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4:56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1

一、当前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更加复杂的舆情状况。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国内网民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经超过了5亿,网民年龄、职业、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互联网的普及覆盖到了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加上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发酵,网络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称为第一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近于全员参与的网民群体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情也向着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

2.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网络舆情产生了明显影响。中国的快速崛起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以及周边地区个别用心险恶的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在正面对我国实施攻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是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他们利用网络平台抹黑中国,以及攻击我国政府网站,获取机密信息,散步不实言论以及鼓动骚乱等等,危害了国家安全以及对国内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3.网络自身特点导致网络舆情监测管理难度加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手段,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多种特点,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网民发表言论可以隐匿身份,少了身份论证以及道德方面的顾虑,各种不实言论、偏激内容时有出现。网络具有的聚合联动功能很容易让网民从网上的交流转变为网下的聚集,一旦不实言论经过煽动与发酵,容易成为较大负面影响事件,启东事件就是鲜活的案例。互联网同时具备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的特点,网络舆情后续取证难度较大,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网络舆情管理能够及时搜集群众的意愿,同时发现各种苗头性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国家安全。但是,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检测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未能有效整合。当前,各地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方面情况不一,有的地区以县委宣传部门为主,有的地区以政府办为主,也有的地区以公安部门为主,没有在政府或者县委层面建立起统一的协调组织,对本辖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没有能够发挥力量聚合的拳头效应。也有的地区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上专业性不足,也是导致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成效低下的重要方面。

二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齐全。我国各地对于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区在制度制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互联网层面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具体的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方面也缺乏完善的规范性制度,导致事项与人员查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对一些个案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陷入了尴尬境地。

三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模式处于被动应付。目前,各地在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工作中,“灭火式”工作模式仍然占据主要位置,主动和前置介入不足,长效管理机制不足,属于典型的被动应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注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四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方法没有与时俱进。部分地区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中方法陈旧,习惯于采取删帖、跟帖这样的简单方式进行处置,甚至出现跨省追捕这样的事件,应对复杂网络环境的能力与意识眼中不足,没有能够针对网络舆情实际情况开展先发制人,对于网络舆情研判力度不足,对于其中的规律性方面没有能够有效掌握,导致整体管理成效低下。

五是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协调机制不够完备。大部分地区在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的状况,协调机制、处置机制、反馈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黄金4小时处置方面效能不高,未能建立起多部门联合、有效互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的有效处置机制。

三、对进一步强化国内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设立牵头部门,进一步整合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

目前各地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力量主要集中在宣传、公安以及政府办、局等部门单位,为了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可以设立政府或者县委层面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统筹协调辖区内的全部监测管理力量,必要时还可以吸纳电信、移动等技术部门参与,实现人员、技术与设备的最佳整合,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2.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反应机制,及时掌控苗头性舆情,掌握处置主动权。要完善线索搜集、监测监控、证据固定、预警处置一体化处理机制,建立起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处置机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工作资源,网上网下联动,风度不良信息。

3.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营造网络舆情和谐可信环境

要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置各类问题,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在主管部门引导下建立起诚信自律体系,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监测管理部门要与正面主流网络媒体的联系沟通,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4.及时处置应对,进一步促进网络舆情良性平稳过渡

要及时发现各种不良信息的苗头,主动提前介入处置,迅速启动预案,尽可能地将危机处置和化解在初始阶段。要致力于推动政府部门与民间网络代表的对话,及时公布真相,取信于民,并听取网民的合理建议,相互之间建立起信任,通过互动方式平稳过渡,并建立起互动的良好机制。

5.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水平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2

关键词:涉警;网络舆情;社会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已成为对我国公众最能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媒体。近年来,随着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美国的上市,互联网迎来了自2000年以来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资本市场的强劲介入,有力地推动了网络舆论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积累和叠加,导致互联网成为社会压力的“出气口”,各种表达利益的诉求者、维权者、爆料者都希望通过上网“发声”引起大众关注和政府介入,从而呈现出舆论压力超过法律威慑力的局面。在诸多领域的舆情中,涉警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公众特别关注的舆论热点,不仅时刻的影响着警民关系、党群关系,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公安机关如何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妥善的化解舆情危机,已成为现实工作中新挑战。

1涉警网络舆情的概念及其特点

1.1涉警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涉警网络舆情就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对涉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公安工作或公安形象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一般而言,这种倾向性的意见主要涉及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负面报道以及对个别民警违法违纪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各种网络媒介信息。互联网的传播面广、影响巨大,涉警信息极易成为新闻爆料和炒作的热点,形成不利于公安机关的网络舆论,进而引发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甚至转化为现实的警民冲突。

1.2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是舆情主体的隐匿性和复杂性。涉警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只需要一个账户名和密码,并不受其身份的限制。不论什么职业的人群,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言论,且基本不必担心受到法律的追究。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状态中,对涉警事件进行讨论,将某一观点或行为传送给处于同一网络空间的其他网民。二是舆情内容的特殊性和不对称性。其特殊性表现在网络涉警舆情的内容都是以实际发生的涉警事件为背景或依据,不管是网站、网民的信息还是网民转发、评论的信息。由于公安机关是我国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的专门机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目前国内外形势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公安机关成为处于各种社会矛盾交汇点上的“强势群体”,所以当前与警察有关的案件极易引起网民激烈的反应。同时,受网民的思维水平、社会背景、生活阅历、当下心境和意愿诉求的影响,网民在和转帖相关涉警信息时往往会偏离事件的真相,这就会出现涉警舆情的内容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的现象。三是舆情传播的广泛性和持久性。鉴于网民与日俱增的社会参与需求,一些公共舆论事件在网上传播的速度更快、扩散的范围更广。而涉警事件所蕴含的公平、正义、人权等价值内涵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和可评价性,很容易就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媒体监督的重点、网络炒作的热点。因此,网络对于涉警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持续关注能力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民众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追求公平公正,追求实现自己的利益,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服务职能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就极可能导致与事件本身并没有利害关系的网民对涉警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参与到涉警信息的传播和评论中,使得舆情传播和影响的更持久。

2涉警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管理环境下,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日益增多,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涵盖到以下几个方面。

(1)舆情主体方面。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互联网络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网络普及率为42.1%。[2]互联网络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而涉警网络舆情事件由于聚焦点直接关注公权力及民生领域相关矛盾,一直以来也备受网民关注。1)网民的素质直接决定其对待涉警舆情事件的态度。相关资料显示,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目前网民的增长动力来自低学历人群。虽然大部分网民具有一定参政议政的能力,遇事能理智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但是其中也不乏一部分素质较低的网民抱着围观、凑趣、搅局、恶作剧的态度,经常使用一些粗俗低级的语言,甚至对他人、对政府、对社会、对制度进行谩骂和攻击,给网络舆论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与网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不相适应的是其法制观念却相对薄弱,用正当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网民中有些人信奉“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观点,一旦涉警舆情事件发生,网络上就会出现大量的“仇警”情绪,煽动网民将此情绪带入到对事件的判断中,致使网民失去了理性思考,增加了其主观臆断性。2)网民的心态直接影响涉警舆情事件的处置。网民群体中,大部分人对待涉警舆情事件的心态比较平和,关注事件的主要动机是寻找事件的真相、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但如果此事件触发某些网民的敏感神经、对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那么他们极易产生不满心理。这种心理通过网络互动的宣泄、感染形成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社会失衡心态,[3]给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置带来较大的难度。

(2)舆情客体方面。公安机关及其引发网络舆情的相关社会事项为涉警网络舆情的客体。通过对2011年88起、2010年61起影响力较大的涉警涉法类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发现,2011年涉及司法执法部门的舆情热点事件中,涉及公安机关的舆情事件较为高发。[4]在公检法系统中,公安机关尤其是负责治安管理及道路交通管理的基层公安局、派出所和交警部门等机构与群众日常生活的接触最为频繁,因此较多的舆情事件都与其相关。1)信息不公开造成公安机关信息回应被动。受信息来源的限制,网络舆论与事实真相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而公安机关自身职能的特殊性,在新闻媒体上案件信息较为谨慎,通常是在详细调查案件后才在相关媒体上信息。信息的滞后性导致网民经常没有经过核实的消息和言论,特别是有些网民为了获取较高的点击率,的信息或言论往往很极端,具有极强的煽动性,这就造成了公安机关在信息回应上的被动。同时,公安机关回应方式缺乏针对性、内容缺乏一致性等问题也让网民不得不怀疑公安机关在处置涉警事件时是在“遮家丑”,质疑公安机关最终的权威信息。2)应对机制不健全带来公安机关处置能力薄弱。在处置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时,不少公安机关尚未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一是工作缺乏预见性,一些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对涉警网络舆情带来的问题认识不足,缺乏及时的发现、判断和处置负面舆论炒作的机制,未能正确看待网络传播效应。二是缺乏统一指挥和协调,目前公安机关内部的众多部门都涉及公安宣传工作,如政工宣传部门、指挥中心、网络监察等部门,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指挥和协调。同时,根据对2011年影响较大的涉法涉警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发现,不少案例的涉事双方不仅限于警方、法院或监所部门一家,而是公检法部门均有所涉及,如药家鑫杀人案、河南智障人入狱案等,这种涉及多部门的事件处置往往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挥。3)警民关系不和谐是产生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原因。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在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与人际关系。其不和谐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支持警察工作、恶意投诉警察、多次发生的暴力袭警事件;在网络上表现为相关涉警事件发生后,出现大量网民批评谴责警察的“群体极化”现象。

(3)舆情载体――互联网。网络舆情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降生的,网民对某一社会事项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必须借助互联网反映和传播。互联网就成了网络舆情形成、转化必不可少的载体。涉警事件也就是通过互联网来接受网民的审阅、评判。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更快、更全面的了解涉警事件的同时也提高了涉警事件的处置难度。一方面某些网络媒体为了寻找“卖点”,刻意炒作警察话题,对相关涉警事件进行负面报道,造成网民对公安机关的误解,使得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某些人会以互联网为平台,对涉及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事件、司法领域的事件、腐败问题及一些敏感事件进行炒作,蛊惑民众,由此带来了未曾遇见的涉警网络舆情新问题,给公安机关处置舆情危机提出了新挑战

3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探讨涉警网络舆情的应对之道

通过对涉警网络舆情中的问题分析发现,引爆危机舆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结果。为了从根本上遏制负面舆情,公安机关应该及时掌握涉警网络舆情动态,加强涉警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建设一支各项素质过硬、公平公正执法、作风端正严谨的执法队伍,牢牢把握住公安舆论工作的主导权。

3.1正确看待涉警网络舆情

涉警网络舆情对公安机关的影响是双重的,正确认识和应对这种双重性对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网络上反映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对于涉警网络舆情必须正确看待,既不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处处加防设堵,也不能麻木不仁,等闲视之,任其泛滥成灾危害社会稳定。目前,由网络媒体曝光的涉警事件比例超过传统媒体,微博成为引发舆情的重要源头。回顾近几年发生的“山东泰安袭警事件”、“徐武被‘精神病’事件”等都显示出微博力量的强大,它决定事态的发展,成为众多舆论发声的中坚力量。在微博时代下,针对涉警信息的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极易对公安机关造成巨大舆论压力等特点,要求公安机关和民警树立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正确意识。一是危机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二是第一时间意识,抢占舆论制高点。即使一时难以全部事实真相,也可采取先事实,再公布原因及处理结果,分阶段、分层次的办法,尽早将警方声音传达出去;三是公开透明意识,对负面舆情不回避、不塞责、开诚布公就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实清晰、证据确凿的信息,积极解决化解问题。

3.2健全处置涉警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

3.2.1完善处置涉警网络舆情的保障机制

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主力军的公安机关,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密切关注网络舆情,这就需要健全一支专门的涉警网络舆情管理的机构和队伍,全面的把握社情民意,及时全面地浏览、掌握涉警网络舆情信息。各级公安机关可以选择和培养一些热心公安事业的人才建立网评员队伍,鼓励他们经常发些主题帖或跟帖,积攒人气,使自己在网站中有话语权。一旦出现涉警网络舆情事件,能通过其意见领袖的作用进行舆论引导。这样既可以有效淡化网民的激烈情绪,又可以防止危机舆情的发生。

3.2.2建立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

网络舆论热点的出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能够预测和把握的。凡是网上出现的热点涉警问题,首先是有涉警事件的发生,然后有媒体介入,才有了网络的放大和二次传播。在此,建立涉警舆情案例库、数据库极为重要,这一方面有利于汲取以往涉警舆情处理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历史演变、梳理中发现涉警舆情演变的规律,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涉警舆情。同时,公安机关在信息资源上具有“面广、点多、腿长”的优势,要运用公开和秘密的手段,努力构建灵敏、全面、快速、高效的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形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情报信息网络体系,和以情报信息为导向的快速联动机制。

3.2.3健全处置涉警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舆情处置的关键在于引导。在涉警事件发生后,网上会出现大量的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从而导致众多网民无所适从。公安机关除了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之外,还包括运用“贴标签”与“撕标签”、善于使用切割手段、酌情开展后续工作、争取媒体支持配合、在重点网民中争取“同盟军”等方法[3]来开展舆情引导工作。“贴标签”是指为了防止网民对一些事件主观武断地定性引发炒作,公安机关在事件公布时就应当借助媒体给其贴上“标签”,引导舆情走向;“撕标签”是指对于已被个别网民贴上错误标签、造成舆情误导事件,要善于挖掘事件中事实因素,以撕掉或覆盖错误标签,扭转不利局面。公安机关使用切割手段是指在查清涉及一些地方公安机关、有关警种和个别民警的负面新闻属实的情况下,要善于将个别单位与整个公安机关切割、个别民警与整个单位切割、个人行为与执法行为切割等,降低涉警事件对公安机关的影响。

3.3加强虚拟社会的监控和管理

网络舆情调控作为一种公众易于接受的软性权力,在调节社会舆论气氛、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论力量、实现党群和警民双向沟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作为涉警网络舆情调控的两条不同战线,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好合作,既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

公安机关可以大力开展互联网虚拟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警网合作、警民合作的管理新模式,努力形成和互联网媒体以及网民群众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如公安机关和民警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新技术,如通过微博、手机短信等方式与媒体记者或网民实时沟通、在线交流、通报情况等,及时掌控涉警舆情信息,减少涉警负面新闻报道发生。还可以通过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加组织新闻、跟踪报道等形式,介绍公安工作情况,利用新媒体的声音树立公安机关的正面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前沿论坛,2007(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

[3]赵建生,邹智勇,周树华.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J].公安研究,2010(1).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3

一、网络公共事件及特征

所谓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诸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和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微笑门”事件,这些事件刚发生时只是一般的、局部的现象,但由于在互联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继而迅速发展成为网络公共事件,不仅给社会心理投下了阴影,还带来了不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小事就可能变成大事,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给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危害。所以,网络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对各级政府社会的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对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水平的重要考验。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机理和规律,对地方政府高效处置、有效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公共事件具有传统公共事件的一般特性,如:突发性,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紧迫性,即稍有拖延就可能进一步升级恶化;公共性,即需要公共权力介入,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等等。但是,为区别于传统公共事件,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一些重要特点更需准确把握。

⒈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互联网对网民的完全开放,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的机会。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微博客网站,所有网民都有条件在网上发声,社会各阶层都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13亿,仅新浪微博网友每天微博就已超过8600万条。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网络舆论热点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一般来讲,热点事件发生后,2至3小时后就会出现有关网帖,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会达到高峰。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上网更加便捷。

⒉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近几年来,网络公共事件复杂多样,基本上都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2008-2010年在国内发生的148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涉及官员腐败与政府管理、警民对抗以及医患纠纷、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的事件占47%。“躲猫猫”反映的是牢头狱霸的胡作非为和司法部门的不作为;邓玉娇案反映的是官员腐败问题;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反映的是政府部门的乱作为;杭州飙车案反映的是贫富差距;“执法钓鱼”讨论的是对执法合法性问题的关注;郭美美炫富事件引爆了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引发了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危机。总之,网络公共事件已经从虚拟走向了现实,且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

⒊网络公共事件容易出现群体极端化倾向。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广告栏、在线聊天和网络博客等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借助这种传播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极端化的观点和情绪,形成负面情绪“溢出”效应。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都有可能被网民或网络媒体进行“有罪推定”,进而激化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对立情绪,如仇官、仇富等。匿名状态容易降低人们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网络集群的集合行为。

⒋在网络公共事件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真相裹挟着谣言。这些谣言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政府处置这类公共事件的难度。网络谣言及虚假信息有极强的诱惑性。有的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利用网民的仇官、仇富心态,编造一些千奇百怪的离奇“真实故事”、“花边新闻”、“干部丑闻”;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打着关心民众的幌子,编造和传播一些让人恐惧和不安的消息,以此达到挑起事端、扰乱社会的目的。可以说,每一次谣言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网上不同程度的炒作,因而应对和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重中之重。

⒌微博发展迅猛,加剧了网络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变和规模效应。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已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平台。它以独有的技术优势、足够的社会实践和推动民主前进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微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微博的海量信息和字数局限性,造成微博只有现场没有真相,只有片段没有整体,网民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种猎奇。因此,如何对潮水一般汹涌澎湃的“微舆情”进行应对和管理是互联网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面临的挑战

目前,地方政府互联网建设和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网上舆论形势的新变化,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式,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

⒈网络舆情研判面临新课题。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直接催生了网络舆情,而且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和多变,其原因既有基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因素,又有当下的网络管理尚未提供给网民传播信息尺度规范的因素。在层出不穷的网络公共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到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公众参与等社会深层次问题。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考察民意焦点指向、确定政府工作重点的一个风向标,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成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个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在“风起于青萍之末之时”,无动于衷,最终使小事变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视。因此,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和危机管理,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课题。

⒉网络公共事件应对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在京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表明,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互联网的强大分众聚合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也为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在网上勾联、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给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挑战。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谣言产生的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以及微博、社区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大量使用,网络谣言渐呈多发态势,由网络谣言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从2011年网上热点分布情况看,网上关注点从过去关注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明显转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因此,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信息,有效应对网上突发事件和网络谣言,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⒊依法管理互联网亟待加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的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日益突出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严重威胁了网络运行安全,网络窃密等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然而,我国在依法管理互联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技术手段跟不上互联网发展步伐,三是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全省9市(州)和长白山开发区管委会,仅有5个地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全省网宣部门的专门管理人员不超过50人。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建立起运转高效、体制机制健全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⒋驾驭新兴媒体能力急需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信息形态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正从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进入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在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同时,互联网媒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网上舆情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网上舆论形势复杂。因此,如何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提高网民素养,理性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切实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管理提出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表明中国社会的公民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甚至会动摇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

1.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以增加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网宣、公安、电信、新闻出版、广电等互联网管理部门要整合资源,规划、建设覆盖论坛、博客、微博、新闻栏目等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测效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严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的搜集——筛选机制,从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出所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出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使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先预警型转变。舆情监测系统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舆情信息员可以运用短信、电子邮箱、在线输入等方式上报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点对这些上报的舆情要加以整理,分析手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再以舆情专报的形式向舆情站反馈,舆情站可以利用舆情智能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做整体分析,及时掌握有关舆情动态并提出预警。同时,还要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舆情监测部门要将网上舆情动态以专报的形式每天收集整理,及时报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聚集活动、重大灾难等信息,网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网上出现的特别重大敏感的信息更是要一事一报。通过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

其次,要建立起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一种价值和趋向判断,最后形成相应的舆情报告的过程。舆情研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定性与定量研判。网络舆情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强调对舆情的基本面的概括和对舆情走势的预测,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时空研判、民意研判和社会研判三项指数,这三项指标紧密联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舆情事件进行综合考察。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是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比如“手机舆情热点话题发现”技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的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政务舆情研判与应对的指标体系,包括政府响应、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动态反映、行政问责、网络技巧和善后处理等分项指标,据此,一方面,可以对政府舆情进行及时研判,制定预案防止应对失误;另一方面,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的形成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平台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的社会事件,通过对这些网络舆情构成要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最终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舆情研判的工作方式固化、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三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体制建设。任何危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在不同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的内容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检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为主导,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加强网络舆情体制建设。

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研究。面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重点监测、认真分析、慎重处置网络舆情,力争将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化解在潜伏阶段,不使其演变成为重大危机。在这方面,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尝试,基本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舆情预警机制。概括称之为“五个一工作体系”,即建立一套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系统,一个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一组舆情引导信息平台,一个舆情引导应急工作机制,一支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

2.重点抓好网络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工作。首先,要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维护稳定大局、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应对工作,及时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谣言传播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要制订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邀请相关专家、抽调职能部门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科学、完善、切实和有效。

3.妥善处理网络公共事件,明确网络公共事件处置流程。首先,要密切关注涉及地方政府的重大敏感信息。包括:涉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大时政、经济信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食品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敏感信息;涉及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重要信息;涉及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

其次,建立网络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分级制度。在出现网络公共事件或发现网络谣言后,根据预警级别和相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制止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

再次,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在网上及时进行权威信息;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决策和部署主动征求网民意见;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的网上通报;澄清虚假信息和不完整信息,驳斥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并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网上答复等。

最后,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省级层面,协调联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推进合署办公,比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模式,分别由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同志兼任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二是由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集省直互联网管理和应急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设RtX网上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日常联系沟通和信息传输,形成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的合力。

4.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管理互联网。首先,要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职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牵头处置互联网信息内容引发的突发事件等。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按照上述两个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机构建设,明确专门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其次,要加强应对网络谣言专门队伍建设。各级宣传、网管、公安、通信等互联网管理相关部门要注重吸纳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应对网络谣言的专门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由核心网评员、重点网评员和普通网评员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组建由各领域专家构成的专家库,为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治谣、止谣。公安司法机关要建立完善的查实、惩治网络谣言传播者和造谣者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立法、执法部门在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依照我国现有的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或发表诽谤、传播其他有害信息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者,要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5.提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不佳,为此,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适应网络虚拟社会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应对网络媒体及处理网上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一个常态化、全覆盖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使其在网络的常态宣传和应急处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未柠,窦含章.微时代危处理[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杜俊飞.政府网络危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4

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唱响宣传滨海工业区(马鞍镇)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现就加强全区(镇)网络舆情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媒,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聚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加强网络管理,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区(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组织,明确网络宣传管理的主要任务

成立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由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管理员、网络舆情评论员组成的高效有序的网络舆情管理处置队伍,强化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做好对重大网络舆情的跟踪、督查和协调工作。

(一)网络发言人的职责。网络发言人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职责是:以本机关名义,在互联网上滨海工业区(马鞍镇)政务信息;根据权限通报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结果;收集网民意见、建议,释疑解惑,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主动引导日常和突发的网络舆论,第一时间权威信息。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的职责。网络舆情管理员主要由政治处相关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日常监测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报送网络发言人和领导,如发现重大网络舆情要及时上报县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协助网络发言人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认真完成县网宣中心布置的任务。

(三)网络舆情评论员的职责。网络舆情员由各局(办、处、中心)信息员担任。主要职责是:关心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测涉及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对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及时在全县网络民情在线平台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如发现涉及到本部门的重大网络舆情,发生网络时,要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和区(镇)班子成员,并按照宣传提示口径,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协助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完成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三、健全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的工作机制

按照“积极利用、正确引导、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网上舆情收集、会商、研判、引导工作,切实发挥网络信息资政作用。

(一)建立网络舆情收集汇报制度。要求网络舆情评论员每天至少浏览一次各门户网站和本地互联网,尤其是贴吧、BBS、博客、微博等,对涉及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查询,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主动答复处理相关咨询、投诉、建议,及时将网络舆情情况报告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5

颜陈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社交新时代,信息公开和制度透明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已经成为决策者制定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一言以蔽之,网络已然全面渗透人类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党政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在科学决策时都不能忽视社情民意的存在。由此,网络舆情服务具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传统媒体转型的当下,舆情业因之成为新兴的产业形态。

2012年初,荆楚网成立了专门的舆情服务机构,依托自身的信息平台优势,职业从事舆情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引导处置、系统研发及舆情培训等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推波助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舆情行业正在不断细分,为了适应舆情全产业链的发展需求,荆楚网舆情团队拟通过更深入、更专业、更科学的舆情管理,创造更多更大的市场机遇与规模。本文从荆楚网的舆情服务理念出发,结合舆情研究方向和服务现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舆情服务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一、当前舆情主要研究方向及应用

(1)理论研究,把握社会脉搏。

舆情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这就需要舆情研究者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研究之路,灵活自如地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将视角放在系统探究网络舆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阐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努力帮助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企事业单位了解新媒体特性及网络舆情的结构性特点,动态解释舆情主客体之间的互动,适应舆情新常态。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为现实舆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荆楚网舆情团队通过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研究,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切实分析网络舆情的应对现状,积极探索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荆楚网舆情团队在网络舆情和政府治理,网络媒体的“舆情功能”以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变动等重要理论问题上均有突破和发展,尤其是从理论层面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设想和构建,通过网络舆情研究带动了舆情基础理论研究。比如:《地方政府如何走出“中国式危机公关”误区?》、《舆论生态中的“水葫芦现象”透视》等成果先后发表在《领导科学》、《网络传播》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在业界有一定影响。

(2)实务研究,创新工作方法。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形态发展趋势复杂多变,舆论场阵地转换频繁。研究并掌握微博,微信和移动终端使用者的特点,善于总结出网络舆情变化的一般规律,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舆情演绎途径,也才谈得上去应对引导舆情。荆楚网舆情团队从舆情监测取样、分析、研判和应对等角度人手,结合省内舆情案例,探讨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的监测与研判。从合作单位的角度而言,实务研究协助其创新工作方法,及时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从公众的角度而言,实务研究协助合作单位与线下数据对接,使得民意研判更精准。

网络舆情实务研究的目的,是推动政府治理和企业管理迈上新台阶,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研究和管理,从感性决策到理性决策。荆楚网作为“楚天第一网”,肩负党网职责,对于舆论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加之舆情团队学科背景多元,有着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能够灵活地设置研究课题,进行实务分析。在高强度的舆情操练中,团队特有的实战敏锐性与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发现舆情背后的本质问题,从而为合作单位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

(3)应用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必须将技术、应用、管理三个层面有机融合,以技术方法保证舆情数据源的准确性,采用基于舆情网络特性的分析方法提高实际研判水平,最终为管理层面制定应对引导策略提供参考,实现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荆楚网舆情团队在系统及平台建设的应用研究与分析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3年5月下旬,荆楚网与上海新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协作,启动了湖北党政舆情处置考评系统的研发工作。双方组建了“党政舆情处置考评系统”项目组,由系统设计、技术运维等专业人士构成。在该考评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中,荆楚网舆情团队针对传统党政舆情评估难以定量化,评定因素片面、不够精确的特点,以“舆情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党政舆情处置采用综合评判的网络舆情指数计算方法。在全面评估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互动传播、影响等要素的同时,兼顾时间、广度、数量、语义等因素,实现了党政舆情安全态势的客观评估,量化得出“党政舆情处置考评体系”,实现了对党政舆情的全环节覆盖和“保姆式”跟踪服务。目前,系统已经进入Systemteating阶段,舆情系统工作平台即将面世。

二、目前舆情产品形态及技术特征

1.监测预警定向推送。

监测是舆情服务的基础,一般以软件实现为主,人工干预为辅。一些政府、企业往往因为无法及时有效地获知网络信息,对自身在舆论场的形象知之不详,与网民沟通时昏招迭出、进退失据,导致自身公信力和形象受到损害。基于客户的需求,荆楚网舆情分析师可以运用自主研发的舆情监测系统,实现对互联网信息以及平面媒体电子版的定点采集与离线实时分析、研判、表达,定期监测涉及政企机构的舆情,分析研判舆情发展规律,并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固定电话、移动设备、短信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同时,随时提交舆情发展数据统计和趋势说明,为舆论引导或管理提供信息源,尽可能避免或控制网络舆论中出现不良信息。

目前,荆楚网以舆情监测为服务龙头,初步对省内公安、司法、食药、卫计等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并涵盖了相互关联的媒介公关、宣传策划、品牌推广、危机管理等全产业链服务,初步形成规模效益优势。

2.引导处置专业稳妥。

必须指出,社会对舆情服务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将舆情服务等同于控负删帖,一些党政部门还把舆情服务看作是与主流媒体建立联系,帮助他们监控和处理负面信息的重要渠道,没有真正认识到舆情服务的核心价值。从荆楚网舆情团队数年来的引导处置实践来看,舆情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有效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科学的咨询和建议。

在舆情实际工作中,荆楚网舆情团队根据合作单位宣传工作或敏感事件的需要,先后参与省内多起舆情事件引导处置。比如:襄阳老河口校园踩踏事件、黄石中心医院医闹事件、蕲春麻武高速群体事件等,协助地方党政单位对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的虚假、恶意的不良资讯,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处置以及必要的引导。此外,还可运用新闻代码分析与嵌入技术实时稀释负面信息,减少负面信息传播机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真实的、正面的、权威的信息传播到上百万个网络传播载体上,扭转舆论被动态势。

3.舆情报告翔实严谨。

大数据时代,信息题量大、速度快、模态多、价值密度低,数据过滤、清洗和可视化呈现难度加大。从信息的呈现角度来说,采集获取数据只是体现数据价值的初级阶段,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研判趋势,给出具有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才是服务的核心。—份优秀的舆情报告,不仅要看到庞大数据背后的简单特征,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复杂数据找到背后的意义关联。惟其如此,报告提炼的观点才会站得住脚,给客户提供稳妥可靠的智力支持。

经过市场的洗礼,荆楚网舆情团队基本摸准政府运作和企业管理的规律,可以按照合作单位需求和要求,对数据进行采集、挖掘、遴选和整理,制作专业分析报告,针对问题和现象提供可行的处理建议或引导策略,协助做好舆论引导和危机公关工作。比如,2014年7月,荆楚网舆情团队应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邀请,针对“宜昌麻雀吃大米撑死事件”提交了专业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说理翔实、论证严谨,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参全文转发,湖北省局亦将此文印成白皮书下发至所有县局。

4.舆情系统智能高效。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人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和信息噪音。目前,普通搜索引擎基于

关键词得到的信息冗余度过高,很多不相关的信息仅仅因为含有指定的

关键词被作为结果返回,并且没有建立规则进行相似度清洗和有效合理的筛选,从而导致用户对事件难以做到全面的把握。荆楚网舆情团队认识到,客户关注的重心已从搜索采集的信息序化变为分析为主的信息转化。这就给整合了网络信息搜集、语义情感分析和风险预警等智能功能的网络舆情系统带来的机遇。

网络舆情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热点话题的自动发现技术以及观点的抽取,观点倾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2015年初,荆楚网与烽火科技联合研发的“掌舆”舆情可视化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可以通过特定的数据采集、智能过滤、语义分析等技术为客户高效聚焦监测内容,提供实时的互联网舆情监测。该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负责公共事务、公共安全领域的公检法、军队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公众高度关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5.舆情培训提质升级。

网络舆情市场的火爆催生了网络舆情人才培训的火热。目前,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与地方组织合办舆情培训,工信部电子情报所也开设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荆楚网舆情团队也针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网络危机公关及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监测与引导,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处置与评估及监测技术应用,品牌的推广与维护等进行培训。在社会转型阵痛期和风险全球化共振的语境下,通过强化培训可以提高受训单位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掌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规律。

舆情信息获取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舆情系统技术和舆情队伍素质。2012年至今,荆楚网舆情团队针对全省舆情从业人员,采取“走出去”方式,联合当地党委政府、主管单位,联合办班,进行专业化的舆情强化培训,传授舆情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网络舆情理论及工作体系,确立和推进网络舆情的工作体系和处理机制,撰写舆情分析报告等,已先后组织100余场舆情专场培训,受训人员涵盖湖北省各级党政机构,显著提升了受训人员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能力、应对能力及引导掌控能力。

三、舆情服务趋势展望

(1)专业化服务,细分市场群。

舆情服务是小众市场,但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当前存在无序竞争、良莠不齐等行业乱象,但规范化、专业化、品质化是舆情业务“升级换代”的主流方向。舆情产品的市场细分有赖于服务的专业程度,但在具体路径上会有所差异。比如:it、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依托于新闻网站的舆情刊物,意见领袖藉公信力引领的粉丝经济,党政机构的舆情系列培训,诸如拓尔思、军犬、鹰击等舆情监测系统的商业模式,危机公关类型的引导处置服务,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修复的正面策划等。

(2)多元化传播,延伸产业链。

做好舆情服务业相关产业链的引导,是舆情服务走向行业化和服务化的必由之路。如楚天尚漫推出的动画版舆情就是丰富产品形态、延伸产业链的有益尝试。目前来看,新闻网站与舆情服务已水乳交融,依托网站平台提供信息增值服务,通过自身渠道对决策施以影响,参与舆情引导处置打造专业形象,将是新闻网站类舆情机构拓展市场、实现多元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新闻网站可通过搭建舆情学者、意见领袖、普通网民和政府官员沟通的平台,进一步延伸舆情服务的产业链条,深化产品层次,实现多元化传播。

(3)移动化转型,抢占客户端。

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向着移动、多终端整合、微众即时互动、个性化方向发展,作为互联网信息集成、智能整合分析的舆情系统理应与之匹配。比如,荆楚网与烽火科技联合研发的“掌舆”舆情系统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舆情,已经呈现云处理、app平台化、个性化、移动化、情感化、语义智能化等特征。从对社会言论的简单关注,到能够反映社情民意,进而提供整体的决策信息支持,荆楚网舆情的移动化转型,就是想以事件为分析维度,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人、事、职务信息、组织舆情等多维度交叉分析、关联分析,积极抢占客户端。

(4)智库化发展,主导新趋势。

随着舆情市场的发展,附加更高智力因素的产品形态和服务形态将会出现。比如,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政经动向新闻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经济决策参考,或者帮地方政府准备实施的重大项目进行舆情风险评估等,都将成为舆情服务的重要内容。2014年7月,荆楚网舆情团队应黄冈某镇邀请,对该镇创建全国文明小镇进行总体策划。该服务已经超越传统舆情服务范畴,上升到了智库服务层面。另有部分合作单位希望创新宣传或者定向策划,这就需要舆情团队发挥“智囊团”和“行业智库”优势,提供相应服务。从简单应对向深度研判转变,从被动的引导处置向主动的策划宣传跨越,舆情服务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智库趋势”。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6

关键词:涉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检查机关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

涉检网络舆情就是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舆论情况。涉检网络舆情有良性的(正面宣扬检察机关形象、体现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反应民众参与促进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发展的),也有恶性的(民众受某一特殊事件刺激,并通过信息网络将事件扩大到一个社区或者更大范围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应,并最终产生与检察机关相对立,严重影响检察机关形象与公信力的),即所谓的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本文主要讨论的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应急处置主要是指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引导与应急处置。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

目前,常见的涉检网络舆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涉及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包括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监督、刑事诉讼监督、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职能)相关的网络舆情。比如药家鑫案引起的全民关注,反映了民众对检察机关发挥职能履行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需求;贪腐案反映了民众对检察机关履行反贪污贿赂职能、刑事诉讼职能的需求。

第二类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检察权和检察职能不当引发的网络舆情。比如,在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过程中,屡屡发生的犯罪嫌疑人非正常死亡案件,暴露出了部分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语言粗暴、办案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甚至刑讯逼供的不当执法行为。

第三类是涉及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本身的执法守纪、工作作风情况的网络舆情。比如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开豪车事件,就涉及其本身遵章守纪、廉洁从政的问题。

三、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领导机构、形成团队规模。一是要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机构,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检察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以设置网络舆情监控、研判、协调、反馈四个工作小组,成员可以在各相关部门抽调,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二是专人负责,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突击队。可以在本院内部选拔网上工作意识、组织性和业务水平较强的干警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确保涉检网络舆情得到及时、有效引导。三是多点监控,可以在反贪部门、反渎部门、公诉部门、办公室等部门设置涉检网络舆情分控点,保证每天至少四次的网上巡检。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对人民、新华、新浪、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以及本地主要新闻站点、重点论坛和报刊进行全面搜索,第一时间掌握舆论发展动态。

(二)健全处置机制,形成引导“合力”。一是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建立涉检网络舆情逐级报告制,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发现涉及检察机关尤其是关系到本检察院的网络舆情出现后,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供其参阅,由领导小组进行正确甄别筛选,决定是否需要通报其他司法部门或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上下左右相互通气形成党政机关和司法系统应对涉检舆情的合力,沉着有力地应对涉检舆情。二是要认真研判、妥善处置。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当涉及自身的网络舆情出现后,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公诉、监所、批捕等相应部门要按预案的要求及时到位,有针对性处理,要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抢占话语主动权,并对舆情进行客观公正的引导,避免网民的负面炒作。三是要建立涉检舆情处理问责制。对于因网络突发事件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检察机关在处置过程中,要在迅速查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严肃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通过适时问责,积极挽回社会影响。

(三)抓好教育管理、树立执法形象。一是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以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由政工部门牵头,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宣传引导等方式,准确把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六观”、“六个统一”、“四个必须”的基本内容、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让干警能够主动摒弃一切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相违背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努力避免因执法不当而形成的涉检舆情。二是要做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由纪检部门牵头,严抓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利用执法业绩档案管理系统等系列执法监督软件,实现内部监督工作全面覆盖、全程管理、动态监督,科学民主评价干警办案质量、办案效果、办案纪律的遵守情况,全力打造检察机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涉检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考核机制、提升工作实效。一是要确立责任追究机制,要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及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季度或者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二是可以由宣传部门负责汇总评估工作,分别对正面信息宣传、跟帖和对负面信息的发现、处置、引导、转移等予以评分考评,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干警对涉检网络舆情应对与应急处置的积极性。

(五)加强宣传引导、创造有利环境。一是坚持检务公开。利用街头法治宣传、送法下乡、校园法治讲座等形式,主动、客观、依法公开日常检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通过公布检察人员违纪违法举报电话等形式,把检察人员执法办案行为尽可能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二是加强与政府、政法委等单位的息联动通报制度,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舆情,掌握负面舆情的实际情况,快速做出相关的决策判断。三是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向社会各新闻单位提供涉黑、群体性案件和受到人民群众关注的案件新闻素材,通过媒体正面报道和评价检察工作,占领舆论高地,营造有利于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7

当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侦查到的可能会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时,一定要对其发帖源头、扩散范围、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彻底掌握与透彻分析,判断是否应该及时跟踪,是否需要做好舆情预警的准备,这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通过适时追踪,可以为高校决策层做出恰当的舆情处理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二、及时干预

要提升高校舆情监控水平,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对于网络舆情的主动引导与有效干预。在舆情危机形成孕育阶段,高校舆情管理部门要通过正确的判断以及相应措施,及时扼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苗头,力求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当舆情危机爆发时,高校管理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真相,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途径

(一)完善制度保障

各高校应该依据我国加强网络监控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网络舆情监控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舆情应急处置制度、组织保障制度等,探索建立“学校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师生全员参与、实时全面监控、快速处置得力”的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舆情监控队伍。成立高校党委领导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组建一支以宣传部门骨干、网络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为主的立场坚定、经验丰富、技能熟练、数量充足的网络政工队伍,从事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控及舆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理工作。2.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高校新闻发言人,针对相关舆情信息,及时辟谣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提高高校日常工作的透明度。3.培养意见领袖。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精英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地培养一批活跃在各网络平台的“又红又专”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走向。

(三)倡导网络道德

高校既要注重网络舆情的线上实时监控,更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切实提升网络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切实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这是预防高校舆情危机发生的根本举措。

(四)提升硬件水平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8

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公共舆论平台,是大学生群体表达诉求、发泄情绪或不满的首选方式。但网络虚拟的特点使得不法分子能够匿名其中,导致网络舆情含有极大的非理性因素。所以,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见性较差。在应对过程中,高校相关部门既要做好事件参与者的疏导教育,进行政策引导,又要做好网络舆论方面的疏导,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高校一旦爆发,参与者能够利用网络群发微信、邮件、在论坛、贴吧发文章等方式将信息迅速传播出去,很快成为社会上的热点新闻,便会受到学生、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和作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难以控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网络舆情会间接促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谢科范等指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萌动期、加速期、成熟期、衰退期。现将从这五个阶段逐一分析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

(一)潜伏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晴雨表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常常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普遍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中。比如,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或者学校管理方面的不满情绪,经常以网络聊天、贴吧跟帖。发微博、微信等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网络舆情反映了高校正处于潜伏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很有可能导致信息集聚、散发,直至事件的爆发。所以处于潜伏期的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的晴雨表,需要时刻关注是否出现不良网络舆情。

(二)萌动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触发器

当某一事件吸引了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极大关注,高校师生在网上、网下不断地对同一事件发表各自的观点、态度、倾向等,并进行着激烈讨论,显然网络舆情正处于萌动期。高校大学生群体想要通过网络自由开放地表达诉求或开展激烈的争论,此刻,网络舆情就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触发器。高校群体在网络舆情进一步发展激化过程中,经过讨论达成的任何共识,都有可能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加速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剂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迅速传播开来。就高校网络舆情而言,其中那些负面的舆情信息或情绪很容易激化高校网民的不良情绪,师生群体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激愤情绪或对学校管理的不满等问题,在网络舆情的作用下显得一触即发。所以在这一阶段,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剂,高校群体的不满、怨恨、激愤等情绪,在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下,极有可能走向极端,引发高校。

(四)成熟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燃油机

在网络舆情加速期,高校群体的相关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回应或者他们不满、怨恨的情绪无人理会的话,高校网络舆情和很快进入成熟期。在这一阶段,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以罢课、罢餐、游行等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燃油机,不加以控制的话,对于的爆发有加大“火势”的倾向。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对舆情进行“添油加醋”之后向社会舆论进一步传播扩散,网络舆情所蕴含的不良信息和情绪极易感染更多受众,使得高校内部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有可能扩散为整个城市或整个社会的。

(五)衰退期,网络舆情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制动器

爆发后便进入衰退期,网络舆情亦是如此。但仍然需要关注网络舆情和高校的发展态势,避免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高校和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在主流媒体上澄清事实,并针对高校群体的利益诉求给予回应,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发泄情绪,遏制不良网络舆情蓄意声张的态势。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相当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制动器,所以,需要高校的相关部门及时做好的善后工作,直至消解高校,并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引导高校网民群体的理。

三、构建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应急管理机制

由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庞杂,既有积极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反动落后、迷信不良的内容。而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使用互联网的主体,他们的“三观”还未成熟,是非判断的鉴别力不够,大都处于思想活跃、容易冲动、易受蛊惑等的年龄段。所以,需要从网络舆情的视角来关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建立相应的网络应急管理机制,避免不良网络舆情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一)构建网络应急管理的体系、决策机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一案三制”,包括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构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也应该按照“一案三制”的模式。首先是编制和完善网络应急预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设计出一套专门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体系,使其涵盖高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并能够确认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等级和目标任务,指定相应的执行方案。其次是建立健全网络应急体制。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需要动员高校的各个组织机构和全体师生,形成一个统一指挥、行动、相互协作的网络应急管理体制。再次是建立健全网络应急机制。应急机制的建立能够保障高校协调好应急管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网络舆情预警和研判机制、快速反应和信息机制等。最后是完善网络应急管理法制制度。高校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网络加强宣传我国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应急管理的自觉性。此外,还需完善高校自身的网络应急管理制度。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形成相应的网络应急决策机制尤为重要。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分析鉴别的基础上,针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适时做出相对应的决策,或者在网络舆情爆发的过程中,针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势头,采取必要的对策,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或减少高校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应急决策程序。第一,根据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进行事件的界定,认定事件的类别、级别以及可能的发展态势。第二,决策者选择相应的网络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的设计选择应对措施。第三,决策者快速调动各种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控制事态发展,形成处置合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第四,在事态得到控制后,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及时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构建网络应急管理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网络应急管理监测预警的对象就是网络舆情。具体而言,就是要时刻关注这些网络舆情信息,在对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会商、评估的基础上,监测其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或轨迹。建立健全预警机制能够确保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减轻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程序:第一,对网络舆情的负面信息进行分析预测,确定问题的根源和实质,以便“对症下药”,并预先设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网络或现实中预警警报。第二,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预警响应机制,不仅需要在互联网上对不良网络舆情进行辩驳、更正、引导。第三,建立预警救助机制,采取切实对策,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实施救助。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首要任务就是开展应急处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应对,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次生和衍生。为确保应急处置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第一,协调机制。由网络舆情引发的一般涉及人员较多,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应急协调机构的作用,明确职责,在网上网下都要做好“上传下达”和疏导教育的工作。第二,指挥机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各部门参与,而且网络舆情信息含量较大,学校的应急处置工作只有在统一领导下进行,才能使得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提高整体效能。第三,应急预案启动机制。学校相关领导在已知突发事件爆发后,需要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力等尽快确定预案等级,通过网络媒体启动应急预案。

(三)构建网络应急管理的师生参与、信息管理机制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度重视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2016年4月19日,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谈上强调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的作用,强调一定要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高校学生是网民中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最活跃、最积极、最敏感的群体,新媒体时代,网络正成为大学生舆论交锋的主要阵地。同时,伴随着先进教育技术大量涌现,手机app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社会服务和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研究,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将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技术投入少

网络舆情的监测需要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体系。包括覆盖全网数据的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聚焦关键信息、专业的团队定制分析报告。监测分析体系的购置与维护均需要较高成本,大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均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仍采用网络信息人工监测,很难适应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

(二)处置方式保守,控制多于引导

通过对近几年高校网络舆情处理问题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态度是回避、封堵或者不闻不问,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淡化不利的网络舆情。但是有时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增添公众麻烦。所以,现在需要高校转表态度和管理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控制变为引导。

(三)缺乏应急准备,反应速度较慢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重要部分。对待大学生网络舆情紧急事件的管理,重要之处就是要迅速反应,快速启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程序,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的发展。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采用传统的自下而上逐级管理方式,信息传递渠道缓慢单一。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高校网络舆情紧急事件时很难有快速而有效的反应。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构建

(一)健全高校校园新闻机制

在当今信息多元化时代,公开、透明的信息是引导网络舆情向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可以本着积极、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新闻机制。高校可以设立教师发言人和学生发言人,通过发言人将学校相关政策制度、事实真相、辟谣信息、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师生,以利于矛盾冲突的化解,从而稳定局面,安定人心。很多高校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经常采取控制的方式,担心传统媒体和网络会对学校有负面的舆论导向,影响学校形象。但是实际上,积极主动的面对网络舆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众质疑不仅不会损害高校的形象,反而能让师生和百姓体察到学校对民意的尊重和包容。

(二)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反应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已经成为社会情绪表达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不难看出,网络舆情不是全民立场,是有倾向性的社会民意。对于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大都弘扬正面信息,所以人们倾向于到网络寻找真相。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培养了论坛“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有代表性的发言,并放在网页突出的位置,以以强化主流言论,影响师生发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舆情对高校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一,成立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能力。当遇到突发事件,应迅速启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杂乱无章的处理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有助于协调各个部门,缩短响应和处理时间,从而采取有计划的步骤,沉稳地面对事件,消除影响,化解危机,同时形成正面网络舆论。

第二,要有针对网络舆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敏感时期时网络管理引导的应急预案,确定指导思想、管理原则、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处理流程等。例如形成以基层辅导员、学生处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以及共青团干部为主要成员网络舆情的监测团队,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如发现重大问题协同网管中心等部门立即封堵和清除恶性信息,必要时经学校和相关部门批准,关闭相关网站或相p服务;联系相关部门追查恶性信息来源,采取适当方式迅速消除影响;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情况,对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迅速报告公安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办法等。

参考文献:

[1]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刘毅,王祥.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究[J].中国报业,2012,(04).

[4]冯秋影.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篇10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

2012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占整体网民比率的74.5%。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比例达54.7%。手机和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面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共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一些普通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谣言就会借助网络肆意蔓延,如果处置不当,普通的问题就会被政治化,损坏党和政府的威信。另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国家从来没有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的反动立场,它们一直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企图通过思想文化渗透达到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而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最终目的。诚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特别是剧变后,我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无疑成为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最主要对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各种利益纠结,拆迁、就业、房价等社会热点问题和多发,关注网络舆情、学会正确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已成为当前各级党政干部面临的避不开、躲不过的现实课题。

一、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和后果来看,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网络舆论引导不当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拖延应对。一些地方政府悄然患上了维稳“恐惧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唯恐消息公开会影响政府形象与社会稳定,往往采取“瞒、压、拖”的“鸵鸟政策”,禁止主流媒体报道,自认为“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甚至网络媒体开始关注后仍然反应迟缓,应对不力,结果造成工作的被动。这种应对方式不仅违背信息传播规律,也意味着政府主动放弃了公众、放弃了舆论引导权。

2、虚情应对。面对突发事件,政府首先应尽快公布真实信息,以安民心。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或是担心媒体报道后添乱,不利于处置危机,或是担心说了真话就表示承认自己工作中有过失,会引起公众的质询,因此不敢公布事件真相,或者公布时语焉不详、信息不慎重。

3、缺位应对。突发事件中政府引导不当的另一个表现是政府缺位,应对机制不健全。突发事件的变化因素多,事件有关各方关系较为复杂,发展趋势更是难以预测,相关信息纷繁复杂,给管理机构的信息判断和决策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舆论,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引导机制:从网络舆情搜集、分析、研判、沟通、机制到组织、部门协调运作机制上都存在疏漏,不仅难以及时有效启动应急应对体系,而且责任主体不明,为事件的善后解决制造了障碍。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能够形成处置领导体系和协调运作中心就极其重要。

二、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主动接受网络监督。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让互联网成为执政党学习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把互联网作为向实践学习和群众学习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良好氛围。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领导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我国现有的传统主流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应把这种信誉和权威延伸到网络,依托党报党刊办好政府能掌控的主流核心网站。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核心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在洞悉网络舆情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网民的有序参与,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坚决抵制和批判失实、低俗信息的传播,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传播和弘扬的场域,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3、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地方政府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4、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

网络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通过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民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本文是河北省社科联2013年大型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高校师生网络防控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