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十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十篇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4:49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调研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资产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已成为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目前,国家和自治区对国有资产采取两大管理监督措施: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经营性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施专职管理监督运作;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由各级政府托财政部门实施统一管理监督。2006年7月1日,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即财政部35号、36号令,以下简称两个财政部令)颁布实施以来,自治区财政厅健全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各盟市、旗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同时陆续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规程》、《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这些办法的出台为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理顺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和机制奠定了基础,使得各级资产管理机构得以完善和加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一)盟市级机构设置情况

我区盟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完善,大部分地区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置了资产管理专职机构,专司资产管理监督职责。但是个别地区在机构设置上具有其特殊性,如,锡林郭勒盟保留了国资委办公室建制与财政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它的职能划分为两块,即国资委办公室重点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而国资委办公室原承担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由新组建的锡林郭勒盟兴富投资经营公司经营管理。鄂尔多斯市组建国资委办公室以来实行的是国资委办公室统管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的管理模式,即全市经营性、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均纳入该办公室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的工作,由该办公室下设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全面负责,并与财政局相关科室协调配合,实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分治的原则。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实行的是两个职能科室的管理监督模式,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分别由资产管理科和资产管理中心实施,具体划分是:行政政法等部门.的资产管理监督由资产管理科具体负责,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监督由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形成按部门单位分管的局面。

(二)旗县市区级机构设置情况

旗县市区财政部门由于受编制和资产数额等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大部分并入到财政局内部相关机构进行管理,或与相关机构合署办公,赋予管理监督职能。少数旗县市区在财政局设专职机构,如四子王旗等财政局内设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股,单独行使职能。还有极少数旗县,如乌拉特前旗至今保留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建制,由乌拉特前旗财政局党组领导,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保持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连续性。

(三)区直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形式多样。据调查显示,自治区44个直属行政事业单位,有19个部门单位设在办公室管理;有10个部门单位设在财务处管理;有5个部门单位设在机关事务中心管理;有5个部门单位设在财务处和机关事务中心共同管理;有2个部门单位设在办公室和财务处共同管理;有2各部门单位在办公室内设资产管理科管理;有1个部门单位设在办公室和机关事务中心共同管理。据此来看,资产管理职能不论划入哪个职能处室(中心),凡是由两个职能处室负责管理监督职能的,一般来说,财务核算由财会人员负责,实物管理由使用者负责,基本形成了一个内部约束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机构设置缺乏归口管理

目前,各盟市和计划单列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机构大部分都归口设置在财政部门之内,但也有个别盟市继续延用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这种体制虽然保持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连续性、统一性,统筹了国有资产管理运作。但从两个财政部令之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重新划归到财政部门,出现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弊端。这种模式的运作,一是与国家实行经营性资产由国资委系统管理监督,非经营性资产由各级政府委托财政部门管理的监督体制不相配套;二是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监督形成主辅关系,极易造成职责不清的问题;三是对非经营性资产管理逐步实现资产实物配置标准化、费用定额制、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等,增加了工作难度和不必要的工作层次;四是分散了各级政府对部门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增加了部门之间工作实绩考核难度。从目前看,这种模式弊大于利。还有的地区在国资委办公室的基础上,经政府批准对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将经营性资产委托资产投资经营公司进行管理监督运营,而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监督则由国资委办公室负责,与财政部门实行一个班子、两套人马管理的模式,缺乏系统管理。

(二)管理监督机构参差不齐

全区旗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机构设置,除少数地区在财政局内部设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外,大多旗县市区是与财政局内部相关机构合署办公,或由其他机构监管,负责资产的监督工作。旗县市区机构设置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管理模式呈多种模式

自治区直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多数单位没有单独设置资产管理机构,大部分由办公室或财务处管理,两个单位共管的也比较少。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自治区政府系统33个部门单位中,由一个单位管理资产的占到部门单位总数的80%,两个单位共同管理的相对比较少。对于直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机构实行单一管理的现状,会造成缺乏内部制约机制,影响资产的搞活、效率的提高。

(四)管理人员偏少

大部分盟市财政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在2-3人,个别盟市旗县市区实际工作人员只有1人。据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两地调查统计显示,两地财政局现有管理人员12人,其中:锡林郭勒盟财政局9人,乌兰察布市财政局3人,承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额57亿元,人均承担4.78亿元的工作量,在所属旗县财政局中此种情况更甚。另调查显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7个单位,现有资产管理人员17人,其中:专职人员7人,分别占本单位编制、实有人员的8.46%和9.19%,虽然所占比例不低,但承担的固定资产总额为19797.56万元,人均达1164.56万元的工作量。由于管理人员少、承担工作量大、管理工作繁杂,管理人员大都只能应付日常的工作,对于搞活资产、创新管理机制难以顾及。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的因素是:其一,对合理设置资产管理机构缺乏高度认识,尤其是各级领导,认为只要把资产管好不丢失就行了,其他事情管不管也无所谓;其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经过几次改革和调整,赋予的工作职责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怎样符合和适应工作的需要,还需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其三,部分地区、部门和单位因受机构和编制的限制,不得已只能从内部调剂解决;其四,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文本,制约手段显得乏力,机构设置明显缺乏动力。

三、相关建议

(一)设置合理的资产管理机构是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

1盟市(包括计划单列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较多,资产数额较大,而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盟市财政局内部设置资产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的职责,同时又对所属旗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起指导、督促的作用。

2旗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属于基层工作范围,应当予以加强。但是鉴于目前机构编制所限,以及区域之间的资产数额不平衡等现状,在机构设置上可以灵活一点,有的可设置资产管理机构;有的可以与其他机构合署办公;有的可以由其他机构代管。总支,不论采取哪种管理机构模式,资产管理监督工作职责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领导人的头上,由专人负责资产管理。

3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有所区别。垂直统管的部门单位、驻呼市较多的部门单位、高等院校以及医院等,应设置专职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参照同类企业的管理模式,要坚持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以财务管理为主的原则,互为依存、互为制约,这样有利于资产的完整,账务相符,也有利于资产保管、维护、余缺调剂,发挥出资产的最大效益。正如有些部门单位负责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所讲,单位资产管理只要把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责划分清楚,互相协调配合,不仅能够保证资产的完整,而且还能够把资产搞活,做到物尽其用。

(二)加强队伍培训,提高管理能力是做好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是根据工作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聘请有理论、有实践、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讲授资产管理监督政策理论、规章制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以此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能力和创新水平;二是可以以会代训的形式,请相关领导、有实践经验的同志讲授管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通过解疑释惑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小范围的可以在各盟市旗县市区之间,或部门单位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大范围的可以到先进省市区学习。总之,通过培训使资产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建立一支热爱本职工作,服务意识好、责任意识强、勇于创新的学习型资产管理队伍。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2

一、清查目的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督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编制2008年及以后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行政事业单位须根据有关规定填报相关数据。

三、清查内容

各单位的资产清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

四、组织实施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从**年3月7日开始,**年6月下旬基本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一)单位自查阶段(**年3月7日至**年3月31日)。各单位成立资产清查机构、制订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并报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单位组织自查。

(二)复查审计阶段(**年4月1日至**年4月20日)。主管部门组织复查或抽查,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部分单位进行专项审计。

(三)汇总报告阶段(**年4月21日至**年5月20日)。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结果报告。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工作报告、汇报报表及所属单位基础表等数据报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介质数据。

(四)资产核实阶段(**年5月21日至**年6月20日)。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资产核实有关规定,在省财政厅确定的权限范围内对资产清理结果逐步予以核实。单位根据核实批复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办理相关资产管理手续。

五、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督导组和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并将组织机构情况报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工作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进行。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加强领导,落实机构和人员,建立工作联系和工作报告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要建立和完善资产公示制度,通过单位内部网站、公示栏等方式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公示。要结合资产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要积极配合社会中介机构工作,提供专项核查审计必需的资料和线索,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认定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原则及目标

为了全方面的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为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16]2号)文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深切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要求的有效措施;是深化财税体制的重大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督职能的客观要求所在;也是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推行节约成本的相关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是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而有序开展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对国有资产的相关安全和完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权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益;有利于控制资产的相关配置,杜绝超编、超标现象;更便于规范资产的处置问题,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并且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能够从资产现有的数量、价值、使用情况等诸多方面,准确无误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与资产状况。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化资产管理体系,以财政部下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财资[2016]1号)文件作为依据,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在对资产的清查及管理层面上有法可依。另外,对于当前已有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要进行相关完善,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状况,建立整套适用于自身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相关预算管理单位实行多样式的预算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预算管理办法。其形式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与当前任务捆绑式,以年为单位进行核定其基数,按照比例递减或者递增,而且各个单位可结合自身情况,报经主管部门及财务相关部门批准,需要执行相关管理形式。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经费执行全部一次性支付,剩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即国家财政根据自身财力情况,按照各行政事业单独的基数和定~,核定各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经由各单位包干使用,在执行过程中,除另外有特殊情况,每年不允许调整预算,年度末有结余继续留用,超出部分不予补偿。对于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向差额预算管理方面进行过渡,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应及时促进该单位向差额预算管理过渡。但凡有一定收入全额预算管理的单位,财政部门协同该主管部门对其收入按照一定的相关比例和数额,抵消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拨款。在当前形式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国有资产的不重视,导致了管理国有资产方面过于混乱,进而对资产管理的疏忽,而国有资产在这个过程当中账实不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比较混乱,使得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对国有资产进行预算管理,能够摸清国有资产的价值、数量及使用状况,为相关财务预算部门做好预算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制度

制定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制度,以防刚清理完又乱作一团。将核算清查资产工作作为日常性审查工作来做,使其进入轨道化模式,做到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相关情况。建立定期清查的财务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最少每年年末对其资产进行一次大规模完整的核实资产情况,对现有资产出现盘盈、盘亏情况时,必要时要找出原因,以便分清楚此次的相关责任人,并已按现行的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核实存货现有资产,防止由积压而造成对资产管理的不规范,给予资产清查成绩显著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而对资产管理不到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要予以批评,督促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根据得到的客观信息,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相适应的清查标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离任人员,也应对其进行重点核查。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主要资产使用的管理人员离任或调岗时,要及时组织资产的清查工作,办理相关资产的移交手续,为确保相关人走后,账目也清晰明了,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流失。完善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结果的审计制度,应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对自查的结果进行专项审计。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主要步骤

(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根据现有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上,实时录入相关国有资产的名称、数量、价值以及使用情况,大家共同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状况,避免了信息的不透明性,让国有资产的各个品种都实时共享,如果出现问题,也可及时补救,有利于资产清查的管理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奠定了基础,并且在我国这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中,公共信息化平台的普及,可以让老百姓更加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透明度,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后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也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带来的管理疏忽与混乱,通过互联网智能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节省人力资源,避免了因大量国有资产清查而造成工作时间的增加,所以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势在必行,必定会是日后发展的趋势。

(二)及时处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要求,要彻底清查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如有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进行审批核实;如有盘盈及盘亏的固定资产,经查明主要原因后,要根据相关规定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并且及时做相关账务处理;对国有资产配置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从行政事业单位总体出发,将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统筹调度,避免购置相同的固定资产,造成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存货的盘盈盘亏,发生坏账及呆账时,要按照规定及时做出账务处理。通过分析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总结出在配置及日常管理、处置资产等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措施及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账务清理

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推的方式,对各家银行账户及会计核算科目、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资金往来等财务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核对和清理。在账务清理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在技术性差错的因素上造成的错账,应当依据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对相关账务进行调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每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及核查,依照实物进行盘点,并且与账务进行核实,通过清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并核查负债和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对流动资产、固定Y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往来款项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清查。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要积极与清查人员相互之间配合与监督,必须避免信息的不准确性以及假账现象的发生,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综上所述,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确保资产工作有序进行,并按照上述要求及时报送有关部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制度、资产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防止资产清查后出现混乱现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随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现有资产,对闲置以及低效使用的资产进行有效利用,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分配合理化,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管控力度。因此,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才能更好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姜亦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J].商,2013(11):158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4

一、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上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资产方面,管理意识淡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普遍的权责不明问题,使得国有资产的价值分离。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具体工作人员由于主人翁意识尚有待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不够重视,没有对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使得资产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出现了个别人侵占国家财产的情况。另外,管理资产的人员发生变动的时候,资产移交等工作没有做好管理工作,时间一长,使得许多资产流失,无从查找,在管理制度上存在重大缺陷。

2.国有固定资产的财会信息与现实不符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会信息的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位情况,使得许多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不能够反应出国有资产的真实实际情况,在资产的数量增减等方面得不到真实反应,使得某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账面上的和现实中的差距甚大。比如说,有的行政办公楼明明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了,但是在账上依旧挂在往来方面,根本就没有按照要求和相关规定清理入账。而对于新购置的资产则不及时验收登记入账,固定资产明明有许多报损的情况却没有实施冲减等。

3.对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地方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预算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一个整体概念,因此在购置资产等进行预算的时候,随意性过大,对于投资计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析,导致重复投资以及单位部门对资源的独享等情况出现,降低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且,在进行资产投资的时候,对于必要的投资范围、种类没有清醒的认识,结果使得在投资过程中,预算执行力度不够,有的甚至出现了单位在投资方面随意了事。而这样就导致了国有资产浪费严重,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商业贿赂等违法情况。

4.产权管理不到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管理。按管理职能推断,财政部门应当代表本级政府,行使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各单位拥有使用权。事实上各部门都把占有、使用权当作所有权,把国有资产作为自有资产,谁占有,谁所有,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土地、房屋产权证由各使用单位分别持有,国有资产所有者长期空位虚置,导致缺乏有效约束控制力。

5.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目前我国地方上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方面多只注重信息的录入,而对于信息的管理、分析则比较缺乏,对于资产的绩效管理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因此就导致了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也不高。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多的是依靠国家财政运营,与市场脱节情况比较严重,这既不利于资产经济效益的发挥,对企事业单位的许多真实成本状况也难以进行核算。

二、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想做好我国地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条例和相关的细则。首先,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行事,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责要进行明确界定,以防出现扯皮行为和责任的追究,同时又能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目标和担负的责任。从而提高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水平,进而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另外,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做进一步的明确,依法管理资产,做到资产使用有章可循,可以有效防止个人腐败现象的发生,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并且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事业单位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影响国有资产的利用率,还会出现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为了更好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均衡、资产管理有效,特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账目情况与实际不符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账目往往是只有总账,而没有分季度的明细账,这种账目情况使得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和具体变动情况不明确,记录不全面,往往会导致对账目的盘点十分困难,长期下来,账目情况与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就发生了很多差异。一是对购置或拨付的部分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务不全,家底不清;二是对固定资产没有建立账卡或登记不明细。例如:账目盘点的时间跨度很长,导致单位的实际固定资产已经发生贬值,但是账目的资产数据却仍然很高,这样就会使得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控制缺少真实的数据支持。而如果出现固定资产租赁情况,租赁资金却没有计入相应的损耗消费资金,这样计算的账目也会出现偏颇,导致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实际控制力量。

(二)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从近些年来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审计可以看出,资产隐性流失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有的甚至未向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此类问题如不加强管理,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失控。由于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集体监督效应就使得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闲置浪费突出,时间一长还好出现严重的资产情况不明的现象。例如:一些单位不经批准,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擅自低价出售固定资产;一部分固定资产被本单位或外单位职工长期无偿占用,不能收回。

(三)固定资产核算不明

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应该包括产品价格下降的核算、产业增值的核算、分季度的收支平衡核算等,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却有明显的核算不明的现象。固定资产管理松散,有些单位对已到报废期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堆放在仓库里,或是到处乱扔乱放,无人管理,也不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报废,长期挂在账上,使得资产核算情况不明。另外,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只是完成了表明工作,没有深入地对固定资产的未来应用价值、预期获利情况预算等问题做出明确的核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账目统计等都必须要有明确地管理监督机制,制度的制定应该严格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严格遵守资产预算、核算的基本要求。管理组织的设置应该尽可能地纳入多个阶层的人员,以实现互相之间的监督牵制,保证资产管理不出现舞弊。管理制度的规范要严格要求会计人员在每年度都对固定资产的未来分配及资金预算情况进行报告,对固定资产核算进行原值和折旧的价值报告。在监督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资产的申报审批,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处置应该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要求,应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无论是买卖、租赁还是维修)都必须有单位人的民主决定,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才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监督规定要严格杜绝私下交易,低价转让、出售,造成了资产的流失等事件的发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建设没有形成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企业的权责发生制度建设、信息跟踪制度建设和资产明晰制度建设,事业单位还都是拒之门外,尤其是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规范,缺少必要的管理机制,造成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失情况严重。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松懈

事业单位的账目与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不相符,其本质原因也是由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过于松懈,账目核算、资产预算等问题必须要有经常性,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因为其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就缺少日常管理监督。如今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缺少责任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多数是以年为时间记录单位,更有的是多年都没有进行彻底核算清查,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没有形成动态的网络系统化管理,只是将日常的收支、工资、投资等情况做出了明确的账目并进行了网络化核算。而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松懈,只是对较为直接的固定资产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抵押、报损、报废等问题进行管理,对日常的维护、短期利益核算、长期利益核算等问题都没有进行固定的财务管理。

(三)缺少财务管理人才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同于其他财务管理内容,固定资产管理要涉及到网络化管理、资产分布情形分析、资金配置核算、调动信息整理、长短期利益预算、资产处理利益分析等多方面的经济学理论。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往往缺少这种专业性管理人才,普通的会计人员很难胜任,必须要有足够“管理会计”经验的人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在品质上有保证,要能利用会计才能为事业单位的资产建设做出贡献,纵观如今的事业单位,这类人才还是紧缺的。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改进固定资产核算方式

实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能更好地核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本的会汁制度。权责发生制不仅记录资金的支出,同时还要记录资金价值的折旧。权责发生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折旧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可以较好地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从而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固定资产的全面信息,也有利于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还应对取得的各项固定资产按不同的资金来源,如外购、自建、接受捐赠、调拨等分别进行核算。另外,固定资产核算还要注意进行定期清查,对资金进行核实,做到账、物相符,要分季度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处理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总之,改进固定资产核算方式能够明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和租赁、开发使用情况,能避免无谓地闲置,有利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二)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求应该包括这样几点:(1)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会计年度终了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2)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等手续。(3)单位计划财务部门和财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发票和入库验收单或交付使用财产清册,登记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分类帐。(4)事业单位应实施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净资产管理、收入管理、成本和费用管理、结余的管理和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规范经营的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体制。(5)对房屋、建筑物和主要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要明确整理移位变动、运行记录(台帐)等资料,档案管理要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

(三)加强人员培训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培训,首先要从领导开始,单位领导应该带头认真学习并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依据财务管理制度办事,自觉执行财务管理各项规定。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财务管理人员充分的支持。其次,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将年轻的财务人员组织起来,专门进行固定资产报告、评估、管理的相关培训,通过对其专业知识的渗透,使其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和相关方法。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聘请具有会计或审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财会和内审岗位,不断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力量。

总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向着更为完善、系统的管理道路前进,应该从改进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加强日常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的对策出发,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效,保证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基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2012年底,我国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不仅推动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改革,更说明了我国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视程度。事业单位想要适应改革就要不断的进行内部调整与管控,不断提升改革适应能力。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原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只核算资产原值,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折旧,这样的核算方式违背了资产核算的基本原则,很容易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虚假高出,使得核算信息缺乏真实性。

2.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无形资产摊销时,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将无形资产一次计入“事业支出”,但事实上,无形资产摊销需要考虑收益期,一次计入违背了事实。一次计入的方式对于没有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基本可行,但无法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3.负债确认存在问题

原有会计准则下,确认支出需要通过现金清偿债务,而其他手段通常无法得到确认。这样一来,账面负债就会减少,无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债务具体数量。如,事业单位借款用于装修,收付实现制度下,在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出来,这样对于事业单位的正确决策就会起到阻碍作用,很容易扩大事业单位的负债风险。

(二)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

1.重购置轻管理问题严重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因此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很少注重成本,购置和新建出现了不计成本的现象。购置新建之后,固定资产随着产生,但负责人并没有对资产管理重视起来,落后的管理意识和观念使得固定资产大量浪费,资产没能发挥其功能,未能实现其价值,资产流失问题严重。

2.账面没能正确反映实际资产

实际资产与账面不符的情况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原因在于不规范的资产管理和不到位的资产清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门之间没能协调一致,信息的沟通缺乏有效性和流畅性,登记资产和实际资产不一致;存在账外账的现象,且较为严重;资产登记不齐,甚至有些固定资产并没能如实登记在册;资产报废制度缺乏严谨性,处理不够规范。

3.资产使用在事业单位缺乏规范性

在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方面虽然已经有了明确的处理准则,但在实际操作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表现方面有:固定资产存在随意出租与外借情况,有些固定资产借出后没能及时归还,使得资产流失,形成浪费情况;部门之前缺乏协调性,购置重复的现象常见;报废不严谨,甚至出现了资产占为己用的情况,有些固定资产使用时没根据规定及时报废。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一)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中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1.增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缺少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尤其是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环境下,会计理论与操作方法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环境。主要改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严格遵循持证上岗的制度,在法律法规方面,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引进必要的高素质人才,让会计人员懂得技术的同时,创造良好的附有正能量的操作氛围。

2.增强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要不断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各部门之间得到有效执行。让岗位责任制度充分得到落实,部门之间要工作相互协调并互相监督。收支两条线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实行的,在财务审算过程中,不符合新会计准则的情况要及时的纠正和处理,让事业单位的会计审核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提高部门监督职能

对于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财务预算和决算都需要监督和管理,并且要切实有效不断加强监督力度。在经费的使用方面,更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督,经费的使用必须遵守程序。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核算职能,充分利用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并利用会计核算功能有效的监督财务状况。

(二)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并健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采购,使用、出租、出借、处置等方面,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采购中要严格遵守采购制度,做到按需采购,避免出现重复采购,要加强采购监管,防止在采购过程中出现变相操作,高价采购;完善资产登记制度,彻底清查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建立绩效和考核制度,让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升。

2.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单位领导不重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很容易导致全员忽视资产管理,使得整个部门单位都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因此,要不断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增强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让带头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在事业单位领导的带领下,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要树立并提高资产观念,让资产能在各事业单位部门间流动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保护现有资产的意识,避免对资产进行随意租用和外借处理,如需对资产进行外借,要按规章制度履行固定的外借手续,并责任到人,及时追还。增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责任意识,保护好事业单位资产,杜绝将事业单位资产占为己有的情况。

三、结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会计工作得到了全面的规范,事业单位要不断积极学习新的会计准则,并意识到自身现有的问题,实现会计单位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殷文红.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研究,2009,16:41-43.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7

事业单位在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维系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和不足,并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念及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的费用和收入,在预算、分配及使用过程中进行的全面监管,主要包括资金运用、预算、分配以及调配等各方面内容。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与企业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不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和标准,财务管理目的主要用于提升资金利用率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其二,事业单位资金来源较广,不但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同时还包括事业单位自行经营收入等;其三,业务涉及面广、财务收支差异大,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多元化。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控制与监督管理不到位

我国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费用支出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预算控制与监督管理执行不到位,进而使得其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和不足。同时,事业单位预算与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费用支出监督管理仍然只存在于形式。比如,大多数科研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对预算控制就不够重视,忽视费用支出的控制与管理,使得各职能部门难以在财力和其他方面实现合理配置,弱化了预算管理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且由于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采取单独管理的方式,其财务管理信息资源难以与其他部门之间实现共享,这进一步加大了整体预算监管的难度,从而使得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二)资产信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并不像企业管理那么严格,资产信息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且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执行力度;同时,资产保管和使用情况也尚未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实物数量和信息等核实方面也存在较多纰漏。一方面,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较为忽视,未能及时根据环境因素等变化对形成的资产增值或减值情况进行调整,造成资产实物与账面之间存在不符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未对资产管理给予重视,一些单位尚未建立和设置固定资产内部明细账,对单位拥有资产情况和使用情况并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从而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比如,一些科研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就存在部门之间资源缺乏有效共享,且一些资产还存在长期闲置或重复购置等现象发生,这都极大的浪费了科研单位资金,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三)缺乏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全面开展财务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确保财务管理实施的根本。然而,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并未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将工作重点倾向于整体经营,这就使得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管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设虚,这不但弱化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职责与作用,同时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对策

(一)规范预算控制与监管

预算编制与实施应以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管理目标为依据,切实满足事业单位经营发展需要。首先,预算编制用于反映整个事业单位资金分配情况,确保其编制过程合理、有效,同时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其次,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收入进行全面测算和评估,保证事业单位实际经营过程能够符合预算标准,同时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资金预算使用情况,使得预算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再次,加强事业单位资金预算实施力度,对内部各部门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内部管理和规范资产购置审核流程,将资产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职责。目前,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资产已经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其所拥有的全部固定资产都都记录在管理系统之中,并实现事业单位之间资产信息共享,充分提升了资产利用率,实现了资产调配职能作用,并且降低了采购成本费用支出。比如,近几年来,随着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科研单位都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其所持有的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性资产进行全面记录,并实时对其进行盘点,全面掌握资产实有信息。除此之外,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对需要购置的资产进行全面审核,只有审核得出确实需要购置时方可审批,以控制资金支出,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财政资金。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充分作用发挥,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与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力度。提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工作人员等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内部审计风险知识,合理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制定并规范内部审计内容和流程,提高内部审计执行成果,并及时发现和更正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确保事业单位持续经营与良性发展。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8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以事业单位规定的标准和分类进行固定资产目录建立为核算依据;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包含对外投资的基本内容以及具体项目和相应的风险与收益。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事业单位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经济的不断加强和公共需求的不断提高,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来说也是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行政事业发展越来越快使其固定资产也就越多,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唯一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维持正常经营、完成目标的基础。列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如何使用和管理这都涉及到民生,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服务密切相关。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事业单位经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无偿拨款,正因为是无偿拨款所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现忽视管理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其不到位的执行方式等导致的。如果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必须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环境监管等。然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由财务部门管理的,但是财务部门的只能是有限的,他们对于固定资产还不够了解,这就阻碍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以下几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其各职员责任不清楚,导致发生事故后无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特定的管理部门,职员意识淡薄,无心管理这些严重导致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管理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信息化时代,管理模式的陈旧导致固定资产最终的预算以及统计工作不正确,使得固定资产资金严重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专门的监督机制以及没有绩效评价体系,这些导致职员工作懒散,工作没有积极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构建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对外部环境监督管理,就要设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对行政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就要对固定资产制订规范的管理方式,科学的管理使其变得规范化、秩序化也同时可以防止固定资产资金损失,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

(二)壮大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政府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业务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其管理。首先我们要壮大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其次,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职员的教育工作,要让职员学习心得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能,全面提高职员的素质;最后要重视单位职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守固定资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确保固定资产依法管理。在实际管理中要充分显示职员团结合作的能力,当固定资产出现事故时,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大家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改善固定资产办公设备,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奖项事业单位也要推进信息化时代,把信息化办公系统运用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构建反应速度快,及时获取信息准确以及固定资产管理运行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要极力配合固定资产运行管理,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应用信息,这些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科学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迈进软件时代,而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正式核算软件类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运用资产使用情况,对资产的数量、使用以及管理情况都能充分反映出来。这些原本涉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参与的由于这些信息化的办公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得固定资产在资金流动上更加清晰。

(四)设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上进心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其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目的正是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上进心,其次也是为了使得固定资产资金更加透明,这样使得固定资产在管理上加上评价更加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设立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公平的评价和正常运转,对固定资产的状况也能及时反应和改善。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改进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且提高了资产的效益。便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防止资金浪费的情况,从而减少固定资产采购成本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9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工作安排和省、市政府的安排,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37号)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办〔〕5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豫政办〔〕112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政府决定,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将于年1月至年6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为确保我区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

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

建立全区行政事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此基础上。

实施动态管理,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

为财政部门编制年及以后年度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发明条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财政四)完善管理制度。对于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

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上。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年12月31日

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2.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由各镇办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开展。区直各部门依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区资产清查办)对区直部门和各镇办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依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方法、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原则。

(一)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

然后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单位)向区资产清查办报送的资产清查结果演讲,自查。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演讲。参与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由区资产清查办统一招标确定。

(二)经过清查后的固定资产。

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健全账卡。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资产清查结果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区政府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富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方法如下:根据《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法》豫财办资〔〕49号)有关规定。

(一)准备阶段(年1月25日-2月10日)

1.拟定我区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文件。

2.组织征订资产清查工作软件和印制资产清查报表及有关资料。

组织召开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3.成立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及办公室。

制订资产清查工作方案,4.各镇办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布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5.参与市财政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做好对区直各部门(单位)和各镇办的业务培训。

(二)实施阶段(年2月-6月)

认真进行清理清查。1.部门(单位)自查(2月-3月)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法》要求。

各行政事业单位将自查结果连同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演讲一并报区资产清查办公室。4月20日前,2.社会中介机构专项审计(3月-4月)中介机构专项审计工作与部门(单位)自查交叉进行。区本级和各镇办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由区资产清查办公室统一招标确定。4月10日前。各单位将审核后的清查结果和专项审计演讲汇总上报区资产清查办,同时将固定资产建档建卡,输入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3.清查结果汇总上报与部门(单位)建章建制(4月-5月)

1各级资产清查办逐级汇总上报清查结果。各镇办、区直各部门(单位)务必于4月20日前将清查结果报区资产清查办。

建立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2各部门(单位)根据资产清查工作情况。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4.组织验收检查与上报市清查结果(5月-6月)

1区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单位资产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固定资产建档建卡情况及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情况等进行验收检查。

2区资产清查办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据进行审

按时向市资产清查办报送全区的资产清查结果。核、汇总、分析。

(三)总结阶段(年6月)

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召开资产清查工作总结大会。由区财政统一向中介机构支付。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区政府建立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负责资产清查的日常工作。各镇办都要相应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切实加强对资产清查工作的领导。区直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清查。

(二)精心组织。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动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各自实际制订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在资产清查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专项审计演讲等鉴证材料,严格履行失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篇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改进;思路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一种主要体现,是赋予各级财务主管部门的权利,也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正常开展的最基本保障,作为相关管理者就应该按一定的计划,通过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手段,为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种发展性的管理,即为伴随着资产的变化与发展而管理,如何才能有效管理,这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结合关系,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强调要有约束、有规范、有控制,甚至有惩罚,但这都是手段,最终固定资产管理要回归到管理的科学性上来,管理方式既要严格,又不能搞成形式主义,流于形式,这样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过程中能够全程监督,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能够长久科学的调配使用。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关系系统不是完善的,责任分工不是很明确,在通常财务管理制度下,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因为主管领导对固定资产重视程度不足,在工作中常常只对具体的财务收支情况给予巨大关注,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在主观上认识不够,主管领导不能有效的掌握本系统固定资产的数目、使用情况、折旧情况等细节问题,很难从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造成主管机构与主管责任人不明确。

(二)管理形式不科学,当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只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高度重视,表现出重采购轻管理的态势,片面求贵求好,这些想法偏差都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完善造成的,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不完美,很容易造成无效监督,致使购买的设备不能获得充分的使用,客观上形成了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丧失。

(三)固定资产账户登记不完整,固定资产建档不够完善,这种现象的主要起因是首先新购进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建档入账,尤其是一些价格偏高的物品没有做到详细登记,甚至有时候对于固定资产的购买干脆就不建档入账。

(四)固定资产的监督机制不完整,有漏洞,由于在清查固定资产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过程中,个别机构对固定资产不根据有关制度规定而擅自处理,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过于松散,在对固定资产的调拨、出售等环节不办理相关手续,很容易造成下面的财务工作难度增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严重的会造成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损失。

(五)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偏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往往力度不够,加上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是很完善,极其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或者重复购置同性质的固定资产,最后不仅没能增加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还加大了各级政府财务的压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就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言,良性管理制度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财务主管人员积极进行科学协调,督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升级,同时也要与各个部门团结协作,把有利于固定资产制度改进的方方面面关系协调好,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摸底、盘点、登记等方式全面了解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情况,这不仅是从整体上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而且还能将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不同意见收集上来,从而反馈给各级领导,促进领导改进有关措施,以求达到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最佳效果,这样既利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上下各级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相得益彰。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定期核实、检查。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季度、年度的资产核查,以便随时掌握及时数据,找出盘盈盘亏的具体原因,对明显有错误的有关责任人进行系统通报,分清职责,核查了具体数目后可以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数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账目清晰,账账一致。

(三)建立有关台账,确定第一责任人,为完成固定资产的注册、保管、清点、折旧、废弃等各种各样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固定资产当前管理中,必须根据自己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固定资产控制系统,做到事事有登记,环环有监督,建立起固定资产三级监督机制,从而才能有效的保证单位固定资产的良性使用。

(四)改良固定资产演算办法。当前主要强调单位的财务总预算,过于注重资金的流动,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管方面还需要加大基本功,虽然一些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最终结果是一致的,财务部门也可以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过程中比较优秀的部门与个人进行奖励,积极利用单位年度评比制度,有针对性的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内容纳入到考核范畴内,评选优秀责任人,调动广大固定资产使用者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可以针对某些问题,组织专家学者在单位开展有关专题讲座,这样既能有效展现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更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从而发掘出更大的工作潜力。

(五)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信息化管理,达到固定资产的动态控制与科学管理,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它的它的基本情况进行信息化编码,这个编码必须体现出它的初始价值,购进时间,型号、领用人等等要素,每个固定资产的编码是不变的。因此,当有必需调取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时,只要记住相关固定资产编码,就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非常容易地查询,实现固定资产与电脑程序化相结合,不仅能够管理精确,还能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淑瑾.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10(06).

[2]向树枝,石柳叶.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3]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9(01).

[4]常林青.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山西财税,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