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十篇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十篇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8:37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1

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信息不对称程度很高时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很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会在一定情况下向投资者披露自己的信息。与此同时,会计准则也会强制企业向投资者定期披露自己的财务状况,美国前SeC主席arthurLevitt就指出会计准则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很多文献从实证角度考虑信息风险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这些文献主要通过财务报表构建衡量企业信息质量的变量。但是他们的相关讨论大都集中在横截面方面,很少有文献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考察信息风险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因为目前基于会计信息所构建的衡量信息风险的变量只在比较其横截面上的差异有意义,而在时间序列上比较其大小意义不大。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本文分析时间序列上信息风险变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然试验。相比旧会计准则,新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企业对净利润的操控。同时新准则还规定对资产价值采用了以当期市场交易为基础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使企业的盈余信息更具价值相关性。这一外生的政策冲击使得2007年以后我国资本市场上整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改善,相比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资本市场上的信息风险会降低。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

遗憾的是,虽然新会计准则已经实施了五个会计年度,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很好的讨论新会计准则引起的信息风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汪祥耀和叶正虹(2011)比较了2006年和2009年两年企业的资本成本,他们发现2009年企业整体的资本成本相比2006年有所下降,但是对有些行业会有差异。他们没有考察新会计准则实施引起的时间序列上信息风险变化的影响,同时只包含两个年度之间的比较,这一结果可能会受到两年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应资本成本在前后两个制度环境下的变化。

在考察新会计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时,首先需要分析企业的哪些特征会对企业的信息的风险产生影响。Francisetal.(2004)指出,在一系列公司业绩的衡量方式中,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盈利,因此本文主要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构建反应企业信息风险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考察由于企业自身信息风险的不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会对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利用2004-2011年的样本,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规模、经营风险和所处的行业环境会对企业的信息风险产生影响,企业规模、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数目与企业信息风险呈反向关系,经营风险、所处行业竞争程度与信息风险呈正向关系。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其资本成本得到降低,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没有使其资本成本得到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资本成本有所上升。

研究设计

(一)假说建立

要研究新会计准则对资本成本的影响,首先要研究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其中最为直观的则为企业的规模。wattsandZimmerman(1986)指出,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受到监管机构和公众的关注,同时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也越大,因此愿意更多地披露信息减少不对称程度。因此,企业规模越大,其信息风险应该越小。HayesandLundholm(1996)认为,信息披露会被竞争对手等运用,inchauati(1997)认为处于同一行业中的企业往往具有相当的信息披露水平,DechowandDichev(2002)认为会计应计质量还会受到经营周期等经营性风险的影响。总结上述文献,得到本文的假设H1。GrossmanandStiglitz(1980)的模型指出,企业提高公共信息质量会降低投资者获取内部信息的动力,从而降低均衡时定价的有效性。merton(1987)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增加投资者的基数、提高风险分担的效率和降低资本成本。在实证研究方面,Botosanandplumlee(2002)发现企业资本成本随着年报披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随着临时性披露质量的提高而增加。结合上述文献以及假设H1,本文推断新会计准则对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不同,由于大企业本来信息披露质量就较好而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因此新会计准则对大企业的影响较小而对小企业影响较大,总结上述推断,得到假设H2。

H1: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企业的信息风险与企业规模负相关。

H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够降低小企业的资本成本,但不能降低大企业的资本成本。

(二)信息风险的衡量

本文从会计应计质量、盈利的可持续性、盈利价值相关性三个方面衡量企业的信息风险。第一类衡量信息风险的变量为应计质量。该方法由Francisetal.(2005)改进DechowandDichev(2002)的方法得到:

(1)

其中,tCaj,t为流动会计应计,Caj,t为流动资产的变化,CLj,t为流动负债的变化,Cashj,t为货币资金的变化,StDeBtj,t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化,assetj,t为期初和期末的总资产的平均值,CFoj,t为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Revj,t表示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相对上年的增加额,ppej,t表示企业当年的固定资产净额。对式(1)分年度和行业进行横截面回归,使用证监会制造业二级分类和其他行业的一级分类,删除金融业。第一种衡量方式为abs_aQj,t=absv(εj,t);计算从t-4期到t期残差的标准差,则为第二种衡量方式aQj,t=σ(εj,t)。变量abs_aQ和aQj,t值越大,说明公司的应计质量越差,信息风险越大。

第二类衡量方法为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根据aliandZarowin(1992),模型为Xj,t=φ0,j+φ1,jXj,t-1+νj,t,其中Xj,t为公司的每股收益。对上式中从t-9期到t期进行滚动的时间序列回归,得到的系数φ1,j即反映公司盈利的可持续性(persistence),该变量值越大,则公司盈利越具有持续性,信息风险越小。

第三类方法为企业的价值相关性,运用FrancisandSchipper(1999)的方法,模型为:Retj,t=δ0,t+δ1,jeaRnj,t+δ2,jeaRnj,t+ξj,t,其中Retj,t表示从当年1月份到下一年3月份共15个月的累计收益,eaRnj,t表示当年净利润除以上一年年末的股票总市值,eaRnj,t表示当年净利润的增长除以上一年年末的股票总市值。对上式同样从t-9期到t期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得到的调整R2即为价值相关性(Relevance)该变量值越大,说明价值相关性越高,信息风险越小。

(三)信息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变量为公司规模,用公司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来反映。其他控制变量包括经营性现金流的波动性,用t-9期到t期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标准差除以总资产;营业收入的波动性,用营业收入的标准差除以总资产;净利润波动性,用净利润的标准差除以总资产;经营周期,等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的自然对数;净利润为负的频率,计算方法为t-9期到t期之间,净利润为负次数的占比;外部权益融资依存度,用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除以企业的资本支出;企业投资的密集度,用企业的资本支出除以固定资产净额;同行业上市公司企业数目,行业分类使用证监会行业分类;行业集中度,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衡量,指数越大说明行业内越缺乏竞争。

(四)权益资本成本的衡量方法

easton(2004)提出的peG方法和改进的peG方法不会受到数据可得性上的限制,同时Botosanandplumlee(2005)的实证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现有其他方法根据可靠性,因此本文使用这一方法。估计的一般模型为:

(2)

其中p0表示当期的股票价格,r为预期的资本成本,agr=(agrt+1/agrt)-1,agr1=eps2+rdps1-(1+r)eps1,epst表示第t期预期的预期每股收益,dps1表示第1期的预期股利。对于第一种特殊情况,假设agr=0和dps1=0,得到关于资本成本的第一种衡量方式,,其中epst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每年年底获得的这一年当中所有分析师预测数据,对于同一个分析师只取最近一次的预测数据,本文使用所有分析师预测的中位数作为公司的预期每股收益。对于第二种特殊情况,假设agr=0,得到资本成本的第二种衡量方式,其中dps1=k×eps1,k为企业前三年股利支付率的平均值。

(3)

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国泰安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分析预测数据从2001年开始可得,计算在资本成本样本时间段为2002-2011年。有些信息风险的衡量方法中需要用到前十年的财务报表,因此选取其他变量时间段也为2002-2011年。信息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投资者面临的信息环境会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其信息可得性可能较高,因此信息风险会较小。在回归中,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的上市公司数目、出现损失的频率、外部融资依存度、投资密集度,企业经营层面的风险,如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波动、经营周期,以及行业集中度。回归样本只包括2007年之前上市的样本。为了防止内生性问题,所有解释变量均滞后一期,回归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企业规模越大时,变量所反应的信息风险均越小,可以印证本文关于企业规模的对信息风险影响的分析。当行业内企业数目增加时,会计应计质量提高,说明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倾向于降低向投资者披露更多的信息。当赫芬达尔指数越高时,会计应计质量越高,说明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小,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会降低,企业更愿意传递信息。当外部权益融资依赖度上升时,会计应计质量下降,说明企业倾向于操纵报表从而保证融资成功,此时信息风险也增加。从拟合度来看,盈利的可持续性和价值相关性变量的拟合度稍低,R2在0.08左右;会计应计质量的R2较大,都高于0.1。整体而言,在所有变量之中,企业规模的解释力度最强也最稳定,企业规模越大则信息风险越小,回归结果支持假设H1。

接下来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企业信息风险对于资本成本的影响,切入点为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这一自然实验。由表1可知,规模大的企业信息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新会计准则对大企业的影响也可能较小。为了能够比较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剔除在2006年后上市的企业。将两种方法得到的权益资本成本记为r1和r2,无风险利率选取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用权益资本成本减去无风险利率得到风险溢价r1p和r2p。资本成本和风险溢价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计算资本成本时不考虑未来股利会低估企业的资本成本。企业的资本成本的均值在12%左右,风险溢价在9%左右,大于曾颖、陆正飞(2006)的3%,和李明毅、惠晓峰(2008)的相差不大,和Botosanandplumlee(2005)比较情况很类似。但是两种方法得出的风险溢价的相关系数达到0.95,说明不考虑股利虽然会影响资本成本的绝对值,但是对结果的影响不会很大。本文在回归中用standardt这一虚拟变量表示新会计准则的实行,2007年及以后取值为1,之前取值为0。smalli和bigi表示按照前一年底市值进行分组后,市值最低的20%样本smalli取值为1,市值最高的20%样本bigi取值为1。为了反应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规模企业这种不对称的影响,本文在回归方程中引入standardt与smalli、bigi的交叉项,考察其系数的大小及显著性。回归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虚拟变量smalli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小企业的资本成本较大。从交叉项来看,smalli与standardt的交叉项显著为负,且在所有模型设定中均稳定。虚拟变量bigi在第一种资本成本的衡量方式中显著为正,交叉项也显著为正,但是在第二种资本成本的衡量方式中就变得不显著。说明总体而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小企业的资本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而大企业的资本成本没有得到显著降低。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大企业本来信息披露质量就较好而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因此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规模企业的信息风险影响也就不同。从横截面的差异来看,反应信息风险的变量中会计应计质量的解释力度最强,在所有的模型设定中均显著为正,说明应计质量越差,资本成本越高。上述回归结果支持假设H2的推断。

研究结论与启示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影响

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本与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的多变与复杂化,使得企业的决策对真实、准确、合理、有效的财务和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部控制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正常和可靠运转的基本保障。2006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年,更是中国会计崛起的一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颁布;此后,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如何认识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当前深化会计改革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以基本准则为主导、以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规范的方法体系,涵盖了所有行业的共同业务,不仅使我国会计核算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将促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积极地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科学、更统一的会计标准,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评判准绳和衡量标准,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会计工作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规范,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经济监管部门的行政能力,从外部环境方面促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2.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如: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等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垒实了经营业绩,提高了利润的质量,从而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于提高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降低资金成本,提升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求,也约束了企业会计信息不实的行为,刺激企业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运用上升到对经营效率与效果的考虑高度,促进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4.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着眼于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号,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服务投资者经济决策为目标,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所有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项,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必将进一步强化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强化了我国的内部控制。

5.在信息披露方面,新会计准则要求财务信息更加具体和透明。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附注应当提供充分、详细、及时的补充信息;企业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应当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定期提供,并采用与年报相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披露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及关联方信息等。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内涵与外延大大延伸,从而将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3

【摘要】本文依据我国目前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层级关系,在简要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修订具有“承上启下”、“填平补齐”的特性。全文简要剖析了2006年版的基本准则中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取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成因,着重分析了新版基本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中将“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剔除的原因,并剖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1992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老准则》)后,我国于2000年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7年开始陆续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条例》的突出特征是重新界定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而上述16项具体会计准则中部分准则所规范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逾越了《老准则》的约束,这样就使得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位于承上启下环节的属于部门规章的《老准则》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为了从根本上理顺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关系,在我国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老准则》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并形成了2006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现行准则》的行文当中不再存在《老准则》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取而代之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是否仅仅是称谓上的简单变化呢?认真研读《现行准则》后人们会发现,《现行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仅仅有8项,而《老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12项(不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那么两者之间的4项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由此可见,准确理解《现行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老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更加充分地发挥《现行准则》对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的指导作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准确理解《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加以具体辨析。

一、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指出:“在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加以规范的。经过修订后,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列入总则中而不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规定,其原因是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统驭作用较强。”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解释可供读者参考、研读外,似乎还有如下的原因。在《老准则》中“权责发生制”被作为牢不可破的“一般原则”加以不折不扣地贯彻。在此原则的统驭之下,《老准则》下的收入确认通常规定了两条标准,其一是“产品已经发出或劳务已经提供”,其二是“已经收到了货款或者取得了收到货款的权利。简言之,只要产品已经发出或者劳务已经提供并签署了协议,企业就有权确认收入,此时根本不用考虑货款回收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显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而“量身定做”的收入确认标准着实极富“冒进”之嫌,我国资本市场上曾出现个别上市公司一次性计提超过30亿元坏账准备的惊人之举,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老准则》中“过于冒进”的收入确认标准实在难辞其咎。而纵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所规定的确认条件,其实质上“崇尚”的是“权责发生制”与“实质重于形式”同等重要,甚至是“实质重于形式”更趋主导作用。由此似乎不难得出结论,如果继续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那么收入的确认条件仍需维持原来的两条标准,否则就会引起概念框架上的混乱,或者被个别上市公司加以恶意滥用。

二、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历史成本”

在《现行准则》中,“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追根溯源则在于资产要素的重新定义,新资产定义的要义在于资产要素的计量是面向未来看问题,既不强调回顾历史也不强调着眼现在。事实上,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革进程中,伴随资产减值计提范围的逐步扩大,历史成本原则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也在不断地遭到否定。反言之,如果在《现行准则》中继续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那么在与资产要素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就不应(不能)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资产、负债的初始计量过程中仍然要按照“历史成本”来加以确定。换句话来说,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历史成本”的理念仍需在资产、负债的初始计量中加以应用。

三、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则”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不再有“配比原则”的踪影,人们难免要问“配比原则”真的过时了吗?实务中人们是否可以不再按照“配比原则”来处理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了?企业如果在会计实务中违背配比原则来处理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受托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发表“干净意见”?

笔者认为,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会计实务中,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换句话来说,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下,利润是收入和费用配比后“水到渠成”的最终结果。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与之相关联,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由此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营业利润”并非全部源于“配比原则”,如果继续将“配比原则”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中,就不能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换言之,为了避免发生概念框架层面的混乱现象,就不宜继续将“配比原则”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只是为了避免发生概念框架层面的混乱现象,而将“配比原则”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外,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配比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不再适用,“配比原则”灵魂依旧在,而是体现在了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企业在具体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不按“配比原则”的要求来确认“营业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做法,显然是不被准许的。实际上,不按期间配比原则来处理各项期间费用,在技术层面也是行不通的,受托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出现的违背“配比原则”的行为仍然要“说不”。

四、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与“配比原则”相类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也“难寻踪迹”,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资本性支出”的要义在于: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换言之,准许对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打破了资本性支出在费用化过程中的系统化、合理化。因此,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外,实际上就顺应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同时在客观上也实现了有效规避概念框架层面发生混乱的效果。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外,并非意味着在企业初始确认过程中可以不再遵循该原则。实际上,对各项长期资产的初始确认就是在贯彻“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也就是说,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老准则》中的“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资产要素的初始计量中被实质性加以贯彻与应用。

五、如何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与“实质重于形式”

在《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两项原则,其中前者强调的是不同企业发生相同交易或事项时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横向可比性;后者强调的是同一企业所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会计政策的纵向可比性。而在《现行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中既包括横向可比性也包括纵向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此举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与把握,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1992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老准则》)后,我国于2000年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7年开始陆续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条例》的突出特征是重新界定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而上述16项具体会计准则中部分准则所规范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逾越了《老准则》的约束,这样就使得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位于承上启下环节的属于部门规章的《老准则》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为了从根本上理顺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关系,在我国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老准则》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并形成了2006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现行准则》的行文当中不再存在《老准则》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取而代之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是否仅仅是称谓上的简单变化呢?认真研读《现行准则》后人们会发现,《现行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仅仅有8项,而《老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12项(不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那么两者之间的4项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由此可见,准确理解《现行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老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更加充分地发挥《现行准则》对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的指导作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准确理解《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加以具体辨析。

一、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指出:“在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加以规范的。经过修订后,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列入总则中而不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规定,其原因是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统驭作用较强。”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解释可供读者参考、研读外,似乎还有如下的原因。在《老准则》中“权责发生制”被作为牢不可破的“一般原则”加以不折不扣地贯彻。在此原则的统驭之下,《老准则》下的收入确认通常规定了两条标准,其一是“产品已经发出或劳务已经提供”,其二是“已经收到了货款或者取得了收到货款的权利。简言之,只要产品已经发出或者劳务已经提供并签署了协议,企业就有权确认收入,此时根本不用考虑货款回收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显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而“量身定做”的收入确认标准着实极富“冒进”之嫌,我国资本市场上曾出现个别上市公司一次性计提超过30亿元坏账准备的惊人之举,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老准则》中“过于冒进”的收入确认标准实在难辞其咎。而纵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所规定的确认条件,其实质上“崇尚”的是“权责发生制”与“实质重于形式”同等重要,甚至是“实质重于形式”更趋主导作用。由此似乎不难得出结论,如果继续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那么收入的确认条件仍需维持原来的两条标准,否则就会引起概念框架上的混乱,或者被个别上市公司加以恶意滥用。

二、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历史成本”

在《现行准则》中,“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追根溯源则在于资产要素的重新定义,新资产定义的要义在于资产要素的计量是面向未来看问题,既不强调回顾历史也不强调着眼现在。事实上,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革进程中,伴随资产减值计提范围的逐步扩大,历史成本原则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也在不断地遭到否定。反言之,如果在《现行准则》中继续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那么在与资产要素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就不应(不能)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资产、负债的初始计量过程中仍然要按照“历史成本”来加以确定。换句话来说,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历史成本”的理念仍需在资产、负债的初始计量中加以应用。

三、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则”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不再有“配比原则”的踪影,人们难免要问“配比原则”真的过时了吗?实务中人们是否可以不再按照“配比原则”来处理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了?企业如果在会计实务中违背配比原则来处理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受托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发表“干净意见”?

笔者认为,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会计实务中,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换句话来说,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下,利润是收入和费用配比后“水到渠成”的最终结果。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与之相关联,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由此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营业利润”并非全部源于“配比原则”,如果继续将“配比原则”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中,就不能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换言之,为了避免发生概念框架层面的混乱现象,就不宜继续将“配比原则”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只是为了避免发生概念框架层面的混乱现象,而将“配比原则”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外,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配比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不再适用,“配比原则”灵魂依旧在,而是体现在了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企业在具体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不按“配比原则”的要求来确认“营业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做法,显然是不被准许的。实际上,不按期间配比原则来处理各项期间费用,在技术层面也是行不通的,受托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出现的违背“配比原则”的行为仍然要“说不”。

四、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与“配比原则”相类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也“难寻踪迹”,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资本性支出”的要义在于: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换言之,准许对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打破了资本性支出在费用化过程中的系统化、合理化。因此,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外,实际上就顺应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同时在客观上也实现了有效规避概念框架层面发生混乱的效果。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外,并非意味着在企业初始确认过程中可以不再遵循该原则。实际上,对各项长期资产的初始确认就是在贯彻“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也就是说,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老准则》中的“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资产要素的初始计量中被实质性加以贯彻与应用。

五、如何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与“实质重于形式”

在《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两项原则,其中前者强调的是不同企业发生相同交易或事项时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横向可比性;后者强调的是同一企业所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会计政策的纵向可比性。而在《现行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中既包括横向可比性也包括纵向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此举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与把握,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我国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引入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通常被业内称为“第十三项原则”,《现行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过是“填平补齐”而已。但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广泛加以强调和运用,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关联方关系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体的确定、售后租回及售后回购业务的处理等。

总之,尽可能准确理解《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与《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弄清楚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具体存在方式及发挥作用的形式,对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现行准则》,进而加深对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解以及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对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的指导作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5

一、提出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末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的角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该公告中,FaSB正式将“反映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该公告分别进行了阐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在1989年7月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并认为:①“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②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大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在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可接受真实程度“。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于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绝对真实”是其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终极目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高目标,就是制定出在确保实现会计目标前提下,能够产生“绝对真实”信息的会计行为标准。追求“绝对真实”,正是不断优化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制度质量的动力。

第二,“相对真实”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低要求,也是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就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其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必须能够导致“相对真实”的信息。否则,依据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歪曲了“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第三,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会计信息“真实性”意味着其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要求,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达到“合法性真实”的要求。实际上,会计人员只要严格而准确地按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范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报告,其行为和结果都应当被认为是“合法”的,其会计信息也是“相对真实”的。以“绝对真实”信息质量标准来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3.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把握

用量化标准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实程度",下限是"可接受真实程度"(即合法性真实)。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真实程度”(合法性真实)时,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当在“合法性真实”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会计信息更高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由会计学者追求真理的精神、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所肩负的责任等所决定的;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则必须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可接受真实程度”,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这是由相关法规的刚性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等所决定的。

三、原因: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解剖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出发,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以为,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应将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

从宏观层面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会计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和环境状况,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往往是根本性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判断:①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包括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关系制度的确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等等。②市场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包括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及其执行的有效性,等等。③投资者行为理性化程度。包括投资者群体的理性投资理念,投资风险防范与约束机制,等等。④约束的有效性。包括对资本市场各个参与者行为的法律约束,对资本市场监管者的法律约束,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约束,对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约束,等等。

从微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影响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各个决定性因素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存在,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现代大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内部产权规制、企业创新机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等;从企业会计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机制、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等。

笔者认为,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在于:

(1)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主要包括:①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大量存在;②市场管理者及监管者的非理性行为;③市场参与者的非市场经济意识。

(2)“人的有限理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主要包括:①经营者利益与产权所有者利益的矛盾;②经营者约束机制失灵;③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合理;④企业整个管理控制制度失效或虚设,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3)硬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软约束”。主要包括:①执法不严;②执法不及时;③对资本市场各参与者的法律约束失衡和软化。

四、基本结论,建议与思考

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刻不容缓。笔者的分析结论表明,我国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根源尚不在会计系统与会计制度本身,而是左右企业会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

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基于正在逐步建立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末能真正规范运作的市场化企业体系,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特殊时期。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必须予以正确认识。

1.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制度建设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经验证明,低水准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环境中,同样也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正如用质量糟糕的菜刀肯定切不出样式好看的菜来,用质量上乘的菜刀却也未必会切出漂亮的菜样。在美国等会计准则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它们也十分重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往往通过极为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惩处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2.评价准则与会计制度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并促进的。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几经风雨,但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其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会计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l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此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引进了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更多的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产生重大影响的计量属性。

会计信息质量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实务中,只有具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才是有价值的。而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则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出发点的。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提高有何种程度的影响事关准则体系制定的成败,也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可从会计信息的关键质量特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防范利润操纵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尽可能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翻译成本,提高信息的价值。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论”均强调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与旧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

(1)《基本准则》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属于准则的准则,它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就是可靠性,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具体准则》方面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有人担忧公允价值会被滥用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则不然,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在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有关具体准则中,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都有明确规定的限制条件。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即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再如,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应按成本模式进行,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这些前提条件,将有效制约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操纵收益的行为。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不允许被滥用,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此外,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货计价方法的改进以及资产资本化范围的确定方面均体现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特征。

2.相关性

新准则在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它突出了报告对决策的有用性,彰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基础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2)新准则确立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

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显然,新会计准则体系较之以前,更加强调和侧重资产和负债的准确计量。比如,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处理。企业在内部研究阶段所投入的资金与费用,因其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研究费用予以费用化处理。而当进入开发阶段后,随着研究成果的转化,开发阶段实际上有了具体受益对象(即特定的商品)作为载体,企业的有关研究开发活动,其本质上一种商业活动行为,且依据有关数据信息可预测或计量未来经济利益的流人流出。因此,企业在开发阶段所产生的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过去企业会计准则过分侧重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合理配比为先,在费用的计量和摊销上优先考虑利润表,严格遵守配比原则的一贯做法,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制定长期研发计划,也利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状况作出更为客观的预测。

3.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利润操纵的控制

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饰经营业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例如,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项准则变动将使得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作为利润调节手段,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减少人为操纵的因素。

其次,新准则加大了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企业在利润操纵中往往倾向于利用缺乏公允的关联交易,将利润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根据实质重形式的原则,新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扩展,包括了一系列对企业具有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三大类。且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属多层投资控制的,关联关系交易应披露到最底级企业。此外,关联方发生交易,取消金额或比例的披露选择,求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重大交易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和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详细信息及金额;强调只有在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采用了与公平交易相同的条款。可见,新准则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

最后,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将有效遏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个别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和合并日进而调节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为。与旧的企业合并准则相比,新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了新的规定,要求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放弃使用公允价值。这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实质上并非是真正的“公允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前面的探讨,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对传统的利润操纵手段起到很好的遏止作用,这势必对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财务透明度,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2]李吉栋马胜祥: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分析,会计之友,2006年第7期.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1992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老准则》)后,我国于2000年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7年开始陆续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条例》的突出特征是重新界定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而上述16项具体会计准则中部分准则所规范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逾越了《老准则》的约束,这样就使得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位于承上启下环节的属于部门规章的《老准则》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为了从根本上理顺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关系,在我国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老准则》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并形成了2006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现行准则》的行文当中不再存在《老准则》中“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取而代之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是否仅仅是称谓上的简单变化呢?认真研读《现行准则》后人们会发现,《现行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仅仅有8项,而《老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12项(不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那么两者之间的4项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由此可见,准确理解《现行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老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更加充分地发挥《现行准则》对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的指导作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准确理解《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加以具体辨析。

一、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指出:“在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加以规范的。经过修订后,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列入总则中而不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规定,其原因是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统驭作用较强。”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解释可供读者参考、研读外,似乎还有如下的原因。在《老准则》中“权责发生制”被作为牢不可破的“一般原则”加以不折不扣地贯彻。在此原则的统驭之下,《老准则》下的收入确认通常规定了两条标准,其一是“产品已经发出或劳务已经提供”,其二是“已经收到了货款或者取得了收到货款的权利。简言之,只要产品已经发出或者劳务已经提供并签署了协议,企业就有权确认收入,此时根本不用考虑货款回收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显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而“量身定做”的收入确认标准着实极富“冒进”之嫌,我国资本市场上曾出现个别上市公司一次性计提超过30亿元坏账准备的惊人之举,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老准则》中“过于冒进”的收入确认标准实在难辞其咎。而纵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所规定的确认条件,其实质上“崇尚”的是“权责发生制”与“实质重于形式”同等重要,甚至是“实质重于形式”更趋主导作用。由此似乎不难得出结论,如果继续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那么收入的确认条件仍需维持原来的两条标准,否则就会引起概念框架上的混乱,或者被个别上市公司加以恶意滥用。

二、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历史成本”

在《现行准则》中,“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追根溯源则在于资产要素的重新定义,新资产定义的要义在于资产要素的计量是面向未来看问题,既不强调回顾历史也不强调着眼现在。事实上,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革进程中,伴随资产减值计提范围的逐步扩大,历史成本原则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也在不断地遭到否定。反言之,如果在《现行准则》中继续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那么在与资产要素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就不应(不能)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资产、负债的初始计量过程中仍然要按照“历史成本”来加以确定。换句话来说,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历史成本”的理念仍需在资产、负债的初始计量中加以应用。

三、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则”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不再有“配比原则”的踪影,人们难免要问“配比原则”真的过时了吗?实务中人们是否可以不再按照“配比原则”来处理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了?企业如果在会计实务中违背配比原则来处理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受托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发表“干净意见”?

笔者认为,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会计实务中,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换句话来说,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下,利润是收入和费用配比后“水到渠成”的最终结果。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与之相关联,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由此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营业利润”并非全部源于“配比原则”,如果继续将“配比原则”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中,就不能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换言之,为了避免发生概念框架层面的混乱现象,就不宜继续将“配比原则”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只是为了避免发生概念框架层面的混乱现象,而将“配比原则”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外,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配比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不再适用,“配比原则”灵魂依旧在,而是体现在了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企业在具体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不按“配比原则”的要求来确认“营业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做法,显然是不被准许的。实际上,不按期间配比原则来处理各项期间费用,在技术层面也是行不通的,受托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出现的违背“配比原则”的行为仍然要“说不”。

四、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与“配比原则”相类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也“难寻踪迹”,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资本性支出”的要义在于: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换言之,准许对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打破了资本性支出在费用化过程中的系统化、合理化。因此,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外,实际上就顺应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资本化的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同时在客观上也实现了有效规避概念框架层面发生混乱的效果。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剔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外,并非意味着在企业初始确认过程中可以不再遵循该原则。实际上,对各项长期资产的初始确认就是在贯彻“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也就是说,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老准则》中的“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资产要素的初始计量中被实质性加以贯彻与应用。

五、如何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与“实质重于形式”

在《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两项原则,其中前者强调的是不同企业发生相同交易或事项时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横向可比性;后者强调的是同一企业所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会计政策的纵向可比性。而在《现行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中既包括横向可比性也包括纵向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此举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与把握,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我国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引入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通常被业内称为“第十三项原则”,《现行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过是“填平补齐”而已。但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广泛加以强调和运用,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关联方关系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体的确定、售后租回及售后回购业务的处理等。

总之,尽可能准确理解《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与《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弄清楚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具体存在方式及发挥作用的形式,对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现行准则》,进而加深对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解以及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对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的指导作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8

[关键词]新准则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在第一章第四条对会计报告目标做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18新准则会计目标主要体现了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即会计应当为现时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投资和信贷决策及其他决策的信息。

一、决策有用观的提出

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等有关部门进行各种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80年的第2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高层次是“决策有用性”(decisionusefulness),为保证其“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相关性,即指会计信息应具有揭示差异、影响决策的能力,从确保及时性(timeliness)和具有预测价值(predictivevalue)、反馈价值(feedbackvalue)诸方面来判断是否具有相关性的;第二,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够忠实地反映它所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第三,可比性(comparability)是指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别其异同的质量特征。新会计准则在第一章第四条对会计目标做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会计报告目标侧重体现了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决策有用观”,会计报告目标的明确和观念的升华,是新会计准则重大突破之一。具体来说,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可靠性、相关性等,以此要求所提供的会计报告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关注度,在一定意义上防范了会计信息失真,为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新准则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他们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1.提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概念并扩大其具体范围

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中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因此,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同时还明确提出社会公众也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使会计信息的传播更广泛、更公开、更透明。

2.扩大了所需提供会计信息的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因此,新准则明确提出不仅要求静态信息,而且要求披露动态信息,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在新颁布和修订的如《无形资产》、《存货》等具体准则中,除了要求表内确认能够反映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外,还要求加大对表外披露的范围和力度。会计信息披露得越充分,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可利用的相关信息就越多,从而有利于其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

3.确认公允价值为主要计量属性

新准则主要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债务重组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等具体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可保证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是更恰当、合理的会计选择。比如企业在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确认了所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使得信息使用者利用股东权益进行分析、评价与决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这也正是相关性的具体体现。

4.对债务法的运用更符合理财目标

新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且在税率变动时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只可以采用债务法,这里的债务法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种方法更能反映企业将来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依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其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新准则从重视利润表过渡到关注资产负债表,表明企业应更关注自身的长期发展,在理财目标上立足于长期性和整体性。

三、新准则强调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1.《基本准则》首条要求会计信息质量可靠

新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起着统驭整个准则体系的作用,而基本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首条就是可靠性,要求“以买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让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其还明确规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在这些条件中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公允价值以可靠计量为基础

新准则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与国际准则相比作了审慎的改进,限制性运用“公允价值”,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比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同时对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这能有效制约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操纵收益的行为。

3.借款费用资本化更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新借款费用会计准则中,对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允许将其所占用的借款资金的相应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从利润表方面来看,由于使当期负担的期间费用更加合理,避免期间费用有过大的波动,从而增强了利润表的稳定性。而且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增强了资产计价的客观性,据此对资产进行定价就更能反映其真实成本。

4.禁止“资产减值”转回

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面出现了变革。针对企业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准则明确提出,“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等减值准备计提后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切断此类操纵利润的途径,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5.债务重组处理唯真务实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规定,在债务重组准则中,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该重组过程也是资产互换过程,其利得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债务重组利得毕竟是债权人而不是所有者做出的让步,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实质是还事实本来面目,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6.存货计价方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新存货会计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真实反映企业存货流转过程。以往企业通过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达到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目的,这项准则变动将使得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作为利润调节手段,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地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减少人为操纵的因素

四、可比性:从新准则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在所有重大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也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使我国财务信息具有国际可比性。

1.在利润表中引入“利得”“损失”概念

新基本准则中规定,利得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构成利润的组成部分,如固定资产的处置收益;损失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如固定资产的盘亏或毁损等。利得与损失要素是国际公认的概念,将“利得”和“损失”概念引入我国准则体系,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决心。通过判断经济利益是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还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神损失进行区别,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比较侧重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考虑到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修订后的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比如,在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中,在计量基础上,不管是以权益结算还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都要求要采取公允价值计量。作为股份支付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也需要采取公允价值法计量。这在我国首次规范了企业以自身股份为基础进行支付的业务,统一了实务中存在的不同处理。新准则的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原则与国际准则是趋同的。

3.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是在我国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新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定要"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实质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这些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一样都强调了实质控制。合并范围是决定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标准,能够满足合并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根本要求,同时,新准则对合并报表的质量和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深层次的剥去关联交易对合并报表带来的影响,更真实反映企业资产和权益,收入和费用。相信新的规定可以使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用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在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当期损益,从而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为购买法。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是趋同的。购买法提供的是关于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信息,很可能产生商誉;商誉不进行摊销,将提高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从而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内容更加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便于投资者预测合并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读者也更容易理解。同时,采用购买法使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

5.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我国在全面借鉴iaS32、iaS39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出台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有利于规范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会计预警系统,及时揭示和披露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引导衍生工具的有效运作,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相关法规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2):18-27

[2]陈云.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不确定性和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及其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7):261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9

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我国财政部前后多次调整会计准则。光是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财务部迄今就出台了10项新的会计准则制度,每一项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都对相关的行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会计准则上,我国财务部最大的一次举动就是2007年1月1日颁布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对过去所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套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并对会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我国财务部基本年年都对会计提出新的准则。而本文则以2007年颁布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新会计准则目标定位首要是服务好经济建设,包括促进企业改革、完善资本市场、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其次是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为了实现以上两项目标,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取消了“先进后出”计价方式,并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等一系列内容,对会计实务处理影响巨大。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可验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及时性、中立性和节约型等。其中,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综合来看,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等特征是决定着会计信息价值的关键性因素,而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即在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作到相关性,以满足决策者的决策需求,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会计信息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之所以能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主要在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因而对会计信息提出了几点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提供新的信息;便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能正确处理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的关系;在会计计量上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规定;力求与国际准则相协调。所以,会计准则的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具体、更明确,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提出了更具体、更明确要求,把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推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真实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价值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求,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成果的需求。”另外,明确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这就是会计信息价值的相关性,着重强调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要求。尤其,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确立了全面受益观,以及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作了更详细的规定,显著增强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第一,会计目标定位决定着会计信息价值特征,同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又反映着会计目标在会计信息质量上的要求。一直以来,会计目标定位就是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结果、资金流量等情况,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会计目标做了重新阐释,即在原有目标定位基础上要求会计信息能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总之,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目标定位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有机结合在一起,着重强调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和相关性特征。第二,增强了会计信息价值的相关性,愈加突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突出强调公允价值多种计方式。所谓的公允价值就是在买卖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上,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得出的会计信息更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在这里要突出强调公允价值引入的重要性。它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公允价值应用较谨慎,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二方面,把资产负债观作为指定会计准则的基石。它不同于收入费用观,是一种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量来计量收益的,更加重视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改变了旧会计准则过分重于利润表,严格遵守配比原则,能切实反映企业资金流动,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强,利于企业决策者使用会计信息对当前企业经营和未来发展进行客观预测。显而易见,新会计准则确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增加了新业务的会计准则,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这些新业务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缺失到完善,健全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大大强化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第三,保护企业决策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会计报告必须为决策者提供正确而可靠的决策依据,即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所以对确认计量作了更严格规定。为了满足确认计量的严格规定,就必须从信息披露这一环节入手,要求制定完善的会计报告体系,包括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等,为报告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同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做了系统规定,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以及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了企业决策者和公众的利益。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篇10

(一)小企业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有选择的空间作为准则和制度来讲,它应具有的强制性、唯一性准绳和尺度尚未体现,致使小企业可以从二者中选择,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标准,丧失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政府没有强制规定小企业选用《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这势必在强制执行和监督检查上缺少依据,不利于财务信息的规范监督。

(二)缺少针对性的业务规范和培训指导财政部基本上都是统一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进行不断调整和规范,甚至业务培训也主要是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因此,许多小企业财务人员大多数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业务处理方法。但作为小企业,选用了《企业会计准则》就必须在年底作纳税调整,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数据调整,甚至影响财务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延误财务信息时效性。

(三)小企业财务报告内容和格式上缺乏统一要求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对外报送不同部门,其内容和格式不统一,甚至随意填报。为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粉饰财务信息,使数据真实性大打折扣。

(四)产权高度集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投资者往往就是经营者,管理决策者就是投资者。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缺少分级控制程序,对财务信息的提供和决策使用随意性非常大,出现单一的决策垄断。

(五)财务岗位设置与财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小企业规模小,财务人员相对少,一人一岗难以做到或从成本效益上不允许。但小企业在一人多岗的岗位设置下,没有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不相容岗位由同一人承担的比较多,诸如会计和出纳为同一人,出纳就是厂长、经理的直系亲属等,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都没有。这是使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长期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

(六)财务监督不力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进行会计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但不论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监督都是无力的。从内部来看,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会驱使和干涉财务人员记账和管理账,加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诸如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往来结算制度等不健全,或这些内部控制制度已建立健全,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丧失了财务内部监督的本质。从外部来看,审计、财政、工商和税务等监督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体系来监督小企业。因此,小企业内外监督不力,严重影响财务信息的有效性。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财务信息有效性

(一)从制度层面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会计法律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提高和规范财务信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从客观角度讲,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会计准则与制度不完善是我国长期以来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我国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按照大中型企业设定的,对小企业的针对性很少。2013年1月1日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其针对小企业会计实务的具体核算和财务信息作了规范,有了较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使会计法律体系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更突显小企业的特点,更结合小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表现在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的确计、计量和报告的全部内容,规定小企业总账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及编制说明和附注,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从制度上保证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促进会计政策统一,财务信息可比,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极大地简化和方便了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限制了以往小企业可任选《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形成了统一规范政策,使财务信息可比,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主要表现在:第一,资产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明确规定,小企业资产的取得、发出和期末计量均按历史成本计量,各种资产均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规定是为了结合小企业的特点,既简化了核算,又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保持一致。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其初始计量不区分是否属于企业合并方式。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区分有无商业实质。对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中取消了存货后进先出法。仍然保留“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等比较直观的会计科目,未采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相对难界定的会计科目。第二,权益方面。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不采用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不易确定的计量属性。长期债券投资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利息计算统一采用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仅为资本溢价部分。第三,收入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小企业提供劳务的范围,提供了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在确认收入的条件中,未采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这种难以判断的定性条件,而规定采用以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这些会计政策的具体化和统一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其透明度,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财务报表更客观反映小企业财务信息在编制财务报告方面,明确规定了财务报告包含的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对小企业现金流量表作了简化和规定,同时在报告附注中增加了纳税调整的说明。不要求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不包括“现金等价物”,并且采用直接法列报,不要求采用间接法。《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明确了资产负债表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不考虑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对部分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账面余额填列,而不按照账面价值填列。总之,《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都有了具体的调整和简化,提高了报表的清晰度和实用性。

(四)财务信息外向化,有助于解决自身融资瓶颈由于小企业所有者往往又是其经营者,他们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比较熟悉。因此,小企业财务信息更多的是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贷款银行、担保机构、债权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这就体现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特殊需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对外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税务部门的特定需求。小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是融资,其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于信贷者和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小企业为了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于小企业财务信息不能统一规范提供给信贷者和投资者。《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强制要求所有符合标准的小企业必须执行。刚性的制度必然体现其执行所具有的统一性和可比性,从而使税务机关和信贷者获得相对统一、可比可靠的财务信息,使税务部门利用小企业信息做出税收决策,包括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用何种征税方式等。信贷者则主要利用小企业财务信息做出信贷决策。如果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强,质量高,形成规范化、程序化、可以让人信赖的财务信息市场,则信贷者有了信贷决策的可靠性依据,将可能为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同时,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为小企业自身融资提供可能,从而有助于资金筹集,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五)为查账征收提供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税收征收方式。由于我国小企业的特殊性,其征税方式主要采用核定征收。我国小企业数量多,所占比重达99%,所涉及的行业多,尤其是新兴行业。这些小企业一般来说生产不固定,账册不健全,税务机关只能根据纳税人的生产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的生产、销售情况,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从会计核算、建立健全账簿到财务报告都进行了规范,尤其考虑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暂时性差异,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应缴税费项目的说明以及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等,大大减少了小企业纳税调整事项,简化了财务工作,建立健全账目。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为税务机关对小企业采用查账征收提供可能,使小企业直接为税务部门进行监管、依法治税提供了更加明晰的财务信息。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信息有效性的重构

(一)规范会计业务管理要提升财务信息有效性,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小企业会计核算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小企业只有从信息源头来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严格按《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是保证财务信息有效性的根本前提。《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就是以规范会计核算、向外部提供有效信息为出发点,解决小企业长期以来管理不规范、账务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和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小企业首先要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实际,按照其要求,修订和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体系,从而规范会计业务管理。如:会计科目和科目级别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和规定,报表编制的要求和方法,财务岗位的设置,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等。因此,小企业应从熟悉《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实际建账,最后编制报表的一系列规范做起,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

(二)提高财务人员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和水平《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小企业及其财务人员和相关的社会单位共同重视。为做好新旧准则和制度的衔接,小企业、财政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进修,为小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包括时间和待遇上为财务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人才资源优势,引领和带动小企业财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即便通过自身学习和培训,仍会对《小企业会计准则》难以理解和运用。小企业可以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咨询公司优秀的兼职财务人员记账,带领和帮助规范小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质量。

(三)财务软件运用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匹配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不仅规范了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解决目前针对小企业的税收征管和融资问题。现代经济发展对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财务软件的开发必然也要紧随《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要加快推进和支持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财务软件的开发利用,为准则实施提供技术应用保障。财务软件必须多方位满足小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解决融资瓶颈的需要。第一,财务软件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级总账科目、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进行预置模板供小企业选用。第二,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税收征收管理的要求,在财务软件上强化会计业务处理与税收机制,加强小企业对自身税收的测算,逐步实现小企业税收的联动检查和税收实时动态控制。财务软件的开发要增加财务数据信息的输出接口,满足税务部门的税务稽查、税收征管要求。第三,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缺乏小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融资决策依据。从融资角度讲,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成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贷款的重要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保证小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加强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小企业财务软件还必须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处理要求,使会计数据真实反映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客观判断提供依据。

(四)协调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衔接小企业应该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一致的,都是根据会计的根本大法《会计法》,但两种准则在适用主体范围、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设置、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等方面都不一致,这就要求小企业首先要如何做好把原来按《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准确的转换成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做到财务数据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其次,针对某小企业来讲,大、中和小型企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将伴随企业生命周期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整个过程,将来小企业有可能衰退而退出市场,有可能不断壮大成为大中型企业。这就要求小企业在遵守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同时,仍然与《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为未来成为大中型企业做好会计转换奠定基础。

(五)建立健全《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监督体系《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他律性和强制性,但小企业规范性不足,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作用不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推进和贯彻落实需要外部的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小企业财务人员都是着眼于业主行事,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这会阻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因此,仅靠小企业自身的自律约束或他律来规范会计工作和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太现实,只有把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和小企业内部监督形成合力,既尊重小企业自身的自律性道德意识,又注重他律性的法律法规道德底线。第一,定期对小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自律意识。第二,借助外部监管。《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初期,内部监督短期难以发挥作用,应充分发挥财政、税务、银行、工商、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等部门的外部合力监管,做好《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指导、检查、反馈等相关工作,形成《小企业会计准则》贯彻落实的监管保障。第三,财政部门应有效对小企业财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严把会计从业准入制度,做好实质性的诸如继续教育培训、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等后续监管工作。第四,税务部门应进行实质性查核,根据查账等税收征收办法督促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和会计核算制度并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执行。第五,强化会计服务,积极发挥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的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优势,带动和帮助小企业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执行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本文系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12c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