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8:16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1

1.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与体现

在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上,各医学院校存在偏重医学教育与偏重药学教育两大类。李丹溪等分析了日本15所医学院校,发现前者占33%,后者占66%,进一步分析,发现偏重医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针灸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偏重药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汉方植物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药效机理的理解。如前身为明治针灸大学的明治国际医疗大学,在针灸教学方面颇具特色,1~4年级都有针灸的各种相关课程,包括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大阪大学、独协医科大学等以现代医学教育为主的院校也很重视针灸学习。北海里大学药学部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开设汉方医学教育课,除了东洋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循证之外,其他都是关于汉方药物的课程。

2.汉方医学教育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形式

据统计分析,日本汉方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汉方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史、汉方医学理论与诊断学、针灸学、汉方药学、方剂学、汉方医学循证、方药副作用、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研究、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汉方医学概论几乎是每个学校均有的课程。系统分析15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其中31%课程较为系统,19%以药学课程为主,44%以针灸课程为主,6%仅有概论性课程。以明治国际医疗大学为例,该校开设汉方教育课程时间最长(1~4年级),第一学年时有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第二学年时开设有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医学、生活习惯及其预防,第三学年时有运动营养与健康,第四学年有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东洋与西洋医学结合的研讨。庆应义塾大学,该校将汉方医学教育分为基础药理学与基础理论两个阶段,并且二者按先后顺序进行。第三学年时有必修课10节,内容以汉方药的基础药理学为中心,并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阐释。第四学年有必修课8节,讲授临床如何应用。目前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材正在制定中,授课内容以课堂讲授市售教科书或自编讲义为主,皆重视汉方医学基本理论。还有实习、讲座、研讨等教学形式。《和汉药概论》《入门汉方医学》等教材是很多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文化如家长,科学如孩童”。中华文化是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土壤,日本岛国文化的外源性特征,使其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拿来主义”。基于国际医疗发展方向及日本国内存在的医疗问题,日本医学界对汉方医学教育愈来重视,以将“汉方医学融入医学教育”为重要课题,以各种形式开展的汉方医学教育不断增加。汉方医学教育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医学生及民众对汉方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其岛国文化基础上,选择性地吸取中医药学形成的汉方医学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方医学教育与国内中医药教育相比,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1.中医药学天生就有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更多地选择、体现了中医药学自然科学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主要以开业医师与药剂师为支撑,受“废医存药”思想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界对中医学理论重视不够,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轻视“辨证”。与此同时,汉方教育也存在只偏重汉方药与针灸的学习,相当于中国中医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的“东洋医学概论”经常被很多学校学生轻视。从明治国际医疗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医学教育主要集中于针灸方面。宫崎大学则只开设了“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的研究”。

2.汉方医药在日本属于补充、替代医学,日本汉方医学教育重视继续教育,很多院校采取先西后中的“高起点”教育,重视汉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运用,且与理论知识相比,更多地采用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加强东、西方医学的比较,体现了汉方实用性,但很容易使汉医学被当做是西方医学的替代与补充。纵观日本各医学类院校汉方教育模式,发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时过少、课程安排不合理、临床见习与实习时间过短等问题。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历史经验开始为学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成果颇丰。已有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等方面。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

对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学界有大致的梳理,并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历程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之际,即1921年-1949年;第二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今。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侧重研究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的研究文献则相对较少。王铁的《中国教育方针研究―新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所能查阅到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的专著。该书论述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基础,对于党在不同革命阶段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也做了详细的叙述。[1]

关于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相对较多,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方针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郑刚按时间顺序将建国后党的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共和国前期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教育方针。[2]李则根据不同时期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方针;第二阶段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方针;第三阶段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3]

梁伟在研究中指出,从建国之初至1978年,党的教育方针和实践从性质上完成了两个转变,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方针。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走过了一条从不明确到逐步形成及至最终在宪法中得以确定的之字路程。[4]刘丽丽通过研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修改旧的教育方针成为了一个急迫的任务,这一时期工作任务的重点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经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的修改,最后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蔡中宏认为,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各种教育方针,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来展开的。尤其是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和要求的新概括。[6]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

教育改革是国家、社会需求变化与教育思想变化的结果和外在体现。教育体制是教育思想得以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机制保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教育改革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而且对教育体制的研究尚未达到系统的水平,但也有不少文章涉及到这一课题。

尤国珍、漆明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至1957年,确立了高度集中与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以便于集中有限资源培养国家急需人才;1958年至“"结束,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与失控;改革开放后,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领导体制。[7]李伟涛将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体制改革分作三段,即“”结束-1984年(恢复稳定)、1985年­―2000年的重点突破(确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和2001年至今的全面深化(继续深化、完善既有体制)三个阶段。改革变化体现在从提高管理效率逐步转向教育公平,学校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体制改革自身也从单纯依靠政策推进过渡到政策和法规共同规范和推进。[8]

石中英、张夏青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将中国教育改革划分为四个时间段: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同时又指出,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在于国家、社会的需要,这决定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更加多样,价值诉求更加贴近人本思想。[9]梁润冰对中国当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和政府的内在缺陷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认同建立多中心的教育体制。[10]王慧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角度,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就在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并按照这一解释,教育体制改革划分为两段: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与探索阶段(1978―199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至今)。继而阐述了两类教育体制的利弊,以及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的辩证关系。[11]

三、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的研究

关于党的领导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成果颇丰,近年来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主要研究党的领导人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等几个方面。

在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刘海南指出,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12]。曾敏将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四个特点,即浓厚的教育哲学特质;独特的人民教育观;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三育并重”德育为首的全面发展论。[13]严文清将教育思想分为四部分内容,即教育功能的政治化;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14]

王献志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分为四部分,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体支柱;培养“四有”新人和“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所规定的战略目标;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改革。[15]

王丽英认为,对教育工作的突出贡献,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了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时代性、富于科学性,突出前瞻性,注重现实性,具有开创性。[16]

杨帆认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战略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基本方针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关键是尊师重教;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17]顾成敏总结了教育思想中的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指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长期战略;坚持促进教育公平是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价值中枢;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永恒主题。[18]

四、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现有研究普遍倾向于将中共党史与教育史简单叠加在一起,无法突出党史研究的政治特性,甚至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使原本的政治学研究带有教育学研究色彩。随着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这一问题值得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第二,现有研究成果对建国前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关注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零碎散乱,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因而难以形成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也就难以总结出阶段性的特征。

第三,现有研究在方法上倾向使用归纳、总结这类初等的逻辑方法,对政治理论的借鉴不够,既无法形成清晰、条理的分析框架,也无法凸显党史研究的政治特性。

第四,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总结、归纳中共公开的教育政策和理论,缺少坚实的一手档案研究,使得研究成果带有时评的色彩,无法形成历史沉淀和知识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研究―新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郑刚.中国教育方针的百年变迁历程[J].教育探索,2005(9).

[3]李.论我国教育方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4]梁伟.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刘丽丽.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蔡中宏.新中国教育方针擅变的考察与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尤国珍、漆明春.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4).

[8]李伟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

[9]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梁润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11]王慧.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12]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5).

[13]曾敏.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14]严文清.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15]王献志.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J].江西社会科学,2001(3).

[16]王丽英.论教育思想的特点[J].教育探索,2005年(1).

[17]杨帆.论的教育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6).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3

关键词:教育方针师范教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它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有的是正确的,同时也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贯彻,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但有的教育方针不符合时展要求,有的教育方针即使是正确的,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到了扭曲和篡改,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害。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在不同时期我国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不同要求,直接影响到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师范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到我国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成才。培养什么规格的教师,从来都是师范教育不得不思考的最大的问题。而师范教育培养什么规格的教师不是由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而是由基础教育的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师范教育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广大师范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对年轻一代的培养。而正确教育理念的形成,又受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形成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师范教育学生观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我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在1951年8月教育部合并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会议上就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以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培训相结合,五年内培养百万小学教师”。之后,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1957年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时,我国正确处在由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时期,社会急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要求基础教育能迅速发展,及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需要大量的师资,这就要求我国的师范教育要快速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这一时期,我国师范教育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建立起了独立的、将师范生培养成“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的、封闭式的教师培养体制。在这种培养体制下,师范教育持有的学生观必然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接受式,课堂教学在教师主导下进行,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严密组织和严格控制整个教学活动,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聆听、记忆、领悟、考试再现教师传递的学科知识,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的。

到了“”时期,1966年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就是所谓的“五・七”指示。它虽然不是严格规范表述的教育方针,但对“”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工宣队进驻学校、搞政治挂帅,鼓吹“自卷英雄”等,致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地破坏,师范教育在这一时期也随之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导致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这一时期,突出对师范生的政治教育,师范院校被迫招收“工农兵学员”,对师范教育进行“上、管、改”,师范教育体制名存实亡。

1976年粉碎了“”,结束了“”,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了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中对这种表述从法律上加以确认,这是用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结束,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指引下,“应试教育”的特征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师范教育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过程中,其独立的、封闭的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也在不断加强,为此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日趋严格。在这种体制下,师范教育变本加厉地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来培养,课堂教学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向学生灌输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生主要通过模仿和练习,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解决一些低层次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师范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到了20世纪末期,应试教育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日益突出,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与新时期对人的要求极为不适应,在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此时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理念。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从偏重于数量的需求转向偏重于质量需求,这就要求师范教育能够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至此,师范教育体制也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这就要求师范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全新的学生观,把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的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发展潜能的人来培养,这是指导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观念。由此可见,师范教育学生观的转变是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

2对师范教育教学观的影响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教师根据这一看法和认识,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决定对教育对象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因此,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下,传授系统的知识是师范院校最直接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主要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注重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把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的记忆,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聆听并记忆老师所讲知识,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生成新的知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考试主要是再现教师所讲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师范生的学习虽然也有一定的自由,但仍然是以他主学习为主,表现为师范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不能自主支配时间等。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要求培养的师范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必须给师范生一定的自,允许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等方面有自主选择权利,帮助师范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为此,师范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3对师范教育教师观的影响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自己在教育活动承担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作为教师自身该如何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在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下,教师持有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这一教师观。知识的传授成为师范院校最直接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课堂教学必然选择的是传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讲授,将书本知识分解,并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的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的则是一个个封闭的学科体系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体学习,从而导致师范生不论从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方面都严重缺乏个性特点。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4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5

关键词警察体育创新原则完善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安警察院校的警察体育教学工作也开始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与社会需求和公安警察体育领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因此影响到了我国公安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育教学的创新原则和完善策略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借此为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警察体育的教学质量。

一、警察体育教学的创新原则

首先,在针对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本原则。公安警察院校组织开展的警察体育教学,归根究底,最终还是为公安一线服务、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实战服务的,这一点就决定了在针对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仅盯着课本和教学大纲中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将课本和教学大纲中的知识与技能与警察这一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本原则,突出实战教学,通过实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其次,在针对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坚持绩效与安全并重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针对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积极的探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的方法与途径,同时,还要给予安全问题应有的关注,将安全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而此处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警察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安全问题,要尽可能的确保教学训练的安全性,避免教学伤害事故的出现;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职业安全意识的培养。公安警察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后从事的都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工作,因此,在开展警察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在完成任务,打击犯罪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自己。

最后,在针对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技能与体能并重的基本原则。在警察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能与技能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体能是基础,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要以良好的体能为前提;技能是发展,且技能的提升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学生体能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目前,我国部分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育课程设置中体能课时过少的情况显然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对于人民警察这一特殊的职业来说,长期超时、超负荷的工作更是必须要求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障。因此,在针对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就应注意遵循技能与体能并重的基本原则,不但要适当的增加体能课时,而且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体能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学生利于课余的时间去进行体能锻炼。

二、警察体育教学的完善策略

首先,要注意科学界定警察体育的概念,并据此改进警察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警察体育反映的是警察体育活动的特殊属性,其既不同于以杀伤敌人为目标的军事训练,也不同于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普通学校体育教育,科学界定警察体育的概念,正确认识警察体育的内涵,是促进我国警察体育教学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基本前提。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可知,警察体育,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以提高公安民警的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公安民警的业余生活,提高公安民警的身体素质,为其警察警务实战技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目的的教学训练活动。由此可知,警察体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现阶段部分警察院校套用普通院校普通体育教学模式的方式,显然不适合我国警察体育的实际,并由此导致了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无法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应注意正确界定警察体育的概念,在深入了解和掌握警察体育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最后,要注意结合公安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改进警察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公安警察院校是培养我国公安民警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公安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只有确保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科学性,才能够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却可以发现,很多院校组织开展警察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却并不能够满足公安警察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不但存在过于单一、滞后等问题,而且还存在脱离警察职业特色、双向交流等状况。所以,在针对我国公安警察院校的警察体育教学进行完善时,就应针对上述的问题,结合公安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改进警察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模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和模拟演练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仿真度。

参考文献: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6

1、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2、7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文章屋网)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7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部分,教育体制还涉及到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问题、教育督导制度问题、学校内部管理制度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等,其中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处于中心位置。

一、我国教育管理管理体制的概述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其基本形式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隶属关系上,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同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同级政府,体现了一种从属制。

(一)地方教育行政

地方政府下设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第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教育厅,执行中央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领导本地区的下属教育行政机构和省属的各级各类学校;第二,市(地)设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市(地)各区和各县的教育工作;第三,县(自治县、旗)设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县(自治县、旗)所属的各类学校;第四,乡(镇)设管理教育的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协助乡镇政府管理所属的各类学校。

(三)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

第一,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非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第二,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央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组)等各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以上这些组织均受中央统一领导;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大政方针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但是具体事务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执行,体现为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及所辖地区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实行职能管理。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省、市、县、乡镇四级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有具体职能上的分工。

二、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与方向

21世纪以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是以乡为主,由县、乡、村实施对基础教育的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实施“普九”改善办学最基本条件中曾发挥过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特别在中等发达及其以下地区,却产生了日益明显的滞障作用。

(一)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首先应体现中央统一领导的精神。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进行大政方针的导向,如提出中小学办学规格和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协调各地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等,通过这些举措来真正发挥其宏观调控的影响力。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还要体现地方负责的精神。要加强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政府对基础教育事业的决策权和统筹权,加强中心城市、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进一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结台起来,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体制、人事问题都涉及到经费问题”。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也要体现激活有关各方动力的精神。不仅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积极性,还要发挥中小学以及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明晰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使中小学在国家法规范围内享有更多的自,真正确立并实现校长负责制。

(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事业的职责权限

“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划分的不对称,使得县级政府在师资编制和调配上缺乏应有的权力和能力。针对“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应根据我国各地不同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合理分权与集中管理,把中央、省级、市县级等各级政府的权责明确化。基础教育事业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民心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办学潜力,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来办好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教育分权化的同时,应该日益强调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绩效责任,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分权责任体系,很难形成高效率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1、中央政府义不容辞地应在基础教育投入方面应起主导作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领域实现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县或市级政府分比例来承担教育经费的投入。

2、省或地级市人民政府要以宏观管理为主,加强教育统筹规划,规划本省市内中小学布局、核定本省市内教师编制、制定年度教师培训计划等,组织安排好中央和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的教育扶持力度。

(三)坚持城乡统筹以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却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以县为主”的财政投入和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以前以“乡、村为主”的经费缺乏局面,但是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中小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的切实落实等问题仍然缺乏有力保障。所以“建立长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者,仍然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质条件和硬件投入、师资等方面严重失衡上。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一是切实有效地增加教育投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益;二是合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科学制订相关教育政策,“规范和提高教师的待遇,严格控制城乡、地区、学校之间教师工资收入差距”,促进教师的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王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9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分层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块

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居民和企业与日俱增。在以散户为主体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素质决定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稳定性。投资者素质是包括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投资者情绪和行为,是导致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因而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既离不开产业界,也离不开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界肩负起投资者教育使命的一块重要阵地,证券投资学需要建立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普通居民,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模块。

一、投资者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投资者教育主要有两大阵地。一个是高职高等院校的投资学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尤其是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另一个是券商、基金等行业内金融机构建立的投资者教育基地,介绍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指南。其中,高职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的重心放在理论教学,向在校学生讲授证券投资的内涵和意义、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构成、技术分析理论、价值投资理论、量化分析理论、演化分析理论等理论知识。可见,高职高等院校教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发散性的特点,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也暴露出来,导致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难以有效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科研与实践脱节问题也比较突出。相反,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的重心则放在实践教学,向一般投资者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风险教育、股票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功能、股票投资的实战技法等实践知识和经验。可见,金融机构教育具有应用性、操作性、针对性的特点,但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弊端同样也比较明显。而且,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往往伴随着功利性的目的。针对高职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我们认为,整合两大阵地教育方式和手段,建立多方投入、分工合作、长效完整的投资者教育方案体系是当务之急。站在高等院校角度,完善证券投资学教学体系设计至关重要。

二、证券投资学的教育特点

证券投资学是研究证券特征与投资原理,揭示证券市场运行规律的一门课程,具有“重知识、重实训、重交流”的特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体系设计必须将证券投资学知识体系、案例分析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与模拟操作、竞赛项目等实训环节,以及与同学交流、专业人士问答、实习单位互动等交流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环境中的证券投资业务活动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作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不仅仅是高职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而且还承担起投资者素质教育的职能,主要体现在面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投资者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从这一角度看,证券投资学还具有“公共教育、普惠教育”的特点,因而证券投资学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这意味着证券投资学已不再是单一行业(教育界或金融界)的内部业务,而是整个国民教育需要统筹整体设计的问题。所以,证券投资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块。

三、分层教学理念

投资者教育的普惠性决定了证券投资学受众的广泛性。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投资者进行授课对象的分层管理。例如,授课对象可以分为:高中文化程度或以下普通居民、高职高等院校非经济学学科学生、高职高等院校经济学学科学生、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硕士或以上研究生。然后,高职高等院校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体系。例如,课程体系从易到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大众课程、本科公共课程、本科选修课程、本科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难度越低,越是侧重学习内容的通识性和趣味性,课程难度越高,越是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针对每一类特定对象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有侧重性的教学环节、有系统性的教学计划,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习内容的应用性。四、分层教学模块及安排《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块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训教学模块。理论教学模块主要是以优化知识模块和授课内容为主,实训教学模块主要以实训教学环节设计为主。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讲授为主,以实训教学、网络讨论和课后答疑为辅。同时,根据学历层次和授课对象的差异,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特点,设计多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1.大众课程模块。针对大众课程通识性和入门性的特点,设计零基础的简易课程体系。大众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零课时。讲授内容主要凸显应用性以及投资者素质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2.本科公共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公共课程基础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设计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本科公共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0课时。讲授内容主要凸显入门性和兴趣性的特点,同时将投资风险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3.本科选修课程模块。针对本科选修课程知识梳理的特点,设计知识点精讲的课程体系。本科选修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课时,实训课时8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突出证券投资学知识点,在有限学时内掌握证券分析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投资分析和风险控制技能。4.本科必修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必修课课程完整性特点,设计知识点全面覆盖的课程体系。本科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16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系统性和全面性,突出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成为专业的投资者。5.研究生课程模块。针对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综述型和深度型的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0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突出理论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理论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理论前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要求学生成为专业的投资者,而且要求学生成为理论的创新者,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6.资格考试模块。针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资格考试,针对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设计应试式知识梳理型课程体系。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证券投资技能培训、工作体验和工作流程的熟悉、实战应用机会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合作单位实地进行。通过定期分批派遣学生至合作单位,由合作单位负责实践教学、培训和答疑。对于有志于从事证券行业工作或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合作单位共建的产学研实习基地,获得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实习机会。同时,对于实习表现优异的学生,合作单位也将予以优先考虑给予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何练.浅谈证券投资学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32):274.

教育的基本方针篇10

关键词:基层电大“十三五”规划编制指标体系

基层电大是广播电视大学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其学校规划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继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是电大发展的指向标,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着统领作用。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较大,导致基层电大的发展参差不齐,规划编制工作往往缺乏一定的标准。本文结合万州电大的实际,剖析“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具体环节,着力解决规划编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试图建构科学的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供电大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参考。

一、规划的内涵及功能及其构成

规划是为实现某种目标,对规划对象未来发展变化状况的设想、谋划、部署或具体安排[1]。教育规划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为实现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目标,由一定组织(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系统的未来目标和活动进行的最优方案设计的过程[2]。由学者们对规划的定义可以看出,规划即为达到此目的进行谋划、设计的过程,其目的都是实现一定的目标。学者杨德广指出,一个完整的高等学校规划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2]。这三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基层电大“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电大办学的指导思想。开放是电大教育的根本特性,现代远距离教育是其主要手段。开放,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开放,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思想开放、办学体制开放、办学模式开放[3]。基层电大在制定规划时,要贯彻实施开放教育思想,多元化办学体制,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教育大政方针政策及地方教育政策的原则

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我国教育“十三五”规划、万州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

2.科学发展与大胆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考虑指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既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又要敢于大胆创新,还要具有可操作性[4]。学者沈健在谈到江苏“十三五”教育规划编制工作时,强调创新编制方法,要做到四个注重,注重方法创新、注重内容创新、注重形式创新、注重管理创新[5]。

3.规划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复杂性科学,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多种变量影响,因而教育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更显复杂性,“可测量”、“可评价”成为衡量教育规划科学性的重要标准[6]。如何在定量分析基础上选择科学的规划指标,实现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根本目标,是基层电大“十三五”规划需要着力关注和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三、基层电大“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的构成

依照上述三个原则,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先拟出初步指标,后听取专家建议反复修改,构建出基层电大“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发展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基本设施四个一级指标。

(一)发展规模

发展规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读学生总数,包括非全日制本专科生;第二,非学历培训人数。万州电大成立社区教育学院,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成立教师进修学院,承担万州区社区教育培训及教师培训等方面的非学历培训。在下一阶段,万州电大计划扩大办学规模。第一,继续扩大非全日制本专科生的招生规模;第二,社区教育学院加大社区教育力度,比如成立社区教育培训班,邀请农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指导等;教师进修学院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加大非学历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

(二)学科专业

因电大的网络教育涵盖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科及专业,因此主要包括不同学校的本专科专业数,中央级省级电大重点课程数,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数量等。万州电大招生包括开放教育、重庆电大成人专科、联合招生三个方面,其中开放教育本科涵盖了法学等10个专业,专科文经类包括行政管理等16个专业,理工类包括建筑施工与管理等7个专业;重庆电大成人专科涵盖市场营销等两年制专业27个,护理、药学等三年制专业17个;除此之外,万州电大还和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联合招生,主要包括奥鹏教育及中南大学,奥鹏教育涵盖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6所高校的27个专业,中南大学主要是医学相关的护理学本专科和药学本科两个专业。

(三)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和学缘结构。从整个电大系统来看,整体年龄及平均年龄超过四十五岁,年龄偏大,因此迫切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万州电大在下一个五年中计划引进高学历人才(硕士以上)若干。教师分批分次参加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个人专业水准和管理水平。

(四)基本设施

基本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终身学习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等。万州电大分老校区和新校区,基本设施建设主要是五桥新校区建设,构建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打造网络学习平台,供成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使用,完善、做好新校区建设的收尾工作并投入使用。

四、基层电大“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实施保障机制

(一)加强学校规划与地方教育规划的衔接

学校应加强与地方教育规划在指导思想、战略方针主要指标等方面的衔接,地方教委或教育局应改变目前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的缺陷,建立完善的规划协调机制。

(二)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及地方教委应改革目前考核不到位、考核不及时的现象,建立以人为本、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改进五年规划与学校年度计划的衔接协调

针对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衔接协调多年存在的难点和现行处理方式的局限,今后应强化中长期规划的主导地位,加强和改进学校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协调。

参考文献:

[1]安淑新.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

[2]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1):94-95.

[3]王璞山.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电大办学的指导思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

[4]马子红,杨复兴.市县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法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5]沈健.切实做好“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