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整改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6:35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1

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根据《XX省xxx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甘办字〔xxxx〕47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x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xxxx〕34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查找,实事求是、动真碰硬、认真整改。现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随文上报,请审阅。

产业扶贫方面

1、扶贫产业弱,贫困户收入单一,产业项目扶持不精准,产业帮扶项目单纯发钱,“一发了之”,

部分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我县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依托传统的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和羊、猪等养殖产业带动力度小,大部分贫困户只能单一的投入一项产业;个别地方的产业扶持项目定位不精准,片面的以高产、增收为目的,没有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单纯的自我发展,没有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至今仍有x个村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贫困村x个。

整改措施:1.根据扶贫产业弱的现状,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制定了《XX县“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补充意见,全方位、全产业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壮大。

2.围绕重点项目和“6+5”重点产业发展,农牧部门组建了蔬菜、设施农业、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耕地地力提升、小杂粮及旱作农业、玉米制种、水产养殖、牛、羊、黑毛驴和奶骆驼、猪、鸡、农业技术培训、品牌培育、农机服务等17个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专家团队巡回指导、集中办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做到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户有技术明白人,扶持引导贫困户到所带动的经营主体务工、学习种养殖产业技术,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

3.制定了《XX县“破三弱、强造血”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产业扶贫这一根本,把“破三弱、强造血”作为推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市场引导作用,使贫困群众参与富民产业集约化、市场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对带动贫困户达到一定户数、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按照扶持奖补标准进行奖补。

4.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村“两委”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认真细致地清查盘点,切实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明晰。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模式,建立村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房屋、农用机械、小型设施等,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整改时限:xxxx年x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2、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精准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中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人口数量录入不精准、衔接不到位,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1.为了确保“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有效对接,根据xx省长调研省农牧厅讲话精神和全省六大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工作会议安排,县农牧局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重点,每个乡镇确定一个主抓产业,科级干部包村,技术干部包户的原则组建“一户一策”产业扶贫对接技术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宣传“6+5”产业扶贫政策、帮助选准主导产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服务工作。2.摸底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情况调查表》,汇总完成后对比大数据平台,建立台账,分年度、分产业、分乡镇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有效地为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整改时限:xxxx年x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3、“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慢,主导产业不突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缺乏产业支撑;产业扶贫工作统筹不够,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各乡镇产业发展不均衡,致使部分乡镇缺乏支撑产业。

整改措施:1.在我县北部风沙区xx等乡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到xxxx年全县种植经济林果35万亩,中药材10万亩;

2.在中部盐碱区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16字方针,到xxxx年发展水产养殖2万余亩,治理盐碱地6.5万亩;

3.依托引大工程指挥部给x万方供水指标,投资x亿元,在xx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xx万亩,在正路镇通过引提灌工程发展高效节水滴灌高原夏菜和马铃薯种植x万亩;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2

 

2018年以来,叠山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开发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及“夏季整改”行动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扎实的措施,严谨的作风,狠抓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取得脱贫攻坚成效

为确保“春季攻势”和“夏季整改”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镇从以下三个面开展行动工作:一是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调度会、镇村干部职工大会等大小会议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部署相关工作;二是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弋阳县2018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方案》、《弋阳县2018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方案》文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为本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指引了方向;三是成立“春季攻势”和“夏季整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以我为镇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包村领导为各村的直接责任人,各村党支部书记及第一书记为具体负责人。镇、村、第一书记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脱贫任务、时限及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有序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

    1、减贫成效方面: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经过村小组、村委会、镇党政班子会议研究,提出了我镇2018年减贫计划,预脱贫71户246人。目前镇、村干部正对预脱贫贫困户加强帮扶工作力度,并通过加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危房改造扶贫、保障扶贫等扶贫政策的帮扶,确保预脱贫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2、精准识别“查漏补缺”方面:根据“查漏补缺”文件精神,通过“两评议两公示一对比一公告”程序,查漏补缺了我镇6户11人。3、基层基础工作方面:紧抓此次村“两委”换届契机,深入推进“党建+扶贫”,选派镇人大副主席陈智斌担任“十三五”贫困村慈竹村支部书记,并通过村民选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化水平高、政策水平高、年富力强的村委会班子,深入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确保贫困村精准退出。镇村扶贫工作站(室)目前以按标准全部建设到位,对因人事调整需更换的制度牌、第一书记公示牌、岗位公示牌都已及时更换到位;4、“三项”专题活动方面: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新任命的第一书记敢想敢干的积极作用,进村入户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传、调查研究”三项专题活动,进一步宣传扶贫各项政策,深入了解贫困户的问题和需求,摸清家底,因户施策,改变帮扶措施,提升贫困户满意度。5、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方面:一是认真落实信息系统专职人员,镇扶贫工作站保证2人为专职信息员,各村扶贫工作室落实1人为专职信息员,负责精准扶贫信息数据网上录入和信息报送工作;二是按照县级要求,3月底前全镇按时完成了精准脱贫app系统对全镇扶贫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使用全覆盖,并对精准脱贫app使用操作开展了业务培训;三是根据县办要求,组织专人对省办系统反馈的国扶系统数据问题进行清理工作,由4.27日县扶贫办的2016、2017年度我镇数据质量监管排名靠后第13名,于6.6日上升到2017年度第3名和2016年度第7名。6、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面:为贯彻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弋阳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镇组织开展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以镇纪检为主体,对2018年脱贫攻坚领域作风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对各村存在的问题进行情况通报,并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及时整改。7、扶贫关键领域工作方面:目前我镇各扶贫关键领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其中产业扶贫,以“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为目标,结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求,以“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投入9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菊花产业、红阳猕猴桃、茶叶),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并已全面施工;安居扶贫,我镇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出具了审计报告,目前正在抓紧实施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就业扶贫,除了为贫困户提供政府公益性岗位外(保洁员、残疾人图书管理人员),正在对两个集中安置点的就业扶贫车间抓紧施工,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并已沟通协调帮扶单位县农业局为全镇贫困户开展农业技能培训。

三、目前我镇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我镇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工作作风有待加强;二是十大扶贫政策的落实档案资料缺少佐证材料;三是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比有待提高;四是我镇经济较薄弱,地处偏远山区,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五是贫困村退出项目实施进度需要加快;六是扶贫项目档案资料需更加完善。

四、对标问题,补齐短板,开展脱贫攻坚自查整改

为确保我镇脱贫攻坚“夏季整改”工作取得成效,对发现的问题,叠山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第一书记工作会,研讨对策,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落实了责任单位和个人,要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限时整改,逐一销号到位。

一是由镇纪检为主体成立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督查组,对全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进行全面不定期的作风督查,把纪检监督执纪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二是根据县“夏季整改”工作要求,由镇扶贫工作站成立督查小组,按照下发的我镇脱贫攻坚工作问题整改工作清单,对全镇各村进行全面的督查工作,并要求各帮扶单位、各第一书记、各帮扶干部把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同时表扬先进、惩治后进。

三是加快贫困村退出项目财审和建设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所有项目完工。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3

一、贫困现状

2014年,乡识别评议建档立卡贫困户1019户3400人,贫困发生率为24.07%(当时全乡农村人口14128人),2015至2019年期间,新识别2户4人,返贫1户4人,剔除9户29人,经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全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8户3189人,2014年至2019年六年累计脱贫970户3082人,、、、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剩余贫困人口38户10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3%(当前全乡农村人口10407人)。

二、主要工作

(一)查漏补缺,扣好精准扶贫“第一例纽扣”

开展2020年上半年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2020年上半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新识别、返贫没有,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涉及34户48人(涉及新生儿、婚入、户籍迁入、补录),自然减少涉及71户79人(涉及死亡、婚出、户籍迁出、当兵迁出、农转非),其中边缘户1户1人(死亡)。

开展脱贫攻坚户籍清理整顿专项行动。配合乡派出所全面深化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工作,彻底解决贫困户户口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错、重、假”及无户籍人员等问题,有效落实“三保障”等脱贫攻坚政策。

开展数据质量和数据清洗工作。一是对照指标规则和省级数据平台对象监管,完成每季度国家、省级反馈数据质量问题。二是对照各行业部门反馈的入伍参军、服役、羁押、服刑、死亡、失联、失踪等数据,何时比对,修改完善数据。三是对照规则和反馈数据,开展行政村和户基础数据清洗工作。四是新增疫情务工、收入监测、“两类”户风险消除、小额信贷等数据模块的管理。

开展乡、村、户基础档案资料整理完善工作。按照全区统一要求和我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1个月时间,乡乡党委督促指导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帮扶责任人、包社干部齐心协力对乡、村、户三级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整理规范,进一步整理完善了基础档案,建立健全了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户一档”乡级、村级档案,统一装订,做到档案齐全、规范,并根据《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档案资料目录清单》,扎实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档案资料完善整理工作。乡纪委和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各村精准扶贫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实时跟踪、指导、督察。

(二)创新举措,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两园”产业脱贫行动,推动脱贫攻坚像纵深发展,乡4个贫困村已建成4个脱贫产业园,3个非贫困村中已建成特色产业园3个,覆盖7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全部入园,入园率达100%。全乡4个脱贫产业园、3个特色产业园中承载的经营主体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种养殖大户3家。继续落实2017年底全乡未脱贫的贫困户86户每户补助2万元入股合作社的产业扶持政策,户均入股分红1600元,落实三年。

发挥专项资金产业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产业发展。一是鼓励发展“五小”产业。在培育发展奶牛、羊、马铃薯、黑毛驴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对现有扶贫产业覆盖不到位或作用发挥不充分的贫困户,按照“项目到户、支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要求,积极支持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努力构建以牛、羊、马铃薯、黑毛驴特色产业为主导,以“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扶贫体系。目前,已摸底上报37户。二是落实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对全乡剩余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三类户产业发展摸底调查,落实补助资金。目前,已摸底上报8户。

驻村帮扶,着力推进两园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区农业农村局要求,区、乡两级共选派4名农业技术人员,编入4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和培训,定期回访落实技术扶贫情况,上报相关表册。

加强培训,提升创业致富带头人能力。全面规范做好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工作,根据全省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要求,乡4个贫困村目前已完成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底线性任务,即每个贫困村培育2-3名致富带头人,共11名,其中:村3名、村3名、村3名,村2名,每个创业致富带头人平均带动5户贫困户以上,并根据本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实际情况,对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动态管理,实施培训,目前已完成6名人员培训任务。

(三)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劳务就业扶贫

一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减少,为保证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乡与区人社、发改、银西管委会等行业部门积极对接协调,不断加大就业招聘信息宣传力度,通过乡村公告栏、QQ、微信群、风采等及时企业务工招聘信息,组织还未就业的贫困人口积极参加就业招聘会,加大选聘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力度,不断供给就业渠道,做好贫困劳动力劳务输转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户中有输转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应输尽输,截止目前,我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外出务工1659人,2019年我乡贫困人口外出务工1645人,相比去年增长0.8%。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台账分成“已务工、有意愿尚未务工、无意愿务工”三类,定期对贫困人口务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按月更新就业台账,做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稳岗工作。

二是配合人社部门和扶贫部门通过健全完善就业扶贫网格化体系,打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创业等“组合拳”,通过开辟园区企业用工直通车、建立乡镇扶贫车间等形式,解决了大多数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联系银西管委会,对易地搬迁户有意愿就业的在园区就近就地安置。对于少数因年龄偏大或身体残疾等因素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负责、单位管理”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拓宽安置渠道,大力开发公益性保洁岗位,破解贫困户就地就业难题。目前,已陆续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39人,其中:乡村临时公益性岗位28人,乡村公益性岗位9人,爱心理发员2人(村、村建立了“爱心理发屋”试点);银西产业园区就业81人;企业、合作社务工安置52人。

(四)合力攻坚,多措并举凝聚脱贫攻坚

挂牌督战,以督促战,保证不漏一人全面脱贫。一是确定督战对象。2019年底全乡剩余未脱贫户38户110人,脱贫监测户17户50人,边缘户11户16人,2020年经动态调整,现全乡剩余未脱贫户38户107人(死亡2人,嫁出1人),脱贫监测户17户48人,边缘户11户15人。二是落实督战内容。为进一步解决38户107人剩余未脱贫人口、17户48人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11户15人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影响脱贫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乡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确定责任领导及责任人,安排各村实地走访调查剩余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生产生活情况,主要就收入、今年生产计划、住房、就业及存在困难等情况进行调查,认真梳理并形成表册,对症下药,根据家庭情况和农户意愿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或巩固提高计划,落实政策帮扶措施,通过低保兜低、劳务转转、发展种养殖、安排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增加收入确保收入稳定达标,对照贫困人口脱贫标准,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三是巩固督战结果。经过梳理,剩余38户未脱贫户中,低保兜底33户97人,其中:提升低保级别1户(四类提升二类),纳入低保范围5户(二类低保);安置临时公益性岗位18人。鼓励17户脱贫监测户发展种养殖产业或就近安排公益性岗位,杜绝返贫,安置临时公益性岗位8人;9户低保兜底,其中:提升低保级别2户(四类提升二类1户、三类提升二类1户)。11户边缘户全部低保兜底。

完善落实“一户一策”,落实脱贫帮扶计划。准确掌握政策,认真排摸,确定“一户一策”动态管理人员名单,乡确定需制定“一户一策”动态管理人员共66户,其中:未脱贫户38户,巩固提高脱贫户17户,边缘户11户。对以上66户按要求填写“一户一策”动态管理情况统计表,进行季度动态管理,落实脱贫帮扶计划。

扶贫小额信贷应贷尽贷。1.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还续贷工作。2020年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逾期未收回79户352.3万元。一是对逾期户继续催收工作,对拒不还款的采取法律措施;二是对家庭重大变故等的申请核销;三是对符合续贷条件有意愿的户进行续贷,延长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享受年限;四是跟踪续贷后户产业发展情况,保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确实用在产业发展上。2.脱贫攻坚再加力,小额信贷扶贫政策享受全覆盖。根据政策要求,针对全乡精准扶贫户未享受小额信贷扶贫政策或已享受已还款的家庭,进行全面走访,了解是否有意愿贷款发展扶贫产业,全乡共摸底有100户符合贷款要求的家庭申请贷款发展产业,每户意愿借贷5万元。目前,已完成借贷工作。

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1.巩固搬迁入住成果。全面排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际入住情况,对入住质量不高的,实行科级干部包抓、结合实际制定落实计划,经过整改,目前444户已全部完成入住。2.拆旧复垦复绿工作。截止目前,全乡204院已拆除旧房的复垦复绿工作已经全部完成。3.继续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产业工作,对有意愿人员安置合适岗位就业。乡4月份对易地搬迁444户1527人就业务工情况进行了重新摸底统计,建立了就业帮扶台帐,针对有意愿还未务工的搬迁户,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帮扶干部通过QQ、微信群及时转发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入户宣传相关就业扶贫政策,截止目前,园区企业已安置易地搬迁群众80人就业,建立了易地搬迁户后续就业帮扶台账,针对有意愿还未务工搬迁群众进行务工动态监测,定期更新就业季度报表,持续引导易地搬迁户稳定就业。4.易地搬迁户“一户一档”档案资料整理工作。5月份,要求各村对易地搬迁户“一户一档”资料全部进行整理完善,6月底,乡级和村级易地搬迁户“一户一档”资料均已整理完成。

(五)结对帮扶,各行业部门齐发力

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制度、请销假制度、队长例会制度等,督促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每天按时打卡,认真履行“六大员”职责,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管理。定期对、、、四个贫困村工作队吃住在村等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对7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会议记录、工作日志进行常规查看,看是否存在会议记录、工作日志简单等问题,提醒队员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困难需要。对乡驻村帮扶工作队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队员进行调整,新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名,调整队员4名。

督促各帮扶单位落实好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帮扶职责,严格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等文件精神,努力形成帮扶工作强大合力,全力配合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落实好驻村帮扶工作队体检等后续保障工作。一是为保证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以健康的身体投入到工作中,于6月上旬组织对29名工作队人员进行了全面体检。二是对全体驻村工作队成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和肺炎医疗保险。三是督促工作队成员线上线下学习。线上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网络公开课学习专题和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网络视频培训内容,线下充分利用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月例会、脱贫攻坚推进会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脱贫攻坚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促进驻村帮扶工作队更精准地掌握扶贫政策,更精细地指导各村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全体成员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聚焦问题,抓实推进问题整改

全面落实省、市、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挂牌督战、“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巩固提升行动,巩固拓展“五盯紧五整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战成果。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8个方面15个问题,认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督导反馈意见6个方面17个问题。2019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2类5个方面6个问题。十三届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3个方面12个问题。“五盯紧五整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战乡共梳理认领5个方面14个问题。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检视清零行动反馈问题6个方面14个问题。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3类3项3个问题。全省2019年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指出问题整改6个方面6个问题。国务院扶贫办通报问题整改2个方面2个问题。“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自查问题7个方面19个问题。市纪委监委第三专项监督检查组督查乡发现问题反馈共16个问题。“八盯八促”专项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2个方面3个问题。对8个县市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暗访督查通报3个方面10个问题。区第三轮产业扶贫督导发现问题反馈2个方面5个问题。以上问题建立整改方案,定期报送整改台账,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确保上半年整改成效。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为消除绝对贫困、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财政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的报告》(炉财〔2020〕46号),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任务。

(二)落实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县财政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财政保障的基本要求,严格落实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统筹上级补助资金和自身财力,确保足额安排“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所需资金,不留缺口。

(三)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20年县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比2019年增加50万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投入。

(四)编制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结合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一超六有”、“一低五有”要求,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按要求编制了县2020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纳入整合资金规模15480.09万元,计划整合资金规模12613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并于3月底报省、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州财政局备案;8月底,调整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纳入整合资金规模28071.01万元,计划整合资金规模22903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并报省、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州财政局备案。

(五)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制定了《202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7月3日对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核查统计。查出农牧局存在四条问题,要求县农牧局限时整改。

(六)定期督促支出进度,加快资金支付。每月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实行“半月通知、月底通报”制度,要求各部门将每月支出进度报送我单位,由我局统计后报县委、政府备案。

(七)加强四项扶贫基金的管理。截止目前,我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规模达到610万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规模达到800万元,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规模达到464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达到1400万元。我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累计使用525.66万元,救助421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县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140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891万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使用755万元,救助4519人;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累计使用4305.69万元,惠及贫困人口2364人。

(八)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按照财政脱贫攻坚大排查方案要求,我局对2016年至2019年对历年来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情况、财政脱贫攻坚资金使用情况(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资金、义务教育有保障方面资金、基本医疗有保障资金方面、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资金、饮水安全有保障方面资金)进行了排查,根据自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财政脱贫攻坚大排查整改方案的报告》,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时限。

截至目前,排查出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九)实行挂牌督战,规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的通知》7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牵头职责,有效规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脱贫攻坚扶贫资金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的报告》,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的业务指导和全过程跟踪监管,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提升脱贫成效、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的目标。

(十)加强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管理。及时录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数据,抓好各项数据分配、支出,填报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处理各类预警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

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支出进度不足。我局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付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扶贫资金拨付和报账流程,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过2020年21个扶贫专项资金情况统计表来看,部分扶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管好用好四项扶贫基金

1.完善四项扶贫基金效益分析机制。按照“梳理问题、总结提炼、推广完善”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四项扶贫基金效益分析机制,有针对性的反应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基金使用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发挥基金作用。

2.拓展基金筹资渠道。拓宽县级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稳定补充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家庭上学就医“现实困难”。

3.探索创新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新模式。支持推进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操作程序,加强分险审核把关,有效撬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入,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持续增收“长远生计”。

(二)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1.继续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把财政支农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给贫困户,实行按股分红、收益保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指导督促实施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严格履行协议,确保贫困户分红落到实处。

2.扩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就业。继续支持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购买劳务服务,选聘为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生态护林(草)员、乡村环卫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社会治安协管员等,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三)加快支出进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5

  关于脱贫攻坚的党员工作总结

  3月18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强调,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剩下的贫困户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农民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了脱贫攻坚进展。疫情期间,少出门、少聚集是关键所在,在此其中,“互联网”无形当中成了复工复产、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电商平台要确立战略主导地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为此,各大电商平台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销售理念,全面打造销售平台,开创如“双11”“双12”等销售主题,掀起销售热潮。还需把脉农村季节务农秋收的时间节点,通过直播连接田间地头务农现场,为农业技术推广、农场景观赏和农产品销售开启绿色通道。平台与平台之间还要密切合作,打造平台亮点销售载体,例如,举办“线上农博会”、开通“生鲜绿色通道”、成立“农产品销售联盟”,等等,确保给予农民更大更好的销售平台和销售渠道。

  让“互联网+”与销售技巧互促进,还需强化人力去发挥关键作用。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近段时间,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陆续出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等领导干部带货视频,这都是响应中央号召,领导干部亲身示范践行的好方法、好举措。为此各地党委、政府还要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党政一把手要积极化身“网络主播”,为地方农特产品直播带货。及时与第一书记、村书记、扶贫帮扶责任人分享带货经验,并指导农户自主依托网络平台和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在必要时候可以与知名网络主播协商合作,通过“捆绑销售”“清仓甩货”“打折出售”等方式进行农特产品销售,切实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让“互联网+”与商业模式跟潮流,更要去创新方法拓宽收入渠道。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结合现阶段广大市民精神需求等特点,可将农产品、养殖业等“一次售卖”模式向“收费代种代养”模式转化,大米、玉米、果树及各类牲畜均可由农民代为种植养殖,只收取土地承包、种子农药、牲畜幼崽及人工照料等费用。通过大力开发“共享经济”,将线上的“蚂蚁森林”实体化、公益化,也有利于解决备孕怀孕、家有小孩、爱干净不宜养殖宠物等困扰。同时,也便于疫情过后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和“共享客户”来本地旅游,进一步提升本地民宿入住率和各类消费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共享经济“二次性收入”。

  “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需要进一步开拓,也需要多途径并进,但无论何时何地,求实、务实、踏实才是中华民族成长发展进步的根本所在。只有党群齐心协力,携手与共,才能攻破重重难关,让中国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屹立世界之巅!

  关于脱贫攻坚的党员工作总结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决战,必须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精细的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持之以恒的精神脱贫攻坚。万事害怕放弃,功成重在坚持,胜利的前提是在困难面前不松劲,在诱惑面前忍得住,在骄傲面前沉下心。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但我们仍没有取得全面胜利,切不可被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冲昏头脑,迷失心智。要继续坚定信念,保持高昂心态,一鼓作气、趁热打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党员干部要“咬紧”目标不放松,抓小事抓细节,多听,收集老百姓的“心声”,多看,了解老百姓的“难点”,多学,虚心为老百姓“解忧”,调整胜利心态,继续保持战斗力,一气呵成推动扶贫成效向深处发展,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发力。

  以“质”“量”并重的标准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到了攻坚克难的最后阶段,又遇到了疫情影响,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但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的时限不会改、目标不会变、标准不会降。一是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通过开展督查巡查、督促指导、成效考核,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真实,经得起检验。二是克服疫情影响,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三是改进干部队伍作风,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后勤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全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脱贫攻坚。“执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老百姓幸不幸福、满不满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风向标。唯有那些时刻将百姓冷暖记挂心头、群众期盼背负身上,并想方设法为百姓及时解决困难的干部,才能称得上为民务实的好干部。党员干部要牢记责任,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以“智慧+实干”的劲头,缩小“自我”,突显“群众”;用活“精准”,彰显“责任”。只有以高度的高思想认识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加油助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保持绵延不绝的“动力”,提供坚强的“后盾”。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决胜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冲锋号”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当坚定信心、瞄准目标、精准发力、携手奋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关于脱贫攻坚的党员工作总结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XX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XX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XX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关于脱贫攻坚的党员工作总结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通过收看省、市表彰大会,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孙志刚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区大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6

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安排,决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主任吴金明等一行4人担任三星村驻村工作队,其中吴金明同志任组长,周德钊同志任该村“第一书记”,魏小强和伍兰兰同志作为组员,负责全力协助做好三星村扶贫攻坚工作。一年来,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上级领导安排,组织全体队员经常性深入该村村委会现场办公、走访扶贫户,较好的协助该村完成了下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一)积极指导该村开展动态调整和整改工作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在今年“春季行动”中,驻村工作队成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整改,按照“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入户核查,根据核查情况,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在纪委大数据比对及动态调整工作中,瞄准问题,扎实整改,按照精准扶贫工作各项程序要求,先后共清退非贫困户18户X人,现系统中有贫困户130户280人;12月份动态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中,拟新增识别贫困户4户10人,进一步提高了精准识别率、降低了漏贫率。

(二)积极协助“村两委”完善村级档案和贫困户档案

为确保贫困户实际情况、纸质档案、国网系统三方信息相一致,驻村工作队多次下乡,协助“村两委”更新完善该村村级档案和户档案,多次深入到户中核实基本信息,修改完善纸质档案,并按市扶贫办要求全部制成电子表格存档,进一步完善了档案,夯实了基础。

(三)积极与贫困户结对,切实履行帮扶责任

驻村工作队成员每人结对帮扶贫困户2-4户,多次走访慰问各自联系帮扶的贫困户家庭,了解他们近期的身体状况、存在的困难及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听取他们对于扶贫工作的建议意见,深入了解其当前所享受的各项行业政策补贴金、帮扶金的落实情况,积极为其谋划脱贫致富项目,跟踪扶贫成效落实。

(四)用实小额金融贷款和产业扶贫资金,产业扶贫显成效

协助“村两委”争取产业扶贫资金XX万元和小额金融贷款8万元,吸纳XX户XX人和户xx人分别加入广水市映山红油茶合作社和广水市连之美合作社,年底每户分红300元整,全村产业扶贫覆盖率达xx%以上,产业扶贫成效凸显。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档案资料信息不够准确

根据12月我市督查组督查反馈结果,我村扶贫档案资料信息还存在一些问题,少数所登记造册信息与贫困户真实情况不符,国网信息和户电子档信息不一致,扶贫手册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填写不够规范,少数手册没有贫困户签字确认;对于今年年底脱贫户脱贫验收表没有农户签字,上述问题均在12月中旬已进行整改完毕。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7

达来胡硕苏木五个嘎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344人,现已稳定脱贫28户71人,正常脱贫118户273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124户,占85%,因学致贫11户,占7.5%,其它11户,占7.5%。低保、五保户113户213人。有劳动能力的196人,其中101人已就业,占52%。2020年人均纯收入约为16700元。

一、联合多方力量,织牢“两不愁三保障”的“保障网”

(一)健康扶贫方面。一是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对所有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了所有慢性病的备案,发放慢病卡;二是及时解决了医疗报销类问题,杜绝出现怠慢、推卸等问题出现。

(二)安全饮水方面。建立健全安全饮水相关工作机制,加大入户核实力度,与相关部门协调完成了全部建档立卡户的水质监测工作。目前,引水水质全部达标。

(三)住房安全方面。联系住建部门、包联单位全面清查危房,共发现4座危房,目前已全部维修,保证住房安全。除此之外,为2户建档立卡户申请廉租房。

(四)教育扶贫方面。教育扶贫工作有效推行。目前,我辖区建档立卡户在校生共有40人,其中小学13人,初中7人,高中12人,中专2人,大专5人,大学1人。今年教育扶贫投入10.945万元。包括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惠及10人,2.42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惠及15人次,8450元,大学生入学资助2人次,2万元,其他政策惠及24人次,5.68万元。

二、聚焦精准帮扶,优化扶贫措施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成效工作任务加重,为此,按照“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的要求,持续发力,精准施策,苏木统筹推进多元措施。

(一)产业扶贫方面。为进一步扩大扶持覆盖面,在原有的扶贫产业基础上,2020年共发展新建扶贫产业项目4项,总投入达702万元,其中分别投入85万元专项资金和114万元专项资金与龙头企业东蒙鑫公司发展合作养殖项目,收益按季度结算,预计年收益可达19.9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次,现前两季度收益已到位,共计9.95万元,涉及项目嘎查村已经按照相关程序受益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投入220万元用于查格达村、河日木特村的集体养殖项目,其中查格达村自筹资金20万元,预计收益可达17.6万元;投入253万元用于与东蒙鑫公司的合作养殖项目,收益按半年期限结算,预计年收益为25.3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目前此项目收益期未到。投资30万元发展大棚种植项目,年收益不低于投资额的8%,收益覆盖16户建档立卡户。目前,大棚已建设完毕,正在验收期中。

(二)就业扶贫方面。一是高效率完成设立公益性岗位工作任务。通过摸底排查,共有34名建档立卡人员进行报名公益性岗位。通过初审、面试、考核公示等相关程序,最后除5人不符合条件,12人自愿放弃外,剩余17人已签订建档立卡劳动合同,顺利就业上岗(其中有一人现因病已故)。二是是各嘎查村科学规划和发展扶贫产业,因人施策,因户施策,设立村级就业岗位,共计10个岗位,有效提高脱贫户的生活态度和内生动力,并提高一定的经济收入。三是对有就业条件但因内生动力不足而未就业的人员,通过谈心谈话,思想指导,指导就业。共安排或开展就业培训53人次,除了村级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就业企业岗位2人。

(三)金融扶贫方面。联系相关行业部门,推进小额贷款工作,为建档立卡户协助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5户,涉及贴息金额64万元,为壮大发展规模,拓宽发展路线夯实了资金基础。

(四)临时救助方面。督促各嘎查村结合集体经济和扶贫产业,建立相关机制,解决村民大病救助等棘手问题。2020年共发生3次临时救助问题,共计1.6万元。

三、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抓好整改

持续做好上三级巡视整改工作。针对上三级巡查整改工作的要求,苏木主动认领问题8项78条,并成立专班逐一研判,细化分解存在问题,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台帐,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实施销号整改,截止目前,立行立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8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9

脱贫攻坚反馈问题已收悉,我*针对反馈问题展开积极整改,认真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反馈问题内容

(一)贫困户识别不精准。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纳入贫困户。

(二) 帮扶措施单一。主要依靠“金融生产贷”对贫困

户进行帮扶,措施单一。由于金融生产贷受金融政策和企业经营影响较大,一旦扶贫项目企业经营不善,贫困户短时间内返贫可能性大。

(三) 个别帮扶企业获取扶贫贷款后,未能每月按时按

标准向结对帮扶贫困户发放收益分红。

二、属实情况

市巡察组反馈问题均属实。

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贫困户识别不够精准”问题的整改。

巡察组给我镇反馈的贫困户识别不精准问题,我*以春节前的“冬季大走访”为契机,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对标台账,仔细摸排。同时利用市级大数据比对,特别是对收入情况、住房面积、耕地面积、家庭人口变动等情况进行再摸底、再核实,2018年11月份以来,全镇共清退“沙子户”54户111人。

(二)关于“帮扶措施过于单一”问题的整改。

市巡察组反馈的主要问题是“主要依靠金融生产贷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措施单一。由于金融生产贷受金融政策和企业经营影响较大,一旦扶贫项目企业经营不善,贫困户短时间内返贫可能性大。”2016—2017年,我镇依靠7个生产贷项目帮扶了887名贫困人口,取得了很好的帮扶效果,2018年,我镇将对继续享受政策的456户804人采取多种帮扶措施进行帮扶。一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低保兜底措施,可帮扶302户411人;二是采取金融扶贫帮扶措施,利用富民生产贷可帮扶200人;三是冬暖式温室大棚产业项目目前健康稳步发展,今年可继续帮扶300户;四是**社区农产品初加工补贴项目现已建成,预计今年可帮扶200户贫困户;五是继续实施“企业扶、干部帮、富户带”措施,2018年,我镇计划继续募集社会帮扶资金30万元,通过社会扶贫可帮扶50户贫困户。通过以上措施,基本做到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可有效帮助我镇贫困人口稳步增收,顺利实现脱贫。

(三)关于“扶贫款项发放不及时、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市巡察组反馈“个别帮扶企业获取扶贫贷款后,未能每月按时按标准向结对帮扶贫困户发放收益分红”问题,主要涉及我*****有限公司和****项目。我*积极与相关企业主体对接沟通,扶贫款项现已全部发放到位。****富民生产贷已于2018年12月20日向我*100名贫困人口足额兑现帮扶资金;2018年5月8日****有限公司也向300名贫困人口兑现完成剩余帮扶资金。

关于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根据《甘肃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甘办字〔2018〕47号)和(中共白银市委办公室、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18〕34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查找,实事求是、动真碰硬、认真整改。现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随文上报,请审阅。

产业扶贫方面

1、扶贫产业弱,贫困户收入单一,产业项目扶持不精准,产业帮扶项目单纯发钱,“一发了之”,部分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我县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依托传统的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和羊、猪等养殖产业带动力度小,大部分贫困户只能单一的投入一项产业;个别地方的产业扶持项目定位不精准,片面的以高产、增收为目的,没有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单纯的自我发展,没有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至今仍有96个村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贫困村39个。

整改措施:1.根据扶贫产业弱的现状,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制定了《景泰县“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补充意见,全方位、全产业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壮大。2.围绕重点项目和“6+5”重点产业发展,农牧部门组建了蔬菜、设施农业、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耕地地力提升、小杂粮及旱作农业、玉米制种、水产养殖、牛、羊、黑毛驴和奶骆驼、猪、鸡、农业技术培训、品牌培育、农机服务等17个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专家团队巡回指导、集中办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做到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户有技术明白人,扶持引导贫困户到所带动的经营主体务工、学习种养殖产业技术,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3.制定了《景泰县“破三弱、强造血”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产业扶贫这一根本,把“破三弱、强造血”作为推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市场引导作用,使贫困群众参与富民产业集约化、市场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对带动贫困户达到一定户数、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按照扶持奖补标准进行奖补。4.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村“两委”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认真细致地清查盘点,切实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明晰。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模式,建立村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房屋、农用机械、小型设施等,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2、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精准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中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人口数量录入不精准、衔接不到位,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1.为了确保“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有效对接,根据唐仁健省长调研省农牧厅讲话精神和全省六大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工作会议安排,县农牧局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重点,每个乡镇确定一个主抓产业,科级干部包村,技术干部包户的原则组建“一户一策”产业扶贫对接技术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宣传“6+5”产业扶贫政策、帮助选准主导产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服务工作。2.摸底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情况调查表》,汇总完成后对比大数据平台,建立台账,分年度、分产业、分乡镇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有效地为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3、“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慢,主导产业不突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缺乏产业支撑;产业扶贫工作统筹不够,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各乡镇产业发展不均衡,致使部分乡镇缺乏支撑产业。

整改措施:1.在我县北部风沙区红水、漫水滩、上沙沃等乡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到2020年全县种植经济林果35万亩,中药材10万亩;2.在中部盐碱区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16字方针,到2020年发展水产养殖2万余亩,治理盐碱地6.5万亩;3.依托引大工程指挥部给景泰3000万方供水指标,投资5.6亿元,在寺滩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3.84万亩,在正路镇通过引提灌工程发展高效节水滴灌高原夏菜和马铃薯种植3万亩;4.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根据省上6大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出台了蔬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牛、羊产业扶贫方案。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水产、猪禽、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5个产业扶贫方案。针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不突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现象,乡镇、企业、合作社积极对接,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导,确定扶持产业类别,实现精准扶贫。

整改时限:已整改完成。

景泰县农牧局

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根据国家扶贫考核反馈问题、自治区平时掌握问题、乌兰察布市平时掌握问题及我区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归纳的问题和整改意见如下:

一、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资金拨付进度慢滞留现象

整改措施:区财政对扶贫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管理,上级资金下达后三日内告知部门,并在15日内资金拨付到位,部门在1月内及时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或补贴到户,并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区纪委和审计部门。

(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整改措施: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的监督,公示公告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不得暗箱操作。

(三)存在资金挤占挪用的现象

整改措施:一是严格按专项资金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二是对资金挤占挪用立即追回,并对资金使用单位按财政纪律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二、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方面的问题

(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作用不明显,没有认真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整改措施: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扶贫工作任务,经常进行研究部署,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要完善工作档案,确保形成全力,使扶贫攻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档案。

(二)个别包扶单位、包扶干部仍然把脱贫攻坚帮扶等同于救济救助,至今还停留在送钱送物开展慰问的层面上。

整改措施:一是包扶干部要熟练掌握扶贫政策,入户进行宣传,提高贫困户的思想认识。二是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摸清贫困户情况,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三是发挥联络作用,积极与各部门沟通联系,使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四是真心结对、全力帮扶,包扶单位每月组织干部深入贫困户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少于4次,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五是以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为主,不能随意给钱送物,避免农户互相攀比。

(三)虽然建立了单位包联自然村的制度,但有的单位没有深入下去做工作。

整改措施:一是区直各部门要经常到所包村开展帮扶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 二是包联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切实安排好包村工作,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完善包扶档案。

三、贫困户识别、退出不精准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漏评现象

整改措施:全面入户排查,严格按照“九步法”程序精准识别,在识别上“尺子”要准、刻度要清。特别针对仍居住在危土房的,经鉴定为C、D级的,应纳尽纳。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准确识别,不能搞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坚决按照政策,做到公平公正,程序合理。对应纳入的贫困人口,及时开展动态识别工作,做到应识尽识,不漏一户一人。

(二)存在错评现象

整改措施:按照识别标准,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入户重新核查家庭收入情况,对“富人戴穷帽子”、优亲厚友等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坚决清退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错退现象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六步法”程序精准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要高于当年贫困标准线且吃穿不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的,才能退出。达不到退出标准的,不能人为退出、提前退出。已退出的,要及时重新纳入。

(四)八类人员“一刀切”,未纳入贫困户

整改措施:在农村常住人口范围内,对八类人员识别不搞“一刀切”,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可以提交申请,但同时必须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资产状况,提交致贫原因的佐证材料,并授权核对,通过信息比对,实地入户调查,将符合现行国家扶贫标准的,严格按照识别程序全部纳入到建档立卡系统当中。同时乡镇、村出具说明材料,确保应识尽识,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一人。

四、精准帮扶工作不扎实方面的问题

(一)对贫困户的情况掌握的不全不细,贫困户的档案不完整、数字不准确。

整改措施:一是建档对象全覆盖。凡经村两委和村议事会一致确定的贫困户,全部以户为单位建立档案,一户不落。二是归档资料全动态。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计划、资助情况等内容应收尽收,每月归集一次,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三是档案管理要规范。村委会指定一名委员兼任档案员,负责贫困户档案的建立、资料的收集保管。

(二)有的扶贫措施缺乏针对性,帮扶成效不明显。

整改措施:分析找准致贫原因,根据贫困户家庭每一个成员状况,因户因人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充分评估帮扶措施实施的效果,该增加措施的增加措施,该强化的强化,该调整的调整,该取消的取消,确保起到实效。

(三)有的未推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户没有落实乡村医生签约,没有实行大病、慢性病分类救治。

整改措施:针对贫困人口大多因病致贫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工作。由卫计局、医保局、民政局、三医院、蒙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相互协调组织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督促农村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对于新识别的贫困人口,继续通过“三个一批”救治行动,对大病实行集中救治,对慢性病签约服务,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对重病实行保障兜底治疗。要实施好区级医疗机构免押金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认真落实“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户只负担5%的医疗报销制度。对慢性病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因病用药,对症送药。

(四)健康体检未全部覆盖

整改措施:由卫计局牵头,村委会和包扶责任人积极配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上门体检,对外出和漏检人员及时联系体检。

(五)教育资助不及时

整改措施:对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状况做好摸底调查,按相关手续申报,及时审核确认,确保春季在5月底前完成发放,秋季在10月底前完成发放。

(六)有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整改措施:要充分发挥郊区企业多、用工多的优势,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就业部门要定期提供用工信息,帮助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林业局、乡镇积极开发护林员岗位,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护林员。乡镇牵头,对有劳动能力、自己无法找到合适岗位的,全部安置为村卫生清理员。

(七)扶贫搬迁对象有住房面积超标现象,个别易地搬迁户未完全搬迁入住。

整改措施:依据易地搬迁安置政策,对搬迁户超面积问题,由搬迁户与子女协商,出资购买超面积部分房产,并签订资产分割协议。对易地搬迁部分未入住户由乡(镇)入户督促和帮助其尽快装修入住。

五、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一)农民对脱贫攻坚政策知晓度不高,对自身受益情况不清楚不明白。

整改措施:包片领导、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经常入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扶贫政策,并对贫困户帮扶收益情况及时告知。

(二)干部对扶贫政策不熟、情况不明、底数不清。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干部扶贫政策和业务培训。二是定期不定期进行考试、考核。三是对不称职的驻村干部及时进行召回、调换。

六、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一)有的贫困村没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大多数刚刚起步,带动能力较弱。

整改措施:一是没有集体经济的村,按照已确定的项目尽快组织实施。二是如项目实施条件发生变化不宜继续实施的,乡镇、村召开相关会议重新确定项目。三是积极稳妥探索村企合作经营、委托投资经营、异地投资固定资产经营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和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四是建立参股分红增收机制。在贫困村探索将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股份,鼓励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参股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通过经营盈利参与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薄弱,过去多数为零,培育壮大需要过程,难以发挥村集体的扶贫主导作用。

整改措施:一是积极支持村集体领办经济实体,通过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推行土地流转。二是大力推行村集体领办服务实体,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业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经营性服务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对部分集体经济底子薄弱、缺乏资源的贫困村实施定向产业扶持集体经济增长。四是对村集体闲置房屋、校舍、厂房、仓库、生产装备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等各类集体财产,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发利用,增加村集体资产经营收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七、贫困户危房改造不彻底的问题

(一)有的贫困户改造后没进行危房等级鉴定

整改措施:房管局要对进行过危房改造的贫困户的住房全部进行等级鉴定,如未达到安全标准,全部进行重新改造、加固。

(二)有的危房没有纳入改造范围

整改措施:所有农村C级和D级危房全部进行危房改造。乡镇提供农户住房基本情况,房管、住建部门要进一步核准危房(土房)存量,并出具评定结果,作为危房改造和脱贫评估验收的依据。凡现住房属于纯土坯、“穿鞋戴帽”、“四角硬”、“里生外熟”、外墙裱砖的土木结构房屋以及部分地基沉陷、墙体裂缝、屋顶塌陷严重的砖木结构房屋,均须纳入评定范围,并建立房屋评定档案和改造台账,不得有遗漏。

(三)有的农户自己不愿改造,缺少佐证材料。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乡镇干部、住村干部要包危房改造户,一对一入户反复做农户思想工作,该改造的改造,该拆除的拆除。二是对于极个别实在不愿意改造的农户,签订放弃危房改造协议,留存影像资料作为佐证材料。

八、扶贫项目安排不精准的问题

没有建立区级扶贫项目库和乡(镇)村两级扶贫项目清单,“户申请、村申报、乡(镇)审核、区审批”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不规范。

整改措施:一是乡村确定扶贫项目。要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进行广泛酝酿讨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并参与项目规划设计,确保选好选准项目。要精心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形成实施方案,方案要有建设内容、有实施时间和地点、有帮扶人口数、有帮扶受益方式、有效益分析,其中产业扶贫项目每村选择3-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村选择2-3个,分别报乡镇扶贫部门评审。二是乡、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扶贫项目认真进行审核,对项目可行性、合规性、实效性进行论证评审,合格后报区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把关,建立区乡两级扶贫开发项目库。

九、驻村帮扶工作方面的问题

(一)个别驻村干部没有真正脱岗,存在“两头挂,两头跑”的问题。

整改措施:根据《关于进一步选优配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驻村工作纪律。明确驻村干部在岗时间,每天在村时间不得低于8小时,每年在村时间不少于200天。明确驻村干部请销假报批程序,驻村干部请假3天以内的,报乡镇驻村办审批,报区驻村办备案;请假3天以上5天以内的,报区驻村办审批;请假5天以上的,报市驻村办审批。考勤和督查由纪委和区、乡镇两级驻村办负责,对无故脱岗3天以内的要扣除当月的驻村生活补助,并进行通报批评,书面反馈派出单位;对无故脱岗3天以上的,公务员年度考核直接评为“不称职”,扣除全年驻村生活补助,按规定给予降职处理;其他人员直接评为“不合格”,扣除全年驻村生活补助和年终奖金,并给予批评教育,并由组织部门责令派出单位召回,重新选派。

(二)个别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存在“计划上了墙,工作没落实”,驻村帮扶效果不佳。

整改措施:一是驻村干部要在农村一线落实帮扶工作,就是要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就是要努力当好农村工作的“调研员”,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生产发展的“指导员”,管理民主的“监督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二是驻村更要驻心,只有带着感情,带着热情,与群众“手牵手、心连心”,真正“沉”入农村,才能把群众的事当着自己的事,把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好地落实到农村。三是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工作成效的考核监督和管理,将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工作成效列入年终考核,对帮扶成绩突出的、群众认可的干部在年终考核、评优和干部使用上进行优先考虑。区纪委、区组织部对驻村工作队经常进行检查和督导,区扶贫办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及乡镇、村委会的扶贫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三)一些单位没有按要求把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有到基层工作意愿、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基本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派下去。

整改措施: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选优配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实施细则》具体要求,成立区、乡镇驻村工作办公室,在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驻村工作的统一协调与管理。新选派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应为科级干部或科级后备干部,队员应为科级干部或科级后备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如派出干部不得力、工作滞后造成影响,追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十、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与发动社会力量不够的问题

(一)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整改措施:一是引导群众发展生产。根据群众劳动力状况,多渠道选择群众力所能及适合发展的路子。如手工编织、庭院精细化种植、畜禽养殖,解决群众日常开销,让群众“手有活干,心有劲气”。二是组织群众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群众举办秧歌、广场舞、地方戏、棋类活动等,改变群众“蹲墙根、拉家常、说闲话、聚众”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三是弘扬好村风好家风,乡镇每年开展一次好村风、好家风评选活动,从脱贫致富、尊老敬老、孝老爱老方面对家庭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四是对自主就业、自我发展生产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贫困户主动发展生产、自主脱贫。

(二)社会参与扶贫不够

整改措施:一是广泛动员人大、政协、工商联、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二是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发动发挥企业、个人、协会等社会力量为贫困户捐资捐物,基金专帐、专户、专人管理,帮助有需求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特困户及时救助。三是今后原则上不再鼓励企业、单位、个人直接出资、出物给贫困户,避免引发攀比、局部提高扶贫标准等问题。有出资意愿的,直接捐助给扶贫救助基金。四是对社会扶贫的典型事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关于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2月23日,县委书记从维德同志率队督查我镇脱贫攻坚工作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41户287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80户1369人,低保贫困户624户1265人,五保贫困户237户244人。已经脱贫886户1854人,未脱贫555户1024人。2018年拟脱贫426户800人。重点贫困村2个,分别是:上奠村2016年已整体出列,铁佛村2017年已整体出列。

一、开展全面排查,深入剖析,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镇党委政府认真对照县委从维德书记调研我镇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督查整改意见,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查摆出脱贫攻坚自身存在政策不精准、帮扶不到位、满意度不够高等问题,决定用半个月时间,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一次干部大走访、脱贫大排查、满意度大提升、政策大服务活动,对存在的问题深入的摸排和彻底的解决。

镇党委政府于2月26日召开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会。镇村全体同志、驻村工作队成员和镇直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上,宣读并学习了瓦发〔2018〕9号文件关于《瓦埠镇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的通知,通报了该镇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作了详细安排部署。

二、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整改,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

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实整改到位。

一是开展一次干部大走访。认真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走村进组、上门到户,开展“五问”“六看”“两查”走访贫困户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共发现问题546条,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开展一次脱贫大排查。对拟脱贫户:今年拟脱贫426户800人开展了全部走访,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组织人员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核实,实地走访,确保信息资料准确,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确保产业全覆盖,每户达到6项脱贫措施等,做到实事求是,精准脱贫。共发现问题83条,住房不达标的3户,子女上学困难的2户,正在解决,其他问题已全部解决;对已脱贫户:排查是否能达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对特殊脱贫户做好了摸底登记,加强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对已脱贫人口在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对边缘户:高度关注边缘贫困户(6类人),主要是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残疾户、危房户、重病户、独居老人户和无劳力户,进行分类摸底统计,掌握他们的所需所想,也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帮助。共排查出特殊户21户,镇党委政府正在按家庭实际情况进行逐一解决。

三是开展一次满意度大提升。通过召开村街两委会、党员会、村民组会、群众代表会等,全面宣讲党的精神和扶贫战略思想,通报近年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双基”建设加快推进,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导向,克服“等、靠、要”懒惰思想,让贫困群众敢想敢干、能干会干,注重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从思想上拔穷根,引导他们形成艰苦奋斗、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消除精神贫困,努力提升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和村规民约等方式,共摸排转化信仰宗教的贫困户56户,并主动对基督教中堂、佛像等宗教宣传品进行了清理。

四是开展一次政策大服务。主要是动员全镇上下、各站所、包保责任人,把各类扶持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完善建立本镇扶贫、教育、卫生计生、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信息共享渠道,确保各项扶贫保障政策精准落到实处,确保贫困户稳定受益、稳定脱贫。认真落实了产业扶贫项目、健康扶贫签约医生服务、教育扶贫学生信息核实、金融扶贫政策、技能岗位培训、社保兜底等各项政策,认真打好扶贫政策“组合拳”,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到获得感、幸福感!摸实全镇有子女上学的贫困户学前生29户29人、小学生109户139人、初中生70户79人、高中生37户37人、中职生16户16人、高校学生32户32人,即有建档立卡贫困生332名。以“口袋书”、明白卡和宣传画等方式明确了教育扶贫政策并发放到对象户,使对象户全面掌握政策,全部得到政策内教育帮扶资金扶持。全镇共印发、张贴宣传产业、教育、健康扶贫三种年画3200多张。共印发、张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示卡》1400多张。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目标

镇党委政府将继续认真按照整改要求,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持续用力抓巩固、抓深化,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中共寿县瓦埠镇委员会

寿县瓦埠镇人民政府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整改报告 市扶贫办:

贵办转来的《银川市脱贫攻坚第二督查巡查组关于对部门扶贫督查巡查工作问题的整改意见书》(银扶贫办发〔2017〕50号)我局已收悉。局主要领导对贵办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进行部署,要求责任领导、责任人员逐项整改、逐一落实。现将我局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情况

(一)主动作为,努力构建“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

一是在完善扶贫长效机制上下足功夫。要求驻村书记加大对困难群众的走访力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走访,在走访中准确掌握并第一时间上报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彻底打通问题上行和措施下行双向通道,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二是在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上下足功夫。继续推进“聚力”工程贷款工作,降低群众融资门槛,切实将群众致富的“好点子”变为群众增收的“金点子”;依托红白理事会,通过建立村规民约逐步推动移风易俗,坚决抵制大操大办等铺张浪费行为,引导群众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协调灵武市就业局给予支持,于近期举办厨师技能培训班,提高群众就业能力,增强群众致富本领。三是在增加群众安全感上下足功夫。以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为基础,充分发挥寺管会、乡贤作用,成立村级调委会,建立调解工作室,按社分割划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各社长具体负责所包片区的法制宣传、思想教育和矛盾调解工作,确保群众矛盾早发现、早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积极争取,全力推动扶贫道路项目建设。

银川滨河新区十万亩枸杞扶贫种植基地公路(一期工程)项目已完工,西夏区兴泾镇至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公路项目属于政府类投资项目,项目建设应严格遵守政府类投资项目相关规定,待可行性论证、土地报批、立项审批、招投标等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完善后方可开工建设。目前,我局已按照贵办整改建议,加大协调争取力度,将西夏区兴泾镇至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公路项目列入2018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全力确保项目资金,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证。灵白公路到长流水景区1.5公里、灵白公路到漫水塘村一队养殖园1公里、漫水塘村一队养殖园区到二队养殖园区2公里路三条道路我局正在协调灵武市,计划由灵武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届时我局将积极配合,做好协调审批工作。同时,为加快上述道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尽早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我局已将项目建设责任到人,明确由分管领导担任项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负责人任责任人,具体负责上述扶贫道路项目,对项目建设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基础条件制约,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推动不快,与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尚有差距。二是受群众思想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影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尚存不足,亟须推动困难群众致富愿望和致富本领的双提升。三是受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流程及政府资金有限影响,主要扶贫道路项目推进速度不快。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产业扶贫整改方案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扶贫领域内反腐败监督工作各项制度。成立了扶贫领域精准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扶贫领域落实“一定、二看、五査、六建”精准监督工作法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六项工作制度,并将乡村各项制度喷绘上墙,建立了gggg乡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台账、gggg乡农村低保问题线索处置台账、gggg乡农村低保问题线索处置台账、gggg乡案件查处台账等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整改落实,保障扶贫领域资金项目安全。

(一).制定一套责任清单。以厘清责任为前提,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清单化管理,制定“1+X”监督责任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合力。

(二).看牢两个关键环节。一看政治站位。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检验乡党委和村支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督促乡村两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政治态度,强化政治担当,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钉钉子精神,真正把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场上,把脱贫攻坚政治任务抓在手上,坚定信念,心系群众,鼓足干劲,脚踏实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也绝对不能输的硬仗,以脱贫攻坚实际成效兑现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二看工作作风。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把讲真话、干实事、练硬功贯穿脱贫攻坚行动始终,督促乡党委和村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麻痹情绪,始终把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作为第一责任,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以更加务实的担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带头冲锋、大胆进取,沉下身子、埋头苦干,转变工作作风,下足“绣花”功夫,增强创新本领,提升精准施策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严查五类突出问题。一是严查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重点查处乡干部、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上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对年度脱贫计划和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力、进度缓慢、效果不佳;对扶贫检查、巡察、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责不力、监管不严、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帮扶单位及干部在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过程中工作不严不实不细,敷衍塞责走过场等履行帮扶责任不力;乡纪委、村监委会深入推进“两查两保”和扶贫领域监督检查等工作履行监督责任不力,专项治理工作不深入、不到位,管辖范围内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或发生重大涉贫案件,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等问题。二是严查向扶贫资金动脑筋、伸黑手的问题。重点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套取骗取扶贫资金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吃拿卡要、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索要“跑路费”“好处费”“辛苦费”等问题;在资金管理使用中故意滞留、延期拨付、私存私放和违反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管理规定等问题;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用于发放奖金福利、投资牟利,违规设立“小金库”等问题。三是严查扶贫项目实施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问题。重点查处在项目分配安排、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工程实施、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中违规操作、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抢占掠夺,扶贫项目出现“豆腐渣”工程或烂尾工程,给脱贫攻坚造成较大损失等问题;人为干预或擅自改变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变更、调整扶贫项目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和实行备案等问题。四是严查脱贫攻坚中的腐败和作风的问题。重点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扶持对象、措施到户、脱贫成效不精准等问题;扶贫领域“造盆景”“垒大户”,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等“不实干”;搞“走读”式、“慰问”式帮扶等“不细干”;考核评估一团和气,督查巡察避重就轻等“不敢干”;工作庸懒散慢、消极怠工、贻误工作等“不愿干”等问题。五是严查扶贫领域涉黑涉恶及充当“保护伞”的问题。重点查处行使公权力人员与“村霸”、宗族黑恶势力勾结,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欺压胁迫群众,侵占变卖土地牟利,违规插手、承揽扶贫项目,无理阻挠扶贫项目实施,巧立名目向贫困户勒索钱财,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及煽动群众闹事,破坏脱贫攻坚进程等问题;对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力等问题。

二.加强工作部署,强化任务落实、严抓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一是细化工作任务分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年初与13个村党支部、1个乡直各单位签订《gggg乡扶贫领域内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15份,共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和反腐败工作,全乡52名干部职工以及13个村支部书记都签订了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承诺书。党委、政府班子以及班子成员进行了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重点扶贫工作岗位和重点项目风险防控机制。二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力度。乡党委于5月15日成立了gggg乡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gggg乡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同时组建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乡纪委书记、副书记为副组长,乡纪检监察室及相关站所办业务人员为成员的督察组,对全乡12个重点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进行了督查检查,严格按照责任约谈制度,开展谈心谈话12次,工作约谈160人次,提醒告诫4人次。三是积极部署开展“三纠三促”和“两查两保”工作。年初制定了“三纠三促”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发现整改问题三大类,13条,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整改工作台账,对扶贫领域实施风险防控和风险监测。召开在脱贫攻坚领域内开展“两查两保”工作会议4次。对12个重点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在扶贫领域贯彻中央、省、市、县脱贫工作决策部署是否存在着不坚决、不到位,是否存在着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甚至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行为,开展了全面自查。四是加强党风政风教育,开展扶贫领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共开展专题讲座4次,举办廉政党课4次,开展廉政文化宣传2次,制定标语条幅8条,开展村干部廉政教育会议4次,开展全乡干部职工廉政文化宣传2次,发放宣传单80份,在乡政府办公走道内设置廉政提醒牌12面,在春节、五一节假日前发送廉政短信120条,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一处,在扶贫领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期间,查处乡干部在上班期间随意脱岗,4名同志被约谈,并写出书面检讨,大会通报批评。五是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做到警钟长鸣,时时提醒,时刻警示。截止目前乡纪委开展明察暗访4次,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学校、卫生院干部上班情况,财务支出,惠民政策情况进行了名称暗访,整改问题5条,对5个扶贫领域内重点村开展明察暗访,发现扶贫项目工程等方面问题3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腐败现象在扶贫领域依然易发多发,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在脱贫攻坚战中,少数党员干部还存在作风不实的问题,还处在“纸上谈兵”,重资料档案,轻帮扶实效、政策措施落实不切合实际。

(四)随着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纪检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知识能力结构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不健全的问题。

(五)在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对有些工作的指导和督办不够有力,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不健全,对一些难点问题及其原因调查研究不够深入,部门之间存在互推责任的问题等。一是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扶贫资金存在着未用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各村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农户精准扶贫贷款没用于产业发展。二是扶贫项目建设监管方面,易地搬迁项目进度缓慢;扶贫项目户存在着没有持续发展问题;个别项目户将投放的地膜等没有用于生产。三是软件资料存不规范,各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贫困户动态管理软件资料整理不规范,户内资料有缺失现象。四是非贫困户心理上严重不平衡,产生嫉妒心理的问题。随着精准扶贫扶持力越来越大,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贫困户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导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发展不平衡;非贫困户享受政策有限,发展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部分边缘农户未被纳入,心理上严重不平衡,产生嫉妒心理,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为确保我乡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和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乡党委决定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副职领导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察暗访组、监督检查组,负责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各项工作。通过精准帮扶干部逐户督促种植、养殖产业,使其所贷资金和合作社配股资金以及到户产业发展资金都能够充分利用到发展产业方面,达到预期增资效果,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跟踪资金去向,确保专款专用。

(二)强化责任担当,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要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充分实践运用“一定二看五查六建”工作法,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每季度做一次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查处,绝不姑息,绝不迁就,绝不掩饰,确保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推动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落实。加强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情况汇总、督办督查等工作;乡纪委要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的查处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本乡和监督单位在扶贫工作方面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落实,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及时用于扶贫项目建设,达到专款专用,加快异地搬迁项目进度。要综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群众意愿等因素,进一步细化后续产业和就业帮扶政策,将后续产业发展同步纳入项目实施方案,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业,鼓励搬迁群众以资产、生产资料等入股新型农业合作社经营主体,通过劳务输出、特色种养、公益岗位、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确贫困户稳定脱贫不反弹。

(四)改进工作作风,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从乡纪委做起,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扶贫领域精准监督不断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惠及贫困群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让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从思想上、感情上融为相互支持、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的有机整体,从言论上、行动上形成共谋发展、共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强化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同时注重解决一些非贫困的实际问题,通过统一思想协调好群众关系,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五)规范工作运行,健全工作台账。认真梳理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扶贫档案资料归类要求,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水平,落实责任,整理各项资料,规范户内各类软件资料,查缺补漏,全面及时纠偏改错,确保档案资料的数据正确性,同时将各类档案资料归整入档案盒,贴上标签,方便查找,坚持边查边纠边规范,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重要部门、查找制度漏洞,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程序、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严格的制度执行保证制度建设实际效果,确保扶贫政策有效落实、扶贫资金安全使用。

(六)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各站所、乡直各单位要宣传报道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乡纪委要通过公开栏、横幅、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宣传,使专项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宣传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要求,持续释放反腐败不松劲不停步、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