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十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十篇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7:27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村工作,明确整改事项,强化落实责任,集中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Xx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完善,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主职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全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使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评价更满意,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整改原则

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制约Xx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坚持循序渐进、确保实效的原则,同时考虑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对于马上可以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立即予以解决;对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实施,给予解决;对于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列入计划,创造条件限期解决;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用于借鉴。

三、整改问题

(一)个别党员干部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党员干部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所欠缺,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不够重视,没真正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虽然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计划表,但由于农业生产、经商较忙,集中学习时间不够,学习、生产安排不充分,以致于个别党员干部自学率、参与率不高。

(二)工作上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识。由于村两委班子在发展经济方面整体素质水平还不高,对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过多依赖老经验、老做法,对全村今后的发展思路想的不周、看的不远,思想上还不够解放,创新能力还没有进一步提高,使全村工作重心没有转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上来。

(三)以人为本,关心群众还不够。村两委班子成员对服务群众的思想体会不深不透,还没有自觉地把党员和群众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与广大党员、群众交流不足,交心谈心、听取意见还停留在表面上,深入群众、了解民意、走访农户、过问群众不多,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及时予以解决。

(四)注意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自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八不准”规定出台后,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村的计生对象有一大部分都是两流人员,增加对计生服务对象排查摸底的困难,也给我村的落实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每年甚至还要两次外出进行计生扫尾,增加了村的经济负担,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使我村的计生工作有所松懈。

(五)村庄环境卫生较差。我村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确实比较严重,村民的环境卫生素质差,环境卫生意识不强,乱倒垃圾、乱堆杂物,特别是在排洪沟内和公路两旁及房前屋后随处可见这种现象。

(六)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由于受我村地理位置的局限,优势资源匮乏,第三产业又难以发展等原因,使我村一直没有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可开发项目,致使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薄弱。

四、整改内容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整改措施: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部分党员因农业生产、经商和工作需要,村党支部决定一方面采取以党员、干部自学为主,支部专题学习为辅的方法;另一方面对于连续两次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党员采取补课的方式。把党员学习和群众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把支部集中学习与党员自我学习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切实加强学习的实效性。

(二)增强科学发展意识。

整改措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精神,在今后的全村工作中要结合我镇发展形势和农村工作实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自觉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科学论证,集体决策,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多请示多汇报,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力量,集中大家智慧,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的意识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做好全村各项工作,开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增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整改措施:要时刻把维护和实践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农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真心实意的服务好农民群众。以党员的标准和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村班子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党员群众,真正使农民群众感受到村两委办事的热情和效率,不断提高为农民群众的服务水平。

(四)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整改措施:根据村计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村两委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做好计生工作,加强计生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增强育龄妇女的计生意识,增强对计生服务对象排查摸底工作力度,加大制度、法规落实的力度,使我村的计生工作更上新台阶。

(五)加大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整改措施:村两委非常重视村庄环境卫生,利用宣传栏、各种会议等形式向党员、干部、群众宣传加强环境卫生意识,形成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以改变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

(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整改措施:两委班子非常重视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问题,也多次向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请教征询发展运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金点子、好建议;还多次召开了本村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会议,征求好建议、好点子,要求他们要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出发点,出谋划策、献言献策。

五、整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整改落实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村党支部决定成立由支部书记王洪恩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检查全村整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统一思想,把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阶段性成果,积极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推进我村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2

农村集体收入低下或无经济收入,这样的村被称为“空壳村”。

在贵州,“空壳村”占比不少,9000个贫困村基本都是“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无资源、无资产、无积累;无钱理事、债台高筑、运行不畅,大多“空壳村”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让一个村寨掉队,消除“空壳村”势在必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贵州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近年来,贵州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抓手,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在农村勇于改革创新,大力破解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向“空壳村”发起总攻。

上下联动全省一盘棋消除“空壳村”

2014年,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张广阔的强村蓝图就此展开:要培育一批人均纯收入超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示范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民富村强。

对照这张蓝图,全省各地纷纷行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贵阳市出台《贵阳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行动计划(2014―2017年)》,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遵义市相继下发《关于实施“强基固本”工程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和《全市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整村推进工作计划(试行)》,明确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目标要求、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为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盘水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运用市场机制发展股份合作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从资金、项目、土地和金融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

黔南州则采取建强基层组织、盘活存量资源、创办实体经济、创优政策平台、坚持示范带动等五种模式,力争3年内对全州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下的1393个“空壳村”和84个社区全部清零。

与此同时,贵州对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根据《关于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要求,贵州将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投入力度,省财政按每个村每年2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2015年实现全覆盖;对村级集体经济兴办的扶贫龙头企业可按5%的贴息率给予贴息支持。

2014年,贵州省财政厅安排了8000万元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015年,根据财政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贵州省财政厅公开评选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26个试点县,提前下达了第一批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08亿元。

上下同心,精准发力。各地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目标、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相继明确,消除“空壳村”有了政策保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建引领构建村集体发展核心

“村里水电不通,道路封闭,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村干部在群众看来可有可无,丝毫没有号召力。”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对曾经是“空壳村”的岩博记忆深刻。

在余留芬的带领下,今天的岩博村集体资产达5520万元,村级经济积累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

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岩博村一下有了活力,曾经的“空壳村”变成了先进村、示范村、小康村。

和岩博村一样,越来越多的“空壳村”从人和体制上入手,强化农村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此来增强村集体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盈利,基本消除“空壳村”,贵阳市选好配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实施“能人当家”工程,组织了500名涉农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乡(镇)、村干部、龙头企业代表到台湾考察学习,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能力。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帮扶作用。

遵义市坚持把“一好六有”要求作为选配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标准,把一批自身有项目,能带动群众发展项目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提高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选聘了1433名“项目书记”,占全市村总数的85.3%。全市“项目书记”共领办项目918个,带动实施项目1240个,可带富35万余人。

毕节市通过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突出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精准选派村“第一书记”,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帮助提高发展水平,通过选派1998名“第一书记”,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村全覆盖。

黔南州选派了1112名“第一书记”、5636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和3090名“三情村官”进驻农村一线,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助力同步小康。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充实村集体“腰包”

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不足,归根到底是发展滞后的问题。

在消灭“空壳村”的行动中,拉动集体经济发展尤为关键。贵州各地结合“空壳村”的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本等区位发展要素,因地制宜找对路子,积极拓宽增收新渠道,创造了不少“空壳村”成功“脱壳”的经验。

六盘水把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突破口放在创新集体资产管理方式、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上,探索出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发展模式。

通过对农村资源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评估认定,六盘水将村集体可经营性资产量化,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然后,采取存量折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将这些资源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

两年来,六盘水市共有4.2万贫困户、14.2万贫困人口参与“三变”,通过“三变”改革带动22万贫困群众脱贫;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8856.3万元,“空壳村”由2013年的53.8%下降到2014年15.3%,2015年已全部消除“空壳村”。

在贵阳,为了加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盈利,全市启动实施了“3个20万”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延伸行动计划,2015年共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家庭农场10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50个,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

毕节市把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板块经济放在首位。通过实施“4321”工程、打造“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区”,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及商品薯种植面积156万亩,商品蔬菜228.5万亩,高山生态茶园达89.4万亩,特色经果林达102万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00万亩,有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3

关键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影响因素;对策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60年来我国农村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可以说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大突破口。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新旧体制的转换,村级组织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改革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切实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进而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村级经费紧张,严重影响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1.1.12006年已全部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取消了各种乱收费、乱集资,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越来越严,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用于村级正常运转的经费,主要依靠农业税附加。而对农业税的收取,2005年聊城市保留了一个百分点,用于村级的农业税附加,全市2190万元左右,村均3390元左右。2006年将全部取消农业税,农业税附加也就不复存在。

1.1.2上级转移支付不到位。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规定,因农业税税率降低造成的村级正常经费缺口,应由上级财政从转移支付中解决。而目前乡镇经费紧张,因此,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难以落实到位[1]。

1.1.3当前村级普遍缺乏自身直接创收的能力。据调查统计,2007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益总额5450万元,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为1615个,占总村数的25%。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村靠现有的集体经济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运转,更谈不上发展村内生产公益建设项目。因此,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

1.2村级债务沉重,影响农村发展和稳定

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市村级债务共有41028万元,村均6.3万元,主要是普九教育、农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村办公和计生服务、房屋修建以及村办企业等形成的债务[2]。这些债务形成的时间长,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减免农业税后,化解债务缺少资金来源,直接切断一些逐步消化债务的渠道,使得村级债务问题一下子浮出水面,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债务问题给村级组织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成为影响农村工作正常运转、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1.2.1分散村干部的精力。目前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吃饭都难以保证,债务更是难以消化,村干部要为应付官司,找钱还债而奔波,分散村干部很多精力。

1.2.2挫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村干部面对沉重的债务负担,产生悲观心理,感到没有奔头,滋生了打退堂鼓、不想干的念头。

1.2.3制约农村的正常发展。负债多的村即使有了一点钱,也要用于还债,根本没钱办事,影响发展。

1.2.4影响干群关系。由于群众对产生债务的原因不理解,对一些债务持怀疑态度,进而对基层组织和干部产生不信任感,在心理上、感情上产生隔阂。

1.3部分村庄干部班子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1.3.1干部素质低。调查发现,村级干部队伍素质与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在职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但缺乏必要的能力,难以胜任现有的工作。个别村庄,因班子不健全和班子软弱,工作长期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1.3.2在村级班子建设方面,由于受家族势力、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部分村干部心胸狭窄,存在封建意识,当干部不是为了带领群众干事和致富,而是代表家族势力把选举过程中的摩擦带到工作中,人为激化矛盾。少数没有实现“两委”交叉兼职的村存在干部职数多,农民负担重,村两委职责不清,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有的支部书记认为,既然是领导核心,就应该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搞以党代政,把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理解成村里的事不论大小都要由党支部说了算,进而包办代替村委会的工作;有的村委会不愿意接受党支部的领导,认为村委会是群众选举产生的,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党支部只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村里的工作不能事事过问;有的党支部不敢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村级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职责,不能理直气壮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1.3.3村级后备干部缺乏。目前村“两委”班子普遍缺少年富力强的干部,个别村出现断层现象。一些村庄相当一部分老党员体弱多病,客观上不能发挥作用。而一些年富力强的党员常年累月在外地打工经商,虽然有能力、有活力,但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村缺乏对后备党员干部的选拔培养,村级班子没有朝气,工作后劲不足。还有的村在党员发展和干部任用上存在“近亲繁衍”现象[3]。由于农村发展党员缺乏规范化管理,不少村存在长时间不发展党员的现象。那些致富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农村能人,往往因为“单门独户”,不能被列入发展对象。一些“两委”干部的亲属,却因为某种原因被发展为党员,影响部分优秀村民入党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对村级后备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普遍不够积极主动。班子配备面临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没有合适人选的问题。

1.4“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难度大,村级生产公益事业资金投入不足

取消农业税后,村内兴办生产公益事业主要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办法解决,但如何把好事办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1.4.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群众认为,农业税都要取消了,又让他们拿“一事一议”的钱,这是变相的加重农民的负担;有的群众对干部有抵触情绪,错误认为,通过“一事一议”筹资,不过是为村里开口子,村干部花钱方便;有的因为受益不平均,部分群众不同意“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还有的村干部认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有限额,不能多干事、多收钱,束缚了工作的手脚。

1.4.2会难开,事难议。开展村级“一事一议”活动,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审议通过,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村民难召集,常委会提议的事项难通过,致使应该办和急需办的生产公益事业项目难开展。

1.4.3“一事一议”议程难实施。有的农户因受益少不愿意交钱,个别“钉子户”拒绝交钱,造成其他农户与之攀比等负面影响,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经商或打工,应出劳的项目村里难以组织。目前一些村庄的生产公益事业出现了“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个人管不了”的现象。

1.5民主公开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影响农村工作健康开展

随着农村民主进程的加快,农民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中央要求,凡是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公开,农民对村里的一切政务、财务活动有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从目前的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1.5.1决策不民主。有的村庄往往村里的事项由几个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如有的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和建设承包方案,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决定。

1.5.2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党员发展、生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方面。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村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也不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1.5.3对村务活动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一方面,上级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缺乏群众民主监督。有的村民议事和理财组织由村干部包办,有的虽有群众参加,但没有广泛的代表性,村级决策和监管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一些问题严重的村庄,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引发农民来信来访案件的发生。

2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下村级组织运转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积极应对,有针对性地研究措施,理清思路,创新方式,消除影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不利因素,增强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造血输血,开源增收

2.1.1招商引资造血。实践证明,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增加村级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县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上,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和资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县乡财政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有了富余资金,才能转移支付一部分资金用于维持村级运转。

2.1.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造血。一方面,靠创办集体企业增收。立足各村实际,积极创办产品加工等村办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靠经营集体资产增收。有四荒和小型水利设施以及闲置校舍等废弃场地的村,可以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之产生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另外,靠提供中介服务增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化种植,积极推行“支部带协会”的发展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信息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与此同时,村集体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增加村级收入。

2.1.3加大转移支付输血。单靠村级自身来解决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问题,从目前的现状看,只有少部分基础较好的村可以做到,大多数村必须依靠外力。因此,各级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进行输血,促使基础较差的村经济状况得到逐步好转。要加强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审计、考核等保障制度,确保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防止出现挪用、挤占现象。同时,对村级发展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上级也要制定出一些专项信贷优惠政策和扶贫帮扶措施,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壮大经济实力。

2.2采取措施,化解债务

化解村级债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以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债务困扰,加强管理,增加积累,从而促进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2.2.1清账理债。清理历史债务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是要涉及到有问题的人;二是要从一些人腰包里掏钱,县、乡干部要痛下决心,敢于捅马蜂窝,敢于碰硬,勇敢地站在广大干部群众一边,公正无私地清账。清理村级债务一要积极,二要稳妥,循序渐进,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清理阶段性的历史账目,对账务进行全面审计,流水作业清除虚假债务,剔除违纪债务,剥离企业债务,核减高息债务。

2.2.2清减欠债。把清收旧欠往来作为化解债务链的一项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旧欠往来的清收工作。对各种应收款项组织专门力量催收;对“钉子户”要依靠法律手段解决;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账要通过一定程序予以核销。

2.2.3破产消债。在村级债务中。因兴办企业欠债的为数不少。时过境迁,这些企业,有的只剩下一堆废旧机器,一堵围墙,有的至今还担负着土地赔偿费。有一定数量的村办企业,因市场等原因而倒闭的,应按照《破产法》参照工业企业破产程序,依法破产,消除债务。政府应摸清情况,县、乡、村三级配合,分步实施。

2.3以人为本,减员节流

2.3.1合理调整行政村规模。村小人少、耕地少、资源少、力量小的村庄,发展空间有限,发展速度缓慢,村级工作开展困难,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把小村做大,弱村做强,有效整合大小村、强弱村之间的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行政村调整势在必行。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因村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对地域相近、习俗相近、村情相当的村,采取以强并弱、以大代小、强强联合等方式,既精减村干部职数和数量,减少村级支出,又能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2.3.2加大镇村机构改革力度。对乡镇,可以采取“三三制”改革的办法,1/3的人员继续在机关上班,保持工作的正常运转;1/3的人员搞经济实体,外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1/3的人员到村任职,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4]。对农村,要加大村级组织改革力度,结合“两委”换届,积极鼓励“多项进入,多项兼职”,并对享受补贴的村干部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从源头上控制享受补贴的人数,以适应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锐减的新形势。

2.4强化措施,加强管理

2.4.1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一是加大会计结算中心、“双代管”和村帐镇管的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落到实处。二是坚持“两公开”制度。对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时间等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同时注重发挥农村“两会”和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级财务等重大村务实施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审议,尽可能地控制各项支出,做到不该花的钱不花,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用于保障村干部补贴。三是建立县、乡联合审计制度,加大对不合理开支的查处力度。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解决靠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确保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落实。

2.4.2坚决制止“三乱”行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严厉打击向农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行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部门不顾上级三令五申,仍然我行我素,顶风而上。应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切实减轻村级负担。

2.4.3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一是加强选拔培养。在重德才、重政绩、重民意的前提下,选拔那些懂经营、善管理、有“双带”能力的人进入村级班子。要重点在复退军人、知识青年、外出务工人员和致富能手中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知识面广、思路开阔、整体素质较高的优势,带领群众尽快发家致富。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采取集中轮训、请进来、走出去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和致富带富能力,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推行“两委”联席会议、村务“听证”等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并采取年终个人述职、党员和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严格考核。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村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按照“多劳多得、绩效挂钩”的原则,由财政统一发放补贴奖金,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参考文献

[1]李玉忠.关于我国农村组织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76,78.

[2]夏涛.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建设的初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72-797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4

组通字(2005)7号

各乡镇党委: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引深“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坚强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担负着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村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执行政策的能力、推广科技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使农村村级党组织永葆先进性,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委和县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突出狠抓了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教育和整顿,使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着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组织适应农村领导体制转变的意识和观念滞后,调整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步伐跟不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还不到位;部分党组织驾驭全局、统筹协调、加快发展、依法办事、维护稳定、推进民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少数党组织领导班子没有凝聚力、没有战斗力,软弱涣散,工作没思路,发展无办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无起色;个别村“两委”班子不协调,工作不合拍,办事不公开,干部闹矛盾,工作无秩序,群众意见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去年集中整建后的一些村级党组织由于不注重整顿成果的巩固和提高,不注重整改措施的落实,导致一些问题出现反复,影响了集中整建工作的成效。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削弱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势必削弱党在农村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势必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下大力气,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

二、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以健全组织、完善班子,抓好队伍、增强活力,加强培训、强化教育,建立制度、构建机制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和组织调整相结合,坚持经常性开展工作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坚持上级党组织帮助和提高村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相结合,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坚强的保证。

三、目标任务

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总的目标任务是,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培养一批高标准红旗党组织,整顿一批处于后进状态的村级党组织,规范和提高一批处于中间状态的村级党组织。

1、培养一批高标准红旗党组织。就是要着眼高标准,确定一批党建工作基础好、经济发展业绩好、党员群众反映好的先进村党支部,通过加强教育,强化培养,重点建设,使他们在全县经济、社会、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其具体目标要求:一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勇争一流的意识,敢于创新的观念。二是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具备“五力”,即:对内有凝聚力,对下有号召力,对外有吸引力,整体有战斗力,各项工作有创造力。班子大致形成35岁至45岁为主体的梯次结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一半以上。三是要有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发展有措施、改革有力度、开放有深度,各项工作见到实效,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不仅成为全县经济建设的“排头兵”,而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四是要有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能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体民情、察民意,竭尽全力为民解难事、办好事,每年至少能够为群众集中办1至2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的实事。五是要有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一定两评三公开”制度,形成支部党员年初定责亮标、年中年末考核评定制度、“两委”班子定职定能、分工合作议事决策制度,党务、村务、财务每年定期两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制度。

2、整顿一批后进党组织。就是要立足转化提高,确定一批班子软弱涣散、工作乏力的村级党组织作为重点对象,认真加以整顿。一是要配齐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拓宽视野,因村而宜,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复转军人、回乡知识青年选配到支部班子;具备条件的村,实现“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对于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村,县乡两级党委采取下派机关干部等办法予以调剂解决。二是要理顺“两委”关系。明确职责,建立“两委议事决策制度”、“村委会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靠制度来规范“两委”关系;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两委”班子成员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关系,以此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保证“两委”工作协调运转。三是要切实提高党组织领导班子驾驭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广泛采取科技下乡、集中培训、外派学习、对口帮扶等多种方法和措施,引导党组织班子成员解放思想,认清发展优势,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党组织民主决策、依法办事、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四是要普遍推行“一定两评三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逐步实现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五是要切实解决好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储备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一批的目的;采取人才、资金、技术帮扶等措施,切实解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农村经济有新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新改善;切实解决影响村情不稳和历史遗留下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巩固和提高一批处于中间状态的党组织。重点要抓好去年集中整建后的村级党组织各项工作的规范和提高工作。要注意做到“四查”,即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整改问题是否出现反弹,整改效果是否明显,整改成效是否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村,要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巩固整建工作的成果。对于经检查合格的村,要本着规范和提高的原则,按照“五个好”要求,切实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党组织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领导班子好;促进党员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群众谋实利、办实事,实现党员干部队伍好;促进“两委”班子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工作机制好;促进村级党组织齐心协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投身农村小康建设主战场,实现小康业绩好;促进党组织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进一步掌好权、用好权,想问题、办实事、作决策,始终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实现农民群众反映好。

四、职责要求

为了切实保证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圆满成效,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一定要按照工作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l、乡镇党委要担负其直接责任,集中精力亲自抓。乡镇党委承担着抓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认真分析研究所属村级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下大力抓紧抓好;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蹲点责任制,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乡镇干部身上,促进乡镇干部带着责任抓,扑下身子抓;要加强分类指导,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的方法,认真开展工作,对于存在问题较大,经教育效果仍不明显的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坚决予以撤换;要广泛推行“一定两评三公开”制度,促进村级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工作任务。

2、村级党组织要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各村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增强抓好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评议支部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群众的意见,批准党组织及党员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要召开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要在乡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说明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对象确定工作。按照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各乡镇委要对所属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千次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根据“五个好”标准,分类排队,确定培养和整顿的对象。各乡镇至少确定5个左右的先进村党组织作为高标准建设对象;同时要本着提高标准、自加压力的原则,至少也要确定3个左右的村级党组织作为重点教育整顿对象。这项工作要于2005年5月底完成,对象确定后,要及时上报县委组织部。

2、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轮训相结合。各乡镇党委要注重把经常性的教育工作贯穿于建设工作全过程,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特别重视搞好集中培训工作。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委和乡镇党校的作用,切实做好对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培训教育。县委党校要重点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乡镇党校主要负责村级其它班子成员的培训。要精心选调教师,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在认真搞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的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加大科技、市场经济、法律等知识的份量。为了进一步推动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县委组织部将于今年适当的时候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先进村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

3、注意搞好与其他工作的结合,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着眼推动农村整体工作这一目标,注意搞好与其它工作的结合与衔接。一是要与创建学习型组织、传播先进文化结合起来,以此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二是要与“三级联创”活动结合起来,通过高标准建设、强力度整顿,从而进一步推动“三级联创”活动有效开展;三是要与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结合起来,努力使高标准红旗党组织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四是要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农村村级党组织探索出一条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五是要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化解农村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消除发展障碍,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5

一、整改落实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整改落实阶段是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着力进行整改提高的重要阶段,是检验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两个阶段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关键和落脚点。

整改落实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坚持取得实效为关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镇机关党员队伍建设实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求实效,万亩烟叶奔小康”实践主题,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推进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整改落实工作的主要原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既着眼长远、加强谋划,又立足当前、迅速整改;既注重解决制约本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民生问题;既有宏观目标、注重政策制定,又有具体措施、强化政策落实;既注重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又注重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二、整改落实工作的基本要求

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区分轻重缓急,坚持先易后难,对马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立即予以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限时解决。制订具体的整改内容,建立整改台帐,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依次展开。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整改落实工作由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领导为各项目整改责任人具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由镇主要领导统筹协调,综合治理。对解决问题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整改。

三、整改落实工作的主要内容

1、征求到的意见:希望政府干部经常下乡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了解群众困难,一年走访一到两次。整改措施:总结“三民”走访活动经验,扎实改变工作作风,建立三民”走访活动长效机制机制。整改时限:长期。

2、征求到的意见:搞好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员管好、用好。整改措施:开展党建核心示范区、拓展区、延伸区建设和党建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面提高我镇党建工作水平。整改时限:2012年6月前。

3、征求到的意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多关心村干部。整改措施:开展农村三资管理试点工作,成立村监委,对村级财务加强监督。整改时限:2012年底前。

4、征求到的意见:争取新街建设项目。整改措施:完成《镇总体规划修编》,积极对上争取,力争早日启动。整改时限:长期。

5、征求到的意见:把河弭洞和引河修通、修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整改措施:制定《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整改时限:长期。

6、征求到的意见:红旗坪至立界山等公路的硬化(黑色化)。整改措施:完成红旗坪至立界山5公里、红旗坪至天子坟3.2公里、小凤池至铁场湾4.6公里、岩板河至桥云1.4公里、集镇中街支线0.5公里。整改时限:2012年底前。

7、征求到的意见:九门村五组等地吃水困难。整改措施:完成九门村五组200人、原岗坪村800人安全饮水工程。整改时限:2012年底前。

8、征求到的意见:要关注边远地区发展,赵家坪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整改措施:两年内两场农户发展烟叶5亩以下的,给予每亩100元的补助;5至10亩的,给予每亩150元的补助;1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农户养殖山羊建设标准化养殖厂房的,每间厂房给予1500元的补助;对养殖规模在35头以上引进种羊的,每组种羊(1公2母为一组)给予1500元补助,最多可扶持引进两组。整改时限:近期。

9、征求到的意见:整治集镇车辆拥堵问题,街上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整改措施:协调成立交警中队,对集镇交通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新建甘沟湾垃圾中转站,及时处理集镇垃圾。整改时限:近期。

10、征求到的意见: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节假日多开展一些民族性娱乐活动。整改措施:成立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文化站;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支持500农户安装地面卫星接收器;在龙桥村、九门村、红烈村等7个村建设农家书屋。整改时限:近期。

11、征求到的意见: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农民增收难,以什么为主发展生产,大家没有清晰的思路。整改措施:围绕“万亩烟叶奔小康”目标,2012年争取新建龙桥、茶园烟叶专业村,建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乡镇,力争三年内烟叶面积达到一万亩,实现农民收入2500万元。整改时限:三年内。

12、征求到的意见:农网改造不完善,有些地方线路差,安装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整改措施:2012年4月底前完成三台坡、立界山10kv双回线、10kv土坪线、镇直线;争取并启动土坪1号台区、茅庄2号台区、双垭1号台区、鹿耳庄2号台区低压配网改造。整改时限:2012年底前。

13、征求到的意见: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等惠农富民政策,要求享受新农村建设政策。整改措施:继续实施农房、农家乐等建设工程,完成沿鸦来线茅庄、三台坡、红烈三个村的农房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四个脱贫奔小康专业村。整改时限:2012年底前。

四、切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

㈠领导干部带头。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带头通报整改情况,带头提高整改实效。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好;要求普通党员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推动整改落实工作扎实开展。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6

一、抓住关键。

1抓好村级组织建设。

配强班子。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关键,一是调整优化。围绕经济发展配班子,着眼小康建设用干部。结合村两委会年终工作考核,对村级班子和村上主要领导一年内的工作全面进行了清理考核。对工作欠帐多、群众意见大、矛盾纠纷多的中五村班子进行了调整。把综合排序为后三名的谢家墩、官营沟、上三分村列为整改对象,采取镇领导包挂,重点部门帮扶,得力干部包抓等措施,加强整改促其转化。同时,镇党委加大了对村级工作的考核力度,把村上重点工作细化为20项指标列入各村经济工作责任书,实行从量计分考核,与村组干部工资资金全部挂钩,实行重奖重罚。

二是改革村组管理体制,推行合村并组改革。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将全镇86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6个村民小组,减少38个,村民小组减少45%全面试行村干部兼任村民小组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全部兼职。从月底开始实施合村工作,将全镇14个村委会和2个农林场站合并为14个村,减少4个行政村、两个农林场站,行政村减少29%通过合村并组改革,精减村组干部62名,可减轻负担12.1万元。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坚持业务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以开展两个《条例》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镇村组三级干部中深入开展“三查三看”活?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一期,采取不定期培训和以会代训的方式,使村组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2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按照抓大事、议大事、管全局、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六好”红旗乡镇为目标。制定下发了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创建红旗乡镇党委实施方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平均用力的工作方式,制定分组包抓责任制。把重点工作细分为六个重点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为第一落实责任人,带领并督促部门站所重点实施,按照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的要求,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镇包抓领导、一般干部的年度考核,实行重奖重罚,与干部工资奖金挂钩,每超额完成一分奖励500元,每少完成一分扣除工资奖金500元。通过加大考核力度,大大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为推动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夯实基础。

1抓作风整顿。

强化监督考核。修订完善了乡镇干部行为规范》镇村组干部考核实施细则》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12项规章制度。二是强化管理,一是坚持完善制度。搞好服务。以推行阳光行政、依法治村为重点,全面加强了政务、村务公开工作,镇党委将年终村班子、镇干部考核结果、优秀村组干部、党员发展、表彰先进等内容全部在党务公示栏中进行公布。以强化站所职能为突破口,镇属、驻镇单位中全面开展了创建“四好”站所活动。通过强化目标管理,加强教育整顿,推行政务公开,规范内部管理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2抓培养管理。

认真开展创立党员责任区活动。通过合理划分责任区:

一是围绕中心抓示范。村党支部与党员签定责任书,通过互帮互带,责任挂钩,党员以责任区工作为已任,为群众购农资、跑订单、销产品,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和大力支持。团结村积极与东方制种公司联系,组织五组农户建成200亩的瓜菜杂交高效制种示范责任区,由村支部书记负责,有10名党员参与,引导42户农民群众参加,种植各类西甜瓜制种138亩,花卉制种5亩,种植蔬菜制种57亩,亩均效益在3500元以上,其中效益最好的亩收入达14000元以上。三湾沟村党支部一班人,以四组党员责任区的6名党员为骨干在4组建成20户连片的高标准设施养殖示范点,建成高标准暖棚羊舍31户93间,配套高标准青贮氨化池20座,村组党员干部借贷筹款11万元,今年3月从山东统一引进纯种小尾寒羊150只,从东坝西盛等地引进80只。

二是加强培养抓发展,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创建党群共富产业区和建立村组干部领办、自办示范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党建活动。今年镇上从种植、养殖、流通致富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8人,通过党员和致富能人结成帮扶对子,互相培养,互相提高。今年,全镇发展的30名预备党员中,有26名都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秀分子,经过公示群众无异议,其中发展女党员6名,25岁以下的8人,26-35岁的16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1人。岔河坝村五组养殖大户陶军伦致富不忘群众,将自己的养羊知识和经验无偿的传授给本村的群众,并采取担保抵押等形式资助经济困难的农户贷款共计8万元,购进无角道塞特优质种公羊2只,配套温精授配点1个,从东坝西盛购进小尾寒羊82只,带领全组群众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设施养殖示范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得到升华,党支部的培养下,今年七月份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是认真推行“党员信誉卡”管理制度。按照县委组织部下发的党员信誉卡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各村党支部与农村党员签定党员信誉卡,以村党支部为单位成立了党员信誉卡监督考核小组,负责对党员信誉卡的运行、管理和监督。同时注重把“党员信誉卡”运行运用到具体工作中,镇棉花加工企业在加强对棉花收购质量管理监管的同时,镇党委的建议下准备采取为党员和其他棉农记信誉分的方式,对售棉多且无掺杂使假者给予适当的优惠或奖励,引导群众走诚信致富的路子。

1以实施强镇工程和富民工程为载体。

突出农村经济结构,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关键。大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四个层面的调整力度。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年粮、经、草比例达到9829棉花、制种、酱用番茄、食用瓜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农业科技广泛应用。落实树棉种植760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5棚8亩。建成了团结村五组和屯庄村一组两个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草畜产业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狠抓圈舍改造、品种引进繁育、设施配套等关键措施,全面启动户均3间圈2亩草,10只小尾寒羊,1座青贮氨化池的发展规划。全镇今年新改建暖棚羊舍180户540间,累计达到1880户5640间。采取整组改圈户均补助现金300元,提供修建氨化池和盘槽用砖的扶持措施,建成镇级暖棚羊舍建造示范点3个,村级示范点11个;全镇共引进、繁育纯种小尾寒羊1160只,新建温精授配点2个。

二是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从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入手,采取领导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大力兴办重点项目。止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10万元。新建的金塔县钰航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已于月底开始点炉生产;由万家红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台资企业兰州怡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610万元新建的金士顿优质棉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已顺利建成,准备开秤收棉。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康住宅建设力度,重点完成了鸳鸯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西四支渠5.03公里的衬砌;日协贷款节水项目完成4.38公里的斗渠衬砌和3.5公里的低压管道架设任务。屯庄村三、五组建成两个连片10户共20户高标准小康住宅示范点,目前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已进入内外墙壁粉刷,外墙装修阶段。

2以实施支部堡垒工程和党员先锋工程为载体。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村积累可达1286.7万元,以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为关键。预计新增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31.2

全镇各村共有经营性收入项目119个,万元。止目前。集体经营性资产695.4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19.8万元。

镇上以金中党发(第39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安排意见》将县委(第49号文件精神进行了贯彻落实,为了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并于年初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团结、屯庄等新办企业项目完成较好的村分别给予奖励400元,激发了各村兴办企业项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工作模式,以各村党支部为核心,先后成立棉花协会、制种协会、肉羊养殖协会

通过供种、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中介服务,农产品流通协会共10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把镇村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均纳入党性实践活动的范围。今年,党员先锋工程以开展"千家明星党员户"创建为目标。全镇分级确定创业工程项目共42个,其中以西四支渠衬砌、日协工程斗农渠衬砌、低压管道架设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等镇级创业工程项目10项,围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项目,结构调整,圈舍改建等村级项目22个,以实现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围绕产业发展,科技推广,产品流通等方面全镇共建立党群共富产业区38个,为农民增加收入拓宽了路子。广大党员积极领办、帮办示范项目,全镇涌现出了指导群众制种,兴办希望综合养殖场,薛英年搞活农副产品流通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典型。今年“七一”前夕镇党委表彰奖励先进党支部7个,表彰奖励优秀党务工作者9名,表彰奖励优秀共产党员23名。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2600元,走访慰问贫困党员9户,走访慰问退职党员干部6户。

3以实施娱民工程和安民工程为载体。

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强化镇村组文化阵地建设,以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镇机关干部先后与县纪委、县地税局、东坝乡政府、东方农业开发公司、中东中学、三湾沟村开展了篮球、乒乓球、拔河等友谊比赛8场(次)组织10个村开展了农民篮球友谊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常抓不懈,坚持把稳定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封建迷信,非法传教等违法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以建设“一治双线五层三点”治安防范体系为重点,认真落实民事纷纷逐级调解责任制,组织民事纠纷调处组深入村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改革与发展。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还存在许多不足方面:客观分析总结我镇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部分干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二是村组干部整体素质还不高,缺乏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政治思想和经济工作的创新能力。三是个别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以上存在问题需要我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今后几个月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党员管理教育上下功夫。坚持“”制度。加强党员管理教育,利用冬季教育,开展好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完善制度切实抓好党员电化教育,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等工作。

二、改善村班子结构上下功夫。利用合村并组和今冬村两委会换届的有利时机。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班子换届完成后对村组干部进行培训。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7

一、基本情况:全县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5月份开始,课题组围绕“县乡联动、民村共富”构建生态党建新模式问题,深入全县13个乡镇、60个县直单位,近200个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共接触乡镇、县直部门相关领导、工作人员200余人,行政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私营业主300余人。发放调查表、调查问卷一千多份,召开座谈会60个。通过对回收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的梳理分析,对参加座谈会同志们经验交流反映问题的收集整理表明,全县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县各级党组织在十一五期间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县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县贯彻总书记“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以“富民强县”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之路,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农村改革新举措,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创建了一批示范强村,推进乡村综合整治活动,广大农村群众收入增加、从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

解决了基层组织工作“有人干事”的问题。村级组织的干部经济保障、政治待遇不断完善。县乡多次就做好基层党组织干部的补贴报酬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全县各乡镇都先后制定了一些具体实施办法,不断落实和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经济待遇。搭建多种平台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让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政议政。基层干部的岗位“含金量”明显增加,岗位吸引力不断增强,基层干部队伍日趋稳定,全县已建立起一支基本能适应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有人干事”的问题。

营造了各级各部门重视和支持农村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县各级各部门倾力支持和帮助农村工作,在全县逐渐形成了县级领导联乡(镇)挂村、部门包村帮扶、干部驻村指导的联系点工作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农村工作,为农村解决了不少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营造了农村工作的宽松社会环境。连续多年开展了“百村帮扶”工作、“固垒兴县”工程和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实施“民情联络员”制度,狠抓“四议二公开”制度的落实,强化“四民主一考核”工作,扎实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等,实施了县乡机关干部“到村任职”、“驻村联户”活动,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人民群众从内心拥护党的爱民、富民、亲民政策,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社会工作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班子队伍建设问题、党建工作环境问题、民主管理、发展思路问题。这些问题,或强或弱、不同程度存在于部分乡镇村,但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工作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来源单一、渠道狭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较为普遍、最为棘手的问题,这是影响农村党组织战斗力、执行力的瓶颈。

二、瓶颈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党建工作缺乏经济支撑,是影响农村党组织战斗力、执行力的最核心因素

这一问题是影响和决定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瓶颈。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因素:

集体积累少,收入渠道狭窄。一般来说,村级集体积累好的村,各种党建活动都能抓得起来、抓有成效。调查中,从各行政村集体收入情况分析,很多行政村缺少大项目,缺少致富项目,缺少稳定的集体收入来源,缺乏一个动力基础。一些村由于历史原因,负有沉重的债务包袱,财力、物力严重匮乏,基础设施较少而且服务条件简陋,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力不从心。

村级党组织职能过繁,工作负担偏重。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过多过重,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的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财税收缴等等责任考核硬性指标,都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完成。再加上防汛、防火、抗旱等突发性事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重担在身,常年忙于应付这些考核指标,在党的建设、发展本村集体经济方面,无法做到聚精会神,分散了抓经济、抓党建的精力。

乡镇财政困难,资金支持杯水车薪。农村在进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民得到了实惠,负担减轻、收入增加。但同时造成的后果是,政府收入减少,乡镇收入缺口较大,很多乡镇需要上级政府下拨转移支付资金弥补缺口,维持各项工作运转。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乡镇往往确保公共行政性支出,压缩甚至冻结党建办公经费支出,同时农村党建工作经费支出上面没有规范性文件,有时靠挤占乡镇办公经费支出预算,杯水车薪,制约了党建工作正常开展。

部门帮扶短期效果,缺乏长效机制。从县直部门帮扶情况分析,对帮扶村的投入特点是“三多三少”,一是物资多资金少,二是解决临时问题多,解决长效问题少,三是注重节日慰问多,从事常年帮扶少,而致使村级经济长期增收的好项目少之又少。帮扶无法让村级组织从根本上摆脱致贫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党建工作缺乏经济支撑是影响农村党组织战斗力、执行力的最核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环节上破解。一个是运行保障问题,一个是动力基础问题。

三、必然选择:“县乡联动、民村共富”构建生态党建新模式,是破解当前农村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面临困境的必由之路

县乡联动,工作机制生态化,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运行保障问题。

创新创优县直部门帮扶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解决短期短效问题机制。采用有能力的党员捐一点、社会福利机构争取一点、单位党组织帮一点的方式,筹集帮扶资金,切实解决部分短期短效的临时性问题,随时解决贫困党组织、党员的实际困难。二是整合资源设困难党组织帮扶基金,规范基金运作。建立困难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帮扶基金管理机制。

创新创优县乡党组织指导工作机制。县、乡两级党组织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彰显出关心、理解、支持的姿态,做好指导工作。一是指导建立完善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通过项目支持或是多方筹措资金,以乡镇为单元全面开展村级活动场所创建活动,解决办公场所与村级党组织活动不相适应的问题。二是随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县乡党组织进行政策或组织引导,积极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学习培训、发展生产、文明乡风、整洁村容、民主治理、干群议事、便民服务、科学发展”的阵地。三是做好帮扶工作,以乡镇职能部门为依托,对于区域内行政村发展生产、富裕群众的项目措施,乡镇党委积极开展重点帮扶措施,进行立项帮扶,在资金、政策上积极筹措支持。

创新创优农村党组织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明确村级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在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乡镇级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以乡镇职能部门工作为主,农村基层党组织协助的工作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明确化、朴素化,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抓基层党建、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本村社会各项经济事业发展的核心,只有在党建工作加强的基础上,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工作,而不是本末倒置,抛弃发展经济、应付其他事务,而导致经济上不去、工作开展不好的恶性循环。

民村共富,持续发展生态化,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动力基础问题。

创新创优品牌农业发展机制。费县是“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省烤烟强县”,县里也已经成立农业基地品牌办公室,2011年全县重点工作之一是实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为创新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乡镇党委、各县直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托“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农业“三品”认证,推进农产品商品率转化,搞好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创新创优龙头产业带动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以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先进技术、机械化耕作、统一购销产品等服务。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措施,县乡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创新创优盘活集体资产机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把思路和方法从资产管理转到资本运营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村集体的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对村组集体长期闲置和亏损经营的房屋、鱼塘、果园、林木等资产、资源,宜租则租、宜包则包、宜合营则合营,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创新创优土地经营机制。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农地农用原则,在确保流转过程公平、合理,农民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下,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尽快建立“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运行体制”机制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服务机构,分别界定职能、职责,形成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管理系统。

构建生态党建新模式,实现农村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

强化组织领导。县乡村各级党组织成立推进“县乡联动、民村共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全县层面上来讲,县委出台文件政策,结合农村帮扶工作,整合涉农部门涉农资源,创新对农村扶持资金、惠农强农政策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多部门联合协调联动,可设立如“惠农服务110”、“流动服务站”,将有限的资金或政策支持用到最急需的行政村。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8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改进策略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有多种类型且大都无法分割,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只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事实。此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并且,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一、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认为当下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观念落后,领导力不够

就目前来说,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者观念落后,对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力不够,还有的地方村干部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任务片面地推到农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思想观念守旧落后,创新精神缺乏,集体经济发展落后。此外,村领导班子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承担村里集体经济的发展责任,是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普遍问题,还有部分村干部工作长期散漫,文化机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还有的村干部过度强调技术、人才、资金等客观条件的支持,不能依赖已有土地、资源进行发展,带领村内群众很好地发展集体经济。另外,有的村干部是家里重要劳动力,村干部务工补贴少,所以积极性不高。

(二)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人才匮乏

新形势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当中许多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创业、求学、当兵等,留在家里的多是儿童、妇女和老人,这就会使得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充足的高层次人员和劳动力。其次,对于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来讲,多是不愿意离开城市去往不发达的农村来施展才能的,而且,本土外出求学成功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也大多不愿意回来为本土服务。因此,管理队伍素质不高,高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如何吸引人才来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缺少有力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且大力提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但是,中央往往只是给予指令性、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缺乏有力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而且现在也尚未建立与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的配套法律,这就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没有有力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的支持,又没有规范指导,发展就极为困难。此外,各级政府也是执行不一致,很多地方都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指导,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缺乏,起不到应有的扶持作用,不能引领农村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财务监督管理不完善,审计机构不健全

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监督管理不完善,审计机构不健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来说,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外部监督薄弱,职能部门没有受到很好的监管。一方面是因为对党内监督不重视,没有专门的监督员;一方面是没有成立由村民代表、党员和团体组织负责人构成的村民理财小组,就没有对集体经济形成有效监督,还有一方面是街道办的农经站或者是乡镇政府没有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对村集体深入了解,满足于现状,这些就导致了监督审计薄弱,会发生严重后果。

二、加快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解决农村多余劳动力。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转变农村落后观念,强化领导发展意识

为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转变农村发展落后观念,强化领导发展意识,我们需要做到,第一,提高各级领导和村干部的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改善农村服务质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加强重视;第二,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教育手段,使群众认识到新型农村新集体经济具备制度创新、产权清晰、民主管理、分配合理、收入稳定等特征,是切实能够为村民带来收益的;第三,统一各镇村干部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各级领导、村干部要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积极开展工作;第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切实认识到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好处,同村干部一起搞好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引进农村管理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积极挖掘人才资源,推动管理体制创新。首先,需要采取措施培育和引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各级乡镇、村干部可以通过采取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经验推进会、现场推进会等措施来培育农村实用性管理人才,还可以在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型人才的同时,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能力,适用于本村集体经济的新型管理人才来促进各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还可以以薪资、福利待遇为突破点,将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报酬与个人业绩、工作能力、平时表现挂钩,实行按能力分配、按劳分配通,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就业,同时还可以动员从各村走出去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的青年回村为村服务,当村官、办企业,推动家乡集体经济发展;最后,对于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我们可以对其加强培训,多措并举,培养起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建设善管理、懂经济、有责任、会经营的村级人才队伍,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给予有力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对于农村发展集体经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有力的优惠政策。第一,政府需要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方面的制度保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的是完善的市场体系环境、自由流动以及产权的清晰界定,也就是公共产品,因此需要政府提供;第二,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三资”管理服务。近年来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我省推进了“三资”管理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示范创建活动,在农村集体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农村集体审计、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公开及财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法律保护。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和集体利益,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提供相关法律保护,一方面减少农村集体组织代表与国家签约时侵害农民利益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责任承担机制;第四,各级乡镇应该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给予有力的经济补贴,提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利益和收入。

(四)完善财务监督体制,健全审计监督机构

完善农村集体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农村集体审计监督机构,对于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减少经费开支,减轻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减少农村集体资产流失,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积累,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第一,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会计委派制度,建立起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并且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的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第二,建立起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审批任用制度,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稳定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队伍;第三,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和财务人员激励制度,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监管,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人员奖惩、考核方法,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健全农村审计监督机构,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全面开展农村审计监督工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共建和谐新农村。

三、结语

新型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各级乡镇及农村不断采取措施,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应该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情况,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丰富发展形态,不断探索,积极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进而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程慧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18).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9

一、基本情况

村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1.41亩、山地面积3840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679户,2224人,其中低保户50户86人,五保户13户17人。村支部共有党小组4个,党员46人(含预备党员1名),村年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农民年均收入5300元,主要产业为水稻、毛豆,年外出务工人员170余人。村内有擦筒厂2家,专业合作社1家,果蔬加工点2家。

镇村扶贫攻坚工作队于2016年8月成立,共22人,包括县供销社8人,县法院5人,镇驻村干部4人,村干部4人,村第一书记、队长由县供销社副主任同志担任。

2016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户7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户8人,低保户23户53人,五保户9户13人。按照“七清四严”、十二项反向指标清退,人口自然增加及减少和再精准、再识别等程序,至2020年10月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户9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户6人,低保户25户74人,五保户8户11人。

2016年脱贫6户18人,2017年脱贫4户19人,2018年脱贫8户22人,2019年脱贫13户25人,2020年脱贫4户6人。

二、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针对村党组织存在的软弱涣散问题,我们认真贯彻上级党组织整顿工作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实际加以整顿,有效解决村党支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了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以“党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1、加强村班子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村现任班子成员都是老干部,年龄偏大,习惯于按部就班,组织动员力弱。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从抓班子建设入手,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规范党内政治组织生活。认真落实好“”,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特别是主题教育以来,提高集中学习时间,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支部党员谈体会,写感想,着力解决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的问题,提升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和党员政治思想。

二是着力培育选用年轻后备干部。全面落实县委组织部“百村千人”计划,经过考察,2019年9月聘用一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工作有闯劲的年轻退伍军人作为村班子后备人选在村培养,切实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三是强化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通过主题教育,加强村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教育管理,提高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村老干部、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完善支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推动积极完成村“两委”安排工作。

四是积极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关心关爱困难党员,充分广泛征求、听取党员意见建议,不断加以自我检视、自我改善,不断增强党组织凝集力和战斗力。

2、强化基础保障,改善为民服务水平。

针对村现有组织活动场所陈旧、设施落后现状,村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在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情况下决心改变。

一是改善村党支部阵地建设,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打造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2019年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村新村部申报动工建设,总投资90余万元,于2020年4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二是完善为民服务设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村两委班子经过研究并经领导小组同意,在新村部建成后,将在新村部同步建设好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村干部坐班办公服务,方便群众来村办事,开展为群众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服务咨询,探索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畅通农副产品网络销售渠道。

3、强推发展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针对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无钱办事的现状,我们通过实地产业调查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通过对村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人口规模、气候条件等进行统计调查,因地制宜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发展计划和中期规划,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帮助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

二是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今年已将现有闲置土地、厂房租赁给企业入驻,既增加了村民就业,也获得集体租赁收入。目前有2家果蔬加工点进入,解决村民三十余人(含贫困户)就业,获得租赁收入3万元。新村部建成后将把旧村部办公楼出租(已经联系好企业),又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

三是利用好上级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利用好村级扶贫合作社发展产业。目前村已成立村扶贫种养合作社,组织农户(含贫困户)入社,抱团发展,提升市场参与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村合作社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自主经营,聘用有生产管理经验的党员进行管理,主要种植夏天无、毛豆、水稻、玉米等,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务工,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社带贫益贫效益,目前已经完成好土地租赁手续,预计明年将产生收益3万元。

4、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近年来,村先后争取到市供销社惠农中心项目资金4万元,县委组织部软弱涣散村扶持资金50万元,县妇幼保健院扶助资金3万元。

三、扶贫帮扶政策和措施开展情况

几年来,结合村情和贫困户现状,以帮扶干部和挂点单位为依托,以相关扶贫政策措施为基础,按照上级要求重点,强化产业和就业“两业”扶贫措施,全力拓宽贫困户就业和增收渠道,确保全村所有贫困户今年全部脱贫。

1、产业扶贫情况:贯彻落实《县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大力推行“一自主三领办”扶贫产业合作方式,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精准到户。一是成立、规范扶贫专业合作社,全村贫困户入社,加强了对合作社章程、机构运行、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村合作社流转105亩土地种植药材、毛豆、水稻、玉米等,安排了村10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6人在产业基地务工,基本实现了在家贫困户有劳动力的人员就业,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电商平台建立完善运营,探索开展扶贫订单产业。二是宣传、落实上级产业奖补政策,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积极为贫困户申报奖补,在2019年申报3户奖补的基础上,2020年增长到20户(次),合计发放奖补金额15252元。

2、就业扶贫情况:全村贫困户共有劳动力(含弱劳力、半劳力)人口25人。2019年镇外务工人口为16人,其中省外务工人员7人,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多种渠道介绍贫困户就业,就业务工奖补贫困人口达21人,其中镇内务工5人,县内务工7人,县外务工9人,实现了稳定就业。根据相关的就业扶贫政策,积极申报就业交通补贴,发放就业交通补贴金额18500元。

积极组织贫困户参加县乡组织的家政服务、种养殖、致富带头人等就业培训,就业培训5次70余人次;积极组织贫困户劳动力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招聘会;多次自行组织贫困户开展水稻、牛羊、稻田鱼等项目的种养殖培训,培训2次22人。落实了六个上级财政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加强了岗位管理。

3、易地搬迁扶贫情况:全村共有4户贫困户6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2018年已全部集中安排在镇敬老院集中安置点入住。贫困户入住安置点以来,针对贫困户特点,继续开展落实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通过健康、产业、社会保障等,落实好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搬迁户的收入稳定,做到搬得出,住得下。

4、危房改造扶贫情况:全村共有18户贫困户享受了危房改造项目扶贫,通过上级验收,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其中2019年危房改造2户,2018年4户(危房改造3户、危房维修1户),2017年危房改造1户。2019年至2020年,全村对15户村民住房进行了维修改造,对2户村民住户实施了住房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全村的安全住房条件。

5、基础设施扶贫情况:近几年来,共申报新村点9个,建设组级公路7.34公里,河堤建设62米,完成改水24户,改厕31户。

6、教育扶贫情况:2016年以来,全村共有12户26名贫困学生110人次先后享受了教育帮扶政策,2020年3月有学前阶段2人,每人每年1500元(2020年起非住宿减半,以下同);小学16人,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2人,每人每年1250元;高中3人,每人每年2500元,雨露计划2人,每人每年3000元,享受大学生资助金1人,金额5000元。

7、社会保障和残疾保障扶贫情况:全村纳入贫困户低保户有25户74人,五保户8户11人,残疾人9户23人合计42户108人(三类对象有重叠),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8、健康扶贫情况:由上级财政代缴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先后为符合条件的19人办理慢性病证,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住院报销比例90%以上,建成村级卫生室1个,面积90平方米,有效缓解了贫困户因病返贫的情况。

9、结对帮扶扶贫情况:全村贫困户全部落实由县乡村干部结队帮扶,帮扶干部每月至少上户1次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扶贫政策,提供就业、产业信息,通过压实责任,抓好落实。

10、精神扶贫情况:通过村两委会议、党小组会议、帮扶干部大会、贫困户户主会议,全面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国家、省市县相关的扶贫政策等,做到党员干部熟悉国家方针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村部设立爱心超市1个,积极开展“三讲一评”感恩教育,“五扶五评”典型人物的评选活动,评选出自强之星,感恩爱党示范户,五好家庭,互助之星和反面典型,激发了贫困户自强自立和感党爱党之心。

11、“两类人员”帮扶情况:经过摸排,因为贫困户突发大病,确定1户监测户袁学胜(2人)。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户施策,通过政策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保障帮扶等相关帮扶措施,将返贫致贫风险降至最低,直至风险消除。

12、其他工作情况:一是积极做好了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工作,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和条件,积极稳妥地实现了全村贫困户的退出工作,如期实现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二是开展贫困户就业和收入监测工作,每月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监测跟踪,建立工作台账,每月对全村贫困户的收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上报省扶系统;三是做好相关问题的整改销号工作,特别是对“三项整改”台账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责任人员和整改时间,制定整改措施,所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四是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及县扶贫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改措施篇10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1650(2014)04-0043-01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主要条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干部普遍感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作为一个村庄,一方面,没有集体经济不行,另一方面,想发展、要发展集体经济虽有愿望,但总感到无处下手。

1.缺资金。调查中,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而集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当前起步发展的面临资金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2.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村干部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自己想发展的多了,有能力的都自己干了,就是以前村集体经济带头人,也通过改制自己另起炉灶了。

3.缺政策。当前国家惠农政策限于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种植业领域,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缺乏启动性政策支持、缺乏推进发展的动力。

4.缺机制。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模式陈旧,程序多,决策慢;管理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集体经济产权不清、产权封闭,村委承担风险大,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这种状况,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庄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1.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促进村级增收节支

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农民不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就很难实现富裕;所有村庄都建成城市般的水平需要巨额投入,政府、村集体、农民谁也承担不起,而且也不经济,合并村庄已是大势所趋,合并村庄给村庄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减少了村庄数量,压减了工资、招待、报刊等行政开支,更重要的是利于人才、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村庄建设和发展。

2.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离不开一个好带头人,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3.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办法。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因村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特色和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干能干的事,挣能挣的钱”,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每个村庄都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心中无目标、发展无思路”和畏难发愁的问题,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村庄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加,基本解决日常经费问题,逐步实现有钱办事,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既强村又富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落实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年来,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要学透用足这些政策,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二是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三是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四是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五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苗新建.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