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媒体推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2:19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1

@梅花网:微视频的两大盈利途径:一是广告,二是个性定制微电影。微视频如今仍处于“丝”状态,产业链也不成熟。但微电影的投资、拍摄,却已呈现出了井喷状态,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传统企业等都在参与。在全民微视频时代,不论你高低贵贱,也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你总能在微视频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微视频可以满足整个时展的需求。

@媒体那些事儿:2014年社交媒体营销7大趋势:1.投资社交媒体将成为必需品。2.Google+将成为主力,现在其月活跃用户数已升至第二位。3.以图片为中心的社交网络将大获成功。4.微视频的崛起。5.Foursquare的发展将大幅放缓。6.mySpace将保持增长。7.Linkedin在B2B商务领域的增长速度将保持领先。

@中国微视频nmmV:微视频以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而受到时下各类传播新媒体的热捧,其“短、乐、精”及大众的参与性和随意性是最大特点。可以预见,微视频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影视内容形成的充分互补,将引领现代社会人们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收视习惯和热情。微视频带给大众的将是内容广泛新颖的视频享受。

@媒介360:秒拍移动微视频成为记者新闻报道的新标配,它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移动短视频的兴起。移动短视频应用于新闻报道源于它的特性:1.即时拍摄,及时分享;2.丰富了社交媒体的报道形式;3.满足了用户碎片化浏览需求。

@媒介网:微视频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全新社交应用,它允许用户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拍摄时长一般30秒以内的极短视频,并支持快速编辑美化。国内移动短视频应用包括新浪秒拍、腾讯微视、阿里短片等。

@凌平:今年两会期间,微视频成为很多媒体报道的“新神器”。这些微视频虽然时间有限,却因其及时性和可视化的特点,满足了很多“粉丝”对两会的好奇心。一些媒体在自己的网站、客户端和微博账号中都推出了微视频板块,成为今年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

@穿越九霄云外:目前,国内几大社交平台都在加大力度布局微视频应用,这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随着我国4G网络的推广和完善、智能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微视频应用或将掀起又一场社交媒体革命。对于专业新闻机构从业者而言,微视频的出现使新媒体平台的新闻报道方式有了更多可能。

@孙辉medicine:对于已经到来的4G时代,正是微视频异军突起的大好机会,速度、资费都不是问题,多屏观看和传播将成为常态,从电视端到网络端,再到移动端,全媒体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短小精悍的新闻视频因更贴合移动化和碎片化的需求,将迎来全面爆发的新时代。

@成功营销:2014年,移动视频的趋势将在各种新旧变量的交融与碰撞下变得日益明朗化。艾瑞在2013年10月份的报告中称,中国移动视频用户总数达1.38亿,不及智能终端用户数的一半,可见移动视频在2014年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下,可以预见的是,4G网络的普及将充分利好移动视频在今年的强势表现,而在4G效应下,移动视频将带来UGC和微视频的再度崛起,而移动视频的营销价值也将随着移动屏、pC屏、电视屏等多屏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变化。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多家视频公司将移动微视频作为2014年的重要战略方向。腾讯推微视,阿里的来往支持9秒短视频,pptV将移动视频作为跨屏联播的重要支撑,优酷土豆集团也将移动视频作为2014年“四屏展露”中的重要一环,乐视网也将在2014年重点布局移动端。中国电信有天翼视讯,中国移动有i视界,中国联通有悦tV等移动视频业务。

@网上解放碑-李滨虹:随着视频网站对移动端的加码,微视频今年成为热点的可能性加大,酷六网推出了app“短酷”,腾讯推出“微视”,新浪推出“秒拍”。前一年,在微视频领域进行布局者众多,特别说明,微视频的社交性明显,很容易结合到社交平台。

@蒋城先:2014年,微视频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新战场。新版来往悄然支持朋友聊天使用9秒的短视频,加上已有的爱奇艺啪啪奇等,国内微视频战悄然打响。微视频市场杀声加倍,宣告了移动社交产品在经历了图片、语音的竞争后,微视频成为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必争之地。

@商业价值杂志:2014年是移动微视频元年。4G带来的带宽红利开启另一个新战场――微视频。最纯种的微视频应用Vine在美国于2012年年底爆发,其创建以及兴起与美国各大运营商大规模推广4G的时间基本对应。无论是Vine还是Snapchat,微视频的流行都是从全新移动基因的创业公司开始。

@王辉之:嵌套式传播:借力微博,多样有趣的微视频得以迅速传播。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崛起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伴随性、移动性、多屏化行为特征愈加明显,边看节目边发微博日益成为常态。有趣的微视频可被转载分享,反映微博这种嵌套式传播方式对视频节目影响力的拓展有重要作用。

@孟波:2014年社交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1.社交媒体工作分工更具体。今年6大社交媒体相关工作需求暴增。2.新平台涌现。Facebook以外的社交网络――mySpace潜力可待,Google+将扮演“主要角色”,微视频流行。3.小动作大效果。Facebook引入“标签”,pinterest呈图片化趋势。

@王新宇:继文字、语音走俏移动社交之后,微视频有希望成为下一个被广泛认知的移动社交元素。在国外,Vine与instagram已然成为twitter和Facebook的重要流量来源。而在国内,移动社交工具的短视频应用才刚刚起步。新浪秒拍、腾讯微视、来往短片等应用扎堆出现,期望借助微视频元素造出横扫移动社交领域的下一个“微信”。

@比特网:微视频的易分享性,让用户可以随手拍随时分享,而且这种以UGC(用户生成内容)为主的微视频,可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获取,受到社交巨头欢迎。此外,微视频能够满足移动视频用户碎片化时间的需求,用户体验相比长视频具有明显优势。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2

3~4分钟浓缩一种生活状态、一个人物的生活剪影,符合消费升级大趋势使得这类短视频有极强的扩散性。这些看起来颇“有调性”的短视频媒体也在商业价值上证明了自己。3月,“二更”宣布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和真格基金。

“短视频是内容营销未来的标配”,二更Ceo李明在一次主题为内容营销的会议上这样说道。目前其在全国20个城市拥有超过200家的影视团队,1000余名专业导演,年产量视频量3000条,平均单条视频播放量超300万。

盲目的崇拜某种媒介形式,往往引发泡沫。李明认为,在一个个短视频背后对应的整体的运营思路。没有精巧的设计、精准的用户触达,短视频也会成为像H5页面那样的鸡肋。“不过到底是鸡肋还是标配,就看你怎么去设计它”。

内容营销,恰逢其时的低成本流量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是12.8亿,视频用户达到了10.9亿,用户渗透率85%,这个数字仅次于社交用户,远超游戏、新闻等等其它领域。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能够接触到用户的流量渠道更多,成本也更低。谷歌此前曾做过预测,说未来80%互联网内容会以视频形式来呈现。

2014年初,李明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深夜食堂”,此前他在人人网、美丽说、口袋购物做了7年产品经理。对于李明来说,2015年喜忧参半,在深夜食堂粉丝破千万后,行业竞争开始变得激烈,传统媒体亦加入了自媒体的竞争。另一边,资深媒体人丁丰在传统媒体从业20多年后于2013年选择了出走,投身移动端的视频内容生产,并在2014年创建了微信公众号二更。2015年4月,李明以合伙人兼Ceo的身份加入“二更”的“食堂君”,自此二更每晚推送5篇情感类治愈系鸡汤文。

之所以选在将地圈在“生活方式”这块内容上,李明解释,是同如今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升级有关。“过去更多出售的是产品或者是服务,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90后、95后、00后这些新兴受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强,从原来单纯地消费产品已经过渡到了消费文化上,“今天每一个人穿的每一款衣服、喝的每一瓶水,背后都代表着品牌,代表着对品牌价值的认同。”

“现在做内容营销恰逢其时”,李明认为,“内容营销是当下成本最低的流量,而且还是价值的洼地”,现在这个市场还不成熟,刚刚兴起,但相对传统媒体来说低门槛和灵活的形式也使其充满挑战。内容变身广告渠道,广告变成有价值的内容,在这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际上挖掘的是内容的商业价值,而这个渠道现在90%商业价值是没有被完全开发的,它们的价值是被低估的,且是成本最低的渠道。“通过让你的广告变成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去铺到更多渠道上去做营销”。

短小精悍,多屏时代的传播利器

如今在北京成立了商业事业部的二更,将于下半年从母体剥离出来成立一家子公司。为什么这么看短好视频这个形式?李明回答,“就是因为在视频中体现你的品牌、体现你的产品比文字形式好很多,对于用户来说视频的接触程度更高,排斥程度更低。

对于短视频内容营销的优点,他归纳了以下几点:专业壁垒更高、品牌植入维度广、互动性强、传播渠道广。

短视频相较图文,同用户的接触程度更高,人们对于当中露出的品牌信息排斥程度则相对更低,符合当前人们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视频在表现形式上也就包含了人物、画面、场景、情节等等不同纬度,因此也使得品牌的精神、形象或者产品形态在植入时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同用户互动的场景。“我们现在发现市面上能够让用户参与起来的活动,影响面最广的其实就是视频”。

另一方面,短视频短小精悍的特性,又非常适合于多屏时代的传播,在传播渠道上更广了。例如之前传播度很广的事件营销冰桶挑战,从用户之后自发模仿录制视频,再到后来一些视频平台自己推出了相关歌曲、游戏等,产生的UGC和pGC形态更为多元。

信息表现形式的增加,则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团队协作,从编导、分镜、脚本、策划、摄像师、剪辑师再到音乐师,一个流畅的制作流程和充足的媒体资源则会使得效率更高。二更的制作流程是:首先按照客户主推的产品或者理念定制视频营销方案,包括确定是单个视频还是系列视频,每一节方案的团队、演员;其次配合视频确定投放渠道,从新媒体、传统媒体、线下的上千个渠道中选出契合品牌需求和受众人群的,确定报价即开始实施。

认识误区要避开,小心标配变鸡肋!

“二更是从一个传统的媒体环境转型到新媒体环境的一家成长中的公司。”

尽管从传统的广告营销、到数据营销再到如今的内容营销,营销成本逐渐降低,对于媒介环境的复杂性,李明和团队并没有忽视,“我们对媒体环境的定义,其实是融合性的媒体环境,对于营销模式来说也是一样。无论是传统的广告营销模式,还是大数据营销模式,还是到今天的内容营销模式,其实都应该是融合的。”除了对于营销模式的升级,团队还是会注意在视频网站、电商平台等各种各样的新闻客户端、户外写字楼屏幕、电影屏幕等超过100个类型的屏幕进行覆盖。

李明表示,在同甲方客户接触的时候发现品牌商对于短视频内容营销,往往会陷入几个误区:

认为产品和品牌植入内容即视频营销,算是内容营销。“完全错了,其实这个跟软广,跟植入广告没有任何区别”,内容营销不是植入广告,而是把你的产品包装成内容,让内容植入产品。例如便携式运动摄像机,将各种各样运动达人的极限挑战,拍称视频做为营销内容,其原因是因为内容本身符合产品精神,或者说内容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

为了创意而创意。所有的内容营销以及创意都是为了你的品牌精神去设计,不要为了抖机灵。不能给目标用户留下任何印象,就没有任何品牌价值,目标人群也不会认同品牌价值观的。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3

根据搜狐(naSDaQ:SoHU)财报,2010年搜狐视频用户流量的攀升拉动视频广告收入――2010年全年来自视频的税前收入增至3300万美元,约为2009年的3倍。

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说:“搜狐公司在网络视频上的努力以及获取高品质正版视频的策略,使我们的市场份额在短短12个月里由3.4%攀升到13.4%。”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表示:“2010年第四季度品牌广告收入,较2009年同期增长31%,创历史纪录。而来自在线视频的广告收入是2009年的三倍,证明了在线视频广告业务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近日,搜狐视频正式推出超清频道,支持720p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据悉,搜狐视频将逐步实现全站超清化。同时,搜狐高清视频储备在同类产品中也最为丰富,拥有6万部集影视剧作品,并获得中影、华谊兄弟、保利博纳、鑫宝源等近百家版权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为了方便用户选择,搜狐视频日前整编其正版影视作品,将其打造成青春偶像、白领剧场、精英剧场、古装武侠、伊人剧场、军事战争、家庭情感、悬疑谍战8大点播类别。

去年,搜狐视频实现了对热门影视剧资源的“大包大揽”。据CSm媒介研究统计,搜狐拥有2010年全国省级卫视黄金档收视率前30名的热播剧中的23部(《婚姻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手机》《杜拉拉升职记》等),有5部为搜狐互联网独家版权――此占有率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其中《婚姻保卫战》在搜狐视频总播放量超过4亿次,刷新了中国网络视频播放纪录;在衡量视频网站价值的视频播放量(VV)这项关键指标上,搜狐也稳居长视频行业第一。

2011年,搜狐视频将继续对热门影视剧采取独播策略,目前已购入85部将在2011年电视黄金档播出的影视剧,其中24部为搜狐独家互联网版权。

除了购买版权内容,搜狐视频已全面切入自制领域,第一部“自制门户剧”《钱多多嫁人记》的累积点击率超过5000万,第二部自制剧《疯狂办公室》正在播放中。

“娱乐”与“视频”的整合

2011年1季度开始,搜狐娱乐和搜狐视频两个部门整合运行。“甚至包括编辑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这是两个部门的深度整合。”搜狐视频资深主编于涛表示,整合的目的是将娱乐产业与视频平台进行融合。“没有任何一家门户网站这样重视视频业务,其他网站的固有想法是:纯视频产业和纯娱乐资源要区分开。”

于涛介绍:“‘成为媒体’是搜狐的战略之一,我们要将媒体的影响力放大到极致。搜狐具有媒体属性,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明星会无偿客串到搜狐的自制剧中。尽管,‘娱乐’和‘视频’的整合影响力才刚刚开始,但已经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整合的意义将体现得更深刻。”

自制“门户剧”

2011年3月15日,由搜狐视频独家出品的“门户剧”《钱多多嫁人记》以5000万次的首播点击数收官。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钱多多嫁人记》用“短、平、快”的制作手法,改写了互联网自制剧草根、山寨的历史。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曾表示:“2011年,搜狐视频将全力介入自制剧领域,以‘搜狐制造’品牌打造专业、精品自制剧,将网络自制剧推入2.0时代。”该剧监制、搜狐娱乐资深主编尚娜也认为,2011年互联网自制剧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通过对之前网剧的摸索与观察,今年甚至可能会是互联网自制剧的一个‘爆发年’。”

据悉,《钱多多嫁人记》在开拍前,共收到十余个品牌的植入意愿,最终与北京现代、巴黎欧莱雅、newBalance、toto四家知名品牌达成合作。为了配合《钱多多嫁人记》的播出,搜狐还整合了诸多资源,在娱乐、读书、it、焦点房地产等多个频道联合推广,并充分发挥微博、博客、论坛、白社会的交互性,让网民深度参与,将互联网自制剧推入“2.0时代”。

“传统的新媒体广告投放形式就是植入,搜狐本身是媒体,因此广告的投放是立体的――线上、线下、剧中。而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播出,是不受制片方和广告商控制的。但我们是可预知的,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制作,周期也短。”搜狐娱乐影视中心总监郑敏表示,将门户剧定义为“午间甜点”再合适不过,“我们在首播时间上做了一个选择――中午12点至1点之间,是视频互联网的‘黄金档’。”

目前,搜狐第二部“门户剧”《疯狂办公室》已上线播出,每周一、四各播出一集。受到东风雪铁龙、智联招聘等一众广告主追捧,显示出“门户剧”的强大吸引力。

便利终端体现优质内容

与往年不同的是,目前视频网站的内容同质化使得大家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更注重在产品、技术和销售上的提升。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4

5月1日,本刊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秒拍C轮融资已在洽谈并获得众多资本巨鳄关注。据猜测,秒拍在C轮融资后,将主要用于与网友分成,来提高短视频质量,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同时,通过与媒体和明星的合作提升秒拍的认知度。“秒拍现在要做的就是跑马圈地。”秒拍Ceo韩坤此前曾在公开场合里如此阐述旗下业务的近期目标。

和秒拍一样发力短视频业务的还有美图秀秀。继推出主打“自拍”手机后,4月27日,美图秀秀了短视频应用“美拍”。据称,该应用具有社区功能,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视频给朋友。同一时期,腾讯旗下微视也加大了推广力度,与天津联通达成深度合作,推出2个月内使用微视看视频、上传视频免流量费的体验活动。此外,第三方开发的新浪微博客户端weico也添加了短视频功能。

和大多数流行应用一样,短视频应用发端于美国。2013年初,twitter推出短视频应用Vine,仅半年时间用户就达到4000万,Vine荣登2013年增长最快的应用软件宝座。此外,Facebook旗下instagram、“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Viddy、SocialCam和Cinemagram等公司也推出了各种短视频功能。

其中,Vine等视频应用取得的成功使国内外厂商艳羡不已,但在现阶段,国内市场还达不到那样的规模。韩坤承认,短视频应用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还存在着对于流量费用、网速、用户使用习惯、分享高成本等问题的质疑。但他相信,在4G时代,随着流量费的降低,短视频将在今年和明年迎来爆发阶段。

据预测,到今年第2季度末,国内4G用户有望突破5000万,同时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4.5亿部,其中1.2亿部支持4G功能。短视频应用有望迎来好时光。

回归UGC

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兴起,UGC(用户生产内容)引领了一代网站的成功。

国外市场上,Facebook、Youtube、Flickr、instagram在社交、视频、照片等领域里独占鳌头;国内市场上同样出现了新浪微博、百度贴吧、优酷土豆、爱奇艺、酷6等诸多一线互联网站。不同的是,国外网站始终坚守UGC原则,国内视频网站却渐渐成为了影视平台。

“中国在UGC业务上的发展相对滞后有关。”秒拍高级副总裁雷涛指出,“当时,中国摄像设备还不普及,且用户也没养成上传分享视频的习惯,视频网站不得不转型。”

公开数据显示,2005到2006年,国内每年数字摄像机(DV)的销量仅有100多万台,而大多数用户家里网络带宽不足1m/S,下载上传速度只有50KB/S,难以满足UGC发展的硬件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智能机普及,国内对视频的需求终于得到了释放。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手机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18.9%,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长率。

韩坤也表示他在近两年发现越来越多用户产生了视频分享需求,但该领域仍是一片空白。“为用户提供视频分享平台”因此成为他在建立秒拍业务的初衷。

据了解,秒拍的UGC视频大多为“10秒”左右,这使得它具有占用流量少速度快、微博一键唤起、多社交平台分享等特点,一段10秒视频仅有600K左右。而去年8月上线以来,已经累积了超过1000万用户,500位明星。同年9月,腾讯也推出短视频应用“微视”。和秒拍唯一不同的是,微视将视频时长限制在8秒。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啪啪奇、玩拍、微可拍、微录客等短视频应用。“长视频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野蛮发展后呈现用户增长乏力、广告增速放缓的状态。视频网站转而去挖UGC这座富矿是情理之中。”56网副总裁李浩表示。

但无论从用户规模上还是市场认知度上,其他短视频应用都难以与秒拍和微视相比。另据本刊记者的了解,从今年开始,国内又新增两家公司在市场推广上采取了类似的策略。第一,面向媒体进行推广;第二,利用明星效应吸引更多年轻人。据悉,两家公司又不约而同地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市场推广上。

分享是天性

有应用市场分析师告诉《it时代周刊》,短视频应用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位不稳”。

短视频拥有的千万级别的用户规模已不算是小数字,但市场上用户过亿的应用已经有几十种。“相比之下,短视频应用不算什么。”易观智库分析师闫小佳认为,即使短视频业务的用户规模过亿也“只在及格线上”,移动互联网里也没有绝对的老大,因为这个领域变化太快。其言下之意是,在迭代交替迅速的应用市场中,谁都难以预料短视频应用的生命周期。据本刊记者随机做的调查显示,一款热门应用的周期约为3个月,而大多数用户的常用应用在10个左右。据上述应用市场分析师估计,秒拍和微视的活跃用户仅为百万级别。

不过,韩坤仍显得相当自信。他表示,“对普通用户来说,文字、图片的分享远不如视频来得直接和生动。此外,视频在满足分享者私心的同时也使观赏者获取了更多的信息,这是视频无可比拟的因素。”

尤其在新闻领域,一段视频比文字更有说服力。韩坤就指出,“有越来越多媒体将秒拍用于工作,目前达到100多家。”今年两会上,短视频应用已成为记者们的“标配”,短视频更登上了今年3月4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不过,他也承认秒拍主要集中在90后年轻人当中。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爱奇艺。爱奇艺啪啪奇负责人张文毅表示,“上传视频,分享视频,将是用户对视频网站的需求之一,视频内容的制作也迟早有一天会从金字塔的顶端下来,走向普通。而短视频制作工具就成为了承载这个需求的‘端’。”

乐视网相关负责人更预测,用户上传的内容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综合性视频网站的标配。

长尾效应

盈利是所有商业模式的最终落脚点,短视频自然也不例外。

在易观国际分析师庞亿明看来,这正是新浪、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投入短视频的根本原因。他表示,虽然影视剧是目前视频领域的重要内容,但UGC视频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强的用户黏性。“不仅可以实现对内容库的扩充,同时能形成用户长尾流量效应,有力补充企业的广告库。”

在国外,庞大的受众群已让Vine和instagram成为社交媒体名人和广告品牌的必争之地,与instagram达成合作的广告商包括adidas、Burberry、Levi’s、paypal等一线品牌。

现在,国内短视频受众也越来越多。艾瑞咨询数据显显示,到2013年上半年,中国在线视频网UGC视频播放覆盖人数达4亿多人,领先于长视频的3.8亿人,覆盖人数增长率为60.8%。DCCi数据也显示,81.5%的网络视频用户观看过短视频,近六成视频用户是短视频的忠诚粉丝。

随着用户规模不断积累,韩坤透露,广告也将成为秒拍的主要盈利方式。“现在,很多明星在秒拍上的视频点击量高达四五百万,与一部电视剧每天的收视率相当,秒拍在广告方面潜力巨大。”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5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节目制作

抖音短视频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根据移动终端大范围应用的信息环境,系统化使用“信息围人转”的传播形式,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对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传统电视媒体有必要进行节目制作创新,进一步提升收视率,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需要。

一、抖音短视频与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劣势比较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的短视频平台,其系统自带滤镜、场景切换、电音、舞曲配乐等功能,用户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制作出富有节奏感的15s短视频作品,有效地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信息交互和展示需要。截止到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6亿,日均视频搜索超4亿次,日播放视频超过10亿,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短视频app。据大数据统计,当前抖音用户主要集中在24-30岁,这部分群体超过了抖音用户总人数的40%。由此可见,抖音短视频形式深受年轻人喜爱,同时也表明有相当比例的用户,观看节目的方式从传统的电视媒体转移到了抖音短视频上,这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制作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从抖音短视频节目制作来看,其充分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在减少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用户对生活的趣味性表达,满足了用户的表演欲望或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相比抖音短视频,传统电视媒体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具有较为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节目制作流程规范、严格,制作设备先进且行业人才储备规模较大。同时,受众较为信赖,公信力和权威性较高。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受到了较大冲击。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使用固定的策划、制作模式,对于现代年轻群体而言,这种节目制作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性,节目播出的周期较短,受众单一。此外,新媒体环境下,部分电视台加快了节目的更新速度,希望通过加快更新频率来弥补信息量少的问题,但在节目更新过程中,所播放节目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这使得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遇到瓶颈,已难以满足用户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抖音短视频对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影响

(一)内容形式方面抖音短视频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资讯类、网红类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内容形式,这两种内容在特征上有较大差异。其中,资讯类侧重于拍别人,其与媒体的性质基本接近,而网红类短视频侧重于拍自己,接近于自媒体范畴。仅从网红类短视频层面来看,传统电视媒体并不具备优势,但在资讯类短视频层面,传统电视媒体包含了娱乐、体育等诸多内容,涉及面较广。抖音短视频内容形式对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影响包括:其一,应重视节目内容选题设计,要求所拍摄的内容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二,抖音短视频时间多集中在15s内,这符合人们零碎时间的利用规律,故而在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中,也应有意识控制节目时间,确保人们能在零碎时间观看传统电视媒体播出的内容。其三,抖音短视频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中应选择类似内容,让人们在观看之后能够留下印象,达到文化消费与娱乐休闲的目的。

(二)互动性方面传统电视媒体商业模式尚未形成闭环,这使得其广告盈利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较大冲击,不仅影响了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态的拓展,而且给产业链打造带来诸多不便。相比于传统电视节目形式,抖音短视频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这种互动性影响下,抖音短视频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抖音短视频利用其互动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使得用户观看视频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抖音短视频,创作者可实现广告投放、产品推销等活动,这种带货方式与人们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满足了大众的需要。

(三)创新性方面抖音短视频在考虑受众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对节目制作流程进行了优化。考虑到抖音平台用户多为年轻人,抖音短视频可从以下层面进行内容创新:首先,抖音短视频多为动感较强的画面,其通过运动镜头实现了多个场景的无缝衔接。其次,在剪辑方面,年轻用户所使用的剪辑方式更新颖。美颜、抠像、自配乐、卡点等多项自带功能为内容的趣味化展示奠定了基础,符合新生代群体的消费需要。从这一层面看,传统电视媒体还应对制作流程加以创新,以此来呈现有趣且为人们喜爱的节目内容。

三、基于抖音短视频的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

(一)创新节目制作理念电视媒体主要面向大众传递一定的资讯或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要在节目制作层面有所突破,需借鉴并学习抖音短视频制作方面的经验。首先,在选题方面,应考虑用户群体的特征,做到电视节目与用户特征相符合。譬如,面对年轻群体,应选择与年轻人相关的题材进行节目内容设计,确保节目内容新颖且与年轻人有较大关联性,增强年轻人的喜爱程度。其次,应注重电视节目的互动性,能吸引普通百姓参与其中,通过开通网络互动平台,与观众进行积极互动,丰富节目表现形式,解决观众审美疲劳问题。最后,在节目文化属性层面,应通过具有娱乐性的节目,展示情感、爱心、分享等题材的内容,进而吸引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观众的引导。

(二)整合节目制作资源抖音短视频拍摄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这从源头上保证了节目内容资源的丰富性,并且由于节目资源与观众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保证了节目内容符合观众口味,增强了观众的喜爱程度。基于此,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应借鉴抖音短视频的资源整合方式,改进节目制作思路。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但这些资源局限于某一特定层面,加之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比较精致化,这使得部分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时期,传统电视媒体应做到自身资源与新媒体资源优势的相互借鉴,如在选题层面,借鉴抖音短视频的经验,通过精心制作,进一步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抖音短视频相比,传统电视媒体即便完成了优质资源高效整合和节目制作,其在节目传播层面也有一定缺陷:节目传播形式较为单一,这使得较多的群体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观看完相应的节目。对此,传统电视媒体在资源整合中,应注重平台资源的有效性,如在完成节目制作后,可选择抖音平台播出,以进一步增强节目的推送效果。

(三)节目制作过程的创新不论是抖音短视频还是传统电视节目,都应注重节目制作方法的创新,以此来获得高品质的节目内容。相对而言,抖音短视频具有较为丰富的制作手段,其展现出来的视频内容也较为丰富。反之受固定制式以及标准的影响,传统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难以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基于此,可在短视频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传统电视媒体内容制作手法的创新。通过借鉴制作手法创作出全新的节目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6

而相关的行业数据也证实了视频广告的蓬勃发展。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测,2010年至2014年间,新增的广告支出将超过136亿美元,其中大约有33%来自视频广告。该机构表示,这一增长大部分是由于“为了提高广告针对性,品牌营销人员将一部分电视广告预算转移至网络上”。

表现卓越

媒体策划人员之所以将网络视频广告纳入其广告活动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种广告形式很有效!网络视频广告既能有效宣传品牌活动,也能产生很高的流量。某研究机构2010年4月份的报告显示,溢价网络视频广告在活动印象、品牌推广、信息传递,以及受欢迎程度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传统的电视广告。

DoubleClick去年6月的基准报告显示,在线视频广告的平均点击率(从0.1%至5.0%不等,重要由视频广告的大小和类型而定)。另一研究机构tubemogul将其上限下调为3%,但这一数据还是显示了其较高的宣传水平。

而在用户参与度和转换率方面,网络视频广告同样也表现不凡,尤其是与其它富媒体广告形式相比较而言。DoubleClick发现,与非视频形式的富媒体广告相比,视频广告的转换率要高出13至20个百分比。视频广告网络BrightRoll的一项研究显示,一家大型消费品公司推出的长达5个月之久的网络视频广告活动使其店面销量增长了6%.

效果分析

如果你使用有效的按行动付费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投放方式(一种添加了网络视频广告,一种没有),那么你就会发现,虽然添加了网络视频广告的媒体计划虽然最初看起来好像成本较高,但却有更好的投资回报率。

如果你考虑到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发送的视频所产生的一连串的价值,你可以看到印象数会上升,而且每次行为成本也有可能会降得更低。

美国互动广告署的一份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视频广告这部分突出的效果。例如,该调查显示:虽然高质量的视频广告创意,无论其位置和时间长短,都确实能够提高这些衡量指标,但如果该活动的目标是说服消费者采取一定的行动或改变品牌认知,那么15秒长、用户发起的广告位置其效果会更好。

“而在传达较复杂、能引起用户感情共鸣的信息时,30秒长视频的广告效果较之15秒长的视频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在用户发起的广告位置上,其效果最好。因为网上观众愿意为了后面更长的内容而耐心等待。”而5秒长的视频广告,特别是与稍微长些的视频广告相比,还处于一个“突破”和被理解的阶段。

在线媒体规划思想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7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对媒体产业的影响

目前,全球媒体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普遍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同时传媒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媒体产业占比越来越大。

从报刊业看,全球报刊产业已经受到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在内的新媒体的显著冲击,但我国报刊业仍有一定增长。2000年以来,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报刊业已经处于衰退趋势,来自网络媒体的竞争是重要原因。相对来说,我国报刊业规模受互联网的影响还不明显,总印数和出版总量还保持着较大幅度增长,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不过我国报刊业发展也遇到包括纸张涨价、金融危机下企业对广告业的投资压缩、报刊业自身的经营机制等挑战。深化报刊业改革将是全面推进报刊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面对各种危机,我国报刊业积极转型,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国内部分报业集团已经在整合新兴媒体,实现内容一次生产、多次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报刊业联合重组已经开始,并初见成效。

从图书出版业看,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我国图书销售收入仍呈增长态势,但销售量近几年逐步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消费习惯的变化,各种媒体的出现使人们读书量减少;二是网络阅读的冲击。因此,未来将有更多人采取网络和手机阅读的方式,传统图书出版业势必面临巨大挑战。不过网络文学和出版将促进整体出版业的发展,在网络模式下,作家的作品由全体网民共同决定价值大小,能够迎合大众的作品将获得出版机会,无法迎合大众的作品一样可以被人们获得。网络文学会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会有更多有出版价值的作品出现。现阶段,每年销售的网络文学作品超过1000万册。

广播电视产业受互联网媒体的影响最不明显。近几年来我国广电节目产量基本稳定,广播电视产业的广告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原因在于整体广告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互联网广告和手机短信广告、手机网站广告等新型广告渠道的扩展推动了整体广告市场增长。同时,总体广播电视消费基本稳定,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消费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据调查表明,80%的用户认为使用互联网不会影响其听广播的时间。整体观众的广电消费时间基本稳定,不过年轻群体消费下降趋势明显。

从未来看,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等网络媒体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网络媒体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最突出的表现在于综合了所有传统媒体渠道特征的互联网的广告渠道效应还不足以与传统媒体媲美,手机媒体业务也刚刚开始起步,市场价值和空间还有待挖掘,广告效应模型有待研究。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的Cpm(每千人广告成本)优势很明显。对于网络媒体未来发展趋势,很多人持有非常乐观的预计。未来10年互联网和数字电视在媒体消费中将成为媒体消费的主流,其中互联网媒体将可能占到1/4左右的市场份额,手机媒体也可能会达到百亿级别的市场规模。

手机媒体业务市场特点与监管

移动通信经过20年发展已经成为最普及的一项服务,而且服务形式逐步从话音向信息服务过渡。从全球发展看,2009年全年,全球平均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3.3%。预计到2013年这一比例将接近33%(见图1),而其中3G的发展促进了移动数据业务重心向视频类业务发展。

根据对全球主流3G运营商提供的移动业务类别分析(见图2)可以看出,目前给用户提供的手机业务中,通信类业务种类占比由44%下降到34%,而娱乐类、媒体类和商务类均有所上升。基于视频的媒体类应用(如手机电视)和娱乐类(VoD等)应用,成为3G亮点业务。

在中国,2009年~2010年间虽然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业务收入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9年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约占国内电信业务总收入的22%。截至2010年6月份,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22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4.5%。2010年二季度,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总体规模为639亿元,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9.65%,其中移动增值业务贡献了超过60%以上的收入。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由短信开始起步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表现为业务种类的丰富,业务类型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迈进。2010年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虽然仍以短信、彩铃、wap传统的增值业务为主导,但移动互联网占比有明显提高(见图3)。与互联网对传统业务的渗透速度相比,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更迅速,更便捷。网络化(包括互联网化)的业务被赋予了新的特性,诸如移动性、随时随地性甚至互动性等,并带给用户更多的自由和便利。2010年在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四大移动热点业务中,手机电视、手机阅读是非常典型的媒体业务。

在中国,与其他服务类似,基于手机提供的媒体服务要接受各部门的行政监管。其中,工业信息化部主要是依据《电信条例》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经营主体颁发手机增值业务的相关业务许可证并对市场和服务进行监管。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工信部、广电总局等媒体主管部门则依照《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条例和规定进行手机信息内容的监管,在牵涉到意识形态和民众舆论的新闻内容上,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提供者与传统媒体是等同的。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条例规定,网络上的数字产品也需要接受版权监管。

2010年典型手机媒体业务的发展情况

手机视频和手机电视业务手机视频业务是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为移动用户提供视频内容的新型通信服务。按照业务内容划分,移动视频主要包括移动视频消息、移动视频邮件、移动视频内容配送业务、移动视频游戏、移动视频电话/会议、移动视频购物、移动视频监控等几种业务类型。高质量的移动视频业务对网络带宽和终端传输速率要求很高,并需要有更加先进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支持,还与传输和交换等技术有关。

从全球3G业务发展现状来看,

移动视频及其组合应用已经占据了3G应用的制高点。对于正处于3G起步阶段的国内运营商来说,欧美、日本和韩国运营商在3G业务发展上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手机视频通信方面,日本和韩国领先全球。在nttDoComo、3UK/3HK推出的76种3G业务中,视频相关业务就有26种之多,占到所有3G业务的34%以上。它们的3G应用主要在娱乐领域,如动漫、手机游戏、社区、音乐等。欧美运营商则在3G业务发展初期以视频类业务作为突破口。

在国内,2009年随着我国三大运营商3G网络建设的铺开,手机视频受到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多的关注,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基于3G的视频通信业务,例如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可视电话、视频点播、视频会议业务,中国电信的手机全球眼业务以及中国联通的可视电话业务等。其中在手机上观看传统电视节目的业务形式是2010年电信运营商主推的服务类型。

互联网视频业务的赢利方式主要可能有两种,一是靠内容收费,二是靠广告收费。而移动视频业务内容不够丰富,也未聚拢足够多的用户,因此这两种收费模式的条件均未达到。与互联网视频类应用相比,移动视频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模应用,赢利模式尚不清晰。虽然GGLive等的手机视频业务已经吸引到贴片广告及文字链广告的投放,但在依赖广告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尚未赢利的前提下,指望广告支撑起手机视频是不现实的。互联网视频的赢利模式是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后向”赢利模式。移动视频与之不同,增值业务的发展使得手机拥有便捷的支付系统,手机用户也具有一定的付费习惯,这使得移动视频向用户收费采用“前向收费”模式成为可能。目前处于业务发展初期,用户通过手机内置或者下载的视频客户端享受移动视频应用是最主要的业务体验方式,因此将视频客户端软件摆放到移动应用商店中有利于业务的推广。加入应用商店的手机视频客户端软件商将获得运营商在流量等关键环节上给予的大量优惠甚至免费政策,双方再就软件销售进行分成,而没有加入应用商店的手机视频客户端软件商则只能依靠用户为流量付费,在市场中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此,软件开发商、服务提供商、手机终端厂商和移动运营商都青睐应用商店模式,使得手机视频客户端成为应用商店中的重头商品之一。

鉴于手机视频业务处于培育用户阶段,初期推广上运营商主要采取免流量费作为推广的主要手段。自2009年4月1日起,中国移动用户在国内地区通过wap方式和客户端方式访问浏览手机视频门户、观看手机视频业务、下载客户端以及使用客户端所产生的流量,不收取流量费。用户漫游出境将根据漫游地的漫游资费标准收取流量费。此外,中国移动凭借与广电的三年独家合同占领手机电视市场先机,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中国移动将手机电视列为tD手机专属的重要业务,已在全国27个省(市)开通,覆盖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区。中国移动还制定了500万用户的发展目标,其中月均使用用户200万。相对而言,由于采用广播制式,在不占用运营商带宽的情况下,CmmB的播放效果明显好于流媒体电视。然而,终端匮乏、电视用户对“小屏幕”不易习惯以及内容资源的不足瓶颈仍然存在。据CnniC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电视业务的普及率不足4%。

据统计,2009年我国移动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近50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45%。在整体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移动视频份额较小,不足以与成熟的移动增值业务竞争,但随着3G网络建设的进一步成熟,移动视频类应用将会取得进一步发展。预计我国移动视频市场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40%以上增长率,201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其中手机电视依然是主流业务,预测到2012年手机电视用户数达到3000万。

手机阅读手机阅读是指利用手机或专用手持阅读终端(一般称为电子阅读器)等承载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进行在线或离线阅读的行为。用户一般通过手机或电子阅读器阅读新闻早晚报、小说、杂志、动漫、资讯等内容。手机阅读分为手机终端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两大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时间被分散,人们需要更便捷的阅读方式,因此手机阅读业务将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根据CnniC近日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数的60.8%。其中,75.4%的用户使用手机阅读服务,成为仅次于手机在线聊天服务的手机上网第二大应用。

移动阅读延伸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其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已开始显现,但我国移动阅读产业目前正处于萌芽期和爬坡期,产业链不够完善,在标准统一、终端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内容运作、版权保护、赢利模式等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从产业链看,内容提供商、软件商、电信运营商以及电子阅读器的终端生产企业大多在寻求以自身为主导的手机阅读产业链,而并没有形成以某一环节为核心的统一和有序的产业链结构。除了产业链的协作有待加强,标准的统一问题也亟待解决,如何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网络制定规范的标准成为一大挑战。

从运营角度看,考虑到手机阅读的使用特点,对于手机阅读产品的设计需要针对不同的阅读方式和读者设计,在业务功能上一定要区分于传统的阅读。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方式阅读为例,由于主要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尤以年轻、时尚的工作人士、校园学生等为主,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能发挥多媒体终端特征的内容,如漫画、教育内容等,突出随身精短和多媒体显示特色。在计费上区分“刚性”需求和“娱乐”需求,运营商或者内容提供者按照内容特性收费。而基于wap方式获取业务的用户主要是互联网小说读者,因此提供的手机阅读产品主要以连载文学和原创精品为主,计费方式上继承互联网文学特征,以免费为主,精华部分按章节计费。在功能设置上,手机阅读基本移植互联网阅读习惯,排行榜、下载查询、互动书评等成为基本功能。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8

移动互联网开启智能终端应用的美好时代,颠覆了传统媒体呈现新闻的方式,新的短新闻视频再次改变电视新闻及新闻视频的消费模式,改变人们在电视、电脑上看新闻的习惯,转向手机和平板便携设备。

随着4G的到来,传输速率束缚随之解开,移动终端不再局限于文字图片新闻,而是向视频领域集结。短视频新闻在2014年将在行业掀起“革命”热潮。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开始在instagram(手机照片视频分享工具)上尝试推出短视频新闻服务,名为“instafax”。这种跨平台短新闻针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通过15秒的视频“新闻节目”,提供重要新闻摘要,把复杂的新闻内容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最早通过instagram开启新闻短视频服务的是另外一家名为nowthisnews的公司。相比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制作6秒新闻视频“nowthisnews”(总部位于纽约),BBC的短视频新闻可谓曲折漫长。“nowthis”同时也制作15秒和30秒的新闻节目,甚至制作更长时间段的新闻。

BBC和nowthis都尝试进驻短视频新闻领域,他们最初的目标是占领社交媒体平台,特别是在instagram可以提供视频能力后。BBC新闻在线的负责人史蒂夫赫尔曼承认,最初试验始于一月中旬,长达一个月。2013年12月,手机和平板电脑观看BBC内容首次超过台式机,这反映了不断变化的观众模式。

新闻“快销”

上个月nowthis收益显著,但因为有nBC做后盾,尚未公开财务,“专注于本地内容和本地广告”nowthis制作和创新服务副总裁史蒂芬贝尔瑟说。该公司正使用instagram、Vine、Snapchat、Google+tumblr和其他网站来发送联合新闻内容。大部分nowthis的短视频来自nBC的资源,许多“视频”结束都加上nBC播报。

总的来说,短视频新闻服务,如instafax和nowthis反映视频新闻节目转向便携平台。不同于在移动数字电视嵌入广播电视信号,这些产品至少在目前是基于传统的无线通信宽带。无论是instafax还是nowthis都迎合时间紧张的观众需求。由于观众每天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他们却想要观看专业制作的新闻,并且希望能够非常快速地获得。因此,需要专业媒体专业团队把海量碎片的信息进行筛选,并且用最新的平台,最及时地把最个性化信息传递给观众。一种专业媒体新闻简短化,要点化的新报道趋势就这样应运而生。

BBC表示instafax基于“Ceefax”先驱的图文电视服务,Ceefax是BBC自1974年推出的首个图文电视信息服务。BBC运行了超过30年,直到2012年关闭。Ceefax以信号发送,嵌入到广播电视信号中,在一开始的时候,Ceefax则以“通过眼睛观看时事”而出名,它可以为那些听力有困难的人群提供字幕服务。

之后,这种模式就发展成一种低分辨率的文本以及图像系统,在该系统中,提供了大量新闻以及体育新闻头条、股市价格、天气预报、食谱等信息。虽然Ceefax看起来比较过时,不过它却包含了编辑们的艰辛劳作。因为他们必须要用及其简短的词语来概括需要更新的信息,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费时间、费精力同时也非常高要求的事情。

在试验中,BBC每天制作和上传至少三条instafax短新闻。典型的instafax格式是三幅图像,无论是静态照片还是动态视频,在图像之上用无衬线白色字体叠加上几句话。无衬线字体给人一种休闲轻松的感觉。

文字和图片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例如一个关于伊朗核计划或韩国信用卡危机。还有一种方式是三段内容有时包含不同的标题,最近instafax是讲述三个独立的事件,关于乌克兰抗议活动、叙利亚和谈和格莱美获奖者。

每段视频有很舒服的背景音,而无话音或主持人解说。目前的版本不包含超链接到任何其他BBC新闻网站,观看者也不能与社交媒体的朋友分享instafax视频。一个英国博客评论说:“如果有画外音会更好,因为其可以更快地传达主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国广播公司官员,在博客中这样评论instafax,短新闻可以快速制作,无配音,成本更低,但在最初的测试之后,如果短新闻服务常规化制作,BBC将最终决定是否做没有画外音的改变。

吸引年轻观众

nowthis的每一段视频都有一个站立的播音员或配音音频。最近播放片段从14秒钟的国务卿约翰・克里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到一分钟有关万宝路人的历史和许多演员因肺部疾病死亡。nowthis短视频新闻新型剪辑形式也广受欢迎,色彩斑斓的剪贴风格与鲜活的旁白配乐可动态呈现新闻。

nowthis新闻打出的口号是“口袋的新闻,”该公司为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twitter、Vine、Youtube以及苹果和android的app制作超过50天的视频更新。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创造了超过10000个短视频,他们大多数是及时的新闻,但其中不乏有“常年受到欢迎”的报道或名人报告。它正在开发相关视频存档,目前打包成六大类:美国世界、娱乐、政治、食品和科学技术。体育和商业,通常是在线新闻服务的中流砥柱,却在nowthis缺席,虽然在最近几周有大量的奥运视频素材。

nBC支持nowthis的理由是寻求年轻观众。nBCUniversal新闻集团董事长patriciaFili-Krushel在一份声明中说,公司认识到“年轻受众的新闻消费量持续增长,但为了送达到这些受众,我们需要持续开拓一些年轻人使用最多的视频平台。nowthisnews总经理伊森・乔丹说:“我们感觉年轻人已经不看传统的电视新闻了,他们从手机和社交网站获取新闻视频,而我们正在为这些受众打造新闻网络。”乔丹认为,每天更新20至25段视频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

nowthis目前没有广告,但该公司看好“自然的广告转换。”虽然其拒绝解释这种创收的广告将如何开展,但是其暗示一个垂直的内容库将包含新闻和信息,使其适合那些有针对性的广告。

instafax和nowthisnews以及其他在线和移动视频新闻制造商,如net2tV的“portico”新闻播报,都是依附于年轻观众的短时注意力和他们追求非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现代年轻人习惯利用闲散的时间,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成为他们接受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地铁、公交车、餐馆、商场等公共场所,有很多的“低头党”。短新闻视频为这些“低头党”提供了一种获取资讯的新方式。目前还不清楚能否或如何让观众发现这些新闻播报,或是在后台采用“push”技术,使制作者发送这些短视频节目给感兴趣的观众,而不是变成某种形式的视频垃圾邮件。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9

1.与其他类型影视产品趋同2009年2月,搜狐“高清影视剧”频道上线,向用户提供正版高清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同年8月,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创建。纪录片上线速度与其他影视产品类型如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动漫趋同。除了视频网站这种主要的媒介渠道融合形式,其他的微博、微信等渠道也迅速地被纪录片制播机构和纪录片从业者、爱好者所使用。2010年10月,微电影《老男孩》首映。之后,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微电影从无明星、无名导、无名编的草根产品迅速发展成明星、名导、名编剧都热衷参与的新型影视产品。微纪录片也随之同步出现。2010年,凤凰视频首先推出了“微纪录片”概念,5分钟至25分钟时长的纪录片除了具有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权威等特点外,更符合当前受众信息需求习惯。其为企业量身订做的微纪录片更是探索了纪录片新的盈利模式。2010年起,热播电视剧、电影网络版权价格迅速飙升,视频网站开始了节目“自制”的探索。爱奇艺最早尝试做网络综艺节目,打造了《爱go了没》《以德服人》《青春那些事儿》等自制综艺节目;优酷网为高晓松量身打造的《晓说》,是中国第一档全自由发挥的历史知识类脱口秀节目;土豆上线了益智类综艺节目《明星》;搜狐视频于2012年10月推出的《屌丝男士》第一季曾一度占据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之首。与这些网络自制节目类型几乎同步,网络自制纪录片也开始出现。2011年,搜狐视频大型日播纪录片栏目《大视野》正式上线开播,这是中国在线视频网站首档原创自制纪录片栏目。之后,爱奇艺视频、凤凰视频、优酷网、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都推出了自制纪录片。2013年优酷网联手“极限情侣”张昕宇、梁红打造的纪录片《侣行》点击率过亿。从渠道的利用、形态的变化、生产的模式来看,纪录片媒介融合实践与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品类几乎是同步进行,只是由于纪录片受众群相对较小,引起的关注并不像其他品类那样强烈。

2.商业视频网站类纪录片产业主体表现积极从互联网诞生到媒介融合加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像影视剧一样从传统电视媒体和影院中走出来,与网络媒体迅速结合。由于具备较为完全的商业属性,加上互联网具有的“长尾”效应,商业视频网站向几乎所有类型的影视产品张开了怀抱,纪录片也身在其中。2009年以来,搜狐视频、爱奇艺视频、网易视频、乐视网、凤凰网、腾讯网、激动网、酷6网等视频网站都开通了纪录片频道,2013年土豆纪实频道、新浪纪录片频道也已开通。这些商业视频网站几乎都与国际国内知名纪录片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提供大量的经过初步分类的纪录片在线视频;尝试推出自制纪录片反向输出的传统电视机构以及其他新媒体。以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和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为代表的商业视频网站积极参与纪录片产业内的各种活动,以确立身份和树立品牌。2012年,搜狐纪录片频道支持了广州纪录片节及第十八届中国纪录片年会;2013年,爱奇艺在中国国际纪录片节上成为首席官方合作网络视频媒体,举办了主题论坛;2011—2013年,爱奇艺成为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合作媒体。这一系列公关活动足以证明,商业视频网站类产业主体十分看重纪录片所负载的商业价值,并希望成为纪录片产业中的重要力量。

3.播出渠道融合为主要融合模式在视频播出渠道融合、生产渠道融合、营销推广渠道融合、产业化综合渠道融合这几类中,最主要的融合形式是播出渠道融合,即电视、电影纪录片向视频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直接输出,或者新媒体直接引入电视纪录片栏目,根据电视节目的进展实时更新。纪录片在互联网渠道重新获得了更多关注,单片出现上千万的点击率比较常见。

二、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实践中的问题与缺陷

媒介融合是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良机,也是其快速成熟的突破口,但是我国媒介融合的整体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进入媒介大融合的高级阶段。纪录片和其他品类的影视节目一样只能在现有的媒介融合阶段进行各种自发的、初步的、浅层的摸索,加上纪录片自身市场化的速度落后于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其他类节目,产业链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以纪录片产业在媒介融合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陷,阻碍着纪录片产业实现更为快速的发展。

1.停留在初级层次的战术性融合战术性融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是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与新媒体(互联网、手机)之间在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与合作。①这种融合并不涉及媒体所有权合并,而是属于比较浅层次的融合,因此称之为“媒体互动”更为准确。②从当前纪录片的融合实践看,渠道融合是主要的形式,达成这种模式的基本手段就是各电视台将纪录片或纪录片栏目网络播映权直接出让或出售给各类有视频播放功能的网站,这样纪录片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并逐步实现再次盈利,网站也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收看需求。这就属于媒介融合中浅层次的战术性融合阶段。“通过所有权的合并,媒体融合将进入更深的层次,那就是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③。“组织结构性融合的特点是一个传媒公司或者集团同时拥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形式,各媒体之间在统一的目标下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开发与整合,各媒体平台协同运作,使媒体公司或集团产生1+1+1>3的效果。”④就我国当前的管理机构而言,同时管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站的情况已经很常见,但这些媒体大多各自为政,缺少真正的互通互融。同时,由于电视台的自办网站也因其国有性质而不必参与像商业网站那样残酷的市场竞争,在集团中具有“圈地新媒体”“服务电视台”的附属性质,缺乏新媒体思维。所以,除了上海、湖南广电集团等少数进行了产业经营性资产剥离、走在市场化前沿的广电集团外,大部分广电集团即便是有媒介融合的架构,也仅仅停留于战术性融合层面。传统媒体和商业化运营的视频网站之间组织性融合暂时不可能实现。涉及纪录片层面,由于纪录片不像电视剧和真人秀、综艺节目那样制播分离机制比较成熟,电视台自制自播的情况更为普遍,所以其媒介融合实践更典型地停留于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即战术性融合阶段。纪录片产业跨媒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和重组、进一步从产业运营向资本运营转变、从内生性增长向外延型扩展转变,构造运行新机制和产业发展新框架,这对纪录片产业化会形成巨大的驱动作用,这种融合才是真正的纪录片产业层面的、高层次的融合。

2.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省市级电视频道中,纪录片栏目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悬疑之风继续蔓延,社会类与历史类栏目数量也居高不下,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观点、内容、视角居然都‘不谋而合’。”⑤互联网能实现海量存储,很多纪录片栏目为了扩大影响力,纷纷选择互联网作为重要平台,互联网业也乐于迎合纪录片受众,用较小的投资换回批量的纪录片资源。由于视频网站往往打包购片,网站间资源大同小异。用户可以在多个网站上看到同一部纪录片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导致互联网播出的纪录片,尤其是栏目类纪录片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见下表。

3.融合式纪录片产品盈利模式模糊视频网站兴起之后,出现了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产生于美国的HULU模式,这种模式是购买网络播放权,以视频点播方式提高浏览量,以页面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渠道;另一种是点播付费的盈利模式。在我国HULU模式比较常见,这是目前受众不能大范围接受付费模式背景下的现实选择。爱奇艺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优酷纪录片等主要通过HULU模式进行运营,即购买正版高清影片版权并免费提供给用户观看,通过广告收入支撑网站运营。可见,广告是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的广告盈利情况虽然较前几年有所好转,但成本依然很高,广告市场规模偏小,依然普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纪录片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未给新媒体带来真金白银的明显利润增长。⑦优酷网、搜狐视频、爱奇艺纪录片频道都开始尝试会员制和个人付费模式,但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并未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从内容上看,纪录片相对于影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依旧是小众类型;网站缺乏足够有震撼力的独家资源吸引付费;电视媒体及视频网站长期的免费收看模式也使受众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付费点播模式。商业定制也是一种盈利模式,很多视频网站开始尝试。比如爱奇艺与荣威共同推出大型高端定制纪录片《梦回滇缅》、与尊尼获加品牌合作的《语路》微纪录片系列;凤凰视频的商业定制微纪录片等等。虽然这类纪录片规模并不大,但这种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然而这种模式的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4.融合式营销意识不足目前,我国纪录片虽然在渠道融合层面的实践已经十分普遍,但对于融合后的营销却缺少系统性的探索。对于传统电影、电视媒体而言,其拍摄的纪录片并没有营销压力,能够播出即可,长期未按市场机制运营,这导致纪录片在国内营销的意识不足、观念落后。当前,纪录片营销虽然已起步,但发展比较缓慢。纪录片专业营销公司尚未出现,缺少系统规范的市场营销规则和行业机制。纪录片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法上缺乏创新,在营销渠道上缺乏拓展,在合作模式上缺少探索。⑧比较成熟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整合营销实践已经能够充分地利用融合渠道及丰富的营销手段、方法进行全媒体营销,而纪录片的融合式推广基本上处于在电视上播个片花或在电视报上做个介绍,或者在网站上把视频截图置顶推荐或者由各种相关微博微信做个预报或推荐,整体上处于零散、偶然、消极的状态。将电影、传统电视、新媒体整合在一起的纪录片营销案例尚不多见。

5.媒介融合实践整体较为薄弱除了视频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当中纪录片的播放仅停留于渠道的提供,内容建设远远逊色于商业视频网站,这归因于此类新媒体建设主要由传统电视媒体机构所把控,内容建设必然依附于传统媒体。例如,从iptV的存储来看,现存的纪录片主要以传统电视栏目的形式引入,如《真实25小时》《国家地理》《档案》《往事》《传奇》等等,虽然不同区域引入栏目和运营机构的合作方有直接关系,但栏目基本上来源于传统电视台。以上新媒体纪录片存储量较少、分类也欠规范。比如,北京iptV的纪录片的存储量虽然远远高于一些二线城市iptV的存储量,但检索起来比较困难,没有进行精细和规范化分类,单片和栏目混杂在一起,还充斥着很多非纪录片资源。这说明除互联网外,其它新媒体媒介融合实践还十分薄弱。

三、结语

短视频媒体推广篇10

“小”是2006年全球电视业的一种趋势,诚如比尔・盖茨所说,高速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像Youtube这样视频网络的快速发展,全球青年人收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

黄金时段,千家万户围着电视机的情景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人会追求在线视频所提供的灵活性,放弃有固定节目安排,跟低劣的插播广告说拜拜。与此同时,观众分散的局面愈演愈烈。

在视频网站中按“标签”分享自己喜爱节目的是小众的观众;通过网站下载社区交流追捧最新电视剧的是收看的小渠道;手机上可以实时收看的电视节目内容是可移动的小屏幕;应对网络视频流行而诞生的网络电视广告可以实现低成本小制作;传统电视媒体应对网络视频的内容搜索服务始终是小动作。

当然,小的背后是大趋势,一种传统电视形式的大变革。

小片段:你的电视机Youtube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2006年年初广泛流传于网络的《巴士阿叔》视频短片,更像是传统电视与网络视频的一次“模拟”对话。2006年年底,由英国网络视频制作销售公司tVF牵头,包括视频网站Youtube在内的多家网站上亮相的视频短片的观看次数为依据评定的“全球十大网络视频短片”出炉。排名榜首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高中生吉斯林・拉扎的自拍视频短片“星战小子”,这段不足2分钟的网络视频,迄今已被网友点击观看超过9亿次。而从第二位到第八位的视频片断,收看次数均在2亿次以上。内容涉及模仿秀、明星的被偷拍片段、电视新闻、品牌广告等。这样的发展势态足以令传统电视汗颜。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李・戈麦斯把Youtube形容为一个等同Google一样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的动词。“当世界上发生某些事件,人们想观看电视那样的视频画面时,Youtube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第一站。”作为一个为网络用户提供视频服务的媒体公司,Youtube让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免费观看别人的影片或上传自己的原创录像,由此形成的网络视频集散地,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每天可提供数以千万计的视频片段的“网络电视台”。

Youtube具备很完善的标签功能,用户可以分类别选择自己的“频道”,不同性格的人通过标签可以轻松地找到喜爱的内容。“观众”甚至可以随意调节不同“节目”的次序。Youtube里面也好像有无数的小电视,每一个“台长”掌管着一个小电视,无数的台长都在无数的小电视里面,报道着自己琐碎的生活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细微的一切,Youtube仿佛就是一幅巨大的浮世绘。

Youtube是动态和交互式的,那是冰冷的大电视机做不到的。正如它的名字所蕴含的意义:你的电视台,任你播,任你看。

小道传播:全球化电视剧《越狱》

尽管包括收购Youtube的Google等网绍公司对新生的网络电视形态提出了警告,他们的理由是基于基础设施的能力问题,互联网并不适合宽带电视发展。不过包括《越狱》等美国电视剧集在中国的流行方式,却提供了一个经典的网上传播案例。

“北京时间早上8时,第二季《越狱》第二集在美国播出,两个小时后,广州的mary已经可以在网上下载。乏味的暑期档电影即将过去时,派拉蒙怒炒阿汤哥,而网络上则疯狂转贴美剧新一季的播出时间。”广州一家媒体如此报道《越狱》在中国掀起的热潮。

在网络上,你随时可以看到诸如“推荐一个网络电视,可以和美国同步看《越狱》”这样的广告。伴随着这股热潮,一种借助手机短信进行病毒式传播的网络视频传播方式也受到了“越狱迷”们的追捧。只要加入相应的“越狱迷”群落,你就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最新剧集的短信。短信的内容包括来件人、来件主题,以及收取邮件的暗号,登陆相关网站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和暗号进入邮箱,就能在附件里下载高清晰度的视频内容。

有人把这种形象称为“中国特色”,有媒体把这种特色称为“隐秘流行”。其实对于熟悉p2p软件的网络玩家来说,这是早已公开的秘密,在电驴等著名p2p应用软件上,外国的用户要比中国的多得多。

由英国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Cm和英国广播公司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网络电视,普通电视观众人群已经日渐减少。将近3/4的被访者说,和一年前相比,他们都花了更多的时间观看网络电视。媒介行业专家分析说,随着商业模式的开发,数字电视、网络在线观看、下载观看等形式的出现都会各展其能争夺收视率。

不过对于传统电视业,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2006年8月27日举行的第58届美国电视艾美奖颁奖礼上,大批优秀的剧集在全球赢得赞誉,曾经“养在深闺”的美国电视演员为世人所熟知。媒体评论:“在好莱坞拼命用特技掩盖创意不足的窘境时,美国电视业却正在步入黄金时期。”这其中,网络传播功不可没。

小荧屏:手机电视

当中国人用“手机、Bt、娱乐相结合”的“小米加步枪”方式,隐秘流行网络视频的时候,日本一些主要城市开始针对配置有专门接受器的手机推出了数字电视广播服务。不过,不同的是,这项服务是通过广播电波,而不是通过互联网连接来传输流视频内容的。

新闻集团瞄准的一个新媒体目标也是手机,“手机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媒体市场”。新闻集团为此成立了移动娱乐部门,成为手机媒体内容提供商的先锋及领袖。及后成立的m0bisode部门,则用以制作专在手机上播放的付费视频节目,即手机短片。手机短片目前已经发行了4部电视系列剧,其中的《24小时》以6种语言在2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Youtube也一直在努力为其互联网视频节目寻求电脑用户之外的市场,这家在2006年最吸引眼球的网站不久前同意通过合作伙伴Verizonwireless向手机用户播放其广受欢迎的视频节目,未来几年还将和Cingularwireless、t-mobileUSa等美国著名电信公司建立更多合作关系,为手机用户带来更多精彩节目。

在中国,免费手机门户网站3G门户在德国世界杯之前“偷偷”地开通了可以收看当地电视台节目的手机电视功能,3G门户Ceo邓裕强认为:“手机天生就是视频的工厂,随着3G的来临,来自手机的视频一定会比来自于网络的多。”为了解决手机视频内容来源,3G门户通过Flas方式创造了3G版的《大话西游》电影,而下一步会引入播客的概念,让网友来创作内容,分享内容。

在开发面向移动电子设备的视频节目上,美国影视业无疑走在最前面。Fox广播公司在2006年11月推出了热门电视剧《识骨寻踪》的手机剧续集,这是该公司录制的第十个手机系列剧了。另一个由电视剧编剧多尼克・卡里创作的手机连续剧《美国公民》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甚至被改编为电视剧。

小趋势:节目大搜索

一边是网络视频制作专业化,另一边却是把内容制造重新交还传统电视。Google就不打算推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服务,它只是寻求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合作,将自己的视频搜索技术及有针对性的广告融入到有线网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中。

在美国媒介学者看来,这是Google聪明的一招。未来广播网络可能会存在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媒介中,这是因为,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扮演娱乐节目的主要分销机制,搜索需求就会日益彰显。消费者将更加倾向寻找自己喜欢的娱乐内容,而不再被动收看节目。未来的广播网络可能更像搜索引擎Google和雅虎,而不是aBC、CBS和nBC。

建立一个新的数字娱乐“引擎”需要什么?“什么时候像《越狱》那样的热播节目不再通过广播电视或有线电视进行首映,而是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进行首播时,那就意味着下一个关键发展阶段的到来。”沃顿商学院的教授维巴赫提出这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