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7:19

村委财务制度篇1

【关键词】乡镇农村;财务委托;实践

0.引言

镇村在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度过程中,根据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各项业务,严格财经纪律,坚持依法办事,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帐簿设置、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民主理财、统一报帐、审帐、记帐、统一财务公开。也配套完善了“八项制度”,穿行各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正规化的要求。

1.实施“八项制度”和“八个岗职责”

明确和配套了“八项制度”和“八个岗职责”,穿行了八项审计

1.1明确了八项制度

按制度规定进行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确保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不变、审批权不变,使用权不变,处置权不变进行,使农村财务人员工作时按章办事,有章可循,避免了违纪现象的发生。

1.1.1规范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

各村年初要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财务收支预算;财务收入预算须列出如下项目: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财务支出预算须列出如下项目:集体统一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干部工资、差旅费、办公费、报刊费、电话费等)、其它支出等;财务收支预算方案,必须由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年终各村根据年初预算编制决算方案,经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并报乡镇经管站审查批准后,进行张榜公布。

1.1.2规范现金管理制度

各村要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现金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制度;各村向单位和农户收取各项收入以及借入资金、扶持资金等资金时,必须使用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收款凭证,及时入帐登簿,并在收到现金后三日内上交乡镇核算中心代管,逾期按挪用公款处理。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支,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私设小金库;要严格执行现行会计制度,做到当月发生的业务当月处理,对上月发生的业务没有及时处理而拖到下月处理的支出单据,一律不予审核下帐,由责任人负责,对于违纪违法行为严格依法依纪进行处理。

1.1.3严格开支审批制度

乡镇代管资金的开支审批,限额以内用于备用金的开支,由乡镇经管站审批;超限额开支项目,由分管领导审批;重大开支项目,按乡镇政府规定程序研究决定;各村必须建立开支审批制度,严格现金开支审批手续;村干部差旅费开支,参照党政事业人员标准执行;村干部因公外出临时用款,事后必须在三日内按有关规定清帐,否则按挪用公款处理;平时出现的生产性支出和管理费用,必须用途明确,有经办人签名,有民主理财章和理财小组组长签名,有书记或村主任签字,经乡镇经管站审计合规后,方可入帐。对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开支,聘任制会计有权拒绝入帐或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并由主管部门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工作不负责任、,将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支出单据入帐的,由乡镇政府追究聘任制会计的行政责任,直至解聘。

1.1.4规范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或价值不足300元、但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除此之外的劳动资料纳入低值易耗品核算;各村必须严格按财务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严格履行产品物资的出入库手续。物资入库时,由聘任制会计填制入库单,村报帐员根据入库单清点验收,检查数量、质量,核对无误后入库;出库时聘任制会计填写出库单,主管领导批准并由分管领导签字,村报帐员方可根据出库单出库;健全固定资产明细帐和产品物资明细帐,及时详细反映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的增减、使用、转移等情况;对生产性的固定资产,要充分发挥其效益,采取承包或租赁的方式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理,必须经过村民会议审议通过,进行张榜公布,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对不按民主程序购建、处理固定资产,造成浪费和流失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各村要建立固定资产、物资盘点制度。对固定资产每半年清点一次,产品物资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年终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对清查盘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造成丢失、损坏的财产物资,要在查清责任的基础上,由责任人赔偿。

1.1.5严格执行有关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

(1)招待费管理,执行上级规定,取消村级招待费,对经济往来确须招待的,要严格控制标准,实行年度招待费限额管理,招待客人按业务对口接待,禁止村干部集体陪客。招待标准从俭,超标准部分由陪客人或责任人负担,严格执行经办人签字制度,陪客人员必须在就餐单上或发票上签字,否则一律不予报销,禁止在村干部或其亲属家中招待,否则一律视为村干部个人招待。(2)通讯费用管理,村主要干部的电话安装费、通话费、因工作业务确须解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销限额,并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公款安装的电话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村干部配备手机的,原则上费用自理。(3)走访管理,村集体到有关单位走访要注明走访的事由、费用标准。走访烈军属、残废军人、五保户、老干部及有关单位的开支,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并张榜公布,进行走访活动时,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并在发票上签字,严禁动用公款假公济私。

1.1.6规范收益分配制度

在进行年终分配以前,要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搞好承包合同的结算和兑现;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要经乡镇经管站审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并将收益分配方案张榜公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要在保证国家、集体、农户三者利益的基础上按上交国家税金、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向投资者分利、农户分配等顺序进行分配。

村委财务制度篇2

【关键词】村级组织,会计委派制,和谐稳定,五权不变

近年来,为整顿农村会计工作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腐败现象,各地农村纷纷实行会计委派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改善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成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由于部分村组干部认识不到位,法制化建设滞后,农村会计人员素质低等,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仍是引发干群关系紧张及农民集体上访的重要原因。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派制,构建规范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当前我国农村会计管理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村级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行政村作为若干农户和村民的一个集体组织,应当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反映和监督村集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但是,在我国农村,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或是会计机构名存实亡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其次,会计人员的选用大都局限在本村范围,并且选用的随意性较大,往往是根据村领导的喜好或是近疏关系来选用,因此造成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第三,农村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是流于形式。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其保障。但在一些地方,根本没有财务会计制度,更多的是,财务会计制度往往成了应付各种检查的标签,大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农村会计管理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管理松弛混乱。

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不少地方,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一是财务、会计、统计信息严重失真。在农村,会计人员既是财务管理者,又是会计核算者,还是信息统计员,往往根据村领导及上级领导的意图进行报告,迎上瞒下,给数据信息的层层汇总带来很大水分。二是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使村干部有机可乘,乱收费,挪用提留款、扶贫款甚至贪污集体财产,在一些地方屡见不鲜。三是村干部公然违反财务制度,失信于民,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和严重的不稳定因素。

我国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各级组织对农村会计的管理重视不够,听之任之,习以为常,缺乏改革和解决问题的决心。第二,农村会计信息失真不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因而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农民群众在包产到户之后,客观上与村集体的经济联系减少了,他们关心村集体财务会计信息也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了。第三,农村财务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走过场,无法起到应有的外部监督作用。第四,农村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改革不到位,造成制度性空缺。第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形成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与现代管理要求之间的极不协调,有关各方颇有无所适从之感。从分析来看,当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来讲主要取决于监管和农村会计人员的素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大力推选农村会计委派制。

二、农村推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意义

农村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统一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人员,经择优录取、集中培训后委派到辖区内村级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管理体制。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接受被委派单位领导,按制度独立处理村级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参与被委派村的内部管理。实行农村会计委派制,使农村财务内部会计监督转变为刚性较强的外部监督,摆脱了农村会计与村干部的利益或情感方面的纠缠,保证了农村财务公开的及时、真实、完整,这样村民就能及时了解本村真实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及村级重大项目的投资、承包等情况。它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干群关系,维护所有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财务队伍素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村民参与对村事务的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财务公开、民主管理。

1.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素质。按照一贯的农村财会制度,每个村乃至社都配备了专职会计,但农村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财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二是农村财会人员业务知识不强,既没有获得会计工作的相关资格证书,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财会知识学习;三是农村财会人员年龄结构偏高。如果推行会计委派制度,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会计人员将具有较好的会计专业知识,合理的年龄结构,逐渐形成一支为农村财务管理服务的专职的财会队伍。

2.有利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长期以来,农村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一是银行账户多,货币资金管理混乱;二是违规账目多,会计核算及档案管理混乱;三是违规问题多,财务收支混乱。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有利于建立“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账簿、统一会计凭证、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记账方法、统一会计报表,将切实扭转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促进农村会计工作走向规范化。

3.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近年来,农村村社干部因涉及经济问题的职务犯罪也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农村财会人员没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导致会计不能履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裙带关系严重。在选择村组干部时更多的是依靠亲戚关系,造成个别村出现担任村社干部的都是亲戚,甚至是父子或兄弟姐妹,从而使会计监督得不到落实;二是由于有的干部素质低,在工作只管记账,不管监督,认为“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造成监督工作得不到开展;三是由于村会计属于村干部编制,工作上要服从村书记或主任的领导,被领导者对直接领导者进行监督,存在很大的压力。而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通过公开招考、选聘一批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委派到村任职。由于受委派人员是在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下,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工作中将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会计人员与村分离,不拿村上的工资,不分享村里的收益,从体制上保障了会计人员能够严格执法,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所以农村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行,将从财务上约束村干部的,使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大大增强,减少违纪违法行为。

三、当前村级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新生事物,从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1.缺少法律依据,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会计委派制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推行会计委派制缺少法律依据。同时,村级会计委派制缺乏相关制度及其配套措施的支持,各种制度还不健全。有关委派会计人员的选拔任(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业务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还未具体化,委派会计人员行使职权的力度缺少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另一方面,委派部门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等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

2.村级会计委派制的适用范围有待完善。对于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的两类地区:即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郊村和与乡镇政府所在地较远的偏远村需视具其体情况决定是否适用委派制。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郊村,由于其经济业务量较大,实行会计委派制,会造成会计核算与村集体经济活动的脱节,无法满足村集体经济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工作对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反馈及时性的实际要求。而在交通不便的偏远村,实施会计委派制,存在着两难选择,即要求票据报送期间过短,不符合当地实际经济与交通状况,确实难以做到;要求报送期间过长,又无法确保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并有可能由于会计凭证在村出纳手中保存时间过长,而导致新的“包包账、疙瘩账”即坐收坐支现象发生,造成村级财务新的混乱。因此,在实施村级会计委派制时,必须对核算单位是否适合实行农村会计委派制作出判断,要看其是否能够确保会计核算与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原则的实现。

3.会计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实行会计委派制,由于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受派单位的经济效益无关,其主要目标是如实反映并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因而参与集体事务意识不强,向集体提出合理化建议比较少,忽视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就造成强化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却弱化了会计的核算职能。另一方面,被委派会计如果以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必然造成他和村镇之间的一种“敌对”关系,他虽然可以行使“监督”职能,但村镇领导者会尽可能地对他封锁有关预算外资金使用,私设“小金库”等不合法不合规的内容。

这样,被委派的会计人员根本无法深人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不了真实而全面的资料。为村镇领导的违法乱纪、和提供了可能,使得会计人员的核算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更是无从谈起。

4.委派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实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后,乡镇委派会计的业务素质高低,将决定一个乡范围内的农村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在村镇现有会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计虽然持有会计上岗证但未接受过继续教育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已陈旧老化。而近几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改革,也使传统的会计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造成了村镇委派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差。虽然选派会计人员采用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并制定一些具体的录用条件,但由于乡镇行政的部分干预,还是难免会产生委派会计素质不够高的问题。正如调查中部分乡村干部所说:“以前一个会计素质低,乱的只是一个村;现在一个会计素质低,乱的就是几个村甚至一个乡。”

四、完善村级会计委派制的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派制,构建规范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应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坚持“五权不变原则”,明确农村会计委派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确保农村财务管理逐步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可以先出台《会计委派制试行条例》,规定会计委派制的有关试行办法。财政部门可以统管委派会计工作并享有对村镇委派会计人员行使人事任免权。在规定各村镇负责人享有财务自的同时,还应突出村镇必须无条件接受会计委派机构所派遣的会计人员。同时,对相关的会计职责、权限重新界定与划分。以法的形式,对会计委派的法律操作及兼管的职责权限以及所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行全面规范,确保村级委派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依法进行会计处理。

2.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村镇领导的监督约束。镇(村)长离任要进行审计,对有贪污、受贿、挪用行为的,要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建立村镇内部牵制制度,钱、帐、物分管,不相容职务严格分工,这样可以相互制约,避免给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制订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考核委派会计的工作,促使他们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发挥应有的作用;健全委派会计定期轮岗制度。村级委派会计全面实行异地委派、定期轮岗;建立委派会计的离任审计制度。委派会计在被委派单位任职期满时,须进行离任审计。委派会计在任期间,如果有违规行为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以确保会计委派制工作的连续性。这些制度是保证村级会计委派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措施,必须要切实可行,并长期坚持不懈。

3.坚持“五权不变原则”。实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必须坚持以下“五权不变原则”,即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独立核算权不变、现金管理权不变、债权债务由村管理不变、扩大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自不变。委派会计制只是行使法律赋予的对村社财务的指导和监管权力,而不能干涉村社集体财务的独立决策和管理。

4.明确农村会计委派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凡本乡镇范围内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涉及到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均要由委派会计进行财务核算。具体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集体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国家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扶贫救灾款、上级部门专项拨款等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与核算;集体财产的管理与核算;集体内部往来,应收应付款项和各项债权债务的管理与核算等。统而言之,凡村组核算单位发生的各项财务事项和会计业务,都要由委派会计统一管理。

5.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进行农村会计制度的改革,实行会计委派制,目的是把农村集体财务的指导和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其成败与否取决于被委派人员的素质。因此对会计人员的招聘要从文化程度、专业技能、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上进行严格考核,择优录用,从而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的委派会计人员队伍。

村委财务制度篇3

关键词:完善;;机制;对策

村级会计委托,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对巩固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一些地区在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情况上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乡镇核算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情况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以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债权、债务不清,缺乏可靠会计信息等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2009年开始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实施工作中,镇成立了村级会计委托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以镇农经部门为主的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设置总会计、会计、出纳、审核等多个独立工作岗位,明确核算中心工作职责及各个岗位职责,同时,配备相关的财务电算化设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到2010年末,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中,有16个村(社区)签订村级会计委托代管协议书,经清理完成委托代管资产873.27万元的移交工作,并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分设账务、独立会计核算进行代管。在会计核算与处理上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有关财经制度,使用省统一印制的收据票据;规范了开支票据,杜绝了“白条”抵库的不良行径;明晰产权,健立资产产权台账,进行登记管理;规范债权债务管理,有效地管理债权债务不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良债务的发生;编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彻底解决了以往无会计信息或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村级会计委托代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队伍涣散

目前,各乡镇都已建立起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可有的只是一种摆设,缺财会人员或财会人员极为不稳定,甚至,存在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只有一个人的现象,工作难于开展好。财会人员绝大多数属兼职的,而且没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不足。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金管理中,规定村委会备用金控制在500元以内,村民小组备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内的,难于运作;二是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中,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三是欠缺村级“一事一议”筹料管理制度,筹料管理工作难于规范。

(三)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素质低监督不力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低、为群众维权意识不强,难于履行好其职能。民主监督发挥不了作用,特别是对开支的合理性、非生产性支出过大等的问题没能把好关。

(四)法律意识淡薄,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严重

在实施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有的村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无视规章制度,总是抓住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收入和不经财政的捐赠、扶持等的收入不放,私设小金库。对小金库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五)经费短缺,运转难

由于种种原因,中心的工作经费不到位,经费短缺成了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费短缺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难于启动,村、组报账员报酬也就难于落实。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提到关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要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管理部门职能,组建好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认识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处理不好这问题会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然而,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能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问题,为此,要给予大力宣传。在推动委托工作中,要召开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议,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强调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依法,进行独立核算,机构的财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干部对村级会计委托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愿望、维护农村稳定需要的认识;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村级会计委托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的认识。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有效地约束受托和委托双方的行为,促进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的顺利运行。

1、强化管理监督体系建设。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纪检组织部门的组织领导,需要各级农经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监控网络体系,为村级财务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规范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来落实农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以此保证农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建立“一事一议”筹料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通过一事一议”筹集沙石料,兴起公益性事业较为常见,而且比起筹资方便了大多数群众,是广大农民较为乐意接受的方式。但目前尚未建立或完善这项管理制度,来规范筹集沙石料等的活动。目前,在一事一议”筹集料管理中,只有参照“一事一议”筹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然而,所筹到的材料其计价标准问题,限度标准问题却没有统一的口径,给资产核算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建议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

4、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双江县现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管理制度》的现金管理制度中规定:村委会库存现金控制在500元以内,村民小组备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内的,已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不违规又便利受托和委托双方的运作。

5、完善产权登记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村级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滞后,因此,要以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为契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鉴于,资产产权登记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此项管理制度。

(四)加强票据管理,治理“白条”问题

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实行领用、回收的登记制度,领用时按编号登记,回收时注销登记。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收入票据的稽查工作力度,治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捐赠性的划拨业务中不规范的问题。在发生扶持、捐赠、兑付奖金等业务时,会计主体双方要落实相关票据管理办法,尤其是拨出方要严格以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票据作为核销入账原始凭证,不能绕过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票据,经办此类业务,这样,可从源头上杜绝集体经济组织收受捐赠等收入不入账的行为,有效地遏制农村财务中的“白条”问题。

(五)实行财务公开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要以村为单位,按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将编制的各村财务收支情况公开表交村委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在村财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质量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其充实人员队伍,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并保持委托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撤换。同时,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委托服务机构财会人员、村级报账员和民主理财小组长的业务培训,特别是人员上岗培训,要采取定期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民主监督及财务公开制度、村级“一事一议”制度、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化管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切实提高委托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七)提供经费保障

经费问题是关系到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工作运转的问题。财政部门要将会计委托服务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提供工作经费保障。省、州(市)财政部门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县乡开展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人员培训、报账员报酬、设备购置等项费用补助,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省、州(市)农业、财政部门每年要联合对开展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县进行检查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县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对村级会计服务机构及其会计人员进行评比考核。

(九)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力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按照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手段电算化的目标,加大投入,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不断地提高代管质量和工作效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化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z].农经发[2008]4号.

2、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财会[2008]8号.

3、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z].

4、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z].

5、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报账员管理暂行办法[z].

村委财务制度篇4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新农村;影响;对策

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制度欠缺、信用缺失等问题影响和束缚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此同时,在资金收支、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费用报销方面的纰漏也致使农村财产大量损失,既造成广大农民的不满,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2.促进了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出现打破了过去财务封闭的局面,通过定期向村级进行财务公开的形式极大提升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在这种方式下,村民广泛参与到村级经济的管理之中,实现了自身该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提升了农民参与财务监督的热情,也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向前。

3.有效遏制了农村腐败。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后,农村相继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进一步公开透明,村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程度不断充分,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度日益加大。在此之下,存在于农村的一些贪污、挪用、挤占腐败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从而深化了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财务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扫除了腐败因素。

二、当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各级政府是毋庸置疑的推动力量,对于服务协议的签订也是本着自愿原则。但由于当前农村仍缺乏足够的民主意识,对于村级经济事项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不高,大多村民抱着置身事外的想法,忽略了自身的民主监督权利,使得民主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2.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有效推动和顺利实施还必须仰仗于一系列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当前,许多地区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办法,以促进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发展。

3.制度执行不严格。在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制度执行不严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重要问题。受制于委托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和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财务收支手续不完备、票据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以及工程项目开支审核不严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和束缚了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有效性,最终将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深化认识,加强监督。一方面,要提升各界对于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重视程度,将其看做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事项来抓,加强宣传教育,严格落实责任制,全面提高村干部、村民以及机构对村级会计委托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承担其应有的职责和使命。

2.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当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在配套制度方面仍存在缺失性和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其实际效果。因而,制定及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是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关键。为此,责任部门及机构应加强调研,在立足当地实际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地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先进经验,分析当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岗位责任制度、操作流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对这些制度进行细化,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规范村级会计委托工作。

3.明确责权利,严格制度执行。做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在签订委托协议的伊始,就应就协议的内容、步骤、制度等进行充分的考虑磋商,一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原则,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促使双方正确履行各自义务,在调动双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提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有效性。

四、结语

村委财务制度篇5

农村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统一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人员,经择优录取、集中培训后委派到辖区内村、组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管理体制。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接受被委派单位领导,按制度独立处理村、组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参与被委派村、组的内部管理。

农村会计制是指在“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权”(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村(或各组)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支票据送乡镇(或村)的会计服务机构记账的会计管理体制,即“村账乡(镇)记,组账村记”。镇(或村)的会计人员由乡镇统一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

在农村推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财务的运用越来越复杂,广大农民的关心程度也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营运与监管,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地探索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建立有效的农村财务监督机制的方法和措施。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就是各地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形成的切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阶段需要的管理模式。

广东省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一些村、组进行了会计的试点工作,1998年又在东莞等市有条件的镇、村进行会计委派制的试点。目前,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在村级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在组级实行了“组账村代记”。经济次发达地区的部分地方实行了“会计制”。从试点到逐步推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基础上,2004年,广东省农业厅和监察厅根据广东省委常委会议的精神,决定在全省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或会计制。具体做法是:

(一)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等发达地区内大部分地方可以实行“村会计委派制”和“村对组的会计制”。

(二)其余地区,大部分实行镇对村的“会计制”。在组一级有集体资产的村,也可以实行村对组的“会计制”。

(三)多元化的乡镇,即既有业务量大、经济收入多的村,又有业务量小、经济收入少的村的乡镇,可以采取对业务量大、经济收入多(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实行“会计委派”,对业务量小、经济收入少的村实行“会计”的双轨制度;或实行联村会计制,即由镇统一招聘后,委派一名会计同时负责两人以上村的会计工作。

二、农村推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的原则

农村推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四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必须保持四权不变,即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形式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产;村级领导仍然按照有关制度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费用,其他人员不得阻挠资产所有者的合理、合法开支和收益分配活动;由于资产管理而产生的效益,全部归资产所有者所有,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自愿委托与统一服从相一致的原则。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多数有要求,自愿接受委派会计人员或委托农村财会机构其会计业务。另一方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和制也具有一定的政府行为特征。因为各级政府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有关农村财会管理制度,并规定财会管理的基本方式。因此,确定农村会计委派或制之后,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说服、动员所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愿接受委派、自愿委托本单位的财会工作,但不得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

(三)基本核算单位不变的原则。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都要求保持以村为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一村一账,分别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资金实力较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组的财会事务,具备条件的,也可以单独作为核算单位接受委派会计或直接委托农村财会机构其财会业务。

(四)业务指导、监督机制和法律经济责任不变的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与会计,仍接受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农村会计机构代表同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内部监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民主理财工作。民主理财的结果要全面、具体地对群众公布。公布后群众反映的一般问题,由内部监督组织复核,提交村委会解决;重点、热点问题,由农村审计部门审计,审计结果提交当地政府或职能部门解决。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既要接受本级内部监督组织的监督,也要接受上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的监督。财务、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仍然不变。

(五)遵循法规、政策和有关财务制度的原则。国家法规、政策是农村财会工作的准绳,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是农村财会工作的具体依据。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要遵循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遵循国家有关财经纪律和法规,遵循有关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特别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农村财会机构必须掌握,并监督执行。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规定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从事会计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规则和准绳,农村财会机构也必须遵循。

(六)因地制宜原则。推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要从有利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槁“一刀切”。

三、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的基本做法

(一)农村会计委派制。各地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的做法、措施和内容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和村组会计站。在明确财政部门在会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由乡镇财政所带头,成立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属于非盈利服务机构,受乡镇政府委托,负责村组会计的委派、培训、指导等,对乡镇政府负责。

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制订村组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办法;做好村组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测评和工作考核,并根据测评结果对财会人员进行连任、解聘、调岗、奖励和处罚;对村组财会人员定期开展业务检查和业务培训;制订村组财会人员的工资、奖金、办公费用等管理办法;统筹发放村组财会人员的报酬;监督管理村组财会工作;以及村组财会人员的其他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设立村会计站,承担村民委员会对村民小组、村组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村会计站业务上接受乡镇农村会计服务机构的指导。村会计站一般设置村会计、村出纳各一名,并分别兼任组会计、组出纳的工作,村会计站的负责人由村会计担任。独立设置会计、出纳的村组企业,其财会人员及财会业务由村会计站统一管理。

村会计站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村组财务工作;对村民小组、村组企业财会人员定期开展业务检查和业务培训;以及村组财会人员的其它管理工作。

2.公开招聘、委派村组财会人员。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村组财会人员,并派驻各村委会会计站。村组财会人员实行易地任职。村组财会人员人事关系隶属于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对村组财会人员有人事管理权和任免权,并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关系。

3.培训村组财会人员。公开招聘的村组财会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要定期对村组财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组织他们学习交流;定期组织检查。

4.对村组财会人员定期考核、适时轮岗。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定期对村组财会人员的素质、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对村组财会人员的奖惩。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对村组财会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在聘任期满后,根据村组财会人员的工作表现决定继续留用或解聘。

5.联组会计委派。对于村民小组,可以采取对几个村民小组合并委派一名会计人员的方式,即联组会计委派。联组会计委派可以根据村民小组的经济规模情况,采取“一组用一会计或多组一会计”的方式,部分经济业务少的村民小组,可由村会计站派会计兼任。联组会计委派和村级会计委派的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会计人员均由乡镇统一公平招考、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择优录用,纳入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人员的任免、调换由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考核批准;工资报酬由村委会根据当地实际统筹支付。

(二)农村会计制。实行农村会计制的做法、措施和内容与农村会计委派制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与会计委派制一样,由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共同组织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服务中心人员必须取得《农村会计资格证》,电算化账簿登记和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农村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以上人员都要经上级财政部门和农经管理部门考试、考核并备案。村级取消会计和出纳,只设一名助理会计。村助理会计实行聘任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荐,乡(镇)经管站考核、考试,或者由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公开招聘。

2.明确农村会计制范围和内容。凡本乡镇范围内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均可将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以书面形式委托给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内容包括: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集体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国家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扶贫救灾款、上级部门专项拨款等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与核算;集体财产的管理与核算;集体内部往来,应收应付款项和各项债权债务的管理与核算等。统而言之,凡村组核算单位发生的各项财务事项和会计业务,都要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统一。

四、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是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各级政府和农业(农经)部门要把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行政组织领导力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通过试点、示范引导,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稳步推进。必须在机制上强化监督,堵塞管理漏洞,防止侵犯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权益的事件发生,防止出现新的财务混乱。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加大监督力度,指导工作开展,检查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县农经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村组会计账目、乡镇会计中心的账目进行审计,强化审计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确保农村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的全面推行和健康运行。

村委财务制度篇6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46-02

一、浙江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工作的实施情况

(一)村级会计委托工作推行情况

据统计,浙江省(宁波市除外)乡镇、街道总数为1297个,已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乡镇、街道数为1212个,占全部乡镇总数的93.45%;行政村总数为28718个,已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行政村数为25994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90.51%。从地区上分析,杭州、嘉兴、绍兴、湖州、舟山等市的乡镇、街道都已全部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同时,杭州、嘉兴、绍兴、湖州、衢州等市99%以上的行政村都已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

从中我们看出,浙江省目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推行覆盖面总体较广,且经济发达地区推行的覆盖面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村级会计从业人员情况

据统计,浙江省(宁波除外)目前从事村账工作会计人员30419人,其中,持财政部门核发的会计证人员为3597人,持有经农业经管部门核发的会计证人员为10853人。目前乡镇会计委托机构中,从事会计服务工作的会计人员为444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人,占0.13%;中级职称581人,占13.07%;初级职称1444人,占32.49%。从接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情况来看,从事村账工作会计人员上年度参加财政部门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为3353人,占11.02%;参加当地农业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人数为16564人,占54.45%。

(三)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制度建设情况

在实行备用金制度方面,有19851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69.12%,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76.37%;在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方面,有13234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46.08%,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50.91%;在实行定期报账制度方面,有25664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9.37%,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8.73%;在实行报账审核制度方面,有23991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3.54%,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2.29%;在实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方面,有24947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6.87%,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5.97%;在实行财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方面,有17754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61.82%,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68.30%;在实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方面,有24871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86.60%,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95.68%;在推行村级财务定期审计制度方面,有19080个村实行了该制度,占总村数的66.44%,占推行会计委托村数的73.40%。

二、当前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2002年全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以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实施过程相关的制度、规范建设问题

经调查,有17%的乡村在票证管理上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票证领发手续不规范、票证使用和填写不规范、票证超时缴销或票证作废手续不完备;有33%的乡村在备用金管理上不够合法合规,主要表现因担心现金安全而形成“公款私存”以及因缺乏财务知识而缺乏对现金的管理;有21%的乡村在会计档案管理上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村级领导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会计凭证填制、档案装订、整理不规范;有29%的乡村在操作规范上明显存在问题。

(二)中心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方面现存的突出问题

经调查,目前各乡镇虽已建立起会计委托服务机构,但有的只是一种摆设,机构不健全且队伍涣散。其次,管理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素质低监督不力。最后,经费短缺运转难,导致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难于启动,村、组报账员报酬也难于落实。

(三)村级财务公开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经调查,村级财务在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够规范、深入、全面以及公开时间模式化、形式单一。此外,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村民的反馈意见处理不到位。

三、规范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对策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争对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对策,提高规范建设水平

1.票证管理

首先,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实行领用、回收的登记制度,领用时按编号登记,回收时注销登记。其次,开设票证使用、填写、缴销等业务知识和实践培训课程,丰富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水平。

2.备用金管理

首先,日常公务开支采用公务卡进行支付,减少了现金使用,避免了大量现金保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促进了财务管理。其次,公务卡有利于加强公务支出流程与数据的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增加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预算收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村级财政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

3.会计档案管理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规范管理。其次,加强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总体;制定档案工作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并建立健全一套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凭证的填制、档案的装订。最后,要定期进行会计档案资料鉴定销毁。

(二)加强中心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1.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规范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

2.规范会计监督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及会计人员要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对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3.实行财务公开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可以村为单位,按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将编制的各村财务收支情况公开表交村委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在村财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加强审计监督

结合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村级财务收支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与此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对委托服务机构代管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防止挪用侵占村集体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5.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政府应高度重视,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农业局、财政局、人事局、审计局、监察局、民政局等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职能,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其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6.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将这部分人员统一纳入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内。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有会计知识,又要包括农村土地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同时开展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培训人员扩大到村干部和民主理财人员,增强其法律意识,严格规范运作,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业务精、纪律严、意识新、作风实的农村委托中心会计队伍。

(2)省财政要根据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无从业资格人员学习、培训,使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绝大部分人员拥有专业资格,做到持证上岗。

7.提供经费保障

(1)各县级财政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的办公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2)省财政应对相关的县给予必要的补助,各市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人员培训、报账员报酬等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8.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对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县进行考核并对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人员进行评比考核。

(三)细化财务公开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创新财务公开内容

财务公开内容要广泛、全面、具体,不能仅限于枯燥的财务报表数据。

2.灵活掌握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

如年初公开年度预算情况和财务计划、年末公开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工程情况即时公开等。公开地点不仅仅限村部,根据村民的居住集散、日常活动及人流量等情况,在村民相对集中场所增加公开栏。另外,村级财务公开的形式除传统的财务公开栏,可以在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上将年度整体财务情况向村民进行公开。

3.进一步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促进财务公开的规范化

对于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并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实际、实用、实效和因地制宜、群众明白”原则。

(四)开展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

近年来,该省部分地区围绕明晰集体资产产权,通过资产量化、股权配置、明确分配,积极探索实施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体现了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社区股份合作制的“三会一室”的治理结构,既保证了企业管理者能够充分行使职权,又保证了社区成员(即股东)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具体落实中,首先应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推行村级财务“账、款双托管”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违规开支等现象,维护群众利益,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其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要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方式。再次要做好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指导和规范性工作,通过经理人考核制度、财务会计审核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相关制度建设,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中,陈孝.村级会计委托制实施情况与完善对策——来自浙江乡村的情况调查[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2).

[2]刘云广.公平与效率:对农村社区股份制模式的探讨[J].中国发展观察,2009,(9).

村委财务制度篇7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堵住滋生腐败的漏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我镇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实现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监督系统化、管理网络化的目标,使村级财务会计核算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就实行村级委托的有关情况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指导思想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完善村级财务监督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基本原则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村级资金属全体村民所有,其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平调、挪用或拆借。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确保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收益权、处置权不变,切实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民主自愿的原则。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行政命令,强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三是独立核算原则。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按村建帐,单独核算,村级原财务独立核算主体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

三、主要内容

1、记帐。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按村设立帐簿、帐表等,并根据各村会计上报业务进行审计并作出帐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整理、装订会计档案,定期出具内容全面、详实的财务公开材料。

2、村级资金。村集体资金属于全体村民所有,必须全部纳入镇中心监管,不得设置帐外帐。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和补助资金也必须纳入镇中心管理。

3、会计档案。镇委托中心按村及时整理好会计档案,装订成册,统一保管,购置专用档案柜,制定完善的档案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专人负责。

4、提供会计信息。镇委托中心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编报、提供真实完整的各类会计信息,以保证上级业务监管和群众的需要。

四、初步成效

1、村级财务得到了规范管理。原来各村会计由于文化程度不一,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村多面广,乡镇对各村的财务管理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难以到位,导致村级财务规范管理相对欠缺。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保证了记帐质量,票据的审查把关比过去严了。从运行情况看,基本杜绝了不规范支出的入帐,村级财务管理明显规范。

2、减少农民经济上访案件的发生。近年来,村务公开工作推行起来难度很大,而村务公开的核心是财务公开,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实行了统一公开,较好地解决了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及时等问题。从目前村级委托制的实践看,村民对村级财务的信任度、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群众对村级财务问题的上访明显减少。

3、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农村会计中心建立了规范的票证入帐制度,有效的控制了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管理不民主,财务收支少数干部说了算,随意性大,不合理开支增多等现象。因此,农村会计中心既是村级财务业务处理中心,又是村务财务监管中心,从源头上遏止了农村一些腐败问题,促进了廉政建设,促使了村干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

4、促进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推行,规范了会计核算。由于有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不可能每个村都实行会计电算化,由乡镇中心统一进行会计核算,统一财务报表,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科目设置随意性大,帐簿记录不及时和核算不规范的弊病,使村级会计核算上了一个心的台阶。

村委财务制度篇8

一、基本情况:镇现有5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3063人,耕地面积8359亩。20X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1元。现有村两委干部35人(不含大学生村官)。

二、财务状况:根据安排,结合实际工作具体要求,我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财务检查:

1、村财务各项收支情况:全镇各村未出现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现象,就各村今年至11月30日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村集体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全镇村级总收入1126239。15元,其中补助收入699354元;其他收入135290。75元;发包及上交收入5300元;经营收入296294。4元。各村的财务收入及时上交村级资金账户,做到了应收尽收。全镇村级总支出1033371。62元,其中管理费用171392元,其他支出861979。62元。各项支出严格按照三资管理制度进行审批,没有出现招待费、包车费、礼品、白条入账等现象。

2、各种债权、债务情况:因各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除2008年以前镇政府借用村集体资金12。118161元外,没有发生其他债权经济事项。全镇汇总的村集体现有债务总额441751元,其中包括原贵源村委会办公楼欠账42300元;原贵川村委会办公楼欠账170000元;村办公楼欠账85000元;原小溪村委会办公楼欠账83851元;西村村西村至东太坑机耕路路基欠账53000元。

3、财务开支审批程序和执行情况:在财务审批程序方面,各村民委员会都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进行决策。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违规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4、财务公开情况: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3人组成,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做到了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按照“一票据一公开”,使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5、制度建设情况:近年来,我镇结合实际,在执行好《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制定了《镇村级财务支出管理细则》。如严格执行村级开支审批报账程序、严格控制备用金和现金支付限额、严格控制购买办公用品、压缩办公经费以及通讯费、交通差旅费、招待费等、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等。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镇村干部和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村干部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自觉执行各项制度,遏制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在具体落实中,始终坚持所有应纳入村级财务管理的收入项目全部纳入到镇农村三资中心统一管理。做到凡是收入所有权归村组集体的,一律都要及时交到村级集体资金帐户,严禁集体资金体外循环。

三、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村两委没有把应有的集体资产和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单靠上级补助资金难以维持村级组织日常运转,村集体经济发展愈显困惑,村级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导致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

2、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够到位。虽然建立了监督组织,但没有定期开展监督活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上都与相关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个别村只单纯强调财务公开,而不注重资产资源处置上的公开,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还不全面。

3、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管理不完善。部分村对属于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家底不清、管理较乱,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界定权属及资产变动情况不能及时准确登记,造成账实不符。

4、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有些村对村集体的资产、资源的经营发包、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不重视合同签订,合同签订随意性大;个别的不按照民主程序,不公开、不进行招投标、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不全面;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1、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和财经法规教育。组织村两委和村监委成员认真学习《蓝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及其他关于村集体财务管理等文件,提高村干部法律和财经管理意识。

2、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管理费用开支范围与标准和财务审批制度等村财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组织实施。

3、加强村级组织资产、资源管理。一是落实登记资产、资源台账,盘查固定资产,并要与财务账簿中固定资产相一致。二是按照“三资”管理的规定,做好资产、资源对外承包项目的发包、合同签订及结算兑现等程序手续工作,及时将集体的各项收入纳入设立的村级资金账户和进行财务结报,严禁私存、挪用,设账外账、小金库。

4、执行好村财季度结报制度,规范报销单据及手续。各村应及时开展财务结算和民主理财活动,每季度按时结报,村监委和报账员应按照程序把好报销单据初审关,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方可给予批准和支付,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不得给予批准和支付款项,也不得传送会计做账。

5、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手续。严格按照县委及镇党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要求,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预决算、验收等手续,5万元以上项目必须报镇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投标,5万元以下可由村级安排组织简易招投标。

村委财务制度篇9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三资”管理

近年来,利通区立足实际,在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堵住了滋生腐败的漏洞,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实现了“村级会计委托制”管理模式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覆盖,使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

一、基本情况

利通区现辖10个农村乡镇,9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0万人。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积累不断增加,区委、政府十分重视对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工作,1998年在全区推行了“村账乡管”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2003年在“村账乡管”模式基础上推行村级会计电算化;2009年推行”村级会计制委托”试点工作,2010年全区实现了“村级会计委托制”管理模式的全覆盖;2011年5月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截至2012年底,全区村级固定资产达3.7亿元,资源性资产77万亩,农业总产值实现35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3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00元。

一是健全机构,规范管理。通过努力,全区10个农村乡镇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充分整合乡镇财政、农经及其他各部门财务管理人员,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每个乡镇专门配备了高规格的办公场所,在各乡镇会计委托中心将《会计核算中心核算流程图》、《财务管理员工作职责》、《记账会计工作职责》、《出纳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统一上墙,明确了中心主任、稽核、会计、出纳的职责。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实行“五权不变,依法委托制”:即在坚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财务审批权和监督权五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村会计,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与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依法建立委托契约关系,签定委托协议,会计委托中心对各村的财务实行“统一开户、分村核算、电算化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单位和个人收取款项时,必须出具区财政厅监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收款收据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统一管理。发生收入时,由会计委托中心会计开票,出纳员收款,并及时缴入统一结算账户,发包收入必须依据合同进行收款,所有支出通过支票结算。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收款收据的领取、保管、使用等事项,设置专门台账,按使用单位如实记录收款收据的领取、保管、核销、结存情况,定期向区农经管理部门报送收款收据的领用、核销及结存情况。目前,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已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了对村有资金、资产、资源的统一管理。

二是制度健全,运行规范。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利通区会计委托中心财务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货币资金、财务收支审批、集体资产管理、集体经济发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务审计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项制度以及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及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等减轻农民负担“五项制度”。统一制定农村财务“1234”管理模式。即一个中心:以镇为单位建立一个会计服务中心,定期与不定期发送“三资”信息。收支两条线:中心实行“收入全额上交、开支按实际支付”的资金运行办法,杜绝坐收坐支,从运作机制上解决了村出纳短款、挪用等问题。三方监审到位:理财小组审核并签字;中心稽核员履行审计职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财务公开,利用村民代表大会、电子屏、村情小报等形式对财务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制流程运行:呈报制即大额资金开支、大项固定资产添置处置都要事先呈报镇经委办,经审批后才能予以支付;审核制即中心稽核员要对票据进行账前审核;民主决策制即符合政策的大额开支事项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回访报告制即对开支的大额事项形成的结果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报告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据统计,目前区、乡、村三级共制定相关制度50多项,为保证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是措施健全,程序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资金”使用事项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各项支出票据必须做到“三签”,即经办签字,说明事由;村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同意列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签章,同意报账。在资金使用审批和账务处理中,财务收支票据先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加盖审查印章,报村民委员会财务主管领导审签。在2011年全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后,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了“三资”监督,凡财务收支需村监会审查盖章。财务开支实行限额审批。500元以下支出由村主管财务负责人审批,500元―1000元的由村委会集体讨论通过,1000元以上的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决定;1000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开支,需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财务主管领导审签,乡镇人民政府备案。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要对符合规定的票据、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对手续不完善的票据、凭证,退回经办人重新完善;对违反财务制度的不予入账,并责成有关人员纠正。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建、发包、租赁、处置固定资产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备案后,方可进行统一采购或处置。乡镇、村每年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理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统一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推行村级会计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委、政府把推行村级会计制作为“勤廉为民”工程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的意见》、《利通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考核办法》,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村级会计委托制工作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清账小组。农牧、财政、纪检监察、民政等相关部门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处置力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全面清理,夯实三资基础。2010年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的原则,区委、政府成立了村级财务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分5个工作组进驻各乡镇,采取一村一报告、一乡一评价的方式实地对10个农村乡镇99个行政村的资产、村集体经济收入、财务收支、债权债务、资源性资产以及村级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清理和核查。通过清理,核清了利通区村集体家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全区村级“三资”现状。2010年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成立了第七届村民委员会任期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区抽审三分之一村和各乡镇自审三分之二村的方式,以“六清六看四结合”的清理审计方法,“六清六看”是:清点库存现金,看账款是否相符;清理收入项目,看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清理支出项目,看财务支出是否合理合法;清理固定资产,看账物是否相符;清理债权债务,看有无死账呆账;清理集体各类资源,看是否纳入账内核算。“四结合”是:村自查与乡镇督查相结合、内查与外查相结合、清查与处理相结合、清理与公开相结合,对99个行政村的财务进行了就地审计。此次审计金额达26.7亿元,审计出坐收坐支等违规资金232.2万元,对审计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对个别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延伸审计。通过对审计出的违纪违规问题的纠正和完善,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规范了资产登记处置、账务核算、经济发包等经济行为。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中心设施。2010年在认真总结试点和学习区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区委、政府投资100余万元,为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统一配置了电脑、打复印、管理软件等专用设备,并为乡镇聘用了13名专业财会人员。帮助乡镇解决了专业会计少、软硬件设施缺和办公场所不足的突出问题,为村级会计委托制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提升管理水平上,利用“科技+制度”手段,强化监督,搭建了涵盖账务管理、资产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电子报表管理、领导查询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的利通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目前,全区10个乡镇99个村的资金、资产和集体经济项目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99个村全年的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合同,全部甩开了手工账。财务软件的推行,不仅降低了对“三资”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成本,而且使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是开展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围绕村级会计委托、“三资”管理和农民负担等内容,先后举办了8期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村级会计委托中心人员参加的培训班,组织召开了2场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和“三资”管理工作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以先进带动后进,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对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报账员的资格进行审查,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上岗制度。截止目前,全区99个村报账员有8名取得会计资格上岗证,65名新选任村报账员参加了区财政局和农经站举办的会计资格培训班。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内部工作制度、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制”、推进村级“三资”管理规范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创新形式,强化监督机制。按照自治区有关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要求,通过强化“三个监督”来促进村级会计委托制和“三资”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和透明化。首先强化组织监督。在全区99个行政村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的全覆盖,出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章程(草案)》,将“三资”管理纳入村监会监督范围,实行村监会定期参与村级财务收支审核工作,逐步推行“两签两审两盖章”制度。“两签”即经办人和村支部书记共同签字,“两审”即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理财小组共同审签,“两盖章”即村民理财小组(五牙子章)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监会专用印章)共同盖章。其次强化群众监督。一方面在全区推行村级“四权治理”机制,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和推广“一事一公开”、“原始票据公开”、“村务新闻人公开”“民情小报”和“网络公开”等公开形式,严格了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和程序,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笔及时公开。目前,全区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的村达到95%以上。第三是强化动态监督。每年要求各乡镇会计委托中心至少对所的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村集体经济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原来各村会计由于文化程度不一,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村多面广,导致村级财务规范管理相对不规范。自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以来,财会人员由乡镇财政和农经人员担任,文化、业务素质都比较好,保证了记账质量,票证的审核把关比过去严了。并在摸清全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家底的基础上,按资产种类,分别建档造册,实行台账式管理,杜绝了原来换人不交账的“节节账”、账目不清的“包包账”和村干部直接插手管钱管物等现象,较好地解决了集体资产产权不清、账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题。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台账,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明确资产主体和范围,对资产的分布、存量、结构和效益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增强了资产管理和处置的透明度。

二是村干部廉洁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后,财权和事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督管理,使村集体的各项收支置于区农经局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和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监督管理之中,有效的控制了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管理不民主、不合理开支增多等现象,从而使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既是村级财务业务处理中心,又是村务财务监督中心,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村一些腐败问题,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村干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自觉性。

村委财务制度篇10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手续不规范。农村财务属于集体财务的范围,管理难度比较大。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办理手续不合理、没有规范的文件等。在一些会计的账目设置方面也缺乏一定的统一性,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比较多。包括档案的整理完善、报账方式的不规范等等。由于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办公环境较差,许多财务资料只能由会计自行管理,这样难免存在丢失现象。

(二)民主理财不到位、财务管理监督缺失。随着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出现似乎可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但我们看到许多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如虚设,因此依然不能有效地发挥民主作用,许多财务情况依然由村干部一手办理,各种开支和使用的办理流程没有丝毫改变。并没有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来完成。一些农村即便是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讨论,也是无济于事,因为村务监督委员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并不能提出有效的意见,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抉择,因此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三)村级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农村财务人员职位都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有时候是由村主任兼任,他们相对熟悉和了解财务状况,而新农村财务改革之后,由于新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的不了解,进而造成财务管理失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管理,再加上业务水平的低下和知识能力的缺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要求。另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中的许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都进城谋求发展,许多人不愿意留在农村,这也造成了既有人员水平偏低的现象。

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为了保证改革顺利推行,财政部2005年1月1日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这部制度从根本上着手,体现了我国关于农村财务改革的决心,对委托制的出现提供了政策支持。委托制从根本上划清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职责,找到了长期以来诸多问题的弊端,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弊端,让农村财务管理实现科学意义成为了可能。

(一)创新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可以继续拥有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监督权,而把财务管理权分离出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管理制约体制,通俗来说就是用钱的和管钱分开,这样做相对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体制的不足和缺陷,更加合理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作为一个新型的载体,“村级会计委托制”不但可以确保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完成,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强化农村干群关系,稳定农村经济,符合三农政策对农村发展的新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展示,更是新形势下对于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应。

(二)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历来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就比较低下,其中年龄的老化和成本的浪费比较严重。“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推行可以有效降低甚至减少这种情况的再发生。正式推行后,村里只需要留存1名财务报账人员,不需要设置出纳,这样就对成本做到了有效的节约。另外,会计必须培训上岗,具有一定的能力,也提高了管理水平。

(三)有效治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账目混乱不清晰,违规不公开的现象,“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推行可以有效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通过统一的管理审核制度,按时报账、记账,使得账目变得清晰明了,公开透明,管理起来更加科学有效。另外,对于农村财务腐败也能很好的抑制,多年来公款私用、小金库等现象较为常见,通过这种体制的推行可以将其一扫而光,杜绝发生。

(四)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迫切要求。一切农村政策和改革措施的核心是为了农民,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农民可以真实地参与其中,参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经济事务和经济活动,即维护了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推行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为科学化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完善村级会计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委托制。建立合作社会计制度,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制度,通过此委托制度可以维护上级机构和会计委托的联系合作,进一步接受上级机构的财务工作指导和审核监督。这种委托制度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上级机构的安排下,随机对村内各种账目进行抽检、审核、核算,对村内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对相关项目进行跟踪、监督。

(二)利用网络化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可实行财务网络化管理,通过建立一整套查询软件系统,完善财务管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有利于相关人员的监督和查询,抑制混乱账目的出现,从根本上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网络化管理对于农村财务管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农村经济资源整合到一起,对经济信息的收集和筛选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为财务管理添砖加瓦。

(三)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健全民主理财制度符合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需要,推行民主理财制度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权利。村务监督委员会可以通过村民民主选举,由5至9人组成,要求村委会成员及直系亲属回避,不能担任小组成员。成员的工作内容是负责各种收据的审查,监管财务账目并公开审查结果。定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面报告财务情况和审查结果,当上级机构进行审查时,要积极配合审查工作,协助相关部门的财务核算。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