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5:10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1

关键词:乡镇;固定资产;管理

一、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权的分散。对于乡镇下属管辖的单位来说,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而在管理上有属于乡镇直接管理的,有属于上级委派下来的,也有双管的。而部门的多种多样以及单位的不同,使得它们都有着自己对应的收入来源以及对收入的支配权限。如固定资产中,有当地政府统一购置的、也有上级单位为其专门配备的、也有单位自身购买的。有的在账本上有记录,有的却没有相应的记录,导致管理上过于分散与混乱。

第二,财务人员应有的职权受到了限制。对于有关财务人员人事权利的下放,导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人员行使监督权利。相比前几年未进行权利下放来说,如今的乡镇财务人员的责任感迅速下降,而危机感在迅速攀升。财务人员得不到相应的授权,也就使得财务人员根本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管理。

第三,领导管理观念淡薄。在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观念淡薄的现象严重,许多乡镇干部以及单位都有着“重视现钱,轻视物资、重视采购,轻视管理”等观念的存在。目前,乡镇首要看中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招商引资、新农村的融合聚集等关系到乡镇长远发展上的问题,而忽视了乡镇资产的管理,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较为琐碎。正是由于领导在管理上的不重视,才导致了下面进行实际工作人员的无权作为。

第四,固定资产在购置程序上的不足,资产的采购随意性较大。各个部门只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在未经过上级部门的批示前,就先将其购入,然后才到财务处进行报账处理。这样就使得财务人员对于其管理处于被动一面。大多数单位没有参照财力办事,对于采购计划的制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各种超支、超标的现象日益严重。此外,部分商品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其市场上的价值,使得乡政府或部门不愿意通过政府采购购买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购置混乱现象发生。

二、强化管理乡镇固定资产的具体措施

第一,将固定资产纳入结算体制,改变现有的财政体制。试想一下,如果将购置固定资产纳入到结算体制中,以改变现有的财政体制,那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将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编造成册,制定统一的编号,并进行备案、记录,将现有的固定资产作为核定的基数。同时,将每一年购置固定资产的计划纳入到财务预算的编制范围内。每一年的年底,乡镇企事业单位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财务清查,对当年的购置金额以及购置数量进行核对,并跟当年的核定基数以及财务预算进行比对,依据每一年的购入量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财力扣减。此外,应当将此项工作纳入到领导的政绩考核中去。在这样一个财政体制的制约之下,乡镇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就会给予其足够的关注,从而将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纳入日常的重要工作之列。

第二,做到财务核算跟实物管理并重,强化管理意识。树立资产观念,也就是资金观念,成功克服“淡化责任,只管使用”这一错误思想。因此,乡镇企事业单位应当成立起一个专门的管理固定资产的机构。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当中,固定资产的分类价值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同时对固定资产的预算进行审核,检查并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部门要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的计划、入库情况的验收、保管的登记、领用以及发出、保养以及维修、处置以及调拨等具体的管理工作,并负责进行分类的实物量核算。

第三,强化资产管理,把握关键环节。在乡镇中,需要用制度来对固定资产的购买、购回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来约束资产管理存在的随意性。在年初的时候,需要做好购置预算,审批以及对购置的询价等环节;购买固定资产需要提前打报告申请,并报财务部门审核,购买的固定资产在政府采购目录上涉及到的,必须经过政府采购购买;对于已经达到了报废时间或者是损坏到无法再进行修复的资产,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变动、调拨以及减少情况,都需要制定出“谁使用谁管理”的措施,如果出现了损坏、丢失等现象,要将责任落实在人头;在出现了人事变动或者是某些原因,岗位上的职工需要调离等,也需要做好资产的交接,避免使用与管理出现脱钩现象;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核对,从而保持实际、登记卡相一致,在每一次的核对中,要对固定资产的实有数、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使用、维修、保管等环节是否合理、正常,对清点中存在的问题,要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第四,对于固定资产信息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乡镇应该确立固定资产管理专员,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对于乡镇中的每一项资产,都可以做到企业一样的处理方式。建立相应的登记卡,对于同一类型的资产进行归类处理,做到一卡一号一物品。而对固定资产的购买时间、使用部门、管理人员、更换等都需要做好登记处理,并且落实相应的维护与保管,从而做到丢失有人负责、维修有专人的管理方式。

总之,针对乡镇固定资产中存在的固定资产的购买、核实等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做好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够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利于乡镇发展。

参考文献: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2

关键词:乡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自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以来,乡镇医院作为农村最直接的医疗机构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以前相比,乡镇医院的业务量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成为农民体检、看病的主要机构。由此带来的变化之一是乡镇医院面临着全新的管理问题,而其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是全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业务量的扩大本身也要求提供更多的医疗设施、资本投入,提高医院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厉行节约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好的满足农民的看病需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以往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缺陷致使乡镇医院在管理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利于乡镇医院的发展壮大和绩效提高,还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一、乡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上的缺陷使固定资产难以真实反映

目前我国医院按照固定资产完全折旧的办法来计提专项基金——修购基金,而不计提折旧。虽以修购基金的形式在净资产中反映,但修购基金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从而造成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固定资产反映不出其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导致以原值计价的固定资产越来越高,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帐上却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同时乡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部门,多头管理也造成了账实不符,这样很难通过帐面材料发现固定资产问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监管和管理意识的淡薄,大部分乡镇医院在记帐时连修购基金也未提取,影响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改善,进一步影响医院的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提高。

(二)帐物不符、资产不清

大部分乡镇医院在设置帐目时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帐目,却没有分类帐、明细帐、没有建立明晰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这很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及时清查。即使医院建立了清查制度,实际清查后总会出现帐物不符,可能出现有物无帐或有帐无物的情况。另外,医院对一些已报废、残损等资产也没有及时办理核销手续,虚增账面价值,造成严重账物不符。有些医院对上级部门直接划拨的仪器设备,对专项资金建设的房屋建筑物以及对别人捐赠的医疗设备也不入账,对于完工工程未及时决算,有些乡镇医院甚至于出现新建房屋已经入账,而原来已被拆迁的房屋却没有核销,账面上出现新老房屋并存的局面,固定资产与实际严重不符。这些不规范的管理行为致使很多乡镇医院对自己的家底不清,很不利于资产的监管和管理。

(四)固定资产使用科室管理制度缺失

乡镇医院一般规模比较小,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固定资产缺少严格的科室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科室在申请医疗设备的购买时比较积极,但是在购买后如何使用、妥善保管不够重视,对资产的安全和质量状况关注不够。仪器设备坏了不能及时进行维修,更有甚者,比如有些职工偷偷用次品更换电脑中的关键部件,资产没丢,但是功能大大减退。另为,对于一些尚未报废的资产,科室人为报废,残值不入账,造成帐外帐,形成小金库。另外,公物私用的状况也大量存在,有些科室人员将医院的某些固定资产长期占为己有,或者是利用其为私人谋利。这些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科室在使用固定资产时没有形成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出了问题,医院承担,科室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不严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控制不严,对医疗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供应商选择不当,医院在购置中的风险加大,造成医院利益损失,而且很可能出现医院相关人员与供应商的利益勾结,造成购买价高质次的仪器设备,对医院及国有资产都造成流失,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乡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医院领导干部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是管好固定资产的关键。领导认识不到位,制度、措施就难以落实。应将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效率、保值、增值等指标列入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从上到下层层监督与考核,强化全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为固定资产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制度

首先乡镇医院应该严格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以便能及时对有关固定资产进行修缮和购买。医院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其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不管采用哪种核算方法都要对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进行详细的记录,购买、接受捐赠的和上级拨付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入帐。对符合固定资产要求的资产要建立明确的卡片制度,医院要对每台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都要根据其性质、类别、型号、购买(或接受捐赠)时间、使用科室(人员)、相关责任人等相关信息至少填制卡片两份,一份粘贴在相应的机器设备上,另一份作为备案留存并把相应内容录入电脑。卡片即代表资产,在填制卡片时每张卡片按从1开始编制号码,卡片的号码即代表固定资产的数量,报废的资产及时报废,并用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填补原先的号码,这些措施有利于账面及实际盘点的衔接。对于乡镇医院来说其固定资产比较而言还是不多的,管理起来并不耗费太大的人力和物力。

(三)实行定时盘点制度

乡镇医院应该建立定时盘点固定资产的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可以发现帐物是否相符,卡物是否相符,这也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通过盘点可以及时发现新增却未入账的资产,对使用达到报废程度的资产及时报废,以便购置新的仪器设备,提高诊治效率。及时有效的盘点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建立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

乡镇医院应建立固定资产专人管理制度,除会计人员做好帐簿记录外,医院资产管理科或办公室应指定专人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申请、分配、领取、勘察、维修、清理等工作,避免出现多头领导。固定资产总负责人再根据资产使用科室做好责任的进一步划分,各科室再指定相关负责人对本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进行监督,及时汇报出现的情况如出现故障、需要保养等。由于个人原因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人的责任,严禁出现公物私用、乱涂乱画等行为。

(五)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乡镇医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剂合理使用和再利用现有闲置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有效价值。可将固定资产折旧记入科室成本;将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列入对使用科室的考核内容;对利用率不高的房屋、设备进行出租,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收益,对一些确实不需用或购进较高端设备换下的低端设备,可考虑捐赠给设备仪器比较紧缺的农村卫生室等确实需要这些医疗设备的单位,以充分发挥其长效的社会价值。这样,既深化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又促进增收节支,大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北鸿.对医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

[2]陆黎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04)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3

[关键词]乡镇;资金管理;困境

1乡镇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1加强乡镇资金管理是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推进和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加强,国家财政投入到农村的资金越来越多。乡镇财政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最基础层级,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表现在乡镇财政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

1.2加强乡镇资金管理是党的民生政策落实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

加强乡镇资金管理,切实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乡的统筹发展,意义重大。

1.3加强乡镇资金管理是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发展的需要

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乡镇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部分乡镇领导受自身财务专业知识影响,对财务会计工作管理的意识淡薄,加之领导及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乡镇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对单位执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科目使用不清楚,核算时未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功能科目进行核算,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乱使用会计科目进行归集,账目混乱,差错严重,调账的随意性大。做账不及时,对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不遵照县级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报销,对原始票据和报销手续审核不严,并将手续不全的原始凭证入账。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不清,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单位财务章、银行预留印鉴章集中保管,未制定严格的票据管理制度,造成票据遗失。对会计报表不进行核对分析,不清楚大平台资金使用结算方式,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经费支出、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决算报表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致使提供的报表数字错误,影响会计报表的信息和质量。

2.2以前年度形成并遗留下来的账内债务及利息、账外债务,阻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乡镇领导不根据本乡镇的实力、财力,盲目搞建设出政绩,私贷公用,农民集资收不上来,长期负债。加之,领导更换频繁,新官不理旧账,导致这些账内债务及利息、账外债务(所辖村民委员会连带责任)让乡镇不堪重负,不仅造成乡镇政府利益和形象受损,影响社会稳定,还阻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发展。

2.3往来款项长期不作清理,公款私用,长期挂账形成呆账、死账

乡镇政府管理的各项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他应付款(暂存款)、其他应收款(暂付款)往来款项界限不清,长时间不作清理,最长的几十年了还挂在账上,造成财政资金长期被个人或其他单位侵占使用,支出不明。有些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由于时间太长、人员变动、记载不详、情况不清,已然成了呆账、死账。

2.4固定资产管理在核算、进入、日常管理方面还存在空白之处

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对捐赠的资产、未走政府采购程序自行购买的资产,用县级其他部门资金建设形成的资产,自建已投入使用却未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的资产等,会计在进行这些经济业务核算时,未能按双分录记账,只列支出,有意或无意的不入资产账,极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进入方面:未按政府采购规定的程序采购在政府采购目录内的资产,自行购买;采用变相操作,以维修换件、以整化零的方式开具发票购买电脑、打印机。日常管理方面:无专人管理,处置随意;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未按相关规定定期进行盘点,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账实不符;管理不善,造成固定资产被盗;人员变动,未按相关规定对使用和保管的固定资产办理移交手续,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对于自然磨损、正常报废、技术淘汰下来的资产,不能按要求及时办理核减手续,长时间滞留在账上,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未能及时上缴。

3加强乡镇资金管理的建议

3.1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首先,认真学习《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熟悉和掌握其中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各项规定。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是广泛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指导工作的操作流程,更是一种专业知识的积累,也是业务能力提高的体现,其内容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进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会计人员学无止境的体现。其次,修改和完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制度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主要手段,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管理的各项资金越来越多,管理的要求也随之增强,因此要及时对已建立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会计基础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按制度办事,扎扎实实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再次,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增强责任感,依法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准。二是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自身工作的需要。三是单位领导要重视在职财会人员的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支持财会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最后,加强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工作是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健全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接受审计、财政、上级各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单位应成立由纪检、其他会计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定期对单位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互相学习,促进业务提高。

3.2多措并举积极稳妥的化解乡镇债务

乡镇债务沉重已成为制约乡镇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化解乡镇债务,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参照,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招商引资、培植财源,发展壮大乡镇经济;加强财务管理,压缩开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确保不增新债;根据县委打造阳光旅游康养模式,以特色小镇、旅游新村、现代观光农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措并举积极稳妥地化解乡镇债务。

3.3加强往来款项清理,形成每年及时清理制度

对于往来款项的清理,每年年末其他应收款(暂付款)应进行核实和催收,其他应付款(暂存款)建议按3年来划分,对于3年以上县级各部门拨付未使用或结余的资金,清理形成盘活存量资金上缴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再根据乡镇发展所需资金重新安排后拨付到乡镇使用,避免资金的长期闲置和沉淀。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4

【关键词】乡镇;年度决算;审计

2009年我局对资兴市的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发现目前地区财务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乡镇年度决算出现的主要问题

(1)财政总收入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政总收入增长,但财政收入区域发展却极不平衡。部分拥有资源或交通优势的乡镇财政收入规模大且增长稳定,无资源等优势的乡镇,财政收入规模小且增长缓慢。(2)费用支出数额大、控制不严、支出结构不够合理。(3)预算编制过粗,预算监督不力。(4)有些乡镇未建立固定资产帐,或者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存在账外资产。由于存在“重钱轻物”的认识,放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部分资产不清、家底不明、存在大量账外资产,固定资产账实严重不符,会计账目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化,大量账外固定资产的存在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5)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一是财务管理混乱,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对所属部门、实体不能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6)债务负担过重。很多呆账死仗甚至很多前任的领导欠款等等都无法追回。

二、地区财政决算审计内容上要突出五项重点,四个坚持

五项重点是:预算内外财政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情况;乡镇(办事处)财政财务管理情况;债务负担情况及其原因;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及慧农政策落实情况;财政六项改革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与专项审计、审计调查相结合;二是坚持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与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三是坚持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与清理检查“小金库”相结合;四是坚持查处问题与促进规范管理相题,找出原因和症结,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性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查出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堵塞漏洞。

三、加强和改进乡镇财政审计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乡镇要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认真清理,核实实存有效资产;二是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核算、保管、处置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要对乡镇债权进行清理、核对,不能收回债权要按规定核销,对能收回的债权要组织人员通过有效方式、方法予以收回。(2)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支出行为。一是加强对中小学校和各事业单位的收费管理,纳入财政专户,加强收费票据管理;二是不定期对乡属事业单位实行检查,规范各单位的财务制度,减少财政资金的流失,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3)细化预算项目,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乡镇政府应建立综合财政预算,把乡镇预算内、预算外和各类基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各项支出的管理。要健全财务核算体制,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实行民主理财,提高收支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4)加强《审计法》、《预算法》的学习和宣传。应加强《审计法》、《预算法》的学习和宣传,增强乡镇依法行政观念。乡镇主要领导作为预算管理第一责任人要依法执行年初预算;乡镇人大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5)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建立责任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人员组成清理、催收小组,对长期欠款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严禁将公款借给个人作其他周转。(6)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乡镇领导应支持内部审计工作,配备业务熟练的专职内审人员坚持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乡镇属部门、村级财务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规范和解决,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内审部门应和镇财政所进行配合,进一步完善各乡镇内部控制制度,相互配合搞好乡镇级财政财务事前、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英虎,周华楣.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J].广西审计.2001(4)

[2]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5)

[3][美]里克・海斯.审计学:基于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anintroductiontointernationalStandardsonauditing).来明敏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许正中.公共财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2)

[5]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会计研究.2006(4):9-15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5

进一步加强乡镇集体资产管理,乡镇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辛勤劳动积累的效果。目的就是要使乡镇集体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乡镇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展乡镇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乡镇的重要物质基础,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管好、用好乡镇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乡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坚持乡镇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乡镇集体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必需对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加强乡镇集体资产管理。界定资产权属,明确产权关系,搞好产权登记,建章立制。

(一)摸清存量。对全市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核实。

(二)明晰结构。集体资产按经营性、非经营性和资源性三大类进行划分。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应收款、商铺、厂房、机械设备等属经营性资产;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滩涂等属资源性资产;办公楼、学校、乡镇合作医疗、敬老院、硬底化村道、硬底化排灌渠、泵站等属非经营性资产。

(三)核实产权。以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依法登记其所有权的归属关系。

(四)理顺关系。通过征询函等方式对集体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确认。对清产核资中暴露的问题。并按有关规定作账务处理。

三、工作措施和时间要求

这次开展的加强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工作准备阶段

(一)成立机构。各乡镇(含涉农街道。落实办公场所,配备足够人员,做到机构、场所、人员三到位。

(二)学习动员。召开动员大会。消除各种有利因素,确保此项工作能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培训人员。资产清查前。明确清产核资的具体要求和步骤,统一方法。

(四)调查摸底。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地、鱼塘等进行调查登记。初估账外其他资产(如硬底化村道、硬底化排灌渠等)填好有关表格,如实上报,全面掌握资产实际情况。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一)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内容:

1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荒地、山地、林木、水面、滩涂和乡镇的宅基地等资源性资产;

2集体所有的厂房、商铺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性资产(特别是各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温州城的商铺。

3集体所有的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机械机电、办公设备等非经营性资产;

4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无偿拨款、资助、补贴和捐赠的财物及其形成的资产;

5现金、银行(信用社)存款和有价证券;

6应收、应付款;

7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其他资产。

2工作方法:

1自查申报。首先由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进行全面的自清自查,填好一套“乡镇集体资产清查表”填报时,各类设备、工具、建筑物以及其他非生产性设施等固定资产,要逐项清点、逐一记录;现金、银行(信用社)存款、有价证券要盘点对账;集体的债权、债务要逐笔核对,弄清真实情况,并且要积极追收欠款,特别是外欠款;建工程的资金来源和实际投资支出数额,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固定资产列清主体工程、附设工程的造价,工程合同、设计图纸、预(决)算表、验收证明等资料作为工程造价的证明资料。

2现金以实地盘点为基数。基准日后到实地盘点时的收支不予计算,有以借(领)款单等抵库的要具体分析,区别处置:符合规定且未逾期的可视同现金;不符合规定或逾期的要即时追缴料理结算手续,暂时不能收缴、结清的要办好债权确认手续并予以入账;已成坏账的要按规定顺序报批核销。

3银行存款以基准日银行对账单、银行定期存单为准。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加以调整。

4应收款按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依据合同、协议计算并取得债务人的确认。符合坏账条件的债权依法予以核销,因诉讼等原因处于不确定状态的债权必需在清查表备注中单独说明情况。

5应付款主要包括投标或经营押金、应付工程款、应付土地转让款、应付青苗款和其它应付款项。大额应付款必需发出询证函取得债权人的确认。应付给村民小组或村民的土地弥补款、青苗弥补款、安排补助款。基准日前未登记入账的要补充登记入账。

6借款包括银行和信用社借款、单位借款、个人借款。

7建工程以已支付的工程款为准。同时相应增加在建工程价值;未完工的建工程要分成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以基准日为准,已完工并已结算但未结转的建工程或实际已投入使用的建工程,应先转作固定资产,再进行清查。

8固定资产分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两大类。经营性固定资产包括厂房、商铺、机械设备和其它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包括办公楼、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硬底化道路、桥梁、硬底化排灌渠、泵站、办公设备等。对应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先进行清理。再进行清查。所有账上固定资产以账面净值计价(价值重估的除外)经营性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造成价值明显虚增的要补提折旧,调整账面净值。

9产权登记按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分类登记。经营性资产应分为商铺、厂房等类别进行登记;非经营性资产按清查表的分类进行登记;资源性资产要按照土地(水田、旱地、荒地、山地)鱼塘、经济林、非经济林等资源的实际面积进行登记。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由乡镇政府根据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权属证明资料进行登记。

10组织核对复查。由乡镇乡镇集体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逐个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全面核对和重点复查,处置好清查出来的各种问题,核定资产存量。

11填报资产清查表。通过自查、复查。根据复查确定的数据,乡镇政府按清查单位编制资产负债表。利用电脑将数据录入,打印一式三份,镇(街道)被清查单位各执一份存档,一份上墙公布。

(二)核实产权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各乡镇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驻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组织填报的土地、山地、鱼塘、账外固定资产等进行核实。分清山界、地界,核实资产所有权属。核实权属工作中,坚持乡镇集体所有的原则,坚持谁投资、谁收益、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坚持尊重历史事实、平等协商、依法界定的原则,坚持力求准确、合理,依据充沛的原则。对个别性质交叉、构成复杂的资产,如耕地、山地等,本着严格法律政策界限,尊重历史事实,有利于管理发展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核实。

(三)登记立册。

建立台账;对账外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入账;对各种承包合同分类登记,各乡镇政府对已核实确认的土地、山地、鱼塘等逐一登记。建立承包合同登记簿,做好档案管理,各村分类归档;对资源性的资产、村道、宅基地等由有关业务部门制图存档;资产登记中,核实资产总量和核实产权后,由乡镇政府依法进行登记。

(四)工作中须注意的问题

1全市统一的清查基准日为年月日。

2清查表中清查值由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填报。核实值由乡镇进行核实,所有者权益清查表和资产负债表由乡镇有关人员根据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上报的清查值和乡镇确定的核实值进行汇总编制。

3清查时。加盖集体经济组织印章方可上报;实地盘点记录要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财务人员签字确认;对需要调整的事项,要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进行说明,集体研究后形成处置意见,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财务人员签字确认;对转销应收款和处置大额资产等事项,必需按有关规定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报乡镇政府审核后实施。

4乡镇各集体经济组织要有足够力量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水田、鱼塘、旱地、荒地)面积。填报各种承包合同登记表,评估账外固定资产。清产核资中,从查账入手,做到账表结合,账内与账外结合,清账与追收欠款结合,核实资产与上墙公布结合。采取先账内,后账外,先查账,后查物,全面清查的基础上,确定集体资产的份额。对个人承包和租赁的项目,只清查集体所有的局部。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置并调整账务,以摸清集体资产的真实家底,确保集体资产不漏报、不重报。

5乡镇学校依据相关的权属证明资料。土地是国家征用的校舍是国家建设的视为国有资产,产权由教育部门登记;土地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产权由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校舍由国家、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的产权按出资比例登记。

6对有账无物的资产。通过询证函方式进行确认,被确认为坏账的先核销,后登记。对于清查进去的有物无账的账外资产可以参照同类资产的现价确定,增加资产存量;对确已无法收回的应收款和确已无法追查的有账无物的资产,可以作为待处置财富损失挂账,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报乡镇政府审核批准后报损;对于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确的土地,以及共同占有、使用的土地和建筑物,先核准面积数量,暂不评估价值入账。对有物无账的资产,按核实值的数据进行入账。

7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清查表分为办公设备类、农用设备类、公共设施类、其他四大类逐一明细填报。按现行市场价格估值填报,对同一类型同一价值的明细资产如办公台、办公椅等可汇总一并填报。

8账内资产的清查值与账面值不一致的以账面值为依据。最后按核实值进行账面调整。

9对盘盈资产账、账外资产按现行市场价值进行重估。

10未入账(账外)应收款。将到期未交款项计入应收款。对确已无法收回并符合坏账条件的应收款作坏账处理,不作为本次清查范围。未入账(账外)应付款按未入账(账外)应收款清查方法进行填报。

11设立联队的自然村。有收入的经济实体,有法人代表,视为经济合作社同级登记。

12资产清查完成后。声明内容真实合法、完整,无重大事项遗漏。

13资产清查过程中。规范乡镇承包合同管理工作。

14资产清查表确定数据后。经参与清查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有关人员签字、单位盖章,确认后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存档。

15核实产权应从实际出发。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则以价值来核实。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

汇总好有关文件、表格和数据,各乡镇对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立卷归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验收。

第四阶段:统计汇总阶段

市乡镇集体资产管理总站对各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由副市长任组长,成员由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法制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乡镇集体资产清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乡镇集体资产管理总站,由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担任。各乡镇相应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各村也要成立工作小组。

(二)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到点到位具体落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全市全面加强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坚持原则。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个统一”表格统一、时间统一、制度统一、方法统一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创新机制;业务工作;理论探讨

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基础,规范运作是保证。乡镇财务的运行状况对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加快创新乡镇财务管理机制,已摆在各级乡镇领导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分析等财务管理机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建议,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简述乡镇财务管理机制变革情况

改革开放30年多来,乡镇财务管理机制从报账式、核算式、预算式管理,直到双重式管理,机制模式大致经历了四次变革。为了解决乡镇一级财政困难和一些现实问题,将乡镇财务收支改为由县乡共同管理。乡镇财务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乡镇财政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征管型”向“服务型”转变,打破了原有乡镇财政收支管理的格局,乡镇财政收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内容也力求科学化、精细化,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乡镇财务管理机制是我国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行乡镇一级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看法还是相对滞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财务必须由“单纯业务型”转向“综合协调型”,由“抓收入”过渡到“促发展”,才能保证乡镇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务核算机制模式

我国乡镇一级财务为独立核算单位,坚持财权和事权结合,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及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开展对财政票据,银行账户,债权债务和供给人员的清理,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统一管理方式。近几年虽然通过财政制度改革、管理形式改变、财务报表调整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现有乡镇财务管理的手段还很落后。据调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

有些政府收支未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仅限于财政预算内资金,而不少政府非税收入长期游离于预算编制之外。乡镇预算管理还缺乏对预算有效控制,一般没有在年前编制好预算所需的基础数据及其合理依据,对实施后的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以及经费定额确认的问题缺乏有效鉴定手段和科学手段;往往给领导的财务审批与资源配置造成主观性抉择,严重地影响了当前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对于预算科目问题也属于比较粗放型模式,产生了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预算编制细化不够,导致执行过程中不同科目的资金调剂变动数额较大。预算模式没有创新的内容和变化,因此所取的绩效与经费列支也产生不配比,最后造成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存在透明度模糊。

(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对非营利性业务采取收付实现制。从2008年开始,一些县(市)对乡镇财政核算实行了政府采购和国库(主要是工资、社保、医保)集中支付制度后,乡镇财务管理既要接受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也要对自身预算资金的价值与实物双重管理,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性,采取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造成会计事项的不配比,会计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部门通过结算中心对预算资金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控制,使预算资金的审批权、控制权、监督权高度集中于财政部门,谁来监督财政成了新问题。对于收入类的核算也不统一,有的对各项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实行收支统管,显然收入包括其中的“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的核算与“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规定不相符。

(三)财务报告

乡镇财务现有结算的资产负债表是以“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为基本框架,表内的对应关系是“资产部类总计=负债部类总计”,即“资产+支出=资产部类总计”和“负债+净资产+收入=负债部类总计”。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按照国际惯例,其编制不应涉及收支类项目,而且此表与“收入支出总表”中以“收入-支出=结余”为编制基础的收入支出项存在重复设置。同时在财务分析内容与指标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没有办法全面、完整地反映乡镇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如科研、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等绩效目标、效果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会计信息,容易造成公共财政重大投入或支出管理目标的实现,形成财务收支状况不明、责任不清、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甚至官僚主义等后果。

三、创新乡镇财务管理机制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创新乡镇财务管理,促进乡镇财政收支平衡,我认为应该在“乡财县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尽量克服其不利因素,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在乡镇换届选举前就要认真做好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与本年度的决算工作,并编制好报告,提请当届乡镇人大代表审议通过;在届中乡镇没有例会时,可以通过人大代表小组进行审议表决。要强化预算管理执行,避免主观随意性。制订完善乡镇财务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追究,促进乡镇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有效防止重大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二)要坚持基本原则基础上自主创新

在遵循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利益分配向乡镇倾斜,保护和调动乡镇积极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民主管理和县级监督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财务管理自主创新工作。实行“一个漏斗向下”制度,由上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乡镇财政收支,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规范乡镇收支行为,同时加快落实消赤减债措施,严格控制乡镇“举债”口子,杜绝超前消费和举债消费,防止新增债务。

(三)要简化运作模式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本着便捷、合理、高效的原则,加强乡镇财务信息网络建设,配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查询”的目标,简化工作流程,实行科学管理,预算管理和民主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审单、记账、报账,实行复核、会计记账、出纳管钱的三岗牵制制度,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模式。

(四)要科学设置会计科目规范核算内容

贷款和利息支出的会计核算适宜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模式。而利息支出的核算也要根据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后区别进行,在“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完善固定资产及折旧的核算,购置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损耗通过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得到补偿。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

(五)要修正财政拨款之外的收入核算

对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和留在单位按规定使用的经营收入等应首先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反映,这既能全面反映各项财务收支和资金活动的全过程,也与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相一致,更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规定相吻合。财政回拨时,再按照收入明细分类进行核算。

(六)要健全国库集中支付配套管理制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银行账户管理制度、银行结算办法、会计核算、资金支付、内控制度、财务监督机制以及会计教育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有的条款已不再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制度创新已迫在眉睫。

(七)要完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制度

要做到科学设计会计报表,把资产负债表中的收支类项目删除,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基础。按照国际惯例,期末对经费报表与基建报表进行合并。同时还要修正、补充、完善财务分析内容与指标,引入绩效考评制度。财务分析评价指标,应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八)要加强财经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

加强对乡镇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以增强领导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廉洁自律和管财理财能力。乡镇政府在财务人员配备上,要选择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人员上岗。要提高从业人员的门槛,没有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进入岗位工作。对人员变动必须严格考核备案,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实行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乡镇财务管理上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殷金胜.浅论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j].当代经济,2008,(02).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7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乡镇敬老院(以下简称敬老院)是指由乡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农村敬老院,属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

第三条敬老院财务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按村帐乡管形式纳入乡镇财政所核算;在乡镇财政所设立专户,由乡镇财政所干部任会计,敬老院设立报账员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敬老院收入组成

(一)从各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收入;

(二)从各级民政部门取得的补助收入;

(三)乡镇自有资金投入收入。

(四)敬老院发展院内经济等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其他收入,包括租赁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五条敬老院支出内容

(一)基本支出,包括人员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设备购置费、基本建设和其他费用等支出。

(二)专项支出,包括食堂支出、院民生活费等支出。

(三)经营性支出,即敬老院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第六条敬老院取得的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接受县财政部门和县民政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第七条敬老院可以根据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

第八条敬老院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定相应的费用支出制度,并自觉遵守执行。

第九条资产管理

(一)敬老院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二)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三)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四)敬老院固定资产报废,报乡镇人民政府并按相关程序批准后方可核销。固定资产转让,其资产处置方案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执行。

(五)敬老院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各项资产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异动要有移交手续,严防资产流失。

(六)敬老院进行基本建设或购置1000元以上的设备,应实行报批制度。敬老院应先将报批计划、工程预算、施工图纸等报乡镇人民政府,按国家的有关政策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施工和采购设备,建设工程完工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和工程结算。

第十条债权债务管理

(一)债务是指敬老院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债权是指敬老院所有的、应该向他人收取的款项。

(二)加强敬老院债权债务管理,搞好债权清收,严格控制债务,各项债权债务必须制定清收偿还计划,限期清收偿还。

第十一条财务管理

(一)敬老院会计核算应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等财经法规。

(二)敬老院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各项资金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用途使用现金,现金库存不超限额。

(三)敬老院的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经营支出实行分开管理。

(四)敬老院基本支出管理

1、乡镇财政所要设立敬老院专帐,实行专账管理。

2、所有业务支出按照村帐乡管的管理方式实行会审制度,不履行会审的一律不予报账。用于购置财产物资的原始凭证还应有验收人员签字,有关重大经济收支活动的合同(协议)、工程决算也视为原始凭证管理,作为收支凭证的附件。

(五)敬老院的专项支出管理

1、每月用于敬老院的五保供养专项经费到达后,乡镇财政所应及时将款项全部支付给敬老院,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于院内生产经营活动。

2、建立膳食物资采购验收制度,要从工作人员中指定专门的采购员,购买各种食品均由炊事人员和院民代表验收入库。

3、逐日登记伙食情况,一切收支均以原始单据为准,经手人必须签字盖章,日清月结,伙食账目每月向院民公布一次。

4、所有生活支出由敬老院院长“一支笔”审批,敬老院院长不得兼任采购员和报账员。

5、乡镇财政所和乡镇民政办对敬老院的专项支出有监管权。每月底,敬老院院长必须将当月专项支出及结余情况报告乡镇财政所和乡镇民政办。

(六)敬老院经营支出管理

1、敬老院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院的生产经营项目,生产经营收入归敬老院集体所有,用于院内扩大再生产和改善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

2、敬老院鼓励有劳动能力的院民自愿参加生产劳动和经营活动,并根据生产和经营效益给予适当报酬。

3、敬老院应对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核算,并将生产经营情况定期向院民公布。

4、院内生产的蔬菜、肉、蛋、禽及其他物资,应合理作价,收支入账。

5、生产经营的收益除再生产投入外,主要用于改善院民生活。

6、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挪用敬老院生产经营收入。

(七)乡镇财政所对敬老院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八)敬老院应当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和会计档案的完整。

(九)乡镇财政所每半年应向县财政局和县民政局报送敬老院的财务报表。

第十二条财务监督

(一)敬老院应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各敬老院应每月向院民公布一次财务状况,选定1—2名供养对象进行财务监督,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8

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对策

1引言

对于公共财政来说,基层财政部门的是主要的部门,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国家开始大力扶持三农投入支出不断乡镇财政管理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乡镇财政管理仍有许多不健全,不足的地方,所以有必要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的促进乡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2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财政支出缺乏预算控制,随意性较大

乡镇财政收支通常是没有预算的控制,所谓的预算也就是预算会计根据县级下达的税收任务,联系上一年度上级财政的支付情况,对本镇的总收入进行测算,支出预算则更加简单,就是以人员为基础,对工资、保险、公务费进行计算,而其他项目则无预算,检查种类不同,编制不同的预算。在预算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很多乡镇十分注重组织收入,由于要进行考核,一票否决,就算没有实际税源,也要完成税收任务。没有严格控制支出,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即使没钱,也要借款,也不管是什么用途的钱,专款也照样挪用,不计算成本、不顾及经济效益,也不担心负面影响,不该上的项目也要上,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致使债务加大,支出也不规范。

2.2债权债务不清晰,越积越多

乡镇存在很多债权债务,而且原因复杂,其中主要包括账内和账外债权债务,账内债权债务主要是指在会计账面上可以看出来的各项应收款、应付款,通常是各种保证金以及借款等。账外债权债务指会计账面未反映的欠款,比如未决算工程、未入账的收入等。由于乡镇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人员流动性较频繁,很多的往来款不能及时清理,有的款项长久的挂账,有的企业已破产倒闭,法人已死亡,往来款还没有进行核销处理,账外债权债务始终脱离财务监管。正是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债权债务不清晰,也不能反映乡镇负债的真实性。

2.3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一是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核算不统一,总账及明细账不相符,明细账设置不全,财务人员不使用规定的会计科目,随意简化甚至编造会计科目。二是不规范的原始凭证,对报销的单据审核把关不严,有使用虚假发票报销的情况,有甚者还有白条入账。三现金的使用超限额和范围,很少使用银行转账支付,一般都用现金支付,有的万元以上甚至几十万的款项都用现金支付。四是将收入和支出在往来账款中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收支和资产负债情况。

2.4固定资产监管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多。目前,乡镇的固定资产管理成为非常薄弱的环节。一是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定期盘点,未设固定资产帐,资产购置、报废等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等情况普遍存在。二是移交不清、账实不符,部分乡镇在领导变更及人员调整时对固定资产没按规定进行移交,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且账面数连续多年保持不变;三是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部分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

2.5内部控制不完善

有的乡镇干部思想认识不够,缺乏内部控制意识,风险意识薄弱,设立的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的乡镇甚至没有有建立内部控制部话门,更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岗位之间缺少相互制约机制,没有落实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制度。有的乡镇有些经济事项的决策、审批、执行集于一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不经集体领导班子讨论。有的乡镇资金使用随意性大,部分财务收支事前无人审批,事后无人复核,票据使用不规范、白条列支等问题时有发生。

3解决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3.1强化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

乡镇预算的真实性落到实处,一是要改变乡镇领导的预算观念,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意识,财政部门要收实支紧的原则,科学的财编制综合预算,人大要按时召开会议认真审议预算草案、监督预算的执行,确保按法定程序调整、追加预算。二是要突出预算的目的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的支出财政: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有效控制各项支出,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约行政成本,压缩各项不合理的财政支出,提高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财务制度建设和执行,各级乡镇财政部门要根据自身薄弱环节,根据《会计法》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从明确职责分工、授权审批、内部牵制等关键点着手,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对乡镇财务收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实行资金限额集体审批制度,做到无预算不审批,对重大的经济活动实行集体研究审批制度,实现从源头上治理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同时实行政务公开,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及审计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4小结

基层财政部门管理层和员工应该最大程度地节约各类成本和费用,建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提高内容和服务质量。建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严格控制制度,加强全面预算与监控,降低基层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本文就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各项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参考文献:

[1]杨宗美.简析增强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

[2]霍红丹.基层财政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J].黑龙江史志,2015(11).

[3]滕金燕.基层财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9

摘要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乡镇财政预算工作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乡镇财政预算工作的重要性,接着对乡镇财政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预算预算编制会计信息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基本职能将进一步完善,任务将进一步加重。乡镇财政所作为我国财政机关的基层组织,其工作秩序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目前,乡镇财政所在预算收支及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我们进行探讨解决。

一、当前乡镇财政预算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象征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在预算编制上,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收支平衡原则难以与收支结构的具体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主要表现为:以支定收替代量入为出,“政绩”所需替代科学合理,风险隐瞒替代风险防范,包揽过宽替代确保重点.

(2)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固定资产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点只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原始价值,虚增了在其报废之前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再加之不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国有资产的减值无法得以反映;另一方面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的各会计期间的成本低估,结余虚增,最终又导致收支表提供的结余信息失真。

(3)在预算执行上,由于缺乏全局观念整体思路,收支管理原则难以与增收节支的具体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主要表现为:收入随意减免,支出随意追加,致使预算结构变动、预算次级混淆。

二、做好乡镇财政预算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求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必须以建设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以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为导向,以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为途径,以县乡联网监管为手段,硬化基本支出,优化项目支出,细化公用支出,强化预算约束。为了保证上述思路的顺利实行,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预算法》明确规定:乡镇政府对本级预算负有编制、执行、调整、报告的职责。这就要求乡镇政府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具体制定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并配套制订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办法。乡镇财政领导要强化法制意识,多做宣传教育,做到干部群众人人皆知,共同维护,自觉规范预算行为。对未设立财政所的乡镇应建立财政领导小组或财政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财政预算的组织实施工作。乡镇政府要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把发展经济、涵养财源当作财源建设的根本来抓,认真分析形势,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在抓好主体财源的同时,积极培植新兴财源和效益财源,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2)狠抓基础工作,制定标准与定额,推行零基预算

实行“零基预算”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全面、准确掌握单位内部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等。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指单位的职责、人员数额及构成、人员工资状况、车辆及其他固定资产及使用情况等。制定定额标准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明确定额的计算对象。乡镇单位的基本支出时与人、物或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的,因此,定额的计算对象必然是人、物或工作任务。人员经费定额中的各项内容一般以人作为计算对象,日常公用经费定额中的各项内容的计算一般也以人为主,同时辅之以能够定量的物或工作任务,即物化指标。如维修费按面积,交通费按车辆台数等。

二是收集基础数据。一般以单位各年度财务决算数据为依据,同时参考单位各年度有关预算数据,或通过专项调查收集有关数据资料。

三是分析整理数据。首先要剔除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收集的数据资料在范围、内容上与定额标准涵盖的范围、内容相一致,确保各项数据资料准确并在测算口径上具有可比性。

(3)把住预算执行过程的顺序进度关

年初就要把经审核、审议批准的乡镇财政年度综合预算指标,如实录入预算管理系统中,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完成收支进度。在收入答理方面,国地两税由其两税征管部门依法及时、足额征收且自缴国库,按月向县财政局和乡镇财政所报送收入进度表)乡镇取得的契税、耕地占用税和基金预算(预算外)收入,必须按照“乡财乡用县答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县级“结算专户”进行核算、在支出拨付方面,先保基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村级转移支付、公用支出;其次为项日支出、乡镇其他支出。对乡镇在编人员的基木下资、津补贴、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基木支出,按照有关程序和文件规定,全部由国库自拨到相关银信机构计入个人账户,不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对乡镇差额拨款人员的不足部分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村级转移支付、公用支出、项日支出、乡镇其他支出等,由乡镇财政所编制分月用款计划,经县乡财政局审批后,从乡镇财政所的“基木结算专户”,拨付到乡镇政府机关的“支出专户”,按规定支付,有条件的地方可全部实行银行。

三、总结

乡镇财政预算关系到乡镇村民的民计民生,作为一名乡镇财务所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本着谨谨慎慎,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财政预算工作,要多总结经验,做学习财务知识,为财务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篇10

一、违规收费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审计,我们发现有相当部分乡镇存在违规收费问题,除个别乡镇已退回,一个乡2005年下半年已停止向农户违规收费外,其余乡镇均向农户收取临时征地费、拆旧建新费、新建房屋费、超面积建房费、野外用火费、乱砍滥伐费等,仅2005年就违规收费数百万元。

二、漏缴税费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漏缴税费问题。2005年共漏缴税费80余万元,主要是漏缴职工教育专项经费和基建教育附加费。

三、使用非专用收据收取社抚费问题比较严重。按照规定,收取社会抚养费应统一使用省财政厅印制的社抚费专用收据,并实行乡收县管,即由乡镇收取后全额上缴至县预算外专户,然后由县按规定的比例下拨至乡镇。而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不仅没有按规定全额上缴,且未使用社抚费专用收据,而是用在财政领取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收取,并直接列乡镇政府机关的收入,既未按规定先缴后返,又截留了区政府的收入。

四、财务管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预算外收入未纳入财政专户储存。经审计,大部分乡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外收入未纳入专户储存的问题。个别乡未专储金额比例达到98%。二是固定资产未设明细账。按财务制度规定,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均应设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而实际情况是各乡镇几乎均只设总账,未设明细账,更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这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失控。

五、财会人员业务不太熟悉。由于乡镇财会人员兼职过多,而且变动频繁,加上缺少培训,使大部分乡镇的财会人员业务不太熟悉,有的账目混乱不清,有的长期不做账,甚至一年未做账的现象也存在,有的科目设置不合理,有的往来科目长期不清理,有的会计把关不严,造成大量的白条抵库等,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会给乡镇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评价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准确性。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上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压力大,乡(镇)经济困难;主观上是一些乡镇领导的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临时观念较重,政绩观不正确,致使一些乡(镇)领导甘愿违纪。此外,与干部考评机制不够健全,外部监督不力等也有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培植税源,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在基层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各乡镇要主动服务企业,加大重点税源监管力度,努力培植税源,寻求新的财税增长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工业园引进外资,利用各乡镇工业集中区引进内资和民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征收力度,认真清理“费挤税”,做到应收尽收,尽量增加乡(镇)可用财力,缓解经济压力,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等违纪行为的有效途径。

二、严格纪律,规范经济运行秩序。当前乡镇普遍存在的以各种名义向农民收取建房费、林业费等现象,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不依法行政、执行纪律不严有关。为进一步规范经济运行秩序,首先要加强对乡镇“一把手”的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年举办1~2期培训班,由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人员授课,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其次,建立和严格考评机制。把依法行政,不乱收费、乱罚款,严格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所有预算外资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储存等作为考评乡镇领导政绩的重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加强监督。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严肃处理,对不处理或处理不严的部门要追究责任。

三、堵住源头,加强收费票据管理。乡镇大量存在的使用在财政领用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收取罚款、社抚费等行为,一方面是与他们的法规意识不强,考评机制不完善和监督不力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领用票据把关不严有关。为此,财政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领用票据时,应按《收费许可证》上载明的项目限量领取,无《收费许可证》的单位不能领取,谁批准领取的谁负责。领用的手续要齐全,并应按号码登记在册,建立永久保管制度,以便执法机关备查。同时要加强对已领票据的监管,对用量大的票据在每次以旧换新时,要对已开发票进行项目、标准、金额等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对用量不大的票据,每年年底均应回收,并对其中收费情况进行监管。此外,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票据的专项检查,纠正票据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狠抓落实,进行一次财务清理。针对目前乡镇财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由政府组织财政等部门,对各乡镇的财务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使乡镇财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对个人长期欠款问题,要查清原因,如属个人借款办私事的,要予以追回,如是因公或是账务处理问题,应予冲账处理;对白条抵库问题,时间短的应督促借款人还款或报账,时间长的应进行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账目问题,各乡镇均应按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总账、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已建立的要进一步完善,没有建立和或建立不全的要尽快建立;对于漏交税收和教育专项经费问题,应先由各乡镇自行清理并组织入库,然后由上级组织检查清理,对检查出的应交税费全额收缴,对于漏交的基建教育附加费,应全额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