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8:20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1

《创新时代》: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再次确立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东瑜: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今已有10年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三个极为重要的纲要。这三个《纲要》是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共同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光荣和自豪。

《创新时代》:同志在1957年提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对于当时和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指导意义?

陈东瑜: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1957年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对德育、智育、体育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志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要深入实际,接近工农,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自学等。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4月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十精神,深入领会领袖们和老一辈教育家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总政策。你如何解读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陈东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由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文如下:“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时代特点、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整的教育方针。它是由“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等三个要点共同构成。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说的是我国教育的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的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说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我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应该把“方针”所表述的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的根本途径等三个基本要点一一贯彻落实,而不是只把“全面贯彻”当作口号来喊。

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例,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他还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十都一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到底如何全面贯彻,我想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领导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创新时代》:党的十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部署,其中就包括“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请谈下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陈东瑜: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目前已写入我国的《教育法》。但必须指出的是,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条件。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2

有了好的创意,还需要创作者诉诸于动画特殊的镜头语言与表现手段来叙述情节故事。与此相关的动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剧本创作、造型美术设计、电影镜头预言、运动力学原理、时间的掌握以及试听语言等内容。在传统的动画课程中,这些内容也是作为动画创意基础课程设置的。造造型型基基础础的的培培养养由于动画本体影像构成是以造型塑造为主要方式、区别于实拍电影的基本特性所规定,造型基础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动漫的角色造型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造型,都是以绘画造型能力为基础来完成的。因此,重视造型基础课程的安排也是动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速写、色彩、透视、解剖、构成等美术基础课程以及动画速写、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建模基础、模型制作等动画专业课程。

动动画画知知识识和和技技能能的的培培养养如今的动画创作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在掌握动画本体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计算机软件技能的学习。动画专业基础知识相关课程包括:动画概论、动画历史、动画编导、原动画技法、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片管理等。而计算机软件运用基础课程包括:平面软件基础(如photoshop、Coreldraw)、二维动画软件基础(如Flash、animo、tBS)、三维动画软件基础(如maya、3Dmax)、后期合成与特效(如ae、premiere)以及音效编辑。

生源对动画课程建设的影响

动画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往的动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延伸,该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用于所有形式的动画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针对动画专业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必要的调正。随着国家扶植动漫产业发展至今,高校动画专业的生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动画专业由只招收美术生的传统招生形态,发展到逐渐扩大文科生、理科生等非美术生的招收比例的招生形态。这种生源结构的变化是由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所引起的。

1.动画专业生源结构变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从动画自身的特点来谈。动画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电影、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形态。因此,除了美术与造型能力外,动画人才还需具备创意构思能力、营销管理能力以及电脑编程能力。从这个方面来说,动画教育也不能局限于美术人才的培养,应同时注重非美术人才的引进和教育,以适应动画行业不同领域和方向的需求。其次,从我国动漫产业现状来谈。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极度不平衡,这也和之前的动画教育在生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动画行业中美术领域的人才过于饱和,早已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形势;而动画软件开发和电脑动画编程领域却人才紧缺,致使国产动画始终与国外动画在技术层面上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动画产品营销和管理领域同样人才匮乏,许多公司受困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渠道,许多优秀作品惨遭埋没;而制约我国动画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则在于缺乏优秀的动画导演和剧作人员,作品内容和内涵上无法比肩国外优秀动画。从动画教育来看,改变生源结构,同时调整培养计划,对于解决动漫产业发展失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从其他专业的局限来谈。虽然高校其他专业的教育涵盖管理学、营销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内容,但是这些学科和专业不能直接培养出动画行业所需要的相关人才。这些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动画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而这些专业能力又是很难在社会实践中系统的理解、掌握和获得的。因此,这些相关领域的动画人才依旧需要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来培养。

2.动画专业生源对动画课程建设的影响教育应注重教育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应设置不同的教育方案、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理论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与“因材择学”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选择和发展。动画专业的生源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动画教育对象的改变,因此,动画教育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动画教育对象。从课程建设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动画教育对象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从高校教育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要求出发,结合“因材施教”与“因材择学”的需求,施行多套课程建设方案是适应现代动画教育要求的趋势和结果。

根据动画生源进行课程设置

1.针对美术生的课程设置传统的动画课程建设主要就是针对美术生的,课程体系发展相对成熟,并且具备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所以,现在的艺术类生源的动画教育依旧可以沿用传统的课程建设方法和体系。但是,仍然需要区分美术生生源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志愿的填报上。动画专业开设较早、发展较成熟的高校通常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这类美术生对专业的兴趣比较浓厚,对行业具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拥有比较广泛的动漫阅历。针对这类学生,可以在原有主干课程之外,安排丰富的专业选修课,注重培养他们的动画创意思维和综合动画素质。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构建

新建本科院校是由若干高职高专通过合并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诞生的一支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力军,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高校群体。“新”的属性使其无论是在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设备、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的成熟程度、校外资源等方面,还是在规章制度的完善度等方面都与老本科院校存在着差别。就其学生党建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和入党人数剧增导致党建工作的艰巨性、教育内容与方法手段的过渡性、教育资源的短缺性与磨合性、激励和评估机制不完善性、党建工作队伍的欠缺性和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起步性等等,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个案化特征。因此,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所处的实际情况,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对不断涌现的新建本科院校群体的学生党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1.构建高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是高校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任务的要求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光荣任务,应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政党要求,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有助于在高校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政治氛围,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在突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实效性的原则下,探索并总结如何构建教育长效机制,为最终增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党性修养,为其加大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服务。并以此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做到经常化、系统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和接班人服务。

2.构建高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基本知识教育工程是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惯性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使新建本科院校成为高校中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薄弱群体。探索构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吸引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不同培训对象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相适应,同党员发展、成长的不同阶段相伴随。做到教育不断线,内容相衔接,各有侧重点,确保教育步入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的动态发展之路。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缩小其与老本科院校的现实差距。

3.构建高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作为科学信仰的共产主义,理论确证是第一位的,科学理论是青年大学生塑造品格,培养素质,坚定信仰的思想养分。相对于老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学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如何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引导大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和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大学生在时代变迁中识大体,明时务,放下思想包袱,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面临的困境

1.面对强烈的入党欲望与贫乏的党的基本知识之间的矛盾,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举措乏力

新建本科院校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申请入党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主要表现为政治需求更加直接、成功需求更加强烈、文化需求更加多样、社交需求更加广泛。但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不久,底子薄,基础差,建校初期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相应教育没有跟上,多数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过渡期的不适应使其举措相对乏力,远远没有满足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的需求欲望。

2.面对相对稀缺的教育资源与大量分散、潜在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构建教育长效机制工作力度不大

新建本科院校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但由于办学基础薄弱、科研水平不高、福利待遇较差,特别是一些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交通、信息、区位等处于劣势地位,加上学校层次低、学术团队不齐、科研设备差等因素,使得这些学校很难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使其教育资源,包括党的基层组织的教育资源显得相当稀缺和珍贵,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另外,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其基层党组织之间相对独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量教育资源分散在各院系、各部门的基层党组织之中,资源共享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组建前每个主体的潜力资源和组建后一些新的教育资源,如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因此,构建教育长效机制工作力度不大。

3.创新管理体制和提高学生政工干部的业务知识能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分块结构痕迹比较明显。学校管理系统的分化,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共青团抓德育;校长、教务处、任课老师抓智育。这种格局分工明确,各守一摊,形成学校德育与智育的“两张皮”、“两条线”现象。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若干个专科、中专或成人教育学校联合组建,多校区办学成为这类院校的突出特点。历史的原因及其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原有工作机制的惯性影响,部分学生政工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已不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需要。

三、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其自身的特殊性,构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长效机制必须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相统一。通过“四制并举”——学习和教育机制、领导和组织机制、知行转化机制、物质保障机制,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1.健全学习和教育机制是基础

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进行党性修养、增强素质和能力的主要方式。大学生年龄小、经历少、阅历浅,使其思想特点存在一些弱点,在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党员说起来光荣,做起来混同”等意识问题、“谈起入党仍心有杂念,遇到问题易迷失方向”等信念问题、“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是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等形象问题,这些弱点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建本科院校应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和教育机制,应做到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实现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第一,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集中、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紧密结合国内、国外现实及学生的思想实际,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引导他们在比较与区别中分清是非、辨别主次,使其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依托学校党校和院系党校,针对大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共同性、周期性问题,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讲座、专题报告会和轮训班,使学生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记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激发他们入党的愿望。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教育时空,建好一批有吸引力、战斗力,有针对性、时效性的红色网站和党建园地,开辟网上论坛,扩大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影响力、扩散力和渗透力,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阵地。

2.完善领导和组织机制是关键

第一,整合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领导队伍。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领导队伍包括:高校主管副书记、党政工团领导干部、党委宣传部领导干部、学生工作部领导干部。他们是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决策者,同时也是高校大政方针执行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监督者。应深入管理、教学第一线,深入到学生当中,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和党建工作状况,制订总体规划,对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向学生及时传达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党委行政的决定与决议,勇于创新教育机制,做好制度建设,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措施。

第二,整合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专职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院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的实践者,是最重要的主导力量和骨干力量。明确其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发挥其主课堂、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使大学生通过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激发饱满的政治热情,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在思想和感情上认同党的理论,在学习和工作中靠近党的组织。

第三,整合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兼职队伍。对专业课教师、一般党务和行政干部、学生骨干、老教师和老干部,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通过身体力行又红又专的育人目标,激励和带动大学生感悟、体验、印证和践行他们所学习的党的基本知识,从而发挥不同教育群体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影响和作用,在学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通过有效的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实效,增进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组织的正确认识与信任。

3.建立知行转化机制是支撑

第一,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上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新建本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要强化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要尊重学生学习特点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兴趣,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感和感染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二,新建本科院校要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搬到社会大课堂上去,开展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突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构建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行转化机制。一方面,学校和学院要多层面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深入农村、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参加“希望工程”、“三下乡”、助学扶贫、扶孤助残、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努力开拓“区校合作,共育人才”的途径,与周边地区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挂职锻炼的岗位。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促使学生党员更加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中国的国情,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为国家繁荣富强奋斗的决心。

4.夯实保障机制是保证

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保障体系是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保证。相对于老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经费相对紧张,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需要学校高度重视,统筹兼顾,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一,学校应克服困难,多渠道筹措,设立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并逐年增加,用于教育机构的正常运作,作为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专家咨询、社会实践活动、辅导讲座和师资培训、工作队伍表彰奖励等必要的经费支持。

第二,要提供专门的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工作场地,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仪器。尤其是学校在职务、职称晋升,科研课题立项方面应向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队伍倾斜,并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各项待遇,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第三,学校要对从事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教师给予关心和支持,有组织地举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自学,支持他们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顺利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7).

[2] 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

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

[3] 王源平.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困境及突破[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体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据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207所,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短期职业大学和民办高等学校,在这份数据统计中高职院校占61.05%。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章节提出,确立了其在国家教育体系构成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在学校数量大大增加的同时,其教育办学质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职教师资的水平及其培养就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和要求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章中都有阐述,集中起来主要有两种既“双师型”和“能力本位”,“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或标准有多种说法,一般学者标准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双师型”教师既有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能教学、指导,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能引导师范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或教师职业基本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四证”是指毕业证、技术(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等。

“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与本职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价、评估的领域)。四方面均达到才构成了一种“专项能力”,专项能力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又构成了一项“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

无论是对职教师资“双师型”还是“能力本位”的要求,二者的共同特点都是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因此基于这样的要求,对于职业师范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要求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职业师范教师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中教师知识能力的规范和特点,针对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及对职业师范教师教育知识能力认识的要求,我国职教师资的知识结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教学法知识:这是师资教育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普通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普通教学法知识主要是教学的基本知识及教学的基本技能,具体为:学习和学习者的知识信念,教学的一般原则,课堂管理的知识及技能,教育目的、目标的知识和信念。学科教学法知识是职业师范教育的重点,包括专业学科教学层面内容,是使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技能的掌握方法的知识;特定内容的课程知识,包括专业方向中涉及的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策略。

2.学科专业知识:这是职教师资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学科的本质结构及学科涵盖的范围,学科知识是该学科的基本事实与概念的关系,本质结构是指学科的不同范式,影响着学科的组织及探究的方法;涵盖的范围是学科的方向,在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不同技能的基本要求。

3.专业技能知识:这是职教师资最重要的知识,也是区别与其它教师的主要方面,她包括在学科知识基础上的职业应用技能,既在学科范畴内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实践知识和职业操作技能,其特点是与该学科在社会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能发展同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4.反思性发展与教学知识:美国教育学家肖恩认为,反思既当人们对某种行动存在有疑惑、问题或感兴趣时,人们就会提出问题,然后在行动中或行动后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这种行动。职教师资反思性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要具备对学科知识的反思,既对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发展对职业的要求、职业技能的改进,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教学策略、教学技能,以及不同学生的教学反映具备反思性解决问题的知识。

三、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

2009年5月26日,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在河北秦皇岛举行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工作研讨会。会中对职教师资培养提出应探索“4+2”(4年本科+2年研究生教育)、“3+2”(3年高职+2年教师教育)、“4+1”(4年本科+1年教师教育)等模式。这些模式的探索更有利于职教师资的培养,但在当前情况下,职教师资的培养仍以普通大学师范教育模式为基础,因此本文对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也以4年制教学为基础,在理解掌握职教师资基本知识结构的特点要求下,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和专业需求特点,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调整,逐渐形成和完善了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制定出符合培养要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其基本结构体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的教育教学模块。

1.教师教育模块:在该模块的设计中,遵循传统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以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基础,既《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材教学法》为主,但针对职教师资的教育特点,对基础必修课程进行适应性的改变,设置为《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三门。同时结合教育技术及专业职业教育发展,设计部分选修性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专业课题教学讲座等)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必修和选修课程必须达到基本课程和学分要求。

2.学科专业知识模块:学科专业知识在必修课部分主要体现学科专业结构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该学科专业基本事实与概念的关系,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对学科课程体系和结构有基本的了解;另外在专业选修课部分,针对学科职业的发展和要求以及学校办学能力条件,设计体现不同职业技术特点的模块选修课,每个选修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组成,学生通过模块选择实现对专业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认识和学习,(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设计的模块为:①酒店服务;②导游;③会展策划;财务管理专业设计为:①公司财务;②税收策划。)该部分学生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必须达到基本课程和学分要求。

3.实践技能教学模块:该部分针对学科专业和职业特点要求设计,主要实践环节体现为三个部分:①学科课程基础实践;②教育教学实践;③学生选修模块的职业技能实践。第一部分依据专业特点主要通过课程实践完成,第二部分在普通师范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时间要求较长,但在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中由于学业时间限制只安排1个月左右,第三部分是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核心,通过该部分实践落实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由于其在体系中的重要性,其形式内容和时间的保证就成为在该体系中的重点。实践中形式内容上主要通过校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和学生在模拟岗位上的技能训练为主,时间要求上针对不同专业技能及企业的要求,安排学生实践时间至少应该达到半年左右,通过该阶段的实践性学习,学生不仅仅获得职业训练,掌握职业技能要求,而且在实践结束后还必须获得实习单位及相关部门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学校要求的基本资格能力。

4.反思性教师的培养:严格说来,该部分的内容不在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中反映,但却是职业师范教师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该部分的内容将促进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的反思性思考,同时为就业后教师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吸取传统“师徒制”和高等教育“导师制”的优点,在对职教师资的培养时,学生从进入学校学习起就在所学专业专业课教师中明确自己的专业导师,导师每年指导的学生不多,一般要求导师在4个年级中共指导的学生不超过20个,这样导师有足够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与导师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接触与交流,在探讨和交流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不断进行反思性思考。同时在同一导师指导有不同年级的学生,每次交流中或其他时间里学生之间也可以充分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对教师教学方面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其对教学的反思。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对各方面知识的反思性学习,培养和完善了学生反思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核心要素。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根本的依靠力量。职业师范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职教师范生职业认知的了解和引导应有足够的重视。从充分认识职教师范生知识结构要求开始,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及学生课程体系入手,定位职业教师教育,从入学阶段开始通过有效“导师制”制度设计和实施,全方面全阶段培养学生“反思性发展能力”,主动从教的热情、坚定从教信念、积累从教知识、锤炼从教能力,将对职教师范生长期持续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名单[Z].2010.

[2]曹广辉,赵晓峰.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3]张炳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回顾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4]周钧.美国教师教育认可标准的变革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新兴产业理论依据模式构建

一、民办高校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

1.大学职能理论及其发展状况

民办高校需要具备四大职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其中,传播知识是指本身教学传授的过程,更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学习;培养人才则从人才管理角度结合人才的生活、学习、就业等能力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方法及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科学研究则更加清晰地指向教学过程高级阶段的科学交流研讨、创造更新发明的部分;服务社会则强调了高校办学的终极目标,回馈、服务于社会,被社会所接纳、认可,才是有效的,可行的高校教学。因此,这就使民办高校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发展,所配合相关教学活动及学校发展具备可行性。

同时,大学职能理论的应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从高校的历史发展来看:中世纪的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有着有以教授为中心,强调教育科研的特点,将高校作为新兴研究场所提供教学内容。而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历史背景因素,各国将高校的科研预算做了删减,将培养人才的职能提到首位,当时美国的短期大学不再要求开展科研工作。当前,文化传承创新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逐渐被提上高校建设发展的日程,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倡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发展追求,民办高校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环节,这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

2.高校定位与分层理论及其发展状况

高校定位结合分层理论,是民办高校创办者对于其办学目标的追求,决定了实现这个结果所要需求的地方产业发展供给的资源与帮助部分的内容。基于此,决定了民办高校创办者想要传达出的教育理念,最终关系高校战略规划的方向、高校办学方向、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内容的选择,也对于高校本身选择怎样的师资,培育怎样的人才,招收学生方向,与怎样的产业想结合共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此时,分层理论指向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层次划分,通过不同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即高等院校基于其自身的发展历史、资源条件、服务领域的基础,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开发等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1],在细分实务的角度作用着本身高校定位的战略发展方向。

从1983年开始,教育学家伯顿·R.克拉克、马丁·罗特、约翰·隆巴底、天野郁夫就相继提出其针对高校分层理论——高等教育系统职能分化问题的解析,到了当前,已经形成国际影响力的卡内基教育机构分类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o);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提出的新评价体系,他们都为分层理论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参考标杆。据了解,当前我国高校被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类,其中我国民办高校处于教学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两者之中,教学目标为培养本科生,加强“专升本”,并遵从多样化、特色化、分层化、灵活化发展的方向以此满足学术学习、社会就业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民办高校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地方产业的发展,民办高校会失去发展方向,而没有民办高校的教学力量,地方产业发展也缺乏推定其产业升级的人才原动力。

3.系统论及其发展状况

系统论的理论产生自1932年,由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与笛卡尔的单项因果决定论不同的是,系统论能够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强调整体性、关联性、集中性、终极性、逻辑同构、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更突出强调的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够有效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复杂性,并找寻其中所存在的规律,更好地将科学与哲学结合起来诠释并解决问题[2]。

根据现代系统论的发展方向,针对教育管理学方向,系统论的结构性关系表现在高校教育中,普遍被运用成结构性的层级关系,即整体与局部相互作用的产业整体性、产业关联性、产业目标集中性、产业等级结构,这里就必须提到产学研这一产业。当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为产品,通过技术入股激活,并市场化操作,引入投资,激发商业模式,带动经济发展时,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因此,以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民办高校与地方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配合民办高校现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系统,是民办高校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

二、民办高校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建构

本课题通过之前的研究分析,根据民办高校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系统化循环、有机结合关系,基于当前广西民办高校发展实情及战略规划,结合大学职能中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四大职能,进行系统化成型。

同时,课题并针对民办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具体实操性建议策略,提出本课题中体设计的产学研模式框架,另外,根据其中具体的部分填充相关内容,从执行细节完善这一系统化模式并令其具备实际有效性及改革可行性。

民办高校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互动机制

如上图所示,涵盖产学研政社,针对资金、政策、宣传、网络、机构、基金、贷款等细节做出补充与完善:

(1)“学”代表民办高校教育,包含输出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培育技能型人才,创建科研项目,合理有效回馈社会四个部分;

(2)“产”代表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学”的四大职能,提供包含就业岗位及职场培训、开展招聘通道并促进生源、实现科研部门项目化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并提供学校师生学习,另外给予科教学院资金支持;

(3)“研”代表资金导向型科研,需要建立起可行的研究机构及网络交流平台,同时促进国际间产学研一体化交流会议的周期性开展;

(4)“政”代表国家及本地形势政策与金融财政策略,要求其针对人才福利、科研补贴、办学贷款、创业基金、试点计划五个方向创建政策方针与管理办法;

(5)“社”代表科教兴国,要求其合理规范并鼓励民间私募,创建互助共同体小组,例如积极有效的在民办高校与新兴产业间建立起基于第五项修炼的学习型组织,另外加大社会典范宣传力度,并合理有效地针对偏远地区合理引进教科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甘晖,王建廷,金则新,张兴福.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2]百度百科:系统论[eB/oe].2013,9,20http:///link?url=4azxlB4sctCzcUvVicDemKRQ1e5Yjf-tawGJ8Yy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6

关键词:美军经验军事职业教育体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随着终身制教育思想的普及深入,尤其是武器装备类型和作战样式的快速发展,单一的阶段性、间歇性院校教育已很难满足现代军队的发展需要。也可以说,教育并未停止,而是演变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军事职业教育。军事职业教育正成为以美军为首的世界军事强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优先发展领域,研究美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分析其成功经验及其发展趋势,对加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美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情况

美军将院校教育、现职培训和自学提高作为军事职业教育的三大支柱。以美军院校教育为例,其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五级,分别与军官职业生涯中的五个重要阶段相关联。这五级分别是任命前教育、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级教育和将官教育。任命前教育主要负责对学员实施大学本科文化知识和军事基础知识技能的教育训练。初级军事职业教育主要对军官进行与第一任职密切相关的军兵种专业技术教育。中级军事职业教育院校分为指挥参谋学院和专业技术院校两类,重点教授战役层次的军事力量运用,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战役层次的联合部队运用,培养军官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高级教育着重从政治、经济角度研究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培养高级军官的“军人政治家”素养。将官教育的重点是个人在联合与联军作战中与其他军种及盟国的高级指挥官共事时应遵循的原则,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及短期培训,使将官更新专业知识,增强其在联合作战和联盟作战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同时,美军注重进行联合军事职业教育,着眼于军人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基础性到专业化的比较系统完整的联合军事职业教育体系。

二、借鉴美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对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借鉴美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快转变我军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战斗力的必然途径。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落实教学内容,否则教学就没有抓手,也就无从着手,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所以,开展军事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构建适合我军军事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这是开展军事教育职业的前提和条件。

(一)构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原则

能力本位原则。任职需要和岗位需求规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我军官兵岗位任职能力为根本,这是与学历教育的学科本位原则最大的区别。能力本位是建立在学历后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这是职业教育与培养“一技之长”的技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实践性原则。军事任职教育所进行的都是围绕任职开展的各类教育,是为了满足部队不同岗位需求的教育,直接促进我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所以教学内容及围绕落实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必须围绕岗位任职的实际要求设置、设计与实施,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先进性原则。由于科学技术和部队装备飞速发展,导致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作战方式不断变革,从而推动部队建设、训练、作战等方方方面面的动态更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追踪军事理论、军事科技、武器装备、战法训法的发展前沿进行持续不断的变革,确保先进性。针对性原则。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必须针对我军建设发展和战略转型对人才的需要,针对我军各级各类岗位任职对能力素质的需要,针对我军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需要,针对我军广大官兵成长进步的需要设置,最大限度地实现战训一致、训用一致,尽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

构建以形成基本任职能力为指向的知识教学内容体系。我军军事职业教育首先应给予我军官兵以从事岗位工作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进而通过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积淀,形成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因此,首先必须构建以形成基本任职能力为指向的知识教学内容体系,使我军官兵掌握必需的军事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兵器装备知识等,为练就一身过硬的指挥(操作)能力和业务技能奠定基础。构建以形成过硬军事素质为指向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军官兵无论学习和掌握哪一方面的知识,最终都体现在进行部队建设和实施作战行动的具体能力和水平上。因此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就是提高我军官兵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技能,所以必须构建以形成过硬军事素质为指向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加强我军官兵实践操作训练,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构建以形成良好职业品质为指向的创新拓展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军军事职业教育还应着眼望军官兵长远发展需要,在启迪和催生广大官兵的创造力上有所作为。因此,应设置一些教学内容,以专门用于开发思维,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锻炼各种功力,张扬个性特征,培养职业习惯,促发创造力,在我军形成开拓、进取、创新,生龙活虎,生机盎然的局面。

(三)构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切合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是为实现军事职业教育的目标服务的,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要求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既不能低于教育目标的要求,又不能超越教育目标的要求,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切合我军官兵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训练水平。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与院校教育相衔接,另一方面要与部队的训练水平相衔接。另外,还要与我军官兵的文化科技素质相对应,防止出现重复训练、训练断档或超出官兵的接受能力、承受能力的现象。切合我军部队当前训练方式手段。军事训练最依赖训练条件,训练的条件限制训练方式和于段的使用。设置教学内容,就要考虑到部队现实的训练条件,把各种训练方式手段想周全点,以适合各个部队使用,防止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一锅煮”、“一刀切”。切合我军官兵专业和岗位特点。我军部队专业种类众多,各专业独具特点,教学内容要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分别设置,否则可能出现学非所用现象。还要考虑各部队担负战备任务和岗位工作的强度,切忌超负荷安排,否则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休息甚至战备值班。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7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督导内涵及职能的阐述,对我国当前教育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应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合理的教育督导体制,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督导成为一种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教育督导产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也在逐渐增多。

一、教育督导的内涵

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科学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的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区别过去的教育视导,明确地赋予它以下新的涵义:

1.“教育督导”不同于一般“教育视导”。视导,通常只是指“视察与指导”的意思;而教育督导,一是限定于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予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二是其涵义,从本质上讲,主要是行政监控职能。

2.从总体上看,实行教育督导制度首先是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而并不仅仅看成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

3.它拓宽了工作的内容和权限,对“督导的对象”提出了新的见解,即提出“不仅要督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要督导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

4.这样表述,强调了“教育督导”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5.这样表述,也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教育督导的监督和反馈的全过程,说明教育督导对下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指 导”,对上的职能作用就是“参谋”和“反馈”。

6.如此表述,也清楚地说明教育督导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它是国家对教育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的手段,是现代教育科学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督导的职能

要明了“教育督导”,具体地说就是要明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与任务。教育督导机构是一个职能部门,它的职能并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四个职能。

(一)监督职能

监督是指上级对下级的监察和督促。监督职能是教育督导机构最核心和最能体现这一机构本质属性的职能。其目的在于使下级部门能迅速有效、准确、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及各级政策,完成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没有或者削弱了这一职能,教育督导机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者根本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教育督导机构行使监督职能必须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令、规章和制度,绝不可受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监督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执法部门。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立法,因此法制极不健全。我们习惯于“按文件办事”,而各级政府的文件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效应,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系统,所以,人民群众也包括相当多的干部缺少法制观念。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虽然我们制定了一些法规,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会削弱法律的约束力,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建立健全的教育监督机构,加强监督职能,正是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的重大改革措施。

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成员,是代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行政监督职能,犹如“教育钦差”,检查和督促下级政府和行政部门以及所属学校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法令、指示和计划的情况,使执行不偏离决策,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达成,从这样意义上讲,教育督导机构乃是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在实现管理目标时最有力的助手。众所周知,任何管理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管理能力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虽可亲自下去搞些调查研究,并对下属实行监督,但毕竟不可能经常离开机关、长期在下面工作,教育督导机构正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能的。

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职能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一点从教育督导的对象、内容和工作重点就可以明确看出来,如可以监督下级是否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主要领导是否亲自抓教育工作,是否把解决教育的有关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是否把教育发展目标列入领导成员的任期目标,是否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否按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办事,是否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而不是照搬其他地区的作法,是否积极筹集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等方面,这些都表明监督职能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二)指导职能

指导是指上级对下级工作方面、工作内容和程序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给以具体的指教和引导。行政监督历来可以凭借权威和法律的静态功能来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已逐步走向以指导、激励辅助等动态为主,十分重视发挥人的潜在积极性。二战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改革,其内容之一,就是扩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建议职能。从督导工作的过程来看,指导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指导是以事实调查和基于事实所作的评价为依据的,以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之间相互信任为条件的。

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成员对下级实行行政监督,不能仅仅凭借手中的权力和法纪,因为权力和法纪虽然在管理过程是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的,但这一种管理功能是静态的、刻板的,对于提高管理效能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下属的积极热情的态度和有针对性的具体帮助指导,发挥其动态功能,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部门应特别重视通过帮助和指导激励下属潜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切不可以钦差大臣自居,到处指手划脚,甚至盛气凌人,督导工作的成败在于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做到目标一致、心理相容。督导人员应当是下属的良师益友,不应该把监督与指导分离开来,更不应该对立起来,要永远记住,监督本身并不是目的。列宁同志曾指出,任何一次监督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研究事情的过程,发现并记录缺点,而且,当事情不能令人满意时,主要的不单是捕捉、暴露,而是要善于帮助、确定和纠正它,其实质就在这里。”我们组织教育督导,是要使它成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强有力的手段,成为管理与教学过程的调节者。

这一职能的体现也是十分明确的,如指导学校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指导教育政策、方针的实施,指导如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指导贯彻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等各方面,使这一职能积极付诸于行动之中,使教育督导工作得以完善。

(三)评估职能

教育评估也称教育评价,它是一门由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科学,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所谓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利用相应的、现代化的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从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观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教育评价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质量的评价。

教育督导评估乃是教育评价系统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教育评估对于正确导向,端正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教育整体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调动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督导机构的督导人员要努力发挥在这一方面的职能作用,并要善于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估制度,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和应有的骨干作用。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活动结果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就构成了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价值总和就构成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评估就是对某些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做出科学判断,从而推动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教育评估不同于以往我们所做的对教育活动的评比和鉴定,它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检测方法。教育评估作为一种系统,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具有导向、激励、改进和鉴定等功能,如导向功能主要指评价目标一定要有方向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的引导,可以为学校指明办学方向,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与学的奋斗目标;通过评价过程不断反馈调节,可以使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不断逼近理想目标。激励功能主要是指评价及时反馈的功能,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结果的信息,及时强化、调节和矫正,使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方案和教育结果不断完善和提高。鉴定功能主要指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比较、区分和评定等级,为确定、筛选和管理服务。教育评估是教育督导机构对下级行使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反馈功能

反馈在控制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反馈是指一个系统输出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所产生的反应,再把这种反应作为信息收回,并对控制系统的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教育督导系统被视为教育管理的反馈系统,也就是说,教育督导机构人员通过反映下级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实现上级各项方针、政策、指令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方针政策本身问题的“反馈”。反馈是检查决策(包括方针、政策、指令、任务等)是否正确、执行是否有效的依据,与此相联系的一个头号问题是教育督导机构及人员在分析反馈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及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其参谋职能。

在教育督导系统内,指挥中心发出指令,下属执行系统的实施情况,乃至指令本身是否正确,都能通过反馈系统直接了解,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回路。反馈是架设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它使事物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处于动态的统一之中。如果决策有失误,可进行追踪决策,及时纠正;如果决策是正确的,执行出现偏差,也可及时调控,拔正航向,督导人员在信息反馈过程中,起着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一方面他比较超脱,看问题比较客观,另一方面他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遵循一定的程序、原则、途径和方法,采集、鉴别和筛选取第一手材料,并加工、制作和传递真实有效的情况。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反馈职能,能使领导者耳聪目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现代国家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广泛地设置专家智囊机构(有的称为咨询机构),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通过科学论证,从中选取择一个最佳方案。教育督导机构就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领导的智囊团和参谋部,是领导的“外脑”,督导人员既有行政职权,又有相当高的业务水平;既在领导身边,又在基层巡视;既明上意,又知下情;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咨询、参谋作用,可使领导情况明、决心大、决策准,从目前我国这种决策缺少充分论证,执行缺乏广泛监督的管理现状来看,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反馈职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上的四种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督导结合,既要督,也要导,并以正面指导为主,“监督、检查、评估”都是为了做指导工作,是“指导”的前提和基础,“指导”是“监督、检查、评估”的深化和集中体现,督导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被督导的单位把工作做好,把学校办好。

由此,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是好地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效能,这四方面缺一不可,不能断节,否则就会产生工作中的严重失误。

三、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现状及问题

针对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

1.教育督导机构的双重性问题,它既属于咨询机构,又属于职能部门,应有明确的权限说明和职责范围。作为教育机关中的独立设置的机构,它与同级其它部门的协调及权限也会发生很大的矛盾,这些都影响督导工作的正常顺利的进行。

2.教育督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即督学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专职的教育督学远远赶不上时展的要求,数量上就相差悬殊;其次,质量上,一些督学的素质太低,不符合督学的基本条件,兼职督导人员较多,专职人员太少,由此应对督导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且要对他们进行高层次的培训,这是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3.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很薄弱,在教育督导实行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漏洞,出现许多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由此造成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失效,不能及时地解决督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率。

4.在教育督导机构中反馈回来的信息,由于即时性的限制,使得信息反馈回来失效,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整个教育督导工作的完全浪费。希望国家或地方的行政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听取合理的建议,科学认真论证,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5.在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是混合在一起的,故而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领导忙于下达命令、指示,传达上级精神,而很少照顾到下面如何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怎么样,应给予什么样的帮助指导,以及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情况难等现象,所以我们应建立独立教育监督系统,杜绝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严重现象。

6.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在类型上属于“外独立型”或“近外独立型”的机构设置,但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及形成法规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7.教育督导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教育督导遵循原则办事,不能盲目无步骤地去做,要发挥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这样就能建设一个合理的教育督导模型,有效完成教育督导工作。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8

关键词:民事诉讼调解;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95-02

民事诉讼调解是我国司法领域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所争议的民事权益进行自愿、平等的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由定义可以看出,民事诉讼调解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契合点,这也正是在民事诉讼调解中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的上的联系

从目的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民事诉讼调解目的具有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具体目的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根据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目的,它是根本目的的具体化。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具体分析受教育者当前的思想问题,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民事诉讼调解的具体目的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及时化解矛盾,提高当事人对此案的法律认知以及对类似案件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法官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梳理、分析,对当事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系统上提升当事人相应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的具体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进行解决,从个案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

2.根本目的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目的,它从宏观上规定了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目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总体上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使受教育者具备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素质;第二,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社会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稳定,使之和谐、有序地发展。民事诉讼调解的根本目的是法官通过对当事人的教育,总体上提高当事人的法制道德素质,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增进社会和谐。

二、理论上的联系

从理论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民事诉讼调解的理论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基本理论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研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基本概念及原理的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用到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用这些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在民事诉讼调解中,也需要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症结,理论联系实际,用与时俱进的调解方法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解决纠纷。因此,在基本理论层次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所用到的基本理论具有一致性。

2.运用理论具有相似性

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运用到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教育者有借鉴地运用相关知识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问题。法官在进行民事诉讼调解时,需精确地运用民法、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知识;针对纠纷的多样性、当事人的复杂性,需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时,教育者和法官运用的理论知识具有相似性。

三、构成要素的联系

从构成要素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的构成要素具有相似性。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环境”[2]。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育中起到积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为教育的媒介,是教育者必须认同和掌握的,是教育效果客观考量的依据主干;教育环境作为教育工作的一定社会环境,决定了教育的艺术,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民事诉讼调解也是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法官、双方当事人、调解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调解的环境。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法官承担教育者的角色,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负责给当事人灌输法律知识、道德知识;双方当事人承担受教育者的角色,接受并吸收法官灌输的教育内容;调解的内容和方法决定了调解的成败,在调解中是至关重要的,调解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调解的方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案而已,灵活使用各种调解的技巧。调解的环境根据调解的时间、场所而定,因环境的不同,调解的效果也大不相同。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的构成要素具有相似性,都是由四要素构成,并且可以看出二者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

四、工作过程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体现的过程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以及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3]。这一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受教育者才能把教育者所传达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化思想和外化行为。第一阶段是“内化”思想,要求受教育者有选择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教育影响,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第二阶段是“外化”行为,即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把第一阶段接受的思想和观点转化为良好的行动和行为习惯;第三阶段是反馈和重新教育阶段,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评价,以反馈受教育的“两个转化”行为和进行更高程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事诉讼调解也需要经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似的阶段,表现为:首先,审判人员根据案情对当事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当事人对所教育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受,使之变成内在知识;其次,当事人对审判人员灌输的知识进行梳理后,进行选择性的吸收,知道哪些行为是社会所期待的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法律定规和社会期待;最后,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同意调解或者接受调解意见的决定,这是当事人对前两阶段的反馈。

五、工作原则的联系

从原则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具有相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教育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要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为自愿、合法以及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此原则体现的是宏观原则,是调解的宗旨性原则。而民事诉讼调解的工作原则不仅需要遵循上述的宗旨性原则,也体现了审判人员在调解中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1.层次性与针对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职业、年龄、性别以及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倾向也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教育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认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达到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4]针对性要求从实际出发,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及其思想状况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在民事诉讼调解中,审判人员应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比如当事人的文化层级、地域、性别等,选择合适的调解方法和内容,提高调解的效率。

2.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渠道向受教育者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行为的教育方法。疏导则是一种讲究疏通和引导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的疏通,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交流、疏通感情;另一方面,注重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引导,教育者在疏通过程中发现受教育有不符合教育要求的因素,及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将其思想引导到符合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来。这一原则体现了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充分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育的效果。民事诉讼调解也体现了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灌输法律伦理知识,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又称为求实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施教,把受教育者的思想沿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符合教育要求的思想状况。这个过程需要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做到知行的统一。教育者在传授内容时,需要联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国内外的相关情况,不能生搬硬套。此外,为了加强受教育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教育者可以组织受教育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认知水平,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似,要求审判人员了解个案的性质,使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民事诉讼调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上述五个方面具有一定相通性,正因为如此,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才有必要、有可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0.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9

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将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变迁的关键时期,这是把我国社会推向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变迁,必然会要求政治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也就必然要求转型和变迁体育结构与之相适应。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方式上,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这样能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方式;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战略上,选择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能推进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

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回顾过去的一百年,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国际奥委会已将体育、文化和环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要依托奥运会环保理念协调人与健康、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环保、交通、通讯、场馆、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技术知识,因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会促进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会使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日益相互渗透,以“奥运”为“接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统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不仅预示体育科学个体学科的突增发展和学科群落的拓展优化趋向,而且也预示高等教育体系超前创建体育新专业契合社会文化、健康服务需求的态势。

我国的体育改革一直面临着动力(推动点)和机制科学选择的问题。面对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这一历史契机,要提升体育事业在我国各项事业、在世界体育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面功能,就应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成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动力和引擎,这是我国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中应当进行的关键选择。

1 体育科技改革的战略构想

1.1 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转轨。加速建立体育科研体系与教育体系和运动技术训练体系密切联系的组织体系,优>!

——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加强体育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技术体系。

——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体育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学科的创生,建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体制,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

——建立体育科研评议、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等的评审评议环节,并通过奖励等杠杆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健全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体育决策、投资等咨询策划渠道,使体育决策、投资等实现“科学效益”。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辐射体育科技的内容,并努力加速科技知识向体育系统的流动,促进体育知识体系容量的扩增。

——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体育科技创新的组织建制,构建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体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体育科技文化,并在体育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科研、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1.2 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科技进步为动力,促使体育科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落实“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体育科学工作必须面向运动技术实践”,保证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以体育“科技、教育、技术训练”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努力创建体育创新体系。

——坚持“多学科联合、多层次结合、多途径合作”的体育科研组织方针,发挥体育科学研究对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学科建设的动力作用。

——坚持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和吸纳引进并举的方针,努力培养造就国内外有影响的、知识功底宽厚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体育科技人才队伍。

1.3 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独立体育科研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小、学科单一、体制封闭、研究方向不明、成果贡献率低等状况,积极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的转轨,实现多数独立体育科研机构与教育体系和运动训练体系的有机结合,集聚体育智力等资源规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创新系统,形成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积极吸纳相关智力人才组建具有体育中介组织性质的体育科研教育咨询服务策划中心,并与各地相同相关组织建立网络联系,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和咨询策划体制;并将体育科研社团组织建制在体育咨询策划体制内,将体育咨询策划中心建成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对体育项目投资决策、规划策划、学术交流等的沟通组织,扩展体育系统与社会各系统的连接层面。

——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体育新学科的创生,形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建成体育科研咨询服务组织机构,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尽快启动“体育科学技术信息网工程”,以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加快体育科技教育网络建设的进程,使全国体育院系、体育院系与其他大学之间建立科技教育等信息网络,实现体育智力、实验设备等资源共享。

——加速进行体育科学技术体系建设。高等体育院校要紧紧抓住“学科”这个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载体,加强体育科学体系建设。要认识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状况、特点、趋势和规律,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揭示人体运动能力的本质,应用传感遥测等信息技术监控运动中身体技能,应用新材料、新能源,试制开发新器械、新设备等,带动体育新学科、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加强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尽快启动“体育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工程”,加速建设一批能创新体育科学技术,培养拔尖体育创新人才的学科基地。

——进一步明确体育科学研究在创新发展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体育创新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科学研究面向“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两个体育主战场的体育科学研究总体目标和方向,积极落实推进与“两个计划”相配套的科技工程,并依此确立“体育科技教育创新工程,鼓励跨国、跨市、跨校、跨系和跨学科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与影响。积极开展为体育科研、教育管理决策服务的软科学研究。以创新、发展体育知识、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先导和基础,以体育科学与运动技术交接点的攻关服务研究为重点和难点,积极促进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实现体育知识技术的经济价值,以带动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并加快启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形成体育本体产业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促使体育本体知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建立体育科研评议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立项鉴定等评审评议环节,使科研管理实现“政事分开”、“科学规范”端正对体育软科学研究的地位、作用的认识,通过加大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在体育科技进步奖励中的份额等多种手段,鼓励从事产生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引导和影响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和进程的体育软科学研究,通过奖励“杠杆”激励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积极以各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努力扩展、加大投入力度。对体育科研的投入渠道,将以发售体育、出售电视转播权、接受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的“中华体育基金”的相当份额作为对体育科技教育的投入,设立“体育科技发展基金”,用于“全民健身、奥运争光科技工程”、“体育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工程”、“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工程”、“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等多项工程的经费投入;并将“体育科技发展基金”投入使用前由“中华体育基金会”统一管理,各项工程的评审评议及管理工作由具有评审评议职能的体育中介组织机构负责。

——加强对体育专利、版权、商标、注册设计等体育智力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积极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忍不拔、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利于体育科技进步的道德环境,促进体育科学技术更快进步。

——加紧建立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选拔与考核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配合,流动与稳定相统一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设立“优秀体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启动“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工程”,制定“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努力建立利于拔尖体育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迅速脱颖而出的内部机制,形成培养造就优秀体育人才“成长库”。在人才市场中设立体育人才市场,积极建立利于优秀体育人才交流的社会机制,形成交流吸纳优秀体育人才的“流动场”。

2 体育教育改革的战略构想

2.1 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统筹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并突出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统筹管理权责,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建立健全体育教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决策督导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引导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布局、结构合理,多模式培养各级各种类体育人才的体育教育体系。突出体育高等教育在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龙头位置和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对创新、发展、传播、应用体育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战略功能。

——高等体育院校要集聚区域体育教育、科技等资源优势,依托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等建成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络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努力形成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

——高等体育院校要适时创建新专业,努力调整办学目标和模式,深化内部体制改革。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考试方法和教材等改革,通过加强学生社会和科研实践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途径,传承体育科学技术文化,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21世纪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2.2 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人才培养为重点,实现体育科技进步,促进体育教育在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教育体制改革方针,优化体育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促使体育教育科类结构、地区结构、层次结构、形成结构与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统一。

——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统一的办学方针,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通过办学模式目标、内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内容、教学考试方法等改革,将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培养思想,保证体育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发展体育科学技术文化,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依照“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重要阶段”的指导思想,确定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模式,建立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产业化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2.3 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形势,按照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体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督导决策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依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国家与地方重点共建北京体育大学。将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部分体育科研机构、全部运动训练机构转入北京体育大学,努力将北京体育大学建成集“科研、教学、训练”为一体的研究型高等体育院校,为国家和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多数体育院校转由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机构管理,成为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为一体的高等体育院校,建成区域体育发展服务中心。鼓励高等体育院校继续保持和增强与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多形式、多渠道实现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的共享。

——依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规划布局和设置调整高等体育院校。根据高等体育教育科类、地区、层次和形式结构状况,设置调整专业类别、数量、规模、层次和口径,使体育人才的培养种类、数量、水平与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相契合。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专业类别、数量情况,应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本、专科专业的规模,适度减少专业点数。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创建新专业,拓展新职业。调整研究生专业设置,可以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类型体育特点、规律等设置专业,改变目前研究生专业主要依学科而设置的状况,使专业设置更符合体育科学技术实践需要。应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培养高层次体育创新人才。应减少中等体育学校数量,尽可能并入体育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体育人才培养链。

——依靠社会力量投资或体育等吸纳的体育基金投入等,鼓励依托高等体育智力资源,面向社区兴建多模式、多功能的体育俱乐部(包括运动技术培养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管理、运动技术等级认定、技术裁判等级确定、健身知识技能咨询培训、身体机能素质诊断检测、运动营养心理诊断处方等多项服务),积极扩展体育教育组织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功能,促进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口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的不断增强。

——高等体育院校要通过体育俱乐部、体育咨询策划中心等“载体”形式,建立与社会相联系的“接点”。通过多种融资手段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完善社区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打破体育院校土地等资源限制,建成面向社区服务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开放性、网络式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以发挥区域体育发展中心的功能,积极为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将单项体育协会纳入体育院校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形成稳定的、实体化、民主化的组织设置,开展普及与提高系统训练链上多层次的训练、教学和科研。大力提高体育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通过网络式的“虚拟大学”等“载体”形式,建立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使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为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传承辐射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中的源动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教育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的体育教育总体目标和方向。要根据服务面向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速调整确立办学目标、模式和专业,研究建立能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多元办学目标体系。探索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点式的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和训练(“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依靠与体育交叉学科优势创新体育新学科专业,以扩大体育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体育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体育院系,还要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并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数质量。要加强人文文化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高等体育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高等体育院校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主要按教学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设计的模式,以教学和科研两种组织形式为重心,探索构建利于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并找准面向社会发挥区域体育中心功能的接点,努力形成有利于体育教育科技创新的体育创新体系。

——要调整各级各类普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目标,明确体育教育不仅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途径,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等全面素质教育重要的操作性手段,还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实践手段。改革体育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合理健身的原理,掌握喜爱的健身技能,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国光,李京文,等主编.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汝信,陆学艺,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组编.科技奥运[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Http://

[5] 李安平.中国科技百年[J].新华文摘,2001,(3).

[6] 肖峰.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动力分析[J].新华文摘,2001,(7).

[7] 刘大椿,黄顺基,等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 柳卸林,主编.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 亨利埃兹科维茨[美].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 王方华,等.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篇10

关键词:成人高校;咨询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36-04

成人高校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成人高校也日渐暴露出一系列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诸多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当前,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已经成为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成人高校就必须借助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而要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成人高校就必须开展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内部咨询,同时还要积极寻求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外部咨询。

一、成人高校开展服务的必要性

(一)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把接受成人教育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越来越倾向于以“理性经济人”的角色、以成人教育消费者的身份参与成人教育活动,不管承认与否,成人教育服务在客观上已经被“商品化”了。各级各类成人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生源和师资从而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机制已经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已经渗透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激烈的竞争将不仅发生在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之间,而且也将发生在传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与不以教育为主要职责的企事业单位之间,成人高校将不得不越来越频繁地与开始提供成人教育服务的工商业进行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成人高校都要根据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信息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唯此才可能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成人教育咨询服务以院校研究为基础,能够帮助办学者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为科学制定和评估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因而是成人高校应对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得力助手。

(二)实现学校转型的需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快速变迁,员工胜任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素质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并且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以在职成人为主要对象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以前只有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的状况发生了改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由刚性转变为弹性,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补偿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其规模的萎缩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规模的萎缩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变化对以此为主业的成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成人教育咨询能够担当成人高校领导者的“参谋”,为成人高校的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三)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

从计划经济时代基于国家政策的机遇型竞争转向市场经济时代基于市场需求的实力型竞争,要求成人高校的发展模式由粗放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粗放竞争时代,成人高校可以依赖“经验型”管理,即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知识、经验、阅历和智慧获得管理绩效。但随着学校内部学科结构和管理结构的日益复杂以及外部市场需求变化的日益迅速,仅凭办学者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已经很难应付,迫切需要转向“科学型”管理。这就要求成人高校的领导者对自身“有限理性”保持清醒的认识,摒弃单纯依赖自身知识、阅历的经验型管理决策方式,积极主动地寻求“外脑”的支持,善于利用成人教育咨询获取与学校决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国外的发展实践也已经证明,当管理的复杂性超过了领导者的经验范畴时,通过学校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社会成人教育研究机构或中介机构为领导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咨询,是提高学校管理科学性的有效途径。

二、成人高校的咨询服务供给研究的基础

院校研究是指针对单个院校管理与运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所做的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为学校的领导层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改进学校的运作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院校研究发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院校研究协会(aiR)的成立为标志开始在美国大规模、成建制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实践领域,拥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主要职责包括:学校基础性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如学生事务、教师事务、财政状况等;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如教师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专题调研等: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如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协助院系制定发展规划等:开展自我评估工作,如对学校办学效益的评估、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等。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院校研究近年来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正在不断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对院校研究本身的研究和对院校研究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也已经开始。

作为一种以管理咨询为主体的综合性咨询,院校研究不仅是推动高等学校变革的“利器”,对于改革成人教育研究范式以及改进成人高校的运行管理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整体来看,在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成人教育理论缺乏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解决力,无法真正服务于我国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单个成人高校的运作实践为对象的院校研究,克服了过度抽象的宏大叙事与狭隘具体的经验总结两个极端。为成人教育理论与成人教育实践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是成人教育研究范式改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开展面向学校的成人教育咨询的基础。

三、成人高校的咨询服务供给方式

(一)开展内部咨询

内部咨询是指由成人高校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的咨询。当前,美国的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院校研究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主要负责查找本校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增进学校的办学绩效提供依据和参考。我国成人高校要积极借鉴美国大学的成功做法,重视自身院校研究机构建设,开展卓有成效的内部咨询。

1.实现观念转变

一方面,成人高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摒弃传统经验管理的既有模式,积极建立学校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积极利用其专业化和针对性强的咨询服务为自己出谋划策。在意识到开展院校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重视和切实加强对院校研究支持力度的同时,成人高校的领导者也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身参与到院校研究中。另一方面,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职理论工作者要摒弃过于专注宏大叙事的抽象理论建构而对本单位成人教育实践改进漠然置之的片面思想,要积极承担

起院校研究的职责,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科学系统地研究本校的问题,推进本单位办学实践的改革和发展。

2.成立专门机构

学校变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院校研究也应该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因而有必要在成人高校内部设置专门的院校研究机构,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使其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常规性、制度化活动。一般而言,要有机整合成人高校内部已经成立的成人教育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院校研究中心”或类似机构,并明确其职责范围;要通过制度化的授权保障院校研究机构的独立性,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去研究完全应该由院校研究机构自主决定,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完全由事实资料决定,而不应受领导者个人的偏好和意图所影响。

3.强化队伍建设

院校研究机构内部咨询职能的发挥要以高素质的院校研究队伍建设为依托。首先要选拔合格的专职人员。特伦兹尼认为合格的院校研究人员至少应该具备三种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二是说服他人的能力,如对教师解释教学评价的结果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等:三是背景能力,如了解和熟悉本校的发展历史、组织文化等。笔者认为,合格的院校研究人员至少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掌握了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二是必要的工作经验,如果从来没有实际参与过院校管理或者相关工作,那就很难深刻理解院校管理的难处,也就难以找到适切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要选择“那些在中层岗位上干得比较好但向上发展余地又不大的人来主持院校工作,因为他们对基层工作熟悉,又有与上层领导沟通的经验,同时与院系各个部门交往的范围又比较广,了解多方面的情况,并且对院校管理具有钻研的兴趣,知道如何为上级谏言献策。”其次要加强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院校研究机构不仅要为学校的领导层提供咨询服务,也要为学校所有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绩效服务。因而,院校研究机构的专职工作者应该主动寻求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所有的学校员工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因为他们熟悉院校研究的问题,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促使研究的成果更加贴近办学实际。专职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应起到理论研究指导和规划的作用,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行,提升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效益。

4.规范咨询程序

成人高校的转型是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办学理念调整、职能转换、机构改革、教师事务、学生管理等多个层面,因而,面向成人高校的内部咨询首先必须实施项目化管理,咨询主题可以由校方管理层提出,以任务下达的方式要求院校研究机构就此开展调研和咨询,也可以由成人高校内部院校研究机构依据其对学校运行的了解自发提出,经学校管理层批准后予以实施。其次,院校研究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获取与咨询主题相关的学校内外部的数据信息资料,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议对策,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学校管理层。再次,院校研究人员要向学校管理层详细说明咨询报告中建议对策提出的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促使相关改革方案的出台:同时,院校研究机构也要积极协助学校管理层做好院校变革的宣传动员工作,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方动态,根据实施效果不断吸取合理建议,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方案,力求更好更快地解决发展难题。

(二)寻求外部咨询

1.外部咨询的优势和价值

外部咨询是指由成人高校之外的专业成人教育研究机构或中介组织提供的咨询。相对于内部咨询,外部咨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首先,外部咨询独立性与客观性更强。与内部咨询的自我研究方式相比,由于外部咨询的研究者来自研究对象的外部,不受研究对象内部各种利益因素的牵制和左右,这就保证了研究者立场的中立化,有利于他们着眼学校发展的整体去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并提出合理的策略与方案。其次,外部咨询专业性与综合性更强。专门的成人教育研究与咨询机构会接触到更加广泛的成人教育办学实体,因而也会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实践问题以及成败得失经验,这无疑为其提高咨询服务的专业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外部咨询的一般程序

第一,与供方建立恰当关系。成人高校与外部咨询提供方建立恰当的关系是咨询成功的基本保障。所谓“恰当”,是指成人高校和外部咨询提供方都能准确定位各自的职责和角色。外部咨询实质上是成人高校和外部咨询提供方共同解决成人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成人高校是主,外部咨询提供方是客,明确这一主客关系,对于以后双方能否开展互信互动的积极合作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一方面,外部咨询提供方是要帮助成人高校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成人高校解决问题,因而外部咨询提供方万不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另一方面,成人高校必须树立明确的主体意识。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调动的资源以及在自身特定的组织文化中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因而,成人高校把问题交给外部咨询提供方然后在一边消极等待结果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成人高校必须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诊断、方案设计等环节,唯此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