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购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8:32

集中采购方式篇1

关键词:电力物资集中采购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就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保持合理的水平,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加速资金周转。我国电力企业物资供应渠道多,物资的品种、规格千变万化,对库存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同时,电力企业的基建总投资中,大型发电厂的设备和材料投资占其总投资的70%左右;发电过程中各电厂从维护安全生产出发,都储备了大量的备品配件,库存占用资金每年要承担上亿的银行利息。因此,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手段大力降低在电力建设、生产过程中的物流库存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是加快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导人物资“集中批量采购"模式,有效降低库存成本

从目前情况看,改进措施就是采取集中批量采购的策略,在优化采购策略的基础上实现对库存物资的科学管理,其采购模式分为战略性采购和操作性采购:

战略性采购在电力企业的具体实施,就是省级或者区域电网公司根据一段时问内基建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的品种、数量,不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组织招投标。然后,与一个或几个中标厂商签订一定时期内的供货协议,明确供货期,供货单价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的一种操作方式。包括建立采购物资类别、设计采购战略、建立供应商名单、选择实施方式、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运营整合、进行市场基准化比较七个战略采购步骤。这样,公司与供应商建立起的是一种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双方而言都实现了共赢。省级或者区域级电网公司的主要采购物资包括:220kV和110kV主变、SF6断路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VD4开关、GiS、开关柜和电容成套设备、电缆、导线、金具、铁件和零星小五金产品等。

操作性采购对电力企业而言,针对为某些项目工程设计制造,通用性差的产品,如10kV以上的电力变压器、负荷开关、110V以上的输变电及配电设备、220V以上的铁塔、高压电瓷等,由各分公司汇总物流需求计划清单,然后由省级或者区域电网公司统一采购。另外市县级公司对于少部分物资可以自主采购,这些物资主要为:办公用品、小额的非标件加工、清洁服务等。

二、在集中采购模式下采取的库存管理方法

在这种集中批量采购模式下,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特征的电力设备、材料物资,电力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

1、对于常用的必须留有一定库存的设备材料,可以采取aBC和CVa分类法

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最早由美国通用公司在库存管理中采用,是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管理控制原理中最有用最有效的方法。

aBC分类法的原理是将所有库存物资按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如图1所示,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为a、B、c三个等级。a类物资数量约为10%,所占资金约为60%左右;B类物资数量约为25%,所占资金约为20%左右;C类物资数量约为65%,所占资金约为20%左右。a、B、c三类物资区分后,便可以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开展有区别的管理。

a、B、C方法对电力物资特别适合。电力物资中电力设备等大宗物资对电力系统最重要,而且具有数量少价值高的特点,可以将这些物资看作aBC分类法中的a类物资。对于这类物资,需要有详细的进出库记录,经常检查库存情况,精心做好货物存储工作,随时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进行严格控制。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客户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量和安全库存,可采用定期库存控制法进行管理。而对于物资数量不多,所占资金总额也不多的B类物资,可以通过定量库存控制,库存的数量可以按照各种具体情况来决定。在电力物资中,一般的电力物资,则是数量和品种繁多而价值量相对较少,可以将其看作是aBC分类法中的c类物资。对这类物资的管理,可适当加大定购量,采用定量库存控制法进行控制。在库存配置上,可以经常性地放置在企业仓库中加以存储。

在对于C类物资的库存管理上,由于其所占价值量相对较少,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有可能会造成整个生产的停滞。鉴于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在物资库存管理中引入关键因素分析法(CriticalValueanalysis,CVa)。具体的做法就是,对电力生产起关键作用的物资,划为最高优先级,一定要做好库存管理工作,不允许缺货;对于电力生产起基础性作用的物资,划为较高优先级,比较重视库存工作,允许偶尔缺货;对于电力生产比较重要的物资,划为中等优先级,允许合理范围内的缺货;而对于一些生产经营中需要,但可替代性较高的物资,则划为较低优先级,允许缺货。在电力物资的库存管理中,将aBC分类法和CVa管理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的效果。

2、对于一些备品备件则可以采用供应商

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方式在这种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下,放弃由各个基层单位自己保持备品库存或由总公司统一保持备品库存的方式,改由公司物资管理部门和生产运营部门依据各基层单位储备部门建议拟定备品储备计划,选择备品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框架协议,在供应商仓库建立公司备品的“虚拟”仓库,而电力企业本身则实现了一个“零库存”。具体做法是:电力企业根据备品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按设备货款值的一定比例定期向供应商支付保管、维护、检测费用。以后每年物资管理部门会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据备品备件储备定额和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各基层单位建议,拟定备品备件补货计划,对超过一定年限的备品进行更新、升级。各供应商负责维护其所管理的备品备件库存信息,实时反映备品备件的库存、领用、余缺等情况,实现备品备件实时监控、调配。这样,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大大节约公司备品的库存、维护和定期检测费用,还可避免许多备品储备会因时间过长而造成老化或技术性淘汰。当备品备件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积累到一定成功经验时,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常规生产和建设所需物资的库存管理。

集中采购方式篇2

关键词 集中采购 国际工程公司 采购模式

一、引言

根据国内外众多工程项目的统计分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用于设备和材料等物资的采购金额约占到合同总价款的60-80%,并且由于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所需采购的物资往往品种多样、技术复杂、质量标准和进度要求严格,因此加强物资管理对于国际工程公司而言非常重要。物资采购作为物资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采购模式选用合适与否及其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决定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影响以工程总承包为主要业务的工程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有时甚至关乎企业的持续生存。

二、国际工程公司常用的物资采购模式

目前,国际工程公司常用的物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混合采购等三类。

(一)集中采购模式

集中采购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国际工程公司为了分散并降低采购的选择风险、经济和时间成本,除了一般“甲供”的材料设备由项目部(项目公司)采购外,其他的大型机电设备和关键材料等均由工程公司本部负责集中采购。这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采购,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采购的第二层含义是指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采购。本文对此不做研究。

(二)分散采购模式

分散采购是指是国际工程公司将物资采购权下放到项目部(项目公司),由各项目部(项目公司)根据自身需要独立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各项采购事宜,并自行管理和实施后续采购工作的采购模式。分散采购的优点在于可机动配合实地需要,提供较佳的服务,紧急采购时可争取时效,有利于地区性物资采购,贮运管理方便。

(三)混合采购模式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混合采购将采购权限在公司总部和各项目部(项目公司)之间进行了战略性重新分配,实现了集权与分权的统一。从国际工程公司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来说,凡属于共同性的物料、采购金额较大的物料以及关键性的物资等,多集中于总部的采购部门负责掌握;至于那些小额、临时、非关键性的物资等,可授权由各项目部(项目公司)的采购部门自行采购。

三、集中采购模式相比分散采购模式的优越性

国际工程公司通过组建采购中心,将分散在各项目部(项目公司)的采购职能一律纳入采购中心,统一采购,统一管理,按照“择优、择廉、择近”的原则实施集中采购。这种模式相比分散采购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精简机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实施集中采购时,国际工程公司建立材料采购中心,对各项目部(项目公司)的采购职能、岗位等进行合并,不仅能够精简机构设置,减少人员重复设置,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显著提高采购效率,还可以节约人员工资及各种费用支出;同时通过设岗定员,选拔业务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采购人员,有利于组建一支专业化的采购队伍,并在集中采购的专项操作中打造成高素质的专家队伍。

(二)实现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

国际工程公司实行分散采购时,各项目部(项目公司)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及进度,考虑设备和资金的周转问题,每次采购量不大,因此无法享受批量采购的优惠。采用集中采购时恰好弥补这一缺陷,不仅可以发挥规模和批量优势,享受较高的商业折扣,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能有效减少采购次数,节约物流运输开支。更为重要的是,集中采购能够统一订货渠道,从而可从源头上确保定点供应商的可靠性,使采购质量和及时到货率得到保证。

(三)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建立采购中心实施集中采购,国际工程公司在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的同时,还可以站在全局角度,从整体利益出发,按照不同工程项目的轻重缓急,合理地、有所侧重地组织材料及设备供应,既保证重点,又兼顾一般,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保证各工程项目的进度按计划推进,保障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四)杜绝腐败现象,提高材料质量

集中采购往往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拔合格的供应商、制造商。整个采购过程坚持公开、公正和有效竞争原则,参与者多,竞争性强,透明度高,被称之为“阳光下的交易”,从而可以从机制上有效防止“暗箱操作”的各种腐败现象发生,杜绝采购人员吃回扣、拿红包的行为。同时对供应商严格的选拔保障了所供应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和交货进度,材料使用单位与采购中心的分离更使材料质量得到了双重控制。材料质量的高保证为创造高质量的工程打下了基础。

(五)避免系统内部竞争

国际工程公司采用集中采购模式时,将不同项目部(项目公司)的采购需求合并之后,再行采购,可避免各个项目部(项目公司)分散采购而形成卖方市场,尤其在物资短缺或市场整体制造负荷较高的时候,能够避免卖方借此抬价,同时也可避免系统内不同的部门之间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自行抬价或争先排产,造成企业整体效益不利的局面。

(六)推进重大装备和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

集中采购金额和数量都很巨大,能吸引物资供应商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研发企业所需新型设备,从而打破我国重大装备和关键材料长期依赖国外供应商的被动局面,推进关键设备和物资的国产化进程。例如石油炼化工程中的大中型气体压缩机组、加氢反应器、LnG低温罐板等设备材料,近年来依托国内项目采购供应,取得了长足进步。

除了以上优势外,国际工程公司实施采购的跨项目集中化,还可带来以下益处:规范统一对供应商的态度和要求;筛选集中少量优秀供应商,间接降低催交、检验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有利于保证项目工期等。

四、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选用评判因素

当企业研究决定采用集中采购模式还是分散采购模式时,常常需要使用以下因素或标准来进行评判。

一是采购需求的通用性:所需采购材料和/设备的通用性越高,从集中或协作的方法中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二是地理位置:当供应商/制造商与国际工程公司位于不同的国家和/或时区时,这可能会极大地阻碍协作的努力。

三是供应市场结构:当供应市场上的大型供应商组织与采购方力量均衡时,情形往往对供应商有

利,因此采用一种协同的采购方法来面对这些强有力的贸易伙伴,易于获得较有利的谈判地位。

四是潜在的节约:一些材料的价格对数量非常敏感,采购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成本的节约。

五是所需的专门技术:有效的采购需要非常高的专业技术,采购的集中化可汇聚有限的钻研力量。

六是价格波动:如果物资价格对政治和经济气候的敏感程度很高,集中采购的方法会受到偏爱。

七是客户需求:客户指定产品的购买将明显阻碍以采购协作为目标的努力。

除了以上因素外,选择集中采购时,还需考虑所选用的采购模式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层次,加速周转,简化手续,满足要求,节约物品,提高综合利用率,保证和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等。

对于国际工程公司而言,关于采购方式的选择,还可以通过对工程设备材料特性的分析,分成不同的类别来区别对待。以石化工程项目为例,常见的产品分类和供应商特点如表1所示。

根据产品分类和分析,再行选择合适的采购策略和采购方式,如表2所示。

五、集中采购在国际工程公司中的具体应用

(一)战略采购

战略采购指的是与市场中技术优势明显的供应商建立联盟关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主要合同条款,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双方的技术交流和商务谈判后,国际工程公司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与其他供应商发展业务合作,某类产品的采购完全针对该供应商;供应商承诺优先满足买方的采购要求,价格优惠;双方并可进行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战略伙伴的发展途径见图1所示。

(二)框架协议采购

框架协议采购,指的是通过询价或邀请招标的方式,通过评审与一个或几个供应商签订的某类产品采购协议,该协议对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价格、合同条款等均有明确的界定,但没有确定的采购数量。框架协议,国外根据不同的需要还称为保护伞协议(Umbrellaagreement)、空白订单协议(Blanketpricingagree-ment)、标准化协议(Standardiza-tionagreement)、多装置采购协议(multi-Facilitypurchaseagree-ment(mFpa)、多项目采购协议(multi-proJectpurchaseagree。merit(mppa)等,广泛用于工程采购项目中。

框架协议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1)订单说明;(2)材料技术要求;(3)通用采购条款;(4)质量/检验指示;(5)包装和运输规定;(6)供应商文件要求;(7)备品备件要求;(8)价格矩阵;(9)其他说明文件。

框架协议与采购订单相似又有明显的区别,其特点可以通过与采购订单的对比得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框架协议不等于订单,只有项目订单下达给协议厂商并得到供应商确认后才算建立了正式买卖关系。此外,即使签订了框架协议,有时候也可以发询价给协议厂商来确认某些要求或条款,特别是技术方面的要求;采购方也可以根据项目情况与框架协议供应商增加某些特殊条款。框架协议是潜在订单的承诺和执行基础。通过跨项目的框架协议,单个项目的采买将只需根据协议内容签发订单,大大节省了采买工作周期和工作量。

六、国际工程公司采用集中采购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集中采购模式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行集中采购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解决诸多矛盾,这些问题没有妥善处理之前不可勉强实行。

(一)构建自上而下的集中采购体系

根据集中采购的要求,国际工程公司需要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来统筹规划公司的全部采购活动,在总部采购部下面设立一个集中采购职能小组来组织集中采购各类适合集中采购的物资,与此同时各个项目部按工程公司原有的矩阵制管理模式配备相应的采购人员来负责分散采购和执行总部集中采购的成果。

(二)加强采购专家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当前,部分国际工程公司现有的采购人员专业面相对较窄,知识结构不甚合理,无法满足集中采购模式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外部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采购管理人才来弥补内部力量的不足,以便配合集中采购模式的顺利运行。此外,还必须对现有的采购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包括采购管理知识、电子商务、法制教育等内容,转变采购人员的采购理念,培养并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杜绝腐败现象。

(三)理顺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关系

集中采购模式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隐形阻力是内部各方利益问题,因此理论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关系,能够有效推动集中采购模式的实施和运行。一是要处理总部采购部与二级公司采购分中心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要考虑集团公司采购部的利益,也要考虑各采购分中心的利益。二是要处理好与工程项目部的利益分配问题。建议总部的采购部或分采购中心根据各个项目部对支持集中采购的程度、集中采购的数量与金额等指标,按年分季对项目部进行考评奖励,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此外,由于集中采购还涉及财务、审计、纪检、工程管理、安全质量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因此在理顺各方经济关系的同时,还需做好与各方的协调工作,以便取得所有参与方的支持,确保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国际工程公司为发展规模经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物资采购中采用集中采购模式势在必行。推行集中采购模式时,国际工程公司需从组织、制度、人力资源、外部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和配合,这样集中采购模式的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国际工程公司才能够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吴恒杰、王卓甫:大型建筑集团优化的采购方式――集中采购,《基建优化》,2000年第21期。

arianJvanweele著,梅绍祖、阮笑雷、巢来春译:《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分析、规划及其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胡军、傅培华:《国际采购理论与实务》,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年。

集中采购方式篇3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thetraditionalprocurementmodehasbeenunabletomeettheneedsofmodernenterprises.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centralizedprocurementmod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centralizedprocurement,andproposessomesuggestionsontheproblemsincentralizedprocurementforreferenceofthepurchaseworkers.

关键词:集团公司采购;模式;优势;缺陷;发展方向

Keywords:grouppurchasing;mode;advantage;defect;development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F2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060-03

0引言

所谓集中采购(Centralizedprocurement)是指集团企业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采购渠道和更大的价格折扣而在其内部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从而来统一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采购业务的批量采购方式。集中采购体现了企业集团的权利、利益、意志、品质和制度,有利于和其合作的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企业集团降低进货及物流成本、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控制市场节奏、保护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提高经济效益、取得最大利润的战略手段。

在企业最求利润最大化的今天,传统的采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企业需求,作者将传统采购模式与集中采购模式作对比,指出集中采购的优缺点,并且对集中采购的缺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供参考。

1集中采购的模式

由于各集团公司的业务不尽相同,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各子公司业务需求的掌控,集中采购也有相应的模式可以选择使用。

集中采购的典型模式有以下几种:集中定价、分开采购;集中采购后调拨;集中订货、分开收货、集中付款等,集团可能只采用一种集中采购模式,也可能会同时存在多种集中采购模式,具体采用哪种模式与该集团的物料特性、税收等有直接关系,集团会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一种或者多种集中采购模式。

1.1集中采购后调拨模式

采购中心将分子公司提出的采购申请,进行汇总、分析、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结果下达采购订单,最后完成后面的收货、入库、外部货款结算等业务。接下来,采购中心根据各分子公司的采购申请,启动内部调拨流程,制订相应的调拨订单并调拨出库,各分子公司根据本公司的调拨订单做相应的入库,然后分公司和集团总部之间最后作内部结算处理;或由各分子公司自行到总部进行领料,直接办理内部结算。具体的采购模式见图1。

1.2集中定价、分开采购

由集团总部和各大供应商商谈价格策略和全年的的订货总量,各分公司和供应商之间按照制定的价格和订货量进行结算业务处理。具体的采购模式见图2。

1.3集中订货、分开收货、集中付款模式

这种采购模式是集团总部或采购中心负责选定供应商和制定采购价格方面的策略,并且负责全面的采购订货工作。采购中心将分子公司提出的采购申请,进行汇总、调整,并根据调整结果下达采购订单,然后将收货通知单发放给各个分子公司,分子公司根据各自的收货通知单进行收货和入库;这种方式主要是由集团总部汇集各个分子公司的入库单与外部供应商进行货款结算,并根据各分子公司的入库单与各分子公司分别进行内部结算。这种模式具体见图3。

2相比传统采购集中采购的优势

传统采购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和供应商的商业交易活动上,其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采购招标吸引供应商,然后供应商竞标出价,采购中心根据需求选择对自己较有价格优势的供应商。虽然质量、交货期、交货准时率也是采购过程中的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在传统的采购方式下,质量、交货期、交货准时率都是可以通过事后想办法进行控制的,从而将整个商业活动的重心放在采购价格的谈判上。因此,采购中心在确定供应商之前的主要工作是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报价、询价、还价多个回合之间的谈判,并且这个活动是与多个供应商之间同时进行的,最总,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价最合适的供应商签订合同。

集中采购是为了降低传统采购的选择风险的时间成本。集中采购模式是集团总部设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和专职采购人员统一负责商品采购工作,通过集中采购,加大企业在市场进行价格、质量、服务谈判的筹码,提高其在供应链节点上作为核心企业的位置,摆脱供应链上各自为战、分散对外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联合优势,实现统一对外,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集中采购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发挥采购的规模化优势

通过集中采购集团公司可以整合分散在各个分公司的采购资源,从而加大了采购的规模而获得价格优势,通过集中采购一方面可以避免同种物品的重复采购和降低同种物品的采购的频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分撒采购带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降低了企业运作的成本。

2.2有利于规范企业的采购行为

通过采购需求、时间、人员、地点和供应商的适度集中,将分散性决策变为集中决策,增加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降低了各分子公司的不合理的采购主张,并且减少了分子公司和供应商接触的环节和机会,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分工,规范了采购行为,并且有利于监督采购行为,有效的防止了企业里的腐败行为。

2.3有利于优化和完善企业的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linkage)组成的网络结构。通过集中采购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供应商加入到供应链中,他们以各自的产品为纽带,把夸企业的业务联合起来,可以共同降低经营风险、经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与供应链的企业之间建立长期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2.4有利于采购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建设

实施批量性的集中购,有利于归并同类产品需求计划,促进形成同类产品和服务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采购文件标准。通过集中采购更容易实现采购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提高采购和供应环节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匹配性。

2.5有利于采购到高质量的物资和高质量的服务

集中采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采购的技术水平,可以采购到优秀的品牌和以后的服务质量,获得高质量、高性能和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

3集中采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集中采购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诸多优势,但也不否认集中采购也会有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集中采购的采购计划是在集团总部汇集了各个分子公司的采购计划的基础上汇总编制的,很难准确的知道各分子公司的第一需求,所以编制的采购计划难免会不是很准确。为了避免采购计划的失真,建议集团总部可以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到各分子公司进行调研,做到对各分子公司的采购申请心中有数,从而建立更加准确的采购计划。

②由于采购的物资数量较多,涉及的资金数额也大,就难免会有多方的利益牵扯进来,比如会牵扯到政府部门,公司的上级领导和供应商发面,所以集中采购对采购人员要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廉洁自律和较强的组织纪律。

③由于集中采购的采购周期较长,而对于一些价值较低的和一些比较零散的物资来说,集中采购效率很低,并且会因为一些物资的不能及时供应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运作。

④集中采购容易造成集中到货,由此可能出现采购库存周期长、资金周转率下降、采购风险及费用随之增加。

4企业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①健全企业采购制度,保证采购工作规范运行。首先建立起科学,规范、具体、严谨的操作规范。采购计划要相对的集中,对相同的采购项目集中统筹安排,避免重复的采购工作从而造成采购效率的低下。其次,采购招标计划的文件要科学规范。最后还应该控制竞标的供应商的人数,若竞标的供应商的人数太多的话,就会延长采购的工作时间,同时还应该避免供应商的人数太少,太少会造成竞标竞争力太弱,最终采购的质量低下。

②加强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集中采购的采购数量比较大,涉及的钱财也较多必须建立起一套长期可行的监督机制。监督上要将人与岗、岗与事、事与责、责与利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各个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还要将监督检查结果和做为考核采购工作的指标之一,对于采购工作中发生的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的处理,一定要做到采购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③合理安排采购的时间和采购的内容。由于集中采购的周期较长,对于一些价值低和零散的物品可以在采购的时候多采购一些,可以避免采购的不及时而耽误生产运行。

④合理安排货物的到货期。和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根据自己的库存量合理安排采购货物的到货期,可以减轻库存的压力和库存的供应不足使生产顺利进行。

5总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集中采购相比以前的传统的采购方式优越性日趋突显出来,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加入其中,通过集中采购企业必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成本,并且能够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使企业能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蒋震宇.集中采购浅析[J].经营与管理,2010(07).

[2]李峥.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实务,2007(23).

集中采购方式篇4

关键词:政府采购;规范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2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所谓的政府采购就是国家不同层级单位、机关部门、团体组织利用财政资金依法科学采购预定的货物,或者采购标准限额范围以外的货物等。

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要掌握四个要素。

政府采购的主要对象时国家事业单位、机关部门以及团体组织,其中并不包括国有企业或者不依靠财政存活的团体组织。国家事业单位主要是政府为了进一步实现目标而专门创设的事业法人;团体组织则是不同党派及政府批准的社会团体组织。

1.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性资金,也就是说把用来还款的财政资金当作借贷的资本。国家事业单位、机关部门、团体组织的采购过程中使用的资金不仅包含财政性的资金,也包含非财政性的资金,其中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项目需要满足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规定;无法明确辨别采购资金种类的,需要满足政府制定的统一采购法规。针对政府非税收入的收费等工作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收支区分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早在前几年,我国就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即不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都统计到预算工作中,这类收入应该全部上交给国家,根据相关的法规要求,不同级别的财政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预算外的支出全部归纳到预算管理范畴内,因此我们应该在落实预算管理工作之前认真核实其是够满足财政资金的相关标准,进一步判断出其是否属于政府的采购管理范畴。因此在当前的政府采购工作中,只要运用预算管理范围内的资金,不论其来自事业单位收入、经营收入还是其他收入,都应该计入到政府采购管理的范围内。

2.采购范围: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确定并公布。我省的政府采购目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现在成都市执行的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6-2017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的通知》(川办函[2015]196号)。集中采购包括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两种模式。

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采购项目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成都市即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购程序便进入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采购系统进行采购,具体有:批量集中,网上竞价,定点采购。批量集中采购是指对一些通用性强、技术规格统一、便于归集的政府采购品目,由有关部门按规定标准归依部门、单位采购需求后统一组织实施的一种模式。主要指技术服务标准统一、易于形成批量,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如计算机、复印机。网上竞价是指通过网络竞价信息,经报价竞争确定成交供应商及产品的采购形式。包括采购信息、接受供应商报价、采购结果、签订履行采购合同。主要指技g服务标准相对统一,但不易形成批量,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立的供应商库和产品库,在采购系统里自助采购,如路由器、显示器。定点采购主要指车辆加油、车辆维修及保险、家具、印刷、体检。集中采购机构采购目录主要分为货物、服务和工程三类。

部门集中是指属于本部门、本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以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如20万元以上的软件开发及运维服务。

所谓的分散采购就是超出采购限额标准的采购人按照相关规定把没有归纳到集中采购项目中的采购人委托其他部门进行采购的行为。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难看出,成都市的采购项目标准为伍拾万元以上。

不管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都是政府采购模式。

3.采购标的是货物、工程、服务(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

政府采购是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佣等。

货物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其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政府采购的与工程建设工作相关的货物、服务等都需要满足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采购的需要满足政府的采购法规相关要求、根据工程自身的性质来分类:工程就是建设工程,其中不仅包含建筑物本身的建设、改造、扩建,还包括一些装修、修整等,这一过程应该满足我国的招投标法律规定。与上述几个项目没有关联的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政府采购法落实各项工作。根据采购模式不同进行分类:采购招标模式应该满足我国相关的招投标法规要求。其他非招标模式的应该满足政府采购法要求,金额不计入采纳要求。

服务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包括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务和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采购的原则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三、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

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确定。

《政府采购法》第七条规定,我国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政府采购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我国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有两种,一种是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一种是部门集中采购。《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658号)第三条规定,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包含以下两种,即集中采购机构以及部门集中采购项目两种。还应该进一步统一采购的技术和服务,采购人使用较为频繁的项目主要被纳入到集中采购项目中;负责采购的人其所在单位和部门应该应该满足相关的业务采购要求,能够进行统一采购的项目需要纳入到部门集中采购项目中。另外,第四条规定,政府采购法中提到的集中采购主要是指采购人把满足集中采购要求的项目委托给正规的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其中提到的分散采购就是采购人把超出采购限额标准之外的没有纳入到集中采购中的项目委托正规的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在实际工作中,采购方式主要是用来解决政府采购项目中涉及到的采购活动落实问题。集中采购部门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选择合适的采购部门,例如一些政府的采购中心。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大部分否是通过采购人负责组织,并找到采购部门委托采购的行为。分散采购项目就是采购人自己采购或者委托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的行为。部门集中和分散采购中,经市财政局同意,采购人可以对经常性采购项目实施定点采购,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四、政府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方式主要分招标方式及非招标方式。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及邀请招标,执行财政部18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管理办法》。非招标方式主要有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执行财政部74号令《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管理办法》,竞争性磋商执行财政部财库[2014]214号文件《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五、政府采购项目流程

政府采购项目的基本流程为:预算编制、需求调研、计划备案、委托、组织采购、中标成交、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资金支付、档案管理、绩效评价。

六、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公开透明是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则。各部门(单位)应当依法公开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实现从采购预算到采购过程的全过程信息公开。

集中采购方式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国家税务局系统(以下简称江门市国税系统)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明确职责范围,提高采购效率,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试行)》和《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市国税系统政府采购是指我市国家税务局系统的采购人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其他配套资金),采购国务院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称总局)制定的《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省国家税务局制定的《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

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第三条全市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是指具有预算单位资格的全市各级国家税务局。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各级国家税务局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行内部统一管理,市级由财务部门全面负责政府采购工作,各市(区)国家税务局由办公室负责政府采购工作。

(一)市局财务部门主管市局机关的政府采购工作,负责全市国税系统政府采购业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二)各市(区)国家税务局的政府采购工作归口办公室管理,确定本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第五条市局政府采购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操作规程;

(二)编制、审核、汇总、报送全市国税系统的政府采购预算;

(三)编制、审核、汇总、报送全市国税系统的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四)组织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工作,依法签订和履行政府采购合同;

(五)按规定权限或经授权对全市国税系统的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管理,指导和监督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

(六)审核、报送规定的审批或备案文件、执行情况和信息统计表。

(七)总局、省局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各市(区)国家税务局政府采购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操作规程;

(二)编制、审核、报送本单位政府采购预算;

(三)编制、审核、报送本单位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四)组织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工作,依法签订和履行政府采购合同;

(五)按规定权限或经授权对本级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管理,指导和监督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

(六)审核、报送规定的审批或备案文件、执行情况和信息统计报表;

(七)市局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国税系统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应当设立综合管理岗位、项目操作岗位、审核监督岗位、合同执行岗位等四个政府采购岗位。、

(一)综合管理岗位职责:拟定政府采购规章制度,界定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界定政府集中采购项目、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分散采购项目,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办理备案和审批事项,拟定质疑答复意见等。

(二)项目操作岗位职责:组织实施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谈判、询价的具体业务,拟制政府采购合同等。

(三)审核监督岗位职责:审核采购合同,管理采购文件,检查所属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等。

(四)合同执行岗位职责:办理合同验收、采购资金的支付与结算手续,编报采购信息报表等。

综合管理岗位、合同执行岗位实行专岗专人配置,政府采购项目操作岗位据工作量实行一岗多人配置。市局配置专人负责政府采购工作,各市(区)国家税务局可实行专人管理或兼职管理。

第八条市局和各市(区)国家税务局应根据本单位政府购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和采购工作组,建立政府采购内部运行机制。

第九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自行组织项目采购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确定项目的采购方式,并组建项目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项目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政府采购组织形式

第十条国税系统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一)政府集中采购,是指国税系统的采购人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项目的采购活动。

市局财务部门根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确定当年度本系统政府集中采购项目,明确划分市局与各市(区)国家税务局的执行范围。

(二)部门集中采购,是指省局统一组织实施《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目录》内项目的采购活动。

(三)分散采购,也称单位自行采购,是指国税系统的采购人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单项或批量采购3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工程40万元)以上项目的采购活动。

1.采购限额标准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规定执行;

2.分散采购的实施办法,由各级国税局采购人制定;

3.分散采购可以委托当地政府的集中采购机构或财政部、省级人民政府认定资格的政府采购机构采购。实行委托采购的,应当与机构签订书面委托协议,依法确定委托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一条全市国税系统的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由市局根据当年度国税系统集中采购项目,通过组织招标、定点采购、跟标采购、协议供货以及授权采购的方式实施。

(一)国税系统的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等采购方式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进行信息公布、在线交易和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二)授权采购是指全市国税系统的采购人采购《政府集中采录》、《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广东省国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项目,在取得总局、省局授权后组织实施的采购活动。

以总局、省局文件方式进行授权,或通过采购人填报《国家税务局系统集中采购项目授权采购审批表》方式进行授权。

第四章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管理

第十二条全市国税系统政府采购采用以下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经财政部授权,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适用条件和标准,按照《政府采购法》第三章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全市国税系统政府采购应当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执行。

第十四条各级国家税务局组织实施的采购项目,预算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而需要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逐级上报总局核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价采购的程序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全市国税系统的采购人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建立内部采购工作程序,主要内容包括:

(一)政府采购事项内部决策程序

1.政府采购领导小组

2.政府采购工作组

3.集中采购部门

(二)政府采购事项内部协调程序

(三)政府采购内部监督程序

(四)政府采购项目操作程序(流程)

1.采购项目立项审比程序

2.业务需求提交程序

3.技术方案提交程序

4.采购方式确定程序

5.公开招标采购程序

6.邀请招标采购程序

7.废标处理程序

8.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

9.单一来源采购程序

10.询价采购程序

11.委托机构采购程序

12.合同审核及付款程序

13.验收程序

14.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15.询问处理程序

16.质疑处理程序

17.回避申请处理程序

18.信息公告程序

第五章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

第十七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应当严格按照预算实施政府采购,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未追加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得实施采购。

第十八条国税系统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预算在预算表中单列,按程序和预算编制要求逐级上报。

第十九条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表时,政府集中采购项目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确定;部门集中采购项目按照《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确定;分散采购项目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采购人确定。

第二十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应当根据财政部、总局或上级国税机关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审核、汇总、报送政府采购实施计划。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包括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部门集采购实施计划、分散采购实施计划。

(一)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是指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根据财政部、总局或上级国税机关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将本级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项目,按照项目构成、使用单位、采购数量、技术规格、使用时间等内容编制的具体采购实施计划。

(二)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是指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根据财政部、总局或上级国税机关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将本级属于《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项目,按照项目构成、使用单位、采购数量、技术规格、使用时间等内容编制的具体采购施计划。

(三)分散采购实施计划,是指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根据财政部、局或上级国税机关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将本级属于分散采购项目,按照项目构成、使用单位、采购数量、技术规格、使用时间等内容编制的具体采购实施计划。

第二十一条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

(一)总局在统一布置预算“一上”时,明确《政府采购预算表》、《政府采购预算表》(政府集中采购部分)、《政府采购预表》(总局部门集中采购部分)、《政府采购预算表》(各市分散采购部分)的编报口径。

(二)市局在汇总本系统预算“二上”后,根据预算“二上”方案,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草案,上报省局财务管理处。

(三)各级国家税务局的采购人应当自接到上级国税机关下的预算后,组织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报工作。

第六章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二十二条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是指总局、省局、市局对本级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按规定以文件形式报送备案、审批的有关政府采购文件或采购活动事项,依法予以备案或审批的管理行为。

第二十三条下列事项应当由市局转报省局备案:

(一)市局制定的本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操作规程;

(二)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执行情况;

(三)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实行单一来源采购情况;

(四)按规定需要备案的项目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的组成情况;

(五)总局、省局规定的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下列事项应当报市局备案:

(一)县级以上市(区)国家税务局制定的本级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操作规程;

(二)市局规定的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第二十五条下列事项应当由市局转报省局审批:

(一)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服务或工程的;

(三)需要审批的授权采购;

(四)总局、省局规定的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七章政府采购合同及档案管理

第二十六条政府采购合同(包括采购协议,下同),由各级国税系统采购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

第二十七条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后,原则上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订立政府采购合同时,应当明确交纳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办法。

第二十八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应当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采购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单位,按国库集中支付规定程序办理资金支付。

第二十九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应当加强政府采购基础管理工作,建立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第八章评审专家使用管理

第三十条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中评审专家的产生,应按照《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评审专家应当主要从《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第三十一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按照采购项目的实际需要,聘请评审专家参加采购项目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的,按照以下程序产生:

(一)从财政部建立的《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二)从地方人民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三)对特殊项目所需税务业务专家,从《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地方人民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库中无法抽取生的,可从《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四)按照上述办法仍然无法产生的,由采购人确定。

第三十二条国税系统的采购人从《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地方人民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库以外聘请、产生评审专家的,应当在评标、谈判、询价工作完成后七个工作日内逐级上报国家税务总局集中采购中心备案。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财政部是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四条市局根据规定的权限对我市国税系统的采购人政府采购活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三十五条市局对我市国税系统的采购人下列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一)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制度落实情况;

(五)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情况;

(六)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情况;

(七)政府采购信息的情况;

(八)对供应商质疑的处理情况;

(九)政府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

(十)政府采购备案或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和总局、省局授权事项的落实情况。

(十一)市局规定的其他事项。

集中采购方式篇6

第一条为了建立教育部系统规范有序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我部政府采购工作,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以下简称部属各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教育部政府采购是指部属各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财政性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即中央财政以各种形式划拨的资金,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等)和预算外资金(即各单位通过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采购性基金、政府间捐赠资金等获得的收入)。

在采购中,与财政性资金相配套使用的地方资金、自筹资金、借贷资金,一同实行政府采购。

第四条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

第五条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第六条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教育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另行规定。

第八条教育部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部属各单位“分散采购”。

(一)政府集中采购。是指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的,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活动。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由国务院编制确定并公布。

(二)部门集中采购。是指教育部组织实施的,纳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活动,以及其他按要求应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专项项目和大宗成套、单项价值较高的采购活动。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由教育部编制确定。

(三)分散采购。是指部属各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及有关规定组织的,在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范围之外的,或者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而提出特殊要求的采购活动(含零星采购)。部属各单位的分散采购计划由教育部审定。

第二章政府采购管理

第九条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包括:制定政府采购计划,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确定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和目录;明确采购组织形式和选定采购方式;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履行合同和支付资金;结算记账,编报决算及统计信息等。

第十条教育部财务司是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根据部领导指示精神,制定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及实施办。法;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确定教育部集中采购项目和目录;申请财政直接拨付的采购资金;监督检查部属各单位的各项政府采购工作;汇总编报教育部年度政府采购统计信息等。

第十一条教育部教育政府采购事务中心是教育部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的专职执行机构,也是教育部系统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执行教育部政府采购各项活动的管理,组织实施教育部集中采购,指导部属各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接受部属各单位委托,提供政府采购服务;具体办理教育部财务司安排的政府采购日常事务;组织部属各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

第十二条部属各高校应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本校的政府采购专职机构,落实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的职责。部属各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确定一个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部属各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按规定编报政府采购预算;提交集中采购品目技术清单;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分散采购工作;按要求签订和履行政府采购合同;编报本单位政府采购统计报表;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

第三章政府采购实施。

第十三条部属各单位应按要求将本单位年度采购项目及资金计划编入部门预算,报教育部。教。育部对部属各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并报财政部审定。

第十四条政府集中采购遵循的工作程序按《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部门集中采购由教育部教育政府采购事务中心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遵循下列工作程序:

(一)教育部按《政府采购法》所确立的原则,确定教育部统一采购项目或品目并下达部属各单位,各单位须按要求向教育部教育政府采购事务中心提交具体的采购品目技术清单。此清单应列明该品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数量以及相关的要求。

(二)部属各有关单位向教育部教育政府采购事务中心提交办理采购委托书。

(三)教育部教育政府采购事务中心按照《政府采购法》相关条款要求的采购方式组织采购,采购主要采用招投标方式。

第十六条部属各单位的分散采购,由各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单位分散采购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部属各单位应根据教育部审定下达的单位分散采购计划,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分散采购工作。

(二)部属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各项目。所确定的采购方式实施采购。

第十七条政府采购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第十八条不同采购方式的程序和规定如下:

(一)公开招标采购、邀请招标采购

1.公开招标采购,是指招标单位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的、采购方式。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或规定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

2.邀请招标采购,是指招标单位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的采购方式。对于某些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或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可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采购。

凡是公开招标数额以上或规定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因特殊情况拟采用邀请招标或招标以外其它采购方式的,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教育部批准。

3.实施招标采购方式的,应按《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程序进行:

(1)编制招标标书;

(2)在财政部指定的媒体上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

(3)接收投标人投标;

(4)组织开标;

(5)评标及定标;

(6)授标签约;

(7)履行合同。

4.招标文件自发出之日起至投标截止日止,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各单位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的,经教育部批准可以缩短,但最少不得少于十日:

(1)符合招标条件但需紧急采购的;

(2)招标采购单位预先过采购预告的;

(3)采购货物或服务属于通用商品和标准服务的、潜在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费时不多的;

(4)同一类采购项目连续实行协议供货制度的。

(二)竞争性谈判采购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货物或服务,可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没有合格供应商投标,或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2)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

(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2.实施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应遵循下列基本程序:

(1)成立采购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制定谈判文件。谈判文件应当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条款以及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

(3)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谈判小组应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并向其提供谈判文件。

(4)谈判。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谈判中谈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

(5)确定成交供应商。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最后报价。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未成交供应商。

(三)单一来源采购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货物或服务,可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采购的;

(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采购的;

(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的。

2.采取单一一一来源方式采购的,采购人与供应商应当在遵循有关法律规定的原则、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

(四)询价采购

1.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采用询价采购。

2.实施询价采购方式的,应遵循下列程序:

(1)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询价小组应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事项作出规定。

(2)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

(3)询价。询价小组要求被询价的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4)确定成交供应商。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的未成交供应商。

第十九条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废标:

1.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对招标文件中做出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2.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3.投标人报价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4.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采购人应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

废标后,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况外,应重新组织招标;需要采取其他方式采购的,各单位应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教育部批准。

第二十条在各单位依法实行各种采购方式中参与工作的专家,应当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评标专家应从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专家名单中确定,一般招标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特殊项目可由招标单位直接确定专家组成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必须回避:

第二十一条进行招标采购的各单位可以委托招标机构招标,也可以自行招标。被委托的招标机构必须是经财政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招标机构。各单位自行招标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部门集中采购的公开招标公告在前送财政部审核,评标文件及采购合同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七天内送财政部备案。各单位分散采购金额达到财政部规定的上报备案数额的项目,其公开招标公告、评标文件(含邀请招标)及所签订的采购合同副本在合同签订后七天内报教育部备案。

所有招标结果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

第二十三条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天内,按照招标文件的约定和中标人投标文件的约定订立书面合同。所订的合同不得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

对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凡是采用协议供货方式的,各单位只能与在协议供货范围内所列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

对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凡是由各单位在采购前填报采购品目技术清单、有明确采购数量且集中招标确定出中标人后由各单位自行签订合同的,各单位应在接到有关中标结果通知后三十天内按通知要求与该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不接通知要求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的,根据《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采购人和供应商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政府采购合同可以由采购人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也可以委托采购机构代表其与中标供应商签订。由采购机构以采购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应提交采购人的授权委托书,并做合同附件。政府采购合同必须具备规定的条款。

(二)政府采购合同依法签订后,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并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三)政府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采购人如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

第二十五条验收。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所采购的货物在运抵用户后,应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按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质量验收,且应在规定时间之内验收完毕并签署验收报告;对于大型或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验收方成员应在验收书上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实行政府采购的各单位、采购机构对政府采购项目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应当妥善保存,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销毁。采购文件的保存期限为采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十五年。

(一)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二)采购活动记录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采购项目类别、名称;

2.采购项目预算、资金构成和合同价格;

3.采购方式,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应载明原因和其他相应记载;

4.邀请和选择供应商的条件及原因;

5.评标标准及确定中标供应商的原因;

6.废标的原因等。

第四章政府采购资金拨付

第二十七条政府采购资金拨付方式主要有财政直接拨付和分散(授权)拨付两种形式:

(一)财政直接拨付:

财政直接拨付是指财政部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将政府采购资金通过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直接支付给中标供应商或采购机构的拨款方式。具体形式有财政全额直接拨付、财政差额直接拨付和政府采购卡。

1.财政全额直接拨付(简称全额拨付),是指财政部和部属各单位按照先集中后支付的原则,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部属各单位须接应支付数额先将单位自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汇集到财政部在银行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需要支付资金时,财政部国库资金管理机构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将中央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和已经汇集的单位自筹资金、预算外资金,通过政府采购资金专户一并拨付给中标供应商。

2.财政差额直接拨付(简称差额拨付),是指财政部和部属各单位按政府采购拼盘项目合同中约定的各方负担的资金比例,分别将中央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预算外资金支付给中标供应商或采购机构。

3.政府采购卡支付方式,是指部属各单位使用财政部选定的某家商业银行单位借记卡支付采购资金的行为。政府采购卡由财政部国库资金管理机构登记核发给部属各单位,用于支付经常性零星采购项目。

(二)单位分散拨付:

单位分散拨付方式,是指在全面实行财政直接拨付方式之前,由部属各单位自行将采购资金拨付给中标供应商或采购机构。

第二十八条实行财政直接拨付方式的具体采购项目和范围,按照财政部确定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办理。

第二十九条实行财政直接拨付方式的政府采购资金,在不改变部属各单位预算级次和单位会计管理职责的前提下,由财政部在拨付之前按预算额一度将采购资金预留在国库或政府采购专户,不再拨给部属各单位。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教育部有关部门及部属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明确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并相互分离。

第三十一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要求采购人员向指定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第三十二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政府采购工作监督管理及检查制度。

政府采购工作监督管理检查的-重点内容是: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二)政府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三)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执行的情况;

(四)有关政府采购按规定程序报批和备案情况;

(五)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和采购资金拨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七)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三条教育部将定期和不定期对部属各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进行检查,并组织专家对各采购项目的运行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除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采购项目作为每年专项审计检查内容外,教育部还将会同财政部定期和不定期对其他形式的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检查。

第三十四条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部属各单位以及相关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政府采购活动中如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要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六条教育部有关部门及部属各单位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一)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的项目而不实施政府采购;必须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而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施集中采购;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或者将必须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集中采购方式篇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全面展现十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成果,本刊自本期开始将组织政府采购十周年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其中,作为政府采购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中采购,有了较快发展。近期《经济》记者带着相关问题专访了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

《经济》: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政府集中采购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王瑛: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十年来,集中采购作为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工作和机构建设快速发展,“管采分离、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力推动了全国范围内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是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大幅度增长。十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通过完善集中采购目录、健全制度体系、整合运行程序、推进电子化采购等措施,大力推进集中采购工作。全国政府集中采购(包括部门集中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755.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700多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比例也由73%提高到86%左右。

二是集中采购机构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3月,中央设有3个集中采购机构和3个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地方共设有省级政府采购中心33个,地市级单位共设置政府采购中心293个,县区级政府采购中心2021个,各级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约1.6万人。机构建设的不断加强,为集中采购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政府集中采购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十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在坚持以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为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制度,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网上竞价、电子反拍等电子化手段,在规范集中采购行为、提高集中采购效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集中采购机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十年来,各级集中采购机构以服务采购单位、服务供应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优化管理流程,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采购人和供应商的沟通,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

《经济》:在您看来,集中采购体制机制的建设有何意义?

王瑛:集中采购由于具有规模效应的制度优势,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第一,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采购活动也从初期的部门自身支出向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拓展,政府采购的管理职能已广泛作用于政府及所属机构的各类购买性支出活动中,对于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促进了政府采购政策的落实。在各级集采机构的努力下,2006至2011年全国节能产品类采购金额近4000亿元,占同类产品政府采购总额的比重达到70%左右。各级集中采购机构通过提高评标政策导向分值、设置附加分等措施,积极落实节能环保、信息安全、扶持中小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等政府采购政策,较好地支持了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支出综合监管作用的发挥。批量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对于规范政府采购需求管理,防范部分产品出现专供政府用户的问题,遏制天价采购、超标采购频发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通用类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细化都是有益的推动。

《经济》: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央单位集中采购工作更好开展,还应做足哪些工作?

王瑛: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在集中采购工作方面,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集中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首先,巩固和完善“管采分离”体制。加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的职责。财政部门将履行好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职责,逐步形成依法管采的工作规范,不得从事和干预具体采购交易活动;采购单位在确定采购需求、执行采购政策和合同履行中负有主要责任,要全面加强对自身及所属单位采购活动的管理;采购机构和采购单位应当接受财政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和业务指导,做到操作规范、执行有力。

其次,支持集中采购机构做大做强。积极探索改进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制定方式,强化目录的执行效果。进一步规范集中采购管理范围,坚持把通用性强、便于归集统一招标的采购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推广使用电子询价、电子订购、电子反拍等电子化政府采购手段,探索网上竞价在协议供货、定点采购中的应用,努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一些价格高、效率低等问题。

第三,大力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批量集中采购作为统一需求下的招标采购,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采购,体现了集中采购改革的方向。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品目范围,对笔记本电脑、复印纸、空调等实行批量采购,并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改革试点工作,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计划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逐步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所有便于归集的通用类货物采购项目纳入批量集中采购范围,以逐步降低集中采购中协议供货占的比重。

集中采购方式篇8

关键词:政府采购模式创新

引言

政府采购最早诞生于英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我国的政府采购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的阶段。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标志着我国的政府采购体系初步建立。政府采购作为一个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证政府日常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政府宏观调控效果以及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均有着重大意义。世界范围内的政府采购模式主要有三种,即:集中式采购、分散式采购以及混合式采购,那么如何基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选择与创新采购模式,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政府采购模式分析

(一)集中式采购模式

集中式采购是指本级政府的采购活动是由一个专职部门全权负责,其他需求部门不允许插手采购行为的一种采购模式。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某一国家的政府想要选择集中式采购模式,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集中专职的采购机构来负责采购相关事宜,而各个需求部门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向财政部门提交采购预算,经过审核通过之后,集中采购机构便照此进行采购,采购活动结束以后,由需求部门对采购回来的商品进行验收,并且按照预算进行合理分配。而采购所需的资金,通常是由财政部门进行支付的。集中式采购模式往往是一个政府的采购制度创建初期所采取的采购模式,这是由于政府在采购制度创建的初期,采购规模并不大,集中式采购模式更容易操作。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与地区选择的是集中式采购模式,比如阿根廷、中国香港等等。

(二)分散式采购模式

分散式采购模式是指各个需求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分散的进行政府采购。在分散式采购模式下,各个需求单位自行向财政部门提交采购预算,审核通过之后,各个需求部门就可以按照政策与法规的规定实施采购行为。这一采购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灵活性强,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拥有着极高的采购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那些小规模的采购活动中,分散式采购模式的这一优势才能够发挥出来,如果是大规模采购,我们可以想象出采购的场景将会如何的混乱!在分散式采购模式下,需求部门既可以委托政府部门进行采购,也可以委托一些社会上的机构进行采购。但分散式采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归属于集中采购的目录之下,这样政府才能够对分散式采购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英国、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选用分散式采购模式。

(三)混合式采购模式

混合式采购模式是集中式采购与分散式采购相结合的一种采购模式,这种采购模式比较复杂,需求单位的一部分采购是由部门自行负责的,而另一部分采购则是由本级政府进行统一负责的。但混合式采购模式绝对不是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的简稳,而是以集中采购模式为主,再充分发挥分散采购模式的优势。比如在公共投资这样巨额的采购领域,主要采用的是集中采购模式,而政府部门小规模采购则采用的是分散式采购模式。现阶段,美国、瑞士等国家主要采用的是混合式采购模式。

二、创新采购模式

(一)推行网上二次竞价机制

对于一些小规模的采购,比如办公家具、办公设施以及电梯等等,我们可以推行网上协议采购的模式。由采购中心进行统筹规划,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寻找质优价良,且信誉较高的企业作为协议供货商,当采购人员需要采购时,只需在网上进行登记,向三家协议供货商发送请求,供货商接到请求会向“交易系统”进行报价,“交易系统”经过对比分析后,会选择性价比最为合理的供货商作为中标供货商,采购中心经过确认之后,再向供货商发送中标通知书,然后双方就可以签订采购合同了。

(二)实行预存保证金制度

现阶段,供货商在投标时,必须要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证金,而供货商在筹集保证金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有时会影响投标工作。针对这一情况,采购中心可以实行预存保证金制度,即:供货商在采购中心办理一张“保证金卡”,并且将投标所需的保证金打入“保证金卡”之中,这样就不必每次投标都需要缴纳保证金,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三)优化商场采购模式

传统的商场采购,容易形成经销商垄断的格局,针对这一问题,采购中心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五家商场,为政府指定采购商场,当然前提是商场能够为政府提供比较优惠的价格。比如政府想要采购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碎纸机时,就可以从这五家商场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作为供货点,这些产品可以由一家商场集中供应,也可以由二、三家商场分别供应,总之要以质优价良为前提进行采购。对于一些非公开招标的商品,采购人员可以“货比三家”,自由选择产品,这样既可以及时的采购到满意商品,同时也可以打破经销商垄断的格局。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政府采购起步较晚,而且存在着思想意识模糊,配套设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从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以及探索创新采购模式等方面来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政府采购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必然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迈向服务型政府的步伐也会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集中采购方式篇9

关键词:物资管理;集中采购;经济效益

一、物资集中采购的重要性

集中采购是指公司设立物资采购部在特定的区域,对某一类或某几种物资实行统一招标集中采购,按需用计划结合市场条件,实行市场价格供应的采购供应方式。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实行“集中集约”的管理要求,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建立公开阳光透明操作的采购机制,有效降低公司采购成本,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加强公司综合管理能力,扩大公司经营业务范围。

二、物资集中采购存在的不足

目前国内大型建筑集团公司陆续不同程度地实行了集中采购,从采购金额、品种、覆盖面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总体控放程度、管理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存在较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各级领导和物资人员集中采购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对集中采购的认识不到位,还存在惯性思维、本位主义、懈怠,物资集中采购文件执行难度大,导致物资集中采购的质量及效果较差。有的甚至仍将物资采购作为一种权利在使用,还存在个别“人情采购”等现象。

(二)是物资集中采购规模和方式有待提高。集团对物资采购采取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比质比价等方式,但这些都还是浅层次、初级的采购方式,大多停留在各公司、单项目独自作战的层面,集团整体和区域优势尚未充分体现,与先进企业所推行的区域性性、电子商务采购等采购方式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是优质资源渠道有待建立。集团企业年物资采购额虽然较大,但供应商的数量也较多,少则几百家多则上千家,资源较分散,战略合作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低,缺乏资源掌控能力。

(四)是集中采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各公司对物资集中采购制度的执行力、物资采购人员水平不同,导致集团企业内各公司集中采购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公司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制度执行,除甲供、甲控外,对自购物资能主动向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中心上报采购请示,并履行采购程序;但有的公司并不向集团公司集中采购中心上报,采购混乱、程序不完善、资料不闭合,导致集团企业整体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五)是采购资金支付有待提高。由于建筑市场资金状况、单价高低不一、施工周期较长、外部因素影响大、物价持续上涨等原因,导致项目资金持续紧张,给物资集中采购带来了较大困难。有的集团企业下属部分公司及项目部把物资采购当作资金周转的手段,大量赊欠料款、支付周期过长导致采购成本、资金成本极其高昂,集团内部的物资公司因担心资金长期拖欠不愿承揽内部的物资供应,影响了内部集中采购的有效执行。

(六)是物资集中采购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个别单位对物资集中采购重视程度不够,物资采购管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物资管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专业培养未能及时跟进,物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岗位的物资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有的单位甚至让从未接触过物资工作的非专业人员直接负责项目物资管理工作。

(七)是物资集中采购的考核力度有待加强。有的集团公司虽然制订了详细的物资集中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涉及物资管理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严格执行。

三、做好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途径

为了使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杜绝在日常物资管理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认识

要切实履行各岗位职责,全面落实集中采购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逐级分工负责制,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各单位主耍领导要把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要把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目标加以量化,并以适当的权重加入到各级领导和班子的绩效考核中,切实做到目标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和工作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充分认识物资集中采购是企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必然趋势。要按照股份公司的会议要求,针对制约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管理短板,重点围绕采购模式、采购组织、资金结算、成本控制、采购风险、信息化水平及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认真总结物资管理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树立标杆,发掘典型,并通过管理培训等方式在系统内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工作。

(二)成立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完善制度建设

根据股份公司“四个集中”的管理要求,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物资集中采购工作,成立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集团公司针对原有采购管理办法权责不清、采购程序不规范的等情况,总结过去在物资集中采购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梳理,制定《物资招标实施细则》,明确集团公司、指挥部、子公司、物流公司和项目部各级机构的采购职责、采购程序、采购范围、招标方式、考核等内容。通过对采购管理制度的细化,明确集团公司直管、托管及区域化物资采购由物流公司全面实施,集团公司物设部负责编制采购方案、公开招标请示的上报、招标过程的监督等。物流公司与中标单位签订买卖合同、与工程指挥部(项目部)或子公司签订供应合同,这有利于集团公司掌控买卖合同的执行情况、物资质量的控制,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采购资金统筹安排、支付。对于各子公司自购物资采购,则由集团公司物设部组织、子公司相关部门参与、纪委监察部监督的模式实施采购。各单位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和制度实施物资采购,继续深化“采管分离”的运行机制,实行管理部门与物流公司权力分置,强化物流公司物资集中采购职能,达到职责明晰,相互制衡,分工协作的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采购业务流程,使采购活动由传统的、简单的“粗放型”向统一的“集约型”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

(三)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改进物资集中采购方式和手段

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仍处于初级管理阶段,要主动地与国内一流建筑企业的物资采购方式进行对标,拓宽集中采购思路,创新管理机制,加快“集中”步伐,逐步实现单一物资采购向多种物资协同采购转变;由单个项目采购向多个项目统一的区域采购转变;由单个公司采购向集团化采购转变;由短期的单批次采购向长期战略合作转变,充分地发挥集团化、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提高采购效率和效益。要借助集团企业已建立的资源优势以及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逐步实现资源渠道、物流配送及资金结算的“三流合一”。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利于掌控的优势,优先使用集团公司企业生产的产品。

(四)加强资金管控,进一步降低物资集中采购成本

从近几年施工的项目来看,不同的项目资金状况存在差异性,由于资金紧张造成资金支付困难,导致采购资金的大量拖欠,存在较大的法律诉讼风险,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资金成本。因此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集中管理,把这项工作放在集团公司层面来进行,通过计划统筹来合理安排采购资金,形成规范统一的结算制度,这样既可以缓解资金短缺、又可以控制资金成本。

(五)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物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物资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必须要依靠专业人才和专业骨干来完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资人才队伍,是关系物资集中采购工作成效的关键。集团公司虽有800多名物资管理人员,但从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专业知识来看,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都与当前的形势和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各单位一定要切实改变现有物资人员结构和素质,要充分认识加强高素质物资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加快人才培养,加速知识更新,加大业务培训。要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基层物资管理人员的待遇,开展物资管理方面的创先争优活动,给有能力的物资人员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高素质物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物资专业骨干队伍建设,以改进物资采购管理质量,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六)狠抓现场卡控,进一步推进物资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众所周知,工程施工的物资消耗比例大多在60%以上,加强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是集中采购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物资管理重点卡控手册》,对主要物资的供应渠道、生产过程、运输环节、现场验收以及加工使用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并落实到人,杜绝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采购、验收及加工制作的物资进入施工现场。充分使用物资《物资管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建立真实的台账,实行“价量双控”制度,在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同时,科学组织进料,合理控制库存,严格实行限(定)额发料制度,定期开展材料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同时,应加强外协队伍物资管理,要将外协队伍的物资管理纳入到项目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体系中,严禁以包代管,对外协队伍所需的主要材料应实行集中供应,及时掌握其现场材料的消耗情况,严禁外协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及将施工用料或工地剩余料对外处理或销售。严格执行火工品采购、运输、领用及退库制度,建立周转材料管理台账,把好大堆料验收关,堵塞现场管理漏洞。

(七)强化监督考核,进一步提升物资集中采购管控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物资集中采购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严格执行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办法,克服“采管分离”后的利益冲突以及项目主体的强势采购等现状,坚决纠正游离于集中采购体系之外的“不作为”,坚决查处为个人利益和本位主义分散采购的“乱作为”,坚决克服消极应对,不按规定程序进行集采的“慢作为”。集团公司加大对各单位新开工项目进行集中采购方案策划,明确各公司、工程指挥部(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项目分部)及采购供应主体的职能定位、集中采购范围及采购权限的划分,对招标采购、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进货验收、现场管理、材料成本控制及检查考核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理顺采购供应关系,夯实管理基础,使其在项目开始就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充分利用股份公司即将推行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通过全面推进电子化采购、公开采购业务全过程,加强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确保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持续有效推进。

四、通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集团公司每年分公司、分片区或集中培训方式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2012年,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举办了集团公司第一届物资专业技术干部比武大赛,物资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题目占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这次比武,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技术练兵氛围,大大地促进了物资人员的业务能力;2013年,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对各子(分)公司、指挥部(项目部)项目分部物资负责人进行了第一期100人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物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物资成本、采购、审计、法律知识、物资纪律等方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于进一步提高物资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采购范围扩大,降本成效明显

集团公司根据股份公司下达的集中采购管理目标,积极推行物资集中采购及供应工作,实现了物资集中采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过程。三年共完成采购总额167亿元,超额完成了股份公司下达140亿元集中采购指标的119%,采购成本平均降降幅为4~6%。自2012年底以来,集团公司已在沈西、渝黔枢纽货运线、广大等项目由物流公司对主要物资实施了公开招标采购,砂、石等地域性较强的物资,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实施采购,共计中标金额达8.5亿元,与当地信息价比较,采购降低额5000余万元,降低率达5.8%。实施集中采购物资的品种也从开始的钢材、水泥扩大到目前的混凝土、砂石料、柴油等12大类物资。实施集中采购的项目也从前几年零星几个项目部到目前新开项目的全覆盖。

集中采购方式篇10

施工企业的物资成本占工程项目成本的比重较大,约为总成本的50%-60%。因此,物资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物资成本中的采购成本是成本管理关键中的关键,采购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利润高低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物资供应管理上,多数施工企业各层次均设置物资管理部门承担施工材料的采购供应任务,使得采购权不断分散,造成采购批量小、价格高,人为加大了工程成本,影响企业效益。而物资集中采购就是把原来分散、自由的物资采购状态集中起来统一由一个采购组织(部门)进行采购的行为。集中采购制度是从分散制向集中采购制变化,是从自由采购方式向招标采购方式的过渡。与分散采购相比,集中采购存在很多的优势。

一、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

集中采购不同于买方或卖方所主导的交易,其管理和运作不受任何采购商或供应商的影响和操控。交易具有独立性,只是依赖这种独立性才能确保交易和相关业务信息的高度保密,避免强势买卖方对采购的操纵、通过信息的不平等获取所造成的不公现象。施工企业应该集中采购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集中采购有利于实现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集中批量采购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分散采购无法比拟的优势。集中批量采购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可以实行大范围的招标采购,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施工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可以将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工程指挥部以及项目经理部分散的物资需求进行汇总,形成集中、稳定、批量的物资需求,有利于取得较大折扣的价格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2、集中采购有利于发挥信息优势

信息是施工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的重要依据,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容易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而分散采购过程中,由于施工地点分散,采购人员日常接触面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专业信息,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3、集中采购有利于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集中采购部门由于在采购管理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网络,形成丰富的供应商资源。施工企业实行集中采购模式,可以通过专业化采购部门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机制,进而可以与少数资质高、实力强、规模大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既可以增加价格折扣,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保证物资质量,减少由于供应商数量过多造成的管理混乱和质量隐患。

4、集中采购有利于加强监督,减少腐败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嘴薄弱的一环,最容易滋生腐败:、弄虚作假、舍贱求贵、以次充好、收受回扣等等。通过内部集中采购部门,可以按照合同实行独立的采购业务,并接受多方利益前肢体的监督,各方相互制约,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自行采购所造成的监督失位局面。

二、当前开展集中采购的难点

尽管实行集中采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当前施工企业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制度执行不得力。

健全的制度是预防各类违规行为或腐败现象发生的“天然屏障”,集中采购工作能否规范运行并为企业节约成本,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制度。①是个别下属单位不执行企业规定,把属于集中采购范围的项目自行采购,采取先采购后上报甚至采购后以各种理由和借口绕开集中采购组织(部门)。②是不执行招标采购的工作要求,实际采购行为未能按照制度要求规范进行,难以形成有效制约。③是有的下属单位受利益驱动,在集中采购确定供应商后,重新组织其他供应单位完成供应计划,从而导致法律纠纷。

2、采购需求管理问题

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这几年推行海外发展战略,很多施工企业在国外承揽了较多工程,由于地域的扩大,项目管理的难度也较大,受人才素质、资源市场以及工程项目特点的影响,精准的物资需求计划提报存在问题。①部分应急物资得不到及时响应。当项目施工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购置一些应急物资时,因集中采购程序需要层层上报审批,无法在第一时间响应需求。尽管部分物资采用了框架招标方式,但由于某种原因环节、手续较多,仍难以满足应急需求。②规模效益问题。集中采购基本是定期(按月或按季)进行集中招标采购,有部分物资因需求比较集中,能形成较大的数量,在招标过程中能够达到规模效益。但有部分物资因需求量小,各单位需求计划上报不及时,汇总后数量不大,难以显现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相反,某些物资的价格比各单位分散采购价格还高。③采购计划管理问题。有些单位在采购计划管理上不够科学,对物资采购的时间把握不好。本来可以提前正常采购的,却在采购时变成了应急采购。

3、操作程序不规范

物资集中采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最终的采购信息是施工企业各专业部门人员、数据、信息的集成,规范化是集中采购的前提。①是集中采购工作计划编制粗糙,采购计划的审批、质量条款的制定以及招标文件的编制等方面出现重大的漏洞,影响集中采购工作计划。②是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的投标单位数量不足,难以形成竞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过程简单。③是集中采购的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泄露标的,损害企业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

4、监督管理不到位

物资集中采购违规操作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招投标监督工作也不很到位,无形中弱化了招投标制度设计本身所期望的质量和效果。①是民主监督渠道不够畅通,对采购过程和重要环节监督渠道单一,没有起到充分的监督作用。②是集中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相关单位缺乏有效沟通机制,没有发挥协调配合的监督合力。③是集中采购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内审、纪检等监督检查职责作了相关规定,但这仅仅是原则性规定,检查的方法方式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5、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物资采购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施工企业中的地位居于次要,因而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采购,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法规的人才严重缺少。由于物资采购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采购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有的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受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有的连电脑都不会使用,更不会利用其他现代信息手段获得有用信息。

三、施工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措施和建议

1、健全制度体系,保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运行。①是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施工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修订完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提高现有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健全后,才能以制度来管理行为,也才能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和违规事件的发生。②是完善组织架构。使参与采购活动的工作人员之间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分解权力,从源头上切断商业贿赂的产生。③是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物资范围、供应商后续管理等规定,明确具体处罚措施。④是对采购文件的编制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做到采购计划、招标文件、评标报告、采购合同书等采购文件格式统一、内容全面,达到以规范促效益的管理目标。

2、规范集中采购工作程序。建立科学、规范、具体、严谨的操作规程是集中采购的核心。①是物资需求计划要相对集中,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人员的配备、施工项目的分布等情况,对相同的采购物资应集中在一次进行统筹安排,集中采购片区可按施工项目区域化进行划分,集中采购时间可按年(或半年、季、月)进行,避免重复安排相同物资的采购而降低工作效率、降低规模采购的效益。②是招标文件的制作要规范,招标文件应当明确招标程序、招标内容、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③是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定期合格供应商目录。④是采购结束后,及时按档案管理规定,对招标文件、投标书、中标通知书、定标文件、合同等资料整理归档。

3、加强监督管理,堵塞商业贿赂的产生渠道。集中采购工作时一项涉钱管物的重要工作,规范这项工作,必须建立集中采购长效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内部监督首先是建立和完善采购工作的考评制度,在企业内部定期集中采购成果公示。其次是加强监督检查,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工作事中事后可以开展专项审计,纪检部门要加强对集中采购的全程监督,可以开展效能监察,重视采购中投诉反映的问题。外部监督主要是向社会公开集中采购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形式,不断拓展集中采购的民主监督渠道和范围,广泛接受社会和员工的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将商业贿赂等腐败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使集中采购成为真正的“阳光工程”,彻底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4、提高集中采购人员队伍素质。集中采购工作与一般的采购不同,政策和专业性都很强,参加采购人员既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采购小组成员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要加强对集中采购人员的正面教育,引导采购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其次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集中采购人员知识面要光,对各项采购内容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要定期对集采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加强采购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鼓励集中采购从业人员参加诸如招标师等专业性考试,从而更好地完成集中采购工作。

5、建立集中采购的信息管理系统。现在国内外物资供应市场的价格和供需状况瞬息万变,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过这个平台,便于对分布在各地的工程项目材料供应情况进行管理,便于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内外的物资供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便于物资集中采购组织(部门)在物资采购前后的及时决策和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利民.采购管理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赵道致.采购和供应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