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7:29

运维管理定义篇1

在itiL3.0和iSo20000相继,itiL、itSm、BSm逐渐升温的势头中,it运维管理是否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它将如何继续保守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随着itiL3.0和iSo20000的,it服务管理(itSm)、业务服务管理(BSm)升温的势头有增无减。然而,对于大多数还处于it运维管理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Cio更关注的还是那些运维管理系统能使企业自身的业务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运维管理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那么,面对新形势,it运维管理该如何站稳自己的脚跟?

运维管理的拿来主义

一般来说,完整的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运维流程管理解决方案以及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等几部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完整的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还应该包括运维管理流程的梳理和规划,运维系统的实施管理(方法论),运维系统建设的回顾和检查以及运维流程的优化。

当然,同样作为it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运维管理与itSm、itiL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运维管理专家谭立蓉分析认为,itiL3.0和iSo20000标准的,对it运维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itiL3.0更加强调it服务与企业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强调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这一点对企业it服务管理的发展是有指导意义的,同时也使得it管理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最终使itSm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当然,这一点目前还不是很明显。而iSo20000标准的,对运维管理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从国内的企业来看,特别是对于准备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较快的大型企业,iSo20000标准的,使得企业更加重视服务的管理,从而加快了it服务管理的步伐。

itSm主要关注企业it服务管理,而BSm更加专注于企业的业务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发展已经与it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而it管理的目标也一定是跟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所吻合,才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可以看到,目前很多管理软件企业多年来在itSm领域摸索后,已经从it管理向业务服务管理转变。例如,神州泰岳9月推出的新产品中,包括投诉管理和电子运维管理,这两个部分都已经涉及用户的业务管理。运维管理是神州泰岳利用it服务管理的理念向整个运维领域推广和延伸的一种具体体现。运维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it设备的服务管理,例如在电信运维领域,所管理的对象已经延伸到对通信设备和业务,而管理所涉及的人员也已经不仅仅是it设备的管理人员。从这个角度看,运维管理也是BSm。

实践中完善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本身包括设备管理、应用/服务管理、数据/存储/容灾管理、业务管理、目录/内容管理、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等子系统。it系统运行维护业务也是围绕着技术、人和业务流程三个基本元素展开的,这三个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共同决定业务运作的成效。对于it运行维护业务来说,业务目标保证it系统正常、可靠、高效、安全运行,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技术指各种管理监控系统,人员指it支持部门各级员工,流程指it运行维护的各种业务过程,如报警故障处理流程、设备配置修改流程等。

运维工作本身比较繁杂和琐碎,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中,技术提供商首先要充分考虑作为运维人员的工具和助手,系统一定要好用、实用,能够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将这种设计原则体现在产品线中,系统的功能日趋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系统管理,用户可以定制自己日常使用的派发组、派发对象,可以自定义短信提醒功能,如在工单到达或下班前作业计划没有完成时提醒等。在值班中集成了值班平台,值班人员可以在同一页面进行作业计划、工单等方面的处理,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个集中处理的平台而不需要到各个功能模块中去分别处理。

作业计划是整个运维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维护人员需要通过作业计划的执行对现有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为网络优化和问题处理提供更好的分析数据。因此作业计划内容是非常烦琐、庞杂的,通过模板定制功能规范整个作业计划的制定,使之规范化和简洁化,同时通过细粒度的设定(cell级别),使今后的分析更为方便。同时系统提供自动巡检功能,能够使作业计划中日常的工作能够自动执行,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量。

值班工作是保证整个it系统持续性运行的必要手段,首先,从值班用户角度出发,为值班的用户建立一个完整的值班平台,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顺利完成故障处理、任务处理、公告,执行相关的作业计划等,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于值班日志。

而对于运维系统一般都会出现的延迟问题,较好的办法是采用事前预警和事后督促两种方式来解决。运维系统提供了多种事前预警机制,如工单到达短信提醒、审批提醒、作业计划未完成提醒、排班提醒等,同时给运维人员提供客户化定制提醒功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运维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完成。

在出现延迟后,系统提供服务等级协议(SLa)管理规则,通过该规则可以定期不间断地提醒运维人员要及时完成工作,同时可以定义相关规则,当出现延误后系统可以升级问题级别或者通知相关人员。

以中国联通运维管理系统为例,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为了适应在增值领域中市场竞争的变化,必须不断加强对增值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并加强总部对各省分业务运行情况的统计和考核。中国联通全国增值业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增值网管系统不能只监控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还要对短信中心、短信网关、语音平台、炫铃、wap等业务子系统进行监控。通过对各业务子系统的整个处理流程进行监控,全面掌握各业务子系统的运行状况。

因此,整个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工单管理、总部内部管理、知识库、值班管理、资料管理、局数据制作管理、作业计划管理、系统管理等。

链接: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前期,it运维管理侧重于网络、硬件等设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运行成本、保证系统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地解决等软课题的重要性,即更看重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目前看运维系统更加突出流程化、规范化。

运维管理定义篇2

关键词:itiL;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2-0065-02

目前,it运维服务管理已运用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电信、政府、金融等部门更显示出it技术的优势,以政府为例,itiL为政府在it运维服务的管理上提供了一个客观严谨、可量化的规范和标准,保障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的正常运行,同时促进了政府信息化现代化可持续的发展。

1itiL与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的关系

政府最初设立it运维服务管理部门是系统通过此部门发现并解决基础设施上的问题,保障内部在正常的网络环境下运行,从而为内部提供it服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t运维服务管理日益不能满足政府各个层次之间网络系统的服务,所以将itiL引入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itiL提供一个指导性的基础框架库,主要适用于it服务管理方面,具体的服务流程根据政府部门在it管理的日常工作获取,为其提供一个规范标准的服务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为itiL的框架结构,其中包括应用管理、安全管理、业务管理、服务管理、it基础架构管理,服务提供与服务支持是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服务管理又是整个itiL框架的核心部分,如何运用itiL来服务政务,取决于政府it办公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根据itiL的架构分类,结合自身实际的it运维管理,为政府提供服务。

2itiL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构建新型的基于itiL理论为基础的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将会满足政府最新的业务支撑需求,以itiL为指导的it运维服务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服务为核心,以平台和技术为措施的管理体系,政府it的实际意义在于明确的处理平时it运维在服务管理中遇到的日常问题,提高政府的办公能力和水平。

2.1itiL标准的服务管理

itiL标准中服务管理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根据服务管理的要求,重新定义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的模块,其中将问题服务管理、时间服务管理、配置服务管理、变更与管理划分在服务支持的模块,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形成统一的为政府服务的窗口,切实保证可以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同时也保障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的服务质量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而政府it服务的财务管理、级别管理、可用性与能力管理划分在服务提供模块,主要是满足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组织业务的需求,对政府it运维中的持续性、可用性和服务的能力进行有目的标准的规划,使政府it运维发挥最大的资源能效。

2.2前台与后台的维护

政府的it运维服务系统,承载着itiL服务台的内容,处理政府it运维运行中来自各个部分的故障处理与信息需求,前台it运维主要是对itiL的服务支持职能进行延伸,解决it运维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和申报的信息,并记录故障和信息的解决方案,以便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时可根据前期的经验迅速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的故障维修和申报的信息前台维护没有能力解决时,会将此信息传递到后台维护,即itiL服务管理中的服务提供职能,最终解决前台不能处理的it运维问题,当然it运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流程变化和需求新增也是由后台运维来完成的,同时还需要对it运维的系统和设备定期更新。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前台与后台的维护人员在技术水平上是大不相同的,后台维护人员要求技术水平高和专业知识强,所以itiL标准的有效利用最大程度的减轻了前台与后台维护的工作压力。

2.3政府it运维与itiL框架的结合服务管理

itiL框架服务管理的特点是包含内容多、设计范围广,但是政府it运维服务也是复杂多样的,所以,itiL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的实现结合。

首先是政府it运维平台的运用,it运维平台是政府内部日常工作进行的联络中心和报障台,同时也掌握整个政府部门各类信息运行情况,例如,信息的与变更,信息主要是通过政府平台系统的后台管理,输入需要的信息,经政府it运维平台审核后,进行,同样,变更信息也是同样的it信息技术操作方式,只是在程序上需要进行控制和审批,确保变更的信息对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其次是itiL中配置管理在政府it运维中的实践应用,配置管理需要与政府it的数据库并存,配置管理主要是对政府内部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的多方信息进行收集并存储在数据库,便于办公过程中使用,例如,系统设备的分类、编号、管理等内容。最后是itiL中的问题管理的应用,即预防性质的维护,对政府it运维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统计,记录在政府it运维系统中,建立“系统巡检”制度,当被记录的问题再次出现时,系统主动去发现问题,在形成故障之前解决问题。

3基于itiL的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实践中带来的成效

3.1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政府it运维服务队伍

itiL在政府it运维中优化了服务管理,清晰定义了政府内部it运维部门中的职责分配,端正了it人员的工作态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it运维服务的队伍具有凝聚力,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2有利于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

itiL对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工作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it运维系统与设备的报修率和故障率,有效控制it运维成本,直接或间接的降低维护方面费用的支出,有利于政府部门对于it运维服务上的财务管理。

3.3保障政府it运维服务的运行效率

itiL的信息基础框架对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上的业务以及业务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如即时信息的与更新,与传统的运维服务相比较,基于itiL的it运维服务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提高了it运维的服务速度、控制水平和成本效率。

通过itiL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上的实践,一方面提升了政府it运维部门服务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整体提供了电子政务的工作质量,可见itiL在政府内的it运维服务管理实践中的意义。itiL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还在继续优化,itiL将来在政府it运维服务上的应用会更为广泛。

4结语

实现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在itiL的标准下运行,不仅提高了政府it运维系统与设备的维护的工作时效,同时也提高了政府机构处理事件的效率。itiL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实践,综合提高了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水平,精确落实责任到政府的各个相应部门,通过itiL参与下的it技术力量在政府运维服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看出,itiL与it的结合使用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将其推广到其他企业或行业,同时还要继续完善itiL的体系,使其在政府it运维服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玉.itiL框架及其在政府it中的应用[J].金融电子化,2011,(19).

[2]孙炜刚.浅谈itiL管理标准的it服务管理实践[J].上海标准化,2010,(13).

运维管理定义篇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机电设备的出现让我们的工业生产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我们传统的工业生产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运用机电设备可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一个提高,产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所以机电设备对于工业生产有着很多积极的意义。在使用机电设备的时候要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修工作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

机电设备工业生产运行管理维修

当前阶段我们国家的工业生产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生产,而是具备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机电设备对于工业生产的转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果对机电设备管理不或者后期对其维修护理做得不到位那么会对整个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的规范机电设备的管理,让机电设备可以处于一个良好的作业状态,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满足当前工业生产的需要,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对于工业生产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修应该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平时也要做好对机电设备的保养相关的工作。

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意义、内容和要求简述

1.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机电设备通常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一种总称。它在工业生产之中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缩短了员工的劳动时间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在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要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很好的使用机电设备,在日常工业生产中能够对其进行维护特别是在比较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就要更加细心的关注机电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的保养机电设备。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还可以避免工业生产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的情况,让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内容

现在很多企业还是选择派遣专业的维护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这样可以避免员工由于不正当的维护对机电设备造成一定的伤害。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具体内容为检查、、清洁和紧固。首先在进行机电设备操作之前需要检查机电设备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机电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线路的链接是否正确,各个参数值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是指平常对机电设备进行方面的保养这样可以减少机电设备的摩擦从而降低机电设备的自然损耗。清洁也是工业生产中对机电设备不可缺少的环节。灰层等杂物不及时清扫会增加机电设备的摩擦力降低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加工业资源的消耗。所以对于机电设备的内部和外部都需要将清洁工作做到位。紧固是在机电设备完成运行之后对于有所松动的螺栓要进行及时的加固。

1.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要做到以下几点:维护人员要熟悉机电设备的操作流程对于设备的重点部位要进行重点维护;对于已经出现损耗的地方要做出判断看看损耗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是否需要进行后期专业的维护;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时间要固定;企业管理者要制定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标准;在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时候要仔细的记录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设备的情况,需要维修的地方要重点标记出来,对于已经修理好的地方也要详细记录出来以便操作人员可以详细的了解机电设备的情况。

2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常见问题研究

2.1没有正确使用机电设备

一般机电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是否正确对机电设备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机电设备本身并不存在问题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从而造成一些人为的故障从而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负面的影响。

2.2企业本身不重视

机电设备的维护很多企业管理者只重视机电设备的运行,因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我们如果只关注企业的利润而不注重平时对于机器的维护那么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生产期望值。很多企业老板往往愿意花费巨额的资金引进新的机电设备但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放在旧的机电设备维护上。

2.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对于现在工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在我国由于技术层面的阻碍导致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所以企业需要重视对机电设备专业人才的引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3如何做好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3.1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要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首先就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都需要专业的知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机电运行管理与维护知识才能更好对我们的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

3.2增强员工对于机电设备维护的意识

很多员工认为只要能够熟练操作机电设备就可以了,维护并不重要。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多做一些努力增强员工对于机电设备维护的意识,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之中很好的保养机电设备。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长机电涉笔的使用寿命的。我们的管理需要做到满足机电设备的维护基本需求,可以促使机电设备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合作,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转。

4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对于当今的工业生产越来越重要,现阶段机电设备越来越复杂,对企业的机电设备做出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生.浅谈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J].科技风,2016(01):15.

[2]邓维亮.浅谈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J].科技与企业,2012(11):06.

运维管理定义篇4

1.1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由于我国铁路交通系统承担了经济建设的大部分能源输送需求以及满足近些年来不断增长的客运量运输要求,铁路线路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甚至是超负荷运行。铁路线路设备的日常维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设备的疲劳程度,安全风险逐渐增加。此时就需要制定中长期维修计划并进行施工,通过封闭路段来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以保障封闭铁路线能够及时得到修复,提高铁路运输的能力,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1.2大中修计划制定实施能够有效弥补日常维修工作的不足

铁路的维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日常的维护工作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即使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线路的封闭来及时维修,导致了线路设备问题进一步发展,给正常的铁路运输带来了较大程度上的风险。为了满足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能源的需求,我国主要的能源输送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线路设备超期服役以及过载运输等问题,单靠日常的维护工作已经不可能有效解决。为了弥补日常维护工作的不足,就需要相应地制定大中修计划并且根据计划进行实施和管理,保证整条铁路线能够处在正常运转状态中。大中修计划的制定以及施工计划的管理是目前铁路管理部门采取的主要维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铁路运输维修工作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中修计划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管理流程没有按照规范执行

大中修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封闭维修的方式导致了工作人员在维修以及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来执行,出现了违规操作以及不按流程进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修以及施工计划的执行,对维修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做到有效的保障。同时没有按照规范执行,也为实际的施工计划实施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整体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铁路的维修和正常运转的需求,需要重点关注。

2.2人员维修技能较低,影响了施工进度

由于铁路的大中修需要众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维修工作,虽然机械化维修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维修人员技能水平低的不足,然而由于工作量巨大,还是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大量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人工操作。由于工作人员总体的维修技能参差不齐,导致了维修的质量和水平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影响了总体的进度,降低了施工管理所能取得的维修效果,维修工作需要重复进行的现象。

3维修施工计划的制定管理

3.1年度施工计划制定管理

铁路线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年度维修计划的制定工作,同时对维修计划进行施工的制定以及管理工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铁路枢纽采取的年度维修计划制定实施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份,在上一年就需要针对维修的部分和内容进行制定工作,以保证时间上的科学合理以及施工计划安排能够符合实际铁路运输的需求。

3.2月度维修施工计划的制定管理

月度维修施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弥补时间跨度过长导致铁路线路设备出现较为明显的安全问题从而影响铁路整体的运输计划。通常在每个月的中旬将维修的部位和内容以及施工计划上报给上级部门审批,得到批准后以铁路局的名义下发到各个铁路部门。月度计划具有实效性、周期性以及偶然性等特点,因此月度维修施工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需要根据铁路的实际运输情况以及路线设备的疲劳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4推动大中修计划以及施工计划管理的具体措施

4.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维修计划制定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使用的规范,杜绝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设备使用风险以及人身安全风险,保证整个施工维修管理能够处在有序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对现场的安全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违规操作的发生,为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

4.2科学安排、周密布置

大机施工作业牵扯面广、涉及单位多,在没有固定的经验模式可鉴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内外部之间的联系,保证工作的有序规范运行。每次施工前一天,由现场指挥所和施工管理人员对次日施工线路进行全面调查后,从人员、进度、安全、质量等角度考虑,科学合理地确定次日的施工计划,利用每天交班会进行安排、布置。当日清筛地段于次日进行捣固作业之前,撤掉轨下全部木垫片,整正扣件和胶垫位置,更换失效扣件,进行站螺丝涂油,并全面拧紧扣件,防止维修部位受到外力因素导致变形的状况发生。

5结语

运维管理定义篇5

关键词:运维管理itiLit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065-02

1it运维管理现状

it运维管理是指单位it部门采用相关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it软硬件环境、it业务系统和it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当前,it运维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进行管理。

随着it部门面临日益复杂的it基础架构,以及多厂商、多品牌、多地域和多人员的管理,如何持续运营成为制约it服务的瓶颈,于是“重采购、轻运维”与“重建设、轻管理”正成为制约中国众多企业与组织实现it能力突破的主要障碍。itiL即it基础架构库(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是英国商务部开发的一套针对it行业的服务管理标准库,旨在解决并纠正这些可能出现的弊端。目前itiL已成为it服务管理的业界标准,被纳入iSo20000质量管理体系。从2002年开始,itiL在内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it服务管理研究与应用正处于发展期,与国外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it技术不断发展,国内在it服务管理与itiL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渐增多。

2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主要流程

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主要包括如下核心流程。

(1)事件管理。事件管理是指在出现任何不符合标准操作,且已经引起或可能引起服务中断和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时,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的正常运作,避免其造成业务中断,以确保最佳的服务可用性级别。

(2)问题管理。问题管理就是尽量减少服务基础架构、人为错误和外部事件等缺陷或过失对客户造成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让事件不再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有很好的应对措施。

(3)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是使用标准方法和规程来快速有效地处理所有对it基础架构组件包括硬件、网络、软件、应用、环境、系统及相关文档等进行的增加、修改或移除操作,以减少事件对服务的影响。

(4)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识别和确认系统的配置项,记录和报告配置项状态和变更请求,检验配置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活动构成的过程,为其他流程提供准确的信息。

(5)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组经过测试后导入实际运作环境的新增的或经过改动的配置项的成功,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或关键硬件、主要软件及打包或批处理等情况。

3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流程设计

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系统一个关键技术在于运维管理的流程设计。当前,有很多开源工作流引擎能够支持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流程设计,如JBpm、activiti5、oSworkflow、enhydraShark等。

其中,JBpm(Java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是基于eclipse图形化插件和基于web的流程设计器,可采用JBpm工作流引擎来设计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流程,如事件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分管理流程等。JBpm覆盖了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流、服务协作等领域的一个开源的、灵活的、易扩展的可执行流程语言框架。JBpm是一款开源的工作流产品,采用的是一种轻量级的XmL结构的流程描述语言JpDL(JBpmprocessDefinitionLanguage)。JpDL使用直观的流程语言以图形化的方式来表示业务流程。一个业务流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UmL状态图,详细定义了这个状态图的每个部分,如起始、结束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换,通过图型化的流程定义,直观地描述业务流程。

图1给出一个事件管理流程设计示意图。

4结语

文章主要阐述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主要流程,并采用JBpm工作流引擎来设计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流程,通过流程管理来简化it部门繁琐的业务,把维护人员从救火队员中解救出来,规范运营管理,从而实现业务流程化、流程自动化、服务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文必龙,赵晶浩,张璇,等.it系统运维管理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3):1-5.

[2]迟大洋.基于itiL的中国人寿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刘雅薇.基于Soa架构的it运维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14.

运维管理定义篇6

关键词:it服务管理itiL模型

引言

随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方方面面的业务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的规模变得愈加庞大,企业逐步实施了网络监控平台、服务器及应用监控平台、it服务事件管理平台、桌面端管理平台等,但这些系统之间彼此相互独立,形成了目前离散的管理局面。一般企业信息技术运维工作繁杂,而离散的管理体系虽然在技术上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但实际上却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在运维设备和系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运维人员往往为了处理同一个问题,需要登录不同的it管理系统来查看这个问题的不同侧面。

如果it管理解决方案不能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他们的工作量,那么这些解决方案最后的命运往往是被运维人员所弃用,无法真正达到改善it服务管理质量的目的。

it服务管理整合模型的构建

针对当前各企业it管理建设现状,依据it服务管理人员、流程与技术三要素,本文提出一个整合的it服务管理整合模型。

itiL流程

itiL流程以itiL和iSo20000等理论和最佳实践方法论搭建,包含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等重要职能和流程。itiL流程作为it运维管理的核心平台,与综合监控平台、桌面管理平台、企业业务自动化系统集成、运维操作自动化等主要系统均有对接关系。

综合监控系平台

综合监控提供如下功能和接口关系:(1)监控管理与基础设施:监控管理按照网络监控、主机监控、应用监控、数据库监控、机房环境监控五种类型来自下而上地监控基础设施的运行健康情况,根据预定义的阀值或者自学习的动态基线进行预警分析。(2)监控管理与CmDB:监控管理监控到基础设施的事件后,根据准确的CmDB数据进行业务影响分析和故障根源压缩。(3)监控管理与itiL流程管理:监控管理根据CmDB进行故障压缩后,将事件按照预先定义的优先级规则、人员分派规则、通知规则发送到itiL流程系统。服务台在itiL流程接受到硬件故障后,按照预定义的事件管理流程进行分类、分配、升级等工作。

it运维作业自动化

对包括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应用、网络在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如下日常任务时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设备发现、脚本执行、操作系统安装、配置备份、配置检查、配置变更、补丁分析和分发、应用程序分发、操作审计、合规审计、配置修正、作业调度、虚拟机管理、远程管理。

it运维自动化与整合模型中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it管理自动化与itiL流程:运维人员在itiL流程系统中获知监控系统告警信息后通过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查找问题原因,并且确定临时解决方案和最终解决方案,如果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变更时,通过变更流程审批后进行时,从itiL流程生成一个it自动化管理任务,it自动化管理可以把对it基础设施进行的一揽子操作进行打包,比如补丁分发,配置文件变更等。(2)it管理自动化与基础设施:运维人员通过it管理自动化系统对基础设施进行配置修改、应用程序分发等一系列操作,提高了工作的正确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3)it管理自动化与CmDB:自动化操作的对象是配置项,而所有配置项的信息都由CmDB所记载,同时CmDB充当着it管理自动化与itiL流程以及监控系统之间的纽带。

桌面系统:(1)桌面管理系统与业务部门客户:桌面管理系统通过一系列策略与管理手段控制客户端软硬件环境,以便客户能更好地使用企业信息资源。(2)桌面管理系统与itiL流程:一方面,桌面将客户端违例告警通过预定义接口传递到itiL流程里方便后续处理,并且通过预定义接口itiL流程能够预览桌面管理系统中的客户端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台统一规范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统一认证门户:(1)实现集中化的账号管理。管理员在一点上即可对不同系统中的账号进行管理,由系统自动同步不同系统下的账号。(2)实现集中化的认证管理。通过集中认证管理可以有效地将不同系统和设备之间的认证有效统一。保护系统访问的安全性。(3)实现集中化授权管理。对企业资产进行有效保护,防止私自授权或权限未及时收回对企业信息资产造成的安全损害;对应用实现基于角色的授权管理。(4)实现集中安全审计管理。不仅能够对人员的登录过程、登录后进行的操作进行审计,而且能够将多个主机、设备、应用日志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问题。(5)实现跨平台、跨应用的单点登录。

企业业务过程集成

将itiL流程与企业内已有业务过程进行集成。主要接口有如下几种:(1)oa系统与itiL流程接口:企业内oa系统中会产生大量的服务请求,这些服务请求通过预定义接口直接派发到itiL流程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2)email系统、短信系统与itiL接口:利用企业内已有邮件和短信系统,可以将告警信息、事件分派、变更审批等信息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第一时间通知给处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3)统一认证门户与it服务管理整合模型:利用企业的统一认证门户实现it服务管理模型内相关组件的集成认证与单点登录,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并方便it服务管理模型推广使用。

运维管理定义篇7

论文关键词:轨道交通设计Ram(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0引言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m)的在设计阶段如何去规定的一个管理流程。Ram是RamS的子集,RamS包括了安全性。系统安全性在设计阶段的管理方法本文将不做深入的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在某个时间段内满足指定的乘客运输量。城轨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就说明了此系统是否能保证达到这指定目标的信心程度。服务的质量与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因素也很有关系,比如列车服务的频率、生命周期成本和票价结构等等,如图1所示。

图1城市轨道交通的RamS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摘自en50126:2001)

1影响RamS的各种条件

RamS是一个系统在长期运行状态下的一些特性,它是通过一个系统发展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应用一些成熟的工程理念、方法、工具和技术来达到的。一个系统的RamS犹如一个系统的定性和定量的指示器,它能说明这个系统还有其子系统或构成子系统的组件,是否能在规定的要求下可靠的运行论文网,同时也能够正常和安全的运行。

要达到运行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目标,只能够依靠满足全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和有效的去控制目前和长期的维护和运行工作以及系统运行的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RamS在下面3种情况可以受到影响:

⑴在系统生命周期任何阶段从系统本身内部所引起的故障源头(系统状态);

⑵在系统运行阶段对系统施加的故障源头(运行状态);

⑶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对系统施加的故障源头(维护状态)。

这3种故障源头也可以有交互作用。它们的关系在图2中说明。

图2影响RamS的各种条件

2设计阶段规定Ram的管理流程

⑴定义

可靠性(Reliability)是一个设计特性。它的定义是“在一个规定的环境下,某个物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能够按所规定的功能去完成工作的概率”。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可靠性要求的规定一般是用mBt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或者是故障率。例如:1万小时运行时间的故障次数。

可用性(availability)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瞬间或规定的时间段内,某个物件或系统能够具备工作状态来完成规定的工作的概率,这里假设该系统是具备所有外来所需的资源”。

简单的来说,可用性a=mUt/(mUt+mDt)mUt是可工作时间,mDt是平均停工期。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的定义是“维护工作在规定的条件下和使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某物件的维护工作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的概率”(ieC60050-191)。

⑵设计过程规定Ram的步骤

①可靠性的设计要求

在确定设计规定和要求,选择目标可靠性参数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如要反映一个很高的性能标准,选最高可能的参数理论上是必须的,但是也须考虑到较高成本的可能性,所以在规定可靠性参数时也必须实际的去考虑设备的性能。

目标可靠性参数的选择可以先审查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规格资料论文网,或通过评估原来用过的设备所得到的参数,经过设备技术升级后可以逐步的提高此参数。

在规定可靠性参数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设备的预期用途和其与安全、运行性能有关的关键性程度。

规定高标准的可靠性参数通常会发生初期采购成本的提高,因为设备一般会拥有比较高的质量来满足所需要的可靠性标准。但是这初期成本的提高很有可能在运行成本或维护成本的节约中被抵消甚至被超过,所以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从可靠性和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可以通过生命周期模拟(LCCmodelling)分析得出结果,以及对非关键设备的评估和分类。

②可维护性的设计要求

可维护性的特性应该在设计的文件上规定为两种类型:必要的或理想的。一般这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例如:

安全可及(safeaccess)–这里的要求是指设备的位置和安装方向,在轨道走廊内所规定的危险区域的相对位置。设备厂家和安装设计,如果实际可行,必须允许工作人员在危险区域外工作和不允许工作人员背对危险区域。

可及性(accessibility)–这包括设备的检修点、门式框架、快开盖子和其他类似的设备特性,目的是提供方便的例行检修和检查、清洗或零部件的更换(例如过滤器)无需使用特殊的工具或设备。

可交换性(interchangeability)–这包括能够利用一系列的标准可更换的零部件,又不需要利用特别的配件,或进行设备调整或对准等措施。

自动诊断和状态检测功能(selfdiagnosticandconditionmonitoringfeature)–这里包括在不需要拆除设备的情况下,设备具备自动故障诊断和运行状态和功能检测的能力。功能可以包括测试点或内置的监测软件或抽样。

③可用性的设计要求

设备可用的要求一般可以这样的规定:

本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厂家建议的方式下运行和维护,它的可用性必须能够达到不小于X%。

规定设备的可用性从设计的角度和考核设备是否达标是必须做的。对一些具备冗余性能的设备或在故障开始发生后设备具有降级运行功能的论文网,对这种设备规定可用性是尤为重要。

可用性的定义应该还包括:

设备的关键功能的正常运作对设备是否可用的定义;

有条件故障的发生,该设备在降级的情况下运作但能确保主要的功能,该设备可以算是可用的。这可能包括人工操控模式下运行(正常模式是全自动模式),或在降低功能下运行比如降低速度的限制。可用性的规定也可能指定一个定最长降级模式运行时间的限制。

规定设备可用性的目的是为了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要达到有效和可靠的效果。在招标的过程对一些重要考量的松懈可能会对设备的可用性造成负面的影响。反过来说,规定不实际过高的可用性条件,比如要求每个功能都必须完整的运行设备才可算是可用,这样设备成本提高并且也得不到任何实际的好处。

3招标文件规定Ram要求

招标过程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的资料,可以用来做投标比选的基础。

下面的条款在写标书或设计规格时可以做为参考:

提供的设备必须呈现高度的可靠性,与本系统所规定的可用性目标是一致的。投标单位对设备每个主要单元的可靠性参数必须提供更多的资料,包括可靠性参数的来源。如果申明的可靠性的性能参数是基于计算的,计算此参数的方式、假设条件和方法论必须说明。如果参数是基于实际运行的数据,数据的来源包括设备安装的详细情况、数据核实的方法等资料也必须提供。

可靠性的性能可以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表达。故障的定义是某种情况的发生使得该设备不能如预期的执行其主要的功能。

标书上也可以向投标者建议的设备要求提供更多有关具体的可维护性的资料。mttR数据是必须提供的。在写标书时可以参考下面一个典型的条款:

投标单位必须提供设备具体设计的可维护性资料,同时也提供更换主要可更换部件的一般时间和平均时间(包括测试时间如果这是必须的)。还有执行例行检查和更换消耗品(比如过滤器)的平均时间。

投标单位也必须申明所提供的mttR数据是否包括执行维护工作时必须取得某些零部件或其他辅助设备的响应时间和等待时间。

Ram保证的记录方法

下表提供系统生命周期相关的Ram工作和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必须编制和保留的Ram记录。

4结语

在国际的铁路和城市轨道工程项目强调利用比较结构性的方法来定义和记录项目的需求,然后在设计和实施的每个阶段采取严厉的验证和复核措施。这样可以避免项目实施的延误、成本的提高或系统功能的故障发生而影响乘客的满意度。

本文虽然主要针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里面所叙述的Ram原则也可以利用到其他的行业领域来管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项目。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很明晰的记录项目的需求和严厉的验证过程论文网,能够避免很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多的问题,使得项目最终获得最大的成功。

 

系统生命周期内标准的工程模型核心要素

系统寿命周期工程程序

业主的技术程序模型要素

技术程序要素概要

目标

(基于iSo/ieC15288)

含有Ram任务的项目阶段

(基于en50126)

 

Ram保证记录

需求

需求的定义

客户、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服务交付需求)和资产战略计划

建立资产投资组合能够最恰当地,最有效地满足服务交付需求。

见关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定义。

·项目合同条款中用户(客户)明确提出有关Ram的需求。

概念

概念设计

资产需求管理

确定一个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提供用户及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所需的服务的系统的需求;

把利益相关者想得到的服务需求转化为可以提供这些需求的技术型产品。

·审查之前完成的Ram业绩

·考虑项目Ram的含意

·评估以往Ram的经验数据

·对Ram进行初步分析

·确定Ram政策方针

·识别长期运营和维护的条件

·识别现有建(构)筑物的制约对Ram的影响

·初步Ram分析报告包括:

§用来分析的Ram历史数据

§Ram对项目全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估

§项目采用Ram的概念

·工程说明书包括:

§项目所有系统、子系统及各部件的Ram目标

说明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及开发

资产设计及标准管理

概括和定义解决方案的范围,表示成一系列易处理的、概念性的和最终可解决的各问题的比例。

识别和研究一个或多个执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到系统技术、商业需求及风险层面。

根据系统各组成部件的需求,定义设计方案;并利用详细的设计要求作为验证实际系统和作出安装与验证战略的基础。

 

 

·说明系统的Ram需求(总体的)

·定义Ram验收标准(总体的)

·定义系统功能结构

·建立Ram程序

·建立Ram管理

§分配系统Ram需求

§说明子系统及部件的Ram需求

·定义子系统及部件的Ram的验收标准

·定义子系统及部件的Ram的验收标准

·通过审核、分析、实验和数据评估来执行Ram程序,包括

§可靠性和可用性

§维护及维修性

§最佳维护政策及后勤支持

·采取程序控制,包括:

§Ram程序管理

§分包商及供应商的控制

·Ram需求分布矩阵表示各种子系统和部件设计的Ram目标。

·技术需求

·规格要求包含:

§项目的Ram性能标准和采用的Ram政策。

§项目各系统、子系统及部件满足Ram目标的需求,评估方法和验收标准。

获得

建设和关闭

资产移交管理

建立并深化项目计划,执行项目计划,对照计划评估实际进度,控制项目的实施直至竣工。

定义在两个或多个组织间建立一个合作协议(联合交付,ppp,业主界面等),来获得一个产品所需的活动

,这些产品可能包括一个操作系统论文网,或一个正在被开发的系统的某些部件,或提供一个产品,或提供给采购者的服务。

·执行外界影响调查

·执行Ram改进测试

·开始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FRaCaS)

·开始维护人员培训

·开始备件和工具供应

·执行Ram验证

·评估Ram验证

·系统Ram性能记录

·FRaCaS数据

·维护人员培训记录

·根据采用的Ram政策所提供的备件及工具清单。

·操作及维修手册

·tmps(技术维护计划)和维护时间计划

运营/维护

使用和支持

资产维护管理

建立监控系统服务交付能力的方法,记录问题以备分析,采取改正的、适当的和预防性措施并确认恢复的性能。

·正在进行的备件及工具的采购

·集中维护后勤支持的可靠性

·考虑修改或翻新的Ram含意

 

 

·维护人员的资历

·运营和维护记录

·故障及维修记录

·Ram性能分析记录

处理

报废和处理

资产处理管理

建立分解,拆除系统和其它任何废品的程序,并使之还原或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回归自然环境。

建立一个销毁,储存或回收系统实物及废品的程序,并满足环境的、法律的、协议的、相关组织制约的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这里需要维护记录来监控运营者及使用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无Ram活动

 

 

 

 

 

 

资产性能管理

收集、分析和汇报有关产品开发和组织内执行过程的数据;支持有效的过程管理,客观地表明产品质量和确保系统完整性是一直被很好维护的。

实施执行后再审查的方法来收集和使用整个项目中学到的知识,来优化将来项目的交付和产量。

运维管理定义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引言

现今,通过在高速公路上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来提高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通过使用机电系统来对高速公路的供电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等进行现代化改造,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来更好的实现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由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需要全天进行工作,因此,确保其工作的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不但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质量相关,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维护有助于延长及提升机电系统的使用寿命。

一、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的里程的增加,应用于管理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也日趋增加和完善;机电设备的稳定、高效的运行是高速公路正常营运的重要保障。

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系统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和隧道机电系统。三系统主要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而隧道机电监控系统由通风系统、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等构成。有效的预防机电设备故障与事故的发生,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能够发挥高速公路的服务性和效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机电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

2.1设备相关的故障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涉及机械、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任何机电设备或其部件都有设计使用期限与技术寿命,期限到了之后其机械和技术性能将会严重下降,且在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惊人,散热不好将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甚至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

2.2应用环境相关的故障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工作场所主要是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许多设备长时间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会受到来往车辆的尾气、粉尘的影响,其机械部分在转动部位易产生油污垢,如不及时清理,会对转动及局部形成腐蚀造成极大损害,影响其使用,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受温度、湿度、电磁场、振动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也易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2.3人员有关的故障

操作与维护人员是设备应用的基础。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技术过硬,思想积极,尽职尽责,否则故障就可能会重复发生。同时,如果没有日常维护及定时检测,机电设备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养与维护,则可能加速机电设备的构成元器件损耗,减少使用期限,从而增加了机电设备的维修频率。

三、提高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措施

3.1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

3.1.1建立机电设备系统维护体系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应该根据其特点,创建相应的档案管理标准。其主要包含机电设备采购的前期调研,中期的机电设备采购合同与技术资料收集,后期的设备进场验收与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以及机电设备的维护能力等;建立标准化的包含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交接记录的体系结构,电气和机械设备的存储,事故统计,报废记录,建立机电设备技术档案,以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3.1.2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科学化

要实施预防维修的制度,加强公路机电设备养护工作,做到科学预防,使机电设备的管理正规化、标准化及有效化。应当对整个机电设备系统做好定期技术检查和维修,争取在故障或事故的萌芽阶段控制其的发生,掌握机电设备运行的技术细节,制定应急计划,另外设立故障处理和服务电话等。

3.1.3完善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

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自身项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维护规章制度,要明确维护工作中各个环节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其维护操作的流程和行为。明确设备管理中各环节负责人的管理职责和义务,落实到人。建立科学切实的奖惩制度,对其维护管理的效果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及违规操现象的发生,对出现问题的项目环节要及时的进行指出和纠正,以确保机电设备的顺利正常运行。

3.2应用环境改善的措施

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是机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安全运行的有利条件。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布局,要考虑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合理布局,使环境温度,湿度达到安全运行要求,有效减缓设备老化,防止金属部件腐蚀和镀层剥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设备或是一些极易受环境影响的设备,有必要增设防护设备,从而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都能达到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对于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破坏,在积极改进产品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护,在自然破坏来临前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3.3维护人员的管理措施

3.3.1提高维护人员的意识

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要积极的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机电设备的养护维修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的革新,了解和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机电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维修人员对设备的维护和服务意识,大力开展设备管理教育现代化,通过培训学习,使全体维护人员都树立起科学的维护与保养意识,在组织维修工作的同时,妥善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

3.3.2加强维护人员管理

首先需要管理维护人员和专业设备管理人员。人员需要有专业的维修技能,对设备的运行原理及相关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具有前瞻性的意思,根据业务特点制定合理有效可行的维护计划。在日常检查,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真正实施预防性维护,使得机械和电气设备能够在一个很好的维护环境中运行。

3.3.3建立以人为本的设备维修队伍

在维护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维护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和完善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内部员工的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积极建立一个团结的团队,保证设备可靠,高效运行。

结语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工作涉及的内容广泛,科技含量高,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高速公路的顺利通车运行。在设备维护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行业动态,及时做好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使机电维护管理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保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运维管理定义篇9

关键词:车辆维修;检验;问题;整改措施

1车辆维修检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维修行业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有效地对维修企业、检测企业、运输企业实施适时的动态管理、监督。

二是运输企业、经营者对车辆技术管理特别是车辆维护、检测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建立、完善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车辆技术档案,在思想上把维护和检测变成负担,往往等车辆出现问题以后才去维修,以修理来代替维护,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降低了管理部门的威信,加重了行业管理部门动态监管的压力。

三是维修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员工整体服务意识较差,维修标准执行不严,致使车辆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缺项、漏项等现象,达不到作业规范的要求,甚至为迎合车主省钱省事的心理,减少维护项目或不维护而非法买卖合格证。

2加强运输车辆维护检验的几点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代的维修理念有原来的“七分修理三分保养”转变为“七分保养三分修理”。可见贯彻以“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是车辆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2.1加大宣传思想教育力度,提高安全行车的认识

通过宣传单、开办教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宣传舆论导向,使广大运输业户、维护企业、运政管理人员认识到做好运输车辆维护是对社会、对自己、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从事道路运输的相关人员提高执行车辆二级维护制度的自觉性,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2.2加强对维护企业的监管,提高维修企业质量

目前,汽车一、二类维修业户均可进行营运车辆的二级维护作业,点多面广,靠运管部门逐户逐车监管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目前造成买卖合格证,减少作业项目的症结所在,同时也给二级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下去,二级维护工作必然遭到社会的质疑。只有提高维修企业的维护质量,确保维护项目的落实,才能重塑二级维护的新形象。为此,主管部门要制定招投标、技术评审等办法,选拔一些信誉好、管理严、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维修企业专业从事二级维护工作,企业数量应与当地营车辆数相适应,根据营运车辆的发展和维修企业的服务质量,通过考核并公示考核结果确定二级维护企业数量。

2.3加强维修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针对车辆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的现状,除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外,临时抽用维修、检测企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参与车辆技术管理临时突击检查,以缓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矛盾。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职责、岗位职责以及驻站管理岗位职责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和内部管理。

2.4加强车辆维修动态监督,提高营运车辆维修质量

一是不定期地深入维修企业现场检查营运车辆维修质量;不定期地深入检测企业现场检查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对质量低劣、送检一次合格率低于85%的维修企业给予暂停送检或行政处罚,直至取消送检资格。二是根据维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初由维修企业申报二级维护生产能力,结合年度资质考核,确定维修企业二级维护生产能力。对送检量明显超过生产能力的维修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对经查实只收费、不维护,或以检代修给予暂停送检或行政处罚,直至取消送检资格。三是对车辆维修企业定期检查,重点检查人员资质、设施设备、质保期等各项制度,以期提高维修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运维管理定义篇10

关键词:气储运设备;管理;维护

前言

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保证气储运设备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气储运设备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生产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1.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油气储运简单而言即是油和气的存储和运输,该过程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过程,因为石油和天然气是由易燃、易爆的氢类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因此若想保证储运安全就必须在特定环境下进行油气储运。且油气储运是连接生产、运营、销售等各环节的重要纽带,因此做好油气储运工作义不容辞。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进程的加快,油气储运显得越来越来越重要,加强油气储运设备故障修检,提高油气储运的设备利用率能够有效缓解现代化经济发展给储运设备建设带来的压力,而也只有提高了设备的效能和利用率才能够将设备运行效益发挥到最大,才能将石化企业的利润提高到最大。

2.油气储运设备当前存在的问题

2.1管道腐蚀

首先,管道所处的周围环境比较容易使得管道开裂。油气管道的环境一般是是湿硫化氢,主要包括有类含水量、土壤的酸碱程度、以及土壤的成分类型、物质比例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得管道腐蚀以及开裂的产生。其次,管道的材质一旦缺少介质,就会使得防腐性能过低,也就比较容易使得管道的腐蚀出现开裂。最后,管道在油气的储运过程之中受力过大的话也会使得管道的腐蚀以及开裂。特别是在管道的焊缝周围硫化物比较多的地方,硫化物应力使得管道的腐蚀开裂。

2.2设计理念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行业刚兴起不久,我国的工艺技术方面与外国相比仍然有所欠缺。我国研制出降凝剂与减阻剂使用于油气运输行业中,管道可以在不需加热的状态下开始运输油气。然而,由于我国油气田的分布范围较广,而且原油种类众多,我国的油气运输能耗较高,管道输送损耗过大,而且效率较为低下。加上我国对于管道运输设计方面的投入较少,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当前的油气管道设计理念还不够合理,导致我国的油气管道输送行业发展有所阻碍。

2.3储运设备的安全隐患

由于油气储运中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易燃易爆物,油气储运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而且油气的管道输送情况需要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容易引起重大火灾或者爆炸危险事故。因此,油气储运中的安全隐患必须通过制定全面、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使得油气储运处于较为安全的环境,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2.4油气蒸发严重

目前,从油田炼油厂用户的周转环节繁杂,油气损耗量及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在石化、石油企业如炼油厂储运系统、油库、加油站等油品装卸操作频繁的工作环节汽油等轻质油品中易挥发的有机组分会大量汽化逸出。

3.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3.1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3.2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压缩机定期保养和维护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做:第一,在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保压缩机系统内不存在压力,或者同其它压力源断开连接,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同时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第二,新买的压缩机第一次运行500h要换新冷却油,此后每4000h更换一次,并按这个周期换油。如果一年运行不到4000h,更换周期为一年;第三,要确保皮带保持张紧。每运行2000h左右要检查皮带的松紧度。

3.3实行“三定”制度

油气储运中的主要设备,要实行“三定”制度。“三定”制度主要是指定期检查、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是指的是大修过的设备或者新购进的设备,必须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试运转,磨合期内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查看磨合情况,在确定运行正常后才可以交由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当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必须送修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当没有维修的条件时,不可以强行拆修,以免破坏维修质量。设备维修工作就施工生产的特点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并逐步由目前的排障性维修向预防性维修转变。

3.4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应当每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保养,实行严格的点检制度,掌握设备实时的技术状况,预防事故发生,从而延长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比如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每月都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对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检测,当出现异常振动检测结果时,要对这种设备再进行单独检测核实,并将结果告知油气储运公司,使公司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找出解决办法,避免耽误生产,从而减少损失,保证设备平稳运行。

3.5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4.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气储运设备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