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现有财务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7:44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1

一、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存在问题

(一)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村级财务机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存在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财务结算未经过审核便予以保障,或入账发票未正规等问题,另外还常常会出现会计资料不齐、数据不全等情况,虽然村级财务由乡镇村级财务中心管理,但中心无约束村级干部机制,致使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开展质量较低。此外,在进行村一级财务工作审计过程中,由于缺少针对性内控制度,难以确保审计有序进行,一些较为落后农村地区财务机构甚至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核查账簿或登记账簿等。农村财务设置账目缺失情况严重,许多账目信息在记录时没有进行明确归类,再加上最初原始账目记录凭证没有有效保存,或保存凭证不齐全,造成审计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财务审计结果透明度不高

许多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针对最终审计结果公示上都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财务审计公示大多数时候都是表面工作,没有起到公示作用。结合我县村财务审计工作来看,审计结果公开仅仅只局限于村一级行政村,我县是山区县城,本就人口分散,不集聚,2011年又进行了村级合并,由于地理、经济等条件的约束村级合并了人口末集聚,没有实现大面积审计结果公开,财务审计结果透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财务审计的意义是为了确保所有农民利益,因此在审计结果上应做到公开、公正,提高财务审计结果透明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以此来确保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与大多数农民意愿相契合。所以,农村财务审计应尽可能提升结果透明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村内经济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三)财务审计未实现全面规范

首先,是财务审计欠缺独立性。我县乡镇街道并没有设置有专门的财务审计组织,在进行财务审计监督过程中常常联合进行,同时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再加上村干部的思想认识,无意愿委托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审计,审计监督难做到独立性及公正性原则。其次,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专业性欠缺。在审计方法选择上大都以民众调查或宏观查账为主,且很少借助计算机网络辅助进行,审计结果实用性也不高。最后,是审计存在较大风险。村级审计活动很少有制定针对性的制约体系,由于一些财务审计人员自身权限与业务水平的欠缺,或对财务审计的价值认识不到位,造成审计活动进行中欠缺规范性,存在形式性、走过场的问题,许多审计流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杂乱无序,使得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二、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落实民主监督机制

首先,在进行财务审计监督上严格依照财经发及会计制度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着重构建村级审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财务审计职能效益,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标准进行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其次,是财务审计监督人员要增加和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协调各项经济事宜,全面了解各项财务活动前后因果,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村集体私设小金库情况。然后,是乡镇街道领导在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村镇实际,联合会计人员共同制定,确保内控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进一步调动会计人员审计监督积极性,依法指导财务活动的执行和开展,并提高?务审计活动透明度,主动接受民众监督。最后,如何充分发挥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小组的职能,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提升小组成员对民主监督工作意义的认知,提高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监督责任意识,将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强化财务审计监督,做好事前事中监督

一方面,是要提高审计监督强度。乡镇设置专门审计监督组以及专岗人员,或由县审计局设审计组专派各乡镇财务审计人员进行无偿,强制性审计,开展村级资产、资源利用、村级财务收支等问题专项审计监督。每隔一段时间或定期进行村级财务全面检查,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相关章程制度内容落实情况、村级账簿、凭据及会计档案等内容进行监督,切实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度。另一方面,是要重点落实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明确民主理财小组职责,真正发挥民主理财小组职能,使理财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切实做好财务公开工作。健全和完善村务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特别是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

(三)做好审计基础工作,明确突出审计重点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防止出现白条抵库情况。即避免出现用白条来掩饰公款玩乐或贪污挪用等行为。二是准确判断虚假凭证。在审核原始凭证时重点检查经济活动真实性,是否存在添加、篡改情况。三是落实收支款审计。审查有无财务未入账、隐瞒、截留情况,支出凭证是否完整,是否按流程审批、签字、盖章。四是专项资金审计。审查是否存在专项资金收取、使用不合法、不合规等情况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流失情况。五是重点落实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针对村主任、村会计、村企业负责人及离职干部相关经济工作进行审查,调查是否存在有损害集体经济的行为,降低集体经济损失。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2

一、村级当前财务管理的基本状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村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制度建立、执行规范、监督有效的要求,村级组织运转逐步规范。

(一)建立了村级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各村普遍较为重视村级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按照镇党委、政府出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办法,对资金的拨付、流程、使用、报账、监督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切实管好用好村级财政资金。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下发和完善,为村级资金的规范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

(二)全面实施了“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我镇在并村后,率先在全县实行村财镇管的办法,镇专门设立联管办,工作人员在镇财政所内调配、镇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补充,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等原则,将村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专项资金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村级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支出管理,确保了村级运转补助资金的安全运行,实行“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确保了村级资金专款专用和集中核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对村级财政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做好村级资金日常管理的同时,还高度重视资金的使用监管工作。一是普遍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村级支出票据须经经手人签字、书记审核、主任审批和村民理财小组负责人共同签字审核后才能予以报账。二是建立并完善了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等制度,对村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村级支出行为。

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我镇各村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使用每笔资金,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水平仍显偏低,村级财政资金收不抵支,村级压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已成为村级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随着我镇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建设以及着力提高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村级财务支出逐年增加,主要体现在:村村通公路及组级公路的建设与修缮;水费难以收缴而村级又必须垫付;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成本较高;银行和社会借款利息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村级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从调研的两个村(社区)来看,村级资金收入总额平均为9万余元,总的支出为平均21万余元,村均缺口为12万余元,以上的缺口资金还不包括每年银行和社会借款所形成的利息(社区近5万元,马塘每年近15万余元),资金收入不能平衡按规定应支出的标准,据调研分析,有缺口的村大多数是本来经济基础就很差,发展的后劲也不是很足,而镇财政也十分拮据,自筹和调控能力差,如需镇村自筹解决,这一部分资金难到位,这在当前也是我镇其它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是配套政策出台滞后,集体减负难。中央一再要求减轻村组和农民负担,现在农民的负担减下来了,但村组集体的负担却难减下来。农村中心工作比如换届选举、招商引引资等无经费来源,导致新增债务。在落实政策方面,一是离职村干部,上级有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的政策,村级需支村部分生活补助险金。二是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难。按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村集体没资金,实行一事一议人心不齐,很难开展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从某种方面讲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三是村级债权难以回收,债务难以化解。村级包袱越来越重,已影响到村级的正常运转。

三是财务制度执行不规范。从调查中查阅资料情况看,有些村虽建立了较完备的财务制度,却形同虚设,在实际操作中,执行极不规范。签字手续不齐全,出现库存条据过大,结算不及时,自报自批,自收自支,报销凭证等会计手续很不规范等财务问题。

四是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等档案资料失真。当前村级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有的只设现金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总账、明细账、保管账、现金账及各种报表资料都由一人负责,自买自报。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绝大部分村财会人员未受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不高,干脆不设账、不记账。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很多村办公条件差,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有的甚至放在会计家中,由会计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难免有遗失,会计人员调整后,会计档案移交经常时出现困难,档案不全,资料丢失,这些都是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三、对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村级财政管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当前为保障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对村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收支缺口应按县级以上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以全部补助。不给村级新增一点压力,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二是加大对村级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村级的压力。由于目前村级组织收入来源减少,导致村级公共事业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村级组织对此是有心无力。因此上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村级组织的支出压力

三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当前,村级主要负担是债务缠身,债台高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村级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财务清理化债、化转债务降债、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发展经济化债、落实减负政策清债”等办法和措施化解农村债务。但目前村级负债还是比较大,调研的两个村长铺社区目前是负债91万余元,马塘村负债188万余元,日常工作都是在负债中运转,债务化解在村级努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级政府协调,帮助村级债务化解。

四是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财务核算。一方面村级增设会计岗位,可以实行村级会计由镇党委任命,切实提高会计队伍地位,保证队伍稳定性,确保财务连续性,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村干部干扰财务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实行“村财镇管”办法,即村账由镇代管,村只设出纳员,由镇联管办每月集中办公记账,村级各项收支必须通过镇联管办审核入账,定期向村公布当月帐情,从而从源头上控制非法开支。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3

xx乡关于开展“村级财务”监察

工作情况报告

县纪委:

根据县纪委关于对2018年专项监察工作的安排,xx乡纪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走访监察工作,针对村级财务专项监察督查内容,现将对xx乡专项监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财务专项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对村级财会基础工作进行监察。检查我乡所辖10个行政村(居)均实行村账乡制度,各村是否成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是否指定了报账员等。检查乡财务室在受理报账员报账时,是否逐一审核有关凭证和资料,是否符合村财务支出规定,已履行签字手续、印章齐全、凭证合规的开支方可报销入账;是否对不真实、不合法的收支凭证不予受理,对手续不完备、要素不齐全的收支凭证是否及时要求补充更正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报账不及时。各村的财务支出项目、款项与乡政府对接不及时;部分村财务管理制度与现行实际情况不适应,出现资金脱节,导致村级财务制度不够完善健全;二是接受群众监督乏力。一些村村级资金来源,项目支出等记录不全,公示不及时或者没有公示,导致不能规范的进行账务处理和反映本村财务情况;三是审核不严格。财务开支应该由村常务干部统一签字,但部分村由一人“一只笔”全权代签,导致村级财务出现很多不符合规定或者超标的账;四是部分村级财务会计文化水平较低。部分村财务人员知识面窄,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因而在管理中漏洞百出。五是票据、凭证管理不够规范,记账不够规范、及时。有的村部分票据开具不规范,比如未填开具日期或开具单位未签章;有的村部分原始凭证无事由、无经手人或审批人签字、无理财小组签章等。有的村在登记村现金日记账时不够及时,时间一长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记不确切而导致漏记、错记等;有的则存在未完全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序来记,导致村日记账账目混乱,有的村未按规范的方法来更正错账等等。

一、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乡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4

村级财务管理是困扰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全面了解我县村级财务管理情况,促进该项工作规范发展,县政协经济委在周雅英、华实佑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经济委部分委员,并邀请县农业委、财政局有关人员于8月中下旬对我县部分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按照山区、湖区、坂区、洲区四种类型选择了北浴、千岭、凉亭、汇口四乡镇八个村作为调研点。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帐册、走访农户等方式,重点调研村级财务管理、农村财务“乡村联管”运行情况、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情况。调研组未到的乡镇,同步开展了书面调查,广泛听取和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成效和经济状况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推行财务“乡村联管”的实施意见》,大多数乡镇基本按照《意见》做到“四不变”(即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独立核算权不变,村债权债务管理权不变,经营自主权不变)和“八统一”(即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民主理财制度,统一财务公开制度,统一记帐方法,统一使用票据,统一报帐时间,统一审核记帐时间,统一帐据归档保管),对提高全县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建立了管理机构。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农村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级财务的监管。

推行了“乡村联管”。大部分行政村由乡(镇)农经站对村级财务实行帐据代管。在代管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形式:一是村级财务档案乡镇管理,每季或每月集中在乡镇记帐,接受财政所、农经站的指导和监督;二是村级财务档案乡镇管理,帐务由财政所代记;三是仅仅管理了村级财务档案和票据;四是设有联管办,但基本上没有管理。全县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

严格了审批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离不开民主监督,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小组是对村级财务实施监督的组织。各行政村在民主监督中要求,对每一笔开支,经办人均要在票据上注明开支事由,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

实行了财务公开。广大群众对农村集体财务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从调研的情况看,全县绝大多数村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财务公开工作。

同时,在村级财务运行中,除极少数村(社区)外,经济状况不容忽视:

村级收入匮乏。调查中发现,村级集体经济总体水平落后,运行十分困难。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的支出全部由转移支付资金承担,仅仅用于村干工资、五保户供养和办公费支出,其它收入很少。从而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村级组织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的功能,制约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村级负债沉重。在调查的八个村当中,除少数几个村经济状况较好外,大部分村是负债运转,少的负债几十万元,多的几百万元。形成债务的因素主要有以前村级垫付的农业税款和兴建村部办公楼、村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教育费用支出、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配套资金和贷款利息等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调研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联管”不到位。在推行村级财务“乡(镇)村联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县农业委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县财政局为会计工作主管部门。由于各乡镇农经站一般只配置1名人员,财务管理业务水平不高,参加乡镇中心工作任务重,受精力和能力的影响,致使村级财务联管工作走了过场。部分乡镇把该项工作交给财政所,但财政所做起来也觉得师出无名,困难不少,因而对联管工作疏于管理,形成了大家都未管的“真空”。

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建帐不及时。个别村会计工作拖拉,不及时建帐,更为严重的是少数村存在“包包帐”、“断头帐”问题。二是明细帐设置不全。有的村应收款和内部往来科目虽设置了明细帐,但其它科目仅在摘要栏中作了记录。三是总帐与明细帐不相符。由于会计与出纳对帐不及时,有的村会计和出纳员甚至长期不对帐,造成总帐与明细帐不相符。四是帐务处理错误较多。村级会计在进行帐务处理时,经常是以收抵支,差额入帐,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处理。五是票据管理不规范。收据、自制单据、“白条子”入帐,以借条、欠条抵库,坐收坐支现象等极其普遍。六是会计档案管理不善。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个别村会计档案保管不完整。

民主理财不民主。少数村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走向了极端。一种情况是,个别村的理财小组成员与村干部关系较好,对不合理的开支进行否决时当了“老好人”;另一种情况是,在行使监督权时夹杂着个人的好恶和私心,做了“死对头”。同时,少数村在财务公开上遮遮掩掩,对受托查阅审核的村级财务帐目有时被加以限制,影响了民主理财的效果。

会计队伍不稳定。由于受村级三年换届一次的影响,会计人员变更快,调换随意性大,导致村级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落选会计中,一部分人不及时办理财务移交手续,导致村级财务管理脱节;有些人出门打工,不交帐务,造成接任会计财务记帐从零开始。由于人员更替频繁,有些新任会计基本不懂业务,而主管部门也不能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直接影响了村级财务的管理水平。

转移支付不够用。转移支付资金是取消农业税后,为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而下拨的财政资金。近几年来,资金额度一直没有增长,根本维持不了村级的正常运转,甚至连村干的工资也难以兑现。

三、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村级财务在经历了从“三提五统”到“转移支付”、从“取”到“予”的转变之后,一些在变化了的形势面前采取的应变措施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加上撤村并村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更加引发了一些新的财务管理上的矛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乡村提出的村级财务委托的体制模式可以施行。在乡镇设立专门机构,由村委托乡镇管理,村里只设报帐员。这样做,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围绕这一重大体制改革举措进行参政议政,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既立足于财务管理又跳出财务管理谈管理,力图侧重于宏观上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放在发展的大平台上来审视,分别从舆论引导、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工作运转和减债增收等方面作一些思考,是以为建议。

宣传引导与依法办事相配合才能不反复。实行村级财务委托,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是要向群众宣传清楚。村级财务委托是维护群众利益、让村级财务得到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财务上送群众一个明白,使村级财务真正步入良性管理的轨道。二是要提高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在调研中,多数村干赞同这一改革举措,认为可以还干部一个清白。但一些财务状况较好的村干有顾虑,担心村级财务委托后,不能再象以往一样,财神爷要饭——装穷,害怕从此在项目和资金上得不到乡镇的照顾,一些合情不合规的开支受到限制。我们在制度的制订上要给他们吃上定心丸和放心丸。三是要履行法律程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民主权利,遵循自愿原则,在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善有关法律手续,实行依法委托。四是要引起乡镇领导的足够重视。要加强领导,实施前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不可简单行事,要防止把矛盾集中到了乡镇,给工作带来后遗症,造成新的不稳定。可以按照“先清理,后”或者“暂时搁置过去,努力规范现在,逐步化解矛盾”等办法进行,通过周密的部署安排,顺利地过渡到新的管理体制上。

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相协力才能不折腾。村级财务监督和管理是上级农业主管部门赋予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责,但由于我县农经力量薄弱,形成了在该项工作上的“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局面。目前,村级财务工作管理得较好的乡镇,基本上是由财政所在承担此项业务,但财政所管理起来又名不正言不顺,加上自身工作压力就不小,这样一来,又会造成“有能力”、“没精力”的不利形势。鉴于“三农”政策主要依靠农业和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为既方便与上级部门相对接,及时掌握有关政策精神,又发挥各自优势,既分工又合作,我们认为,在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比较适宜,以财政部门为主管单位,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帐务处理、资金管理和村级报帐等工作,农经人员负责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和监督。在实行这一管理体制时,要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同时,乡镇财政所当前又承担了大量的为民服务、民生工程、一事一议、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以及本次施行的村级会计委托等工作。要切实增强其协调能力和业务素质,提高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水平。

制度健全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才能不失控。我县主管部门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制订了不少好的制度,在实施村级财务委托前只要认真加以完善并切实实施,就能收到实效。在制度的制订上,一是要坚持科学性,做到能用、管用、好用。能用就是符合实际和特点,如要求村做到“零招待”和“零白条”就值得商榷。管用就是要有效果,要做到“管而活”,又如许多村是靠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来维持正常运转的,在制度设计时应实施正向激励,不能捆住了发展的手脚。好用就是可操作性强,在执行中可以对号入座,让死规则能够看守活世界。二是要做到完整性。从事前、事中到事后,要环环相扣,从帐务处理、公开监督、考核奖惩等,要构建一张完整、立体的制度网络,因为绳子总在细处断,财务管理的缺口往往是从制度不完善处打开的。三是要做到合法性。制度的条款要符合法律精神,否则,发生纠纷引起诉讼时,败诉的必定是制度的制定者。四是要坚持创新性。制度的完善是相对的,不完善是绝对的。要适应实际,与时俱进,既不能超越现实,也不能墨守成规。五是要坚持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制度是用来执行的,执行制度靠人。凡是村级财务能够规范管理的,那里的干部素质就高,反之亦然。制度的科学性和到位的执行力相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就能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5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研究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是规范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基层乡镇都成立了农经站或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取消了村级银行帐户和村级会计,各村设置报帐员,实行了村帐镇代管体制。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虽然经过实践和不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制定了很多相关制度,但一些村在财务公开内容上避重就轻,无关紧要的公开,重点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收支未逐笔逐项公开。如村内打井办电、道路及自来水管道维修、文化娱乐广场建设等一些重大投资项目支出不专项公开,实质性财务内容公开不够到位、不够具体、不够细化等。按照上级要求,村级财务每个月都要及时公开,但一些村应付检查才公开。由于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导致农民群众对集体家底摸不清楚,心中疑团大,对村干部的工作不相信,一定程度上造成干群矛盾,极易形成群从上访隐患。

(二)村级财务监管滞后。虽然每个村都成立了村民监督小组,但疏于监督和管理,没有真正的起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作用。相当一部分村的监督小组只是在业务发生后在票据上签字盖章。由于对部分支出项目没有有效的参与,导致个别村存在村民监督小组对村内支出业务不签字,造成支出票据不能记帐的情况。既影响了村班子正常开展工作,又阻碍了对村级财务往来业务的正常核算。部分村在劳务报酬上做起小文章,多列人数,增大开支;村集体垫付资金过多,收款不及时,造成资金沉淀;村内资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掌管现金,左手拿钱右手拿条子等现象时有发生,村财务民主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村报帐员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村级报帐员年龄偏高,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相关岗位培训,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法规的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业务不断出现,如一事一议、财政转移支付业务的不断增多,“老会计”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些新问题。有些报帐员思想觉悟不高,在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弄虚作假、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同时会计队伍不稳也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致使部分财会人员工作上依附权势,不能按照规定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不到位。审计机关没有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的义务,县级农经局不能逐村全面进行审计,乡镇政府又没有专门的审计组织,每年只能由农经站或财政所人员进行审计。乡镇政府一般只是在村干部离任后对村财务进行正常交接,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形同虚设。造成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随着村级换届选举、新班子的上任而不了了之。

(五)村级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主要表现为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特别在“村改居”等涉及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极易导致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村级土地、交通道路以及林地、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管理随意性较大,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履行手续上,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有的收取变价款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帐,导致集体资金的体外循环。

二、对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

(一)坚持依法治村,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切实做到依法按章办事。

(二)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制度建设。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一事一议收缴情况等都是广大村民直接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体现干群关系的关键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农村财务制度,包括财务公开制度、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等。

(三)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明确集体资产的归属,科学评估确认资产价值,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的监管办法。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并进行产权登记,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加强集体资源的使用管理,规范资源的承包、出让、开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行为应全部纳入乡镇或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协商、公开竞价、公开招标,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稳定的、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村财务会计队伍。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可探索实行农村会计考聘制。乡镇政府将村级财会人员的考核录用,改为面向社会公开选拨招录,从根源上提高会计人员工作能力。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6

关键词:民主理财;财务公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239-02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百姓关心的焦点和热点,如何更好地推动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各地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以赣榆县青口镇为例,镇政府2008年年初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对于推进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做了以下相关规定。

1.所有村(社区)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姻亲不得担任小组成员。理财小组成员不得少于5人,其中党员人数要占到60%以上。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审议本村年度财务的预决算方案,有权参与决策和制定重大财务计划事项,有权审核本村财务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支出。每月的25—28日为民主理财日,理财日要做好民主理财记录,对本村(社区)的收支单据要进行逐张审核,合理的加盖民主理财章,不合理的收支一律不予入账。

2.全面实行财务公开。各村(社区)要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对于多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每个自然村都必须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具体设立地点及格式由镇农经中心选地并统一设置,每月的8—10日为公示日。

3.公开内容。(1)收入情况。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收入:土地、果林、水面、企业等发包及上交收入;经批准的筹资、土地补偿费、国家专项扶持金、贷款及其他专项拨款、救济扶贫款;损赠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利息、固定资产及产品物资的盘盈收入等)。(2)支出情况。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支出:各项生产性建设支出,村庄道路及公益福利事业支出,村办企业项目开支,社会抚养费,救济扶贫专项支出;报刊费、电话费、水电费、村级办公费、会议费;村干部报酬、村干部保险费、养旅费、交通补助费、学习培训费;离职干部退养费、慰问费;奖励资金、公益事业支出。(3)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情况。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村级集体资产处置情况;村“一事一议”筹资劳的范围、标准、总额及使用、管理情况;土地征用面积、补偿标准以及补偿分配,管理等情况;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筹集、使用情况;村级民主理财及财务年审计情况。

每月财务收支明细表由各村(社区)财会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公示并拍照存档,镇农经中心于公示日派专人实地督察,对于应公示而未公示造成群众上访的镇纪委将给予责任人党纪处分,并责令限期整改。

从近5年来实施的效果看,实行以上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对于促进基层干部廉政勤政,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显著。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不断凸现,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计专业知识缺乏,由于不懂财务,无法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不胜任理财工作,根本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一般在选举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时,大家只注重当选人的威信,而忽略了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选出的理财小组成员往往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受能力所限,理财监督一般只停留在账务的表层,只能直观地查看单据,了解大致收支情况,很难发现账务中存在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2.民主理财未能真正覆盖到村级整个经济领域,对重大的经济事项的决策参于不够,缺乏参政议事的主动性。如对集体资产的转让、租赁、各类经济合同的订立及重大投资项目的计划制订及招投标等一般由村主要领导或村两委班子决定,很少请民主理财小组参与。

3.不少村民民主观念淡薄,参与监督的意识不强。当前,随村民外出务工、做生意的日渐增多而导致召开村民会议难度也不断加大,民主理财更难落到实处。有些村根本不按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也不按照规定程序召开例会集中审议,一般都是将村干部签过字的单据加盖审核章了事,或会计拿着报账单到理财小组成员家签字,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民主监督变成走过场。有些村虽也按时召开会议理财,但理财小组成员怕得罪领导干部,一切围绕村委会的指示办事,民主监督组织变成了村委会的办事机构。

4.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与落实农村群众知情权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具体操作上,有些村把专业性的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在公示栏一贴了事,村民对那些会计专业术语普遍看不懂也看不明白。有的村把财务公开当做应付检查的运动,把收支情况贴上墙并拍照留念应付完检查后随即揭掉;有的地方搞半公开,只公开主要项目,不公开明细,有的村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对群众十分关心的重大财务事项比如基建费的支出、承包费的收缴等却不愿作全面、如实的公开;有些地方干脆直接在数字上做手脚,如把村民最关心的招待费问题,分解成几个数字,转换成几个科目向群众作虚假公开,或把一些敏感开支全部列入“其他”一个栏目,将真实情况隐藏起来,欺瞒群众,逃避监督。

5.财务公开形式单一、时间模式化。各村财务公开形式基本都是贴在村头的墙上,容易遭人为破坏。财务公开时间固定化,一些重大收支如集体债权债务和财产物资处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预决算和工程款的结算审计情况等内容无法做到跟踪连续公示。

6.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一些村只公开、不答疑,对群众提出的质疑置之不理。未能发挥财务公开的作用,失去村级财务公开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二、几点建议

1.提高理财人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由群众定期民主推选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财务知识、敢于说话、对群众负责的党员群众,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定期组织他们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真正达到懂财务、会看账、能监督,成为农村财务监管的行家能手。同时,要完善民主理财小组产生和退出机制,对那些责任意识不强,对存在的问题不敢向村干部指出,对理财活动情况一问三不知的要坚决予以调整。

2.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强民主监督机制。民主理财小组在每一财务事项发生时,要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集体资产处理等重大经济活动和经济合同订立等对重大投资项目;土地征租用;大额举债;村干部的工资资金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有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参政议事,签订的合同及相关资料要加盖“民主理财小组监制章”,民主理财小组要对项目的实施和款项的收付追踪监督,并建立相关台账。

3.大力推进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管理集体财务的积极性。严格民主理财程序,做到事前参与制定财务计划、财务预算方案,事中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经济活动运行情况,并对财务账目记载真实合法情况等进行监督,事后对财务计划和经济活动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财务审计等。定期召开理财例会,审核当月的有关财务收支情况,重点是审查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依法依规办事、开支审批手续是否健全等,同时要及时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登记,并拿出处理意见。根据审查结果,写出审核意见与建议。民主理财会议必须有2/3以上成员参加,审验内容必须经全体成员2/3以上表决同意方能通过。

4.进一步完善、创新财务公开内容。财务公开内容要广泛、全面、具体,不能仅限于枯燥的财务报表数据。凡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凡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应向村民公开。另外,农户承担的集资款,土地征收、救济、捐赠、优抚等财物发放,呆账处理、重大经济事项等情况及其他涉及本村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要求公开的事项,也要进行公开。并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丰富和拓展财务公开的内容。同时,要创新其报表内容,剔除多余的专业用词,可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修改明细内容,简洁明了、逐笔逐项地体现各村季度内发生的所有收入、支出事项,表格设置要说明银行存款、现金、资产、负债等余额情况,对村重大投资事项、公益事业的资金筹措和实施情况以及其他重大资金分配都要及时、分项公开,必要时可以一事一公开,让村民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本村财务开支内容和经济发展状况。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7

宁乡县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地处湘中,辖33个乡镇422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2912平方公里,人口138万人。近年来,宁乡县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成了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根据宁乡县201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该县农民通过各种渠道向上级部门所反映的问题中,有60%以上是关于村级财务。种种迹象表明,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以后,村级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群众的重大关切。[1]笔者以为,务必及时展开专项调研,准确了解有关情况,并对症下药,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才能有效维护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宁乡县在强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2013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宁乡县村(社区)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县财政局组织各乡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村级票据缴销制度等。但通过对全县33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调查以及查阅近年来全县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发现,村级财务“村民难参与、公开难到位、民主难实现、管理难规范”局面始终存在,[2]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账务处理不规范。村级财务人员多数半路出家,既不熟悉业务,也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所以对会计科目核算的性质不明确,科目乱设乱用,随心所欲,部分村无往来明细,账目不清,科目设置单一,包容面太广,不及时处理账务,跨年度核算,漏记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沙田乡合塘村、大成桥镇青泉社区乱用会计科目,导致往来不清;老粮仓镇杨花江村、插花村均由于账务处理不及时,导致收入漏记;大成桥镇二泉村使用临时条据收取现金等。

(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主要表现在手续不齐全,无合同无结算无附件白条支付,坐收坐支,非财务人员管理现金,白条抵库,大额现金支付,不严格实行报账制,备用金超限额,集体资金私自出借甚至挪用现象,违规举债进行建设,村集体乱收费。例如,大成桥镇青泉社区坐收坐支非常严重,没有实行报账制,账务处理不及时,财务手续不健全;流沙河镇罘?Q村存在资金出借的现象;大屯营镇三仙坳村大额现金支付比较严重;青山桥镇粟狮村审批手续不齐全等。

(3)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目前的财务公开重表面轻实质,重事后轻事前事中,公开不及时、不详实、不具体、不规范,公开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等。例如,回龙铺镇白云新村财务公开栏设置过高,公开内容不详细,公开数据笼统,村民看不清、看不懂,失去监督的作用;流沙河镇石奇村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公开时间不及时,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4)财务监管不到位。虽然多数行政村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在实际作用上形同虚设,没有切实履行职责,更没有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财务清理走过场;乡镇审核把关不严,部分记账中心人员只注重票据的合法性,而失去对事项真实性的监管。撤销乡镇经管站后,乡镇一级无常设的村级财务审计监管机构,县经管局审计面窄,加上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审计监督乏力。

(5)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执行不力。对应进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的项目,乡镇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事前监管缺失,事后亡羊补牢,甚至造成应进未进。例如,花明楼、南田坪都存在应进未进的项目,历经铺、流沙河、黄材等乡镇事前监管不到位,导致交易行为缺乏监督、流于形式,程序不到位。

(6)财经纪律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主要是村级财务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财经纪律的执行力大打折扣。个别村总支书记自搞一套,财务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村干部违纪违规成本小,制度应有的约束力没有充分发挥,有章不循,违章未究。

(7)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全县422个村(居),年集体经营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不到15%,零收入的村近60%,仅靠财政拨款,导致村级运转艰难,解决民本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乏力,加上各项涉农专项资金比较分散,导致专款未能专用。

三、导致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调研发现,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既有农村经营体制经历多重变迁的历史因素,也有现行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实因素。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财务的管理体制不顺。一是《宁乡县村(社区)财务管理办法(试行)》下发后,相关职能部门职能并没有调整到位,导致管理监督难于到位。二是原来村级财务一直由县经管局管理,后来交由县财政局管理,但财政局并没有专人进行管理且业务不熟悉。三是乡镇撤销经管站以后,对村级财务重表面、轻实质,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审计处于灰色地带。

(2)县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县以及多数乡镇的主要领导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过问较少,很少专题研究村级财务存在的问题,也很少进行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村账记账中心人员力量配备薄弱,特别是边远乡镇基本上都只配备一名记账人员,有的还是门外汉,“赶鸭子上架”,不懂专业知识,有些甚至还要承担“包村”、拆迁等工作任务,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工作,致使记账中心开展工作较为困难。例如,道林、大屯营、流沙河、东湖塘、双凫铺、枫木桥、灰汤、老粮仓、青山桥、沙田、巷子口等乡镇仅仅一个人负责村级财务核算,且有50%以上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3)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乡镇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业务不精、不专的问题。个别负责村账核算的人员根本不懂会计业务,更没接触过村级财务。2012年乡镇机构改革,撤销全县各乡镇经管站,村级财务核算职能划归财政所,但财政所人员属于公务员编制,原有的经管占人员90%以上是属于事业编制人员,导致部分原来负责村级财务的业务人员转岗,而新接手人员又业务不熟。在村级财务核算由乡镇代管后,并没有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导致村财务人员不懂会计业务,程序不清,手续不齐,更有个别村财务人员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村干部三年一次换届,财务人员随之更换,“一朝天子一朝臣”,村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导致监管不力。2013年宁乡县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村财务人员更换率达40%。从对村审计的情况来看,因为业务不熟导致多报支出、重复支出、混记往来、乱冲销往来,造成了村级财务的混乱。

(4)村级干部的法纪观念淡薄。有的村干部在财务管理方面弃法律、纪律于不顾,明知故犯,认为只要不贪不占,没进个人腰包,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例如,煤矿坝镇石新村村干部在2008年煤矿转包、2010年煤矿技术改造过程中,村干部接受贿赂而受到刑事处罚。从近年审计村级财务情况看,有些村使用临时票据收款、不按合同结算等,对村集体造成了损失;甚至有些村采取收入不入账、做假账私分侵占集体资金。

(5)执法部门的查处力度不够。乡镇经管站撤销后,仅仅依靠县经管局的审计,力量明显偏弱;对审计出来的问题,明显触犯法律,往往以轻微党纪处分了事,违反财经制度的成本低、代价小。

四、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接下来务必从组织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资金技术扶持等多方面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切实维护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

(1)明确职责,加强队伍建设。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县财政、县经管等村级财务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做到职、权、责明晰;要加强县财政部门负责村级财务的人员力量,提高业务素质,经常进行业务检查指导;要加大县经管局审计人员的专职配备,强化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加大查处力度,形成威慑;乡镇要配备配齐业务能力强的经管人员,对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摸排并逐一解决。

(2)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县经管、财政、司法等要加强法律及业务知识培训,不仅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更要对全体乡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整体法纪意识,提升业务素质,端正思想,摆正关系,搞好财务管理。要把加强财务管理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高度来认识。着力解决业务不精,制度不全,民主理财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3)健全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为使村级财务步入规范管理轨道,必须严格按照宁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宁乡县村(居)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宁政办发〔2013〕80号)中规定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要求,在资产、收支往来票据、财务处理、“三资”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做到规范管理,同时,要切实建立健全票据管理、财务审批、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从源头上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各乡镇要依本乡镇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建立惩戒问责机制,做到权责明确、奖惩兑现。

(4)明确集体资产权属,科学评估资产价值。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的监管办法。一是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集体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对账上有而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二是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三是要盘活壮大集体资产,做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5)细化量化管理,规范工资补助增长机制。对村级招待标准及费用、差旅费、报刊费用、村干部补助等,要出台相关规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发生。从目前村级工作运转来看,村干部工资低是现实,全县大部分村为700元左右,所以就有部分村乱发滥发补助,甚至不惜造假私分。对村干部工资应从村级收入、工作绩效考核、群众评议等方面考虑,制定比较科学完善的工资增长机制,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

(6)发挥民主理财作用,落实财务公开。县经管局、民政局要加强村务公开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培训及指导工作,实践证明村务监督委员会真正履行了职责的,则账务相对规范,资金使用相对合理。要推选威信较高、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业务知识水平的人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一要参与事前监督,参与收支计划,财务预算方案,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等重大事项决策。二要参与事中监督,对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财务记载的真实情况进行检查。三要参与事后监督,对财务计划及经济活动的履行情况,对财经制度的执行情况,合同结算情况等进行监督并及时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3]四要监督财务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具体性、完整性,要使财务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

(7)严格“三资”管理,明确职责主体。县经管局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的检查及指导,严格按《宁乡县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实施办法(试行)》(宁政办发〔2013〕49号)的要求,在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乡镇纪委参与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预防为主,监管前移,坚决杜绝应进未进、规避交易的行为,并在交易活动中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要从程序上、手续上、资金预决算上,规范操作招投标程序,量入为出,不得举债进行建设。切实强化社会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代表、村民代表参加交易过程的全程监督,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

(8)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公开公示力度。针对目前各涉农资金管理难、投资散、配套难的现状,对各单位下拨的涉农项目及补助资金,要进行有效整合,合理规划布局,制定计划,分年度按步骤按计划实施涉农项目。加强资金整合,一是在预算环节进行整合。例如,在水利冬修、烟水工程、水库处险、水土保持等用途相近的项目进行整合。二是在资金分配环节进行整合,把投向相近、目标相近,来源不同的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资金的作用。三是要加强绩效评价,加大公开公示力度,打造阳光项目,实施项目跟踪问责机制,重点对项目申报、立项、公示、分配、使用、绩效等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9)强化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监督检查是规范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要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切实建立起监督检查制度,以乡镇纪委牵头,乡镇财政所为主体,抽调专门人员,对账务进行定期检查,杜绝坐收坐支、白条支付、资金挪用等情况发生。县经管局、财政局要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执行财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坚持审计监督与业务辅导相结合、专业审计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对未进农村公共资源交易、虚报冒领、白条抵库、违规操作等违反财务管理和财经纪律的行为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构成违纪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0)强化审计监督,加大监管力度。加大纪检监察部门的办案力度,强化县经管局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职能,配备专职村级财务审计人员,落实农村财务抽查审计制度,部门紧密配合,协调一致;针对审计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并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处理违法违纪案件不能心慈手软,偏向袒护,通过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倒逼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8

一、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1998年以来,我县按照《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先行试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由“以村为主——集中办公——村账镇管”的过渡,财务人员由村会计(出纳)——村报账员的过渡,并于20__年7月全面推行了村级会计核算制度。当前,我县村级财务都统归于镇财政所管理,实现了村账镇管,且大部分村的财务管理实现了电算化,村级财务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健全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四是村组干部经济违纪违法件数明显减少,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增强,干群关系得到缓和。据纪委、部门统计,20__年以来,全县村社干部违纪违法的件数、涉及的经济额度、群众上访的次数均呈下降趋势。

二、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报账员业务素质较低。报账员普遍存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制度理解得不够透,上岗前没有受过专门的正规培训,上岗后的后续教育也很少,致使技能偏低。

(二)村干部财经法规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未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村办公益事业、修路等,未按相关法规、政策办理或不透明,本应公开招投标的事,却大都由村干部说了算,有些事项未在村务公开栏公布。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制度要求收支两条线,但由于部分村没有在银行统一开户,所有收支全部通过现金结算。如有的村干部将代收村里的承包款、租金等收入不及时足额上缴入账,存在坐支现金,财务管理不规范。

(四)财务手续不完善。村里各项支出因为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正规发票很少,一般情况都是打一张代办条就入账,随意性很大,而且有的票据是只有审批人,没有经手人和证明人,手续不全也入账。此外,结账不及时也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监督措施不到位。一是村干部民主监督执行不到位,如村上的重大支出未经过村两委班子讨论,只是村支书、主任说了算;二是记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碍于人情,怕得罪人,对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好过问太深,没有切实起到监督作用。镇政府认为村账已被镇财政所,就不需要再下大力气管理了,因此在管理上形成“真空”;三是民主理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四是村级财务内部审计质量不高,村级财务内部审计一般由镇财政所具体执行,但由于这种审计缺乏独立性,专业能力不高,审计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由县财政局按程序选拔会计,统一委派。委派会计实行县财政局和镇政府共同管理。镇政府未经县财政局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委派会计。

(二)增强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对村级报账员严格实行凭证上岗,定期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搞好业务培训。

(三)统一开户监管,规范现金操作流程。镇财政所在银行为村级财务统一开户,各村的所有收入包括往来款项都必须及时足额上缴银行专户。现金使用实行备用金领用制度,零星支出从备用金中列支。各类支出必须使用财务法规认可的票据,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报账。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划拨,不得通过现金结算。

(四)严格审批手续,明确费用支出制度。村级所有支出必须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职报账员报账。对大宗支出必须由村委会集体研究或村民议事会讨论后,报镇长批准。

(五)明确财务公示制度,增强财务透明度。要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明确镇财政所为村级财务公开的主体。镇财政所要定期将各村财务收支明细情况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不得由村里公开财务内容。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1.农村现有财务管理模式概述

1.1村管村帐模式

村管村帐模式具体是指村自己情况配置会计人员,构建会计部门,独立设帐实行核算,自己进行管理,村民集体拥有资金的经营所有权,村级财务人员负责村委会,村委会又会负责全体村民的一种村级管理财务模式。

村管村帐模式最早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就是村干部可以充分了解村内情况,村管村帐模式非常有利于直接管理村级财务,村干部对于本村的财务情况可以准确及时控制,争取在最佳时间内合理解决问题。可是这种模式缺乏村级财务人员的独立要求,村级组织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财务机制。该种模式更加适合比较高的发展经济程度,较为健全的财务机制。

1.2乡管村帐模式

通过调查乡管村帐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模式,具体是指在不变的资金核算所有权、管理权基础上,通过乡镇经管站构建会计服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统一进行招聘,直接管理村集体账务资金,统一组织,分村建账的管理财务模式。

在乡管村帐模式中,村级组织仅仅设置了报账员职位,向乡镇农经站定期进行报账,在一定程度上对村自行管理出现的不及时记账、不完善手续等问题进行了解决。村始终保存了管理资金的工作。乡管村帐模式最重要的改变就在于加强了监督工作的力度。中心集中审核集中记账与报账,帮助村民有效监督财务情况。

虽然乡管村帐模式已经加强了监督,可是却忽略了会计管理工作职能,会计中心仅仅对记账进行负责,在不了解村集体经济的情况下是很难发挥管理职能的;乡管村帐与目前的法律法规互相抵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工作;日常的核算记账工作互相分离,中心仅仅负责就帐管账。乡管村帐模式打破了账簿系统的统一性,平常仅在村中日记账,镇里总账,再加上村镇之间缺乏有效来往造成不能及时记账,对账簿系统的统一性造成了影响。

2.农村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2.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

乡镇政府党委需要在议事日程中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并且记入年度工作目标计划管理内容。相关领导应当积极听取农村管理财务工作报告,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认真研究与布置,监督村干部学习财务知识,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做事,保证贯彻落实各项法律制度。面对乡镇缺乏对村干部进行系统教育的情况,应当重点进行培训教育。针对村干部与财会人员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法律财经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这些人员的整体素质,促使他们能够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做事。

2.2增加惩罚的强度

为了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对国家颁布的财政相关制度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详细规定了管理现金、账目、人员的内容。县乡可以基于这个前提,联系各村的实际状况,不断完善其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公安纪检等相关部门应当共同协作,尽力发挥自身的职能,集中力量发现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且按照有关的法规及时进行处理。

2.3科学分解财权

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公开其内容包括:内容公开应当符合实际情况,时间公开需及时,项目公开需详细,公开方式需固定。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促使村级财务获得科学监督。从传统的个人控制转变为多人控制,安排两名干部对发票收据进行签名,防止出现幕后开支操作。

3.农村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3.1会计委派模式

该种模式很好解决了村级内部组织控制不良的问题,可是会计委派机制需要将所有权作为重要基础,因此,针对农民集体村级所有经济形式来讲,从乡镇经管部门逐渐转变为村委派会计模式,出现了缺少法律根据的现象。

3.2集中保障模式

具体是指通过村财会工作人员定期向乡镇经管部门进行报账,虽然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对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可是并不能对村级人力、经费资源紧张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恰恰相反却由于财会人员增加了往返乡镇的次数,为促进管理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

3.3委托模式

委托具体是指通过村级经济集体组织把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以书面的形式委托给乡经管单位,在确保村级资金的使用、所有、审批权不改变的基础上,通过乡经管单位根据统一原则与方法、程序实施的一种会计核算管理模式。该种模式既符合农业未来发展的新形势,又可以很好弥补了上面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4.结束语

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近几年的政策支持以及不断贯彻落实的经济改革机制已经进入了轨道,同时还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尤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顺应形势的变化发展,理清工作步骤,不断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善各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凯.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9,(5)38-39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篇10

现就我县开展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情况

2004年1月1日起,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和加强镇级财政管理,建立完善财力保障机制,促进镇级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对全县11个乡镇财政管理实行镇财县管模式,即是对镇财政实行“收支统管、增收奖励”的财政管理方式,将镇财政收支纳入县本级预算安排,实行收支统管,增收奖励。2007年,我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推进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镇级财政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索改革,实行“镇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由县财政科学统筹财力,直接管理并监督镇财政收支,规范镇财政收支行为,确保镇级工资发放和镇村基本运转支出以及各项民生政策支出,加强债务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乡镇新增债务发生,确保有效缓解镇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2012年,我县根据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镇(乡)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我县镇财政管理方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县政府办公室下发《阳东县完善镇财政管理方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镇财县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改革的配套措施,有力地弥补了镇级财力不足,提高了乡镇的保障能力,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确保了政府正常运转、工资发放;规范了镇及财政收支管理,调动了镇级聚财、理财、生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了镇级收入潜力;有效遏制了乡镇债务,为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条件;更好地保证了农村建设资金和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