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培训总结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9:01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1

关键词:无惩罚性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44-02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不在计划期间发生,但却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烫伤、走失、窒息、误吸、用药错误、跌倒之类的非正常、不安全的事件。及时呈报这些护理不良事件,能够让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及时分析这些护理不良事件,及时处理,及时整改,不能再让这样的事件发生,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营造护理的安全文化氛围[1]。

1一般资料

选取某二级医院为例,该院医院开放床位500张,设有16个护理单元,在近220人的护理队伍中,中高级职称占30%,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5人,护师123人。拥有本科学历36人,大专学历40人,不断提升的护理人员学历和职称是护理质量与安全的保证,该院2011年开始实行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2方法

2.1通过用幻灯片、图表形式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汇总,让大家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及数量有直观的认识。针对压疮、用药错误、跌倒、坠床、管道滑脱、采血错误、烫伤、告知不到位引发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针对发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让大家从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2]。

2.2医院应该严格要求各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不以惩罚为目的,而是以吸取经验教训、改善服务、确保患者安全、防患于未然为目的。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带领大家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习惯,任何操作必须牢记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防范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到“服务好,质量好”。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具有确保护理安全的责任,对不良事件要具有高度敏感性、预见性,有迅速决策、及时化解的能力,并组织大家不断学习,持续总结和改进。

2.3重视护士的在职教育培训: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护士继续教育活动,实施护士分层教育与培训。重视三基三严的培训,定期组织年轻护士进行上岗前培训、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开展灵活多样的全院业务培训和学术讲课比赛活动,参加省内外护理专家的培训讲课,使护士及时了解国内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及护理进展,以提高学习培训效果,促进护理专科发展。为护士提供各种展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平台,开展各种护理技能竞赛,选拔和培养护士优秀人才。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继续学历教育,提高护士学历层次。重视骨干护士的培养,选派优秀护士外出学习进修[3]。

2.4规范护理行为:应该建立护理风险报告、预警制度,控制护理差错发生;在护理人员中开展百日全勤无差错、全年全勤无差错等安全竞赛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服务意识;重视护士职业安全管理,并实施护理职业风险报告制度,保证医、患安全目标的实现。在全院建立健全了护理质控组织,按省护理中心护理质控标准对护理质量实行定期检查、书面反馈整改以保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正[4]。

2.5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建立:各科室均建立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当事人均须详细登记。登记本由护士长保管,并负责登记。发生不良事件后,应由责任人填写事情经过,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定性、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填写不良事件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分别予以及时查房,即时了解情况;或者事后调查分析,总结教训,结合医院和科室实际对科室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引起全院警示。

3结果

3.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变化:在该院2011年开始实行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之后,该院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有了显著的提高(p

表1

3.2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变化:该院在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之后,服务态度、技术操作规程、护患沟通、用药(口服、注射)、护理文书、处理医嘱等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大幅度减少,同时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也大幅度上升,实施无惩罚性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后,该院未发生1例由于护理不良事件而引起的投诉和纠纷。

4讨论

医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更新或改进工作流程,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更人性化,根据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性格特点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5]。“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院是一个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场所,医护人员应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

医院管理者应该让护理人员从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增强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而不是惩罚当事人,带着负性情绪上班。护理是一门需要投入高情感、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护士长年累月的倒晚夜班、体力的透支难免会使人犯下这样那样的疏忽。作为病人和管理者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的措施要考虑如何调动一线护士和护士长的自我质量管理意识,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惩罚不是目的,只会让当事人带着压力自责上班,这样并不利于护士工作的长治久安。为此,我们将更加完善护理不良事件非惩罚性的上报制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而且还会继续对每月、每季度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收集、分析,汇总,以确保医院的护理安全质量,同时提高护士对质量和安全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管理效率,营造安全护理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杨世芬.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差错分析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04):112-115

[2]曹国贞,陈艳蕊,韩瑞霞.影响护理人员报告不良事件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8):121-124

[3]李立新,张佩超,刘蕾.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154-157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133-02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是一所在省卫生厅注册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500张,2006年平均日门诊量2489人次,年住院病人15906人次,所以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我院认真组织学习《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先后几次安排人员参加了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aDR报告和监测培训,并认真贯彻落实培训内容,广泛宣传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铁食药监[2006]35号文件关于转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1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网络化管理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同时,院长亲自安排部署这项工作,于2004年2月医院成立了以主管副院长为主任委员,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以及临床科室主任为委员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委员会。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职责,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安置在显著位置,药剂科成立了由药剂科科长任组长,药剂科副科长任副组长,临床药师及各药局负责人为主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小组。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临床科室认为与他们关系不大,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寥寥无几,只是在临床药师的督促下上报了几例报告。2005年,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评价指南》的推动下,医院又重新调整了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委员会,形成网络化管理,扩大了该委员会组成人员范围,修订了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职责,号召全院各临床科室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小组。各临床科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护士长为副组长,选择住院医师和部分护士为成员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小组,并由一名副主任兼职抓此项工作,每个科室又选配一名住院医师亲自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2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并定期考核

2.1制定铁煤集团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制度

主要包括:①承担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整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②对临床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进行指导;③组织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教育、培训工作;④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省、市交流;⑤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

2.2全院临床各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小组工作制度

主要包括:①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负责收集报告本科室病人用药后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工作;②收集药品说明书中已有的和未注明的药品不良反应;③一旦发现有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在病例中记录发生过程以及采取的措施;④发现严重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及时通知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人员或临床药师及时处理并整理药品不良反应有关资料,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时上报;⑤定期将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上报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以便统一上报市监测中心。

3积极宣传、认真组织培训

充分利用临床药师下临床的机会,积极做好宣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意义,并且与医务科及时沟通,首先在每季度召开的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上总结开展此项工作遇到的问题,主管院长积极给予协调解决。2005年和2006年对全院医疗、护理、药剂人员进行了两次专题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95%以上,医务科分管教学科研的工作人员对培训人员实行签到制度,对应该参加培训而又未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补课,凡是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要进行答卷考试,实践证明,开展宣传培训是做好aDR监测工作最有效的途径。

4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aDR监测报告工作在我院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医务人员、护理人员、药剂人员对其认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总认为建院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药品不良反应,没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研究它。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特别是相继发生的“齐二药”假药事件和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对全院医务人员有很大的震撼,人们对药品的安全性日益关注,在定期召开的全院干部大会上,院长经常讲到合理用药,防止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强调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是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药师的职责和义务,临床药师积极主动深入到临床一线,积极宣传并及时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并主动向医护人员讲解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逐渐使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与医务科进行医疗质量工作的检查中,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列入检查范围,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对上报及时、填报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定期利用药剂科编辑的《临床药学简报》进行通报,正确指导临床各科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由过去的督促上报转为现在的主动上报。

5积极配合上级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评价工作

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我们正视面临的困难,要求每位监测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认识到aDR监测工作是实事求是、真实可信的。对每份aDR报告认真研究、查看药品说明书,然后确定是新的、严重的、还是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按时上报市aDR中心。实践再次证明,不论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取得成效,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工作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就能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防止和减少aDR的发生,经常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信息。

6与卫生防疫部门密切联系,并在铁煤集团总医院卫生防疫站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

我们认为,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全矿区的疫苗接种,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也列入了我们的重点监测部门。

7定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正确评价及时处理

对于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现一例及时上报一例,对于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每月定期上报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全院2004年上报4份,2005年上报11份,2006年上报49份,aDR上报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3

(赤峰市第二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运用鱼骨图管理工具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通过对2014年全年科室主动上报护理部的224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位居前三位的是给药错误、违反操作规程、管路滑脱;主要原因是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护士培训不到位、临床带教不严谨;不同护理职称缺陷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结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责任心、强化服务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理论技能培训,坚持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从而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鱼骨图;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64-02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它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不良事件分级标准采用香港医管局关于《不良事件管理方法》中不良事件分级管理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Ⅵ级:死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和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目前护理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度44个护理单元主动上报护理部的不良事件,查找原因,探讨干预对策,以预防类似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44个护理单元主动上报护理部的护理不良事件共224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及构成比,及发生于护理人员职称的分布情况,运用鱼骨图管理工具进行原因分析.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构成比,见表1.

2.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的职称构成比,见表2.

3原因分析

3.1从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与构成比进行分析

224件护理不良事件位居前三位的是违反操作规程、给药错误、管路滑脱,其中违反操作规程51件,占22.8%,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如不严格进行“三查八对”,巡视病房不及时,病情观察不到位,护理措施不得当,生命体征测量不规范与患者病情不符,静脉输注时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等.给药错误处于第二位,共41件,占18.3%,主要是给药途径、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发生错误,如打错针、发错药、给药时间延迟或提前、漏注射、漏发药、换错液体等.处于第三位的是管路滑脱,共35件,占15.6%,主要原因是病情评估不全面、安全风险评估意识差、沟通不到位、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得当等.

3.2根据不良事件分级管理标准,0级事件共86件,占总不良事件的38.4%,其中护理堵漏53件,占0级事件的61.6%,在未执行前即被发现制止,本年度上报较多,主要与实施奖励机制有关.i级事件125件,总不良事件的55.8%.Ⅱ级事件13件,占总不良事件的5.8%,如翻身不及时出现皮肤压红、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出现静脉炎;患者热敷出现烫伤等.

3.3从发生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职称上分析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的不良事件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高发人群为低年资护士,共109件,占48.6%.这与年轻护理人员资历浅、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操作不熟练、缺乏责任感等有关[2];再者,就是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缺乏慎独精神,对患者病情不掌握,治疗用药不熟悉,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4运用鱼骨图分析原因

4护理不良事件的干预对策

4.1严格执行医院核心制度,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用药后观察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等,做到“慎独”及“三查八对”.力求每位护理人员把制度的落实、规范的执行,做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

4.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从表2中可以看出,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于工作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护师和护士共发生188件,所占比例为83.9%,因此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对预警风险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护理部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总结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发生原因,及时修订制度与流程,做好防范.

4.3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和业务素质

要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如《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制定护士能级培训计划,不但包括“三基三严”知识的培训,还应强化专科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护理安全.

4.4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采取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科室每上报1件,护理部奖励50元,通过激励机制使本年度的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明显增加.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应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5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护理部及科室成立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制定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护理部及科室质量小组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包括核心制度的落实质量、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的落实、护理操作规范落实情况,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岗位职责、护士能级管理的落实等,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5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谨的防范措施,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不良事件,有关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3].护理管理者应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应该从系统中查找原因,从顶层设计上修订制度与流程,而不应对当事人进行责备与扣惩奖金.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责任心和思想业务素质,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是预防或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我院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系统,采取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4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分别资助各地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至今已建成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以下针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及评价体系谈几点认识。

1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主要问题

(1)装备更新迅速,管理理念滞后依赖政府投入,短期内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但装备规模扩增后的管理矛盾突出。表现在规章制度不全,人员配置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理念滞后,措施方法陈旧。

(2)招生规模扩大,实训工位不足职业院校连续几年的扩增招生,部分已建成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结构布局与功能已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学生人数。

(3)依赖国家支持,缺乏后续增资上级财政支持的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实训装备。其特征是导向性、一次性,而非经常性的资助。各校应该根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就业需要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追加投入,保障可持续发展。

2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构建

2.1评价目的作用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取决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财政部门是教育投资方,依据投资目标的实现与否,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与运行效益;教育部门是职教的监管方,依据基地的社会性质,评价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是经营方,依据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评价其执行及完成任务的经济与社会效率;教师与学生是实训基地的使用方,评价其实用性、方便性和创新性。

2.2评价理论依据

欲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是基本要求。它是统一评价认识,制定适宜标准,作出公正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力量。

实证主义理论:凡事物总有数量,有数量就可测量;经测量可知量变,有量变就有质变。以测量数据作为分析判断依据,以数据说明问题,做出基本评价。不可测量的部分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部分,再进行论证评价。

目标分类理论:依据评价目标,将评价对象先行分类。分类后由于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易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避免一概而论的模糊评价,使评价更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便于依据评价结论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整改与完善。

知识构建理论:凡评价,总是选择事物的某一进程,进行时间横断面的随机抽检分析,不必等待相关知识与经验完备以后进行。投巨资建设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近五年内的事情,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既需要时日,又分成阶段。根据构建主义理论,评价中的分等分级更符合事物发展的阶段论。

2.3评价原则要素

理论与实践一体原则评价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即“理念要新,实践要行”,说到做到,做到写到,写到看到,看到评到。

软硬兼顾原则软件指管理、效益和效应,硬件指装备、设施和设备。软件是质量价值所在,硬件是数量实物基础。基础扎实,管理到位,则能产生效率和效益。评价时要更看重质量和效价。

3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方案制定

3.1评价标准等级

评价标准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等级有的地区将评价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与优秀三级;有的采用星级法分为五级(一星至五星)。前一种方法有明显的定性态度,后一种方法分级排序而不定性表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更易为大家接受,利于继续努力晋级。星级标准应预先制定,评价结果对号入座。即使自评,也能预测自己所在等级,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2评价策略方式

评价策略客观公正的评价应采取相应策略:(1)明确评价主体。评级主体可由出资方、承办方、用人方三方组成的专家群体担当,也可聘请专业中介评估机构主持。(2)预先公布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时间、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量表、评价程序、评价方式、评价等级、评价用语等,形成完整的评价执行方案。(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宜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硬到软、由量到质的递进策略。先从硬件环境切入,转入实训项目,再看管理效益,细审创新规划。(4)集中评价结果排序分级。做到全面掌握信息,总结特色亮点,理出成功经验,写出评价报告。

3.3评价过程报告

评价过程:听取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查看过程文件资料、测量核查硬件数量、调查取证管理效能、观摩实践教学授课、座谈创新发展理念、交流各方评价观点、撰写初步评价意见、集中反馈建议信息。每一过程均有材料纪要,以便综合分析评价。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分会议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会议报告也称即时报告,一般于评价结束时,当面反馈给受评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书面报告也称事后报告,一般于评估结束后,各路专家集中比较分析,广泛听证意见,综合评分论定。

参考文献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5

一、培训目的:

根据公司安全环保教育培训需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强化“安全第一”的理念,围绕20xx年安全工作重点,开展安全环保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带动整个车间安全生产环保管理的提升,增强事故预防、职业危害防治和应急处理的能力,降低安全生产环保事故,确保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二、组织领导:

电仪车间成立深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活动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指导安全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基本思路:

(一)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员工端正事项,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同时对各级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安全思想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做好带头作用,从关心人、爱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

(二)将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加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因为生产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哪里有生产,哪里就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三)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用,尽量采用符合人的认识特点的、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针对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议形式。主要有:安全知识讲座、班组安全活动、报告会、班前班后会、事故教训现场会等。

(2)张挂形式。主要有:安全宣传横幅、标语、标志、图片、安全宣传板报等。

(3)音像制品。主要有:安全教育光碟、安全讲座录象等。

(4)现场观摩演示形式。主要有:安全操作方法演示、消防演习、触电急救方法演示等。

(四)严格执行公司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杜绝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的现象。对于新进厂的员工新工人,应严格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考核情况要记录在案,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

四、工作要求

1、具体的培训方案应在培训的前一个月制定出来,并报领导审批,及时通知培训涉及的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2、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6

某局2006年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我局现共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范文搜,!我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在县委及上级质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市质监局党组等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单位实际,以加强干部思想理论建设,推动深入学习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好了全局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情况一是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今年以来,通过例行会议学习17次、党课学习4次、各种教育活动专项学习5次等多形式、多举措的学习培训活动,先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县委三次全会精神等相关内容。二是积极组织和安排人员参加了全县以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会议。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抓好集中学习、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学习、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我局结合实际,成立了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相关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把学习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学习培训经费做到实报实销,切实保障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和全面完成。

2、创新学习培训内容,拓展教育方式。按照“加强理论、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和要求,我局不仅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同时注重对一般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在学习培训工作中,既注重马克思主义传统经典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工作,又注重贴近干部职工的需求,把经济法、行政执法等作为重点,着重提高干部职工适应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我局结合实际,建立了督学、评学和考核制度,在学习培训活动中严格考勤制度。

(二)切实抓好干部自学我局结合单位实际,按照干部理论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除了集中组织学习培训外,对未组织学习过的内容作了规划,并购买、印发所需材料,要求干部职工加强自学。为检验自学效果,采取对干部职工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理论文章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对做得不好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帮助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三)努力抓好干部的实践锻炼我局在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对干部职工理论实践锻炼。

一是结合干部职工本人实际,有目的、有侧重的安排干部职工开展一些工作,以提高他们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锻炼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是安排干部职工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以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

三、取得的成效通过开展对干部职工的政府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干部职工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局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得到改造,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敬岗爱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质监改革新路子,全力保障我县人身财产安全成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行动。

一是政治理论思想明显加强,科学发展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深入推进。

二是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全局干部职工自觉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等规定,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觉行动,树立了质监部门良好形象。范文搜,!

三是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把工作的重点和着眼点放在了服务经济发展上,积极开展标准、计量、质量等服务工作,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特设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认真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积极努力奋斗。

四、认真落实《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我局高度重视《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工作。局党支部和局领导坚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的重要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各种矛盾和困难,理顺工作关系,做到增强信心、服务大局和促进发展。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7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扑面而来,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对疫情,无数医护人员站在了第一线,为加强我院疫情防控,杜绝院内感染事件发生,我院感控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深入一线分类指导疫情防控措施,筑起了抗击新冠疫情的层层防线,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零感染的好成绩,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调整组织结构、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提升感染控制能力

重新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并担任感染监控科主任,落实院感防控工作主体责任,细化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实行院、科、院领导包保管理,全院各科室重新梳理各自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重新修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等制度,成立了牡市二院骨科分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防控消毒组、培训组、疫情报告组、物资供应组等小组,明确疫情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二、制定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应对新冠疫情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会议要求与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行动,制定院我院的新冠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工作制度、预案、流程等20余份,并深入科室督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认真指导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防护,使各项措施真正融入日常工作中。

三、慎终如始的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做到考核上岗

为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能力,慎终如始,从严从细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积极开展市级、院级、科室三级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培训涵盖了医务人员、机关、后勤、保洁等各科室。形式为感控工作间、面对点对点、视频会议等形式。培训内容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应急预案、穿脱防护用品、手卫生规范、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关于新冠疫情文件的解读等。培训的同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四、深入科室加强督导考核

每天持续深入全院重点科室如预检分诊、缓冲病房、Ct室、手术室、急诊科、医疗废物等科室进行院感和消毒隔离制度督导检查。定期对各病区、保洁员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实时监督检查,确保开窗通风次数和配制的消毒剂浓度达标。

五、实行感控督导员制度

为分发挥临床科室院感质控小组职能,每科室设立了一名感控督导员,及时监控科室各个感控环节,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避免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

六、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加以演练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新冠肺炎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水平,制定了《普通病区内突发新冠疑似病例患者应急预案》、《门诊发现阳性病例应急处置预案》等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通过演练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了医院的整体联动和配合能力,更找出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处置预案,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12月份共查出院病例例,院内感染例,感染率为%。

2、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按照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规定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并保存记录,全年共监测份,监测不合格时及时报告,落实整改,进行二次监测。经复检全部合格。

八、加强职业暴露管理,确保医务人员安全

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并有相关措施,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配备防护用品,如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九、加强手卫生管理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通过对重点部门手卫生依从性的检查和督导,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十、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认真落实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与转运、登记检查,保证了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整体运行规范。

十一、查漏洞,找短板,实行周自查制度

为全面梳理工作中的不足,查找漏洞,深入实行周自查、周报告制度,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设立整改时限,深度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排查到每一员工,每一岗位、每一流程,排查分三个层面:

1、科室自查,发现短板,建立台账,每周三进行上报;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8

一、项目实施方案概述

软件产品,特别是行业解决方案软件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户购买软件产品之后,不能立即进行使用,需要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软件技术、软件功能、软件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调试、软件功能实现、人员培训、软件上线使用、后期维护等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将这一系列的工作称为软件项目实施,软件项目计划书。大量的软件公司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的质量,软件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的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项目实施规范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需求调研确认阶段、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系统培训阶段、系统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总体验收阶段、系统交接阶段等八个阶段工作内容,每个阶段下面有不同的工作事项,各个阶段之间都是承上启下关系,上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的基础。下面将按照每个项目实施阶段分别介绍。

二、项目实施方案介绍

(一)项目启动阶段

此阶段处于整个项目实施工作的最前期,由成立项目组、前期调研、编制总体项目计划、启动会四个阶段组成。

此阶段主任务:

公司:在合同签定后,指定项目经理,成立项目组,授权项目组织完成项目目标。

公司项目组:进行前期项目调研,与用户共同成立项目实施组织,编制《总体项目计划》,召开项目启动会。

商务经理:配合公司项目组,将积累的项目和用户信息转交给项目组。将项目组正式介绍给用户,配合项目组建立与用户的联系。

用户:成立项目实施组织,配合前期调研和召开启动会,签署《总体项目计划》和《项目实施协议》。

1、成立项目组

部门经理接到实施申请后,任命项目经理,指定项目目标,由部门经理及项目经理一起指定项目组成员及成员任务,并报总经理签署《项目任务书》。

2、前期调研

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员,在商务人员配合下,建立与用户的联系,对合同、用户进行调研。填写《用户及合同信息表》。在项目商务谈判中,商务经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项目组首先应收集商务和合同信息,并与商务经理一起识别那些个体和组织是项目的干系人,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如何满足和影响这些需求、期望以确保项目能够成功。

3、编制《项目总体计划》

《项目总体计划》是一个文件或文件的集合,随着项目信息不断丰富和变化,会被不断变更,主要介绍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项目描述,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沟通管理计划,确定项目干系人对信息和沟通的需要:即什么人何时需要什么信息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将信息提供给他们。质量管理计划,确定适合于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如何满足其要求。如果有必要,可以包括上述每一个计划,详细程度根据每个具体项目的要求而定。未解决事宜和未定的决策。

4、启动会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的宣布项目实施正式开始的会议。

会程安排如下:

共同组建项目实施组织,实施组织的权利和职责;双方签署《项目实施协议》。

项目组介绍《项目总体计划》和《项目实施协议》,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

项目实施中用户的参与和领导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二)需求调研确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向用户调查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包括管理流程调研、功能需求调研、报表要求调研、查询需求调研等,实施人员调研完成后,会编写《需求调研分析手册》,并交付用户进行确认,待用户对《需求调研分析手册》上所提到的需求确认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以此为依据进行软件功能的实现,工作计划《软件项目计划书》。如果用户又提出新的需求,实施人员将分析需求的难度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是否给予实现。需求调研阶段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进行需求调研准备

2、编制《需求调研计划》

3、内部评审是否通过《需求调研计划》,项目组、部门经理、商务等人员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对《需求调研计划》草稿进行评审,如评审通过,则在稍后的时间内签署,如评审不通过则重新修改。

4、用户是否签署《需求调研计划》,如用户签署《需求调研计划》,则作为以后需求调研工作的指南。否则重新修改。

5、《需求调研计划》是否有变更,如果计划存在变更,则执行变更控制流程,否则按计划进行后续工作。

6、编写及发出《需求调研通知》,项目组编写《需求调研通知》,确定进行需求调研的相关事宜,发给用户,为顺利完成需求调研工作做准备

7、需求调研,项目组以《需求调研手册》为依据,从业务流程、单据使用、打印格式、报表查询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和全面的调研,并搜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8、需求调研分析根据调研的结果,项目组和公司其他技术部门将进一步进行分析,确定合理、可行的需求,将分析结果形成《需求分析报告》草稿。

9、内部评审是否通过《需求分析报告》。项目组、部门经理、公司其他技术部门的人员对《需求分析报告》草稿进行评审,如评审通过,则在稍后由用户签署,如评审不通过则重新修改,直至内部评审通过。

10、编写及发出《需求分析报告确认通知》。项目组编写《需求分析报告确认通知》,发给用户,确定进行需求确认的相关事宜,告之相关部门及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参与需求确认工作,为顺利完成需求确认工作做准备。

11、用户是否确认《需求分析报告》。如果用户确认,并签署了《需求分析报告》,则需求调研阶段工作结束,进行后续的软件功能实现的工作;如没有确认,则进一步进行调研、分析,直至用户最终确认并签署《需求分析报告》。双方签署了《需求分析报告》,需求调研工作结束之后,如果用户提出新的需求或是变更已有的需求,则执行需求新增及变更流程。

(三)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人员根据需求调研阶段确认的《需求调研分析手册》中的用户需求内容进行具体软件功能的实现工作。在软件功能实现的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将记录软件实现的详细过程。便于公司售后服务之用。每一个实施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记录、存档。按照调研要求的所有功能实现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编制《软件功能确认表》,将定制好软件功能待用户确认,用户根据《软件功能确认表》上的功能逐一确定软件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功能,项目实施人员将会记录下来并进行功能修改,直到满足用于要求。

(四)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人员指导用户进行系统标准化资料的准备工作,并对用户进行初装资料的软件操作培训,以便用户能够及时的将标准资料录入系统,初装完成后,项目实施人员会对资料初装的情况进行核查,为以后具体业务功能的开展做好基础。

(五)系统培训阶段

系统培训阶段工作是整个项目实施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工作,用户对软件的操作功能是否熟练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软件应用效果,所以软件公司和用户双方要对此阶段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项目实施之前对用户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和规范的产品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达到让用户了解软件产品,最终自己能够解决使用中的具体的问题。

此阶段的培训工作中将用户参加产品培训的人员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技术层、操作层,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参加产品培训人员的培训内容分别是:

决策层:领导在实施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决策查询。

维护层:系统维护知识、操作方法。

操作层:操作方法。

具体的培训工作流程为:

1、调研培训信息:在培训开始前3天由用户实施负责人,将参加培训的部门和人员情况填入《受训部门汇总表》、《受训人员情况一览表》。

2、编制培训计划:结合调研结果,与用户实施负责人商议具体培训内容、时间,场地,人员等。项目组编制《培训计划》。

3、签署培训计划:用户签署《培训计划》,进一步确认培训安排。

4、发培训通知:培训开始前2天,按照签署的《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时间,场地,人员等信息通知用户实施负责人。

5、搭建培训环境:公司项目组在培训开始前,将培训环境搭建及检查妥当,将培训提纲及培训手册准备好。

6、组织培训:公司项目组培训负责人与用户实施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按培训制度严格考核。由用户将考勤情况填入《培训人员签到表》。

7、培训考核:公司项目组培训负责人与用户实施负责人组织受训人员参加上机及理论考试。

8、培训总结:公司项目组培训负责人与用户实施负责人一起将出勤情况及考核情况做出总结,填入《培训及考核统计表》,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9

【论文摘 要】本文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及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几种教学方法,例举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成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和学制多种多样,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最主要、最有特色的形式,这种模式不仅在其国内倍受推崇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德国“双元制”模式,早在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根据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

1.1教学主体方面

私人经营的企业与主要由国家开办的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而且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从教学年限方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即第二阶段ii级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年限为2年至3年半,其60%至70%的教学和培训在企业进行;在高等教育阶段,即第三阶段教育,如职业学院的学习年限为3年,其50%的教学和培训在企业进行。

1.1.2教学地点方面

企业建有系统的培训基地。除提供与所培训职业(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紧密相关的实际生产岗位进行技能培训以外,还建有设备完善的教学场所,如企业培训中心或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以及模拟公司、学习等设施,对学生进行与技能紧密相关的工艺教学。生产岗位与培训中心结合组成系统的技能实训基地。

1.1.3教学过程方面

企业执行统一的培训文件。企业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德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制定本企业以及针对学生个人的企业《培训计划》,实施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不仅学习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获取直接的职业经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1.4学习人员方面

企业配备专职的实训教师。这些教师是企业的职员,由企业承担工资和社会保险。实训教育既要负责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实训教师必须要有2~5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必须获得“师傅”职称,并通过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内容的实训教师资格考试,其个人品行也必须端正。

1.2法律主体方面

企业培训必须遵循1969年颁布的适用于全德培训企业的统一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以及《手工业条例》,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和《职业培训合同》实施实训教学。根据上述有关法律和法规,培训企业必须“送”学生去职业学校学习,以保证法律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但学生与职业学校之间不存在法律契约关系。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

2.1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建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及相应的职业教育研究所,为德国职业学校和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外,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比如对教师的学历和资历,教师本身的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的示范作用,严格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规定。与此同时,也十分注意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2.2同生产紧密结合,实用性强

德国“双元制”是一种以实用为本位的模式,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这种模式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都体现了明显的实用性。

2.3紧密的校企联合

“双元制”教学培训模式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培训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配备有高水平的培训师傅。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核心和前提条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这为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4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训目标,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双元制”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接受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马上投入工作。学生在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展示和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2.5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德国“双元制”在组织、管理上既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之,由于德国坚持“双元制”的优良传统,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既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社会就业制度对具有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又能给新生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及其在整个职业劳动中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对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德国职业教育培训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画廊法、扩展小组法、旋转木马法、搭挡拼图法、记者游戏法等。

3.1画廊法

画廊法是教师准备很多图片。让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从图片上联想到主题,每位学生围绕主题阐述选择这张图片的理由。要求每位到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选择的图片,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2扩展小组法

首先教师给定一项工作任务。例如:现在在中国初入职场的人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第一阶段独立思考(5min),并写出答案;第二阶段是两个人合作(min分钟)讨论得出结论;第三个阶段是4人一组讨论(15min)得出结论.并把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进行表述。

3.3旋转木马法

旋转木马法第一阶段是在一定时间内精读老师提供的文章或材料,并能够向他人复述;第二阶段是将把学生分成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外圈向顺(逆)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外圈的人向内圈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四阶段是内外圈向逆(顺)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内圈的人向自己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五阶段把总结观点做成有创造性的海报或学习展板,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3.4搭挡拼图法

搭挡拼图法第一阶段专家搭档把拿到文章a或B文本后,与一名搭档一起研读文章并检验对文章理解,剪下关键词概念卡片,凭借它的帮助为知识传授做准备;第二阶段为拼图搭档a和B相互交换信息,然后使用关键概念来描述来做学习储备。第三个阶段a和B互相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以做为学习检查。

3.5记者游戏法

记者游戏法是教师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先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扮演记者对另一人提出2~3个问题,另一人回答问题。然后再采访另两个人。把采访3个人共同观点找出来,写在卡片上。

4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4.1画廊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很多植物保护方面图片。如:化学防治方面、物理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方面、农业防治方面图片,让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如何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学生从图片上联想到主题,每位学生围绕主题阐述选择这张图片的理由。要求每位到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选择的图片,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2扩展小组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给定一项工作任务。例如:植保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第一阶段独立思考(5min),并写出答案;第二阶段是两个人合作(10min)讨论得出结论;第三个阶段是4人一组讨论(15min)得出结论.并把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进行表述。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社会能力。

4.3旋转木马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是在15min内阅读菜青虫发生规律材料,找出繁殖世代、越冬场所、越冬虫态等,并能够向他人复述;第二阶段把学生分成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外圈向顺(逆)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外圈的人向内圈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四阶段是内外圈向逆(顺)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内圈的人向自己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五阶段把总结观点做成有创造性的海报或学习展板,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4.4搭挡拼图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让学生研读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a)或苹果瘤蚜综合防治方法材料(B)。读完后,与一名搭档一起研读并检验对材料理解,剪下关键词概念卡片,凭借它的帮助为知识传授做准备;第二阶段为拼图搭档a和B相互交换信息,然后使用关键概念来描述来做学习储备。第三个阶段a和B互相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以做为学习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5记者游戏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先两个人合作,讨论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如:一个人扮演植保技术员,另一人扮演农民。农民对植保技术员询问2~3个问题,植保技术员回答问题。然后再询问另两个人。把询问3个人共同观点找出来,写在卡片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方法。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温盛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理论探讨,2010.8

[2]谢康华,兰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大众标准化,2003.3

护理培训总结报告篇1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下称“盛京医院”)致力于将医院感染管理的网络不断前移。2012年4月,随着医院感染控制专科护士队伍的建立,医院的感染管理潜移默化至临床的每一环节,布下一张感染控制的“天罗地网”。

掌控感控一线讯息

医院的临床工作纷繁复杂,想要深入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的落实情况,不真正下沉至临床一线,是难以实现的。而院感护士正是实实在在地工作在病房,时刻与医护人员穿梭于临床一线,能最真实且及时地发现临床上的感控问题,以实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处置关口前移,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盛京医院从职称、资历和能力方面,对院感护士设定了明确标准,其设置原则为:临床科室以护理单元为单位,每个护理单元配备一名院感护士;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线科、超声科、药学部等辅助科室,每个科室各选一名院感护士。这些院感护士须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拥有护师以上资格,并优先选择有一定管理及科研能力的护士。

如今,盛京医院已建立起一支125人的院感专科护士团队,其中设有8名感控专员。感控专员并非护士出身,但其职责与院感护士相同,负责日常感控工作的监督以及感控知识的宣传,只是由于工作于放射牵引科、影像科等医技科室,故工作偏重略有不同。

院感护士每个月会根据各自科室的院感指标,如病房的基础消毒隔离工作、感染病例上报、传染病例发生情况等,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信息收集。此外,他们还会汇总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医院的感控管理部门会根据院感护士的反馈,不断对感控标准进行调整,几经往复,医院可逐渐修订和完善感控的标准和规范。

现在,医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院感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一部分是通过医院信息化系统对多重耐药菌的发现、隔离和控制等情况进行监测;另一部分则来自院感护士上交的感控护士月汇总报表。

医院在HiS系统中做了一个模板,院感护士可根据模板内的指标,将观察到的情况转换成数据输入到系统中。系统每个月自动将此数据汇总,计算出每个月各科室的感控情况。

在整体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院感护士还可使医院感控的监督工作更加灵活。以手卫生依从性监测为例,院感护士在治疗进行前,暗自将各个治疗车上的快速手消毒剂做一个不显眼的标记,待治疗结束后,其可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快速手消毒剂的容量,间接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此监测方法较为直观简便,可作为手依从性检测的辅助手段。

为激励院感护士积极发现问题,医院独立考核院感护士的管理绩效。一旦院感护士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可据此作为其工作状况的评判,并予以量化。医院定期会对分值较高的感控护士给予相应奖励。

同样,在院感护士为科室进行感控工作的评判之时,也会将此评判结果进行量化,对评价较高的科室给予奖励。科室可由此赢得科室绩效考核加分,甚至成为感染控制的示范病房,因此也会更加支持院感护士的工作。

培养感控多面手

院感护士从计划步入工作岗位起,即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以提高其感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院感护士首先要完成不少于20个学时的集中理论课程学习,才可持证上岗。进入工作岗位后,医院将为其提供20个学时以上的免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之后,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他们还可通过不同渠道,获到感控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内容也分为不同级别。初级为基本的消毒隔离技术、院感基本概念、院感危险因素等等;而高级课程则会涉及循证感控的一些指南、当下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技术,并结合国内医疗背景有所取舍,帮助院感护士把他山之玉,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采取更为合理的感控措施。

在接受培训后,院感护士在各自科室的早会或是业务学习当中,将培训内容再传达给科室医务人员。这就需要院感护士自身再去查证相关的资料或事实,从而将感控知识进一步传播至日常工作中。

医院在为院感护士提供感控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会为其创造收集科研数据的机会。以手卫生依从性监测为例,院感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在临床一线工作,在实施干预手段后,可随时把握监测时机,收集监测结果,从而科学客观地判断不同的干预手段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这对院感护士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从事科研的机会。

医院还会定期对医院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表现优秀者,可为其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并给予物质奖励。如有综合考核不合格者,则将终止其院感护士资格。

如今,盛京医院正在逐步将院感护士的培训体系推广至医生队伍,以助医生与院感护士的交流更为顺畅。医院现在设置了专门针对新上岗医师、总住院医师的培训,也有专门针对进修医师的培训。未来,医院除了延续院感护士的培训体系外,还会在管理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面,将医生作为重点的培训对象。

院感护士工作职责

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掌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知识。

协调组织科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助拟定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相关制度,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潜在风险,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协调、指导各项控制措施落实,及时整改。

协助主任、护士长完成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有培训计划、培训签到、培训总结,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与评价。

每月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卫生等执行情况,有记录、反馈,存在问题有整改措施。

指导科室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提示医生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传染病病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制病例等,指导消毒隔离和防护等控制措施落实。

指导监督工作人员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指导患者、陪护、探视人员遵守医院探视、消毒隔离制度。

按照院里要求,组织或协助科室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有监测记录与分析报告。

重点部门应了解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耐药情况,指导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有效落实,提示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重点科室人员要掌握科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