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市场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9:49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立足市区实际,本着“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各司其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分步进行、循序渐进、鼓励发展、公平合理”的原则,有规划、有步骤地抓好市区物流市场专项整顿工作,切实解决市区物流市场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实现市区物流市场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起现代物流体系,为经济大发展、大跨越提供支撑。?

二、整顿内容和重点?

对市区物流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清理整顿,全面加大物流企业和经营业户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强化对市区零散经营网点和城乡结合部物流业户的整顿规范,理顺物流市场秩序。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问题的整顿:

(一)放任经营。缺少统一规范的物流行业经营标准,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差。

(二)违规经营。工商执照和道路经营许可证等相关从业资格证照不齐全,规避行业的统筹规划和监管,没有纳税记录。

(三)无序经营。市内送货车辆无停靠点,多违章,且执罚不一。?

(四)无律经营。物流市场价格无统一制定标准,企业自行决定价格,以超低价格进行恶意市场竞争,严重扰乱经营秩序。?

(五)恶意经营。管理不到位,相关从业人员无资质,管理混乱;野蛮装卸,货物出现丢失或破损得不到公平处理,企业诚信经营缺失。?

(六)扰民经营。部分物流企业的卸货场地选择在居民区,存在严重扰民现象。?

三、整顿时间?

市区物流市场整顿从年8月1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物流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清理整顿,实现物流市场秩序全面好转。?

四、整顿步骤?

(一)第一阶段:针对性整顿阶段(年8月1日至9月10日)。?

立足物流市场存在的显性问题,各成员单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规范整顿,着重解决违规经营、无序经营、无律经营、恶意经营和扰民经营等问题,对无合法证照和资质的经营业户一律依法取缔,保证物流市场合法经营、守法经营、规范经营。

(二)第二阶段:建设性整顿阶段(年9月11日至9月20日)。

立足针对性整顿效果,结合实际,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出台《市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对物流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等认真研究,促进我市物流业健康、规范、快速、有序发展。?

(三)第三阶段:规范性整顿阶段(年9月21日至9月30日)。?

依据《市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由各成员单位分别采取具体措施,合力开展规范性整顿,确保市区物流市场实现由无序经营到有序经营,加快物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

五、职责分工?

物流市场整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市政府统一组织下,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完成。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接受市物流市场整顿领导小组的领导,积极履行职责,齐心协力

抓好市场整顿工作。?

商务部门:牵头研究出台市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对物流企业和个体业户强化行业管理,促进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交通部门:依法依规审核物流企业和经营业户准入条件,加强道路运输许可审批、检查和管理,严把准入关。?

工商部门:严格审查核发物流行业工商营业执照,做到资质齐全、手续完备、条件具备,按程序核发营业执照。履行牵头部门责任,代表市政府协调、督导各成员部门履行职责,推动整顿行动深入开展。?

物价部门:依据价格法律、法规加强物流市场价格监管,查办价格案件,维护市场秩序。?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针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切实强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城市秩序。?

环保部门:严格环境准入条件,严把环境准入关,切实解决违法经营污染环境的问题。?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打击欺行霸市、欺骗敲诈等扰乱物流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以及暴力抗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解决市区物流送货车辆乱停乱

靠问题,治理占道经营。?

宣传部门: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市区物流市场整顿内容,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整顿工作。

工商联:负责行业自律指导,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物流企业加强管理,诚实守信,守法经营。?

六、主要措施?

物流市场整顿要坚持多管齐下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强化整顿效果。?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整顿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了解整顿行动的目的、意义和决心,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整顿的自觉性;集中查办和曝光一批反面典型,使物流企业和经营业户自觉树立守法经营意识,积极主动配合整顿;强化举报监督,完善申诉举报体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监督整顿行动,形成共同整顿的良好态势。?

(二)强化职责分工,形成整顿合力。对物流市场整顿要坚持集中整顿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拉网式检查与抽查暗访相结合、部门协调动作与各自侧重监管相结合。各成员单位要在整顿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项整顿工作队,深入各个市场和业户,按步骤、按要求开展整顿工作。同时,各成员单位之间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整顿工作的强大合力,推进整顿行动深入开展。?

(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整顿效果。坚持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组织,工商部门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认真研究解决整顿中出现的问题,通报情况,交流成果。坚持信息共享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领导小组反馈整顿工作信息,领导小组定期编制工作简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各单位要在整顿每一个阶段结束后把整顿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预案制度。各成员单位要针对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出具体工作预案,预防市场出现临时性和突发性问题。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综合各成员单位预案,制定出市区物流市场整顿应急预案,确保整顿行动有序开展。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2

接到山西省霍州市董小毅等六位物流公司负责人的联名投诉后,《网络导报》记者日前赶赴霍州,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采访。

运管所软硬兼施下规定

见到记者到来,天天物流、八一物流等物流公司负责人纷纷向记者介绍起了情况。在一阵争先恐后的诉说后,记者大致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2012年1月10日,霍州市运管所通知其辖区内的所有物流公司开会,会议内容是宣布运管所的一项决定:春节过后,所有物流公司必须搬入运管所指定的一所物流园内办公。当时主持会议的是运管所成晓文书记和物流办李建民主任,有7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参加了这个会议。

据天天物流等物流公司负责人介绍,该所指定的物流园位于霍州一级路边的白龙村白龙检测点对面,共有15间办公房,每间办公房面积均为28平方米,年租金13000元。

运管所告诉众位物流负责人,签订房屋租赁协议与缴纳房屋租金都在霍州市启明有限服务公司办理。并强调:春节后不进驻物流园办公者,属于非法营运,全部取缔。

“首先,这个所谓的物流园离市区较远,物流公司每天要接收大量现金,不安全。第二,该物流园建在一个大坑内,防火、防水、防盗安全措施都得不到保障。第三,工作人员生活、办公配套条件不完善,没有库房,加大了我们的管理成本。”八一物流负责人董小毅说。

天天物流负责人水军峰接着说:“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大伙都拒绝进驻,随后,运管所便对我们进行了强制手段的三步曲。第一步,春节前就开始逼着我们交‘租赁预定金’,运管所物流办的盯着我们,不交钱就不允许我们卸货,不允许经营。第二步,将租金降为每年8000元,但同时又明确告知我们,明年肯定涨。第三步,向我们下达高达5万元的处罚决定书,并声称不搬入的属于非法营运,要坚决取缔。”

“我们都嫌物流园的租金太贵,拒绝搬入。”在场的各位物流公司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他们现在的场地面积和租金情况。据董小毅透露,八一物流原来的地址在大张农贸市场,占地经营面积约330平米,年租金约5000元,“现物流园报房两间,共56平方米,但年租金却高达16000元。”

“1月16日开始,我们就不断接到运管所物流办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我们交付房屋租赁预定金。电话中他们的口气极其严厉,称春节前不交钱的物流公司,节后肯定取缔,且明确2012年元宵节前必须全部搬进物流园办公,否则定金作废,公司照样取缔!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在1月18日和19日分别给霍州市启明有限服务公司缴纳了500-4000元的预定金。”东宇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刘宏忠补充说,“为了达到让我们进物流园的目的,物流办还强逼我们写按期进驻物流园的书面保证书,如果不写保证书就不允许卸货。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货运户去留难抉择

就各物流公司负责人所反映的情况,2月22日,记者采访了霍州市运管所所长杨瑞波。杨瑞波表示,运管所开会通知要求物流公司搬入统一物流园的事是有的,但不存在要求他们强制搬入。至于要取缔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目前的条件还达不到办理手续的资格。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规范本地的货运市场秩序。目前,我市只有‘福顺鑫’一家规范的货运站,其他的都是达不到相关资质,办不了手续的。让他们统一入驻物流园,进行集团化经营,这样他们的规模就会达到要求,才能为他们统一办理一套货运站的手续。”杨瑞波说,“他们也可以选择不入驻,那就只有取缔了。”

记者在霍州市运管所提供的《霍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霍州市道路货运业管理办法的通知》上看到这么两段话:“道路货运业(以下简称货运)是指介于货主和承运人之间接受货主委托,从事货物仓储、理货、包装、配载、货运信息等经营活动。”、“对货运经营不予许可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

那么,这些货运户最后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他们是不是属于进入备案程序的道路货运户呢?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3

一、工作规则

为保障领导小组工作顺利运转,确保按期完成既定任务目标,特制定如下工作规则。

(一)调度协调。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召集。调度会由各专项工作组通报工作进展,汇总工作进度,协调沟通有关情况,会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工作简报并按时上报。领导小组会由各专项工作组分别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协调有关事项,部署安排工作任务,会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会议纪要。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领导小组会。

(二)信息通报。各专项工作组工作情况一月一报,重大急要情况及时报告,相关工作要定期通报,信息共享。对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事项,建立问题台账,列明任务清单,逐一解决销号,每季度领导小组会议上,各专项工作组相互通报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情况。

(三)协同配合。各专项工作组间应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工作需要,经领导小组组长或负责日常工作的副组长同意,可对专项工作组职责任务和人员安排进行调整。

二、领导小组

三、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开展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落实县长江、黄河流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及省、州市场监管局交办的各项任务,做好打击市场销售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常态化监管和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四、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股,负责打击市场销售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六个工作组,采取相对分工、统筹安排、相互协作的方式开展工作。

(一)综合协调组(案件查处组)

主要任务:负责做好与县政府以及县直相关部门和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衔接,保障办公室日常运行,做好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经营者采购、加工、经营、利用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采购、经营来源不明或无法提供合法来源凭证水产品,虚假违法广告,以及以“野生鱼”、“野生河(江)鲜”等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涉及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二)水产品加工经营监管组

主要任务:以水产制品生产经营企业为重点,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巡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采购、加工非法捕捞渔获物;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水产品销售专项市场监督,重点检查水产品经营者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要求,采购的水产品特别是捕捞水产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等。

(三)网络市场监管组

主要任务:加强对电商平台售卖长江、黄河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行为的监管,督促属地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将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禁限售目录纳入平台禁售商品服务名录和违禁词库。对监测发现的违法违规信息要迅速调查处理,及时督促平台加强内部管理,采取下架(删除、屏蔽)信息、终止平台服务等措施。

(四)广告监督组

主要任务:凡属于依法禁止出售、购买、利用的野生动物及制品,一律禁止广告;凡属于依法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一律禁止广告。组织对野生动物交易广告开展专项监测,重点监测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以及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等互联网媒介,及时处理监测中发现的“长江、黄河野生鱼”“野生江(河)鲜”等涉及野生动物的虚假违法广告线索。综合运用行政指导和行政告诫等手段,督促平台严格广告审核,切实履行审查责任。

(五)服务指导组

主要任务:对企业经营范围或名称中含有“捕捞”、“江鲜”、“河鲜”、“水产”、“渔港”等字样的新申请企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对退捕渔民指导扶持力度,通过依法开展豁免登记、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便利退捕渔民进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4

第一部分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根据国内外在防治人禽流感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人禽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疫情“早发观、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普及宣传人禽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城市公共卫生水平,开展全民普及防病知识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部及**省关于传染病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人禽流感的预防、症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三)属地负责

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镇(场)对本辖区的人禽流感防治工作负总责。

(四)分类控制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人禽流感分为—般疫情(Ⅰ类)、重大疫情(Ⅱ类)、特大疫情(Ⅲ类)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类控制。不同类的疫情发生时,启动相应类别的方案。

(五)快速反应

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做到就地处理和控制疫情。

(六)依靠科技

贯彻依靠科学技术战胜人禽流感的方针,实施科学防治,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科研指导,实现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病例诊断、疫情分类与管理

(一)病例诊断与确认

各镇(场)发现辖区内预警病例要立即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组织临床呼吸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员进行调查会诊,并报市政府。由市政府报江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确定。

(二)疫情分类

Ⅰ类:辖区范围内出现疑似或确认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没有发现人禽流感病例;Ⅱ类:辖区范围内出现散在的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Ⅲ类:辖区范围内证实禽流感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出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

(三)疫情的分类管理

市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小组依照疫情分类标准,并结合禽鸟类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情况、是否有聚集病例发生、是否具备人传人能力以及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结合禽流感在人的流行特征对禽流感疫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疫情预警级别。

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市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小组可临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级别,并提出防治策略及重点措施。

根据疫情发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反应措施。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市成立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决定本地区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

组长:周大建(市委副书记)

副组长:谭自强(副市长)、黄国忠(副市长)

成员:李栋雄(市府办副主任)、梁长浓(市府办党组副书记)、马福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浩晃(市卫生局局长)、刘庭俊(市农业局局长)、林新民(市经贸局局长)、黄伟民(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容德顺(市交通局局长)、甄景才(市教育局局长)、梅锐锋(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政文(市民政局局长)、伍仲晃(市财政局局长)、郭认趸(市林业局局长)、陈沃波(市劳动保障局局长)、黄伟华(市文广新局局长)、伍立修(市体育局局长)、容兆廉(市旅游局局长)、李健才(市外侨局局长)、周志东(市工商局局长)、李德阗(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主任)、黄啟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龚贵祥(**边检站站长)、刘广威(市红十字会会长)、林超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卫生检疫、后勤保障、农村、宣传、社会治安、外事、教育、交通、信息技术等9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彭浩晃(兼),办公室主任为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各镇(场)要参照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内人禽流感防控领导工作。

二、办公室及各小组的组成和职责(第一个组成单位领导为职能组组长)

(一)办公室

办公室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经贸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及时传达上级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精神,并督促检查我市贯彻落实情况。

2.承办领导小组领导同志召开的会议,负责领导同志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

3.负责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起草、审核和印发工作;负责有关方面行文的分办工作。

4.负责各小组之间和有关部门及各镇(场)的联系、沟通和服务工作。

5.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信息的综合、整理和上报工作。

6.负责江门市派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督查组的组织与联络工作。

7.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下设协调小组、专家指导小组、专家评估(预警)委员会、督导组。

1.协调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本地区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小组成员主要由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及办公室、疾病控制、卫生应急、法制监督、医政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专家指导小组。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单位组成,下设医疗救护、预防控制、病原学三个指导小组。

⑴医疗救护指导小组。主要由传染科(感染科)、呼吸科、iCU放射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负责指导病例诊断,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医院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等工作。

⑵预防控制指导小组。由流行病、消毒和卫生监督等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指导开展人禽流感疫情收集、报告、分析及调查处理等工作,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评估效果等。同时指导成立现场流调处理组、疫情信息组、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组和宣教组(热线电话)等。

⑶病原学指导小组。由病毒形态学、免疫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细菌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品的采集、检测等工作。

3.专家评估(预警)小组。由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人组成。负责分析、评估疫情等级,及时提出疫情预警和调整级别的建议。

4.督导组。成员单位由市府办公室督办股、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组成。负责督促检查各镇(场)防治人禽流感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成员单位履行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二)卫生检疫组

由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公安交警大队、市旅游局、市外侨局、**边检站、**海关、市外经贸局、市卫生局、市经贸局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依法制定流动人员检疫防治方案。

2.建立健全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和出入境口岸防治人禽流感工作机制。

3.制定交通工具和出入境口岸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预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收集、报告有关疫情。

4.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的卫生检疫检验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对流动人员中的人禽流感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留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并向指定医疗机构送治的工作。

5.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疫情监测工作和卫生监督工作。

6.强化对出入境口岸和交通工具的紧急卫生处理措施。

7.督查各有关部门对出入境口岸和重要交通通道及场所有关防治人射流感监管设施的落实情况。

8.督查进口防治人禽流感所需的物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药品、试剂等的办理情况。

9.承办领导小组交办其他的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由市经贸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制定防治人禽流感有关物资保障方案及相关政策和措施,并指导和监督实施。

2.负责督促和协调各有关单位和各镇(场)做好保障本地区防治人禽流感医药品及用品,包括医疗器械、口罩、隔离服、消杀剂等的生产、采购、供应工作;遇有紧急情况,调剂余缺,组织调运。

3.负责防治人禽流感医药品及用品、生产应急所需资金和物资。

4.负责防治人禽流感医药品及用品的储备及调节工作,制定紧缺医药品及用品的应对预案及应急措施。

5.监测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盐、糖、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和卫生清洁用品的市场动态,督促各镇(场)做好市场供给保障等工作;遇有紧急情况,调剂余缺,组织调运。

6.指导各镇(场)加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监督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市场,稳定物价,查处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打击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7.制定市财政防治人禽流感专项基金使用方案,确保及时拨付使用;督促各镇(场)安排落实人禽流感防治基金,做好城乡困难群众人禽流感防治医疗救助及生活救助工作。

8.负责组织接受管理国内外防治人禽流感的捐赠事宜。

9.承办市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农村组

由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组成。主要职责:

1.制定农村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方案。

2.督促检查各镇(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救治农民和农村人口人禽流感患者方针政策的情况。

3.协助分析并预测农村人禽流感疫情,及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4.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对农村人禽流感患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5.指导和督促各镇(场)加强对农村和广大农民开展防治人禽流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6.督促各镇(场)加强对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工作。

7.指导各镇(场)对从疫区返乡的务工人员实施疫情监测。

8.指导和督查落实农村集贸市场的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9.及时总结交流各地防止疫情向农村蔓延的经验和做法。

10.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五)宣传组

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外侨局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制定宣传报道材料,及时提出新闻宣传报道的指导性意见。

2.指导和组织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做好疫情通报、防护措施、相关法律法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重大决策和部署、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成就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3.审查有关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新闻通稿,提出加强对外宣传和对互联网信息、手机新闻短信息管控的意见。

4.组织新闻媒体采访与新闻会。

5.承办市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治安组

由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武警支队、**边检站、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市物价局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密切关注社会动态、搜集、掌握与人禽流感有关的情况信息,尤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信息。

2.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及时发现、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和造谣惑众等违法犯罪行为。

3.严密监控互联网上有关人禽流感的信息,依法处理制造恐慌和恶意攻击、诽谤等违规犯罪行为。

4.加强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检疫工作。

5.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极端势力等借机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

6.依法协助卫生等部门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7.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障疫情处理车辆、运送医护人员及救治物资车辆迅速抵离疫区。

8.负责因人禽流感引发的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在押人员骚乱、暴乱、逃跑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协调工作。

9.依法处置或协助处置因人禽流感引发的各类。

10.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外事组

由市外侨局、市外经贸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旅游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负责防治人禽流感的涉外工作,包括外事和涉台港澳以及外宣外教、旅游、侨务等方面的涉外事务。

2.负责组织对外情况和宣传活动安排和管理工作。

3.指导和督促落实我市因公出境(国)人员的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4.会同有关部门跟踪和分析人禽流感对我市外事、经贸、旅游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5.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教育组

由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劳动和保障局、市体育局、市环保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l.指导和推动教育系统落实防治人禽流感的各项措施。

2.收集教育系统人禽流感疫情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教育系统防治工作形势,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防治人禽流感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3.指导学校加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校园秩序和稳定。

4.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学校预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进行的各种组织有关专家对学校防治人禽流感工作提出咨询意见。

5.检查各学校对防治人禽流感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6.根据疫情对学校教学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

7.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九)交通组

由市交通局、市经贸局、市建设局,市公安交警大队、市旅游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汽车总站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协助各镇(场)做好人员的疏散和救援物资运送工作。

2.督促各成员单位依法制定交通运输防控人禽流感工作方案及相应的措施。

3.督促各成员单位建立健全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及站场、码头等场所防控人禽流感工作机制。

4.督促各成员单位制定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紧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督促和协调各种运输方式。遇有紧急情况,调剂余缺,组织调运,保证各种防人禽流感紧急物资运输及交通安全畅通。

6.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交通运输秩序。

7.督促交通运输领域落实防人禽流感措施,确保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严防疫情扩散。

8.承办市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信息技术组

由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组织、协调全市疫情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为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2.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网络系统,保障政府指挥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信息畅通。

3.协调各有关部门,建立疫情信息网上采集、报送和管理系统,保障疫情信息的及时、安全、准确传送。

4.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一)卫生部门

负责组织制定本地医疗救治、预防控制等实施方案,建立人禽流感收治定点医院;建立紧急疫情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流感疫苗、特效药物、消杀药品、检测试剂、器械、防护用品等。负责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实施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收治管理、疫情报告工作,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和细菌病毒孳生场所;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二)农业部门

加强与卫生部门沟通,互相协作,协助卫生部门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向卫生部门提供禽类养殖场的分布及养殖人员基本数据情况。监督、指导对疫点内禽类的扑杀、禽类和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组织对疫区、受威胁区易感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并对疫点、疫区及周围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三)财政、发改部门

负责做好人禽流感防治经费和紧急人禽流感防治物资储备所需资金的计划及落实。

(四)检验检疫部门

负责加强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境内外疫情的传出和传入。

(五)公安部门

负责疫区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协助疫区封锁和疫点内禽类的强制扑杀。

(六)交通部门

负责交通运输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和管理。

(七)教育部门

协助卫生部门对我市各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防病意识,教育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八)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向卫生部门提供屠宰场的分布及宰场从业人员基本数据情况。

(九)其它部门

在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监督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大力配合有关部门人禽流感防控工作。

第三部分疫情控制

一、出现Ⅰ类疫情时,采取以下措施

(一)疫点所在镇(场)成立人禽流感预防控制领导小组。

(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疑似和确诊的动物禽流感疫情通报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卫生部《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和上报。

(三)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进行个人防护。

(四)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镇(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五)消毒处理。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预防性投服神经胺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具体服用范围、剂量和服用时间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讨论、确定。

(七)开展大众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

二、出现Ⅱ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Ⅱ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1.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疑似病例后,应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加强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的同时,须确保“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的畅通运行。

(二)病例的隔离救治

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版修订版)》诊断为疑似和确诊病例后,立即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三)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组织、指导对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

(五)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天。

(六)实验室检测

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人禽流感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技术规范(试行)》对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三、出现Ⅲ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Ⅲ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疫区,采取控制性措施(必要时封锁、停课、停工等)。

(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天,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

(三)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人禽流感疫情监测。除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镇(场)外,其他镇(场)根据疫情扩散、波及的范围,参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在更大的范围内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四)专家委员会根据禽流感流行特征、疫情发生情况,确定或调整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公共娱乐活动,限制公众聚会活动、旅游劝告,加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的地区消毒措施,加强对学生、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

(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控制结束的条件:

i类疫情:感染发病禽鸟销毁、疫点环境经彻底消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均结束医学观察后,由江门市级专家评估小组提议,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Ⅱ、Ⅲ类疫情:末例人禽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由专家评估小组研究提议,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第四部分医疗救治

一、定点医院的设置。**市人民医院为收治人禽流感的定点医院,**市中医院为后备医院。

二、各定点医院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服从市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指挥,作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三、收治人禽流感病人的医院,必须成立以院长为核心的医疗救治小组,集中全院医疗技术力量,根据专家指导组提出的治疗原则,拟出最佳救治方案,迅速、有效地投入救治工作,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各医院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病毒药品等急救医疗药械。

四、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第五部分疫情报告、信息管理

一、疫情信息收集和分析

(一)疫情信息收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疫情监测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人禽流感疫情信息应包括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病例的有关信息。

(二)疫情信息分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人禽流感疫情动态并及时向市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市卫生局要根据人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及周边市(区)疫情动态,及时向市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疫情处理建议。

二、疫情报告

按卫生部《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执行。

三、疫情通报

(一)市卫生局及时将人禽流感疫情情况,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场)以及驻**部队通报。

(二)各镇(场)接到疫情通报后,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通报。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人禽流感对人民群众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的重大影响,各镇(场)、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对人禽流感防治工作要负总责,做到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因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二、物资保障

市建立防治人禽流感物资储备库。市卫生局编制物资储备明细表,并根据疫情等级分别测算不同物资储备的需求量及其配比。储备库着重储备一次性防护服装、防护眼罩、防护面罩、消毒药剂、救护药品和器械、检验试剂、快速理化检验和采样车等物资。

三、经费保障

市财政局要根据人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需要做好防控经费的预算和落实工作。

四、人力资源保障

(一)组建专家队伍。市卫生局负责组建本级专家队伍,包括医疗救治专家组、预防控制专家组、病原学检测专家组、疫情评估(预警)专家等。制定和完善医疗救治方案,指导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对病例及接触者进行调查和取样,对临床诊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二)开展培训工作。市卫生局负责组织人禽流感防病、治病知识宣传及人员技术培训。组织对医务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病人员进行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及现场流行病学处置知识技能的培训。对聘用的志愿人员和拥有医学背景的社会人员进行传染病基础知识的培训。对市和各镇两级卫生防病应急小分队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实战演习,以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建立医务人员资源库,并按疫情级别制定各种传染病、呼吸科、iCU等专业的人力资源调配计划。疫情发生后,全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调配。

五、科研保障

(一)加快人禽流感溯源调查研究、临床诊断、人禽流感相关症状监测研究,为预防控制提供指导。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监测实验室网络。

(三)研究高效的措施评估方法。

六、社会动员与舆论支持

(一)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依法及时公布疫情,保持信息透明度,避免因群众猜疑引起恐慌。

(二)各镇(场)及其卫生服务机构应进一步开展科普和普法工作,提高基层单位和居民的预防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应急训练,以备疫情发生时有效开展各种服务。

(四)及时报道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公众行为,营造良好的疫病防控工作氛围。

七、监督与检查

各级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方案的有关部门防控职责规定,结合防治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监督和检查工作。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防治措施不力、出现明显疏漏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并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

八、责任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

(一)在执行本方案时,对、失职、渎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组织协调不力,推诿扯皮,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据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人禽流感疫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不接受指定隔离观察、隔离治疗,阻碍、干扰防治人禽流感工作正常开展,在接受流调时不讲实情,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部分附则

本方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个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5

一、加强领导,确保节日市场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元旦、春节市场监督管理,作为当前市场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效措施,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确保节日期间市场监管职能落实到位。

二、抓好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节日市场执法检查

(一)把与人民群众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粮油、肉、禽、水产品、蔬菜、调味品、酒类等食品作为监管的重点,针对区域性消费特点及消费者申诉多的商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市场动态见微知著,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市场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节日期间市场消费安全。

(二)加大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力度。加强对上市水产品、蔬菜、水果抽查监测,重点查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浸泡、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检查、督促市场开办者加强市场内部管理,指导、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索票索证以及不合格食品退市等食品安全自律制度,把好食品进货关,规范其经营行为。

(三)坚决打击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大要案,都要一查到底,从严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要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服务网络的作用,确保投诉有人管,举报有人查,努力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

三、切实做好市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

冬季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季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20xx〕89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闽政办〔20xx〕252号)的部署和要求,把各种禽类及其产品的市场防控作为工作重点,落实监管措施。一要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在城市经营活禽的市场,活禽经营区域要有独立出入口,与其它农产品严格分开。在农村经营活禽的市场,也要与其它农产品分开,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凡不具备市场开办条件的,要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要予以关闭。二要严格要求市场内禽类产品经营者实行挂牌经营制度,标明禽类产品生产地、动物检验检疫证明及销售承诺等内容,对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禽类及其产品的经营者要从严查处,确保上市禽类及其产品来源合法。三要加强与农业、卫生、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掌握有关疫情动态信息,并协助农业、卫生等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机关报告,并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协调下积极做好市场防控工作。

四、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严禁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一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巡查监管。要组织力量,加大对粮油批发市场和经营粮食的农副产品市场、超市的日常巡查力度,要密切注意辖区粮食市场的动态,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二要指导和规范粮食经营行为。要摸清辖区粮食经营者的情况,加强管理和服务,发挥粮食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作用,教育、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积极引粮入闽,繁荣粮食市场并保证粮食质量安全。三要加大对粮食市场违法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违章违法行为;加强对陈化粮购买企业在购买、运输、加工、使用陈化粮等的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倒卖和不按规定使用陈化粮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五、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各种展销会监管工作

一要坚决取缔未经申请登记的非法办展活动;二要加强对辖区展销会的巡查监管。对大型的展销会要设立消费者投诉台,驻场监管,中小型展销会每天巡查不少于2次。三要严厉查处无证办展、无照经营和利用展销会出售假冒伪劣商品,骗买骗卖,强买强卖等违法违章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对节日旅游市场的监管

要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加强旅游市场和校园周边市场秩序的检查,坚决查处无照经营和诱骗游客购、消费等欺诈行为以及向游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严厉打击政治性、盗版、淫d非法出版物。切实维护好节日旅游市场秩序。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6

根据督导检查的总体要求,我从三个方面,汇报开展“两节”期间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四个强化”,精心组织部署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到位。行动之初,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省局专项行动方案,切实打牢思想基础,形成共识,即:从“三保行动”入手,保障两节期间市场干净受控,保障为卷烟经营打出更大空间,保障为今年企业年度目标任务创造先决条件,着力向专项行动要市场、要销量、要实效。

二是强化方案制定到位。在省局方案框架内,制定了“保两节、保空间、保本色”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各区局、县级局和稽查大队的行动目标,细化行动任务、重点检查对象及行动步骤等内容,并在省局规定动作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自选动作,即:统一启用非法寄递打击新方法,统一运行市场监管系统新功能,更加清晰了专项行动的目标性和指向性。

三是强化协作配合到位。强化与公安、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深入运行联合打假、联合打私两个协作机制,三家负责人总体协调,办案人员随时沟通,共同召开联席会议5次,共享线索信息资源,共同查市场办大案,为专项行动不断扩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强化重点排查到位。我们立足两节期间市场特点,聚焦涉烟违法行为易发的场所,采取系统数据、检查信息及举报信息等分析方法,确定物流快递、重点部位(早市、集贸市场)、重点商户为重点检查对象并进行了梳理,共计梳理出重点检查对象1366个,其中,物流快递321个,重点部位128个,重点商户917户,为针对性开展集中整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突出“四个着力”,提升整治效果

一是着力落实市场监管新措施。我们以市县两级各稽查中队为单位,依托市场监管系统的“自定义区域管理”功能,根据梳理出的重点商户,建立重点监管区域共计343个,其中,销售大户区域92个,烟酒茶商店区域67个,有违规记录商户区域135个,省际间、市州间商户区域49个。检查中,我们对重点商户区域提高检查频次,针对性开展集中检查、交叉检查、突击检查,累计检查商户4千余户次,从商户中办理销售“假私非”案件22起,同时每天坚持对早市、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开展早晚巡查,有效加强了市场日常监管和元旦市场监控,进一步增强了检查实效。

二是着力探索快递监管新办法。我们针对非法寄递线索大幅增多的情况,探索并实施《吉林市局案件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大要案件办理。着力强化线索收集,我们以大数据分析为抓手,从微信、快递、物流、互联网数据公司中发展举报信息员,组织基层单位收集并上报大要案件线索和跨区案件线索,加强线索的整合分析、统一处理;着力强化联动办案,我们实行查办案件包保制,组织稽查支队下设的三个稽查大队对应包保各区、县局的大要案查办工作。稽查支队指导两个县级局,深入追查快递案件背后的线索,进一步捣毁藏匿假私卷烟窝点,破获了2起5万元案件;着力强化普法宣传,稽查人员向物流快递从业人员积极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国家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物流寄递环节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协作机制的意见》,使物流快递从业人员提高了配合检查和守法经营的意识。专项行动以来,我们累计收集大要案件线索、跨区案件线索12条,其中7条已办成万元以上案件;累计办理利用物流快递非法寄递案件86起。通过线索整合研判,案件查处更及时,清理打击更有力,以非法寄递为主的不法涉烟行为受到严厉整治。

三是着力实现网络案件新突破。按照省局“建机制、堵源头、打团伙、管市场”的工作要求,我们高度关注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销售假私卷烟违法行为,联合公安部门对一起在早市销售假私烟的案件深入追查,于1月9日成功侦破了符合国家局、公安部标准的“1•09”利用微信销售假私卷烟网络案件,在吉林市、广西东兴市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其中,已判刑1人、逮捕2人,总涉案金额达158.1万元,进一步提升了专项行动的震慑力。此案特点突出、案情较大,涉案嫌疑人经常利用微信销售假私烟,涉案地域涉及全国多个省份。此案继去年列入公安部“云端战役”并取得初步战果后,近日,我们向省局作了专题汇报,下一步将协调公安部门进一步发起“集群战役”,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同时申报公安部督办案件。案件的显著战果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强烈反响,上周,市公安局联系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报道此案侦破情况,经请示省局同意后,我局配合进行了采访报道。

四是着力推进监管改革新进展。我们在深入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坚持监管领域改革不放松,助推专项行动综合管控效果。深入推进合理布局修订工作,围绕贯彻落实省局下发的《关于深化烟草专卖零售许可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召开5次专题会议进行了集中学习,并已着手修订合理布局规定。目前与市政府法制办沟通,初步定于春节后协调市人大、工商局等部门召开听证会,于3月底前公布实施。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双随机”方面,去年6月份以来,我们建立了“随机抽查周工作机制”,即: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满周,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并严格按照辖区商户10%以上的比例随机抽取商户进行检查。1月份,全地区累计抽查商户2193户,有效清查了监管盲区。在“一公开”方面,由于“吉林市政务公开门户网站”一直在升级改版,导致我们前几个月的随机抽查结果无法公开,近日该网站改版完毕,市局本级自本月起公开了检查结果,同时,我们指导各县级局联系当地市政府网站,争取2月份全部实现公开。深入推进证照管理工作,我们依据本地方法规,及时查处无证经营行为。按照省局“多证合一”改革工作要求,自去年7月以来,我们累计审批准予许可1124个、不予许可118个、注销许可1758个,有效加强了许可证管理。按照省局工作要求,梳理排查出证照不符商户9902户、无照有证商户2888户,下一步,我们将协调工商局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二、存在的不足

回顾专项行动以来的工作,办案措施持续发力,打击效果持续增强,协作机制作用充分发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省局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市场监管系统查处的商户违规案件还不够多,商户异常情况分析的准确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于地址不详或人名虚假的快递单,我们深入追查的办法还不够多;三是对《省局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负面清单》规定的个别概念把握还不够准确,比如,《负面清单》规定“对中学、小学进出通道口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的区域不予发证”,对于“一定距离”应理解为直线距离还是合法行走距离还不十分清晰。

三、当前市场形势及下一步打算

结合两节期间特点,我们分析专项行动以来办理的各类涉烟案件,初步洞察了市场新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明显上升、三个明显下降”。一是非法寄递案件明显上升,早市等其他渠道的违法经营案件明显减少。在我们专项行动以来办理的111起案件中,来自早市等重点部位1起,占比为0.9%;来自窝点1起,占比为0.9%;来自公路运输1起,占比为0.9%;来自持证商户22起,占比为19.8%;而来自物流快递多达86起,占比达77.5%,物流快递已成为假私卷烟流转的主要渠道。二是假烟数量明显上升,走私烟数量明显下降。专项行动以来,在我们查获的31.2件违法卷烟中,假烟有24.7条,占比为79.2%;走私烟有1.4件,占比为4.5%;真烟有5.1件(包括非渠道真烟、本地串码烟),占比为16.3%。而且,假烟一般为仿真度较高的高档品牌。三是乡镇农村大要案件明显上升,城区大要案件明显下降。在我们办理的7起万元以上大要案件中,本级案件有3起,涉案卷烟总标值4.7万元,而县级局案件有4起,涉案卷烟总标值达30.4万元,且其中2起是5万元案件。表明不法烟贩已把目光投向地域较偏远、经济较落后的县域农村市场。

针对以上市场形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第一,着力突出打假打私工作。探索建立与邮政部门的协作机制,有效查处利用物流快递非法运输假私卷烟案件。巩固与公安、海关建立的良好协作机制,共同研究打假破网新措施新办法,强化对有价值线索的分析研判,深入侦办跨多省销售假私卷烟的“1·09”网络案件,重点打击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络销售假私卷烟违法行为。继续加大打击假烟、走私烟力度,提高网络案件侦办水平,争取进一步增强专项行动震慑效果。

第二,着力突出市场日常监管。着眼当前元旦、春节时段涉烟违法行为高发期,狠抓大数据分析,狠抓“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狠抓apCD工作法落实,把市场监管系统用好、用活,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质量和效率,持续营造良好的市场销售环境。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7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以下简称《意见》)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浙发改环资〔2020〕3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垃圾革命”试点及“无废城市”创建,聚焦塑料制品“流通、消费、回收、处置”等重点环节,突出依法治理,强化源头管控、落实减量治污、规范提升发展,有力有序有效抓实塑料污染治理,为建设高质量美丽金华和浙中大花园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到2020年底,率先在县(市、区)建成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市塑料垃圾实现“零填埋”“零增长”。

2.到2021年底,50%以上县(市、区)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建成“无废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基本实现全程管控,基本完成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处置等环节的制度建立,相关塑料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有明显提升。

3.到2022年底,全域建成“无废城市”和“垃圾革命”示范市,全面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化妆品,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全面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4.到2023年底,全面巩固提升塑料污染治理常态长效机制,城乡一体的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塑料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打造塑料污染综合治理金华样本。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源头管控治理

1.抓实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内容实施。强化执法监督,落实“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全面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禁止审批、核准、备案上述禁限范围内的塑料制品项目(含新建、改、扩建)(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金华海关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2.推进不可降解塑料袋禁限使用。加强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监管,开展不可降解塑料袋禁限使用专项整治行动。到2020年底,建制镇建成区及参照管理区域所有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重点场所以及餐饮外卖打包服务和组织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1年底,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城乡,全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3.组织一次性塑料制(用)品专项整治。加强餐饮、酒店等重点领域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监管,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率先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杯)具。到2020年底,全市建制镇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全市星级宾馆、酒店先行推广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并逐步延伸至其他宾馆、酒店、民宿。到2021年底,全市城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等制品,所有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4.推动“绿色快递”转型升级。以“绿色、减量、可循环”为目标,开展快递业过度包装专项整治,制定并实施减量实施方案。2021年6月前,使用“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对于已经完成包装的电商快件快递企业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0%,全市50%的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快递绿色包装回收装置,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0%,一联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30%。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优先采购经过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胶带、包装物和填充物等,逐步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到2022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降低不可降解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3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5.深化“绿色亚运”行动联动。按照“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根据2022年亚运城市行动计划,普及绿色亚运知识、宣传绿色亚运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制定并全面实施绿色亚运行动方案,设计并推广绿色亚运产品识别标志,推出系列绿色产品。在场馆、亚运村、酒店等领域,全面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布袋、纸袋等替代产品,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建立健全大型赛事活动产废回收处置体系。(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婺城区、开发区人民政府)

6.创新模式优化新业态治理。加强对电商、外卖等新兴业态塑料制品使用监管,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制定并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方案,明确新业态企业绿色管理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运营全链条绿色管理。以连锁商超、大型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为重点,推动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采用股权合作、共同注资等方式,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推动餐饮外卖平台落实入驻商户一次性餐具减量替代主体责任,增设消费者自选餐具数量等选项优化条件。鼓励电商与快递物流企业创新包装设计,推广可重复性使用的包装新产品。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7.大力推动替代产品推广普及。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带头采购使用各类塑料替代产品。结合专项整治,在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场所宣传倡导“母亲布袋子(菜篮子)”行动,鼓励采取自助扫码取袋、免租金、低押金等方式推广可循环使用的“信义共享购物袋(篮)”。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通过“优惠券、积分奖励、折扣”等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鼓励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强化耐候等新型地膜产品。鼓励农膜覆盖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示范推广,提高农膜科学使用水平。(市商务局、市农村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局、市机关事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8.大力推进农膜减量行动。抓好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意见实施,制定并实施淘汰与国标不符超薄地膜减量方案,引进示范推广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试验以及“一膜多用”“行间覆盖”等农膜减量替代技术,适时研究出台可降解地膜使用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使用植物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制成的可降解农膜,持续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依法推动建立农膜使用、回收记录台账。到2021年底,每个县(市、区)建成3个降解地膜集成示范点。(市分类办、市农村农业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9.引导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立足“电商之都”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推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推行绿色设计,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依法落实标准化生产,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能。引导企业主动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加强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引导鼓励可降解塑料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培育2-3家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规范回收利用处置

10.提升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质量。结合垃圾革命及无废城市创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逐步减少垃圾分类配套居民和单位可降解塑料袋发放。在大型商超楼宇、机场、车站等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大的场所增加可回收物容器设施数量,提高收运频次。加强农村塑料废弃物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偏远地块或农膜集中使用区域,配备必要设施设备,使用者先行定点堆放,再统一清运至生活垃圾回收点。到2020年底,全市实现塑料废弃物分类收运全覆盖、零填埋,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0%以上。(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1.探索推动回收模式创新。整合提升“两网”融合,推动社区(农村)、物业、回收企业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管理,打造再生资源全闭环产业链。到2020年底,全市培育有实力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x家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引导支持供销系统企业对低值可回收塑料废弃物实行兜底回收。鼓励企业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分类回收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到2020年底,全市塑料废弃物回收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1年底,实现城乡全域覆盖。(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2.引导产废者履行主体责任。引导包装生产企业、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主动与回收利用企业合作,建立“互联网+”平台与线下物流相结合的机制,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设施、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推动塑料废弃物回收途径多元化。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收回体系。推动快递、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推动快递等企业建立包装容器逆向物流体系,通过积分、返现、抵现等形式,在校园、社区、商圈、园区等设置快递包装物回收点和外卖餐盒回收设施,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一批快递包装物回收点。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开展进商超、进社区、进机关、进市场、进宾馆、进餐饮,签订塑料废弃物定点回收协议。(市经信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3.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农膜和渔网渔具回收机制。落实废弃包装物常态化、长效化回收处理机制,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处置率分别达80%、90%。探索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依托废旧农膜再利用企业,布局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建立农膜厂家、经销商、使用者、农膜回收再利用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膜全流程监管回收体系,制定“以旧换新”激励机制,实现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于无利用价值的废旧农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规范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在专门网具生产厂家设置回收点,负责回收处理。(市分类办、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4.合力推进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以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国家和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为依托,聚力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金华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东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磐安生活垃圾焚烧厂等项目建设,实现要素集聚、设施共享、污染可控的处置优势,对分拣成本高、不宜回收利用的塑料废弃物进行能源化处置,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塑料垃圾清理整治

15.开展塑料垃圾清理行动。以“五水共治”、美丽金华和无废城市创建为抓手,每年市县联动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联合行动,加强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和江河沿线、坑塘沟渠等区域塑料污染问题,明确责任,限期清理。发挥各级河湖长作用,定期开展江河湖泊、港湾塑料垃圾清理。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环节的污染防治。落实农田残留地膜监测分析,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抓实农药化肥塑料包装废弃物清理整治。(市治水办、市美丽办、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行政执法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6.强化联合执法监督。全面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小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违法行为,按照国家明确禁限时限,开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和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联合执法行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严格查处虚标、伪标等行为。开展塑料污染综合执法,加强对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塑料污染环境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督执法,及时依法依规查处塑料生产处置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并通过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警示震慑违法者。(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7.创新数字监管和信用治理相结合。依托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结合“两网”融合,建立健全覆盖塑料污染源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监测网络,探索塑料污染数字化智能监管,实现全过程动态跟踪监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再生资源回收品种、数量等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结合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绿色信用建设,探索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信用建设,组织部分电商、外卖和商超企业进行信用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对选择绿色包装材料、开展包装物回收利用、使用非一次性购物袋等绿色行为的商家和消费者给予绿色积分奖励办法举措,并纳入统一信用体系评价,拓展信用体系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将失信行为纳入信用“黑名单”。(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营造全民共治良好氛围

18.大力组织专题宣传。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利用地球日、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契机开展专题宣传,注重引导城乡居民消费习惯,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全民塑料治污认识和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手机客户端、网络直播等新兴网络平台,在学校、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大型社区和车站、机场、地铁、旅游景点等人员集聚、大流量场所,通过户外显示屏、移动电视、墙体标语、灯箱展板、短视频、动漫、长图、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题宣传,全面介绍禁塑治污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农村农业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9.加强全民参与教育引导。结合垃圾革命试点暨无废城市创建活动,采用专题教育、主题讲座、专项实践等多种活动方式,将塑料污染治理内容纳入机关事位、企业、学校日常宣传教育和社区共建、社会实践当中,引导公众树立生态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塑料治污,主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杜绝过度包装。组织塑料污染治理科普宣传,将塑料污染治理宣传作为我市垃圾革命的重要内容,强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先行示范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开展专业研讨,规范行业建设,推动公益组织开展塑料垃圾治污专项志愿活动,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涵。(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市科协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联席会商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各市级有关单位按照职能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估体系,市发改委和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级有关单位建立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联席会商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日常监测和工作考核,探索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重大情况和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各县(市、区)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要其他市级相关部门按分工负责。(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快涉塑法规立制。抓紧推进《金华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相关工作,将塑料污染防治相关内容、标准及惩治措施纳入条例,为全面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严格执行国家塑料制品禁限目录和绿色设计导则,明确再生塑料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生产、销售信息披露制度。指导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制定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绿色管理和评价标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地方标准制定。探索实施企业信用管理,推行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制,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企业失信记录。(市分类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村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及时国家和省市政策资金重点支持方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绿色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专业化智能投放运营项目支持,推进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优先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扩能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向上争取更多资源要素,深化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部级(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建设,鼓励争创快递包装回收示范城市、新型绿色供应链建设、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部级示范试点,支持可循环回收专业设施投放运营。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要求纳入旅游景区和星级宾馆、酒店评定评级标准。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将绿色包装标准纳入政府招投标、采购强制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绿色包装商品和物流服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塑料污染治理责任主体,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细化落实政策措施。(市分类办、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任务督查考核。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能细化工作计划方案,抓好分解落实。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协同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落实督导检查,相关督查事项纳入美丽金华、垃圾革命和无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文明社区、绿色饭店等各类考核评定活动。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有关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应依法立案查处。对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并通过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对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相关县(市、区)政府和单位,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市治水办、市美丽办、市分类办、市创建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建设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9月18日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8

1市场格局

中国医药企业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医药经营企业数量空前发展.批发厂商众多,而各自又有自己的特殊的营销关系和网络,这就造成客观上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贷物管理上的风险性,明知道客户信誉不佳,但为占领终端市场,不得以与之发生业务往来。从发一批结一批,逐步发展到发二批结一批。经营风险随着积压货物的增多而日趋加剧,直到不可掌握,其后果可想而知。

2三角债

我国医院系统由于底子薄,家产少,在竞争中为增加自己的实力,纷纷大兴土木,购买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技术水平,加上医院等级认证等各方面原因。大量拖欠医药公司的货款,占用了医药公司大量流动资金,客观使得医药供货企业贷款难以收回。

3GSp认证。药市整顿

二者的实施强制性淘汰了一大批实力不济的医药经销企业,众多药品批发企业的破产,关闭使得企业呆帐彻底变为死帐。永远无法收回。

4销售人员

由于许多公司缺乏相应的管理,个别销售人员私吞货款的情况屡见不鲜,主要采用收现款不入账,伙同极少数医药公司人员共同做假帐,私自调货等手段,此现象在药业行业非常普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随着各医药经营企业GSp认证工作的加强,和中国医药市场管理的规范,货物风险问题将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在此过程中,如果企业不加强货物的管理工作,由于大量药品批发公司的破产.兼并和重组,在利益的巨大驱动下,如产生内外部人互相勾结共同侵吞货款的情况.企业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因此,在中国目前医药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货物控制体系,将货物风险降到最低.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中小型医药企业的现状和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我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4.1组织结构支持:在销售部门内部设置直属销售经理管辖的专门负责市场日常事物处理和监控的部门。主要联通:市场信息收集和整理;市场管理:货物,票据.回款,借支的日常事务。负责人应该有足够的权力根据公司政策和市场数据决定是否发货或追踪货物流出的最终去向。

4.2信息支持:以各独立核算的市场为单位,建立单独的,可即时监控的信息支持系统。发货.发票,借支等销售数据最迟必须在次日进入信息体系.并可随时.方便的查询和生成各类汇总数据.以免信息的失真和失效。发货数据的录入至少必须具有:市场,品种,业务单位,发货时间.发货数量,发货批号,发货方式,单位等项目,以保证在核查货物时能够轻松,快捷查出货物的流向。

4.3货物发运审核制度:依照Gmp的管理规范,要求市场提供所有具有业务往来的单位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填写业务单位基本情况表,并根据其历史纪录.划分信用等级.依据不同信用等级核定最高信用量。公司负责货物控制的管理人员依照其与最高信用量的比例,采取准予发货.限制发货和拒绝发货三种手段.以控制货物的发出。同时对于市场应予以严格控制,每次调货都必须有公司局面同意书,方能办理否则做私自调货进行严厉处理。调货结束后,必须及时凭有效调货单,进行调帐,而不能仅凭市场人员的陈述。

4.4合同管理:中国历来是一个重关系,轻合约的国度,这在市场经济中是非常吃亏的事情,往往在发生纠纷时由于气管必要的合约,导致损失难以挽回。作为药品经营中的弱势群体,医药生产企业在合同的签订中建议采用自己公司的统一格式。在合同中必须强调禁止销售人员的现金收款和私自调货,同时对于合同签订地点.违约责任.解决纠纷的办法等也应予以充分重视。建议规范管理。所有货物的发出都必须有合同签订。

4.5货物流向:将提供有效货物流向表作为销售人员考核和借支的重要条件,以确定公司货物的最终去向,最大限度的避免冲货、私自调货和市场人员离职后市场无法交接的情况产生。

4.6货物核查制度:首先对现有的业务关系和网点进行一次拉网式的货物和账目核查,以确定企业现今所处的真实情况,以确定如何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账目核对中比较困难的在于货物的调出和调入问题,应该抓紧时间,在市场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弄清楚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初期账目核对之后,需要建立定期与业务单位进行核对货物和账目的制度,主要由财务人员和负责货物控制人员出面,市场人员协助参与,以书面的形式通过邮寄和直接核对等方式进行对帐,以核对公司和业务单位账目的一致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帐时间可选择一年一次,对于信誉度比较差的或根据需要可半年一次甚至随时对帐。

4.7灵活高效的应收账款核查体系:有的业务单位根据发货金额和回款金额以及货物报废价值等方面,决定应付账款;而有的业务单位根据每次发货和回款的品种数量决定应付货物品种和数量,由于价格的频繁变动的品种的众多,两种账目在账目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企业需要根据各类业务单位不同的货物处理方式,具备数量余额核对和金额余额核对两种必要的手段.以方便业务单位进行对帐。

4.8办事处货物:对于办事处货物应该予以严格监控,一方面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允许生产企业直接销售药品,另一方面办事处货物失控在整个货物风险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控制好了办事处的货物。货物的风险就降低了一半。办事处的货物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发运数量和及时追踪流向,货物发出后在短时间内必须提供有效流向,否则将拒绝发货。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9

一、系统的原理

系统从批发源头抓起,由批发市场、检验检疫部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工商部门四个管理端口组成,每笔交易必须经过批发市场申报、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出具上市凭证、市场索证索票、工商部门查验5个流程,实现全程监管。

系统把批发商、商品、零售商的信息按照一定标准转化为数据格式,按照系统的管理流程形成数据流传输,使食品安全信息可视、可读、可管理,构成生鲜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通过检验检疫部门的合格信息确认,解决产品质量鉴别手段不足的问题,做到专业说话:通过管理模块的管理功能解决量化、管理责任不明确,人员不足的问题,做到数据说话:通过网络oa自动化,解决预警和信息滞后的问题,做到实时处置。

二、系统的特点

(一)紧密结合法规。《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作为全国第一部关于生鲜食品监管的地方规章,为监管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监管系统的索证索票模块、安全抽查、社会公示、信用建设、下架审批、不合格产品处理等模块正是与该办法紧密结合,为监管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严格管住源头。厦门市各批发市场的批发量占全市75%以上的销售量,管住批发市场这一源头,可管好75%的生鲜食品的安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监管效果。厦门市所有批发市场都具有检验或检疫资质,也为加强源头食品质量监管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先从国企开办的批发市场人手,发动厦门农产品集团、鹭露公司开办的蔬菜、水产、肉类、禽类批发市场首先入网运行,带动银祥集团等私营企业开办的批发市场联网运行。目前,我市共有28家批发市场每日在线申报食品安全信息。

(三)有效融合资源。系统整合并提供了工商、检验检疫、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政府有关部门等五个类别8659个注册用户,覆盖了全市的28个批发市场、40个超市、128个农贸市场,绑定了28个检验检疫单位。利用工商红盾网的系统资源与互联网相连接,在工商、质检及市场开办单位之间实现数据流的实时共享,将与生鲜食品安全相关的政府部门通过统一平台参与监管,将复杂监管流程整合规范,降低执法成本,提高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效率。

(四)引导企业自律。企业自律是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引导下,企业法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网络的建设工作,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障,为食品安全网络的快速成网扫清了障碍。作为外资的沃尔玛、好又多等大型国际超市按照制度是不允许公司电脑上外网,但为了支持网络建设,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破例允许公司管理员上生鲜网进行食品安全管理。

(五)实施分类监管。一是对监管区域的分类监管。按照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食品经营总量和监管难度,把全市的区域分为两级,即市区的思明、湖里区为一级监管区域,实行强制性的重点监管,综合索证索票率必须达到90%以上:岛外的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区为二级区域,实行普及性的强化监管,综合索证索票率必须达到60%以上:在监管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我们还细分了市局、区局、工商所,实行三级管理。二是对监管品种的分类监管。主要是对群众重点消费的肉、蔬菜、水产、禽类、水果进行分类监管。三是对市场的分类监管。即对农贸市场、超市、生鲜门店的分类管理,其中超市的综合索证索票率要求达到100%。四是对信用建设的分类监管,通过对食品经营单位日常管理和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情况进行考核。把食品经营单位分为a、B、C、D四个等级。

(六)加强联合执法。在系统监管中,肉、禽、冻品(畜禽)的检疫都要涉及动物防疫部门。经过协调,厦门市动物防疫监督所、集美区农业局、同安区农业局选派多名人员支持系统的网上检疫审批工作。在对超市、农贸市场的联合执法中,系统索证索票的快速检索手段成为工商、农业部门共同监管的利器,有效督促经营者按规定执行索证索票义务。我们还根据农业部门要求,对检疫模块进行修改和完善,方便了动物防疫部门对检疫情况进行管理,实现了监管工作上的互利互动。

物流市场管理办法篇10

一、2018年专卖管理工作主要举措

(一)、狠抓打假破网“攻坚战”。今年市局按照“建机制,堵源头,打团伙,管市场”工作方针,深入开展烟草打假打私工作,成功完成两起精品国标网络案件收网工作。其中:“12.4”网络案件被公安部列为部督网络案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逮捕4人,本地2人;“11.27”网络案件,涉案金额120余万元,涉案人员7人,起诉3人。在打假破网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住了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完善联合打假协作机制。通过采取召开打假联席会、案件分析会、案情通报会,建立QQ、微信群、联络员制度等形式,积极与相关执法部门加强配合,沟通信息,提高工作的配合度。3月,市局组织召开了物流寄递领域涉烟案件座谈会、涉烟情报信息工作交流会,就信息共享、线索通报、案件侦办、案件移送、抓捕追刑等标准和程序进行了深入交流,推动全年打假打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强化涉烟信息情报网络建设。围绕辖区重点异常监管对象,通过畅通12313举报投诉、零售终端信息反馈、相关办案单位信息沟通等通道,积极收集涉烟违法信息;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公安、经侦数据支持,对日常市场监管、案件办理、互联网巡查中获得线索,定期组织分析研判,巡线追踪,深挖扩线;三是推进物流寄递环节专项治理。今年,市县两级通力配合变被动为主动,

以物流、寄递和货物运输领域涉烟违法活动为整治重点,利用情报线索分析平台,对涉烟疑似单号、异常形状包裹及重点地区物流快递包裹进行有针对性排查,有效防范和打击了物流寄递环节涉烟违法行为。全年累计查获物流寄递环节涉案件 起,卷烟 万支,价值  万元,查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大要案件4起,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案件2起。

(二)、狠抓市场监管“阵地战”。围绕“提升市场监管质量”目标,今年市局不断整合专卖执法资源,优化市场监管方式,实现市场秩序明显改观。一是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专项行动工作组与联防联动工作组全面领导下,今年市局稽查支队和各县级局密切协作、持续作战相继开展“零点”“天网”“秋收”“冬猎”等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查处涉烟案件 起,查获涉案违法卷烟 万支,其中: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起,五万元以上案件 起。行动中,市局分别于7月19日,8月27日接连破获两起二十万元以上大要案件,查获涉案真品卷烟合计达 万支,价值 万元。其他县局亦不甘落后,喜报频传。9月13日 区局查获涉案真品卷烟8.14万支,价值22.143万元;9月17日 县局再次查获涉案真品卷烟9.26万支,价值31.2988万元,丰硕战果极大鼓舞了专卖人员的士气和信心。二是重拳整治违法违规大户。为切断违法卷烟流通渠道,今年市局紧盯违法大户,专销协同,持续发力集中开展专项清理整治。截止12月底,全市累计采取行政许可措施 户,采取营销处罚措施 户;对依附违法违规大户周边小户,无证户,按综合治理,分类施策原则,勤加清理,核查后鼓励入网或直接取缔。1-12月,全市累计转化,取缔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经营户 户;三是严格开展市场秩序督查。按照“周抽查、月通报、季考核”形式,市局稽查支队将守法经营检查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人,每次“不早打招呼,不规定线路”,随机抽查1-2县局市场,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今年已累计调查卷烟零售户2600余户,向县级局下发市场督查反馈表20余份。通过多次督查指导,全市卷烟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守法经营率不断提高。

(三)、狠抓许可管理“整顿战”。一是强化中小学校周边零售户监管,市局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周边卷烟零售户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集中对全市中小学校周围50米范围内持证户和无证户进行摸排建档,并依法依规、分类实施清理。截止目前,全市已依法劝退取缔零售户17户;二是切实解决群众办证堵点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办证慢问题,市局以压缩办证时限为突破口,督查和指导各县局积极精简办证流程、严控时间节点,实现新办申请3个工作日办结,延续、变更及管理类事项当场办结,其余5项行政许可事项8个工作日内办结;三是严格落实案卷抽查制度。坚持随机抽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市局每周组织专人负责抽取各县局证件、案件电子卷宗的30%,寻找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对某类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评查,发现问题以通报形式下发各县局;每季抽调县局优秀人员以集中评查、交叉评查为手段开展实地考评,今年已累计抽查电子卷宗5000余份,发现整改不规范问题13项;

(三)、狠抓队伍建设“持久战”。一是积极备战全省专卖职业技能竞赛,根据全省专卖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市局确立了“竞技能、育人才”总方针,制定出台了《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参加全省行业烟草专卖管理岗位技能竞赛的实施方案》,培训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对选手开展针对性地训练,有效激发了参赛选手的竞技潜能。经全体参赛人员不懈努力,取得全省信息系统应用及技能团体三等奖,全省烟草专卖管理岗位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二是强化专卖队伍技能提升。案件侦办方面,以网络学院为媒介,组织稽查人员就“互联网+物流寄递”环节涉烟案件查办技巧进行探讨交流。卷烟鉴别方面,设立真假烟鉴别活动室,配置足量不同机型真假烟,固定时间组织全体人员开展教学考核;市场监管方面,举办全市apCD工作专题培训,组织基础信息录入和模型推广工作。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方面,实时更新规范细则,逐个对照系统组织跟班学习和实际操练。

二、2019年工作主要思路

(一)、深入开展打假破网工作。市局将以提升专卖稽查队伍案件侦办水平作为重点,继续加强与兄弟单位、执法机关的协作,就涉烟网络案件线索分析、侦办案件策略等展开交流和研讨,争取能够邀请行业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认真研究涉烟违法犯罪的新动向、总结互联网和物流寄递案件的新特点,不间断开展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协助指导相关县级局对有价值案件深入经营,争取完成省局2起以上符合国家局标准的网络案件任务。

(二)、深入开展市场监管工作。以提升监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为抓手,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与apCD工作法深度融合,完善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认真组织数据分析,总结模型运行规律,提高模型命中率;继续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和县县联防联动,持续加大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品牌的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清理取缔虚拟户、长期停歇业户和无证经营户,打击和遏制违法违规卖烟大户,全面落实“一户一码”,努力维护良好市场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