接,在康体绿道与道路交叉的地方设置天桥和自控式红绿灯以保证绿道系统的畅通(图4)。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桂西水电工程;征地补偿;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B

长期以来,移民搬迁安置所引发的各类问题直接制约着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对工程建设地区和移民区域的社会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制定、出台以及组织、实施和审批前,均应开展全面的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工作。桂西地区位于我国广西省西部,其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直接关系着地区农田灌溉、电力供应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加强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前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的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已成为水电工程部门和地区相关行政部门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一、桂西水电工程概述

桂西地区,即广西西部河池、百色和崇左三市所辖的30余个县市区,地区土地面积共8.71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总人口达到1017万人,占广西省人口总数的20.7%,是广西少数民族的主要集聚基地,同时也是国家旅游胜地。2015年,我国拟在桂西地区兴建水电工程,以满足地区人民的用水、用电需求,工程总投资约为47亿元,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基本项目工程并投入运行,同时,规定工程建设前,应先就工地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所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相应评估,从而确保后续工程的顺利、稳步进行。

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以下简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科学性、可行性。科学性原则,即所设计的风险评价指标应以桂西地区人民对水电工程建设反应的实际调查为基础,将客观事实予以充分反映。可行性原则,即所设计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指标应符合移民的实际生活,相关指标的衡量应具有可行标准。二是以人为本原则。在对工程建设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进行设计时,应从地区移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将桂西输电工程建设涉及到的移民利益作为指标构建的核心,通过切身体会移民感受,理解移民的相关做法,进而设计出符合移民自身利益且兼顾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的相关指标体系。三是定性与定量结合。在建立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应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定型分析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以定量分析对各个指标进行处理,将各指标以量化的形式予以直接呈现,为定性分析提供有力依据[1]。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包括桂西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在内的全部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工作进行分析可知,该项工作面临的最大风险即社会稳定风险,而对于桂西地区人民而言,其在长期的区域劳作和生活中形成了对家园的高度热爱,故相关社会稳定风险不仅应包括经济风险、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而且还应将宗教、习俗风险予以充分考量[2]。在此基础上,建立如表1所示的桂西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表1桂西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三、风险定量评估及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社会风险的相关指标中,部分指标容易计量,部分指标不易计量,针对此种情况,可选择主客观相结合的指标评价方法,即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桂西水电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的不同方案进行评估,进而确定出社会稳定风险相对较小的处理方案。多层次模糊评价法是基于模糊评价法和层次评价法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不同策略中的各个层次进行逐级评价,从而获取最终的总评参考量,确定出方案的优选顺序。构建桂西水电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具体如下:

1.构建目标向量

目标选取集合的统称,即目标向量。对于本文研究的桂西水电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言,目标向量是一个非数值向量,且以目标集的形式存在[3]。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同备选方案的评估工作均以目标向量为基础,具体形式为:

o=[o1,o2,o3]=移民安置方案一移民安置方案二移民安置方案三t式1

2.目标策略得分向量

目标策略的得分向量是由不同策略分值所构成的向量,其主要作用为,判断不同策略的优劣。通常情况下,在评价标准中分值越高,则表明该策略所对应的风险就越大,故在该向量中,分值较低策略更为优越。将目标策略得分向量So表示为:

So={So1,So2,So3}式2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不同目标下各相关因素进行打分的重要依据。考虑到模糊评价法的评价带有较强的模糊性和主观性,故需借助相应的评价标准来使相应的评价指标确定化。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借助专家主观评价法对各因素进行定权,同时,借助客观存在的参量对各因素进行打分,其中,专家主观评价法采取的是百分差别制,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表2专家主观评价法的评价标准

4.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即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因素的层次结构,对于单层模糊评价体系而言,完成相应的评价较容易,因为其无需考虑不同层次的递归效应。但对于本文研究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价体系,系统结构相对复杂,层次较多[4]。因此,在分析时,应将目标层、作业层和操作层依次按顺序设置,即目标层下一层为作业层,作业层下一层为操作层,具体模型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o1、o2、o3为目标层的三个不同变量,a1-a4为作业层对应的四个变量(一级指标),p11-p15为与a1相对应的三个变量,其他变量以此类推。

水电工程社会风险模糊评价层次模型图

(二)模型处理

对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的处理主要以判别矩阵的构建为主,本文研究的桂西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两个判别矩阵,即主观判别矩阵和客观判别矩阵,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表3中,n为被评价向量的维数,X和r分别表示被评价因素和专家评价给予的分值,可见,主观评价法下的判别矩阵为一个n*n矩阵[5]。表4中,o和X分别表示目标向量与被评价因素,m为各目标向量的维数,n为评价因素的实际数量,可见,客观评价法的判别矩阵为一n*m矩阵[6]。

构建主观判别矩阵后,应在主观评价矩阵中获取各因素权重,权重向量以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主,故可将特征向量进行如下定义:ax=λx,其中,λ和x分别表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由特征向量定义可知,其实际上是对矩阵的伸缩转换。因本文建立的桂西水电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观判别矩阵是一个关系方阵,故伸缩转换后,相应的特征向量则成为主观判别矩阵的权重向量。

主观判别矩阵中各因素权重确定后,需要对客观判别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的处理如式3所示。式3中,pij表示客观判别矩阵标准化后矩阵中的各变量值,pij则表示标准化前客观矩阵中各变量的实际值,pimax和pimin分别表示同一变量值在不同目标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即矩阵中每一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时3可知,在对客观判别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其值介于0-1之间,从而为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更具可行性[7]。

pij=式3

最后,综合化全部矩阵、向量,从而获得用于评估桂西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的实际参量。具体办法为:将上述获得的权重向量和标准化处理后的客观判别矩阵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最终得到同目标向量相同维数的向量,即目标策略的得分向量,在这一向量中,分值越低,表明所选的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策略越优越。至此,通过评估出桂西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此类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工作。

四、结论

本文以桂西水电工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其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的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予以构建,并分别从构建目标向量、构建目标策略得分向量以及获取评价标准与建立层次结构等方面构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相应处理,从而获得了该工程项目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类水电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为促进水电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伯勋,尹忠武,王迪友.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规划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1,7(13):123-128

[2]刘灵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4(7):141-148

[3]杨瑞Z,杨贵平.关于水电工程征地移民顶层设计问题的思考[J].水力发电,2015,5(12):21-25

[4]黄东东.中国工程性移民法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1(24):35-45

[5]张绍山.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机制的发展与改革[J].水利发展研究,2014,8(16):17-23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5

一、实行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江北区土地征用的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至今年6月底,江北区依法征用土地达2.17万亩,超过以往征用土地的总量。为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乡镇之间征地补偿费的平衡。2003年初,江北区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土地征用补偿办法作了修改完善,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行了区片综合价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对土地征用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发放标准,按地理位置全区划分成了两个区片:第一区片征地补偿费为每亩5.5万元,第二区片为每亩4.6万元。新的补偿标准比原标准提高了约2万元/亩。同时,明文要求征地补偿费的增加部分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实行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制度的同时,江北区出台了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以2001年各村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实有集体农用地面积为基数,土地征用时按10%的比例安排村级发展留用地。村级发展留用地可以用于发展商贸业,也可以用于发展工业(统一规划进入工业园区);可以由村直接投资开发,也可以选择留用地变现,有偿转让。留用地有偿转让的收入必须先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2005年又建立了区级农民社会保障调节基金,专门用于历史上土地征用较多,现在办理农民各项社会保障经费有缺口的村。社会保障调节基金的来源为:市统一提取的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风险资金的退回部分;区土地出让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区财政每年预算中安排的资金。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加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土地征用后,村集体的货币资产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农民要求平分土地征用补偿款的呼声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江北区分别出台了《农村土地征用后货币资产处置的意见》和《江北区农村经济合作社改革的意见》,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即“五步走”的顺序:一是发放农民劳动力安置补助费;二是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补助资金;三是提留若干年内(至少到2010年)集体所必需的公益金、公积金和管理费;四是提取农村基本医疗保障资金;五是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适时对农村经济合作社进行改革。“五步走”原则防止了农村集体资产发光、分光现象的发生,在考虑农民眼前利益的同时,保障了农民的长远利益。

与此同时,江北区着力构筑被征地人员的养老、医疗等保障机制。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97个村参加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率达99%,参保人数达20439人,现每月发放养老保障金379.29万元。2005年5月,又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政府补助多,按照每人每年130元的标准筹集资金,其中各级政府负担65元,村集体及个人负担65元;二是保障力度大,农民住院医疗费的报销比例45%~75%;三是扶贫力度大,对五保户、低保人员及重点优抚对象,由政府全额补助筹资费用,个人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有困难的及全年累计住院医疗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给予大病救助基金救助。现在全区已有6614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90.77%。

积极统筹城乡就业。在全区乡镇、街道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建立全区被征地人员情况信息平台,对被征地人员办理与城镇职工一致的失业登记证和申请就业登记证。开辟多种渠道,促进被征地人员实现就业。主要抓好“三个一批”:组织就业一批。主要由政府实施,开辟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被征地农民;鼓励企业吸纳被征地人员,对企业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每吸纳一人给予500元的经费奖励。鼓励创业一批。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的,给予城镇失业职工创业同等优惠政策。并在创业资金、场地、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市场就业一批。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设立了6个区级培训基地和5个实习基地,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免费为劳动力年龄段的被征地人员提供一项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2005年上半年,全区共培训各类人员5388人次,其中被征地人员3761人,培训后的就业率达60%;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举办劳动力供需洽谈会,为企业和被征地人员、失业人员架起联系的桥梁;全区共举办各类劳动力洽谈会8场,推出岗位9332个,近万人进场洽谈,3000多人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

三、建设农民新型居住社区,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

高起点规划、建设。从有利于节约土地、防止出现城中村现象出发,对被征地农民拆迁安置,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拆迁、统一安置”的办法,集中建设农民新型居住社区,实现农民生活居住方式公寓化。近期,全区计划实施农民安置社区建设240多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35万平方米,在建和即将开工的有近75万平方米。在规划和建设上与城市社区接轨一步到位。如规划建设面积最大的慈湖人家社区,占地总面积95.88公顷,建筑面积67.4万平方米,配套公建服务设施有24班小学1所,9班幼儿园2所,农贸市场1个,商业用房2.4万平方米,居民活动会所和居委会用房6300平方米,绿地率达36%。

人性化安置。农民住宅的拆迁,实行调节安置的办法,以户为单位对原农民住房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按“拆一赔一”进行安置,对超过250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按市场重置价格再增加100%的比例予以货币补偿。同时积极关注农村住房困难家庭,对人均不足30平方米的家庭,可按人均30平方米标准进行安置,不足部分面积,实行优惠价购买。同时根据人均30平方米标准,自愿减少安置面积的,可以按市场商品房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享受经济补偿。在安置房套型设计上,推出70+80、100+50、150等多种类型,以满足农民群众的不同需要。

城市社区化管理。居民社区,全部实行小区物业管理,配套用房建设与城市社区标准接轨,社区工作经费按城市社区的经费渠道和标准解决。原则上按300户配1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配备,社区工作者采用组织下派、公开招聘等方式落实。对原有的建制镇居委会,全部实行体制改革,全面实行管理社区化。积极探索和研究农民入住新区后的一系列问题,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市民居民过渡。

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建设。结合省、市“千百工程”,以全区道路、河道整治和近期内未列入农民住宅拆迁安置的村为重点,以环境保洁、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文明创建为主要内容,2004年6月以来,江北区在全区开展了城乡环境建设活动。对国道、省道、县道、镇村主要道路和河道的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全部实行了动态保洁,有的镇(街道)还实行了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了农村垃圾由村统一收集、镇统一压缩、区统一清运的机制,做到日产日清。文明村、示范村的垃圾袋装率达到了100%,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全面清理环境污染源,新建农村公厕400余座,取缔城乡结合部“破烂王”405家。在梅林水厂水源、英雄水库水源、中心城区建成区等区域建立了面积达77平方公里的家禽禁养区;全面实施农村道路“康庄工程”,投资92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102公里,在2005年全面完成村村通公路任务;全面开展绿化建设,以建设生态区为目标,提高绿化档次,加强绿化管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创建文明村镇、积极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到年底全区有50%以上的村建成村级小公园、健身小广场,71个村建有老年活动室,全区争创省级文明城区。

四、实施以区为主的农村办学体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2002年起,在全市率先实施了以区为主的农村办学体制改革,明确城乡教育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制定城乡教育发展和教育布局规划;统一学校建设标准;统一配备学校的设施设备,城区和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音体美设备及教师的办公用具、学生的课桌椅都按统一标准配备;统一城乡教师的配备,做到编制统一、要求统一;统一城乡教师的福利待遇,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各类津贴,统一发放教师考核奖。在这个基础上,实行城乡学校的校长有计划的交流,鼓励城区优秀教师柔性向农村学校流动,在职称评定、先进评比上向农村教师倾斜。通过两年时间的实施,全区4所农村中心小学全部达到了省农村示范小学的标准,4所农村小学、1所农村初中通过了省农村示范性学校验收,按省一类标准配备的各类设施设备陆续装备到所有的农村中小学。2002年以来,累计投放在农村学校基建和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近6000万元。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迅速改善,城乡基础教育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7

大会执行主席齐同生、李淑芬、张乐琴、安纯人、左军、刘小河、田成江、张学武、张守志、洪洋、刘卉在主席台就座。左军主持会议。

张毅、王正伟、崔波、刘慧、苏德良、蔡国英、王志宏、马三刚、陈绪国、徐广国、傅兴国、袁家军、李文章、屈冬玉、刘云等领导应邀听取了委员发言。

李良委员代表民革宁夏区委会发言――规范征地拆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李良委员在发言中提出了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存在征地违法行为,征地补偿标准不一,补偿分配没有认真落实等问题。被征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没有得到较好地保护。被征地农民缺乏有效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随后他又针对问题提出了四项意见和建议:一、严格执法;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征地拆迁过程要公开、透明;三、采用更科学的征地程序;四、努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冀永强委员代表民盟宁夏区委会发言――“两区”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宁夏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冀永强委员建议将阿拉伯语作为高校招生的外语语种,从而促进我区高校与阿拉伯国家学历互认和学分转移;此外建立我区高校与阿拉伯国家联合培养及高校交换生制度。

杨培君委员代表民建宁夏区委发言――用伊斯兰特色“金钥匙”打开向西开放之门。他认为在我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国家为促进宁夏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所给予的一把“金钥匙”,如何彰显我区“回族之乡”特色优势,助力“两区”建设,亟待深入研究。

李斌委员代表民进宁夏区委发言――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推动内陆开发型试验区建设的先导产业。他在发言中指出了宁夏旅游文化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国际化程度低,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仅占旅游总人数的1.6%等等。

邢学宁委员代表农工党宁夏区委发言――加快推进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结合宁夏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六点建议,分别是:一、要加大财政投入;二、要提高服务能力;三、要建设专业队伍;四、要制定产业规划;五、要推进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六、要逐步建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最后邢学宁委员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希望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人解难、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尽责。”

霍建明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发言――关于以区域健康责任制为突破口深化医改的几点建议。医疗关乎广大民生,他首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区域健康责任制为突破口,创新基本医疗服务模式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建立同级竞争、上下级合作的医疗服务体系;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和财政补偿机制。

李卫东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发言――加强我区生态移民职业教育的建设。她指出:“当前,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逐步推进,生态移民的教育和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围绕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开发智力、增加就业和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我们亟须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陈莉萍委员发言――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菜篮子”减负。陈莉萍委员说:“对于大多数不同百姓来说,并不关心Cpi的增长幅度,然而,菜、肉、米、油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却实实在在地削弱了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究其原因,我区农产品价格涨价既有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又有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不畅通造成的因素”,她针对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四点建议,分别为:一、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进一步扩大批发市场改造升级覆盖面;三、大力扶持“农超对接”经营模式;四、落实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优惠政策。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8

一、什么是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

所谓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是指综合档案馆通过向社会收集和挖掘馆藏中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并通过一系列服务形式进行开发利用的工作总和。

一、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馆藏档案的地方特色,二是综合档案馆的馆藏特色,三是综合档案馆的工作特色。

1、馆藏档案的地方特色:即指综合档案馆要典藏具有突出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民族宗教特色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利用价值并经过科学整理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必须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对本地区的现实生活和将来发展都应有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2、综合档案馆的馆藏特色:即指综合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不仅具有地方独特色彩和风格,就馆藏而言,馆藏中某些门类或某种载体的档案较多,从而形成本馆特色,如照片档案、名人档案等。

3、综合档案馆的工作特色:即指综合档案馆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特色馆藏和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对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

二、加强综合档案馆特色建设的意义在于:

第一、可以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弥补馆藏档案内容中的空白和不足,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映本地区历史的真实面貌,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资源的不同需要。

第二、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每个地区的发展都有其自己的客观规律,建立并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档案,便于人们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一个地区的过去,以利于科学地规划、指导现在和将来。

第三、能够为建设有本地区特色的档案事业奠定必要的基础。综合档案馆特色建设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档案事业是否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综合档案馆特色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特色建设是社会发展对综合档案馆提出的客观要求,搞好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综合档案馆特色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因此,特色档案的收集要符合本地区的特殊需要,特色建设要符合档案馆及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实际。

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特色建设的基础,综合档案馆的特色档案要具有系统、完整性,各全宗、各门类之间要有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总而言之,系统性就是要求排除杂乱,进行系统地选择、补充,组织与调整。

三、价值原则,即特色档案的内容应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研究需要相一致,应具有长远的参考作用和潜在的使用价值,在思想观点和学术观点上应明确清楚,论证应充分等等。

三、如何加强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

一、加强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要加大特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力度

加强对特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不仅是综合档案馆特色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丰富特色馆藏的重要手段。为了使馆藏档案资料的内容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特色,综合档案馆应把接收和征集特色档案作为特色建设的工作重点。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综合档案馆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特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计划

一般来讲,征集来的档案资料要比正常接收的档案资料更具特色,而且有许多特色性的东西是正常接收渠道得不到的。因此,综合档案馆的领导和收集部门应通过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定相应的征集方案计划。调查研究既要包括对现有馆藏特色档案的摸底调查,做到知己,又要对社会散存特色档案情况进行调查,做到知彼。通过研究分析,搞清楚馆藏中反映当地特色的档案资料哪些较全,哪些急需征集进馆。同时,还要掌握了解社会上收藏单位的线索,明确征集工作的重要时期、重点单位。

2、综合档案馆要掌握和捕捉社会信息,主动出击,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抢救特色资源

综合档案馆作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积淀的宝库,对反映本地区历史面貌资料的主动收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北京地区为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旧城改造、市政建设速度的加快,许多街道、胡同早已旧貌换新颜了。那么,与其将来我们再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去向社会征集反映旧貌的资料、照片,何不现在就主动出击,将这些行将失踪的城区旧貌抢拍下来呢某综合档案馆所在街道及附近地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狭窄、灰色、危旧住房聚集的地区发展变化成一个最具现代大都市特色的京城亮丽一景,然而,这十年里,我们就生活工作在这种沧桑巨变之中,谁也没有意识到应当把这沧桑巨变的历史拍摄、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去对比品味,这不能不引为遗憾。1997年,平安大街改造工程拉开序幕,沿线旧貌将荡然无存,值得欣慰的是,西城区档案馆怀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紧迫的责任感,将相关地段的旧貌在拆除之前抢拍了下来,给子孙留下了珍贵的具有特色的档案资料。

3、要重视对现行立档机构特色档案的线索调查

作为正常接收范围的各现行立档机构,其形成的档案资料也有其自身特色,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各单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其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自然会客观地反映出这些特色。如各地区、各单位在开发区建设、高科技园区建设、股份制建设、经营体制转轨、房地产开发等项工作中,都体现出其自己发展的特色,这种特色客观地反映在其形成的档案资料中。因此,对现行立档机构的档案工作进行调查跟踪,并能够收集、整理这些档案资料,是馆藏特色档案保持完整性、系统性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要对馆藏现有特色档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1、挖掘馆藏特色档案,逐步建立特色档案库

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馆藏档案中藏有较丰富的历史照片。然而,这些照片绝大部分夹杂在文书档案中。这种状况给照片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极大不便。馆领导研究决定,将照片档案彻底播拍,建立照片档案库。

又如,北京地区名人辈出,他们在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综合档案馆加强特色建设的重要收集范围。通州区档案馆建立了刘绍棠、高占祥、刘白羽三个文库;东城区档案馆接收了孙茂芳个人档案;朝阳区档案馆建立了吴英凯、罗有明和马芯兰名人库等。最近,北京市档案馆征集到北京儿童医院首任院长、中国儿科医学创始人诸福棠先生从医活动及其一生形成的档案资料,为建立名人档案库,丰富特色馆藏创造了条件。

2、挖掘馆藏特色档案,编制具有特色的检索工具。

综合档案馆加强特色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因此,编制各种检索工具是提高特色档案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条件。在馆藏档案中,特色档案往往是不系统、不集中、不完整的,许多全宗档案可能涉及同一问题,如北京市档案馆馆藏中有关孙中山先生的档案史料,包括孙中山与上海松江清华女校师生的合影、《北上宣言》以及孙中山灵榇奉移送殡行列图等档案史料,就分散在不同全宗当中。因此,不仅要尽量维护全宗理论,不能随意拆散档案资料,而且应该在维护其历史联系基础上,通过编制专题性检索工具的方式来保持特色档案内容的集中。

3、开发馆藏特色档案,积极发挥特色档案的作用。

在综合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对馆藏特色档案的开发往往是开发工作的重点,因为馆藏特色档案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关系密切,对本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的服务更具现实意义。

如北京市档案馆近年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借阅、编研和举办展览为主的开发利用格局,开发成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开发成果紧贴中心工作,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开发成果具有着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

在史料编研方面,积极配合文化建设,保护首都的历史文化精萃,先后编辑出版了《北京会馆史料汇编》和《北京寺庙调查资料汇编》,对研究近代文化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最近,又挖掘馆藏,出版了《北平历届市政府市政会议决议录》,对于北京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城市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在举办展览方面,市档案馆每年都推出与中心工作和重大纪念活动有关的展览,1998年底,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举办了《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以特定的视角再现了首都近半个世纪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坎坷与辉煌历程。1999年1月,为纪念北平和平解放50周年,又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了“纪念北平和平解放50周年展览”,并出版了《北平的新生》画册,再现了北平这座文明古城迎接解放的历史画面。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综合档案馆特色档案的开发利用与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密切关系和现实意义。

三、加强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要发挥档案馆的多种功能。

综合档案馆作为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其特色建设不仅包括馆藏特色以及信息开发特色上,还包括档案馆多种功能的发挥方面。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各级综合档案馆普遍开展基地建设,发挥社教功能,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基地建设各具特色。

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近两年来,该馆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把档案馆的社教功能向社会延伸,取得良好成果,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档案展览在面向社会的基础上,办出馆外,在社会上巡回展览,社会效益显著。

第二、每年面向社会举办夏令营,充分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社教功能。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9

为全面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理顺新征用地、历史用地、流转用地问题,根据有关土地法规,特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土地利用和开发管理原则

新征用地、处理历史用地和流转用地必须符合四条原则,具体为:一要符合省、市制定的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二要符合由市、区制定的总规、控规;三要符合区、社区制定的村庄规划;四要符合区制定的土地使用年度计划。

二、各类用地的处理和管理办法

本意见作为我区今后用地处理和管理的新指引,凡发文之前已经办证、正在办证或有合同约定的用地,则沿老原则或合同约定之事宜处理。

(一)新征用地

1、符合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总规、控规的城市建设用地由区统一征用。区征用农村集体用地的,其征地补偿标准按《**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及修正系数听证材料》执行。

2、为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区征用土地时,在征地范围内预留30%返还给社区(经联社)作发展用地。预留返还用地归属有关社区(经联社)使用,各自使用的土地各自承担相关税、费等费用。在符合小区统一规划要求的基础上,优先由社区(经联社)选择预留用地。社区(经联社)预留用地的征地费和城市设施建设费由社区(经联社)负担,如社区(经联社)缺少办证等费用,可将留用土地经中介机构评估作价后,抵顶相关费用。

3、新征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和公益用地,公益用地包括道路、公共设施、绿化用地等,该部分补偿标准按《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及公益性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府〔20**〕82号)执行,今后如有调整的按政府最新的规定执行。征用公益用地不设返还用地。

4、区兑现的征地补偿款,社区(经联社)必须按市、区财务制度使用和管理,确保集体资产增值、保值和农民享受二次或多次分配。

(二)历史用地

对于当前存在的各种历史用地,特别是在**年代初向各社区征用土地时,尚未办理用地手续的,按照目前办理土地证的政策,上级要求执行新规定,即通过公示,且要经村民签字,才可办理土地证。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按两个步骤处理解决。

1、由区安排预留30%的用地给有关社区(经联社)作为发展用地,预留的用地由社区(经联社)负责办证的一切税费。同时,向区补交回已领取的征地补偿款。

2、剩余的70%用地,按省补偿标准减去社区(经联社)前期已领补偿款,差额部分再由区补偿给相关社区(经联社)。差额补偿后迅速办证,以加快我区发展。差额部分补偿款采用转移支付方式,专款专用于村政建设和发展,不能直接用于福利分配,发展所产生的效益,按区的相关规定,分配后给村民。

(三)流转用地新晨

1、村庄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首次流转时,为确保区的配套设施到位,各社区(经联社)在办理流转用地手续时,要向区提供流转用地其中的30%,补偿区设施建设的投入。

社区建设主要特征篇10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