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十篇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十篇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1:00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基本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

发展。随着申奥、申博的成功,更为建筑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增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当前严重的生产安全问题。近年来,建设工程生产事故一直居高不下,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体现了施工单位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2004年2月1日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规范和增加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和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和提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体会,浅谈一下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转变监管思想,改变监管方式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并先后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规程、

规范,设立了监管机构并配备了大量专业监督管理人员,但是目前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建设领域事故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01年全国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2004年发生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其中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以下简称三级事故)42起、死亡175人;2005年,发生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3起、死亡170人;2007年发生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政府安全管理角色还没转变过来,安全管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要求施工企业安全设施应达到标准、规范要求,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检查中忽略了施工企业的积极主动性,使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所想所做的是如何应付主管部门的安全检查。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颁布前有关法律、法规未对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它单位等市场主体的安全责任从立法上进行规定,或规定不明确,出现一些建设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任意压低工程造价,挤扣安全费用,致使施工单位用于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费用及用于改善作业环境的费用无法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将以上这些单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主管部门在立足于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要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进行监督管理,也就是凡是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都是安全监督的对象,将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化。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一些配套的实施、管理办法。

2加强监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监管水平

安全监管人员首先代表政府实施安全监督,依法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防止事故的发生,这需要有很强的政策水平,才能准确执法;同时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知识的科学,监管人员还需要掌握综合的专业知识。如果监管人员本身的政策水平、专业水平较高,也会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尤为紧迫,而且要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2.1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

要做好事,就要先做好人。安全监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文明执法、准确执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可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3号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5号令)、《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建法(2002)23号]等,教育广大安全监管人员,严守职业道德,建设一支作风端正、纪律严明的监督管理队伍。

2.2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

安全监管人员要明确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明确本部门的职责,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主体单位的安全责任,掌握现场检查的方法,准确把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尺度,这就需要对监管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

2.3安全管理知识及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培训

安全管理是管理的一个分支,除具有管理的一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安全监管人员要掌握安全评价,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应急救援的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等相关知识。

安全监督人员要及时、迅速发现现场的隐患,就要熟悉土建、机械、电气专业施工过程,熟悉相关规范。土建方面要熟悉:深基坑的开挖支护,模板的支、拆,脚手架的搭设;机械方面:施工升降机、塔吊的安拆及相应的保险、限位装置,施工机具的使用;施工用电方面:“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设置等。应对以下标准、规范进行培训学习:《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5027-9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14-2006等。

3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考核

与生产事故发生相关的因素包括人、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方法、作业环境。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很多情况下也与人的行为有关。可以看出,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环节。因此,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使从业人员满足相应的资格条件至关重要。

按国家有关规定,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的考核工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工程主管部门负责,这项工作已经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但是,涉及企业对其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全员的教育、培训及考核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一些大的施工企业、大专院校等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同时开展对施工企业教育、培训能力的评价,对凡是不具备自行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建议企业将教育、培训任务委托给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完成。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人员的考核,监督教育、培训质量。

4监督检查,注重实效

现场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发现事故隐患,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安全监督检查中,对于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又不积极整改的施工现场,采取监理人员在现场看守,不整改就不允许施工,收到良好效果。

5加强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完善监督体系

要做到安全监督无空白点、无死角,就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省、市、县三级监督体系。哪里有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就到哪里。目前,我省13个地市中,已有10个地市建立了独立的市级安全监督机构,近一半的县建立了独立安全监督机构,通过设立独立的安全机构的地区,其安全生产情况明显较好。

6相关部门联动管理

安全与质量、技术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可以说,安全是技术的安全,技术是安全的技术,招投标监督部门要监督招标活动中,招标单位是否在招标文件中将保证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所需费用单独计列,是否存在取消文明施工费用的条款。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2

关键词:工程;安全;问题;监督;关键;创新

中图分类号:U298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我国先后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一系列建设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标准,促使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特点,劳动者准入门槛低、生产现场劳动密集、施工工艺流程繁复多样等各种因素,属高危作业的建筑安全生产,仍时有事故仍时有发生。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一方面,个别业主和施工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不严格遵守建设程序,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未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就擅自开工,造成工程在开工阶段政府监督缺位,相应安全监控措施落实滞后。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挂靠经营或非法转包,导致企业对项目部失去控制和约束,包而不管的情况严重。建筑市场不规范已成为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各方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特别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落实。

1、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企业对“安全第一”的认识不足,没有摆正经营、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十分普遍,并造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其根源在于企业法人及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不够,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且流于形式;未能理顺生产经营和生产安全之间的关系;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奖惩等重要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技术薄弱;而且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2、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忽视施工规律,盲目压缩工期,赶进度抢时间;压价垫资,致使施工企业得不到合理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导致施工安全生产缺乏最有力的保障。

3、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理单位未建立健全安全监理责任制,对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把关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对隐患建立整改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政府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1、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除了各级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装备长期得不到满足,监督力量与监督任务不相匹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管难于到位;而安全监督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掌握不够全面,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未能及时了解,监管手段、水平各有差异,整体素质需待提升。

2、安全管理模式滞后,监管方法未能创新。现行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安监机构对施工现场检查的次数、内容、深度远超过施工企业、项目部所作的工作,监督员相当大程度的越位充当了安全员的角色。这种越位管理方法令安监机构疲于应付,没有正确发挥履行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反映出目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落后。

3、建筑安全的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但执法不严,“查而不处、处而不严、重案轻罚”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易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危险源监管仍需加大督查力度。

4、监督管理部门偏重对施工现场以查找安全隐患为主的监管,对施工企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不足。各地抓标准化示范工地(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力量不够,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缓慢;较少向施工企业提供有效指引和技术分类指导,在“帮、扶、带”上做得不够。

二、切实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建筑行业作为高风险的行业,作为地区行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着重考虑如何切实履行部门职能的工作,具体如下:

(一)以《建筑法》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切实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根据近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一般事故,伤亡者大多是临时工,事故原因多为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就违章操作;较大以上事故,则为未落实重大危险源预防和监控所造成。这说明片面追求高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导致人民生命财产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害社会和谐安定的严重后果。所以,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可靠的组织保证体系,才能搞好安全生产。因此,各级安全监督机构,必须依法监督,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安全工作有人抓,安全生产有人管,使各类安全生产规程、规定、法规得到贯彻执行。

(二)深化安全监督机构的职能要,继续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行业管理,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是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是使国家的建筑安全法规得以贯彻执行,落实行业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施工现场安全形势是动态的。因此,必须加大施工现场日常监督的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巡相结合,促使企业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及时消除隐患。同时,深化政府的监督职能,要改变过去那种“以监代检”、“以监代管”的状况,将对工程实体的监督转向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监督指导,检查建设工程是否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班前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合法使用、运行情况等。要改变安全监督员越位取代安全员的保姆式管理方法。若发现问题,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和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分清各方主体责任,促使各责任单位管理、行为规范化,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主导作用,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三)把握好建筑安全检查标准为尺度,使安全监督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

《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是科学评价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发生的强制性行业标准,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等十项内容,具体规范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价标准,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是日常监督管理的根本依据和重要尺度。作为安全监督部门,应牢牢掌握这个尺度,自始自终的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合符国家行业规范。

(四)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自身的业务管理素质,增强安全监督的责任感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涉及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的综合性工作。安全监督属行政和技术监督执法,监督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还要熟悉经济和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所以,对监督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考核,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标准、新技术和科学检测方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特别是增强对重大危险源和工程事故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五)加强培训,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素质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素质高低将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应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大力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各项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检能力。其次,要强化对新工人的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把提升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除了落实工程开工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和班前技术交底,对包括特种作业以内的各大工作开展岗位培训、考核,利用工种职业化的上岗制度,提升建筑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入职质素。

三、安监部门应正确处理好自身定位及参与各方关系

作为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监督机构,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其功能定位主要应为:履行政府监督管理职责,维持本地区建筑生产安全秩序,发挥保驾护航作用的督导者。

在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监督部门作为在安全生产的统筹者和裁判员,具体制定本地区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管理措施,规管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并实施奖惩。

在与施工企业的关系,监督部门应从帮助企业管理项目繁杂的安全生产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以监督、指导、服务、协调为主,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公正合法有序的建筑市场中合理竞争。

同本地区人民政府,以及其它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有关部门的职能交叉与业务配合问题,主要应为:为政府制定本地区行业管理方针和规划提供参考意见、决策依据,依法行政、主动协调、简化程序、保护建设各方主体单位合法权益。

四、安监部门应把握好关键管理环节

(一)严格开工条件审查,对参建单位资质和项目管理体系、现场安全开工条件、重大危险源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等做好监管。

(二)合理安排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计划,对项目特别是重大危险源施工实行动态监控。

(三)及时把握安全生产形势,审时度势实施专项治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对建设各方主体履行职责实施行为监管,合理利用奖惩手段。

(五)对项目过程进行安全评价,促进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建设。

(六)及时宣传、落实管理制度和法规法规,引导建设各方主体规范安全生产管理。

(七)把好企业年度考核、安全许可、发证、年审等资质考评关。

(八)加强自身建设,从责任分解落实、制度建立运行、转变监督管理模式等多方面提升监管水平。

(九)抓好等级以上事故处理,严格按法规进行处罚,及时调整、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五、监督管理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

(一)创新监管工作。要从几方面入手:做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相结合;对企业安全行为监督与对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监督相结合;安全生产达标与文明施工效果相结合;专项治理活动与安全管理活动整体推进相结合;典型引路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突击性检查抽查与日常规范性巡查相结合。

(二)、实行监督工作的转变:由监督工程实体安全状况转变为监督企业安全行为为主,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为辅;由跟踪过程监督向事前预防、事后结果考核的监督方法转变;由计划经济的传统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六、总结语

目前建筑市场安全形势严峻,我们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紧紧围绕施工安全生产为主题,建设一个完整可靠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和管理体系,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内部安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任爱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建设监理.2006.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3

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1.施工项目管理方面

施工项目的有关负责人员,对于安全与生产、工期、效益之间的关系,缺乏合理的认识,过于关注短期的发展与利益,对基础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在安全管理方面,普遍以完成项目任务为施工目标,安全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比较差。缺少预测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处于消极的被动状态。在安全措施方面,大多数施工单位以控制施工成本为主,缺少安全防范设施方面的考虑,使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在机械维修和安全教育方面,也没有实际落实[1]。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的强化力度不够。

2.建设工程自身方面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使其成为高危行业,且事故发生率比较高。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在施工方面,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此外,其产品的单件性以及生产的多样性,都使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和施工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因此,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与施工过程的多变性,使其安全事故频发。

3.施工现场因素方面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比较多,如施工现场的热量、烟尘、噪音以及施工作业的高能耗与高强度等。此外,施工过程多为露天作业,容易受天气与气候的影响,不易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这样的施工环境,对施工人员而言,也会加重其工作负荷,影响其工作效率,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4.参与建设主体方面

首先是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投资者,对于工程建设的关注,更偏向于利益方面。建设单位对工程利益的过分重视,使工程安全方面的投资过少。其次是勘察设计单位。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部分勘察单位在建设单位的压力下,不考虑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以及法律法规,使勘察文件不够真实、准确。而部分设计单位,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技术方面的交底也不够明确,缺少对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的全面考虑。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部位和环节,也没有相应的标注和说明。再次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属于建设单位的委托对象,受其影响比较大。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对于违法犯规行为,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造成安全事故。最后是施工单位。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多数施工单位会将工程外包下派,而在外包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施工承包机制,大多数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培训,施工技术水平比较低,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此外,在施工单位中,也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利益化问题。

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1.正确认识工程安全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需要识别和辨认相关的安全危险源。对于安全危险源的识别和辨认,需要分析施工现场环境,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效预测和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通过施工现场情况的分析,列出相应的危险源清单,并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此作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主要依据,落实相关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2.完善安全监督管理设施

新时期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在施工之前完善相应的安全技术设施,保证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用电方面,可将变压器安装在相对安全的方位,配置相应的低压设备。此外,在主控楼与搅拌站,可安放配有漏电保护开关的电箱,科学、合理地保证工程用电的整体安全性。在焊接作业与模板工程的安全措施方面,使用强度相对较低的双面硬膜竹胶板,根据国家有关操作规定,严格进行高空焊接作业。在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方面,根据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条例,文明施工,有效控制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的排放量。加强施工车辆与大型设备方面的管理,并定期对其进行维修,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健全安全控制管理系统

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需要充分重视其安全性,采用科学、先进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有效地管理方法。此外,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施工环境等。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需要将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与监理单位结合起来,保证工程管理的全面性。

三、结语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4

为了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管理部门)

市和区、县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劳动保护监察工作,依法行使国家监察职能。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的行业主管部门;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建管办)依照本办法,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市劳动行政部门的指导。

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辖区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安全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员)

市建委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设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根据市和区、县立项审批的管理权限,具体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在业务上接受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的指导。

市和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以下统称安全监督机构)设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员(以下简称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应当经市建委会同市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员证》后,方可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监督员的具体资质条件,由市建委和市劳动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五条(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下列与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协调工作:

(一)在施工开始前,组织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文件的安全技术交底;

(二)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勘察、设计文件规定的安全问题,及时组织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

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任务整体发包给一个单位总包的,应当由建设工程总包单位负责前款规定的协调工作。

第六条(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及其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应当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持施工工地的基本安全条件和状况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施工开始前,组织各施工单位共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衔接进行协调;

(二)对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交接过程中或者交叉作业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协调。

前款所称的施工工地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发包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施工单位承包的,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

(二)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承包的,该施工单位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的,应当配备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未配备技术管理人员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履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职责。

第七条(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负责本单位承担的施工任务范围内全部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施工承包合同中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八条(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对施工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的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单位不得安排未接受过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上岗作业。

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从事电工、金属焊接、起重机械设备操作等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当由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单位不得安排未取得有关特殊工种考核合格证明的作业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

第十条(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的确定)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一)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在施工工地的主管人员为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二)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为所在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将按照前款规定确定的责任人名单报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施工安全管理员的配备)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和特点,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员,并明确其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职责范围。

第十二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制定和组织落实专项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所有施工人员(包括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的其他建筑劳务人员,下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市建委应当协同市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有关的地方标准。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开工的安全条件限制)

凡施工现场的状况不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不具备开工所需的安全条件的,不得开工;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强行要求开工的,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并可以向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根据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施工现场的事故易发区域,设置专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三)根据季节或者天气特点,设置或者调整专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

建设工程涉及公共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专项的公共安全防护设施。公共安全防护设施的有关费用应当在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施工承包合同中未作约定的,应当由建设单位负担。

第十五条(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

施工单位安装、使用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二)在使用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在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安全。

第十六条(电气安全保护和防火安全)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电气安全保护和防火安全的有关规定,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保持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线路处于安全、可靠的可使用状态;

(二)确保用火作业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第十七条(施工中的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向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的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八条(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施工安全所必须的、符合规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九条(施工人员作业的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达到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

(一)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

(二)按照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发现施工现场安全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向安全管理员或者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报告。

施工人员对管理人员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作业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可以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或者安全监督员报告。

第二十条(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的安全巡视和检查,督促施工人员遵守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发现安全事故隐患以及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者纠正。

第二十一条(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对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执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者抽查。

安全监督员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施工作业,应当责令施工工地管理单位、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人员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施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下列规定期限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以及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一)一般伤亡事故在24小时以内;

(二)重大和特大伤亡事故在2小时以内。

建设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施工安全情况的评价和处理)

建设工程竣工时,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情况作出评价,并向施工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情况的证明应当作为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施工安全管理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市建委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作出降低资质等级的处理。

第二十四条(行政处罚)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五条第一款,第六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二十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处分。

(二)违反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处分。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停止施工。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按照劳动保护监察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处罚的制约)

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同一行为,不得予以两次以上罚款的处罚。

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实施处罚的情况抄送同级劳动行政部门。

第二十六条(处罚程序)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七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对安全监督员的处理)

安全监督员未依照本办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在经济的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的管理任务也越来越大。原因之一是现阶段建设工程施工周期时间长,工程涉及的工种多、材料设备多,工人流动性强导致,如何克服这一严重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逐步探讨出了一条适合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及各项防范措施,在实际的工程安全政府监督管理中要严防死守。另外,工程建设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整个施工期内必须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和提高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

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浅述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于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因素都有哪些,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重点阐述.

2.1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就是要实行严格的管理体制,如果不执行就无法达到建设工程需要的安全监督效果。目前的安全监督工作仍然是对施工现场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部分安全监督机构存在经费来源问题,特别是在财政保障能力较弱的县,这势必影响到建设工程安全监督队伍的稳定。

2.2安全监督管理监督工作人员

随着工程建设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监督的内容越来越多,监督的工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使我们的监管力量更显薄弱。据不完全统计,笔者认为我国的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管理科学,在工作中要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人才。这个人才就是既要熟悉电气、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又必须是管理领域中的行家。所以来说,安全监督管理监督工作人员是个很重要的角色。

2.3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政府主导部门在发展中虽然意识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工程领域及社会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在建设中依旧没有完善,例如,当前该领域的法律法规针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以及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复执法、管理等弊端,无法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尤其是当前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过于薄弱,导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建设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

2.4建设工程单位的责任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单位过于注重市场经济效益,在建设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阶段一般都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在生产过程中也严重忽略了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等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监理单位在监理工作中也没有将安全监理责任制有效落实,最终导致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阶段,以及使用阶段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不良问题。

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自身定位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这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大概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再有就是我们的安全监督人员只停留在现场检查、验收、评定方面上,第三是有一部分人认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是进行宏观控制与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现在诸多的问题,如何消除或者改进这一方面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工程施工人员,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共同担负起责任来,更重要的还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严加约束,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对策

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它是代表政府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把好安全关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还看到,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较普遍,并且是一个周期较长且复杂的过程;同时涉及到我们施工人员的各项工作还比较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施工人员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严峻形势。除了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诸多因素之外,还要做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3.1准确定位,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

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换句话说,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就是确保工程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还代表我们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执法的行为。建设安全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我们有权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笔者建议,建设安全监督机构不仅要有正确的工作导向,还应加强安全监督队伍的法制教育,提高监督人员依法办事,站在企业的角度帮企业解决安全管理中的困难,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2对于工程开工前的监督管理

首先是对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建设工程的设计环节在整个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工程的质量、成本,还是效益等均直接受到设计的影响,因此加强勘察设计工作监督管理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颇为重要。其次是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对于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其擅自开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执行。再者,在工程开工前要认真进行施工图审查。在施工前进行严格的图纸会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与修改。设计图在经过省建设厅审查并加盖合格施工图文件审查专用章,方可用于施工。

3.3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存在转包与违法分包等行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完善,施工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审文件进行,以及是否严格按规定对设计结构安全的试样、试块等有关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结束语:

为了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财产安全,一定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政府作为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监管环节,一定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真正做好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集成管理;可行性

因为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法律法规与准则作为引导,进行监督的同时也构成了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部门,各个部门分别针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落实。因为组织分离、技术屏蔽以及流程分离的诸多原因也间接导致了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二者在工作上的分离,进而构成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双轨制的现象[1]。将二者进行集成管理,即将二者共同拥有的属性要素进行集合,并且将各单元中元素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建设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监督二者务必要具备其中一种公共性质,否则该元素则不会被集成体容纳,这样也阻碍了集成体的形成。对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基层管理进行分析,事先要对二者是否存在共通属性进行了解,也就是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容性,同时这也是集成管理的基本要求。文章中针对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的集成管理,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1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制度存在相容性

1.1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发展目标相同

所谓发展目标一般是形成制度的必要前提,发展目标部件决定了制度本身的既有属性,同时也限制了制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这也是制度的灵魂。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主要是针对工程日后使用的安全性而言,以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安全事故。安全监督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性,其根本目的是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以免出现生产事故。尽管二者在工作时关注内容有所不同,然而其服务对象却是相同的,为此,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的发展目标,均是为了对社会公共利益与安全提供保证。

1.2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基本准则相同

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在处理问题时,方法体现了一致性,一般情况下,我国在工程责任主体处罚时,分别设置了行政处罚与行政措施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了罚款、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非法所得财物以及吊销相关证书等一些形式[2];而行政措施则主要是责令改正,也就是通过下达相关命令使当事人终止违法行为,限期将其改正的行政教育的具体行为。一般情况下,行政执法部门会针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情节严重程度,决定处以行政措施或是行政处罚。

2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相容性

2.1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时间相同

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过程即工程实体生产的流程,所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生产的安全性,其主要关注的内容是在质量实体构成阶段中如何运用有效措施提升建设工程质量,以免出现安全事故。为此,只要发生于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问题,均可被视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问题贯穿施工的全过程,所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与安全生产二者均开始于工程开工,结束于工程竣工。

2.2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空间相同

为了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扰民现象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同时为美化环境、文明施工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在施工现场全面落实封闭式管理。在施工现场封闭管理的期间内,也可以将现场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施工区与办公区。施工区和办公区之间要有极为明确的隔离带,同时在该隔离带上设置防护措施,使其能够保持安全距离。结合住建部之前所统计的数据,建设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人员均是因为安全事故的原因导致死亡,施工人员极易在施工现场由于高处物体坠落、触电等原因造成人身伤害,而这一现象均发生于施工区域内。在施工区实体质量的构成与安全生产在空间上体现了相同的特点,尤其是生人员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不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机械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在这一方面,二者也存在一致性。相关人员可以在洞口以及边缘地带设置防护,以此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使其可以在施工的同时保证人身安全,进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保证,这也体现了二者在操作方面的相同性。在施工现场四周设置防护网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是保护其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以免因为高出物体坠落造成人身伤害,同时这也是二者在空间方面的相同性。

2.3质量实体构成流程与安全生产措施呈现相对性

建设工程质量实体的形成,一般是在施工现场的操作与安装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安全操作与安全管理者其主要是针对生产的安全性以及施工过程安全而言。其一,在实际操作与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质量与安全性,二者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用到基本的机械设备,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进行保障。从人机环系统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出现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自身不安全行为以及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合理运用相应的机械设备等一些生产工具进行工程施工,准确地使用机械设备,或是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均会造成建设工程安全事故。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准确操作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转,也是保证实体质量的重要前提。在该形式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与施工过程均具有一致性,且造成的事故也极有可能造成质量安全隐患。为此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二者在过程上具有一致性。其二,安全施工人员也为建设工程施工的现场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便是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环节,这一环节中的基本内容包含了建筑施工的现场围挡、工程的封闭式管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住宿情况以及生活中所需的基本设备等。

3结语

文章中针对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局尝试管理的可行性,分别从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制度存在相容性、质量实体构成与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相容性两方面都起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通过文章中的分析,全面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灿,李国臣.论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可行性[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Z1):48-51.

[2]朱万飞.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低碳世界,2016(19):120-121.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一、引言

2014年9月4日,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召开“全国工程质量质量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抓好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批示,部署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会议颁布《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同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对2013年以来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及转包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查处情况的通报》。据此,我国建设领域和建筑市场正式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整治力度最大的全国工程质量质量两年行动。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一)建设工程是买方市场的传统弊端

建设方(甲方)对工程质量的推动力取决于工程质量与建设方投资目的的关联程度,这种关联程度便是建设方质量行为的内因。工程建设市场是一个简单建设市场,在这个简单建设市场中只存在建设方和承包商,即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他们都是经济人,建设方向承包商购买工程建设服务,承包商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取得对价。另外,建设市场是买方市场,建设方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最低质量的责任中建设方的责任应更大一些。此外,建设方(甲方)熟悉施工流程,精通施工工艺、把握安全生产能力的强弱、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强弱与否跟工程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而他们又长期占据建设市场的主导地位,故全面提高建设各方的责任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迫在眉睫。

(二)质量通病、一般性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间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的问题严重,已构成工程质量隐患和质量事故,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从而成为降低施工企业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政工程通病如:道路检查井周围路面破损、下沉;桥台背后下沉、桥头跳车;沟槽出路面裂缝、下沉;人形道板、路缘石松动、破损。盲道板错设、漏设或局部为贯通;地下构筑物渗漏水;房屋建筑工程通病如:屋面漏裂、排水口积水及渗漏;门窗渗漏、栏板、栏杆、扶手积水及渗漏、混凝土梁板裂缝、模板工程蜂窝、夹渣、钢筋工程质量、混凝土工程质量、砌块墙裂缝等。

(三)重监管轻审批,监管压力后置

随着党的十召开以来,深圳大搞行政审批简化、优化,市住房和建设局对施工许可发放及工程报建流程等都进行了简化,导致监管压力后置。很多施工资料需要后期再行查看、现场监督。给全市监督站新挑战和压力。笔者所在的辖区,工业企业较多,大量项目着急上马,建设流程上更是快马加鞭,监督工作在服务与监管要取得平衡,需要极大的监管责任意识和丰富的工程及施工管理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无形的工作压力。

三、质量安全监督领域的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活,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更是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各个方面,吹响了创新的“总号角”。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是我国基本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深圳市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号召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模式,提升监管效能,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四、质量安全监督领域的管理创新措施

(一)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化,以标准化示范项目带动片区施工水平的整体提升

笔者所在辖区北深圳列为首个工程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目的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工程建设全过程标准实施监管评价为主线,全面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战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标准实施监督,为深圳加快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打造“绿色建筑之都”,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充分发挥深圳的自身优势和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大胆探索创新,建立具有深圳特色、全寿命周期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全面贯彻实施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标准实施的有效监管,从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等方面大幅提升我市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努力把深圳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的工程建设标准综合实施示范城市。

(二)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质量提升月”活动,提升市民质量满意度

在全行业、全社会全面普及“质量第一”、“质量成就未来”的质量文化,让“优质为荣、劣质为耻”,“质量赢得市场、市场选择质量”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科技对工程质量的创新驱动作用更加凸显。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住宅性能不断提升,建筑质量通病得到逐步解决,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进一步使市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逐渐提升。

(三)开展多形式的施工技术专题培训,增强各责任主体施工管理和实践能力

通过工业化讲堂、Bim技术讲堂、防治质量通病讲堂、施工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整体提升质量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四)质量、安全监督合并,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率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降低行政执法成本,避免行政执法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全市工程建设服务,市质监站、安监站两机构已合并,笔者所在辖区也是安全质量同时监管,安全质量同时抓,同时都硬,解决了安全、质量监管存在交叉问题的难点并提升了服务水准,获得了辖区建设管理人员的充分肯定。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也不断实施更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各个地区的建设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并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在这一背景之下,有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被摆在了非常关键性的位置上。本文即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工作现状,研究了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必然性,最后探讨了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几点措施,望能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常庆.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的理解和思考[J].建筑施工,2013,35(6):565-566.

[2]何国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414-414.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8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过程;安全监督管理

现代电力建设施工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密集性以及流动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这就会导致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分析和处理,切实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为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现代电力建设施工特点分析

现代电力工程项目往往工程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尤其是在很多大中城市的电力工程项目而建设中,其施工更加复杂,且具有密集性,以及流动性。以下就其施工特点进行分析。

一是就其复杂性来看,主要是因为很多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区域跨度较大,而且不同等级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其建设规模和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方式均不同,尤其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设备较多,且大都来源于不同的承包商,主要是利用各自的合同对安全经济责任进行约定,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统一的管理,这也是安全监督管理难度较大的根源所在。

二是就其流动性来看,主要是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较多,所以施工作业往往需要不断的改变,且随着项目的实施,施工现场也会随着移动,正是由于施工跨度大,流动性强而影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是就其密集性来看,主要是因为电力建设施工投资大,所以投资资金较为密集,加上施工中对设备自动化控制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其技术密集性较强,加上施工中所需的人员较多,而大都是缺乏安全培训的农民工,所以在安全意识上较为淡薄,而这也会影响施工安全。此外,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可变因素较多,尤其是随着线形的变化,其施工作业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加上大都是露天施工,所以其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因而其在整个施工中的危险因素较为密集,导致监督管理的难度较大[1]。

2.目前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不足

上述我们对现代电力建设施工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还应对目前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企业方面

当前,一些电力施工企业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虽然在表面上注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实际所取得成效往往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且在这方面的投资严重缺乏,尤其是人员、技术和资金三个方面,较为突出,甚至在出现安全问题之后缺乏及时的处理,最终引发质量安全事故。而施工企业是对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体,若得不到改进和完善,势必会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管理人员方面

在电力建设施工中,一些施工管理人员错误的认为安全监督管理是安全监督员的职责,与自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看似注重安全,其实更多的是注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及效益。所以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往往缺乏对其针对性和高效的分析,难以采取安全高效的对策,在工作中忽视对其的研究和管理,导致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较多。

2.3施工人员方面

施工人员往往是在施工中怎么安排怎么施工,而并没有对施工是否会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考虑,加上很多人员自身就非专业的电力施工人员,在电力施工中对潜在的安全隐患不能有效的识别,而且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其在整个施工往往注重施工质量和进度,而在安全方面则被忽视,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又有限,难以全面彻底的进行安全监督,导致其所取得的成效低下。

2.4监督人员方面

一些监督人员自身在电力建设施工中难以意识到自身的作用,所以在监督过程中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在监督时难以将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发挥出来,进而影响整个电力建设施工任务安全的实施。尤其是一些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进而影响安全问题的处理,加上在安全监督方面的责任心不足,极大的影响了监督成效,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2]。

3.强化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的几点浅见

上述我们已经对当前在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不足,也明确了现代电力建设施工特点,所以为了更好地通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就需要我们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3.1充分意识到强化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作为电力施工企业,首先必须深刻的意识到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实加强企业全员的安全教育,意识到自身在安全施工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强化对其的培训,不断的提高其在电力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水平,尤其是应在施工中加强对施工行为的监控,切实加强施工技术的指导,才能更好地通过实践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就应确定安全监督管理目标,并将目标进行及时的分解,从而更好地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高效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更好地彰显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还应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加大投资力度,这就需要我们在电力建设施工中加大人员、技术和资金的投入,通过实实在在的安全监督管理来发现安全隐患,确保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成效。

3.2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督

为了更好地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还应在施工现场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督,通过及时的排查安全隐患,及时的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处理。例如在高压线路架线施工中,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往往需要安全监督人员对整个架线的过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但是一些施工人员往往为了施工便利而不按照规范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若这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的排查,就会对人员的安全带来影响,所以需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时的深入施工现场,并在施工现场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尤其是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特种操作人员的监督,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从项目一开始到整个项目的结束均注重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监督工作得到顺利的实施[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建设施工中,为了促进安全监督管理成效的提升,我们必须加强对其不足的分析和总结,并切实注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常亮.浅谈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5:186-187.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9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abstract:theconstructionindustryinChinaisoneofthepillarindustriesinnationaleconomy,butitisalsoahigh-risk,high-riskindustrypronetoaccidentsandoneofthekeyindustriesofthenationalsafetyproductionmanagement.Howtograsptheserioustopicofconstructionsafetyproductionsupervisionandmanagementisinfrontofus.thearticleputforwardsomeideasonhowtostrengthenconstructionsafe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toforyourreference.Keywords:thenewsituation;buildingworks;constructionsafe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9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完善和探索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1991年建设部出台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成为了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但全国各地恶性事故、人员死亡还是时有发生。为了充分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国家和部门先后又相继颁布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等部门规章,以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全国各地又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这些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地方规定的颁布,为全国各类工程安全管理自身的发展建设,以及行使政府安全监督职能提供了平台。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加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给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融入标准化、体系化的框架,健全、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有利于保障建筑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有利于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具体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关于建筑施工起重设备的管理规定,虽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建筑施工起重设备的管理有所规定,但全国没有专业性的统一的实施办法;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虽然是针对特种设备管理的专业性的法规,但该条例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设备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而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起重设备的管理规定目前还未正式颁布。又比如:关于各施工安全措施的验收规范及程序的规定-基坑支护、高支模、脚手架、施工临电等,虽然颁布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但是对于具体的验收程序,各责任人行为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这就对施工安全现场管理的落实缺少严格的约束控制力度,监督管理上,特别是对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管理就缺少了依据。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是加强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

2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国务院于200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强化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

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从1991年建设部第13号令《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颁发以来,全国各地就相继成立了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到目前,基本上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框架。

2.1深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改革

首先,应明确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确定其单位性质为行政部门。现在,我国正面临着一个转型期,经济结构在转型,社会结构在转型,全国各事业单位也处在全面改革的新格局,目前是把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定性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执法类事业单位。这种局面上,监督机构难免既不敢大胆执法,又难免经常坐在被告席位上。为此,今后施工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应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改为直接转型为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使其行使行政执法更加合理合法。其次,监督机构应实行垂直管理。为使监督机构在工程建设执法中不受当地的行政干扰,使其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其人员的调入调出和人事任免可效仿技术监督部门管理一样,实行垂直管理。这是排除行政干扰,使监督管理时能充分运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规范、标准进行监督管理的最佳途径。

2.2加强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和自身修养

各级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在狠抓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各机构领导干部应充分重视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政策和时事,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执法水平;其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善一系列规范安全监督人员作风的内部规章制度,为安全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以及程序的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化奠定基础;三是,各机构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安全监督系统全体职工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昂扬斗志,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2.3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的内部管理

各安全监督机构要通过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严格遵循施工安全监督程序,充分督促和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要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施工安全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不同时期要求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信息管理,增强对外沟通和联系,实现与相关机构的资源共享,为交流施工安全方面的信息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监督机构技术岗位人员的科学化配置,目前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各类专业人材缺乏,加之监督检测手段的落后难以控制施工现场埋下的各安全隐患。现在从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监督人员,部份为原来从事质量监督的人员,部份为刚上岗人员,很多同志对施工安全技术还很陌生,还难以实现全面监管和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全面性和权威性,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因此,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必须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和合理配置,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还应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监督检测手段,加大科技含量,不断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的工作水平。

2.4确定监督机构监督的范围及类别的方向

建立施工安全行为监督与实体监督抽查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体监督(政府安全员的角色)向工程建设各方(建设、监理、施工、安全检测机构、勘察、设计、租赁、安全评价机构等责任主体)安全行为监督的延伸。安全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施工安全行为及

其实体,即工程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施工安全责任第一线,对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从目前来看,监督体制改革以来,把监督员由过去的“运动员”转为了“裁判员”,由过去单一的施工安全实体防护措施的监督改为各方责任主体施工安全行为与工程实体防护措施抽查并重,由过去的告知性检查延伸为程序性检查、突击性检查和专项性(比如:预防高处坠落、预防坍塌、建筑起重设备等专项)检查控制的方式。

2.5加强职能机构执法联动,推进建筑市场闭合管理

加强施工许可、资质和资格、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劳保基金统筹管理、质量和安全监督以及市场稽查等相关职能内设机构的互动和配合,特别要加强施工现场与招标市场联动,工程招投标市场要把建设工程中标单位的信誉和能力、中标价格、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项目经理等决定工程质量安全的要素信息,及时传送到现场,用以指导现场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并且要求凡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一律不准参加招投标。凡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均不颁发施工许可证。并在监督检查中要把企业的履约行为、技术和管理水平、不良行为记录及时反馈到市场,作为工程招投标的重要依据,对施工现场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要在准入上严格限制。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由行业管理向市场监管的转变,随着监督性质、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的不断调整,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成为以第三方签证审查为主要责任的中介机构,它包括安全监理、安全检测机构、咨询服务机构、安全评价机构等。这些机构应得到持续、健康、有序的建立和发展。自《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颁布以来,施工安全监理逐步规范,监理企业在施工安全生产监理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筑起重设备检测机构的不断健全,检测队伍不断壮大为建筑施工起重设备的管理也起到了控制作用。同时政府监督对其他性质的服务机构如保险服务机构((涉及建设工程中的人身伤害意外保险)起到了促进作用,保险公司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投保单位进行安全咨询服务,并做好预防控制工作。这样能够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增加现场日常的安全管理力度,减少施工单位事故的发生率,保险公司也减少了赔付。施工安全评价机构目前也刚开始起步,评价机构应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分阶段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拨付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通过这些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建立有利于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有利于保证广大建设工人的合法利益,为保证施工安全,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建立全社会广泛支持,群众参与监督机制

全社会广泛支持,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就是要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的基础上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的监督机制。如何形成这种氛围和机制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去宣传去引导,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宣传站点、出动宣传车、散发传单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建筑施工安全的氛围,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畅通信息渠道,设立举报平台,公布投诉电话,让广大群众监督建设领域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及不安全行为,并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及时向社会曝光一些典型案例,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实现全民监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5结束语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责任主体方;监督管理模式

1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然而由于行业特点、从业人员素质、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目前建筑业已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高危险行业。本文就是研究在建设加快的情况下,使我们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更具适应性,使我们的安全监督管理更加的有效,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保证作用,从而保证国家的快速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

2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2.1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建筑企业向大型化、生产机械化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同时,超高层、新、奇、个性化的建筑产品的出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的隐患也随之增多,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要实行安全监督,还要丰富监督手段,提高建设主体的安全意识,督促建筑企业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2.2满足建设工程安全形成的内在规律的需要

建设工程是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所形成的产品,其安全决定于各个阶段的安全和各参建单位的安全活动,具有形成过程的复杂性,这也导致安全责任区分的困难性,且一个重大安全事故的产生,其责任往往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为了保证国家和公众建设工程安全目标和安全利益不受损失,就必须有独立于各参建主体之外的政府监管部门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参建的全部主体、建设环节的全方位实施强制性监督检查,以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2.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筑施工事故的频繁发生,轻者造成经济损失,重者危及从业者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有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建设工程安全“重于泰山”,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督促建设活动主体“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落实安全措施,改善从业人员的安全状况。从而维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是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管理的社会价值所在。

3各责任主体方的监督管理模式

3.1对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在施工现场,监督人员进行检查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某个具体的安全隐患,而从来没有考虑重复出现同样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只是一味重复的检查,这样使有限的监督力量疲于应付。对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我们应该提高其本身搞好安全工作的能动性。只有让当事人确实落实自我安全管理责任,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们应该让责任落到实处让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说话,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施工企业内部要有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负责人员。政府监督部门应不定期不通知的对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行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没有落实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单位限期整改,没有整改效果的给以行政处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施工企业自己提高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3.2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安全监理是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状况所实施的监督管理。要促进监理单位切实做好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政府监督部门也应该对监理单位采取一定的监督形式。

比如:政府监督部门应要求监理单位建立安全制度,建立总监和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奖罚制度,明确个岗位的安全监理职责,并报备给政府监督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政府监督部门对于有章不循、对所监理的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监理企业,应给与经济或行政上的处罚。对不负责任的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给予处罚。

3.3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全过程负有综合管理职责,起着主导作用。是工程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的负责方,同时也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行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着重大影响。为了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要求建设单位认真的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资格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审查,抓好工程施工前期安全管理,签订安全协议,安全协议是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和经济制约的重要手段。明确了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发生事故后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安全奖罚规定和安全施工保证金的提取等。

在施工期间要分阶段对施工单位进行动态管理。为了防止承包方对工程转包以及使用劳务队伍“以包代管”等现象,要抓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施工企业要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专项的安全技术方案,并与工程项目各相关单位共同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全方位安全把关、统一协调安全管理工作,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4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监督要求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建设项目确定后,工程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对安全施工起着重要作用。监督部门应要求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并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或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措施建议。设计单位还应参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对施工现场发生的重大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等,积极参与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处理。

4总结

总之,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日益凸现。对建筑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安全监督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任命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势必会有利于国家建设事业和国家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