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1:39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1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编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2):5-12.

[2]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2000(1):1-6.

[3]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1(6):585-594.

[4]李广斌,王喜,王勇.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10-13.

[5]鲍超,方创琳.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经济地理,2006,26(2):177-180.

[6]何丹,李晶.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36-40.

[7]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125-147.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2

论文摘要: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街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随着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铁路运输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铁路长期以来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规划、建设和发展,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设项目的论证缺乏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的统筹考虑,在项目层次论证项目,铁路的建设缺乏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指导。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中后期,国家及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区域内铁路网布局及建设时序研究,根据区域铁路网规划指导区域铁路的建设。但受规划理论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研究过程缺乏先进的分析技术,使得规划的稳定性和实施性相对较弱。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不断融入新的规划发展理念,并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编制技术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在规划编制上运用了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运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路网布局方法,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上叠加各种因素形成概念性网络,最终确定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网规划目的

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支撑和带动区域产业布局;解决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瓶颈”;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2.1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特点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时必须树立“系统优化、综合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系统内各种相关元素的变化,并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最佳路网布局方案,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2.2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区域铁路网规划采用以运输需求分析为基础的“多模块层次分析”方法,主要特点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景相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主要部分。

2.2.1规划背景研究

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为: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面临的发展形势,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发展政策,提炼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铁路网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2.2.2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系统分析区域客货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客货运输对铁路的需求,确定铁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规划区域现状及历史年度客货运输情况,把握区域运输需求发展规律;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规划年度区域客货运输需求及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中所承担的合理运量;最后,将铁路承担的运量分配到相关通道。

2.2.5布局方案研究

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特性,依靠主要支配因素展开区域铁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同时考虑与既有铁路网的结合,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区域最终铁路网布局方案,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规划项目。

2.2.4规划效果评价

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主要内容为:选取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评价,并与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进行对照,检验是否达到规划预期目标。

2.2.5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根据项目建设的迫切程度及资金筹措情况,提出各项目实施的建设时序安排。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技术路线见图l。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3.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行业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民航发展规划,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将研究区域置于国家大的背景下,使区域铁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求,并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逐步融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在区域铁路网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境约束等条件,更好地处理了铁路建设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3.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运输需求分析中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综合分析,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4区域铁路网规划焦点问题探讨

4.1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是近年来区域铁路网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能源输出大省和煤炭分布集中地市。由于能源市场煤炭紧缺,主要能源企业蜂拥进驻,提出众多为煤炭开发配套的铁路项目。这类铁路项目的运量往往具有点到点特性,基本不承担路网功能,企业特性明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作用较小,但已经提前占用公共通道资源。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蒙西地区,包神铁路、大准铁路等企业铁路基本以承担所属企业的矿区煤炭运输为主,仅承运少量地方煤炭和其他物资,且该类铁路基本不承担旅客运输。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区域铁路网规划中铁路部门应当提前控制该类公共通道资源,将这种能源线路纳入国家层次的铁路网规划,统筹考虑路网的统一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投融资可采用多元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4.2区域铁路网布局的侧重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评估审查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提出一些地方开发性线路,这些线路里程短,往往仅途经一两个县城,有些甚至与区域铁路干线呈“三角形”布局。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网功能为“覆盖”和“便捷连通”;铁路具备低成本、大能力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网络布局方面,更应注重综合运输走廊、区际和重要区内通道的构建和强化,重点解决大宗客货流的中长途调运;同时应在高强度客流的快捷输送、煤炭运输、港口和口岸集疏运等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建议对该类铁路的布局要站在综合交通运输的角度区别对待,如果该地区经济发展常年受交通条件限制,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纳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如果仅仅为了考虑铁路的覆盖问题,则需要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详细斟酌其建设必要性。

4。3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过程中,一些西部地区省市提出需要规划修建300km/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与经济、政治中心快速连接。该问题的分析需要统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原则为覆盖所有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从人口、gdp等方面是否属于我国第一、第二层次城市范畴。第二,300km/h以上标准的客运专线票价为0。40元/人.km,预测区段客流密度近期基本达到3500万人以上,因此需要考虑居民收入水平、沿线客流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该类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议快速客运线路的布局应当考虑沿线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标准进行规划。

4.4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目前,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内陆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以加强与沿海经济区域及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根据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逐步转移。因此,我国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建设出海铁路通道的构想。如江西提出修建的向莆铁路,内蒙古规划修建的锡林浩特一曹妃甸铁路等。建议出海通道的规划应当详细分析区域货运量的流量、流向及货运量构成,如果存在出海需求,应当考虑通过与我国铁路主要通道衔接,形成大能力出区达海通道,实现与沿海港口的连接,带动内陆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

4。5口岸铁路的布局问题

口岸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口岸铁路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家问经济文化往来、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评估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纷纷要求规划各自行政区范围内的口岸铁路,有些口岸甚至出现了腹地资源完全相同的局面。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地市均提出近期实施各自范围内的口岸铁路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口岸铁路吸引范围内获取资源的前景并不看好,且各口岸分布距离不均,部分口岸吸引邻国资源范围重叠。建议口岸铁路的布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及贸易发展前景;口岸吸引范围内资源的可靠性以及邻国的态度;邻国口岸铁路的建设进度;口岸数量不宜过多,布局应有所侧重,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做大做强。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3

[关键词]民航空管;空域扇区;规划方法

中图分类号:V3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1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民航运输行业也取得快速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空中交通的管制工作,保证控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运输需求。民航空管中的终端区主要是指以大型机场为中心的中低空域,也是空中交通最为繁华的区域,在这里有密集和复杂的飞机航班线路分布着,在给这个区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做好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规划是显得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规划的特点及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提升空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改善空域运行状况,推动我国空中交通运输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终端区空域扇区规划的特点

终端区其实是飞机的航路飞行与起飞着陆之间飞行的过渡区域,由于空中交通的流量在不断增加,就会导致终端区域内对飞机进行管制的数量超过限制,因此,就需要对终端区域进行扇区的规划来减轻管制员的工作负荷。扇区指的是在实际中由监控席、协调席以及对空席的管制员组成的,并且对指定的某余个空域内航空器来一共相应的空中管制活动。在实际的操作中,通常会将管制区内的空域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扇区,且扇区的面积和容量是不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设定。而扇区容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一个扇区里可以管制的航空器的最大数量,同时确保管制员的工作量不能超过管制员的实际能力,从而确保管制工作的正常运行。对空域扇区进行划分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有区域内的空域结构、管制人员的工作能力、空中交通的流量以及航线的数量等,而对于终端区空域扇区的划分来讲,还需要考虑到机场与跑道的状态、不同扇区之间的移交条件等因素。

二、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的规划

对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的规划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空域扇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空域扇区的规划方法。

1、空域扇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在民航空管中对空域扇区的规划主要坚持以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信号的覆盖、航空器的基本情况、空管的需求、管制人员的工作负担,才有有效的保障划分的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首先,要考虑到信号的覆盖情况,确保在划分好的管制扇区内,能够保障地空通信信号的全面覆盖,根据信号的覆盖范围的强弱情况,明确好最低航路的通信覆盖的高度。其次,要考虑航空器的基本情况,主要是考虑管制扇区内航空器的运行类型和飞行性能,根据航空器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扇区的范围。再次,划分扇区需要考虑到空中交通管制的需求,避免出现协调和管制通报的情况,对于划分的扇区还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以便于管制员能够快速的掌握。在进行相邻区域管制区的协调移交时,要进行避免同时涉及多个空域管制区。最后是要充分考虑到管制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对空域扇区规划时,为了避免出现管制的流量超出管制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对同一时间内管制员需要控制的航空器的流量进行限制,确保管制员的注意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防止出现注意力分散而造成事故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要减少雷达屏幕上各种视频信息对管制员的干扰,确保管制员可以更好的关注雷达屏幕,减少管制员的工作负担。

2、空域扇区的规划方法

在对空域扇区进行规划前,还要注意对交通流的评估和飞越交通流的识别。一般的规划方法有以下几种:

(1)象限划分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将终端区内比较重要的导航设施作为整个扇区的中心,结合空域的实际情况,在考虑空中交通流量分别特点的前提下,采用几何象限划分法来对整个空域扇区进行合理的划分以及管制工作的分配,从而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高度划分法

高度划分法是依据航空器上升、下降以及飞越的高度来对空域的管制扇区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区域内的高度界定值,在这个界定值的范围内来对管制扇区进行规划,以满足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实际需求,高度划分法也成为三维层面的空域扇区划分法。

(3)航线划分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主要是结合不同的航线以及航路的繁忙程度,以及航线内的飞行器的飞行特点来对空域扇区进行划分。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结合空域内离场航线的单向进出特点,以及航路飞行交叉冲突中矛盾点的分布,对这些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选出相对繁忙的航线,将其分配到各个扇区中,平衡各扇区的管制工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民航空管中,要做好空中交通的管制工作,保证控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运输需求,就必须要对空域扇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分配好管制任务,提升空中管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动我国空中交通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虹.基于空域信息的动态扇^划分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4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5

一、要根据发展趋势和四大区域经济的特色,制订目标定位更加明显、发展轮廓更加清晰的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圈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有赖于总t的持续增长、结构的调整优化,更有赖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目前奉化市四大区域经济的轮廓已逐渐形成,但区域的整体性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框架还不够明确,区域内各自个性目标及生产要素空间组合不够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还比较大。如我们提出建设西部林特经济区,但由于该区跨越7至8个乡镇,只用“西部林特经济区”这个总概念、总轮廓,显然是不够的。区域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内容不够形象具体,所包涵的主导产业、经济特色也不够清晰。因此,要针对该区域内各个乡镇的特点,再划分成几个小区域,制订更加具体、更有特色的小区域性发展规划,以便各地操作,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林特经济区。为此,为了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生命力,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腾飞,应重点制订好三个规划:一是要制仃每一个区城性经济发展规划。区域性经济规划,是一个区域内发展的总开关、总龙头、总动力、总目标。要根据全市提出的总的四大区域发展蓝图和各个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细化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明晰区域经济的发展轮廓、产业布局、主导产业和经济调整方向。该规划要与全市总体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相衔接。二是要制仃每一个区城空间布局规划。区域性空间布局规划,是一个区域内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整体优势发挥的总调子。因此,我们要按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形成和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区域资源的集聚和整体优势的发挥,制订每一个区域性空间布局规划,合理确定整个区域

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功能性布局。并确定区域内企业的选址、村庄的迁移(撤并)方向、生产力布局及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与组合等问题,使之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取得区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要制仃区城内各乡镇发展子规划、子目标。各乡镇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总规划、区域性空间总布局和各自所拥有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制订出既有利于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又各具特色的发展规划,从而达到区域内优势互补,避免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类同。

二、要建立区域经济建设协调

机构.制订区域性产业政策,保证各项规划和措施落到实处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内各乡镇就必须共同努力和合作。当前区域经济建设协调机构的职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区域之间和区域内相万_配合还不够紧密,群体经济优势的发挥也不够理想。如建设溪口风景名胜区,不能单靠一个溪【〕镇,其周边乡镇、上游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此,要从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建设,保证各项规划和措施落到实处出发,切实采取一些工作措施:

一是要强化职能,加强区城经济协调和管理。区域经济横向联合,影响到各个区域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政府出面立协调各方关系。为此,要建立伏域性经济协调和研究机构,强化职能.明确该协调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增强该协调机构的工作权威。要经常研究交流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勺伏域联合的发展规律,制汀区域性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加强区域内份个乡镇之间关系的协调,督促各旭围绕区域性目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区域经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是一要制订区域性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区城资源整体优势。加快政策创新,尸发展以域经济的有效保障。因此,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i丁好中长期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明确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方向和战略,以及所要采取的L_作措施和政策措施。要完善合作政策和机制,妥善解决发展中各了域间和区域内各乡镇l司的产业布局和合作问题,以法规、政策来规范和约束各地行为。通过区域性产廿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合理化,使之最有效地利用区城的一切资源和挖掘一切潜能,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和群体优势。

三是要开辞联合道路,加强区城合作。各乡镇要根据其在区域内所确定的角色和分工,自觉地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强化系统功能,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要灵活地按照市场原则和区域性经济规划,安排各自乡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地区性产业群和经济发展优势。

三、要盛合区域资派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6

论文摘要:本质上,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两者的关系。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同时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其编制与实施过程遵循公共政策的一般方法和程序。通过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区域发展、科技进步和公共政策三个要素的分析,为我国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的乘数效应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共识,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设置“区域科技发展研究”专题,充分体现了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从区域层次上来讲,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在准确把握区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其理论基础是由相关理论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

l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国内埘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从个案开始的。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主要包括:马惠娣对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曾敏对聂荣臻科技思想的研究,贺桂梅等对渭南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及胡维佳对中国历次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所作的综述性研究。这研究为我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更多地停留在个案层面上,缺乏从个案到理沦的归纳和发展。

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展开了关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存在问题的研究ili、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等方面。陈宏愚等在《地方科技管理新论》一书中,提出科技计划的原则性管理内容包括:编制领域计划,实施矩阵式管理;按照科技计划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突重点,加强集成,滚动发展;实行课题制管理方式等。张利华等对一般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从前期的编制扩展到评估阶段。这些研究以规划编制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流程、准则、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动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的深入,实现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从个案研究到一般性理论的延展。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对区域规划的研究为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这些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区域空间特征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方创琳161从地理学的综合角度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中的弊端,提出应该加强学科综合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刘卫东和陆大道通过阐述“点轴系统”理论、全球化下的城市区域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了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进行区域空问结构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序威、陆大道、毛汉英、方创琳和张京祥等学者在经济地理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对于区域规划的技术层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近期,一些学者对于如何有效的将技术层面的研究有效地与现实的行政体制和经济环境实现对接,如何将技术语言转化为政策语言和行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雪飞、张京祥等指出,从本质上讲,区域规划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政策,我国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威机构的缺位,法律保障环境的薄弱以及规划编制的技术主导。谢惠芳、向俊波也提出技术性仅仅是区域规划属性之一,政策属性才是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是为政策性服务的,新时期的中国区域规划改革应该首先确立和实现区域规划的公共空间政策属性

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规划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相埘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实践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视角,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来构建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作,技术性是规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政策性是区域规划编制完善和贯彻实施的保证,他们互相补充,构成区域规划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软科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很多具体方法,建立丫庞大的软科学方法库。面对如此众多的软科学方法,如何选择和综合运用适宜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是软科学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具体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如何在区域发展的空间限制下,突出科技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区域规划的政策性和技术性有机结合,是当前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蚶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本质属性和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理论体系提出建议。

2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属性

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各有侧重的发展规划和空问规划两大系列。据此,区域规划也可以分为发展规划系统和空间规划系统。区域发展规划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核心,重点考虑发展的目标、方向、速度、比例、结构和途径。对相关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的空间落实只作简单的考虑。区域空间规划侧重地域空间的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空间布局问题,主要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以地域开发规划为核心,进行区域空间开发的布局。在我国,从国家层次上看区域规划处理的是空间(区域)问题。但是从区域的层次来看,区域规划被作为一一个相当综合性的规划,具有发展规划的性质。区域规划主要是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区域竞争优势,解决区域性问题,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代表国家(或地区)施政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途径潴施、步骤做出具体的规定和没计,是政府从国家(或地区)层次上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它围绕规划目标的实践,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的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具有战略性、系统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点。所以,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发展规划是为在一段时期内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而编制的解决方案,是区域发展综合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发展和补充,是指导区域科技发展,并决定该科技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科技发展的总框架,它指导同科技相关的计划与行动,包括指导区域科技投入方向,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确立什么样的区域科技发展模式、方式以及如何规定相关科技发展主体的行为等。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为指导,是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规划,作为区域科技政策的体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实施科技政策或科技立法的手段。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更接近于经济规划和发展规划,而非空间规划。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要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作用,又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地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3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

在确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属性以后,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科技进步两者的关系。正如前面的分析,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宗旨应该是通过科技进步来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区域发展是规划的最终目标,科技进步是区域全面发展内在动力。

3.1区域发展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区域科技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区域科技的本质在于它所承担的经济社会职能,区域科技资源是指根植或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资源与科技活动的总和。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区域科技发展要体现区域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发挥区域的竞争优势,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独具特色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发展格局。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是关于区域科技投入方向、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动中相关主体行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随着科技在区域发展中作用日渐凸显,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成为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规划,成为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在深入分析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区域经济建设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确定区域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一个区域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有重点地选择区域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

3.2科技进步是区域发展的动力

科技进步是区域发展的动力。科技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整体中有三个功能:一是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使自然物质成为可被用来发展经济的自然资源,并使利用后的物质良好地回归自然循环,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二是提高了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协作水平,从而提高科技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的复合效率。三是用新的知识补充和更新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要素(信息、技术、资本、人才)及其组合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流动和扩散,另一方面,这些要素又在特定区域集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解决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问题,其主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创新主体之间的结合与互动、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的环境和形成互动的机制。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中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为促进区域发展,政府实施宏观管理政策,科技进步是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动力因素,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将科技进步作为调节对象,通过系统分析区域发展的现状,确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科技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挥科技进步的乘数效应,促进区域发展。在这个图中,上半部分为政策目标,包括区域科技进步和区域发展两个,区域发展是最终目标,科技进步是直接目标,它在区域总体发展目标的统领下。下半部分是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对应政策目标,实施区域宏观管理政策和具体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公共政策学把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一般规律,“是研究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和规律性,即政策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学问”。公共政策的涵义包括四个基本方面㈦: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社会权威机构(有时会包括普通民众,在民主社会尤其如此)制定的;公共政策要形成一致的公共目标;公共政策的核心作用与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协调与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公共政策的性质是一种准则、指南、策略、计划。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和规划科技发展的政策工具。从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实施和评估的整个过程来看,它是一个从公共政策提出、形成、认定、分析、制定到执行、评估、调整和终结的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因此,在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应借鉴公共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过程设计来保证科技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公共政策学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已成为指导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理论工具。通过引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来保证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科学性,预知并及时修正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偏差。

公共政策理论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方法与程序的理论基础,是对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指导。从公共政策理论的角度,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基本步骤为:首先,要对特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背景进行分析,分析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特定区域环境与条件,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科技发展的宏观政策与环境条件等。第二,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具有的优势,确定科技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划的目标除了总体目标外,还包括规划的单项目标和区域目标。第三,分解规划目标和任务、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责任者。分析明确规划实施相关的支撑条件,使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各个系统互相耦合,形成合力。第四,对规划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规划实施状况的评估贯穿于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及时的评估反馈是改进和优化规划实施效果的保障措施。

5小结

5.1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体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区域科技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的体系,即区域发展要素、科技进步要素以及公共政策要素,如图2所示。

区域发展要素决定了规划目标和规划的空间限制。区域发展要素决定了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必须从区域的具体条件出发,立足于特定区域的具体状况,系统考虑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

科技进步要素确定了规划的对象和规划的内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区域科技资源状况,确定区域发展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瓶颈问题,以及在区域发展中起支撑和引领作用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面。通过系统分析,抓住区域发展中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要素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保证。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执行公共职能的一种形式,通过公共政策来促进区域科技发展,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从背景分析、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到规划评估的整个过程,公共政策理论为区域科技提供了指导。

以上三个方面要素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构成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如图所示,在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两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规划制定的切面。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形成规划背景分析、科技任务确定、任务分解以及规划评估等不同的切面。例如,在科技目标确定阶段,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遵循公共政策制定中关于目标确定的一般方法和原则。第二,要系统分析区域的资源禀赋、区域发展所处的阶段与现状、以及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准区域进一步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第三,分析在完成区域发展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科技领域以及区域发展中的技术瓶颈,确定科技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5.2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分析的意义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以区域发展为方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制定的发展规划。它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部分,其编制和实施过程遵循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准则。不同区域的科技发展规划会有很大差异,本文对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理论体系的分析希望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方法步骤提供一个方法上的指导。

首先,确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其编制和实施要遵循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公共政策为导向进行规划编制和实施,一是要培养规划编制人员的政策分析能力,以及对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发展方向的宏观把握能力,需要掌握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人才。二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和规划决策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应允许、鼓励公众真正的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决策中来。三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成果的表达要用政策性的语言代替以往技术性的语言,不仅能够为公众认识和理解,而目.易于规划管理机构进行实际操作与实施。

第二,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有机统一体。区域发展目标与科技发展任务方向的确定是相辅相成的。从区域发展的层面来讲,科技发展是以区域的发展为核心和导向的,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要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典型科技问题来切应实际地确定规划的编制内容,以增强区域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精、尖技术。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7

如何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江西、利在全国的重大项目做好,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省相关地市、部门及国内外有关单位正在动员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我们认为,搞好*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好三种关系,坚持五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

一、协调好三种关系

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其次,*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2.认真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有机经济体,强调的是内在联系,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分工、互补与合作。从现实看,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壁垒、要素流动障碍、利益分配冲突、产业同构严重、过渡竞争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环湖周边10多个县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作为支柱产业。区域内还存在着部门分工和部门利益,过分强调本部门的职能和利益,会与其它部门发生冲突,甚至会损害整体或其它部门利益。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区域整体优势发挥的角度,从加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目标出发,找准自身的定位,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另外,还要处理好*区与*区流域的关系,俗话说,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区的治理与保护,需要*区及五河流域的共同努力。

3.认真协调好规划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规划是跨行政区的泛区域规划,其必然涉及到已有的和现正在制定的各种规划,已有的规划如国土规划、各行政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镇布局规划等,还有其他综合或专项规划,如《环*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江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江西*部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等。现正在制定的规划如林业部门的林业、湿地规划,水利部门的综合水利规划等。因此,要建立各种规划整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机制,理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纵向上,要对规划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层次的内容;在横向上,要通过衔接与协调,避免相互冲突与矛盾。从而强化规划的权威性,有效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

二、坚持五项原则

1.统一规划的原则。

*区域分属几个地市管辖,仅涉及*的管理部门就有七八个,3个地市12个县级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着*湖面5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必须置于一个统一规划思想之下,按照“三带”、“四区”规划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三带”即在环*生态经济区优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四区”即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通过统一的规划,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市场为纽带,以行政的协调领导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整合地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区域形成有机的经济体。

2.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产业集聚、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然而,环*地域广袤,行政区划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要在高标准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在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以点连线,由线扩面。在功能上,先解决保护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再考虑产业与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区域上,首先考虑滨湖县区,其次再向周边扩散辐射。在时间上,近三至五年打好基础,形成框架,五至十年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十至十五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3.突出特色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最大的不同是生态资源特色,因此要突出*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经济区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经济区的定位。

4.界定范围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这直接涉及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定位、生产力布局及产业分工等等。建议近期规划以*为核心,以环湖4个设区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以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这是*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再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等其他部分县市。

5.开放建设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不是独立、封闭的城市体系,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广泛借鉴学习国内外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与省内其它各地的联系分工与合作。还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要素,学习东部经济区的发展建设经验。加强与中部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

三、把握四个环节

1.掌握全面数据是基础。

科学规划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而准确把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从水文、动植物的基础数据资料看,现在利用的仍是80年代中期进行的*第一次综合考察所获得的资料,20多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其它方面的数据资料,虽然有所更新,但分别掌握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手中。建议迅速着手进行第二次*环境资源综合考察,以准确掌握*基础数据资料。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各部门掌握的其它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基础数据资料库,以利于全社会开发利用。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及时提供科学资料。

2.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前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因此,要针对*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加强保护规划。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沙土治理,清理河道淤积,加强土壤保护。治理好现有企业的污染源,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和发展湖区、山区和平原林业,保护湿地,加快湿地植被恢复,保护候鸟,巩固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3.利用好生态资源是关键。

绿水青山、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环*生态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要充分利用湖区的土地、水面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种植业与养殖业、特色水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借助、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产业,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使环*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利用畜禽粪便等原料,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环*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

4.发展好生态经济一体化是重点。

事实证明,环*区域的绿水清山,仅靠被动防守是守不住的。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掠夺式的生活方式,必须优化区域内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从理论上说,*生态经济区就是*区域内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即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网络空间连绵分布,以若干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发挥其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并联结带动周围城乡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联系密切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区域。

一是统一规划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城市的效率源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和共享,同样,区域内的效率也依赖于内域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所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环*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区域内经济体的彼此合作,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即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通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各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骨架和连结枢纽。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8

1运输经济区域

1.1定义

运输经济区域属于专项经济区域,其研究的对象是交通运输产業在地域范围上的分布特征。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是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规划的前提,也是行业实施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对于运输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极少,王建伟教授从经济区域的同质性、内聚性、比邻性、利益共同性和运输系统自身的基础性和依附性出发,给出运输经济区域的定义是:以交通地理空间上的比邻性为前提,以社会经济资源的同质性或内聚性为标准,具有相似的交通特征和运输联系的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域。此定义从运输经济区域的产业内在涵义出发,结合经济区域的共性,深刻的揭示了运输经济区域的含义。

目前对运输经济区域划分的研究却极少,仅见的文献是张文尝等学者主编的《交通经济带》一书和管楚度教授编著的《交通区位论》一书中有阐述。张文尝研究员提出:“为了准确地对运输通道进行命名和分析,必须划分运输经济区”。他从交通地理的角度,依据各区相似的交通地理特征和经济联系,结合区际运输通道的布局现状与今后发展,将全国划分为五大运输经济区(即东北区、东部北方区、东部南方区、西北区和西南区)。管楚度教授根据交通区位线的类型,在全国区域内,根据自然条件和主要节点(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按照节点的层次等级,提出两种类型交通区位线的区划草案。

从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现状来看,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尚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如上述张文尝研究员的研究仅仅从主观定性的角度给出了运输经济区的划分,并没有给出划分的具体依据和方法,而且这种划分也显得过于粗糙;管楚度教授主要侧重于交通区位线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严格角度讲,不属于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范畴。因此有必要对运输经济区划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2划分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工业化以及城市化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趋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满足区际、区域内以及都市圈等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规划与政策正成为交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建立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与政策一般都依托于综合经济区域,如,西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建立在这些区域基础上的交通规划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这些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原则及方法不同,势必影响全国及相关区域的交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二是这些规划的制定是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仅体现了运输的适应支撑功能,而忽略了运输的引导功能。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运输区域的划分等重要命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作用大大缓解,以高速公路为例,至200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98万公里,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框架也初成规模。但是,当交通运输基本能担负起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功能后,其应更强调对国民经济的引导功能,交通运输业在长期的量上的建设后,面临一个质的突破,因此,交通运输通过长久的形态建设后,现在关键的在于其完成功能建设,即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引导功能。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市圈化的经济发展趋势背景下,以区域的视角来进行交通运输的研究、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和大势所趋。

3划分原由

要在现有的经济区域划分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基于以下考虑:

(1)从交通运输发展的技术经济特征看,空间上的运输要求和运输活动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特征及政策限制所共同形成。其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资源特性和运输对象的经济效益的空间范围所决定,而与行政区划上的省与省之间的界限并无多大关系,而目前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运作以行政区划的省为基本单元并无充分理由。

(2)从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的层次体系来看,缺乏管理上的层次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交通部、铁道部等进行全国性的交通运输规划,如交通部的公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水路的“两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规划,铁道部的“十五”及2010年铁路发展规划。再往下一层次就是各个省确定自己的省道建设。而交通运输的内在要求却如上所述,并不以行政区划上的省份做依托,其要求按照交通运输发展内在的要求进行比行政区划的省份更大或者更小(这决定于区域运输特征)运输区域来进行规划管理,换言之,在国家层面和行政区划的省份层面间缺乏一个运输区域层面,因此,如此的规划、建设、管理难免会在定位上和目标管理上有所错位,影响效益的最大发挥和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从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的价值体系来看,由于运输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区域的不一致性,导致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管理边界上的错位,这种管理边界上的错位必然导致价值体系的非一致性。而价值是决策的灵魂,没有统一的价值体系,又必然会导致决策思路的非一致性。各决策主体(行政区划上的管理主体)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等来进行本区域内的决策,而忽视了运输区域的整体性,导致运输区域功能的缺陷与功能的最大发挥。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中部某省和西部某省在行政区划边界上的高速公路短短几公里的联接线,居然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最后在交通部的协调下才得以完成两省高速公路的衔接。

(4)从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来看,由于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的非一致性,由此而出现的不顾行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而进行的省与省之间的无序竞争,如场站的盲目建设、运营车辆的无序投放、运价的无序变动,甚至人为的设置外来者的进入障碍,以政府竞争取代市场竞争,以政策优惠竞争取代服务竞争等等,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统一管理、有序协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尤为迫切,其要求从交通运输经济的内在联系、特征出发,以运输经济区域为基础建立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因此,从全国层次的交通运输长远发展与效益的最大化来看,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现实的要求,同时亦具有长远的意义。

4划分操作思路

4.1划分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其包含如下含义:首先所用的指标所需数据必须可得。划分运输区域,涉及面及其广泛,需要有各个方面的极其丰富的数据支撑。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必须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其次,区域划分所用的技术路线、方法方案应该可行,能够在现有的数据上准确地进行运输区域的划分,做到全国内区域不重不漏,而且能充分体现运输经济区域的特征。

(2)综合性原则

在运输经济区划的过程中,虽然进行的是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但由于运输的派生性,其划分与人口分布、矿产区域、某类产品区域等有着莫大的关系,需综合考虑各种对运输有较大影响的因素。首先,采用的指标属性应是综合性的,所有指标除涉及运输外,还应涉及社会、经济等与运输有内在联系的指标,其次,采用的指标类型是综合性的。既要有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的总量指标,也要有抽象化的数值来表明相互关系的相对指标;再次,运输区域的划分亦不是仅仅单一的按照技术方法进行划分,还得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结合实际限制条件进行区划结果的调整,以强调其实用性。

(3)指向性原则

能够反映运输、经济的指标有上千种,各个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学术观点、研究目的等选择不同的指标。在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时,我们所作的各种指标的选择、技术方法的确定,皆是由我们的目的所确定。所作的选择直接指向就是关注于运输的内在区域联系。

4.2划分技术路线

在运输区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技术路线:

首先,通过考察运输自身的内在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在考虑目的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选择与运输发展相关的指标群,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搜集数据。以便进行数据的处理。

其次,考虑到众多的指标中,其对区域划分的解释量贡献是不一样的,并且众多的指标之间,肯定会存在大量的高线性相关性,而这种指标间的高线性相关性可能会对区划方案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方案的适用性。因此,必须对选定的全部指标数值进行主成份分析,以便确定个数较少且相互无关的主成分指标,在尽可能多保留信息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指标来代替众多的指标进行下一步分析。

第三,按照运输经济区域的特征,以区内相似性、区间差异性为标准对全国以行政省份为基础的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全国初步划分成几大运输区域。若香港、澳门、台湾由于数据的缺乏,或者由于数据统计口径上的差别,可以暂时不进行考虑,或者直接单独划为一个区域。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9

关键词:滨江新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阶段性

前言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体现的是城市的整体形象、精神风貌和社会人文现状。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确定主色和辅色系统,通过主辅色调的协调,实现城市外在与内涵的融合。但目前来说,许多城市的规划渐渐失去了城市的原有基调,城市虽然变的豪华、绚丽,却偏离了传统特色,城市的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延承。城市在发展中,虽然在外在上实现了品位的提升,但在内涵上,却迷失了自己。

一、绍兴城市色彩发展现状

首先在绍兴老城区,新建的建筑往往会严格控制色彩、材质和形式,基本上按照“凝灰淡彩,墨韵华章”的绍兴色彩规划主色调进行规划。其中,在城市建设中,凝灰源于古老石乡绍兴的典型地方建材――浅色角砾凝灰岩,色彩多红褐灰色、黄褐灰色和暗绿灰,既表达了自然复合的色彩,也在江南地域性的黑白灰色调中明确绍兴的地方本土色彩倾向。淡彩阐述了绍兴城市色彩中温婉雅致的用色偏好,表达了延续城市色传统色彩基因的用色原则。

图1:采用黑白灰色彩的绍兴某建筑

但在城郊城市建设(特别是袍江新区、滨江新区等新城建设中),无论是建筑色彩、材质和形式都与主城区色彩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画面。主要体现在:一、建筑的形式和色彩过于追求现代与时尚,忽视了绍兴传统与特色,偏离了绍兴地域和人文文化;二、建筑材料不再使用凝灰岩(毕竟这种材料稀少而且价格比普通材料贵),因此,色彩形式上不再“凝灰淡彩”,与黑白灰的主色调渐行渐远,形式虽然现代,但已失掉绍兴的整体特色――一个温婉的江南小城。

二、绍兴滨江新区城市色彩建设的整体规划

近几年,绍兴聘请中山大学、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等单位对绍兴城市色彩与高度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规划,认为:绍兴未来城市(包括周边新区建设)的色彩形象特点是“凝灰淡彩,墨韵华章”。因此,在未来的规划发展中,绍兴的古城和新城的建设也应以此作为明确的规划方向。规划中要体现古雅、淡泊、秀丽、自然、纯净等绍兴自古至今延承下来的特点;在规划中,要将建筑色彩指引与建筑高度控制相结合;制定城市重点片区与功能区域分区相结合的色彩规划方法,制定色彩应用导则,通过色彩的表现力,强化建筑高度控制的形态特征。力求绍兴整个城市的发展打破原有的“鉴湖古城”的格局,走向以镜湖为绿心、袍江新区、滨江新区齐翼双飞的“大绍兴”城市发展格局。

三、绍兴滨江新区城市色彩建设的阶段性划分

建筑一旦建成,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将难以改变,所以,在规划之初就应该有严密的考虑。在绍兴滨江新区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全局考虑,在建设前期,对新区的未来城市色彩规划做相应的阶段划分与指导,从而保证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新区色彩不会偏离绍兴城市色彩的主调。

(一)绍兴滨江新区城市色彩规划的阶段划分原则

绍兴滨江新区的城市色彩应该特色鲜明,要以新城中心为轴心向周围铺开,中心应大面积的使用白墙黑瓦,街区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至少占据约60%以上面积),其它颜色(例如红绿黄蓝等)作为点缀色只是在广告宣传或店面招牌上使用。由此实现色彩格调一致与建筑形式统一。

在严格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基础上,在辅色调上,具体新区的区域划分可以根据各区域功能的不同进行区域板块划分,不同的板块将针对其各自特点构建出不同的色彩使用方案。商业区、居住区、休闲区、校园区等区域都应该保持绍兴整体的主建筑色彩和形式,但在建筑的标识、商业标志、店面设计、环境布局等细节上可以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辅色。例如商业区和休闲区可以辅搭一些鲜艳的色彩,以体现其现代感;而居住区可以辅搭暖黄、浅米黄等安逸舒雅的色彩;通过区域区别对待,做到各个区域拥有与本区域色彩相融合的标志系统、环境设施系统等,以彰显新城区特色和与日剧新、蓬勃发展的特点。

(二)绍兴滨江新区城市色彩规划的各个阶段分析

在确定并划分好不同的区域板块后,我们可以通过分阶段建设的方式来逐步完成滨江新区的城市建设。不同的阶段要按照其重要程度和主次关系来划分。第一阶段,对于新区中心区域和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项目可以先行建设。特别是对于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其形式和色彩使用要严格传承绍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色彩;第二阶段,在以上代表性项目建设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应该进行生活区、商业区等区域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这些区域的建筑可以在建筑形式和色彩上将传统特色和现代风格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即能传承绍兴古城区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色彩风格,又具有时尚性和现代性;第三阶段,通过进一步规划,将校园文化区域、休闲娱乐区域等提高居民文化和业余生活水平的区域板块进行完善。

图2:体现绍兴传统黑白灰色彩形式的新区某校园建筑设计图

总结

在城市的发展中,恰当的色彩运用不仅有助于城市现代化文明的提升,也有助于城市传统特征的保持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绍兴滨江新区城市色彩固化的区域和阶段划分,将绍兴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所具有的魅力映衬在城市高楼建设之中,使充满活力、富有内涵的绍兴更加具有特色,使绍兴由局促特色小城向着“四大组团、绿色空间”的现代化特色大城市跨越。

[参考文献]

[1]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区域规划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全球城市区域;次区域;协调;发展;珠中江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7-09(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广东省提出进行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一体化规划。为促进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施,还提出分别编制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都市圈等次区域规划,作为《纲要》实施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珠三角次区域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促进区域内外部的协调,又要充分认识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趋势,才能真正实现“以发展谋协调,以协调促发展”的规划编制目标。

1 全球城市区域内部次区域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次区域的发展机会来源于更大区域的发展,要争取成为更大区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 从被带动的“飞地”成长为具有全球辐射力的“中心地”

当前,城镇群发展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成为有世界级影响的城镇群。世界级城镇群必然是具有世界带动力的“中心地”,而不是被带动的“飞地”。从全球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与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口向沿海区域集聚;(2)沿海的城市向大都市区集聚;(3)主要的“城市区域”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全球城市区域”。大珠三角地区目前离最高级的城镇群还有一定的距离(详见图1:世界重要都市圈人口密度图),要加强承担区域乃至全球的核心功能,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与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1.2 培育世界级中心职能集合体,形成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

城镇群要在全球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全球城市或者共同成为全球城市区域,才能在世界城镇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城市区域的作用不仅在于带动本地发展,还在于引领区域之外的城市发展。全球城市区域的中心功能是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高端生产业等,包括金融与商贸服务、指挥与控制、创意研发和文化产业以及商务和休闲旅游等关键职能组群[3]:

(1)促进金融机构在市中心集聚,形成世界金融中心。在曼哈顿集聚度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公共管理业与服务业,从业人数分别占纽约市的86%、89%、66%。其次是信息业、房地产租赁业及教育业。

(2)集聚公司总部,发挥全球生产指挥和控制中心职能。巴黎大区是欧洲最重要的总部基地和拥有国际组织最多的地区,集聚了法国96%的银行总部、70%的保险公司总部和400多家的国际组织。

(3)形成明显的区域服务-制造联系。巴黎借此推行“竞争力集群”政策,利用研究资源服务于遍布全国的产业集群,由政府通过指定研究资源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促进巴黎与周边地区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使巴黎的研究部门具有更强的世界竞争力,边远地区的制造产业集群科技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

(4)以创意和文化产业职能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伦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理念,又第一个用政策来系统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世界都市。

(5)以休闲旅游职能成为区域重要集散中心。华盛顿、纽约在整个都市群中处于中心地位,承担了区域集散中心的职能,发挥着强大的旅游流输入、运转和输出作用。

大珠三角地区未来要以培育这种世界级的中心功能的集合体为主要手段,不断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在“港主服务”、“粤主制造”的大格局下,推进粤港澳产业融合与互补,特别要结合Cepa的实施,重点促进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1)在制造业方面,应结合广东制造业优势与港澳的技术优势,共同打造国际高新技术类制造业基地。(2)在科技研发方面,结合广东基础性研发体系和港澳技术成果转化的优势,打造国际性产学研一体化基地。(3)在高端服务业方面,在促进粤港澳产业升级过程中,共同建设国际生产指挥和控制中心。(4)在金融业方面,利用港、深、穗各自的金融业优势,发展连接内外、畅通无阻的国际金融中心。(5)在旅游业方面,共同打造世界级的“黄金海岸”,可成为区域产业合作的先行领域。

1.3 推动“区域中心职能分置化”与“城市中心职能特色化”发展,形成不均衡的多中心发展格局

在全球城市区域的内部,区域中心职能并不完全集中在一个全球城市,一个全球城市能承担的中心职能在不同的次区域和城市中分置;而每个次区域和城市分担的主要中心职能是世界级的,并且各具特色。

1.3.1 区域中心职能的分置化

区域中心职能并非完全集中在某一全球城市,而是形成多级中心功能分工。中心功能的日益复杂性和信息社会带来的高度流动性,将促进专业服务功能从集中在一个城市,逐步分化到多个城市,单个城市只承担一部分中心功能或其中的构成部分。而这些城市并未出现一个占绝对主导的城市,而是形成互补性很强的城市区域,共同分担全球城市区域功能。在德国,大都市区域的职能不是集中在某一全球城市,而是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的大都市区域。都市区域化的过程与城市功能的专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的区域,构建“分散型网络结构”。在高端生产业向全球城市集中的同时,高度畅通的物流、信息流使其中一些专门化的服务功能(包括后台管理、物流管理、传媒中心以及大规模的教育、娱乐、运动功能等)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尺度上扩散,同时又在一些次级中心城市聚集,形成了不同功能等级的多中心结构。日本东京圈致力于将打造“多核多轴型”的网络化结构。采取老中心区与多个新中心区分层次并进策略,在传统中心区域专门发展作为世界城市须具备的国际金融功能和国内政治中心功能,次级职能则向其它级次中心疏散,形成了副功能新区。

1.3.2 城市中心职能的特色化

以地方资源特色为导向发展城市中心职能,成为全球城市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每一个城市的相对优势和独特个性,在城市区域内部进行劳动的空间分工,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形成不同的专门化产业或经济部门。伦敦都市圈拥有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一批次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与伦敦在地域上形成了一定的功能分工,伯明翰是英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利物浦则发展为著名的港口城市和全国第二大港。每个城市专注于各自重点发展领域,在其专业化的框架内,通过研究和教育机构、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等与全球网络连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之中,建立起与其它地区的全球城市或全球城市区域的广泛联系,成为联系国家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桥梁。

随着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的不断融合发展,大珠三角城镇群内部不同城市将分担区域各种中心职能,形成具有多个中心的城市区域;同时,利用地方资源禀赋形成特色化的城市中心职能,并通过不断融入全球网络联系形成世界级的专业职能。珠三角围绕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三大次区域各自发展特色进行“再极化”与“再扩散”,强化与国内国际不同市场之间的重点联系方向,逐步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功能整合度和空间流动性的多中心、网络化的城乡区域格局。其中,广佛肇都市区以辐射国内及东南亚为主要方向,强化世界级的生产服务和先进制造业职能;深莞惠都市区依托香港,以集结欧美乃至全世界资源为方向,强化具有全球地位的高端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职能;珠中江都市圈将形成以珠澳国际都会区为核心,形成不均衡多中心分布的融合发展格局。在珠中江都市圈内部,以地方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导向,培育珠、中、江三市世界级的特色化中心功能。其中,珠海重点发展商务、会展、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等高端产业;中山要发挥人文环境优势,发展国际性的文化服务功能;江门要大力发展海洋、能源、文教、旅游等产业职能。

2 次区域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的整体思路

2.1 新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作为城乡特色化发展的方向

城镇群内部由不同发展特色的次区域组成,由于发展机遇和路径不同,次区域之间往往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格局,先发与后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因此,要成为全球城市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后发的次区域地区,就必须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以“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4]”为发展目标,重点培育金融和商业服务、总部经济、创意和文化产业以及高端商务休闲等世界级职能和支撑其发展的世界级场所,实现次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2.1.1 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以“物联网”和“新能源”为代表的信息化与低碳化发展,作为未来抢占世界级高端产业、促进新兴战略性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向[5]。一是要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促进物联网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形成支柱产业突出、集群化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要重点开展绿能科技研发与应用,加速传统高碳产业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

2.1.2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人口素质和城市化质量

通过扩大就业、促进消费模式转变和强化公共物品供给,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6]。一是要扩大就业渠道,实现“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发展,培育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建立联盟式的区域就业培训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培养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要促进“产品消费”与“休闲消费”并重发展,充分保护和发掘多元文化资源;发展高品质、复合型的商业消费和购物方式,推动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业区、特色商业街等设施建设;整合区域内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注入休闲、商业、娱乐等现代生活功能,构建高品质、多元化的现代休闲旅游体系。三是要促进“基本保障”与“享受保障”并重发展,实现区域交通、社会、绿色、生态等设施一体化,实现公共物品的全面供给。

2.2 新平台:建立“流动空间体系”,支撑全球城市区域的外部资源集聚和内部空间重组

搭建次区域层面的空间支撑体系,核心是要通过建立“流动空间”(SpaceofFlows)[7]体系,一方面,通过强化与周边城市区域的联系,有效集聚外部资源;另一方面,建立以交通网络为核心支撑的战略性通道,实现次区域内部空间的重组。

2.2.1 强化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实现资源的高度集聚和高效流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的分散与管理的集中同步进行。全球性的控制中心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同时,全球竞争之下出现地方化的动向,各种地方性空间通过强化与全球城市的联系与合作,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获取更大的竞争力。

珠三角地区在完善国际化、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上,还建立起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生产和营销网络,对内、对外的连通性逐步提高。为实现城乡区域发展转型与提升,珠三角要大力整合区域发展资源,建立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港澳联手打造更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镇群,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

2.2.2 以“流动空间”的建立支撑全球城市区域内部空间的重组

全球城市区域内部空间重组的关键,在于“流动空间”的建立。“流动空间”的形成有赖于三个层次的物质支持:第一层次是由信息和交通通道等基础设施构成的“互动网络”;第二层次是“节点和核心(枢纽)”;第三层次是具有区域支配地位的“功能性空间”[8]。

珠三角目前仍存在流通不畅、网络设施之间整合程度不高、设施与城市发展脱节等问题。未来,珠三角要重点打造“区域网”(包括“区域公交网”、“区域物联网”、“区域绿道网”、“区域水道网”、“区域安全网”等)来建立支撑一体化城乡区域发展的流动空间体系。在完善区域网的基础上,大珠三角地区“两极拉动”的地理格局将发生改变,这为珠中江次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使香港的辐射更快扩散到珠江西岸地区;广州南站、广珠城际轨道等的建设,使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向珠江西岸地区延伸。珠中江次区域通过完善“互动网络”,并在重要节点上重点打造“区域区”(包括“区域服务中心区”、“创新产业集聚区”、“区域绿地”、“人文风情区”、“生命线工程”等),来建立支撑一体化城乡区域形成与发展的流动空间体系。

3 次区域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的实现途径

3.1 确定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实现各城市的特色化发展

流动空间的建立为次区域集聚外部资源、优化内部空间重组、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支撑。在“新发展”与“新平台”的整体思路指引下,《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2009-2020)》(下简称《规划》)提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端发展资源的集聚,重点培育金融、商业服务、总部经济、创意和文化产业以及高端商务休闲等重要职能”的次区域整体发展目标,以及“五个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目标,包括:

(1)建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小时交通圈”,促进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珠中江都市圈在交通需求管理的引导下,以构筑完备的区域公交网和区域物联网为方向,尽快搭建起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骨架,为区域空间发展提供支撑。

(2)建成协调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一体化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珠中江都市圈依托不断完善的区域物联网,实现科技与创新资源共享,壮大海洋经济,引导临港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发展,限制钢铁、造纸等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规模,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3)建成多层次的休闲游憩空间体系,打造“复合生态圈”,促进区域生态休闲一体化。珠中江都市圈以区域内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江、海、田为要素,构建有机衔接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的区域绿道网,串联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绿色开敞空间。

(4)建成高品质的人文环境体系,打造“优质生活圈”,促进区域生活一体化。珠中江都市圈充分挖掘滨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设施共建共享;通过水道网串联滨水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创新创意产业园和城镇公共文化中心等,引导人文风情区建设,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实现城乡休闲消费模式升级。

(5)建成联结区域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一体化安全网”,促进区域市政设施建设一体化。珠中江都市圈以低冲击开发为导向,依托区域供水网、区域能源网络、区域供排水通道以及区域防灾避难通道,通过协调城际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复合通道布局,支撑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宜居城乡生活。

3.2 构建“政策分区”,落实对区域性战略性资源的引导与控制

“政策分区”是对战略性空间资源明确管理要求,同时以政策、法规引导地区的规划与建设[9]。通过将流动空间体系落实到政策分区,改变以往战略性规划层面用地布局以功能分区为重点、在实施中难以落实的弊病;同时,以政策分区作为用地布局重点,有利于规划的目标与策略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安排。堪培拉空间规划是自1970年以来,在延续城市结构的基础上,首次根据城市增长需求,明确了城市的发展区域,提出了城市新的增长点与增长区域。堪培拉都市区政策规划的政策分区包括城市发展区、储备地区、乡村地区和开放空间等主类(详见表2:堪培拉政策分区分类表)。

《规划》提出了三规合一的四大政策分区:优先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开发区,并进一步落实到九大二级分区:其中强调对区域重大战略性资源的引导的包括区域通及基础设施通道、区域服务中心、区域创新产业集聚区、重点文化保护及发展地区等;强调对相互不能触碰的底线的控制包括区域绿地及绿道网、重要水域岸线等。

3.3 提出“重点专项协调规划指引”,落实到区域协调战略性项目和协调主体

为更好地集约利用有限的资源,避免以局部利益为主体的竞争对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改善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10]。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空间格局的要求,通过将流动空间体系构建的理想城乡结构模式与各城市原有规划的拼合进行对比,分别从综合交通、创新产业、休闲游憩、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专项提出具体的协调要求,包括三市重点要协调的项目、新增的项目以及对原有规划调整的建议,并落实到具体协调的重点项目和实施主体。其中:(1)重点协调项目主要是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以及识别城市总体层面的重点项目,基本上是需要在整体层面进行协调的重要的“区域区”;(2)新增的项目是上位政策和已有规划并没有提及但规划认为重要增加的项目;(3)对原有规划调整的项目是已有规划有提及但并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与规划的发展内容和空间布局有冲突的项目,需要规划给出具体协调建议的项目。《规划》针对中山、江门两市绿色光源产业的整合发展,提出强化新光源研发、设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合作,携手共建中江绿色光源产业带。建议增加江海与横栏的过江通道连接;促进江海区与古镇、横栏的产业协作,引导江海绿色光源产业基地重点拓展生产应用、教育培训、研发与孵化等功能区空间;古镇、横栏通过整合两镇产业用地,着力建设物流智慧化管理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展览营销中心等设施。

3.4 识别“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实现多元管治主体的协调共治

科学的区域规划应该是公共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多元利益行为体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11]。“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的九大政策地区之一,是指城镇密集地区和重要发展走廊上的城市边界相邻地区,其主要管治措施是通过制定协调规划和建立协商制度,实现相邻城市对该类地区开发建设的密切合作、协调,保障区域整体利益和相邻城市的共同利益。

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的协调规划是次区域协调规划进一步落实更大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协调规划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划定一定范围的邻接地区,在分析相邻城市已有规划拼合的基础上,对照次区域整体规划,提出具体的协调建议,同时也是深化“重点专项协调规划指引”的内容。

3.5 建立“专责委员会制度”,保障次区域空间协调的有效实施

从国际国内区域协调机构的设置方式按管治力度的大小一般有:区域政府、区域协调委员会、签订协议等方式。全球城市区域内部次区域的协调方式应以成立区域协调委员会的方式为主。莱茵河治理水污染的成功,是因为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才达到的。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iCpR)管理,委员会主席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现在的委员会工作人员仅有12人。委员会下设一个常设机构——秘书处。委员会本着让下游国家唱主角的原则,尽管主席一职按照规定期限轮换,但秘书长却永远是荷兰人,因为荷兰是莱茵河最下游流经的国家,在河水污染的问题上,荷兰最具有发言权,而且荷兰由于受到污染危害可能性最大,所以,对于治理莱茵河的决心和责任心最为强烈。《规划》建议设立珠中江都市圈区域委员会,在区域委员会下设专责委员会,每个专责委员会负责某一固定领域的协调事宜,由利益相关最大的城市作为协调机构的主体,将秘书处设于该城市,秘书长也由该城市相关部门主管领导担当。

在专责委员会框架下,通过行政法律机制、区域共同基金以及规划监测与评估机制等,协同各相关主体共同推进次区域规划的实施和日常事务的解决,推进区域共同发展。(1)区域委员会各成员以共同遵守的行政或法律手段作为日常办事的准则。各城市政府及各部门、各相邻地区可通过签署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合作框架协议作为协调工作的共同纲领;此外,还可以通过协商制订区域专项管理条例和区域共同标准等。(2)各城市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需求,按照GDp的比例出资设立珠三角西岸区域合作共同基金,下分各种专项基金。以共同基金为诱导,促进空间规划实施。各地区申请项目只有符合区域一体化空间规划,才能得到共同基金的经济援助。(3)建立定期或实时监测预警机制、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跟踪和发展评价体系以及对规划的后续影响评估体系,对区域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土地利用、区域绿地、重要水源地保护、大气和水环境保护等可能触及区域共同利益的重点领域进行监测与评估。

4结语

本文从全球城市区域的视角,探索一体化城乡区域的发展趋势对内部次区域发展的影响,并以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圈之一的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为例,探索了空间协调规划的思维框架、实现途径和实施机制等,对探索有条件或即将成为全球城市区域的同类地区的次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2009-2020)[Z].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中山市城乡规划局,江门市城乡规划局,2011.

[2]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Z].广东省人民政府,2010.

[3] peter.Hall,Kathypain..从大都市到多中心城市[J].国际城市规划,2008,(1).

[4] 叶连松,靳新彬.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212-227.

[5] 董轶群,查冬冬.信息化技术和低碳化技术引导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C]//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

[6] 徐慧琼,叶育成.“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C]//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

[7] manuelCastell.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久,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 罗小虹.一体化城乡区域——珠三角空间发展趋势与前景[C]//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

[9] 宋劲松.从“区域绿地”到“政策分区”——广东城乡区域空间管治思想的嬗变[C]//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