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7:25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1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乡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3-0079-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本质上讲是以广大农村群众为主体、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农村改革发展活动。一个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发展,关键要看这个地方的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在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人才缺乏,导致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意识缺乏,主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不少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至今仍处于政府主导、群众被动参与的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人才匮乏是制约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

“十一五”以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集中帮助边远贫困山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这些政策措施涉及到边远贫困山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试点、示范等方式,推动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有效起步。经过前一段工作,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地的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正在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与此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一个突出的问题成为不少贫困山区新农村顺利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难点不仅在于自然、经济、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还在于缺乏一批能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本质含义、能真正担当新农村建设重任、能在广大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动作用的人才队伍。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起步慢”、“不平衡”和“持续难”的突出问题。

“起步慢”是指贫困山区在经济社会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可能像粮食主产区、城镇周边地区、交通发达地区那样迅速起步,需要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贫困山区大都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再加上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质缺乏了解。在一部分群众眼里,新农村建设相当于“新村庄建设”,就是政府出钱给物改善环境;在另一部分群众眼里,新农村建设也就是“政府工程”,搞好搞坏责任全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身上。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难以在短时间内变成广大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主要落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身上,当地群众基本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不平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从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贫困村寨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村镇至今仍处于贫困落后的状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大都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通过生产建设带动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建设,而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其二,从整个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各村之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因素,即使是比较成功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也难以推广到其他村寨,整个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难以实现整体推进。

“持续难”指已经起步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地方,由于缺少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由政府牵头实施的各种发展技术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当地群众所掌握。因此,当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持续力度减弱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会出现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新农村建设缺乏后劲。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在各类生产建设上,当帮助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各类农技人员离村后,当地农民群众难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种情况说明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是广大农民群众主体意识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不仅具有建设新农村的强烈愿望,而且具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手段。因此,在加快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除努力改善客观条件外,还必须下功夫解决人才匮乏等制约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推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二、抓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应该承认,人才匮乏是由边远贫困山区的特殊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社会服务功能较弱,特别是教育普及程度不足等因素,使边远贫困山区的广大群众中难以产生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人才成长条件有限,外来人才也难以在这些地区安心工作。贫困山区既是经济“洼地”,也是人才“洼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各类人才的条件下,培育造就一支立得住、用得上、能持久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是当前缓解贫困山区人才短缺困难的现实选择。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2

关键词:石漠化片区;反贫困;可持续发展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14个连片特困地区确定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也属于其中之一。云南省的石漠化片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境内地形起伏大,97%是山区和半山区,岩溶面积占51%,是典型的多石灰岩地形,岩溶片区的人民多数处于贫困状态。

一、云南省石漠化片区的现状

云南是我国岩溶分布最广泛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在全国居第二位,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等多种原因,全省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全省土地总面积39.40平方公里,岩溶面积达1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14%。全省16地(州、市)均有岩溶分布,其中岩溶面积在30%以上的县达63个,严重石漠化的面积高达141.34万公顷。

云南省集中连片石漠化片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东部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西部分别与滇中区和滇西南区相连,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与越南接壤,包括文山州的麻栗坡、马关等8个县;曲靖市的富源县;红河州的泸西县;共计10个县,连片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92.49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32.1%;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文山州,达83.18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8.8%。

“山穷、水枯、林衰、土瘦”是云南省岩溶地区多数村寨的概貌,“吃饭难、饮水难、烧柴难、建房难、行路难、上学难、照明难、看病难、特困户多”,“八难一多”是云南省岩溶地区的缩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治理石漠化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但石漠化并未得到根本治理,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加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力度,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云南省石漠化片区的贫困状况

(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云南石漠化片区深度贫困人口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使该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2009年底,云南石漠化片区人口数为455.37万,占云南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人口总数的16.6%;贫困人口数为62.75万,占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人口数13.7%。该片区2009年人均GDp为8556.3元,约为全国人均GDp的1/3。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2536元,是全国农民年均纯收入的47.9%。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发展不平衡,是石漠化片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深度贫困人口比重大

云南石漠化片区的10个县中,文山州的8个县位于中越边界的革命老区和原战区,岩溶面积占51%,贫困人口52.86万,贫困发生率为15.5%,其中8个县的贫困发生率大多在10%-20%之间,麻栗坡县达到25.91%;曲靖富源县贫困人口为6.5万,贫困发生率9.11%;红河泸西县贫困人口为3.4万;贫困发生率9.34%。按2007年国家绝对贫困785元的标准,石漠化片区2009年绝对贫困人口数为18.9万,占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2.5%。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数量大,生态环境恶化,是云南省贫困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三)边境贫困与民族贫困相互交织

云南省石漠化片区有3个边境县和3个临近边境县,主要区域生活着壮、苗、彝、瑶、傣、布依、白、仡佬等11个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岩溶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滞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沿边跨境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十分突出,该片区是云南省脱贫难度较大的地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石漠化地区的边境县也是境外渗透和艾滋病蔓延的主要地区,同时跨境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十分困难而且极不稳定,易受周边国家特殊政策的影响和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易形成一些新的不稳定性因素。

(四)生态退化与贫困化的双重压力并存

贫困是导致生态退化的根源,生态退化又加剧了贫困化,石漠化已成为云南喀斯特地区的灾害之源和贫困之源。云南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85个县中,石漠化片区涉及10个县,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定贫困县中12.3%属于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中约13.7%分布在石漠化区。绝大部分石漠化地区只能在石缝中种玉米等旱地作物,广种薄收,维持基本的口粮需求。石漠化发展在进一步降低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阻碍着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农村脱贫解困的主要瓶颈。许多石山地区已陷入“越贫越垦,越垦越贫”的恶性循环,致使石漠化地区成为云南生态退化严重、扶贫开发困难的区域。

三、云南省石漠化片区的特殊致贫因素

(一)土地资源匮乏

缺土缺地是岩溶地区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石漠化治理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云南省石漠化片区的先天地质环境和气候因素导致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地势起伏大,森林覆盖率低。这类地区资源短缺、人口超载、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扩展、农业单产低、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恶劣,形成资源贫乏性贫困。由于耕地缺乏,石漠化片区群众被迫在小如盆、碗的石岩裸面开垦种植作物,但受到缺水、缺土的限制,农作物产量极低。

(二)水土保持难度大

人类粗放耕作、过度樵采、石山放牧等掠夺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石山地区一旦出现轻度石漠化,一般在十几年内就演变为重度石漠化。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破坏易,恢复难。在已经石漠化的地区,采取人工措施恢复植被,在植物品种选择、整地栽植方面难度都比较大,成本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的条件。如果实施自然修复,通过封山育林、禁牧禁樵等措施恢复植被,就要经历植被自然演替的长期过程,水土保持难度大。石漠化片区群众生产生活和牲畜用水都十分紧张,80%以上的农户用水窖存雨水维持日常饮用水,每年缺水3-4个月。由于缺水干旱,农牧业生产严重受到影响,经济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面加大;也有一些地区为了生存过度开发资源而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和生态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新的贫困人口。

(三)产业结构单一

云南省石漠化片区生产方式大多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维持着广种薄收、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经营方式,造成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类地区的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低,龙头企业少、小、弱,产业发展困难,基本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劳动者缺乏脱贫致富的技能,农业科技普及率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环境条件的严酷性、主导产业的脆弱性和劳务经济的局限性,使得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低,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弱,转移难,增收难度大。

(四)以往战争的影响

石漠化片区中,文山州8县处于原前沿战区,长期支前参战,为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却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战争时间长、遗留问题多、自然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因灾返贫率较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产业发展滞后,解困效果不明显,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四、解决云南省石漠化片区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

将石漠化治理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的荒山造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着力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实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半山区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对坡度小于25度的缓坡耕地进行“坡改梯”,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开展水利攻坚,把小型水窖建设和土地改造结合起来,同时发展生态种养殖业,保土保水。

(二)构建基于生态修复和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重要方向。而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主要依赖种植业是石漠化片区面临的最大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将是石漠化片区实现生态恢复和脱贫的发展途径。为此,需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通过优化调整结构,使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品种结构逐步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喀斯特钙生性环境利于喜钙植物生长的特点,发展拥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利于生态修复的名、特、优、新经济作物和反季节瓜果蔬菜,如花椒、烤烟、马铃薯、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品。

(三)针对不同贫困程度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扶贫推进方式

对丧失生存条件的石漠化严重地区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其他深度贫困人群,则应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式扶贫方式,整体提高其发展水平。实施以村委会为基础的扶贫开发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通过低保,保证其生计安全;实施住房改造工程,改善其居住条件;实施“一村一品”的产业培育工程等。

(四)实施区域和人群相结合的扶贫瞄准方式

从民族看,以少数民族中的特殊困难支系、8个人口较少民族、4个特困民族优先;从区域看,以边境一线贫困人群、革命老区“三老人员”中的贫困人群、1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优先;从资源禀赋看,以生态重点区、生态脆弱区贫困人群优先,重点做好深度贫困人口的扶贫攻坚工作。

(五)结合新农村建设,合并整理居民点

石漠化片区山高坡陡,平地少,因此居民点分布稀疏,布局分散,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大的困难,也不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以集约土地利用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整合基础设施,缓解人口生存压力,增加区域人居环境容量,改善石漠化片区农村生态环境,使农村居民点更有利于农民安全居住、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学,夏淑莲,李培英.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怒江峡谷脱贫问题探讨[J].生态经济,2006(1).

2.王晓芳.调整反贫困政策模式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J].开发研究,2007(5).

3.王世杰,李阳兵.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第四世纪研究,2003(6).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3

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4

关键词:农村;剩存贫困;现状;治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通过“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要求和目标。这对进一步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消除“剩存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剩存贫困的特征

贫困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到2015年,全世界也还有9亿人处于严重的贫困状态[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依然面临严重的“剩存贫困”难题。

这种“剩存贫困”在我国农村尤为突出。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刘福合表示: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148万减少到1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9元~1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3550万减少到2841万。且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我国农村的“剩存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贫困分布广。我国“剩存贫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26个省(区、市)。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地域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5.3%,总人口2.23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近1/4。在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中,有49个县在东部地区,占8.28%;有150个县在中部地区,占25.34%;有393个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占66.38%。

第二,贫困程度深。2004年末,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有26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637元以下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有50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924元以下标准),也即尚未解决和尚末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共有7600万。

第三,返贫现象突出。“返贫”是指贫困人口和地区在脱贫之后又重新陷入了贫困的现象。

在我国农村,“返贫”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地方在扶贫脱贫过程中都出现过“返贫”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介绍,三峡某库区县(一些简称“库区县”)返贫率曾经高达51.9%。而地处秦巴山区某县的笔山镇返贫率竞达95%。世行“秦巴”扶贫项目中,1998—1999年的脱贫农户比重为8%,返贫农户却高达11.5%。

第四,脱贫难度大。经过几十年的扶贫攻坚,比较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人群都已经脱贫致富了,多数“剩存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比较差,有的甚至非常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剩存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日益增大。而“剩存贫困”人群的抗贫能力又呈递减趋势,使脱贫难度日益加大。

第五,个体贫困突出。当前,农村贫困由“整体贫困”向“局部贫困”或“个体贫困”转变,原来单一的“贫困区”逐步向“贫、富区”交织化发展。从“库区县”看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到2004年,该县的市定特困村仅有141个,比2002年减少了149个,比2001年减少了260个。与此同时,贫困地区致富能人的不断崛起,他们用适量的资金和较大的技术支持当地农户的发展,实现了“大户帮扶贫困户”,并带动了一批农户逐步富裕起来,使“贫困区”逐步消失,而个体贫困随之凸现,“有的落后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

第六,持续贫困增多。持续贫困或“长期贫困”是指一个贫困个体经历了五年或五年以上的确切的能力剥夺。个体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也有研究认为,90%的长期贫困者都经历了四年贫困时期。据统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002年的2820万。但2003年由于受灾等原因,贫困人口反而又增加了80万,即达2900万。2004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比上年减少29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未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减少64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下降0.7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中国还有236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及406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共计6432万。此后,即使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高度关注民生,美元贬值的背景下2006年仍然有2148万,2007年也有1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元~1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也分别为3550万和2841万。这些数据在扣除“脱贫后返贫”人口以外均为持续贫困者,随着持续的时间越长剩存贫困的累积越多,甚而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农村剩存贫困的治理路径

1.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在农村剩存贫困治理中的责任。首先要形成“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其次要重视加强对中国返贫问题的理论研究及政策指导。同时,要加大扶贫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中国目前的反贫困资金不足GDp的0.5%,与国际上至少应占GDp的1.5%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中明确提出: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当前要加快公共财政供给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扶贫的支持力度。

2.壮大经济基础

消除农村剩存贫困必须建立在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贫困,把扶贫纳入发展之中统筹谋划,在发展破解剩存贫困难题。对此,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质,选好产业项目,采取扶持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经济、生态产业、绿色产品。二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剩存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必经之路。牢固树立以工兴农、以工脱贫的思想,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乡村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适宜小项目进乡村,鼓励外来资金项目入农村,为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拓宽渠道。三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四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形成“县有开发区、乡有集中区、村有创业点”,为广大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3.提高抗贫能力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解决返贫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土地本身不是造成贫穷的关键因素,人力才是:在提高人口素质上所进行的投资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穷人的福利水平。”

农村剩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较低,抗贫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应着力提高贫困群体自身素质,增强劳动本领和致富能力。必须坚持扶持、扶技、扶智相结合;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农民继续教育力度,加强剩存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技能培训;扩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扶抑并重着力提高剩存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当前,应着重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免费培训,使有培训需求和创业就业欲望的剩存贫困农民尤其是特困、残疾和大龄贫困劳动力都能接受免费培训;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文化,努力形成“人人想做事、家家忙致富”和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社会风尚。

4.创新扶贫机制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一要整合扶贫资源。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揽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行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相衔接的机制,把部门职责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统筹发展”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格局。二要完善对口帮扶。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加强和完善“集团式”扶贫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捐助活动,为全社会参与扶贫营造氛围;建立党员干部、富裕农民结对帮扶剩存贫困农民机制。三要多元扶贫开发。拓宽扶贫途径,在发展思路、物质财力、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给予帮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包括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予以帮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积极开展“脱贫工程”、“光彩事业”等帮扶活动。四要重视对贫困地区的小额信贷进行积极引导、规范运作。规范小额信贷运作,积极引导国际有偿援助性资金、国内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参与小额信贷,支持扶贫开发项目。五要转变扶贫思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第19条指出,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对居住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使农村剩存贫困农民远离恶劣自然环境的居住地。当前,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移民式、迁徙式扶贫,切实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降低反贫困的成本。

5.完善保障体系

由于社会保障具有防止非贫困的社会成员沦为贫困阶层及帮助贫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境的双重功能,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站在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建立倾斜农村、关照贫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除建卡贫困户的自筹参合费用,将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农村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同时,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剩存贫困农民“老有所养”。而且,还要完善和发展倾斜农村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

[1]Hulme,D.,(2003).ChronicpovertyandDevelopmentpolicy:anintroduction.worldDevelopment.31(3):399.

李其道.在“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中结合实施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论证分析[eB/oL].中国能源网,2006-10-30.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书号:iSBn978-7-5037-4160-9/F.1674.

金鑫.中国问题报告:第4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5

一、困难群体基本情况不容乐观

从现行政策实施来看,全区困难对象可以分为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户、农村受灾困难户、城市低保户(包括困难户和“三无”人员)、各类突发性事故造成的临时困难群体等五大类。目前,我区总体社会救助水平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城乡不均。城市保障水平总体比农村保障水平要高得多,去年城市低保发放保障金多万元,而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救助金总共才万元,城市保障面比农村要广,城市低保基本覆盖了城市所有的困难家庭,保障面达,而相对贫困的农村目前只有五保户和特困户才能享受,保障面只有;二是分布不均。城镇相对集中,农村相对分散,农村地方间差距较大,偏远乡镇的村人数相对较多,个别村组五保户达人以上;三是救助水平低。城市低保户的“三无”对象最高才元,一般在元左右,农村特困户救助只有元每月每人;四是救助内容单一。目前只能勉强保障基本生活,对于困难对象就医、住房、入学有心无力。五是城乡致困原因有别。城乡困难群众根本原因是当经济欠发达,但是城乡又有区别,这些区别的重要背景则是城镇初步建立了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城镇困难成因主要是由于下岗失业,占,农村致困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如交通地理条件、受教育程度、自然灾害、突发变故等。六是救助主体单一。我区目前实施困难群众救助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民间慈善组织、社会力量相当薄弱,社会互帮互助的气候还未形成。困难群众生活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

⒈农村五保户。据调查,去年底我区农村五保人数为人,平均每个乡镇人、每个村人,普遍实行分散供养即各村组自行负责,集中供养程度低,集中供养人数不足人。××××年前供养标准由各乡镇自行确定,乡镇补助基本在元—元每月,粮油由村组集体供给,由于近年农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粮油供应很难落实,部分村多年未再供应,生活十分困难。今年落实省为民办实事政策后,供养补助达到每年元(直接发到五保对象手中,部分由乡镇统筹安排解决五保对象就医等其它困难),村级粮油供养情况有所好转,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住房就医仍是难以化解的难题,全区农村五保户普遍居住在破旧危房当中,无力修缮,个别五保户还存在无房住,缺少防寒衣被的情况,五保户就医还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措施来保障。

⒉农村特困户。全区特困户人数为人,××××年前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只能适当给予临时救济。作为省为民办八件实事之一,从××××年起,市区财政按:的比例负担,为农村特困户按每人每月元的标准发放特困救助,此项经费由民政和财政于××××年底下拨到乡镇办事处,落实到特困对象手中。今年市里决定将标准提高到—元,逐步改善农村特困对象生活困难,但是标准仍然很低,保障内容还很有限,他们的医疗、住房、子女入学问题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⒊城镇困难户。城镇困难户包括城市“三无”户等困难群体,主要是指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我市城区为每月元)的对象。全区城镇低保人口已达人,占非农人口的,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近年来,通过民政部门协调,教育、水电、有线电视、卫生等相关部门都按有关政策规定落实了优惠政策,对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对城市“三无”户而言,保障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城市低保对象无房户的住房问题、未参加医保人员的就医问题仍不容忽视。

⒋受灾困难户和临时困难群众。一是受灾户救济问题。我区处于江南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容易引发洪灾和旱灾,近几的来,全区都不程度地遭受了自然灾害损失,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县区级按农业人口平均元的标准由财政做出预算,专项用于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工作。但是我区财政实质上没有预列出配套资金,每年救灾款由民政部门向上级争取的中央级救灾款(当年未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或灾害不严重中央就不会下拨救灾专项资金或下拨很少),由于资金有限和乡镇专门工作人员缺乏,对受灾困难户救济显得十分乏力。二是农村临时困难群众包括部分政策原因下放的困难群体救济问题,政策是从财政预算的社会救济经费中列支(即“救济款”),近年来,区财政基本未做预算安排,对于困难群众的临时救济工作,民政部门不得已从上级下拨的救灾款中划出一部分(规定上级下拨资金只能用于自然灾害救济,要求造册、张榜公布由乡镇直接发到受灾户手中,这里属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但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

二、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虽然近年来,民政部门不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救济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特别是城镇困难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据调查了解,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承担困难群众救助救济工作的主要是民政部门。据调查,突出的是乡镇民政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民政工作业务极不相称。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民政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困难群众救助也将由主要集中在城市扩大到农村,乡镇民政机构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目前,我区乡镇民政机构基本上有名不实,大多数乡镇没有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没有专门办公室和办公设备,没有形成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兼职人数也太少,基本上是个人,最多的富家桥安排了人兼职,而且工作人员更换频繁,珠山镇基本上一年换一人,最突出的是政策业务知识缺乏,很不适应民政工作特别是救助困难群众的需要。

(二)财政困难。我们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困难群众救助的难点是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财政困难,贫困对象多,贫困对象越多,财政越困难。目前我区困难群众救助主要是由政府财政负担,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级可用财力捉襟见肘,帮助困难群众的资金十分有限,以去年为例可见一斑。本级财政应予预算的困难群众专项资金应该是城市低保配套万元,自然灾害救灾款万元,农村五保供养转移支付万元,农村特困救助金配套万元,适当安排社会救济专项经费(定万元),合计至少应安排万元,实质安排拨付的困难群众救助经费为农村五保转移支付万元,农村特困救助金配套万元,实际拨付万元,为应安排资金的,为同期财政总收入的。

(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区社会救助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覆盖范围小。城市初步建立了低保制度,自然灾害救济制度虽然建立,但不很完善,不易操作。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低保制度还未启动,社会互助制度还未建立,特别是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问题还很突出,依靠民政一个部门发点临时救济无济于事。应由政府主导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扶助体系,让那些有困难的群众通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能自食其力,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最重要的是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应尽快在城市完善,尽早在农村建立。

(四)政策落实效果不理想。社会贫困人口相对的救助面大,困难对象中出现了越扶越贫,越帮越困的现象。据了解,来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济的八成以上是同一困难户,他们对民政部门的救济逐渐产生了依赖思想,给临时救济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财政困难和乡镇民政机构不健全的原因,致使农村五保粮油供应问题没有很好落实,个别乡镇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未按规定落实,对农村困难群体的调查不细致,上报数据不完整等等,对部分政策的解释不到位甚至乱解释,引起部分群众上访,使国家的好政策落空。

三、形成的原因:一言难尽

虽然困难群众形成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重视不够是根本。一是对民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当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发展当地经济,关心困难群众逢年过节发点慰问款就行。二是对民政工作内容了解不够。认为干民政工作只是抄抄名册,发发钱,平时不干也无妨。甚至有个别乡镇领导认为关心困难群众是区级民政局的事,跟乡镇无关,凡是有困难群众要求解决困难,二话不说顶多盖个章就要他找民政局。三是存在犯难情绪,认为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难见成绩,难见成效,与其做了不讨好还不如不做。由此造成我区民政机构不健全,乡镇民政干事不干民政的现状,“抽点时间做民政”这是真实的写照足以说明乡镇在安排全盘工作时,对民政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困难群众救助未引起足够重视。综合以上材料,去年全区只有朝阳、接履桥、黄田铺个乡镇完成了农村敬老院改造,今年邮亭圩镇

(二)财政困难是主要的原因。全区财政只够应付干部职工工资,除此之外,没有余。因此要区财政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专项经费只会是句空话。

(三)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是重点。社会互助的风气、条件还不完全具备,民间慈善力量不知如何参与,会有什么政策对待,因此下一个问题将是如何鼓励民间力量参与。

四、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任重道远

(一)加强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建设,做到事有人做,能做好。

(二)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生活,财政应最大努力予以保障经费,给出经费预算。

(三)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多方争取上级专项资金。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6

关键词:收入倍增;燕山-太行山片区;环首都贫困带;连片贫困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燕山-太行山片区居民收入倍增机制设计》(项目编号:2013HY09)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燕山-太行山片区收入倍增路径选择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8日

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如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预见的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将逐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面貌。与此同时,十提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治理连片贫困与收入倍增相结合,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实现贫困地区的收入倍增值得深思。

《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标志着外界通常所说的“环首都贫困带”有了正式的官方说法,意味着中央开始着手解决“环首都贫困带”问题。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在《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出“环首都贫困带”的概念,囊括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市32个贫困县、272万人口。而此次划定的燕山-太行山连片贫困区涵盖京西京北方向的河北、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33个县,基本上囊括了原来的环首都贫困带各县,其中河北省占了22个,这些地区贫困发生率为2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本文研究连片贫困地区收入倍增问题,探讨连片贫困长期存在的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收入倍增机制实现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燕山-太行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王金营(2013)等人的实地调查,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县家庭化贫困发生率为47.2%,燕山-太行山片区贫困发生率次之,为43.6%,这一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较高。燕山-太行山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农业,基础建设设施差、自然资源匮乏、山多地少、干旱少雨、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匮乏,难以形成高效的发展模式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燕山-太行山贫困带的形成和长期存在,产生了一系列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

(一)加剧首都和周边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巨大的经济落差,使首都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不可避免地造成低素质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城市贫困阶层和贫困居住区,不仅直接影响国际城市形象,也影响首都的社会安全。

(二)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经济的长期欠发达,基础设施的落后,使京津周边贫困带地区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独自解决境内存在的污染、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问题,这必将进一步影响地区生态环境、城市供水安全以及大气环境质量。

(三)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燕山-太行山贫困带的存在,使这一区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短板”现象的制约。如果不制定特殊的战略措施和优惠政策,改变这一区域贫困的落后现状,不仅继续影响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也必将会影响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家经济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燕山-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处于全面落后的地位,不仅表现在整体经济发展缓慢、个人经济收入水平低,还表现在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差和农民生计途径单一等方面。连片贫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贫困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贫困状况进一步恶化,最终也必将通过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直接威胁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地处燕山-太行山山麓干旱高寒区的“环首都贫困带”历史上就是发展滞后地区,土地贫瘠,农业、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工业基础,税收来源单一,限制了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制约了地方政府扶贫开发的力度,因此分析该地区长期贫困存在的原因,找出影响山区农民收入倍增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处干旱高寒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燕山-太行山地区,一些地方庄稼只长一季,只能种玉米和土豆,有的乡镇年人均收入不足625元。前些年农村家庭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欠公平。一些农业生产投入所需要的化肥农药的价格不断上涨,投入成本的上涨将会部分抵消国家对农产品价格及农业补贴对农民带来的收益,影响以生产经营性为主的家庭实际收入的提高。并且山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疾病等风险的能力较低,脱贫人口重新返贫的现象依然普遍。2012年新农合的全面开展虽然能够部分缓解贫困家庭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先行垫付的新农合医疗体制,还是让很多困难群众在大病面前无所适从。另外,由于贫困县多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基本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财政收入低也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收入的提高。

(二)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在连片贫困带地区,高中文化程度的居民仅占人口的7%,初中以下人口占了92%,整体教育水平低,制约了贫困人口接受新知识、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当地居民大多数人从事农业劳动,创新意识差,识别信息把握机会的能力低,很难依靠自身找到劳动致富的好项目,即便有了好的项目,也会因为缺少创业资金,不能实施项目。从理论上讲,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往往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和经历,即使在传统产业中也需要掌握知识的劳动者,特别是现代农业对农民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不会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收集获取信息,也很难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与产品,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或压价竞争,导致收入长期提高不上去。

(三)人口外流现象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使得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农民人口外流严重。农业收入远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因此青壮年居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长期如此就导致了耕地资源严重浪费,剩余人口的老龄化降低了贫困地区居民的整体劳动素质,很多老年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更谈不上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一个基本事实是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脱贫的难度最大。并且,由于文化水平、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务工的工种受到限制,往往不能进入高收入的行业,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升缓慢。

(四)地方财政资金少,扶持力度小。山区居民尽管在扶贫资金、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但是这些远远不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经济建设,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得不到加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够,造成农民增收难度很大。

三、连片贫困地区收入倍增路径的选择

加快燕山-太行山贫困带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批复,让当地居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笔者认为,政府应当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才能解决连片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化扶贫。首先,在现有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各地应当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依托政府财政支持,发展壮大当地特色产业。对山区的土特产品,如草药和各种野菜,等等,进行粗加工或深加工,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风险的抵御能力,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周边城市联络土特产经销商,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其次,建立绿色产业园区,发展生态型特色经济。从当地的比较优势出发,建立错季蔬菜、畜牧养殖等产业园区,为错季蔬菜、土豆、野生中药材等名优特色农产品提供示范种植和推广,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

(二)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旅游。燕山-太行山贫困带诸多县市的区位条件并不理想,但是其良好的资源条件可以发展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建设旅游设施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旅游业脱贫也是当前贫困治理的一个思路。具体说来: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区地理优势,开展农家乐,吸引周边旅客体验水果、绿色蔬菜采摘,体验地道农村生活;二是借助政府力量,引进外部投资,开发休闲旅游产业,如建立休闲疗养度假村,结合蓝天碧草、森林沐浴、打猎爬山、森林氧吧等特种旅游吸引外部游客。

(三)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第一,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丰富农村教师队伍,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第二,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地方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扶贫资金,发放专项补贴,保证贫困地区孩子的基础教育;第三,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提高技能促就业工程,狠抓劳务输出培训,为外出务工农民创造条件,打破制约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者素质;第四,建立京津教育对口援助机制,缩小区域经济梯度差距,提升燕山-太行山贫困带居民受教育水平。总之,在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成人教育,力争构建起又一个让农民不断接受继续教育的完善体系。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政府应加快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交通、通信、医疗水平,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质量。另外,农资、能源等生产资料直接影响农业增收。因而,农资、能源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是否合理,急需有关部门加以审核和监督,若不合理要及时纠正。地方政府应多想办法另辟蹊径增加农业补贴,避免农民在生产中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影响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7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素来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美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云南千差万别的气候类型、高山峡谷相间的复杂地形等多方面环境和条件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及社会发育程度的不平衡性。云南区域、城乡之间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三江一线”等区域贫困问题极其突出,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云南扶贫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共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突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重点,推进实施了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体两翼”战略,组织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兴边富民工程、布朗族(莽人克木人)、瑶族山瑶支系等特殊困难群体重点扶持等重大工程,同时结合我省有118个县(市、区)存在岩溶分布给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严重影响的特点,从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10年来,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68.3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60多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1022.1万人下降到2009年末的54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9.6%下降到14.7%;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0元提高到2569元,人均GDp从2207元提高到7198元。累计对全省贫困地区近4万个自然村、200多万户农户开展了茅草房改造工程、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整治、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移民搬迁、游牧民定居等不同形式、不同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解决了近11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建设农村便民店、超市2万多个,贫困地区农户生活条件实现了由破旧脏乱、配套缺失向安居安全、功能完善的巨大转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3亿元、信贷扶贫资金210亿元,集中扶持发展了一大批特色经济项目,贫困地区新增甘蔗、茶叶、核桃等经济作物和林果近3000万亩,新增大牲畜出栏589万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由方式不多、后劲不足向产业多样、规模发展的巨大转变。新建校舍1400万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从96.14%提高到99.5%,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从68%提高到89%,贫困地区群众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10年来,云南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许多尚未攻破的“堡垒”和难啃的“骨头”,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面大。全省有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3个、居全国第一,加上7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占县级总数的62%;全省还有国家抽样调查认可的贫困人口54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5%,居全国第二;国家提高扶贫标准后,云南省贫困人口将接近1000万人左右。二是贫困程度深。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人均有粮低于300公斤的深度贫困人口还有160.2万人。三是贫困人口集中。有125.4万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25个边境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沿岸集聚着3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达74.2%,16个沿边跨境民族贫困发生率达45.2%,12个“直过”民族138万人还处于整体贫困状态。四是返贫现象突出。云南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薄弱,2/3的耕地靠天吃饭,近几年平均每年受洪旱灾害的面积达1200万亩,目前仍有147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脱贫人口因灾、因病以及受市场风险影响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如去年入秋以来的特大干旱,全省有125个县(市、区)2700多万人受灾,因灾返贫人口高达100万人。五是贫困地区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云南是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全省50%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天然林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承担着流域内生态保护的重任,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全省石漠化土地达432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5.35%,129个县(市、区)中有65个县需要重点治理,且大部分为贫困地区,在国家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情况下,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异常突出。

二、抢抓机遇、完善思路,推动云南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大对青藏高原东缘、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地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和我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历史机遇,瞄准贫困对象,突出重点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基础,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5年,解决3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确保160.2万深度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与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我省扶贫开放工作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瞄准三大目标。围绕“巩固现有扶贫成果、全面推进全省540万重点贫困人口脱贫、对160万深度贫困人口进行重点扶贫攻坚”三个目标,打一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战。今年,我省已出台了《关于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脱贫进程的决定》,制定了专项规划。下一阶段,重点要推进安居温饱、产业发展、整村推进、基础设施、素质提高、服务体系六大工程,采取“综合规划、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的策略,集中解决深度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同时,着力抓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对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以及我省石漠化地区、迪庆藏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进行深入调研,摸清贫困底数,编好总体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狠抓安居温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建设,力争10年内基本解决集中片区的脱贫问题。

(二)依托三大主体。以“各级政府、贫困群众、社会各界”三大主体为依托,以专项扶贫为龙头,以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全力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大扶贫”格局。扶贫部门要在抓好整村(乡)推进、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在扶贫专项规划编制、扶贫试点示范开展等方面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在实践中摸索更有效的扶贫措施。行业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把比专项扶贫资金大得多的行业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重点投放于贫困地区。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规范完善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外资扶贫的实施制度,探索军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积极组织扶贫志愿者参与扶贫事业,争取更多援助、慈善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真正把“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扶贫行动。还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和监督。

(三)统筹三个方向。把握“产业扶贫、统筹城乡、扩大开放”三个重要发展方向,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尤其注重发展带动能力强、投资少、见效快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订单农业、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壮大旅游业和乡村服务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初步考虑,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新增经济林果3000万亩,经济作物2000万亩、出栏大牲畜2000万头。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把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资源环境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等地区的贫困人口和外出务工具有一定工作、居住条件的农民工,优先安排进城落户发展。积极推进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同时,把桥头堡建设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以通道、平台、基地、窗口建设为重点,集中在边境、民族地区实施一批项目,争取走出一条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振兴之路。

(四)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扶持。以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众为主要对象,以涉及的1.3万个自然村为单元,集中力量、整体推进,分类施策,全力打好一场深度贫困扶贫攻坚战。力争到2015年末,云南特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稳定解决160万深度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二是突出“造血扶贫”。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按照“统筹安排、突出特色、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尽快形成贫困地区的产业体系。“抓大”就是培育主导产业,为整体脱贫提供有力支撑,实施区域性连片开发,打造一批产业扶贫亮点。“不放小”就是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发挥小区域优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加快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三是突出公共服务均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出发,加大财政资金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推进文化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全覆盖,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五)强化四个保障。强化“资金、项目、政策、体制机制”四大保障,明确各级责任,整合各种力量,努力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兼顾群众受益与经济发展,在贫困地区集中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项目。大幅增加支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专项投入,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要高于财政支出增幅,并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实施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强化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等政策。继续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扶贫开发绩效与干部提拔使用相衔接制度,完善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机制。

三、关于扶贫开发的几点建议

为加快云南脱贫步伐,请各位专家学者帮助我们向国家呼吁:

一是建议国家出台专门针对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差异化扶贫政策。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贫困程度深,与全国其他贫困地区相比有其特殊性,建议国家制定专项扶贫开发规划,给予差异化政策,加大投入,重点扶持,按片区开发的方式,组织实施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加快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同时,建议国家把解决深度贫困提升到战略层面,研究制定国家反贫困战略规划和特殊政策,努力构建城乡统一、区域均等的基本保障机制。

二是建议国家高度关注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社会公平的关键举措,是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基本上都是“直过”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起点较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其聚居地多数处于偏远闭塞的区域,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差。建议国家对我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新增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帮扶,重点关注富宁县瑶族支系山瑶和澜沧县拉祜族贫困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争取不让一个民族掉队,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是建议国家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贫困人群多数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建设成本高,国家安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难延伸和覆盖。建议国家统筹相关部委、企事业单位、央企和发达地区,加大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对口帮扶力度,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四是建议国家尽快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最大程度补偿云南各族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发展方面付出的努力、做出的牺牲,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具体政策,建立江河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拓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措渠道,实现下游受益省区向上游省区跨行政区域的生态效益补偿,推动上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五是建议国家切实加大对云南旱区水源工程的投入力度。去年入秋以来云南遭遇的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共造成2700多万人受灾,近1000万人、2000多万头(匹、只)牲畜饮水困难;744条中小河流断流、564座小型水库和7599个小坝塘干涸;农作物受灾4740多万亩,因灾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500亿元,给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大量群众因灾返贫、因灾致贫。建议国家在2011年―2015年内,参照扶持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藏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对云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灾后以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支持。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8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9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缺陷完善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提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然后对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给予差额补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当每个公民的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是现代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00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财政困难的地方。1月9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抓紧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3月5日,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5月23日,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作出部署。6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会议,回良玉副总理提出明确要求: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低保制度,并确保在年内将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到户。7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开始全面建立和实施。

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除贫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在我国农村反贫困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其基本生存权的需要

自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来,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大幅下降,2000―2006年共计减少了1061万人,大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了脱贫致富、自我发展的道路。而随着扶贫投入的不断增长,每年减少的贫困人口数量却在变小。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37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20万。2001―2006年,平均每年只减少约156万,其中2003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根据统计局估算,当前绝对贫困人口中有7%丧失劳动力,只有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这部分绝对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并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国民经济收入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农村扶贫目标和思路的创新,又是国民经济收入和改革发展成果的再分配,可以使城乡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实现制度性的均等化。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急需研究改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农村低保进展缓慢、覆盖面低,绝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仍然不能纳入低保范围,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困难群众无法获得任何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在农村低保制度实践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也比较突出。

1、工作指导思想有偏差

目前许多地区各级干部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社会意义认识清楚,而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低保制度的社会效益、如何处理该制度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思想认识却没有完全统一。有的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考虑多一些,有的从本乡镇如何争取更多的低保资金考虑多一些,有的从操作便利性方面考虑多一些。甚至有些管理干部还抱着“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好人态度”,不敢轻易更换保障对象,低保对象几乎几年不变,除非是子女长大成人或低保对象死亡。有的还把农村低保制度误认为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部内容,在实际的操作、宣传、舆论引导方面,对其社会功能寄与了太高的期望。

2、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包括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低保工作的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低保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现行的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随意性较大,钱多了就多保一点,钱少了就少保一点,因钱定人。有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认为低保工作固然重要,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资金不足,所以爱莫能助。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言,经济和资金实力的确是一个重要条件,但绝不是决定因素。还有不少人认为,同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前者最起码还拥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而城市三无人员、下岗人员等,失去工作就失去了任何经济来源,因此,城市低保工作比农村低保工作更迫切、更重要。在实践中重视城市低保工作,忽视和轻视农村低保工作。

3、农村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的困难

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人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第二,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由于农村养老金制度远未普及,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口在生活、就医、子女求学等方面的困难加大。

4、摸底统计工作滞后

各地区虽然明确了农村低保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乡镇、村委对农户的收入、生活等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相对滞后,还没有做到参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计出实际应该纳入低保范围的全面、准确、完整的数据。目前许多地方只是按照低保资金的多少来分配低保对象指标,把原有的特困救济对象转为低保对象,存在按人口平均分配低保人数的现象,应保难保、能保漏保的情况较多。这对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低保政策增加了难度。同时,因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相同的低保政策对边远贫困乡镇与城郊相对宽裕乡镇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明显不同。

5、保障范围过窄

从多数地区开展低保的工作情况来看,低保范围一般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以及劳动力少、家庭收入低或因灾、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主要保障对象是农村绝对贫困的人口。低保的覆盖面不够广,实行低保政策后,有些地区保障人数比特困户救助人数还要低。因低保资金和低保指标有限,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先解决特困类弱势群体。在保障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情况。

6、低保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主观层面上,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资金的挤占挪用;客观层面上,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完全依赖财政投入。不少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支状况尚属“吃饭财政”,依靠财政解决城市低保问题已勉为其难,对面更广、量更大的农村低保工作,供需矛盾突出、资金缺口难以弥补,这是制约农村低保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个客观问题。

四、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议

鉴于前述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各地低保制度探索与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应坚持建设农村低保制度的大方向,同时着力完善这一制度。

1、加强低保政策的宣传解释,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人们对低保政策的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重视低保制度、政策的解释工作,要通过各种媒体向群众宣传、解释,让人们了解低保实施的意义、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尤其是低保的概念。对来访者要耐心细致地解释,让他们懂得低保不是政府发放的生活费,也不是助懒、扶赖的手段,而是鼓励生产自救。

2、坚持稳健起步,合理确定农村低保的标准、范围和对象

一般情况下,农村绝对贫困群体的成因主要有五种:因病、残、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和生存条件恶劣。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就是要帮助这部分人解决温饱问题。根据摸底排查和测算,实现对这部分人的“应保尽保”。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起步阶段,需要严格界定保障对象范围,实现政策目标,防止盲目扩大保障范围,避免影响低保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3、落实与农村低保的相关配套政策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基础性的兜底制度,与农村其它专项救助制度相比,在救助对象和保障功能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既不能相互替代,又需要衔接配套。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虽然社会保障制度分支很多,也有不同的部门去分管运行,但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孤立,应尽力与农村其他相关社会保障机制。衔接配套各有关部门要对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农村低保制度的稳步前行,才能形成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体系,构建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4、保障人数应因地而异

从农村低保实施情况看,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达不到3.3%,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远远超过3.3%。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不足,往往不能按实际人数实行保障;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保障人数要达到要求的比例,往往要突破绝对贫困线延伸到边缘群体。应由各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民政、扶贫、统计等部门,测算不同地区的贫困指数,据此确定农村低保救助比例。

5、规范管理,强化公开性和监督机制

农村低保涉及面广、分散性大、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操作办法简捷,但具体制度设计要周全,避免出漏洞。在操作程序上,申请、评议、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都要有责任人和档案记录。坚持阳光操作,做到审批政策、申请对象、低保标准、救助水平四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在对象管理上,注意动态管理,确定合理周期,定期审核低保对象家庭人口与收入变化情况,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在监督检查上,强化监管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对资金落实、规范管理等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严肃纪律、严格责任。

6、加强动态管理

人们的收入是不断变化的,力争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就必须做好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为了防止在确定保障对象过程中出现“懒汉现象”及其他问题,对规定的几种不能享受低保的情况要严格执行、决不手软。比如家庭有就业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家庭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或除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须品外的非生产性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均值为当地最低生活标准6倍以上的(具体标准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等等。这样做既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又能防止因保障措施不当出现挤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的“懒汉现象”等问题。

7、加强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推进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

低保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单靠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和管理,难以统一和规范。由手工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过渡是低保工作的必然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城乡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低保管理人员培训,实现低保信息网络化。由计算机对低保对象进行信息处理,既可节约财力,还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应积极探索农村低保金发放的各种有效形式,逐步推行社会化发放工作。由于低保人数多,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少,为确保低保金的发放安全、堵塞漏洞,相关部门要与金融部门进行协商,相互间予以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低保工作,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的支持力度,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高度上,从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消除畏难情绪,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透视(1979-1992)[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2]王成新、陆彦: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J].北方经济,2006(5).

[3]何忠伟、蒋和平: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桂海论丛,2004(2).

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篇10

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领域延伸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实践活动,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大有可为,同时也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一是全省尚有350万城乡贫困群众需要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二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来以条条为主线、以单位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将转变为民政牵头、块块为主、社区承办,民政部门的工作领域扩大,社会管理和服务任务加重;三是辽宁计划经济比重大,社会组织结构比较单一,需要培育一大批真正按照市场规则建立、在市场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提供社会服务的民间组织,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适应入世的需要。因此,从大有可为的客观要求,实现大有作为的现实目的,需要民政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有想发展、敢发展、谋求快发展的气魄和胆识;有勇于开拓、改革创新的新思维、新观念;有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符合民政事业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奋发向上、齐心协力,吃苦耐劳、狠抓落实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

民政工作的特点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吃穿用度、材米油盐。群众利益无小事,困难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因此,我们做民政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时不忘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将困难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为困难群众办点事,办成一件是一件,解决一批是一批,尽我们所能,脚踏实地,一项一项坚持不懈地办下去。在工作摆布上,要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中心任务,服务大局,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

第一,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辽宁自身特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具有辽宁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当前的中心任务。在思路上,我们要立足辽宁的实际,以保障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目标,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由特定对象向覆盖城乡居民、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由单一手段向多渠道多形式综合运用的跨越,建立解决重点对象重点问题与普遍救助相结合、制度保障与社会互助相配套、灾害救济与经常性扶助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体系的设计上就是用制度保障兜底;靠政府对扶贫帮困的投入解决重点人的重点困难(比如“三老”、贫困户建房,集中性临时救济等);靠救灾工作解决灾民贫困户的突发性困难;靠集中捐赠、经常性捐赠和包户扶持等措施使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在工作推进上要抓住4个关键环节:

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从1994开始建立以来,特别是2002年国务院在辽宁开展社保试点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国务院有条例、省政府有实施办法和操作规范、各市有配套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了延伸到社区的组织体系;低保对象由1994年的3万多人,增加到2002年底的150多万人,绝大多数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纳入了保障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尽管如此,城市低保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个是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压力仍很大。由于我省城市困难群体尚未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同时还有新的下岗失业人员,加上并轨人员领取一次性补偿金三年期满后,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仍然困难,保障压力依然比较大。一个是低保对象的最底生活得到了保障,但特殊生活困难仍未解决。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省的月人均救助额普遍偏低。据测算,按现行的低保政策,全省月人均救助额大体应在70元左右。但目前只有60多元,有的市只有50元左右。同时,低保对象得到的只是最底的生存救助,而不是温饱救助,其看病难、子女上大学难、住房难的问题仍很突出。一个是管理规范基本健全,但落实有差距。在试点中,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城市低保工作操作规范》,还制定下发了《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达标竞赛实施方案》,城市低保的管理制度基本健全,程序基本规范。但由于基层人员少、任务重、手段弱等原因,管理粗放、运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的想法是:2003年底前,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初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省月人均救助额达到70元左右;2004年至2005年,进一步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提升低保工作的管理水平,初步建立起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85元左右;2006年至2007年,以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使城市低保由生存救助向温饱救助过渡,月人均救助额达到100元左右。在具体操作上,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救助指导思想上,要由消极保障想积极保障转变,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在保障和恢复生产上发挥作用。对于有劳动能力、有扶持价值的对象,采取“透支低保”的办法,为其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扶持其就业;对那些刚刚就业、立足未稳的低保对象,采取“救助渐退”的办法,在其收入不超过最低工资标准、家庭收入刚刚超过低保标准的情况下,可不立即取消低保待遇,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减少低保补助额,直至最后取消。这样,有利于鼓励就业,防止躺在国家的怀抱里吃救济。二是救助层次上,由生存救助向温饱救助转变。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实际上是最低的生存救助,只能保障对象不冻死、不饿死。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度过最困难时期后,应逐步提升低保救助层次,2年后,实现城市低保由低标准、广覆盖的生存救助向温饱型救助转变,使城市低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三是救助模式上,由重保障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贫困是相对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由于其自身贫困标准不同,贫困面相对差不多,一般在5%左右。近两年来,由于我省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深化改革时期,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纳入低保的人员比较多,是城市低保保障的高峰期。随着重组改制工作的逐步完成,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保障人数将逐步下降。我们把保障人数的变化趋势称之为“灯笼模式”。1994年是灯笼底,保障人数为3万人左右,保障面我0.2%;2003年为灯笼肚,保障人数将达到160万左右,保障面8%左右(阜新市达到20%多),平均每年增加0.78个百分点;从2004年起全省保障人数将逐年下降,到2007年人数将下降到110万人左右,保障面下降到5%以下,平均每年下降0.75个百分点。由于保障人数逐步减少,保障重点从扩面为主,转向提高救助水平为主,逐步提高月人均救助额,争取从2003年到2007年,全省月人均救助额每年提高8元左右,2003年达到70元左右,2007年达到100元左右。四是救助方法上,由单存依靠低保向“七位一体”转变。城市低保制度是城市反贫困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解决的是城市困难居民的最低生活困难问题。为了弥补低保制度的缺陷,应从反贫困的高度,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整合城市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以城市低保为主,以临时救济、社会互助、大病救助、子女就学援助、廉租房、就业援助制度为补充的“七位一体”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

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由于城乡差别比较大,企业又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城市困难对象的生活矛盾比较突出,先在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之户籍改革势在必行,打破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分割的局面将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的省市已经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我省的农村低保工作也有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说实现低保工作城乡联动的时机和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因此,我们要在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基础上,超前思考,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在城乡有别的原则下,统一设计,分别实施,加快农村低保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要争取使扶贫帮困的一些主要措施经常化、制度化。扶贫帮困是辽宁的特色,“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扶贫帮困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的战略性举措。扶贫帮困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政府重点投入资金解决重点人群的重点困难、集中捐赠、包户扶持等应长期坚持下去,力争形成制度,这样社会救助工作才能有高度、有重点,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要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非典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抓紧建立健全各级抗灾救灾工作预案,组织救灾演练,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探索建立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调度机制,提升救灾工作的综合水平。积极筹集救灾资金和物资,做好安排灾民生活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后能够得到及时保障。救完善灾情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灾情信息的统计、核查、评估和报送工作。认真落实救灾资金专户存储、专帐管理、实体拨付制度,切实做好救灾款款物的发放、管理。

总之,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问题,不但势在必行,而且现在时机好、机遇好、条件也好,我们要积极推进。这件事办好了,民政工作就抓住了落实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服务中心任务的结合点,也就找到了民政部门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中的根本定位。

二、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是党委、政府领导单位,单位管理个人的单一管理体制,城市居民的各个方面都由单位包下来,个人作为“单位人”都处在整个管理网络的一个链条上。社区对于居民来说,主要的意义是居住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主题的多元化,随着单位办社会职能的逐步弱化,随着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由纵向的条条为主向横向的块块转变、并向基层延伸,对于居民来说,社区的意义已不再是简单的居住地,而是与社会管理和服务联接的重要平台;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明显增加,联系日益紧密;社区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领域不断拓宽。3年来,全省社区安置和介绍安置就业151.56万人;承担了150.1万城市低保对象的调查、登记、初审和日常管理工作;接收了217万企业退休人员和大部分的登记失业人员;社区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基层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全省10余万社区工作者、自愿者不辞辛苦、不避风险,战斗在第一线,开展排查和预防工作两个多月,最多时监控、观察近12万人,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了日常服务,为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省的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各地认识程度、工作力度和客观条件不同,这项工作还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社区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等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任务与条件不适应。年初我们作过统计,现在社区多的有六十几项具体任务,少的也有四十几项,纷繁复杂。但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的工作条件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全省有1077个社区办公用房不足50平方米,有166个社区还没有办公用房,有些社区连一部电话都没有。大多数社区每个月的办公经费只有200元左右,有的社区根本就没有,只能靠化缘维持。二是贡献与报酬不适应。社区工作既具体、又辛苦,上面一有紧急任务就要利用休息时间,楼上楼下,走东家、奔西家,个别群众不理解,还有受气挨骂。但社区工作者待遇却很低,人均月补贴只有二、三百元,有的只有一百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难以留住人才,难以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社区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9月上旬,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要求,下大力量抓好社区建设。要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每个区都要建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办公用房要达到50平方米以上,争取配齐一站四室(服务站、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医疗室),并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建立社区干部补贴标准逐年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补贴标准争取在1—2年内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要逐步提高社区办公经费标准,满足社区工作需要,今年争取社区办公经费每月达到400元以上。使社区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能力办事,搭建好社区这个城市基层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平台。

三、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应对日益紧迫的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