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化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2:02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这些改革举措为农业市场化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传统农业管理方式变革指明了方向。在农业领域,如何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呢?关键是解决信息失真问题。

(一)真实信息是市场的灵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1964年《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要采取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激励生产者采用现代生产要素。我们理解,舒尔茨所说的市场方式,就是以价格变动这一关键信息,引导生产者进行经营决策。实际上,不只是生产者经营决策,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都是以公开透明的价格、供求等市场信息为依据的。可以说,公开、透明、全面的价格、供求信息是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农业管理的数据基础。如果信息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农户“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如果价格不是交易价格,与市场的实际行情存在差距,市场反映就与实际不符。要改造传统农业,就必须夯实数据基础。

(二)老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都由政府主导,建立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到的监测预警体系。特别是美国农业部的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涉及120多个国家、60多个品种,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的《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已经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风向标。美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信息监测预警及主要是让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更好地决策,最终实现为本国农产品开拓市场的目标。美国农业部认为,如果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不能由政府的一个部门来统一收集、分析与,就无法保证信息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早在1946年的美国农业市场法案中就明确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业生产者,都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美国监测预警主导了国际市场话语权,掌控了供求调控主动权,把持了世界贸易主导权,维护了国家农业核心利益。

(三)我们的难题在哪里?去年3月,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玉米产量大幅增长,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当天跌停。而我国宣布丰收之后,国内价格不降反升。信息失真的原因在哪里?各类机构的信息的不全面、不及时,采集的价格不是交易价格,与市场的实际行情存在差距,不能客观反映市场实际;信息服务方式使得农户对市场信息“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此外,也没有相应立法来保障市场信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各环节信息分别掌握在不同部门中,多部门信息,市场无所适从;同一品种的信息采集和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结果不一致是常有的,市场无法识别;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人数不在少数,不但没有合力,而且缺乏稳定专职的基层信息采集人才、能够进行行业宏观分析的专家型人才、能够运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型人才和能够持续跟踪全球市场的国际型人才。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农业市场体系;市场主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inthemarketSystemofComprehensiveSupplementaryReforms

ofmodernagricultureandtheSolution

ZHUJiangmei

abstract:Comprehensivesupplementaryreformsofmodernagricultureareastrategicdeploymentfor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theestablishmentandimprovementofanagriculturalmarketsystemareoneofthekeylinksofcomprehensivesupplementaryreforms.theimprovementofthemarketsystemisconducivetorealize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However,themodernizationprocesshasbeenseverelyhinderedas,inthepilotareasofthecomprehensivereforms,thestructureofagriculturalmarketsystemisunreasonable,productionfactormarketssuchasthelandmarketgrowslowly,farmersarelessorganized,andthechaoticmarketcompetition.Fourimportanttasksforthereformsincludeimprovingthestructureofagriculturalmarketsystem,acceleratingthelandtransfer,developingfarmers'cooperative,andintensifyinggovernmentsupervision.

Keywords:modernagriculture,comprehensivesupplementaryreform,agriculturalmarketsystem,marketplayer,problem,solution

2013年4月,国务院部署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作为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探索新型农业生产关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涉及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等八个领域,强调综合配套,但任何改革试验都需要做好关键环节的工作,在风险调控的前提下,以点带面,循序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农业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成熟的农业市场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的根本保障。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无不建立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之上。健全、规范和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市场价格、竞争和供求等市场机制在不同层次的农业市场中协调着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改善农业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完整性

从客体结构看,应具有农产品消费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土地市场、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从时间结构看,应具有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从空间结构看,应具有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二)统一性

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应是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则在全国范围内交换和流动。统一的农业市场要求建立城乡贯通的流通系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竞争性

农业市场体系的竞争性是指各类农业市场必须利于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限制和消除垄断的产生,促进农业市场的高效运行。

(四)有序性

农业市场体系的有序性是指农业市场体系必须规范化,主要包括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农业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及市场环境的完善化。

(五)开放性

农业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指农业市场主体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获取比较利益。

二、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业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强烈依赖客观经济条件而渐进地发育成熟起来。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场体系的发展遵循了这一逻辑演变进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业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然而,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场体系的建设依然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残缺失衡的农业市场导致竞争不完全,农业资源无法自由流动,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并呈现刚性化。

(一)农业市场体系客体结构不合理,市场质量偏低

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业市场体系结构失衡,农产品消费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迅猛,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业综合化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但是高层次市场发展缓慢,如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还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要求改变传统家庭分散经营的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因为随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高度相关。因此亟需建立规范、高效的土地市场,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和集中化,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利于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信息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完全,信息的不对称和传递不畅,满足不了市场主体对信息的需求,难以使农业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

(二)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受限

农业市场体系的发展依赖于市场主体的发育程度。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市场主体发育程度总体较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户成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然而,低组织化的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和流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相背离。为改善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交易中存在权力不对等,导致农户合法利益受侵。而农民合作社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中也面临权力失衡的局面,市场主体间无法实现公平竞争。

(三)农业市场无序竞争,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市场的一体化

由于农业市场管理、运行技术、市场法规等方面建设滞后,部分地方政府监管乏力,导致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农业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活动规范性差,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干扰,流通成本增加,流通效率下降。同时,由于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农业资源在区域间和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受到阻碍,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影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造成农业市场竞争不充分,优胜劣汰的机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三、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培育市场体系的对策

(一)确定重点,培育完善的农业市场结构

农业市场体系的发育依靠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和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因而农业市场体系发展是一个自我发育和演进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在掌握其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缩短自我发育的进程,而主动培育完整的市场体系结构,加速农业市场体系的成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继续完善农产品消费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同时,应合理规划,确定重点,注重培育土地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尤其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心,促使农业土地根据市场需求流转,改变农户的市场不完全作为的状况,土地规模经营,使得农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农户是农业生产和流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农业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于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平衡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间的权力对等关系,实现市场主体的平等性、自由性,成为关注的重点。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提升农民合作社的实力,使之具有与龙头企业对等的权力,从而保护农户的经济利益。同时,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增加龙头企业的市场供给,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保证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

(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培育正常的市场秩序

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的基础上,政府应利用宏观调控职能,培育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体系,通过价格约束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使农业市场交易活动规范化。同时,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市场交易活动调控,建立健全农业市场法规,为农业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积极培育正常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3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改革

党中央坚持把搞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这充分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把农村的经济搞上去。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的改革实践证明:没有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就不会有中国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同样,在新的发展阶段,仍必须通过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应从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两个方面:在深化改革方面,通过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和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成本控制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在依法治“市”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调整财政信贷分配格局,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程传兴强调,农业是弱质产业,客观上需要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二、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1.引导农户适应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调节范围的扩大,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也在提高,但总体上还是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生活,习惯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缺乏自主决策的经验和能力。而且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掌握市场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运用农业科技也受到限制对外招商引主体。农业投入问题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启动境外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是招商引资的主要任务。

2.组建公司兴主体

主要是发展公司制农业,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的要求,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培植一批加工型、流通型、生产型和复合型的农业企业。

3.鼓励干部转化为主体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鼓励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兴办和领办农业经济实体。

三、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1.发展成熟的生产要素市场

劳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们应改革过去那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鼓励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资金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在于资金不足。因此,我们应着力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我们的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快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2.政府应加强对各种政策法规的调控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立法空白区制定相应的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法规,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去贯彻执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这种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由于“二元结构”的限制,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亿,流动人口已经从城市体系中占较少比例的群体成为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经济联系、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化。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成为城市体系的边缘人,他们在城市中遭到的一系列社会排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随着城乡迁移和人口流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户籍制度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迫切需要推进城乡户籍体制和相应的公共福利体制改革。

3.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

我国医疗、养老、住房、劳动保护等福利保障待遇基本上只施惠于市民。城乡不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阻碍了城市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收。因此,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育、技能培训、健康与营养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

四、兴办村办企业是实现农村发展的有效方式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4

1.浅析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总体思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格局的逐渐铺开,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诸多产业项目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新科技、新工艺、新管理模式的促动下,以及在体制改革的推进下,其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及其发展仍不够成熟,需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并建立其独立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依赖其自身的管理体制建设与适度改革。近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强势格局的显露出来,国家整体经济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给我国各行各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必须持续性推进的核心产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对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行业特点来看,农业既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关乎到民生以及国力。可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属大势所趋。事实上,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其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改革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3.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延伸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改革步伐的加快,而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农业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在实践管理中,要正视农业生产在我国整体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农业生产及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落实各项基础的农业生产环节。同时,还需要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联,在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渐将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渗透其中,强化农业集约型生产管理的总体效能,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管理作用。

二、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1.改革并实施管理体制,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独立性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未来规划中,管理体系的运行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其剔除了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当中存在政府职能干预的部分内容,从而强化了在实际工作中的组织地位,这样一来,便可以在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协调之下,逐步增强农村农业产业项目的实际生产效能,形成农业经济管理的市场化调整机制,有利于农业体系当中资本的流通,促进农业发展。

2.将多种农业经济形式与农业改革相契合,构建符合时展的农业科技服务框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而言,将科技兴农、服务兴农等多种管理体制与实际产业项目相整合,鼓励多渠道发展农业经济,令其在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协调之下,积极引导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具体的情况来看,科技手段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融合,对于该领域改革来说十分关键,尤其是诸多规模化农业生产项目的执行,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及其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都陆续引入了带有服务职能的项目,以及启动了相关的配套机制,从而激发出农业经济管理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实质上,这就是目前所能实际操作的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有效策略,在执行的过程中,为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的深入改革带来了启示。

三、结束语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5

【关键词】:中国农村改革经验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总结30多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通过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和政策变迁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点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即“突破”: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使整个经济体制发生革命性变化;突破城市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城乡逐步走向协调;突破自身的束缚,逐步走向世界,并正在实现自身的转型。从政府和农民的关系看,30年农村改革的过程,是政府对业和农村的控制逐步缩小、服务逐步增加、投入逐步加大的过程。从根本上看,农村改革是我国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不仅仅表现在最初的承包到户上,还表现在此后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具体推进上,比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出和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30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尊重农民的权益和意愿,农村改革和发展就会深入;反之,就会停止甚至倒退。这是历史的经验。今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也应该以这一基本经验为立足点。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围绕农业和农业发展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二、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始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其出发点就是改掉传统体制低效率的部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解决温饱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且,我国的农户也具有弱质性特点,其户均土地只有半公顷左右,小规模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很难通过市场得到保证;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我国每100名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6.65人,小学程度26.37人,初中52.81人,高中10.52人,中专2.40人,大专及以上1.25人,不仅和城市劳动力的差距大,和发达国家劳动力的差距更大,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才能成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因此,当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当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后,农业反而变成了低效率行业。一味追求国民经济整体上的效率,忽视了农业这样的弱质产业所要求的公平待遇,实际上必然会势得其反,损失其他产业的效率。上个世纪90年代三农领域出现的很多问题,大都是由于这一特点造成的。

三、应采取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方式

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被普遍认为属于渐进式改革,农业和农村领域的改革亦然。中国农村和农业领域改革的特点多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环渐进。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定改革主线,先试点后推广,在探索中不断确立改革的目标。虽然改革在不同阶段政策的重点不同,但都依次递进、一脉相承。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它是由一系列特殊原因和农村现实复杂性等客观条件决定的。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大震荡,实现了农业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在坚持渐进式改革原则下,中国农村的改革同时也具有激进式改革的一面。例如,中国改革设计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以家庭生产组织为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代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济性,使中国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可以说,这种以渐进式改革为主,同时兼用激进式改革的方式,是中国过去近30年农业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没有已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农村改革应该继续坚持渐进式改革方式,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激进式措施。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6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30年来,在农村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回顾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已经或正在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体制,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农业实现高速增长,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郭书田,2008)。同时,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2-1998年),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全面取代了计划手段,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除粮食外,中国农产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供求的方式已经全面确立,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全面稳定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强。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7

关键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点;未来趋势;农村合作经济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努力之下率先取得了突破。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现在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复杂艰辛的过程。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得到启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合作经营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未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体制,农民在土地经营上获得了较大的自,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分离。从此以后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农村的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并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国家调减了农副产品的统购与派购计划,生产关系开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生活开始好转。

第二阶段:198—1988年,在这阶段中,农村年的经济发展开始按商品经济的轨迹运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不断完善,党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政策的到了基本落实,全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了改革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方面走向市场的农产品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的产业活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再有几乎商品经济的指导下进入新发展。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农业增产,稳步推进体制改革。1988年党中央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扭转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更好的推进改革剑圣。这一时期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全国在此时基本取消了两票和统销制度。从此我国粮食流通改革由“双轨制”向“单一制”的转变新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质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同时,将三农工作纳入城乡发展大战略之中,农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开始形成。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只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更明显的市场取向。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农村经济改革方面更加明确;第二,改革大多采用的“自上而下”的特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无论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完善,还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探索,都体现出自上而下政府设计和推动的特点;第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越来越受制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在不断地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调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其他阶层利益分配关系的过程。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现的问题与启示

虽然我改过农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其实和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肃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也使得农民经营过于分散,没有实现大规模经营。其次,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民被纳入市场组织比较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流通程度较低。再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供给不足,组织结构不健全,近年来农业服务实体收益率较低,能力不足,结果造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金供应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最后,城乡经济社会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我国目前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农村建设阶段还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经济一体化体制机制,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鉴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和启示:第一,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在中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始终是一对矛盾,因而我们应当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农民收入上不去,全国小康就很难实现。第二,应当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动摇。如果没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就不会有农村经济的稳固发展,因而要稳定和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体制。第三,坚持保护农民利益不动摇。发展农业的主体为农民,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农业生产才能持续发展。农民收入能否稳定增长,关系着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局。第四,坚持科教兴农不动摇。发展所要依靠的就是科技进步,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和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结合发展中所得的启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将会向农村合作经济方向发展。一方面由于集体统一组织经营能力的弱化,导致单一农户面临市场,这就使农户作为经营主体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始终是一对矛盾,分散的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多变的特点没造成农户市场决策方向趋于相同,农业生产经营与市场脱节,要改变以上问题就要求农户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进行生产经营联合,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因此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在农村改革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符合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农村合作经济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新中国经济五十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8

市场经济体制的延伸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改革步伐的加快,而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农业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在实践管理中,要正视农业生产在我国整体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农业生产及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落实各项基础的农业生产环节[3]。同时,还需要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联,在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渐将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渗透其中,强化农业集约型生产管理的总体效能,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管理作用。

二、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1.改革并实施管理体制,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独立性

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未来规划中,管理体系的运行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其剔除了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当中存在政府职能干预的部分内容,从而强化了在实际工作中的组织地位,这样一来,便可以在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协调之下,逐步增强农村农业产业项目的实际生产效能,形成农业经济管理的市场化调整机制,有利于农业体系当中资本的流通,促进农业发展。

2.将多种农业经济形式与农业改革相契合,构建符合时展的农业科技服务框架

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而言,将科技兴农、服务兴农等多种管理体制与实际产业项目相整合,鼓励多渠道发展农业经济,令其在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协调之下,积极引导国家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具体的情况来看,科技手段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融合,对于该领域改革来说十分关键,尤其是诸多规模化农业生产项目的执行,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及其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都陆续引入了带有服务职能的项目,以及启动了相关的配套机制,从而激发出农业经济管理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实质上,这就是目前所能实际操作的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有效策略,在执行的过程中,为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的深入改革带来了启示。

三、结束语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9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制;历史沿革;完善措施

abstract: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circulationsystemofagriculturalproductshasexperienced4stages:marketregulationunderthestateintervention;monopolyforpurchaseandmarket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graduallyreformingsystemofmonopolyforpurchaseandmarket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marketregulationunderthestate′smacroregulation.Lookingtothefuture,wemustadheretocombinemarketorientationwithnationalmacro-control,todevelopintermediaryorganizationsofagriculturalproductscirculationandimprovethemarketsystemfordeepeningthereformofthecirculationsystemofagriculturalproductsinChina.

Keywords:circulationsystemofagriculturalproducts;history;measurestoimprove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我国不断进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的改革,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一、历史沿革

(一)1949-1952: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

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内经济中存在多种经济成份,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个体农民自主生产,农产品实行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体制。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三十七条规定:“关于商业:保护一切合法的公私贸易。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自由,但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国营贸易机关应负调剂供求、稳定物价和扶助人民合作事业的责任。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办法,鼓励人民储蓄,便利侨汇,引导社会游资及无益于国计民生的商业资本投入工业及其他生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城乡分隔、交通运输破坏等原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受到严重阻滞。1950年,由于农业恢复较快,农产品产量增加,而城市因为“统一财经”造成暂时的需求不足,扩大工农产品的交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成为促进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措施。为了保证国内包括农产品贸易在内的商品交易有序进行,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于1950年11月发出《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要求各地对“不在各该当地人民政府规定之交易市场内交易者、故意抬高价格抢购物资或出售物资及散布谣言,刺激人心,致引物价波动者”等给以坚决打击,以保障“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贸易自由政策”。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土产会议推销土产的指示》,指出“推销大量的商品粮食、经济作物、出口物资和占农业收入很大比重的农副产品,就成为目前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通,1952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利益,畅通城乡交流,为了提高私营经济的积极性,除了合理调整价格和适当划分经营范围之外,还应取消各地对私商的各种不当的限制,禁止各地交易所的独占垄断行为”。“中央商业部对于各种农业副产物,应固定适当的比价”。根据上述相关精神,国家加强对工农产品比价、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价的调控,以实施国家农业生产计划。在国家的干预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了,自1950年到1952年底,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9.7%。工农产品比价平均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2年为90.3%。国家采取行政干预经济在当时是必要的,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4865万吨增长到1952年6845万吨,年平均递增12.1%,是至今为止的最高增幅。其它农作物,如麻、烟等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

(二)1953-1978:农产品统购统销阶段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高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需要的问题立刻显现出来,再加上私人商业的投机倒把行为,进一步加剧农产品供不应求状况。上海、广州等地,农产品供求紧张非常突出,并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决议》指出:(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二)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三)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四)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

1954年9月4日,政务院了《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195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紧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8月,国务院《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1957年8月,国务院又《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其他物资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的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1961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的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指出:“国家对粮食、棉花、食油(第一类物资)的统购统销政策,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第二类物资)通过合法进行派购的政策,必须坚持。”“除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和通过合同进行派购得重要农产品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农产品(第三类物资)。对于第三类物资,国家不规定派购任务,允许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个人仔国家指定的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副产品的收购,分别采取统购、派购和议购的办法。”以后很长时期内,国家一直把统购、派购和议购作为农副产品收购的基本政策。至1978年,由商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管理派购的农副产品(不包括地方增加的)共有117种。统购统销政策是粮食供求紧张,国家需要在农村取得大量工业化积累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证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的形成。从短期来看,利大于弊。但是,长期持续对对农产品的实行低价统购制度,必然扭曲农产品价格,扩大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压低了农民的收入,削弱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累功能;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不能发挥市场在配置农业资源中的作用,影响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育,造成农产品的供应紧张;统购统销制度也阻碍农村的专业分工,抑制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三)1978-1984:逐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

1978-1984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产品流通体制也开始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在从根本上不触动统购统销制度的条件下,有计划地提高农产品价格,逐步减少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的品种,放开集市贸易,允许部分农产品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启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从1979年3月份起,陆续提高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高幅度为24.8%。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减少粮食征购指标。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农业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3年1月,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是完全必要的,但品种不宜过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农产品,继续实行统购派购;对农民完成派购任务的产品(包括粮食,布包括棉花)和非统购派购产品,应当允许多渠道经营。”10月29日,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组织多渠道经营的报告》,将商业部主管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46种减少为21种,调下来的25种降为三类,实行市场调节。1984年7月,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农牧渔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又将原商业部系统管理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21种减少为12种。截至1984年底,属于统派购农副产品有1978年的100多种减少到只剩下38种(其中中药材24种),即减少了67.6%,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总额中,国家按计划牌价统购、派购的比重从1978年的84.7%下降到1984年的39.4%。

与缩小统购统销范围和品种相对应的是开放集市贸易,允许部分产品实行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1979年4月后,国家放宽对集市贸易的限制,规定三类农副产品和除棉花外完成统购任务的一、二类农副产品,均可实行议购议销和上市自由贸易。

(四)1985年至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从当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至此,除少数品种外,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

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后,国家对农产品改为定购合同,由商业部门在播种季节前与农民协商,签订合同。定购的农产品一般按“倒三七”比价计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1985年后,由于受宏观经济运行再次向工业倾斜的影响,农业投入不足,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大幅度减产,随后出现连续4年农业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为保障城市居民的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国家对粮食实行国家定购和市场购销的“双轨制”,对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经营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1990年以后,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相继建立。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标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取向的跨步推进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同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定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1998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2001年7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将改革政策措施概括为“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一放”,就是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二分”,就是实行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三加强”,就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强化。

二、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经过6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初步发育,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市场网络;农产品价格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但相对于整个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而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还相对滞后,流通环节中的高成本、低效率依然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回顾六十年的改革历程,以世界发达国家作为参照样本,根据“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加工、储运、供应、营销、服务等诸环节联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总体思路,笔者认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化取向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事实上就是一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由传统的统购统销向购销市场化的彻底转变。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对此在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动摇。中国已加入wto,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也要求中国按照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要求办事,逐步放松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控制。农产品改革的实践证明,用行政手段解决农产品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可能在短期能够达到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提高播种面积,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供求等目标,但是它是以牺牲效率和高昂的成本作为代价的,而且最终无法解决农业长期供给波动问题。只有继续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改变目前农产品流通中不适应市场的状况,才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中长期平衡,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波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为了进一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构建以农产品的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加快国有粮食部门市场化改造是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关键。国有粮食部门改革必须打破垄断经营状况,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与此同时,国有粮食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劳动机制和分配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经济规律和价值法则从事经营活动。

(二)必须健全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

在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决不能放弃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因为,农业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又决定了完全市场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易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使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偶然的变化都会使这种过剩转化为不足;同时,粮食需求弹性小,市场上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价格的剧烈变动,如果任由市场机制调节,只会引发更大的波动,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其次,大多数农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对食物的需要。当食品因生产、流通而发生短缺时,将势必引发政治动荡和危机。特别是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农产品完全市场化的局限性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完全把农产品生产流通全部让位于市场调节,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节。

国际经验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也越重要。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当然,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和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而不是取而代之。为了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机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搞好制度建设和服务。政府可以运用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制度性服务,提高财政支持和信息服务等,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和提高对农产品流通市场调控的能力和效果。针对加入wto后农产品流通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政府还必须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检测、金融、保险、治安等服务机构。

(三)培育多种形式的流通中介组织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在收集信息、组织商品流通、进行商品检测、提高交易谈判能力和协调纠纷处理等方面有优势,可以更好发挥对农户进入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农民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纵观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从农产品收购体制的转变到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在这一过程中,中介组织始终被置于次要位置,农民、农产品缺乏进入市场的桥梁,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可以这样说,市场中介组织的短缺使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已由原来的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单一购销体制发展为多渠道流通体制,在多渠道的流通体制中,在充分发挥国有商业和购销合作经济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个人及合伙组织、集体商业组织、农民股份合作购销组织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经营组织,特别注意要因势利导,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民自己兴办流通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决定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发育和建设滞后的状况下,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都无法实现最终目标。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严重扭曲了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内耗和严重的浪费。同时,还人为的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改革这种状况,当前要尽快打破行业、地区限制,提高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体现;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产品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加入wto后实现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的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人们对市场体系建设的总地要求,既反映了市场体系的不同侧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此,进一步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按国际惯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产品交易畅通无阻和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刘力,蒙慧.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关锐捷.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财贸经济,200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农业市场化改革篇10

这次全市粮食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搞好全市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快全市粮食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要作用。刚才,士增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部署任务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既符合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又符合全市的粮食工作实际,我完全同意。下面,就粮食形势和粮食改革等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做好粮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粮食部门积极推进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抓好各项工作,全市粮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做到了购销两旺、库存适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做到了粮食购销企业主附营业务分离,对经营性企业实行了战略性改组改制;全市粮食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自2000年开始,我市粮食系统连续三年盈利,并荣获全省粮食系统扭亏增盈优胜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为全市经济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并向在这次会议上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粮食生产和流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掌握粮源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三老”问题突出,历史包袱沉重,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日益加快,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不改革、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解决,同样,改革中遇到的困难要通过发展来克服。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又要正视困难,保持清醒认识,进一步做好各项粮食工作。

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看,粮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由过去的“特殊商品”、“战略物资”逐步向一般商品过渡,粮食行业由垄断性行业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市场价格机制在引导农民种植和粮食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粮食宏观控制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表现为政策调控、国家专储调控、进出口平衡、市场自发调控、资本市场调控、农业生产结构调控等多种形式综合并用。二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年度间的粮食产量波动难以避免,对粮食市场的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粮食购销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全市粮食产需连续三年出现缺口。据统计,去年全市粮食总产86.45万吨,比2001年下降6.5%,是1982年以来产量最低的一年;去年全市消费140.26万吨,产需缺口达53.8万吨,比2001年增长25.1%。三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粮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四是我市粮食企业职工多、包袱重,库存高价位粮达12.5万吨,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解决起来十分困难。

全市各级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深入研究粮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处理好粮食流通和粮食生产、消费的关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切实把粮食工作抓紧抓好

二、把握机遇,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落实省政府决策,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之年。做好今年的粮食工作,对于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粮食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落实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创我市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全力抓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我们始终应该重视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本着积极稳妥地原则,我们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根据省政府部署,我市今年将整体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市农业和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本着既确保粮食安全,又要确保粮食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在搞好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和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就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切实稳定粮食生产能力,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按照我市“十五”计划提出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保持在20万公顷,粮食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左右”的要求,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要继续发挥好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和储备调节作用,认真执行好粮食购销、储备政策,搞活粮食流通,提高农民种粮效益。要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选择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粮食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带动农民增收。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中央和国务院早有明确要求,必须按照统一、规范、高效、经济的原则,尽快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这里特别强调,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国家粮食定购和保护价收购政策取消,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全部改为企业市场行为,地方政府掌握粮源只能靠地方储备粮一条渠道解决。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地方储备粮体系,既是确保粮食安全的要求,也是这次深化粮改的主要内容。要筹集资金,抓紧建设与地方储备粮规模相适应的地方储备粮库,确保地方储备粮的安全有效。按照“地方粮食储备,产区要建立3个月以上销量,销区要建立6个月以上销量”的要求,参照全省已放开地区的经验,我市应建立地方储备粮规模12万吨左右。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储备粮的管理,严格制度,明确责任,完善粮食推陈出新的轮换机制,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四是要加快培育和建设粮食市场体系。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建设,迫在眉睫。我市应借助港口和沿海大型粮油工业项目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地区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要加强对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其动态和变化趋势,发展多元化购销格局,推动粮食流通与现代物流加快融合。要建立粮情监测和粮食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对粮食供求状况的分析、预测,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要搞好粮食市场管理,加强对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杂使假、坑害群众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创新体制,认真抓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包袱,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各级粮食、财政、农发行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帮助粮食企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要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经营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要加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调整企业的布局和结构,从根本上确立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拓宽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提升粮食行业的产业层次和技术产品档次。

要下决心解决好粮食企业的“三老”问题。“老人、老帐、老粮”是制约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闲置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及时解决减员分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国有粮食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四、加强领导,共同做好今年的粮食工作

当前,粮食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粮食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在保证粮食安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搞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继续实行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宏观调控工作做好。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层层建立责任制,粮食、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各负其责,抓好具体政策的实施,真正把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到实处,确保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和军需民食不发生问题,确保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思想上、行动上为深化粮食改革做好准备。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对粮食行业的调控、服务、指导、监督和协调上来。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及时拨付到位。农发行要在坚持封闭运行的前提下,改进和完善资金供应管理,改善金融服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市场管理,加强市场监督,会同粮食部门搞好入市资格认定,维护粮食流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