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规划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1:24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途径;内容与方法abstract:thispaperismainlyabout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planningconnotationanddenotation,summedupthepasttreatmentofcombinationofurbanandruralproblemsandshortcomings,andputforward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planningcontentandmethodsand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planninginsequenceinthestatusofawareness,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planningtheory,thinkthat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reference.

Keywords: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planning;way;contentand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1]。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2

关键词:区域规划;协调发展;区域政策;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从传统的“条块”分割、以“条条”为主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变为现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体系。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越来越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

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这个伸缩性很强的概念决定的。能否正确了认识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关系到我国区域规划工作是否能深入开展,以及编制的区域规划是否能具体贯彻实施。

区域规划是什么?目前,有关部门和学术界有若干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有人认为区域规划是“针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安排,把它们相互隔阂的建设发展规划联系起来纳入地区生产力空间结构的有机体系”;也有人认为是“通过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进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使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和谐统一”;还有人认为区域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科技等发展所作的总体部署”1等等。

结合我国区域规划的理论研究,总结建国后区域规划工作的经验教训,本人认为:上述内容对区域规划内涵的认识和定义过于宽泛,在实践中容易使区域规划走上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与国家总体规划、有关行业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相重复,从而难有自己的特色,难以在实践中具体贯彻落实。与其他规划相比,区域规划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范围灵活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是以县级以上各级行政区为基础编制的,其涉及的范围是以行政区为主的;而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为主体的,它可以是国内几个省、市、区的组合,也可以是省级行政区内若干个重点地区的组合等等形式,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加快,区域规划也可能涉及我国部分地区和周边国家。

(2)有所侧重

区域规划不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其内容无需包含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面面俱到。为了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好的落实于规划建设实践,区域规划应是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的问题和特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战略。

(3)时限较长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由于制度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年度计划以及五年、十年规划,并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经批准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而区域规划展望的时限多具长期性的特点,有些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十年规划相配套的区域中长期规划,但更多的应是展望年限更长(如二十年至五十年)的战略规划。

3区域规划的战略意义

迈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体制、新的形势,赋予了区域规划新的内容和更大的责任,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一旦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出现了差距,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就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影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而经过区域竞争的过程,落后地区积累的不利因素亦将反作用于发展快的地区。由于两极分化严重,落后地区反过来也会促使发达地区蒙受重大的损失,如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衰退产业难以及时向落后地区转移2;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丧失等等,这些将导致区域系统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稳步发展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社会、人文差异都很大的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客观存在,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内还有差距拉大的趋势。总结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促进地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国家的干预,通过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促使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2)接轨国际现代化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制度。单个项目审批的办法忽略了具体项目与建设环境及区域综合配套功能的协调问题,成为导致项目在布局选址方面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不断深入,不仅外商投资十分注重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把区域规划也作为企业选址的重要依据,国内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关心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纳入产品的区域开发战略的内容,这样,客观上也要求政府能够提供一个区域建设前景的规划蓝图,作为引导企业决策的纲领性文件。

(3)完善我国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管理领域客观存在宏观领域法制建设滞后的现象,造成微观限制宏观、全局被迫服从局部的不良现象。在规划领域也存在宏观规划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在规划目标、内容等方面缺乏协调,从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问题4。一般来讲,区域规划应该是区域内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但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如《城市规划法》和《土地法》,而区域规划却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

4区域规划的冷思考

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统计数据及相关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和发展能力、现代化水平、城市化程度、人力和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占有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5。所以是时候重新审视区域城市规划的时候了。

由于长时期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发展机会、城市化及现代化总体水平等差距,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认同的隔阂,已经对社会结构的整合度、社会秩序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区域差距

区域差距是现代社会工程的衍生结果,必须通过新的设计和规划才能得到控制和化解。但在现实中,控制区域差距、统筹区域发展仍将面对利与弊、收益与成本、回报与代价的艰难抉择。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积极稳健的做出取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原则。

(2)区域壁垒

统筹区域发展的一项目标在于消除区域壁垒,弱化生产要素的区域性特征,实现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应与区域经济的市场机制齐头并进,从根本上实现资本、知识、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运作方式的转变,形成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从“地域空间”转向“流动空间”,形成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机制,为区域协调奠定坚实基础。

(3)区域整合

区域的整合态势有赖于不同地区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在空间形式上,区域合作的两个基本方面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的合作,以及三大地区内部各省区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形成合作机制,达成利益共识,共识的基础不仅是物质性的,更是文化和价值性的。提高区域对共同点的感受力,满足彼此的需求,分享发展的成果,并善于化解分歧,共同承受风险。

5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区域统筹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时缘,而区域协调也将为社会的更加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迈向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以共同探讨适合我们国家区域和谐、国家稳步发展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

[2]周起业,刘再兴,祝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9.

[3]钟朋荣.《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3

关键词:区域规划;现状;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对经济活动中涉及空间因素的问题多有关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不应只是空间中的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同样也是多种多样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在空间中的经济问题。正如我们所知,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在研究和运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分别是,一,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完全或者局部的不完全流动性;二,生产要素和商品以及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三,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追求区域整体协调和科学发展为目的的区域规划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普遍重视和深刻探讨。但是,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的是,传统区域规划的理念与方式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区域规划理论的建设和完善是现如今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落成,在起步时期,它的目的是明确工业的合理分布,实施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20世纪后期,国家重点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全面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地区、湘赣粤边界地区、晋陕蒙交界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东北地区、湖北省浙江省安徽省及福建省等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二十世纪末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计划体制面临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联系和自然资源为契机、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在一九八五年年底,全国三百二十四个城市绝大部分都完成了整体规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指导思想和认知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冲突时实施的和平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情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涌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趋势,但是由于土地规划尚未通过相关法律取得应有的合法地位,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九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双刃剑般的发展方向。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加强区域间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在尚未开展区域规划时,不少城市规划加强了区域分析工程,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和及某些城市所编制的总体规划都存在区域规划的模型。

飞速发展的交通及通讯业务、日臻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区域演变的主流模式,由此带来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体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引导方面强大的潜力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构建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问题上,着重点应放在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方针和措施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但偏重物质建设规划,对人们如何获得各个方面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娱乐等需求的重视度不够。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大都是因为区域规划上行下效,缺乏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

缺乏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中政府和市场角色的功能性辨析,各个领域对此种功能性的辨析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极为少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区域规划编制方法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当其他大部分领域都在建立数据模型显示清晰认识时,区域规划编制仍旧依靠静态的定性分析,从而导致规划的内容欠缺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方向

首先,以立法为根基,明确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笔者认为,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要加强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地方各级规划之间的从属及领导关系,确保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为区域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要加强环境的保护与整治,确保投资时的最佳自然环境。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内,不可否认的,我国土地的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不应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暂时提高。环境投资的目的在于换取长期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从而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尽可能推动区域规划方法和模式转型,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没有变通的只使用一种形式必然会导致经济的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未来我国的区域规划应该合理的分析各种区域模型的优缺点,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学术工作者,政府相关人员,公民代表参与到区域规划的整体布局上面,充分重视协调发展各方面的综合利益,促成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的多种模式健康形成。

参考文献:

[1]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

[2]王君.区域规划编制制约和谐发展[J].中华工商时报,2006(007).

[3]胡勇.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几点启示[J].中国经济时报,2005(05).

[4]王兴平,易虹.新世纪的区域规划:思路、框架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1(7).

[5]白永亮.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4(2).

[6]孙浩康.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4

区域经济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制完成后的区域经济规划是静态的,为实现规划预期目标而进行的规划执行工作则是动态的,静态的区域经济规划要有动态的规划执行工作促动和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规划执行力,将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等落实到位,以期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的预期目标。所谓规划执行力,是指规划实施涉及到的人、财、物、制度、信息等各类资源相互作用并经过互动机制整合后产生的合力。因此,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对于经济规划的有力推进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规划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是跨地方行政区划、跨部门、跨行业的整体规划,是战略构思的细化,更是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经济规划的执行具有范围的广域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因而,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对于规划的执行和落实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统一执行。区域经济规划,一般为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经科学的评价、审议和法定程序形成政府决策。由于规划是对特定时期、特定阶段和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性、定量设计,跨时间、跨空间的特征比较明显。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保持足够强度的规划执行力,将确保规划执行从上而下的统一性,实现规划执行效果,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全面执行。区域经济规划一般着眼于区域未来发展走向和应完成的发展目标,因而,经济规划的执行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在政府层面上实现“上对下”进行有力、有效的指导,实现“下对上”决策明晰的认识和树立负责落实的严谨细致精神,垂直部门之间、平行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实现加强互动、传递信息、科学分配任务与资源的目的,这样,经济规划的执行这一完整的系统工程就具备了协调运转的组织环境。不同层级的政府,不同的社会组成单位,都能从各自实际出发,在政府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按照规划设计的发展步骤、发展措施、发展目标来抓好自己的任务的落实,使规划任务的执行在局部区域、局部单位和局部责任者的身上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这样就使规划得到全面、具体、深入的执行,从而发挥出规划应有的作用。

3.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有效执行。规划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实现规划的既定目标,规划发生效用也就是规划实现既定目标。规划执行过程主要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整合力量、配合互动、密切协作的过程。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附加性执行等执行问题,造成效率低下、职责不明、形式主义以及等后果。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有,认识与理解存在误区或不到位、管理与监控缺乏科学性以及互动不足、执行力相互抵消等。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坚持以规划执行效果为唯一尺度和标准,对不同的规划任务承担者进行检查、督导、指导,自上而下加深对规划及其执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对规划执行流程及应采取的相关落实措施有清晰的认识,是规划有效执行到位的基本前提。作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承担者,只有对规划认识清楚并全面把握,才能明确实现规划目标执行力的应达状态,在规划执行过程与执行目标间寻找执行力差距,瞄准规划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要素有效互动,创新性地推动规划执行,从而使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能够真正的凸显出来。

二、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主要内容

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要义是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整体执行运作过程中,突出提高规划执行力,使区域内各利益主体从动态、开放和全方位的角度分解任务、沟通协调、纵横联合、考核监控,从而形成促进、诱导、激励效应,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区域“多赢”式发展局面。

1.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针对性,增强对于规划目标的认同。互动机制要求自上而下,自中心向周边的信息扩散与传递。好的规划不为人所知,就很难得到全面有力的执行,也就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经济规划经法定程序通过审批以后,首要的问题是要进行广泛深入、具体明确的宣传动员,使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组织都加深对规划及其执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以规划指导各自发展计划、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制定的自觉性,使各个层次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的行动都能围绕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各自职能和作用。

2.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责任感,分解规划执行的任务目标。分解是规划执行互动中的重要环节。任何规划都包含着工作设计、目标体系、措施要求等多个环节。从规划本身来讲,宏观性大于具体性,但在规划执行中,具体性往往重要于宏观性。因此,为使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到位、有效,就要采取科学、实际的方式方法,将规划内容进行科学分解,将规划目标、任务、要求落实到不同层级、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企业,既有量的指标,又有发展定性的评价要求,从而使全社会不同层面共同担负起规划执行的责任。这样,规划执行运作流程就会顺畅。

3.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协调性,建立相应的协作组织机构。经济规划执行是一个长期任务,同时规划执行也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关系,既需要整合资源,又需要政策投入和指导,更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协调一致的关系格局,来共同推动规划执行。因此,应建立通盘领导、指导和协调规划执行的协作组织机构,明确任务、明确人员、明确职能,充分发挥规划执行指导机构的作用,推进规划健康、协调执行。

4.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建立起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区域经济规划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在规划执行中,规划就变成不同层级政府、不同组织体系从各自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和要求的组织性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规划被分割成既相联系、又互不联系的若干个不同执行体系。因此,应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定期针对规划执行进行不同执行体系、不同执行区域、不同执行组织的关于规划执行的各个方面情况、信息、经验的交流推广,使规划执行的各个组成部分达到知彼知己,不断地提高自我执行规划的创造性,在比较中推进执行,在借鉴中提高执行力。通过交流沟通,最大化发挥执行信息的交流促进作用,不断提高规划执行效果。

5.着眼增强区域规划的执行力,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由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往往会出现执行动力逐渐减弱的现象。所以,应通过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给规划执行提供动力。此外,通过定期考核评价,了解规划执行进展情况,切实掌握规划执行进度,进而保持整个规划有效、有序执行。通过定期考核评价,给出定性、定量考核评价档次或者反馈意见,使执行机构对自我规划执行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规划执行的措施和方法,提高规划执行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着眼规划执行的长期性,加强对规划执行过程的监控。通过有效监督、控制,可以克服由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而使规划执行容易走过场的不良现象发生,或者是局部执行中流于形式化的不良现象发生,使经济规划的量化指标切实落到实处。由于规划是对区域长期发展作出的发展设计和定性决策,规划目标就存在脱离实际或者不适应实际的倾向和可能。通过及时有效的监督、控制,及时发现规划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在规划执行中进行有效的及时调整,使执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保证规划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也是跟踪决策的根本要求。

三、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的主要方式

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方式对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而又现实的作用。从提高规划执行的效果角度来看,对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互动方式有:

1.上下互动方式。这是经济规划执行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经济规划自批准通过之日进入执行程序开始,首要的执行方式就是自上而下。把上级政府关于经济规划的意义、目标、执行的内容、要求、措施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自上而下的解读、宣传、普及,以使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人群都能对规划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解读和了解,从而为经济规划顺利执行打下良好认识基础。此外,在经济规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贯穿整个执行过程。其中,上级对经济规划执行的任务分解、具体目标设置,具体落实措施的安排,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考评以及有关的奖惩措施,贯穿执行的始终。二是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下一层级在经济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向上汇报以寻求帮助的互动;对自身所承担的规划执行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向上报告;作为具体基层部门、单位或者基层政府,在执行经济规划的过程中的信息上报、政策反馈、对上项目的争取等行为。上下互动,自上而下贯穿的是宣传、要求、支持与检查。最为重要的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是对规划执行的具体指导,政策投入,分阶段的、有针对性的检查验收;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关键在于反映问题,就具体项目寻求支持,及时反映执行信息情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现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和反映。只有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的核心互动方式的完成,才能切实促进规划执行的有效性。

2.左右互动方式。规划制定层级的政府及政府部门,承担规划执行协调、督促任务的部门相互之间应经常性地进行互动、沟通、交流,以使规划执行情况做到互相了解、心中有数、不断推进。应坚决杜绝各自为政等现象发生。如不这样,就会使规划的执行协调机构不能协调统一地对下指导、对上协调、对外联系,规划执行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第二种方式是外部互动,主要指与本区域具有同质性、可比性的相关区域,或相邻区域之间就经济规划执行进行的合作、交流和学习活动。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相邻区域的经济规划执行的互动对于本区域经济规划执行的推动十分重要。因为区域相邻,客观情况相似点较多,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的互动行为较多,加强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也十分突出。所以在经济规划执行中,搞好相邻区域的互动十分关键。同时,加强同质性的跨区域互动也相当重要。比如,煤炭资源型省级或市级行政区域,加强国内、国外同质性区域的规划执行合作和交流,对于本区域的经济规划执行就很容易借鉴到先进经验。

3.内外互动方式。所谓内外互动,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经济规划进入执行阶段为寻求规划执行的最大效益,在其主要内容、关键环节、重要举措方面积极超越本区域的客观条件的局限,通过对上争取、对外合作来推动规划关键任务的执行和落实。二是承担规划执行的具体协调指导部门,应搞好区域内相关部门的内外互动。主要是指发展改革部门、综合经济部门,要与非经济公共管理部门和与经济规划相联系的外资企业等类型的组织实体进行定期交流和合作,以外部资源、外部经验、外部条件来推动机构内部执行规划的动力提升。三是承担规划执行具体任务的集体、单位、部门,尤其是企业,应在内外交流合作互动中推动规划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执行的层次,确保执行质量。总而言之,规划执行的内外互动主要着眼点是通过互动促进内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长期保持。通过外部对内部的影响和刺激,扩大内部机构人员的工作视野,提升工作层次,强化工作动力,推动执行不断上新水平。如不加强经常性的内外互动,组织或机构内部人员就会疲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而采取敷衍方式,将影响规划执行效果。从特征上讲,规划执行是动态性、静态性有机结合的执行工作,十分需要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

4.平台互动方式。建立平台互动对于确保规划执行的效果和提高规划执行的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经济规划执行的一种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执行方式。平台互动的主要出发点是信息化飞速发展对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对经济规划执行提出新要求。因此,与经济规划执行相关的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规划执行的信息平台,按照信息化工作格局的要求,细化经济规划执行的内容、措施、方法、要求,建立经济规划执行的静态政策、动态信息的全方位交流,推动经济规划深入具体执行。同时,通过建立规划执行的信息平台,提高经济规划执行效率,减少或避免传统工作方式对于现代经济规划执行不能满足要求的弱点。再者,建立平台互动,是经济规划执行任务长期性特征所决定的。尤其是在经济规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变动、责任人员的调整、企事业组织单位的变化都非常大,对规划执行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建立信息平台,就可以保持经济规划相关政策、执行的相关方式方法、评价体系、有关要求的一致性。

5.跨区域互动方式。跨区域互动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区互动有别于前面所述的左右互动和内外互动。跨区互动主要针对经济规划的内在任务具体落实和深化而采取的执行方式。任何一个经济规划都牵涉到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异常活跃的时代,任何经济规划执行都需要跨区域执行的手段、执行的内容,寻求执行的最佳效果。比如,某区域根据区域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发展实际,制定某产业国际化竞争与合作的规划内容,那么在规划的具体执行中,就不可能仅局限于本区域内寻求执行,必须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在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格局内推进规划的执行。近年来,不少省市对于本区域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组合,一直在国际视野中进行寻求和操作,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培育和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和金融中心的框架设计都是按国际化的惯例,在国际化的视野内进行经济规划执行的。跨区域互动就是在不同的区域空间以合资、合作、协作的方式进行执行规划。一是应主动走出去。对于具有本区域优势的规划任务、规划内容,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向外拓展空间,寻求合作,服务于区域内的经济规划执行。具体的方法有,到适宜区域投资设厂,围绕本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在区域外开展经济活动。二是积极请进来。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中不具备相关条件的,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跨区域调入所需求的资源条件、资本条件、人力条件、技术条件等,确保本区域规划的顺利执行。三是寻求跨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区域经济规划任务的落实,就一些重要的规划任务,采取战略式的执行方式,跨区域执行本区域的规划。主要采取合作的方式,提升区域规划执行的层次和水平。比如,山东省在经济规划执行中,特别是在有关电子计算机通信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果仅依靠山东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来执行规划,可以确保规划执行完成到位;但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个新兴产业在省域经济规划中的特殊地位和对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时,就应以山东现有的条件资源为基础,寻求国内和国际合作,提升关于该产业经济规划执行的层次。就近可与江苏省进行对接合作、整合资源,提升该产业规划执行效果;就远可寻求与国际大公司、先进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战略性的基础。

四、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应树立新观念

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有效运作,还必须建立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具体地说,在区域经济规划的执行中,应当倡导和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观念:

1.区域一盘棋观念。经济规划执行是从上到下的过程,也是从下往上的过程,互动决定了规划执行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为了寻求规划执行的最佳目标,首先需要树立自上而下一盘棋思想,以经济规划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各层级、各方面、各个经济实体都应自觉在经济规划执行中找位置、找任务,定措施、定目标,努力实践,以整体合理地促进经济规划目标的全面最终实现。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规划执行中最忌讳的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狭隘执行”行为。狭隘执行撕裂经济规划的整体性,容易形成执行空白,降低规划执行的高度。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5

关键词: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学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学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区,在区域教育网络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分别结合本区域整体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作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其他地区的网络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地区也正在或准备进行类似的规划。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教育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教育发展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例如,在规划中应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普通教学设施以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包括计算机总台数、多媒体教室个数、校园网建设情况等作一个详细的统计,同时,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应用水平作一个客观的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摸清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商业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总之,应对各方面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规划年限、教育发展的前景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提出一个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当然,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6

[关键词]防空识别区;国家安全;领空;专属经济区;公海

【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6-031-2

一、概述

防空识别区(airDefenseidentificationZone,简称aDiZ),指的是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以利军方迅速定位管制,最先由美国提出。亦有学者认为防空识别区是指从一个国家的陆地或水域表面向上延伸的划定空域,在该空域内,为了国家安全,要求对航空器能立即识别、定位和管制。美国防空识别区法规定义为:“由民事航空管理者制定的、有明确范围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为了保障国家安全,需要随时确定飞机的身份和位置,并对其加以控制。”防空识别区是沿海国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而设立的,属于国家预警机制的组成部分。我国于2013年11月23日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覆盖大部分东海海域,要求在该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

在1950年和1951年,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建立了防空识别区,向大西洋和太平洋延伸几百海里,仅在1961年受其直接影响的人数就达到了一百万。当时,定期横越大西洋及南北方向航线的航空公司对该法规的遵照执行,亦可以看做是各航空公司所属国对这种设定的默认接受。时至今日,已有日本、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这类区域,再继续纠结该制度的合法与否似乎已无实际意义了。另一方面,如支持该制度的学者所言,国际上虽然没有明言各国可以设置防空识别区,但也没有禁止设置。因此,下文在承认这种控制权的合法性的基础上,浅析防空识别区的相关知识。

二、防空识别区的实践

美国根据《联邦航空条例》划设了4个防空识别区,即北美防空识别区、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关岛防空识别区和夏威夷防空识别区。此外,在9.11之后增设了华盛顿防空识别区。其中,北美防空识别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防空识别区,由美国东、西海岸的防空识别区边缘与加拿大连成一片而统称。因此,下文简要介绍美国和加拿大防空识别区实践。

(一)美国防空识别区

鉴于航空旅行的日益增多,1950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颁布10197号行政命令,对飞机的自由通行做出一定得限制。其限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美国领土,亦突破至部分公海范围,所有外国飞机在该区域内的飞行须严格遵守其规定。尽管美国这一行为违背了国际法的要求,国际法学界对于设置防空识别区是否存在合法的依据仍然存有分歧,但是最初许多受到影响的国家都遵守了该规则。

美国通过颁布法规的方式,划定其领海以外数百公里的若干点连接线之内的区域为该国的防空识别区,“一切飞往美国的外国航空器,在进入防空识别区时,须提出飞行计划并随时不断报告所处的位置”。外国航空器必须随时报告飞行状态及所处位置,并遵守美国制定的有关规则,否则美国将随时要求该航空器离去,并可派军机进行拦截驱逐。该规则还详细说明了美国军方飞机如何识别、监督、拦截防空识别区域内的飞机。

(二)加拿大防空识别区

加拿大政府紧随美国之后,于1951年建立了加拿大防空识别区(简称CaDiZ)。加拿大防空识别区与美国的部分防空识别区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北美防空识别区。其规定所有飞机在进入该区域以前应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以无线电的方式告知加拿大航空设施,对于身份不明的飞机,加拿大将派遣飞机进行拦截。

加拿大防空识别区规则与美国有所不同,其法律规定:“任何人均不得驾驶飞机进入加拿大防空识别区,或者在加拿大防空识别区内驾驶飞机,除非他已经向适当的空中交通控制单位提交了设备飞行规则计划(iFR),一份防御可见飞行规则计划(DVFR)或者一份防御飞行通知。”美国防空识别区法规仅要求以降落为目的、飞临美国的飞机报告其身份和位置,而加拿大则不但要求飞临加拿大的飞机报告此类信息,而且要求途中经过其防空识别区但飞往其他地方的飞机也报告此类信息。

三、防空识别区与相关区域

在防空识别区的设定方面,国际社会并无相应的国际条约,多是由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防空能力自行划设。首先,对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各个国家大小各异,各不相同,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的防空识别区范围最大,主要设置在大西洋、太平洋两洋方向大概一千多公里的范围。日本的防空识别区最初是在二战结束后由美军划定的,其最西部接近我国东海岸约130公里左右,跨越大概五、六百公里,范围较大。其次,防空识别区宽幅的设定亦无统一的标准,一般为领土边沿至公海之间的216―270海里或者400―500公里。例如在美国关岛附近是半径为250海里或者463公里的圆圈。再次,防空识别区也并不局限于一国领土。美国航母编队出航时亦划定航空识别区,其航空识别区的半径根据情况不同而随之调整。

(一)防空识别区与领海、领空

领海是沿海国的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领海是沿岸国领土的一部分,属于沿海国。关于如何确定领海宽度,主要有航程说、视力说和大炮航程说,其中,大炮航程说的影响最大。最初大炮的射程平均不超过3海里,因此,英美等国家接受并坚持3海里作为领海的宽度。奥本海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三海里的界限可以延伸到沿海大炮所增加到的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自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用12海里宽度。

领空是指国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亦是国家行使的空间。一战后,处理空中交通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19年《巴黎公约》、1928年《哈瓦那公约》以及1944年《芝加哥公约》。《巴黎公约》中有关国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法律地位的规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随后《芝加哥公约》等亦重申了该公约的原则。现今,《芝加哥公约》已经为世界从事国际航行的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国家对领空享有完全排他的,外国航空器没有“无害通过权”,未经一国允许,任何外国航空器不得飞入或飞越该国的领空。未经允许擅自进入一国领空的航空器,地面国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如警告其离境、迫降甚至击落。因此,在国际社会没有明确对防空识别区规定的国际条约的情况下,仅就领空的有关规定即可得知,防空识别区及于领空的范围、沿海国对相关航空器飞行的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合法的。

(二)防空识别区与专属经济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在本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享有第87条所指的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诸如同船舶和飞机的操作及海底电缆和管道的使用有关的并符合本公约其他规定的那些用途。”

目前,国际社会上尚且没有国际公约认可或者授权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上空设置防空识别区,但这种做法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赞同。基德尔在1934年出版的《海洋国际公法》一书指出,扩大“连续空间”是沿海国的权利,其范围应该由沿海国根据其防止危险的需要来自行决定。《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在公海上空的飞行,原则上当然向所有国家的航空器都自由开放;但是交通管制常常延伸到虽在公海但接近国家领土飞行的航空器。美国和加拿大防空识别区的宽度基本上覆盖了其专属经济区范围,而大量重要的国家对这两国防空识别区的默认使得这种被视为国际法的一部分。我国学者也认为,只要不违反国际法关于在领空之外的空中航行自由原则,建立专属经济区上的防空识别区应该被认为是与国际法相容的。

(三)防空识别区与公海

据1958年《公海公约》,公海是指“不包括在一国领海或内水的全部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6条规定,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因此公海并非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一国不享有制定对公海生效的法规的权力。

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这一国家是沿海国或内陆国,此为公海自由原则。公海自由包括航行自由、飞越自由、捕鱼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和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其中,飞越自由是指各国的航空器,不论是民用亦或军用航空器,均享有在公海上空飞行的自由,任何国家不得对这种自由加以限制或妨害。美国在大西洋部分的防空识别区在有些地方从海岸线向外延伸至200海里,而加拿大在大西洋上的防空识别区向外延伸的极限有时达到了离海岸线250海里的地方。这情况下加拿大防空识别区的设定,实际上就以国内法律法规的规定,限制了各国在公海上的飞越自由。对于沿海国家是否可以基于某种目的而宣称对海岸线以外的空间享有权利,虽然存有争议,但在国际各国的实践不断确认的情况下,设定防空识别区是否合法的探讨已不重要了。但对这种控制权的行使,若扩展到公海范围,那么其违反了国际法的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在价值判断上,就是一国的安全与其他国家的自由之间的衡量。

四、小结

防空识别区是基于国家的自我保护目的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据“必需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一说法,我们并不否认防空识别区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以国家安全的需要,将防空识别区任意扩大化,例如扩展到公海海域则是不合理的。就如同历史上对于领海宽度的争论一样,最初大炮射程为3海里,如今巴巴多斯大炮可以将100公斤重的炮弹发射到4000千米(约2159海里)远的地方。那么对领海的范围不可能因为现今遭受的大炮的威胁而扩展至几千海里。防空识别区也一样,其设定的宽度亦需要明确统一的标准,而非各国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任意设置。

参考文献:

[1]伊万・L・海德.防空识别区、国际法与邻接空间[J]金朝武,译.中国法学,2001,(6).

[2]赵维田.国际航空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二分册)[m].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55.

[5]王崇敏,邹立刚.我国在专属经济区建立防空识别区的探讨[J].法学杂志,2013,(1).

[6]邵津主编.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任筱锋.海上军事行动法手册(平时法卷)[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7

关键词: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学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学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区,在区域教育网络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分别结合本区域整体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作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其他地区的网络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地区也正在或准备进行类似的规划。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教育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版权所有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教育发展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例如,在规划中应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普通教学设施以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包括计算机总台数、多媒体教室个数、校园网建设情况等作一个详细的统计,同时,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应用水平作一个客观的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摸清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商业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总之,应对各方面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规划年限、教育发展的前景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提出一个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当然,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之间在类型、规模、档次上存在差别,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应对区域内各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标准和要求分步实施。

3、区域教育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教育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学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教育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服务等。

4、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信息化人才,提高区域内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规划应涉及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普及教育--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开办网上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师资培训--培训的目标和原则、对象和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培养和引进、进修和提高等。

五、保障体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障实施。这里包括政策、法规上的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以及建立合理的投资体系。

政策、法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制定工程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可以确保工程投资的合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立教育资源开发及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开发者的合法利益,鼓励各校及师生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制定培训学习的奖惩制度,可以鞭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努力提高信息素养等。

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也是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条例,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机构的顺利运行。

建设区域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经费也不是小数目,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要下这样的大本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些人认为地方财政无法负担这样大的投资,所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尚为时过早,待经济发达了,财政富裕了再搞不迟。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工程本身的性质也没弄清楚。事实上,区域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工程,它的投资来源,并不一定完全依靠地方财政,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法和多条投资渠道,可以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甚至可以作为产业模式运行。例如,某大集团公司在某地区与当地教育部门以股份制形式合作,拟投资数百万元(全由集团出资)进行校网建设,建立网络公司。在总股本中,教育局占51%,集团公司只占49%,因为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经济头脑的人士会看到投资背后的巨大潜在利益。我们在规划前,首先应对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落实经费来源,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六、评价、检测机制: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8

关键词:城乡规划;交通运输;课程体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33-03

城乡发展与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交通规划与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之一,交通规划也是城乡规划的一项专业规划。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点,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开设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以往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于城乡规划和交通运输的专业关系缺乏实践认知,从而导致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动力不够,因此有必要顺应城乡规划领域的进展、热点,与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相结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形成面向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有特色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城市规划课程现状

城市规划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交通运输类本科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和动力。作为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城市规划原理》已经开设20余年,总体来看,这门课程在扩充了学生的城市规划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尚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目前的课程体系基本延续了城规学院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虽然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突出了城市、城市规划与交通的内容,但从总体上,交通运输领域的本科生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方面的需求有很大不同,需要进一步针对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的特点,在原有课程的设置上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2.课时安排紧张。作为交通运输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存在教学课时少、理论内容多的限制。城市规划原理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内容较为抽象等特点。对于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而言,城镇化、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等内容均为一章或一节,同时作为专业基础课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设计或者实践环节。在34个学时的理论学习中,学生很难完全、深入地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3.缺少有针对性的适用教材。城乡规划方面的教材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以面向城市规划和地理学科领域为主的,缺少面向交通运输领域的适用教材。城市规划原理也是许多工科类和理科类专业课程,诸如地理信息系统、建筑学、交通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涉及到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态、人文、地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内容,体系复杂,内容跨度较大,针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各类城乡规划教材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梳理和总结。

4.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前的课程设置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所不足。一个方面是由于很多学生认为城市规划原理课不是其专业主干课程,对学科关系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模糊,从而对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在城市规划方面缺乏实践认识和相关知识储备,在理解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尤其是在空间资源配置有关的内容上有难度,容易造成对学好本门课程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效果差,对城市规划的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更是不感兴趣。

二、转型思路

1.城乡规划和交通运输学科关系分析。城乡规划理论是关于城市和乡村规划的普遍性和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理解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的知识形态。城乡规划本身的复杂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涉及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基础,因此,规划理论本身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城乡规划学科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规划作为公共的和政治的决策,是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理性过程;第二,综合性空间规划是经济、社会、环境和形态的协调发展;第三,规划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但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更为注重科学;第四,规划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城乡空间发展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描述和解释城市发展现象、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内容,通过这些理论可以认识城乡规划研究和实践对象的发展演变规律。二是关于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是关于如何处理城乡规划的本质内容、如何认识城市及其空间、如何来组织这些内容、依据怎样的思想来规划和建设城乡环境。针对城乡规划和交通运输工程二者之间的学科联系,本次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如何与交通运输工程结合,因此,在城乡规划的理论体系中主要介绍了区域发展政策与战略、区域规划与城镇化、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乡生态规划、城乡安全与防灾和城乡建设管理等内容,并且主要考虑城乡规划、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之间的衔接,兼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其他二级学科。

2.课程转型总体思路。基于以上思考,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需求,从“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角度,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提升为“城乡规划与交通”,其主要意义在于:课程目标设置的针对性更强,课程设置体现了新时期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乡村规划融合的新趋势,课程内容和体系建设可以更加聚焦、突出专业特色,有利于与城市规划学科优势课程形成互补,有利于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良好衔接。城乡规划与交通课程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从城市、城市规划与交通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城市作为复合系统具有初步认识,初步掌握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和编制流程,从城市发展的整体来认识城市及其空间布局与发展、理解城市发展与交通的互动关系,达到拓展学生宏观思路、强化学生空间思维、借鉴城市规划思维方式的基本目的,并且为这一领域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土地利用与交通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三项主要能力:城市与交通案例的解读分析能力、与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衔接能力、与规划技术人员的沟通能力。从而在总体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材体系与课程内容

1.“1+1”教材体系。本次课程建设将编写一本专门针对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教材,考虑到城乡规划体系和理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本教材编写将突出重点,侧重学科融合,因此在教材体系中采用“1+1”的教材体系。同济大学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是城乡规划类课程的经典教材,该教材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总共22章。《面向交通运输方向的城乡规划概论》将突出与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的城乡规划内容,并且结合城乡规划领域的发展趋势,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结合特点,提纲挈领。主要章节内容包括认识城市与乡村、认识城乡规划、城乡用地构成、区域分析与区域空间发展、城镇总体布局、城镇空间设计与开发控制、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城乡规划与交通规划等。

2.突出特色的课程内容。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城乡规划与交通课时有限,在课程内容上需要以教学需求和课程目标为导向,合理取舍,学习内容要“精”而“特”,要有“融合性”、“代表性”、“时代性”和“现实性”,突出城市与交通的衔接。例如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土地使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乡规划体系与交通规划等内容需要深入,而对于类似市政工程、风貌保护、绿化景观、城市设计等内容则予以精简。在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上突出交通公交优先与土地利用、规划协同的观念作为主线,主体内容注重几个方面:城市发展、城镇化与机动化;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与交通规划管理;区域发展与区域交通;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交通模式;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交通影响评估;城市设计与人性化交通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①城乡及城乡规划的发展与内涵。介绍城市和乡村的概念和产生,城市的特征及其与乡村的区别,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介绍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定义、内涵和指标计算;介绍现代城乡规划学科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和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使学生了解城乡发展特征、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理解当前城乡发展、城乡规划的背景与趋势。②城乡发展及规划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掌握区域发展特征与趋势、空间布局模式,理解区域空间管制分区,理解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交通网络的互动关系,了解区域规划内容和控制要素。城乡用地分类与布局要求,介绍城乡规模与用地选择的分析方法,城乡用地分类与比例结构,各类用地的组织特征、布局结构要点。城镇总体布局,介绍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典型布局模式及其各自特点,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城镇空间开发控制,介绍城镇空间环境设计和开发控制的理论和原则,各类开发控制指标及其要求,空间环境控制与交通规划设计的关系。③城乡规划法解读及城市规划的工作框架。介绍我国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和修编重点,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的体系、工作内容,城乡规划各阶段的审批流程。了解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与工作内容层次,理解城乡规划的法定内容和审批流程,理解交通规划与城乡规划各个阶段的衔接。

四、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城乡规划与交通基础课大班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适当采用案例教学、交互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收集国内外城乡发展和城乡规划案例,形成教学案例库。按照教材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将基本理论学习融合到实际案例中。主要采用描述型和解释型的案例教学法,即给学生一个或若干城市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要求学生就某一城市的规划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并由现象深入到本质,针对某一城市的发展问题提出分析和建议,由教学团队对每个案例分析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城市规划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战能力。

2.交互式教学。教师的单方面授课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本课程中,将结合典型内容与问题,安排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课堂上公开发表,接受其他同学的问询,进行互相交流。

3.网络教学。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为学生课后的拓展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随意地自主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又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够等局限性。网络教学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选择地获取知识,通过协作学习,最终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4.模拟式教学。针对规划的综合协调特征及法定规划流程内容,设置情景模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利益群体的价值判断和出发点,体现社会公平和综合协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将理论教学、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学生汇报等多种形式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学科交叉与集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更适合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课程中心与案例库构建

以课程转型和体系建设为契机,建设“城乡规划与交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起开放的、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依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课件、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整合已有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料,形成分层次的“城乡规划与交通”网络课程中心。依托网络课程中心,建设网上教学案例库,作为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教学基础和资料库,有利于学生自主、预先对案例进行研读学习,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城乡规划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资源配置,在案例库中的教学案例选择上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典型性。案例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原理、方法、观点,让所学理论知识尽可能体现在案例分析之中。②熟悉性。尽可能选取学生熟悉的城市和区域,如上海、北京等,大部分同学对这些城市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上海,学生学习生活在这个城市,日常认知较多,更容易引起共鸣。③延续性。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安排,案例选择的区域范围可以适当压缩,向某些城市集中,不同章节的案例之间有延续性,这样能使学生对案例理解和解读更加深入。④时效性。针对教材中的案例往往缺乏时效性,在案例选择中需要结合城乡规划的新动态和新进展,将当前的热点问题融合到案例分析中去。⑤凝练性。真实案例往往涉及的约束条件过多,分析解读过于复杂,并且不容易突出某些教学主题,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对真实案例适度的抽象凝练,还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些虚拟案例,聚焦主题,突出重点。

在城乡规划与交通的课程转型中,如何明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互融合点,如何判断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这就需要教学团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并不断更新,认真研究学科融合中城乡规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在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建设好面向交通运输领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崔红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城市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3,(7):25-28.

[2]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市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6-54.

[3]李德华,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9

1.1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内容在知识社区基本内涵下,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是指在风景园林及相近领域内,具有相似知识观的成员的集合。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性使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涉及到了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如图1),同时风景园林知识社区还在不断吸取着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处于外向型发展阶段中。通过对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现实中实体社区与网络中虚拟社区的解析,可以发现风景园林实体知识社区主要表现为地方项目团队、规划设计机构、学院研究团体、学会、相关管理机构以及其他隐性潜在的、非正式的知识分享组织形式,而虚拟知识社区主要包括网络论坛、网站等在线形式(图图2)。风景园林涉及到的各个实体及虚拟知识社区的具体内容则是由其成员及成员参与的实践内容所共同决定的。

1.2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的专业化与多元化风景园林知识社区构成的专业化表现为成员对范式的共同认知,而科学范式代表了一个给定社区成员共有的信仰、价值观、技术等的集合,知识成熟的标志是出现科学范式。与此相对,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中的每一位成员也会从其不同的知识背景出发,以其自身的特殊性构成知识的多元化组成部分。因此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构成需要风景园林科学范式与活跃个体的支撑,同时知识社区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是推进知识产生与创新的重要条件。风景园林学科涉及知识领域众多且布局分散,其知识主体主要由艺术、规划与设计、工程、植物、文化社会五大部分构成,由于这五个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学科体系,强调各自体系的独立性,并难以明确清晰的知识边界特征,使风景园林知识社区难以通过科学范式界定成为统一整体。这意味着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将会继续分化,形成各个研究方向下的专门化知识社区。这在一方面有利于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则会影响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共同认知,同时过度个体化的研究也不利于风景园林新知识的产生和方法论的创新。

2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与规划实践的联系性

2.1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与规划实践的关联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知识传播需要以相关实践作为载体,以成员共享合作为前提。这是因为知识社区中的关键知识往往是分散的,存在于实践、事件及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中的公共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阐释受到限制,为了获取这些知识成员必须要共同协作并以知识社区形式共享。因此每个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相关组织以及项目团队都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由于这些实践活动往往涉及特殊背景下的个体化研究,为构成完善的知识社区,这些个体需要慢慢适应主流范式,以促进相似知识背景基础上的协同合作,并在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指导未来的工作。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可以对风景园林规划实践起到的指导和知识经验共享的作用。而风景园林规划实践则是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知识传播、共享、创新的重要载体。

2.2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中的知识社区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中会产生由项目成员聚集而成的知识社区,实践项目的预期目标与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成为了这个知识社区的共同认知。一个完整的风景园林规划团队需要集结具有风景园林,及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领域背景的成员,这个团队会在共同认知基础上完成各种知识的交流、传播,并在知识交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风景园林规划实践除自身实践项目团队组成的知识社区之外,还涉及到地方知识群体即地方文化知识社区。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地方本土化需求促使了风景园林知识社区与地方文化知识社区的交集不断出现,这个交集对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可持续性和适宜性至关重要,同时只有积极采纳和吸收这个共集内容,才能推进实践中的知识社区良性发展并产生新的知识以指导之后的工作。在上述基础上,在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中有效运用和管理知识社区,可以起到积极引导实践工作并促进创新的作用。

3知识社区推动下的风景园林规划实践

3.1设计师在实践项目知识社区中的多重角色定位风景园林知识社区要求实践项目知识社区中的设计师具备多领域知识背景,并且不断的在项目知识社区中积极学习、传播并创造新的知识。这要求设计师以及相关成员要根据实践需求来转化自身角色,并良好处理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服务个体与服务大众、个体发展与学术社区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在实践项目知识社区中的面临着多重角色:首先设计师作为个体,有着自己的学术自由与个体发展方向,其在实践中的个体活跃有利于增强整个项目知识社区的活力,但只强调个体则无法将个体知识有效融入到整体,造成知识社区的断裂,不利于项目团队的良好运作与创新;其次设计师作为项目知识社区中的成员,在实践中需要主动和地方文化知识社区进行知识交流学习,并投身到当地文化知识社区中完成身份的即时转换;再次设计师作为联系上下两个知识社区的纽带,在知识综合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知识的出现,起着知识交流、共享以及创新的重要作用。

3.2风景园林知识社区的知识创造引导风景园林规划实践创新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对我们理解风景园林的革新和知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社区的持续性多元分化与专业化是创新与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但知识社区的过度分化与知识社区主体之间的对抗是阻碍研究进步的主要因素。风景园林知识社区合理的专业化、多元化发展需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在其推动下实践中会不断有新的知识产生,正是这些新知识触发了新方法新思路的出现,带动着实践中的持续创新。因此,重视并有效管理组织实体及虚拟知识社区,将对风景园林规划实践产生有益影响。

4结语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篇10

2006年三四月间,就有传言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即将面世,然而,从3月说到5月,从5月说到7月,转眼已是2006年的下半年,这个规划却始终不见真容。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长三角区域规划草案终于浮出水面。然而,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规划却遭遇了部分规划专家的质疑。

课题组成员:我们只看到规划文本第一稿

“长三角区域合作已从初期的基础设施衔接向人才、要素市场等深层次领域深化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区域内统一规划、协调布局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2004年,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在长三角协调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

就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宣布,编制长三角区域规划。其后,相关班子迅速搭建,专家组、专题组、综合组、地方组等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及地方相关人士开始进入大规模调研和文本编制阶段。

2005年10月22日,在江苏南通举行的长三角16城市峰会上传出消息:长三角区域规划已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文本编制,预计2006年3月报批。其后,各种关于长三角区域规划何时面世的消息不断流传,长三角的政经记者们不时被勾起热情,使出浑身解数穿梭于各类专家、官员中打探消息,结果往往是无功而返。

有意思的是,长三角区域规划课题组的一些成员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他们只看到了规划文本的第一稿。至于为什么只能看到第一稿,这些专家称,可能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在2006年11月底前,坊间的传言是规划文本尚在国家发改委手中。对此,有关解释是国家发改委还没来得及上报国务院审批。

但据一位规划课题组核心成员说,由于涉及的地方利益错综复杂,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反复向地方征求意见,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

有没有新意

在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终于向媒体交了底,“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已基本完成,并已签发征求有关省市意见。”

陈宣庆宣读了规划送审稿的纲要。根据他的叙述,长三角将建成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规划送审稿提出了长三角“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所谓“一核”是指上海发展核心;“六带”是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沿江(长江)发展带、沿湾(杭州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送审稿还同时明确了“一核”和“六带”各自的发展方向。

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浙江大学经济学专家陈建军认为,这个送审稿的亮点是提出了网络状开发格局。“长三角的发展不应该是摊大饼式的发展,应该通过点、线、轴、带、面的规划形成网络状发展格局。”陈建军说。

与陈的观点相对立,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规划专家却说:“这个规划毫无新意,只是将一些既成事实的东西重新讲了一遍。其中能勉强称为‘亮点’的东西只有提了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和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

“这个规划文本仅是发展型规划而不是协调性规划”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专家对规划送审稿提出了“根底性”的质疑――“目前所见的长三角区域规划送审稿还仅是一个发展型规划,而不是‘发展-平衡-控制’型规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机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和政府行为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对新概念区域规划的编制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一核六带四定位’为中心的规划草案等于是画了一个大饼,提出了各方都能接受的、皆大欢喜的方案和诉求,而没有深入思考需要协调的实质性矛盾和利害关系。譬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后,港口协调和长三角集疏运体系如何构建,长三角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三角如何解决产业、城镇发展与土地调控之间的矛盾等。对重大问题回答的缺位表明这个草案不是一个协调性规划。”这位专家批评说。

类似的声音也在长三角部分官员中有所出现。一名上海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规划应该是‘逆向规划’,而不是‘正向规划’。”他的观点可以被理解为,区域规划不应该主动去划定要做什么、而是要逆向思考,看目前主要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这一争论的实质涉及了一个长期存在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如何把握调控经济的尺度。如果把争论中的城市这一基本经济单位替换为某一个具体城市的下辖区县或乡镇,争论就会转换为地方政府在当地具体产业布局中应起什么作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中国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普遍问题。

地方政府与市场边界尚未清晰

尽管所有人都在说要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实际上,在官员、专家内部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未形成统―认识。

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一份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报告称,1990~2002年间,长三角城市群地方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已下降45.7%,但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间争抢项目、相互模仿、恶性比拼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此,一些专家提出,长三角城市应该实现合理分工、错位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在编制长三角规划草案的专家组内部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是,规划应该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进行相对明确的划分,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行事,规划不会有执行力,划定某具体城市要发展什么产业会导致长三角出现‘经互会’的状况。”陈建军说。

根据陈建军的看法,规划送审稿最终还是顺应了市场发展规律,并没有对城市进行产业分工。“这只是一个引导型的规划。”他说。

但即使如此,这个规划还是没有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目前,长三角长江、杭州湾沿线重化工业发展粗放型特征已经相当明显,污染强度不断增加。规划送审稿称,对沿江、沿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向沿江地区集聚,沿湾建设若干现代化新城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

“‘一核六带’产业布局以政府为主导,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方面考虑不够细致,自上往下人为配置生产力的痕迹比较深,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存在一定的矛盾。”《望东方周

刊》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评论说。

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关注的重点应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和方式去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但从本质上,目前这个送审稿的重点还在于生产力总体布局和配置,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上的空间落实与延伸,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原有框架。

该关注什么

那么,长三角区域规划到底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区域规划还应着力解决统一市场机制、体制建设与市场失灵两方面的问题。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如何解决统一市场机制、体制建设问题,目前尤为迫切。

在扛苏南通下辖通州、海门交界处,有一个规模颇大的国际家纺城。这一家纺城地跨两个同属一市的县级行政区,历史上就是一个整体,但两个行政区却都在各自做规划。“海门先在家纺城建物流园区,通州接着也建,双方在公共设施方面根本不能协调衔接。就连家纺城的名字,相关地方也在争,通州方面要叫中国通州国际家纺城,海门方面则要冠中国海门字样。”江苏省一位对南通经济做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告诉记者。

出于政绩、财政收入等方面的考虑,地方政府依旧把自己当作竞争的主体,而不是协调的主体。进而,在主导产业、产业集聚等地方经济核心要素的管理上,地方政府倾向于以规划形式予以控制,其中还会产生出“指点江山”、“布局天下”、“凭空造集聚”的冲动。

遗憾的是,从世界经济的实践看,政府经济规划的作用是在尊重市场作用基础上弥补市场的缺陷,任何“布局天下”或“强行引导”的行为都可能产生负面的结果。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沈玉芳教授将这一观点引申一步:目前我们很多规划都还是发展型规划,不是新概念规划。他认为,市场竞争规则和规范的协同与协调、一体化的市场体制和发展环境建设、区域战略能源储备体系构筑、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的联动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域一致性等都应该是区域规划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